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篮球课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篮球运动 课程教学 调查分析
篮球课程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学课堂以后,就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中小学开设篮球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以培养学生锻炼兴趣,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篮球教学是中学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篮球运动得到迅猛发展。但中学篮球课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苏州市苏州中学篮球教学情况与分析
1.篮球课开设情况与篮球课课时数调查与分析
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是一般体育教师的首选内容,也是学生最喜爱的项目之一,又是在各学校易于操作的项目之一。在被调查的几所学校中,全部安排了篮球项目的教学内容,但是篮球教学时数的多少呈现多样化。从每学期6课时至20课时不一,有2所学校每学期开设篮球课节数在6~8节,占调查学校的25%,有5所学校每学期开设篮球课节数在10~15节,占调查学校的62.5%,有1所学校每学期开设篮球课节数20节,占调查学校的12.5%。此外,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只有1.41%的学生选择篮球课的课时数非常充足,30.28%的学生选择充足,43.84%的学生选择少,24.47%的学生选择非常少。调查数据说明苏州中学基本能够落实学校篮球教学,各学校分别占有不同的比例,多数学生认为课时安排少,教学时数没有统一的安排和规定。
2.篮球课教学内容调查与分析
当前,篮球运动在中学开展得非常普遍,篮球课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篮球教材内容多,既有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又有裁判法、竞赛组织和篮球理论知识等,而现时中学篮球课时却很少,通过对教师上课内容的调查发现,选基本技术、教学比赛和篮球游戏为教学内容的依次50人、41人和33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100%、82%和66%,选基本战术、组合技术和篮球裁判分别为20人、15人和12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40%、30%和24%,选择其他的为零。显然,多数学校篮球教学内容还是以基本技术、教学比赛和篮球游戏为主,战术、组合技术和裁判教学偏少,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安排。
3.篮球课教学组织形式调查与分析
我国学校体育课特别是小学和初中体育课,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采用行政编班仍将是一种主要的教学形式,在所调查的学校篮球教学的编班形式上,均是采用行政编班上课。通过调查教师的上课人数发现,选择30人以下的有4位教师,占被调查的8%,选择31~40人的有33位教师,占66%,选择41~50人的有8位教师,占16%,选择51~60人的有5位教师,占10%,选择60人以上的为0。说明少数班级上课人数在30人以下,大部分班级上课人数在31~40人左右,有一小部分班级人数在41~60人之间。专家认为体育、绘画这类技能型课程,为了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活动的机会和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同时也更好地获得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编班人数应该设计在24人左右,最多不超过30人。但是受教育资源不均的影响,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苏州部分学校上课人数有可能不会减少。
4.篮球课教学方法调查与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调查发现:有40位教师认为目前中学篮球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占被调查人数的80%。而学生的调查几乎和教师的一。由此可见,苏州中学篮球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占很大的比例,课改中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对篮球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有较大的影响。
二、苏州市苏州中学篮球课外活动开展情况与分析
课外篮球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组成形式,是课堂篮球教学的巩固和延伸,篮球课外活动的开展与否,能够体现学校领导对篮球运动的重视程度,篮球课外活动的良好开展,必须有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通过走访学校领导得知:篮球技能的掌握仅靠每周两学时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积极参加篮球课外活动,才能更好地掌握和提高篮球技能,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调查显示:有435名学生平时不参加篮球课外活动,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6.58%,只有133名学生参加篮球课外活动,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3.42%,而且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中,每周参加1次的高达80.45%,每周参加2次的骤跌到15.79%,3次及以上的仅占3.76%。以上情况表明,苏州中学学生参与篮球课外活动的状况很不理想,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制订的课外活动计划执行不力,学生参与的面太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参与指导的力度不够,这些情况不利于篮球运动在苏州中学更好地开展。
三、苏州市苏州中学篮球训练情况调查与分析
篮球竞赛是篮球运动最鲜明的特点,搞好篮球训练工作是参加篮球竞赛的前提,而科学、系统的训练直接决定了篮球队的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同时,组建篮球队并进行训练,是中学篮球教师的基本任务,还可以培养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篮球竞赛是篮球运动开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重视,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学开展篮球竞赛不仅能使人们感官上得到享受,同时对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积极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高度凝聚的集体荣誉感都是大有益处的。而且篮球运动的平等竞争性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优良的心理素质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调查的8所中学发现:其中有2所学校不举行篮球赛,有4所学校每年举行1次篮球竞赛,有2所学校每年举行2次篮球竞赛,每年举行3次及以上学校为0。这说明苏州中学举行的校内篮球赛次数较少,不利于篮球运动的校园文化建设。
中学篮球的开展,需要从实际出发。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规章制度的保证。建议中学开展篮球运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极大的发挥篮球的教学作用。发挥出学校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快乐体验和效果感受等方式,使广大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篮球运动的习惯;进一步增加篮球经费,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樊文彬.中美中学篮球教学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0,(4).
一、教学设计简析
(一)课的设计:
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学校以培养“全人”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卓越学校的学生不仅要有出色的学业成绩,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如今,我校已积极参加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改革的实施带给我的是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变化,在经过一学期的专项化教学实践后,我更加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体育锻炼作为实实在在的内容载体,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原则,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本节课的教学坚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与合作学习机会,在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中,注重对学生选择性与合作性的培养。本课引入“3 X i等于几?”的教学思想,将“i”视为学生本人、教师本人、Ipad学习工具,通过三者间的相互内在联系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成果发挥到最大。即学生从热身运动的自主选择菜单式学习到利用IPAD进行讨论设计完善传切配合自我练习方案和实施体验练习方案等教学手段来获得知识和技能。本人希望采用这种实时展现学生选择―思考―设计―争论―完善--实践的新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充分开动脑筋,体验团队学习的乐趣,自觉完成锻炼,从而在选择学习中形成责任,在规则中形成品德。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本课力求流畅、灵活、紧凑,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同学,对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练习菜单,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自选练习内容,并提倡互帮互学能者为师,促成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二)教材分析:
首先,篮球是一项开展相当广泛的体育项目,深受学生们的普遍喜爱。但纵观中学篮球教学却多以运球、传接球为主,因此造成学生爱打球却又不会打球的局面。本课之所以将简单战术传切配合作为授课的主教材,意在培养学生深入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战术的重要性,从而得到美育的熏陶。其次,高中阶段是学生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型的开始,因此应当把掌握篮球基本技术与战术放在目标的首位,为真正“会”打篮球奠定基础,通过不断系统练习,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掌握篮球技巧,最终养成经常运用篮球锻炼身体的习惯。辅教材为篮球拓展,笔者通过IPAD里的制作战术软件来激发学生对传切配合的理解,从而将所有知识进一步提高。
本课的教学重点:切入跑动路线选择与准确的传球;教学难点:传切配合跑动路线与传球时机与传球方法。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24名男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战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传切配合,通过教师传授与学生合作讨论设计自我练习内容来使学生基本掌握传切配合的技术,明确传切配合跑动路线与传球时机。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传切配合的技术,明确传切配合跑动路线与传球时机。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效果与体会
(一)教学设计的执行
本课在准备部分采用传统的2列横队站立,在进行热身跑时加入一些基本的步伐练习,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熟悉球性练习时,教师先列出3张练习菜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自主选择其中一张练习菜单,并在规定时间内自觉完成相关练习。
在基本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PPT动漫展示传切配合全过程,通过动漫展示、讲解、教师亲自示范三个环节向学生传授传切配合的基本动作要领与正确的传切跑动路线。其次在整个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在练习难度上设置了坡度,从最基本的无人防守传切配合到有人防守练习,练习难度循序渐进,旨在让学生打好基础,进而在今后的学习或自我练习中提高技战术水平。分层教学和“思考与体验练习”是学习实践部分里面2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思考与体验练习”是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在这个练习中,教师首先按学生水平提出分组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组别。随后学生根据分组情况利用IPAD教学软件,讨论设计适合自己的传切配合练习内容,在整个讨论设计过程中,学生不但能进行本组的交流更能通过实时视频看到其他三组的设计方案,并参考其他方案完善本组设计,通过思考―设计―争论―完善最后来实践本组的练习方案,从而达到动脑动体的教学目标。
在分层教学和“思考与体验练习”中教师充分运用了“三自”练习方针,即自主选择、自觉学习、自我评定。通过“三自”练习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目标达成情况
为有效达成目标,在教学方法上,笔者采用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启发学生,在练习完基本传切技术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通过6步学习法,即“选择―思考―设计―争论―完善--实践”的学练流程,拓展传切配合练习内容。笔者通过这种新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整堂课中,学生参与练习的态度与练习情绪都是积极,课堂学练习气氛很好。
从本节课的结果来看,预定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其中有80%左右的学生能掌握假动作摆脱防守、选择合理切入这个技能,在传球的及时有效性方面有70%的同学能够做到该技术。
(三)存在问题与反思
1、本节课运用IPAD动态战术板教学软件让学生将所学传切内容进行实时展示,通过小组间学生讨论、设计、作图、练习、修改、再练习的方法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合理选择切入路线这个教学重点。
关键词:体育;教学质量;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评价;反思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重塑教育教学理念,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展现体育课程的价值,使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更新教学思想,做好基础工作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作为教师,要想有效地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想构建出高质量的体育课堂,首先就要更新教学思想,有效地将应试教育思想转变到素质教育思想上来。那么,我们应该从思想上做好哪些方面的转变工作呢?首先,课堂地位的转变。即将“以师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要将课堂的主体归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接着,将“知识与技巧”目标转变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就是要逐渐实现从学会到会学、乐学的转变。再者,将单一教学方法转变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能够丰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来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总之,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我们要做好上述几点的更新和转变工作,这样才能保障体育课程质量的最大化实现,才能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二、多样教学方法,做好中心工作
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效体育课程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方面。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单一的教学方法转变成多样、自主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健美操”时,我们可以选择小组学习模式,首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以确保每个小组的质量相似,接着,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委派队长,然后,在基本的动作教会之后,由队长组织小组进行自主练习,这样不仅能够缩小授课范围,而且队长是一个不断更换的角色,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当队长,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也有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在健美操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最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进而确保健美操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又如,在教学“篮球”时,为了保护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在授课之前,我先借助教室里的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场“篮球”比赛,以及一些花式篮球,目的就是让学生喜欢上篮球,保持学生对篮球的那份热情。之后,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进行小组对抗赛,目的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接着,针对比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个别的动作要领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构建的精彩课堂中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建立评价体系,做好保障工作
新课程改革提出:“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这也是促进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强化评价的激励、甄别、选拔功能,要使学生在教师恰当的评价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逐步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确保学生在教师恰当的评价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比如,一些学生耐力差,适合短跑、不适合长跑;有些学生身体协调性强,适合健美操;还有些学生弹跳性强,适合跳高等等。总之,教师要借助恰当的评价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缺点,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四、及时进行反思,做好巩固工作
反思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反思的作用,这就导致了一些问题一直遗留。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重新认识反思的意义,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反思,要确保课堂每个环节都能高效实现,要确保每种体育项目的价值都能最大化实现,进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我们还要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反思,要思考自己哪些方面没有掌握好,需要多加练习,最终,确保高质量体育课程的顺利实现。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要从思想上有效地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从行动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活动来展现体育课的魅力,进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找到体育的乐趣,并能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走进体育课程,最终使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
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意外伤害事故本身所引起的纠纷案件,却给学校和体育教师造成精力财力的耗费,同时也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让学校对开展体育活动无所适从。作为生源素质生源质量十分复杂的职业院校,一句流行语“学生的安全不是一切,但没有安全就没有了一切”,就使得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这个问题更加沉重而难以回避了。本文针对职业院校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一些案例,围绕预防和处理来进行探索研究,为尽可能地减少职业院校体育课事故的危害程度,促进学生成才,总结了一些实际经验来让大家探讨和借鉴。
一、职业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的类型与特殊性
我国教育按大类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有其不同的特色,职业院校体育课学生身体伤害事故的类型也会不同,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有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发生的,有在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发生的,由于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由于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造成的。而这些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是由于学校体育教师及学生自身对意外伤害重视不够,出现对体育中的重点教学环节的忽视。从实际教学中来看,教师和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占很大比重。第二是目前我国对职业院校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所制定的法律制度规范不够完善。从目前看来,仅有《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可以借鉴,可很多案例十分复杂,由于缺乏详细条目,不仅无助于事件本身处理,对受伤学生的救治也不利。第三从体育器材上看,有关方面对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体育教学由于经费投入太少,使职业院校体育器材设备不足,不能应对体育课教学的要求,也成为职业院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一个因素。在 “百度”中搜索后可以发现,近年来,被倒下的篮球架砸中致伤甚至致死的例子就不少。2008年在广州,一名中专毕业生在打篮球时,就不幸被突然倒塌的篮球架砸死。2012年在海南三亚东方市一小学,今年3月在杭州市一体校都发生过类似事故。
二、职业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的预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安全工作重于泰山,重在预防,重在落实。
首先,要对学生加强伤害事故预防的安全教育。在所有意外安全事故中,人为原因造成的责任事故占很大的比例,所以加强对学生意外事故预防的安全教育显得极为重要。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该说的话该讲的要求,一定要讲清楚。由于体育课中身体动作多,要求和注意事项也很多,教师要针对具体课,把自我身体保护帮助的方法、安全事项等在上课后的集合中说清楚,至于有些个别比较调皮的学生,没有认真听,我们也要尽可能地提醒一下。
其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教师一定要建立每个学生身体隐患的档案,不仅向每个学生发放健康问卷调查,还要提前向班主任进行详细地了解,掌握学生是否有某些不适宜剧烈运动的隐形疾病。课前要明确提示学生安全注意事项,同时考虑课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锻炼能力,了解上课当天的天气及场地;课前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承受本节课堂负荷,身体不适的不要勉强上课,该做的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全。在体育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学生控制在自己视野范围之内,课的结束阶段要集合了解学生身体反应状况,并进行必要的放松。
第三,职业院校体育运动项目的设置要更趋向于安全。大部分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已经摒弃了一些安全隐患较重的项目,如标枪、铁饼、铅球、户外探险活动、游泳、长跑等。
第四,高度重视体育活动的自身特点。体育活动本身具有意外伤害事故的突发性。如学生在体育课上,一个不规范的动作就有可能造成意外伤害事故,运动员也不能避免,如2004年北京马拉松赛跑出现的2名运动员猝死现象、喀麦隆足球运动员维维安福猝死等,都表明了体育运动的这一特性。1998年7月22日,我国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更是典型的案例。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体育课上的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五,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一定要定期定人检查和维修体育器材与设备(如足球铁门、健身的器材、单双杠、篮球架等),一定要及时发现体育器材的安全隐患并以最快速度处理。特别严禁携带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体育中心,及时有效地清理易燃杂物。
三、职业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处理
俗话说“百密一疏”,再周全的预防工作也难以完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处理体育伤害事故有时体育教师也是无法避免的,必须要面对的。如果一旦发生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体育教师决不能慌张,也不能只是一味地推卸责任,必须积极面对并正确处理,否则会影响到学校正常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例如体育课中,在进行1000米测试时,真的出现了一名学生突然晕倒,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没有必要惊慌失措,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伤情,首先看看有没有外伤,然后以最快速度通知学校校医或直接送校医院,并及时和班主任取得联系或者直接送医院确诊,同时让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并把这些详细记录到教学日志上,总结原因以便日后更加注意,并随时密切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要保证体育教学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要建立一个安全防护处置体系,要营造学生安全舒适体育锻炼的良好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利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好地成才。
参考文献:
[1]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思维的积极性;思维操作技能;思维互补;创设思维情境优化教学
【abstract】because the new lesson change continuously thorough, pay attention to thinking, excellent turn living creature lesson to teach study mode of development already gradual thorough our teaching, this text from leading student aggressive thinking, to the student establish aggressive the scenario of thinking, pay attention to thinking to with each other repair, thus excellent turn living creature lesson teaching to carry on research, and study concrete of teaching way and method.
【key words】the aggressive of thinking;thinking operation technical ability;the thinking with each other repair;establish a thinking scenario excellent turn teaching
所谓优化课堂教学,转换过来是另一句话:高效率教学。这个“高效率”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在生物课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使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维、选择最佳思维方式、思维互补,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下面谈谈在生物课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1.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优化生物课教学
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来。如讲“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我是这样比喻的:如果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一个完整的现代的“工厂”,则这个工厂的“围墙”和“门卫”相当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工厂的“管理和调控部门”相当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工厂的“动力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思维,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优化了学习效率。
2.创设思维情境优化生物课教学
在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对抽象知识的了解有一个丰富的具体背景,有生动、直观的体验模式。如在教学“细胞的生长”时,存在一个难点:“细胞为什么能无限地长大呢?”这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一个篮球和一个乒乓球相比,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有什么差异?要从外界让学生根据问题提供的“数形”情境,去构建一个数学模型,使陌生、抽象、深奥的生物学问题转化为熟悉、亲切、生动、丰富的具体问题,从而使学生能“数形结合”地进行探究,可见,面对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巧设问题,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使学生对抽象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牢固,优化了生物课教学。
3.训练学生的思维操作技能优化生物课教学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动手能力,培养了以想像为主的形象思维。在实验课教学中, 我是这样做的:我设计题目,设计实验步骤, 让学生准备仪器,亲自动手做,亲自分析实验结果;或是我出题,学生设计步骤,分析结果。通过两种不同层次的实验,老师评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
4.思维互补优化生物课教学
[关键词]体育教师组织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86
一、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技巧
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要做到组织有序,适当地给予学生放开,所谓适当地放开就是尽可能地多给学生点练习时间和练习空间。让学生在有控制的前提下自由练习,回归体育课堂教学的本真。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师最好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和练习的形式,学生分组不宜太多,一般采取同质分组的形式,两人相互帮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练习密度,同时还可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对于完成教学目标有积极的意义。
二、体育教学导入部分的教学技巧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体育课教学导入部分设计的好坏对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关注体育学习的本身起着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教学导入方式有回归体育的本真法、唤醒学生无意注意法、外界刺激法等。譬如,教师讲授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价值,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技能能给自身带来什么?只有让学生自身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才能激发他们从内心深处喜欢参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这都是在阐释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意义。又如上课前一分钟,学生在田径场散乱无章,自行其是,如果通过有意注意让学生进入课堂,往往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这时候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唤起无意注意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通常做法是一声刺激短促的爆破哨音,然后静立于集合点肃立,这时候学生往往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队伍的集合。教学导入的方法还有专项技术导入法,就是教师利用高超的专项技术吸引学生,震慑学生,让学生由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进而欣赏崇拜教师、接纳教师。如在篮球课教学的导入时,教师可以露一手,施展出自己的专项特长,令人眼花缭乱的运球和投篮技术让篮球如一枚枚导弹精确地射入篮筐,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对教师的欣赏崇拜转化到自身的学习行动中。
三、课堂教学中技术学练的教学组织与设计技巧
(一)技术学练中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教学技巧
课堂教学中,为保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持久度,教师要适时适当地给予学生刺激,这样对于运动技术的学习能起到积极作用。比如,练习的时候,有的学生表现很好,这时候教师就应当及时给予积极评价,给予表扬,也让大家不要吝惜自己的掌声。当然,表扬要中肯,不要夸大或者缩小,漫无目的和漫天飞舞的表扬都不可取。同样,对于课堂表现极差、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也可以给予语言刺激,比如在篮球传接球的学习中,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水平高,传球好,球传出去势大力沉,合作伙伴差点被击伤。这时教师短促的哨音让学生停止练习,教师接着说,有的同学技术水平很高,但是没有理解篮球的最高境界,篮球的最高境界不是自己水平高,而是如何与同伴合作,如何让同伴能更好地接传球。这是团队配合合作,因为篮球首先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战斗的集体,有时教师适当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比给学生批评更有教学效果。而对于屡错不改的问题生,教师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来实施矫正,一次在新学年刚开始的课堂教学中,某学生老是扰乱课堂秩序,让其他同学也不得安心学习。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通常的做法就是忽略这样的学生,让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长此以往,这个学生就是被否定导致自暴自弃。笔者的做法是首先肯定他身上的长处是活泼好动,但是指出他的做法让老师和同学们瞧不起,让大家为他感到丢脸,何去何从,请他自己把握。就这样通过几次课的批评和友善提醒,这位学生慢慢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逐步改正了,后来成为一名出色的体育健将。这就是有时候教师的一句话可以影响学生甚至可以改变学生一生的真实体现。
(二)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补救技巧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篮球教学;启示
我们的社会处在一个大变革和大动荡的时代,这种社会的变革和动荡,为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内容和方法等,建立起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教育形态。(顾明远 2001:11)以高校篮球技术课教学为例:现行的篮球课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仍很陈旧,而适应新时期的完善的课堂教学模式尚未形成。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是顺应时代需要的产物,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将它视为 “是对传统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甚至被誉为“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何克抗 1997)。在篮球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的理论,将为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并好好地运用它,帮助自己有效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以期促进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为改进与提高篮球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2.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学生个体有其独特性,知识的获得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在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3.学习应该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互动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合作学习”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个体虽然有其独特性,但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也就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引导者和忠实的支持者,随之,学生也就由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区别
1.教学理念不同
传统意义上,整个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是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课堂教学更注重的是知识的讲解和记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反应。显而易见,这种教学观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抑制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个人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简单传授、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师寻求的不是学生能够重复什么,而是他们能够创造、证明和展示什么。”(Brooks, et al. 2005:20)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
2.教学目的不同
传统教学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它的第一着眼点是知识的传承。建构主义教学观则认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最重要的,重视培养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图2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因素图
图3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基本因素图
3.教学模式不同
传统篮球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新模式相比,其教学过程基本因素(如图2,图3)的作用各不相同。
三、建构主义对篮球教学的启示
1.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应放弃对学生的“控制权”,将学生的观点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鼓励和接纳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需求上,让学生成为思考者、创造者和建构者,主要考虑学生的实践,而不是教师的讲解。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学习活动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教师“富有技巧”的引导。建构主义观下的篮球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建构意义,学习者不断思考和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经验与旧经验进行综合和概括去建构体育知识, 因此,其体育教学设计就与传统教学设计相反,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体育教师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篮球动作组合,首先让学生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可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 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学生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做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动作学习中困难的解决方案。以此为基础,在体育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提炼和概括, 使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任何一个有过教学经历的人都知道,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应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并且通过探究和实践活动去试图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教学评价的科学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对教育工作者而言,通过测试反馈学生的学业成就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寻求理解,建构知识意义。建构主义者通过观察学习状态中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展示评价学生的学习,从而使教学更具有亲和力、号召力和感染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对篮球教学的评估方式进行改革。加强考核制度的管理,改革考试办法,采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课外作业与课堂考试相结合等方法,全面衡量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的现状,将篮球课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带来得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特别重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他们强调教学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建构所学内容的意义。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从而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空洞说教,不能提供生动、丰富的情境而导致的学生在知识建构上发生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设置课堂学习的内容与运动比赛中真实发生的情境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环境。如完整投篮技术教学时,播放著名球星在各种比赛的场景及比赛中各种投篮技术的运用实况、高年级同学投篮技术学习及考试的录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当好“导演”,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知识、技术、技能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如图片、资料、光盘、录像等,获取有关资料和信息,找出知识点、动作和技战术要领、训练和锻炼方法等。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时进行语言引导,诱导学生建立新的目标,并将所建立的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
同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对于知识建构的重要性。合作学习小组应由身体素质、专业成绩、知识接受能力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不同的学生可以对某种错误动作技术提出不同的纠正手段。利用全班讨论、交流、练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学习技术动作的理解。教师必须依据自己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做出决定,积极利用有效资源引导、帮助、支持学生学习。“什么时候对学生实施干预和怎样进行干预没有任何规则可循”。要注意引导和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把握小结、评价学生尝试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时机。因此,在篮球教学中,我们应该也完全可能将单一的师生互动转向师生、生生互动。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促进当今篮球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较高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教学观念的更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同时伴随着痛苦和欢乐的过程,要成为一个建构主义的教师并非易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行之有效的实施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还需要不停地探索。
[参考文献]
[1]Brooks, Jacqueline Grennon , and Martin Grennon Brooks.In Search of Understanding the Case for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M].Trans.范玮.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2]Piaget, J. 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 1972
[3]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M].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4]Spior, R. J. et al. “Cognitive Flexibility, Constructivism, and Hypertext: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for Advanc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for I11-structured Domain” in T.M. Duffy and D.H. Jonassen(Eds.), “Constructivism and the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A Conversa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1991
[5]查有梁. 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 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6]樊临虎. 体育教学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7]顾明远. 国际教育新理念[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8]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电化教育研究3( 1997 ).
[9]金钦昌. 学校体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10]李锦.建构主义模式下的体育教学方法[J]. 高等建筑教育 6( 2004 ).
[11]张大均. 教与学的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2]张新,夏思永. 建构主义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5( 2003 ).
关键词:体育教学;质量;因素;体育教师;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3-0017-03
质量是指“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体育教学质量是指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劣程度,或体育教学活动达到的效果如何。笼统而简单地说,如果教学目标设置的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实际,那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越高,教学质量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而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看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过程,有没有获得进步与发展。柏拉图在《普罗塔哥拉》中曾谈到,有个叫普罗塔哥拉的智者(当时从事教师职业的人被称为智者)宣称,如果你跟我学习,就在这一天,你回去时会比你来时变得更好。[1]这“回去时比来时变得更好”,恐怕是最早的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了。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动态生成的系统,怎样才能使学生“回去时比来时变得更好”?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着我们能否使学生变得更好?
一、哪些因素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
虽然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人、物、事”几种。
1.“人”的因素
人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师、领导、同事和学生等等。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主导者和具体组织者,体育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素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学校领导,尤其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管领导,对体育教学是否重视,对体育教学质量是否上心并敢于管理,管理是否得法有效,对体育课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同事构成了体育教师的人际环境和工作氛围,周围同事对待体育教学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同事们常态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高低等,在教师中能通过人际互动和氛围感染作用,影响他人上体育课的态度,从而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体育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参与程度、运动能力水平、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男女生比例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
2.“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及相关设施、装备等物化条件,其中场地和器材对体育教学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
场地是实施体育教学活动必要的物质基础,场地条件的好坏可以影响人的心情和活动效果,进而影响人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甚至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和有效进行,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因素之一。
器材也是体育教学必须的物质条件。学校没有篮球、足球,学生就无法学习篮球、足球;没有体操垫,学生基本上就无法学练技巧运动。器材的数量也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一个60人的班级,却只有寥寥几个足球,让教师怎能上好足球课?因此,必需的体育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3.“事”的因素
这里的“事”是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即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做了什么和怎么做的,换而言之,这“事”就是指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呈现。
一般来说,有了教师和学生,又有了场地和器材,基本上就可以正常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了。但是,学生在体育课上做了什么和怎么做的,却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了什么技能、方法或知识?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水平?练习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是否合理得当?练习的密度有多少?运动负荷怎么样……
所有课堂上该做好的“事”都做好了,体育教学质量就有了保证,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二、体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如何?谁又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呢?我们不妨对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因素做逐一剖析。
1.做好体育课堂上的“事”取决于谁?
如前所述,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没有科学合理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只是空谈而已。但又是谁决定着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呢?
毫无疑问,做好内容与方法这些“事”的主导因素应当是体育教师。因为是体育教师负责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他要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设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步骤与方法并付诸实施,体育教师是做好体育课堂各种“事”的第一责任人。换句话说,能否做好体育课上各种各样的事,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实施能力,即教师合理有序地规划体育课上的各种事情并付诸实现的能力。
2.物质条件能否决定体育教学质量?
必须承认,运动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对体育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却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20世纪70年代从事体育教学工作,那时候面对坑洼不平、一场雨能积水多日的运动场地,常常发出“啥时候学校能铺上煤渣跑道”的感叹。后来学校有了煤渣跑道,又经常盼望着能早日铺上塑胶跑道,同事们常常一起天真地议论,如果学校有了塑胶跑道,学生们不用教师督促恐怕就会自己高高兴兴地跑个不停,体育课就太容易上好了。还有教师说,只要我们像发达国家那样有了良好的运动场地器材条件,教师不用管,学生也会自己练。但是几十年后的当今,反思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这样的预期却并没有变成现实。大多城市学校有了塑胶场地,甚至像发达国家那样有了体育馆、游泳池,但我们的学生在课业负担和升学的重压下,有多少人能自发、主动地走向运动场参与锻炼?放羊式体育教学又是否得以杜绝?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年下降,上了十几年体育课却“一技不会”的现象是否得以消除?由此看来,解决了运动场地和器材问题,只是改善了体育教学的物质条件,但却并不能从根本上自发解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因此,改善场地器材条件虽然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但并非是体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3.他人对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力有多大?
其他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质量、领导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及管理能力等,也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个“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组教师个个认真上课,谁放羊谁就不好意思”的人际环境和工作氛围,无疑会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一个大家都敷衍了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氛围,也会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我们还必须看到,也有许多坚守职业道德操守,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放羊去吧”的体育教师,他们在并不理想的工作氛围中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研究体育教学,认真上好常态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以自己的敬业行为影响和感染着他人,同时也改善着工作氛围与环境。这说明由他人所构成的工作氛围虽然对教学质量有影响甚至有较大影响,但只是外因而已,仍然不足以成为体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4.学生对体育教学质量有影响吗?
答案是肯定的。学生,尤其是班级学生人数,不仅对体育教学质量有影响,而且影响还不小。要不然,体育教学观摩课的学生为什么都用40人左右,而不用60人或70人呢?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大班额现象仍然非常严重,许多中小学的班级人数多达60人以上,个别严重者甚至突破百人。这样的大班额,要上出高质量的体育课,对体育教师的能力和精力都是一种严峻挑战。但是,我们在送教下乡活动中,面对80人以上的大班额和不到两个篮球场面积的教学条件,几位送教的体育教师仍然能上出高质量的体育课(只不过确实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这已足够说明,学生人数过多对体育教学质量会产生负面影响,但还不足以因为学生人数多而根本无法上体育课,体育教师的努力和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班额引发的弊端。
5.体育教师是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从以上分析来看,既然能否做好体育课堂上的“事”取决于体育教师,既然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以及领导、同事、学生等因素都只能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但却不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那么,体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就落在了体育教师身上。事实果真如此吗?有例为证:
农村学校是学校体育物质条件的薄弱地带,但是请看,获得2012年CCTV中国体坛风云人物“未名人士体育精神奖”的昆明市白汉场中心小学乡村体育老师毕首金,在26年间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们制作出102种7000多件体育器材,搭建起了农村孩子的快乐和未来。[2]又如甘肃兰州永登五中的体育教师魏周太,30年课余训练如一日,硬是在农村学校这片天地培养出21个全国冠军和200多名体育人才。[3]
体育教师人数、场地器材条件和学校领导支持与否等被当今许多高中视为实行选项分班教学的基本条件,也成为一些高中无法实行选项分班教学的主要借口。但是,开封高中的孙庚白老师,1983年就开始率领全组体育教师实行选项分班教学的改革,而当时的情况是,学校领导对体育课选项分班教学不甚了解,全组体育教师不过7个人,场地只有一块煤渣跑道的田径场和几个篮球场……但他们硬是坚持至今已达三十余年。[4]
事实证明,只要体育教师爱岗敬业,恪勤职守,他们在困难条件下创造条件也要干,他们能在简陋的条件下认真上好体育课,让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并获得健康促进,他们会积极沟通并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体育工作,他们能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以换取本职工作的出彩与辉煌。因此,在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体育教师是决定因素和主导力量。
三、发挥体育教师能动性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曾说:“世间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这话对于体育教学质量问题尤其适用。体育教师设计、主导和掌控着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是体育课的导演和导师,教师的态度和能力对体育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体育教师应该怎样发挥能动性,使自己真正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力量呢?
1.提升专业自觉,优化职业态度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无数事实证明,只要教师愿干肯干,条件虽差可以逐步改善,困难再多可以逐个克服。但如果教师职业倦怠,心灰意冷,再好的教学条件也难以自发形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体育教师要成为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和主导力量,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专业自觉。专业自觉是教师对自己从事职业的清晰认知,具有专业自觉的教师明确自己从事专业的意义、特点和发展方向,具有坚定的专业信念和崇高的专业理想,是教师自觉自愿坚持终身学习并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也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体育教师要成为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和主导力量,还必须优化职业态度。理想的职业态度是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视为乐趣或喜好,虽劳累但很快乐,虽忙碌却很充实,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职业追求和精神境界。体育教师一旦形成了这种职业态度和精神境界,其事业发展和工作成就将指日可待,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有为才能有位,出色才能出彩
体育教师必须强化有为才能有位、出色才能出彩的意识。你不可能指望工作环境事事称心如意,也不用期望领导为你主动提供发展平台,更不能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责任放在他人和物质条件之上。在很多情况下,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成功还是失败,工作心情是幸福还是沮丧,教学过程是享受还是焦虑,往往取决于自己的职业态度,取决于自己的工作是否有作为,能力是否很出色。体育教师要学会“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移山大法”智慧,学会沟通、争取与变通,学会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环境和现状。体育教师要满足被人尊重的需要,首先自己要有所作为,要想在工作中出彩,首先需要自己能力出色。碌碌无为,能力低下,怎能让领导和他人对你刮目相看?怎能有名誉和地位与你相随?所以,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优化职业态度,提高专业能力,应当成为每一个体育教师的工作目标和现实追求。唯有如此,你才能把心思用在如何上好体育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你才能因此而获得领导、同行和学生的尊重,你才能在学校和大家心目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3.让教学反思成为习惯,让优质课堂成为常态
建立了明确的专业自觉和良好的职业态度,强化了有为才能有位、出色才能出彩的意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有了前提性保证,但这还不够,还必须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出路,而坚持教学反思乃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和唯一出路。
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与教学反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学者林崇德也提出过“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的教师成长公式;叶澜教授还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滞,学而不用则废,因此,教学反思的实质是把教学、研究、学习融为一体的同期互动,是自主发展型教师的基本生存方式,[5]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以适应工作需求,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助于把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智慧,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促使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只有坚持和善于教学反思,才会不断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会在各种教师培训中如饥似渴地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来充实自己;才会主动探求在体育资源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如何上好体育课;才能学会如何在现有环境下合理选择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对身体运动的需求;才会努力把每一节常态体育课都当成优质课来上。坚持教学反思可以成为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和“助推剂”,体育教师将在上课――反思――发现问题――寻求对策――再上课――再反思的螺旋上升中不断成长。而教师专业成长带来的最有价值的意义则是,它能使学生们“回去时比来时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梯利,著.葛力,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
[2]乡村体育教师守望26年 自制7000多件教具省30万[N].东方早报,2013.03.12.
[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一位体育教师和21个全国冠军[N],光明日报,2013.07.26.
本文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概述,说明人文教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并对人文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策略进行阐述和分析,对高职体育教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高职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以及高职体育教学价值的实现提供帮助。
关键词:
人文教育;高职体育;融入教学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高职学生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社会评价,有些用人单位欣赏高职学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有些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却对告知哦学生处职业能力之外的个人素养存在着质疑和负面的评价。除了高职学历与本科学历在社会中的价值不同之外,有些高职学生确实存在着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自我中心、不尊重社会规则、合作能力差等,是目前高职学生的普遍缺点。这使得人文教育成为高职学校教育的重点。
一高职体育教学概述
(一)高职体育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体育教学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能发展具有直接的教育作用,除此之外,体育教育还展现出强大的精神教育价值,其中既包括体育运动本身包含的体育精神,还包括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所代表的体育文,另外,在进行体育运动期间表现出来的个人的进去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竞争精神等,都能够在教学中得以展现。但是,目前高职体育教学并没有将这些精神教育价值完全展示出来,大多数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体能发展,忽视体育的人文教育价值,还有些学校并未将这方面作为体育教育的目标,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不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不够,在活动中的投入不足,教学效果也收到影响。
(二)人文教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底蕴和个人修养,是我国公民社会道德结构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人文素养体现在学生的集体意识、奉献精神以及社会公德、言行举止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变迁,价值观多元化成为当今社会文明发展的主流,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目标从单纯的公民素质培养以及个人修养发展扩展到了社会人际交往目标以及作为时代精神代表的大学生心理状况等。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能够在教学中表现出诸多人文教育价值,并且,人文教育的渗透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进而,通过体育教学使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
二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方法
(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人文教育要融入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当中,需要以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为基础为学生建立与之相关的教学环境,即尊重人、爱护人、遵守社会公约和道德准则等社会意识,应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具体到教育思想上,即是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人本教育。在高职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按照学生的学习风格,来进行学习环境的构建、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这样才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教学观的理念,更好的体现出高职体育课教学中的人本思想的实践价值。将大学生看作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水平、大学体育知识、技能的储备水平的了解;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学习风格作为学生持续一贯的,表现出一定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倾向于学习策略的总和。高职体育课人文主义环境的构建,需要学校从物质、制度、评价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引领。
(二)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存在着明显的体育能力和个人身体素质的差异,要将人文教育融入到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乐趣,体验自我,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积极的人格,就必须将学生在运动中的巨大差异消除。体育教师可以使用分层教学学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请优秀水平的学生自主进行热身,设定学习目标:进行50米短跑练习两次;100米接力跑1次,800~1000米长跑一次,然后自由活动;请中等水平的学生集体热身,交替进行50米跑、100米跑,完成8000米长跑,然后自由活动;对体能较差的学生,由教师指导进行热身,纠正热身过程中的错误动作,完成热身之后,慢跑400米,休息,拉伸,然后尝试50米短跑,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尽量选择完成800米长跑。这样一来,简单的田径运动更加有规律,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长,也可以尝试更多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满足自主学习的要求,不受枯燥的田径教学约束,在体育学习中能够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积极体验。
(三)开展拓展训练活动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最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运动习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了解和学习体育精神,同时对自己在运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对体育运动中获得的心理感受进行总结和学习。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应该重视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将普通的校内体育活动转化成拓展训练活动,通过拓展训练,开拓学生眼界,丰富体育教学项目,同时为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例如,在学校篮球队日常训练中,以篮球技术练习为目标制定拓展训练项目,请篮球队队员进行1V1的运球和投球对抗,规定参与者只能用手和身体接触篮球,不能触碰对方身体,这能够快速训练篮球队员的球技;又如,利用五一、十一假期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或实习场地的拓展训练活动,在漂流、登山、徒步、骑行的过程中设计一些游戏环节;在实习场地设计一些与某项体育运动相关的合作工作环节。使学生在校外活动和实习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身体运动,能够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在运动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领会拓展训练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
(四)将民族体育纳入到高职体育教学中
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教育的一部分,她代表着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是民族体育意识、民族体育精神的象征,高职体育教学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将民族体育融合进去,使学生在体验中国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个人素质反思和学习,实现人文教育目的。例如,学习武术,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在高职院校开设武术体育教学课,不仅能传授健身技艺,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还有许多高校将地区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加入到体育教学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人文教育作用,例如,湖南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正是通过舞龙教学和划龙舟教学传播“龙”文化,让学生了解“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以此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广东省一些高校将舞狮纳入到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舞狮、走桩等活动,了解到舞狮文化所蕴含的广东地区少数民族团结、勇敢的精神。这些都是能够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体育教学内容,值得高职院校借鉴。
三对高职体育教学提出的建议
(一)从学生的体育能力实际出发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采用的教学策略不同,对学生的体育能力基础要求不一,人文教育价值的作用发挥程度也不一样,只有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与教学方法相匹配时,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进行人文教育渗透时,应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预判,以此为基础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有效性最大化,使人文教育的作用突出出来。
(二)重视体育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
无论是进行教学环境创设,还是应用分层教学法、站看拓展训练活动,还是将民族体育内容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都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个人素质越强,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强,教育效果越好。因此,在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也要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有所要求,学校应为体育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空间,教师本人也应该重视个人素质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改变高职体育教学的状态,充实体育教育的价值,并且,能够使高职学生整体的素质提高,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一种方式,高职体育教师和学校需要从教学环境的创设入手,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所代表的人文精神才能真正传达到学生中间,体育教学才能在学生人文素质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尹红 单位:贵州省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郭海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的融合[J].科教导刊(下旬),2015(02):125-126.
[2]包丽英.论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13(09):120-121.
[3]王秀章.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中[J].中学教学参考,2016(08):123-124.
[4]徐林江.关于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职教论坛,2012(0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