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插花美学范文

插花美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插花美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插花美学

第1篇:插花美学范文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一个国家的灵魂是这个国家在发展历程中所积累下的文化。而文化对一个国家的文学评论可产生一定深度的影响。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其文化不尽相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正是不同的文化打造出了不同的文学,其差异让文学丰富多彩。纵观英、美文学的评论,其批评声音非常大,而且批评的角度、方法等更是多种多样,影响英、美文学的评论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差异上的影响。

一、英美文学的特点

英美文学指的是英国、美国民众艺

术化使用英语的一种表现,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英语具有强烈的表达功能,其文学的风格也非常多元化。其分类一般包括:戏剧、文学评论、诗歌、小说等。

(一)英国文学的特点

英国文学的历史非常久远,其演变过得也非常复杂,在此过程中英国文学受到文学体之外的如经济、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其内容遵守了相应的自身规律,经过了一系列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如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二战之后,英国文学一般的趋势为写实――实验――多维度。

(二)美国文学的特点

在19世纪末期,美国文学由英国文学中分离出来,在初期虽仍具有英国文学特点,但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二战后,美国文学历经了三个阶段:新旧交替期(20世纪50年代)――实验主义精神期(20世纪60年代)――多元化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期)。由此可

见,美国文字形成了和过去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其文学表现为多维度、平民化、爱自由等。在美国文学史上,可归纳为三次繁荣:第一次,19世纪前期所形成的民族文学;第二次,一战、二战之后,美国有近十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三次,文学理论、批评非常活跃,主要有结构、后结构、女权、新历史主义等。

(三)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传诵一时批评需直面面对三个比较敏感的问题:第一,文学伦理学、伦理学之间的关系;第二,文学伦理学批评、道德批评问题(此内容是进行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的关键性问题);第三,文学伦理学批评、审美关系。20世纪是一个品评的时期,文学品评沿着内在到外在研究的发展轨道,结构、解构、女性、新历史主、后殖民主义等等思想及理论,改变了相应的文学观,由基础上转变人们对于文学传统、文学和社会关系、文学和文化之间的认识,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篇章。

二、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

(一)文化发展载体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化历史发展久远,有着良好民族文化发展传统。而且英语作为文化历史发展的本宗,有着自己的优势,因它传承传统文化,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很好的表现能力。所以,很多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作品评论的时候,对语言的使用非常小心,也许是出于对本宗英语的崇拜所造成,生怕因为语言使用不当而玷污了英式英语的地位。所以评论家对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一向都是比较规矩的,缺少个性。

美式英语是英式英语的衍生,虽在本质上和英式英语比较没有改变,但作用自由、民主的新国家,美国在争取独立发展中经济、政治、文化制度都是新生。美式英语同样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便带有创新的特点。而且美国民主革命比较成功,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未留下大的历史问题。这些反映到语言使用面上即文学评论家对美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比较具有个性和创造性。这种语言上的创新与美国自由、民主的精神是紧密相连的。

(二)文化内含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评论在是在传承与脱离传统之间挣扎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在复仇中挣扎于“生存还是灭亡”这个问题充分表现了他的不独断的个性,而这个时期的英国文学评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7到18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宗教色彩至荒诞的创造手法都体现了传承与脱离传统的斗争。20世纪后,英国文学评论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总体分析,英国文学评论界中除伊格尔顿之外,未出现具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向着现代、后殖民、女权主义方向发展。文学评论对以前文学理论成就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并构建起新的、与当前社会相适应的文学理论。

・文化艺术马迪: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分析美国文学的评论,不可不重视对美国文学的研究,因为文学评论是在文学之后诞生的。美国作为一个殖民国家,文学受到欧洲文学,尤其是受到印第安和英国文学的影响。作者认为,美国文学有自己的特点,虽其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在美国自身因素上。美国文学和其评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三)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对于英国文学来说,在文化历史发展中,文化历史传统特点是人本主义,但和禁欲、神权主义相比,在文学评论当中,人本主义观比较保守,这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文化历史中的妥协性是分不开的。比如莎士比亚在对自己文学作品评论时,分析其作品更多是对人本主义的宣传,可以说是英国文学作品评论的典型,对英国之后的文学评论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形成了英国稳定的传统人本主义评论观。但随着社会发展,创新显得越来越重要,保守的人本主义观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美国文学评论对于人本主义观点在显得激进的同时还有独特性,这是因为美国与英国不同,不带有文化历史包袱,也未有文化历史问题。同时美国为争取自由、独立所形成的自由文化气氛让美国文学评论在发展中轻松上场,所以美国文学评论中对于人本主义观点都是比较激进的,甚至还表现出特别的人本主义创新理念。

第2篇:插花美学范文

关键词: 插画 小学美术教学 实践课程

在传统小学美术课堂中,大多以语言为主要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而随着时代进步,这种传统语言教学方式逐步被视觉模式代替,使学生不再枯燥无味地学习知识。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更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丰富了教学内容,让传统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变。同时将插画与教学良好地融合在一起,不管是对美术教学还是对插画艺术的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插画在美术教学的内容及形式

(一)插画的涵义

插画在西方统称为Illustration,意思为照亮,也就是说插画可以使文字的含义变得更明确清晰。从现代社会发展来看,插画的定义就是我们平常阅读书籍报纸刊物等时在文字中所加的图画。使图书或刊物更具有趣味性,使文字变得更加生动,使文字更形象具体地展现在读者心中。插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加直观地向人们传递生活中美的感受。

(二)插画的表现形式

在各种各样的插画作品中,由于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每个插画表现的主题和意义都有所不同。插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作者通过特定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这种表现形式有抽象的表现形式、写实的表现形式、超现实的表现形式、幽默的表现形式,等等。使人们在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下产生不同认识[1]。

(三)插画与美术教学之间的关系

美术教学可以使用插画的表现形式,对美术教学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插画作品各异,不同类型插画有不同的艺术价值。这种丰富的艺术形态用在美术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在新课改背景下,插画在美术教学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二、插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一)插画在不同类型美术课的应用

随着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美术课程正呈现多元化发展,出现各种类型和表现形式。简单举例插画在各种美术课程中应如何应用,首先插画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通过插入图片培养独立欣赏能力,对知识形成独特见解和认知,从而了解文化知识和艺术色彩;插画在小学美术制作课中的应用,使学生通过看到教师给的图画,自己动手临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插画在小学美术国画课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笔墨技法和晕染效果,然后让其大胆想象、发散思维,创作出更有新意的作品,体会其中乐趣。

(二)实践教学中插画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认知水平还比较低,观察力比较薄弱,但想象力十分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文字和图片有良好把握。如学习《船》时,通过欣赏观察插图等形式,了解各种各样的船,包括大小、颜色、形状等,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运用各种方式进行绘画和制作。

教学课例:《船》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40分钟

教学目标:了解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

教学难重点:瓶子的对称和颜色的不同

教具:图片、彩笔、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首先通过插图,让学生了解它的外观、形状、大小与颜色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采用绘画和剪纸形式,给学生展示制作过程和制作成果。最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品,并挑选出几件学生作品与大家共同欣赏。

本课小结:通过本课学习,在插图的展示前提下,学生很快有了思路,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可以独自完成作品并学会跟大家分享,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很好[2]。

三、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插画在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已经成为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插画作为一种重要艺术形式,以更加直观的视觉效果,让学生更能感受其生动性。插画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让学生感受插画带给他们的空间色彩感知,而且可以提高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完善人格。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展现是插画在教育方面的缩影,这种视觉文化对学生学习知识有更高价值,同时让各科教学文字和插图更好地结合,对学生理解内容含义起到促进作用[3]。

(二)插画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小学生美术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学生同样可以运用这种视觉形象效果弥补语言沟通时的不足,成为一种新的传递情感的工具。插画应用于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培养对空间的认知和对色彩的表达,对各个学科学习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现在,社会中的很多工作都需要人们对视觉形象进行良好把握,需要从小学生开始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以更好地调整今后生活工作中的各种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以小学生美术教学为实践课堂,在插画的帮助下,学生有了更好的思维方式和想象空间,在新课改的带动下,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提高,为学生以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在丰富的社会中,教师往往可以通过美术课程传达给学生最美好的画面。在小学教学阶段,使用插图比使用文字更能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更积极地进行探求和观察,让每个人的思维都变得更为广阔,让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美术带给他们的魅力,最后把知识和品德共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洪晶.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5(6):34.

第3篇:插花美学范文

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语义学和新批评派,到结构主义、符号学,直至解构主义,虽然具体理论、观点大相径庭,但都从不同方面突出了文学形式和语言的中心地位。如俄国形式主义者接受、借鉴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文学,认为文学批评主要应该研究文学自身的内部规律,即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等形式上的特点和功能;新批评派集中研究作品的“文本”和“肌质”,即作品的语言文字和各种修辞手法;结构主义超越了新批评执着于单个作品语言技巧分析的局限,把具体作品文本看成表面的“言语”,而力图透过文本分析,揭示隐藏于深层的文学总体结构即“语言”或“普遍的语法”。纵观20世纪语言论转向中的文学理论研究,对于文学的自律、文学回归自我的贡献不容忽视,但也存在过分夸大文学形式作用的偏颇。文学具有独特的内部构造和形式特征,对文学作品的结构原则、构造方式、韵律、节奏和语言材料进行集中研究以揭示其形式特征,其价值是不容否认的。但声称文学是形式的艺术,必须让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使语词从意义中解放出来,认为“文学性”只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则存在显见的纯形式追求的误区。

文学形式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一特点和规律是由社会文化和文学内容所决定的,文学形式无法自我规定。因此,在语言、形式日益受到文学研究重视的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文学形式这个理论问题。文学形式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点和艺术功能?如何建构?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大哭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她指出,应当从生命认知和感悟这样一层意义上来表述“文学情感”这一概念,它既包括生命的感受,也包括生命的理解,甚至还包括生命中那些不易觉察的潜流,她以隐喻式语言描写文学传达的复杂而又特殊的情感体验说:

这些东西在我们的感受中就像森林中的灯光那样变幻不定、互相交叉和重叠,当它们没有互相抵消和掩盖时,便又聚集成一定的形状,但这种形状又在时时地分解着,或是在激烈的冲突中爆发为激情,或是在这种冲突中变得面目全非。所有这些交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主观现实就组成了我们称之为“内在生命”的东西。②

黑格尔说:“把满肚子痛苦和欢乐叫出来也并非音乐”,情感表现需要艺术载体。被苏珊·朗格称为“内在生命”的“文学情感”微妙而复杂,普通语言无法精确传达:

这样一种对情感生活的认识,是不能用普通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之所以不可表达,原因并不在于所要表达的观念崇高之极、神圣之极或神秘之极,而是由于情感的存在形式与推理性语言所具有的形式在逻辑上互不对应,这种不对应性就使得任何一种精确无误的情感和情绪概念都不可能由文字语言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③

运用普通语言的逻辑形式传达“文学情感”存在言不尽意的现象: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的,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④

所以文学的基本问题,是如何用语言传达语言所不可传达的东西,用语词创造非语词的境界。“文学是对语言的一种诗意运用”,它不仅运用而且“重铸和更新语言使之形成新的样式”,通过暗示、空白、隐喻、象征等偏离日常语言的“陌生化”手法将“混乱不整”和“隐蔽”的“内在生命”客观化为可见的艺术形式,从而赋予文学形式“表达一切具有无限细微差别的情感的力量”:

它并不忙于消除歧义,而是将日常语言中的感觉功能和表情功能挖掘出来、复活出来。它正面运用并发展了日常实践语言中的大量歧义和模糊性特征,正面提升并发展了其非概念、非逻辑、无功利、无目的,而又充溢着感觉的生动性、丰富性、新颖性的特征,将语言的音乐性、形象性、表现性充分凸现出来,最终将双关、转义、寄托、比喻、暗示、隐喻等修辞手法发展成为一整套艺术话语的象征——隐喻系统,成为艺术地掌握世界方式的基本构架,成为艺术情感整体得以依存的结构方式,也成为艺术由意义抵达意味的转换之途……⑤

这种“陌生化”的形式相对于文学情感的复杂和微妙而言反而成为一种恰当的表达,并因此生成文学的形式意味,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首次提出来的,在其美学名著《艺术》中,他指出:“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贝尔强调指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品的基本性质,在艺术品中“必定存在着这样一种性质,没有它,一件艺术品就无法存在;有了它,从最低程度上说,没有一件艺术作品是毫无价值的。”在“有意味的形式”这个美学命题中,贝尔肯定了艺术形式的重要性,同时又强调赋予形式以生命的是某种不可名状、无法言传的“审美感情”(苏珊·朗格称之为“文学情感”——作者注)。这样,“有意味的形式”就与传统的“美在形式”区分开来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美在形式”,首先它包括自然和艺术两个方面;其次它指美在外在的物象轮廓而不涉及内质,美在外在线条、音响、结构的组合而不在于内容;第三它是从静态的欣赏结果而言的,就是说它是根据艺术品静态存在方式提供给欣赏者的审美结果来考察的。而“有意味的形式”则不同。首先,它不包括自然美,只指艺术品,只有经过艺术家的“意匠” 而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形式,才是真正审美意义上的美。其次,“美在形式”就艺术而言,强调物象轮廓、表象及其构成的外在图式,而“有意味的形式”则强调表象和图式应当表现着某种“审美感情”,或者说以某种“审美感情”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表象和图式之中,否则表象和图式徒有空壳而无灵魂。第三,“有意味的形式”是从艺术作为人为创作或创造这样一个动态结果来提出问题的。作为艺术的形式,它的结果必然贯穿有艺术家的“意匠”,即为了表现艺术家某种内在的“审美感情”而对形式进行精心安排组合,如果没有如此“意匠”,形式会呈现出混乱、芜杂、单调等特征。

从“有意味的形式”与“美在形式”的区别中可以看出,“有意味”意味着一个创作主体存在于形式之中,意味着一个表现主体存在于形式之中。艺术是艺术家创造活动的结果,艺术家手下的线条、色彩、音响、文字的组合与结构,它一定要表现着什么,所要表现的东西就蕴藏在那形式之中,彼此不分。对于“为什么特定的形式组合会如此深刻地打动我们”这个问题,贝尔认为原因就在于这些特定的形式组合表达了艺术家感受到的某种情感。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复制品没有意味,因为“艺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和空间是由艺术家头脑中的某种东西生发出来的,而这种东西并没有出现在模仿者的头脑里”,所以,“创作‘有意味的形式’的能力不依赖于猎鹰般锐利的眼光,而是依赖于奇特的精神和情感力量。”贝尔问道:“创作出来的形式所拥有的,而模仿的形式所欠缺的东西是什么呢?支配艺术家的创作的那种神秘的东西又是什么呢?藏在形式的背后,并由形式传达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呢?将创作者和模仿者区分出来的东西又是什么呢?除了情感,这种东西会是什么呢?艺术家的形式难道不是因为表达了某种特定的情感所以才有意味的吗?它们难道不是因为适合于这种情感,并围绕着这种情感而组织起来,所以才会是连贯的吗?它们难道不是因为传达了这种情感所以才带给我们吗?”可见,“有意味的形式” 不是徒有其表的浮华标志,而是艺术家“内在生命”外化的“情感的形式”,是变为形象的内在精神。苏珊·朗格认为,理解艺术与理解艺术形式是同一个过程。她说:

一个真正的符号,比如一个词,它仅仅是一个记号,在领会它的意思时,我们的兴趣就会超出这个词本身而指向它的概念。词本身仅仅是一个工具,它的意义存在于它自身之外的地方,一旦我们把握了它的内涵或识别出某种属于它的外延的东西,我们便不再需要这个词了。然而一件艺术品便不相同了,它并不把欣赏者带往超出它自身之外的意义中去,如果它们表现的意味离开了表现这种意味的感性的或诗的形式,这就意味着无法被我们掌握。

艺术品的“意味”蕴含在“表现这种意味的感性的或诗的形式”之中。奥地利汉斯立克阐述音乐的形式说:

什么可以叫做内容呢?是否就是乐音本身?当然是的;可是这些乐音已经具有形式。什么是形式呢?也就是乐音本身——可是这些乐音是已经充实的形式。⑥

在文学情感的塑型过程中,“形式赋予文学情感以节奏线条”,成为映照文学家生命投入的“主观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内容力量的本体,构成具有灵魂的结构统一体。韦勒克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为某种特别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符号结构。传统的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有可能使人们忽视文学艺术品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因此,他采用“材料”、“结构”的说法取代“内容”、“形式”,即把“所有一切与审美没有关系的因素称为‘材料’,而把一切与审美发生关系的因素称为‘结构’”。他说:

在一部艺术作品之中,通常被称之为“内容”或“思想”的东西,作为经过形象化的意义“世界”的一部分,已经融入了作品的结构之中……虽然我曾向俄国的形式主义和德国的文体学家学习过,但我并不想将文学研究限制在声音、韵文、写作技巧的范围内,或限制在语法成分或句法结构的范围内;我也并不希望将文学与语言等同起来。我认为,这些语言成分可说是构成了两个底层:即声音层和意义单位层。但是,从这两个层次上产生出一个由情景、人物和世界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等同于任何单独的语言因素,尤其是等同于外在修饰形式的任何成分。我以为,唯一正确的概念无疑是“整体论”的概念,它将艺术品视为一个千差万别的整体,一个符号结构,然而却是一个隐含着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⑦

文学作品的“结构”包含了原先的内容与形式中依审美目的组织起来的部分,本身就是一个“有意味”的“充实的形式”:

文学形式,不是用来捞鱼的网,逮兔子的夹,它自身便是鱼和兔子。文学形式不是“意义”的衣服,它是“意思”的皮肤连着血肉和骨骼。文学形式不是“意义”歇息打尖的客栈,而是“意思”安居乐业生儿育女的家园。文学形式不是把你摆渡到“意义”的对岸去的桥或船,它自身就既是河又是岸。⑧

文学如何创造“有意味的形式”?贝尔拈出“意匠”。吴甲丰阐释“意匠”说:“‘意匠’,原文为‘主观意图’,又指制作一个器物(建筑、工艺品,乃至机器等)之前的规划、图稿(俗称‘打样’),在近现代的西方,‘意匠’一词适用于一切门类的艺术,含有构思之意。这个词以往习惯译为‘设计’,带有实用的色彩,我认为用于艺术不如译为‘意匠’更为适切。‘匠’作为动词有‘计划制作’之意,‘意匠’或‘心匠’是说一件艺术品的计划制作发自艺术家的心意。”贝尔指出,“意匠”是艺术家把握审美感情,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的具体手段,在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的“意匠”经营中,必须遵循“简化”的原则:“没有简化,艺术不可能存在,因为艺术家创造的是有意味的形式,而只有简化才能把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提取出来。”何谓简化?贝尔的回答是:简化是指去除一切与“有意味的形式”不相关的细节,从繁杂的事物中抽离、浓缩出最能激起人们“审美感情”的东西来,使艺术品中的每一个形式都变得富有审美意味。也就是说,艺术家运用尽可能少的形式要素,把丰富复杂的成分组织成一个有意味的艺术整体,就称为“简化”。从现代学理的角度看,“简化”最基本的意义规定可以描述为“在场之量少”。“在场之量少”的描述实际上内含着一个悖论性的语义结构:“在场”暗示有“不在场”的存在;“量”兼有对“质”的逻辑确认。“在场之量少”作为对“简化”的意义规定,因此有直接陈述和间接暗示两个维度:在直接陈述的层面上,它对在场事物的量化形态作出否定性的描述,也就是说,它意味着“不多”;在间接暗示的维度上,“在场”可以同时暗示“不在场”,“量”可以反过来变为对“质”的指示,“在场之量少”肯定了“不在场”的“量”与“不在场”的“质”出现的可能性。所以,“简化”是兼赅“在场”与“不在场”、“量”与“质”这既肯定又否定的两个方面的。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易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这里的“简”一方面指篇幅简短,词语简易,描述简略,意思简明等等,这是“在场”的“量”的一面。但同时它又内含了真实真诚的“意”,准确精当的“理”,充沛丰盈的“气”,无限丰富的“神”,这是“简”中所蕴含的“不在场”的一面、“质”的一面。如果用简单的形式传达简单的意义,所产生的只能是简单的结果,这在艺术中只能导致单调感和厌倦感,它是“simplicity”而不是贝尔所理解的“简化”。simplicity是simple的名词形式。simple的意义包括easily understood or done(易于理解;易做);not complicated(不复杂);artless(无人为);insignificant(不重要);等等,simplicity的所有这些义项都是从否定的角度言说的。“简化”则蕴含着否定与肯定并存的悖论性语义结构,它与丰富、复杂并不对立,“由艺术概念的统一所导致的简化性,绝不是与复杂性相对立的性质,只有当它掌握了世界的无限丰富性,而不是逃向贫乏和孤立时,才能显示出简化性的真正优点。”

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简化”是“在洞察本质的基础上所掌握的最聪明的组织手段”:“当某件艺术品被誉为具有简化性时,人们总是指这件作品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一个统一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所有细节不仅各得其所,而且各有分工。”“简化”主要不在于所用笔墨的多少,关键在于能不能尽量以经济的笔墨小中见大、少中见多传达丰富的意蕴。它不是简单地越过能指跨向所指,而是通过艺术形式象征或暗示形式之外、之上的韵味、意趣,所以“简化” 又有强化、复杂化相铺垫。在文学创作中,它具体表现为执一驭万、举要治繁的“以少总多”。

“以少总多”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总”,总括之谓,指一种统会力。罗宗强阐释“以少总多”说:物色纷繁而析辞尚简,就留有余地,有可能引发联想。因为不是什么都写,而是有所选择,写出来的可能是最能集中表现情思的部分,是表现情思焦点的地方,它也就留有了余地,故所写虽一目了然,而情味却无穷。所谓物色尽,谓以极简之文辞,写尽所有物色中神态,非谓写尽所见之一切物色,亦非谓以繁辞写尽所写物色之一切方面,盖就其写实质,写传神言,与上文“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呼应。正由于以简驭繁,有所表现而又有所不表现,于所表现者方能穷尽其神态,亦方能有所含蕴,做到“情有余”。“情有余”,就“有味”。

罗宗强用“物色纷繁而析辞尚简”的“析辞尚简”、“物色尽而情有余”的“情有余”释“以少总多”,张严《文心雕龙文术论诠》以“用意十分,下语三分”的“下语三分”释“以少总多”,都阐明了形式愈精粹凝炼,所营构的艺术空间愈大的美学特征。文学中的形似固然重要,但写形重在写意,写意重在传神,要表达作家和创作对象的生气和灵魂,必须要使用抽象简化的艺术符号,在形式方面追求“简”与“淡”,才能达到“虽寥寥数笔”而“得物之全神”的艺术效果。贝尔反对自左拉以来那种“罗列一大堆无关的事实”的复制现实的自然主义倾向,认为“描写入微是现实主义的核心,也是艺术的脂肪性病变”,文学所重者“绝不是形而下之象,即具体物象的怎样精细、忠实的描绘,这是不能给人以丰富的、无穷的想象余地,给人以深刻的精神的、哲理的启示的”⑨。摹写入微往往会沉溺于某一个局部、一个琐碎细节之中,缺少艺术的统会力,不能产生意蕴深长的艺术意味。日本当代美学家今道友信认为,美学与艺术重视的是一种“基于意象的思考”,而不是科学或逻辑的认知、分析,所以以精确再现为特征的写实就没有市场,而摆脱物体的外在形态的束缚,进行自由的创造性的发挥,符合艺术的美学追求。今道友信认为东方艺术体现了这一美学追求,他说:所谓形态,不论是在认识事物的本质或是在决定我们的态度上,都不起重要的作用,重要的倒是以形态为线索寻求所暗示和超越的东西,这是东方美学和艺术的主张,也是东方美学所要论证的。否定形态的绝对性,对形态是认识和艺术的终点持怀疑态度,认为形态只是透视无形实在的物的线索,这便是东方美学的思索,它是着墨不多但寓意深远的写意画,是很少跌宕起伏却韵味无穷的颂歌。⑩

“以少总多”讲究实处落笔,虚处经营,实处落笔讲究简约、空灵,它既真且美,虽少而精,不重在对实境面面俱到的描摹而在于以实带虚,从而生发出蕴涵着“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的具有泛指性与多义性的艺术虚境。它是对“简”与“繁”、“淡”与“浓”、“形”与“神”、“实”与“虚”的辩证关系的把握,它笔少意多、以形传神、虚实相生,以貌似简约的笔墨传达深长的意味,建构的是具有生成性的“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即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以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它提供的不是一种确定的形式,而是一种功能性结构,是一种意向性的关系形式。由这种关系所指带来的指向性和暗示性,构筑了一个意味空间:“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推广地说,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小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从艺术接受的角度看,优秀的艺术品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接受者的想象力,使之主动积极地发挥其填补艺术空白的心理功能,这就需要艺术符号本身的简约。著名艺术史家、艺术理论家冈布里奇认为:当人们欣赏艺术品时,总是主动地对作品进行“指导性投射”,即把自己心中已有的心理储存投射到作品的符号形式中去,以自己的方式连接作品,而这种心理投射机制的建立,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方面无疑得允许观者保留弥合鸿沟的方式,其次必须给它提供一个屏障——一个空白或不确定的区域——以使它能在上面投射所期望的形象。”艺术符号本身越是质实、确定,观者的心理投射就越是发挥不出来。反之,如果艺术形式虽简,但信息量少,其所包蕴的美感心理和审美情绪贫乏之极,那么这种简就只是苍白,观者的心理投射作用同样难以发挥。因此,最能激发观者的心理投射作用的是那些形简而旨丰的艺术符号,接受美学称之为“召唤结构”,伊瑟尔认为:“看一部作品不应当看它说了什么,而要看它没说什么。正是在一部作品意味深长的沉默中,在它的意义空白中,隐藏着作品效果的效能。”“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个包含着“断”与“续”、“隐”与“显”、“藏”与“露”、“虚”与“实”诸多“未定点”和“空白”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文本中包含的不确定性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存在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从而实现徐复观先生指出的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一切艺术文学的最高境界,乃是在有限的具体事物之中,敞开一种若有若无、可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主客合一的无限境界。”

古罗马美学家普罗提诺认为,石块与石雕的不同不是“石料”本身,而是艺术家赋予了石头以理式(形式),形式中已注入了艺术家的创造与生气,本身就是美的显现。文学家通过“以少总多”的“简化”,建构包含“未定点”和“空白”的“有意味的形式”,赋予文学情感以节奏线条。文学形式成为映照文学家生命投入的“情感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内容力量的本体,是一个富有意味的“充实的形式”。

注释:

①尼采:《悲剧的诞生》,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21页。

②③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22页、第87页。

④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73页。

⑤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1965年版,第12页。

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⑦勒内·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76-277页。

⑧黄子平:《文学的“意思”》,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0-41页。

⑨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二卷)》,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47页。

第4篇:插花美学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元素;平面设计;运用

毫无疑问,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庞大机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在我国的社会和文明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现代平面设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品味,在平面设计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必须以传统文化作为装饰。丰富的茶文化中蕴含的元素能够极强地支撑平面设计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传统茶文化元素能够进一步推动针对茶文化的研究和分析,继而找寻到弘扬和传承茶文化的方式方法。本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使用,期待为我国的现代平面设计创新做出必要的贡献。

1对于中国传统茶元素和现代平面设计的完美融合

受到时展的影响,现代平面设计的基本理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设计师来说,其自身更加关注和强调借助象征性的传统图形开展设计,与此同时通过部分巧妙的设计方式,确保民族精神和外来文化能够形成完美的融合,最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展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通过中国传统茶元素能够产生更多的理念和灵感,继而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新应当以深入研究中国产文化的基本特点为基础,充分吸收其中的养分,根据现代平面设计的基本需求,形成茶文化的精华聚集。当前来说,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认识相对于以往已经变得更加深刻和全面,从而使得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平面设计师完全可以在海报、广告以及茶叶包装等方面的设计都完美地使用茶文化元素,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也加入了一定的现代元素,从而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此外,我国传统茶元素能够营造出一定的神奇意境,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对于茶文化的使用能够对传统设计过程中部分难以构造的设计问题予以轻松解决,从而展现出现代平面设计的意境美感,最终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总而言之,所有时代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隶属于自己的特色,将中国茶文化和先进时代元素进行完美融合,能够给予其更多的新内容和文化底蕴,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展现出设计者自身的基本理念,并进行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

2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于中国传统茶元素的具体使用

2.1以材质为基础对茶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的研究

作为我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应用,规划设计环境必须以材质为基础,在此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便是树根和藤椅、石茶磨桩以及紫砂茶壶等。在中国传统建筑作品中,材质能够完美地展现建筑和设计的基本特色,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囊括了天然、朴素以及自然的基本特点,在此过程中,现代平面设计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有面貌和精神实质,从而保证平面设计作品展现出了人文性特征。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有关中式设计风格的作品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特性:一是在中式风格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都是以木材为核心材质的;二是中式风格的建筑更加重视纹路和色泽等多种艺术氛围的营造,在此过程中能够给予观赏者舒适和自然的审美感受;三是在中式建筑中更加重视和强调中正合一的布局理念。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设计手法变得多样化,现代平面设计往往会使用智能化和电子等多种技术,但是该种做法使得现代设计的人文气息和适应性大大降低。但是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能够对现代科技发展对其产生的冲击作用形成弥补作用,最终使得现代平面设计展现出人文关怀精神。

2.2以摆设布局为基础,对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应用的分析

现代平面设计受到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布局的影响,主要展现在现代平面设计的摆设布局要求能够从大局出发,展现出设计自身的整体意识以及和谐精神,对于设计师自身的统一指挥和规划作用要求更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在现代平面设计布局中,要求重视对休闲文化的融入,譬如,在平面设计中加入简约大方的装饰画面,不但能够准确展现平面设计强大的装饰作用,更能够展现现代平面设计特殊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二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必须按照不同区域功能的划分进行开展,此外还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对平面设计思路进行规划,并且有效突出现代平面设计的核心,即必须在景观和植物配置过程中展现出平面设计的基本性质,强化对于文化元素的整合。对于文化元素的合理使用是现代平面设计的追崇目标,在此过程中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对设计思维进行优化,从而保证茶文化元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和谐和统一。对于不同元素的完美配合能够展现出中国传统茶文化具有的审美价值,最终推动现代平面设计向着人文和时代的方向发展。

2.3以氛围意境为基础,分析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使用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囊括的设计理念,是我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最普遍的使用,而茶文化中囊括的历史文化内涵则是现代平面设计取之不尽的资源。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要求作品能够展现出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展现我国悠久历史的发展轨迹。对于桌椅来说,其自身便具有古香古色的性质,在平面设计过程中便必须展现出该种特性。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中庸和谐思想,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应当展现出中正合一的基本特点和理念。在现代茶楼的平面设计过程中,应当对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使用,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将整体风格设计成为园林式结构,通过亭台楼榭的设计,具有明显历史代表的红木家具使用,在茶楼中营造出古典文化氛围,最终使得设计作品能够展现出幽静典雅、舒适大方的基本特点。仿古方式的茶具摆设更可以创造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此外对于现代元素的融合,能够给予茶楼独特的文化魅力。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是现代设计实际发展过程中的不懈追求。通过该种方式不但能够保证作品设计的和谐统一,更能够确保其自身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时展精神。与此同时,传统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使用能够极大地拓展人们的视觉感受,为受众提供视觉体验冲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视听元素则可以充分弘扬传统茶文化的内在精神,提升平面设计自身的生命力和持久力。

3结语

总之,我国传统茶文化元素所囊括的种类和内涵都极为丰富,我国传统茶文化元素的形成是以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其他多种元素共同影响的重要产物,基于此,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自身在长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都能够形成强劲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我国传统茶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使用,主要展现在材质、摆设布局以及氛围营造等方面。茶文化的存在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布局更是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现代平面设计的方式和人文内涵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了现代平面设计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小娜.浅谈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中的中国传统元素[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5):67-68.

第5篇:插花美学范文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史及具有的特点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史由于英美文学在国际文化中不断地发展,其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了许多的文学家,如莎士比亚、海明威等。英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的文学发展时期,最后实现了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文学发展。而美国的文学在建国时期,主要是以模仿英国文学的方式进展,不具备美国的文学色彩也没有实现文学的创新。但是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注重自己的文学,不断地增强文学家的自主意识并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发展。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学家也相继发表了优秀的作品,将美国文学的发展推向了崭新的阶段,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学。

(二)英美文学具有的特点在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文学对国家的经济与历史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它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完全遵循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总共经历了五个时期。在二战的发展时期,英国文学注重追求文学的写实、实验、多维度特点。从英国与文学的发展史看,体现了英国在世界中具有较强的地位,在发展中不断地展示自己文学的自信与成就。当然,英国的文学也经历了兴盛与衰落的发展阶段。在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主要受英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比较严重,完全效仿英国的文学特点。直到20世纪,美国的文学才逐渐寻找出自己的特点,对文学实现了创新。在二战之后,它的文学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独特的文学特点。在初期重点发展乡土类别的文学,在中期重点发展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到了后期主要以现实主义的文学为主。从各自的文学发展和特点看,二者的文学在后期具有很大的差别。

二、英美文学的评论

文学评论是应用文学理论的有关现象进行探讨以及研究,它揭示了文学在发展史中的规律,从而指导文学在创作方面进行实践的活动。文学评论的相关内容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以及影视等方面的评论。对于某一文学作品进行的分析评价是对文学进行狭义的评论,而对于所有与文学相关的人物、思想以及现象给予的评价与分析则是从广义上对文学进行评论。相关的文学评论是需要建立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有关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从本质上文学评论要超出文学分析,因为对文学的分析是具体的,但是它的评论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英美文学的评论是整个文学评论中的一种,主要是利用文学固有的理论和现象对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的一种实践类活动,从多个方面揭示和披露它的发展与遵循的规律,并对文学加以指导和创造。英美文学的评论主要是对两国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尤其是在英语语言方面表现得极为明显。对英美文学进行评论的主要目的是,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文学内容、在创作方面具有的风格进行研究和评论,并以此提高英美文学读者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将文学作品中的信息以正确的方式传达出去。而英美文学的评论与其他作品的品论有本质上的区别,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主要侧重于对作品的本身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给出文学性的评论;然而英美文学的评论则更侧重于对文学具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外在的表现形式进行客观的思考、分析与评论。

三、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一)文化在语言上的差异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根源与基础,会对人类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学的作品中,思想与内容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精髓,而语言形式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语言能够表达出文学作品的主旨与思想,更是灵魂的体现,语言与作品相互依靠和并存。在评论英美文学作品时,在语言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评论的内容和结果。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进行评论的角度和观念也有所不同,虽然是对英语方面的文学进行评论表现得比较明显和突出,但是所处的地域环境以及等都存在语言的差异,势必会造成英美文学在评论上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不同的评论者,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由于语言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就无法真正欣赏和研究英美文学及其作品的内在深意。在英语方面英式的语言更具有严谨性,如果评论者不能随意地使用语言对文学作品进行相关性的评论,语言具有的文化差异性在评论的时候必须尊重文学作品,从而体现英式英语语言的严谨性。而美式的英语语言,由于是在英语语言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因此在品论文学作品时语言不具有很强的严谨性。从语言发展的时间上来说,美式语言要短于英式语言,这就促使了美国文学在创新方面的发展。另外在评论文学方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十分开放,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语言的文化差异性影响着英美文学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评论方式。

(二)文化在内涵上的差异影响无论是使用什么文化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都无法逃脱选择的挣扎。在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例如:《哈姆莱特》这部文学作品,它的主人公为了复仇不知如何选择生存与死亡,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这种在选择中挣扎的特点。而文学作品的评论与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有些类似,19世纪之前,英国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在这个发展时期文学作品的评论正处于选择文化的挣扎之中。20世纪以后,对文学的评论才发生了改变,评论者逐渐运用文学的理论对作品进行评论,这对文学的评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对文学的评论正在向民主主义等方向发展,对文学进行重新的分析与思考再作出理性的评论。而美国对文学的评论,深受欧洲的大陆文学所影响。欧洲的大陆文学产生的评论对美国的文学评论具有深刻、强烈的影响意义,但是在这其中美国文学的评论也具有独特的文学特色。虽然英国的文学评论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但是依旧利用传统文化对文学实施分析和评论。而在美国的文学评论中,真正地展现了文学的创新内涵,这充分地说明了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学特色与文化差异。美国文学的评论在内容与内涵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够吸取欧洲的大陆文学精髓,无一不体现了其文化在内涵上的差异产生的影响。

(三)文化在人道主义上的差异影响人道主义是为了保护人类在社会中的权益,在资产阶级的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提出和构建人道主义,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道主义趋于完善化、规范化。由于来自等因素的影响,对英美文学的评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文化上的差异对英美文学的评论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与认识,英国文学的评论在理解与认识的层次上停留在传统和成熟的阶段,从文化差异上分析,人类通过发展革命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而美国的文学评论具有更多的创新文学理念,对评论有着积极的态度和想法。对英美文学的评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还是来自文化差异,尤其是在人道主义方面的差异。综合所有的观点进行分析,英美文学的评论者对文学的评论方式存在文化差异与区别,都具有各自的评论特点。

四、结语

第6篇:插花美学范文

一、英美文学发展概述

(一)英国文学发展英国文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1)中世纪时期:在中世纪时期,萨克逊、朱特等由北欧进入英国,从《贝奥武甫》这一史诗了解了贝奥武甫为了人民安全斗毒龙、杀巨魔,为征服邪恶势力牺牲自己的故事。这部文学作品中,诗的结构相对完整,画面描述非常生动、形象,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古英语诗歌的特色[1]。在6世纪时期,基督教传入英国,《英国人民宗教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诵读。尽管在丹麦入侵时破坏了一些文学作品,但是到9世纪末期,维塞克斯国王在抵抗丹麦的过程中,依然不忘振兴文学,自此为文学史的开端。(2)新古典主义时期:此阶段主要兴起于18世纪前半叶,蒲柏为代表诗人,其作品通常含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以发泄私怨为主。散文一般以启蒙主义精神为主,拓展了现实主义小说与期刊随笔这两个新领域。与期刊相比,散文小说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作用更大,如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其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斯威夫特《格利佛游记》,其有效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促进了英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3)浪漫主义时期:在此阶段,主要以布莱克为代表,代表作有《天真之歌》、《四天神》等,均表达了作者对法国革命的支持。与18世纪文学作品相比,其更加突出宗教感情与想象力。在众多浪漫主义作家的努力下,英国文学发展到了巅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意义。(4)现实主义时期:此阶段主要是于19世纪由作家夫列里与画家库尔贝共同提出的,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基础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处在相同高度[2]。正如其名称一样,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都较为现实,不会凭空想象、猜想,是一种非常客观的创作过程。针对一切不现实的空想与想法,均是持有反对意见。(5)后现实主义时期:20世纪时,英国文学的成就主要为戏剧。爱尔兰人萧的剧评一般较为泼辣,为易卜生等欧洲现实主义新戏剧创造了新的平台。在其自己创作的作品中,萧将前者和阿里斯托芬的欧洲传统戏剧进行了巧妙融合,如《苹果车》、《人与超人》等,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一种新思想,并且对社会问题予以了一定的体现,为英国戏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美国文学发展美国文学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时期:(1)殖民时期:在此阶段,英国文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文学,从爱德华?泰勒、迈克尔?威格尔斯沃斯等人的作品中,均会看出一些英国文学的迹象。(2)独立革命时期:在此阶段出现了很多歌名诗歌,自此产生了美国民族文学。这样的变化与发展,不仅成就了美国诗人与散文家,也在政治上实现了一定的独立[3]。(3)南北战争时期:随着南北战争的结束,使得美国文学逐渐发展到现实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逐步衰退。因为在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一直处在自由竞争状态,使得人民与作家的思想越来越自由,所以,此阶段的文学作品更加乐观。但是,到80-90年代,因为人们对民主制度持有怀疑态度,造成批判现实的作品越来越多,政府与企业勾结、种族歧视等问题不断加剧,同时融入了一定的空想主义[4]。(4)两战时期:此阶段美国文学发展较为繁荣,出现了很多流派的文学作品,但是总体来说,这些作品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与矛盾进行了相应的描述,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5)二战后期:在此阶段,美国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很多的评传,传纪发展非常繁荣,其代表作品为里?爱迪尔的《亨利?詹姆斯》。在二战期间,人们与作家受到战争的摧残,出现了很多战争题材的小说。

二、英美文学特点

(一)英国文学特点英国文学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演变非常复杂。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英国文学经历了经济、历史、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其内容遵循了一定的规律,经历不同时期发展至今。英国文学在二战之后经历了写实、实验、多维度等阶段,帝国叙事成为了英国文学的主要特色。在整个民族发展史中,英国曾经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大帝国,在其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文学作品中也会突出民族的自信与自觉,并且对帝国的昌盛与衰落进行了完整描述[5]。

(二)美国文学特点尽管美国文学发展之初受到了英国文学的影响,但是因为社会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美国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在19世纪末期,美国文学逐渐摆脱了英国文学,尽管在初期还具有一些英国文学特征,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美国文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二战之后,美国文学经历了新旧交替期、实验主义时期、多元化发展时期,形成了多维度文学体系。与英国文学不同,美国文学更加重视主人公个性、情感的表达,更加倾向于生动、轻快。

三、英美文学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载体差异的影响在英美文化中,语言作为一种基础载体,具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英美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对文学评论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与媒介,能够对民族文化内涵与特点进行充分展现。语言是文学创造的基础与前提,创作者利用语言描述事物,并且对语言进行加工、提炼,使其成为一个语言表达精准、内容寓意深远的作品,实现了文学作品的文化性与民族性[6]。英国文学经历的时间非常长,语言作为其基础载体,也历经了很长的时间。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英语应用越来越普遍。因为其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应用范围比较广,使得英国文学评论更加规矩、保守,词句使用非常慎重,缺乏创造性、个性化,相较于美国文学评论来说,更加传统、古板。美国英语由英国英语衍生发展而来,在多民族、多种族的不断融合过程中,经济、文化更加自由、多元,语言发展也比较个性,富有极强的创造性[7]。此外,美国政治、文化发展历史相对比较短,遗留的问题比较少,文化、历史负担较轻,实现了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个性化、自由化、多元化。相较于英国文学评论而言,美国文学评论更加自由,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更加重视变化与创新,评论更加张扬与泼辣。

(二)文化历史差异的影响英国发展历史比较长,宗教影响非常深。在文化历史中,传统宗教的神权主义、禁欲主义对英国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随着英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宗教影响逐步减弱。并且,因为资产阶段革命不彻底,导致遗留了皇室、贵族传统,依然存在着一些资产阶级元素。与神权主义、禁欲主义相比,人本主义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英国文化的发展,并且成为了英国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尽管现今人本主义受到了很多质疑与否定,但是其对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继承了英国的人本主义,并且对其展开了很大的发挥,加深了对人本主义的分析与解读。与英国相比,美国历史相对短暂,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少,并且因为美国的社会文化氛围更加多元、自由,其评论更加具有创造性与自由性。在人本主义解读方面,美国文学评论更加猛烈、激进,观点更加创新[8]。

参考文献:

[1]吴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J].才智,2015(03):282-283,285.

[2]张薇.关于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探究[J].西江月,2014(12):444-444

[3]陈康.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5(06):270-271.

[4]陈曦.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J].校园英语(中旬),2014(05):110-110.

[5]张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8):99-100.

[6]李悦.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J].速读(中旬),201(09):281-281.

[7]石洁.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2015(11):36-38.

第7篇:插花美学范文

当前,美国已成为现代石油化工大国和强国,但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恶性化学品事故仍然时有发生。2013年4月17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韦斯特化肥厂发生重大爆炸火灾事故,造成70人死亡(含10名消防员)、近200人受伤、70幢建筑被损毁(含2所学校和1家养老院)。

据美国地勘局测定,爆炸引发的震动相当于里氏2.1级地震,部分区域被夷为平地。初步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事故企业违规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时隔两年之久,这起事故仍处于美国化工安全和危害调查委员会(简称CSB)的调查之中。美国化学品事故调查的体制机制有其自身的特色,管中窥豹,或可借鉴。

CSB成立背景及宗旨

CSB(U.S. Chemical Safety and Hazard Investigation Board)成立于1998年1月,是根据美国1990年的《空气清净法》(Clean Air Act Amendments, 简称CAAA)规定依法设立,是一个独立的政府部门,虽具有公权力,但并不具有执法权和监督权,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其5位核心委员由美国总统指定任命,并经美国参议院确认。每届委员任期5年,并设有若干专业调查员。

CSB成立的原因是:美国国会认为由美国环保署(简称EPA)和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简称OSHA)等政府执法部门进行化学品事故调查时,执法部门倾向于重点对事故企业违法情况进行调查,而无法全面系统地对化学品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因而成立了该调查委员会。

CSB的宗旨是保证化学品事故中员工、企业和社区的安全。其主要任务是调查涉及固定工业设施的化学品事故和危害,向国会、政府部门、相关工业行业、从业人员和美国大众提出防止化学品事故的安全建议和安全信息。CSB具有调动全美国的专家等各种资源的能力,包括公共健康方面的专家、律师等。

CSB组织架构及业绩

CSB目前下设国会-公众-董事会事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财务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调查办公室、西部地区调查办公室、事故甄别和筛选办公室、对策建议办公室和法律顾问办公室等9个部门。

截至目前,CSB已经完成了85个事故调查,其中包括BP德克萨斯炼油厂爆炸事故。截至2015年10月底,正在进行的事故调查有6个,其中包括韦斯特化肥厂爆炸火灾事故,以及2010年4月20日,BP公司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的造成11名员工死亡、污染墨西哥湾广大海域的火灾爆炸事故。

通过CSB的事故调查,可以总结出美国自2002年以来,化学工业事故具有以下趋势:因设备复杂化、小型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低、反应性化学品危险性大、可燃性粉尘等方面发生的事故增多。

CSB作为美国的化工事故独立调查机构,其事故调查工作具有很多特点,值得一提的是,CSB基于事故调查而提出的建议和对策。当事故调查完成后,CSB会向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公众提出预防事故再次发生的建议对策。这些建议和对策没有强制性,完全依靠其自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使之得到各方认可。

当CSB正式提出建议后,工作人员会对企业的反应进行评估,然后再根据评估情况对建议进行分类,用以明确建议的效用性。目前,CSB提出的建议和对策分为“开放”(Open)和“完成”(Close)两类,Open类表示建议和对策还未被完全采纳,Close类表示建议和对策已经得到有效采纳和落实。

据统计,截至目前,CSB根据事故调查提出的753条对策和建议中,属于Open类的对策建议有192条,占25%;Close类的对策建议561条,占75%。

进一步细分,对策和建议得到有效落实的有479条,占64%;对策和建议落实的效果超出预期的有13条,占2%;对策和建议不再适用的有40条,占5%;对策和建议被重新考虑或取代的有7条,占1%;对策和建议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的有19条,占3%;对策和建议得到可接受反馈的有46条,占6%;对策和建议正在等待反馈的有125条,占17%,对策和建议得到不可接受反馈的有21条,占3%。

通过对对策和建议落实情况的细分,CSB和公众可以随时掌握企业改进的情况,同时形成了“事故调查明确问题提出建议进行整改情况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和减少化学品事故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

CSB事故筛选和调查程序

CSB从互联网、报刊媒体、国家应急响应中心等途径,收集化学品事故信息,每年从200~230起事故中,筛选出十余起重大事故进行调查。通过对事故应急人员进行调查,以及对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疏散人群、环境影响、事故物质性质、过程类型等方面进行评估,成立不同规模的调查组。一般由首席调查员带领2~3名调查员进行调查,对复杂的事故会调动更多的专家介入,组成多达15人的调查组。

当发生造成人员死亡、受伤严重,或对财物与环境有重大影响的事故时;发生涉及特定化学物质或工厂设施设备的事故时;事故对于应急处置人员和附近民众具有实际或潜在危害影响时,CSB主席会指派委员会的一名或多名委员,并召集相关调查员和专家,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前往事故现场,执行事故调查任务。

CSB调查小组到达现场后,先进行初步评估,若认为事态严重则会启动详细调查程序。通过对事故企业员工、管理者和目击者等证人进行谈话、采集样品或残余设备,并送往其他专业独立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检验,对企业的操作记录、安全规程等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全面、客观、公正的事故原因分析,并对政府、企业、社区提出建议。调查报告由首席调查员负责组织撰写,以保证报告的质量。调查结果与建议需经过委员会全体委员的投票,同意后,方可向公众。

CSB事故调查特点

CSB客观、公正、全面的化学品事故调查机制,保证了事故预防建议对策的有效落实,其化学品事故调查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公开性。

事故调查的独立性

CSB开展事故调查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不受美国OSHA、EPA或其他政府部门所左右。事实上,美国国会将CSB独立出来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化工事故调查的程序与结果,评估现有OHSA或EPA相关法规的适用性,以作为法规修订的具体参考。CSB虽具有公权力,但并不具有执法权和监督权,主要是调查事故原因,特别是事故的根本原因(root causes),从而直接指出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缺陷等深层次原因。

事故调查的专业性

根据事故成因理论,化工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往往牵涉到设备失效(物的不安全状态)、人员错误(人的不安全行为)、非预期的化学反应或其他原因。因此,在CSB的调查人员中,包括许多来自政府单位或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精通化学、机械等专业的工程师,工业安全专家或其他专业人士。调查人员的专业构成保证了调查结论的客观公正和调查建议的科学有效。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CSB的事故调查没有结案的时限压力,很多事故往往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例如CSB对2008年2月8日帝国糖业公司(Imperial Sugar Company)糖粉尘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在2009年9月才最后形成。而且最终报告须经由全体委员会表决,确保事故调查报告的完整性与客观性。

事故调查的公开性

第8篇:插花美学范文

缺陷之美

日本茶道虽追求精神上的“一心”,但却倡导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欣赏缺陷。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论从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见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是釉没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还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挂轴等茶道美术品,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齐划一的感觉,多是参差不齐。这种带有缺陷的美,却常有深度的魅力。日本茶道认为,缺陷的美,是一种奇数单一的美。就如中国书法中的行草,行云流水间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独自拥有一种看似不整齐规范的奇美。

简素之美

简洁朴素单纯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属性。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禅宗的“无”,所以,茶道的简素,就是“无”的表现之一。比如,日本古来建筑中,神宫和茶室的建筑,虽然理念上都推崇简素之美,但神宫的简素和茶室的简素,却是同一概念下的两种简素。神宫的建筑是古朴、庄严、静穆,京都的桂离宫,东京的明治神宫,选材上用巨木和整齐的巨石等;茶室的建筑,则是简单、纯朴、寂静,选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简瓦搭成,诠释了一种脱离于寺院的俗世修心养性之愿望。这两种简素,都体现了日本禅学的美感。茶庭中只有常绿树木而无花草,茶室中的挂画,也多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尤其是茶室中的木柱或横梁,看似毫无精雕细刻,却有种稚拙笨朴的素美,令人入目难忘。进入茶庭和茶室,举目所见,没有绚烂只有素雅,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

枯槁之美

毫无感觉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历经岁月沧桑的变迁,不论怎样的苍老,其中都有着无觉的静默之美。在茶室中,常常见到挂轴中的书法或画,墨迹淡薄难辨,或者老旧斑剥的茶盒等,虽然一目所见,有种枯槁之状,但却令人感悟一种枯中沉淀的力量,外表不再强大,内在却雄气的阳刚厚重之美。

自然之美

无心,无念,无意识。不论是茶师或茶客,在茶室中,相视深礼一敬时,彼此流露出来的平常心态,为自然之美。古来日本茶道文化中,视人为做作的行为不美。所以,从茶见到茶人的行为,皆追求自然状态。比如,使用的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华丽釉彩。最好的茶碗,就是自然烧制的粗陶。这和现代的一些所谓茶道新风完全不同。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无心的美,才是纯美。

幽玄之美

中国的古诗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和日本茶道提倡的幽玄之美,有着相同的意境。幽玄之古美,是一种无限深幽之处的无限意境之美。比如,在幽暗茶室中,简单的眼神和无言的会意,有种心领神会的幽深玄美。这种东方的含蓄之美,在茶道文化中达到极致。留白处的空阔意境,是一种自觉自悟的韶美,是一种非日常耀眼明灿的幽深玄阔之美。幽玄,不是阴暗沉郁之气氛,而是沉静中的寂落之美。

脱俗之美

踏入茶庭,走过碎石板路,进入茶室入座,这一过程,是一种短暂地脱离红尘俗世的忘我之境。放下尘念,远离喧闹,进入神清心宁的境地,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一种忘我脱俗之美。日本茶庭的露地“石板路”,不仅仅是一条短短的路径,而是一种更多象征意义上的回归身心本我的回家之路。进入茶室前的净水洗手等动作,也是一种净心脱尘之举。茶道追求的脱俗之美,不是简单地脱离世俗红尘,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暂的净化,再以清新的“我”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所谓的脱俗,不是表象的脱离现实的生存规则,而是令人在真实生活中,自然畅顺地融入世道。利休大师倡导的“心中一尺自悟”,便是对脱俗最练达的诠释。世人若能心中有道,胸中有规地行走尘路,便不易迷失本我,会走得更逍遥自在。比如在茶席中聚会的开始前或结束后,禁忌高谈阔论地炫耀财富和摆弄学问之谈。不论是茶师还是茶客,茶前茶后的交流,大多是轻语温句的情趣之事。脱俗,便是俗人在此一时,求得此一刻的清净俗念之愿。

第9篇:插花美学范文

2、用在买学习用品上,如果是学习的紧要关头,会花费一些金钱在买学习资料上,如习题册之类,但所占比例不大。

3、出去玩乐,如看电影唱歌之类的娱乐休闲活动,也会占去一部分花销。

4、对于女性可能会花费部分在化妆品上,而相对来说,男性可能会在游戏上有所花费。

友情链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