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学校管理意见范文

小学学校管理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学校管理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学校管理意见

第1篇:小学学校管理意见范文

管理就是决策。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办教育的兴起,公办学校将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学校校长在学校管理决策中,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角度站高一点、思路放宽一点、工作做实一点、头脑清醒一点、措施具体一点、领导能力强一点、视野开阔一点、工作超前一点和眼光长远一点,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果断而科学地决定学校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使学校能适应新形式下的发展。

首先,组建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一位好校长,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所在。学校就好比一个乐团,校长作为指挥员,能否调动起全体演员和谐地积极地发挥演奏水平,关系到演奏效果如何及听众对此的公正评价,带来的后果将影响到人们对它今后发展的支持程度。作为校长,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处理好学校的各种关系,能知人善用,能审时度势,要抓好德育改革工作和教学改革工作,把握住正确的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校长要尽量协调好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网络,合理地发挥出一切资源的教育功能。在一所学校,校长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威望较高,因此,校长不仅要当好学生的表率,同样,也要为教师做出表率。作为校长,在为学校做出重大决策时不仅要有前瞻性,还要关注决策的民主性,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教师个个都是可以雕琢的宝石,关键看校长怎样去打磨;教师个个都是一座富足的金矿,重要的是看校长任何去开掘。

其次,管理之道在于用人,用人之道又在于重视人才、启用人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和教育人才,使人才不断成长成熟。各种人才运用得合理,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调动起来。因此,作为校长,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正气的宽松环境:要不求全责备,用人之长,避其所短;要发展个性,鼓励冒尖并容忍错误;要怀着惜才的心,爱才之心,排除一切干扰,大胆地育才重才用才。作为校长,必须培养一支能干、肯干、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用人的问题解决了,管理秩序、管理方法、管理机制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运行起来,管理目标、管理效益与效应也如瓜熟蒂落,达到最理想的境界。在新形势下,校长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以充分激发教职工的潜能。用人的标准是:理想要崇高,意志要坚定,知识要渊博,思维要敏捷,心地要善良,灵魂要美丽,语言要文雅,仪态要大方,感情要丰富,性格要开朗,胸怀要宽广,体魄要健全。有了科学的用人观念,还要解决好留人的问题,一所学校,首先要稳住教师队伍,留住青年教师,学校就有希望;留住骨干教师,学校才有名望。在很多时候,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学校留住教学能手,才能繁荣学校的学术氛围,才能为学校创造出一条别开生面的办学之路。其次,还要留住学生,稳住生源。众所周知,谁着教育发展的开放化,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抢走了一部分学校的生源,公办学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其实,要留住学生,留住教师特别是教学能手至关重要的条件,教师的威望,能力往往成为吸引学生、吸引家长的首选条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要留住教师,还得从尊重教师入手,让教师在自己理想的岗位上,心满意足。

再次,面对新形势,要有新思路,要出新举措。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录用的人事制度。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结构工资制,岗位责任制,教职工聘任制••••••实现目标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有了一套新的人性化管理方案,教师的创造力就会被调动起来,管理态势将由静态管理延伸为可调节的动态管理,将管理范围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全方位的实现现代化教学开放管理。同时,各种制度在执行中也要人性化、合理化,避免其人情化、极端化、私人化和专制化。以现行的教师聘任工作的末位淘汰制而论,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一所学校,不管教师怎样努力工作,末位必然存在。聘任的目的是激发人、鞭笞人,而在一所学校,教师尽职尽责,仍然有落聘的可能,久而久之,教师的积极性便会受到打击,聘任制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校长一定要注重灵活与合理相结合,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建立在科学而有效的基础上。

最后,从小入手,以实着眼。新形势下,校长的工作应突出一个实字,就是要正式现实,讲究实效,脚踏实地,狠抓落实。工作中必须学会超前思考,早准备,早安排,早部署,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同时要做到制度严,考核严,纪律严,督察严。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实责、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助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保质保量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做到管理融情,情感互动,为新时期学校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篇:小学学校管理意见范文

1、个别单位部分收支不纳入本单位的会计账薄统一登记、核算,私设“小钱柜”、“账外账”,甚至无账。

隐瞒各种收入:①征订各种资料的手续费;②下属单位的上缴(学前班管理费、电影费、课间餐);③学校、单位商铺出租收入。

2、使用的收支票据不规范。个别单位收支不使用财政票据(如:收电影费、课间餐费、学前班书杂费),而是使用白头单据;开支也不使用发票,助长经营单位逃税漏税。

3、虚报人员经费,骗取财政拨款。个别学校教师在编不在岗,但工资照领,反回学校作福利。

4、未能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坐收坐支现象仍然有,个别学校的书(学)费不缴入财政专户,尤其是择校费、借读费,既不缴入财政专户,亦不放入学校基本户,而是另外存放。

5、固定资产账不健全,或完全未建账,有的只有总账,没有明细账,有的总账与明细不符,账面与实物不符。

6、乱收费现象仍时有发生。违反中小学收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巧立名目乱收费(如补课费、资料费、自修辅导费)。

7、助长教育局各股室使用自己股室的票据或使用外单位的票据到下属单位收费。

8、向社会或学校教师高息集资,造成负债的恶性循环。

9、收了教师的社保费而不上交社保局,而是学校作开支,甚至多收教师的社保费。

二、建议

总的: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制度上规范,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1、各单位所有收支要统一纳入本单位的会计账。进行统一核算。包括:财政拨入,上级补助收入,学(书)杂费收入,饭堂、课间餐收入,商铺租金收入,各种资料的发行费、劳务费、手续费等等。

2、所有收费必须使用财政票据,严禁使用非财政票据进行收费,甚至收费不开单。要配合教育局的财务管理,对使用各自股室票据、印章收费的,要坚决拒绝并及时反映。

3、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对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清理整顿。

4、加强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包括学校领导和财务人员。

5、各单位要编制财务报表,每月报当地财政和教育局主管部门。

6、健全固定资产账,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工程的监管和结算。

7、从重治理乱收费,对严重的先撤校长积再查办。

第3篇:小学学校管理意见范文

1.要搞好学校管理,必须培养一批懂管理有能力的高素质校长

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管理知识,思路宽广,知识渊博,有组织实践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事在人为,关键在干,凡认准的事,要一干到底,毫不含糊,凡安排了的工作,要一抓到底,决不敷衍。要有争创一流的雄心壮志,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以强大的人格力量,引导师生正直做人,公道办事。用较强的管理能力,行之有效的一套,规范的管理方法,把国家统一的教育思想,目标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凝聚起有共同理想,有献身精神,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集体。

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校长是教师的带头人,是师者之师。这句名言对我启迪颇深。它使我深刻认识到:管理就是服务,而不是享受,领导就是奉献,而不是索取。校长要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和教学论文,时刻检点自己得言行。以突出的教学业绩赢得同行的好评。

2.要搞好学校管理,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违规必究,执规必严,奖优罚差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制度的条款内容要细,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管理目标,考核和测评的标准要明确。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形成优良教风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严格的教学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备、教、批、辅、考各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新任教师的合格课,骨干教师的优质课,实验教师的探究课,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的书写能力,普通话,简笔画的使用水平,学生学习中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等环节的学法指导上,都应制定有规定性指标和具体的,可操作的,可量化的考评细则,并落实专人,定期进行量化考核,及时通报考核结果,认真进行奖罚兑现。教学工作严格按照教研计划、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和课表。周中心工作安排表及课外活动表进行。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听课说课与评课相结合。教案实行教研组审批签字制度,没有审批的教案不得使用。作业批改限时完成,做好批改记录,反馈信息。做好辅导与讲评。教学工作检查,应重点解决个别教师备课不认真,上课不投入,作业批改不仔细,考试、考核谋歧途的教学违规行为。找准症结所在,确定弥补的有效途径。

违规必究,执规必严,奖优罚差。校长是各种制度的实施者,从目标的制定到落实,从过程的监控到终端的考核都要认真地加以执行。因此在执行中一定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徇私情,不论是谁违规,都要照章办事,从严处理。不能把制度写在纸上,讲在嘴上,挂在墙上。有规不依,违规不究,导致教学工作一盘散沙。

3.废除“家长式”管理,提倡人性化管理

第4篇:小学学校管理意见范文

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为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条件和成长环境,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规范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制度,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辽宁的重要内容,是扎实开展平安建设、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保障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强化公共服务、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带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实把规范和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努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为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构建和谐辽宁创造一个平

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明确农村中小学校车的营运性质和管理模式

校车是指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实行规范管理的、用于接送农村中小学生的公益性、服务性机动车辆。经营模式由各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采取政府购买、政府租赁、个人投资等多种模式,从业

主体可实行多元化。

各地要建立校车准入审批管理制度,做到“四个统一”:

——统一审批标准。校车必须是使用年限在8年以内、安全技术状况符合国家标准、相关设施齐全有效、7座以上的客车。校车驾驶人必须是驾龄3年以上、3年内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记录的本地居民。

——统一外观标识。校车的车体外观标识、驾驶人标识、跟车教师标识和乘降站点标识的式样全省统一。其中,车体外观标识式样由省公安厅制定;驾驶人标识、跟车教师标识式样由省教育厅制定;乘降站点标识式样由省交通厅会同省公安厅、省教育厅制定。

——统一检验管理。各地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校车管理档案,相关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每年定期对校车进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严把校车资格准入关。

——统一驾驶人教育。各地要对校车驾驶人实行统一资格管理,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交通安全集中教育培训。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校车行驶区间和车内空间,对驾驶人及学生进行道德法制等方面素质教育。

三、逐级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制度,要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属地化实施的原则。省政府建立全省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日常工作的督促指导和调度协调。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市、县两级政府也应结合本地校车管理工作实际建

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

市、县两级政府主要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中小学校车实施统一管理、制定政策措施、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其中,各市政府是校车管理的责任主体,各县(市)政府是校车管理的实施主体。县(市)政府要切实履行组织领导职责;各级交通部门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公路分级管理职责和权限,保证校车运行线路的路况完好,做好学校门前村屯公路交通标志的设置及维护工作,依法及时高效地受理并审批校车乘降站牌的设置申请,严厉打击校车从事除接送学生外的其他客运活动,避免因校车非法营运造成道路运输市场混乱。各级教育部门负责农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掌握本辖区内中小学校位置、学生数量分布和校车需求等情况,建立校车及其驾驶人管理档案;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汇总分析校车管理工作情况信息,向联席会议提出工作建议。各级公安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校车安全技术检验、校车驾驶人审验及安全教育,负责校车车体外观标识喷涂的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查处校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配合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各级财政、工商、税务、物价、保监等有关部门负责落实好校车相关税费减免补贴等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校车运营成本、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学生乘坐校车收费,由各市物价部门指导县(市)价部门根据校车运营状况和运营里程,按每生每月不超过20元的收费标准分别核定,有条件的地区逐步予以免收。

四、统一实行对校车相关税费减免、补贴等扶持政策

对专用校车统一实行以下政策:交通部门免收运输管理费、客运建设基金、综合性能检测收费,对普通公路通行费可实行月票制,养路费实行每车每年包缴6个月的优惠政策。公安部门免收校车办理牌照工本费。工商部门免收个体户工商管理费。税务部门按国家现行有关税收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保险机构对于投保商业车险的校车,按最大限度给予费率优惠,并建立校车理赔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负责理赔事宜。财政部门对校车给予政策性补贴,具体标准由各市自

行确定。省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适当支持。

五、强化规范校车管理的配套制度和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级政府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统一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努力,把各项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位、到人。各级教育部门要与本辖区内所有农村中小学校逐一签订校车及其驾驶人管理责任状,切实把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工作抓出成效。实行责任追究制,凡是因为工作不力、管理不善导致辖区内发生校车重大安全事故的,要按责任分工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二)强化调度督导。要逐级建立报告制度,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调度会,集中听取各地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要逐级建立评估制度,省有关部门统一制定校车管理评估办法,并组成专门督察组,定期对各地进行督导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调度、评估和督察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推进。

(三)强化监督管理。各级政府和教育、交通、公安等部门要积极履行监管职责,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村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为目标,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为重点,结合开展平安建设和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活动,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车集中排查整顿,严把校车及其驾驶人资格准入关,坚决杜绝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和报废拼装车辆接送学生,严厉打击手续不全、无资质车辆和驾驶人从事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四)强化宣传教育。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为载体,以广大农村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为重点对象,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教育和引导广大家长和学生,不坐报废车、货车、拖拉机、农用车等非法营运车辆,不坐超员、超速等安全无保障的车辆,切实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同时,要建立通报制度,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适时召开新闻会,广泛宣传加强校车管理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果,积极争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第5篇:小学学校管理意见范文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逐年增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正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为了抓住机遇,全面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职业学校的常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学籍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当前,根据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情况和生源状况,要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工作,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学籍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并有专门领导分管该项工作。学校要有专门机构管理及专门人员负责学校学生学籍工作。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应承担相应的学籍管理职责。全校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学籍管理体系。学校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领会学籍管理规定中的各项要求。同时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的框架内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学校要向学生宣传《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和有关规章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规定并自觉遵守。

三、严格执行《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认真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学校要依照招生部门的录取名册对新生进行核对。复查合格者即取得学籍。学校对取得学籍的学生统一建立学籍档案。

2、认真做好学生成绩考核记载工作。成绩考核包括操行和学业两个方面,是确定学生升留级及毕业的依据。考核成绩按学期记载,归入学生档案。学业考核不及格,成绩用红笔填写。所有成绩要如实填写,不得漏填。班主任要对所任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在学期中的表现真实客观地进行评价,认真填写操行评语。

3、学校要全面掌握在校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学校应严格控制学生转学和转专业。学生转专业须经学校批准。学生转学须具备学籍管理规定的转学理由。转学材料包括:转学申请、双方学校意见、转学学生录取名册复印件及学生成绩证明等。转入学校要负责对转学学生所缺课程进行补习和考核。毕业年级学生不得转学。

学校要认真做好学生休学、复学与退学等学籍变动的审批工作,有关材料放入学生学籍档案。学校要认真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情况表》,并报我局职社处备案。

4、学校要认真做好毕业工作。

(1)毕业班毕业、发证时间定在七月。我局组织对全市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毕业证书进行统一验印。

(2)毕业材料填报要认真如实地填写,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准确无误。在填写毕业验印花名册时,学生姓名一律按新生录取名册顺序填写。如在本届毕业生中有复读、外校转入、留级重读及往届结业换发毕业证书的学生,放入名册最后,并注明该生学籍情况。在填写毕(结)业证书时,一定认真、负责、仔细填写。毕业证书一经涂改,一律无效,不予验印。结业学生在两年内由学校负责安排补考,成绩合格可换发毕业证书。

第6篇:小学学校管理意见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专业课;管理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高校的专业课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近年来,高校逐步下放教学管理权限,不断增加院系教学管理的自,加强院系对本科生的专业课程教学管理,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笔者作为地方医学院教务工作者,主要是从事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结合学校专业课教学管理中的实践情况,来谈谈医学院校加强专业课教学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一、明确各级专业课教学管理的职责范围

高校专业课教学分为宏观管理和具体管理。专业课教学宏观的管理部门是学校的教务处,具体执行专业课教学管理的是院系。

1.教务处专业课教学管理的职责

为院系教务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和配合。为实现院系专业课的排课、教师的停调课、学生的选课、考试安排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务处将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以满足院系教学管理的需要;对院系专业课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监督与检查,以保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明确教学管理责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2.院系专业课教学管理的职责

教学院长全面负责本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负责教学督导、教学检查等工作;负责组织本院系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教材建设指导工作,本院系教学事故的处理、本院系学生的考试工作和学生考试违纪的处理等工作,负责本院系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系(教研室)主任负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教学任务的安排、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师备课和教案质量的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检查、课程考试方式和试卷质量的审核,加强课程建设、专业(学科)建设、教学大纲编制、教材选用与编写等工作,确保系(教研室)教学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

院系教学秘书、教学干事负责院系各项教学工作的协调和管理,负责制定全院各专业教学执行计划,负责日常学籍管理以及学生选课管理、教师停调课管理、考试管理等教务管理工作。

二、院系专业课教学管理实施原则

院系要充分发挥系(教研室)在教学组织和管理、课程建设、专业(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书育人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其基础性地位,更好地发挥系(教研室)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的保障作用。

1.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各系(教研室)负责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应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合理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相应科学的课程体系,并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改革,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编制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说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由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规定的教学内容、体系、范围与教学要求等,并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格式规范”进行编写。

3.专业课教材选用

任课教师或课程组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国内外先进的、适应我校本科培养目标的教材,并应有配套的辅助教材和专业前沿的教学参考资料。

三、对专业课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检查

专业课教学检查工作由院系负责实施。教学检查应贯穿于课程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应侧重于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检查,教师备课和教案的检查,教学方法的检查,课堂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检查,以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切实提高教师进行具体教学实践的能力。

四、加强专业课教学督导

专业课教学督导工作由院系教学督导组负责组织实施。院系教学督导组紧密结合院系实际,开展专业课教学秩序、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的督导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五、加强专业课教学研究工作

院系(教研室)要积极开展专业课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以教学改革研究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各系(教研室)要结合本专业教学实际,努力开展教学研讨、大纲研讨、教材研讨、教改研讨等教学研究工作,使系(教研室)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六、加强专业课的考试管理

专业课考试主要由院系组织实施。院级主考由各院系院长担任,院系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考试的安排,院系教学副院长协助院级主考做好本院系专业课考试管理工作,负责考试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配合教务处对学生考试违纪进行处理,负责督促检查院系试卷的印制、保管、发放及装订归档。院系应加强对专业课考试的巡视力度,促进良好考风,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

[2]刘昕.学分制与大学生教育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7

[3]黄宇.广西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第7篇:小学学校管理意见范文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1]。学科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等的基础功能单位,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要素,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在国家“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全国各高校更是将学科建设列为学校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平台对学校的教学、人事、科研等基础信息进行高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管理水平及办公效率。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工作,是提高学校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各高校在重视学科建设的同时却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科学、高效的管理会推动学科建设,反之将会制约学科建设与发展。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及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革新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已成为必然选择,一个科学高效的学科信息管理平台,将极大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工作,带动高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一、学科信息管理是学科建设管理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综合性、长远性、系统性工程,学科建设内容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位点申报、增设新学科、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重点学科,更重要的是学科方向的凝练、学科带头人和师资队伍的培养、科研水平和学术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贡献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内容自身的复杂性、多样性,使得学科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学科信息量相对较为庞大,如学科方向、师资队伍人员构成(学历、年龄、职称等人事信息)、项目课题、科研成果、科研平台、人才培养情况等,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科的各类信息将为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在指导学科建设、制定重大决策时提供重要依据,促进学科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强学科发展建设,提升学科竞争力。

 

(一)学科信息是学科建设情况的直观反映。

 

通过查看学科信息可以对学科整体情况、学科建设水平及层次有所了解,如学科骨干教师信息、科研获奖信息、重点实验室平台信息等都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性信息,是学科实力的具体反映。

 

(二)学科建设定位与发展规划需要完整系统的学科信息作为决策支撑。

 

通过对学科现状信息和既往学科信息分析总结,可以为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通过对学科信息变化情况追踪监测,可以掌握学科规划执行情况,及早发现学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调整规划决策。

 

(三)对学科建设成效评价需要学科信息作为依据。

 

通常,学校分管学科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需要对学科建设情况(尤其是对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学科建设信息将是评价学科建设情况的主要依据。此外,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全国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也可视作是对学科建设情况的全面检验,更需要全面系统的学科建设信息。

 

二、学科信息管理平台是实现学科建设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学科建设管理存在的不足。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建设的核心,但是各高校却普遍存在重学科建设轻学科管理的现象。以“学科建设”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检索近五年的学术论文有15500余篇,而以“学科管理”为主题近五年的论文数仅有270余篇,如此明显的差距表明了学科建设管理相对学科建设来说的弱势地位[2],从学科信息管理角度看,学科建设管理还存在如下局限:

 

1.在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制定方面。各高校往往注重宏观性、指导性的规划文件,缺乏行之有效的工具、平台支撑实际操作,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的落实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学科建设成效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

 

2.在学科信息管理方面。首先,目前学科建设管理人员在工作上仍然是手工或半手工方式为主进行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相对滞后,致使数据的保存更新和查阅工作较为繁重,业务部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学科建设日益增长的信息管理需求。其次,分散于各学院或职能部门的部分学科信息存储格式各异,如学科团队人员信息存放在人事系统、学生培养信息存放于学生管理系统,各学院存储的学科数据可能存在规范不一致、格式不统一的问题,使得学科信息难以集中,无法及时了解学科现状,产生信息孤岛,浪费人力物力。

 

3.在学科建设体系化管理方面。由于各学科独立进行建设,学科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很难对学科信息有整体上的认识和把握,无法从学校整体角度了解学科建设情况,进而给学科之间、院系之间学科数据的管理分析比较工作带来困难。

 

(二)依托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学科建设管理。

 

学科建设的系统性、学科信息的复杂性重要性及学科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必然要求创新学科管理模式,提高学科建设管理水平,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紧跟教育体制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步伐。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也称学科信息管理系统)是以网络化、信息化方式管理学科信息资源的软件平台,是实现学科信息科学管理、推动学科建设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立足于学科建设事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学科信息管理平台对学科建设管理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科信息管理平台能满足学科建设管理业务的需要。学科信息管理平台是在充分熟悉学科建设各环节、掌握学科建设管理者各方面需求的情况下设计的,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科信息的科学管理,满足学科建设工作实际需要,提高学科管理者工作效率。成熟的网络技术和C/S软件架构使得用户不必进行繁琐的安装配置,通过浏览器即可便捷地访问服务器进行一系列操作,方便使用、易于维护[3]。

 

2.科学规范地管理学科建设数据信息,为学科建设稳步推进提供保障。学科建设信息涉及的数据较多,学科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对学科建设所需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安全、稳定、规范的存储和管理,完整的学科信息有利于学科建设过程的常态追踪、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研究学科发展规律,促进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3.多角度的信息查询展示,为上层规划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学科管理者通过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了解学科的信息数据,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检索功能,针对信息或信息的要素提供不同粒度的查询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尤其是可视化的方式)地展示学科信息可以使管理者对学科状态有直观的认识,及时掌握学科建设情况,更好地为决策提供支持,是学校管理层非常迫切的需求。

 

4.实现层级式学科建设管理。利用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为学科、院系、学校不同级别的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功能,在满足各级单位学科建设管理需求的同时构成完整的管理流程,将分散的学科数据有效整合,并给予不同的系统用户不同的操作权限,确保学科建设信息数据业务上的安全性。

 

三、学科建设管理的思考

 

方法决定成效,运用何种管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科的建设发展。通过学科建设管理平台的运行建立学科信息库,使学科建设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将原本琐碎繁杂分散的学科信息有效整合并管理的井井有条,不仅提高了学科管理人员的办公效率,更为学科建设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支撑,使学科建设工作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更有效地落实。在我校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学科信息管理平台对学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在后续的学科管理工作中将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对学科建设进行常态追踪管理。

 

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作,学科管理更要做到久久为功,坚持学科建设常态化跟踪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稳步推进学科建设。

 

(二)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学科管理。

 

一流学科建设要有一流的学科管理,高校要及时反思,总结经验,避免闭门造车,结合实际情况向国内外优秀高校学习,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紧跟时代潮流,革新管理模式、管理技术与管理理念。

 

(三)进一步优化学科信息管理平台,革新管理技术。

 

一方面,学科信息管理平台除了提供基本的信息管理功能外,智能化的功能是一个新要求,数据挖掘技术、决策科学的发展为系统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智能化系统提供更科学的管理模式是未来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学科信息管理平台的有效运行需要学科信息维护人员及时客观的维护系统数据,需要管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是学科建设整体信息有效的基础。

第8篇:小学学校管理意见范文

关键词:初中学校;食堂管理;师生

由于近期出现很多学生在食堂吃饭集体中毒的新闻,为了避免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我认为有必要规范食堂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师生的身心健康。

一、健全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食堂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落实岗位职责。首先,要建立健全的领导班子专门负责食堂的管理,并将其岗位职责落实到个人;其次,要建立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对学校食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并设置专门的食品管理人员,以保证食品的新鲜安全;再次,要健全食堂物资采购和验收制度,并将采购价钱在食堂门口公开,严禁胡乱收费;最后,要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在学生用餐期间,严格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出入食堂,以保证学生的用餐安全。

二、加强过程管理

为了给师生提供一个经济、营养、卫生、安全的饮食,学校要为食堂配备必要的设施,例如,餐具消毒设备;其次,加强食品卫生与质量的管理,在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学校食堂采购的各类食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并满足初中生对营养的需求,尽量做到营养均衡、搭配合理,并严禁使用过期的食物;再次,加强成本核算,严格控制伙食成本,学校食堂饭菜的定价应合理,最好进行明码标价,严禁私自提高价格,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要进行严厉处罚;最后,加强食堂队伍的建设。如,学校定期组织食堂人员进行体检、培训,保证他们具有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进一步保证学生的饮食健康,为学校食堂的用餐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强化监督检查

对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食堂的安全管理小组要不定期对食堂的饭菜质量、价格等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师生用餐的安全性。另外,学校还可以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评选出最受欢迎的食堂窗口,并为其授予荣誉证书,鼓励其再接再厉。

总之,要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就要建立健全学校的食堂管理制度,落实到个人责任,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加强过程管理以及监督检查,以保证师生在学校食堂用餐的安全,进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9篇:小学学校管理意见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探究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同时教育事业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影响,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事业向现代化发展。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经营效益,将信息化建设引入高校教学管理中,适应了时代的需求,是教育事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信息化是指以信息化技术为主的新生生产力,在发展的过程中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变化的过程。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管理中,在教学管理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上,建立信息网络系统,集合教学信息流、办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应用,优化办学设施,不断地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事业整合的结果,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学管理工作一直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表现出细、杂、乱等特点,在具体的工作中重复性较强。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招生人数增加,这就为教学管理带来困难,传统的信息采集模式相对的数据准确性较差,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还不是很高;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改变了传统的数据采集模式,资料的准确性更高,工作效率更快,为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

(2)有利于管理结构的优化。目前我国的高校管理结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抓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另一部分主要负责教学质量的工作,这样的管理结构,组织结构分工过细,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范围过小,工作的效率不高。在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下,决策层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掌握更加全面细致的信息,为学校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根据决策的需要对大量的基础数据进行各种分析、统计和处理,为决策层做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保障。

(3)有利于规范教学管理工作。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人力进行,通过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资料收集,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依据,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资料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在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下,教学管理实行网络化的集中管理,学生可以进行网络选课,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容易被掌握,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也通过网络记录下来,方便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学生课程学习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保密的,只有少部分人有权限进行查看和修改,规范了教学管理工作。

(4)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只是作为旁观者的角色,在教学管理中没有一点地位,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教学管理中。在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技术可以随意地参与到教育管理中,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网络技术成为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

(5)有利于教学管理向国际化发展。在信息技术没有广泛应用前,各国高校间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交流得非常少,交流的代价非常高。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将面临着国际竞争。教学管理向国际化发展就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各国之间实现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的相互借鉴、教学管理经验的交流、教学管理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学资源的共享等。在交流中,发现我国教学管理的不足,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开创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管理道路。

总之,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经济效益。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学校的必然选择。高校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科学地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