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补偿性的财政政策范文

补偿性的财政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补偿性的财政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补偿性的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 新古典综合派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一 新古典综合派概述

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出版,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兴起,风靡于“二战”后二三十年间的西方各国。当时“二战”后的经济状况并不和30年代大萧条时一样,凯恩斯理论不再完全适用当时的经济状况。以保罗・萨缪尔森、詹姆士・托宾和罗伯特・索罗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不断发展、补充和修订凯恩斯的“新经济学”,逐渐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其后也被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或者“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只要生产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新古典经济学仍然适用,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将使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维持下去。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正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结合。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以混合经济为实现基础。它既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为基础,也需要市场调节的经济为基础。萨缪尔森认为,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是既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又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混合经济,市场价格机制和国家经济干预的有机结合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基本前提。根据新古典综合派观点,混合经济包括两个部分:国家管理的公共经济部门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私有经济部门。国家调节是为了预防和对付经济衰退;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为了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率。

新古典综合派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同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组合为一体,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经济理论体系。

二 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变化与政策转变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一体化,该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导致全球经济进入低迷期,甚至有些国家陷入衰退萧条。面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相机出台各种救市政策,希望挽救本国经济。中国在这方面绩效突出,率先走出低迷,依然保持着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

2007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08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努力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2008年7月起,受金融危机影响,CPI同比开始下降,股市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预期下滑,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许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困境,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针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中央政府及时对宏观政策进行调整,从2007年年末的“双防”转变为2008年的“一保一防”(保增长,促发展),同时将前期执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财政支出,采取结构性减税政策,增加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鼓励居民消费。央行自9月16日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开始,又分别在10月9日、10月30日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免征利息税及金融机构才能批准备金率。央行继续改进流动性管理,结合国际收支变化情况,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将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GDP增长率保持10.1%的骄人成绩。

2009年中国政府依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用的。上半年中国无论是CPI还是PPI指数一直在不断下滑,面临着通缩压力。中央全面放松信贷限制,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防止经济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振作股市房市的效果。积极的扩张的财政策略中最显著的当然是4万亿国家投资,从中央到地方都发行国债、地方债,然后动用资金开发各地方基础建设,推进税费改革,同时提高社会福利保障,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援助。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7%,成功保8,呈现漂亮的V字形。

201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针对性和灵活性。部分由于2009年的天量信贷的投放及4万亿的国家投资,通货膨胀压力明显显现,农产品,如水稻、大蒜等,各种生活用品,工业原料价格持续攀升。在货币政策方面转向“宽货币,稳信贷”,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财政政策是在预期之内的。同时,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未牢固,由于对房地产市场的打压调控,中国经济前动力受到严重制约,同时出口并未完全复苏,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防止经济二次探底仍是需要注意的,一季度CPI接近3%,中国要谨防经济进入“滞胀”。

三 政策分析

“需求管理”思想是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核心,认为政府职能的发挥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不是位于市场之上的异己力量,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应运用各种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纠正市场调节不可避免的确定,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以投资、储蓄、消费、政府支出、税收、进口和出口这些经济变量为调控对象,政府通过积极地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适时适度地对社会总需求进行调整,即可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新古典综合派主要依据汉斯的理论提出“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注重二者的“松紧配合”。政府在确定预算时要按照私人支出的数量来安排政府的预算,使私人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额保持在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具体而言,在经济萧条时期,补偿性财政政策要求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实行赤字财政以刺激社会总需求。我国经济危机以来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双松政策”,直至现在货币政策转向从紧,以防止经济进入通货膨胀,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积极推行税费改革,实行结构减税,刺激需求消费和投资,以缓解危机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

在面对“滞胀”时,新古典综合派主张实行宏观政策的“松紧搭配”和微观化,以保持经济增长作为政策的首要目标,同时抑制通货膨胀。“松紧搭配”的方式是指以“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以“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经验说明,两种政策不同程度的结合使用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政府追求的社会、经济目标,可以减少单一政策运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作用。目前中国最大的经济隐患便是“滞胀”,虽然现在仍未进入滞胀,但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抑制物价上涨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国际经济仍处于衰退中,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出口行业正经历一场暴风雨。同时,流动性过剩已成定局,央行已经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并未起到很大的效果。所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可以达到所期望的效果。一方面,抑制国内流动性过剩,缓解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巩固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促进经济继续稳定发展。

四 结语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主张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仍然存在自身的一些问题:积极财政政策所带来的大规模的政府主导投资会对民间投资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这与全面刺激经济发展的初衷是相违背的;“相机抉择”理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对政府政策权威性的怀疑,减弱政府实施政策的效果;新古典综合派并没有解决人们理性预期所导致的积极财政政策或减税。

参考文献

[1]蒋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美〕萨缪尔森、诺豪斯著.萧琛等译.经济学(第十六版)[M].华夏出版社,1999

第2篇:补偿性的财政政策范文

一、农民“贷款难”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金融支农主体缺位

目前我国基本已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多层次、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由于各金融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弱势地位,使得金融支农表现为严重的主体缺位。首先,表现为政策性银行业务狭窄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等原因,融资成本高,市场化筹资能力差,很难为农业农村经济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低成本、大金额、长期性资金。国有商业银行以盈利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在利润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有效性原则的约束下,都不愿将资金投入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邮政储蓄部门是存款机构,并没有贷款业务。作为支农主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政策性歧视,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吸收存款难,资金紧张等原因,再加上自身管理松懈,难以承担支农重任。

(二)农村资金流失严重

由于农村信用社相对于其它金融机构在政策、网络、人力、汇兑等诸多方面缺乏优势,农业银行和其他一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农村吸收储蓄存款能力较强,而对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却较少,特别是邮政储蓄根本不办理贷款业务,在农村吸收存款后,转存人民银行的利润又很高,直接导致农村资金流向了城市。据估计,每年被抽离农村的资金约6 000亿元。其次,由于农村金融产品单调,服务手段落后,资本市场的触角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民基本上没有条件参与证券投资,农村中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要进入资本市场筹资也只能是一种奢望。很多资金在农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于是转移到城市,在缺乏城市向农村回流资金的机制的现实下,更加剧了城乡二元金融局面。

(三)农村金融信息传递不充分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居住分散,许多金融主体都不会主动去进行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现有条件较落后,普遍存在人员少,素质较低,面对偏远山区涉及千家万户,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之服务意识不强,怕麻烦,认为小额农贷金额小,涉及面广,效益也不高,因此不愿下大力推广。而大多数农民的知识化、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低,仍然是以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为主,在观念上大多数农民也认识不到负债经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害怕到农村信用社贷款,再加上缺乏对金融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的渠道,甚至贷款的办理手续和程序都不了解,这样必定造成信贷双方信息传递不充分,而且也使得信贷发放失去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监督渠道,导致很多支农资金游离于“三农”之外。

(四)缺少风险规避机制

一方面,农业固有的风险缺乏转移的途径。中国农业目前仍然主要靠两种传统的风险保障途径: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这两种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一是受到国家财力限制,二是商业保险规模小、方式单一,所以根本满足不了农村需求。另一方面,现行贷款制度和担保制度严重制约了涉农贷款的发放。在现行信贷政策条件下,担保抵押资产是否充足是决定银行贷款的主要条件。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低,所拥有的财富和抵押品严重不足,抵押评估手续繁杂、环节多、费用高、时间长、有限期短和缺乏有效的处置抵押物的市场机制,也影响了贷款的正常发放。

(五)鼓励金融支农的财政政策不力

在某种程度上说,农村金融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政策问题。因为中国农业经济基本上仍是“靠天吃饭”的脆弱经济,市场对农业的支持必定存在失灵,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政府义不容辞。对此,政府除了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外,更能动的是利用财政和货币手段。在目前我国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财政直接支农的资金投入也是十分有限的,不可能满足农业的广泛资金需求。同时由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和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到位等原因,金融支农的作用也受到了许多限制,因此利用财政政策去鼓励金融支农便是最好的选择了。但是我国财政政策对鼓励金融支农的措施不力,目前,我国每年用于财政贴息的资金规模很小,财政贴息方式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包括对承担着服务“三农”、发展农村经济的信用社,得到财政、税收的“反哺”的地方也非常不足。

二、解决农民“贷款难”的办法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支农金融机构体系

必须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要严格划分各金融主体的供款责任,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充分竞争,那就各负其责,有时还必须是强制性的。在充分论证农民贷款的动机的基础上,来明确各金融主体的贷款提供范围和规模。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在完善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支农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成效,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在政策性金融支农领域,应增加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扩大农发行对农业、农村的服务、支持范围,逐步改变其目前单一负责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的格局。对涉及支农的农信社、商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应主要从事经营性、具有盈利性质、风险与收益基本对称的企业或项目资金需求,解决助学贷款、购买生产资料贷款等本息收回有保障的农民生产、生活性资金需求。完善邮政储蓄的支农金融功能,对邮政储蓄在农村吸收的存款建立合理的回流机制,以阻止或减少农村资金外流。而适度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则是对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在金融支农领域的一个非常有必要的补充。

(二)建立健全支农信贷的风险规避机制

首先要千方百计预防和化解农业自身的风险。政府在发展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同时,同样通过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发展投资主体多渠道、经营主体多样化的农业保险机构,并鼓励引入外资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以增强各金融主体对农业贷款的信心。其次是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多种抵押担保办法,探索实行农具、牲畜、农作物收获权等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农户联保等担保形式。应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担保机构并存。通过政策优惠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建立小额农贷担保基金。

(三)完善金融支农的财政政策

农业是弱质产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农业贷款比一般的工商业贷款风险大、收益低。这决定了要保持适度规模的农村贷款,不能过分强调市场化原则,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激励支持,要通过降低或免除税收、贴息、向农村金融机构增资、制定相关政策改变金融机构呆账准备金提取比率和呆账核销办法、帮助金融机构剥离不良资产、建立贷款担保基金等手段,对农村金融过多的政策义务和过高的金融风险进行合理补偿。为了减少与城市金融风险和收益的市场落差,创造一个合理的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环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同时利用存贷款利率手段和其他各种手段,把补贴性利率和受到财政保护而增加的信贷资金量配置给需要财政补贴的弱质产业和部门,引导金融企业进入“不情愿”的信贷领域,解决农村信贷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

第3篇:补偿性的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 开发风险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1-0120-02

1前言

近几年时间以来,房地产价格呈现强劲的上升趋势。由于,政府垄断着各种房屋建设所需土地出让和划拨规模,为使各地区成为创文明城市的先进城市,迫于较差的城市基础就必须以快速推行公共场管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急需大量的资金,迫使政府热衷于收取高额土地出让金以解决资金缺口,由此政府采取诸多抬升地价的手段,从而无法实施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使地价占房价比重45%以上,失控的地价自然使房价处于失控状态。高房价又使地价上升有了先决条件,从而房地价处于相互攀升的恶性循环轨道。因此如果忽略房地产开发存在的风险,将导致房地产投资开发的失败。

2房地产开发风险的特征

所谓房地产开发风险,是指在房地产开发活动过程中存在影响开发利润的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作用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使得企业实际开发利润可能与预计利润发生背离,因而使企业有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房地产开发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明显地呈现出以下特征:综合性,房地开发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是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不可预测性即不肯定性,表现为风险形成的不可预测和由于风险导致企业开发经营活动结果的不能事先肯;损失性,风险既有因财务管理无法预计或无能力防止所致,也可能由于管理者决策失误,控制失灵而丧失了本应获得的利益:补偿性,既然风险会带来损失,客观上要求给予经营者适当的经济效益以抵补承担风险产生的损失,即“风险报酬”;激励性,风险与竞争是同时存在的,承认和承担风险,将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3房地产开发面临的主要风险

3.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政府政策法律调整(如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变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造成房地产开发商经济上的损失。对房地产开发商影响最为直接的是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就金融政策而言,实行紧的货币政策还是实行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开发者和购买者所持有的资本,影响项目的开发和出售。同时银行关于房地产方面的业务也会对房地产的需求发生影响。就财政政策而论,政府实行紧的财政政策还是实行松的财政政策,对房地产的税收政策,对住宅是实行福利供给政策还是实行对低收入阶层采取有限的补贴政策,政府对房地产的投资等,都会对房地产开发和需求发生影响。这一风险开发商需要关注。

3.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经济形势(如国际金融风暴、市场需求、购买力、利率、税率、汇率等)变动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经济上的损失。由于从可行性研究到楼盘上市的时段内,市场需求变动的可能性很大,消费者对户型结构及单元面积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原来的细分市场上该类物业还供不应求,而不久却可能大量积压,难免使投资收益远远偏离预期。通货膨胀时期,纸币贬值,价格全面上涨,房地产虽然具有一定的抵抗通货膨胀的能力,但其价格也会上涨。而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是一定的,这样购买力相对下降,可能无力支付日渐升值的房地产,从而导致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项目难以售出而承担风险。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资金需要量大,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周转是非常困难的,通常需要采用外界资金,如向银行贷款和预售。以自己开发的房地产作为抵押获得用于该项投资的贷款时,如果不能按照抵押贷款协议规定的期限偿付本息时,就必须承担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将可能成为他人财产的风险。采用预售房屋筹集开发资金时,如果不能按照预售协议规定的日期交房,就必须承担支付巨额的赔偿金的风险。

3.3人力不可抗力风险

人力不可抗力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如洪水、火灾、地震等)对房地产开发造成的影响。从而使房地产开发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自然风险出现的机会较少,但是一旦出现,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

3.4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由于科技进步、技术结构及其相关变量的变动给房地开发商可能带来的损失。“高房价而无高品质”是百姓对温州楼市的普遍看法。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消费者和房地产市场越来越成熟,对于温州的房地产企业来说,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已经来临。温州的地产商也都充分认识到,只有练好内功,提升产品品质,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那么,制约温州楼盘品质提升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什么呢?温州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楼盘的过程中,只重视楼盘的“盖”与“卖”,而对影响楼盘品质的前期策划管理位与产品设计定位重视不够;相应地,在企业人员的配备上,只重视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与楼盘的营销策划人员,由于建筑设计变动可能导致建安工程成本增加,从而影响项目利润下降。

3.5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开发商因开发项目经营管理不善导致预期收益不能实现,或不足以补偿经营费用的可能性。该类风险主要归因于开发商主观上对开发成本、开盘市场时机、开发周期以及资金筹措等的预测错误和决策失误。

4导致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因素

4.1政策环境与经济形势

房地产开发由于与国家经济形势和政府政策调控紧密相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控制。如:政府对二套房贷款的控制,对规划设计的控制,对土地使用的控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尤其对投资规模和金融的控制,以及新税务政策的制订,都可能对房地产开发商构成风险。在我国尤其需要关注。经济繁荣时,开发商加大投资开发,使房地产供不应求,房地产价格不断升高。而在经济衰退时,社会对房地产需求能力受到抑制,商品房滞销现象,此时,开发商的资金已经投入,形势的波动使其作出反映并进行调整是相当迟钝的,短时间内很难变化或找到其他替代者,从而会使开发商陷入困境。

4.2房地产市场的发育程度与供求状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有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而一个发育不充分的市场必然会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一定的风险。

从总体上讲,房地产市场是地区性的市场,当地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对开发商的影响要比整个国家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对开发商的影响大的多。只要当地经济发展是健康的,房地产需求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房地产开发的强度

取决于潜在的开发商对租售收益的预期。当租金、售价因房屋供应短缺而上升时,开发商便会纷纷开发房地产。但由于房地产投资周期较长,待开发完成时,市场供求可能已发生了变化,致使开发的物业难以保证利润。

4.3开发时机的选择

经济运行有快速和滞缓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特点,房地产投资也是有周期性的。投资周期包括高峰一收缩一低谷―恢复四个阶段。在高峰期,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经济处于高峰期,由于各开发商加大投资开发,使得房地产供不应求,房地产价格不断升高。在收缩期,国家紧综银根,控制投资规模。社会对房地产需求能力受到抑制,市场开始出现难以脱手的现象。在低谷期,社会信贷关系进一步紧张使得工业和建筑业投资锐减,投资产品价格降低但难以出售。在恢复期,国家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社会对房地产的需求量开始增大,价格逐渐回升,此时正是房地产投资的黄金时期。从较长时间看,在投资收缩期、低谷期搞企业兼并或作准备投资,在投资高峰期、恢复期大力投资,必须获取较大盈利,避免较大亏损。

4.4开发地点的选择

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区域性和个别性,决定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房地产行业有句名言:第一是区位,第二是区位,第三仍是区位,可见房地产开发地点的选择对开发商至关重要。房地产开发商抢占中心或门户区位是普通常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预测近期将形成的新的中心区位或新的门户区位。在繁华地段开发房地产项目将实现最大的开发利润,但这一范围可能已不存在一块可供开发的土地,开发商只好为获得更大的选址范围而放弃一部分利润。同时,房地产开发所涉及的地理环境条件,甚至社会经济条件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这会使开发商经受着风险的考验,需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开发商若能及早投资开发具有价值增长潜力的地块,则几年后将会获取较大的利润。从目前的发展水平看,高品质的楼盘应具备以下因素:准确合适的客户定位:合理实用的套型设计、配套设施齐全:绿色节能的新科技建筑材料;具有时尚风格的立面形象成熟完善的社区配套舒适优美的小区景观高效安全的安保体系;以人为本的物业管理等等。从以上因素看。影响楼盘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在楼盘开工之前就已经基本定型了,也就是说,前期的策划定位与产品设计是左右楼盘品质的关键因素。如果前期策划、产品设计出现偏差,施工质量做得再好,楼盘的品质也上不去,从这一角度讲,楼盘的品质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概念炒作出来的。我们有时可以看到,同样地段的楼盘,有的销售火爆,有的无人问津,这里除了营销因素外,楼盘的品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讲,要想开发出高品质的楼盘,前期的策划定位与产品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而企业中能掌控前期策划定位与产品设计的技术人员必须是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专业人员。

4.5开发类型的选择与开发规模的确定

房地产开发过程是巨额资金投入的过程,从购买土地、工程建设到推出广告、上市销售或出租,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作为开发商,通常难以完全用自有资金来完成一开发项目。一般都是在投入一笔启动资金如地价款或前期费用后,通过各种借贷、预售等融资手段来筹集开发资金,滚动开发。所以,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资金的筹措是项目能否按期、按质完成的重要一环。房地产开发规模越大,开发商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4.6开发周期的长短

房地产开发及交易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对于大中型开发项目,从寻找机会、可行性研究、购买土地、勘测设计、筹措资金、前期准备到工程施工、竣工,以及制订价格、推出销售及签署成交合同,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在房地产商品开发过程中,很难在一开始就能对整个开发期内的各项费用和收益流动作出精确的估计,只能是大概的测算。而在这一较长的开发期内,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消费者喜好的改变,社会经济形势的兴衰,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物价的涨跌,汇率及利率的变动都将是难以精确预测的。可是房地产项目一旦确定,资金一经投入,就很难根据情况的发展而加以改变和调整。开发期越长,各种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各种费用特别是后期费用和房屋售价或租金就更加难以确定,风险也就越大。此外,开发商的信誉、开发方式的确定也是导致房地产开发风险的重要因素。

5 防范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具体措施

5.1事先有效避开风险源

房地产投资风险越来越严峻,房企的压力和负担也在日益加重,所以控制投资风险已经深入到企业的各个环节的细微之处了,如果在企业结构和管理手段上再有纰漏,实属犯了大忌。因此,房企一定要认认真真的进行一次体检,哪怕是自我检查也可以。例如,放弃某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以防止市场风险。通常是,预测到在某边贸地区长期效益不能保证或某个地区将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而作出的决策。有效地避开风险源地可完全解除某种风险,但意昧着同时也放弃了从事该活动所带来的利益,故此种避免风险的措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使采用,也应在前期工作阶段尽早作出,这样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投资费用。

5.2采用多样化或组合化投资

就是把资金有选择地投放到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上。可投资建造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所需的不同类型住宅、写字楼、商店和娱乐场等,以减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因为各种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开发风险大小不一,收益高低相应不同。一般而言,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风险大,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低的风险小。如果资金分别投入到不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整体开发风险就会降低。其实质就是用个别房地产开发的高收益去弥补个别低收益的房地产损失,最终获取一个较为平均的收益。房地产多样化投资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地确定投入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的资金比例,使得即可降低开发风险又可获取较高的收益率。

5.3以财务方式控制风险

具体有以下三种基本方法:通过正当、合法的非保险手段(如合同条款的拟定)将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单位。如房地产开发商将施工中危险性较高的工作转包给其他的专业性施工单位,从而减少自己的风险责任。再如实行项目股份比,将经营风险分散到全体股东身上等。对某些超过开发商能力的风险,或保险无法提供的情况下,此种方法发挥着特有的作用;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缴纳保证费为代价,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保险作为一种及时、有效、合理的分摊损失和实施经济补偿的方式,一直是处置风险的主要手段,但保险的使用仍’是有限的,因为并非所有风险都可以保险,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并不能提供充分的补偿:以自身财力,直接承担风险损失的补偿责任:如将预计有可能发生的损失直接摊人日常经营成本,又如建立风险损失补偿基金或建立自保

公司。近年来,以组建专业自保公司作为主要形式的自留风险手段,已在国内外成为一种十分引人注目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手段,而这种主动自留风险手段的选择与实践,应遵循法律规定,如对法定保险、强制保险的风险标的能否自留,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还要受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

5.4对房地产市场要进行全面的调查,作出科学的预测

要仔细分析房地产开发周期并预测其变动,以选择最佳开发时机:分析房地产开发所涉及的地理环境条件并预测其变化,以及早投资开发具有价值增长潜力的地块:要了解国家政策并预测国家未来对房地产政策有何变化,是限制还是鼓励,同时,要分析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类型和需求量并预测其变化。以确定开发项目和开发规模:要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信息资料,充分考虑到其他开发项目的竞争,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拟开发项目的费用与收益。

5.5在工程完工前,就与租户、客户签订租约或预售合同

这样,工程完工后房地产空置的风险,租金下降的风险,售价跌落的风险,都可通过预租预售的安排来避免。当然,预租、预售时,还应注意一个问题,这就是开发商的风险降低意味着与其交易的客户的风险提高。所以,开发期越长,其他行业的客户就越不愿意与开发,商签定固定价格的合同。若要预租或预售,则租金、售价就会被压得较低。

5.6通过签约尽量固定那些对利润敏感的变量

一般利息支出增长的风险可通过签定固定利率贷款台同来减小;建造费用增加的风险可通过与建筑企业签定固定预算合同来减小:工程不能按期完工的风险可通过承包合同中延期罚款的条款来降低。尽早完成开发项目,以降低在开发期内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并在开发过程中加强项目管理,控制成本,保证质量。此外,还应根据开发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开发商自身的资产负债能力与获取资本的能力,合理确定开发方式。

参考文献:

[1]陈蕾,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特点及政策效应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07,(8)

[2]陈煌红,张欣,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面风险管理[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

第4篇:补偿性的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非营利性医院;财务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非营利性医院是国家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它的根本目标是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疗服务市场的不断放开,非营利性医院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经济规律在医院的发展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非营利性医院时常面临来自财务方面的困扰,许多非营利性医院因财务方面的问题而延缓了发展的步伐。认清非营利性医院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是我国非营利性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非营利性医院财务管理的特殊性

(一)非营利性医院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目的不同。企业财务管理要对其所有者负责,完全为市场化经营,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医院则必须在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医疗服务价格严格遵从政府定价,不得进行无序的市场竞争,不以营利为目的。

(二)运用手段相同,但使用深度不同。电算化管理使财务管理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当前非营利性医院和企业基本都实行了电算化管理,但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都已进入到ERP管理的应用层次,实现了财务管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管,而医院财务电算化还普遍停留在用电算化进行算账、报账的事后核算监管水平,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极不相称。

(三)成本核算具有不同特点。区别于企业成本核算,医院成本核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核算本质的非价值补偿性。企业通过核算成本作为补偿商品生产耗费的价值尺度,这把“尺”也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主要基础。而非营利性医院的经营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国家对非营利性医院的医疗经营不收税,医院的各项收费价格由国家的物价部门根据政策制定,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医务劳动“产品”价值的真实反映。

2、成本和费用在会计处理上的无差异性。企业会计制度明确:应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规定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表中分别项目列示。而非营利性医院的财务制度则明确:管理费用等作为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并按支出明细项目逐项进行分配,然后结转收支结余。

3、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与方法的不同。企业成本核算的对象与方法,一般根据企业生产技术过程和生产组织的特点来确定。主要有:以产品品种为对象特征的品种法、以产品品种分步骤为对象特征的分步法和以产品批别为对象特征的分批法。但医院成本核算对象与方法的确定,无法考虑兼顾到各专业专门医疗技术的特殊性,只能依据于管理上的需要加以选择,一般分为医院成本、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等。

二、非营利性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一)非营利性医院缺少明确的、清晰的财务管理目标。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医院的所有业务全部纳入国家计划,很少顾及资金来源和医疗成本,管理者不用考虑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社会效益是医院管理实现的主要目标,也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完全依赖政府的扶持很难获得发展,在目前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助平均为7%的情况下,医院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和得到发展,必须强化经济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开源节流,增加收入,以满足日常的消费和投资的需要。因此,医院要有明确的财务目标。但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思想的影响,人们总认为医院谈经济效益有悖于政府办医的初衷,故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明晰的医院财务管理目标。

(二)非营利性医院预算执行约束力软化。目前的卫生管理政策、财政政策等客观条件制约医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非营利性医院是带有一定社会福利性的公益性事业,享受政府财政预算等相关补助,财政拨款的分配数额直接影响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现行的卫生管理政策和财政政策要求医院自身的事业性收入补偿其业务开支及管理费开支中预算拨款的不足部分,而财政部门在卫生人员经费、医院设备更新和维护等方面未给予拨款补助或只补助其中很少一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收支平衡,对财务预算产生巨大的冲击,也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和良性循环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在编制财务预算过程中还存在领导和财务部门依据以往决算数据而制定年度预算,缺乏对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认识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参与,造成财务预算的主观性较大。

(三)非营利性医院财务管理组织的职能缺乏和人员水平不高。在计划经济时代医院,不重视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虽然现在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大有改变,但是医院管理者不重视财务管理的思想意识一直没有改变,财务人员的职能也只被局限在记账和算账上,上级领导没有授权给财务部门,没能允许他们真正参与到医院管理工作中来。另外,一些财务管理人员本身素质低,管理手段落后。有些医院的会计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会计人员兼职过多,业务不精。在财务管理手段上,电子技术在财务管理中所应用的程度不高,难以实施财务管理中定量定性分析,缺乏通畅的信息流,财务信息利用程度不高,无法有效地发挥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的职能。

(四)非营利性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不健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核算原则和方法上与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相差甚远,无法科学地开展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导致医院的投资者和决策者无法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从而也影响了医院的投资和发展。目前,非营利性医院多是政府投资举办,存在着公用资产界定不清、概念不明、体制不顺等问题。加上卫生行政部门拥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若缺乏成本核算管理,则不仅容易造成人满为患,而且容易导致医院人力成本过快增加。

三、完善非营利性医院财务管理对策建议

(一)非营利性医院应明确本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非营利性医院是国家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讲求社会效益是医院管理的最高目标。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因此社会效益是医院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同时,医院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90%多的资金需要依靠市场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追求经济效益,否则医院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得到发展,医院财务管理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追求经济效益。因此,有人认为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在保证医院稳健生存的基础上,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提供最优的医疗服务;也有学者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有学者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使医院经济效益最大化。由于现在没有一种公认的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说法,医院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确定本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非营利性医院应加强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的原则。一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本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要求,合理安排项目支出;二要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减少一些分散、零碎的项目,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三要坚持统筹安排、收支平衡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合理排序,不留缺口;四要坚持精打细算、节约开支的原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事求是地编制预算。

2、预算编制的方法。预算编制采用“二上二下”的编制方法,根据预算期内的总目标,合理分解,层层落实,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一是要如实预测收入,增强收入预测的准确性;二是要将本部门当年履行职能所必需的硬性支出全部编入当年预算;三是相关基础信息数据要按要求核准,不虚报、不漏报。

3、预算执行和监督。预算应按预算责任体系层层分解,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实行“切块管理、审定项目、归口审批、逐级负责”的办法,预算项目和数额不得随意调整,不得突破预算,更不得挪作他用,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财务部门通过对财务报表分析、成本费用测算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日常监控,确保预算的顺利完成。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改进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财务管理是医院现在和未来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各级医院的院长或负责人应该越来越重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医院的总负责人应该从业务和人员两方面关注财务工作。

1、给财务管理工作者一定的实权。医院管理者应改变以往“重医疗,轻财务”的管理观念,赋予财务工作者一定的管理权限,让他们冲破单纯的“记账、报账”工作的局限,参与到医院管理的领域中来,如药品采购量或投资项目的决策等所有与财务相关的项目,使其能真正发挥决策和管理的作用。

2、改进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医院财务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其对象是错综复杂的资金运动和经济关系,需要广泛运用数理、统筹、定量定性分析模式,将财务管理各种基本要素,如资金、成本、利润、价格及其变动进行全面客观和理性地分析研究,最终形成有用的决策信息,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这就要求医院不仅要配备专业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还要广泛运用电子管理技术,建立通畅的信息流,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管理理论相结合,使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型发挥实际效用。同时,以计算机为纽带,推行网络财务,实现财务与业务、部门、社会的协同,实现网上报表、网上审计、网上知识查询、网上信息交换,从而极大地延展财务管理能力,使医院财务管理更系统、更标准、更科学。

(四)加强非营利性医院成本核算

1、成本的分析。成本分析的目的,在于认识成本的变动规律,寻找成本控制点,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分析医疗成本和医疗收费的关系及差异,寻求降低病人负担的途径和方法,提供决策与参考的依据,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本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和主管部门的要求选择分析方法,分析成本形成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措施。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本-量-利分析、成本差异分析、成本构成分析、成本系数分析等。

2、成本的控制。控制医院成本,关键在于加强各成本发生环节的监管。一是要加强折旧及大修理成本的监管。加强设备购置和大型修缮的可行性论证,降低采购和维护成本,控制折旧及大修理成本;二是加强物流环节的成本控制。包括采购环节成本控制、储存管理、领用消耗监管等,重点是加强二级库存的消耗监管;三是加强人力成本的监管。合理配置医院人力资源,控制人力资源费用的发生,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四是加强公共成本的监督。落实各项成本支出责任和管理责任;五是加强现金流的监管。认真编制医院现金流量预算,充分利用医院现金流,降低财务费用成本。

3、成本的考核与评价。要有效地控制成本,就必须强化成本考核,以评价成本控制效益,奖惩成本控制责任人员。成本控制应体现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不能形成时间脱节。事前控制的重点应把握成本的预测和计划,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制定成本控制计划,实行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及责任成本控制;事中控制的重点应加强成本的核算和控制,采用制度、定额、管理措施、预算、会计手段控制成本;事后控制的重点应强化成本的分析和考核,及时揭示成本差异,明确责任,纠正偏差,考核绩效。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程薇主编.医院会计与财务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宋琳,宋玲.浅谈医院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措施[J].现代商业,2009.2.

第5篇:补偿性的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 财政支出;比较分析;增长理论

[中图分类号] F81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143-02

一、财政支出演变趋势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作为调控手段,在宏观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所以财政支出演变趋势也有所不同。

(一)发达国家财政支出演变趋势

在1750—1850年间,发达国家,尤其是英国和美国,政府部门的相对规模一般停止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保持相对稳定。从19世纪晚期开始,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基本上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财政调整,财政支出规模得到控制,支出增长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已远远超过了19世纪晚期。到了21世纪这一比重有所下降。西方国家在财政支出总规模扩大的同时,财政支出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个世纪之前,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国防、维护法律和秩序,还有少量支出用于公共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到了20世纪30年代,古典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平衡理财观念被打破,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思想深入人心,相应西方国家财政支出规模普遍扩大。20世纪60年代以来,财政支出结构最显著的变化是财政补贴和其他转移性支出的迅速增加。1980年之后,扩张趋势仍然存在,但速度减缓。从整体上说,西方国家财政支出仍处于调整之中。

(二)中国财政支出的演变趋势

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支出的演变趋势与西方国家不同。在改革之前,与所有转型之前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政府掌握了大量经济资源,财政支出规模较大。经过市场化改革以后,财政不再是整个社会的最主要投资主体,政府从盈利性经济领域中退出,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逐渐缩小。因此,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迅速下滑。如图1所示,1995年和1996年下滑至11.2%,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后,支出水平停止下滑,从1997年开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开始回升。到了21世纪,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稳中有升。

(三)中西财政支出趋势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相对于GDP的快速增长来说,中国的支出增长较为滞后。这与西方国家同期财政支出相对值下降有相似之处,因为两者都是借助市场体制,提高经济效率。从财政理财原则来看,中西财政在初期都主要奉行“量入为出”原则,而后都转向了以“量出为入”为主的理财原则。

从形式上看,西方国家开始就明确提出了改革的目标是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中西财政支出的资金来源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而中国财政支出的资金来源包括预算内、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直接导致了预算内、预算外和制度外“三足鼎立”的财力分布格局。西方国家的财政支出的资金来源一般是预算内收入。近十几年,中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财政支出也随之增长,如图2所示。

二、财政支出理论比较分析

随着财政支出趋势的调整,西方财政理论关注的焦点逐步从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转向分析财政支出调整的趋势。西方学者也提出了一些从新的角度来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现象,预测未来财政支出趋势的理论。

(一)经典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的比较分析

1.瓦格纳法则

即德国财政学家阿道夫瓦格纳考察了19世纪许多欧洲国家及美国的财政支出情况后,基于经验性分析而总结出来的理论。他认为,财政是国家获得和使用完成其职能所必需的资金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因此,财政活动的范围必然决定于国家的职能以及国家活动的范围和种类。由于国家职能的完善从而使国家活动的范围呈现有规律的扩大趋势,财政支出也会日益增加。瓦格纳还论述了决定这种趋势的一些政治的和经济的因素。总之,瓦格纳关于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的理论解释为:国家职能及国家活动的不断扩张是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

2.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皮考克和卫斯曼在1967年再版的《英国公共支出的增长》一书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原因。皮考克和卫斯曼认为,政府惯于安排更多的财政支出来向公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而公民却不愿意多缴税。由于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政府在确定预算支出规模时,必须考虑公民对税收的态度。公民所能容忍的税收水平是政府财政支出的最高限额和约束条件。然而,虽然存在公民所能容忍的税收水平这一财政支出的约束条件,但它与财政支出的增长并不矛盾。这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常时期与非正常时期的转换来论证两者不矛盾的原因所在。

除了上述两种财政支出理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别对公共支出增长进行了分析。鲍莫尔也建立了一个用投入品价格上升来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模型。

沈 薇:中西方财政支出的比较分析(二)新财政支出理论

1.财政支出评价方法的比较

近年来,中国已经开始重视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问题,并积极借鉴西方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在西方,流行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包括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及在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法基础之上演变而成的一些方法,如最低成本法等。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法,在西方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普拉丹对财政支出的评价与此不同,他提出了一个评价财政支出总水平及其构成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方法对财政支出的主要部门支出的配置、部门之间的支出配置以及一些跨部门的支出类别的配置进行了分析。

从整体上说,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不是区分政府好坏的标志。在不增加或者少增加百姓负担的情况下,如何成功地执行政府的功能,是国家管理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面临的新挑战。

2.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许多中外学者研究了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例如巴罗指出,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只要是建设性的或者是投资性的,往往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而消费性的支出会妨碍经济的增长。S.Devarajan,V.Swaroop和Zou通过对43个发展中国家20年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提高政府经常性支出份额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提高总支出中的资本性支出的份额对经济增长有负效应。邹薇关注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问题,着重分析了财政支出过程中所存在的大量“调整成本”,指出这些成本消弱了公共支出应有的增长效应。

3.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

经典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解释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财政支出增长状况,这实际上从一个方面解释了当时的财政支出最优规模问题。

费尔德斯坦从超额负担的角度,探讨了政府的最优规模问题。他认为,资金从私人部门转移出来增加的超额负担是其中的决定因素。负担的数量又取决于增加收入所要提高的税率,以及较高税率带来的超额损失。两者都取决于纳税人对税率的行为反应。对给定的边际收益曲线而言,财政支出的边际成本越高,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越小。黄有光通过分析为什么通过补偿性增税实现的新增财政支出所带来的益处可以抵消税率,提高对收入/闲暇选择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调和了费尔德斯坦的观点。

经典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和新支出理论的基础不同,但新支出理论涉及面较广。与传统财政支出理论相比,新支出理论更强调计量经济学方法的运用,在提出理论的同时,选择适当数据对理论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邓子基.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志勇.比较财政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补偿性的财政政策范文

非传统货币政策最早由日本央行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使其陷入长期衰退中,日本央行为刺激经济恢复、提高通胀水平,多次下调政策利率直至“零利率下限”。一般传统经济学都支持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否则人们会选择持有现金资产,陷入“流动性陷阱”,不能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显然这一观点得到了日本央行的认同。在政策利率触碰“零利率下限”后,日本货币当局开始转向寻求其他货币政策手段,以量化宽松为主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就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

2008年次贷危机后,发达经济体政策利率达到“零利率下限”约束后,借鉴日本经验,纷纷开始求助于非传统货币政策。美国为例,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主,同时辅助前瞻性指引,维持金融稳定、提供充足流动性和降低长期利率。欧洲央行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实施量化宽松仍不能提振经济,转向求助于负利率政策。日本央行近年来实施的“负利率”政策搭配量化宽松政策,前者重在降低短期利率,后者主要调整长期利率,从而有目的地塑造利率期限结构。

然而,在长期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为主的非传统货币政策下,发达经济体的经济依旧不容乐观,通胀水平也未达到预定目标。此外,非传统货币政策也显现出弊端,一方面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将过剩流动性存入中央银行,另一方面长期利率处于低位及短期利率传导到长期利率效率降低。2012年以来日本、欧元区等国家陆续针对超额准备金实施“负利率”政策。“负利率”这一非传统货币政策的提出,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议,同时也引发了经济学家对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再次思考。

二、 量化宽松政策

伴随着经济衰退与零利率下限的到来,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已无法有效刺激经济,以量化宽松为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逐渐受到各国的青睐。量化宽松政策通过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改变了未来短期利率路径与通胀预期,降低长期实际利率,改善结构性需求,阻遏经济衰退。这一政策总体来说维持了经济与金融稳定,但不同国家的实施过程与效果也各有差异。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是一个政策目标、操作工具逐渐明晰的过程。在第一轮量化宽松(QE1)中,资产购买的范围不断扩大,由国债到金融机构债,购买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旨在为市场投入充足的流动性,缓解燃眉之需;而第二轮量化宽松(QE2)购买的资产则固定为长期国债,在保持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降低市场长期利率;到了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政策目标则更为明晰,扭转操作与资产购买都是为了进一步降低长期市场利率,并且规模也进一步缩小。最终于2014年10月29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退出量化宽松。

而英国央行的量化宽松计划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2008年9月到2010年2月,这一阶段也是购买标的与规模缓慢扩大的过程。由短期债券到3年~5年期债券,由百亿级体量到千亿级体量,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而第二阶段从2011年6月开始,进一步扩大了购买范围,以及持续提高的购买规模,操作对象加入了商业票据、公司债等私人部门资产,对市场冲击巨大。

日本的量化宽松施行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受到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的影响,自零利率政策施行以来略有起色的日本经济再遭重创,日本当局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为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一政策很好地改善了日本经济低迷的境况,于2006年,第一轮量化宽松也正式宣告结束。而不幸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日本也深受其害,进而开始了第二期的量化宽松与进一步的质化宽松,通过不断扩大资产购买的数量与范围以及期限,试图降低长期利率,缓解通缩,然而目前的结果并不理想,经济并未得到大幅改善。

欧元区的量化宽松政策一开始则比较平缓,欧洲中央银行在2009年仅仅购买了600亿的资产担保债券,但是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为了稳定经济,资产购买规模逐渐增大,长期再融资机制持续施行,但成效不佳,直到2017年1月份,债务/GDP同比只下降1.1%,债务危机依旧严峻。因此,欧洲中央银行决定将量化宽松政策延续到2017年12月,以促进经济进一步回暖(ECB,2017)。

从美、英、日、欧元区等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施行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通点:第一,在政策的施行时间上,各国央行具有一定的同步性(戴金平,2010)。2008年9月,美、英、日、欧元区相继使用了量化宽松政策为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第二,各国的资产负债表都有量上的显著提升与结构上的重大调整。美、英、日、欧元区等发达国家总资产规模在施行量化宽松后均提升了1.5倍以上;第三,创设了各种不同的新型流动性工具。如美联储引入了短期拍?u工具(TAF)、英国的流动性提供特别计划(SLS)、日本的综合货币宽松政策(CME)与欧元区的资产支持证券购买计划(ABSPP)等等均是危机后各国设立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三、 前瞻性指引

前瞻性指引最早由Eggertson和Woodford于2003年提出,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经济指标与利率等前瞻性信息,来引导公众对于未来政策立场的预期。具体的可将其划分为“预测性”与“承诺性”前瞻性指引。其中“承诺性”前瞻性指引是指货币当局对未来政策立场有明确的或隐含的承诺,是各国金融危机后普遍采用的货币政策之一。

关于“承诺性”前瞻性指引,学界一般将其分为三代:第一代定性指引、第二代日期指引、第三代经济状况指引。第一代定性指引是指定性的对未来可能的货币政策路径进行描述,该前瞻性指引方式不确定性较高,为政策施行留下了一定的回旋余地,极大的降低了信誉损失成本,但与此同时,不能明确的塑造公众预期,无法体现货币当局的信息优势。具体代表国家为日本央行、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第二代日期指引是指对未来的政策时间进行明确规定,这种指引方式对央行沟通信息加入了时间约束,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公众预期,但也会造成动态不一致问题,造成一定信誉损失,主要代表国家为美联储。第三代经济状况指引则是央行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施行某一政策的一种央行沟通方式,这一指引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动态不一致问题,十分清晰的塑造了公众预期,但复杂的市场环境与信息冲击很容易导致预期偏差,主要代表国家是英格兰央行,日本央行与美联储。

从时间上来看,日本是较早使用前瞻性指引的国家,从1999年施行零利率政策以来,政府一直定期公布核心CPI等数据,并承诺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直到通缩消失,物价稳定。引导长期利率持续降低。而美国在最近十几年也频繁使用了前瞻性指引政策,自2003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政策声明中指出“将会维持一段时间的宽松货币政策”即拉开了美国前瞻性指引政策的序幕,金融危机爆发了后,美联储陆续发声,对货币政策施行的时间、效果,长期利率走势做了详尽的阐述,引导公众预期。英格兰银行则是在2013年8月正式提出了多重经济指标的前瞻性指引,通货膨胀率接近2%,失业率低于7%,并且保持0.5%的基准利率水平与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指标来表明货币政策立场与未来预期。而欧洲央行则更多的施行定性指引与经济状况指引,如2013年7月,ECB提出“预计基准利率将长期低于当前水平”;2015年推出一万亿资产购买计划,直到通胀接近2%。这些都是定性或经济状况指引的典型代表。

从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各国的前瞻性指引有以下共同点:第一,定期公布与货币政策立场、未来利率走势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尤其是通货膨胀、失业率等指标;第二,注重对未来利率路径与长期利率预期的塑造,强调长期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与实施中的重要性;第三,对各种“承诺”施加限制,或是时间上的,或是条件上的,旨在正确、有效的引导公众预期。

四、 负利率政策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不得不解决需求疲软和低于通胀目标这两个问题,在“零利率下限”配合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效果不佳甚至背离初衷时,各国央行纷纷推出“负利率”政策。2012年以来,丹麦、日本、欧元区等九个国家为提高通胀水平,防止资本流入,先后实施“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政策的提出,引起了全球的热议。2012年7月,丹麦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控制避险资金流入,首次实施负利率,将金融机构央行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0.2%。2014年6月欧洲央行为防止虚弱的经济增长和低通胀,将隔夜存款工具利率下调至-0.1%。2016年2月,日本央行为价格稳定、提高通货膨胀预期,将存在存款利率下调至-0.1%。

一般传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都认为,一旦现金货币比其他资产的收益率更好,那么人们将选择持有。正如凯恩斯指出的:如果资金持有成本可以忽略,利率不大于零时,持有现金永远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利率必须是正的。在这种传统基本理论的逻辑下,以及Keynes提到的“流动性陷阱”存在,所以经济学界一般都认为负利率是不可行。货币政策降低利率真正有效能刺激需求和提振经济,实施负利率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就是要能抑制人们囤积现金的行为。格赛尔是被广泛认为第一个提出实施负利率可行的人,他的办法是对货币征收“携带税”,这样人们持有现金货币时就存在成本,就不会囤积货币,提升货币的流动速度和有效需求。他对当前发生的经济危机进行了解释,在没有通货紧缩和通缩预期时,货币供给才会影响总需求。在经济危机时,资本存量上涨,价格开始下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降低,这时会发生通货紧缩。因为通货紧缩提高了货币的实际利率,降低了实际资本收益,投资会减少,从而降低了总产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发现越来越难偿还债务,这时会发生费雪所说的通货紧缩螺旋效应:一旦通缩发生,有效需求将减少,将进一步降低价格。如果货币当局为了刺激需求和低通货紧缩,增加货币供应,这时额外的货币将会被囤积,不能真正刺激?需求。通过税收的方式恢复货币供给的有效性,货币不会再被囤积,提升流通速度,刺激需求。独立的货币政策这将使得货币当局通过指导货币总量确保价格稳定。此外,当资本存量扩张到边际效率为零时,利息和食利者将消失,提高产出和就业。

在经济衰退期,负利率的使用也是有条件的:一是只有当经济很弱,而且中央银行的利率已经达到零利率下限并且对货币政策制约时才有用。不然负利率可以理解为对银行征税,而在量化宽松时期征税可能是不合适的。二是一系列其他政策受到限制并且实施效果逐渐减弱时,货币政策才应该更加的积极。短期来看,负利率有助于刺激经济,而长期来说,存在潜在的不利因素。负利率主要通过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利率渠道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利率降低能减少融资的成本和储蓄的利息,这样投资将会增加。信贷渠道包括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贷款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的观点是利率的降低,一方面企业和居民支付的利息就会减少,另一方面他们资产的价值也会升值,从而增加了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能力。不利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扭曲资产价格。负利率的实施一方面使得金融资产的定价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也会使投资者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推高资产价格,为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第二,流动性陷阱的出现。如果人们预期负利率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那么负利率可能传导到银行存款利率,这样人们可能会选择持有更多的现金,从而任何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不会刺激需求。第三,削弱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结构的稳健性。长期的负利率通过净息差的缩小减少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同时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资产收益的下降,将严重挑战他们的商业模式。

五、 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操作正处于数量型向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转型当中。国外非传统的不断实施、创新和突破,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是低利率下货币政策操作的问题。零利率下限的存在使得金融危机后众多发达国家惊慌失措,在传统货币穷途末路时,开始求助于非传统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量化宽松和负利率这三个典型非传统货币政策推出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较大争议。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不可能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就能解决问题,不能将经济无好转的迹象归因于非传统货币政策的无效。但同时,在经济不景气、全球缺乏优质投资资产时,宽松货币政策注入的流动性,可能会“脱实向虚”,从而推高资产泡沫,带来金融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利率接近“零利率下限”时,货币政策的操作应该要相当的谨慎。“零利率下限”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降低长期利率、提高短期实际利率或突破零下限,最终摆脱零利率下限的约束。

第一,提高通胀目标。提出通胀目标使得人们预期未来通胀水平较高,降低未来可预期的实际利率,增加投资,以此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目标。这一方法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认同,包括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现任副主席。布兰查德(2010)建议主要经济体应该把通货膨胀目标从原来的2%提高到4%。但这一方法的缺点是可以会来带来通货膨胀率的更大波动,负面影响较大(Fisher,2016)。比如变动的通胀水平下,家庭和企业将更难做长期决策。

第二,提高供求平衡的实际利率。一个根本解决“零利率下限”约束的措施,就是恢复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而提高供求平衡的实际利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助于提高均衡的实际利率,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减税,以及增加对人力资本、教育的投入。此外,许多研究表明美联储的资产购买计划能减少期限溢价这一决定长期利率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降低期限溢价,同时采用补偿性措施提高短期利率,就能达到保持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一致的长期利率。比如财政部缩短美国国债的平均期限,同时美联储继续持有大量长期资产。

第7篇:补偿性的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 融资租赁; 中小企业; 融资优势

融资困难,求贷无门,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特别是前段时间出现的某些中小企业老板集体跑路现象,更加剧和显现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严峻性和重要性。虽然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试图改变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但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政策也只是解决了部分企业的部分资金问题而已。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借鉴相关国家的做法,积极地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将融资功能与融物功能结合在一起的融资租赁不仅方便了企业尽快获得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而且还使企业在短期内快速形成生产能力,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竞争力,及时取得效益。最重要的是,融资租赁对融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要求不高,对中小企业来讲,虽然长期资金来源比较困难,并且缺乏抵押物,但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仍然可以达到扩大生产和经营的目的,因此,融资租赁具有独特的融资优势。

一、融资租赁的概念及特征

(一)融资租赁的概念

《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对融资租赁的定义是:“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简单地说,融资租赁就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货人和租赁标的物的选择,由出租人向供货人购买租赁标的物,然后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租赁方式。该准则还规定了融资租赁具有五项判断标准,满足一项或多项就应归类于融资租赁,归结起来如下:

1.关于所有权的标准。对于所有权的标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所有权在期满时发生了转移,即承租人购买了该设备;二是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了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此处的“大部分”量化为大于等于75%。

2.关于价值的标准。此项标准同样可以认为存在两种情形,一是承租人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资产的公允价值,实际操作中,“几乎相当”为大于等于90%;二是承租人具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且购买价款远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资产的公允价值。

3.其他标准。其他标准是指租赁资产如果不作较大修整,且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那么同样将此归类为融资租赁。

(二)融资租赁的特征

融资租赁是一种把金融、贸易和技术更新结合起来的一种租赁方式,它既具有融资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融资的独特之处。

1.融资租赁是一种独特的交易方式

融资租赁是一种包含出租方、承租方及设备供应商三方的特殊交易。其中,出租方支付租赁标的资产的购买价款,并收取租金。承租方获得租赁标的资产的使用权,但应承担租赁标的资产的租金,作为三者之一的供货商主要是负责提供标的资产,并对其负责,而其权利是获得购买价款。

2.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在融资租赁过程中,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租方,而使用权则属于承租方,从而导致了租赁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处于分离状态。这与买卖行为中买主要先拥有商品所有权才具有使用权有较大的差别。此外,在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人拥有通过廉价购买而获得所有权的选择权。

3.租金的分期收回

对出租人来讲,租金是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收回的,并且租金是包括其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的,同时也是充分考虑到了出租方收益和成本的资金时间价值的,并不是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均。而对于承租人而言,正是这种分期支付的形式才使得其拥有更小的财务压力。

4.融资租赁兼有融资和融物的双重属性

融资租赁由出租方提供资金购买承租方需要的设备,而承租方在规定的租期内向出租方支付租金作为补偿,租金其实是出租方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总和的分期收回,因此,具有融资属性。而融物属性表现在设备从供货商处到承租方处的流动过程中。融资租赁的实际就是一种通过“融物”的手段,从而达到“融资”的目的,并且两者相结合的一种融资方式。

二、对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独特优势的分析

与大型企业的“不屑”相比,融资租赁以其简便灵活,对资信要求低、限制条件少、费用适中等特点,从而具有减轻债务负担、享有税务效益、增加资产的流动性、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因此适用于广大中小企业方便快捷地进行融资,对中小企业融资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成本费用低

首先,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企业可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来确定付款额及付款方式,如逐期支付或延期支付、递增或递减支付等,这样企业便可在早期节省资金的投入量,但仍获得了设备的使用权。其次,我国银行贷款往往有定期等额偿还、补偿性余额等附加限制条件,这使得实际贷款利率相应提高,虽然融资租赁的账面利息要比银行的同期利息高,但实际利息往往比银行的同期利息低。此外,由于承租方在承租期内可以对融资租赁资产计提折旧,而折旧具有抵税作用,相当于现金流量的变相流入。所以综合来看,中小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的成本费用并不高。

(二)能有效利用资金,优化资本结构

由前面所述可知,承租人先期资金的投入量相比其他融资方式大大减少,减轻了资金压力,而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再通过市场运作,逐步收益,并逐期支付租金,从而使得有限的资金得到了有效利用,产生了倍数效应,企业也可由此调整资金结构,统筹安排资金。另外,融资租赁是融资和融物的结合,以“融物”进行“融资”,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不会影响企业的资信状况,那么企业在采取其他融资渠道进行融资时也不会受到影响。

(三)能有效规避风险

在租赁期间若发生通货膨胀,根据租赁合同的规定,承租人并不需要向出租人支付更多的租金,所以承租人并不会因此而增加自己的筹资成本。与之类似,若发生通货紧缩,租金也会同样保持不变,但租金的实际价值却会因此减少,那么也就减少了其筹资成本。此外,由于融资租赁期限都较长,并且租赁合同具有不可撤销性,因此其成本完全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摊销,这样大部分资金便保持了流动状态,便可避免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而发生的财务风险。这对抗风险能力极差的中小企业来讲,融资租赁无疑是一个极好的风险转移方式。

(四)有利于保持竞争优势

如果企业想要在市场上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设备的更新速度,但是这肯定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占用企业资金。而融资租赁的承租人则可以根据预期的设备经济技术寿命确定租期,在租赁期超过后,承租人还可以重新租赁更为先进的设备。这不仅会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保持竞争优势,同时也解决了企业融资的问题,确保了企业有限资金的流动性。

三、基于净现值比较法的融资租赁优势实例分析

任何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其扩大资本和生产规模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但一般情况下,依靠自留资金单独完成投资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合算的,当然企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投资固定资产,如利用银行贷款购买或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等,而通过前面对融资租赁优势的探讨,可知融资租赁在微观上和宏观上都具有较大优势,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的方式,将融资租赁的优势进一步量化,从而更为直观地说明其独特优势。

鉴于商业信用、股票融资和信托融资这三种方式很难进行量化比较,在本文中主要采用净现值分析法对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优劣,进一步说明融资租赁的优势。所谓净现值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而净现值比较法就是比较两种融资方式所产生的净现值大小。在下面的案例中则是使用净现值比较法对融资租赁及贷款购买两种融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例如:某公司需要增加一台生产设备,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折旧,残值为0,企业所得税为30%。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融资租赁,租赁期为5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00 000元,手续费10 000元随第一期租金一次性支付,并在租赁期内等额摊销,设备所有权期满时发生转移,投资者要求10%的回报率。二是贷款购买设备,购置成本为400 000元,年底等额分期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贷款年利率为10%。

分析:就该企业而言,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取得设备,增加的设备在第t年增加的经营收入和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用及其他经营成本都是相同的,在计算中可以不予考虑。另外,每期设备计提的折旧、计入财务费用的未确认融资费用以及摊销的手续费都具有抵减所得税的作用,因此,采用融资租赁租赁设备相关的现金流量为第t年的租金及手续费支出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折旧和手续费摊销额的税收抵免额。通过贷款购买设备的现金流量为第t年的贷款本息偿还额减利息和折旧抵减所得税额。因此,我们便可通过比较相关方案的现金流出量,再以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折现率计算出两个方案的现值,现值较小的方案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方案。

由题可知,对于方案一:最低租赁付款额=100 000

×5+0=500 000;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100 000×(P/A,10%,5)=100 000×3.7908=379 080;由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379 080低于租赁开始日资产的公允价值400 000,故未确认融资费用=500 000-379 080=120 920,则方案一现金流量的计算如表1所示。

对于方案二:每年贷款支付额=400 000/(P/A,10%,5)=400 000/3.7908=105 519,且贷款支付额包含了本金与利息部分,则方案二的现金流量计算如表2所示。

通过上面的计算,可以得到融资租赁的税后现金流量的现值为270 615.7元,小于贷款购买的税后现金流量的现值278 359.2元,所以,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增添该设备,其量化的优势即为两者之差。本案例说明,在同等条件下,即使企业有着其他融资方式,而融资租赁也往往具有优势。

从前面对融资租赁的定性分析来看,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在短期内具有能快速形成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等优势,而通过与银行贷款的定量比较可知,融资租赁在某些情况下也具有节省现金流量的作用,因此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会大为降低。综上所述、融资租赁为中小型企业融资,特别是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杨有红.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出版社,2011.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经济出版社,2011.

[4] 董德志.融资租赁与贷款购买方案的决策研究[J].财会论坛,2007(8).

[5] 张磐.面向中小型施工企业的融资租赁优势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8.

[6] 齐晓华.对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必要性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9).

[7] 张春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问题的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8] 高艺铭,胡圆圆.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融资租赁分析[J].金融市场,2011(3).

[9] 赵静.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四个关键点[J].财会通讯,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