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

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

第1篇: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护理;高职;创业意识

一、营造支持创业活动的社会氛围

1.借助媒体对创业的宣传。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等多种形式。国家借助这些宣传手段增强创业类信息、政策的宣传,并进行深入解读。学校应该让学生多了解,多分享成功创业典型,改变学生对就业固有的认知,强化其创业意识。

2.从社群中获得对创业行为的支持。人类的天性就是建立社群,社群即是现实生活中的社区,还有网络中的群。社群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也对创业意识产生着影响,因此创业教育可以通过社群来实施。社群教育在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势,社群教育可以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人员支持和信息的交流,也可以搭建丰富的创业教育实习基地。学院充分利用社群资源,最大限度开发、挖掘社群资源,有效整合社群资源,使学生创业教育得到更好的完善,提升学生创业意识,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

二、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创业品格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目前,处在改革关键时刻,服务行业不断升级。医疗单位在招聘护士时,提出“三有”,即有学历、有护士证、有工作经验,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学生符合条件的极少。学生只有认清当下形势,转变观念,合理选择、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才可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成就自己的事业。

2.做好自我定位。在问卷调查中发现,89%的学生没有填写自我性格,在个别访谈中曾经问过学生是否喜欢护理专业,绝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有极个别学生是肯定的。这充分地说明学生对自我不了解,选择专业时多是出于家长的决策或是盲从。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心理教育,不仅注重理论方面心理教育,而且要更多地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多观察自己,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定位,实现人生价值。

3.把握市场,找准创业方向。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养老问题摆在面前。护理专业五年一贯制的学生,不能把就业的焦点只盯在护士职业上。从心理角度分析,五年一贯制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探索期,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职业兴趣。在立足于护理专业的基础上,学生要积极了解市场需求,拓宽就业思路,找准创业方向,提升创业意识。

三、接受创业教育,深化自身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已在职业院校展开,其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依存于就业指导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对于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院校而言,它只是红花的衬托,并没有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在创业大赛中,护理职业院校的表现平平。因此,学院要把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管理者要转变思路,不要把眼光只盯着护士资格考出率、就业率以及重点专业的建设。思路要拓宽,真正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缺少专门研究创业教育的教师,而对创业教育教师的要求除了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外,还要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短时间内,这种实践性强的专业人才的缺口无法弥补,学校可以聘请成功的企业家为外聘导师。在教育模式中,学院要突出实践性,因为创业意识的提升以及创业活动的开展并不是靠理论的讲授完成的。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的学生本身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较弱,而动手能力较强,可以通过活动形式呈现出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创业教育不是靠几节课堂教学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从社会中学习,避免学校与社会的脱节。学生要用怀疑的眼光去发现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校可以组织创业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自己组队或者是加入导师的研究团队进行科研项目的训练,参加学校开展的创业竞赛活动,以此提升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行为的实效性。学校唯有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强化,才能提高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创业意识。

第2篇: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改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42-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各个医疗卫生机构的欢迎。平顶山学院于2008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开设护理专业。目前为止,已有两届本科毕业生、三届专科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就业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观察招聘现场不难发现,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理论基础、实际操作能力、自我更新能力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已进入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往往会出现后续工作能力不足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实践能力不强,自我更新能力及沟通能力有限。这一情况也为我校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目标与方向:培养具有坚实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自我更新能力、良好沟通能力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校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

一、明确课程定位

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之一,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先进科技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而我校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平顶山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这一有效语言工具,具有较强自我更新能力以实现螺旋性上升的高级应用型职业人才。将大学英语课程与其专业发展特性相结合便可发现,该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应为基础必修课,但偏重英语工具性、英语语言沟通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设定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读写和听说能力,使英语成为其提高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助力,同时增强语言沟通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要。

三、完善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虽然只是护理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但由于如今医疗卫生工作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所以护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高的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以应对未来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英语工具需求和英语交际需求。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与护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相结合。

1.基础课程设置。本科一、二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基础英语课程,主要完成基础英语词汇、语法、语音、听说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完成高中英语三年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英语阅读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以及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等。同时,开展网络自主学习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辅以第二课堂时间活动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应注意的是,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医疗卫生科技词汇应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渗入。尽早开始专业词汇的阅读与理解,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专业技能,又可以使学生尽快具备查阅英语文献的能力。词汇的学习应注意深度和灵活度。英语词汇往往具有灵活多变的含义及词性变化,应尽量为学生解释清楚每一个词汇的准确含义,避免学生对其一知半解,混淆使用。基础阶段英语课程还应注重通识教育,使学生在提高知识技能能力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情商,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重重困难。

2.专业课程设置。本科三、四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专业英语课程,主要完成大学英语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的相互融合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由于护理专业是药学、艺术、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等相关课程均有关联的交叉学科,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应注重多方面知识的培养。除了更加精深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知识外,查阅英语文献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学习平台的立体化学习模式下,学生应被给以尽可能多的资源来了解和学习英美国家医疗卫生的新发展与科研新动向,以及更多的相关场景帮助其提高其英语交流能力。只有在夯实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准确灵活地使用英语语言工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3.实践课程设置。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重点内容是培养其读写和听说能力。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融入医疗英语词汇的基础上,锻炼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文献的能力,以及专业论文的英语写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将难度适中的医学研究成果论文(可节选)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阅读材料。同时,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工具查阅英语文献,并将医疗议题作为写作课程的主题,以培养其英文写作本专业论文的能力。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要将英语口语与护理专业要求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形式多变,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总体应以实景模拟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其重要程度要高于理论教学。因此,尤其是在专业阶段,应着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改变教学方法。恰当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近五届学生的观察发现,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思维严谨、踏实认真,有着较强的学习欲望与学习能力,对本专业相关事物接受较快。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也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该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与需求。无论是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还是听说教程,教师都可以将学生设为课堂教学任务的主要完成者。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对话练习,均可由固定人员的学习小组自主完成,教师从旁指导并对所给出的讲解进行点评。也可由各个小组间进行辨析,有较大分歧或困难时向教师求助。鉴于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还可进行任务型教学,布置各学习小组自行搜集医学各门类研究成果,尝试完成中英互译,并向全班解释成果价值与作用。在遇到难题时,都先由学生自行解决,可查找资料,也可互相求助。实在有困难时,教师再对其进行讲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避免他们因忽视公共课而忽略英语学习,又可以使他们在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另外,教师在制定具体计划和进行个别辅导的同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1]

5.改革评价体系。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主要看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这一单一的评价方式不适应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因为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加入了较多的实践教学,故而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应被列入期末总评的考察指标。虽然我校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总评中有20%是由学生的平时成绩构成,但是实践表现在平时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仅仅占其20%,也就是期末总评的4%。这一评价比例显然不适合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考虑到该专业的特殊性,实践课程的学习评价应占到学生期末总评的30%。教师除了将学生每次参加实践活动的表现详加记录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参与高层次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比赛,并对取得成绩的学生奖以更高的实践学习分数。对于部分不甚积极或不甚自信的学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发现其优点并加以发扬,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对其施以辅导,使其能够积极参加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作为客观的评价体系,教师应注意评价过程中的公平性与一致性。可在学期之初就向所有学生公布详细的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表现加以说明,使学生相信并认可该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可由公共外语教学部普本教研室和高职高专教研室统一制定,并交由担任护理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所有教师统一使用。这样才能保证该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公平性与一致性。期末试卷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教师在命题时可将词汇、语法等英语语言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用其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回答关于学科专业知识的问题。这样的试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也考察了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技能,体现了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就平顶山学院为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在明确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辅以恰当的教学手段,必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R47-4

高职护理专业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护理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护理操作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医疗卫生服务第一线能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1]。

通过调研高职护理专业就业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经同行和专家的分析讨论,对我校高职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并依据高职教育的理念,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2]。

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及医用生化中相关物质的代谢过程及产物,了解学科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为学习后续护理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会运用生化基础理论知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病因和发病机制,培养其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对生物化学的教学进行如下的改革。

1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

根据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及护理专业岗位群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突出为护理工作岗位服务的特性,删除与其他学科交叉及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增加了护理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每个模块对应的岗位任务、执考点及制定课程内容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使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高职护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为能够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为此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我们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学会应用生化技术来进行分离提取、活性测定、含量测定及生化分析,使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得到切实加强,为其后续护理操作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设计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遵循高职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依据护士岗位需求和护士职业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根本目的来进行,设计思路为基于职业分析进行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基于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设计,基于学生主体进行课程实施,基于实践技能进行课程考核,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中心而进行[5]。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必需、 够用、 实用” 为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真实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开发出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内容等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如采用案例教学法,讲解接近临床的部分(肝的生化、血液生化、电解质代谢与酸碱平衡),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讲解接近实际生活的部分(糖代谢、脂类代谢、嘌呤代谢),借助对媒体动画,讲解抽象难懂的部分,如此有力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全面提升了生物化学的教W质量 。

4 考核方式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依据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置,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包括形成性考核评价和终结性考核评价,形成性评价分为实践考核(30%)和平时表现(20%)两部分,终结性评价占总评价的50%,该考核评价方式,过程重于结果,是一个开放式评价标准,能准确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及情感态度,考核评价真正面向素质、技能、知识"三位一体",这种改进对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6]。

综上所述,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我们结合教学实际,依据高职教育的理念,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达到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护理实践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任 敏,曾 红 探究式教学改善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 43(13):378-379.

[2] 王平 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252.

[3] 陆 璐,柯世怀,洪素丽 浅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标准的制定[J].卫生职业教育,2013,13(31):89-90.

[4]杨胜平 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体系改革对比研究[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12):57-60

[5]王晓静,刘雪琴 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探讨[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13):99-101

[6]李京东, 肖素荣, 王 洋, 赵升鹏 以突出专长培养为主对课程进行设计开发的探索与启示―以“食品营养与卫生” 课程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1(28):99-101.

第4篇: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涉外护理;双语教学;技能大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需求的扩大,护士紧缺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同问题。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纷纷从国外引进护理人员,以缓解本国护士严重缺乏的压力。人才流动的全球化为护理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速护理教育国际化进程是当前护理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对涉外护理人才的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熟练掌握护理专业英语和业务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从业的基本标准和必备素质。这些给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目前我院涉外护理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生源英语水平普遍偏低

由于高职高专的招生入口标准不高,生源中既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又有中职单报高职模式的中专生,英语成绩普遍较差、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给原有的教学增加了新的难度,传统和常规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是学生基础差,很难适应目前较高的教学要求,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英语学习,调转到其他专业。

2.英语教师普遍缺少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教师英语水平普遍偏低

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上主要体现为完成两个目标:一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具备护理专业综合英语知识技能,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既要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但目前本院涉外护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制约学生发展的。

3.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由于我院涉外护理专业的开设时间较短,涉外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还是沿用传统课程设置模式,与国际护士教学的接轨尚有较大差距,对提升学生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实用化的专业英语能力的支撑不够。

4.基本没有涉外护理工作的语言环境

目前的教学最多只能提供一般的视、听教材,与涉外护理相关的具有针对性、专业化的教材很少,更没有涉外护理的场景教学条件,教师和学生只能在一种不透明、不直接、不专业的环境中实施教学,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弱化了学生就业的实践能力。这是目前涉外护理教学最大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加以解决。

二、涉外护理教学改革的构想

1.精英教育,学生生源质量是搞好教学的基础

涉外护理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发展潜能,且外语学习只有精英小班教育才最适合,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所以,今后在招录涉外护理考生时,外语考试成绩应作为录取的一项硬指标,除考生总成绩达到录取线外,外语成绩合格才录取,并且每年招生生源不能过多,120人的招生计划刚刚好,切实把好考生入口关。

2.教学团队建设“走出去,请进来”与双语教学

组建一支肯吃苦,能够到一线进行教学,肯花时间的集专业素质和外语素质于一身的教学团队。从英语课到基础课,从医学基础课到专业课,实现全双语教学,全方位打造英语学习氛围。为提高师资队伍素质,采取“走出去”提高和“请进来”培训的方法,“走出去”即派遣领导和教师出国考察访问,实地了解国外有关院校护理教育情况,使自身办学行为尽可能与国际接轨;“请进来”培训即聘请外教或外国实习生来校讲学,其主要任务除带学生学口语外,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培训。

3.人才培养目标

(1)核心目标:①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②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③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④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⑤具备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护理能力;⑥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

(2)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有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病案讨论、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多媒体电化教学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多种形式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检测双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应定期采用笔试加口试方式进行考核。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符合专业目标,突出涉外护理特色,课程中应增加各国法律、文明史等选修课程。还应优化各科目学时的比例,注意英语课程中普通英语课与专业英语课的比例,以及专业英语课与其护理专业课的相互衔接及相互渗透的合理性。重点培养学生外语特色、人文素质及能力,增加英语总学时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加强学科交叉。

(4)护理理念、护理程序和护理操作技能与国际接轨:菲律宾、印度等国家积极培养护理人才出国就业,其中菲律宾是护士输出第一大国,他们在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由于菲律宾官方语言是英语,菲律宾护理教育的内容和理念受美国影响较大,整个医疗及教育体系都与美国相衔接。所以在国际上更受欢迎。

(5)政策支持:学校支持、鼓励双语教学的政策措施必须得力,包括增加课时费等,有条件可以聘请外籍教师对国内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派送出国学习。

4.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演讲、模仿朗诵、情景护理技能等比赛,在全校师生中能够产生较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其中明白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同时让学生明白,在涉外情景中能够熟练运用听、说、读、写等能力是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为实现此目标,必须学好专业英语。通过大赛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氛围。

当然,这些构想可能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和不足,还有待于到实践中去不断地接受检验。我们期待学院能好好地考虑这些设想,组织专家切合实际地进行论证,大胆进行尝试,不断地加以总结,以便最终彻底改变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现状,同时也真心地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能积极地投身到这场教改当中来,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涉外护理人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慧.从国外护理教育看我国涉外护理专业教育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6.

[2]郑云雁,孟群.护理服务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

第5篇: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4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

G712.0;R47-7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更多的大学本科和高职毕业生进入护理行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本科生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差,不安于现状,基层医疗机构难以留住;高职院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留得住,但基本的理论知识不足,缺乏发展后劲。高职院校如何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他们用得着、留得住、有一定发展后劲的护理人才,值得我们思考。

1高职护理专业的现状及分析

1.1学生来源

现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来源是普通高中没有考取本科的高中毕业生。这类学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综合素质相对较差,职业能力明显不足,他们没有接受高职教育的心理准备,期望值很高,入学后有一种失落感,是在无奈中接受高职教育的。护理专业属于理科,高职护理专业文理兼收,文科生在初、高中没有学习过化学和生物,影响了医学基础课程的

学习和理解。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也有少部分是中职毕业后参加技能高考被录取或者是“3+2”、5年一贯制的学生,这类学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更薄弱,但心理承受能力、动手能力较强,人文素质相对较高,心态平和,是主动接受高职教育的,因此,这类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习的主动性较高,但是进入临床后后劲更加不足。

1.2高职护理专业现行学制

自195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比较完整的学校系统,即我国现行学制系统。我国现行学制充分吸收了以往学制的优点,更注重于我国教育实际。现行学制中虽然有严格的学制年限的规定,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实践的变化,这种年限的限制日趋淡化,从而表现了学制的严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应该看到这种学制必定是一种过渡性的学制,因为随着现代教育发展节奏的加快,未来的学制结构中在教育阶段与教育结构等方面也必然做出调整。任何一种学制,都是在不断的逐步适应实践变化的需要而发展的[1]。

我国的高等职业护理教育主要是由过去的中专职业护理教育转化而来,中等职业护理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1998年大学扩招后,不少中职护理专业升格举办高职护理,普通高职一般学习年限为3年,这是我国目前专科层次高职教育的主要学制,随着时展的变化,这种学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必须作出调整。

1.3高职护理专业现行课程体系特点

高职课程开发理念是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为课程开发的起点,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职业标准与专业标准融为一体[1]。在对护理专业人才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毕业生未来护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学习领域,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素质课程”四个模块为必修课程加专业选修课和素质拓展课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面向护理四大岗位群: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岗位群。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过分强调技能培养,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重甚至达到了5:5。通过大量调研得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强于本科护生,理论水平相差较大。而现在各级医院和病人除了要求护生能熟练进行各种操作外,还要求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跟病人进行解释和沟通,才能有效的减少医患纠纷。高职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学习的自觉性均较本科生差,现行的3年制的高职护理专业学制较短,同时需要兼顾公共基础课、素质拓展课,突出实践课的教学,理论课学时被压缩再核酰教材有较多内容没有时间讲授。

1.4高职护理专业就业现状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期望到二甲以上医院就业,但是很多二甲以上医院考虑到高职护生理论基础差,进入临床后后劲不足,因此明确规定只招聘第一学历为二本以上的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即使招聘部分高职护生,也只能给予合同工待遇。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私立医院对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很大,待遇也不低,但因为发展空间不大,愿意到这些医院就业的学生仍然很少。因为定位不准,择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脱节,造成一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等待观望;一部分学生放弃本专业从事其他行业;一部分学生选择专升本继续深造,以期提高学历层次后能到理想的医院就业。一方是求贤不得,一方是愁于就业,如此就直接导致社会对护理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大,就业率反而不高的现状。

2 对策

提高入学门槛,对高职护理专业设置准入条件,除身高、长相外,高考分数应高于其他专业。延长学制,改3年为4年,增加时间主要用于理论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在保证技能训练到位的前提下,增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权重。

2.1 提高入学门槛

2.1.1 需要健康的身心

社会的文明进步、护理科学的文明发展,要求当代护士在具备一定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

的同时,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繁重而琐碎的护理工作,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体力和精力的透支,护理人员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切实做到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2]。

2.1.2 需要扎实的基础

目前高职高专的生源复杂,普通文理科学生高考分数都在200分左右,技能生、“3+2”的学生基础更差,护理专业学习难度大,学习内容多,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均高于其他大部分专业,因此,应该提高护理专业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保证优质的生源,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延长学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发展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结合高职护理专业的特点,可以将专科层次学制设定为4年制,本科层次设定为5年制。

2.1.1高职护理专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医疗卫生机构对护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除了需要必需的技术技能外,还需要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人文素养,这些都需要充足的时间进行培训和学习。

2.1.2针对文化基础、综合素质差,职业能力不足的现状,3年的学制太短,2年在校学习,1年医院实习,理论教学时间难以保证。高职护理专业只有将学制延长为4年制才能增加理论课学时,增加部分讲授内容,防止知识点的遗漏,达到医疗卫生机构的要求。

2.1.3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明确规定只招聘第一学历为二本以上的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导致高职护理专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只有延长学制才能提升理论水平,增强后劲,被上述医院所接受,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2.3 重构4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新的课程体系

一旦延长学制,就要重建重构课程体系,在课程重建与重构时要求体现“面向农村、以人为本,突出护理,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原则[3]。

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原来的在校学习两年,在医院实习一年的“2+1”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在附属医院(临床护理学院)进行理实一体化学习(半天理论半天见习),第四年进入其他医院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要改革评价方式。在第四学期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合格者进入临床护理学院学习,不合格者继续留在学校理论学习一个学期直到合格后再进入临床学院,对于已在临床学院学习的学生每隔一个月测试一次,不合格者退回学校理论学习,直到再次合格后回到临床学院,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并适当增加部分热莺脱时;回归传统的按临床分科设置课程,保证专业课程教学与临床对接,让学生零距离上岗。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重,增加专业理论教学课时数。早期接触临床,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学生进入医院早期接触临床,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体会角色的转换,建立临床思维,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4]。

综上所述,现行的3年学制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亟待改革为4年的学制并重构4年制课程体系,只有延长学制才能有效的改变学生基础差、动手能力差、职业能力不足的软肋,缓解护理专业就业难的现状,培养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颖秀.教育法学[M].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56.

[2] 彭B.护理人员面对的压力及应对措施[J].吉林医学,2009,14(7).

[3] 刘萍,陈再蓉.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2,8(10),278-280

第6篇: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护理;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产业的不断推进,护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作用越来越明显。护理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护理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项目,作为大中专院校的护理专业,承担着为医院护理队伍输送人才的重任,如何完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护理专业信息化程度,以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日益成为现代护理教育和护理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试就提升护理专业信息化水平问题进行探索。

一、提升护理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的紧迫性

(一)医院护理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

2009年新医改方案出台,信息系统首次与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以及医疗管理机制等并列,被称之为“新医改的四梁八柱”。医疗卫生信息化技术领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医院信息化建设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医院信息化革命的冲击下,护理管理也随之进入了计算机时代。利用计算机网络准确迅速处理和储存各种护理信息,把护理人员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护理管理的实效,已成为医院护理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护理信息处理成为护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如病人护士工作站系统可输录病人基本信息,进行入院、出院、转院处理,可处理病房医嘱,自动生成各种治疗单和相应的检验标签,实现护理转录医嘱过程自动化;护士长可应用护士排班子系统,进行及时合理的排班,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而新近出现的临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借助掌上电脑,确保护理工作执行的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ICU等病房数字化监护仪器的普遍使用也要求护理人员能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监护,能读取相关信息数据。特别近几年国外在医疗卫生服务外包方面,护理信息化程度提高之快令人惊讶。因此,信息技术在医院护理尤其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国外及我国香港、台湾护理信息学教育形势逼人

90年代,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美国陆续有护校和护理学院开设独立的护理信息学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至21世纪初在发达国家的护理学院,护理信息学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有一支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师资队伍,涉及硕士、博士与本科教育,成为护理本科教育与护士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1992年美国护士协会(ANA)正式将护理信息学作为护理的一个专科实践领域。除有上述3 种学位教育外,还设有3种资格认证:护理信息师(informatics nurse)、护理信息高级实践护士(informatics nurses specialist,INS)和护理信息学专家(nursing informaticist)。美国的护理专业学会、信息学会以及各大学都很重视护理信息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如培训课程、研讨会、学术年会。

南美洲国家,如阿根廷、巴西于21世纪初开始引进护理信息学教育。与此同时,在亚洲,韩国、日本、我国的香港地区也开始积极推动护理信息学教育。台湾地区目前还没有开设护理信息专业学位教育,但是他们的医学信息学的教育已有多年,部分护理人员进修医学信息学位,带动了护理信息学的发展。2006年,台湾地区成立了护理信息学会,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了一批护理信息种子人才,有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到护理信息学的研究与应用中。

(三)提高我国高职护理专业信息化水平迫在眉睫

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中发展护理信息化教学,既是推动院校现代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前进和护理教育发展步伐的客观需求,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高职院校推进信息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对卫生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卫生职业院校也找不准自身的优势和定位,往往出现一些错误导向,用普通教育的惯性思维办护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现代化意识不强,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陈旧,没有反映现代护理人才素质要求,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医疗服务市场需求。目前大中专院校的护理课程中,有关医学信息学的课程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护理专业学生因为没有接触过医学信息学方面的内容,毕业后必须经过医院对其进行重新教育和再培训,方能适应岗位需要。同时,临床上还有许多资深护理人员也从来没有接受过护理信息化的教育,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医院护理信息化的作用,推进护理信息化难度更大。因此,广泛培养具有信息学知识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国护理专业信息化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护理教师信息化教育中存在差距

第一,意识不行。表现之一:教师只重视信息硬件设备的投入,而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没有真正理解信息化教学的含义,更没有充分体现信息化教育的特色,即只注意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忽略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表现之二:“技术至上”主义。我们很多教师把多媒体教学等同于信息化教育,从而导致当前信息化教育建设中的“重技术、轻理论”现象,使信息化教育落入了“唯技术论”、“技术至上的窠臼”,扭曲了“信息化教学是传统教学的完善和发展”这一意义,延缓了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进程。

第二,能力欠佳。表现之一:知识储备不够。有些护理教师和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临床教师由于教学和工作任务繁重,进修学习机会少,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技术接触少,加之主观上对自身要求不高,最终导致信息学素质低,不能满足信息化教育的要求。表现之二:资源利用不足。护理教师由于掌握的网络知识有限,甚至对一些领域从未涉及过,所以没有充分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而用,为己所用,利用率不高。表现之三:综合素质不高。教师除了应具备全面的信息技能外,还应有较高英语水平和信息检索美学、心理学等知识。有的护理教师在英语方面基础较差,有的在幻灯制作上缺乏美感,有的不注意与学生交流等,总之综合素质方面还有待补充和提高。

(二)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模仿甚至照搬高等专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或者是高等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压缩,在一定程度上尚未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护理专业信息化课程建设应根据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突出信息化,应以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和完善课程结构为主线,形成信息化专业课程特色。

教材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培养的物质载体,缺乏这一载体,必将影响到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传授效果。由于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专业的不断细化,加之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必然要求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也应当具有其特殊性。如何使教材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培养目标,仍然是目前乃至以后很长时间内应当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医学院校虽已有医学信息学教材,但适用于护理专业教学的应用性实用性较强的教材还是一片空白。有必要为广大护理专业学生建立新型课程。

(三)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高职院校应具备符合职业教育需要的物质设施等条件。专业建设中,对于关系到组织专业技能教学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应当不断地加以完善,从而增强高等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不少高职院校由以前的职业中专升格而来,基础设施较差,生均资源严重不足!

(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强化与重视实践教学活动,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分水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仅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制约着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进而影响到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

在传统实训教学中,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学生缺乏自动实践的机会和空间,因而将实验实训教学变成另一种有模型、道具、仪器、设备的理论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因此,广泛培养具有信息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五)职业能力测评体系亟待构建

近年来国外已陆续开展了护理专业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但对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很少。护理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护士,鉴于其特殊的专业性,我们认为有必要制订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信息素质评价标准,从而为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制订目标。

三、提升护理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的对策

(一)加快医学背景与信息背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教师层次。从优秀本科学历以上毕业生中选拔人才充实到护理教师队伍中,加强教学、临床、科研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也可以从临床护理人员中挑选学历层次高、综合能力强的的骨干担任兼职教师;鼓励教师坚持在职学习。

建立信息化护理实训基地综合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应由来自临床护理、基础护理、基础医学、卫生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医护英语等教研室以及临床教学实习医院的骨干教师和专家组成,在基地从事教学、实训和专题讲座等教学工作。

(二)大力加强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根据医疗卫生行业目前的状况及社会的需要,教材应以社会就业为导向,紧扣卫生行业较稳定的护士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所以应该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来构建教材内容。

《护理信息学》已被人民卫生出版社批准列人2013年选题出版计划。本课程教材主要面向高等医药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对应学科为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和医学信息学。本教材将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编写,融入国内先进的经验及教学成果,借鉴国外教育思想的合理部分,创立一门崭新的学科课程一护理信息学,使教材建设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就业市场结合得更加紧密。本课程教材主要面向高等医药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对应学科为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和医学信息学。《护理信息学》应是首选教材。

(三)尽快尽好地改善办学条件

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除了软硬件投入外,在人员培训和管理咨询方面的费用也相当大,人员、硬件和软件的投资分配比例基本上是1:1:1。而在我国,无论在硬件、软件还是人力资源和管理方面投入都很少,信息化资源在护理专业教育教学上更是无法被有效利用,而事实上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是基础,软件投入是条件,人员投入是保障。这三方面的投入缺少了任何一个或者投入不均衡,都会对信息化建设产生严重的制约。

(四)制定信息化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建立(完善)一系列先进的临床配套设施;突出现代护理理念,强化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面向需求,提高信息化技能;建立(完善)现代信息化教学设施;建立网络化急救技能实训中心;建立网络化急救医疗护理综合训练实验室;建立虚拟静脉穿刺系统示教实训室;建立远程护理信息化系统。

(五)完善职业能力测评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以毕业生得到社会的欢迎和认可作为最终评价。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是否成功的最终评价,是毕业生得到社会的欢迎和认可。我们应坚持以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认可作为最终评价的标准。我们建议修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逐步增加护理喜新会新内容,通过执业考试,推进各护理院校护理信息化的进程。

四、我们的初步探索与设想

第一,提高对护理信息化的认识。学院坚持把抓护理信息化的工作,作为提升护理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工作来做,在重视程度、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予以倾斜,并由护理学院出版了双月刊护理信息化动态等等。

第二,加大计算机基础技能教学。在原有普及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大计算机技能操作培训力度、增加课时,并在护理学院护理教改实验班作为试点的基础上,在护理专业全面推进护士站等有关知识和内容的培训。

第三,编写护理信息化有关系列教材、实用大纲。对原有的计算机教材进行重编,以适应护理信息化的要求,同时,根据医院信息化对护理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又组织相关教师编写护理信息化实用技术教材,力争把医院护理信息化的内容编入其中。

第四,抓紧培养“三师型”教师。学院拟选派一批护理专业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强化训练、并深合办学医院加强实践培训,同时与国内护理信息化水平比较先进的兄弟院校加强交流与合作,努力培养一支懂护理、懂计算机操作、懂医院管理和护理实际操作流程的教学团队。

第五,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学院根据购置能力和消化能力逐步加强护理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目前,我们已经投入了专门资金,增添了300多台计算机,供护理专业专用,同时安装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等设施设备,同时引进了医院护理信息所要掌握的信息化设备的图片、影像资料作教学用,并根据财力添置医院护理信息化模拟软件,建立相关的护理信息化模拟病房。

第六,加强与医院临床护理的对接、合作。目前,我们主要与湖南、广州等省内外护理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医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了护理信息化实用实习实训基地,今后将在护理专业信息化方面进行更多更深的探讨、交流与合作。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派老师去医院顶岗实践,请医院的护理骨干来学校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作者简介:

杨南南(1956年―),男,汉族,湘潭人,本科学历,副高职称,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第7篇: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3-0202-02

作者简介:曹咏平(1976-),女,湖南湘潭人,湘潭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媒体制作。

0 引言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是为社会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服务的。基于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应当以技术训练为主,以理论学习为辅。根据这个原则,护理专业或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都应当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学习以“够用”为原则;在软件学习方面,由于操作系统是软件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这门课程首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3、WindowsXP、Windows Vista等)使用方法。在学会使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就业岗位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应用软件进行学习。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的教学应当采用与专业相关的案例教学法,根据各个专业的就业需求确定不同的案例类别,并选取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1 计算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已有较多医院应用计算机来开展与护理有关的行政和事务上的管理,并有效地通过计算机对医院护理工作进行组织、指挥、监督、调节,充分发挥了人力、物力的作用,提高了护理科学管理水平。据调查,Office系统办公软件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 Word文字处理系统实现护理文书的制作

通过对多家医院的走访调查,得出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使用Word文字处理系统制作护理文书,如护理工作计划、手术期管理制度、患者发生输血反映的应急预案、各种重点药物分布表、每月护理质量检查评比表等。护理文书的制作在护理工作评比中通常占据了50%以上。因此,在护理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中,应当将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作为应用软件教学的重点之一,根据护理文书制作的要求,又应当将文档编辑与排版、表格制作与图文混排作为Word教学的侧重点,在教学中应当选择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教学案例(案例素材可以从医院收集,如制作护理工作计划、手术期护理流程、患者发生输血反映的应急预案、各种重点药物分布表等)进行Word文字处理的教学,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制作护理文书的流程与方法。

1.2 Excel电子表格处理系统实现护理工作表格的建立和数据的处理

Excel电子表格因其强大的数据存储及处理功能,已在护理部管理层面有关护理人员信息管理、护理工作量统计、护理质量评分和统计、住院病人信息的管理、护士长夜查房记录统计分析等方面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通过进一步建立医院统一的护理报表,配合互联网的应用,可大大提高病房管理的效率,减少护士及护士长非护理时间的占用,促进护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下面分别以护理人员信息管理、护理工作量统计、护理质量检查评定为例进行说明。

1.2.1 用Excel 电子表格实现护理人员信息管理

护理部可根据需掌握的护士情况建立“护理人员一览表”,内容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学历、毕业学校、工作时间、岗位等,按栏目信息分别输入护理人员资料,由每个科室每月上报或出现人员信息变动时及时上报,以达到护理人员信息及时更新的目的。在“护理人员一览表”中,可以利用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其中的数字及文本信息进行排序、分类和汇总,如可以完成按年龄从低到高进行排序,按进院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等;可以分类汇总各种护理人员的人数;可以通过筛选职称栏,汇总护理师的人数;可以通过筛选学历栏,汇总专科以上人员的人数等,并可按照需要进行打印或派生其他表格。该表格在变更或修改人员资料时,系统会自动更新,得到新的统计数字。这样可以使护理人员信息的管理变得方便而灵活。要实现护理人员信息的管理,必须掌握Excel电子表格的建立、表格的格式设置和数据的排序、分类汇总、筛选等操作,因此,应当将Excel电子表格的建立、表格的格式设置和数据的排序、分类汇总、筛选作为学习的重点,在护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中可以使用“护理人员一览表” 作为Excel电子表格教学案例(案例素材可以从医院收集)进行教学。

1.2.2 用Excel 电子表格实现护理工作量统计

使用Excel进行护理工作量的统计快捷、方便、准确。护理部可根据需统计的数据设计“护理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可包括病员总数、新入、出院、转科、手术、一级、病危、病重、输液、输血等,由科室指定专人每日按要求进行填写,每月底汇总数据后并上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对数据进行整理后上报护理部。要实现护理工作量的统计,必须掌握Excel公式与函数的计算操作,重点掌握求和函数(SUM)、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求最大值函数(MAX)、求最小值函数(MIN)、条件判断函数IF等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在护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中可以使用“护理工作量统计表” 作为Excel电子表格教学案例(案例素材可以从医院收集)进行教学。

1.2.3 用Excel 电子表格实现护理质量检查评定

医院可以采用Excel 电子表格进行各月或各年的护理质量评分的统计分析。例如,每月的护理质量检查后,护理部把各科的护理质量评分输入“月护理质量”工作簿,建立每科(包括护理部) 相应的工作表,分别录入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如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急救物品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等,然后对各科各项护理质量进行统计汇总,计算出各科的月得分、全院各项护理质量的平均分,并制出各科室间的护理质量分析图(点线图) 、各科护理质量与上月比较图(柱状图) 、全院护理质量发展趋势图(点线图) ,作为全院信息简报的一部分予以公布。

表1是某医院使用Excel制作的2008年、2009年科室护理质量检查评比,表中录入数据后使用Excel的求和函数计算出各项分数的合计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数据的其他统计和分析,获取有用的信息。

由此可见,要实现护理质量评分的统计分析,除了要掌握建立与编辑电子表格的方法外,还要掌握Excel公式与函数的计算操作以及数据的排序、分类汇总、筛选等操作,要学会制作各种不同形式的图表,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展示和分析,从而得到护理质量评定的成绩。在护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中可以使用医院“月度护理质量评比”或“年度护理质量评比”作为Excel电子表格教学案例(案例素材可以从医院收集)进行教学。

2 护理专业计算机教学案例的选择

综上所述,针对计算机在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可以确定护理专业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中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和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而Word文字处理软件和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学习要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的学习为基础。案例教学的素材可以从医院收集,例如:使用Word制作护理工作计划、手术期护理流程、患者发生输血反映的应急预案、各种重点药物分布等等护理文书;使用Excel制作护理人员一览表、护理工作量统计表、月度护理质量评比表、年度护理质量评比表,并对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等等。使用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将对学生能力的整体培养、拓展以及职业素养的塑造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有兴趣。

随着医院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引入,计算机在护理学中的应用已渗透到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适当了解一些相关的应用软件,比如护理专家系统、辅助教学和护理信息管理系统等,还应鼓励学生经常上网查阅有关的医院护理应用资料,获取最新知识,了解新业务、新技术,扩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面。承担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不但要主动学习一些护理专业课的相关知识,还要定期走访医院,了解医院所采取的先进护理手段与管理手段,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在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传授知识时给学生作更为切题、直观的讲解与辅导。

参考文献:

\[1\] 何萍,李红.Excel2000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3(1) .

\[2\] 胡君娥,陈红宇,王虹.Excel软件在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4(10).

第8篇: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

摘要:文章指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医护英语词汇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高职护理:医护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45-02

作者简介:王小如,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中职医护英语教学。

作为新时代的高职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运用技能,掌握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英语词汇。但是,通常高职生的英语基础非常薄弱,且学习兴趣不大,甚至常出现厌学心理。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一所以医学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同样面临这些难题。如何帮助高职护理学生掌握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提高医护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我院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缺乏英语学习环境和兴趣。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缺乏语言环境就会严重影响语言输入量的摄取,制约着英语学习活动和效果。当前,绝大部分高职护理学生仅在课堂中接触和学习医护英语,学习时间十分有限。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实际生活场景给学生实践和应用所学到的词汇,缺少真正体现英语使用价值的机会。然而,学生每天却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和记忆看似与生活无关的医护英语词汇,这种记忆变成机械记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和记忆词汇的兴趣。

2.教师缺少恰当的词汇教学方法,学生缺乏必要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技巧。有效教学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学生词汇学习的费时低效与教师的词汇教学方法关系密切,教师不能有效地教,学生也就很难有效地学。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习惯性地把词汇逐个讲一遍,指出其词性和中文意思,然后造句、举例子,学生没有操练词汇的机会。

3.有限的教材与学生脱节。目前,大部分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材要么面向具有较长工作经历和较高英语水平的职业人群,要么是大学护理行业英语教材的压缩版,完全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编写的医护英语教材寥寥无几。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目前所能使用的仅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两套教材——《涉外护理英语》和《医护英语》。

二、提高高职护理学生医护英语词汇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

1.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词汇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被认为是在语言学习诸个体因素中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强烈的学习动机可弥补语言能力和学习条件的不足,而动机不足则会阻碍有语言天赋的人达到预期目标。

(1)把学生带到真实的语境中。开设护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具有相关的医学护理实验室,而模拟真实护理场景的实验器材和设备大多用英文标注,教师可将英语课堂放到实验室进行,让学生通过实物直观地认知和识记相关医护英语词汇。如oxygen,medical,cardiac monitor,thermometer,eye chart,stethoscope,urme等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词汇。

(2)给予学生探索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到医院参观,现场感受医护英语词汇的使用环境,记录医院的英文标记、英文名称,便于学生掌握。

2.改进教法,指导记忆策略,提高记忆效率。

(1)认知策略,充分利用词典。词典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主要提供读音、拼写、释义、用法等帮助。它不但提供单词的发音、含义、词类、固定搭配等方面的信息,还提供同义、反义等多方面的信息,查阅词典可更全面地学习单词。同时,英语教师应了解学生使用词典的具体情况,对如何选择和使用词典加以有效指导。如使用双解词典,可通过英语释义来获得词义,电子词典能较快地解决生词问题。

(2)联想策略,组块联想法。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有机地联系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对熟悉的事物(组块)容易记忆,而对不熟悉的事物(组块)的记忆则要经过长时间的回忆,甚至要经过信息的重组才能形成(短时)记忆。例如,学习生词spleen(脾)时,我们会就近联想到heart(心),liver(肝),lung(肺),kidney(肾)。Heart,liver.lung这三个词汇已经在大脑里形成了长时记忆,而kidney这个单词还处于“中时记忆”阶段,通过有机联想kidney也会逐渐转化为长时记忆。将spleen这个孤立的信息(单词)和heart,liver,lung,kidney进行重组形成一个组块,就可以学会spleen与heart,liver,lung,kidney构成了人体内部的“五脏”组块——心、肝、肺、肾、脾这些单词。联想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它不会因为一个组块记忆(回忆)的完成而终止,由此而引发的便是对体外“五官”组块的有机联想-e ars,eyes,mouth,nose,tongue,随后便是对人体各部位组块的有机联想-head,face,neck,chest,ankle,knee,leg,hand,fo ot等。由此可大大提高对相关信息(词汇)的记忆效率。

(3)构词法策略,归纳派生词。派生词,即通过加前缀或后缀构成另一个词。英文词汇的特性是单字可作为“词根”(root),可引申出许多跟原字意思很接近的“派生词”(derivative words)。学习派生词要注意词性的转变、读音的变化及正确的用法,这就要让学生了解与识别常见词缀,并加以掌握和运用。例如,用- ness/-tion/-ism/-ee/-ian/-ist/-er等构成不同类型的名词,用-ive/-ful/-ial/-ty/-cal等构成形容词;构成动词的词缀如-en/-ize等。学习医护英文词汇时,若能有这方面派生词的知识,则可事半功倍。如respi-rate,respirator,respiration,respairable,respiratory等,把这些词放在一起教学,可提高学习词汇的效率。

第9篇:护理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护理专业 药理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46-02

长期以来,护理专业一直都是中等卫生学校的主要专业,每年学校都要培养大批护理专业人才,以满足医院临床护理人才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医院急需技术型、专业型、实用型临床护理人才,希望学校培养的临床护理人才毕业后就能够迅速走上医院工作岗位,胜任临床护理工作,这对中等卫生学校培养临床护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药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基础专业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药理学不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为护士临床用药护理提供合理指导,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必须认真学好药理学。以往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药名多,烦琐、抽象、枯燥,需要记忆的知识多,难记、难背、易混淆,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笔者从事药理学教学多年,摸索出了一些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药理学既要全面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等内容,又要了解如何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能正确预防和处理。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之后,学习的动力会大大增强,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培养学生对药理学的兴趣,在刚开始教学时教师就要下一番工夫,在教第一章绪论时,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利用学生以前使用药物的情况,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忆以前使用过哪些药物,如何使用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使用药物之后病人的病情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感到药物离我们并不遥远。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临床工作上是医生医嘱执行者,不但要熟悉基础药理学知识,还要了解如何注意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防止和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让学生明白学好药理学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慢慢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很快就会对药理学产生兴趣。

二、教学内容中增加护理方面的知识

首先,选择正确的教材。当前,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护理专业选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药物应用护理》,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教科书,该教材注重解决护理岗位实际工作中“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按照中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掌握应用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的要求,依次阐述药物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特别是增加了护理方面的药物基本知识(如处方与医嘱、药物配伍禁忌)、基本操作(如药物调配操作、浓度计算等)、系统用药护理实践(如心血管药物用药护理、抗菌药物用药护理等)等内容。任何药物都具有两面性,既具有治疗作用又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使用药物时要特别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用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20世纪震撼全球的药害事件“反应停事件”,2006年“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的事件,2006年“欣弗事件”,2008年“刺五加致人死亡事件”。

其次,提醒合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代表药物和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护理,如何防治不良反应及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采取何种措施,从而在执行医嘱过程中不是盲目服从,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因为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要经常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如何使用药物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药理学的基本知识与护理专业中的相关知识有机地结合,做到融会贯通,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物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到临床护理用药工作中。针对护理专业特点,药物的结构、作用机制可以少讲,但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药物相互作用要多讲,甚至要重点讲。对于一些常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的可引起毒性反应,以及如何防治,教师要特别提出,引起学生注意,比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耳毒性、过敏反应、肾毒性等。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方面知识掌握得比较全面、扎实,教学中突出每一种常用药物的护理用药、注意事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物基本作用和临床应用。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不同的信息于一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多媒体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以语言、文字描述为主,学生理解、记忆较为困难的状况。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课前一定要熟悉教材,认真备课,设计教学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做好课件。传统的板书教学无法将大量的新知识和一些相关的临床知识在课堂上补充给学生,而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克服传统教学的这些缺陷,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充实丰富。教师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药理学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挖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同时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多媒体教学还要与传统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提高护理专业药理学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歌诀教学法帮助学生增加记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目前常用药物有近1000多种,药物名称、药物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内容烦琐,难以记忆,在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歌诀法有助于帮助学生从机械记忆、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许多章节中的一些基本内容,都已经被归纳总结变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在学习时普遍喜欢这些歌诀,很容易理解掌握,特别是对一些难记忆、容易忘的知识,通过一些歌诀学生学起来很轻松,提高了记忆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药理学的热情,有的可以起到终身不忘的效果。在护理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笔者选取部分章节教学,将几个班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歌诀法,另一组没有采用歌诀法。经过几次的教学,发现采用歌诀法教学的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程度明显比没有采用歌诀法教学的学生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也明显提高。例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可总结为“四抗”(抗炎、抗毒、抗免疫、抗休克)、“五多”(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质、中性粒细胞增多),“三少”(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减少)、“一降低”(中性粒细胞功能降低)。将其不良反应归纳为“一进”(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一退”(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五诱发”(诱发感染、溃疡、癫痫病、精神病、糖尿病)。天然青霉素的特点可归纳为“一低”(低毒)、“二高”(高效、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三不”(不耐酸、不耐酶、不广谱)。青霉素的抗菌谱可归纳为“五球、四杆、三螺旋、一放线”。

(三)在教学中穿插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把护理专业学生培养成应用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突出护理专业特色,针对护理专业药理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突出药物临床应用和临床用药护理,既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参与临床实践,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在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选取一些与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影响、不良反应防治与监测等相关的案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药理学基础知识和护理临床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上课开始时向学生展示案例,由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章节内容,学习结束后教师再来和学生共同讨论以上案例,学生这时马上就能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案例中的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也很快理解掌握了所学知识,同时也学会和掌握了专业实践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要针对护理专业特色,结合临床护理工作需求,将药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操作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高科技术,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确保学生全面理解掌握药理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临床动手操作能力,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郑志民,黄宁江,杨红霞.5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方法与技巧探讨[J].医学信息学,2015(28)

[2]李志毅,王莹.对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五年制大专班药理学教学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2)

[3]马骏,吴国泰,任远.多媒体技术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存在问题[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5)

[4]毛讯,任亮,王雁梅.歌诀卡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33)

[5]周四桂,藏林泉,冯冰虹.几种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地医学教育,2007(13)

[6]张南文.多种教学方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3)

[7]郝惠惠,张艳军.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体会[J].考试周刊,20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