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负债经营 资产负债率
债务资本是一把“双刃剑”,与利润既有正相关关系,又有负相关关系。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也指出:在有效市场前提假设下,资本结构的变动会影响企业价值和企业的财务风险,债务融资方式相对于股权融资方式而言对企业更有利。本文分析了相关理论,并结合案例这件事上市公司实证分析,研究样本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影响公司绩效和财务风险以及怎样影响公司绩效的财务风险,检验国外经典的资本结构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适用性,对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Aghion.Boloton(2008)认为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可以降低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但是同时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Agrawal .A(2009)认为不论财务杠杆如何变化,企业综合资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而企业的总价值也是固定不变的,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无关。Allen.M.P(2011)加权平均成本取决于权益成本和负债成本,当企业用负债来减少发行在外的股票时,权益资本成本上升缓慢,负债成本平稳不变,而且比权益资本成本低,所以加权平均成本逐渐下降。当负债比例加大,权益资本成本加速上升,虽然负债在全部资本结构中比例增加,但不能抵消权益资本成本快速上升的影响,结果使加权平均成本下降到最低点后开始上升。
(二)国内文献 肖游(2006)从财务风险的特征、成因入手,提出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原则和程序。而关于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在结合之前研究的结果,引入了财务杠杆系数作为控制筹资风险的风险。吴井红(2005)认为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有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盈利有关。肖作平(2007)认为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和上市公司的财务费用比率有关。沈根详(2005)主要以权衡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资本结构与破产成本以及税盾效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应该是资产负债率在60%至70%之间,大于百分七十,破产成本将急剧上升,超过了税盾带来的效应。刘星(2011)放宽了MM定理关于所得税率恒定的条件,考察了在中国特殊国情下所得税率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资本结构与所得税率成正相关的关系。
多数学者研究的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很少学者考虑到负债收益与财务风险之间权衡利弊的关系,本文研究是基于负债收益和财务风险之间权衡的关系,以期完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企业负债规模越大,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也就越大相应地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企业的负债规模越大,要偿还的本金及利息就越多,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也就越大,因而其财务风险就越大。尤其是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到期债务的还本付息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会使企业破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企业财务风险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在企业负债经营的条件下,负债越多,则所需偿付的利息费用也越高。高的利息费用增加了企业可能因无法偿付债务带来的风险,故提高了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财务费用比率的高低也与营业收入密切相关,与营业收入成反比。如果企业具有较高的营业收入,则财务费用比率低,而其将具有较多的资金流用于偿还负债,因此财务风险也会相应较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费用比率正相关
从理论上说净资产收益率(ROE)受三个因素驱动:资本回报率(ROIC)、ROIC与R的差异即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DFL), 资产收益率(ROE)高的公司往往是因为资本回报率(ROIC)比较高,拥有着极高的经济商誉和较强的经济特许权,具备着较高的行业壁垒,往往不需要通过高的财务杠杆来获得负债收益,因为这样往往也会同时增加财务风险。而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不盈利,资本回报率(ROIC)低下,那么企业要偿还借款的本金及利息就会非常困难,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偿还债务的压力也可能使企业信誉受损,不能有效的再去筹集资金,导致陷入财务风险。盈利是支付长期本金利息所需资金的最可靠、最理想的来源。企业投资回报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其偿还债务的保障也就越大,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3:企业财务风险与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我国2011年浙江省在沪深两市A股的上市公司。剔除了以下特殊样本:(1)金融类上市公司;(2)研究期间内为特别转让和特殊处理的公司,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过否定或保留等审计意见的公司;(3)净利润小于零,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4)数据异常的公司。最终得到12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的所有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以及新浪财经网上公布的各上市公司的年度报表。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本文的研究变量主要包括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即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本文用综合杠杆(简称DTL)作为评价指标。综合杠杆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共同所起的作用,用于衡量销售量的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财务风险越大。运用综合杠杆来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能综合全面的考虑到企业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综合杠杆等于财务杠杆乘以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的高低和企业的筹资风险有紧密的联系,财务杠杆越高,企业的筹资风险越大,因为高的财务杠杆往往会导致企业较高的筹资成本,导致企业偿债压力加剧,经营杠杆的高低与企业的投资风险有精密的联系,经营杠杆越高,企业的投资风险越大,因为高的经营杠杆往往要求企业投资的项目的净现值也要较高,一旦投资项目净现值不如预期,企业的经营就会遭受风险。(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即上市公司的负债经营效益,根据企业成长效益的指标,综合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共选取了3个解释变量来衡量上市公司的负债经营效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用DAR表示)。企业的负债经营效益首先要确定的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其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企业财务费用比率(用FE/IFM表示),企业财务费用主要包括企业为负债经营所支付的利息费用,财务费用比率描述企业财务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是描述负债经营大小及效益的一个双重指标。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用ROE表示),描述企业在剔除负债效益之后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是企业资产对企业的收益最直接的贡献,描述企业的经营效益指标,结合上述两个指标,能很好的对企业的负债经营效益进行分析。(3)控制变量。财务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了上述提出的3个变量之外,还会有其他的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的管理效率等等。为控制上市公司其他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且基于数据的可取得性,引入企业的成长性(CIGR)、企业的所有制性质(OWNSP)、企业的规模(SIZE)作为控制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根据以上假设,建立模型如下: DTLi=β0+β1*DARi+β2*FE/IFMi+β3*ROEi+β4*CIGRi+β5*SIZEi+β6*OWNSPi+Ui,其中,βi为待估系数,Ui为随机扰动项,i表示第i家上市公司的数据。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选取了我国2011年浙江地区在沪深两市A股的304家上市公司来研究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筛选,最终选取了127家上市公司共计127个样本的数据。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二)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综合杠杆与资产负债率、财务费用比率和企业资产规模显著正相关,与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增长率成显著负相关,与公司的所有者性质关系不显著。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企业资产负债率、财务费用比率和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净资产收益率与主营业务增长率也呈显著正相关,这可能对实证分析的结果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但是根据统计分析的原理,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8,一般就认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从表中各相关系数值可以明显得出数据样本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不明显。
(三)回归分析 为了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在回归结果中计算了各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各变量的VIF值都接于1,通常情况下,当VIF值大于等于10时,共线性才会在变量间显现,所以本文模型中的各个变量之间并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另外,从表中可以得到,除主营业务增长率和所有制性质外,其他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均通过了0.0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可以发现:(1)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最大,在1%(sig=0.00
四、结论
从本文分析结果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财务费用比率对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有着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而资产收益率对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代表着的是公司的资本结构,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水平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内,一个公司资本结构越高,获得的税盾效益也就越高,但是必须要承受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要在可控的财务风险水平下,采取合适的资本结构。公司的财务费用比例代表着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一个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越高,财务风险也就会相应降低,公司必须要学会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降低自己的财务费用率,这样就能其他条件的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财务风险水平。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代表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公司的财务风险越低,这给我国的上市公司带来的启示是,要从根本上在保持一定盈利能力的前提下,同时也承受不过高的财务风险水平,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净资产收益水平,而要提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水平,必须引入优质资产,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能力,加强公司的营运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德芳、曾慕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6期。
[2]吴井红:《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初探》,《经济周刊》2006年第8期。
[3]肖游:《试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商业研究》2006年第13期。
[4]沈根详:《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风险》,《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5]刘新:《上市公司所得税与财务风险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6]李春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6期。
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有些企业过于追求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是错误的。首先,过度负债会抵消减税增加的收益。因为,随着负债比重的增加,企业利息费用在增加,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在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加大。这时,无论是企业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会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即要求提高资金报酬率,从而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大提高。其次,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虽然低于其它筹资方式,但不能用单项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只有当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至达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方能实现企业最大化这一目标。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因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众所周知,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的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目前,海西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欠缺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企业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见,反映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海西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海西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海西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也必然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益,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从而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五)企业内部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海西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在海西,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在资金结构中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此外,企业库存周转率不高,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无法实现销售,或者材料物质变质,也就表现为存货变现困难。而存货流动性差,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造成资金无效占用,加重财务负担。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慎造成的损失。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一)财务风险的控制
1.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产生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海西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我们可以,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通过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首先,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对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因素进行监控,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其次,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一般来讲,企业都会有债务负担,所以便有筹资风险。而一个全部拥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根据预警信息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并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
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
2.合理确定债务规模。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首先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一般而言,确定负债规模应该考虑以下因素,如警惕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防范财务风险和关注财务拮据成本。我们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根据上文提到的企业财务预警的“诊断”,要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经营者业绩,使企业获得负债资金效应,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2)负债经营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增强经济实力。(3)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破产的危机。首先,在资金结构中,若负债的比例过大,即过度负债经营,那么依赖于外界的因素过多,也就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生产经营环节稍有脱节,资金回收不及时,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降低了企业经营利润,削弱了企业活力。其次,因负债率升高,财务风险加大,在财务杠杆作用下自有资金收益率下降,企业承受能力降低,偿还能力减弱。一旦企业出现坏账,产品积压,那么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危机。所以企业在调整和控制其财务风险时,一定要将这个“度”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甚至将企业引向破产的边缘。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通过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应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策略来解决现阶段和未来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而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对财务风险做出恰当的处理。财务风险的处理是风险的事后控制,具体方法主要有: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在损失发生后,或从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注重投资决策问题。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企业决策者必须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分散风险可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以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将产品卖给商业部门,将一些定点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等。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当市场不可测因素增多,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在全部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建立风险控制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建立风险基金,如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选择最佳资本结构,使企业风险最小而盈利能力达到最大化。企业筹措资金时,应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与发展的不同时期,既充分考虑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及金融市场状况,又要考虑企业现有资金以及未来的财务收支状况,选择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确定银行融资规模与结构,动态地平衡短期、中期与长期负债比率,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关键词 资本结构 企业财务 优化决策
一、企业资本结构分析
一般而言,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其一,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顺利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加投资者的财富;其二,资本成本,风险水平相对于收益应当最低;其三,保持合理的资产流动性和资本结构弹性。企业价值是企业收益和风险的综合体现。下面着重从后两个方面分析:
(一)资本成本、风险水平与收益
企业筹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即各种筹资方式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以最小的风险实现最大的收益。即以一定的风险实现最大的收益或在收益一定时有最小的风险。
(二)资产流动性和资本结构弹性
企业在选择资本结构时必然要考虑到资产的流动性即长期资产和短期资产的比例。短期资产的变现能力强,能够及时变现以应对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资金短缺风险相对较小,但是短期资产的收益性较弱,较多的短期资产使企业的收益率降低;反之,长期资产变现能力差而具有较高的收益性,长期资产比例过高会使企业的风险增加。
二、衡量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标准
各种资金来源的比例关系构成了企业资本结构。负债资金所占的比例增加,资金成本会降低,但同时财务风险会加大。因此,如何确定负债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筹资决策确定最优资本结构时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企业必须通过资金成本与财务风险的分析以寻求最优资本结构,从而选择最佳的筹资方案。
(一)综合资金成本最低化
在风险可控范围内,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综合资金成本最低。企业综合资金成本最低可以通过行业综合资金成本来进行比较。
(二)在收益状况上表现为投资收益稳定且最大化
“投资收益”是企业投入全部资金所获得的收益。一般可用总资产净利率或净资产收益率来表示。总资产净利率能综合反映企业对经济资源的运用效益程度,也能反映经济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和恰当。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反映企业对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益,也能反映运用财务杠杆取得的收益。
(三)在总量规模上及时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是以资金的正常周转为前提的。如果资金不足,将会影响到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将会使预期的息税前利润(EBIT)难以得到保证,更不用说股东财富最大化了。反之,如果资金过剩,将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果,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最优的资金结构必须保证企业正常周转的资金需要。
(四)在财务结构上安排合理
企业要从资金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时间和额度上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科学预测和合理安排长短期资金比例。一般而言,资金流动慢、现金流量小的行业与企业,流动负债的比例就应低一些。资金流动快、现金流量大的行业与企业,流动负债的比例可以高一些,如商业、电信业、电力等行业,短期资金的比例就会大大高于长期资金。确保企业可以按期偿还债务,资金能够顺畅周转,保证企业的持m发展。
(五)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最大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扩大所有者权益。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力求使负债经营所获收益尽可能多地超过负债经营成本,进而提高所有者的资本收益率。
三、最优资本结构决策的选择
(一)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决策的常用方法
第一,无差异点分析法。无差异点分析法(EPS),也称每股利润分析法,它是利用税后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分析来选择和确定负债与权益间的比例或数量关系的方法。所谓税后资本利润率无差异点,是指两种方式(即负债与权益)下税后资本利润率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也称息税前利润平衡点或无差异点。当息税前利润等于EBIT的值时,选择权益资本与选择负债资本筹资都是一样的;当息税前利润预计大于EBIT的值时,则追加负债筹资更为有利;当税息前利润预计小于EBIT的值时,则增加权益资本筹资更为有利。第二,比较资本成本法。比较资本成本法(WACC)。即通过比较不同的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成本,选择其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资本结构的方法。其程序包括:首先拟定几个筹资方案;其次确定各方案的资本结构;然后计算各方案的加权平均成本;最后通过比较,选择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结构为最优资本结构。第三,投资收益和综合资金成本。在不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综合资金成本就是以债务和股权分别在全部资金中的比重与各自的必要收益率计算的加权平均值。用公式表示为:K=Kd×D/(D+E)+Ke×E/(D+E)
公式中,K代表综合资金成本;Kd和Ke分别代表负债利率和股票收益;D和E 分别代表企业中负债资金数额和股权资金额;D/(D+E)为资产负债比率,E/(D+E)为权益资金比率。
在企业投资风险既定的条件下,企业提高负债比例,可以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股东的预期收益率不受负债比例变动的影响。只要企业按确定的利息率负债,这时负债的比例D/(D+E)上升,而权益比例E/(D+E)会相应下降,综合资金成本K也将随之下降。随着企业的负债率进一步的提高,股东因为投资项目的风险增大,而要求较高的收益率时,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会停止下降,而转向上升;如果债权人这时所要求的投资收益率也因此而增加,综合资金成本K上升的速度会更快。
(二)企业案例分析
A公司自建立以来一直无长期债务,其资金全部由普通股资本组成,股票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2010年企业息税前盈余为3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无风险报酬率为8%,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为15%,股票β系数为1。其权益资本成本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来确定。即:
ks=rf+β(rm+rf)
所以企业当前的Ks=8%+1×(15%-8%)=15%
其中Ks为权益资本成本,rf为无风险报酬率,rm为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
由于企业无长期负债,所以根据公式kw=kb()(1-T)+KS()计算得出:Kw=Ks=15%
其中Kw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b为债务资本成本,S为股票价值,B为债券价值,V为企业价值,T为企业所得税率。
所以企业的股票价值S=(EBIT-I)(1-T)/Ks=(300-0)(1-25%)/15%=1500(万元)
其中EBIT为息税前盈余,I为利息额。
所以根据V=S+B,企业当前的总价值V=S=1500(万元)
以上便是该企业目前在权益资本占长期资金来源100%资本结构下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财务总监和经理认为企业目前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于是向总经理提出改善企业目前的资本结构的建议。但总经理不同意。他认为目前企业的资本结构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因为他信奉的是营业收益理论。即认为不论企业有无负债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企业的总价值也是固定不变的。因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时,即使债务资本成本不变,但由于负债的增加会加大权益的风险,使权益资本成本上升,这样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会因为负债比率的提高而降低,而是维持不变。所以,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决定企业价值的应是企业收益。(如图1)
所以依据此理论,总经理认为无须改变企业目前的资本结构。
但财务经理认为营业收益理论中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变是不正确的。其认为净收益理论才是合理的。因为负债可以降低资本成本,无论负债程度多高,企业的债务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都不会变化,因此,负债程度越高,企业价值越大。所以,只要债务资本成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那么负债越多,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就越低,企业的价值就越大。当负债比率为100%时,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如D2)
因此A企业的财务经理认为当前企业应发行债券换回股票,负债比率越高越好,其认为负债比率最好能达到100%。
但财务总监认为营业收益理论和净收益理论都有一定的极端性,他认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可以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总市场价值。但并不是负债程度越高企业价值越大。因为随着债务比率的不断提高,权益资本成本也会上升。当负债比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权益资本成本的上升不再能为债务的低成本所抵消,这样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便会上升。因此企业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时存在最佳资本结构,企业价值最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理论。(如图3)
因此,财务总监认为企业应改善目前的资本结构,可通过发行债券购回部分股票,寻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最佳资本结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债务和权益资本之间的合理安排和转换。针对A企业的问题除了考虑定性分析法,分析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和衡量资本结构的标准外,还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如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比较资金成本法等,A企业可以做出最后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最佳资本结构。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0 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一系列的财务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的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使得企业的财务变得不明朗化,在财务汇算中出现一些资金活动与证据难以相符的现象,从而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甚至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又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小企业由于财务结构的不合理而带来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使其丧失偿债能力,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境地中;二是借款数额的增加导致中小企业所有者收益的波动性,由于负债可能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产生亏损的风险。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大致的则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几个大类。为了能使风险尽可能地降低,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范。
1 企业应该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大,许多中小企业因为没有及时有效地解决财务危机而倒闭了。因此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的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中小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保障中小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一个风险预测控制系统,它能利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前以财务指标数据的形式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寻找导致财务恶化的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财务风险防患于未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是要明确预警的范围。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首先要防范的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当然也不能忽视对信用风险、价格风险等其他风险的防范。第二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财务风险预警是以企业真实准确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料为基础的。有效的内部控制既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有序化、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能为预警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让高层管理者及时准确地掌握真实的财务活动信息,并对收到的预警信号做出相应的反馈对策,真正地将财务预警落实到实处。第三是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风险预警模型的大部分数据是来自财务人员或会计数据,财务上出入往来数据的真实完整是风险预警机制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因此,财务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预警机制实施的成功与否。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不是特别的令人满意,业务技能不够扎实,没有很好的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缺乏信息处理、分析的能力。因此,中小企业应建立相应的人才培训和再教育制度,通过培训和对外交流不断培养自身员工的业务处理能力和信息处理分析能力,增强其专业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业务水平等综合素质。
2 筹资环节财务风险的防范
为了能很好的防范筹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办法:
2.1 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筹集资本的主要渠道,其借款利息也相对较低。所以说,中小企业应竭尽全力同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获得他们的最大的支持,为企业的发展需求资金创造一个很好的资金输入渠道。这则需要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努力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更需要中小企业通过自身做出的努力。
2.2 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加强对自己资金的控制和管理,对企业各种收入支出的往来款项要严格地审批。中小企业自身的经济因素决定了企业对自有资金充分利用的重要性。
2.3 优化资本结构,适度负债经营。中小企业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其判断标准有两个:一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财富,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二是资产保持最大的流动,并使资本结构具有弹性。其中,资本成本最低是主要标准。从资本成本及财务风险的分析可看出,负债筹资具有降低税务支出、降低资本成本,使主要资本利润率不断提高等杠杆作用和功能。因此,对外负债是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选择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使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降至最低水平的标志之一。
2.4 把握时机,积极拓宽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相对大企业来说是比较窄的。所以说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筹资渠道,除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以外,还应充分利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一些商业信用。
3 投资环节的风险防范
投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必须要有的一种经营方式,对于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的防范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决策研究;资本成本;企业运营;事业单位
企业在筹措发展资金时所需要花费的必要开销称之为资本成本,在更加具体的角度分为资金筹集以及资金占用两部分费用。资金占用部分的支出费用即成本资本的资金占用费用,资金的筹集费用则是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需要支付的各类大大小小费用的总和。企业股票的利息、银行借款和企业债券利息等部分的实际开支,都是企业的资本成本。资本成本作为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管理理念,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筹资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对于资本成本理念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误区和差异。在企业财务部门对于企业资本成本的估算和计量当中,能够得到企业筹措发展资金、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从而为企业建立最佳且全面的资本结构提供基本的标准和基础的理论依据。
一、资本成本的基本理念分析
(一)资本成本的基本概念
资本成本在狭义和广义上有着不同的内涵,狭义方面主要是指企业筹措运营必要资金以及获取长期发展资金所需要承担的开支,在财务理念中,长期资金也被称为企业发展的资本,所以资本成本的概念又包含企业为了筹集运营资金而开展的筹资和融资过程。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资本成本是现代企业运营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首先,资本成本受到企业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提出的利益回报率的影响。其次,资本成本的具体内容还囊括了融资企业参与各项投资项目时所需要花费的资金成本。资本成本的基本理念往往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对于企业的资金筹措工作而言,资本成本是企业选择融资方、建立筹资方案的基础,企业可以在分析成本资本的基础上选择开销最低的筹措资金措施。从广义方面分析,融资企业筹集发展资金和使用这部分资金开展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都属于资本成本的考虑范围。以融资企业的投资活动分析可知,资本成本是融资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取舍因素,融资企业在对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评定时,必须以资本成本作为基本标准和核心依据。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成果也需要依靠资本成本进行衡量,只有比对融资企业的经营利润率和资本成本,确定经营利润率远大于资本成本,才能够表示该企业获取了经济利润,业绩良好。
(二)资本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常情况下,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而言,资本成本主要包含筹资成本和用资成本两个部分。融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支付的开销称为用资成本,比如企业需要支付的股份利息、企业需要偿还的银行贷款等。企业运营时为了筹集到所需资产而产生的必要开销被称为筹资成本,比如企业为了发行股票必须要支付的公证费、发行费和印刷费等。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企业必须长期承担用资成本,而筹资成本则只体现于融资阶段,仅需要在此阶段支付,并且需要一次性扣除。此外,资本成本还可以按照资金的实际用途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边际资本成本、加权平均成本和个人资本成本。首先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企业往往需要扩大业务规模,因此需要更多的投资,在寻找追加投资的投资商时所产生的必要开销,称为边际资本成本,企业获得最佳追加资产的关键标准是边际资本成本的比率和规模。其次加权平均成本赋予不同融资方式以不同的权重,从而根据加权算法计算出科学性的资本成本。加权的权重应为各种金融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得到的资金在融资总额中的实际比例。最后则是个人资本成本。公司利用某种单一的融资方式所得到的资本成本称为个人资本成本,如普通股票、长期债务成本和实物股成本。
(三)决定资本成本高低的核心影响因素
总体经济形势直接决定了经济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以及预期的通货膨胀概率。一般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直接反映在无风险回报率的变化当中。如果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供求份额发生变化,或通货膨胀水平发生重大变化,投资者就需要在先前的投资基础上上调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的交易情况也影响着证券投资所带来的金融风险,进而引起企业资本成本的波动。证券市场的交易情况变化包括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程度和市场流动的困难程度。如果某一特定类型证券的市场流动性不足,投资者就更难出售或购买证券,变现风险更高,企业的运营获取的经济效益会减少,投资商要求的投资回报率占比更大,企业的资本成本就会提高。另外就融资企业内部的融资和运营而言,资本成本主要影响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的水平。企业的运营风险是企业根据投资商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作出投资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变高,投资者就需要提高回报率需求,要求融资企业给予更多的资金回报。不同企业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筹措运营资金,最终促使融资企业形成不同的资金结构,因此会产生不同比例和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以及资本成本。所以,资本成本也成了融资企业建立企业最佳资金结构的核心依据。在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融资数额不断增加,企业的资产成本也随之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果企业筹集到的发展资金数额比企业的增资成本要小,证明企业当前发展阶段不缺乏资金基础,便可以暂时不用追加融资。
二、企业资本成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一)资本成本是企业开展筹资活动,并设计资本结构的核心依据
企业获取发展资金主要有权益筹资以及债务筹集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都具备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将融资或者筹措到的运营资金合理地分配给债务和权益两个部分,从而确立最为科学且合理的资本结构。在风险处于可控环境时,企业大多会选择债务筹资作为主要模式,借助财务杠杆的平衡原理,扩大企业的实际经济收益。但是在债务筹资所占比例持续提高的发展趋势下,企业运营的财务风险率也会随之提高,从而导致负债成本大大增加,企业所采取的不同资本结构,直接决定了资本成本和企业运营风险的高低。企业设计最优化的资本结构,既可以充分地发挥企业财务杠杆带来的优势,又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财务风险。从财务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在筹措发展资金时必须保证筹资数额等于或大于资本成本,才能够维系企业后续发展的正常推进。在对各类筹资措施进行比对分析时,企业必须关注加权资本成本以及个别资本成本。企业必须根据个别资本成本的高低选择并分配筹资形式,并且将个别资本成本与企业的运行风险结合,设计出最优质的企业资本结构。除此之外,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通常伴随着各种不同的发展时期出现不断地变化,根据行业的差异,企业的最优资本成本也在持续发生变化。
(二)资本成本作为企业方案评价的核心标准
企业可以利用不同的融资渠道筹集发展资金,不同的融资渠道可以产生不同价值的资本成本,并导致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经济风险问题。然而,无论以何种方式以及通过何种渠道筹集资金,资本成本都必须作为一个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加以考虑。现代化发展企业通常选择动态评估方法来评估投资项目,与静态评估方法相比,动态评估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在企业外部融资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额外的资本成本,因此动态评估机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确定性,现阶段企业发展应用率最高的动态评估机制有净现值法和内涵报酬率两种不同的评估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周期之内,融资企业的现金流入以及现金流出总值之间的差值计算方法,被称为净现值法。如果企业利用净现值法评估需要投资的项目,只有预定项目的折现现金流在零以上,才有投资的必要。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净现值法是最简单的投资评价制度之一,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评定项目过程中。投资项目能够为融资企业带来的实际资金收益效率被称为内涵报酬率,企业对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率以及内涵报酬率进行比对,如果内涵报酬率大于或等于资本成本率,则证明该项目可以投资,反之则需要慎重考虑。
(三)资本成本能够起到衡量企业效率的基本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持续发展,逐渐兴起了将价值作为核心和出发点的运营评价体系。在该运营体系当中,企业运营的核心评价指标是经济增加值,即EVA,对于该评价体系而言,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最为核心的变量。经济增加值的概念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创收的利润,在扣除掉股权以及债务之后所得到的有效收入,当企业的收益率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时,运营活动才能够为企业股东创造回报价值,EVA评价机制具备较多传统评价机制达不到的优点:一方面是经济增加值能够促进企业合理、科学且理性的进行投资,使资本成本成为企业做经济决策的硬性约束条件;另一方面则是经济增加值可以促使人们更加客观的评价企业的价值,同时促使企业在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起企业的发展成本分配。
三、现阶段我国企业资本成本的研究现状以及形成原因
(一)我国企业的资本成本研究发展
自从进入到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期间出现了较多的国营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具备同样的经营理念,并且没有学习到国外先进、成熟企业的发展核心,对于资本成本的理解和应用也停止于表层。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我国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市场环境。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阶段,供给量远远小于需求,几乎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速度都非常迅速,并且每一个行业都作为买方市场存在,因此企业的资本成本远远低于企业的实际收益,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很少考虑到资本成本。然而随着经济市场的逐渐成熟,发展时期的经济模式很难适应成熟时期的经济市场环境,在经济市场逐渐稳定的环境下,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维护企业的正常发展,就必须重视资本成本的约束作用,对于资本成本的演进逐渐成了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资本成本的研究现状
现阶段中国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偿还债务,因此企业债务成本显而易见。然而,巨大的债务成本使得企业很容易忽视股权成本。大部分的国产企业认为,股权成本则不需要支付利息和资本。除此之外,从技术层面分析,股权成本对应的评估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困难和较强的局限性,折旧导致融资企业在对股权融资活动进行评判时缺少基本的资本成本。例如,在投资组合较低、投资者相对比较分散的国债时,我国经济市场缺少无风险的短期投资平台。股权成本的估算难度过大,导致我国企业对于资本成本的概念理解程度不足,甚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资本成本计算机制。
四、企业资本成本决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资本成本是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市场基本框架的核心影响因素,因此现代化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资本成本作为基础,构建合理的企业形象。首先需要通过企业的现代化变革,构建起我国整体的多层次贸易化经济市场。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试产改革的起步阶段,出于安全考虑,国内企业一直把国内投资者作为企业吸纳和筹措资金的主体,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分析,为了我国经济市场的持续发展,需要合理地吸引并引进境外的投资者,帮助我国企业树立起正确的资本成本意识,促进我国企业进行持续且科学的投资。其次则需要尽可能强化企业管理者的资本成本思维,企业的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行使,这符合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优越性。然而由于股东和股东大会的控制和限制,经营者与企业之间的边际利益关系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运行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在公司资本成本管理方面造成了巨大漏洞。最后,在培养战略投资者时,必须以资本市场环境作为基础,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将经营者培养成战略投资者,从而使股东大会真正支配企业,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并通过限制和控制其管理者,充分地体现出现代化企业在支配权和所有权拆分方面的巨大优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依照企业当前的真实发展情况,以及经济市场整体的运营环境,采取特定的融资方式,运用适当的筹资手段,获取发展和经营所需的基本资源,从而有效降低企业运营的总资本成本,适当提升财务利益,最终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为了尽可能全面的适应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竞争,保证企业的发展地位,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逐步研究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结语
资本成本作为现代企业运营财务管理部分的核心概念,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筹资策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想要实现现代化改革,使企业能够在日渐变化的社会经济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就需要重视资本成本决策研究的重要性。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以资本成本管理为基础和核心,并且以经济求利的原则作为核心和基础,重点研究企业的管理中应该如何使企业的生产价值最大化,进行合理的财务决策。在资本成本决策方案制定完成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还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运营需求的变化,适当的调整原先的决策,从而保证投资决策始终科学合理,适应企业的运营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卢雅琴.关于社会企业资本成本决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09):95–97.
[2]刘艳红.资本成本决策研究[J].商讯,2019(35):160+162.
[3]林玲.关于资本成本决策研究[J].商讯,2018(17):73–74.
[4]吴寅寅.资本成本决策研究[J].财经界,2017(02):86.
[5]周林.企业资本成本决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05):28–29.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
1.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资本结构不当。这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4)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5)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负债期限结构不当。这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7)筹资顺序安排不当。这种风险主要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在筹资顺序上,要求债务融资必须置于流通股融资之后,并注意保持间隔期。如果发行时间、筹资顺序不当,则必然会加大筹资风险,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2.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将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现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的利息率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
二、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必须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②提高风险价值观念;③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④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优化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巧舞“双刃剑”。
企业要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运用不当,则会给企业造成损失,降低企业的价值。
4.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5.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
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6.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即:先考虑内源融资,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外部融资时,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才考虑股权融资。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7.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
1.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资本结构不当。这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4)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5)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负债期限结构不当。这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7)筹资顺序安排不当。这种风险主要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在筹资顺序上,要求债务融资必须置于流通股融资之后,并注意保持间隔期。如果发行时间、筹资顺序不当,则必然会加大筹资风险,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2.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将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现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的利息率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
二、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必须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②提高风险价值观念;③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④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优化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巧舞“双刃剑”。
企业要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运用不当,则会给企业造成损失,降低企业的价值。
4.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5.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
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6.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即:先考虑内源融资,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外部融资时,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才考虑股权融资。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7.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关键词:盈余波动 权益资本成本 盈余质量 应计波动
一、引言
盈余波动性是会计盈余质量重要维度之一,也是企业经营和财务风险的外在表现方式之一。在评价企业绩效中,忽略盈余风险的评价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客观的。然而在已有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中,对稳定公司盈余方面的研究甚少。研究表明公司的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盈余相对越稳定,盈余波动性越不明显的(Cheng et.al,2008),而相对于一股独大的治理结构而言,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有效降低公司盈余的波动性(李琳等,2009)。公司治理能体现在稳定盈余波动的效应层面,那么盈余波动对公司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经济后果呢?尽管已有研究也表明公司现金流和盈余的波动都会降低投资者所持股票的价值(Allayannis et.al,2003;周敏,2009),公司盈余波动性可能会对公司未来融资成本带来不利影响,因为盈余波动性会提高企业未来破产风险(Trueman et.al,1988)。但是对研究盈余波动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对类似中国这样的新兴资本市场国家的经验研究就更少了。本文研究的立意就在于研究中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盈余波动以及盈余波动组成中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无论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股市市值,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对于盈余波动性的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系从盈余波动入手,结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进行计量,运用盈余波动性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经验模型。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 Francis等(2005)研究了外部投资者能否对应计质量进行定价,结果发现差的应计质量与大的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是相关的,作者还将应计质量分为固有应计和任意应计,发现固有应计与资本成本的关系更为显著,研究中同时还发现应计利润中的风险波动性越高,则公司的资本成本就越高,外部投资者所要求最低报酬率也就越高。Lang(1991)发现企业会计盈余波动性越大,其盈余反应系数也就越低。Teoh等(1993)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与降低资本成本、信息不对称和风险相关。Botosan(1997)以美国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则其股权融资成本就越低(Botosan等,2002)。汪炜和蒋高峰(2004)选用了沪市2002年前上市公司的样本,在控制公司规模效益和财务风险的情形下,研究发现提高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可以有助于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曾颖和陆正飞(2006)选用深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其股权融资成本较低。Howatt等(2009)认为股利政策能传递出企业的盈余波动的风险,也就意味着企业的盈余波动在未来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Allayannis等(2003)研究发现盈余波动和现金流波动与投资者对企业的价值评估呈负向关系,经验数据表明盈余的变化会引起企业价值的变化,而盈余波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主要源于现金流波动。盈余中应计项目与现金流的波动性对盈余预测有着不同的信息含量,而已有对现金流波动的研究也很少从预测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大都从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的角度研究现金流波动。但会计盈余的波动性相对于现金流的波动性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更具有统计意义和经济意义。Barnes(2001)研究发现企业盈余波动性与市场账面比值呈显著地负向关系。Brennan等(1991)等发现分析家们在选择分析对象时,会极力避开盈余波动大的公司,因为盈余波动性也降低了企业的市场价值。Trueman等(1988)认为公司盈余波动性可能会对公司未来融资成本带来不利影响,因为盈余波动性会提高企业未来破产风险。Froot等(1993)认为公司平稳现金流量,降低了公司对外部高成本融资的依赖,从而能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Minton等(1999)研究发现现金流波动性与资本性投资支出、研发支出、广告费用等呈显著负相关,发现在外部融资成本高的企业现金波动投资敏感系数较大,同时也发现盈余和现金流的波动成本较高,与外源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
(二)国内文献 陈冬华和沈永建(2009)认为公司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产生的风险的影响,企业业绩波动一方面是因为收入和经营成本的内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来源于企业必须的财务支付,如因债务融资而带来的利息以及职工工资等。周敏等(2009)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也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波动性与企业价值负相关,而盈余波动与企业价值无固定关系,但没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原因是否由于应计现象引起的(Sloan,1996)。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假设 从已有的研究中可见,高质量的盈余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而盈余波动不仅是盈余质量的指标之一,而且盈余波动本身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外在表现,它的高低一定程度体现了企业未来的经营和财务风险的高低,从而会影响外部投资者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溢价要求,最终反映在权益资产成本的高低上。为此,本文据此提出假设:
假设:企业盈余波动性会影响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
( 二 )变量定义 本文采用CAPM方法来计算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其计算公式为:权益资本成本率=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年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其中,无风险收益率为无风险利息收益率;β为上市公司的综合市场风险系数; 市场收益率为2003年至2006 年间考虑现金股利再投资的综合月平均市场收益率乘以12。为满足研究设计的要求,本文选用了一些替代变量:盈余(ROAs)为总资产收益率即企业净利润与平均总资产的比值(年初与年末总资产的平均值)。为了进一步研究盈余组成部分的现金流和应计波动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本文还提取了现金流与应计项目的波动指标,现金流(CFOs)为经营现金流量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平均总资产的比值(年初与年末总资产的平均值);应计项目(Accruals)为企业收益与经营现金流的差额 (Dichev et al.,2009);盈余波动性(Vol(ROAs))是通过样本观察期前5年的总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来替代;其他波动性的指标(Vol(CFOs)、Vol(Accruals))亦采用标准差来代替。
( 三 )模型建立Gebhardt等(2004)使用行业特性、账面市值比、预测长期增长率以及分析师盈余预测差异解释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结果发现上述四个变量能在60%的程度上解释权益资本成本的差异。同样叶康涛、陆正飞(2004)研究也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受到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账面市值比、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规模越大,意味着企业越接近或已经进入成熟期,其承担风险能力就越大,外部投资者所需承担的风险就越低,权益成本越低。企业账面市值比越大,即市场对企业评估值越低,可能企业被市场所低估,权益成本将越高。企业负债率越高,企业破产风险越大,外部投资者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高,权益成本就越高。同样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其不确定因素越多,所将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外部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权益成本也就越高。为此本文将研究模型设定为:Re=β0+β1SD_ROA+β2Size+β3B/M+β4LEV+β5Growth+ε(1)
其中,Re为权益融资成本,SD_ROA为盈余的波动性,Size企业的规模,B/M为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比值,LEV企业资产负债率,即资本结构,Growth企业的成长率,主营业务年增长率。
( 四 )样本选取 本文选用2003年至2006年在A股上市公司样本2,455个。其中已剔除发行B股以及观察期前7年中数据缺失的样本。每个样本包括观察年在内共需8年数据,前三年为上市初三年,可能存在上市盈余管理的问题,为了避免对盈余的影响均滞后三年,取后五年的盈余计算盈余波动。其中获得2003年440个样本,2004年632个样本,2005年656个样本,2006年727个样本。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一 )描述性统计(表1)为研究样本的初步分析列表,从统计指标可见,所选样本通过进行Winsor处理后,分布较为均匀,适合进行回归分析。
( 二 )相关性分析(表2)为研究样本的变量间相关系数列表。从(表2)可见,权益成本(Re)与盈余波动性(SD_ROA)和应计波动性(SD_AQ)之间存在正的相关系数,而且相关系数的可信度均超过99%,即说明本文的假设在单变量间的检验是成立的。而在(表2)列示的账面市值比(B/Ma、B/Mb)、企业规模(Size)和资产负债率(LEV)均与理论推导的符号不符,但是这还并能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即为(表2)所示的情形,还需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得到的证据才更可信。 (表2)中所列研究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下,初步可以认定不存在共线性的问题,但具体还需进行方差膨胀因子(VIF)来检验。
( 三 )回归分析(表3)为盈余波动性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的回归分析表,从(表3)可见,盈余波动性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显著地正向关系,即企业盈余波动性越大其外部权益资本成本就越高。为更为客观的获得经验证据,本还对模型变量进行了局部变动,首先将行业因素加入模型中,Model(3)和Model(6)显示的结果表明行业因素的控制并没有影响盈余波动性对权益成本的正向关系并没受到影响,其次将其中B/Ma(是用净资产表示非流通股)变换为B/Mb(是用股价表示非流通股),Model(4)―Model(6)显示的结果表明,同样盈余波动性对权益成本的正向关系也没受到影响。本文为了检验模型是否违背共线性、序列相关性以及异方差性,而影响输出结果的准确性,还进行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其检验结果VIF均小于2,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而(表3)显示DW值也均在2的左右,也不不存在自相关性,为了检验异方差性,本文进行了异方差调整检验Model(2)和Model(4),结果显示异常差性也并没有影响检验结果的稳健性。但控制变量中与相关系数表的结果一样,存在与本文假设推导有偏差。其中账面市值比(B/Ma、B/Mb)越高,则股权成本越低,而企业规模越大,股权成本反而越高。这样结果与叶康涛和陆正飞(2004)的研究结果相同。其可能的解释为:市场并非低估账面市值比高企业的股票价值,而是有可能高估了这些企业的股票价值,即表示账面市值比高的企业其风险较低,此外,可能我国股市还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小盘股效应”,即股民较热衷于小盘股,从而导致大企业的股票价格被低估。会计盈余是可以分为现金盈余与应计盈余,而现金盈余与应计盈余有着不同信息含量和持续性(Sloan,1996)。为了进一步研究盈余波动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原因,本文对现金波动性和应计波动性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运用模型(1)进行了回归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可见,现金流波动性对权益资本成本并没有存在显著地关系,而应计波动在控制行业因素下对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地正向关系。可见盈余中应计项目的质量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是相关的(Francis,2005),即盈余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计质量的高低。这也符合“应计现象”的解释,即应计项目的持续性会低于现金流的持续性,盈余波动性取决于应计项目的波动性。同样对(表4)所列的结果也检验模型是否违背共线性、序列相关性以及异方差性。结果与表3中的结果相同,同时控制变量的情况也与(表3)相同。
五、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盈余质量维度中盈余波动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发现盈余波动会影响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即企业的盈余波动性越大,其权益资本成本就越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控制了行业因素的情形下,应计项目的波动性也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即企业盈余中应计项目波动性越大,权益资本成本越高,而没有证据表明现金流波动会影响到权益资本成本。这样的结论与Sloan(1996)提出的“应计现象”中现金流的持续性高于应计项目的持续性,即外部投资可能更会关注应计项目的质量。而在其他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因素中,本文还发现账面市值比(B/Ma、B/Mb)越高,则股权成本越低,而企业规模越大,股权成本反而越高,其可能的解释为:市场并非低估账面市值比高企业的股票价值,而是有可能高估了这些企业的股票价值,即表示账面市值比高的企业其风险较低,此外,可能我国股市还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小盘股效应”,即股民较热衷于小盘股,从而导致大企业的股票价格被低估(叶康涛和陆正飞,2004)。尽管本文在理论和经验证据两个方面证明了盈余波动性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但是经验研究在权益资本成本本身的计量上存在的分歧较大,而且数据资料的限制使得更好的计量方法很难实现。为此,这将是今后研究权益资本成本的重点。此外,出于文章研究目的的考虑,本文尚未对应计再细分研究,或许从可操纵应计和非可操纵应计能得到更深入的研究结论,这也是今后可研究的内容。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7087211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2]姜付秀、支晓强、张敏:《投资者利益保护和权益融资成本》,《管理世界》2008年第2期。
[3]李琳、刘凤委、卢文彬:《基于公司业绩波动性的股权制衡治理效应研究》,《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4]牛建波:《董事会规模的治理效应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5]Cheng S.J., Board Size and the Variability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Journal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
[6]Francis J., La Fond R., Schipper, K., Costs of Equity and Earnings Attributes.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4.
[7]Francis J., La Fond, R., Olsson, P., Schipper, K., The Market Pricing of Accruals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5.
[8]Francis, J., Nanda, D., Olsson, P., Voluntary Disclosure, Earnings Quality, and Cos of Capit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8.
关键词:筹资方式;筹资成本;筹资组合;筹资风险
一、筹资方式
(一)7种传统筹资方式的内容
一般而言,企业的筹资方式有以下7种:投入资本筹资、发行股票筹资、发行债券筹资、发行商业本票筹资、银行借款筹资、商业信用筹资、租赁筹资。
(二)各筹资方式的优缺点
1、投入资本筹资的优点:能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借款能力;可以直接获取投资者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尽快开拓市场;可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报酬,比较灵活,财务风险较小。投入资本筹资缺点:资金成本较高;企业控制权容易分散。
2、发行普通股的优点:无固定利息负担,无固定到期日,无到期偿付的风险;能增加总价值提高公司的信誉;筹资限制较少。缺点:筹资成本较高;分配的股利无法抵扣税额;发行费用也比较高。
3、债券筹资的优点:债券成本较低;可利用财务杠杆;保障股东控制权;便于调整资本结构。缺点: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件较多;筹资数量有限。
4、长期借款的优点:筹资速度快;资金筹资成本较低;借款弹性好,如有正当理由,还可延期归还;可利用财务杠杆,与债券筹资相同。长期借款的缺点:必须定期付息,财务风险大;限制条款多;筹资数量有限。
5、商业信用筹资具有及时、便利、外在风险较小的好处,但受外部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即使不考虑成本,也不能无限利用。
6、租赁筹资的优缺点:迅速获得所需资金,筹资速度快;租赁筹资限制较少;可适当降低不能偿付的危险;承租企业能享受税上利益。缺点:资金成本较高;可能加重资金负担;若不能享有设备残值,会带来机会损失。
二、最优的筹资组合方式
(一)企业筹资环境
企业筹资环境是企业进行筹资活动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对企业筹资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提供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对企业筹资进行制约、干预甚至胁迫。金融环境是企业筹资的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筹资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应了解金融市场,熟悉金融机构,掌握金融政策。经济环境因素是企业筹资活动所处的大环境,一般有宏观经济政策,物价变动和周期变化,对整个社会资本的流动和企业的筹资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企业筹资的法律环境是指规范和制约企业筹资行为的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的筹资行为应在这些法规的规范和制约下进行。
(二)筹资数量的预测
筹资数量预测的基本依据:企业筹资预测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以下方面:法律依据,主要是指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和企业负债限额的规定;企业经营规模依据,一般而言,公司规模越大,所需资本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其他因素,包括利率的高低、对外投资的多少、企业的信用状况等。可按照筹资数量预测的因素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及线性回归法预测筹资数量。
(三)测算资本成本率,分析筹资风险,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组合
1、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取得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取得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主要指发行债券、股票的费用,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的手续费用等;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主要由货币时间价值构成,如股利、利息等。分别通过测算借款资本成本率、债券资本成本率、普通股资本成本率、优先股资本成本率、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率来分析哪种筹资方式比较合理。而要达到最优的筹资方式的组合应该考虑的是几种筹资方式所组成的资本结构下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选择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的筹资方式的组合,但是这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看,不能盲目地选择而错过的发展的机会。
2、筹资的风险。筹资的风险也是企业筹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的内容,它主要指假使企业违约是否可能导致债券人或投资人采取法律措施以及是否可以引起企业破产等潜在风险。通常,发行股票筹资风险较小,而长短期借款和发行债券则风险较大。
3、总结。企业选择筹资方式应考虑的顺序:一是企业有留存资金时,优先考虑采用留存收益筹资不采用发行股票形式筹资。二是企业采用负债筹资的,先计算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并考虑企业现有的财务风险水平。如果负债水平较低且预期投资收益率较高,可采用负债筹资方式。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内,负债筹资越多越好。三是充分利用筹资资本低的短期负债筹资方式,如短期债券、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和其他应交款等等。四是企业为更好地利用自有资金筹资,应该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的常管理工作,诸如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降低营运资金成本,以配合企业对外投资的筹资需要。通过这样的考虑顺序,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并进行最优筹资方式组合。
三、企业现有筹资组合方式的不足与对策
(一)企业现有筹资组合方式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证券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现代企业筹资渠道日益拓宽,除了财政拨款、银行借款以外,还可以通过股票、债券、租赁等多种方式筹资。企业如何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成本的大小,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并以各种可能的渠道筹措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所需要的资本,是企业经营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否实现。就目前阶段而言,企业的许多行业还受到本身机制方面的制约,尚不能从股东利益出发完全做出经营决策。在企业经营机智的转变过程中,尽管一些企业在形式上具备了现代企业的特征,但是企业领导仍受到原来计划经济模式下企业经营方式的束缚。大多数企业没有从长期的发展战略意义上来重视筹资决策,重视资本结构优化问题。没有意识到,不同筹资决策对企业经营风险、经营收益以及企业价值的重大影响。更没有意识到,制定一个稳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实行多元筹资,以适应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的重要性。
(二)企业选择最优筹资组合方式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筹资方式选择观念。筹资方式组合的选择就是为了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从而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服务。企业应慎重地选择筹资方式,不应为筹资而筹资还应在筹资之前考虑资金的用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要求筹资的效益应大于筹资的成本,以实现盈利的目标。
2、优化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但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筹资风险与筹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同时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等)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4、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企业在安排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既要避免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要避免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5、先内后外的筹资策略。内源筹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筹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6、关注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研究利率、汇率的变化,高利率时,应尽量少筹资,低利率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同时,因经济全球化,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式的组合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浩.筹资与投资管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
2、李昕欣.制定最佳筹资决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