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Capital management in colleg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nagement of college,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ing speed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running schoo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capital management in college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 of strengthening capital management in college.
关键词: 高校资产;问题;对策
Key words: capital of college;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50-01
作者简介:王浩浩(1982-),男,山东东营人,大学本科,现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产设备处工作,主要从事高校资产管理研究。
0 引言
高校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它是各高校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高校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等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管理难度逐渐增强,如何用好、管好高校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各高校所必须面对和重视的一项管理工作。
1 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1 管理理念的误区 长期以来,高校对国家投资办学的依赖性比较强,形成了重视资产投入、轻视资产管理的思维定势,较为重视预算安排,放松了对实物的有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同时,往往高度重视非经营性资产服务于教学科研的重要性,对经营性资产的经济效益重视程度不够。
1.2 高校资产日常监管有待提高 在日常管理中,对直接用于教学、科研及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二级学院拥有采购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形成了“谁购置、谁拥有、谁使用”的局面,使得这些资产名义上是学校所有,实际上管理权分散在各二级单位。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由于资产管理与资产使用部门间的责权不明确,导致管理主体缺位,造成资源浪费和管理效率低下。使用单位往往存在“只用不管”的思想,出现损坏就向资产管理部门打报告申请维修经费,自身缺乏日常监管措施,无形中造成了资源浪费。
1.3 对无形资产缺乏有效管理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主要职能,高校依托其高科技人才,拥有学科综合、基础研究领先等优势,在履行三大职能的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积累形成了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由于大部分学校缺乏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认识,财务制度对无形资产没有明确规定,同时缺乏对无形资产的核查和管理,没有认真保护和充分利用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而造成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无形资产流失现象。高校无形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无形资产产权的保护意识,无形资产管理体制和机构不健全。
2 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 转变观念,全面增强资产管理意识 高等学校资产的概念绝不仅仅局限于资金的实物形态,它是指学校所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高校要摒弃“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旧观念,迅速完成从单一金融资产管理向全面资产管理的转化。要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资产管理宣传工作,强化资产管理理念创新。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创新工作,同时还要增强师生员工的资产管理意识,从而在工作学习中能自觉参与或协助资产管理工作。
2.2 创新内控制度 内控制度是保障高校资产安全、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必要保证。高校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应考虑取得与验收控制的要求。各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必须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在账户的设置上必须保持一致。财务部门设置总账和二级分类明细账,资产管理部门除了设置与财务对应的总账和明细账外,还应按使用部门设置分类分户明细账。实际操作时,要及时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至少一式四份,两份留存财务处,作为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固定资产明细账的依据;一份留存资产管理部门作为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的依据;一份留给使用单位,作为登记固定资产条码的依据,为日常对账工作打好基础,确保账账相符。资产管理应考虑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责任,将资产管理作为提高办学效益的手段和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目标并纳入高校目标考核体系之中,促使高校资产合理配置,提高高校资产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益。
2.3 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 加强高等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是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应适时开展经营性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摸清现状,防止滋生“小金库”和堵塞财务管理漏洞,实现经营性资产的规范管理。通过清产核资,理顺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关系,建立规范、完善的经营性资产管理信息库,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创新资产管理方式。同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经营性资产清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核定经营指标,加强成本核算与财务分析,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经营性资产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2.4 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 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首先要提高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增强产权保护意识;其次,财务、资产、学校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高校无形资产开发和利用的监管。当发生无形资产转让等事项时,应委托专业资产评估机构,进行科学评估,防止无形资产无条件免费或低价转让等,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作用,高校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有偿转让无形资产,使无形资产为高校赢得现实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高校对外转让无形资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二是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对于拥有所有权的无形资产,高校可相应拥有占有、使用和处置,并禁止他人无偿使用该项无形资产的权利。但对于仅拥有使用权的无形资产,高校只能按照无形资产所有者的要求,在特定范围、特定时间内用于特定用途,不得自行转让使用权,更不能随意处置该项无形资产。
2.5 充分利用现代管理工具 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发或引进高等学校资产管理软件,通过校园网络实施各项管理工作,做到信息共享。这样可使得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单位实时掌握资产的占用和变动情况,及时进行账、物核实。资产网络管理的对象包括学校所有资产,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仪器设备、家具、图书以及低值易耗品等,管理活动可包括资产的购置、验收、变动、处置以及使用查询、统计、分析、生成报表、数据上报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校固定资产 管理工作 对策
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不仅是各高等学校维持正常办学秩序与不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各高等学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以及每年新增固定资产的数量,也分别是评价学校综合财务实力强弱和办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状况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是现代高校管理的职责所在。现阶段,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已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发展。高校长期的管理错误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损耗严重及资产的浪费、资产的记录率低等,这些问题都使得高校管理的问题逐渐增加。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高校没有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
在管理的意识方面,我国对于资产管理意识不够高,管理中过于重视贵重物品的管理,对一些价值性不高的产品管理意识不强,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人们不注重产品的实际价值。在实际中,人们只注重重要的部分,对产品效益的开发并不感兴趣,这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设备管理的使用率不高,关于校内的资产管理购进不够完整。这种较为注重投入和轻设备管理、注重规模形式及不重视效益、对产品的购进很浪费,却未发挥其效用及管理的情况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对于管理的方式不明确
高校固定资产对于管理上的缺陷,最大的便是方式不明确的问题,人们在资源的管理中没有一个确切的制度,导致管理人员无法弄明白其中的目的。在产品的购进及在收进时,缺少对于产品的查审;在制度的规定上,比较不严谨。一些过于老旧或破损的资产,又或是不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及时的上报。在记录上仍存有记录以及一些没有效用的资产没有经过及时的处理,仍在仓库或器械部继续存放。管理人员在使用时,不对所接收的管理资产进行查收和校对。对于有些学校虽有相关制度,但至多也是些大而粗略的规章,这种浮于形式的内容因其缺乏细致的、可行性的实质性,导致很多人对于这方面的不明确及不重视。
(三)在管理方式上的问题
在有关资产管理部门对于收入资产和记录在账和一系列工序都是上级进行设计的。在管理方面,人们对于资产管理的过程进行大意的使用及调用,导致其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例如,在以冲目标为任务的情况下,疯狂地购进产品,这些资产由于多余性,导致其在机械库里的资源浪费,这些产品因为不常使用,导致其在仓库中的长久放置,从而使这些物品的损耗严重,其能够反复利用率自然就不会高。在设备的使用后,有些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在使用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进行设备的清理及保养,造成其使用寿命变短,资源的开发率偏低。
(四)对于固定资产权益关系的不明确
高校固定Y产的主要来源是学校的工本费及学生的学费的收入。对于学校而言,其产权及所得物品皆属于国家,高校没有脱离社会和国家的独立产权。校方因在使用期间的免费,导致其在使用的产权不明确,管理没有合格的手段,无法保证所购进资产的使用率,更加不会使之增值。
(五)管理记录问题
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账务记录的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相关人员记录在案时经常会出现问题。很多时候,如果发生购进、调动时的设备损耗和设备保修及报废业务时就会到账记录错误,这种情况导致校方无法明确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
二、高校资产管理的解决建议
为更好地解决校方管理中的问题,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及管理效率,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设置对口的管理部门
对于相关资产的管理必须要校方引以重视,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做一个简要的措施。高校应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保证其的管理行为能够切实地贯彻措施和负起主要职责和有序的管理方式。建立相关管理部门,使其对校方的资产深入管理,资产的全程都需要在资产管理部门实施,将资产管理的权益部分分为几个部分。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共同协作,进行管理。另外,校方对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要做好。
建立科学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提供了对于行为和方式的良好制约和规范。在高校资产管理方面建立这种规范,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提高了管理的容易性,每个部门的细致划分,使得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在岗职责,不会出现互相否认失误的问题。对于资产来说,为了金钱资产、固有资产、无形资产及外部投资等,这些管理内容的不同导致了其管理方式的不同。对于资产方面的管理应归于财务部划分,设定的规定应大致对于资产报账应明确和准确,不能有报案的迟漏。在记录在案后,应定期查审,不能出现相关管理上的纰漏问题。
(二)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
管理的规章并不能代表所有的问题,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也相当重要。校方应注重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为基准,开展水平提升的培训活动。力求培养管理人员的相关意识和专业技术,明确其自身的知识面应要广和技术领导性,提升任职资格的设置,提醒其学习新技术和技能,及时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三)资产管理意识的增进
对于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的改变应以改变员工其对于金钱和固有财产的管理方面入手,明确两者本质上的平衡,共同管理,对于两者应一样重视,对于管理上的固定财产不能够忽视或不相同看待。教育其加强对资产的监督和审查,避免废旧资产的浪费问题。
三、结语
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越发显著。长期以来,人们观念的老旧,导致人们在资源管理方面的错误。因此,就需要在设置时,使管理人员认识到其职责的关系和相关制度,在长期的完善中力求健全规章制度的管理,使得学校的资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单位为赣南医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编号:1636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燕华.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些思考[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2(02).
[2] 马玉昆.谈高校固定资产的配置和管理[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13(06).
[3] 吴智红.谈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J].会计之友,2014(05).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固定资产;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9-7139-02
国有资产,顾名思义,就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高校国有是指高校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按照规定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部资产。包括高校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国家调拨给高校的国有固定资产,学校按国家规定在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活动中利用组织收入形成的国有固定资产,学校接受捐赠以及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学校所有的资产。按其表现形态可划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和其他资产等。高校属于国家财政投入的事业单位,其资产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高校国有资产刮泥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校的教育投资力度加大,直接导致了高校国有资产数量和种类的迅猛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困难程度。
1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高校资产一般由国家拨款和划拨,在使用中不提折旧,也不计算盈亏,许多高校认为自己只需要承担教学科研活动的任务,为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不断向上级申请资金购置设备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却没有认识到自己本身须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因此并不关注其所购设备的保养和有效的管理,许多贵重的仪器设备闲置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1.2 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依照管理学的理论,管理最好只有一个主体,由一个主体牵头,其他的部门给予配合,否则多头管理必然导致管理体制上的混乱。高校资产本身性质很难界定,许多高校国有资产由后勤、设备、图书、各院系共同管理,各部门各单位都是管理工作的主体,学校不能实现统筹管理和协调,使管理工作交叉重复,各部门在工作上相互推诿或相互制约,导致资产的重复购置情况严重。
机构上的不健全情况有待改善,同时制度上的不完善也有待进一步改进。高校属于事业单位的性质,但是其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国家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跟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有所不同。但是当前国家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只是参照国家一般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行政规章制度而已,并没有专门的针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这已不能满足高校这种特殊事业单位的管理需求。各高校自身建立的资产管理制度是非常少,即使有也形同虚设,同时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审核机制,导致管理上出现诸多漏洞。
高校还存在着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业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正常的管理工作的需要的问题。学校领导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长期不够重视,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投入较少,一些学校甚至没有形成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具体管理人员方面也是存着在学历与综合素质不高,所学专业与资产管理工作不相吻合,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1.3 对无形资产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中分为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高校无形资产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能够为学校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无形资产没有得到高校应有的重视,致使无形资产流失情况严重。另一方面,高校的许多研究成果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没有推向社会实现其价值,这部分资产长期闲置存放,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浪费。例如,高校的本身的品牌效应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许多高校尤其是名校如211工程、985工程的高校等并没有把学校的名称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管理,这导致一些单位个人盗用学校名誉谋取私利,侵害了国家的利益。
2 改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2.1 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是改进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最基本前提条件。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加强有赖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学校广大教职员工的鼎力支持。加强资产管理要求高校要改变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加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因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吸引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来关注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广大师生都参与到资产管理工作中来,树立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2.2 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应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实现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归口管理和使用管理的结合。学校占有和管理、校内各二级单位使用管理,建立综合管理、归口管理和使用管理的责任制。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托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使各项工作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理顺工作关系和思路,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要形成一个资产购置申请、审批、招标、采购、验收、保管、使用、调拨、报废等的完整流程。同时也要加强对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都需要一批高素质的资产管理人员来实现。因此必须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精明能干的队伍。学校应重视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确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员的选拔考核程序,挑选适合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学历、有能力、有专业的人员充实到国有资产管理队伍中来。其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给管理人员提供参加培训的机会,打造一支真正适应现代资产管理工作需要的队伍,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2.3 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监管力度
当前我国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因此,高校只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为学校的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驾护航。
首先,高校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和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其次,高校必须加强宣传力度,使全体教职员工认识到无形资产存在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从思想上加强保护无形资产的意识。再次,必须加强国家对高校无形资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力度,将高校的所有无形资产及时置于国家的法律保护之下。最后,高校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不能只存在于实验室中,这些研究成果只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实现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样既有效地保护了高校国有资产,同时,还可以通过无形资产的收益来改善高校的教学科研环境。
2.4 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高校资产管理手段及方式落后也是当前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落后的管理手段直接影响了资产管理的水平,因此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是迫在眉睫。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方面,多数是以单机版的形式存储在一台电脑中,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园网资源,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技术管理学校各部门的资产,关注资产的变化情况,实现资产的实时监控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高校从事各项职能工作的物质保障,其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高校的管理者要从本身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方法,以实现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岳.国有资产管理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财务管理;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资产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学校办学实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公办本科院校占有和使用的资产均为国有资产。学校资产的存在方式有二类:一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资产,这类资产大多已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只是管理成效问题;一类是无法实现货币计量的资产,这类资产大部分还漫游在学校管理控制体系之外,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考评机制,处于无序管理状态。
近十年来,地方所属新建本科院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如何管好、用好不断膨胀的家业,提高资产资源使用效率,成为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从财务管理工作的视角,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在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模急遽扩张发展的高等教育,目前已渐趋稳定,面对迅速堆积起来的校产资源,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从领导层到管理层都没有做好思想准备,没有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机构设置不健全,职责不明确
管理工作要产生效率就要通过一定的管理形式来实现。要有好的管理形式,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是最基本的前提。本人走访、调研了多家新建本科院校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和资产管理情况,发现很多学校没有单独设立资产管理部门,有的与财务处合设,有的与后勤处合设,有的与产业处合设,甚至有的与基建部门合设。即使单独设立资产管理处,也不务“正业”,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政府采购这块“肥肉”上,而忽视了“正业”——资产管理。从机构设置和工作重点,不难找到为什么新建本科院校资产资源闲置、浪费、流失严重的问题根源。
(二)队伍拼凑,无法胜任多元化、复杂化的资产管理需求
资产管理工作效果的好坏,最终是由实施资产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的素质所决定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前身,资产管理的职责大多归并在财务、后勤部门。升本后,面对大量增加的资产,无专业技术硬性要求而组建起来的管理队伍,工作无所适从,只能避重就轻,做些无专业技术含量的采购工作,记记账、核对些有实物有形的资产,无法理解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根本谈不上实现科学分类、合理调度、有序管理、充分使用、提高效率这些资产管理重要内涵和根本任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和漏洞就不足为奇。
(三)内控不到位,影响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随着学校资产的扩增,资产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不但要求可以服务院系教学、实践、科研等需求,而且还要求可以统筹协调,合理配置,服务学校、社会等各种需求,提高设备共享水平和使用率,由此也势必要求服务水平也要大幅度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技术层次、不同诉求对象的需求。但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各部门、院系在提交预算、计划时本位主义严重,片面追求资金投入而忽视了资产使用管理。结果不是造成重复购置、闲置浪费,就是资产被某些小团体、甚至个人非法占用,造成国有资产有形、无形流失,资产优化配置和协调共用难以实现,看似翻倍增加了资产资源,在新建本科院校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四)资产管理与财务工作相互脱节,资产使用效率低
资产管理部门管实物,财务管理部门管价值,这是内部控制相互牵制制度的管理要求,也是职能部门主要职责的合理分工。但许多高校却将这种分工演变成分家,甚至互不沟通,各行其是。财务管理部门负责预算资金投入,投入效果如何的考评却不在其职责范围内;资产管理部门负责配置、采购和使用管理,由于其不用考虑如何筹措资金,不用为资金投入效果好坏负责,因此只要把计划资金用完就算任务完成了。财务与资产两个管理部门,工作相互脱节,也没有政府或第三部门对资金投入,采购情况,使用效率等进行考核,即使强调责任制,也是一纸空文,无从落实,势必造成资产管理的政策性盲区,影响了资金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
(五)资产管理不全面,无形资产游离管理之外
随着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从单纯的规模扩充到内涵建设的新阶段,无形资产的创造和拥有也在大幅度增加,资产存在形式呈现出新的内容,并且还将不断扩张出新的存在形式。如,各校大额资金投入进行的人才建设所形成的师资、科研队伍,是学校综合实力中无法量化的无形资源,同时这支队伍还将源源不断地再创造出资产存在的新形式。如何充分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及如何评估、使用和转化无形资产,将是新建本科院校资产管理部门的重大新课题。如今学校商誉使用、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人才流动等无形资产流失严重,已引起政府、社会、学校的高度重视,如将继续游离管理之外,资产管理水平将难以提高。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建本科院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术界、理论界以及各高校都曾有深入探讨和研究,也提出不少很好的思路和应对策略,但为什么存在的问题依然迟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呢?笔者认为仍然是传统的“吃大锅饭”、权责不清、“浑水摸鱼”的思想在作祟,结果吃亏的是国家、学校,得利的是小团体、个人。如何管好、用好人民血汗钱换来的高校资产,刻不容缓。
(一)加强资产管理专业化队伍建设
科学的机构设置,能使管理各要素互相协调,发挥最大功能,产生最高效率,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则互相扯皮、内耗丛生,甚至导致工作瘫痪,效率下降。一个高校资产少则几亿,多则十几亿、几十亿,靠随便拼凑起来的非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是无法胜任管理重任的。政府、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应完善机构设置,抽调、引进专业人员负责资产管理,并明确管理职责、工作任务;政府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并出台针对性较强的资产管理框架,引导新建本科院校资产管理工作步入正常轨道。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内控水平
制度建设是管好资产、资源的保证和前提。要改变新建本科院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资产管理效果,就要规范和完善资产管理组织、制度体系。制度建设要考虑全面内控管理的需要,不能顾此失彼,要真实有效,切中存在问题的实质,要从预算计划入手,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规定采购配置的合理组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严格验收入库办法,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建立“集中统筹,分散管理”的有力机制,推动存量资产跨部门流动;建立资产增减进出机制,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三)建立有效沟通平台,财务、资产信息共享
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学校资产资源使用效率,保证资产资源的安全、完整。他们的工作侧重点不同。分口管理不是要把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对立起来,应该相互协调,互相补充,建立起能相互沟通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使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发挥联动效果,尽可能避免由于工作脱节,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甚至被小团体、个人挤占,挪用。
(四)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施行考核奖评办法
新建本科院校应着眼发展,以教育部门规定的生均标准为基础,充分考虑专业学科特点、员工情况和工作实际需要等因素,科学地核定教学、科研、实验及行政办公等的资产资源配置标准。对各部门资产资源占有实行总量控制,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奖惩和绩效评价制度。对那些资产使用效率高,在资产管理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相反,对超额占用资产资源收取国有资产有偿使用费,对疏于管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毁损、浪费的,还要实行问责。
(五)细化资产,将无形资产纳入学校内部管理体系
在立足于有形资产管理的同时,重视以人才及科研成果为核心的无形资产的归口管理,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技术保密制度,无形资产转让、收益分配办法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无形资产的社会化、商品化,使高校无形资产得到有效运营。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国有资产使用效率?需要提高认识,需要从上到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学校高层要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需要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措施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并且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步伐。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由此可见,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1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1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固定资产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部分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健全的考核与评价制度,相关人员的考核意识较低,考核标准不具体,进而导致固定资产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片面性、单一性等特点。其次,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合理性。大多数学校在管理固定资产时,做不到管理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并且经常出现购置混乱、采购盲目、财物不符等现象。然后,资产管理思想落后。资产管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无视资产管理制度的存在,特立独行的进行资产管理工作,当资产管理中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互相推卸责任。
1.2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优化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学校在其他学校中的竞争实力,增强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能够反映学校规模,并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此外,科学管理学校固定资产,有利于避免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现象,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资产使用率,进而促进学校有序运行。
2优化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2.1制定清查制度
学校要想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管,学校会计部门就要定期、及时的做好财务工作,会计人员每月底进行账目全面统计和具体统计,认真、谨慎的开展账目核对工作。工作人员对于已经存在的学校固定资产,要相应对其进行标签明示,即以便利贴的方式将固定资产的规格、名称、使用者、编码、购置日期、类别、型号等明确记录,同时,还要具体到人员签名,并附加相关机构公章。如果个别固定资产没有上述便利贴的详细说明,那么其固定资产享受不到报销待遇,只有在相关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才能符合一定的报销标准。
2.2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学校要制定明确的资产购置制度。固定资产购置前,要向学校财务部门请示,财务部门针对采购资产进行预算分析,最后告知明确的综合预算结果,如果部分资产不在综合预算的范围之内,那么固定资产在进行购置时,要坚持急用及购原则,禁止发生随意采购、盲目采购等现象。其次,学校要强化固定资产验收制度以及资产保管制度。购买完成后的固定资产,要经过采购人、使用者、管理者以及保管者进行同时验收,资产验收的过程中,四位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而且还要彼此间相互监督、共同合作,确保所购固定资产的优质性。最后,学校要细致落实资产报损制度。资产报损处理时,要遵循规范性流程,不能为了节省时间,忽视任一报损细节,进而提高资产管理的系统性。
2.3健全监督制度
学校健全固定资产监督制度,即学校有意识的成立资产监督队伍。财务部门要不定期的进行固定资产检查,并公开告知检查结果。与此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资产奖罚制度,奖罚分明。健全监督制度不仅能够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而且能够在发挥固定资产的基础上,为固定资产制度提供切实保障,进而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效运行。
2.4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即使再完善、再健全,同样需要管理者来实施、执行,因此,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的提出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绩效考核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方面,固定资产不仅要满足上传下达的需要,而且还要与学校的办学宗旨、等级水平以及学校规模等相适应。第二方面,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与否,资产便利贴核对是否详实、准确,固定资产的保护工作是否到位,资产各项管理制度是否有效落实。第三方面,资产清算制度以及固定资产报损制度是否有序进行。第四方面,固定资产的使用以及处理工作是否依据程序开展。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能够对资产管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更好的健全资产管理系统,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运行,进而扩大学校的招生数量,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合理的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优化学校内部结构。同时,资产管理的过程较复杂、系统,进而学校在进行资产管理时要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通过制定清查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制度以及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方式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凌子玉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青.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5):86-88.
【关键词】高校;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固定资产的品种越来越复杂,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新制度在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面作了不少的调整,创新引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模式,实现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有效结合。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以期对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统计方式和口径不统一,造成帐物不符
高校内部部门之间对国有资产管理相互脱节,部分单位财务部门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每年只管经费收支,不管家底多少。后勤部门只管发放而不清楚资产价值和实物分布情况,使用部门只用不管。因而,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形成资产管理人员不了解财务账上资产存量状况,财务人员对资产使用情况也不甚了解,使资产处于既管又不管的状态,致使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责任不清。
2、资产核销制度不健全
资产报废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对应该报废、报损处理的资产没有及时办理核销手续,仍挂在账上;因某种需要,将不该报废的资产计入报废之列,而报废核销部门不认真审查即批准报废了尚在正常使用的资产,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报废等状态数据不实。
3、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造成资产信息失真
高校长期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导致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严重背离。在旧会计制度下, 固定资产采用原始价值入账, 不计提折旧和损耗, 账面价值一直保持历史成本, 不能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影响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
二、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1、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正确思想是正确行动的指南,强化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树立正确的思想。在这方面,从高校的领导到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以及高校的广大教职员工,都应该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给予全力的支持。对此,高校管理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大力开展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法规教育、宣传和学习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纠正“重购置轻管理”、“重钱轻物”等陈旧观念,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2、强化资产清理力度。新会计制度中, 为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增设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要适应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要求, 要对学校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由财务处、资产处和固定资产所属部门等共同组成清查小组, 按照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对清查小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以部门为单位对各类资产进行清查, 并整理出固定资产明细清单。
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的过程中, 应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 划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并登记在册, 以备固定资产成本分摊, 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提供准备;同时应划分无形资产, 并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为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供科学依据,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资产状况。
3、创新资产管理模式
为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学校应十分注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涵盖人、物、流程的制度架构,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序健康运行,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随着会计制度的改革, 原有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制度的运行, 因此各高校财务部门应针对新会计制度的变化制定新的管理模式: 例如零余额账户如何管理、原基建会计如何纳入到财务会计系统中、现金流量表和基建投资表等如何合理、准确的编制、现有会计人员的岗位是否需要发生变动、业务办理流程如何理顺等等。
4、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针对高校新会计制度中改变的内容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 为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做好人员基础准备工作;财务工作人员还应该主动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学习和了解, 全面扩充自己的专业素质, 快速适应新会计制度的变化;各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新软件系统实际操作的培训, 有条件的高校还应提早安排新会计系统的模拟使用, 在特定机器上安装新的财务信息系统, 使会计人员可以亲手操作使用, 提前熟悉新系统的变化, 为新旧系统的顺利交接做好准备。
5、强化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借助信息化的现代手段能够对新制度的贯彻实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投入和建设,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去管理资产,省级主管部门最好能为各学校推选一个统一的管理软件,并且能够与软件公司协商开发出软件的计提折旧功能,这样,大大节省了手工计提折旧的时间和人力,降低了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工作的难度,同时,必须实现与财务软件的完全对接,这样即满足了资产管理需要,还实现了财务核算系统的完整,保证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同步进行,解决了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存在的两部门账账不符的难题。
三、结束语
由于固定资产对高校类事业单位开展正常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我国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只有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会计核算方法,不断改进、完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才能搞好我国高等学校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季宏宇.简析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
[2]李小花,程赣中.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衔接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3(5).
[3]李雄平,朱家位,张天有.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实施建议[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关健词】国有资产;制度;措施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显重要。而高校资产又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其占有量及使用效率是衡量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大都高度重视教学和科研,对资产管理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还是比较滞后的。而在目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资产成倍增加的背景下,高校资产管理水平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产控管乏力,浪费现象严重。高校资产的产权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授权高校将国有资产主要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方面高校在使用国家资产时既不提折旧,也不计算盈亏,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责任,导致管理人员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意识较差,以致出现重购置轻管理,重现金轻设备的现象。并且还使一些固定资产被转人到经营括动中去,被有些部门长期无偿占用,不进行申报审批,也不进行必要的资产转账处理,出现了产权不清、管理不顺的现象。致使不能达到学校经营性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使得学校这一部分资产在转为经营性资产投人时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使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增值。另外,一些高校虽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也只局限于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而对高校具有极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却很少问津。
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科学、客观的考核指标。目前,国家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滞后,难以满足高校的多渠道资金来源、经济业务复杂的财务管理的需要。高校尚未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财会核算体系,没有科学、客观的考核指标体系。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的财务分析指标中,未有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指标。对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的考核,缺乏硬性指标,使用与监督脱节,加之高校缺乏系统、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不顺,缺乏后劲,能创造效益,为学校经济作贡献的不多。
3、资产使用效率低,存在着闲置浪费现象:由于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严重,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规范化管理,结果导致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资产闲置现象,致使资产使用,特别是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时有发生。
4、资产处置不规范,流失比较严重: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随意出租、出借、处置固定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的流失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弱化,导致的固定资产流失;因管理不善,责任不明确引发的固定资产流失;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导致的流失;决策失误造成无效资产增加导致的隐性流失;帐外资产方面的资产流失等。
5、资产存量数不清,账实不符。高校资产类型比较多,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就目前高校内部资产管理而言,一般表现为重固定资产的管理,而忽略其他各项资产,如无形资产的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由于高校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漏洞较多,“家底”不清,尤其涉及教学、科研、生产共用、校内多家部门管理的资产,在账务管理上出现混乱现象,存在账账、账实不符的问题。
二、解决目前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学校机构建设,落实管理职责加强学校机构建设。学校要切实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建设。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干部和队伍,加大归口管理力度。要打破目前财产物资分口管理散乱、难以及时清理、调拨的局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制度、统一采购、统一调拨的完整管理体系。并根据需要设置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在机构调整和定岗定职工作中明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切实保证并不断加强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2、明晰产权,加强高校资产的监管我国高校服务实体资产形成的主渠道仍然是国家财政拨款或银行贷款,属国有资产。但学校拥有对高校资产的占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学校必须对资产实施监管,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按现行财务惯例,高校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这使得高校资产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严重不符,资产处置随意性很大。因此在核定国有资产的实际价值后,还应按标准提折旧费用,该冲减的冲减,该报损的报损,以保持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其次,学校制定资产的宏观管理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资产进行清查、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以及对无形资产使用状况和效益进行评价。
3、科学转变管理理念。把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观念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上来,强化服务意识,落实管理人、使用人的具体责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优化资产配置,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进一步挖掘资产潜在功能,使资产在使用周期中充分发挥作用。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和谐性。
4、优化资产配置,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进一步挖掘资产潜在功能,使资产在使用周期中充分发挥作用。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和谐性。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要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树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市场经济意识,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把固定资产管理当作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顺利开展以及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着力解决资产的重置与闲置。解决高校资产的重置与闲置问题,关键在于加强认识、加强监管、加强制度建设。首先,要加强认识,有关方面要认识到国有资产重置与闲置的严重性,要认识到浪费也是一种渎职,要认识到加强对高校资产监管工作对保护资产的意义以及对预防高校腐败的意义。其次,要严格把好资产申购审批制度,对于确实有助于学校事业发展的资产申购才予以批准,而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资产申购应坚决予以否决。在资产购入后,还要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率,以便在今后的资产申购中吸取经验教训。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要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树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市场经济意识,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把固定资产管理当作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顺利开展以及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诗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资产管理,高职院校应该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并结合现有机构框架进行三级管理。具体如下:其一,专门管理机构为一级部门,负责用专业手段分部门、类别进行资产管理登记,建立稳定、有序的资产清理机制,及时对账、盘点,准确掌握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及使用情况,积极维修、监管资产的使用、维修状况,确保固定资产账目和实际使用情况相符。其二,划定二级管理部门,诸如教务处、图书馆等,专门负责本部门内的资产管理,及时清理资产采购、使用、维修、报废、循环利用等状况,并上报一级管理部门。其三,划定三级管理部门。三级管理部门主要是指教学单位、更细致的部门等。三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本部门资产的管理,明确部门的职责范围,按照学院要求,对资产实行分级管理,确保学校各项科研、服务、管理顺利进行。
二、建立稳定资产管理队伍
资产管理的核心是“人”,为了确保资产管理的效果,就需要建立稳定的、高水准的资产管理队伍。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应该为资产管理部门以及个分级部门配备专业的、常设的资产管理人员,并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理论、实务能力的教育、培训。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如下对策:其一,选聘专业人才。当前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人才较为稀缺,资产管理水平亟待提升。为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进行社会招聘,广纳良材,另一方面应该与猎头公司合作,寻求高素质的资产管理型、操作形人才,完善人才结构。其二,加强资产管理培训。资产管理是一门时效性、专业性很强的科学,为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各级部门中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提高其资产管理水平。
三、完善学校资产购置制度
资产购置是资产管理的起始阶段,资产购置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资产管理的整体效果。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资产购置制度,具体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加强对资产购置计划的审核。资产购置之前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依据优先分配原则,制定系统的、主次有序的资产购置计划,并与资产的报废、维修管理结合起来,提高资产购置的针对性、有效性。其二,进行专家检查。高职院校的资产购置计划,应该进行专家审核,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避免资产重复购置。其三,推行校务公开制度。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物资采购内控,并及时公开相关采购信息,推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方法。诸如在对大宗教学设备、图书、设备等物品、服务进行采购的时候,应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加强监管,实行岗位回避,避免出现暗箱操作行为,提高资产采购、使用、管理、审批、审计的专业性、有效性。
四、采取网络资产管理软件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是重要的趋势,通过信息化技术、软件、设备、平台管理资产,不但能够提高资产管理的精细度,还能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网络信息服务具有实时性、准确性特点,将其应用到高校资产管理中,能够有效地改善信息提取、对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资产的实时、动态管理。此外,通过网络资产管理软件还能实现部门之间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具体如下:其一,各级资产管理部门、人员之间可以进行实时交流、沟通,了解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维修、废置等状态。其二,加强与财务部门的联系。通过网络资产管理软件,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将财务部门纳入到二级管理部门,确保财务审批的有效性,确保资产账与物相一致。其三,促进各部门之间、部门和使用者之间的联系。部门可以通过该软件了解资产管理的具体情况,使用者可以自己需要的资产管理信息,促进资产设备的调剂,实现资产的共享,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重复购置。
五、建设资产管理后勤文化
这里所谓的资产管理后勤文化主要是指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资产管理人员在提供管理、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的总和。资产管理的后勤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在实际的资产管理和服务中,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倡导资产管理、服务文化。资产管理部门及人员应该树立与时代相符的资产管理理念,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完善资产管理程序,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谐资产管理、服务人员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正面、积极的资产管理后勤文化,创设良性、可持续的服务文化氛围。其二,推行节约文化。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倡导、宣传节约文化,建设节约型校园,通过资产管理的制度、流程、标语等,让学生认识到节约财富、爱惜资产的重要性,使其更加爱惜、保护各种校园文化资产,使其养成良好的节约美德。
六、总结
【摘要】
高校资产管理在我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一是资产界定不清,二是资产管理混乱,没有订立很好的规章制度。还有就是资产的闲置问题,没有发挥高校国有资产应有的作用,加上管理资产的职工素质问题,使高校国有资产不能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潜力,为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问题对策
1.序言
高校资产是指由高校占有使用但在法律上产权为国家所有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调拨给高校的资金与资产、按照国家政策规定,高校通过运营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源、社会各界捐赠的高校资产。具体来说, 高校资产包括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高校资产是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规模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对其管理的好坏也必将关系到国有高校办学规模,科学研究的发展速度,高新技术成果对生产力的转化进程,乃至国家的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因此,搞好高校资产管理,探索管理模式,提高使用效率,对高校的快速、平稳、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多头管理,职责不清
目前,高校资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从购买、入库到使用、管理等分属不同的部门。许多高校根据自身的规模及资产类别,设立了不同的机构来管理,如房屋由资产处管理,学校的物资设备等就由设备及实验室管理处管理;货币资产由计划财务处管理;无形资产由科研处等部门管理;后勤主要负责宿舍、食堂等固定资产的管理等等, 形成一种“各管一摊”管理的体制。这种管理部门不集中必然导致责任不明、沟通不畅,使学校的资产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和使用。由于职责不清,在管理上造成“真空”,发生问题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萎、扯皮的现象;另一方面, 对于国有资产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由于各部门没有明确各自职责往往处于脱节状态,同时对国有资产日常使用、维修维护、报废处置等缺少监督管理,也容易造成同一资产, 不同管理部门各有一本帐, 而这些账目互不对应, 使学校无法掌握准确权威的资产数据。此外, 由于各校对资产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 尽管不少院校都设立有资产管理处或相应的资产管理部门, 但其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却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部分国有高校虽然设立了资产管理机构,但通常不能有效的行使职权,或管理散漫,或执行力度不够等,同时没有自定符合学校实际管理情况的规章制度,导致在学校进行人员调整或机构改革时,没有相应的资产交接手续,部分资产无人问津,最后导致资产流失。近年来, 一些高校开始按照“大资产”的思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将房产、物资设备等学校资产的管理逐步归口到一个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统筹、分类管理、分级使用”,在改革资产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总的来讲,各高校都比较注重现金管理,对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现有的资产管理制度不能跟上现代化的管理要求,导致资产管理呈现出混乱、缺乏有效管理的局面。
2.2管理意识淡薄、观念落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不很健全,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着强化资产管理意识、理顺产权关系、实行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益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资产管理担负着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促进高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 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 形成了重视建设、购置,轻视管理的局面,缺乏“经济效益”的观念, 在出现了重复购置的现象的同时, 又使得部分资产闲置。部分高校资产管理者存在“重钱不重物”的资产管理观念,认为只要把好单位的“现金关”就尽到管理的责任。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管理思想,除了货币资产,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同样重要。同时,高校领导层没有意识到国有高校资产管理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即学校资产使用效益的提高,自身资产的良好积累以及资产效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可以从根本上夯实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物质基础,全面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推动学校的发展和壮大;很长一段时间,部分高校的资产管理者认为国有高校完全属于国家投资建设的、专门负责教学培养和科技研发工作的“纯支出型”事业单位,对国家出资形成资产的地位和管理缺乏重要性认识,产权意识模糊,更缺乏有效、系统的监督机制,最终导致国有资产纷纷流失。
2.3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家底不清
高校的资产管理制度是实施资产管理的准则,没有制度的约束,更谈不上管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购轻管”的现象,制度体系的不健全,欠缺可操作性等,造成多个管理环节失控。学校内部资产存量不清,实际数量心中无数,部分高校虽然做过多次努力,但由于多种原因仍不能“摸清家底”,这样无法保证国有高校资产的完整性;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公物私用、非正常情况的毁损时有发生;购入资产不上报,接受捐赠不记账;早己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不能及时办理固定资产验收手续等,造成“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情况大量存在。所以,如果没有健全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的约束,国有高校很难摸清家底,极容易造成资产的浪费。
由于体制和观念方面的原因, 高校资产的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和使用部门责权利不明确, 使得资产管理交叉重复, 工作上互相制约, 形式上谁都在管, 实际工作中谁都不管, 谁也管不了, 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很多工作难以落实。
2.4资产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从事高校资产管理的专职人员,一方面根本就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相关资产管理的理念和能力,另外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进修和业务培训, 使得这个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相对低下, 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
2.5资产利用率低,无效益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