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呼吸内科护理学范文

呼吸内科护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内科护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呼吸内科护理学

第1篇:呼吸内科护理学范文

该系共有教师192人,其中正高12人,副高83人,中级59人,初级39人。

我院中医系专业为全省唯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学本科专业,以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国际交流等为主,使祖国传统医学特色与现代医学新知识新理论相结合,把中医学科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相融合,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拓展专业口径,优化培育计划。有较宽的学术领域和良好的科研基础,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分呼吸。肾病。消化。心脑。血液。内分泌。脑瘤及中西医结合急诊等7个三级临床学科,其中呼吸。肾病。中西医结合急诊等三科室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中医内科学为江西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医专业是江西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

科研项目共194项,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项,省级14项,厅级65项,院级83项。获得省卫生厅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各1项,南昌市科技进步奖1项。

中医学(国际交流方向):

(五年制、文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公共英语,医学英语,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2、特色与优势:

中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为人类提供了健康的保障,具有独立的、科学的医疗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该专业既继承保留了传统医学的理论方法,又教授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随着中医药学被世界各国所瞩目和接受,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西医理论的同时,着重加强对英语的学习。

3、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各级医疗机构、医药研究所、医药情报所从事医疗诊治及对外交流工作或在高、中等医药院校任教。

中医学:

(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2、该专业经历了4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独到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本专业教师60%。加入wto后,中医学已被世界各国所瞩目和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具备扎实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及特殊的中医医疗方法,能够到医药卫生行业从事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舰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

中西医临床医学:

(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等。

2、特色与优势:

面向新世纪,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了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3、就业前景: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舰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并且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量较大,可继续求学深造。尤其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在广阔的医疗市场中可大有作为。

护理学

(四年制、文理兼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理学、中医学概论(中基中诊)、中医护理学、护理学基储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康复医学、营养与保舰健康评估、传染病护理学、医学美容学等。

2、特色与优势:

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常见并多发病护理知识和技能。熟悉急、难、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技术及监护技能。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学习一门外语,借助辞典能够阅读本专业相关书刊。掌握扎实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护理实践技能等方面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从事高级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及卫生保健工作。

部分知名校友

吕爱平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所长

吴浈江西省药监局局长

刘晓庄江西省药监局副局长

陈明人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

左铮云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

何玉信美国澳斯汀东方医学院教授(博士后毕业)

张跃荣美国纽约中医学院院长

管飞私营企业总裁(个人资产超亿元)

程昭擐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主任医师

针灸骨伤系

该系共有教师57人,其中正高4人,博导1人,副高28人,中级20人,初级4人。

针灸推拿专业以针灸为住,结合各项先进治疗技术在痛症。瘫症。功能障碍等方面形成了医。教。研整体模式特色,是江西省卫生厅领先专业。

中医骨伤学科是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学科。其理论和学术即继承了传统中医伤科的特色,又吸取了现代医学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及新的诊疗手段和方法,充实丰富了伤科学的内容,使之培养的学生更适合社会的需要,学生毕业后既能担负临床医疗工作,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出事学科理论研究能力。目前,为全省骨伤病治疗中心组长单位。

针灸推拿专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专业,也是江西省高等学校的品牌专业。科研项目共54项,其中省级7项,厅级25项,院级21项,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中医学(骨伤方向):

(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正骨学,中医骨病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创伤学急救,现代医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2、特色和优势:

该专业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即省骨伤医院的临床高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骨伤科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门人才。院系合一后,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注重素质教育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依托附属医院4000余万元先进的医疗科研仪器设备(螺旋ct、双能x线骨密度仪、x线c臂机及闭路电视手术观摩室等),可进行直视手术教学及常规骨伤手术,还能开展前沿的先进骨伤手术。

第2篇:呼吸内科护理学范文

关键词:病例分析结合多媒体教学 中专生 《内科护理学》教学

随着高校的扩招后,中专生源素质逐渐下降,表现为学生学习自觉性及积极性偏低,文化基础较差,分析和理解能力更差。内科护理学主要从理论上分析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以及合作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内容较抽象,再加上一些学生对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及今后工作上密切关系缺乏认识,对已学过知识的淡忘,使学过的知识出现脱节,从而形成学生学习难的问题。《内科护理学》教学,单靠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无法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而病例分析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用多媒体展示“病例分析”可以让学生从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各式各样的展示方式可以变单调为生动。病例分析教学法还可以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例中的内容及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的的需要随机组合,病例的内容及问题设置得当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在授课前、授课时、授课后都可以应用病例分析。

一、在授课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病例

一个好的病例是开展好病例教学的前提,成功的病例应具有以下4个特点:(1)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2)病例简洁,但包含丰富的信息;(3)围绕病例提出的问题恰当而且有教学意义;(4)通过多种途径,学生比较容易获得病例所涉及的知识。在讲新课之前,所举病例不能很深,涵盖面不能很广,要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病例的含义,否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病例分析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及意义

1.课前应用病例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讲一个新的疾病之前,可以给学生们一个典型的病例,于前一次课堂教学时作为预习作业交给学生课下完成,这个病例一定要包括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问题设置可以提出临床诊断什么病,提出哪些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是什么,给出护理措施,怎样进行健康教育。例如:某患者,男性,62岁,有心绞痛病史5年,于今天凌晨3时突然感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向左肩和左上肢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和窒息感,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于5时40分来院急诊。体格检查:T 37.2℃,R32次/分,BP 102/64mmHg,半卧位,口唇明显紫绀,心率120次/分,偶有早搏,两肺满布干湿音,以肺底湿音更多。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伴偶发室性早搏,心率120次/分,V1~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且出现宽而深的Q波,倒置的T波。请写出:(1)此病人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根据目前情况能提出哪些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是什么?(3)应怎样进行护理?(4)出院时请你给出健康教育。这是一个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它概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我在展示这个病例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给学生们播放与这个病例相符的一个心肌梗塞病人的视频资料。这样图、文、影、声并茂,形象生动,学生们犹如身临其境。中专学生由于年龄及认知等方面的特点,自学能力相对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会有目的地预习新课,还会进行讨论,查阅有关资料。这样就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探索学习,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最后教师总结评价,从而使理论知识得以深化,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2]

2.课中插入病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分析、理解能力。

《内科护理学》相对其它几门临床课程是较复杂的,有些内容比较难理解,中专生的理解能力又差,课堂应用病例分析有利于解决这个难题。特别是当“病例分析”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讲解时,图、文、影、声并茂,形象生动,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使教学效果良好,课堂气氛围热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比如,我在讲心功能分级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述分四级:一级指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二级指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日常活动可引起气急、心悸;三级指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稍事活动就引起气急、心悸;四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休息时亦气急、心悸。然后通过多媒体我给学生一个三级心功能病人的录像资料:某患者,女,55岁,患高血压心脏病10年,近半年病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于日常活动即可引起呼吸困难、心悸,此病人目前心功能处于几级?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也激活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课后应用病例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学生的深入学习,学生掌握的疾病知识及技巧越来越多,则可以选择一些面广、复杂的病例。例如,我讲完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后,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们一个病例分析作业。我给学生们这样一个例子:患者,男性,68岁,因“慢性咳嗽、咳痰15年,加重伴喘息3天”收住入院。3天前因受凉咳嗽加重,夜间尤甚,咳大量黄脓痰,伴气急。查体:T37.4℃,P96次/分,R22次/分,BP 130/90mmHg,口唇发绀,桶状胸,两肺叩诊过清音,血气分析示:PaO250mmHg PaCO260mmHg。入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请写出:(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常见并发症。 (2)该患者呼吸衰竭的类型及依据。(3)该患者氧疗的原则及依据。我在给这个病例前也给学生们放了一段与这个病例相符的录像,让学生们诊断是什么病,病因是什么。这样学生们就有种自己已经是一个护士,要对病人负责的感觉。学生们必须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思考问题,查阅资料,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更牢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又让学生提前接触了临床知识。

三、应用病例分析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运用现代化技术的前提是必须以现代化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将“病例分析”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导航器,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如果教师选择的“病例分析”针对性不强,“病例分析”不仅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反而还会起反作用。不合适的“案例分析”包括内容太浅,学生不用思考;内容太深,凭学生现有的水平无法很好理解;内容错误,科学性的错误误导学生;内容的相关性不大,学生不清楚要说明什么问题;学生不熟悉的内容等。我们要辩证地应用“病例分析”,掌握合适的尺度,在恰当的情况下使用“病例分析”,并且要有效地将各种有特色的教学手段整合起来使用,找到最佳的比例,共同发挥作用。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分析问题,在最恰当的时刻,用“病例分析”呈现、分析最有效的教学信息,充分发挥“病例分析”的教学作用。

实践证明,在授课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病例,辩证地分析运用多媒体“病例分析”,灵活机动地进行应用,合理地进行变化,根据教情、学情进行施教。采用病例分析为基础的教学,可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3]。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更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易感知、易体会,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丽.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探索.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第24卷第15期.

第3篇:呼吸内科护理学范文

关键词:现状;中医;内科;护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在各个医学研究中的经济投人,很多的新式医学研究开始不断涌现出来,而且现有的医学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中就包括越来越现代化的中医内科护理学,中医内科护理学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它的发展却一直在停滞,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入,中医内科护理学的发展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

1.中医内科护理概述

中医护理是我国自古就存在的,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相关护理工作,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我国本土存在的护理中,古代中医师既是治病救人的医生,同时又扮演着中医的护理工作者。中医护理,尤其是中医内科护理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人,现代医学的护理行为和护理理念初入中国,使得中医护理进入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但近年的各种研究数据显示,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较大幅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点得到了医学界学者的普遍认可。

中医内科护理以整体护理和辨证实施护理行为为基本理论和基本特色,这也是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基本理论之上的,体现了中医内科护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临床护理离不开各种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内科护理的核心,包括针灸、拔罐、中医贴敷等等,其正逐渐得到医学界人士的广泛采用,也得到广大患者的充分肯定。

2.中医内科护理发展的现状

2.1中医内科护理专业人员匮乏

虽然我国现在的整个医学系统相对已经较为完善,而且从医人员也在大幅度增加,但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中医医学人员却非常之少,只占到所有医学人员比例的9%。现在的很多医学专业学校大部分都是以教授西方医学为主要内容,中医医学的教学内容非常少,所以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人员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中医内科护理人员。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很多大医院中的护理人员中的92%都是学习西方医学出身,对中医内科护理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手法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不足,对中医内科护理中常用的针灸、药透等等护理方法的运用很不熟练。因此,中医内科护理人员的匮乏是目前中医护理发展的一大阻碍,人员的匮乏直接导致了中医内科护理的地位始终不能提升,医学护理也会因此不完善,出现明显的短板。

2.2中医内科护理人员操作自由性不足

在现在的绝大部分医院之中,很多能够实施中医内科护理人员的实际护理过程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比如说经常用到的穴位按摩、中药敷贴以及拔罐等等,由于很多医院沿用了人为老式的护理制度,导致这些中医内科护理方法失去了被执的灵活性。总体来说,利用中医内科护理来恢复患者的过程会受到严格的限制,中医内科护理的实际运用不容乐观。

2.3中医内科护理创新匮乏、制度老化

现存的中医内科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潭死水,由于护理人员无法进行大量的中医内科护理,因此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没有方法去通过自身的认识以及护理过程的问题解决并去创新中医内科护理技术,即便是专业的中医内科护理创新研发人员,也是因为缺少临床的实际经验而事倍功半,而中医内科护理的制度固守也导致了这项技术不能将制度作为依托来发展,因此制度的老化也使得中医内科护理技术发展缓慢。

3.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发展趋势

3.1人才培养模式

中西医结合护理事业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中西医结合机构已有200多家,至2009年,我国有三甲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18所”。在现代医疗服务正形成治疗、康复、预防、养生、保健的多元化形式背景下,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社会将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而高层次、高素质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在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依托中医药大学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高校中医护理人才优势,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科研攻坚能力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为中西医护理的真正融合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加快西医院校护理学专业的中医护理课程改革力度,逐步实现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基本融合,培养具有较强西医护理能力以及一定中医护理能力,能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基层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3.2培养目标

目前公认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内涵标准为“系统掌握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知识与技能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人才培養目标应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顺应社会的需求,并反映时代先进水平。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应具备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社区护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沟通能力,跨文化护理能力。将中医整体观、辩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护理程序有机结合。辨病护理、辨症护理、辨证护理有机结合。

3.3课程内容改革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以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学引领和整合临床护理;选取中医护理特色明显的病种,以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理念,根据护理程序重组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内容,使中西医护理措施有效融合。加快中西医结合社区护理课程内容改革步伐,以顺应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进程。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内容改革可采用系统论的观点,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应遵循整体优化原则、合理组合原则、环境适应原则、动态平衡原则。

4.小结

第4篇:呼吸内科护理学范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护理安全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22-01

心血管在人体中是血液循环至关重要的载体。心血管相关疾病往往突发性强,危害程度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其重要关键与脆弱敏感性决定了心血管内科在医院中是高风险科室,在其间的护理工作更需要谨小慎微,防范风险。如果护理不当,会对整个医疗过程造成阻碍和危害。护理安全是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为确保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需要通过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不利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从而形成完善的管理策略。

1 影响护理安全的不利因素

1.1 护理人员责任意识缺失。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属于多发疾病。繁重的工作量和长期高负荷工作,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神经紧张的状态,容易出现疲惫和懈怠的错误心理,不能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服务态度差,注意力不集中,护理工作完成的不及时,护理过程甚至出现差错……这些都为医疗事故的发生埋下导火索。加上个别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其法制观念、安全意识达不到社会及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2]护士责任缺失容易阻碍医院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进而引发医疗纠纷,对于患者健康恢复与医院名誉都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1.2 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薄弱。心血管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以科技含量高,精密度准确的先进仪器作为支撑。而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也随之不断变革。但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护理人员,缺少临床经验,相关培训制度不完善,使其不能及时掌握更新仪器和新技术的使用,对患者治疗贻害无穷。此外,护理人员部分存在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的情况。护理文书室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是疾病诊治过程全面、真实的记录,证据的准确性,主要靠记录的正确性,它是患者与他人纠纷的重要依据。[3]与患者诊疗情况紧密相连的客观准确的护理记录也会规避安全风险。

1.3 护士患者沟通交流欠佳。护理人员在病情和治疗情况上没有与患者进行恰当的沟通,容易造成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工作的不配合,不谨遵医嘱提前出院。在治疗之前没有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清楚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使其选择不合适的治疗措施。而一些患者自认病情轻微,轻视治疗,导致疾病加重或反复发生。而这时他们往往会责怪医护人员,引起纠纷和矛盾。

1.4 医院管理体制亟待完善。通过调查,我国大部分医院一方面缺少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机制,使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无法更新换代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在护理工作监管上不到位,例如对护理文件检查疏漏不认真。在医院硬件设施的保障上难以实现时效监管,某些医疗仪器损耗需要淘汰却仍然在使用,为医疗安全埋下隐患。病房管理体制不完善,噪音大,影响患者心情与康复。这些都需要一个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人员和设施都以最佳状态为患者服务。

2 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2.1 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强,职业道德高尚的优秀人员作为护士长及相关管理人员,言传身教,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明确自己的神圣和重要职责。热爱自己的职业,真正把患者当做自己的家人。科室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于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与意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轮班制度,节假日注意人员搭配,尽量避免其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

2.2 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加强基本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在科室内确立完善严谨的护理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开展护理工作技能培训,敦促护士在工作中仔细观察,吸取临床实践经验。在工作之余开展知识讲座进行新护理方法和新仪器使用要点的讲解,使其不断汲取新的护理知识,与时俱进提高自我。对于刚刚上岗的护士,尤其要加强业务培训,令其牢固掌握科室护理知识,提高突况反应和解决能力,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临床实践和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机会,使其迅速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此外,要加强护理人员对于护理记录的书写与管理,从法律角度严肃对待,避免书写随意,潦草,涂改。记录要确保及时与客观性,为解决医疗矛盾提供良好凭证。

2.3 加强护患沟通与交流。在患者治疗前,要利用语言技巧耐心与其沟通,使其把自己身体情况完整告知,方便医生诊疗;同时护理人员要告知医院的规章制度、诊疗安排情况和初期治疗方案,交代家属医院相关环境。为日后二者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与病人进行紧密沟通。对病人提出的疑问,以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个性化语言,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向其说明诊疗护理计划及注意事项。[4]当两者出现矛盾或者患者一意孤行不遵医嘱时,护理人员不可与之争吵。言语过激,而要以安慰体谅为主,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可与之发生纠纷,影响患者健康和科室稳定。

2.4 建立医院合理管理体制。医院在科室培训制度上要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撑和硬件保障。建立对于护理人员的监管机制和奖惩机制,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为科室安全和医院发展提供不竭内驱动力。严格规范医院各项技术设备和环境设施的使用和更换,对于老化设备要及时淘汰更新,完善相关防护措施,避免出现地面过滑致使摔倒等低级风险。

3 总结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需要科室内医生、护士等全体工作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在充分认知各种危害安全的不利因素的基础之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专业技能,树立法律观念和安全意识,了解患者的切身需求,严格落实医院各项政策与条令,不断优化科室护理流程,为患者康复提供良好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胡荷香.基层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36(9):493

[2] 张静.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1(14):321

第5篇:呼吸内科护理学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内科护理专业12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男20名,女40名,年龄20~28岁,平均年龄22.5岁;观察组,男10名,女50名,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3.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和学习成绩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教学方法

(1)对照组

对于该组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由1名主讲和2名助教组成。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导入课程;主讲介绍内科护理学的学习目标和性质及其主要内容和范围、理论考试和考核方式等;课堂教学和辅导;通过理论考试和考核对教学成果和能力进行自评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2)观察组

对于该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1名主讲、2名助教与1名网络技术人员。教学过程主要包括:①导入课程:A教学设计。设计内科护理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的特征和内容进行分析,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和资源。B教学准备。明确各教师的具体职责,如主讲主要负责向学生介绍护理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目标、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和最后的教学评定等;助教则要配合主讲教师完成其教学任务等,及时更新网络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和布置学习任务,并采用竞赛和分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协作与竞争,对各组的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理论考试及考核等。②组织活动:与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学习法的教学模式不限于课堂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经验。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类型,分为四种学习活动:分组协作、课堂讲授、分析案例、解决问题。活动组织的形式也有很多种,我们主要分为集体学习、个别化学习和分组学习三种。③学习环境和内容的支持:网络课堂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平台内容按照各学习理念而设计,对于网络写作的学习有好的帮助,网络平台能及时更新课程的信息,将重要资源和资料发送到学生的邮箱,也提供了比较方便的通信方式,如QQ、电子邮件等,学生可以随时与教师沟通。④教学评价:考核内容我们可以分为常规的课后作业、分组协作的任务、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教师则根据学生分组后的表现情况进行测评。

3.效果评定标准

因内科护理学的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本研究我们以1个学期(5个月)作为实施时间。1个学期结束后,学生需经过理论考试和护理病历书写考核进行评定,并对于学习的效果进行自评。

二、结果

对比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对照组90分以上3名,80~90分22名,70~60分28名,60分以下7名,总合格率为72.3%;观察组90分以上14名,80~90分30名,70~60分15名,60分以下1名,总合格率为98.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护理病历的书写考核成绩,对照组90分以上4名,80~90分18名,70~60分25名,60分以下13名,总合格率为66.9%;观察组90分以上16名,80~90分26名,70~60分17名,60分以下1名,总合格率为98.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第6篇:呼吸内科护理学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当中存在的哪些不安全因素。方法:设计专用问卷,分别对我院心血管内科的80名患者以及20名护理人员进行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患者中有25人(31.25%)选择了护理人员技术及经验不足,19人(23.75%)选择了护理人员欠缺职业素养,21人(26.25%)选择了护患缺乏有效沟通,此10(12.50%)人选择了环境因素;护理人员中,有14人(70.00%)选择了技术与经验不足,11人(55.00%)选择了患者自身原因,7人(35.00%)选择了用药及器械操作不规范,6人(30.00%)选择了护患缺乏有效沟通,5人(25.00%)选择了医院管理原因。结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改善患者住院环境,加强护患沟通以及规范医院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了较大的改变,同时生活压力也逐年增加,这也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这也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由于心血管疾病大多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风险,这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不安全因素,为了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0名患者以及20名护理人员进行不安全因素调查,并在临床护理中尽量避免这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2年3月-2013年8间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80名,其中男性患者35名,女性患者45名,平均年龄为62.3岁;另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20名,全部为女性,且工作时间均在一年以上。

1.2 方法 对选取的80例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问卷调查,并通过患者病例以及临床护理记录回顾分析患者的实际护理情况,总结不安全因素。对于患者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技术与经验、职业素养、护患沟通以及环境等因素。护理人员是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直接实施者,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人员存在很大的关系,专门设计调查问卷对2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临床技能与经验,用药、仪器操作以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医院管理,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护患交流等因素。

2 结果

结果显示,对80名患者的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问卷调查中,有25人选择了护理人员技术及经验不足,占31.25%,有19人选择了护理人员欠缺职业素养,占23.75%,有21人选择了护患缺乏有效沟通,占26.25%,此外有10人选择了环境因素,占12.50%;而对2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中,有14人选择了技术与经验不足,占70.00%,有11人选择了患者自身原因,占55.00%,有7人选择了用药及器械操作不规范,占35.00%,有6人选择了护患缺乏有效沟通,占30.00%,还有5人选择了医院管理原因,占25.00%。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即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则是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以及微血管)。心血管疾病又可以细分为急性心血管疾病和慢性心血管疾病,但两者都与动脉硬化有关。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大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

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多变、突发的特点,容易出现急性患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以及康复十分关键。而护理过程是护患双方共同参与与完成的过程,需要双方密切配合、协作以及相互支持。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由护理人员以及医院造成,医院管理不当,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经验不足,护患之间缺乏沟通,书写护理文书不规范等都可能引起护理不安全事故。医院由于疏于管理,没能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等,导致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临床经验匮乏;此外由于医院排班不够合理、人手不够等,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工作繁重、时间长,在心里上易产生疲劳感,而对工作产生抵触,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出现态度恶劣等情况,从而无法与患者做到有效沟通;最后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繁重,使其不能认真记录护理文书,导致护理文书出现纰漏甚至错误等,而影响医务人员通过护理文书及时了解患者病情,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

除了医院和护理人员外,患者自身原因也有潜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存在。由于患者自身缺乏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当病情出现好转时,就会放松警惕,不遵医嘱、不按时服药以及擅自活动等,导致病情加重等。此外部分患者有某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喜欢吸烟酗酒,然而这些习惯都可能对病情产生影响,患者由于自制力不足,违背医嘱,偷偷吸烟酗酒等,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最后如果患者住院期间病情没有好转甚至恶化时,就会感觉医院治疗水平有限,而对护理人员产生误解,不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从而延误病情大大增加护理风险。

总而言之,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由医院以及护理人员造成的,其次患者自身的因素也可能引起护理过程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为了尽量避免护理不安全因素,保证护理顺利完成,医院需要加强管理,护理人员也应该要不断学结,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职业素养以及临床经验,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规范书写护理文书,保证记录的正式性、完整性以及时效性,最后在护理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实时病情,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联系主治医师,配合主治医师控制患者病情。

参考文献

[1] 梁秀萍.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外医疗,2012,31:182-183.

[2] 韩远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306-307.

[3] 林智欢. 解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17.

[4] 朱凤珍,陈玉华,麻薇,邓显霞,邢敏丽,董晓明.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不安全因素分析[J]. 吉林医学,2007,06:846-847.

[5] 韩高凤.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防范[J]. 中外妇儿健康,2011,04:260-261.

第7篇:呼吸内科护理学范文

关键词:急诊内科;低血糖昏迷;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因此糖尿病患者因擅自改变药物剂量、用药后未进食及运动过大等都可以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也有其他非糖尿病导致的低血糖发生,如节食、酒精中毒、甲亢、肝脏病变等。但无论何种病因引起的以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 征[1],当血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2012年9月~2014年7月所收集的低血糖昏迷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在41~78岁,平均62岁;其中有糖尿病病史的20例,无糖尿病病史的5例,其余3例患者病史不详。入科时急查血糖值在0.7~2.6 mmol/L。

1.2方法 急行指尖快速血糖检测得出血糖值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予以50%的葡萄糖40~100 ml静推,根据血糖值可重复推。同时予以5%~10%的葡萄糖静脉滴注维持血糖在一定的值,血糖需定时监测,避免血糖波动,再次出现低血糖昏迷[3]。同时予以吸氧等辅助支持治疗。并要注意提防脑水肿、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等患者神志转清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转入病房进一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其他不良的并发症。

2护理

2.1急救护理 发现昏迷的患者,立即予以测血糖,可在第一时间明确低血糖的诊断,并迅速向患者家属了解病情及既往有哪些疾病,为抢救节省时间,一旦测血糖诊断为低血糖昏迷,即刻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予以静推高渗糖;将患者处于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低流量吸氧,纠正大脑组织缺氧状态,维持各项生命体征。

2.2病情观察 对于低血糖昏迷患者,要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等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做到有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一定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可以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如果患者呼吸道存在分泌物应及时吸出,避免阻塞气道,导致窒息危及患者生命。对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针对合并症进行治疗及予以相应的护理。

2.3用药指导 通过这28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观察,平均年龄在62岁左右,其中糖尿病患者占据71.4%,从这就看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上应加强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注重自我监测血糖,以便掌握血糖情况,随时调整用药。在临床上应当告知患者如食欲不佳,有感染、腹泻等疾病导致进食少时药物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监测血糖。服药及注射胰岛素后都应该按时进餐,嘱患者务必定时定量;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如有肾功能不全,应当避免使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如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就医。

2.4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本就容易抑郁,焦虑,加上低血糖昏迷,情绪方面更为恐惧紧张,这时作为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向患者及家属沟通,讲解相关知识及饮食注意事项,在精神上予以鼓励支持,对于非糖尿病引起的低血糖昏迷患者也应告知其注意事项,缓解患者心理紧张情绪。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增强患者的信心,调整好心态,达到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4]。

2.5健康宣教 低血糖的危害较大,甚至可影响患者生命,如果反复发生低血糖,不仅可以使脑细胞受损,更为严重的则可导致不可逆的损伤,遗留痴呆,引发恶性心率失常等心血管疾病[5]。因此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健康教育必不可少。①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也要告知低血糖潜在的风险及低血糖的反应,充分了解低血糖的先兆及对机体危害,如有头晕、心慌、四肢无力、出冷汗等先兆症状,可增进饮食及口服糖类食品,可做到减少低血糖的发生。②嘱咐糖尿病患者服药的剂量需遵照医生指示执行,勿自行调整,按时服用药物,按时进餐,否则则易导致低血糖发生,尤其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如果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食,更容易发生低血糖。针对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糖患者,应教育其及时就诊,避免耽误病情。不宜空腹活动,运动量需适宜,可参考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制定合理、可行的运动方案[6]。我院就针对糖尿病患者专门有一套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体操,作为护士应耐心教导,可以让患者运动适量,避免剧烈运动产生的低血糖发生。同时也要告知糖尿病患者外出时应当随身带糖果类食品,以便发生低血糖时用。

3结论

总的来说,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昏迷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则是既往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因饮食、用药不当等造成。对于诊断低血糖昏迷的患者,不仅依赖于对患者病史的掌握程度,而且其临床表现,血糖值等尤为重要。因此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均应测取血糖值,以便在第一时间明确昏迷的原因由低血糖造成,避免误诊、落诊。因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引发的低血糖,应告知患者血糖避免压得太低,血糖需定期复查,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有其他原因造成的低血糖昏迷,也要尽量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糖尿病教育指导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注重对患者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进行耐心详细的指导,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要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不适。加强健康宣教,对于以后我们开展急诊护理工作更有实际性的意义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94.

[2]刘丽梅,么焕新,柴颖.低血糖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护理策略[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4):405-406.

第8篇:呼吸内科护理学范文

关键词: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呼吸内科见习;传统教学法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学习内容

2017年9~11月期间在呼吸内科见习的100名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按照教学大纲选择呼吸内科典型病例作为学习重点,包括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结核等。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见习过程中由带教教师组织学生,由教师在患者病床前介绍患者病情并示教查体,然后带领学生到示教室,教师对示教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各组学生对病例展开讨论。试验组:呼吸内科教研室根据呼吸内科教学大纲要求,与IT工程师协作,建立以病例为基础的智能化网络平台,分为病例库、影像库、考核区、在线交流平台几个板块。呼吸内科教研室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选择临床上典型病例,提交教研室审核后纳入呼吸内科病例库,同时上传相关影像学资料和病例资料。考核区根据相关病例设计考核内容,并录入正确答案和解析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在在线交流平台上及时反馈,教师会做出回复。带教教师在见习前一周在智能化网络平台上向学生下发此次见习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对相关病例进行学习。将试验组学生再分为3个小组,每组16~17名学生,每组各一个组长,学生在组长组织下在小组内和小组间对疑难病例展开讨论,在在线交流平台上反映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疑问,教师及时做出答复。学生通过学习和讨论后在考核区提交答案。见习时,教师首先对课前作业进行点评和解答,并根据学生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然后教师在患者床旁介绍病例,进行示教,各组学生分别询问病史,进行查体。见习后到示教室,由各组组长主持讨论,结合课前在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中所学的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带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做出临床诊断,并对讨论过程的不足与错误进行分析和讲解。

(三)考核指标和方法

理论考试:两组学生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后,均参加理论考试考核,理论考试题目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教研室题库中调题。带教教师不参与阅卷。实践技能考核:教研室组织实践技能考核,带教教师不参与。选择呼吸内科在院典型患者,学生询问病史并查体,完成临床病例书写,考查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否进行疾病的正确诊断,并提出下一步治疗思路。针对教学大纲知识点进一步提问,如“如何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应该选择哪些药物?”考查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估。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对见习过程中能否激发学习兴趣,能否提高临床技能等问题进行评价,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100%。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调查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2.7±8.8)分,优于对照组(76.3±9.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客观题两组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试验组得分(80.3±8.3)显著高于对照组(74.6±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在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加深临床知识掌握和促进团队合作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三、讨论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重要阶段。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医学生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医学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形式系统的临床思维。由于医学生接触的临床病例少,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病例中,难以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4]。当前病例教学多采用小课教学模式,但是由于见习课时有限,学生一个疾病只有2~3个课时学习,短时间内既要进行病史采集,汇报,还要完成病例理论知识学习,相关影像学学习,因此很难掌握相关知识,建立临床思维[5-6]。因此,我们在内科见习过程中运用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加深其对临床知识的掌握,从而使其建立临床分析思维。

(一)该教学系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传统的临床见习仍是以教师讲授为基础,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智能化病例系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互动式学习方法,通过图片、动画、录像等手段,由真实案例出发,再现临床情景,让学生在自主诊疗过程中掌握临床和理论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参与度。调查问卷显示,80%的学生认为智能化病例系统可以提高自学能力,通过在线学习和资料查阅,学生的“主动求解、总结分析”代替了传统教学中的“组织教学、教师讲授”,有利于将临床知识融入学生的自我知识体系。由于每个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自主学习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并查漏补缺,对未掌握的病例通过查阅资料、组间讨论、在线交流平台反馈等方法进行深入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该教学系统促进虚拟患者和学生间的互动

由于见习时间的限制,学生接触的患者量较少,难以通过少数的典型病例熟悉临床诊疗过程。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相当于虚拟患者加教师的复合角色,可以促进虚拟患者和学生之间更为合理的互动,减少了教学过程的盲目性,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7]。在诊治虚拟患者的过程中,病例系统可以根据学生判断的对错给予相应的知识点解析,对于错误的判断也会给学生进一步安排临床检查,纠正错误的机会。通过知识点解析和纠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临床思维。

第9篇:呼吸内科护理学范文

关键词:呼吸内科;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法

医师是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如何培养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不仅是医学生转型为医师的必备条件,也是能否成为一名合格医师的重要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传统经典填鸭式教育方法的弊端,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医患关系的空前不和谐,学生深入参与临床实践机会少,增加了学生对医学理论知识理解的难度,教学质量呈现昨年下滑趋势。以问题为基础、教师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PBL(导学式教学法)与循证医学PICOS教学模式 ,在国内外多所院校的教学实践显示良好的效果[1]。本文旨在探讨实施循证医学PICOS联合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的能力。建立起以患者的诊断治疗问题为中心的立体导向思维,提高对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从而逐步具备一名合格临床医生的素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09级医学院就读的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42人,单盲随机分成实验组(21人)和对照组(21人)。两组学生教育背景相同,性别、年龄、成绩及实习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PBL(导学式教学法)与循证医学PICOS模式相结合的方式[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开始授课前,先进行短期培训PICOS模式及PBL教学模式的内容;以后提前3d教师按PICOS模式构建一个PBL提纲的临床问题,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己寻图索骥-即按照导学提纲查找相关文献,找出最佳的答案(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问题)。上课时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主讲另一组提问;最后教师答疑、小结本课时需要掌握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对照组采用全程由教师按照大纲要求,降解书上理论知识,课后要求学生自行复习。

1.3内容和评价方法 《内科学》教材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按教学大纲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进行授课。教学结束后同时进行考试(理论知识50分和临床案例分析5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客观成绩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基础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案例分析及处理能力的实践考核中,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有显著差异,见表1。

2.2反映出实验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包括: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灵活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综合理解、归纳总结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优于对照组学生。

3 讨论

3.1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古老的医学观念(整体医学)、经历了近代-分科医学、到现代心理-社会-生物医学的发展,无论在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甚至医学思维模式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教学方式,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大纲,针对每个疾病的流行病学-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按部就班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将所学的各个基本知识点穿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虽然它传授效率高,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宽泛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但该教学过程是相对固定、封闭和机械的,一旦面对患者时一筹莫展。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削弱了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2基于此,国内教学界一直在尝试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教学方法,比如:自分式教学、PBL(导学式教学法)、循证医学PICOS模式等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可以从知识网络结构的任何一点开始主动地、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过程是相对变化、开放和灵活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患者的诊断治疗问题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逐步具备一名合格临床医生的素质。

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尝试将PBL(导学式教学法)与循证医学PICOS模式结合起来[3],努力将医学理论知识与鲜活的临床实例有机结合起来。即老师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将问题结构化为PICOS模式[4,5],把提出的临床问题分解为5个明确的临床问题:①患者及疾病类型(P)描述患者的特点和同时存在的问题(如主要疾病、并发症及其他有临床意义的特征)?②干预(I)正在考虑哪种主要的干预措施(可以是一种诊断试验、一种预后因素和一种治疗等)?③比较(C)当前是否有一种可以替代的最佳方法?④感兴趣的结局(O)希望实现的治疗目标是什么?⑤问题和研究类型(S)所提问题属于哪一类型?最佳的诊断或治疗方案是什么?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处置能力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3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化,不仅是对学生的挑战,也对上课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方面,选择从事临床工作的专科医师,他们积累了本专科完整的知识体系,又有病人诊治的丰富案例。学生由被动灌输转化为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花费的时间、精力比以往增加数倍,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非传统教学可比,有利于他们在较短时间内由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但是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减少这些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还有待今后教学工作不断地总结和提升。

参考文献:

[1]Franklyn-Miller AD,Falvey EC,McCrory PR.Patient-based not problem-based learning:an Oslerian approach to clinical skills,looking back to move forward[J].J Postgrad Med,2009,55(30:198-203.

[2]田金徽,刘爱萍,申希平,等.PBL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39-43.

[3]Onyon C. Problem-based learning:a review of the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theory[J].Clin Teach, 2012,9(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