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物业管理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城市化的高度推进,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物业管理服务内容从原来的保安、保洁、保修、保绿发展成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方式也由原来手工与器械的简单结合发展成人工智能系统、楼宇智能化系统等的应用。伴随而来的就是要求物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这不仅仅是学历学位的提高,还需要会管理、会应用、会技术。因此,能否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毕业后能直接上岗的人才,是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物业管理从业者的主力教育单位,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一直都是物业管理企业关注的焦点,如何更好地开展实训课程有待改进。
1物业管理专业实训技能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高职院校的教育“重理论,轻技能”
人人都知道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是有别于本科院校和中职院校的,知道本科院校主要是向学生灌输扎实的系统理论知识,属于宏观能力方面的教育;中职院校致力于学生某一具体技能的培养,力求做到又专又精,属于微观技能的训练;而高职院校介于两者之间,教育应着力于宏观知识面和微观技能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即培养出来的学生应为“懂管理、能操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本应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训技能并重的局面,但现实却是许多高职院校“重理论,重课堂,轻动手,轻实训,实训从属于理论”,造成整个大学三年内70%~80%的课程为理论考试,单门课程中实训课程不到总学时的三成。这可能是因为本科院校比中职院校高级得多,从而衍生出理论知识比实训技能高端和重要的错误观念。高职院校教育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向高层次的本科理论教育靠拢,弱化、小化象征中职院校水平的技能教育。
12实训条件有限
实训条件有限一直都是制约高职院校良好开展实训的主要因素。第一,实训场地太小,课室不足。除非是省级及以上的重点或示范性专业,否则许多高职院校往往由于经费的限制而无法配给足够的面积和充足的实训课室,往往只是将各种物业设备集中简单地堆放在一个房间,让人感觉更像是一个仓库,而不是专业的物业实训室。第二,设备数量太少,种类不全。许多高职院校物业专业的实训设备简单如灭火器、除草机、绿化工具、保安工具等,这种传统低档设备根本无法体现出现代物业的特点,反而让学生误以为物业人员就是保安、清洁工、绿化工。而熟练使用这些设备本应是中职院学生的技能,不应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部实训项目。虽然有些高职院校有物业楼宇智能化实训室,但由于价格较贵,各种类的系统往往不全或数量不足,常常不能满足学生全流程的实训,这不利于学生了解现代物业管理的运作。第三,实训师资匮乏,技能不专。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实训技能教师,往往都是由理论教师兼任,这些理论教师都是物业管理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动手能力却不强,加上专业与楼宇智能化不对口,很难指导学生的实训学习。
13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高职三年课程主要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理实一体化的实训课程所占比例不足20%。第二,单门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训课程学时占该门课程总学时不足30%。第三,期末考试多以试卷笔试形式为主,以动手能力的实训考核所占比例不足10%。试想:在如此大环境下的实训课程能训练好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能力吗?
2培养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训技能与能力的途径
21物业管理课程考核改革
以纯理论的试卷考试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实训技能训练的兴趣,为了“强迫”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能力,必须对物业管理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考核方式以能够突显学生专业技能和能力的真实场景模拟和物业活动为主。如物业公司前期介入的策划案的制作、入伙仪式场景模拟、带业主验楼收楼场景模拟、现场处理投诉场景模拟、物业突发事件如火灾、爆水管、停电、与业主冲突等的处理、物业管理智能软件操作。将学生分组去演练和参与每个场景与活动,通过学生的表现来考核他们的专业技能与能力,如在前期介入策划方案中和投诉处理场景中对物业法规的熟悉度、理解的正确性和运用的准确性,以及和业主的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在验楼收楼场景中对验房技能的熟练度与正确性,以及和业主的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对各种先后程序的熟练度,以及现场应变能力;在物业软件操作中对软件的熟练度;而各种物业工具如消防器材、园林工具的使用和物业规范用语和礼仪则可设计融合到这些场景中去考核。这种考核方式需以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团队为单位,让各门课程的专业老师共同设计、共同观察学生在该场景中的表现,通过其展现的各种技能和能力来进行评判和打分,并在完毕后现场对学生进行讲解和评论,指出其不足和做得好的地方。下组学生可进行旁看、旁听、交流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和进步,如果能请到物业公司的经理和员工来进行现场观摩和评判,甚至是参与评分考核是最好不过,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真实中的物业公司是如何运作及处理的。但具体每个技能和每种能力所占的比重和分值如何仍需教师团队共同斟酌设计。
22建立能训练符合物业公司用人需求的能力的实训室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的学生要“懂管理、会操作”,不同于以往操作的各种简单物业工具,现代物业管理“操作”的主要客体是楼宇智能化设备、楼宇智能化软件、物业管理软件,所以物业管理专业实训室的构建必须要以此为立足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应以物业公司需求为标准,他们用什么、怎么用,学生就应该学什么、会什么,所以实训设备必须是仿真乃至真实的。当今电子技术日新月异,楼宇智能化电子设备与软件更新换代很快,在选购实训设备时要考虑较高的档次和良好的质量,以保证几年内不滞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功能综合性,在设计实训室时,要将物业管理软件把各种智能化系统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综合体系,如停车场管理系统、远程抄三表系统、防范监控系统、安全门禁系统等,从而形成对各种物业设施设备的中央管理、远程操控、数据采集。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应多建设几间实训室,以保障多组学生同时学习。
23加强同校外物业公司的密切合作
第一,派遣学生进行校外较长期的专业实习。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要求学生在大学三年期间进行一次专业实习,物业管理专业学生也不例外。这种实习的时间多在两星期到一个月,由于时间太短,物业公司只能安排学生在一些简单的岗位上实习,如门岗保安、监控保安、停车场保安、物业助理、客服等,这种程度的实习充其量只是“中专式学生实习”,只满足了学校关于学生专业实习的要求和物业公司对免费或廉价劳力的需求。由于实习时间的仓促,学生无法在物业公司各个岗位进行轮岗,更不用说学到公司的管理理念、运作模式和核心技术了;物业公司也不会去培养这种“匆匆过客”。学校可与物业公司签订协议,将毕业后有志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同学派往物业公司实习半年乃至一年,扩大实习学分的比重。本地实习的学生可上半天班,另半天再回校统一补课,外地实习学生可自学,届时回校参加考试。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可采取灵活性管理,可将一些课程的考试考核权放给企业的实习导师,因为他们对学生的评价评分更具意义和客观性。如有个别学生真的得到企业的重用和肯定,即使因为实习而耽误了学校的课程,学校也可放宽标准来考量。这种校企合作方式对学校、企业、学生都是三赢的局面。学校可从中知道自己的教育效果和企业真实需求的异同点和差距,从而进行完善和改进;企业可用较低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来培养和塑造自己所需的人才;学生在未走出校门之前就接触了社会、行业和企业,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了解到自己能否跟上社会的发展、能否达到行业的标准、能否适应企业的环境,从而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或出路做更好的规划。
第二,将校外物业公司引进校园,进行真实性物业管理。学校可考虑放弃总务处或后勤中心管理校区的模式,通过招标将优质物业公司引进校园进行真实性的物业管理,这样既能提高整个校园的物业管理水平,又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提供了真实的实训场地与项目。物业公司人员可担任学生部分课程的导师,学校教师亦可兼当物业公司的顾问和管理人员,为自己的技能教学积累经验。学生在不出校门的情况下即可兼顾校园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与能力的培养锻炼。
物流培训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要求,在网络的训练基地学完这个培训课程,培训基地建设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关于高等职业院校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必须掌握物流实训基地的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点,从投资模式,模式的建设,管理和运作模式。
【关键词】
物流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能力的教育,它的目标是更高的技术应用于生产线,建设,管理培训,服务。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关键技术的发展,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物流管理实践室建设,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的必要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物流专业成熟的施工。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1 使实验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容易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的和职业的对接;
(2)大学学生和高职院校建设职业技能竞赛培训证书培训平台;
(3)大力推进校企合作,高校为企业提供岗位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平台。
(4)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高职院校经管类实验实训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两个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学和近几年工程管理实验室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实验室建设,如投资增加硬件实验室,实验室人员提供更完整的。然而,由于中国的教育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光,几十年来,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受重的科学,在光的艺术干涉实验基地,作为一个科学和专业优势,经济,管理,物流管理专业的培训基地建设启动整个晚上,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缓解瓶颈,在一定程度上,经济与管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制造生产制造业的第一个,校外实训基地正式。一些大学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只能保障最基本的实践效果,必须在联系人的工作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学生仍无法干预,许多企业积极性不高,只是表面上的满足合作,接受学生实习是一种负担,也不要让学生接触到核心部门和相关的管理事务,如果商业秘密。生产第二,教学资源整合是不够的。主要体现在:实验训练课程资源。整合两个教师资源。第三,许多高职院校由于经济上的限制,一个经济管理学院,培养专业,尚未建立或建设缓慢,甚至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因为课程设计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清晰,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3 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行模式创新
管理和公共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上海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促进。实践中的其他类型的模式探索。
3.1 管理的本质的目标
在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运营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的商业环境,管理,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管理机制和相应的部门,采取预约系统,利用各部门主管的专业教师,学生会副主任由国务院指定的。明确的责任分工。由专业负责人或实践基地的头“模拟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3.2 互惠互利合作
驱动力和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是校企合作的前提。真实或模拟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一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训练设施和其他社会资源,得到行业或企业的资金,设备,场地和其他物质资源支持,积极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二是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双师教师数量“,水平不高等问题。三是企业可以提高知名度,获得人才,智力资源的质量。
3.3 规范管理
在学校和企业培训基地的安全合作的长远合作,不仅有学校和企业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必须在合同及其他法律手段明确。双方应信守承诺,遵守合同或协议的条款。
3.4 制度创新
“消费”培训“施工管理”培训基地要生产管理模式转变的消费。学校可以利用的教师,学校设备,优势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积极为社会,为企业确定生产任务。这是一个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办学成本,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操作培训基地。高水平的训练基地,尤其是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资金的投入。在融资可面向社会,培养基,按照“谁投资,效益”的库存管理的原理。在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企业培训的前提下,自筹资金,运作模式。产权问题。从长远发展考虑的研究和培训基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更有利于发展的基本矛盾,但这必然带来生产教学和科学研究。
3.5 教师,教材
关键职业培训基地是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其功能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老师,一个是从企业转移,两个,三是提高教师的培训,四是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物流企业的岗位是固定的,而物流运作过程,它要求物流专业教师在企业工作。在对高等职业院校物流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将结合教学,讨论了输入模式,建设,管理和运作模式,试图为我国找到一个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基本模式。
【参考文献】
[1]冯徐文平.[J]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职业教育,2012(2):32-34.
[2]潘明.高职教育外部营销[J].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法律经济学(下半年),200710 .
论文摘要: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检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从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方面综述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情况,接着,探讨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物流企业的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模式,主要从普遍性模式、权变模式和形态模式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研究综述
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检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外学者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组织绩效的关系机制进行了研究,对模型的实证验证和实证分析得到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相比而言,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也有限,但这些研究对于中国背景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组织绩效的关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研究中国背景下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进一步通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对更好的利用和发挥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外的相关研究。Terpstra & Rozell选择员工招聘来源、甄选测验的效度、结构化的甄选程序、认知与能力测验以及加权申请表格等五种甄选活动,探讨其与组织绩效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执行这些甄选活动的完整程度与盈利、盈利成长率以及整体绩效之间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其中比较经典的和有创新的是Huselid的研究,他研究了公司的人力资源实践和公司的离职率、盈利能力、市场价值的关系。文章对一个968家上市公司的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指数与公司的资产收益率指标明显相关。
Becher & Huselid的研究较有影响,他们对员工挑选、员工培训和开发、绩效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该研究严格控制行业、公司规模和销售增长等变量后,发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体系一个标准差的提高,平均每个员工能为组织增加产值4 000美元,增加市场价值18 000美元。
Delaney & Huselid则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分类成关于员工技能及知识、关于激励的和关于工作结构的三类,并认为这三方面主要影响组织绩效。组织可以通过各种的人力资源活动来提升员工的技能和能力,也可以通过全面的培训及发展方案使现有的员工符合目前及未来的工作需求。然而,如果员工的技能很有用却没有受到好的激励,其工作表现还是会受到限制,组织可以透过许多途径影响到员工的激励,同时,工作的结构也会影响到组织绩效。
2.国内的相关研究。范秀成以62家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子公司作为样本,检验了“企业运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程度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面的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整合的程度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积极的关系”两个假设。
黄攸立和花明将员工队伍特征和影响组织绩效因素这两层中间机制引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的研究中。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思路,组织绩效指标包含四个方面:组织财务状况、客户对组织的满意度、组织核心业务流程、组织学习成长和创新能力。在影响组织绩效指标的众多因素中,重点分析了人力成本、组织知识创造力、市场导向这三个因素,并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通过影响组织的员工队伍特征而与影响组织绩效指标的三个主要因素发生关系。
张弘、赵曙明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中国沪深两市56家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数据,利用相关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揭示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的积极关联。
以上大多数的实证研究都集中在制造行业,这可能是因为在制造业企业中有些数据指标,如生产率、次品率等指标比较容易得到客观的统计数据。但是中国行业众多,对少数行业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从研究的时间上也可以看出,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基本都是2003年之后出现的,这说明中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对于战略人力资源与组织绩效的研究仍是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对于其他行业比如物流行业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事情。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物流企业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模式
根据考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物流企业组织绩效之间关系所遵循的不同逻辑方式,可以把关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物流企业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归结为三种模式,即普遍性模式、权变模式和形态模式。
1.普遍性模式。1995年,Huselid提出了被后人称为具有“普遍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普遍性观点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证中最简单的模式,因为它隐含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在不同组织中具有普遍性。普遍性观点认为,一些人力资源实践常常会优于其他人力资源实践,采用这些最佳实践可引起更好的组织绩效,这些实践称为战略人力资源实践。在甄选方面,物流企业可以选择员工招聘的来源、甄选测验的效度、结构化的甄选程序、认知与能力测验以及加权申请表格等五种甄选活动,探讨其与企业组织绩效的关联性。研究执行这些甄选活动的完整程度与物流企业的盈利、盈利增长率以及企业整体绩效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显示甄选活动对于物流企业组织绩效的可能影响。在培训方面,可以分析物流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与企业财务绩效间是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及企业的结构化训练与组织绩效间的关联性。在绩效评估和薪酬方面,分析物流企业的绩效薪酬的运用与组织财务绩效的关联性以及其对于经济效率及市场绩效的影响关系。 2.权变模式。权变观点认为,人力资源活动和组织绩效的关系受到组织战略等权变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与组织需求一致,结合企业战略、组织的发展阶段等外部因素,才能有效达到组织目标。权变模式方面的研究试图展示人力资源实践如何与不同的战略定位相一致,这些实践又如何与绩效相关联,这显然比普遍性研究模式更为复杂,因为其隐含交互效应,而不是简单线性关系。换句话说,权变理论处理因变量和相关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会因为权变变量的不同而不同。该研究方法假定相关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将随着关键权变因素水平的不同而变化,而组织战略被认为是主要的权变因素。
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会受到一些外在变量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探讨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对物流企业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时要注意,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必须配合特定的物流企业战略,才会有较佳的组织绩效。我们可以结合物流企业组织战略的激励性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当以下三个条件满足时:(1)物流企业的员工具备管理者所缺乏的知识与技能;(2)员工受到激励而愿意努力地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3)员工贡献其努力时,组织才能达到企业战略或制造战略。对于物流企业的员工而言,拥有适当的知识与技能和了解其个人在企业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加上组织对员工的激励,才能造就每位员工有高绩效的表现。
物流企业的组织战略等因素会增加或降低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将与物流企业战略交互作用而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这种研究思路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物流企业组织绩效之间引入了权变变量(如战略、组织发展阶段等),体现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匹配和管理研究的权变思想,这也是该研究逻辑称为“权变模式”的原因。
3.形态模式。形态模式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首先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支持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态,以实现最大化的内部匹配;然后,把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相应的战略形态联结起来以实现最大化的外部一致,从而实现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部匹配。显然,形态研究模式的观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部结构特性,它比前两个研究模式更加复杂。
基于形态的思想,可以通过强调物流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支持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态,来解释企业中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间是如何达到内部匹配的,进而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自变量,实证研究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与组织绩效的关系。那么,在物流行业中,我们可以分出两种类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市场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内部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市场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指从组织外招募、以结果为基础的评估、以个人为基础的薪酬,同时员工的工作保障及参与较低、且工作定义比较广泛;内部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存在内部劳动市场、有很好的训练、绩效评估以行为为基础且会进行反馈以发展员工,会有比较高的工作保障及员工参与,个人的工作内容比较严格定义。我们可以研究这两种具有不同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物流企业与其组织绩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欧阳丽,等.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8,(9):43-45.
[2]Huselid,M.A.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turnover,productivity,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J].
关键词:校企联合;工学交替;物流;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1.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院级重点课题1(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GXM2014003);2.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院级重点课题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于产学结合模式下项目化教学动态机制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GXM2014010);3.广东省高职教育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连锁企业物流课程为例)(项目编号:YGL2013006);4.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度课题(连锁企业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ZW2014016)。
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物流管理专业的传统教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性改革。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思想深受本科院校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形式上还存在“本科式压缩饼干”的倾向,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性改革。在专业教学上往往满足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有时流于形式,不能保证高职学生得到充分的职业实践锻炼,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需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改革,切实加强实践教学。(2)物流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受传统影响,与实际工作不十分适应。为真正落实“工学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必须对专业教学的诸多方面进行长期的实践探索,基于“工学结合”建立新的教学制度和相应配套措施,特别是要注意构建新的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存在一些比较显著的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专注于演示和学生重复操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导致实践经历不够,实践教学效果不佳。(4)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工作状态不相吻合,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效果不明显,校企合作实际成效不大。由于目前大部分生产企业,出于生产、安全、经济效益、技术保密、管理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不愿意让学生从事关键性岗位,只分配给学生一些附属性工作,致使实习学生实践体验不够全面和深入,实际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校企合作的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此,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也是“工学结合”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5)高职物流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打破,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建立。当前的教学模式大多沿袭“呈现―沿袭―输出”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喜欢套用固定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法,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教学过程不仅生硬、呆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而且教学效果不会理想,许多学生并没有被教会或者说学生并没有学会老师教给他的东西。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极大抑制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建立。在新的教育观念和技术条件下,高职教育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变革,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学组织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设置,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教学的活动人和受益人。
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联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实践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一个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必备条件,依据校企深度合作的思想, 专业教师要走进企业 ,企业精英要走进学校。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交叉互动 ,校企双方教师就能围绕系列的物流实践项目 ,间断性地在不同的合作企业里、在不同阶段实施“工学交替”式的教学 ,是高职高专院校办出特色的关键。因此,校企联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需要。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2009年建院之初,就按照“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发展”的思路,在成功实践“学校――企业――社会” 多元化开方式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学院围绕专业建设,引进社会资金和技术,广泛吸纳社会资源,聚集各方力量,利用共赢机制,以股份制的方式成立实体,在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诸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建院几年来,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性探索:
(1)强化工学交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工学交替是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不断创新以学校为主体,校企共同教育、共同管理和共同训练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积极探索“21”、“1.51.5”等形式的培养模式。二是大力开展订单班的培养。三是聘请行业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其社会资源、业务优势,对学生现场演示和指导,使教学过程更具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四是建立并完善与工学交替相适应的教材体系、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质量管理制度。五是精心设计、不断完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方案。(2)逐步建立了适合工学交替需要的专兼师资队伍。我院出台了培养和建设“双师”队伍的有关文件,制定了对双师教师奖励的政策措施。目前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教师队伍的比例已达60%以上;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和下到各类物流企业顶岗实践,出台了引进企业物流兼职教师的办法。(3)深化了以“工作过程导向、项目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改革。我院实训场所建设力度大,为学生的校内阶段性实习、校外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和就业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与企业签订了多个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参照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结合珠三角特别是东莞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适合我院发展的“校企双蠃”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各专业从招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材编写、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为合作企业量身培养所需人才。(5)成立了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四方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针对各专业的特点,首先成立了各专业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我院的物流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特别是邀请企业、行业、政府管理部门的专家、领导共商学院发展的大局,共同谋划专业的开设,共同商定人才培养的方案等。(6)建立了实验实训场室建设由专家论证的机制。为科学、有序、合理地建设物流实验实训场室,最大可能地提高其利用的效能。在所有实验实训场室建设时,我院都是邀请由兄弟高职院校的物流行业、本科院校的专家和相关物流企业行业的领导组成的专业论证小组,由学院实训中心牵头,在教务、财务、后勤、纪检审计等参与下,对物流实验实训场室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所需设备的市场报价、设备的先进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证。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多元化;设置;改革
一、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宏观环境中的不适应问题
理财人员素质的提高有赖于财务教育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教育中仍然存在种种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从宏观上看,一是人才需求的市场化与高校教育中专业设置的非市场化之间的不适应。我国高校专业的设置权限一直控制很严格,就拿财务管理专业来说,改革开放十几年后,教育部1998年新颁布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才在工商管理学科下新设立了财务管理专业。这样做虽然降低了高校专业设置中的风险,但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我国高校专业建设明显落后与社会需求,也落后于国外大学的事实。二是社会人才需求“实用化”与高校专业教育教条化倾向之间的不适应。当今社会,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实用化”,希望企业是人才“用武”之地,不希望本企业成为人才的“练武”之地。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高校虽不应该也不可能所有专业都完全适应企业的这种需求,但与企业实际结合紧密的专业应该与其需求相适应,否则教育服务与社会的说法也就成为单纯的口号了。而目前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对于注意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说得多,做得有实际效果的少。
二、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体系建设中问题
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财务管理专业的产生是与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相联系的。与此相适应,财务管理有关的内容加入到金融的微观分析中,货币金融理论研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成本与效益、资金流量、信息及其影响等问题,并逐步形成现代货币金融理论体系,即以金融市场为基础,注重财务分析、定量分析的新型金融学。这在美国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定位上可见一斑。他们要求所培养的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该掌握:(1)企业如何进行财务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单个企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经济;(2)企业如何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3)金融市场的运作及其工具的使用;(4)金融组织或机构如何运营,并加以具体应用,从而能够在大型企业的财务部门或者财务咨询公司、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政府或非营利机构从事金融与财务工作。由此可见西方财务管理教学表现为两个重点:一是公司财务管理,二是金融市场。公司财务管理部分包括公司财务决策、公司财务分析与诊断、国际财务管理、企业税务等;金融市场部分包括投资学、证券分析、期权与期货、外汇实务、金融法规等,不论作为公司理财人员,还是作为金融界从业人员,都需要同时掌握这两方面的知识。
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前身是理财学专业,它是从会计学科中独立并加以发展形成的一门年轻学科。根据我们对其他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进行考察的结果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模式定位不准确。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是从会计学、财政学和金融学等专业分离出来的,在培养目标上仍带有相关专业的特点,与这些相关专业相比较,自身特点不明显,不突出。
(2)课程体系陈旧,跟不上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综合性管理活动。企业财务管理具有多层次性。课程体系也要具有多层次性。
(3)专业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问题突出。由于定位不明,课程体系陈旧,各相关课程或各相关课程群之间在内容上互不兼顾和承应,未能围绕专业方向要求进行统一协调和轻重相宜的合理安排,同一内容往往在不同课程中反复讲授。
(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落后。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管理上过于呆板划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落后。在教学管理上,没有将规定性与选择性有机地结合,学分制只是学时制的翻版;在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与现时经济生活脱节,文理知识互不兼容;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极少采用;在教学手段上,教学设备简陋,主要教学手段仍是“黑板加粉笔”,计算机辅助教学、电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十分有限。可以说这方面改革和发展差距还很大,任务也很艰巨。
此外,目前财务管理专业还存在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校内财务管理实践缺乏,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新的财务管理环节尚待开发,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
三、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知识结构定位
高等学校既然以育人为基本职能,那么对受教育者的素质及规格做出规定的培养目标,就应该成为高等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在培养目标上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需要。对于财务管理这样一个专业性相对较强而又与工商管理领域的其他多个环节存在广泛联系的学科专业来说,确定其培养目标应突出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专业操作技能与综合管理能力的关系。财务管理是工商管理中一门综合性很强且关系企业经营全局的管理业务。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既应通晓财务核算的技术、方法和财务管理程序,具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更应从战略上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
二是“通才”与“专才”的关系。“通”与“专”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细密,隔行如隔山,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能够为各“行”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相关“行”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又十分密切和普遍,这又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在知识结构上不能过分单一。正确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通才”基础上的具有突出专业特长的“专才”,这也是符合高等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
与上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校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应有三大支柱,即扎实的会计知识、广博的金融学知识以及精深的财务管理知识。
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财务管理学科与其它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一是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科的关系,它们都以企业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只是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罢了。二是财务管理与其它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三、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构想
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设计,本质上取决于该专业学科内容及构成的特征。现代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及其构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公司财务为基本研究对象。虽然财务管理活动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但其中一切企业财务活动最为典型。在各种形式的企业组织中,又以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活动最为丰富多彩。所以,尽管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覆盖各类组织的财务活动,但公司财务是其重点。(2)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及营运资金管理。现代财务管理学通常将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利润分配决策列为三大财务决策,而营运资金管理亦称日常财务管理则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摆脱的一项经常性的财务管理活动。(3)日益增多的派生内容,比较典型的有:企业购并财务、破产与重整财务、通货膨胀财务、跨国公司财务、中小企业财务及集团企业财务等。
根据上述特征,从实践上看,目前大致有四种设置方式:(1)按管理主体设置;(2)按管理对象设置;(3)按管理环节设置;(4)按多元标准设置。
表1-财务管理专业体系设置表
设置方式 按管理主体设置 按管理对象设置 按管理环节设置 按多元标准设置
主要内容 个人理财
法人理财(事业法人企业法人) 投资管理
筹资管理
利润分配 财务预测
财务决策
财务预算
财务控制 初级财务管理
中级财务管理
高级财务管理
财务专题研究
优缺点 某一行业或部门的各种财务管理内容、管理环节集于一门课程之中,单门课程内容紧凑。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来讲,则因开设这种综合课程而使某些新内容难以充分展开;另外,逐个部门去讲授容易重复,实际上往往只能突出某一行业而难以使学生系统把握各部门财务管理的共性知识。 对于专题教学比较有利。
课程的整体性较差,对有关问题难以作相互联系的分析,如预测中的筹资就离不开投资。另外,如此设课,财务管理原理部分的内容也较难安排。 以财务管理循环过程为基础,课程体系层次清楚,系统有序,程序性较强,可以避免课程内容设置上的分离或交叉问题,各分支课程与原理部分不容易重复,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进程。以管理环节为框架,也便于分别吸收和容纳现代财务管理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其缺点主要是,各种业务内容逐一罗列,未顾及管理对象是一个整体,没有从管理对象这一整体出发做到各环节知识的有机整合,给人以散乱的印象,不利于从整体上研究解决问题。 如财务管理学原理按环节设置授课内容,中级财务管理按管理对象设置教学内容,高级财务管理按行业或特殊业务设置内容。这样不仅学科体系相对完整,内容上也较丰满。
但是按环节和按对象如何结合,也是一个难题,这主要体现在财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设置上。从西方(主要是美国)财务学专业课程设置看,他们按管理层次分设财务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三级课程,遇到的问题是第一种和第三种课程的教科书易于解决,而第二种课程无现成理想的教科书可供使用。
适应对象 在职干部培训。 大专和本科在校生 中高级在职干部培训,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各种设置方式各有利弊,不能要求以一种方式适应所有的需求,因此我们认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原则应该是多层次立体模式,即,低端教育以管理内容为设置主线,高端教育以问题导向方式设置。具体安排可以考虑大专及本科以管理内容设置,分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运营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硕士研究生以管理环节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等,或按管理层次设置,分财务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
————————————————————————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多元化;设置;改革
一、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宏观环境中的不适应
理财人员素质的提高有赖于财务教育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教育中仍然存在种种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从宏观上看,一是人才需求的市场化与高校教育中专业设置的非市场化之间的不适应。我国高校专业的设置权限一直控制很严格,就拿财务管理专业来说,改革开放十几年后,教育部1998年新颁布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才在工商管科下新设立了财务管理专业。这样做虽然降低了高校专业设置中的风险,但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我国高校专业建设明显落后与社会需求,也落后于国外大学的事实。二是社会人才需求“实用化”与高校专业教育教条化倾向之间的不适应。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实用化”,希望企业是人才“用武”之地,不希望本企业成为人才的“练武”之地。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高校虽不应该也不可能所有专业都完全适应企业的这种需求,但与企业实际结合紧密的专业应该与其需求相适应,否则教育服务与社会的说法也就成为单纯的口号了。而目前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对于注意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说得多,做得有实际效果的少。
二、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体系建设中问题
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财务管理专业的产生是与市场、金融工具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相联系的。与此相适应,财务管理有关的内容加入到金融的微观中,货币金融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成本与效益、资金流量、信息及其等问题,并逐步形成现代货币金融理论体系,即以金融市场为基础,注重财务分析、定量分析的新型金融学。这在美国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定位上可见一斑。他们要求所培养的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该掌握:(1)企业如何进行财务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单个企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经济;(2)企业如何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3)金融市场的运作及其工具的使用;(4)金融组织或机构如何运营,并加以具体,从而能够在大型企业的财务部门或者财务咨询公司、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政府或非营利机构从事金融与财务工作。由此可见西方财务管理教学表现为两个重点:一是公司财务管理,二是金融市场。公司财务管理部分包括公司财务决策、公司财务分析与诊断、国际财务管理、企业税务等;金融市场部分包括投资学、证券分析、期权与期货、外汇实务、金融法规等,不论作为公司理财人员,还是作为金融界从业人员,都需要同时掌握这两方面的知识。
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前身是理财学专业,它是从学科中独立并加以发展形成的一门年轻学科。根据我们对其他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进行考察的结果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模式定位不准确。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是从会计学、财政学和金融学等专业分离出来的,在培养目标上仍带有相关专业的特点,与这些相关专业相比较,自身特点不明显,不突出。
(2)课程体系陈旧,跟不上市场经济和发展的步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综合性管理活动。企业财务管理具有多层次性。课程体系也要具有多层次性。
(3)专业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问题突出。由于定位不明,课程体系陈旧,各相关课程或各相关课程群之间在内容上互不兼顾和承应,未能围绕专业方向要求进行统一协调和轻重相宜的合理安排,同一内容往往在不同课程中反复讲授。
(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落后。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管理上过于呆板划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落后。在教学管理上,没有将规定性与选择性有机地结合,学分制只是学时制的翻版;在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与现时经济生活脱节,文理知识互不兼容;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极少采用;在教学手段上,教学设备简陋,主要教学手段仍是“黑板加粉笔”,机辅助教学、电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十分有限。可以说这方面改革和发展差距还很大,任务也很艰巨。
此外,目前财务管理专业还存在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校内财务管理实践缺乏,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新的财务管理环节尚待开发,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
三、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知识结构定位
高等学校既然以育人为基本职能,那么对受教育者的素质及规格做出规定的培养目标,就应该成为高等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在培养目标上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需要。对于财务管理这样一个专业性相对较强而又与工商管理领域的其他多个环节存在广泛联系的学科专业来说,确定其培养目标应突出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专业操作技能与综合管理能力的关系。财务管理是工商管理中一门综合性很强且关系企业经营全局的管理业务。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既应通晓财务核算的技术、方法和财务管理程序,具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更应从战略上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
二是“通才”与“专才”的关系。“通”与“专”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细密,隔行如隔山,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能够为各“行”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相关“行”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又十分密切和普遍,这又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在知识结构上不能过分单一。正确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通才”基础上的具有突出专业特长的“专才”,这也是符合高等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
与上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校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应有三大支柱,即扎实的会计知识、广博的金融学知识以及精深的财务管理知识。
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财务管科与其它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一是财务管理与学科的关系,它们都以资金运动为对象,只是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罢了。二是财务管理与其它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三、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构想
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计,本质上取决于该专业学科内容及构成的特征。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及其构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公司财务为基本研究对象。虽然财务管理活动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但其中一切企业财务活动最为典型。在各种形式的企业组织中,又以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活动最为丰富多彩。所以,尽管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覆盖各类组织的财务活动,但公司财务是其重点。(2)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及营运资金管理。现代财务管理学通常将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利润分配决策列为三大财务决策,而营运资金管理亦称日常财务管理则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摆脱的一项经常性的财务管理活动。(3)日益增多的派生内容,比较典型的有:企业购并财务、破产与重整财务、通货膨胀财务、跨国公司财务、中小企业财务及集团企业财务等。
根据上述特征,从实践上看,大致有四种设置方式:(1)按管理主体设置;(2)按管理对象设置;(3)按管理环节设置;(4)按多元标准设置。
表1-财务管理专业体系设置表
设置方式 按管理主体设置 按管理对象设置 按管理环节设置 按多元标准设置
主要内容 个人理财
法人理财(事业法人\企业法人) 投资管理
筹资管理
利润分配 财务预测
财务决策
财务预算
财务控制 初级财务管理
中级财务管理
高级财务管理
财务专题研究
优缺点 某一行业或部门的各种财务管理内容、管理环节集于一门课程之中,单门课程内容紧凑。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来讲,则因开设这种综合课程而使某些新内容难以充分展开;另外,逐个部门去讲授容易重复,实际上往往只能突出某一行业而难以使学生系统把握各部门财务管理的共性知识。 对于专题教学比较有利。
课程的整体性较差,对有关难以作相互联系的,如预测中的筹资就离不开投资。另外,如此设课,财务管理原理部分的内容也较难安排。 以财务管理循环过程为基础,课程体系层次清楚,系统有序,程序性较强,可以避免课程内容设置上的分离或交叉问题,各分支课程与原理部分不容易重复,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进程。以管理环节为框架,也便于分别吸收和容纳现代财务管理的新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其缺点主要是,各种业务内容逐一罗列,未顾及管理对象是一个整体,没有从管理对象这一整体出发做到各环节知识的有机整合,给人以散乱的印象,不利于从整体上研究解决问题。 如财务管理学原理按环节设置授课内容,中级财务管理按管理对象设置教学内容,高级财务管理按行业或特殊业务设置内容。这样不仅学科体系相对完整,内容上也较丰满。
但是按环节和按对象如何结合,也是一个难题,这主要体现在财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设置上。从西方(主要是美国)财务学专业课程设置看,他们按管理层次分设财务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三级课程,遇到的问题是第一种和第三种课程的教科书易于解决,而第二种课程无现成理想的教科书可供使用。
适应对象 在职干部培训。 大专和本科在校生 中高级在职干部培训,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各种设置方式各有利弊,不能要求以一种方式适应所有的需求,因此我们认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原则应该是多层次立体模式,即,低端以管理内容为设置主线,高端教育以问题导向方式设置。具体安排可以考虑大专及本科以管理内容设置,分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运营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硕士研究生以管理环节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等,或按管理层次设置,分财务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
————————————————————————
主要:
[1]袁广达:入世后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会计研究》2003(3)。
[2]姚正海,梁栋桢:论全球化下的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江苏大学学报》(高等研究版)2002(9)。
[3]赵息,鹿娟: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科学版)2003(9)。
[4]张凤林:新时期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论,《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3(11)。
[5]郭冰,郭泽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见,《财会月刊》2003(4)。
[6]赵自强,韩绘萍:对学与财务管理专业交叉互补问题的探讨,《经济师》2003(5)。
[7]陆正飞: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会计研究》1999(3)。
一、信息管理在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的具体作用
(一)信息管理让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快捷
与其他单位或者是部门相比,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面对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更是空前巨大。高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人数众多,对于后勤物业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变,不尽相同。繁琐的工作千头万绪,后勤物业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与日俱增。因此,在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管理的相关技术,能够让工作难度得到大幅度下降,让物业管理的后勤工作变得更加便捷方便。
(二)信息管理让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更加细致到位
在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融入信息管理相关元素后,能让整个工作的局面变得焕然一新。后勤物业工作涉及的内容众多,牵涉面较广,稍微不注意的话就会有所遗漏,进而在工作中留下“盲区”。而信息管理能在较大程度上简化后勤物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大大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让管理工作更加到位且更加科学规范。同时,信息管理还能实现信息实时共享,让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配合变得更加“亲密无间”,工作细致入微。
(三)信息管理让高校物业管理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传统的高校物业管理工作中,各种办公文件、文书工作等都以纸质化为主,处理起来非常的繁琐,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而在信息管理的背景下,无纸化办公成为了时代之需,各种文件、文书等都可以利用数字信息进行传输,能使高校业务流程变得规范化、程序化,对高校的办公成本、人力成本予以降低,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高校物业管理所提供的服务群体是教师和学生,在信息化管理下,高校物业管理部门将与学生和教师生活相关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源节流,以此来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支出,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管理在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高校领导高度重视后勤物业管理中的信息建设工作
高校的后勤工作与全校师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后勤物业管理工作是校园的稳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的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的重视必不可少。首先,学校应该确定专门的领导统管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部门,并同时确定相应的分管领导。有了领导的把关,信息管理中后勤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才会变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同时,高校领导要以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着力建设和打造后勤物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机制平台。其次,各个高校还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投资,不管是从软件上,还是在硬件上,都不断加强完善。同时,各种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建设都应该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的跟进落实。长此以往,信息管理在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才能真正发挥效果,并助力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构建高校物业管理信息化平台
首先,建立与信息管理相匹配的现代化后勤管理集团是“基本配置”。集团化的管理让后勤管理的各个部门变得相互联动,信息的汇总与整合变得水到渠成。有了一定量的信息储备,信息管理的链条自然形成。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下,相应的数据被归纳到不同的范畴中,资金的收支情况、人员的岗位情况、绩效的监督与考核等都被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之内,管理工作变得十分的顺畅有序。其次,后勤物业管理部门还应该通过搭建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式,积极的与其他各职能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便捷性,原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处理的事项一下子变得“唾手可得”。搭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每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也得到了更加精细的确定,在一致的目标任务驱使下,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工作稳步推行,百密而未有一疏。
(三)确定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
在信息管理模式之下,高校的后勤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必不可少。在新机制的构建过程中,信息管理不再仅仅被局限在后勤物业管理部门,而是在一个系统化的理念下变成了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后勤管理物业部门应该广泛的参与到后勤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系统中去,在建设的过程中提供积极大胆且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经验教训,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大胆“发声”,为高校的后勤信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帮助。其次,在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中,各类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档案被一一的囊括在管理机制之中,整个后勤管理部门被彻底“激活”,信息化将工作效率发挥至最大化。在新形势下,信息管理在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的运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各个高校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整合自己的有效资源,让信息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助力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马岩.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Ⅲ)[C]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3:4
一、高校物业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物业管理已初步形成了气候,有了专门的机构、专业的队伍,也有了一定的服务范围,并根据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法规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管理服务体系,服务质量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服务范围、服务职能上各高校又有所不同。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其一是单纯的住宅楼或小区物业管理。此模式基本上以高校教职工住宅楼为基础,实行封闭管理,或者是从事简单的保洁、保安管理。其收费参照社会上最低标准,甚至给予适当优惠再确定居民应缴纳的管理费,带有一定的福利性质。这种物业管理一般达不到高标准的要求,但在高校物业管理中却比较普遍。其二是集中了房产、保洁、保安、绿化等为一体的全校性物业管理。此模式是将原行政管理的职能从学校分离出来,组成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业管理实体,统筹规划和管理校园及家属楼,从而对学校园区实行标准化的物业管理。其三是单纯的办公楼宇物业管理。此模式是将办公区域交给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从而改变了原有办公楼的管理形式,代之以专业的保洁、保安及维修队伍来承担办公楼宇的全面管理,营造出一个干净、整洁、安全的办公环境。
高校物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一个高层次高学历的、以教师和大学生为主的知识群体,高校的这种特殊业主身份使其物业管理在按经济规律运营的同时,还必须符合教育规律,承担“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与义务。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
第一,物业管理的阶段性较强。区别于住宅小区的全天候服务工作,学校教学及师生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很有规律,同时还有寒暑假,为此就要求物业公司的各项服务工作都要配合师生的作息时间,例如:学生休息时,保洁人员就应该停止手中的工作,以免干扰学生的休息。
第二,人员流动性大,安全管理要求较高。高校公寓不像小区或写字楼,它每天都有大量的学生家长、亲戚及同学来访,这必然给物业公司保安的安全防范工作增加负担,为此物业公司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来访人员管理制度,以对这些来访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一般教学楼或实验楼里面的设备都价值不菲,总价可达几千万,甚至几亿,而如此大的资产也需要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此外,物业公司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他们年轻又充满活力,行动敏捷又好动,为此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人身安全,比如,可尽量少用玻璃或易碎的东西,各种设施要牢固耐用,以免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故。
第三,人员密集,保洁工作要求较高。一般来说,一幢一万多平方米的公寓住宿着一千多个学生,这个比率远远高于住宅小区的比率,加上年轻人偏爱吃零食,由此产生的垃圾量是可想而知的。此外,在高校保洁面积占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较大。一般学生公寓需要保洁的面积占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超过40%,教学楼、实验楼更是高达90%以上,这无疑加大了保洁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它的要求也较高,需要较强的技巧性和明确的作业流程。
第四,具有特定的教育属性,服务工作要求人性化。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的集中地,他们相对来说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要求比较高。面对这些高素质高要求的群体,高校住宅物业管理部门既要贯彻“住户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更要突出高校物业管理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品味。此外,学生公寓里住着来自五湖四海、远离父母的学子,他们都处于青春少年期,心理承受力弱而易受伤。为此,对公寓的管理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人性化服务上下功夫。凡事要比学生先想到,先做到,急住户之所急,想住户之所想。
二、高校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的滞后
首先,许多教职工对物业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对有偿服务不适应。不少职工还习惯于过去的行政型、福利型的封闭式房屋管理模式,对花钱买服务的现代市场消费观念难以适应,容易产生对物业管理的过分要求,希望物业管理公司少收费,多办事,办好事。其次,物业管理企业员工思想认识上受“铁饭碗”、“大锅饭”的影响,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竞争意识、经营理念还远未形成,抱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心态,负盈不负亏,主要对学校负责,因而服务意识差,达不到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市场运作化程度低。
2、高素质人才的缺乏
目前高校物业管理的职业化队伍尚未形成,现有人员一部分来自于原来的后勤服务单位,另一部分来自于高校附属企业的下岗职工。他们虽然长期从事后勤管理和服务,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但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较低,大多缺乏专门的知识和系统的培训,故很难保证服务质量。再加上长期以来高校后勤职工的平均主义思想影响,其服务意识相对淡薄,市场观念和企业经营理念都有待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高校职工收入有较大提高,这使得他们对居住环境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对现有物业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
3、长期以来的经费短缺
高校房屋维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少量的房屋租金及学校行政拨款。由于资金来源单一,因此常常造成物业管理经费紧张。加之学校住宅的维修工作量很大,所以单凭有限的房屋租金根本就不够用,因而学校每年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再者,长期以来高校为了解决部分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普遍采取了学生勤工俭学的形式,由学生来负责学校的许多后勤服务工作。这样就造成了管理松散、服务质量差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建房会不断增加,投资管理的费用也会不断增多,投入产出可能严重失衡,届时学校负担将越来越重。因此如何缓解经费短缺问题也成为高校物业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4、管理机制没有理顺
物业管理作为高校后勤改革内容之一,其管理体制尚处于摸索中,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因此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有些高校虽已组建了物业管理企业,逐步增加保洁保安、绿化养护等服务内容,也实行了象征性的有偿服务,签订了相关物业管理协议。但是这种管理往往受到学校行政指令的约束,在服务内容、服务收费等方面有时还是学校说了算,“缺钱先办事,钱少办多事,没钱也办事”,甚至采取行政方式,不干也得干。既不执行行业要求和标准,也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其运行方式带有的行政命令特点。而在另一些高校,由学校后勤部门、街道派出所及环卫等部门共同承担着高校居住区的物业管理职能,形成了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容易引起责任不清、各自为政,遇事互相推诿。所有这些都说明目前我国高校物业管理还没有与市场化、专业化、企业化的模式真正接轨,管理机制没有理顺,运行体制还有待完善。
三、加强高校物业管理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物业管理新理念
首先是校领导的观念要转变。高校实行物业管理,不能认为是甩包袱,也不能将物业管理中心直接推向社会,高校领导应高瞻远瞩,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将物业管理中心“扶上马”,再“送一程”。其次是物业管理人员观念要转变。物业管理人员要从拿固定工资、端“铁饭碗”转变到个人利益与企业效益挂钩,树立真心实意为业主服务的思想。管理部门领导要对他们关心、引导,使他们愉快地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娴熟精湛的技术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再次是住户观念要转变。要福利型住房、无偿服务转变到商品住房、有偿服务的观念。要认识到高校物业管理是提供高校后勤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服务、管理、经营于一体,寓管理、经营于服务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服务、管理也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一种有偿劳动,就应该依照社会市场标准收费,从而建立起与社会市场相接轨的社会化收费机制。同时物业管理是全体居民的共同责任,关系所有居民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居民提高权利意识、自治意识和自律意识,共同参与管理。
2、切实转换机制,建立高校物业管理新体制
高校物业管理是从原有旧体制模式基础上转换而来,不同于社会上的物业管理企业,从一开始就按企业化和市场化机制运行。因此,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必须从根本上转换机制,不能搞翻版体制。物业管理机构成立之初就要成为经济实体,坚持走“以收养房、以业养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在物业管理载体选取上应立足于学校自身,力求既能满足需求,又能安置人员;在企业管理上,要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和人员,提高办事效率,转变工作作风;在用人制度上应严格按现代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建立相互竞争、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在运行机制上,要努力实现经营机制的创新,坚持按企业化、产业化的要求,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优化各种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机制一转天地宽”,机制转换是高校物业管理及社会改革的关键所在,只有按新的机制运作,才能实现真正的物业管理。
3、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拓宽经费来源。
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后勤企业不再是高校下属的行政组织,是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机构,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应被允许获取合理的利润,其利润由市场来确定,物业管理公司实行有偿服务,逐步实现后勤经费的“拨改付”。按照惯例,“谁得益,谁出钱”,学校从甲方的角度对企业的服务做出评价,然后按照一定的服务标准付费,企业通过自己的优质服务获得相应的报酬,以此激励后勤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物业管理公司可根据学校服务项目,服务标准的要求,以及师生员工的消费层次,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经营服务,向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提供多种优质服务。此外,物业管理还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挖掘服务潜力,努力拓展服务项目和服务范围,如开展装修、搬家、维修、家政、托管等服务,广开资金来源,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
[关键词]住房制度;公房;交易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8189
1引言
高校已购公房指的是教职工根据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规定,按照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公有住房作为高校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资源,直接关系着教科研队伍稳定和学校人才引进,同时已购公房上市交易是深化高校住房改革、维护教职工权益的重要手段与现实出路。但是,诸多高校由于新校区建设、土地管理的特殊性等原因使其在已购公房上市工作上多年来仍在“谨慎地观望”,这与职工日益迫切要求自由置换已购住房的需求形成了住房管理体制改革下新的矛盾。如何有效地解决已购公房上市的交易问题,将会是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房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工作。
2高校已购公房上市交易现状分析
1998年教育部与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学校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为避免学校住房流失,学校向教职工个人出售住房时,要根据所售房产权的具体情况,同购房者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凡享受国家和学校优惠政策的住房和建在学校校园内的住房,应明确购房者不能擅自改变住房用途或赠与他人;购房一定期限后如出售亦只能再售给学校、学校教职工或学校主管部门;如因特殊情况要进入市场,向社会出售,必须经学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公有住房可以认为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长年积累的一笔巨大物质财富,但是,各高校为了确保教职工的稳定和校园的完整,基本上都禁止已购公房过户或上市交易,致使这笔“红利”长期以来处于冻结状态,不能进行市场流通。公有住房只能被视为教职工资产满足其居住功能,却不能作为财产在社会经济中体现出它的财富功能。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尽管随后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连续采取了一些提高效率、方便交易的措施,但是高校已购公房上市出售并没有全面有效展开。本文认为主要是三个问题制约着上市交易的进程。
一是已购公房上市交易后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学校公房上市工作目前在南方发达地区的高校进展程度较快,而北方内陆城市因其地域的特殊性大部分尚未开展或是仅仅进展了小部分,但总体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各高校尤其是北方的高校应该多进行探索和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已购公房上市交易后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二是楼宇产权权属登记工作和分户办证工作并未全面推进。由于房改房虽然买下了,但是所在楼宇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并没有取得产权权属登记房产证(产权大证),而办理个人分户产权证(产权小证)是产权大证之后的手续,因学校稳定以及物业管理等要求也没有全面展开,因此个人上市交易也就无从谈起。三是住房面积超标问题。各地政府颁布的房改政策都规定个人职务职级的住房核定面积标准,而一些高校在房改房租借分管理出现面积超标问题,使得办理房产证前期手续时需要缴纳高额罚金。四是已购公房交易后物业管理问题突出。个别学校办理产权证后并未发放到个人手中,在保证校内流转的同时,不能保证校园绝对的安全稳定。学校住房管理也会向商品房物业管理社会化方向发展,学校的物业管理因此也会提高成本。
3高校已购公房上市交易是国家深化房改的必然结果
从1999年开始国家加快了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接连颁布了《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上市出售管理暂行办法》、《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为已购公房上市交易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导向。从发展规律上分析,高校已购公房上市交易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高校教职工已取得已购公房的完全产权,自己拥有房屋使用权和处置权,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已购公房教职工的个人情况都在发生着变化,对已购公房进行上市交易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
4突破公房上市的瓶颈,多方面解决问题对策
41遵循学校公房上市交易的原则,进行规范管理和合法监督
高校已购公房之所以不能上市交易,就是在政策限制太多。因此高校应梳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把握已购公房上市交易四条原则:“允许交易、规范管理、制度保障、公私兼顾。”要疏通政策法规,一是允许高校已购公房上市交易;针对高校已购公房的特殊性,既不能对其上市交易放任自流,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第二应加强管理,规范交易,积极引导已购公房进行合理流通;第三要制定出已购公房上市交易制度,高校已购公房上市交易牵涉面比较多,情况比较繁杂。定完善合理的高校已购公房上市交易制度,确保高校已购公房上市交易的合法性;第四是要强调公私兼顾、高校已购住房关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也是学校的重要资源,因此在已购公房上市交易管理中既要维护教职工的利益,又要避免校园内房源流失。高校应根据上述的四条基本原则,采取合理措施,妥善解决各方问题。
42全面推进产权过渡,早日把学校全部100%房屋产权证发到职工手中
教职工有了房屋产权证才是合法的房屋所有权人,才能进行房屋交易。由房屋产权是最近几年才逐渐下放到老百姓的手中,并且有的房屋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产权,因此老百姓无法将手中的公房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因此政府应该加快房改的速度,特别是对由部分产权向全部产权过渡的工作,早日把房屋产权证发到老百姓的手中政府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易形式,方便老百姓进行公房的交易,使手中拥有公房的老百姓尽快将公房上市,推动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发展。
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整理教职工住房档案,完善已购公房教职工的住房信息,保证已购公房教职工住房档案翔实有效。及时办理和发放教职工已购公房的房屋所有权证。根据教职工的住房档案,二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购买公有住房超标的教职工进行超标处理,不进行超标处理是不允许上市交易的。三是除学校购买房屋外,校方只负责监督,不参与议价。四是买卖双方谈好房价后,和学校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三方协议,卖房者保证以后不能再找学校解决住房问题。五是学校开具该房屋上市的相关证明,并将该房屋的相关信息备案至央产房上市交易中心,协助和监督买卖双方完成房屋的交易和产权过户。吸引更多的开发商、中间商入市。
43加强物业创新化管理,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在部分已购公房交易后的新形势下,应取消物业管理费由单位给个人交纳的现状,学校应采取将物业管理费通过工资下发给个人并由其交纳,对于房产已过户业主,物业管理费也应该由新业主来交纳。这样既减少了物业管理公司与学校之间的矛盾,也减轻了购房单位的负担,更为公房能够顺利上市奠定了基础。另外,学校应高度重视购房交易后整个校园管理的完整性,要求乙方物业出台一系列针对公房上市出售后学校家属区管理的规定,在具体实施时严格要求规范管理,打击社会闲散人员因房屋出售后管理难度加大进行违法活动,维护学校校园、家属区安全稳定。
44建立健全中介市场,提供完善服务
中介机构在住房二级市场的交易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外大城市绝大部分存量房交易都是通过中介机构完成的。发展住房二级市场需要相应数量的高水准的中介机构的支持。目前我国中介市场还相当不发达,服务内容、收费标准也不规范。中介机构数量不少,但大都规模较小、资金有限、素质不高。为此,政府应当尽快出台规范中介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方面的政策,严格中介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吸引资金实力强大的投资者介入中介市场,提升这一行业的公司形象,同时,加强中介行业的自律,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为住房二级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完善服务。
5结论
高校已购公房上市交易涉及学校和教职工切身利益,是一个敏感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难题。但高校不能畏惧困难,将问题积压起来留给后人,而应该积极探索、努力研究、开拓创新,合理合法解决已购公房上市难题,使高校和教职工达成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林增杰公房入市政策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4)
[2]曹国斌开放公房二级市场的意义[J].学习论坛,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