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五官艺术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创意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以社会效益为基础,非营利性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资源配置活动[1]。它不仅包括服务设施、资源和13类服务内容[2],还包括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相关内容。按照目前主流“文化权益论”观点,它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强调公民具有捍卫个人“文化权益”的主动性,十七大、十报告中“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表述是这一观点的最好体现[3]。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在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方面也出现了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4]和多元化的探索实践。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成为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图书馆采取的一系列创新创意措施,卓有成效地对文化部十一五、十二五文化改革规划进行了落实,第三次(2009年)和第四次(201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相关考核项目及内容的变化是一个力证。两次评估是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服务的集中展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也得到不断提升[5]。
1.2文化创意服务与图书馆创意服务
创意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要义是指运用人的智慧,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将具有创新性的想法通过不同的方式予以表达,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创新、创造、发明等是其关键词。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意(科技创新)是创意的两种基本形式,显示了创意与文化的相融关系。当前所讲的创意一般是指文化创意而非科技创意(科技创新)。目前,国际上对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统一共识的定义。按照联合国发展署2008年《创意经济报告》描述,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正在出现,它将经济与文化相结合,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将经济、文化、技术和社会融合在一起。这一模式从本质上说明了一个事实:创意、知识和信息获取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球化时代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6]。创意离不开文化和技术支撑。图书馆为创意服务提供了文化元素、技术元素和实践空间。近年来图书馆在空间模式重构、框架模式搭建、技术资源整合、项目活动策划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均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图书馆创意服务的巨大潜力。
1.3三者关系
创意产业脱胎于文化产业政策[7],文化创意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还包括属于抽象概念的具有文化元素的服务。文化创意服务是借助于文化元素进行创意和创新,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创意服务与文化创意服务之间在公共文化服务框架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按照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图书馆服务属于“文化产品的生产”中的“文化艺术服务”,在“延伸层文化生产活动内容的说明”中图书馆属于“专业性团体(的服务)”项目。按照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分类表”(依据国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图书馆属于“文化艺术”中的“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项目。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年10月29日)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应该与信息、扫盲和文化密切相关”。综上所述,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是三者的交集部分,最具有能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表示如图1。
2图书馆创意服务兴起的背景
2.1社会发展背景
在当今世界进入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文化也成为一种生产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1世纪初以来在全球蓬勃发展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它为传统产业产品提供了文化附加值,提升了其经济价值,属于典型的需求拉动型产业,处于知识产权产业价值链的上游地位。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和版权产业本质上属于知识生产,而创意产业属于知识服务,它以创意对其他产业进行融入和渗透,具有广泛性,从而成为众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大势,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与平台。10年前,国内对“创意”和“创意产业”还知之甚少,2004年首届上海国际创意产业论坛以来,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取得很大发展。目前,创意已经成为高频词,创意产业不断涌现,从时尚、视觉设计、互联网、金融、交通等领域到公共文化领域,创意服务和创新项目备受关注。
2.2图书馆行业发展背景
近20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精神理性也得到回归,宏观环境越来越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20年的发展中,图书馆界的实践精神得到充分体现,在继承传统业务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成为近年来的主旋律,不仅表现在返本开新、综合创新和推陈出新等诸多创新路径的开辟方面,而且表现在图书馆空间和资源的整合方面,更表现在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员的创意思维与技术的巧妙融合与运用方面。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创意平台,以知识为工具,以信息为材料,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输出创意服务,形成文化创新产品。策划、实施创新的创意图书馆员群体也逐渐成为公共文化创意服务群体的一支重要力量。
3图书馆创意服务实践
公共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开放,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开发信息资源和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机构。从宏观角度看,创意不仅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经济资源,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创意服务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显示出勃勃生机,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积极参与。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浙江省公共图书馆诸多创意服务进行梳理,从模式型、技术型和项目型创意服务3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
3.1模式型创意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等框架性创意设计服务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从基础设施架构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实体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及由其建立、组成的馆外服务点、图书馆联盟、总分馆系统、区域网络等服务平台[8]。在图书馆行业搭建适合国情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建设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效载体,是实现图书馆“普遍均等”理念和达成“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目标的前提条件之一,更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性实践。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在不改变各级图书馆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下,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和省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意才能,建立了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共享为目标的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创意载体,如大杭州“中心馆-总分馆”模式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之一。大杭州“中心馆-总分馆”模式成功构建了以杭州图书馆为中心馆,以区县(市)图书馆与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图书馆(室)为总分馆的四级网络服务体系,搭建起了组织结构科学合理、文献资源统一调配、服务质量基本一致、运行效果大幅提升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大杭州”范围内实现了让公众最大程度和最为便捷地享有“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这种模式的创意点是基于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充分应用和区域实际情况,通过杭州市图书馆行业自身的创新性实践促成政府出台相关文件[9]和成立相关组织[10],从而带动各区、县(市)政府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在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保障、管理员队伍要求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给予各级图书馆有力保障。该模式具有“严密的顶层制度设计、科学适宜的运行机制和有效可控的管理体制”[11]三大特点,因此极大地提升了“大杭州”内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社会服务效能。近年来,虽然缺乏完善的法治环境(《公共图书馆法》尚未出台),但全国各地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均有不同形式的实践和不同程度的推进,服务效益和服务效能显著,使政府、社会和行业对政府与公共图书馆的双向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12]。在理论研究与区域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服务中,浙江省大杭州“中心馆-总分馆”模式、嘉兴总分馆模式等的有益探索,与上海“中心图书馆”模式、首都图书馆联盟、苏州总分馆模式、广东“流动图书馆”模式、东莞图书馆集群系统模式相比,殊途同归。这些区域特色鲜明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让“普遍均等”理念得到具体落实,这些充满创意的图书馆服务让杭州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接地气”。
3.2技术型创意服务: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实践相融合的创意
创意离不开技术支撑。新技术环境为图书馆创意服务提供了充足空间和无限可能。图书馆是一个对知识、信息和新技术应用非常敏感的行业,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各种技术型创意服务不断涌现,利用现代传媒拓展图书馆服务的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即是典型案例。电视图书馆是指通过第三类媒体(即电视媒体)把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主动提供给用户,用户按需索取的图书馆。它借助电视网络把图书馆搬到千家万户,用户可以通过电视机进行OPAC查询、图书预约续借、看展览、听讲座、接受远程教育、进行参考咨询与互动等,从而实现图书馆的功能拓展和服务延伸[13]。绍兴图书馆在对用户需求分析、技术环境可能性、内容资源、本馆人力资源、案例和行政区域内条件进行充分、科学调研的基础上,于2012年创新推出绍兴电视图书馆。通过图文版和互动版两条途径将15个一级栏目、73个二级栏目和264个三级栏目的丰富服务内容送至千家万户。在技术上,由数据库系统、GMS(“绍兴电视图书馆”)内容管理系统、UI(用户界面显示系统)和数据广播系统等组成的前端系统建设和终端呈现开发工作[14]。这种充满创意思维的跨界合作,是绍兴图书馆和数字电视运营商积极合作的成果,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人力资源、行业资源和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不同优势,打造出一个新颖的图书馆创意产品。近年来,在泛在化服务模式下,公共图书馆不断地尝试拓宽服务范围和创新服务手段,绍兴图书馆推出的电视图书馆创意服务在国内公共图书馆创意服务中独树一帜。与2009年国家图书馆“国图空间”、2010年国图与中国网络电视台基于IPTV的CNTV图书馆项目、2010年杭州图书馆文澜在线、2011年常州701频道、2012年泰达图书馆电视服务相比较,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虽然也存在共性的技术瓶颈,但从其整体上讲,更符合区域实际情况,并且大大提升了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与服务效益的匹配度,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3.3项目型创意服务:图书馆项目型读者服务活动创意策划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无论是为了有效提升自身科研能力还是拓展国内国外业务,以及推广读者服务工作,多采用项目型业务设计为载体带动各项工作的形式。其中,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2012年推出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模式“儿童知识银行”是典型代表,常被用作创意服务的经典案例予以分析和借鉴。温州市图书馆馆员充分利用跨界思维,将图书馆资源比作“知识财富”,将未成年人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过程比作赚取、积累“金钱财富”的体验过程,仿效银行流程,将可量化的虚拟币“知识币”比作流通“货币”,小读者开户获得读者卡后即成为图书馆“知识储户”,可以自主通过借阅图书、参加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方式获得“知识币”,储蓄知识币并获得“利息”、取款兑换小礼品以及“销户”。“知识银行”创意活动推出后,“知识存折”成为小读者们的“最爱”,阅读成为“赚钱”的有效“途径”,很快获得孩子、家长与学校的认可并获得温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案例一等奖和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创新奖一等奖[15]。经过几年的发展,“知识银行”已经由初创时期的单一阅读推广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全新的少儿综合阅读推广创意项目,它通过文明阅读行为、阅读指导活动、阅读写作、捐赠好书、排行榜5个类别将数十项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整合在一起,通过规范制度和完善网络技术平台,以奖励“知识币”形式予以整体推进,形成了行业影响与社会效能双突出的创意性项目型未成年人服务典型案例。如前所述,在作为文化大省的浙江省,公共文化创意服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内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浙江省图书馆的“文澜讲坛”与“文澜展窗”、杭州图书馆和德清图书馆的微信服务平台、宁波图书馆的“天一讲堂”、绍兴市图书馆的少儿天地等都在通过各种不同的创意方式传承着悠久的地域文化,传播着地域文化精神,提升着市民文化素养,成为文化服务中的有机元素。
4结语
关键词: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教育 文化
在多元文化语境发展的当代社会,艺术教育与文化问题始终是众多专家、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课题。人们在继承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创新,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与传承,特别是近几年,人们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保护民间艺术,将经典文化搬上舞台。从不同层次入手,复兴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拓大放宽对舞蹈艺术教育研究的视野,在“艺术教育与文化”这个主题下展开深入的探索与思考。本文尝试对“舞蹈艺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进行阐释。
一、舞蹈艺术的社会价值性
近几年, 随着消费观念转变,大众将消费视野转向了文化领域 ,大量的文化艺术作品犹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人们在浓郁的舞蹈艺术文化氛围中,寻求“多元化”的自身,或是观看舞蹈演出,抑或是参加各种舞蹈培训,抑或是通过阅读文本获取,或直接或间接地感受与吸收着舞蹈艺术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美的享受,从而提升个人的审美理念,与时代接轨。如今,会看到身边更多的人,从幼小的儿童到年轻的成年人,甚至到年迈的老人不同程度地参与着舞蹈的学习。人们对于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更加理性化、科学化,从而,使舞蹈艺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随之有了新的内涵与思考。
二、舞蹈艺术教育的特殊性
宏观艺术教育大系,舞蹈艺术与其他姊妹艺术类别一样,具有相同的艺术教育功能,如:韵味浓厚的审美认知功能,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功能和畅神益智的审美娱乐功能。然而,舞蹈这种以身体为媒介的独特表现方式,使其在整体教学中拥有了自身所独有的艺术教育特殊性——生命性、情感性、时空性等。其中,生命性、情感性二者离不开主观因素(人)与客观因素(民族、时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的影响和制约。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是不同时代,其舞蹈艺术的形态、特点、价值等都各不相同。在观看印第安与希腊的婚俗舞蹈时,人们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不同层次的思考。然而,当我们脱掉那层受限定的民族、国家的“外衣”,抛开时代的背景条件之时,剩下的那种唯一性的东西,即舞蹈本体。如是说,舞蹈本体具有着生命性,而这种生命性也以其特殊的方式散发着“文化”的气息。
三、舞蹈艺术的“动态”文化性
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反映某种特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身体的状态……呈现的对于空间、时间、重力的态度,以及由这种态度所构成的语言学与非语言学的连续与非连续的表现与交流,呈现出生命千差万别的情调与色彩。”舞蹈是在多种不同因素的制导下形成的、演进的,因此,对于舞蹈的正确释解不仅可以解读一个人,而且可以解读一个人背后的文化、社会、国家,乃至民族等。
当代编导家张继刚的作品《献给俺爹娘》,晚会中舞蹈作品的创作基于淳朴的黄土地之情,从朴实的生活中汲取素材,深刻地体现了黄土地文化、与山西农民的生命与精神。编导张继刚用动态的舞蹈,潜移默化地使一种无形的、静态的文化拥有了生命力,在无意识之中呈现出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
四、舞蹈艺术教育与文化发展
(一)传承与创新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提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是一种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教育从本质而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舞蹈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成果,深刻地渗透着民族内涵,传递着民族文化。舞蹈伴随着时代、社会、民族等改变而变化,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有多久,舞蹈艺术就有多久,从原始简单的自娱自乐表现形式到今天舞台、广场上的多样化表现,从5000年前的舞蹈表现雏形到汉唐舞蹈文化的发展,再到今天56个民族舞蹈的不同舞蹈形态,无不验证着今天的舞蹈艺术所承载并蕴含着的深刻文化底蕴。“传统舞蹈由于沉淀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其纯粹的‘风格展览’本身就有着文化的意味。”①当今正在发生着的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不仅仅是对受教育者的身体塑造、审美的培养,从某种意义和角度思考,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舞蹈艺术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制约与影响舞蹈艺术教育
不同文化机制影响着舞蹈艺术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实施过程。
远古时代的人类舞蹈表现,虽然没有今天这样先进的舞台技术、绚丽的舞美灯光、华丽的服饰设计、多样的舞蹈道具等为舞蹈作装饰,但是人们那种简单的踏地为节,以鼓为伴奏,集体表演的环舞形式,却也很好的表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与思想内涵。从中国历史中周代的“制礼作乐”与相应的教育机制,经历汉代“乐府”、唐代“梨园”、“教坊”时期,到近现代学制式的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彰显了不同时代与历史的文化对艺术教育的影响。然而,中国自古已有的“儒、道、释”三家精神的追求却始终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魏晋玄学的代表人阮籍的观点:不同时代的艺术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其内容与精神实质却没有改变。在这一点上,正像我们今天在舞蹈教学中所实践的民族民间舞、以身韵为依托的中国古典舞、以汉画像石、史料为依托的汉唐舞等,依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之中,不断的创新发展,然而却不失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
舞蹈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通过训练解决人体各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也为了培养各种技术技巧、舞姿,并通过训练有素的身体表现思想情感,实现艺术教育的功能性,舞蹈是对深层“文化”的“复活”,对艺术精神这种非语言文字的外显与解读,同时,更是对文化的创新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医学院 图书馆 多元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0 导言
图书馆历来承载着信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使命,在现代化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21世纪交流融合模式的开启,文化的多元化价值追求也成为了主旋律。与传统作为公共文化承载传播交流的服务平台的一般城市图书馆不同,医学院图书馆首先在信息范围上具有专业性和专门性,其主要是以特定学科为主的图书馆设置。其次,医学院图书馆的受众群体也和一般图书馆不同,他的受众面相对一般图书馆来说要窄且职业性、专门性特点突出。那么作为这样一种在提供信息和受众人群上都具有鲜明专门化的图书馆是否需要实现多元文化服务,又该如何践行多元文化服务正是本文接下来讨论的重点问题。
1 医学院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必要性
在对于医学院图书馆的服务讨论上笔者首先明确结论,认为医学院图书馆尽管与一般图书馆相比较主要体现了其专业化的特色,但是在服务体系的构建中仍旧具有建立多元文化服务的必要性。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医学院图书馆建立多元文化服务的必要性。
1.1 服务对象的多元
首先是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分析,相对于一般的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针对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群在语言文字上的多样性而言,医学院图书馆虽然在专业学科限制之下受众面相对狭小,但是依旧不能否认其服务对象的多元要求。在笔者分析看来,医学院图书馆服务人群的多元化并不是语言文化的多元而是集中体现在文化层次需要不同的多元之上。在医学院中,从教授,副教授,专门学科的带头学者,到科研项目的负责人,科研人员,再到一般的教师,教职工人员,以及人数众多教育层次不同的博士,硕士,本科生等,他们对于医学知识的掌握和研究的层次显然是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相差甚远的,那么他们对于图书的需求层次,内容和深度也就当然不同。基于此,图书馆在图书的选择服务之上就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实现服务的多元,满足不同层次的医学研究人员的知识信息需要。
1.2 服务内容的多元
其次,在当前学科研究不断深入复杂的趋势之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互动性与交流性大大增强,学科与学科之间不再是泾渭分明的互不干涉,相互之间的联系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更体现千丝万缕。因此,对于主要服务于医学专业的医学院图书馆而言,在服务内容上体现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是满足和辅助医学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于现在人才全面化培养计划的需要。对于医学院图书馆在满足专业化之下,也同样应该满足作为医学研究人员日常生活和兴趣等方面的需求,实现专业突出且不失多元的服务体系。
1.3 服务方式的多元
再次,信息技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主推动力之下,已经从书本纸质的固定繁重载体之下解脱出来,实现了电子信息数据等形式的有效传播和普及。电子计算机数据库等方式的广泛应用,数据索引的引入,下载,共享,链接,云存储等一系列现代化信息数据传播交流方式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图书馆借阅式的知识获取方式面临冲击。在这种信息科技的浪潮之下,作为对于世界前沿研究成果更具需求性的医学,在其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上,更加应该满足快捷方便的要求,实现服务的现代多元文化。
2 医学院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构建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书,医学院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在适应和满足现代化一般图书馆服务多元文化要求之下既具有一般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要求的共性也更加体现其特性,接下来笔者就具体针对医学院图书馆在构建多元文化服务必要性之下,应该如何实现这种多元文化的服务格局做几点具体的分析。
首先既是满足不同层次服务对象的多元文化服务要求。在上述必要性分析中,笔者也强调指出了医学院图书馆服务人群层次的不同。基于此,在服务之上,即要求图书馆提供一些相对浅显易懂的基础读物满足一般大学生和医学爱好者的需要,又要有针对性的提供专业性强,理论相对深厚的专业读物满足医学教授等学科研究的需要。这首先是在提供服务类型载体书籍上的多元文文化。另外在图书馆图书的布局分类之上也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做出不同的区分和标识,满足不同的服务人群的需要。这种更加人性化主动化的服务方式也应然归入多元文化的服务之中。
其次,在满足信息多样性和信息获取方式多样性的要求之下,医学院图书馆应该在明确自身专业型要求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笔者在此认为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家图书馆信息个性化的构建,由专业性强的图书馆技术人员对于图书馆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和整理,从而在对于信息的获取上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效率。另外对于网上图书馆的维护和与其他同类高校甚至是域外的外国知识信息库的联合也实现信息资源多元文化的引入和共享,是满足人们对于其信息多元化需求的重要方式。通过多种现代化方式与传统方式的结合,在信息多元和服务多元的良性互动之下,实现医学院图书馆的使命。
3 小结
通过上述的分析,在医学院图书馆多元文化的探讨之下,一方面是明确必要性,确立建立医学院多元文化服务模式的理念。在这种理念和要求之下,对于医学院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模式的构建提供具体可借鉴的措施建议,以在此探讨之下,促进医学院图书馆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 刘雅琼.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9(8):92-95.
[3] 杨双琪,张云鹏.基于网络的医学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4] 李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图书情报定题服务的变革[J].现代情报,2007.27(5):185-187.
[5] 兰杰.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工作在教学、科研、医疗中的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9):96-97.
【关键词】高等学校;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意义;建设路径
一、引言
图书馆服务文化概念最早由曲晓玮(1998)提出,她认为“服务文化是一种管理型文化,它是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形成的理论观念、制度规范、行为准则与组织架构的总和。”[1]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图书馆服务文化功能、和谐图书馆服务文化构建、图书馆服务新趋势、图书馆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直至目前,图书馆服务文化的建设途径尚未得到系统的提炼和总结,而在实践中恰好需要操作性强的参照路径。基于这个原因,本文将就此作进一步探讨。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的意义
图书馆服务文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教学与研究的进程与质量,进而影响自身的发展。根据学者们的研究,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促进图书馆科学发展。高校图书馆需要建构一种与服务对象相匹配的完整而先进的图书馆服务文化体系,通过创新服务机制与流程实现“读者满意”这个核心目标,通过人性化服务来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设先进的图书馆服务文化不仅是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 促进高校师生共同发展。首先,图书馆能为广大师生提供宽敞愉悦的借阅环境。其次,图书馆完备的馆员管理体制和读者规章制度,有助于提高借阅效率,促进知识的积累与重构。再次,高校图书馆特有的人文风貌,能够带动广大师生建设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3. 促进高校校园和谐进步。图书馆服务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校园和谐进步的有力推手。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文化离不开图书馆服务文化。置身于优秀健全的图书馆文化,广大师生不但在知识、能力、人格、心灵、情操方面有所提升和锻炼,而且在人文素质方面也受到正面的熏陶。
由此看来,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图书馆软实力建设,高等院校有必要全力打造服务文化这一软实力。
三、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的路径
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建设:
1.加强硬件建设。高校应加大场馆投入,增加馆藏量,丰富馆藏资源,使之与时代同步,是建设好图书馆服务文化的前提。图书馆硬件建设首先应以前瞻性、实用性和节约性为原则,保证规模,保证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其次,要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扩大、更新图书馆的藏书,以要保证师生教、学、研的需要,为培养健全人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提供保障。再次,不断更新图书检索系统、配套设备,扩大电子阅览室规模,提高电子阅览室质量,从而提高读者的文献检索效率。
2.动员读者配合。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需要广大师生的理解、参与、支持与配合。为了取得读者的配合,有必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或加强读者宣传和教育活动,让他们了解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的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积极作用,使他们重视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并主动参与其中。
3.强化馆长作用。作为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的规划者、倡导者和领导者,馆长应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用尽自己的智慧,用好自己的权力,在服务实践中积极参与图书馆服务文化的建设,大力倡导服务文化。馆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极大地推动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进程。
4.提高馆员素质。优秀的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宝贵的资源,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建设者和护卫者,是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因此,转变馆员的服务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激发服务热情,遵守劳动纪律,是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对官员的基本要求。把馆员的优质服务当成一种习惯加以培养,着力提高馆员的素质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5.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是图书馆发展和进步的灵魂,要使图书馆服务文化有特色、有起色,就必须从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入手,引入读者监督机制,活化组织机构,完善馆员奖惩制度,使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能够在健全的服务机制下顺利进行。
6.更新服务理念。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存在着“注重手段,不重视目的;注重建设馆藏,不重视馆藏的作用;注重编制书目,不注重使用书目”的重技术轻服务的理念,致使读者的借阅需求得不到满足,损害了图书馆的声誉。现代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需要认清服务文化的人性化特征,在实践中认真落实“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尊重、关心、理解、爱护和帮助每一位读者。
7.保证服务时间。根据梁剑峰(2005)的主张,图书馆可通过充足合理的开发时间常年不间断服务、准时开闭馆来体现图书馆的服务文化。他认为:“实行从星期一到星期天,从8点至22点不间断对外服务方便读者,并坚持假期、节日照常开放,让读者不管什么时间来图书馆,都感到很方便。”[2]可见,保证服务时间也是一项构建服务文化的基本措施。
8.提高服务效率。高校图书馆服务“不应是以一种被动地满足读者借阅需要,而应以一种动态的服务,以一种高效率的服务满足读者”[2]。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应体现在馆藏的利用率、读者搜索速度、服务多元化等方面。
四、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的原则
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需要坚持以下“四性”原则:
1.人本性。高校图书馆应当坚持“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倾注人文关怀,多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
2.特色性。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应结合学校理念和特色科学、精心设计,使各场所凸显鲜明的人文主题、丰富的文化内容以及多样的表现形式,做到文化、美化、净化,体现浓厚的高校文化底蕴和办馆特色。
3.实时性。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应围绕高校的教学、教育及研究工作,聚焦科技、文化发展前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先进的传播媒介,迅速、全面地传导各种信息,使读者能及时了解科技、社会、文化发展动态。
4.发展性。高校图书馆在对本校已经形成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挖掘和改造过程中,应保留和光大其历史文脉,对于外来的元素既要有开发的心态,又要有批判眼光,不可不分良莠、不顾校情照单全收。
五、结语
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一个方面,它对学校的发展、师生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人应依照图书馆服务文化的发展规律和建设原则对其进行改造、拓展和优化,使之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曲晓玮.试论图书馆的服务文化[J].图书馆,1998(6):33.
[2]梁剑峰.图书馆服务文化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5(6):20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共图书馆 资源建设
分类号 G25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Libra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Xu Chenchen, Xiao Ximing
Abstract Public libraries serve as the role of developers and inheritors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hrough the web-based research on 55 libraries including the mainland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and the capital city public libra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libraries constru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t puts out that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development and u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atabase, establish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s and prot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ublic library. Resources construction.
由于全球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屡屡遭受严重的破坏,有的甚至濒临消亡。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其最基本的职能,而公共图书馆具有最广泛、最真实的公益性[1],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图书馆将承担重要责任。笔者通过国家图书馆主页上“专题导航”栏目中的“公共图书馆”链接,对国内55个大陆省级及省会城市公共图书馆(没有链接的图书馆除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状况进行了网络调查,以探究国内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方面的状况。此次调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传统文献建设情况;第二,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资源链接状况;第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数据库建设状况。
1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传统文献建设状况
传统文献又称为纸质文献,属于实体馆藏,是由图书馆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传统文献的收集、整理,较全面、系统地保存下来的人类社会数千年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2],主要形式有图书、期刊、报纸、图片等。笔者采取网络调研的方式对每一个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导航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馆藏文献数量进行了统计。
1.1 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图书馆中地方文献的建设概况进行了解。在调查的55个图书馆中,有37个图书馆网站上建立了本馆地方文献的书目检索或地方文献资源导航。如,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等在馆藏书目系统中将地方文献单独列出来,以供读者查找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又如青海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导航中介绍:“本馆收藏地方文献共有约1万多种2万多册,主要收藏清顺治年间出版的在内容上具有青海地方特征的文献,如地方志、年鉴、地方人物传记等,是青海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的真实记录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反映。”建立这类导航的还有江西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武汉图书馆等。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馆藏书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学科广,主题词多,在检索时笔者无法一一罗列,仅以“题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主题词或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任意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各个图书馆的书目系统进行了检索,统计结果见图1。
图1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查询结果
本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文献的查询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有正常检索结果输出。有33个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检索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馆藏文献,其中输出结果数最多的是浙江省图书馆(990条),其次是陕西省图书馆(718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618条),而输出结果最少的是郑州市图书馆(1条)和海口市图书馆(2条),可见各个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收藏数量上存在很大差距。(2)查询功能无法实现。即在书目检索系统中输入检索词后,点击“检索”“查询”系统没有响应,有13个图书馆的书目系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3)需注册登录系统。即用户需要是该图书馆的注册用户才可以对馆藏文献进行查询。调查中有两家图书馆系统设置了这样的访问障碍。(4)书目系统无法打开。有3个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始终处于无法打开的状态。(5)结果导出为乱码。即结果显示该馆收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献,但是信息处于无序、乱码的状态,给用户查询信息带来了很大不便。上述的2―5情况占了被调查图书馆总数的40%,反映出很多图书馆在馆藏书目系统建设中依然存在资源组织不规范、网站建设不完善、系统维护不及时以及缺乏信息无障碍服务观念等问题。另外,笔者调查中还发现,并非所有输出结果少的图书馆真正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献资源,例如辽宁省图书馆输出的检索结果为7条,但笔者将检索词改为“题名=‘民俗’”后,检索结果为304条;又如,天津图书馆输出的检索结果为7条,但笔者将检索词改为“所有字段=‘天津曲艺’”后,检索结果为102条。无论民俗还是曲艺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俗”“曲艺”这些词的上位类,应在资源组织和编目时归入相关主题词或关键词中,方便用户检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见,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文献的资源揭示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2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资源链接状况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因而,重视发挥各级各类保护主体的作用,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键。尽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实现其有效保护和传承还需要通过与其他机构和组织进行有效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笔者认为图书馆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之间建立网站链接、实现资源共享就是一种有效方式。
笔者从图书馆“与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网站的链接”“与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站的链接”“与地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或文化信息网的链接”,以及“与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网站的链接”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统计结果见图2。
图2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网站链接情况
政府尤其是文化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主要负责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战略、重大政策法规,监督和协调各级各类机构的职责,对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作用。在调查中有24个图书馆网站链接了政府文化部门,占了调查总数的43.64%。自2002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以来,将数字化了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借助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平台进行传播,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截至2010年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整合制作的优秀特色专题资源库已达207个,这其中不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图书馆应该利用好这部分资源,利用自身的服务平台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信息传递给大众。在调查中有39个图书馆链接了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站,占70.91%,有48个图书馆链接了当地文化共享工程或文化信息网,占87.27%。可以看出,图书馆比较重视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的利用。除此以外,同样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及群众艺术馆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值得图书馆重视和借鉴。但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仅有8个图书馆网站上有与这类机构的链接。这项调查的数据与前三项有较大悬殊,说明图书馆还没有与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机制以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3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数据库建设状况
加快建设系统的、各种格式统一的、可转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统一管理、高效检索和利用[3],是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概况
调查的55个公共图书馆中,有31个图书馆根据地方特色、馆藏资源特点建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相关的数据库,可以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城市记忆类数据库”“特定某项非遗资源数据库”“含有非遗内容的文化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网站”,结果见表1。
表1 我国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开发上基本采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和“特定某项非遗资源数据库”的形式。但笔者也发现,点击进入有些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时,链接直接跳转至地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或文化信息网,如陕西省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黑龙江图书馆,也就是说这些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并不在图书馆的网络域名之下,这类资源是地方文化主管部门指导,图书馆承建和维护的。可见,对于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我国图书馆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独立建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方面还存在不足。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内容
2010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个大类,分别是:(1)民间文学;(2)传统音乐;(3)传统舞蹈;(4)传统戏剧;(5)曲艺;(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7)传统美术;(8)传统技艺;(9)传统医药;(10)民俗。据此,笔者选取了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31个公共图书馆网站进行了调查,结果见图3。
图3 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资源内容
根据图表显示,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公共图书馆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中内容最多,有26个图书馆有相关内容,占到图书馆总数的83.87%,其次是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民间文学、曲艺和传统美术,而内容数量最少的是传统医药,只有8个公共图书馆数据库中有相应的资源。其中,天津、陕西省、江西省、福建省、山东省、哈尔滨市和长沙市图书馆建立了种类较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其他的图书馆往往只对其中一种或几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数据库建设。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资源形式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工作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读者对非文本信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在调查的31个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中,笔者发现31个图书馆均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文本资料,19个图书馆有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源,然而只有12.73%和20%的图书馆建有相关的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只有首都图书馆、黑龙江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以及成都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中4种资源形式都有体现,而长沙市、郑州市、昆明市等图书馆的数据库中只有文字这一种类型的资源,这无法动态地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统计结果见图4。
图4 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资源形式
可见,目前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方面还是以文字为主,其他形式的资源数字化程度还不高,而且形式单一,这必然无法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4 结论与思考
从上述调查中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通过资源的搜集、加工、组织、整合,已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还存在着非遗保护意识缺乏,文化自觉性不足,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保护单位之间合作机制不完善,忽视对对传承人保护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4.1 增强非遗资源开发利用意识
近年来,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图书馆事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各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馆舍面积、基础设施、人员素质及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在信息资源建设上,除了要满足读者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之外,图书馆还要树立本土文化意识,重点建设地方资源,彰显地域文化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即在此列。
笔者认为图书馆应当从两方面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一方面,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理和建设上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图书馆是保存人类记忆、传承人类文明的信息中心,图书馆应该主动承担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和开发的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采集与整理,可以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丰富地域民族文化的内涵,为非物质文化世界遗产的申遗工作提供佐证;可以创立地方文化品牌,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可以扩大图书馆自身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读者。
4.2 注重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数据库是核心。数据库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图书馆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条件,对采集到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建立本馆的特色数据库,使读者更加方便、充分地获取本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第一,明确数据库收录的内容。在调查摸清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本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包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数量、内容、形式等问题,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格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系统加工、整理、分类、标引和存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第二,需要建立数据库的标准化、规范化。首先,运用系统的采集和整理手段,在科学的知识分类和信息标引的支撑下保证数据库的内容质量;其次,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注意关联信息、隐性知识的挖掘;还有,要实现对各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库的统一元数据检索与分布式的全文服务功能[4]。第三,利用数字化新技术支撑数据库建设。利用现有的数字信息技术,如扫描、数字录音、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制作与存储,建立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库,实现数字化再现。另外,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制作、演绎、传播等虚拟场景,使读者感受身临其境的效果。
4.3 建立适当的合作机制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资源都十分有限,通过全社会的统筹协调,建立优势互补、有机整合的资源合作共享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图书馆馆际合作。首先,各级公共图书馆利用各自的资源、服务、技术优势,发挥各自的特长,加强联系和协作,打破各个公共图书馆之间的界限,建立一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使读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信息[5]。其次,加强与高校图书馆、科研专业图书馆的合作,这些单位的突出优势在于具备丰富的专业资源和优秀的专业人才等软环境,这正是公共图书馆相对薄弱的地方。通过合作,可以及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
第二,加强与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的合作。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都是由国家投资的非赢利性的文化事业服务机构,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是他们共同的历史责任。图书馆通过与博物馆、档案馆合作,达成三馆协作机制,整合三馆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挖掘本馆的馆藏资料、档案馆史料以及博物馆实物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资料档案,借助图书馆、博物馆的大众基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展示、文化演出及艺术展览等活动。
第三,加强与大众传媒、民间团体等的合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大众对于各类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急剧增长趋势,所需信息的内容类型全面、形式多样、来源广泛,是目前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难以满足的。图书馆还应主动与权威的数字内容提供商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将购买的数字资源与自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进行有效融合,扩大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信息源。
4.4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特定的民族或群体集体创造的智力产品,是智力上的财富和信息资源,具有知识产权特性[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中,如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知识,有着个人或家庭习俗及商业利益在里面,含有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问题的纠纷,制作过程是不能共享的,也不能随意复制、下载、传播。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工作中一方面可以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权利主体的授权,扩大图书馆“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权利范围,适度扩大图书馆数字化复制作品的范围;另一方面应该最大程度地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原始性和持久性,并辅以加密、数字水印、访问控制等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 1 ] 吴慰慈.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图书馆,2006(1):1-2,10.
[ 2 ] 梁爱香.图书馆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协调发展[J]. 情报杂志,2011(6):178-179,177.
[ 3 ] 陈东华.吉林省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23):38-42,61.
[ 4 ] 徐国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信息化建设[J]. 信息与电脑,2012(4):140-141.
一、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不足,藏书更新速度及质量难以满足读者需求。
外借阅览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藏书的及时更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也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在县级图书馆,由于领导重视不够和地方财政经费较紧,加之图书价格上涨等因素,用于图书馆的资金在逐年下降,导致馆藏书陈旧,藏书质量严重下降,愈来愈满足不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2、馆员素质偏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馆员素质偏低,这是制约着图书馆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书馆服务工作在一般人眼里无非就是借借还还,而图书馆又因资金短缺,新图书增加较少,有的馆员也就觉得没必要学习新的业务技能;有的馆员缺乏对本职工作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如遇到难找的书干脆对读者说找不到,有的甚至还跟读者产生磨擦等。因这类不该发生的种种疏忽,导致一批读者的流失,后果不容乐观。其实,读者服务工作本来就是一线服务窗口,服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这个单位服务质量的好坏,因此图书馆每个馆员都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不得半点的疏忽大意,绝不能只在工作总结上捡些好听的说,甚至是虚报浮夸,弄虚作假,而在实际工作中却马马虎虎、随便应付。这样下去的结果只会是自塞门户,自己倒自己的台,后果不堪设想。
二、改进和提高图书馆服务意识的措施
1、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读者是图书馆的主体,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必须坚持读者至上和读者本位的原则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公共图书馆为此非常明确地提出“全馆为一线,一线为读者,读者是第一”的服务理念。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每个公共图书馆的立馆之本。对一个县级图书馆来讲尤其如此。
2、提高馆员自身素质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保证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图书馆的自身形象,要在读者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必须靠每位工作人员的平素表现来体现。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职业道德的核心在于服务育人和热爱本职工作,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谦虚谨慎的作风、熟练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在工作中(即与读者的交往过程),语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交际手段,因此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是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读者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体,图书馆的宗旨就是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始终要把读者放在第一位,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平时多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了解读者的读书需求和愿望,尽力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如读者哪怕是只想来查一个字,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要积极热情的接待,不能马虎应付;对读者提出的咨询问题尽量回答详细,不能敷衍了事;对读者的有些不合理问题,也要尽量解释清楚。读者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最终体现出的是对整个图书馆的信任度。因此每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都要在我们自己平凡、琐碎的工作中树立起为读者、为社会无私奉献的服务精神。
3、改进服务方式
现在一个县除县级图书馆外,每个中学都基本设有图书室,县城内有新华书店和其它一些社会读书组织的服务方式均比图书馆的服务灵活、方便,吸引了很多读者,使县级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冲击,鉴于此情况,每位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树立起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服务水平,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一是把保守的封闭式借阅改为开架式借阅服务;二是把只能用借书证借阅改为押金方式就可以借阅;三是利用每年的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四是积极到各乡镇及附近的部队设立图书流通网点;五是设立读者意见箱,提高服务质量;六是工作人员挂牌服务,增加责任心;七是延长开馆时间,实行“365天天开馆”。这些措施都会极大的方便广大读者,从而改善县级图书馆的被动局面,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将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明确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也是图书馆生存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在工作中牢固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一切为了读者”的全新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服务者”的角色和形象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是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品质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3—0091—9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昆曲在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进入国人视野。2004年,我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我国开始逐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引起学界关注,众多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相关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以往的研究做回顾和总结。
在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用高级检索项搜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检索项为“关键词”)+并且(关系)+“旅游”(检索项为“关键词”),检索年份从2003年至2011年11月,结果显示共有文章854篇。从下表可以看出,2006年以后的研究成果数量激增。学者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辨证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方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
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适宜性,旅游开发的方法、对策及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论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旅游开发对物质文化非遗产保护起到的积极作用
许多学者认为旅游开发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旅游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经济支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宣传,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一些衰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恢复和振兴;可以提高政府和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等。袁力还提出旅游、游憩街区的开发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载体。姚玲玲认为开展旅游业可以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重要意义。
2.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对旅游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
谭宏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旅游资源品味,打造旅游项目品牌,帮助旅游景区、景点再造,增加旅游审美体验。王汝辉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中,可以满足产品差异化需求。宋河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在旅游中心城市的有形化利用可以增加城市旅游吸引力,增加城市对区域旅游的向导作用。田青刚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元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适宜性
1.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适宜类型
有学者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同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而曹诗图、鲁莉提出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进行旅游开发,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和民俗类旅游开发适应性更为理想。
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征
夏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与可移动性并存,观赏性与无季节性并存,综合型与非永续性并存的特征n引。宋河有认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具备存储上的易逝性,利用上的可持续性,时间上的历史传承性与演变性,空间上的地域性与蔓延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等特征。
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
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大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科学、合理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学者们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考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和谐价值等方面。孙九霞则强调遗产价值并不等同于旅游价值。
一些学者采取了定量研究的方法,以期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陈金华、张艳等采用昂普(RMP)分析模式,分别对泉州南音和河南省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的实证研究;顾金孚、王显成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遗产影响力、遗产开发潜力、遗产生态敏感度、遗产旅游开发条件为主要指标体系,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郭剑英提出采用模糊总和判断方法来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对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了评价;苏卉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并对河南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实证研究1,23);代凌枝等运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潍坊市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级评价;尹华光、彭小舟尝试采用专家问卷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这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多借助已有的统计分析方法,但这些基于评价体系建立的个案实证性研究为其他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提供了范本。
这些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也是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以往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的适宜类型和前提条件等问题关注较少,研究尚且薄弱。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路径
关键词:文化志愿现状;瓶颈;对策
一、了解文化志愿工作
(一)文化志愿的内涵
文化志愿是指不以物质回报为目的,依托自身文化才艺、社会资源或后勤服务意愿,自愿参与到公众类文化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有效缓解群众文化职能部门人手不足、资源有限等短板的志愿服务工作。
(二)文化志愿的宗旨
奉献 友爱 互助 团结
二、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现状
(一)人员组成不够科学,志愿队伍未必“志愿”
以本人所在的嘉善县为例,目前有在册文化志愿者54人,其中文化馆在编在职人员8名,文化相关从业人员5名,其余文艺爱好者41名。所有志愿者均为文化馆下辖群星志愿者团队文艺骨干,文艺特长涵盖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曲、曲艺、主持等各个艺术门类,虽能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很大程度上担负起现场表演或展示的任务。但从文化志愿服务团队的综合需求来说,还缺乏相关活动策划、组织、后勤保障类志愿人员的加入,人员构成相对单一。
从志愿者团队年龄结构上来说,目前,嘉善县文化志愿者队伍在册志愿者平均年龄34.5岁,其中45周岁以上的占36.2%,总体年龄结构偏年轻化。而中青年阶段正处于事业、家庭的繁忙期,平日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时间、精力相对有限,甚至会与本职工作之间发生一定冲突,从而导致志愿服务积极性减弱。
另外,基层文化志愿团队建立之初,招募文化志愿者多为“点名式”或“组织安排式”,缺乏社会化自愿报名的主动加入机制,很多成员甚至成了“被志愿者”,这对后期开展活动的主动性,以及志愿者服从管理的纪律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志愿队伍管理缺失,志愿活动未成体系
作为文化馆管理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在管理模式上区别于社会化志愿团队,以属地文化馆为志愿服务总站,由属地文化馆负责人兼任志愿服务总队队长的做法,虽从组织架构上看比较顺畅,但基层群文工作本身比较繁忙,而文化志愿工作作为众多中心工作的一部分,有时往往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权责不明晰、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等弊病。
其次,由于前期招募志愿者渠道相对单一,志愿者队伍虽有管理章程,但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特别是对非文化系统在职在编人员的管理更缺乏有效约束。致使不少在册志愿者“人在心不在”,志愿活动相互推诿扯皮。甚至出现为应付志愿总队考核“挂羊头卖狗肉”,做“假志愿”的尴尬现象。
此外,基层文化志愿团队缺乏显著的团队标识及志愿符号,志愿者往往缺少一种志愿身份的认同感。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活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阻碍或不理解,甚至出现“吃力不讨好”的尴尬。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志愿者的志愿积极性。年初虽有活动规划,但往往因为实施阶段的种种困难,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而不少真正以“志愿”服务为落脚点的文化活动却因缺乏相应的台账记录。而未被纳入文化志愿活动体系,更谈不上品牌效应。
(三)志愿思维相对落后 志愿形式缺乏新意
在人们传统印象中,文化志愿服务即为义务地为百姓表演节目或送展送戏到基层。但就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和基层百姓对于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来看,基层百姓现在对于艺术鉴赏、文艺辅导、活动策划等方面的指导类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以嘉善县文化志愿者2015年度志愿服务活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以志愿者团队名义送戏下基层25场,免费送春联、书法美术展览等活动4场,而由各基层文化站请求志愿者前去指导培训的活动或节目则超50项。
以本人所在的嘉善县为例,通过多年“十万农民种文化”项目的推进,基层文化队伍自身的素质得到较快提升,已具备一定的自编、自导、自演的能力,文化活动需求也从原本的想看场戏到想演场戏的转变。而我们文化志愿服务在对于基层义务指导方面的活动相对较少。
此外,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文化志愿服务中“互联网+文化”的概念还相对薄弱。利用网站、微信等平台传播文化、展示艺术、传递爱心、交流心得的新阵地未被很好启用,网络阵地也相对成为了文化志愿的盲区。
三、新时期文化志愿服务的若干设想
(一)以文“聚”人 做好文化志愿队伍的组织工作
针对本人所处地方文化志愿团队的人员构成缺陷,本人认为可以采取以文化汇聚志愿者的社会化招募方式。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不管其是擅长文艺或热爱文艺,只要有一颗志愿为文化活动奉献的心,且愿意服从组织管理,就可以吸纳为文化志愿者。
首先,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要优先保证“自愿”原则,即尊崇志愿服务的公益属性,真正让有志愿服务意识的文艺爱好者加入到队伍中。
其次,在志愿者队伍组建过程中要善于借助文化系统从业人员资源优势,要让专业文化从业人员既做好“老师”,又做好“志愿者”,让这部分拥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文化人更好地为广大百姓服务。
再次,在文化志愿者队伍组建过程中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即保证优质表演展示团队的前提下,可将重心侧重于文化培训辅导、文化后勤保障、新媒体宣传等文化志愿的其他领域中去,做到文化志愿的立体化服务。
(二)以文“管”人 做好文化志愿队伍的管理工作
文化志愿者队伍按照上述原则招募后,在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队伍功能配备和志愿服务意识方面能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在队伍运行过程中如何调动文化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充分发挥好志愿团队的资源优势,这就需要较好的管理技巧。
首先,文化志愿者队伍作为由属地文化馆管理的志愿团队,要尊崇文化服务的公益属性。通过设立志愿者章程,建立志愿者档案、开展志愿服务考核等方法保证队伍的有序性。保证志愿者的进退机制,志愿者必须服从组织管理、顺应服务需求,坚决不允许“浑水摸鱼”、“出工不出力”的伪志愿者影响队伍的形象。
其次,以文化形式为类别,根据志愿者基本素质和服务特长设立相关文化小分队。包括舞台表演分队、视觉艺术分队、文化培训分队、后勤保障分队和新媒体宣传分队等,通过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志愿服务的精准定位。
再次,要抓住文化志愿者热爱文化的特点,多为志愿者提供自身学习提高的机会。由群文馆为桥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让文化志愿者多参与到各类文化培训、活动中去,提升志愿者的业务素质。志愿者队伍在激励志愿者方面可采取“以文补文”的方式。即志愿者参与文化志愿活动累计积分,到达一定积分者可换取相关的文化演出观看券、文化学习机会等“文化礼品”,在鼓励其积极性的同时也起到了再提高的作用。
此外,文化志愿者要制作佩戴相应的志愿服务标识,并不定期地开展各类有社会影响力的志愿者公开活动,提升文化志愿者的团队归属感和社会影响力。
(三)以文“塑”人
文化志愿服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大众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并通过志愿服务形式提升文化的公益属性。志愿服务在塑造了志愿者个体形象的同时,有提升了广大被服务受众的文化修养。
首先,志愿服务是一个热爱文化的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塑造的平台。志愿者可通过相关文化培训提升个人文化修养,通过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实践,不断丰富服务技能。相关文艺团队中的文化志愿者可从“无偿演出”、“微偿演出”“义务指导”等过程中提升自我的公德意识并获取奉献社会的愉悦之感。
其次,通过评选“优秀文化志愿者”、“优秀文化志愿团队”等方式,肯定文化志愿者的工作成绩,并激励其再接再厉,更好地提升服务能力。
再次,通过文化志愿活动的广泛化开展,让更多普通百姓接触文化、了解文化、热爱文化,提升国民的整体文化修养。通过开展全民文化月、文化艺术周,“最美文化之家”评选等手段,让百姓感受到文化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
(四)以文“化”人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一部分人奉献自我、回馈社会的愿望。而文化志愿作为精神文明层面的志愿服务更有其特殊性和升华意义。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的软实力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百姓的综合文化素质。除了以文“育”人的层面,文化志愿者很大程度上还承担着示范、带头、召唤民众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的任务。不管文艺才能如何、不管贡献力量大小,能够被文化所感化,愿意用个人时间、精力乃至财力来支持公共文化事业的爱心人士,都有资格成为文化志愿者。
参考文献:
[1]张承清.浅谈群众文化与文化志愿者[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1(04).
图书馆市场经营理念的运用
但是这种回报并不只局限于经济方面的赢利,它可以表现在一些精神层面,比如说公众的认可、依赖,当然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投资或赞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与各种市场和公众间同样也有一种交换关系的存在,而这种交换关系正是依赖市场经营来维持和加强。可见,市场营销是强化图书馆社会功能的有效管理理论、策略和思想。
图书馆以市场经营的理念来进行服务方式的变革,而其中对于图书馆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可以主要依靠市场导向策略,以致人们可以从更高的层面加深图书馆产品和服务的认识,使图书馆成为一个活跃的、主动的组织,满足一些高水平顾客的需求。
只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尽力满足用户的要求成了图书馆行业的迫切需求,那么市场经营就必然成为一种有效的理论与方法。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并不是图书馆市场经营的目的,让用户和读者满意才是引进这一理论的最终目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书馆的市场经营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标,并且需要运用合理的市场规律来进行策划以同时获得图书馆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但是简单的引进营销经营的管理策略和手段对于图书馆的市场营销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改变图书馆的经营与管理方式,改变原先陈旧的思维习惯,把经营理念作为一种渗透性的指导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图书馆的工作中才是最为重要的。
图书馆如何开展市场经营的策略
1创造一套全新的图书馆的组织管理体系
要在图书馆开展市场营销策略,需要从根本上重视,将其真正的提到日程上,创造一套全新的图书馆的组织管理体系。这套服务体系可以在原先就有的信息服务部的基础上,再设立宣传部、公关部和营销部,在馆领导的亲自监督下,图书馆的市场经营活动指定专人来负责实施。而新设立部门应该实施科学性的管理,保证这些新兴部门的工作可以与整个图书馆相互协调,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图书馆市场经营计划团队的工作最好可以邀请来自不同目标市场的人员参与,以保证我们对外界的分析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针对某一个小群体所得到的结果。
2同时还要开展图书馆的形象重塑工程
从图书馆的物质表现形式如产品、环境,社会表现形式如人才结构、技术服务力量、工作效率以及精神表现形式(图书馆的信念、口号精神)三方面改变人们对图书馆的传统的看法,提高消费者对于图书馆的产品和服务的认识程度。而“企业形象识别(CI)”这个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出现的概念,他的一系列理论和策略也可以被引进,使得一种新的双向沟通的关系在图书馆和社会公众之间建立,最终使图书馆实现社会公众的认同。
3对图书馆进行市场经营审计
同时需要对图书馆进行市场经营审计,因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需要得到发现、评估和监测,使得这些信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充分的开发。对于图书馆而言,市场审计可以对其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快速扫描,而扫描的结果可以使图书馆得到进一步的规划。
4遵循市场经营的原则和规则
图书馆在开展市场经营的同时,也需要遵循其原则和规律。比如说对于发达国家针对智力产品提出的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合理的借鉴,图书馆的市场经营可以将其推销策略、公关策略、产品开发策略、品牌策略等方法和理论引入其中,开创出一个自己的品牌。同时要开展市场调查,了解所面向不同群体用户的需求,明确图书馆需要提供什么。以此更加系统的划分市场,定位不同群体的目标市场,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市场,以此提供最符合自身特色的服务和产品。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促销手段,广告、媒体、网络等,力求将图书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到最为合适的市场。
5图书馆的市场经营活动不能脱离最根本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工作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