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职业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教育以间接经验、系统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其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突兀的职业教育根源在于基础教育的缺陷。而职业教育弱化的职业特色,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观愈来愈远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先天不足与后天不良造成了职业教育面临的三大难题只能通过二者的有效衔接才能解决。
1.1招生难
由于职业教育对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学生普遍对职业教育没有很大的兴趣,而这也正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中阶段普职平衡分流的压力较大,很多的家长和学生不愿意去选择中职教育,他们更愿意去进入大学深造,这就导致中职院校的招生工作进行的很困难;二是近年来,高中生源逐渐减少,高职院校招生压力日渐加大,与普通高校争抢生源时没有竞争优势。学生和家长选择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时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当然更倾向于普通高校。而职业教育是平民化教育,是那些读不起大学或者说是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来就读的,他们认为接受职业教育难以向上层社会流动。不过,当今的社会就业趋势越来越严峻,在就业竞争中,学历文凭几乎成为了好就业的首要前提,所以学生和家长更加倾向于普通大学,而不会选择职业教育。
1.2稳定难
现在的高职院校常常会出现有不少学生退学的现象,这些学生退学并不是因为读不起,因为现在国家对中职教育的补贴日益加大,经济原因已经不再是辍学的主要因素。那么这些学生为什么会选择退学呢?笔者认为,是因为他们对新学校的生活和学习都感到强烈的不适应,对就业前景感到不满意。这就恰好反映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机构在学习、生活、行为各方面的突变使很多学生难以立即接受;还反映出学生进入职业院校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工作。由此造成了学生感到疲劳、心理压力大、学业失败率高、课堂违纪现象多、学习自信心差,随之而产生厌学、辍学的现象。
1.3就业难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某项或某类职业作准备的教育。目的是要求接受职业教育者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到一技之长,提高业务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显示出就业方面的强大优势。但是,由于众多职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性不高,抱着混文凭的态度混完学业,其实在校期间根本没有学到什么又用的知识,也就导致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职业。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及教学方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也有些不接轨,这也是导致其社会需求萎缩的重要原因。
2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路径选择
2.1观念衔接——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克服重智轻德倾向
教育并不是纯粹的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注重升学率,渐渐忽视了道德教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现象高度重视,发扬重德轻智。不能在想以前那样片面强调认知教育,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对“技术理性”的推崇,职业教育也普遍存在忽视通识教育,忽视社会知识与技能、职业倾向与态度等职业人格领域的教育的倾向。职校学生知识视野狭隘、文化素质低下、职业人格教育缺位,相当多的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是指通过教育和生活经验让个体形成适应一定职业活动要求一系列个性特征的总和。无论是职业人格还是人格在教育中是一脉相承的。
2.2课程衔接——开展职业预备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职业预备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在初中与普通高中阶段增加职业教育课程,以引导学生广泛认识科技世界和工作世界;二是职业学校教育应该从现代职业融合发展趋势和职业对人才标准不断变化实际出发,注重通用技能的培养。为了实现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中小学与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与评价方法要全面接轨。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可以引入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具体做法就是在传统的中学教育课程中纳入另外一种教学方法,从而使其成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一边进行学术知识传授,一边提供职业技能指导。
2.3教学衔接——搭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
交流平台在教学内容上,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应注重向学生介绍有关基础教育后教育机构的相关信息,使广大师生毕业分流前对职业教育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而职业院校应注重对新生进行入学适应教育,包括普及性的学术性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等,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普通中学到职业院校的过渡。
3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保障机制
3.1出台相关的政策与法案
1996年我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但是在经过了17年后,社会和教育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已经很难落实《职业教育法》了。无论是办学体制还是评价方法,或者教学内容等方面,这套法规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我们呼吁国家尽快出台一部新的政策法规,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3.2实现职业教育层次的上移与下移
教育是通过传授蕴含着人类的创造的精神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使受教育者通过系统学习,获得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可以立足于社会的谋生手段。将职业教育下移,不仅有利于中小学生职业技能与意识的培养,也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况且,初中阶段的教育分流效应要比高中阶段的教育分流效应弱,尤其在初职地位获得过程中,初中教育分流的效应需要通过高中教育分流才能呈现出来。职业教育下移至何种层次,只能说因人而异。
3.3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
面对职业学校招生难,有些学校采用的方式是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问题是,在信息传播迅捷的今天,学生不会被骗来或哄来,而是靠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把他们吸引来。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即是要求学生在职业学校留得住、学得好、用得到、走得高。办学质量、社会影响力直接影响学校的吸引力。因此,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把质量效益放在第一位尤为关键。还要面向产业集群设置是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就业后的待遇及发展前景好的专业。
3.4强化学校的职业生涯指导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肩负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转型升级提供高技术人才。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反观我国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其教学体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均受到普通教育的影响。英语作为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如何正面认识基础英语在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基础英语的专业服务性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
1 职业教育基础英语的现状和困境
1.1 生源参差不齐,英语基础整体薄弱
职业院校的生源组成复杂,来自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不同,进入职业院校后,学生的英语就呈现出整体基础薄弱、参差不齐的现象。另外,在职业院校,学生又多数把精力都放在了专业课学习上,或者忙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无暇顾及基础英语,这些现象让英语教学陷入一种尴尬境地。再者,多年的学习成绩不佳以及教师的责备、冷漠,已在学生心中产生了对这些英语课程的厌恶。
1.2 专业千差万别,英语难与专业结合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因此面对千差万别的职业岗位,英语知识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众多职业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同样的基础英语教材,课时又不多,很难实现英语服务于专业建设的目的。
1.3 教材五花八门,难以实现教学任务
教材是教学任务的载体,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的多样性,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存在五花八门的现象,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更是鱼龙混杂。教材偏难,学生学起来吃力;教材偏易,学生提不起兴趣;教材脱离所学专业,学生感到学无所用。
1.4 “双师型”教师匮乏,难以胜任专业教学
职业教育在近些年不论从教学设施到教师资源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双师型”[1]教师匮乏。职业院校的基础课教师大多是来自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他们在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是丰富的,但是面对专业性极强的职业教育,他们在跨领域的领悟和造诣就有些捉襟见肘。这已成为阻碍技工学校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问题之一。
2 职业教育基础英语改革的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目标就是“造就能够从事传授职业劳动和发展生产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成为众多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
职业院校的基础英语教学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与专业结合,体现基础英语的职业针对性。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生源状况、专业设置以及职业市场的需求,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注重专业服务性。因此,如何实现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基础英语来服务于本专业成为职业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3 职业教育基础英语改革的措施
3.1 优化教材选择,开发校本教材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教材,各职业院校没有统一的英语教材,版本较多。多数职业院校还没有脱离普通高等教育或者中专院校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大多滞后陈旧,理论性强、实践性差,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学生反映难度大,难以学以致用。教材选用不合适就不能适应职业教学的需要,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搞好校本教材建设势在必行[2]。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颁布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中指出,“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即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材,力争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因此,职业院校以一线教师为主体,组织校内外力量,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和企业岗位设置特点,创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开发校本教材,弥补专业教材和实训教材不足,克服上述种种教材使用中存在的缺陷,更大程度地满足职业教育教学与培训的需要,凸显学校校的专业特色和个性,为学生搭建就业和生存的快捷平台。
3.2 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根据Stevick(1971)的研究分析,外语教学只有充分体现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相关性”,同时具备“完整性”(指教学能较好地包含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有用性”(能让学习者学以致用)、“满意性”(让学习者感觉到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有优势来施加对学习者的影响。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学生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使用英语的机会严重地依赖于课堂教学和英语教材的使用。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教学活动要贴近真实,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语言学习的自信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3],坚持互动性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赋予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和教学的侧重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实现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 Based Learning)[4]、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5]、网络化多媒体辅助教学(Computer and Internet Aided Introduction)[6]、小组合作(Group Work)[7]、现场教学法[8]等多种课堂模式穿插灵活运用。
3.3 改革作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作业改革的重点放在体现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实行课后作业项目化,实现学习内容的前置处理。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作业的内容体现专业特点和专业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专业知识和专业文化。
项目型的作业通常以小组任务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并发现部分学生的领导能力。通过这种开放性的作业形式,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4 细化评价方式,注重综合素质
美国心理学家Bloam把教学评价分为三大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Bloam特别强调与终结性评价相区别的形成性评价。尝试“以学生为本”[9]的考核与评价模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作业态度相结合。
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性评价为主。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3.5 加强师资培训,培育“双师”教师
职业学校必须以全面提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素质为中心,坚持数量、结构、质量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有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适应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的技工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对于英语基础课教师,在不断提高本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的同时,要让他们到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或学校实训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工作一段时间,加深对专业相关知识的普及和认识,从而提高将英语知识服务于各专业的能力;对于专业课教师,在不断提高动手能力、操作水平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英语培训,将英语知识的传授融入到他们日常的专业课教学中。只有通过这种双方向的师资培训,才能为现在职业教育培育更多更实用的“双师型”人才。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高等职业教育”是我们讨论问题的首要前提。我们所讨论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它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泛泛的“高中后职业教育”,也不是“高级职业培训”,也不同于“高等专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是高等教育中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一种特定的教育。认为它是“职业教育”范畴中处于高层次的那一部分而不属于高等教育,或把它泛化地理解为是培养处于较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不管其属何种系列)的教育,从而将“高等”与“高级”等同起来都是不正确的。
专业泛指专门人才所从事的特定业务。在教育领域内,专业是有其特定含义的,普通高校所设置的“专业”实际上是指某一学科门类或其某一分支,依此实施的专业教育就是按学科类别对学生进行以某门学科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职业和专业是两种不同属性的分类概念;职业是一种社会岗位分类概念,专业则是一种学科分类的概念。
我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在国务院及有关行政部门的正式文件中已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培养高级技术员类人才(中间人才系列中的高层次)的高等“技术教育”,而培养高级技术工人类人才的“职业教育”(高级职业培训)不属这一范畴。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校系统地培养,使求学者获得并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成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其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规划、决策转化为现实产品等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这种培养目标直接决定着学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仅限于专科学历层次。根据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政策,经过层层筛选后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其文化理论基础相对较低。与进入高层次的学生相比,在他们身上不排除一定的智力因素,但主要是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学习不够勤奋、不努力、不刻苦;二是理论学习不得法;三是不善于抽象思维;四是学习不专心,把精力用到了别的地方。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些人与其他年轻人一样有理想、有活力、有朝气、有能力、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实践证明,这些人毕竟迈进了高校的大门,他们不笨、不痴、不傻、更不废。我们坚信通过合适的教育途径、内容和方法,调动他们的兴趣和活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有一技之长,使其具备特定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成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建设者是确定无疑的。
三、文化基础课的开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通行的做法和相关政策,德、数、语、外就必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必修课。这些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关系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的主渠道。人文素质是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的拥有和内化基础上形成的学识和修养,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气质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这就是文化基础课对每一个社会人的基础性地位。
文化基础课的基础地位属性决定了它必须为相应的专业教育提供支撑。就是说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语、数、外的开设内容应该是有区别的。从这一观点出发,要求任课教师具备专业背景及素质。
在怎样开的问题上,主要是考虑时机、内容和学时的问题。这里主要是处理好“标准”和“够用”的关系。例如不学微积分,就不是高等数学。但是在方法、技巧和难易程度上,应该做适当取舍。而我们这里说的“够用”只不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时的多少、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所进行的适当取舍。其原则就是为后续课程的教学做好铺垫足矣。
四、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是教育目标与过程协调统一。在确定的培养目标下,根据教育对象所采取的合适的教学方法。为了调动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好好设计。
在教学内容上要避免教条和空洞,以案例为牵引,增强趣味性、故事性和实用性;在方法上避免说教、冗长和抽象,尽量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在富于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行为与习惯。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当事人,从被动听课变成主动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不仅会教书,更会组织与引导,而且要善于讲评。
五、结语
一、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
3.教学评价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职业教育目标。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
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5.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关键词]基础理论课专业课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81-01
一、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各种与之相关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这其中就包含如何处理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相互关系。有些院校采用所谓的“够用为度”,将多门课程的理论课进行“多合一”整编,有些院校则将基础理论知识穿插在实践课中,还有些院校则干脆取消基础理论课。到底如何正确对待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如何更好地让专业基础理论课为专业能力的培养发挥作用?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做些简单的分析,希望能给读者一定的借鉴思路。
二、职业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包括专业理论课(包含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包括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当前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课的设置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建设应该是一个体系,有的院校只是将原来的课程内容删减之后叠加,形成新的教材,对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不多;有的连删减叠加也没有,只是更换课程名称,换汤不换药。
另外,因为不同的专业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各有侧重点,课程整合时没有把具有完整体系的专业基础知识按照专业课程要求分块揉碎,与专业课有机结合,所以,简单的裁剪或合并就无法保障专业基础知识的够用和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专业理论课仍然偏重理论课教学,对实践课重视不够;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脱节、分裂,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与理论知识共同成长。
三、实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有效整合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理论课和专业课的有机结合,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理论课的基础性作用和专业课的能力培养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科学改革公共基础课内容和上课形式
目前,公共基础课最突出的问题是为了顾全整体,所有专业的公共课的内容、要求基本相同,这有悖于专业技能的成长要求。不同的专业对同一门公共课的要求侧重点不同。例如数学是高职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课,经济类专业和机械类专业比较,对数学要求就相距甚远。对公共课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方式,使得公共课既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可以促进专业课的健康发展。
有些院校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他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据专业需要,对部分公共课的内容或削减,或强化。为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需求,开阔学生视野,学校开设了不同类型的选修课及第二专业供学生选择学习。
整合后的课程可由不同专业的教师担任,有利于各位教师发挥专长,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当然,各位教师必需通读整合后的教材,深得教材神髓,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否则又会陷入“各自为政”的僵局。
(二)加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联系,提高实践课教师的职业岗位能力
学生的上岗能力不仅取决于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还取决于他在实践课中的亲身体验及经验,后者更加重要。目前,实践课的低开出率及低效率是导致高职人才质量没有保障的主要原因。要想消除这一原因,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快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学校也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募集资金,弥补政府的投入不足,提高实践课的开出率。
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实训教师的培训,提高实训教师的职业岗位能力;加快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资源,提高实训效率。如果条件许可,不妨将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二为一,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
消耗性实训成本高,浪费资源,应该被淘汰;生产性实训能产生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应该加强和推广。以往学校为了降低实训成本,组织学生在模拟机上进行“实训”或将相关材料卖给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下加工产品,但“产品”大多为次废品,无人回收,造成原材料的很大浪费。而生产性实训是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专人指导下加工产品,废品率低,产品有专人回收、销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又长了技术,一箭双雕。生产性实训的持续发展,单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生产性实训持久、稳定发展的最好选择,也是实现校企双赢的最好途径。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开出的实践课生产性实训率达到了95%,顶岗实习率达到了98%。
四、总结
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晚。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借鉴了德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经验之后,对我们过家的职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当前的职业教育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如课程体系问题,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校企合作问题,课堂教学与职业需求的
参考文献:
[1]周济,《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2009.4.22.
[2]张健,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01).
[3]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02).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教育;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7-0035-04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快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要加快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要进一步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健全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实现质量评价方式多元化,鼓励引导行业企业、学生和家长参与教学质量评价。
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给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众所周知,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立足“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持续发展需求”。就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而言,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最关键,语文、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都明确指出:要遵循客观、公正原则,推进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推进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推进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推进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要运用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性原则,既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又注重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要运用评价方法多样性原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运用评价过程发展性原则,更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能力、获得了哪些进步。要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提升学习目标、不断主动发展。
笔者以为,就教学评价来说,由于公共基础课程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的“特殊性”,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进行的跟踪评价,构建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一、促进学生发展的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基本特点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公共基础课程要立足“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持续发展需求”,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工作相比,既有相似之处,更有独特之处。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评价目标的特定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以一张统一的试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行为,再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这似乎使教学活动“容易控制”。然而,由于各个专业有不尽相同的教学要求,学生存在不尽相同的学习基础,因此难以用一张统一的试卷来评价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借鉴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摒弃相对单一的评价目标,努力根据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根据不同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充分考虑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学习特点,在确定“特定”评价目标的前提下,为学生量身定做“特定的”教学评价方案。
(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把考试成绩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尺,由于造成某一考试成绩的因素多种多样,教学评价往往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偶然性”,其结果往往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对于中职的公共基础课程而言,要力求改革仅仅用考试成绩检验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力求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直观方法来评价。如评价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就可以结合学生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发动学生写作主持词、演讲词或调查报告,评价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到底让学生获得了哪些知识,评价学生到底具备哪些语文能力;通过及时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评价学生表现出来的人文素养与探究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学习方法是否合理,促进教学评价与情境教学有机结合,使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
(三)评价过程的开放性
传统评价往往把不恰当的评价要素强加在某些对象的学习行为上,然后依据评价标准作出“高低优劣”的评判,难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从某种角度看,评价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效果,重心要放在努力建构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上,力求避免片面性。因此,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应逐步使评价过程有特色、可操作,具有开放性,从评价某些对象转向评价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教学团队,随时观察并评价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探讨,把教学团队的最佳成绩与最优过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结果,并从中获得能够推进教学改革和优化教学效益的知识与经验,充分彰显教师的教学亮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评价形式的互动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很少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评价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在经常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前提下,更多地创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形式,多一点客观性,少一点随意性;多一点全面性,少一点片面性;多一点科学性,少一点偶然性。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真实”评价,在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同时,引导学生真情讲述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或体会,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团队的交流与探讨,使学生养成善于认识自我、及时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见解的学习品格,使教学评价收到预期效果。
(五)评价层次的多元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偏离素质教育目标,出现评价目标功利、评价方法简单、评价形式单一等倾向,既不利于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又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格。近年来,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在评价层次方面,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还是比较关注知识与分数,往往轻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忽略对学生学习情境的评价,常常淡化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品质、素质、兴趣与特长,还程度不同地出现“教师为评价而教学、学生为评价而学习”的不良现象,难以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评价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因此,必须充分关注评价层次的多元性,由学校领导、教务管理者、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教学评价过程,把侧重点放在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现状上,把关键落实在突出评价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上。
如果在注重评价目标特定性、评价结果客观性、评价过程开放性、评价形式互动性的同时,更加重视评价层次的多元性,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及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把脉问诊,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追根问底,使更多的学生有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还用担心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目标难以有效达成吗?
二、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营造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环境
首先,要积极探讨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三个重要环节,要构建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必须积极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其次,要着力营造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环境。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学习情境,如何构建虚拟的学习情景,考虑哪些公共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时必须具备的;考虑如何为学生提供与教师或同学、与网络平台或日常生活讨论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考虑如何在借鉴传统教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科学定位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考虑如何将传统的评价形式与正在建设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开发并应用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评价方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第三,要大力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由于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有一定的独特性,建设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难度会很大,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代替人工评价,将使评价过程变得相对简单,会使评价结果变得相对准确。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逐步建设并完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努力让这一教学评价体系渗透到公共基础课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评价之父”泰勒创立现代教育评价体系以来,重视信度和效度的教育评价一直占主要地位。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变革浪潮迫使评价者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需要和主体发展,注意与评价对象进行充分交流。20世纪80年代前后,英国出现了“发生性评价制度”,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目的,强调评价对象是发展主体,在倡导评价对象积极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既注重评价对象的现实表现,又重视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
多种因素表明,当今或未来一段时间,教学评价将在重视多元性、激励性的同时,更加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性与发展性。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笔者以为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是切实转变评价观念,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首先,切实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状态,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的点滴进步和进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从情感、意志、兴趣、态度等方面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其次,逐步建立由学生参与的教学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有效实现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改进与自我提高,改变随意性、增强主动性、形成自觉性。再次,力求使评价结果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与人才观,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
二是时刻关注学生发展,建设有信度的指标体系。第一,努力在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努力克服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显性内容轻隐性内容的弊端,坚持从学习表现、努力程度、进步幅度、掌握知识、竞争能力、合作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第二,根据公共基础课程的学科特点,确定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评价内容。重视语文、英语等人文类学科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评价,重视数学、计算机等理工类学科的运算、操作、思维能力的评价。第三,不断调整评价方法,不断拓展评价空间,努力提高评价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既可以采用建立试题库的方法,又可以采用一试多卷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同一科目多项评价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相应的测试或评价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态度、知识掌握和运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成绩与问题,引导教师从努力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出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体,以提升教学效果为关键,切实避免为评价而教学的不良现象,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四,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建设有信度的指标体系。用发展性理念来强化导向、诊断、反馈、激励功能,不以一次考试成败定优劣,多给学生增强自信的机会,多促进学生挖掘学习潜能,多引导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三是拓宽自我评价途径,使教师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共同提高。在评价功能上,突破传统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及时考察评价对于促进教师改进教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作用,注重教师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提高;在评价内容上,不局限于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定,而是更加关注对态度、情感、能力等内容的评价,及时整合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在评价形式上,由单一性评价转向多元化评价,并以定性评价为主,促进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促进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采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并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实施终结性评价,使评价成为引领学生会学习、会实践、会发现、会反思、会欣赏别人的过程,引领学生主动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实现全面发展。
四是落实相关评价措施,大力推进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显性评价、隐性评价之间的融合。第一,在积极发动学生自评、反思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特点和教学实际,确定相关评价制度。大力营造开放、民主、宽松、和谐的评价氛围,不仅对显性方面的育人工作进行评价,而且对隐性方面的教学工作也进行评价。第二,尽量避免使用统一标准简单性评价全体学生。实践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将学生个体在学习方面的努力和进步情况作为评价标准之一的评价措施,力求做到集中评价与分散评价相结合、课堂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定时评价与不定时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开卷测试与闭卷测试相结合、独立完成与分组讨论相结合,促进学生实现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改进与提高。第三,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变知识性评价为素质性评价,变甄别性、筛选性评价为诊断性、激励性评价,使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我反思、修正、发展和超越,真正以坦诚心态参与评价过程并愉悦接受评价结果,真正实现在评价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并付诸实践,期望不仅能形成公正、民主、宽松、和谐的评价氛围,而且能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更能进一步提高中职的教学质量,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Constructing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for Public Basic
Cours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ZHANG Wen-lin
(Jiangsu Baoy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Baoying 225800, Jiangsu Province)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专业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综合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将受到很大的制约,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转岗再就业能力低,今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因而,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文化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上是处于从属地位,各专业都很重视本专业技能,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对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种类、性质和课时分配上。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文化基础课现象严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专业迫于学校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一些理化基础课,作为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一起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在教育部、各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关于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从地方到国家,文化基础课申报获批的精品课程也是凤毛麟角。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落后的,无论是课程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的改革,还是学生重视的程度,学校投入的人财物都远不如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2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改革措施
2.1 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国外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设置文化基础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机器;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当今国内职业教育专家纷纷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提倡加大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加强专业课的同时削弱文化基础课。针对这一现状,基础课教师应通过阅读相关专业课教材,听专业课,下企业车间学习,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讨论,了解毕业生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中的反馈信息,寻找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点。通过以上4种途径,了解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专业课程的特点,掌握专业课教学需要哪些文化基础知识,明确文化知识讲授的数量和深度。确定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文化基础课授课计划。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起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果。
2.2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文化基础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等。课程标准要力求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要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提高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
2.3 改革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
1)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变化,满足专业需求为专业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有侧重地安排教学内容。所谓加强基础,并不是基础课的学时加得越多、讲得越细越好,而是课堂上要有重点地讲解,启发思想,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积极应对多变的挑战和机遇,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职业技能。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务必展开讨论,在编制授课计划时充分考虑专业教学需求,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动和各系沟通交流。同时,鼓励教师自编文工交融的教材,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基础模块与选项模块相结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2)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再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3)文化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更新,效果评价恰当。文化基础课程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综合评价,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实施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功能。课程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3 小结
我国职业教育专家陈庆合教授曾说过,职业教育中,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关系就像“红花和绿叶”,缺少哪一样也不行。只有摆正各自的位置,做好自己的工作,让红花更红,绿叶更绿,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基础;问题;建议
会计基础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会计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会计基础、学懂会计基础,良好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一、会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教材中公式繁多,学生难以理解并消化。
在会计基础众多的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作为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中,重点就是理解并掌握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以及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而不同费用分配的方法有好几种,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相对应的计算公式和操作流程,当学生在看到这些公式时,往往缺乏学习兴趣,由于没有理解公式的涵义,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可这却事倍功半,经常会把各种方法和各个公式乱搭配。
2.学生在独立练习时照猫画虎,只观局部,不看大局。
会计基础课程中有大量的分配方法、大量的公式、大量的计算过程和大量的表格,当学生自己独立练习时,基于对计算方法或者计算公式的不理解,往往照着例题套数字,照猫画虎做题。由于书中前面的章节是按照费用的分类分别去讲的,比如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单一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上,而在后面的章节讲到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时,面对一整套的计算流程,他们容易找不到对应的数据,在自己做题时更是一头雾水,他们容易做好当下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忽略了“承前启后”。
3.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不联系实际。
在会计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工作中,无论是板书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教师都只是就书本知识进行讲解,讲完就让学生当堂练习加以巩固,或者以留作业的形式去加强记忆,讲完书本上的就立马做题,这是固定模式,这与实际严重脱节。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和产品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生产特点的企业,如果只是照着书上的归纳讲解,这对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只是我们硬讲、他们硬记,很难理解并消化。他们只是机械的运用公式做题,做分录,对于费用如何进行归集和分配一系列流程很难前后贯通起来。
二、会计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1.教师要换位教学
作为教师而言,会计基础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练习都驾轻就熟,但作为学生来讲,他们都是第一次学习该课程,当他们面对大量的分配方法和计算公式时,他们会觉得很难学,很难记,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作为学生的心态去讲授知识,那对于学生来讲是莫大的帮助和引导。比如在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有大量的公式,作为教师来讲这些很简单,早都熟记于心,但学生不理解就死记硬背,还不达效果容易混淆,那我们可以给学生总结一个“中心公式”去巧妙记忆,在费用分配中,都是先求分配率,再求分配金额,重点就是如何求分配率,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大所数费用分配都适用于这个公式,所以称之为“中心公式”,在有些费用的分配中,随着分配标准的变化,该公式略有不同,但都是基于这个公式产生的。
2.教学中“点”与“面”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授,传授知识重于传授方法,教学的内容体系相互割裂,孤立地呈现信息,这一问题也存在于会计基础教学工作中。比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个费用的分配问题时,他们会运用公式去算题,但当他们碰到要求算出某种产品的总成本时,学生就会不知所措,不清楚该如何入手,从哪入手,以及相关的分配表、明细账的对应都会让他们很糊涂。在会计基础教材中,前面几章都是按费用的分类来讲的,相当于知识的“点”,比如材料费用的分配、人工费用的分配、燃料及动力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和制造费用的分配,随后就是生产费用如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就是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这就相当于知识的“面”。在前期费用进行模块讲解时不应该和后面的章节脱离,各个费用的计算与各个费用分配表的对应,各个会计分录与各个记账凭证的对应,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如何根据各要素费用分配表进行归集、汇总和登记,以及最终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和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等等,这些都是“点”与“面”的结合,有效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有一个费用分布图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的一系列程序。
3.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
0 序言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培养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今社会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技能,但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计算机教育,尤其是成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安排及规划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造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产生了脱节。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定位在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基础技能型课程的基础上,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主导,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操作经验,提高其综合计算机应用能力。
1 教学目标的定位
将培养“实际的应用能力”为教学的基本目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具有实际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其教学的目标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力就应该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定位作为基本目标。
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熟练掌握多种常用操作系统的安装、操作能力;(2)熟练掌握文字处理及表格处理、图形图象处理软件操作能力;(3)熟练掌握软、硬件常见故障的检测、维护和处理能力;(4)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5)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知识运用能力:(1)能将应用软件操作知识运用到各类企业日常办公中去;(2)能将硬件维护和检测能力运用到各类计算机相关公司中去;(3)能将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知识运用到网络公司中去;(4)能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知识运用到电视广播行业中去。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要能够适应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发展的需求。一般来说,要能够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使得学生掌握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操作能力,这样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就能使用计算机这一最重要的工具。突出的能力主要是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使用等方面的能力。其次要能够使得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选用、驱动程序、硬件安装调试以及相关应用软件的安装等方面的能力。在计算机的应用中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不断学习最新的文字、图像、多媒体等多种实用软件的良好掌握。同时要培养学生对于新的技术、新的软件的学习能力。
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课程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情况,有必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要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及知识本位的思想,突出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对于教学内容的整合不能采用将课程的内容机械拼接的方法,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本理念,结合高等职业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以及实际的岗位需求来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要积极调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的能力需求,形成典型的工作岗位,根据不同的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工作能力的分析,最后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整合。在课程整合中突出职业能力的养成以及职业品质的塑造。
3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要采用以学生为学习中心,教师为教学过程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相长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首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多媒体的教学媒介,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以及直接感知能力。在教学中,尽量采用案例式教学,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以及积极性。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个别辅导。要鼓励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与教师多进行互动,在课堂上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思维对撞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能力的掌握。同时班级同学可以组成学习小组或者基于工程背景的项目小组,共同完成教学中的案例任务。这样的过程对于学生形成实际的职业能力以及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邮件、BBS、QQ等即时通讯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不断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延伸拓展专业技能。
4 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者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决定了教学评价的方式不能采用基于学科体系的教学评价方式。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这样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评价中,要采用动态的、过程性的评价方案。教师要将平时每一个教学案例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记录。同时学生的兴趣、自信心以及合作精神以及职业素养都是教学评价的内容。采用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同组同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这样的评价也更具有全面性以及科学性,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5 综述
高等职业院校的成人教育为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计算机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计算机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社会变化的需求,不断进行教学各个方面的改革,全面提升教学的效果以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 董喜雨,邢世霞.浅谈成人教育计算机技能教学模式.成人教育,2006.9.
[2] 朱淑鑫,夏欣.成人教育中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考试周刊,2008.
[3] 王国栋.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成人教育关系重构.继续教育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