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

第1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9的乘法口诀》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的创造型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从导入到新授再到练习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更要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才会脱颖而出。

一、 新旧知识联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在一节课的数学教学中,首先我们要有导入,因为数学知识有一个十分严密的逻辑系统。导入的内容可以以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为铺垫,来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用情景导入,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事物,常见的例子导入。因此,我在教学中,每教一点儿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或者引入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参与新认识活动,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我首先以复习导入,请一个小朋友背诵8的乘法口诀。然后我指出其中的两句口诀六八四十八,八八六十四。请两个小朋友分别说出可以写出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然后我总结出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或者可以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那么今天我们学习9的乘法口诀可以写出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不强,他们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很弱,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思维,我把书本的图做成ppt的形式,分成一行一行展示给同学们。我先提一问,你发现有几个空格?我先让学生数出来10个,然后出示五角星,再问五角星有几个,你能从图上一眼看出来吗?生:比空格少一个,学生立马想到10-1=9,接着我出示一行五角星是1个9,那么两行五角星是几个9呢?是多少?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生:2个9,2行是20个空格,五角星比空格少2个是18个。最后出示问题那么3行五角星是几个9呢?3个9比几十少几?通过这一系列的精心问题,学生明白一个规律,几个9比几个10少几。在解决问题中,“买9顶帽子的钱正好可以买一件上衣,如果每件上衣27元,每顶帽子几元?”我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我们可以怎么表示帽子和上衣呢?生:通过画圆圈和画小棒来代替帽子和上衣。然后我在小棒的下面写出27元,那么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有9个圆圈,一共27元,求其中的一个圆圈是多少?用除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 应用知识迁移,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整个教室都是教师一言堂,又何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大胆表达自己的创意,这种教学氛围的营造,正是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

如《9的乘法口诀》一课,在编写9的口诀的时候,我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9的口诀是什么,而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1到8的口诀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编写9的口诀,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在编写完9的口诀时,有的口诀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有的小朋友编写八九七二,有的小朋友编写的是八九七十二,那么到底哪一种对呢?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小组先讨论一下,然后我请一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告诉老师,七二不能表示出数字72,72应读作七十二,里面有个十。我当即表扬了他,说的真棒。这时候其他小朋友也都理解了,所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创造出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不仅课堂参与率高,而且学生的思维也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和发散性。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对问题进行质疑问难,从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 注重课内外练习,创造学生数学思维

第2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

一、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之中,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以下三点教学。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能力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时,可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比较20以内的数的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自己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向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要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少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步发展。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的重要一环。由于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条件与问题的搭配训练,扩题、缩题的训练,补条件、补问题训练,对比性训练及说理训练,以及一题多变训练和编题训练等,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中能正确迅速地算出结果。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敏捷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

1.计算教学中,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在注意抓好学生计算正确的同时,狠抓速度训练,每节课用开始的五分钟左右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形式有:(1)口算。如“每人一题”或“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口诀,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2)速算比赛。如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的正确率和数量,使全班学生人人都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计算过程传授一些速算方法

如在学完加法运算定律后,教给学生用“凑整法”来计算一些加数、减数接近整十、整百的数,使学生知道把97、298看作接近整百的数,然后多加要减,多减要加,使计算快捷方便。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加强练习,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经常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简洁规范,以逐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认识,还必须通过教师合乎逻辑的语言进行引导。

四、敏于捕捉,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马芯兰老师曾言:“如果学生不会或不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不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思维没有深度,缺乏广度,他就不能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教师要变课堂教学的操纵者为组织者,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钻研和尝试的时间和空间。

第3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每一个科学问题,从中间获取知识而增强自己的创造力,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多数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回答问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被抑制了,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以“对不对”、“是不是”等为主要提问形式,而学生也就只回答,“是”或“对”等,学生解决问题失去了思考的过程,没有了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才能,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呢?我认为有效的方法是: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有利于创新的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潜能。

一、形成自由、安全的集体创造氛围

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方能进行。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应该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的无谓限制,让其有自由驰骋、自由表现的机会。为此,首先,要在时间上给学生宽松的余地,让他们能向自己兴趣的方向发展。其次,在空间上也要宽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条件,让学生更多、更早地接触实践。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从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生求长方形的周长时,我让学生自由讨论:找出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结果是:

长+宽+长+宽=长方形周长

长×2+宽×2=长方形周长

长+长+宽+宽=长方形周长

(长+宽)×2=长方形周长

这些答案在成人眼里,没有什么了不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发现、创造。“长+宽+长+宽”的方法是那么普通“(长+宽)×2”不能不说也是孩子的一种创造。

二、教给学生创造方法

解一道应用题,我们不追求解决问题的唯一答案,而试图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不同答案,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教给学生创造的方法。

㈠鼓励求异、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应首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首先要有求异的心理准备,习惯于不局限或固定模式解决问题,想别人未想到的方法,找别人没找到的窍门,做到独辟蹊径。

如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为了很快记住口诀,需找出积9、18、27、36、45、54、63、72、81之间的规律,在教师的激发下学生发现:

①1个9比10少1,2个9比20少2……即积与整十数的规律

②个位上的数是9――1。依次减少,而十位上数是以0――8依次增大

③每个积个位上数与十位上的数之和都是9

前两个规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细心的观察不难发现,而第3条规律的发现让老师都不得不惊叹,求异思维带来创造性的发现。

㈡通过联想,举一反三

联想是从一问题想到另一个或另一些问题的心理活动,学习数学只有在不断联想中,才能有所创造。有效的学习应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即不断地用已有知识解释新知识,再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结构是由很多的知识单元和开放的链组成,链就是知识的连接点。联想就是通过链去寻找与之相关的知识,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适时地让学生进行联想,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给学生创造机会

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本领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的培养,学生也需要有这样创造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机会,将学生置于创造的范围中,让他们去创新,去创造。当然,教师给学生营造的创造机会和条件要适当,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对老师提出“跳一跳才能摸得着的问题”通过思考,创造性的回答,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关键还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如我教学生将1、2、3、4、5、6、7、8、9、10这十个数连加起来,看结果是多少。拿到题目,绝大多数同学采用1+2=3,3+3=6,6+4=10……最后得到结果55,也有两位喜欢动脑筋的同学在他们的启发下,这样列出数式:10+1=11,9+2=11,8+3

=11,7+4=11,6+5=11,11×5=55

这种做法,显然闪耀着创造的光芒,让人眼前一亮,也让人为之而感到精彩!全班同学都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喝彩。

第4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创新意识 相关措施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在教学当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中学教育正在由过去的片面地只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转变为面向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的转变,并随着改革开放在不断地深入,英语不再只是人们使用的一种工具,而是我们每个公民所必须必备的一种素质,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使在英语方面的教学要求提高了,因此,对于实施相关的英语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 在中学中的英语教学

首先要想让学生们学好英语,那么就要破除“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相对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关心、尊重、赏识学生,并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不对一些学生的独特见解进行批评和挑剔。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独特思维的舞台。有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其次,创设逼真的情景。营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良好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借助口诀、歌曲、图表、简笔画等手段来进行概括性的归纳小结。最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学习的兴趣。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层次的努力方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二、 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意识

1.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重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时,要精心地进行筛选发散点,设计好在教学中的相关步骤。如:我们在上《Go for it》初三英语Uin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这个单元,我们可以先给学生欣赏不同种类的音乐,并且是学生熟悉的,让学生马上兴奋起来,然后利用我们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引出我们将要学习的语法:定语从句。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学习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就会快速做出语言输出: I like music that I sing along with. I like music that is quiet and gentle.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I like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 然后了解更多的音乐创作和歌手等等。最后还可以叫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口头表达,介绍他们自己喜欢的歌手和音乐。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英语中的相对同义词较多,每组同义词除具有相同的基本意义外,还有着文体、语义和用法上的差别例如: young-new这对同义词均有“幼小的”意思,但它们一般是不能互换的, young用来指有生命的(animate)人或物, new用来指无生命的(inanimate)物。

(1) We young people are happy today. (年轻的)

(2) He has a young dog. (幼小的)

(3) We have planted many young trees. (幼小的)

(4) He had bought a new house. (新的)但是, new构成复合词后,有时既可以指有生命的人或物,也可以指无生命的物。

(5) This is a new-born baby. (新生的)

(6) This is a new-blown flower. (刚开的)

又例如:“白色”在汉语中用来象征恐怖和死亡,表示不吉利的意思。而在英语中“white”除了字面意义“白色”外,在西方文化中还有比喻意义,是纯洁、天真无邪的象征。像这种英文翻译可引导学生了解英语的不同表达方式中隐含的微妙差异及其不同的语用差异,且能灵活应用。

三、 在培养方面的有效措施

心理学研究认为,要想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精神环境,有两个条件最为重要:一是心理安全,二是心理自由,如果都具备了这两点,那么学生就会敢于大胆地进行设想提问并且想方设法地寻求答案,通过这一系列的敢想敢问敢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行而有效的。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把握课堂的主动权,促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使他们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探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适宜的土壤中茁壮生长。

第5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

一、加强直观教学,启发学生思考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基础,并靠动作来完成的,因此,我在教学别注意学生的实际操作,充分运用眼、耳、口、手等各种感觉器官,引导学生凭借操作中获得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展开抽象思维。

例如,在教学“凑十法”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算理,所以在讲解之前,要先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凑十”的心理需要。课前让学生准备好一张画有十个格的表格纸和一些小图片。教学时,我先出示10个叠在一起的小五星,问学生:“不准一个一个地数,谁能利用手中的学具判断出小五星的个数?”于是学生立即动手摆学具,他们很快用“一格放一个小五星”的方法得到了结果。接着,我又在表格外放四个小五星,又问学生“不用数,谁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个小五星?”由于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很容易地答出:“因为格里有10个小五星。外面有4个小五星,所以合起来共14个小五星。”这样,帮助学生再现了与“凑十”有关的旧知识,满足了学生心理上的需要,同时参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之后。教师出示图(盒内有9个苹果。盒外有4个苹果)。问:“谁能移动苹果,不用数的办法一眼就看出共有几个?”于是,人人动手,边摆边想,争相发言,问题就解决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小学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爱说好动,肯动脑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思维,让其主动地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为帮助学生记住“9”的乘法口诀,我先让他们思考下面一些问题:一个9是多少?比10少几?比30少几……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从口诀的特征去发现规律,从而很快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由于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9的乘法口诀特点之后,又发现9的乘法口诀中积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加起来,和是9(比如三九二十七,二和七合起来是九)。9与单数相乘积是单数,9和双数相乘积是双数。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浓厚。

三、掌握认识规律,引发思维

数学知识问有纵、横联系,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所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力争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矛盾中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先让学生举出一些商是3的除法算式,学生答后教师有规律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发现:被除数、除数不同,商却相同,这一现象,与学生原来误认为的被除数、除数变化,商也随着变化发生矛盾。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疑问。此时,教师提问:“你们能探索出它们的规律吗?”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例如:(3×2)÷(1×2)=3

(6÷2)÷(2÷2)=3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展了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然后,用这一规律验证其它算式是否成立。这样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有利于知识的形成和巩固。

四、游戏激趣迸发创新火花,引起积极思维

小学生的注意力是不稳定的,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注重的范围也有局限性。游戏是儿童最乐于接受且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游戏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表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更加轻松愉快。在数学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开展“夺红旗”、“找朋友”、“小小邮递员”、“摘苹果”、“对口令”、“小动物找家”等学生喜欢的游戏。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讲过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后,做了一个“小小售货员”的游戏。找一名学生上台当售货员,叫其他学生上台买东西。当看到10元一盒的彩笔时,问学生应该怎样付钱。这样教学,把学生引进积极思维的境地,学生情绪受到了感染,激发了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学生想出了不同的付钱方法,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对老师的某一提问,同学们的回答总是后者重复前者,如出一辙。这是学生的思维定势所致,这时老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和点拨,将其思维引开去,方能使学生在求异中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学生计算5+4这道题时,我问5+4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一位学生站起来说:5+4等于9,我是这样想的:5+1=6,再加1等于7,再加1等于8,再加1等于9,一共连加了4个1。”这位学生是用数数的方法,有道理,我随即表扬了他。然后,我问学生还有没有别的想法,学生纷纷举起手来要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算法:

(1)5+5=10,4比5少1,所以5+4的和就比5+5的和少1。

(2)4+4=8,5比4多1所以5+4=9。

(3)5+2=7,再加2就等于9了,5+4=9。

(4)因为9-5=4,所以5+4=9。

(5)5个圆点子+4个圆点子=9个圆点子。

第6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

能力是指知识、技能、智力在一定教学条件和实践途径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综合心理特征。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到锻炼身体的实践中去,就是能力培养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的提高。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一、发现法

发现法用于体育与健康教学,其突出特点是,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要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例如:教师进行高一的跨栏跑教学、课题是“攻栏的要素”,教师先让学生们测量自己起跨点到栏的距离和下栏第一步着地点与栏的距离,以诱导学生认知攻栏的技术结构,在实地验证和讨论中得出攻栏与速度、身体柔韧性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找到练习的方向,并实践了如何理性地进行运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二、提问法

提出问题确实比发现问题更难。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提出问题,其共性是批评精神。没有批评精神,就难以发现问题,或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来。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活动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途径,各种体育锻炼项目的技术、战术、规则、练习方法、场地器材等,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例如: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可以由小组游戏竞赛开始引入话题。为什么竞赛成绩会有好有差?哪几个好?为什么好?哪几个差?为什么差?有共性吗?可以改进吗?怎么改效果最好等等。

三、示范讲解法

示范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讲解和示范的手段,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方法,示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形象手段。正确的示范动作能使学生在感知动作形象的过程中理解动作的特点和结构,建立正确的概念。因此,示范动作的准确、熟练和优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动机。所以教师的示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示范应根据教材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正面、侧面、背面和镜面示范等方法。

四、提示法

提示法是指教师针对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时没有意识到的多余动作、不正确动作、失误动作等,用简短的语言及时进行提示,以提醒学生注意和纠正动作。此方法能强化动作的概念,纠正习惯性的错误动作,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增强自我锻炼的能力。提示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语言短促有力,突出重点要害,如“蹬”、“转”、“推”、“提臀”、“右摆”、“屈膝”等,使学生一听就明,领会意图,迅速调整自己的动作,起到促进学习的积极作用。

五、口诀法

运用“口诀法”进行教学,是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口诀法”具有形象、生动、简练、准确、富有韵律等特点,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牢、用得上,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动作要领。例如:原地推铅球口诀:蹬、送、抬、转、挺、推、拨,既形象地说明了技术的要领,指明了动作的用力顺序,又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抓住重点,较快地掌握动作。

六、自我评价法

每个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个体差异。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活动能力和学习效果,结合教师的评价,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取长补短。这样,既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增进学习的效率,激发学习的信心。

七、竞赛法

体育项目有很多是以团队竞赛的形式参与的,如球赛、团体操乃至一场仅需几分钟时间的拔河赛等,每个成员都置身于一个集体之中,团队胜利了,大家分享集体的荣誉;失利了,每个成员都承担着责任并进行自省。团队荣我荣,团队耻我耻,从而培养了他们为集体而奉献的品质。每一次的经历都需要大家的默契配合,充分发挥自己技术、战术水平,斗智斗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

八、讨论法

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同处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之中,教师应该把知识性的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获取,宝贵的课堂时间应该用来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师和书本的良好习惯。

例如:进行类似橄榄球与手球的自创游戏中,学生通过修改规则,使活动时的运动量大幅度随之改变。第一种三对三,队员之间便于传接球,对于发展跑投能力有益;随着参赛人数的增加,最多可增至15对15人,将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改善学生的体能。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

九、自主学练法

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参与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告诉”,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尝试、体验、分析、比较、评价和创造获得知识。

第7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

关键词:自主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探究;思考

创设必要的现实情境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无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最鲜明的主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的表述,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化呈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选择正确而恰当的教学情境,引来源头活水,赋予课堂教学生机与活力,促进学生对数学内容及实质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就如同一些说教人的道理,光泛泛而谈,一定会让人觉得空洞、茫然、乏味。假如借助于一些寓言故事,就像树的枝干上长满了绿叶,会显得生机勃勃、活力四射,让人觉得沁人心脾、怡然自得。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的心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数学情境,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参与到故事背后的数学问题和思考中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

例如,在上“9的乘法口诀”时,我创设了《西游记》的故事情境:小朋友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吧,孙悟空“八九七十二变”本领大,保护唐僧取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回东土,留传后世美名扬。在刚才的故事中,你听到和数学有关的知识了吗?……学生在交流中“9的乘法口诀”呼之欲出,知道了“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是9的乘法口诀。这个简短的小故事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再如,在解决不规则形体的体积时,我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创设情境;在讲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时,我引进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就这样,我把所要解决的问题放在寓言故事当中,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教育权威弗赖登诺尔说:“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教师可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创设一定的情境,有效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为例,课始我创设了踏青活动时分食品的生活情境,课件出示丁丁和冬冬以及1个蛋糕、4个苹果和2瓶矿泉水。(1)把食品分一分,每人分到多少?(学生分苹果和矿泉水)(2)数学上,我们把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什么?(突出平均分)(3)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成两份吗?(能!每人分半个)多媒体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半个”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学生思考回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分食品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他们会面临如何公平分东西这样的问题,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蛋糕”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平均分”,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发了新思考、新需要、新冲突,为他们随后主动开展新的“数学化”活动铆足了劲,充分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三、创设活动情境,活跃学生数学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人们常说“你听来的会很快忘记,你看见得就能记住,你做了的就能学会。”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重视直观演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

如,在上“观察物体”一课时,我让学生进行数一数、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比一比五个层次的实践活动,使他们产生深切体验,对实物和视图有了更深的认识,突破了难点,增强了对“图形与几何”的兴趣,形成了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上“确定位置”时,我安排了两次找座位游戏,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动机,学生通过找一找,猜一猜,说一说,玩一玩一系列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学会了用“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等方式描述他们的位置,进而使他们把在现实的情境中掌握的方法用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他们学得轻松而又扎实。正如日本教育心理学家七田真所说的:“在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8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 激励个性 创造个性

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创新氛围

首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要尊重,关心、赏识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不对学生的独特见解批评和挑剔,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现思维的舞台,有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其次,创设逼真的情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要充分利用幻灯、图片、简笔画、表演、对话、造句说话等方式,把事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地交际,引导学生借助歌曲、口诀、图表、简笔画进行概括性的归纳小结。

第三,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层次的努力方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二、培养创新思维方法

1.要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师要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中精心筛选发散点,设计好教学步骤,估计到学生思维的发散方向、深度和广度。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计新颖别致、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创设情境,让每位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

2.要丰富想象力。想象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结论的传授,而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讲故事、情景对话、小品表演、即兴发表见解,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联想,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从多渠道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想象,教师要经常给学生推荐有益的报纸、电视和互联网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多开展一些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来扩宽学生的生活领域,引导学生沿着教材的轨迹,用情感重现教材,进入想象的王国。

3.要大胆质疑。创新往往是在问题中产生的,为了形成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权威,改变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面对质疑,老师不必急于解答,要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让班级其他同学讨论,到适当的程度老师才介入讨论或指导、点评,激起他们更强的好奇心。

三、自立探究,抓住创新探索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要求,学生需要掌握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务必教会学生学习策略与方法。例如教授字母组合ee的发音,通过呈现tree、green、meet,让学生大声朗读、相互交流,归纳出ee的发音,然后列举between、feet、sheep、seed等单词让学生合作探讨,尝试拼读。这样,在大量的迁移操练中,不断加深对字母组合的记忆,也使他们今后在课外阅读中遇到这一发音规则的单词时能够见形会读,提高阅读效率。

四、鼓励求异质疑,彰显创新个性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多方面发展需要与发展可能、有独立人格和巨大潜能的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凝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因素挖掘出来,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彰显其创新个性。1.多种表达,寻求变异――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表达、寻求变异以达到扩展、深化及巩固知识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意义,如句型转换、一句多译。2.科学设问,激发思维――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创造性想象。3.鼓励质疑,大胆创新――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权威,不唯书、唯师,善于发现、探究问题,大胆创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缺乏信心、胆怯、意志不坚强、缺少兴趣往往是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障碍。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这时候,教师不应指责、训斥,而应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创新能力,但往往缺乏创新精神,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要善于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要善于肯定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第9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口诀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习兴趣 激发方法

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操作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 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鸟”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这应该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

比如教字母吧,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灵敏能力,集体观念。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乐融融。开始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 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在教思维。如果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进行“Guess ”。

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如此等等,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了听,也练了说,而且学生不以学为苦,而是兴趣浓厚地参于。

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

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 ,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 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三、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后进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后进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很多“后进生”对电脑比较感兴趣,而电脑里的英语单词有很多不认识。笔者告诉他们:学好电脑将来也能找一份好工作,而学好电脑的前提是学好英语。英语学不好,电脑里常用的单词都不认识,想学好电脑是天方夜谈。因此“后进生”上课也比以前认真多了。

四、用各种有趣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 you用are; 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Double O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煮毛木,看了书,脚送[u],立后屋。除之外,读长u:。前面7个单词是:cook, wool, word, look, good, book, foot;接着是2个动词过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带出另两个过去式mistook, 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classroom, bedroom, meeting room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有趣口诀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