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建筑的特点范文

绿色建筑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建筑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建筑的特点

第1篇:绿色建筑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体型设计;概念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now building people's life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so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is also now people more attention but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has some problems.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Architecture design; Shape design; The conceptual design; Green build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点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与建筑环境和谐共处是建筑永恒的发展主题,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不科学的开发方式使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形势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可以说,绿色建筑对建筑行业和地产行业而言是个崭新的概念。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立体绿化、花园或绿色的建筑,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对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破坏,且在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条件下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如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建材等)、保护环境及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绿色建筑”又常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点

1.2.1生态性

绿色建筑的生态性是指建筑从最初的设计到施工再到最终的使用过程均尊重生态规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能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既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又能减少能耗;建材选取时将环保材料和循环利用材料作为首选,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加工过程的污染物排放。

1.2.2安全舒适性

绿色建筑在选址上应注意避免周边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建筑场地应远离电磁辐射污染源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选择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应符合环保标准,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绿色建筑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不应只关注建筑本身,还应重视建筑周围人文环境、视觉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设,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力,实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共处。

1.2.3先进性

绿色建筑的先进性是指采用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建造智能化大楼,将建筑的“智能”和“绿色”融为一体。绿色智能化不是某一种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组合,一个完整的绿色智能化建筑由安防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构成。目前我国部分发达城市的公共建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绿色智能化”,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测建筑能耗,根据室内温度、热湿环境、风力大小、空气质量等情况,由环境智能优化系统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保证建筑中的生产、生活状态处于最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舒适度,并减轻建筑能耗,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及评价标准

随着全社会对建筑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建筑也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开发商和设计师的目光。虽然从前文叙述中可以看出绿色建筑具有显而易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效益,但这毕竟是针对长远效益来说的。而实际上绿色建筑前期投入较大,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回收成本,这些缺点降低了很多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绿色建筑识别技术尚不完善,致使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概念存在误解,以为绿色建筑就是先进的、智能的、高成本的建筑,如此盲目的追求“高、精、尖”的建筑,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鉴于这种情况,十分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绿色建筑本身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过程复杂,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沿用国外的评价标准,很多时候都显得差强人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正式颁布实施。由建设部组织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正式启动,该项工作建立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的基础上,是我国目前唯一受到官方认可的评价工作,填补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评价工作的空白。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现行和在编的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标准有十余本,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同时也应看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些地方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标准的执行流于形式,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和相关的激励措施,使得开发商在选择节能形式时顾虑重重,利益双方不能就节能效益的评价达成共识,使得上述评价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起到有效的调控作用。

3绿色建筑的设计

3.1绿色建筑的节地设计

建筑选址和布局要满足与环境“融为一体,统一协调”的原则,应该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建设地段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条件合理布置建筑物,以利于获得充足的日照,并避开风口,既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又能减少能耗;在此基础上还应再仔细搜集、整理和分析建筑所在地的民居资料,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服务对象,提出最优化的居住模式。

3.2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材设计

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大,并呈逐渐上升趋势。若不解决建筑耗能高的缺点,绿色建筑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做好建筑的节能节材设计。具体可参考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3.2.1体型设计

建筑形体与建筑节能紧密相关。如果将建筑的体型系数定义为建筑物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则小的建筑体型系数意味着建筑比较规整,可以减少制冷制热时消耗在外表面上的能量;反之,若建筑体型系数大,则其外表面积相对较大,会增加空调制冷制热时的能耗。因此,对建筑体形系数设计的合理与否将决定着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劣。显而易见,当建筑具有相同的体积时,集中布局模式要比分散布局模式消耗更少的热量,故从节能的角度,经过比选后宜优先选择高层和中高层建筑,使建筑布局更加集中。

第2篇:绿色建筑的特点范文

1.1绿色建筑的内涵绿色建筑是既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物适用空间和精神享受的要求,又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建筑物和建筑施工过程。也就是说,绿色建筑不仅是指建成之后的建筑物具有绿色环保功能,而且最主要的是强调在建筑过程中减少对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污染。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然和建筑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1.2绿色建筑的特点绿色建筑的特点是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的,首先,绿色建筑能够大力的节省空间资源、水资源和建筑材料等物质资源,具有明显的低能耗特点。其次,绿色建筑十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和人性化,在整体布局上和采光、通风等细节上注重以人为本。第三,绿色建筑的施工设计和施工过程十分注重对环境的影响,尽量的减少施工带来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能够有效的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后,绿色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当地的社会环境、民俗风俗等人文环境相适应,能够很好的满足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2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2.1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并且发展水平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在施工技术水平、建筑用料、建筑设计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例如德国用太能电极代替玻璃、太阳能屋顶作为供暖设备等建设成的生态楼、荷兰的环保屋在屋顶上铺设草皮、用陶瓷代替塑料和钢管作为排水管等,这些都是绿色建筑理念的成功应用。但是在我国,以绿色环保为理念的建筑十分稀少,绿色建筑在整体上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2.2国家对绿色建筑十分重视虽然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但是我国对绿色建筑十分重视。从政策法规、技术指导以及绿色设计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例如我国颁布的《建筑工程绿色实施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文件,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各大高校也纷纷设置绿色建筑课程,为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撑。

2.3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成果显著早在2000年的时候我国就为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设立专项技术研究资金、制定绿色建筑技术科研项目,通过近15年的研究,我国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外墙保温技术的创新、生物化处理建筑垃圾等。并且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还十分注重与当地社会人文环境的和谐度,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尽量避免不实用建筑现象的出现。

3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应用发展前景探讨

3.1绿色建筑理念将进一步深入发展绿色建筑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优势和特点,这一点与我国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相符合,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相关战略的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理念将得到进一步的宣传和发展。一旦绿色建筑理念根植到人们心中,那么就可以在意识领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就为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大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意识基础。

3.2绿色设计更加科学实用绿色设计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基础,绿色建筑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首先就要加大绿色设计的研究力度。要在建筑设计整体上充分的体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高度和谐,如利用地形保护建筑周围的植物;在建筑细节上注重绿色环保意识的体现,如注重建筑的透光性,减少因取暖消耗过多的能量,要在整体和细节上加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流,并尽量的减少建筑对自然生态的负面影响。

3.3加大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和研发绿色建筑要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要求很高,绿色建筑材料具有高科技性、节约资源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应该会在建筑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是目前高科技含量的建筑材料建筑使用成本较高,应当加大相关研究力度,开发出低成本、高效能的绿色环保材料。另外,在建筑材料方面还要注意材料使用量的问题,要对建筑材料进行科学、合理、节约的使用,而且对产生的材料垃圾要进行科学的处理,如生物降解或者是再利用,避免材料浪费,对环境造成破坏。

4结语

第3篇:绿色建筑的特点范文

国内外对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而且各国的研究成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各国各界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定义的研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一般情况下,对待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定义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命周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企业内部及关联方发生的由生产者负担的成本,即在产品研制、开发、设计、制造、营销的产品经济有效使用期间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广义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不仅包括生产者发生的成本,而且还把消费者购入的产品后产生的使用成本、废弃成本等也包括在内。另一种观点认为,生命周期成本在其研究和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基于企业角度的生命周期成本、基于用户角度的生命周期成本、基于社会角度的生命周期成本三个发展阶段。基于以上对全生命周期的叙述,我们认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内涵是:全生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st,简称LCC),也被称为全寿命周期费用。它是指产品在有效使用期间所发生的与该产品有关的所有成本,它包括产品设计成本、制造成本、采购成本、使用成本、维修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等[1]。

二、绿色建筑的内涵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要是说到绿色建筑具体的定义时,却是没有几个人能完整的将其阐述出来,因为,在学术界和建筑行业,对于绿色建筑的定义研究是分开进行的,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都认为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谁都不肯让步,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就一直争执不下,本文认为的绿色建筑的概念是从资源利用和人与自然的角度提出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

针对以上提出的绿色建筑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绿色建筑具有这样两种特点:可持续性特点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可持续性的特点是指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大多都是可再生的材料,建筑还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节省建筑的成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表现在:绿色建筑要很好的与周围的环境进行融合,不得任意对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破坏,或者是尽可能的减小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更大程度上的破坏[2]。

三、绿色建筑的节能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活中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虽然我国的地域辽阔,能源的生产也比较大,但是,我国是世界中的人口大国,对能源的消耗也是比较大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而能源却是有限的,因此,节约能源就成为了我国各行各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了。绿色建筑就是倡导能源的节约,绿色建筑中的节能的技术主要包括:

(一)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

据估算,我国陆地每年接收的太阳能辐射量约为5.02×1022J,相当于1.7万亿吨标准煤,数量巨大。只要能够将这些太阳能进行有效的利用到绿色建筑中,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我国在能源开发上的压力,节省我国现有的能源。太阳能中常用的辅助燃料主要有:蒸汽或热水、燃油或燃气、电及热泵,在绿色建筑中具体使用哪种热源就要根据当地的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了,争取采用最节省成本的方案[3]。

(二)绿色通风空调技术

绿色通风空调系统是指在通风空调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内,尽可能的采用可再生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与舒适的生活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三)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主要包括遮阳系统、外墙节能系统、门窗节能系统以及屋面节能系统。而我国的大多数的建筑的能耗都是由玻璃窗造成的,因为玻璃无法遮挡阳光,因此,必须要做好遮阳的工作,采用科学技术进行门窗系统的节能设计,从而提高建筑的的保温工作[4]。

第4篇:绿色建筑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构建;评价

1、引言

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下,人类要更好生存发展必须发展低碳经济。目前各大中城市,公用、民用大型建筑层出不穷,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建筑物建造及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1]。从节约能源角度讲,高层办公绿色建筑成了各地建筑主流。在办公楼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如何构建及应用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2、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构建意义

对当前绿色建筑标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对其修订完善,构建出完善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让绿色建筑标准(包含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管理等环节)在我国各主要气候区内覆盖,将绿色建筑产品、技术纳入到标准之中,让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更为适用,在全国民用建筑领域实现绿色建筑标准的全面覆盖,可为绿色建筑建造提供最全面的技术支持,适应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需要[2]。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浅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徐亚军摘要关键词在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构建意义分析基础上,指出当前办公楼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及方案。

3、办公楼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时间晚,不论是理念还是技术同发达国家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尽管目前各地涌现出一批绿色示范项目,但是绿色建筑项目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在推广上还存在很多困难。

3.1认识理念存在局限很多地方没有将绿色建筑放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工作主动性差,很多工作没有有效开展。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晚,对绿色建筑理念各界在理解上存在差异,对绿色建筑缺乏全面认识,很多人认为要建造绿色建筑需要高成本、高科技,在我国现阶段是难以实现的。

3.2法规标准尚待完善当前绿色建筑在我国还没有法律层面的相关要求,没有从法律层面要求利益主体参与到节水、节材、节能、节地及环境保护中,对利益主体的环保作为没有相关奖惩规范。且我国各个地区内经济发展、气候环境差异大,而当前绿色建筑标准在制定中没有考虑到这些地区差异,没有对不同地区区别对待。所以结合各地不同经济、文化、资源、气候特点建立更具针对性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及实施细则是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3.3激励政策有待改善当前国家对于可再生能源已经有财政补贴政策,但是对于建筑节能还有绿色建筑在发展中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对绿色建筑也没有相应激励政策,企业对于开发绿色建筑积极性不大,加之绿色建筑建设成本比普通建筑高,这些附加成本会转化为用户负担,国家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购房成本增加额不能抵消,因此当前绿色建筑市场不大。

3.4技术选择上有误区建筑中对绿色建筑技术选择上,很多人认为绿色建筑需将所有高精尖技术应用其中,想要将所有节能新技术都应用到一个建筑中。正是在这种观点下,很多绿色建筑对节能技术过分依赖,将很多不实用技术堆砌在建筑内,忽视了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措施.建筑成本急剧上升,使得这些建筑难以在市场上广泛推广。

4、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4.1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应结构合理,满足如下要求:(1)目标明确:要同国家绿标及美国LEED标准有效衔接,在两者基础上结合办公楼特点,明确办公楼各项建筑目标[3]。(2)绿色施工:应将绿色施工贯穿于办公楼全寿命周期中,在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中明确办公楼建筑设计、施工要求,并将其作为各个阶段实施要点。(3)使用绿色技术:在办公楼建设过程中需多注意绿色技术应用细节,在建设前需做好前期调研,对绿色建筑技术实施方案仔细研究,分析其技术可行性。

4.2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办公楼建筑制定七项标准(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室内环境、绿色施工、运营管理),每项标准下分成一般项、控制项、优选项几个部分,通过控制项列举出办公楼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而一般项及优选项是绿色建筑推荐标准,是绿色建筑进行等级评价的一个主要标准。且标准应考虑不同地区气候差异,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绿化标准,主要对单体办公楼进行评价[4]。办公楼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框架标准如表1所示。

4.3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实施流程为确保《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能得到科学有序执行,需对办公楼绿色建筑建设流程进行优化。首先,建立项目群绿色管理模式,对办公楼各项技术方案进行分析,确定绿色建筑目标;第二,明确各单位职责:在办公楼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职责进行明确,避免施工纠纷,确保绿色建筑技术能全面实施;第三,建立《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评价体系,从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室内环境、绿色施工、运营管理等几个方面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管理,确保绿色技术能贯穿于办公楼全寿命周期中。

4.4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在借鉴国内外建筑评价体系基础上,参照《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要点》,考虑《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适用性,结合办公楼建造特点,按照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管理等几个阶段的建筑标准体系对办公楼建筑过程进行评价。其中设计阶段评价指标需要从地域性、经济性、绿色性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从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这几个层次来评价。具体如表2所示。

5、结语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及评价标准出台时间不长,还没有专门的针对办公楼的技术标准,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当前办公楼绿色建筑所存在的问题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并针对此体系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及方案,为今后绿色办公楼建筑提供可操作评价工具,保障办公楼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国权.上海城投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应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1):317.

[2]张宇瑶.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绿色科技,2015,(4):272-275.

[3]武振.我国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构建研究[J].建筑经济,2014,(6):5-8.

第5篇:绿色建筑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应用

中图分类号:TD8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096-02

1引言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绿色环保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趋势也在促使各行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入改革,以适应当前发展要求。对建筑行业而言,使用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是转型的有效途径,既能减少能源消耗,又能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年限及周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2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概述

2.1概念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也称为生态建筑材料,有节能、低碳等特点。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更多的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被用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绿色环保材料耗能低,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或城市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后再生产而成,属于一类无放射、无毒害、无污染及对人体健康无危害的材料。

2.2特点

与传统建筑材料不同,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有着独自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原材料健康、环保。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主要是由天然材料或各种可再生材料制作而成,故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②添加剂具有绿色、环保特点。在传统的建筑材料中,往往会含有添加剂,如甲醛、重金属等。绿色环保材料不含添加剂,使用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能有效避免对人体造成的伤害。③功能多样性。绿色环保材料既具备基本功能,且在抗菌除臭、改善生态环境、自动屏蔽有害辐射及调温调试等方面也可发挥良好的作用。④保护人体健康。绿色环保材料无辐射、无污染,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可避免人们健康受危害。⑤生产工艺污染小或无污染。大多数绿色环保材料的生产,主要采用无污染技术,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3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普遍具有环保、绿色等特点,是建筑行业走节能环保道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选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时,墙体、门窗及外墙是最重要的部位。现阶段,可选用的绿色环保材料以下列几种较为常见。

3.1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的应用

3.1.1混凝土空心砖

在一些非承重建筑工程的墙体中,混凝土空心砖的应用相对广泛。混凝土空心砖主要是由水泥和砂石根据一定比例,再添加适量粉煤灰与水搅拌制作而成。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需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及自身实际,对不同规格进行变换。同时,还可利用废渣、轻集料进行轻质性墙材的制作,主要用于外墙、框架填充墙的建设中。该类型砖多为多孔布局,通过利用这些空洞,能够有效达到良好的墙体热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材料的保温性能,也延长了空心砖的热流路线。

3.1.2模网混凝土

这是一种由加劲肋、蛇皮网、折钩拉筋等材料制作而成的新型墙体材料,是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民用住宅、工业建筑的屋盖、内外墙体及楼梯等领域应用较广泛。现阶段,常见的建筑网膜主要有这几种类型:钢丝网、钢筋网、钢板网等。其中,钢筋网多用于各种规格混凝土的预制中,而钢丝网多用在非承构件的制作中,钢板网则是把钢板拉制成类蛇皮网孔,而且是连续孔径,通常是先制作成三维空间网架,然后现场组装并进行混凝土浇筑。

3.1.3空心墙板承重墙体

这类型材料自身具有良好的承重性能,主要是由聚苯乙烯、水泥、水、添加剂等材料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墙体。在应用时,需要先将墙内孔槽充满,然后在孔槽内穿插钢筋,或者浇灌混凝土。直至结束,才能进入到浇筑混凝土环节,以保证墙体内可形成一种刚性的骨架,满足施工标准的要求。

3.1.4加气混凝土砌K

这类型材料主要是由硅砂、粉煤灰等原料,并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石膏、石灰等材料,在高温蒸压、养护、切割等作用下自然养护而形成。数据显示,加气混凝土中有自保温隔热绿色环保体系,而该保温体系的保温隔热性能较佳,且抗渗、抗裂能力较好,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普通烧结黏土砖相比,加气混凝土的制造能耗较低,且密度较小,故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原材料用量,节土优点显著。因为密度小,运输的能耗也相对较小。除此之外,该类型材料的传热系数也较低,在保温隔热方面作用显著,这对减少采暖系统及空调系统的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3.2保温材料的应用

3.2.1真空隔热板

在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的保温材料普遍具有厚度大的特点,很容易导致层间距离变小,最终发生窗洞加深或其他问题。为避免该类问题发生,随着建筑材料的改良,新型保温材料种类不断增多,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真空隔热板。该类型材料的材质较薄,且释放的一氧化碳含量较少,加上外面有相应纸质和金属外壳包裹,壳间形成的是一种真空状态,且填充了泡沫塑料、纤维、压缩硅酸盐等材料,而填充的纤维为多孔。

3.2.2复合型硅酸盐保温材料

这类型材料中含有铝、硅酸盐及镁等物质,为非金属矿物基料。通过在这些材料中添加化学添加剂、辅助原料,并利用新技术与新工艺,可制造出新型的保温材料。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复合型硅酸盐保温材料由于具有导热系数低、用料厚度小、热损小、无毒等优点,既不会腐蚀设备,也不会污染环境,被认为是一种保温性能好、轻质型的材料。此外,该类型材料还具有无刺激、无粉尘等优势,可任意裁剪,为开展施工活动提供了便利。

3.3节能玻璃的应用

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玻璃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现阶段,市场上出售的玻璃种类也多种多样,给采购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在选购玻璃时,若不了解玻璃的性质,则无法很好地选择性能良好的玻璃。因此,为了减少施工成本,大多数采购人员会偏向于选择价格偏便宜的玻璃,但是无法保证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基于此,在选择节能型玻璃时,应注意性价比,坚持环保与经济原则。现阶段,常见的节能环保型玻璃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真空玻璃。这类型玻璃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保温隔热效果,且能够有效避免玻璃相互间的热传导,故在保温与隔音方面的性能均较优良。

(2)泡沫玻璃。泡沫玻璃是一种新型建筑玻璃,主要由废弃玻璃加添加剂,经过发泡、粉碎、溶化等工艺处理后制作而成,属于混合材料型泡沫玻璃,具有耐腐蚀、绝热性好、密度小等优点。目前,这类型玻璃在冷库、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较为多见。

(3)低辐射玻璃。该类型玻璃的主要特点是辐射力小。在镀膜玻璃范围内,低辐射玻璃能够吸收并储存大量的热量,促使玻璃本身温度升高。以温度梯度为基础,传递热量,节能性能较佳。

4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种能源资源紧缺,故保护环境、降低能耗,逐渐成为备受全球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比如,日本世博会的“会呼吸的建筑”因能够自动调节温度,且可转化太阳能及储存雨水,受到广泛关注。又如,瑞士的绿色建筑因柔软耐久,且能够发电,也受到了社会认可。为适应新时展的要求,我国也应高度重视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1)高效利用可再生资源,是我国节能绿色环保材料发展的第一选择。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未完善,经济发展形式仍以粗放型为主,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更决定了我国建筑材料未来必须走节能环保道路。所以,在对新型绿色环保材料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所选用的生产技术也应具有污染小、浪费少等特点,尽可能制造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

(2)重视对现有产品的环保性能改进或提升,使建筑材料满足经济绿色建筑需求;重点进行复合型保温隔热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对现有材料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良;有效利用三废材料,积极开发新型的隔热保温材料,实现对废物的再利用,重视环保问题;积极引入新技术工艺,注重对保温隔热材料性能的改进,以符合绿色建筑的需求。

5结语

为了顺应时展需求,建筑行业往节能、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成为必然。基于此,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要重视项目建设的质量及建筑使用性能,还应重视建筑的节能环保问题,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选用建筑材料时,应秉承“节能、环保、绿色”的发展理念,尽可能地选择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w建农.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1).

[2]韩文波.绿色环保建筑中“低技术”的应用[J].南方建筑,2005(4).

[3]陆战兵.现代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J].中华建设,2013(7).

第6篇:绿色建筑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特色小镇;景观设计

1景观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1.1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在最初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中,应用形式相对简单,仅仅运用太阳能以及保温技术等形式。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建筑技术可以体现节能环保的特点,可以运用能源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2)绿色建筑技术注重项目的管理以及维护;(3)绿色建筑技术注重舒适的环境以及建筑目标;(4)绿色建筑技术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景观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在景观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同样绿色建筑技术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TheApplicationofGreenBuildingTechnologyinLandscapeDesignofSmallTown宋丽1,杜金龙2SONGLi1,DUJin-long2(1.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2.青岛鼎建园林有限公司)(1.QindaoCollege,QingdaoTechnologicalUniversity;2.QingdaoDingjianGardensCo.Ltd.)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景观技术中,需要把握以下两点:(1)需要开发设计思路,从整体布局,但要从单体上突破思维;(2)在应用中,需要加强对技术的应用,如雨水回收再利用、渗透性地面设计以及遮阳设计等。

2绿色建筑技术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特色小镇概况

特色小镇位于青岛市,2005年经过政府批准扩建为特色小镇,东西横向距离15km,南北纵距8km。总面积93.71km2,耕地面积830hm2,年总人口3.03万人,共辖34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

2.2小镇场地设计

2.2.1小镇分析在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对其交通、高程、制备以及构筑物进行分析,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交通环境方面,特色小镇用地为东西走向,在小镇规划中,通过隧道的方式来解决车流量的问题,在小镇入口广场,车流经过隧道的辅路通行,因而要求小镇的规划中,要对南北的辅道进行科学的设计,以便保证停车场的最佳位置。2)在高程分析方面,小镇高程变化为120~143m,坡度相对较为陡峭,在小镇入口,标高为130m,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趋势。在小镇内,坡的走向通常为西北以及西南方向,同时,隧道的完成面高度为135m,相对于基面较高。3)在植被分析方面,小镇主要以乔木和果树为主,乔木主要以黑松、白蜡、国槐等为主,果树主要以葡萄和樱桃为主。在标准高程场地中,就有成长多年的樱桃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留原有景观。现有的护坡,需要通过生态景观设计来进行优化。4)在构筑物分析中,在小镇西南处,具有400㎡的平台,可以结合景观进行设计,凸显绿色生态理念和地域文化,结合生态观光走廊的设计,将此处定位为小镇的景观亮点。2.2.2顺应地势进行规划在对特色小镇的规划中,需要顺应地势进行规划,在小镇西侧,组织景观道路,并且设计双车道,并且在北部设置生态停车场,可以容纳200辆小型私家车和20辆旅游大巴。在规划过程中,在小镇入口存在雕塑区和生态广场,广场位于西南部,在广场东北部位以及东南部位,具有游客的入口。在总体设计中,展现了顺应山体的趋势,运用自然的线条来进行设计,体现了延伸的视觉效果,并且在舞台的设计中,可以为游客提供休息的场地。在小镇的设计中,利用了场地的高度差,节省了土方的运用量,符合绿色建筑技术的特点。2.2.3建筑设计在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中,在小镇的入口,结合生态的理念和现代景观的处理手法,营造开放景观空间,突显小镇天人合一的特点。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山体与环境的结合,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建筑特点,加入现代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和手法进行设计。在竖向设计中,仅仅对山脚以及缓坡地区进行开发设计,借助地形进行设计,在山体边界处设置截洪沟,可以保证广场的安全。2.2.4植物设计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考虑广场具有旅游以及集会的特点,结合硬质铺地的方式进行设计。在设计中,在不同标高穿插的部位设计花坛,可以提升小镇的绿化面积,并且通过乔木以及灌木的搭配,可以烘托田园的氛围。

2.3特色小镇构造设计

2.3.1雨水处理及回收设计在基层设计雨水回收系统,统一汇聚到广场地下暗池,收集的雨水用作广场的喷泉水景和周边植被的灌溉使用。透水地面具有渗透和保湿的作用,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会通过水分蒸发而达到降温的作用,并且空气湿度相对较高,可以降低尘土带来的影响,可以为人们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同时在渗透性地面的设计中,其有利于蓄水和排水,由于地面具有渗透性,因而可以降低地面的径流量,有利于储水和蓄水,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2.3.2绿化停车场设计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设计了绿化停车场。在设计过程中,在停车位采用植草格设计,用级配碎石和中砂做垫层,保证水分的渗透,种植大叶紫薇以及其他遮阴乔木。植草格的绿化率相对较高,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提升环保性,并且具有耐久性的特点,可以提升整体的环保价值。2.3.3屋顶绿化设计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对于部分公共建筑物,采用屋顶绿化设计,主要体现在管理中心以及公厕的建设,其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如下:(1)对公共环境进行屋顶绿化设计,可以保证自然通风,同时可以将屋顶设计为隔热层,这样可以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性。(2)在绿化屋顶的设计中,在公厕采用绿化屋顶,可以增加人们的视觉感受,降低其对群众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在绿化屋顶的植被选择中,普遍采用佛甲草进行种植,因为种植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并且具有绿化和环保的效果。2.3.4设计生态廊道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在广场设计生态观光走廊,游客相对较多。在设计过程中,廊道的宽度为3m,采用沿着廊道架空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在基础部位设计柱墩,铺设踏步面板,这样可以节省建筑的造价,同时可以保证廊道的生态特性。使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自然的美感,并且可以提升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价值。

3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景观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存在明显的应用不足,对整体环境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希望通过本文结合特色小镇的分析,在设计景观时,可以积极融合绿色建筑技术,在提升美观性的基础上,可以提升景观的环保性能,进而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升人们的游览欲望。

参考文献

第7篇:绿色建筑的特点范文

一、建立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绿色建筑行业发展不仅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福音。我们在享受绿色建筑所带来的福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反思绿色建筑所取得的成就。纵观国内外,绿色建筑大多属于投入资金较多的技术方面研发,高成本高投资的项目数不胜数,但是却缺少了对人文内容追求,绿色建筑中人文理念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否认的问题,这个是必须引起设计者们反思的。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步积累起了自身的人文特性,而建筑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现出一个时代的人文特征。在当今的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人们所注重的不应当只是建筑本身,更要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特点,在这一点上,我们通过建筑便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个时代的人文特点,并突出人文这条主线,重新表达有别于以往建筑的内涵,这是我们今天应该追求的一种建筑人文特质,从而做到与建筑和谐共生,这不仅符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国绿色建筑理念的核心,还是新时代精神的完美呈现。

二、人文理念影响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建筑是有生命的,如果用一个生命体来形容绿色建筑,那么就应该要让它保持身心健康。也就是说,要让建筑得到更好的发展,不仅要达到基本物质层面上的使用条件,还应当在精神层面上赋予其文化内涵,这也体现出了建筑的时代文化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的真正价值。如何赋予绿色建筑文化内涵,这便是设计者们应当重点思考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应当要在经济实用及居住舒适的前提下,在设计中添加一些富有文化韵味的元素,将人文特性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具体如下:

1.1和谐共处理念。

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既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文明特性,又隶属于环境。在整个建筑的施工建造和废弃拆除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与自然存在的和谐关系。可以通过当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制约人类对环境的过度索取和污染排放,并从当地实际出发,在建筑施工及拆除的过程中充分尊重环境,达到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效果,保持好人、建筑、环境的动态平衡。

1.2健康舒适原则。

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居住必须舒适,必须研究人类居住及活动的舒适性指标,同时应当考虑到建筑材料的环保因素,尽量利用环保的可再生的材料,坚决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在尽量保证居住有效空间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室内外空气流通、温湿度、采光面积等最大程度影响人类居住舒适度的因素,从而让居住者能够身心健康,提高其居住满意度。

1.3重视本土文化。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更多的是人文元素的加入,而不是增加一些花花草草这种表面功夫,应当重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在先进建筑技术的支持下,要能够体现出该城市的文化内涵及独特风貌,避免与其它城市建筑一样的面孔,还应当考虑到当地传统生活方式,赋予建筑更多的生活特征,使之成为集人文性、本土性、时代性于一身的综合性建筑。

2.主要途径。

绿色建筑设计,不仅应当基于人文理念为指导的,还应该建立全局观念,让建筑设计体现出的不仅只是技术上的特点,而是应当能够承载人们生活方式,体现出城市生活气息的“活建筑”。为了更好的体现出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1空间与环境的有机融合。

绿色建筑设计要做到贴近生活,合理优质,要防止产生不合理的大拆大建,做到时间上的可延续性,创造出能够传承文化的百年建筑。针对此点,设计者们应当从全局出发,充分考虑到国外的古老建筑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做到节水、节地、节材,还必须考虑到周边水文、光照的影响,最大限度降低建筑污染,建立以人为本、良性发展的绿色建筑生态系统。

2.2提倡绿色创意与可持续发展。

从本质上说,绿色建筑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所以设计者们应当摆脱以往在设计中常常追求象征性或规模性的设计理念,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新型建筑设计理念当中。所以,关键因素在于绿色创意的切实可行性,它是建筑设计的重点所在。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是要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心,由此来带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存在元素,应当要表现出超越自身的、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特性,该特性应当能够表达出社会民众生活环境气氛,表现出强大的兼容性,还应当体现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公众意识。当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私属空间的界限区分较之以往会变得模糊,甚至曾经的私有空间也会逐渐的转化为共有空间,这种主动转化的过程体现出的是一种社会进步意识。而正是这种意识让人们的生活空间更加的生活化、人文化,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生活习惯、风雅乐趣都会更多的呈现在共有空间之中,而这些都将更多的反应在社会建筑当中,这便是设计者们应当重点考虑的因素。当然,绿色建筑的发展也会促进人性化空间的完善,正是这种正反促进的关系使得建筑与普通人的生活关系更加的密切,所以说,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要统筹规划全局,还应充分考虑当地惯有的生活方式和惯有特色,二者要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使建筑设计和社会生活交融在一起,从而形成绿色设计自身独特的魅力。一个区域的材料特色和生活习俗,能够通过建筑而承载下来,再通过可持续发展策略,使得农民的价值观逐渐得到转变,从而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这是一种解决长远发展问题的可行之路。从当地生活习俗及材料出发,通过对该区域材料进行深加工,从而带动整个地方的产业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地方性就业问题,还能够促进地方的文化传承,从这个角度讲,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社会使命。

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近年来,国内绿色建筑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随之产生较多问题,例如,设计者们在示范项目中更偏爱采用造价高的技术措施,将设计目标定位在以采用新技术的数量多少及是否获得星级认证等,这些情况的发生与绿色建筑设计的初衷是不符的。目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我国国内采用的主要有3种,美国的LEED、国内国标、城市自身的本土绿标体系。对以上3种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发现,均不例外的都表现出缺乏人文因素的相关指标,而偏向于对纯技术的评价,这是评价绿色建筑的最主要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绿色建筑评价如果不与时俱进,就很难回归人文关怀层面,更别提把人文因素作为关注的重点,这样“绿色建筑”只是一句空话,失去了其本质意义。因此,世界上的绿标体系都应当进行不断的完善,可适当添加一些人文因素内容。

四、结语

第8篇:绿色建筑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能源问题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传统的高耗能建筑模式显然使其异常放大。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意识到事态的严重,近年在建筑模式的实施中融入了大量的绿色与智能相结合的建筑理念,突出智能建筑的智能功能和绿色建筑的环保意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以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战略是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当代建筑来说也必须由传统的高耗能发展模式向现代绿色发展模式进行转变,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技术的发展正是这一转变的具体实现。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不断智能化,智能系统不断发展,智能系统的功能、运行技术将是绿色建筑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使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建筑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有效安全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类建造健康、舒适与自然发展相适应的建筑。绿色建筑的特点体现在建筑遵循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了建筑绿色化的理念。绿色建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结合了人文因素、地域等方面因素,建造符合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1.2 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和管理根据所需要求进行最科学的优化组合,从而建造出一个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建筑的出现加快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步伐,建造出了更加舒适、安全、便利的环境,同时较之传统建筑模式很大程度的节约了建筑资源的投入,满足了各种对建筑物环境功能的特殊需求,实现了建筑功能的最大化。

2 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作用及相互影响

2.1 绿色建筑的作用

绿色建筑是对环境无害,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节能环保型建筑。绿色建筑能够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又能提供健康、安全、舒适性强的居住办公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现代绿色建筑采用了节能的建筑设计结构,根据自然通风和太阳能取暖的原理进行设计的建造,减少了电和水资源的消耗,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绿色建筑强与自然资源相互结合,利用自然界富足的材料进行建筑,同时使建筑物的空气质量和对人体健康的控制和保护起到了很好的补充。绿色建筑的舒适性更加的符合现代人类要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使其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2.2 智能建筑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事业的发展也应该适应发展需求发挥科技的力量,智能建筑的出现充分体现了科学在建筑领域的中重要作用。以现代化大厦为例子,水电的耗能是整个大厦的主要消耗,在北京,总建筑面积近56万m2的国贸大厦其中1d的水电等能源的消耗费用就30万元。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国贸大厦运用了智能化的节能设备,一年的时间里节能效果明显,智能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充分给建筑的能耗问题上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智能建筑的发展能够满足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使人类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更加科学合理和方便。

2.3 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相互影响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发展结果,也是未来建筑事业的发展趋势。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在逐渐重视对绿色建筑的探究,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力量等诸多因素,对绿色建筑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差异。智能建筑本身的发展也是朝向绿色建筑发展,智能建筑也是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手段,要实现绿色建筑的功能,必须要结合智能建筑的相关功能,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先进科学的建筑设备等建筑控制技术。总之,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和实现手段,绿色建筑是智能建筑的最终目标。

3 绿色建筑一体化的发展

3.1 绿色建筑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目前,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正处在发展初级阶段,严重缺乏国家的统一规范标准,绿色智能建筑仅仅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脚步,没有独立的发展空间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方针支撑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没有制度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智能建筑起步较晚,加上目前智能功能需求都是由业主提出但是设计通常都是由设计院完成,而智能化的设计与建筑的设计常常存在不协,系统运行达不到预想效果;在工程规划、设计、实施施工、质量监督等方面并没有具体实用的标准规范;从智能建筑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开发上缺少科学的指导和监督,使智能技术产品有效的作用得不到利用;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注重结果的好坏严重忽略绿色智能建筑的集中管理。

3.2 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的提高

(1)技术的提高

智能化是技术的综合利用和信息集成,安全防范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信息网络系统构成了智能化的基本体系。这些系统体系的技术并不成熟,集中管理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还是依赖于国外的智能化系统产品。我国应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力度,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研究符合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要求,要结合实际发挥国内优势的方面做出智能化技术提升、系统的升级。

(2)质量的提高

目前,我国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建筑产品主要都是由国外厂商提供,绿色智能系统的集成也是由国外先进技术公司提供,在技术、施工方法、质量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内生产的绿色智能建筑产品技术的不成熟、质量的不过关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无法生产符合用户需求的高科技产品。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相关质量监督的行动计划,确保绿色智能一体化产品在生产源头上做好质量的把关,同时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3)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

现代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的发展首先是要通过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人类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又要保证环境的持续性发展是现今各个领域都要面对的难题。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家园”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事情,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人类发展的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继续无限度的消耗自然资源,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环境资源的消耗殆尽。第二种就是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充分发挥每一份资源的作用,再创造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加大力度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遏制资源的无限消耗,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协持续共处和发展。在现代建造中,我们要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充分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绿色智能一体化建筑。

4 结束语

绿色智能建筑体系是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的战略目标,智能、绿绿色环保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各行各业中得高新科技都会直接影响或间接反映到绿色智能建筑中。因此,加快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建筑事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陆伟良.智能建筑发展方向的探讨[J].低压电器.2009(18).

第9篇:绿色建筑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发展

近些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整个社会建筑技术和建筑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绿色建筑的思想已经在现代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绿色建筑就是建立在一个较高的工程技术水平之上的未来建筑的新趋势,绿色建筑工程技术摒弃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建筑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建筑工程和环境因素的和谐,这无疑也给建筑技术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1. 绿色建筑的含义特点及建筑工程技术的内涵

1.1绿色建筑的含义

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而且发展比较缓慢,与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相比差距较大,发展绿色建筑需要能源,能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但要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提高使用效率。绿色建筑在保证建筑符合人们居住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用材,尽可能的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中的“建筑”并不是指的真正的绿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并对环境无害的立体绿化、花园等,其主要包含的是一种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绿色建筑类似的概念比如可持续发展建筑或者是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区别于传统建筑的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等。

1.2.1.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能源,土地,水资源,建材。其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量上都有了很大的降低。

1.2.2绿色建筑讲究尊重环境

没有固定的建筑模式和建筑规则,其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尽可能的尊重建筑地区的自然、气候、人文等,根据不同的地区来制定建筑方案,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1.2.3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

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1.2.4.绿色建筑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的考虑

从建筑方案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以及日后使用等都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适应周围的环境因素,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要做到与环境的相互协调与共生。

1.3 绿色建筑工程的内涵

1.3.1 节约环保

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杜绝无谓浪费,注重环保。节约和环保已经成为了绿色建筑工程的典型施工思想,也就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并尽可能减少建筑工程对于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危害,保护人们身体和环境不受到危害。

1.3.2 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

绿色建筑工程强调的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地球资源和环境负荷较小,且能给居住着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建筑物。所有建筑物的最终目的都是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绿色建筑工程更加重视这个目的的实现。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该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绿色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这里建筑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崭新的生活,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建筑中生活与工作,更加舒适,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对于自然元素的引入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是绿色建筑追求的另一个主要目标。绿色建筑从舒适健康的角度入手,从建筑材料的选取、施工方式的确定等方面入手来尽可能的减少建筑对人们的危害,为人们建造出更加舒适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1.3.3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工程的本质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观,与环境相接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利于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建筑,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状态和重点,以及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建立不同的模型去执行,强调的是可持续性。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指的就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保证人与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2. 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

2.1. 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的创新和广泛应用也是绿色建筑的发展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所以人们认识到了建筑材料对于环境的污染,人们开始研究一些“绿色建筑材料”。人们对传统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1. 建筑结构工程

结合我国建筑材料的现状以及借鉴外国的优秀成果,开发出了很多环保型的健康型的油漆、涂料、复合地板等装饰建筑材料。现以再生混凝土和水泥透水性混凝土为例,再生混凝土优点:废料可多次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在国外已投入大量生产和应用,水泥混凝土再利用率达到 65%,沥青混凝土再利用率达到 81%,近几年,我国也正在研究中。水泥透水性混凝土优点:成本低,制作简单,耐久性好,能够扩大城市的透水,透气面积,改善城市热环境,吸声降噪,减少雨水径流,防洪排涝,补充地下水位,有利于绿色植物生长,对调节城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地下土壤的水位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1.2.建筑工程技术

比如保温节能墙体在我国较多使用。保温墙,具备的主要特点有作业面大,施工方便灵活,不存在与上下层的保温交圈问题,材料广泛,应用时间长,技术成熟,经济效益显著等。另外,铝塑板材料已经在我国建筑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铝塑复合板具有价格低廉,国际竞争不很激烈的优势,预期还存在相当大的国际市场潜力。目前国内已经研究成功并投入使用了,受到建筑行业的一致好评,它的诞生将代替金属管材在建筑行业的地位。

2.2绿色建筑设计的转变

但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以人为本”将转向“以自然为本”, 保证自然的生态利益才能保证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因此,对技术的理解必将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更多的技术应用将会把生态效益置于首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谋求共同利益、 和谐发展,才能保证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向幸福设计转变,需要改善功能,提升性能,要多功能设计,复合性设计,最大程度的注重人性化。

结语:要深刻认识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高度重视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坚决做到最少消耗能源,最大程度保护环境不被污染,大力提倡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谋求共同利益、 和谐发展,才能保证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同照,试论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运用研究[J],建筑设计与规划,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