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

学生校园安全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校园安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校园安全管理

第1篇: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

现行高等职业院校中学生多为90后,他们正处于意气风发的年龄段,对各种新鲜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但是,这些青春期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社会实践经验匮乏,就会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难以判断是非。出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安全考虑,就需要进行安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等职业院校要将安全教育计划制定出来

高等职业院校要提高安全管理教育效率,就要按照相关的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为了确保安全教育工作有效展开,就要将安全教育计划制定出来,安全教育内容要全方面覆盖,包括社会学、哲学、法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等[1]。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到教育时间的有限性,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管理计划,以提高安全教育效率。高等职业院校要确保安全教育发挥时效性,还要建立考评机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授课内容之后,还要采用考试、考核的方式对安全教育效果进行考评,以提高学生对安全管理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高等职业院校要将安全教育的立体化网络格局构建起来

高等职业院校要将安全教育的立体化网络格局构建起来,就要形成两个管理网络,其一为以院校的领导为主要负责人,将安全教育的责任落实到保卫部门、院系、辅导员、寝室长。工作层层落实,形成网络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其二是基于校园网建立起来的安全宣传教育体系,特别是学校的专题网站,承担着安全教育的功能[2]。在进行安全教育信息传递的时候,要做到安全教育形式丰富,诸如图片信息、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等等,都可以作为安全教育信息的传播形式,同时,还要注重安全教育活动多样化,以提高对学生的新引力。比如,在对学生设施安全教育的时候,要将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所熟悉的事情作为案例,围绕着安全教育内容进行描述,可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说服力。在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时候,要将教育重点内容突出,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差别化教育。安全教育中所涵盖的重点内容包括人身伤害、违法犯罪、损坏财物等等,特别是对心理市场的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就要重视学生的特殊性,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三、高等职业院校的安全教育要具有可操作性

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要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够发挥实效性。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单位是学校保卫部门、学院和班级。要确保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就要针对安全教育给予高度重视,诸如,落实岗位责任、对学生定期地进行安全指导、将考核内容量化为指标进行考核评定,安全教育还要接受监督,可以确保安全教育工作有序展开。此外,根据具体的安全教育需要将管理规范制定出来是非常必要的,形成制度,以作为日常安全教育主要依据。将安全教育的考核体系构建起来,就要做到综合性考核结合独立考核展开。建立学生安全教育激励机制,以使安全教育切合实际。

四、让学生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

校园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学校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教师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需要学生积极地配合安全教育工作。为了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可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而且还可以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安全教育管理人人有责。基于此,学生就会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所了解,通过与同学进行交流,就可以使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得到更多学生的支持和理解[3]。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中如果有突发事件,在学生的参与下会及时解决,就可以将因此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学校的学生参与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还可以起到育人的目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安全意识相应地增强。

五、将安全教育管理纳入到教学教材内容中

在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安全管理中,将管理内容融入到教材内容中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所编写的安全教育内容要实用且趣味性极强,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学生在课程学习的时候,就会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并掌握一些逃生的技巧或者防范危险的技巧,以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将安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让学生不仅提高安全意识,而且还具备防御受到伤害的能力,有助于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丁文胜.高职院校务必加强学生的“大安全”观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0):213—214.

[2]徐学钢,谢鹏.从失联事件看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管理,2015(13):146—147.

第2篇: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暑期;大学生

自1999年高校实行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逐年猛增,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大学生就业的同时,作为大学生也纷纷选择考取研究生来规避就业的压力。考研的时间要求很多临近毕业的学生不得不在暑期留校复习准备。同时,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在相对时间较长的暑期留校勤工俭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打短工。由于很多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暑期学生出现事故屡见报道。因此,暑期留校学校的安全十分重要,很多高校都采取有效措施来切实保证学生安全问题。笔者作为医学院校学生管理部门的一名管理工作者,根据自己长期在高校学生管理的经验和实践,来谈谈暑期留校学生安全管理问题。

一、严格学生留校审批程序,确保准确掌握留校学生情况

假期留校的目的主要是方便学生复习功课,因打工和勤工俭学等原因欲留校者原则上不予安排,特殊情况需留校的须经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批准方可留校。凡因学习或考研复习功课需要留校的学生,均需按照学校假期留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经家长同意并填写《假期留校申请表》,经院系审核、学生处批准后方可留校。院系应将批准留校的学生按男、女生分别统计,填写《假期留校学生汇总登记表》,分别报送学生处学生管理科和后勤服务集团学生公寓部,以便于学生住宿安排和管理。未经审批不允许留校,不安排住宿。

暑假期间,学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允许私自安排学生留校;不准私自把办公室、实验室、训练室、学生公寓等非学校指定的暑期学习场所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场所。一旦学生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搞好各项服务工作

学校各有关部门和院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暑期留校学生管理工作,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严格管理,又要改进作风,转变态度,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工作,为留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1.安全教育

各院系要依据学校节假日期间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切实加强留校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重点防止交通、盗窃、火灾、溺水和食物中毒等事件发生,尤其是防止人身伤亡等恶性事件发生。要对留校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指定临时寝室长。寝室长每天查寝,并向组长汇报情况,组长每周向院(系)值班人员报告情况。不定期组织学工人员对留校学生情况进行实地检查。

2.饮食住宿管理

后勤服务部门要提供假期开放食堂,调整饭菜品种,保证饭菜质量,合理安排就餐时间,方便留校学生就餐。留校学生须按后勤服务部门要求相对集中住宿,并严格遵守宿舍管理规定。留校期间,严禁使用违规电器;严禁私自调换宿舍房间和床铺;未经允许不准留宿他人;严禁私自在校外租房住宿,特殊情况确需在校外租房居住的,须到院系办理租房申请批准手续后方可在外住宿;应随身携带学生证等证件,积极配合门卫值班员查验。

3.学习场所

由于大部分留校学生都是以学习考研为目的,因此,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要适量开放教室,加强教室的管理,维护学习秩序,维持日常卫生,保持门窗、灯具等设备良好,创造良好学习条件,满足留校学生学习需要。

4.安全检查

保卫部门要加大对住有学生的公寓的巡查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夜间巡查,及时处置异常情况和学生报案反映的问题。后勤服务部门要经常性地进行宿舍安全检查。宿管员和门卫值班员要严格执行宿管规定和门禁制度。学生管理部门和院系在假期期间应随机进行安全检查两次以上。

三、加强日常管理,切实掌握学生动态

1.日常准则

各院系要根据本院系留校人数的多少,按男、女生分组管理,并指定各组负责人,同时根据住宿安排情况指定各寝室临时寝室长。寝室长要坚持每天查寝,发现未按时回宿舍就寝者须立即查明去向,并向本组组长汇报;各组负责人每周要以电话、短信等方式向院系假期值班员报告一次本周内学生的安全等情况,若遇紧急情况应随时报告。

2.请假销假

留校学生须珍惜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刻苦攻读,原则上不允许请假,若确有急事要事需离开学校的,须履行请假销假手续。若需请假一周以内的,须经院系批准;若请假在一周以上至两周之内的,须经院系同意并报学生处批准,学生返校后应及时向院系销假;超过两周的,由家长向辅导员证实后,应直接办理离校手续,学生办完事后不须再返校学习,应直接回家,并在到家后及时将安全信息以短信方式告知辅导员。凡未请假私自离校的,一经发现将按照学校违纪处分实施办法给以纪律处分。私自外出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一切后果由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承担。对违纪的留校学生,院系可终止其留校学习,勒令其回家。

第3篇: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

2010年8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全市教育系统发出了“关于转发市教委、市公安局制定的《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保安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严格执行由市教委、市公安局制定的《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保安服务管理规定》。通知强调中小学、幼儿园必须聘用保安服务公司的保安员或自行招用有资质的保安员,从事校园门卫、巡逻、守护等安全防范工作。并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按门岗数配备保安员。白天学生在校期间,每个门岗至少配备2名保安员在岗值勤;夜间无寄宿制学生的学校至少配备1名保安员值勤;寄宿制学校至少按普通学校保安员的双倍配置保安员。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扩充保安员人数。

2014年7月18日,针对学校安全保卫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公安局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及制订并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保安员护校工作规范》(沪教委青〔2014〕18号文件),再次强调了学校保安服务必须由专业保安服务公司提供服务,并对学校保安员应具备的素质、配备人数、岗位职责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浦东新区教育局于2014年8月18日,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浦东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浦教办2014第12号文件),要求浦东新区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严格执行“沪教委青〔2014〕18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对保安员配备、装备的配置、保安服务费的组成、依法保障保安员的合法权益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两个《通知》,对规范全市和浦东新区学校安全保卫管理工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至此,中小学、幼儿园的保安服务工作,基本扭转了过去严重存在的学校保安服务跨行业经营、从业单位多而杂、个人挂靠保安服务公司违法经营、无序竞争和低价恶意竞争、从业单位侵害保安人员合法权益的情况严重等现象,逐步走上了社会化、专业化、制度化的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关于对学校保安员的技能要求

对学校保安员应当具备的素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性课题。这需要对保安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职业资格培训、法制理论的培训等,以培养保安员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掌握作为保安员应当具备的各种职业技能。除此之外,《通知》对学校保安员应当具备的技能作出了新的规定,要求“学校保安员必须持有公安机关颁发的保安员证和TC卡,并应当参加公安部门组织的校园保安岗位专业轮训考评,考评合格且在IC卡中予以认证后方能上岗”。《通知》中所称的专业轮训,就是指学校保安员的专项技能培训。

为此,2014年八九月份,按照《通知》规定,公安部门要求各学校保安服务从业单位组织在岗的学校保安员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学校保安员专项技能培训”,并进行了考试,学校保安员“防处突发事件”的技能得到了增强和提高。

各学校保安服务从业单位,应当以这次培训和考试为新的契机,除强化对学校保安员的岗前培训、在岗继续教育外,应当进一步加强“防处突发事件”的培训和演练,以进一步提升学校保安员防止和处置突发事件、反恐防暴等的能力。

当前,经过对一些从业单位在学校提供的保安服务进行检查的情况分析,一些从业单位没有在内部建立对学校保安员的专项培训机制,缺乏长效培训和管理机制,甚至个别从业单位以缺人不缺岗的形式,恶意减少保安员的人数以增加盈利,在不同程度上对学校的安全防范埋下了隐患。对此,学校应当履行对保安服务公司的监督责任,通过责令整改等的方式,督促保安服务公司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二、叠加保安员数量,通过增加校门口保安力量确保学生出入学校的安全

从通报的国内外学生遭遇暴力侵害案件来看,大部分发生在校门口,案件发生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学生上学或放学时段。同时,校门口又是各类人员、车辆、物资等出入的必经之路,如果校门口安全管理混乱,就极有可能发生各类无法预测的案件,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校门口是学校安全保卫的重点部位,学生上学或放学时段是安全保卫的重点时段。为此,《通知》规定各学校必须加大对学校门口的安全保卫力度,通过叠加保安员人数的方式,强化对校门口的安全守卫,确保学校师生出入学校时的人身安全。

《通知》要求每一个学校门岗,必须满足学生在校期间有2名保安员提供安全守护服务,履行对外来人员、外来车辆等的控制,禁止未经询问、请示确认、查验身份证件和随身或随车辆携带(装载)的物品等作业流程的人员或车辆随意出入校门。同时,为了加大在重点安全保卫时段的保安力量,《通知》要求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叠加2名保安员,会同2名日常保安员一起,在门口执行安全守护任务,强化护校职责。日常保安员由1人持长橡胶保安棍、1人持短橡胶保安棍分别站于校门内两侧。叠加的保安员由1人持长橡胶保安棍,另1人持圆盾牌和短橡胶保安棍分别站于校门外两侧。

自从2014年《通知》以来,经过检查,各学校均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的落实,校门口安全防范的力度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和提高。但经过检查发现,个别学校的门岗依然存在不按规定配置人数的现象,对此,应当予以整改。

三、落实制度建设,加快制度化、规范化服务和管理的步伐

浦东新区教育局和浦东公安分局于2011年联合制订了《浦东新区学校保安服务管理实施办法》(浦教办2011第24号文件),填补了学校保安服务进入社会化服务后无相关制度的空白,开始走上了制度化建设的轨道。对规范学校保安服务从业单位的经营行为和管理责任,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要使学校保安服务真正走向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保安服务和管理、监督的制度建设体系。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对学校安全保卫的日常指导、检查和考核的力度,要制订并完善相关的考核管理体系和制度,确保学校保安服务围绕着“沪教委青〔2014〕18号”和“浦教办(2014)第12号”二个通知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作为保安服务需求单位的学校,要依据《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和双方签订的《保安服务合同》的约定,切实履行对保安服务公司日常经营和管理行为的监督,做好对保安服务公司的选择,确保选择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依法经营、诚信服务且具有《保安服务许可证》的企业提供保安服务。

第4篇: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

一、高校校园学生安全常见问题

(一)酗酒、打架现象

我国大部分高校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学生禁止酗酒,并颁布禁酒令。但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到目前高校学生酗酒现象仍较为严重,甚至部分学生酗酒后寻衅滋事,引发打架事件发生,影响十分恶劣。

(二)财物失窃现象

通过有关部门统计了解到学生财物失窃属于高校校园安全案件中所占比例较重的一项,其作案人员主要包括:社会人员、游手好闲的学生以及控制能力差、具有偷窃习惯的学生。由于较多高校校园属于半开放式管理,一些社会上闲散人员就会混进学校对学生进行偷窃。一些家庭情况较差又不求上进的学生,整日游手好闲,偷取他人财物。最后这类学生主要是具有长期作案嫌疑,屡教不改,一旦有作案机会便偷取他人财物。

(三)火灾隐患

近几年高校火灾案件时有发生,给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各类火灾案件的总结发现,火灾发生时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消防常识,无法正确应对火灾事故。尽管各高校对学生宿舍管理十分严格,严禁学生私自拉接电线,并杜绝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但在学生宿舍内仍使用酒精炉、热得快等电器,烧水、做饭等现象仍较为常见,这些都给宿舍学生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另外,学生受骗案件、网络受骗案件、刑事案件也是近年来高校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现状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就我国高校安全管理而言,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师生缺乏警惕心理与安全防范意识;二是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且日常安全管理较为松散,容易引发诸多安全隐患问题;三是关于高校安全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难以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提供规范性依据;四是高校安全监督工作不到位,起不到安全管理的实质性作用;五是学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且缺乏安全防范手段。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安全管理的对策

针对高校校园的具体情况以及出现的新问题、新动态和非传统安全的影响方式与途径,结合大学生特点,高校应提高认识、积极应对,筑牢思想防线,确保校园安全。

(一)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首先,有效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一方面,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及时地通报新形势下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事例或案例;另一方面,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对师生员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贯彻和落实安全方针。其次,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要为高校安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为高校处理各类安全问题提供重要的行为依据。最后,高校组建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分析,针对校园安全问题制定有效措施而开展具体管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

(二)健全完善校园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校园管理制度,促进校园规范化、和谐化。严格的安全规范管理是高校管理的第一步。当前,我国在校园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完善,高校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就成为重要的保障机制。在有制可依、有制必依的管理推动下,才能做好校园管理工作。为此,高校为自身的安全稳定大局着想,一定要制订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校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构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立学校―院系―班级三级防控体系,制定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安全事故应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促使校园建设趋向安全化。在制度的保证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对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定期予以排查,一一记录在案,认真落实保卫工作,校园内的重点单位和要害部门要指派专人予以保卫。通过健全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促使安保人员落实到位,才能够将校园安全牢牢掌握在学校手里,减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三)加强对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

加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监督具有必要性,主要包括高校校园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两方面。首先,就校园内部监督而言,高校应设立或完善安全管理与监督小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提升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效率,确保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深入落实。其次,就校园外部的社会监督而言,政府及教育等相关部门组建联合机制,对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为校园提供安全的环境。

(四)引导学生抵御校外不良影响因素

在高校校园学生安全的常见问题中,校外影响因素也是威胁学生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校外人员偷窃、诱骗等安全事故发生。针对该问题学校应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并建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效抵御校外不良因素影响。另外,高校要积极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健康的网络环境,实现绿色网络建设。通过心理引导以及实际教育,促进学生之间人际交往,形成乐观生活态度和良好生活方式。

(五)加大安全防范力度

为更好解决安全隐患问题,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而加大安全防范力度。首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安全防范技能培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而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以备不时之需。其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设立安全管理专项资金,对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给予资金支持,以促进校园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包括对高校保卫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待遇的提高、装备的提升、设备设施的更新、对口专业人员的引进等等;另一方面,校园安防系统的更新,做到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24小时监控,并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减少和杜绝校园安全事件,为校园提供安全保障。

第5篇: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校园;安全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02-01

校园的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整个社会的治安和稳定状况,安全管理不仅需要保卫科提供强有力的秩序维护和日常管理,同时也应提高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实行学习、家庭、社会的联手合作,维护校园安全环境。同时应加大投入保障校园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方面和多角度建立起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让师生的生活和教学在和谐安全的气氛中度过。

一、校园安全问题的成因

1、社会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导致了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社会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导致犯罪率也在不断提高,对校园有很大程度上的威胁。

2、校园原因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在一味追求分数,将重心全部放在了文化课上,却忽视了校园安全教育,更不用说开展安全活动训练了。尤其是在一些农村校园,安全教育意识更是严重缺乏。

同时在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上存在着一些漏洞和不足,也是导致学生容易受到人身伤害和事故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门卫制度不够严格,导致不法分子容易趁机混进校园,或学生擅自离校,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在食堂的卫生管理制度上亦存在不妥之处,如卫生不过关等,也是一大卫生安全隐患。

另外,学校还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交通管理混乱,外来车辆没有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并且数量过多。宿舍在管理制度上不够严格也易导致事故。同时一些学校的教学楼,公寓等建筑上质量不可靠,设施陈旧、破损,未能及时修复或拆除,给学生来带了安全隐患,这都是十分值得重视是现实问题。另外在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时,应安全管理和保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引发一些事故。加上很多学生的安全意识十分淡薄,遇到危险往往惊慌失措,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自我防范性很差,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二、校园安全管理措施

1、提升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师生和学生的法制观念以及安全意识,认真履行法律和社会赋予的职责,从而预防并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观念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育和培训,让师生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学习应加强师生的防火防盗意识,并进行有系统的训练和强化,如我们可以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进行消防安全演习等。对于校园学生而言,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思想还不够成熟,情绪也不够稳定,我们应针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设法制课,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加强学生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的教育,针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预防教育,让学生遇到危险懂得自救,学会正确自救方式。同时,针对青春期的青少年,学校还应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因生理和心理原因造成的问题,争取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产生。

2、多方面合作安全管理

回顾历史上一些惨痛的校园安全事故,如前不久美国发生的震惊全球的校园枪击案,少年手持母亲的全自动步枪冲进校园射杀二十余名儿童。尽管中国是禁枪国家,一样免不了校园安全故事的发生,这都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校园安全管理并非独立的个体,它需要通过家庭、社会的联手合作,形成齐抓共管。在管理中应得到当地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的全力支持,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学校应如是的向上级政府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安全问题进展,并取得支持指导。

3、加强校园安全巡查

在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将安全巡查当做一个重点去抓,可以采取定期巡查和随机巡查,总体检查和专项抽查的多方式结合进行,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到实处,严格遵循规则制度,治理事故的隐患,保障设备和设施的完好。同时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对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对于有危险隐患的地方需要进行排查,做到防范于未然,通过严格的安全巡查,预防安全故事的发生。

4、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法规手册

在校园安全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法规手册,将规章制度科学化,合理化,这对于提高校园的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应做到让行政管理规范化,不能抱着敷衍和大意的心理,这是提高校园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应让师生严格遵守校园安全法规,从心态和行为上都认同并执行安全法规,真正提高我们的校园安全环境。

三、结语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我们加强校园安全的管理,保障师生能在和谐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教育和学习。这是一项长期而任重道远的任务,值得我们重视并为之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晓波,谢卫正.关于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J].文教资料,2009(19).

[2] 韩红根.加强安全管理理论研究提升学习安全管理水平[J].学习安全管理.2011(6)

第6篇: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校园;安全管理;公共治理;新范式

校园安全管理是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效运作的基本保障,可以有效确保学生在学校内获得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而公共治理作为全新的管理形在各大校园得以有效实施,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校园安全认知能力,而且还能具备保障能力,充分体现治理独特功能性,从而促使我国校园安全管理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一、校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社会矛盾及安全隐患问题逐步上升,这些复杂化的问题在校园内也不能避免,从近些年的数据统计可知,我国校园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大漏洞,安全隐患正在不断递增,从微观层面分析,校园恶性伤害事件连年不断,这些问题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模式,目前校园安全管理主要从学校与政府两方面着手,而两者管理的出发点即落脚点不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校园安全管理问题难以真正发挥实效。因而从全新视角探索校园安全管理措施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嵌入公共治理模式阐述

对于校园安全管理可以从公共管理层面重新定义,继而诞生了“校园安全治理”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之后的校园安全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是公共治理管理的先驱,为校园安全奠定基础。

相较于安全管理,安全治理在模式上有所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校园安全治理:主要是以“主体-主体”为主要形式,而且研究的视角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通常情况下是以开放的系统为主,彰显学校组织内外部行为联系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园安全关系到多方面的利益,比如受教育者、学校、政府、社会等,假设其中一方能力受限,或是困于自身观念,对于校园安全问题而言都是极大的困难,因而,对于校园安全管理实现公共治理需要各方的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成为有机整体。第二,校园安全管理侧重点不同,其更关注在公共治理过程中学校与各方的有效合作,主要针对的是政府、受教育者、社区、媒介等等,借助有效的沟通形式从根本上管理校园安全,对于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治理,确保校园安全实现“善治”,由此可以看出,公共治理是我国目前应用效果相对较好的治理方案,是校园安全管理的新范式。

三、应用公共治理实施校园管理的必要性

(一)改善安全认知能力

校园安全管理是现阶段所有学校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公共治理新范式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弊端,摆脱了管理的视角局限,校园安全管理更强调广义化认知,积极调动安全管理利益共同体,从多个层面及角度出发,对校园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促使学校对校园安全问题有更彻底的了解,这样可以防微杜渐,避免恶性事件在校园内的发生概率,从而有效改善校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认知能力。

(二)确保校园管理的安全

针对安全公共治理来说,其实质属于协调性于安全维护的有效运用,从某种程度来说起到了“规则体系”的功效,从而将多元及分散的机构,或是个人自觉参与,还有有序借入,从而促进校园安全管理有基本的保障。公共治理模式对于校园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价值性,并且在我国校园管理应用中得以证明。

(三)促使安全评估得以提高

针对校园安全治理来说,从某种程度来说属于可建构能力,从科学的角度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分解,继而形成不同行为要素组合,这样能够真正做到有效评价,主要针对两个方面实施评价,其一是安全维护主体,其二是安全维护行为。在进行校园安全公共治理期间,学校可以有效利用安全评价中的重要元素,也就是安全评价组织,它在某种程度上归属于第三部门,并且是专业化的组织,与此同时,它还属于安全治理的主体形式,并且可以针对校园安全实施有效管理,不仅可以进行定量风险分析,给予相应的风险评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已经确认的安全隐患,给予有效的控制对策,并且对这一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还需对其实施定量化评估,从而促使校园安全评估体系的形成,并且有效保障安全评估效果的准确性,真正为校园安全治理提供有效的管理对策,从根本上确保校园安全管理取得良好的成效。

四、结语

总体来说,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伴随校园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给予全新的管理范式,即公共治理模式,促进校园管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学生给予良好的学习生活空间。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当前校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公共治理在校园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价值性,进一步推动校园安全管理得以不断优化。

第7篇: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普及校园安全知识,不断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规范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限度地消除隐患和减少事故,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

长知识、强意识、善管理、压事故、保平安。

三、活动内容

(一)构建校园安全物质文化

从优化校区规划与建设入手,严格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汶川地震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规定,科学规划校园建筑设施布局,严格实行校园功能分区,严格进行建筑项目“三同时”审查,确保校园安全设施“三达标”、“三落实”。

“三达标”即:校舍建筑安全达标——无地灾隐患,无危房、危墙、危坎,有校门和围墙;有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食堂和厕所;有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室、实验室、图书室、校园警务(门卫)室,按规定配备卫生室。

校园设施设备安全达标——有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且无安全隐患的体育场所和活动器材,有合符规范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消防水带、应急灯等)、防雷设施,有校园报警点等物防设施,有必要的技防设备。校园饮用水源、水质、供水设施达标,校车及驾驶人员合符相关规定。校园内门、窗、讲台、课桌凳、学生床铺等完好整洁、美观。

校园周边安全环境达标——临近公路的校门口有交通警示标志、标线和标牌,周边池塘、渠堰要有安全围栏和标识,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无营业性网吧、歌舞厅和危化物品仓库、经营站,无乱搭、乱建、乱堆现象,无无证经营的小摊点等,环境洁净,绿化美化好。

“三落实”即:校园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学校门卫、学生公寓、学校食堂食店的专兼职管理人员要落实,要有相应的职能职责要求,有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校园安全宣传阵地落实——有固定的校园安全宣传专栏,有季节性校园安全宣传标语,有校园安全隐患警示标志,有班级安全宣传栏,具有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安全教育教材落实——校校有安全教育教师用书和教学光盘,班班有一套学生用书和挂图。要落实安全教育课时和师资,做到有计划和总结,有教案或讲义、有知识检测和考核。

(二)创建校园安全制度文化

结合学校实际,不断修改和完善学校安全台帐、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分解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责任网络。要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落实国家关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规范学校安全管理行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逐步构建学校安全管理科学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8篇: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 安全 体系

校园是一个特殊场合,它的安全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因此校园安全一直为全社会所关注。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学生层次的多样化,新的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危害也越来越隐蔽。这就使得高等院校的校园安全管理压力剧增,构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当前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领域意识形态的滞后

目前学校投资越来越广,办学经费相当紧张。鉴于此,许多高校对“平安校园”的建设存在着文件多、口号响、重视少、投资少、侥幸心态居多。实际上,在安保问题上不是不重视,而是无法将其置于重要的日程中加以考虑。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高校与社会互动强度越来越高,以高校为中心的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但是全员育人、全员安保的理念却越来越弱,许多高校只是安保部门在唱“独角戏”,师生未积极参与安全活动,安全主体意识淡薄,安全观念滞后,对法制和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对安全工作存在侥幸心理。

1.2 校园安全管理机制、防控体系不健全

由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严重不到位,在硬件方面与日益升级的安全威胁严重不匹配;在机制方面,校园园区范围成倍扩大,使得原先规范的组织机构变得不健全,安全工作牵涉的部门越来越多,单纯依靠安全工作队伍已不适应越来越专业的管理,如学生宿舍管理不仅需要物业知识,也需要法律知识,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各类的交叉知识需要越来越多。随着校园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校园及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加上对外交流增多导致校园的流动人口、私人车辆急剧膨胀,治安形势、交通安全日趋严峻,高校安全管理机制跟不上形势发展。此外,有新校区的高校基本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失地农民因就业或拆迁农民因补偿问题而与学校产生的纠纷,高校周边已成为校园犯罪和社会安全问题的衍生地。高校内部体制改革以及招生规模扩大,硬件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学校与教师的利益产生冲突。

1.3 校园安保队伍职能和发展的瓶颈

由于生源的日益复杂性和广泛性,学生结构由单一统招生向多层次学生发展:既有博士生、硕士生、全日制大学生,也有大量的在职研究生,有的还有自考生等等;既有国内生、国际生、港澳台生,还有日渐增多具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而现在户籍管理全部由学校所在地派出所负责且与学校安保部门不联网,学校掌握学生的情况困难,一旦出现安保紧急情况,学校常常无法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许多问题无法做到消灭在萌芽状态。高校科研项目增多,高新技术发展迅速,需要重点监控的软硬件对象越来越多,而高校安保部门由于还是延续旧有的体制,人员素质偏低、经费缺乏、现代化安保设备投入较少和更新滞后,在人员、经费、治安设备等方面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校园安全保卫功能。安保工作职能的改变与执法资格欠缺的矛盾。安保工作职能由过去主要管理内部转向负责校园内外小社会管理:既要管理学校所属的教学科研单位,又要管理实行企业化运营的经济实体和商业网点及民营企业,可对校园周边影响校园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治安问题又没有执法权,因此,要确保整个校园的安全,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1

2.构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

2.1 加强培训

加强学校主要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通过集中培训、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演习、自学等多种形式, 不断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有关职能部门在组织培训时, 要在培训的内容中突出有关学校的法律法规政策、常见事故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内容。组织全体教职工, 特别是班主任学习安全知识, 提高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和保护能力。

2.2 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 遇事易以“我”为中心, 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部分学生因学习压力、就业、家庭、早恋等因素的影响, 心理压力过重, 继而产生心理疾病, 逃学、酗酒、打架斗殴、破坏学校公物等事情时有发生; 有的学生对于同学之间的摩擦或矛盾, 往往采用过激的行为或暴力手段来解决。很多学生缺少排除心理压力、不安情绪和应对安全隐患的应急能力。面对这些情况, 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积极开展安全教育, 普及安全知识,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提高防范能力。根据学生不同特点, 在各种教学和日常活动中适时的进行安全教育, 收集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学生。

2.3 加强高校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建设

高校安全管理部门要根据制定一整套详细的安全管理办法、安全考核指标、具体操作规程和评价体系,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校园危机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完备。高校要及时督促检查安全管理机构和工作小组的工作和管理情况,经常性地选派安全管理人员走出去进行有关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需要各方合力,对承担安保工作的主力学校保卫部门,学校应十分重视其建设,在人员、资金、装备上给予支持。要着力强化队伍的教育工作,加强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充分调动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保卫人员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稳定意识,使其成为“平安校园”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其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2

总之,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正处在快速、健康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稳定的因素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是来自于校园。所以,要把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第9篇:学生校园安全管理范文

1安全事故(事件)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中小学、幼儿园发生涉及师生安全的案件(事件),特别是刑事治安案件在社会上极易造成震动,也会给政府和学校造成负面影响。从调查看,近三年该市中小幼校园内发生比较突出的安全事故(事件)依次有:意外伤害、饮食卫生、交通、学生暴力及火灾事故,如图1,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制度体系不够科学,安全理念缺乏前瞻性

近年来,中小学、幼儿园制定出台一些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从现有制度内容看:在消防、治安、用水用电,安全检查、秩序管理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硬性要求较多,体现服务理念较少,且存在着不系统、不全面,不易操作等问题。从校园安全管理理念看:缺乏科学有序地全程安全管理理念。安全事故(事件)发生前缺乏主动预防措施,事故发生后善后及恢复工作还不够;有的学校尚未建立比较完整的校园安全预防、管理、应急、处置等制度体系;有的学校应急处突制度本身设计存在缺陷,其结构、内容、层次不尽合理,职能、责任不够清晰等。

3安全管理认知上有差异,安全责任未能完全有效落实

(1)学校层面。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学校设立法制副校长,配合政府及公安机关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整治工作。但一些学校认为校园安全主责在公安机关,学校在其承担主体责任的认识不够。(2)教师层面。一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安全的正确认识,日常教学中未将学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调查中有20%教师认为没有必要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17%教师认为在组织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中学生发生了安全事故,自己无相关责任。最终形成了在校园安全认知上错位和不足,导致了安全责任的不明晰和安全意识缺失,安全责任未能完全有效落实。

4教师安全工作职责明晰不够,未形成有效合力

维护校园安全是全体教职工的责任,班主任更是校园安全工作队伍的中坚力量。安全管理人员主要承担校园治安、消防、交通、学生安全教育培训及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而教师主要承担学生思想教育、学生动态与行为表现观察、学生危机事件预警等工作。但实际工作中,校领导、安全管理者、班主任及代课教师等职责明晰不够,还存在着互相推诿扯皮现象。

5学生安全教育重形式,缺内容、方法和系统性,培训演练欠缺

幼儿及中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自我保护和财产保管能力差等。但当前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着“活动化”、“口号化”现象,缺乏有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首先,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一些学校未对学生能接受教育方式进行调研梳理,安全教育主要是材料发放和“大班”授课形式为主。据调查,该市分别有39%、25%和14%的学校利用大会、升旗仪式后和课间操前后开展安全教育,如图2。其次,安全教育内容枯燥,缺乏系统性。各校承担安全教育课老师非安全专业毕业,且自身缺乏系统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只能是照本宣科,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小学到高中,各年龄段孩子心智、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不尽相同,未分类制定教育计划,内容有限、针对性不强。再者,安全培训演练欠缺。老师说百遍不如实操练一遍。据调查,全市定期开展消防、地震等疏散演练学校只占51%,35%受访者表示其学校偶尔有,还有14%的受访者表示学校没有或不知道,如图3,可见学校安全培训演练欠帐较多。

6安保专业力量明显不足,安保人员精力投入不够

调研中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占比25%,保安员占比15%,专职安全保卫人员比例明显偏低,如图4;在安全工作量考核上: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只有35%,考核安全工作量学校占比明显偏低,如图5;安全管理人员(保安员除外)花在安全工作上的时间:超过2/3的人比例为44%,其余投入到安全工作时间不足一半,如图6,再之,只有66%的安保人员接受过岗前培训,且培训仅局限在消防、治安方面。

7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设施等维保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

个别学校围墙设置过低,外来人员很容易翻墙进入;一些学校门窗、护栏有破损,电路、电器设备未定期检修检测;部分学校消防设施、设备未能完好有效运行,灭火器数量不足,老旧建筑物无消火栓和送风排烟装置等;特别是郊区县大多数学校,仍未将视频监控、消防报警及防盗报警等主要安防设施建设纳入到校园整体规划中;已建设的监控系统未做到校园全覆盖。由于安全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安全设施、设备维保工作不到位。一些学校维修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没有,有的学校监控摄像头老化导致画质不清,有的学校存在灭火器材生锈甚至失灵,消防供水管网无消防用水等现象。维保经费缺乏,维保频次降低,安全设施、设备得不到及时保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已经发生案件不能起到应有的技术上证据保障支持,如图7、8。

8校园安全防范压力增大,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

中小学、幼儿园人员密集,且中小学生或幼儿防范能力弱,又是社会关注的群体,个别社会极端分子和分子瞄准了中小学、幼儿园,致使中小学、幼儿园成为极端暴力和恐怖事件的易发地,对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提出了新挑战。校园安全防范措施与现实要求和社会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从问卷调查情况看:一是门卫值守工作有待加强。一些学校存在随意出入、无人值守现象;二是学校缺乏有效预警机制,信息研判能力有待加强。一些学校对敏感信息、苗头性信息分析研判不够,遇有突发事件未能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存在迟报、漏报等现象;三是应急体系不健全,应急保障水平有待提升。一些学校存在防护器具等应急保障物资储备不足、配备不到位,应急预案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预案缺乏演练等问题;四是应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些学校校园应急安保人员未开展系统安全知识学习、专业培训等。

9校园周边隐患多,综合治理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