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礼仪教育 传统意蕴 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86-01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素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来看,属于礼仪文化,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以及当政者注重教化以及礼仪的制定,“礼仪”中对和谐社会秩序的追求凸显出治国安邦的价值。对中国传统礼仪批判继承,对于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礼仪教育
(一)礼仪起源
礼仪起源于原始的祭神敬鬼的活动。随着社会逐渐转向“文明”后,加上国家和阶级的产生,原始的礼仪发展成为社会行为规范体系。
(二)当代礼仪教育现状
当代礼仪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大学生礼仪教育缺乏和普通市民的礼仪素质不高。①在大学中,课前起立向老师行礼问好、下课后说再见的做法不复存在。这种从小学到中学司空见惯的礼节,何以在大学就不存在了?大学校园中,学生上课“渐入无人之境”,迟到、早退现象泛滥;服饰标新立异,良莠不分;不懂谦让,同学之间恶语相向等现象层出不穷。②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素质尚且如此,普通公民的礼仪素质更让人汗颜。近年来报道中不乏中国公民旅游陋习的新闻,对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热潮。
二、礼仪教育的传统意蕴
礼仪文化于周朝形成,在秦汉时期得到发展,兴盛于唐宋,作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传统礼仪中有丰富的道德规范要求和涵义,和道德之间息息相关,礼仪在社会各方面的渗透,对汉族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礼具有行为准则的作用,因此,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将其看做治国的根本和大纲。
在古代礼仪思想中,内在道德范畴的内容是“敬、诚、礼、仁”,同时,礼也是外在的行为规范,通过内在的敬、诚、礼、仁等体现出来并以内在美德为基础,才能使得“礼”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非空中楼阁,从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其中“仁”是礼仪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道德规范的原则,孔子强调“礼源于仁爱之心”,强调“仁者爱人”,不断推而广之形成“博爱”。“仁”作为一种推己及人的广阔胸怀,讲求用善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他人,另一方面,对“仁”的追求,在体现个人道德素质的同时,也是将个体的“善”推向整个社会的过程。[1]
三、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
(一)促进中华传统礼仪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用传统文化支持的国家才是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党和国家在长期以来十分重视的工作,礼仪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应当成为弘扬的重点。通过对传统礼仪的学习,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了解中华文明,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并合理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从而促使中国传统礼仪焕发新的活力。
(二)提高公民整体素质
利益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安定以及维护国家治理的制度保障。社的主体是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体的独立意识和生产劳动的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发展。从根本上来看,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基础是调整我国目前各基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安定,从而建立公正有序、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和谐的社会秩序。中国一些传统的礼节在现代社会中不再适用,但其蕴含和传达的情感对人与自然关系处理具有借鉴意义。对促进社会整体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加强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三)促进个体发展
礼仪是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面上看,礼仪是对人在不同场合的装饰、坐姿和站立及行走等的要求,透过此类表现也能够体现出个人的素养。人需要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就需要具备基本的礼仪素养。当前,我国对礼仪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礼仪教育逐渐走入校园和课堂,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其理论和业务指导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许多环节形同虚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对公民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民的个人素质是国民整体素质的缩影,由此可见,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礼仪教育促进个人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礼仪教育十分必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礼仪教育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意蕴和现代价值。礼作为社会行为的规范,具有塑造个人道德和构建社会道德的作用。总的来说,礼仪教育对于促进中华传统礼仪的继承和发展、促进个人发展及公民整体素质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当今社会礼仪意识淡薄、人心浮躁,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开展礼仪教育势必会对人的情操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传播社会正能量,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武术散打 跆拳道 比较
1、 跆拳道与散打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武术散打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集技击术、战术、身体素质、心理品质与对抗为一体的无数竞技运动。我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实验、推广,制定制度、规则及培养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1999年全国散打锦标赛首次取消了护头、护胸、护腿,从而提高了运动员的抗击打能力,增强了项目的观赏性,加速了散打的运动步伐、促进了与国际搏斗运动的接轨。
跆拳道古称跆跟、花郎道,是起源于古代朝鲜的民间武艺。跆拳道传入中国后,深受中国青少年的喜爱,其普及和发展之快,令很多同类运动项目望尘莫及。
2、武术散打与跆拳道比较研究:
(1)武术散打与跆拳道礼仪规范之比较:在散打比赛规则中,运动员应遵守的礼节条款如:运动员互相携手进场;向观众行抱拳礼;每场比赛开始时,队员互相行抱拳礼;宣布结果,队员交换站位,运动员互相行抱拳礼,再同时向台上裁判、对方教练员行抱拳礼。“礼仪”是跆拳道联系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行为规范。谦逊和正确的言语、忍让与友好的态度,虚心和好学的作风,也是跆拳道练习者应遵循的重要礼仪。
(2)从技术内容上比较武术散打与跆拳道:武术散打是中国武术在现代化竞技体育模式下形成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体育项目,是从传统技击武术吸收了个别技法,综合拳法跆拳道,摔跤等精华与一体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竞技体育比赛的对抗赛项目,能与中国武术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更接近国外各种格斗类项目。中国散打与跆拳道存在必然联系。早期跆拳道的形成也借鉴中国武术的内容。与跆拳道相比,散打技术既存在显著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散打中应用的是拳击体系、上段和下段的鞭腿加之抱摔。而跆拳道腿法一大特点是腿法活,并破坏对方防守,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和威慑力。
(3)武术散打与跆拳道比赛规则的比较:从比赛规则来看,跆拳道规则特征有:禁用拳技攻击脸部,限制用任何方法攻击腰的下部位,禁用扭打和摔倒对方;使用全接触技术和专门防护器材;强调技术真正发挥力量的评估体系。而散打竞赛规则的随意性较大。
(4)武术散打与跆拳道的服装比较。首先在服装上,武术散打运动员穿着短裤,服装在形式上、内容上完全脱离了中国武术的本质特色,从美学角度来看,能展现队员健美肌肉和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跆拳道服装为白色,设计规整统一。不同级别系不通颜色的腰带,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凸显文明、正式与庄重,给人的美感的“包装”。
3.建议
(1)建议加强散打运动的大众传播途径。学习跆拳道统一的礼仪程序、精神宗旨、文化理论,树立自己的民族特色,加强旗自身的文化理念的构建。
(2)建议武术散打不可固牢旧有、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大胆借鉴外来技击术的发展、理论、训练和管理经验,重视对外交流。
参考文献
(1)周沈斌,队绵阳市武术散打与跆拳道普及程度差异研究[J]
【关键词】涉外礼仪 跨文化交际 交际作用
“礼”起源很早,伴随经济增长文化政治的交流,“礼”也成为一种文化被众人熟知,也成为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1],涉外礼仪就从此出现在人的视线中,遍布在我们的生活中。涉外交际礼仪简称为涉外礼仪,是指当你在对外交际中,用来维护自身形象对外交人员表示尊重和友好的方式。种族的差异导致了民族文化差异,经济的发展又使得民族之间必须联系起来,不同民族在交流沟通中会因为不了解别国风俗习惯造成沟通不顺利,甚至诱发民族战争。本文通过分析国与国之间文化的差异来阐明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1、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由于民族信仰不同,导致文化差异很大,例如中国的隐私观念不够强,但西方就非常尊重个人隐私,中国人总是尽可能多的介绍自己让对方熟悉并了解自己,因为这是中国人表示想和你做朋友的一种直接方式;但在西方他们觉得这让他们隐私遭到窥探,对人是及其不礼貌的。中国人的谦虚是各国都熟知的,正如中国人在比赛或者其他中胜出也喜欢用一句承让来表达的自己的谦虚之情一样[2]。但西方不同,当受别人表扬时他们通常欣然接受,特别是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别人称赞时,他们会觉得中国人特别虚伪。中华民族对远来的客人总是那么热情,中国酒桌文化源远流长,通常会准备衣着丰盛的佳肴拉款待客人,给客人倒酒,帮客人夹菜总之就是想让客人尽可能多吃菜。
2、涉外礼仪的分类
涉外礼仪有种类繁多,在不同活动中我们有不同礼仪,同时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的掌握不同的礼仪。
2.1涉外商务礼仪
在商务谈判中我们也应该展示自己友好的一面,正如中国的古话所说,“买卖不成仁义在”。所以,在商务活动中我们应该把自己有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莫要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这样会给人一种唯金钱至上的感觉,其实在商务交际中不仅仅只是经济交往,更是文化的交流,让对方更加了解自己的企业,自己的民族,维持一种友好的关系,这样在日后的经济往来也就更简便。
2.2涉外交谈礼仪
在涉外交谈的时,由于语言的差异,交谈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在涉外交谈中要比以往更加需要小心注意。例如,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样会让别人感觉你的表现欲望很强,对人不尊重;如果和别人交谈时不要心不在焉,会给人一种你没有交谈的欲望,只是在应付别人而已,这样会显得极其不礼貌,也不要轻易转移话题。当认识新朋友时切忌不要冲动,也许别人没有和认识的欲望,而且你的冲动行为会让人在感觉你这个人很轻浮;为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不要用手指指指点点,先介绍身份高的[3]。
3、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也就变得密切起来。对于初次接触民族文化的差异的人,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也涉外礼仪中的一部分。
3.1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展现民族形象
跨文化交际是全球化发展必经之路。不仅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民族走向和谐统一的基础。人们在跨国际交往时,从国家角度来说代表的不是个人是整个民族,一个人在交际活动中的行为举止会对决定他人对你的评价。如果在交际的时候表现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这就使得人的合作欲望会更强,这就要求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拥有良好的涉外礼仪,在社交中表现出彬彬有礼[4]。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生命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让他人会有更想了解你甚至是你的民族,随之而来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一个民族具有其自身的民族气息,在跨文化交际的时候,你就是祖国的千万人民的代表,所以良好的涉外礼仪能让你在跨文化交际或得别人的肯定,使你的民族获得别人的敬佩。通过良好的涉外礼仪可以是民族受到尊重,在交往中树立威信。这就使得涉外礼仪成为跨文化交际中每个人必须学的一门课程;尽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礼仪,但我们应该尽可能在涉外交际中彼此磨合彼此适应使得它成为各国都通用的涉外礼仪,。而一个外交人员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选择涉外礼仪可以起到维护国家形象的作用,让外交人员人员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给自己国家的形象增加亮点。
3.2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塑造形象,进行信息交流、传递知识
跨文化交际中信息是双向传递。然而涉外礼仪就是在交往过程中各自外在的信息形象。交往从见面到问候和沟通都有很多的礼仪。衣着说话方式都会透露出各种信息,这就是给别人留下初步印象。衣着应该符合场合,当与别人交谈时,应注措辞和说话的语气和语态。这样给他人的感觉就是你的道德素养较高,从而让自己获得别人的尊重。
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将人的感情联络在一起。在跨文化交际中表达出并不是单纯的礼仪,它从侧面带入了人自己的感情。人们通常通过他人对自己展示的友好程度来确认别人对自己的感情。在交际中主要能达到两种情感结果:一、感情达到一致产生共鸣。当双方在涉外交际中能够产生相同的情感,彼此双方就会注重对方,从而建立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二、情感南辕北辙这就使得跨文化交际工作不能继续下去,从而导致彼此关系破裂。涉外礼仪也可以在跨文化交际充当行为调节的作用。跨文化交际中人和人的交往时通过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来有意识的对别人进行控制。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通过涉外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形象进行修饰;行为可以对人际关系进行调整。涉外礼仪是一种交流方式,使得跨文化交际工作可以顺利进行[5]。这种感觉就是像是家人给带来的温馨感;又像朋友给的深厚友情的幸福感。在跨文化交际中按照涉外礼仪的规则去做,能够成功避免很多情感问题,建立良好的外交人际网。
3.3涉外礼仪是跨文化交际中道德的典范以及文明的象征
在当今社会良好的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涉外礼仪是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准则,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尊重彼此帮助,与人为善,可以间接映射出人心灵的善恶,在跨文化交际中让人际关系变得更纯洁,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可以根据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人的涉外礼仪来分析评价一个的生活习惯,并帮助其改正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涉外礼仪可以督促人们用文明的礼仪规范去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涉外礼仪还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枢纽,可以淡化矛盾冲突。当参加跨文化国际活动时,涉外礼仪是是活动中的剂,当人们加深了解增进彼此间的沟通,都会通过恰当的涉外礼仪方式来表达,这就使得人的感情慢慢交流,关系也就得到改善,涉外礼仪还是跨文化交际的推动剂,在跨文化活动中我们“主张礼多人不怪”。
结论
文化与礼仪紧密联系在一起,礼仪中包含文化,同时也是文化一种存在形态,然而礼仪的形成和发展道路困难重重,每个国家的礼仪都受本国的文化起源和政治制度影响,有些国家礼仪讲究简单务实,让学习者可以迅速掌握并广泛运用和传播。
现代的涉外礼仪在人类的跨文化交际中成长并成熟起来,一个人在跨文化较集中的场合中,不再是自己个人行为举止,它意味着关乎你的组织甚至是你所代表的民族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王春,郑晓燕. 浅谈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559+591.
[2]王丽,杨霞. 浅谈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90-92.
[3]秦俊.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J]. 科技信息,2009,14:115.
关键词:现代礼仪;素质教育
1.礼仪的内涵和作用
礼仪的内涵。礼仪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内化于个人修养、道德规范、交际艺术、沟通技巧、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的作用。从人际交往角度看,礼仪是建立、巩固和改善各种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从公众形象角度看,礼仪是建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前提;从职业发展角度看,礼仪是事业成功的条件;从对外交往角度看,礼仪是组织形象的保证、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2.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素质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培养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等素质。具有时代性、全体性、综合性、主体性和长效性。素质教育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要求其具备宽大的胸怀、谦虚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其次,在当今社会,时代主题是以人为本,所以我们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第三,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这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
3.开设现代礼仪课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
礼仪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规范和教化的过程。通过学习礼仪的起源与历史演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礼仪到底是什么,涵盖哪些方面,了解学习礼仪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学习礼仪概念、原则、表现形式等,可以使学生了解礼仪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学习目的与意义;通过日常礼仪规范和专项礼仪规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知礼貌,懂礼节,将礼仪规范贯彻于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些对于学生自身修养提高、和谐优美校园建设、顺利地与社会接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1现代礼仪与德育育人
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而礼仪教育正是上述四项基本任务的交织点。因为礼仪教育,是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所以,只有以礼仪教育为契机,才能带动四项德育工作的开展。学习现代礼仪有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包括忠心报国,公而忘私,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等等,现代我国提倡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都是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这些内容在礼仪的基本原则中都有体现,要利用礼仪课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奉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要求,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的过程中领悟文明、践行礼仪。
3.2现代礼仪与文化育人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中国现代礼仪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礼仪的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又结合国际礼仪惯例而形成的个性与共性相融合的一种新时代的礼仪规范。学习现代礼仪暨要学习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又要学习西方礼仪文化。比如宴会礼仪方面中西方的差别就很大,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通过这些文化差异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有助于学生了解并热爱中西方优秀历史文化。
3.3现代礼仪与审美育人
祭祀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急于祭。”梁启超认为“有人与神与天相接之礼,则祭礼是。故曰‘礼所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也。’(《礼记·礼运》)诸礼之中,惟祭尤重。盖礼之所以能范围群伦,实植本于宗教思想,故祭礼又为诸礼总持焉。”祭祀是维系古代社会的主要支柱,祭祀的礼仪是每个人共同遵守的准则。因此祭祀对古代人们生活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两汉时期是宗教、谶纬、迷信猖獗,巫术方士盛行,祭祀活动频繁,几乎是月月有祭祀。《风俗通义·祀典》记述“自高祖受命,郊祀祈望,世有所增,武帝尤敬鬼神,于时盛矣。至平帝时,天地六宗已下,及诸小神,凡千七百所。”汉代人认为祭祀已经是生活中平常而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正如《后汉书·祭祀》所记载:“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豺獭知祭祀,而况人乎。”史籍所见两汉时期的祭祀活动不仅是时人精神生活的头等大事,而且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衡·祀义》曰:“世信祭祀,以为祭祀者必有福,不祭祀者必有祸。是以病作卜祟,祟得修祀,祀必意解,意解病已,执意以为祭祀之助,勉奉不绝。”
当前,学者对两汉祭祀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汉祭祀文化及制度的研究
对两汉祭祀文化进行专门系统研究的专著稀缺,主要有陈戍国的《秦汉礼制研究》和王柏中的《神灵世界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等,其著述主要从礼仪制度与国家政治关系的角度对两汉国家祭祀进行研究,对地方的祭祀制度和民俗未谈及。
研究两汉祭祀文化的综合性研究论文甚少。一类是对祭祀礼仪制度及习俗的研究,另一类是重要神灵研究。当代学者对两汉祭祀礼仪关注的焦点主要在郊祀礼、封禅礼、农业祭祀等。主要从文化制度角度进行研究祭祀礼仪,对祭礼与文学的关系研究的深度远远不够,如徐迎花的《东汉光武帝时期郊祀制度研究》、杨英的《东汉郊祀考》等。这两篇论文只对郊祀礼仪进行简单梳理和介绍,对东汉郊祀礼兴盛的原因和对文学的影响并未提及。
两汉时期信仰、崇拜的神灵很多。国家祭祀神系基本沿袭先秦时期的神系,出于当时种种现实的需要,其主要祭拜的神灵有伏羲、女娲、太一、西王母等。对这些神灵的研究当今学者主要集中在原型、神话流传、演变过程等方面。学者们一般关注的是伏羲、女娲传说的原型、神格和神话传说的文化意义等。从神话传说角度研究伏羲的学者有孙玮、孙海洲、何新、刘雁翔、李炳海、常金仓等。新时期以来,女娲研究的中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女娲神话的流传、演变、伏羲女娲的关系、女娲的族属及其原型和社会文化史的意义等方面。如杨利慧的《女娲的神话与信仰》、《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二书可以说是近年来女娲研究的总结。近年来学者对太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宗教两个方面。从哲学角度,学者认为太一是宇宙的本原。从宗教方面则认为太一是宗教神灵,学者们对太一的神格和流传进行了梳理和考察,但对汉代太一祭祀兴盛的原因和太一的祭祀文化意蕴还未论及。西王母是当代学者研究的热点。从历史学、地理学的角度解读西王母原型的,如王伟章的《西王母形象考》、王卫东、曾煜的《西王母原型新探———上古巫文化研究之四》等。从宗教角度研究西王母宗教神学思想及受崇拜的原因,如李东峰、杨文艳的《汉代西王母与东王公神话的历史考察》、周静的《两汉时期的西王母信仰》等。还有的以画像石、铜镜铭文等作为第一手材料,如汪小洋的《汉画像石中西王母中心的形成与宗教意义》、郑先兴的《汉画中的西王母神话与西王母崇拜》等。汉代诸神灵研究,学者们或从宗教学或从神话传说角度去探究神灵原型,还未有学者从汉代祭祀文化的源流角度去探讨这些神灵崇拜祭祀兴盛的原因,以及这些神灵祭祀崇拜对祭祀文学的影响。
二汉代思想对祭祀文化的影响
汉代是一个思想比较发达、活跃的时期,研究汉代思想的专著比较多,如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龚鹏程《汉代思潮》,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等。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一书从纬书与汉代经学、纬书与汉代哲学、纬书与汉代伦理、纬书与汉代科学、纬书与文学艺术、纬书与汉代神话等方面阐述了纬书与汉代文化的关系。纬书是沿着董仲舒的天人论的路数发展推衍而成,故其文学理论亦属“比德说”范畴。但不同的是,纬书更强调人与神的关系,其体系的基调与核心乃宗教神学,故其文学理论亦掺杂了神启或天启的内容。所以研究汉代文学纬书也不应忽视。
研究汉代思想的学术文章也很多,冯维林在《论谶纬与汉赋创作的关系》一文中认为谶纬与汉赋创作的关系是“谶纬不仅在汉代政治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对汉赋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赋创作的实际情形基本上反映了谶纬在汉展的阶段性特征。”[2]吴贤哲的《汉代神学思潮与汉乐府郊庙、游仙诗》一文认为“汉代神学思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帝王的造神活动是汉代神学思潮涌动的内在动力,方士的积极参与是汉代神学思潮向前发展的外在推力,汉儒的天人感应、祥瑞灾异学说是汉代神学思潮的理论基础,方士和儒生的结合衍变出了谶纬神学,并导致了经学神学化和神秘化。汉乐府机构的发展和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汉代神学思潮的需要,汉乐府中的郊庙、游仙诗是汉代神学思潮的直接产物,反映了汉代神学思潮的某些思想内容。”[3]方蕴华在《阴阳在宗教祭祀文化中的动态功能》一文中认为“祭祀文化中的‘阴阳’,当其反映尊卑等级观念时,其内部的对应形式得到迅速的扩展,使错综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得到‘纲常’序列化表现,‘阴阳’在祭祀文化中的动态功能使中国古代文化彰显出‘伦理本位’特征。”[4]具圣姬在《汉代的鬼神观念与巫者的作用》一文中认为“汉代人信奉鬼神思想,汉代巫者是民间信仰的掌握者,事鬼神者,占卜者。因此他们在官府或民间能主管祭祀,进行下神、事神、占卜、依托鬼神的活动是神人之间的媒介者。”[5]
此外还有詹苏杭的硕士论文《谶纬与汉乐府》认为由于汉代帝王的好大喜功、寻求长生及方士的鼓吹等原因汉代谶纬思想兴盛,谶纬对汉代乐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转贴于
,对郊祀诗产生的影响最大,郊祀诗中有很多内容是谶纬思想的反映。张文安的博士论文《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认为汉代的神仙信仰在汉武帝时期开始兴盛后来由贵族化发展为平民化,同时神仙思想的兴盛促进了道教的形成。
三祭祀礼仪与两汉祭祀文学研究
当今学者对两汉祭祀文学的研究多伴与祭祀礼仪一起研究,其主要可分为:汉赋与祭祀文化的关系、祭祀诗与文化的关系、封禅文学三类。汉赋与祭祀文化的关系,主要从宗教思想对文学的影响和文学对政治的反映来进行研究,如王振军的硕士论文《汉赋与汉代国家宗教研究》主要从郊祀礼、明堂制度、封禅祀典、太一崇拜等方面阐述了两汉国家宗教对汉赋和赋家的渗透和影响。祭祀诗研究主要针对祭祀礼乐制度进行研究,而未对祭祀诗的文学性、祭祀诗与《诗经》《楚辞》的承继关系以及祭祀诗中的神系进行研究。如许倩的《汉〈郊祀歌〉与汉武帝时期的郊祀》一文只考述了郊祀制度的宗教思想与用乐制度,对《郊祀歌》的文学性并未论及。
封禅文学研究,主要从礼仪文化的角度对封禅文学进行研究,如杨晓芳的硕士论文《封禅文学研究》从封禅的源起与封禅历史、封禅的思想基础、封禅礼乐、封禅的现实功效等方面来阐述封禅文学的内容及思想。但迄今为止,全面、系统的从文化角度研究两汉祭祀文学的论文还鲜见。
四国外学者对汉代祭祀文化的研究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奥运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全民奥运的意识更加强烈,很多人盼望能尽快观赏到精彩的奥运比赛项目,感受那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家门口看奥运比赛既是一件自豪的事,也是一件有挑战的事。之所以说有挑战性,是因为作为奥运会的东道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让自己从参与奥运盛事中,学到更多知识。看到更多精彩,展现更好的国民素质。对于观赏奥运比赛,尤其重要的是对比赛规则和观赛礼仪的了解,毕竟只有对比赛规则充分了解,才能看出比赛的精彩之处,才能体会到更多的观赛乐趣。否则就混同于外行的“看热闹”,而不是内行的“看门道”。只有了解观赛礼仪。才知道在赛场上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样才能自觉主动地维护赛场秩序,向外界展现我们的文明素质,给外来的朋友留下美好的印象,使自己现赛的这一段日子变得更加有意义。
在图书市场上,针对比赛规则和观赛礼仪的书不少。从内容到包装都各有特色。这本《奥运竞赛项目欣赏手册》给人的感觉更特别。首先是它的封面很吸引人,28个小图标代表相应的比赛项目,给人以视觉冲击感。封面上的“现代体育科学研究与教学系列丛书”一列字,更体现出本书所具有的专业性。其次是它的内容。这本书涉及了20HD8年奥运会所有的比赛项目,每个项目下分列了五部分内容:比赛的起源和发展、比赛的规则、观赛礼仪、每种比赛项目的风云人物、每种比赛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及2008奥运会展望。
从内容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对读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和超前开发。因为很多书的内容只涉及了比赛的规则和观赛礼仪。少有涉及其他方面。其实,在介绍比赛规则之前,把比赛项目的起源和发展以一种轻松活泼的形式展现给读者,能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指引他(她)去进一步了解比赛规则,或许就因为这短短的文字,就能唤起读者对某一比赛项目的兴趣。比如。“19世纪拿破仑时代,一名年轻的法国骑兵军官受命飞骑传信。他踏破险阻,穿越敌阵,迎面遭遇一名挥舞利剑的敌兵。二人比剑决斗,军官获胜,但他胯下的坐骑却被另一名敌兵射杀。军官一枪击毙敌兵,徒步继续向前跑去。他泅渡过急流,终于将消息送到目的地。所以,现代五项全能运动就模仿了信使穿越战场所经历的活动:先骑马穿越村庄,游过一条挡住去路的河,上岸后又使用剑和手枪与遭遇的敌人搏斗,最后跑过田野完成任务。”这个传说成就了“现代五项”这个综合性的比赛项目。包括了射击、击剑、游泳、马术和越野跑。读者读到这段。或许就会对该项目产生兴趣。这就是这部分内容最大的魅力。
风云人物的介绍让该书更加的鲜活,拥有了时代感,每个人物的成功经历用简练的文字加以描绘,读起来不累,却有劲,尤其看到很多项目的风云人物里有中国人,更是无比自豪。
该书“比赛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及2008奥运会展望”部分,体现出作者的专业背景。作者是从事体育教育的专业人士。这一部分的叙述不仅到位,而且精练,阅读时,时常能感受到我国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和体育健儿的努力。也能体会到争夺奖牌背后的艰辛和2008奥运会给予我们的压力和动力。
关键词:中西方;礼仪;比较
人类的饮食与生存有着密不可分关系,而“吃”的礼仪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社会生活样式而有所不同。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的传统礼仪也受到了西方礼仪与文化的冲击。掌握中西方礼仪的区别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跨出国门,更好地与西方人交流、合作,更好的树立中国人的形象,也能更好地交流与学习。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渊源
(1)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
(2)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甚至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高卢人坐着用餐;罗马人卧着进食;法国人从小学习把双手放在桌上;英国人在不进食时要把双手放在大腿上。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亦纷纷面世。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须穿上得体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礼物,处处表现优雅的言谈举止。
二、中西餐桌礼仪的比较
1.中西方就坐和离席
中国的就坐与离席礼仪一般是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主人一般坐在圆桌的正对着门的位置上,而主要宴请的宾客则分别就坐与主人的两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中的座次安排是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的右边,其他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坐。通常遵循客人先入坐,长者先于年轻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优先于熟识的客人或家人入坐。离席时长者女士优先离开。
2.中西方的就餐衣着
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穿的隆重一些。在西方国家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不可穿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
3.中西的餐具使用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
4.中西餐饮对象的差异
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中国的饮食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而且注重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营养调和和理性认识指导烹饪。而西式餐饮的主要特点是生,如带血丝的牛排;冷,凡是饮料都加冰块;甜,无餐不甜。西餐主要追求快捷方便,比较大众化。
5.中西餐上菜次序的差异
中餐上菜次序先冷后热。热菜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西餐上菜的次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凉菜、汤、海鲜、主菜、甜点、水果。冷菜和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凉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
6.中西方就餐时使用手机的差异
在吃西餐的时候,西方国家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一定要接的话,要向同桌的就餐者道歉,然后起身出去接电话。而这一条在吃中餐的时候很少适用,但在用餐的时候接电话,同桌的就餐者同样会感到焦虑。
7.从餐桌话语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任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之类的话。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 的话。对中西主人的餐桌话语进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国人遵循了“贬己尊人”的原则。而西方人强调效率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交际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
通过中西餐桌礼仪的比较,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还折射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中西方国家的餐桌上的文化互相影响,相互融合,使得两者都变得更加的完美和科学。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对立统一价值观,努力的去相互理解,相互适应,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他们自己的风俗和价值观。餐桌礼仪的发展需要在结合自身的特点的同时对外来的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能够发展的更加具有时代性。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92-127
[2]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2:109
[3]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王俊霞,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J],学术交流,2007(2)
[ 6]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J],双语学习,2007(5)
[摘要]儒家不仅包含丰富的道德内容,也包含宗教内容。儒家认为,人死后魂魄分离,通过招魂仪式可以让死者复活;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快乐的,人害怕死亡;孝道是对在世父母、长辈的尊重,通过祭祀祖先以期盼先辈们获得再生。
传统的儒家观点过多强调其道德内容,忽视其宗教内容。儒家产生于崇尚礼治的鲁国,夏、商时代,黄教盛行。到了周朝,虽然身教仍然普遍,但人们开始崇尚礼治,注重对人的关怀,认为国家稳定需要贫民生活安定,行为尊崇一定的规范。儒家理论就是对当时鲁国人行为规范的系统化、理论化。论文百事通儒家理论两千年不衰是因为他规范的行为准则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有人认为在传统的儒家文化国家,儒家文化的影响力正在下降。笔者认为,儒家文化的道德内容适合农业社会的生产关系。到了工业社会,必然要有新的道德内容来丰富和发展儒家文化,但这不等于儒家文化的消失。而儒家文化的宗教内容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东北亚洲社会。
本文浅析儒家的宗教内容,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儒家,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新的儒家道德规范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为全球化的人类找到共同的道德标准。
一、神、生、死
l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人对东北亚洲国家(中国、南韩和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宗教的概念变成了为得到超度的绝对忠诚。因为基督教徒对上帝的信仰与忠诚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上帝只适用于那些虔诚的基督教徒,基督教徒们敬畏、惧怕他们的上帝,他们相信上帝只有一个。而东北亚洲人普遍习惯多神教,大多是多神论者。他们只是单纯地求助于神,并不惧怕神,神在他们的精神力量里很软弱,因为对神(上帝)他们总是有自己的选择。
宗教徒对死亡的看法与儒家理论不同。基督教徒们认为,人类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产物。他们威慑于上帝的威严。男人劳动,女人生育是上帝的旨意,不能违抗。基督教徒认为生活在现实世界就是痛苦,死后可以进入快乐的天堂,死亡是解除痛苦的根本方式。起源于南亚的佛教是东北亚洲最为流行的宗教之一,佛教徒也认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痛苦的。因而,基督教徒和佛教徒都寻求解除罪恶与痛苦的救世主,如主、耶酥和菩萨等。
相反,崇尚儒家理论的东北亚洲人最怕的就是死亡。他们以这个世界为中心,只相信现在活着的世界,并不相信基督教里的天堂和地狱,不相信另一个世界,也不相信佛教里的伊甸园。他们认为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最快乐的世界,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就是痛苦。他们既不像基督教徒那样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被上帝选为圣人,也不能像佛教徒那样因生命的轮回而获得再生。他们最希望的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尽可能长久地活着,哪怕只多活一天。
对东北亚洲各国来说,宗教是一种对死亡和死后的解释。儒家对死亡和死后的解释令东北亚洲国家的人们信服,后来的道家也成功地提供了一些解释。儒家思想在亚洲东北各国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无论是起源于中东的基督教,还是起源于南亚的佛教,尽管在东北亚洲长期宣传,仍然不能改变东北亚洲人对死亡的看法。
二、死后的世界
儒家认为,人是由精神和肉体组成的。控制精神的是魂,控制身体的是魄,魂魄的组合就是生命,死亡导致的魂魄分离。死后魂漂流到上界,魄到下界。根据这种解释,通过对死者魂的召唤可以获得生命。即死者可以通过招魂仪式重返人间。儒家的这种解释可以消除东北亚洲人对死亡的恐惧。死者的招魂仪式就是用黄教。儒家是在黄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其他几种黄教只保留了仪式而未在理论上有进一步发展。在古代,儒家子弟举行死者的招魂仪式。随着儒家的发展,死者的家人和后代充当了这个角色。
人们认为,生育后代是死者返回的必要手段。换句话说,生育后代是把某个死者的魂传给新生婴儿。在东亚这叫投胎,即死者的魂与胎儿的魄结合在了一起。这样,即使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继承他魂的后代仍在这个世界上活着。通过招魂仪式复活先辈的灵魂使先辈能复活,因后代的出生而继续先辈的生命,这种信仰使人们能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人们认为,做好事多的人死后投胎可以做人,而做坏事多的人死后就投胎到动物。这一观点将动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等同起来,也就是说动物死后也是魂魄的分离。这与当今社会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尊重实验动物的权利是相吻合的。
另外一种解释是,后辈是先辈的再生。这种前辈和后辈最亲近的关系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是未来的后辈,而子女是故去的先辈。这样,这种“先辈(父母)——自己——后辈(子女)”的关系对应的时间顺序是“过去(父母)——现在(自己)——未来(后辈)。”
儒家提倡的孝道由三件事组成:祭祀祖先、孝敬父母和养育后代。大众认为的孝道只是孝敬父母,这是对儒家思想的曲解。孝敬父母只是孝道的一部分,孝道包含完整的死亡观。
孝道中涉及现在是自己、过去是父母祖先、未来是子孙。孝道中总是晚辈孝敬长辈。一个人是先辈的复制品,先辈又是他们先辈的复制品。由于一个人是他先辈的另一个自己,也就是他父母或祖父母的另一个自己,所以,他存在时他的先辈也存在。换句话说,他一个世纪前活着,他很多世纪前就活着。甚至可以说从生命的开始他就存在。如果可以用生育后代这种方式继续一个人的生命,一个人死后就能复活。为逃避对死亡的恐惧,他们寻找到了一种缓解恐惧的解释。他们发现他们很早以前就存在并有可能永远活着。这样就不再害怕死亡了。
当然,这种对死亡和死后的解释与生命的理论是自相矛盾的。由祭祀祖先、孝敬父母、养育后代三个部分组成的孝道是理论上的生活。是一种表达永久生存的愿望,一种宗教理论上的可能性。儒家的死亡观认为,人是一种可能永久活着的生命。死者的魂在上界漫游,而魄在下界游荡。但通过对死者魂魄的召唤仪式,魂会回到期盼的世界。此外,魂可以附在后代这个复制品上继续留在这个世界。这样死亡就不再可怕。家庭和后代的存在也就是自己的存在。这就是东北亚洲人修墓并热切盼望后人来扫墓、纪念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菩萨或者其他的神对死者都没有用。修墓是儒家思想,而与东亚流行的佛教没有任何关系。
人们普遍认为,儒家是东北亚洲人的指导思想。东北亚洲人相信灵魂的存在、使用黄教召唤死者灵魂。这对建立儒家理论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东北亚洲人容易接受儒家教诲的原因。东北亚洲人的信仰至今尚在,如至今流行的祭祀祖先活动。在日本新兴的宗教里,赐福于新生儿或从背后赶走恶魔的净化仪式在日本仍很流行。
值得提出的是,祭祀祖先的行为并非来自佛教。佛教认为,除了进入极乐世界者,人死后的灵魂必须悬挂7个星期,而本身并无任何意义的尸体就焚烧了。在这49天里决定这个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的地位。这种地位取决于他在有生之年行善作恶的程度。据说多数死者在这段时间能重获新生。但也有的魂被送进地狱成为恶鬼或再生成各种动物。所以,死者的亡灵在49天内必须有个去处。从理论上讲,第5O天以后,死者的灵魂就不存在了。因此,修墓等祭祀祖先的仪式尽管现在佛教徒里随处可见,却与起源于印度的佛教无关。东北亚洲人如此强烈地信仰灵魂的存在,以至使佛教传人东北亚洲各国后变成了贴附有儒家死亡观的东亚式佛教。基于东北亚洲人的这种信仰,儒家因此创造了祭祀祖先、孝道的思想。
三、孝道中的宗教含义
孝道的内容之一是孝敬父母。父母活着时,孝是一种礼仪,如为父母祝寿、婚礼中拜父母都是用仪式表达对父母的孝。父母故去后,孝表现为祭祀父母。祭祀活动形式上就源于儒家以前的黄教。因此,孝本身就包含有宗教内容。在长期的尽孝习惯中,产生了家庭伦理,家庭伦理又是周礼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儒家的思想内容之一。
儒家家庭生活里的重要仪式包括纪念生日、婚礼、葬礼和祭祀祖先。其中最重要的是葬礼。葬礼的质量和水平成为其他礼仪标准。父母去世是最悲伤的,因此,父母的葬礼也就最庄重,而家庭其他成员的葬礼则相对简单些。各种礼仪如生、婚礼、葬礼和祭祀祖先都以伦理为基础。伦理是各种礼仪的内在约束,礼仪形式总是在伦理的制约中。在各种礼仪活动中,个人情感的表现都将受到限制。比如,在举行葬礼的地方绝对禁止欢歌笑语。
儒家的社会伦理和政治理论在孝道和家庭伦理基础上逐渐发展。第一个发展的人是孔子。但孔子之徒们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家庭伦理上,而是从儒家的观点试图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宣传儒家的政治和经济理论。这样,宗教内容开始与伦理礼节分离,伦理礼节发展成为儒家政治和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 开发实施
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中华优秀的礼仪文化作为小学生德育的载体,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近年来,我们结合《小学生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如何运用礼仪教育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了如下一些探索。
一、开发《小学生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教材
教材是实施课程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基础。作为校本课程教材的《小学生礼仪教育》,必须体现出活动课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自主性
校本课程是针对某地、某校甚至某年级的特定的学生群体的,在不同的地区、学校和班级之间,学生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校本教材必须有自主性,必须适合校内外的情境。
当前,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所使用的教材种类繁多,质量不一。从校本课程的本质出发,只有适合自已的教材才是最好的。因此,开展礼仪教育,自编适合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课程的成败。
结合我校情况,在礼仪教育实践中,我们开发了以年段分级――以板块传承――以动态求新的自成一体的《小学生礼仪教育》教材,这一充分体现自主性的教材,使用中收效良好。
2.教材的实践性
所谓实践性,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特点,在教材实施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的、方法,都要求它必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必须注意儿童的生活实际与兴趣需要紧密相联,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训练活动,向生活和经验学习,在实践中有所思、有所悟,实现学生内心的自我唤醒。
(1)教材内容以活动为主,突出实践性特点
教材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需要,都以有关联的板块活动呈现主要内容,以实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和感悟。每个活动内容只是一个样本,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二次开发,把生成的有价值的活动充实进教材。
(2)教材礼仪知识贴近生活,便于学以致用
礼仪教育也要遵循教育规律,内容上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尤其要体现学生生活和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现实需要,才能保证了学以致用。在小学低段礼仪教育中,重在解决家庭、学校日常生活习惯中的礼仪问题;中段重点学习在学校和社会、家庭生活中衣食住行、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等方面的礼仪要求;高段涉及异往、社交及审美礼仪,并适当了解国外礼仪。
(3)教材活动设计关注体验,重视内心唤醒
礼仪教育是情感教育,只有打动人心的情感教育才能内化为人的素养。注重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用学生生活体验唤醒内心,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这才是礼仪教育之“法”。在活动设计上,我们大量选用了学生在校园和家庭中真实的有礼仪教育价值的生活录像片断,帮助学生透视自己的生活,体验怎样做事、做人,逐步实现自我唤醒。
3.教材的时代性
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内涵也在发展,因此,运用礼仪文化开展学生礼仪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教材内容以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为主
以时代新兴礼仪为辅,注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要着力体现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要求,重视传承又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
(2)教材应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如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等要求。
(3)形成连续的动态过程,适应时代需要
教材要注意动态发展,教材的编选、实施、检验改进和再实施,要形成连续的动态过程,适应时代需要。
这主要体现在:不断改进教材内容及呈现形式,如及时更新抓拍学生生活的真实场景和典型案例充实教材内容等。只有鲜活的内容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学实效。重视教学反思,要定期开展教材研讨,不断二次开发、修订完善教学标准。
二、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的课堂教学
在《小学生礼仪教育》教学中,我们努力追求超越课和学科的概念局限,突出以下特点:
1.活动性
(1)把课堂讲授、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训练三种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堂讲授重在传授礼仪知识,模拟训练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日常养成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学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的珠联璧合。
(2)教学中要重视对礼仪文化的渗透
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可操作性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礼仪教育不需要理论层面的学习。礼仪的性质、起源和发展及礼仪的规律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礼仪规范,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感悟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复杂的、突发的情境中,避免礼仪失范。
2.整合性
《小学生礼仪教育》教学实际上是“小礼大教学”,要注意发挥教师团队的作用,特别强调人、财、物及环境等资源的整合利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科整合
除了《小学生礼仪教育》课堂教学,在语、数、艺术、体育等各学科的教学中,也要注意结合课程特点渗透礼仪知识,开展礼仪实践活动,这对延伸和强化礼仪教学效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师整合
除礼仪课教师外,其他教师也要走进礼仪课堂,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如礼仪教师与语文教师一起开展课本剧展演、礼仪儿歌创作比赛活动;与艺术、体育教师一起创编礼仪操及形体训练艺术操活动等,
(3)活动整合
有机地整合大课间活动、校园主题月、“推普周”等学校活动,有针对性地渗透礼仪教育内容,使之成为学生礼仪实践的舞台。
(4)资源整合
主要表现在学习运用现成经验,实现资源共享方面。
3.创造性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在礼仪教学创新实践中,重点应做好以下三点:
(1)教材内容的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囿于教材现成的内容和框架,要加强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例如:教学家庭礼仪部分内容时,教师以自己录制的家访录像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待客之道。用亲身经历的事作材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单纯利用现有教材要生动得多,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很好。
(2)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模式上,我们重视发挥教师团队特点,创造了“多级主导”的教学模式。一些课形成了“主讲教师+辅讲教师”联合主导,“主体活动+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模式。主讲教师设计主体活动框架,辅讲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设计分散活动内容,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活动的实践者、组织者、学习者、体验者、反思者,充分体现了教学生成性。这种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教学的实效,形成了许多精彩的课堂。
(3)教学形式的创新
礼仪教育的形式不只限于课堂,各类活动都是可利用的“课堂”。例如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中,我们创编的“小学生礼仪操”,就是礼仪教育形式的一朵奇葩。它把学生日常礼仪规范,以韵律操的形式,配以明快优美的旋律,用夸张的动作艺术地再现出来,既强化了学生对礼仪条规的认识,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礼仪的熏陶,避免了课堂的生硬说教,深受学生欢迎。
4.开放性
《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下面三点:教学人员的开放性。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员都可以根据需要走进礼仪教育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开放,不只是校园,社区、街道、市场甚等公众场合也可以是礼仪教学的舞台;教材的内容也因以上两点得到极大的开放和丰富,必然导致出现大量的新生资源和课堂生成资源。
三、提供课程开发和实施保障
1.教学保障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与研究者,教师应有主动诠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为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在教师和教学方面,要注意做好:切实开展好礼仪教育校本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关注礼仪教师的个人成长;重视教学交流,通过内引外联,实现专家引领,切忌闭门造车;发挥教师团队作用,形成礼仪教育教学研团队。
2.经费保障
由于《小学生礼仪教育》以活动为主的特点,经费和必备的设施和设备的支持,相比其他学科显得更加必要,是开展教学的必要保障。
3.联合开发
目前,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学校也较多,有条件的学校,应该主动沟通交流或进行联合开发,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可以“多快好省”、事半功倍。
四、做好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
《小学生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改进才能不断发展完善。实施中,还应认真思考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学校是否有必要培养专职的礼仪课程教师?就当前,校本课只能算是“小”学科,开发人员特别是教学人员可能只有一两人,课时每周每班只有一两节,规模小的学校更是如此。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如何开展课程的校本教研?这个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像《小学生礼仪教育》这类的校本课程从开发实施到效果评价,普遍只停留在学校层面,其教学效果需要有漫长的时间检验。教育行政部门怎样全面评价考核,将直接影响课程今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小学生文明礼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小学生礼仪常识.新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