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效的学习方法范文

高效的学习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的学习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的学习方法

第1篇:高效的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树状结构;存在问题;运用形式;效果体现

复习是所有小学科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都要实施的一个教学环节,理想化的目标是把零碎、散乱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组织更加有序,从而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能对知识进行系统的重组。小学科学不仅有着其知识范围大、面广、独立性强的特点,而且科学知识跟学生的生活常识密切相关,更有着学以致用的要求,这就使得科学高效的复习对学生是否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尤为重要。据了解,常见的复习方式是“线性结构”,每节课、每单元、每册书的内容一一复习,再辅以大量的练习试卷,造成了复习时间紧张,学生兴趣低落,知识掌握凌乱、“碎片化”、复习效果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寻找一种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来提高复习效果,已成为我们科学教师的共识。

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传授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大主题。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体验,发现运用“树状结构”于科学复习中有着知识脉络清晰、贯穿性强、覆盖面广、节点可灵活调整等优势,与传统的复习方法相比,更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

一、“树状结构”的认知

1.“树状结构”简介

“树状结构”的定义:树状结构是一个或多个节点的有限集合。它满足:(1)有一个根节点。(2)有众多的子节点,每个子节点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新的“树状结构”。(3)节点代表某项资料,边连接节点。

2.“树状结构”的应用

“树状结构”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的程序设计,企业各部门的组织架构,课件的制作等方面。以本人制作的《水的三态变化》课件制作为例:课题《水的三态变化》相当于“根节点”,菜单中的内容相当于“子节点”。借助于超链接的方式,课件会自动转向相应的分支,极大地提高了灵活性。同样“树状结构”的组织架构形式也可应用于小学科学不同形式的复习之中。

二、小学科学知识板块的梳理

1.按系统性梳理

小学科学三到六年级,共32单元内容。按从大的知识来分,可分为三大板块: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板块又可作为“根节点”展开形成“树状”。具体的“树状结构”及所涵括的年级与课时如下:

生命科学:《植物》S37、《动物》S37、《我们的身体》S47、《生物与环境》S57、《生物的多样性》S67;《植物的生长》X37、《动物的生命周期》X37、《新的生命》X47、《环境和我们》X67。

物质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S37、《水和空气》S37、《溶解》S47、《声音》S47、《我们关心天气》S47、《光》S57、《运动和力》S57、《工具和机械》S67、《形状和结构》S67、《能量》S67;《温度和水的变化》X37、《磁铁》X37、《电路》X47、《食物》X47、《岩石和矿物》X47、《沉和浮》X57、《时间》X57、《热》X57、《微小世界》X67、《物质的变化》X67。

地球与宇宙科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S57;《地球的运动》X57、《宇宙》X67。

(注:S37指的是三年级上册共七课时,X57指的是五年级下册共七课时。)

2.按具体性梳理

在实际的复习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具体的知识板块展开,还可以再继续细化,这样能满足一课时完成一个板块知识的复习,以便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复习方法的巩固。

具体的板块知识可分为:植物、动物、磁铁、能量、电学、简单机械、浮力、空气、材料、时间测量、天文、地理、光、运动和力、形状与结构、微小世界、环境保护、物质变化、测量仪器等。

三、小学科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科学知识系统的独特性致使复习低效

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类比,小学科学知识有着独特的系统结构。语文、数学等学科在知识的建构上是典型的“螺旋上升”,六年级的学生根本不需要去复习一年级的拼音字母、加减法。而科学学科的知识之间却是“板块式”平行结构,从三年级开始,每册书有四个单元,每单元的知识各不相同,同一个知识却贯串不同的年级,这样容易造成知识记忆上的“碎片化”,这也是科学复习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小学科学知识内容的多样性致使复习费时

小学科学包罗万象,涉猎范围极其宽广,既有学生很感兴趣的动植物,也有学生见之畏难的电学、天文、机械等知识;既有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又有科学探究精神的教育;既有仪器使用的方法掌握,又有科学知识的学以致用等等。详细具体地梳理后就会发现科学知识内容多达二十多种,各板块之间互不关联的,而且每册、每单元内容独立性强、跳跃性大,其中实验的内容及方法数量尤其可观。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内容之广、复习难度之高可见一斑。

面对这样庞杂的知识,在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甚至总复习时都觉得非常不易。若无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而用传统的“线性结构”复习法,再辅以大量的练习试卷,复习无疑是费时费力的,效果也事倍功半。

四、“树状结构”在科学复习中的运用

1.“树状结构”在科学复习中的运用策略及优势

“树状结构”就是运用结构法建立知识的系统体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不同类别形成系统,编制成网,转化为准确、清晰的知识架构来进行复习,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状结构”在科学复习中还有着其特有的优势之处:

(1)贯串性强。以某个知识板块为根节点,可把多个年级(如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相应知识贯串到一起,编织成网。例如,从三年级的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出现了一幅大树。那么在复习植物的知识时就可以以“大树”作为“根节点”展开,通过知识梳理,把相关联的三上、三下、四下、五上的有关植物的知识贯串在一起,最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棵“知识树”,实际教学中显示的是PPT图片。

(2)覆盖面广。“树状结构”的分支度大,各分支在科学复习中容易交集,能达到重难点知识多重复习的效果。如,在复习茎的运输水分、矿物质和养料的实验时,如何能清晰地观察到茎的导管,就会复习到六下《微小世界》单元里的放大镜和显微镜,甚至可以以它们为“根节点”展开,又会长成一棵“知识树”,这样就能相互交集,形成网络状。

(3)灵活性强。以根节点为起点,可灵活复习任何一个子节点,避免了以往“线性结构”复习法中的每册每课分散复习的刻板,防止了知识复习的凌乱,有利于相同知识的整合。如,以“植物”知识板块为根节点,可灵活选择在植物的结构、作用方面子节点展开,也可在六上的《生物多样性》单元中的植物分类子节点中展开,这样就囊括了三至六年级的植物内容的知识。

(4)根节点的知识点可大可小。即知识整理可从大的知识板块为起点,也可从小的知识点为起点,可随实际课时要求灵活调整。如:复习时间有连续两课时以上,可从“植物的结构、作用”为根节点展开;只有一课时的那可从“植物的分类”为根节点开始。

2.在复习课中的具体运用

我在尝试“树状结构”引入植物知识复习时,提前布置学生尽量带齐三上、三下、四下、五上、六上各册科学书,提前布置学生课前自行复习相应内容。同时在上课时制作课件,课后下发每节课的板块复习汇总资料,真正落实“学有所得”的教学理念。

3.高效复习效果的体现

“树状结构”复习方法避免了以往“线性结构”带来的知识板块中各年级相关联知识的松散,能高度集合同一板块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板块内知识的建构和认知。其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1)复习的省时性。教师对整个小学科学知识板块的结构作了解后,就能合理安排各知识板块的复习时间,避免了以往复习的随意性,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2)复习的高效性。科学的复习对于教师、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比如,对六年级学生来说,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最早学过的科学知识已经过去了四年,曾经学过的内容已经模糊,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系统的复习来清晰、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树状结构”复习方法犹如一张网,能网尽所有的基础知识,甚至能交集,做到无一遗漏。学生能轻松整合同一板块的知识内容,并能对板块内知识的拓展变化作了解。在多年的科学复习教学中本人发现运用“树状结构”方法复习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习的惯性,课堂中学生参与程度极高。通过每节点的展开,结合相应的课本与练习,学生记忆中曾经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进而得到了巩固加强。同时结合自己编写的各板块复习资料作为学生复习练习作业,从而构建合理、清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学生复习过程轻松、成效显著。

(3)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能根据复习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缩小板块中的知识点,也就是调整“根节点”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再结合相应的练习,达到突破难题的目的。

(4)科学高效复习方法的传授。“树状结构”独有的架构模式能在复习中形成由点到面,最后形成覆盖全面的网络。在教学中极易从一个节点的知识触发学生的记忆,容易引起学生抢答,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这样就能逐步养成从知识的认知到学法的提炼。“树状结构”在课堂上的多次运用,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运用这种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理清复习线索,节时、高效地自我复习,这也为学生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在知识掌握的最初阶段遗忘是比较快的,以后会逐渐变慢,这表明高效复习是很必要的。“树状结构”架构是一种很高效的复习方法,既可运用于总复习中,也可运用于各单元、各册之中。这样,在科学知识复习整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参考文献:

[1]裴毓华.运用模型方法解决小学科学教学问题[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2).

第2篇:高效的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职业中专学生;计算机课程;高效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25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职业中专教育也随之逐步的发展起来。而职业中专教育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知识和竞争能力。计算机,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现在已经无时不刻不存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可以说人类已经跨进了以计算机为主要学习、工作和生活手段的信息时代。对于计算机的的使用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尽快的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以及工作岗位,我国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也相继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那么他们该如何针对自身一些“特殊性”来摸索出一套计算机的高效学习方法。

1、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分析

从学习方面来看,职业中专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文化课基础,因此大多数职业中专学生是不喜欢学习文化课的,抱有抵触的心理。但是按照职业中专的教学计划,第一学年主要开设文化课,比如数学、英语、计算机,并且课程的难度又高于初中阶段,很多中专生在初中阶段的基础本身就没有打好,那么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听天书”。再加上多数的学生选择职业中专的目的就是为了逃脱文化课的学习,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积极性上不去,那么学习效果也是显而易见了,将来还会影响对专业课的学习;从学生的心理方面来看,由于初中阶段的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高中,最终选择职业中专,这其实是很多职业中专学生“无奈”的选择,再加上现在社会上对于职业中专还有很多偏见,不免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失落感和自卑感,自信心很难树立起来。还有一部分的中专生,在初中阶段就很调皮,就是所谓的“混”过来的,来到中专以后,他们也事没有抱着来学习的态度来的,只想混日子。以上两点是目前职业中专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2、新时期职业中专学生计算机课程的高效学习方法

2.1 摆脱心理阴影,树立自信心

很多职业中专学生由于缺乏足够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都感觉计算机很难学,不知道从哪下手。因此,在学习计算机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要摆脱对计算机的恐惧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第一堂课中先不忙于马上进入教学内容,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该课程的历史背景、相关的著名人物、当前的实际应用、未来的发展前景等,适时地将专业文化教育渗透到实际的教学当中,还可以结合学生今后的发展,介绍学好课程与社会就业岗位、行业职业技能需求的关系。让学生可以对学习充满期待,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不能只停留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要给自己定目标,争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对计算机的各方面都作重点学习。而且,在深入学习计算机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作全面的了解,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以及一些必要的网络基础知识。

2.2 加强理论实践联系,强化实践环节

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发展性与前沿性的特点的新兴学科,在拓展素质教育,提升高中学生整体能力方面有显著意义。因此,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实践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学好计算机的关键就是多上机操作。学习理论三个小时也不如上机一个小时掌握的知识多。多动手,多上机操作,每堂课学过的知识都要尽早的在计算机上进行练习,这样可以有效的进行巩固。这方面,教师需要多引导学生,同时也要为学生实习实践的进行提供平台和空间。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组织同学们深入网络公司、平面设计公司等单位,直接参与到企业工作中去。在实习中让学生找到知识上的欠缺,教师再有的放矢的组织学生学习。知识只有在理论到实践,实践又返回理论的不断相互印证中才能印象深刻。

2.3 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国家自2007年开始相继对中专教育加大了政治扶持。中专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受教育者学习技能,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且能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输送第一线的劳动者。但是中专学校的就业率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提高中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迫在眉睫。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程,不是简单的程序式、机械化、模式化的知识传播过程,这不符合“新课改”中关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发学习的宗旨。在这方面,仍然离不开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重点是要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为主。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的告诉学生结果,要让学生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应用计算机学习计算机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学习~word图文混排知识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该知识为班级设计一份班级宣传页,并分小组进行评比,对优胜的小组进行奖励,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创新和探究的积极性。

第3篇:高效的学习方法范文

一、 做一个错题集

我给同学们一个公式:少错=多对。如果做错了题目,不管发现什么错误,不管是多么简单的错误,都收录进来;我相信,一旦你真的做起来,你就会吃惊地发现,你的错误并不是更正一次就可以改掉的,相反,有很多错误都是第二次、第三次犯了,甚至更多次!看着自己的错体集,哎呀,太触目惊心了。这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好地方,更是一个提高成绩的好方法。复习越往后,在知识上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小,而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增长空间。如果你还没有这个习惯,那么,就去准备一个吧,收集自己的错误,分门别类,然后没事的时候就翻一翻,看一看,自警一番,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二、 准备一本合适的参考书

不要迷信参考书,参考书不要很多,有一本主要的就足够了。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现在市场上很多参考书卖得很好,都挂着某某名校名师的牌子,鼓吹的有多么多么好,结果,不少同学在眼花缭乱中拿了一本又一本。其实,我们在学习、复习中时间很有限,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更有限,在这些有限的时间,朝三暮四,一会儿看这一本参考书,一会儿看那一本参考书,还不如不看。把课本的知识结构、知识要点烂熟于心,能够在很少的时间里把一科知识全部回顾一遍。能做到这点,要比看一些参考书要重要得多。总之,一句话,抓住最根本、最主要的,不要盲目地看参考书,特别是不要看很多参考书。

三、 正确对待遇到的疑难问题

首先是要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如果不能解决,也要弄明白自己不会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出在哪里。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决不奢望不遇到难题,但是,也决不允许自己不明白难题难在哪里。

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可以采取讨论以及向老师请教等方式,最终解决那些难题;解决绝不是你原来不会做的通过别人的帮助会作了,而是,在会作之后,回过头来比较一下原来不会的原因是什么,一定要把这个原因找出来,否则,就失去了一次提高的机会,做题也失去了意义。

四、 力争做到“跳出题海”

大家一定非常关心这个题目,因为物理难懂,化学难记,数学有做不完的题。但题目是数学的心脏,不做题是万万不行的。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题目太多了,好像永远也做不完。试试下面的方法,第一,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分析一下每道题目都是怎么考查的,考查了什么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考查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第二,继续做题时,完全不必要每道题目都详细地解出来了,只要看过之后,可以归入我们上面分析过的题型,知道解题思路就可以跳过去了!这样,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把握其考试方式,这才是真正的提高。

五、学习考场制胜的法宝

首先是要摆脱心理上的恐惧,可以这样提醒自己,“害怕什么呢,不管有多难,大家都和我一样。”这样自我心理暗示一段时间之后,心里就坦然平静多了。其实学习和考试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学或考得怎么怎么样,而是能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这也是超水平发挥的前提。其次,就是要有正确的学习和考试策略,做到“宠辱不惊”,特别是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紧张。考试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旦遇到一个题目,做了好长时间还无法解决,就焦躁不安,严重影响后面的做题,进而也影响考试的成绩。

六、正确认识考试

第4篇:高效的学习方法范文

一、建立错题本

建立错题本的一般环节:

(1)收集错题。在进行错题收集时一定要注意分类。分类的方法很多,可以按照错题原因分类,按照错题中所隐含知识的章节进行分类,甚至还可以按照体型进行分类。这样整理出来的错题是系统的,到最后复习时就有比较强的针对性。

(2)错题改正。收集错题以后,接下来就是改错。学生要争取自己独立对错题进行分析,然后找出正确的解答,并订正。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如果还做不出,要积极地求助同学和老师。找到出错的症结后,最好在错题后附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果此题有多种解题思路,可以在旁边用红色笔把几种解法的简要思路写上。 在分析错误原因时一定要明确是答题失误,还是思维方法错误、知识错误、运算错误,这是建立错题本最为关键的步骤环节。

(3)定期归类、整理。高三一般实行月考制,所以每一个月复习结束之前,学生可以这个月解题过程中所犯错误进行归类整理,把它们分成知识型错误、思维方法型错误、运算错误等几部分。这个过程是学生再学习、再认识、再总结、再提高的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加牢固。

在整理错题本时,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要敷衍了事,其作用绝不仅仅是明白一道错题应该怎样去求解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错题的整理、分析与总结,可以培养你的判断力、分析力、归纳总结力,你将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从而促进你的智力因素发展。

二、利用错题本

“错误是最好的老师”,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自觉总结及时纠错。整理错题并不是为了做的好看,是为了实用,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建好后一定要抽时间翻阅自己辛勤劳动的结晶。

(1)经常阅读。 同学们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对错题不妨再做一遍,这样就使每一道题都发挥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避免再犯。其实整理好的错题集相当于是以前做过的大量习题中的精华荟萃,比任何一本参考书,习题集都有用,有价值。

(2)错题分享。由于基础不同,各位同学所建立的错题本也不同。通过相互交流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汲取教训,拓展自己的视野,得到启发,以警示自己不犯同样错误。不同的人从相同的题目中得到不同的体会,通过交流大家就可以领略到知识的不同侧面,从而对知识掌握更加牢固。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同学们能从做的错题中得到启发,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成绩就能有较大的提高。

第5篇:高效的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重难点 错题集 每日一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27

高中学生由于高考的存在,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而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都在对数学学科学习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高中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由于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学习方法就要相应的调整,但是在调整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去学习,如何在学习时间紧张的高中阶段掌握数学知识,是很多学生应头疼的问题。根据每一届学生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成绩差异最大的学科就是数学,所以,以下我们就探讨一下如何有效的学习高中数学。

一、重难点知识要分清,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高中数学必修课本有六本,但是并不是每一册必修都是重点,就目前高考考查趋势来讲,函数、立体几何和数列是考难点,这三部分基本上涵盖了高中数学所有的重难点知识点。虽然大范围来讲,这三部分比较少,但是这三部分都有很多小知识点,而且在考查时有可能是混合型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要灵活学习,不能死学,学生数学成绩可以不好,但是不能养成死学数学的学习习惯,这是数学学习的大忌。所以,比较适用的一条学习方法就是学生要明白学习重难点部分,无论是在高一阶段的新知识学习阶段,还是在高二高三的复习阶段,教师都要根据学习形势给学生划分出重难点知识。

所以说,无论哪个阶段的学习,学生都要清楚学习的重点模块,并根据重难点知识去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众所周知,对高中生而言,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教师经常会教导学生要抓住每一分钟去学习,优秀的高考成绩就是在日常的小时间中积累出来的。无谓的学习只是在浪费时间,学生必须利用紧张的时间,利用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就数学学科而言,学生分配在数学学科上的时间是最多的,因为很多学生都有“题海战术”是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的观念,但正是由于这种观念,学生才会利用大量的时间来做题。做题确实对数学学习有帮助,但是盲目的做题就是无谓的浪费时间,耽误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对数学学科也没有帮助。关于这一点,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建议,学生在决定做一套题之前,先拿出五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弱势模块,高考的考点和教师着重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然后再安排每种题的时间,不能盲目的做题。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一道大题,也不必拿出太多专门时间,零碎的课余时间就可以做一道大题。学生在做题之前要考虑好做题计划,并根据重难点知识来决定不同类型题目的学习时间,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学习时间,还可以有收获,这是一举两得的学习方法。

二、错题集的整理要合理、科学、有个性

错题集是最有学生个人特色的学习资源,由于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所以在错题的整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数学是高中阶段考试频率最大的一门学科,因为数学就是通过反复做题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的,所以,基本上在新授课阶段,教师每讲完一个模块的新课就会让学生进行一次模拟考试,通过考试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并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

到了高中后期阶段,数学学科几乎是一周考三次,如此高频率的考试,学生会接触越来越多的类型题,也会碰到越来越多的错题,所以,错题集的整理是非常必要的。在错题集的整理上,教师不要强制学生整理的数量,但是在内容上,学生应该建立有自己风格的错题集,考试成绩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考试都会有成绩格外高的,也会有发挥失误的。所以,成绩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学生整理错题内容的不同,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筛选的去整理错题集,对于发挥失误的错题只要在原卷上标明失误原因即可,对于自己本身会做的题目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去整理,只要在原卷标明原因方便日后在复习试卷时能够清楚明白自己经常犯的错误。

另外,在教师对试卷的讲解方面,通常不会对所有的题目都进行讲解,从学生整体情况来看,教师一般会把最后的几个大题进行细致讲解,而大部分学生在最后两道题目上也都存在很多知识性问题。所以,在教师讲解完之后,对自己没把握的题目进行细致整理,当然了,对于题目的整理很多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把题目重新抄一遍,有的同学直接标明卷子序号和题目的序号,但是根据每一年学生的情况来看,最好的方法就是大体的记录一下题目,或者是题目较复杂的学生可以从试卷上直接剪切下来。因为高中阶段数学卷子数量实在很大,学生并不能完全保存好所有的卷子,所以,不能投机取巧,一定要把题目写好,方便日后复习。这些整理错题的方法都要秉承一个原则:科学合理又符合自身的学习特点,其他特殊标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不同形式的记录。

三、坚持每日做一道教师讲过的重点题目

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不难看出,学生的数学成绩受多方面的影响,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由于数学基础与其他同学有差距,从而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数学教师通常会告诉学生,做题培养解题能力,这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的方法,于是有的学生就会投入题海战术当中。其实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好的,学生能力的层次不同,在学习方法上就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经常不能及格的学生来讲,题海战术不仅不能提高成绩,反而会使学生浪费太多无谓的时间,不及格的原因主要是基础问题,所以,这部分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清楚自己的软肋,哪一部分知识有缺陷就着重去学习。

第6篇:高效的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学习 兴趣 提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往往以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和抽象的概念、公式的形式出现,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兴趣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那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创设生动有效的课堂,让学生学得有兴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现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谈一下看法。

1.恰当利用表扬评价

荣誉感可以强化学习兴趣,小学生的荣誉感特别强,其学习兴趣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社会效果。他们常常由于获得好成绩受到老师、家长、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赞赏而引起荣誉感,为保持已获荣誉而更加努力学习。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正确、恰当的表扬。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眼睛注视着他们,以一种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要注意不失时机给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几个鼓励的眼神,一朵小红花,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待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应适当降低标准,侧重表扬,鼓励其进步,保持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2.充分利用游戏教学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贪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很喜欢参加各种具有竞争性、趣味性的游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征,正确引导他们在“玩”中思考,在“动”中探究。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及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

4.创设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中学习,可以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创设开放的人文情境,实施民主教学,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期望,,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其次要善于把握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点,善于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 “四边形的认识”时,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主题图,从参观美丽的校园入手,让学生带着新奇的目光去仔细观察主题图。学生们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告诉大家自己的发现。特别是找图形时,孩子们的兴趣更加高涨,都想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发现。有的图形学过,而有的还没有学过,学生对这些新的图形充满了求知的欲望,致使学生不断地探究新图形的特征。

5.巧妙设计作业及练习

第7篇:高效的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三物理;知识网络;习题训练

一、高三物理学习的基本内容

在高三完整的物理学习中,新的知识只有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的知识在学生高三之前就已经学完了,所以说高三物理学习的主要任务便是复习,复习在高中阶段所学的全部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必须采用系统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漏洞,这种漏洞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有时候,学生可能因为一道小题的原因而考不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所以,在高三的物理学习中,复习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老师在其中的作用也异常重要。

二、高三物理新知识点的学习

在高三阶段,还有一部分是新学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的计算要求并不是很高,大部分是需要学生记忆的。所以,对于这些比较琐碎的知识点,学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去反复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将琐碎的知识点建立起联系,使学生更加方便记忆,使这些知识点记忆得更加牢固。只有将新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复习过程中。牢固掌握新的知识点是提高高三物理学习效率的基础。

三、提高高三物理学习效率的方法

1.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高中三年所学的物理知识是繁多的,琐碎的。在短时间内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繁重的工作,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老师在教导学生进行物理复习时,一定要重视高中物理中部分章与章之间的密切联系,有的在一些规律方面还很相似。例如,在机械能守恒与能量守恒这两章,能量守恒包括机械能守恒,其中部分能量守恒定理与公式同样适用于机械能守恒。所以,学生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将知识点全部掌握,学会融会贯通,能够通过一个知识点想起所有与该知识点相联系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三物理的复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2.进行创新型教学,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老师不能一味地讲解知识,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阶段活跃一下课堂氛围,从而提高物理的学习效率。同时,老师要改变以往复习物理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起监督或是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进行多样化的复习,将自身讲课、复习重点、同学讨论、例题练习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学习形式多样化的课堂,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复习兴趣,同时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的解题能力进一步增强。

3.进行必要的习题训练

扎实的物理知识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而相关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则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障。所以,一味地进行基本知识的复习是不可取的,老师要重视学生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的培养,那么进行适当的习题训练是必要的。进行适当的习题训练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老师要精心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尽可能地培养学生以上两方面的能力。同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模拟考试,这对于学生熟练掌握考试技巧十分有利,同时也能够把学生的不足之处表现出来,方便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查漏补缺。

4.发挥老师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无论哪方面的学习,老师在其中都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在物理课堂上,老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疑惑,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同时,老师要对每一名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获得老师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每一名学生的成绩。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与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高三物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高三物理学习的任务是繁重的,提高高三物理教学效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习题训练与模拟考试;老师要积极发挥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只有如此才能构建一个高效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吴梅生.高三物理复习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第8篇:高效的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生;英语单词记忆;字母组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我们都知道,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单词就像建设造英语大厦的砖,砖头越多,这个大楼就有可能建得越高、越结实,而没有了砖头就没有了建造大楼的基础材料。所以,词汇是英语听说读写的根本。在长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笔者悟出了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不高,词汇恰恰是一个最主要的缺口。他们在初中或职校时英语基础就不好,早已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并且很多学生的词汇量很有限。如何帮助高职学生准确、有效地记忆单词,也成了我们一线英语教师的一项不可推脱的重任。在此,希望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探寻如何帮助他们快速、有效地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

在高职学生中,对于英语单词的学习方法有些通病。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入学时词汇量不足1000, 甚至有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词汇量少得可怜,一段文章中没有几个认识的单词,他们觉得该记的单词太多了,以至于刚刚燃起的一点点学习热情就被这无情的现实击败了。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也会有着这样的问题,即:他们的单词量不一定少,但记得不够精确、牢固。如学生老是把believe写成belive,success 写成sucess;而且,success和succeed的词性也分不清。单词背了十几遍,但阅读时只是觉得很眼熟,却怎么也回忆不起词义,不得不中断阅读思路去翻词典......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背单词,可是,记单词的效果还是不好,记了又忘,忘了又记,最后就干脆不记了。甚至有些学生会对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产生怀疑:我是不是真的比别人笨?仅此一点便大大地制约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背单词的方法上!在教学中,笔者最经常被学生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记的单词太多,记了总是会忘掉,该怎么办呢?”显然,单词记忆问题已经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只拦路虎。通过了解,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之所以会感到记忆单词困难,遗忘率高,有以下原因:

1、记忆单词不得法。记忆单词时只知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单词的词形及相应的中文意思,不知道单词的读音,因此不能记住单词的拼写。

2、记忆单词时缺乏兴趣及持续性。有兴趣时,就一天背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没兴趣时,接连几天也不看一眼单词,不懂得要“细水长流”。

3、未能定期进行及时有效地复习。记忆单词时采取“一劳永逸”的战术,认为当时记得很牢的单词不会遗忘,不需要定期进行复习。他们缺乏正确、有效的记忆单词的方法。

我们应该怎样记忆单词呢?单词的记忆包括两个方面:拼写和词义。

一、单词的拼写

之所以说“记单词”而不是背单词,是因为:单词能记住是靠念出来的,而不是背出来的。拼写单词,会读是关键。中国的学生们往往更重视知道单词的词义,而忽视了解这个单词的读音。在平时的学习中,当他们遇到生词时,第一反应是问老师:“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几乎没有学生问:“这个单词怎么念?”于是很多学生再遇到这个词的时候,普遍的反应便是:“这个单词见过,但忘记了。”这些学生在学习单词的时候总是采取这种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

遇到生词时,应该第一时间学会这个单词的读音,放在上下文的语言环境里重复朗读,直至它的发音和词义在大脑中建立起声音及思维的反射系统。会读是会拼写的前提。如果知道了一个单词的读音,在音标的指导下,大体上便知道了这个单词的拼写,在重复记忆的前提下,注意此单词拼写不规则的地方,即不符合音标拼写规则的地方,直至记住为止。

在这里需要提起注意的一点是:许多高职生的音标知识几乎没有,应该在为学生们讲音标的同时把一些常用的字母组合发音规律为学生做出总结。很多同学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已经发现这个规律了,但是可能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总结。一般来说,某些特定的字母或者字母组合,往往都是发某个特定的或某一组特定的音,例如:competition, transportation, addition, emotion, 等等这样的词,都有着相同的词尾—tion,而且这个词尾都无一例外地发/ /的音。于是,我们的记忆就从单个的字母上升到了字母组合,而产生这些字母组合的原因,就是因为相同的发音。又如:patient, impatient, 再比如:port, import, export, report,等这一系列单词中,字母组合—ort都出现了/ /这个发音。再例如:picture, structure, future等字母组合—ture发/ /的音等等,又如:qu 发/ kw /的音, quite, quick, quarter等等,一旦掌握了这些规律,再结合单词的发音,便很容易记住这个单词的拼写,把散乱不堪的字母变成一组一组的字母组合,从而减少我们记忆的负担,用这个方法记忆单词,将会事半功倍。

二、单词的词义。

单词词义的记忆实效也是有科学的。德国人赫尔曼宾豪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将人类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其研究成果"人类记忆遗忘曲线"已经是大家极为熟悉的记忆方法理论。(见下图)

其研究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关系。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输入的信息在经过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记忆量与时间的比例如下表)

“单词记忆需要将多次瞬时记忆固化为长时记忆,甚至母语式的终生记忆,就是不停地与遗忘抗争!既然全人类无一例外地都符合这样的记忆规律,如何利用这一规律科学地优化记忆过程就非常重要了。”即在所谓的“最佳复习时间点”进行复习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最佳复习时间点”也并不是绝对的,它因人而异、因学习词汇而异、因生理或心理周期、情绪等而异,是一个浮动的时间点。如果单词复习的强度过高,就相当于在"记忆遗忘曲线"中前半部份(较陡)进行反复记忆,大脑很快会形成反感,复习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在后半部份(较平缓)才复习,相当于遗忘得差不多了再重新学习一个新单词,效果也是最差!这就相当于如果你盯着一个人连续看三个小时,但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了,那么也许一两个月后你就把他的长相给忘了,但是如果你把这三个小时分配到许多天中,每天只看那个人一两分钟,这样下去,你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的长相。

由此可以看出,记忆单词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花多少时间和精力,而在于把握“最佳复习时间点”去刺激大脑,在最恰当的时间去加深印象,从而产生永不磨灭的记忆!毫无疑问,施“巧劲”比用“蛮力”更轻松、更有效。

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核心,也是当前高职生英语学习的重点所在。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符合记忆规律的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而如何把单词记忆的方法融汇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遵循记忆的规律,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记忆这些单词,而且还能兴致勃勃地回忆这些单词,是我们教师平时应该多思考、多总结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俊芳.几种高效的大学英语词汇记忆法.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3).

第9篇:高效的学习方法范文

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领会与把握,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走过场、片面追求小组讨论;看似热闹,却无实效;明为合作,实为独立;变老师的“一言堂”为优等生的“独角戏”,众多学生袖手旁观等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根据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参加新课程的培训学习,谈一谈如何抓住恰当的时机使小组合作更有效。

一、在新课教学时进行小组合作

每节新授课中,都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抓住了重点,就相当于抓住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有的虽是重点但思考难度不大,学生能独立解决的就让学生独立解决,有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时有困难,这时组织小组合作,不仅能较好地解决问题,而且对所学内容理解更透彻。有些学习内容具有探究学习的价值,通过合作学习不但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又能使他们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还能通过交流集合集体的智慧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案例一:求平均数。在教学平均数时,出示两组学生投篮的信息,且两组学生的人数分别是3人和5人。让学生比较哪组的投篮成绩好,怎样比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后反馈,汇报时出现三种方法,一是一个一个的比,二是把各组的成绩加起来比总数,三是把各组的成绩加起来除以人数比平均成绩。在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好?为什么?再通过讨论汇报交流,达成共识,学生不仅说出第三种方法好,而且还说出为什么,从而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学得既轻松愉快又理解透彻。

二、在操作实践中进行小组合作

观察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表象,动手操作为学生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知。克鲁捷茨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些观察、操作的材料,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分析研究,揭开知识的奥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引导培养探究性学习方式。但是,要想高质量的完成操作任务,需要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共同合作。

案例二:用火柴棒摆正方形。

此游戏安排在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1节《用字母表示数》,在离下课还有5分钟时,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柴棒,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小组成员配合尽可能多地摆出正方形,并由一人专门负责记录火柴棒的根数和正方形的个数,最后再组内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最多的小组摆了10个正方形,用了31根火柴棒,我就以此为例提问:“这31根火柴棒你们是怎样得到的?”小组1发言人:“这31根火柴棒我们是这样得到的,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其余的9个正方形每个用3根,所以,总共用了31根。用算式表示4+3×(10-1)=31。” 小组2发言人:“我们是这样想的。如果把每个正方形都看成需要4根,那么10个正方形需40根。可是除去第一个正方形,其余的正方形都少用1根。所以我们的算法是:4×10-9。”小组3发言人:“还有。就是把每个正方形都看成3根火柴棒搭成的,10个正方形就需要30根火柴棒。但第一个正方形多用了1根。因此,是31根。列算式是:3×10+1。”…此时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答案已是越来越多,这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发言,尽可能多的想出其他的方法,并充分表扬回答问题的学生。然后我又提问:“你们觉得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棒的根数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当正方形的个数为n个时,火柴棒的根数是多少?”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算式:①3n+1,②4+(n-1)×3,③4n-(n-1)……此时课堂的气氛也达到了,每一个学生的神经都在跳动。其实这么多五花八门的答案都是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通过类似的小组合作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能使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在知识梳理时进行小组合作

在整理复习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自主联系新旧知识,把自己学过的相关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更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案例三:四边形的复习。

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四边形》中,我们学习了五种图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复习课开始,我先安排学生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合作学习。其中第一组的复习主题是平行四边形,第二组复习主题是菱形,第三组矩形,第四组正方形,第五组等腰梯形。教师向学生出示小组活动的流程。

学习活动流程说明:

1.每个小组成员应首先独立完成自己选择的练习题(如矩形一组的同学就复习矩形的内容),通过测量或比较,找出这些图形的特征,针对各个小组面临的学习任务,相互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在每个小组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设计小问题。

2.共同讨论每个人自己选择的四边形的信息,解释所碰到的问题,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同时还准备好如何向其他人讲解这个内容。

3.计划讲解知识的方案:在第二轮分组中,每个人将被分配到新的小组中去。在新小组内,每个人要向新的小组成员讲解他们的“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