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辅导孩子的经验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愈发重视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作业也跳出原先的固有模式,以拓宽学生课程资源面、让孩子在和家长共同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乐趣为初衷的家长作业应运而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孩子、家长、教师、教育部门存在多方面不合理的观念做法,使家长作业逐渐偏离其初衷,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我们采取问卷调研与文献查阅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分析其偏离初衷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可以有助于家长作业回归初衷。
关键词:家长作业;现状;偏离初衷;原因及对策
一、家长作业偏离初衷的原因分析
(一)孩子方面的原因分析
依赖心理重的孩子无法独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遇到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习惯性地向他人尤其是父母求助,甚至将作业完全交给父母。部分学习缺乏积极性的学生,其学习努力程度不够,学习十分被动。有孩子在校学习时,由于学习不够主动投入,课堂效率低、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知识技能水平与班内同学脱节。
最后,在家庭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的学生,疏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作业拖沓或是敷衍了事。
(二)家长方面的原因分析
许多家长在和孩子一起完成作业时缺乏互动,选择了单向审查式;由于大多数家长接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甚少,在参与应由孩子独立完成的作业时,家长喜欢在其中扮演教师的角色,采用监督、控制等参与方式,超越了自我角色定位,甚至教孩子与学校老师所授相冲突的方法、策略;也有家长没有耐心和精力陪伴引导孩子完成作业,转而选择粗暴地代替孩子完成。
此外,当前就业态势异常严峻、人才竞争格外激烈,在焦虑心态的辖制下,家长难以做到逐步放手,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业负责,一定程度上使家长作业偏离初衷。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分析
一味信奉“量变引起质变”的教师不加筛选,随意、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导致学生为按时完成作业而让家长代劳。也有教育经验不足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无法合理评估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或是急于求成超前教学,违背教育规律,给作业层层加码,布置一些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作业。部分责任心欠缺的教师利用当代家长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以及关心孩子学习的特点,把家长作为学校知识教育延伸和作业辅导、作业批改的工具,减轻自身工作任务、转嫁教学压力。
另外,部分教师忽视解读剖析上级教育部门指令精神这一环节,缺少对上级政策的解读,将指令原封不动转达给学生,让学生和家长都束手无策,从而让家长作业变了味。
(四)教育行政部门方面的原因分析
在布置下达任务时,教育行政部门不深入了解基层教育的情况,一味照本宣科或是原样照搬邻省市经验方法,无法给广大教师提供合理布置作业的行动指南。
由于缺乏对何为“家长作业”的明确界定,教育部门难以为教师布置作业设置“警戒线”。且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布置作业实际情况的监督始终不够到位。
二、家长作业回归初衷的相应对策
(一)学生方面的相应对策
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孩子必须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坚持独立思考,不能过分依赖家长。对于缺乏自觉性孩子来说,可以有目的地制定学习计划,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形成正向反馈,以培养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
(二)家长方面的相应对策
家长应专注于孩子的学习现状,切勿好高骛远,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长,才能真正给到孩子帮助。在配合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参与的形式,包括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分配时间,如何科学引导孩子,如何向教师提供关于孩子学习的合理反馈等等;
参与度也是家长应该关注的一点,在与孩子共同完成作业时,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控制自身的参与度,并在不断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调节参与度,切勿全权代劳。
(三)教师方面的相应对策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结合学习本身的需要,布置一些针对性强、灵活多变的家庭作业,让孩子对家庭作业充满兴趣。但也应该注意,要合理安排作业难度,不让作业成为家长的负担。
其次,教师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在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应该让家长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布置家庭作业也应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而且,教师应该从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理想等多方面提高教师素质,深化其对教育的理解,进而坚定教师更好地教导孩子的理想信念。
(四)教育部门方面的相应对策
教育部门只有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才能真正从实际出发,实行正确有效的工作指导。只有深入了解学生老师的基本情况,才能更准确地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的进行。
其次教育部门要建立作业质量监督、总量控制制度;创建作业质量监督机制。学校教务部门要定期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完成的质量、总量。此外,教育部门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对监督机制进行不断调节和完善,以保住家长作业不偏离初衷。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教育局要将建立全市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不定期对学校学生家庭作业情况进行检查。
三、结束语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家长作业能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保障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知情权、鼓励家长督促孩子学习、增加孩子动手实践的机会、拓宽孩子视野、培养各方面兴趣等等。我们发现并提出家长作业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结合当地情况与社会实际,以小见大,从W生、家长、教师以及教育部门自身寻找改进的方法,旨在能更好地开展家长作业,使家长作业能够回归初衷,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顾应凤.中小学生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调查研究[D].宁波大学,2015.
[2]邵丹妮.家长对家庭作业管理的伦理关怀智慧研究[D].宁波大学,2014.
[3]陆露.小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4]高英.中小学生家庭作业行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5]田虎,贾玉霞,王娟.家长检查学生作业现象的考量与建议――基于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视角[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89-91.
[6]李云,桑青松,凌晨.家长参与学生家庭作业的类型及其价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4:89-91.
[7]任宝贵.家庭作业的家长介入[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4,01:151-155.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小学生; 学习成绩;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智力开发、个性培养和家庭教育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父母教育方式直接作用于亲子互动过程,对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三年级初始,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在一、二年级成绩一直很好,甚至常考满分,可到了三年级成绩直线下降。的确,三年级教师授课量很大,家庭作业较一、二年级明显增加,学生的压力感明显。而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要使学生顺利的完成这个过渡过程,除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之外,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帮助。故本研究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学校工作和家庭养育提供建议和指导。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南昌市某小学三年级中随机整群抽取其中一个班级51名学生为对象,年龄为9-10岁。
2.方法。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调查[1]。问卷是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佩瑞斯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问卷为4点计分法,1=从不,4=总是。由于目前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故计算时删除量表中的“偏爱被试”因子,父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素分别为:“情感温暖和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的4个因素分别为:“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干涉和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得分越高,表明父母在某个因子上行为表现越多。
发放问卷51份,回收有效问卷49份,收回有效率为96.1%。其中男生27名,女生22名。学习成绩为期末全校统考语文与数学成绩的平均分。
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录入数据,统计方法是描述性统计、配对t检验、2个独立样本t检验。
二、 结果
1.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情况。由表1可见,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均较高(均数分别为51.7和54.2),其次母亲的过干涉与过保护(均数分别为34.7)。
2.不同性别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男女生对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的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3.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小学生期末考试的平均分为86.8±9.78,最高分99分,最低分51分。
由于成绩呈偏态分布,故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学习成绩均呈正相关,即父母越关心孩子,孩子的成绩越好。父亲过分干涉与学习成绩均呈负相关,即父亲越干涉孩子,孩子的成绩越差。(见表3)
三、讨论
1.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应该是很温馨的,但是在从平时工作观察发现,家对某些儿童意味着港湾,对某些儿童则意味着樊笼,而对某些儿童却意味着战场。从本次调查结果可见,虽然全班学生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较多,但是也有学生给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评分仅为30和35,父亲严厉程度评分高达39分。可见,这些学生感受到父母的温暖是有限的。因此,建议教师在工作中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帮助家长认识到关心温暖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成长的益处,指导家长尝试改变对待儿童的态度。
本研究中发现,母亲的过保护和干涉得分较高,这可能是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导致父母性别角色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严父慈母”的文化模式依然占据重要地位。母亲对子女教养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要比父亲多,她们经常给子女以鼓励与赏识,给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同时,她们又为了不使孩子受到伤害,过分地给予了保护。
本次调查发现,家长对男女生的教养方式无统计学差异,这与国内的研究不一致。国内有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男生比女生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这可能是与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待男孩女孩的态度与传统的观念不一致有关。
2.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教养方式是考察父母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养育行为是如何影响孩子在学校中获得成功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其成功的表现之一。本研究发现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学习成绩均呈正相关,即父母越关心孩子,孩子的成绩越好。父亲过分干涉与学习成绩均呈负相关,即父亲越干涉孩子,孩子的成绩越差。这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原因是:父母对孩子各方面的关心程度高,对孩子的学习也关心,给予帮助和辅导多。或者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学校适应性及成就动机是有关系的。诸多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的人格、成就动机、学校适应性等是有影响的。父母以关心理解、温暖的方式养育儿童,儿童可以成为外向性格、情绪稳定。父母过分干涉、拒绝否则甚至是陈发严厉的态度对待儿童极易造成儿童的情绪不稳定。有学者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对儿童的学校适应行为有较显著的积极影响,而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对儿童的学校适应行为有较显著的消极影响。
3.建议。小学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尤其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家长指出,父母用严厉、惩罚等的经验方式去教育子女与时代不适应,这不但易使子女产生抵触、不满情绪,形成逆反心理,而且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极为不利。父母应该在良好家庭氛围中关注和培养子女的健全人格,对不同时期、不同性别的儿童分别进行心理辅导。父母应面对现实,对子女学习成绩不能期望过高,成绩落后时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积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多鼓励、少批评,逐步提高,特别是母亲在积极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多给予子女关爱,互相理解,多与子女沟通,有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同时,教师也应该特别关心那些受父母关爱少的学生,在学校范围内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和教师的关心,以更好得促进这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61-167.
[3] 谢蓓芳,方永年,林永清,励文绢,陈勇华.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适应行为学业成绩的关系[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05):571-573.
[4] 赵兴奎. 中年级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J]. 小学教学研究,2009,(09):54-56.
[5] 李燕芬,李廷杰,邹宇华,梁桂玲. 父母教育方式与个性对小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03):201-202.
[6] 徐慧,张建新,张梅玲.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2008,(04):940-942, 959.
[7] 汪琼.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探析[J].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05):62-6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培智学校已经逐年从招收轻度智力残疾学生为主向以招收中重度学生为主,含多重残疾学生。这些智障儿童从总体上来说,主要存在两方面缺陷:第一、心理年龄低龄化,显现出与正常低龄儿童相一致的“自我中心”现象;第二、具有适应缺陷。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学校生活以培养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核心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技能、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学会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而一年级就是他们社会生活的起点,这些儿童入学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缺乏大量的经验准备,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开展。
二、有效开展入学教育的基础
(一)接案咨询,深入了解儿童的发展现状
智障儿童个别差异大,他们接受能力、爱好、兴趣都存在明显差异。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一般是无法施测的,很多信息来自于教师在自然状态下对新生进行观察和对家长详细访谈获得。观察与访谈的目的在于分析智障儿童入学适应的不良表现及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等。首先由一年级班主任向儿童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儿童的年龄、兴趣爱好和致病原因和家庭生活环境等信息,并详细记录《接案咨询登记表》、《学生自然情况调查表》。在此基础上,安排专任教师,运用《语言量表》、40项智力筛查测试题、社会适应能力简易评估结果表、运动能力简易评估结果表,对每个孩子语言能力、生活自理、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情感和学习意识等领域进行筛查测试,并分析记录,使一年级的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有较全面的认识了解,教学时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二)检核分析智障新生学校生活适应性的问题
正因为有了前期对智障新生的充分了解与深刻认识,针对智障新生入学后哭闹不止、情绪无常、吵闹着要回家、有的甚至需要父母陪读等现象,我们认为首先应树立学生“我是一名小学生”的心理意识,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适应校园生活环境,熟悉校园里的老师和同学,学会与人沟通交往、与人相处,对校园集体生活产生积极愉悦的情感,学会基本的自我管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基于这种认识,围绕新生入学适应的环境和内容,我们制定了《培智学校中重度智障新生检核表》,表中把新生入学适应的内容,整合为:是否有上学的意愿;能否按按时到校;能否找到自己的班级、座位;能否认识老师和同学;在校园里,能否能和老师、同学打招呼;是否愿意参加班级(学校)活动;能否找到男/女厕所;能否找到食堂、宿舍;能否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能否仿写仿画;有没有情绪行为问题等12个项目。其中情绪行为问题具体分为32种,是我们依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对智障孩子的各种情绪行为问题总结归纳出来的。每个项目分三种情况检核:“0”为学生完全不会;“1”为在教师或家长协助下完成;“2”为学生会或能掌握。按照这种检核标准,我们于2010年12月逐个对2010届每个入学新生进行检核,并根据检核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出智障新生在适应校园生活环境方面出现困难的原因。
在检核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一年级新生中对“上学”具有明显的抵触情绪的有3人,约占一年级总人数的25%;不能按时到校上学的有9人,占75%。我们通过检核发现,92%的新生需要家长和老师教育提示,才能与人(老师和同学)打招呼。8%的新生见到陌生的老师和同学的反应是胆怯退缩,躲藏在父母的身后,不愿说话。情绪行为问题统计表也表明:学生缺乏与人相处的恰当方式,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需要。课堂上,智障儿童不能集中注意力是具有普遍和典型的情绪行为问题。经调查,大多数的儿童有过上幼儿园的经历,但在幼儿园里均处于看管状态,书写能力很差。92%的新生参加集体活动次数少,经验不足,体验较少。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导致他们缺乏与人交往的语言沟通能力,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不适应师生、同学关系,也不适应个体角色变化。
三、构建中重度智障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为了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适应、融入校园集体生活,我们以学校为主,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资源,分别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层及家校合作等角度构建中重度智障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一)制定智障新生入学教育网络目标
入学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通过对一年级新生能力评估和学习需求的分析,依据《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我们明确了智障新生的入学教育目标:在较短时间内能熟悉校园生活环境,认识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学会交往、沟通;能进行基本的自我管理,并且乐于接受学校教育。立足于智障新生的发展需求,我们采用网络式编写入学教育目标:以“智障新生适应校园生活”为核心,在内容上注重功能性、生态性及生活化,从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出发,把单元活动主题和教学目标有机整合,逐步细化、分解成四级子目标,为教师开展入学教育,实施校本教学提供依据。为了能让使用网络目标的教师清晰地了解我们的意图,我们课题组还编写了一段“前言”,对知识、技能、情感三维入学教育目标进行具体介绍:知识目标包括:学校、师生、功能区、活动区,主要让学生认识学校名称、老师和同学、厕所、操场等。技能目标从“适应学校、适应自我”两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自我管理技能和与人相处沟通的技能。情感目标包括“爱护环境、沟通表达”两方面,引导学生树立爱学校、爱班级、讲礼仪、乐意上学的意识情感。本目标既可作为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前测以及制定教育训练基线用,同时也可作为教育训练结果的后测使用,从而检验出教育训练的效果。
(二)编写入学教育校本教材,开展入学教育主题活动。
中重度智障学生终将回归社会主流,教给他们实际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让他们将来能生存、有发展,是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杜威曾经指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微型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根据中国教育情况,批判了杜威的教育生活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张“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需要教育,教育不能离开生活,这就是生活即教育所蕴涵的真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让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特殊教育应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中重度智障新生校园生活适应性教育内容与校园生活实践融为一体,要使入学教育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源头。
基于以上认识,为系统地开展智障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我校根据一年级智障新生的特点,从适应校园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着手编制了《我是快乐的小学生》入学教育校本教材,具体包含“我爱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我爱学校”、“我爱上学”等三个单元,依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阶段性、顺序性和连贯性规律,每个单元按一定逻辑关系排列校园生活中的人、事和活动,内容涉及沟通社交、环境认识、自我管理等多个领域和学科。
教师立足不同的学科特点,围绕单元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从不同角度引领学生熟悉学校的环境,认识校园里的老师和同学,体验校园生活,懂得遵守群体规则,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使他们的行为朝着教师引导的方向发展,并且乐于接受学校教育,自然接受从家庭到学校产生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活动环境的变化,达到适应校园生活,热爱校园生活的入学教育目标,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以“我是小学生”子单元为例,首先让学生认识书包,“我”背着书包,到学校上学,建立“我是小学生”的概念,以此为核心,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书本、文具盒、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各学科立足不同的侧重点可开展参观校园,欣赏《美丽的校园》图画,歌唱、律动表演《上学歌》等活动,引领学生悄然熟悉环境,适应自已的角色变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每部分的内容里还包括家庭辅导和温馨提示两个环节,其实质是简单的家庭教育技术指导。鉴于学校学校的发展变化和人动,入学教育校本教材采用活页装订法,便于对教材内容变更、修改,实现资源再利用。
(三)加强家庭、学校联系,达到教育的一致性
中重度智障新生的校园生活适应性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也不是单靠学校或家庭能够完成的,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同步进行。
1.认识一致
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相互交流,并就培养细节、方式、方法形成共识,达到教育的一致性,例如:在“我爱上学”入学教育单元,教师教育孩子要按时到校,不迟到,这就需要家长在家督促孩子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建立“按时到校”的上学意识。为了提高新生家长对智障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共同做好孩子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工作,我校编制了《家庭教育知识读本》,其内容分为两大块:一块是阅读资料,搜集整理了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对智力残疾的分级以及唐氏综合征、自闭症儿童、脑性瘫痪、多动症等病因、预防、教育康复干预等措施。另一块为我校教师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撰写的新生家庭教育札记,深入分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及有效开展家庭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编制《家庭教育知识读本》,一方面可以作为新生家长学校的专用教材,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另一方面也方便学生家长进行自学,更好地配合学校老师开展教育教学,让孩子能尽快融入校园环境。
2.要求一致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一年级既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因此教师根据每个智障孩子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步实施入学教育,帮助孩子适应校园生活环境。在家里,家长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教育,耐心地鼓励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引领孩子参加社会交往、社区服务等活动,为他们顺利融入生活、适应生活奠定基础。在开展“我是小学生”入学教育内容时,教师在学生认识学习用品后,教学生进行整理书包,要求学生在下课时、放学时要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为了强化训练学生这项技能,家长在家也应紧密配合学校,督促孩子晚上做完作业后,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把自我管理的技能培养落实、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
为了能把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每一个单元和环节都能落实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广泛浏览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家校联系手册,参照借鉴了幼儿园的家庭联系本,汇编了具有特殊教育特色的《家校联系工作手册》,手册中附上学校的简介,让新生家长能理性认识特殊教育,同时以“共同关注,引领孩子成长”———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的形式,让新生家长详细了解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及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充分引导孩子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同时以此为家长和教师交流平台,教师可从学校角度出发,登载学校大事、班级大事、班级好人好事,还可登载近期教育重点及家长注意事项,对家长教育孩子进行简单的技术指导,可涉及如何指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可对家长为班级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或某个学生的出色表现进行表扬,也可展示学生个人才艺作品等,让学生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成长与进步,充满信心地配合学校做好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和巩固运用。家长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反馈孩子在家里作业情况及进展,也可向教师提出工作建议或意见。例如,在《我爱教师和同学》入学教育中,新生认识老师和同学后,老师会教学生“早上好”、“再见”等礼貌用语,让学生学会打招呼,为了让孩子学会灵活运用礼貌用语,教师可在《家校联系工作手册》中,建议家长创设机会带领孩子参加社会活动,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交往,体现“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育宗旨。家长可就孩子在孩子与人交往沟通中的表现及存在问题进行反馈,以便教师调整教育策略,有的放矢地加强个别化教育,家校联手帮助孩子顺利适应校园生活。
《家校联系工作手册》不仅是家校沟通的桥梁,也是孩子成长的见证。在今年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中,我们试着投入使用了《家校联系工作手册》,从目前使用情况表明,工作手册对初次入学的新生家长帮助很大,给予家长和孩子充分的入学准备。家长和老师的联系明显加强了,老师能清晰掌握每个孩子在家的训练进展,家长也能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这种交流,让家长看到了孩子的点滴进步,增强了家长对孩子、对学校的信心,家长们都能积极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在家长们反馈意见中,家长都对学校和老师的工作表示满意。
(四)配备协同教师,开展协同教学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培智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源对象已从过去的轻、中度学生而逐步转向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这些学生除了智力低下外,同时还伴有多重残疾,学生个体差异大。刚入学的新生还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表现为哭闹不止、情绪无常、吵闹着要回家、有的甚至需要父母陪读等不适应行为。课堂上仅靠一名教师不能照顾到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学校管理层也关注到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为一年级配备协同教师,开展协同教学。“协同”思想是现代系统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合作。“协同教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工作团队,共同策划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时,立足不同的学科和教学需要,分主讲教师和协同教师。主讲教师是执行教学设计的主要人员。协同教师则配合主讲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让每个孩子都能融入在集体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积极思维,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开展协同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点名活动中,主讲教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名字卡片,使用小夹子挂在树枝上,有的学生因手指精细动作不够协调,不会使用夹子,这时协同教师则手把手地教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忪”夹子的动作,再使用夹子把卡片挂起来。协同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每日活动:点名活动、上课、课间、大课间活动、“两操”、排队放学等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实践证明,这种师资配备模式,有利于班级管理和教学的稳定,增加了师生接触与交流机会,从而较快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后继教育工作的推进。
(五)加强教师培训,汇编入学教育工作指南
为了做好我校招生工作,我校每年在招生前成立招生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分管教学的校长、业务部门负责人及一年级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让一年级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参与招生工作,目的是通过详细的观察、访谈、检核、测试,让一年级的教师对所有新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有较全面的认识了解,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为了能让一年级教师明确各自职责及职业要求,准确把握我校的招生业务,我们汇编了《入学教育工作指南》。这本工作指南包括两部分内容:教师素养篇和新生入学工作篇。
教师素养篇立足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而提出的专业发展要求、不同教学岗位的职责:①培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②培智学校教师情绪管理的方法;③一年级科任教师的要求;④协同教师工作职责。新生入学工作篇则从招生业务入手,首先介绍中重度智障新生入学工作实施办法,详细列出招生所用的接案咨询表、自然情况调查表等各种表格,让招生小组人员明确我校招生流程及业务操作,有效地为教师开展招生工作提供支持与指导。按照以上入学教育工作体系,在一年级教师、家长齐心协力的支持配合下,我校的入学教育工作一直扎实有序地开展着。从2010届和2011届新生入学适应检核数据纵向比较可以看出:我们实施的入学教育是扎实有效的,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显而易见。一年级新生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快乐融入,让所有的家长感到欣喜和激动,也让我们的老师体验到成功与收获。更让人意外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多数学生还能准确地认识自已的名字、一天的课程名称,这让我们的老师更坚信,这些孩子具有一定的潜能,有待我们每个人用心去挖掘。
实验研究报告
一、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竞争日趋激烈,在这场世纪竞争中,关键问题在于人的素质,未来人才竞争是一种全面素质的竞争,其核心将是科学素质的竞争,提高我国青少年科技素质,加强科技教育是保障我国“科教兴国”战略顺利实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战略性工程。目前,由于我校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科普体系,科普活动存在表面化、形式化。没有真正的从学生实际出发,走进学生当中切实有效的开展科普活动。在学生科普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搞小发明、小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太多,有的表现在制作材料难找,无法把想象变成现实。有的根本就不知道小发明怎么做,还有的是因为得不到别人的指导和家人的支持,往往半途而废,在科普调查中还反映出学生科普知识知道的较少,能够应用于实践的更少,因此学校每次科普活动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数学生在活动中没有体验到乐趣,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此项实验研究总结出学校开展科普活动的成形经验,正确引领学生在科普活动步入正确轨道,能够有效解决小学生参加科普活动中存在和各种困难,给学生创造出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最终使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增强,以此来推动学校创新教育的开展。
二、模式的基本意义与基本特征
本科普活动模式的假设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和牵领学生通过参加科普活动,提高自身素养和实践能力。养成终身创造的习惯,减少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探索出一条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加的科普活动新路,为适应新世纪科技时代的严峻挑战,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科普活动模式的理论依据
(1)《纲要》的内容和目标要求:以科研为依据在对原有经验总结和提高的基础上,完成中小学校实施《纲要》的基础性工作。提出在中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较为普遍适用的活动模式和行动方案。
(2)《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章节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的内容。
(3)依据教学论关于发展儿童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培养等原理。
(4)吸收和平借鉴了和谐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
“手拉手”科普活动模式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在科普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及创作作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科普知识。化难为易,变枯燥为有趣。使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手牵引下,享受到科普快乐,树立起科普信心,走向成功的彼岸。
“手拉手”科普活动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1、亲近性。通过调查问卷、谈话等方法了解掌握学生在科普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住学生学习、年龄特点,科普活动走进学生,让学生感到“跳之有获”。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科普活动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是本模式最大的特点。
2、趣味性。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风格迥异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到科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3、联合性。学校与家庭、社会联合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将学生的科普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
三、模式的基本架构
(一)模式研究的目标:
1、科研目标:即通过实验,构建普遍适用的科普活动模式。
2、育人目标:适应新世纪人才意识的需要,努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情感,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使其创造力不断增强。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意识,激发他们创新感,养成终身创造习惯,促其创造力不断增强。
培养学生一定的科技素养
了解一些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概况
懂得现代科学的一些浅显知识
知道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
养成刻苦钻研,努力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
学会观察自然界的事物,自然现象,认识并进行分析。
扩大学生知识领域,丰富表原储备。
多参加创造活动,养成良好想象习惯。
积极思维,大胆幻想。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能看懂一些简单的制作图(如展开图、立体图、线路图)
能掌握一些简单作品的制作方法
初步学会用刀、剪、尺、锯、电烙铁等工具。
初步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逐步形成学生能独立写出实验报告,并能初步综合分析实验中发生的一些简单现象。
3、工作目标:以科普活动模式研究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我校的深入开展,力求在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内部管理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把我校办成“科普活动”特点有较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先进学校。
(二)模式研究的要素及关系
“手拉手”科普活动模式主要研究学生作为主体在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 的主导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而在科普活动中家庭和社会又发挥其怎样职能作用。学校、家庭、社会携起手来,这支大手来拉动学生们的小手。使其尽快成长。学生作为关键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各要素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促进科普活动的向前发展,提高科普活动质量。见下图:
学校
学生
社会
家庭
(三)模式研究的内容:
1、学校与家庭、社会联合开展科普活动的研究。
2、在新课程体系中,创造性教学与学科渗透的研究。
3、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提高科技水平方式方法的研究。
4、模式实施的主体
实施主体是学校学生,同时也探索与家庭及社会联合开展科普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四、模式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一)模式的组织管理
1、内部体制:(1)成立课题组:以区、校专职领导组成指导组,选拔有科技特长,热心于科普活动的校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全校教师密切配合。
(2)建立组织管理体系。有条不紊地开展科普活动。如图:
指导组
课题组
实验组
科任组
活动小组
活动小组
活动小组
活动小组
学生
(3)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年青化的科技教师队伍,带动全校教师提高科技水平。
2、外部体制:
(1)建立建全各种规章制度,建立评估和奖励机制。
(2)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建立家庭科普活动运行机制。
(3)发挥校少先队组织职能,搞好校内、校外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模式的运行机制:
1、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法:设计各种调查表,通过召开座谈会,找学生个别谈话,进行问卷调查,家访及走访社区等形式按科普活动内容调查了解学生、家长的各种思想状况和实际表现,同时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科普活动打下基础,为课题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2)实验法:主要是自然实验法。通过“科普”知识讲座和各种形式,多渠道的科普活动,提高学生及家长的科普认识,探索科普活动模式和运行机制。
(3)行动研究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基本以学校学生自然状况为研究对象和背景。在研究中可以随时根据研究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研究假设与研究的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
(4)比较法:通过对实验前后学生在科普意识与科技水平等方面的横向、纵向比较,验收活动模式的可行性和实验效果。
2、基本策略
(1)激趣策略:小学生与一生俱有的好奇心是科普活动的源泉,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因此科普活动要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典型活动。
(2)鼓励创造策略:如果学生们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会了自信,尊重学生在科普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教师要学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
(3)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实践策略。学生在开展科普活动中,应该是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文秘站:引领者、帮助者,帮助者和服务者,是学生们的亲密伙伴。
3、基本途径
(1)改革科普活动内容,富有兴趣,吸引学生乐于参加科普活动。
改变传统的科普讲座中较深难懂、学生感到枯燥的科学原理简单灌输组学生的做法,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融入到生动的游戏当中,有趣的实验当中、故事当中,通过奇妙有趣的“动脑筋”练习,加以巩固。例如:选编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系列》丛书中的内容,使学生在听到生动有趣的故事的同时,学到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蕴含的科学知识。同时利用校园网、多媒体教学手段及大量的影像资料,将科学知识直观形象介绍给同学们。让学生们感到学科学原来是这么简单,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信心和兴趣。为方便学生记住这些科学常识,学校引用或创编了科普诗歌,儿童歌谣、谜语等易学易记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地震前兆歌谣》等,同时在开展科普活动过程中也常常开展自己创作科普童话,诗歌、儿歌、小故事、科幻画、科普知识竞赛等富有创造性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科学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通过参加有趣的科学游戏、参观、浏览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学到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科学小论文征集创新方案设计等。
(2)整体上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使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科普活动。
学校不断加强素质教育,明确提出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不允许教师课内损失课外补,严格把好作业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技活动,保障科普活动质量。
(3)学科渗透,发挥科技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科技教育的主渠道。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开展科普活动中进行学科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①我校进行了省创造性教学实验研究,(现已结题)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例如:在制订学科计划时,适时向学生传输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最新科技发明等前沿内容。弥补了教材因时间因素一些知识点滞后的缺点。
②把握学科特点,发挥学科优势,渗透科学技术教育。
小学自然科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十分广泛。应该成为科普活动的重要窗口,科普学习的主要阵地。我校又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新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研究》科研项目中的《新教材典型课例研究》的研究课题。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科普活动有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实践能力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都起到积极作用,其它学科在教学内容中都有涉及一些科普活动,有的内容看起来没有,但仔细琢磨,善于挖掘,就会成科普教育的切入口,产生发散作用,来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总之,利用小学各科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科普”教育内容,把科普活动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渗透的形式有直接渗透、间接渗透和相机渗透等。
③科普活动与德育教育、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科普活动同德育教育、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先锋模范作用,让科普活动走进三会(队会、班会、晨会),在科技周以及重要的科学纪念日,举行社会宣传实践活动,开展访问科学工作者活动,办好科技节,头脑运动会和科普之冬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营造科普活动氛围,创设科普活动环境。办好科技走廊,宣传橱 窗,订阅科普报刊,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园教学网,播放科普知识宣传片,校广播站定时播放讲“科普”故事和科普新闻。建立校园“科普活动”基地,开展班级,校际间的科普活动比赛,自编科技小报比赛,科普知识智力竞赛,举行科普内容的文艺汇演等等,以丰富形象的教育内容,浓厚的科普氛围,促进学生科技水平的提高。
(4)科普活动与家长学校相结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在抓好学校科普活动的同时,对家长进行科普教育,让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创设良好的家庭科普环境与学校一道共同抓好学生的科普教育。①办好家长学校。我校是省家长学校实验校,通过家长学校,采用专题讲座,播放学校科普活动录像片等方法向家长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家长科普意识及科技素质,在此基础上,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科普教育工作。②举行“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活动,请家长到校听科普知识讲座,参加科普活动,参观科技展室等等。增强家长参与学校科普活动的自觉性。③建立评选表彰优秀家长制度。举办家庭科技作品比赛等形式,评选“合格家长”和评选“优秀家长”,召开“教育有方经验交流会”“科普活动优秀家长表彰会”等,让优秀家长传授经验,为优秀家长颁奖,通过活动提高了家长对科普教育的认识,从而对孩子参加科普活动给予有力的支持,使学生在科普活动中经常遇到制作材料找不到,制作过程中没有得到帮助和支持的难题得以解决,使学生放开手脚,发挥创造潜能,使家庭与学校科普教育融为一体,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学校每次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科技作品大赛时,家长听到消息后都非常高兴,利用星期日带领孩子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家长带孩子到旧货市场购买所需的零件,不仅如此,家长还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购买组装飞机、汽车模型、书籍等,有的家长还为孩子配备了电脑,给孩子上网查询资料,使科普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效应。
(5)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技活动
充分利用校外科普活动基地——青少年宫开展活动。聘请环保局、科协、教委、博物馆、青少年宫等单位的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为我校的校外科技教育辅导员,有了这样一支辅导员队伍,使得我校的科技教育指导工作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校组织十多个科学体验小组,在校内,在社区和公园开展环境科学考查活动,还利用寒暑假在市区考查辽河水资源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学校少先队与科协图书馆、环保局联合举办系列科普讲座,从“趣味小发明”到环境保护重要性。通过科普活动与现代社会热点问题的密切联系,不断加深少年儿童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多方位、多角度的培养科技素养。
学校用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有效地开展科普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上网浏览科普网站,获得最新最多的科普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校还从电视报上记下有关科普节目时间,制定时间表号召学生定时收看,写出体会。号召学生从报刊杂志中收集科普资料,装订成科普知识手册,不断提高自身科技素养。
五、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一)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驾驭科技的主体,要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科普活动,注重个性差异,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究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鼓励学生独特思维。
2、趣味性原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创造兴趣,使学生有明确的目的,积极主动地始终具有高涨的创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激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3、基础性原则: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础,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更主要的是各种思维的基础。要让学生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理解知识,赋予知识以个人意义的过程。
4、实践性原则:适合青少年特点,关注学生自学的生活经验,切实可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在实践中探索学习,把科普活动搞活,使全体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5、创造性原则:要十分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激励和发扬学生乐于并善于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激发和保护学生参与活动的好奇心和自信心;重视学生所提的意见,并增强各种与众不同的构想;鼓励学生有尝试经验的勇气;重视学生对问题、权威观点提出挑战的意向;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励和尊重学生的新颖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
6、合作性原则。学生在科普活动中既要充分表现自主性,又要体现合作性。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互相合作与讨论,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与全面。
7、开放性原则:以开放的观念,引领学生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仅要重视学生活动内宾的开放,还要注重活动时间、空间、资源结论等多方面的开放。
(二)实施过程
1、请教育专家进行课题的论证,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
2、实验研究的准备:组建课题组。通过印发有关科技教育理论和科普活动材料,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举办培训班,讲座等方式,使实验研究人员明确研究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和方式方法,做好实验研究准备。建立校内外科普活动基地,做好实验前测工作(学生自然状况调查,学生科普知识问卷和实际操作)实验原始资料的测查建档,进行规范化管理,完成实验研究准备工作总结。
3、开展实验研究
按照制定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计划进行科普活动模式实验研究。实验小组全体成员在实验进行阶段,针对反馈信息,定期研讨,不断完善,改进活动模式,对取得的阶段成果进行检验评估,做好实验过程中的测试工作,同时深入研究实验课题的理论与实践,建成学校科普活动模式库,案例集。构建了“手拉手”科普活动模式。
4、总结结题。收集整理所有实验研究资料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分析讨论存在问题,探索今后研究方向,形成终结性报告,接受结题验收。
(三)效果及评价
1、实验研究的效果
(1)在科研目标方面:通过实验研究,构建了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手拉手”科普活动模式,建立了班级开展科普活动子模式库,汇集了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案例。有家庭科普教育也有社会科普教育等。比较详实地记录了研究对象参加科普活动的过程,并且进行了反思与评点。初步获得了小学生参与科普活动的规律性认识,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科普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为学生大胆创想,勇于实践扫清障碍,为进一步研究小学生科普活动提供可贵的资料。探索出利用校园多媒体教学网络开展科普活动新路,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更新教师观念,转变角色,走近了学生,“走进”了学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科技素养及理论研究水平,涌现出一批高素质的年青化科技骨干教师队伍,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自我发展,学校100的教师已完成大专学历,部分教师正在攻读大学本科。学校教师获省、市、区级创新课40余节,论文70余篇,教学录像媒体课件80余件,多次在市级现场会做观摩。
(2)在育人目标方面:通过科技教育实践,使学生学会了很多的科普知识,提高了创造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基本养成良好的创造习惯, 目前我校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参与意识明显加强,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还有一大批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获得优异成绩,体现了一定的创造能力。在科普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学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克服困难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素质,教学相长,在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的同时,家长和教师的科普水平也相对提高。
前测后测有关问题综合表()
项目
人等级
时间员
科普知识
创新能力
动手实践能力
较多和多
较强和强
较强和强
实
验
前
学生
25.4
50.7
11.3
家长
38.2
47.5
68.5
教师
53.6
56.8
55.7
实
验
后
学生
65.2
96.5
88.4
家长
57.6
51.3
69.7
教师
82.6
89.4
87.6
(3)在工作目标方面: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师了队伍素质,完善了学校管理体制,学校被区评为科技发明先进单位,是市科技特色学校,科技作品受到过市长孟凡利、李文科等领导的好评。近两年来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市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市窗口学校、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市实验教学普及工作先进单位、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区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胜单位、区先进学校等称号。学校已经达到具有较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市一流学校。
2、实验研究评价
评价:
1、评价的一般原则:
(1)多元化原则:学生、家长,教育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以社区有关组织参与活动模式实验研究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在科普活动中的评价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充当裁判员,而是学生参加科普活动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自己的实验的调控者。
(2)全体性原则:本活动模式实验研究也是素质教育的部分,应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因此评价也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发挥评价对学生参与科普活动的导向诊断,激励和考评的作用。
(3)全面性原则:评价应注意科技素养各方面的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科普知识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创造意识与情感态度,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4)全程性原则:用科普活动模式实验研究的评价主要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因此评价不能仅在本科普活动实验研究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参与科普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
2、评价的主要内容
(1)对本科普活动模式实验研究过程中各阶段进行情况的评价。
(2)对学生科普活动中应具有的科技素养应达到的水平进行评价。
①科技探索与实践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的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具体可以评价他们参与科普活动是否积极主动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观察是否全面,提问是否恰当,整理科普信息,进行合理解释能力怎么样,动手能力怎么样,合作能力怎么样,在评价中既要注意鼓励小学生在科普活动中探究,理解探究过程,获得探究乐趣,逐步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也要强调小学生参与科普活动的结果与水平。
②创造意识与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评价小学在科普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具体可以评价他们对科普活动兴趣是否强烈,能否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是不是乐于合作交流,能不能关心科技发展。
③科普知识方面
重点评价小学生对科普知识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知识。
3、评价的具体方法
(1)教师观察:科技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科普活动表现,经此来安排科普内容,调整科普活动进度,改善实施方法,必要时开展个别指导,长期、更系统地观察,做好记录。
(2)与学生谈话:科技教师和家长以平等的身份向学生询问一些开放性问题,了解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模底;二是在实验研究时对学生的活动结果进行总结。采用口试、笔试、现场制作、智力竞赛等方法,着重检测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必要的检测:一是在实验研究前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模底;二上在实验研究告一段落时,对学生的活动结果进行总结。采用口试、笔试、现场制作,智力竞赛等方法,着重检测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作品分析:对学生科普活动的一切结果都可以用来评价。如科普诗文、小论文、体会、科幻画、手抄报、活动记录等。
(5)个案分析:科技教师对学生在科普活动中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信息(如学生的超常表现,独特见解,科学创意等)及时记录在案,供终结性评价时参考,同时收集一些学生在科普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如观察日记、科技制作等等,由以可以把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轨迹。
(6)评定理表:即教师根据学生在某一活动的表现,直接对其结果作出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描述的,也可以是程度、等级或数值,分别称为定性量表,程度是表和等值量表。
(7)自评与互评:主要针对学生科普意识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指标,先学生自评,然后组成小组让学生互评,最后教师可根据自评与互评结果的结论,参照观察记录,检测与作品情况,作出综合评定。
结论讨论。(1)本课题实验研究的选择与确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所提出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及方法等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又具有可行性,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为科普活动相对薄弱的中小城市及乡镇学校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基础和行为方式,而且对有一定科普经验的大城市学校起到可借鉴的作用。
(2)实验研究证明,只要深入走进学生之中,帮助他们解决掉在科普活动中遇到的不必要困难,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善于引导,一定会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尽情发挥,全面提高科普质量。
(3)通过“手拉手”科普活动模式研究,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促进了家庭与社会科普教育的有效开展。师生和家长的科技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使学校、家庭、社会的科普活动发生明显变化。
(4)实验研究中探索总结出的活动模式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问题讨论
(1)实验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自身素质有所提高,就当前教师现状而言,作为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专家的指导,很难胜任科普教育的重任,学校发挥家长学校作用,仍是单方面的,很难承担起教育家长的重任。
(2)作为模式一定有它的适用范围,“手拉手”科普活动模式必须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和实施,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本模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修改,发展和完善。
(3)科技教育的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完善,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学校中某个具体的学生年龄在逐渐增长,而整体学生的年龄(年级)没有增长,呈见固定状态,这就是我们今后思考问题和教育工作出发点。
六、模式的支持系统
(一)资源。学校设有图书馆、实验室、劳技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功能会议室、专用电子琴室、舞蹈室,建成了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广播站,为本活动模式提供活动场所和技术保障,通过有线宽带网获取科技信息。学校组建了一支知识型、钻研型的年青化科技教师辅导员队伍,在大队部和教导处大力配合下,确保本活动模式的实验研究工作的 顺利开展。
(二)教师。全校教师业务水平较高,多次在区基本功大赛上摘金夺银。教师队伍年青化,全部大专以上学历,达到二级微机专业水平,教师敬业精神强,学风浓,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承担教科研任务的能力。
(三)政策。学校将本活动模式实验研究纳入到学校正常教科研工作中,将科普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学校还将科技教育成绩归入教师工作考核之中。学校自筹资金加大对科普活动经费投入。
关键词:学困生特点成因对策
引言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形成一些化学学困生的原因
1、主观和客观原因
学生升入初三后,往往在暑假补课时,就开始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化学,由于是补课形式,并且是两节课或三节课连上,学生思想重视不够,若再加上教师准备不充分(备课和实验),一些化学实验和分组实验各探究实验无条件或无时间去做。学习化学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新鲜感随之消失,给今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虽然学生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对学习化学已经不感兴趣,怕苦畏难,缺乏远大理想和进取心,放任自流,形成了化学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从而形成一批学困生。
2、社会和家庭原因
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些学生在耳闻目睹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之后,沾染上了不良习气和不良的行为,不思学习,贪图享乐,厌学逃学,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有缺陷,父母离异或有一方或双方亡故;父母管教失当,或娇生惯养,或期望值过高;家庭学习环境恶劣或经济困难;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物质超前消费,追求享受、孩子无心向学,家有田地的农户或有摊点的个体户,农忙时不少学生被拉回田地中做辅助劳力或帮工,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3、现实原因
我在网上看见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学校教育的失败是学困生的直接成因。有些学校的学生一年都做没做过一次化学实验,没进过化学实验室,各种仪器、药品、实验通知单都是为了应对上面的检查。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使学校形成了一套违反学习规律的教学体系,导致了少数人升学,大多数人沦为学困生、成为失败者;学校环境差、校风不正、校纪不严、教风、学风差;管理水平低下;教学方法不当等。这些是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但又是化学老师无能为力的。
4、学科原因
化学学习与其它科有所不同,要记忆的知识更多,有的需要死记,如: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等化学用语;有的需要理解记忆,如:概念和定义、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律等。没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会给今后的学习造成障碍。而一部分学生往往在上课时,机械听课,只听不记忆,不思考,甚至打瞌睡,做小动作;复习时,只看书,不动笔去做,思想不集中,有时半天也没有复习完一页课本的内容;练习时,懒于动脑,抄袭作业。这种刻板僵化,完成任务式的,不愿下真功夫的不恰当学习方法,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转化化学学困生的对策
1、情感渗透、激发学习兴趣是基础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2004年我县采用<<初中化学>>(上海教育出版社)新教材,新教材加强了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化学教学中适当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挂图、表格,尽可能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绪言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标语上书:同学们好。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老师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对于这些疑问,老师可不作答,既而还可以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天热时食品为什么会腐烂?铁为什么会生锈?煤气为什么会致人死亡?人胃里的胃酸过多可以用什么药治疗?火药为什么可以爆炸?等等。恰当的设置“问题”,在学生面前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使其永不满足。再如:讲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有关知识时可以和地球的“温室效应”、“酸雨”和刚刚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飞船结合起来,引导他们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体会化学知识的无所不在和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在讲完硬水及其软化的方法之后,提问学生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应怎样清洗?学生讨论热烈,最后发给每个学生10ml醋酸拿回家清洗有水垢的热水瓶,第二天回校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所看到的现象,及化学原理。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了解这些学生落后的原因。比如对一个长期不完成作业且屡教不改的后进生,就不可能一下子将他变得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并且初三学生学习负担太重,不能一下子就可以转变的。所以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时,我总是先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只要做完,我就表扬肯定,别的如质量、准确率先避而不谈。渐渐地,对下一次的作业,就要以要求稍好一点,接着再稍好一点,最后要求他认真完成作业,逐步培养其学习毅力。久而久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他就会逐步形成作业及时认真的习惯。每个学生都具有了强烈的求知求成的欲望,在这种逐步肯定的过程中,他也会产生全身心的愉悦,从而激发更高的成功意念。
2.改进教学方法是关键
(1)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分层教学
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掌握同一知识的能力总是有一定的差别。教学中如果用同种教学方法或向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将会出现“尖子吃不饱,慢生吃不了”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采用分层教学解决这一矛盾。特别是上海版《初中化学》,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采用了人性化的设计,强调了化学实验在教学中重要地位。新编初中化学教材有元素符号、化学式、原于构成、化合物、化合价、溶解度问题、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反应规律等知识分化点。教学实践证明,每一个学困生,都可以追溯到是从某一个知识转化点,尤其是分化点开始的。一个分化点末解决,又加上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分化点,这些知识分化点的累积,就造成学习化学成绩差.这第一个知识分化点是一个最可怕的开端,它不仅联系到有联系的后继课程,更严重的是能够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尊心。当然,知识分化点的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的教学问题,需诸多的因素合理组合,特别是初三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课。知识分化点有比较陡的坡度,因此,在分化点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接收状态,要善于为他们爬坡增设阶梯;另一方面,对分化点的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精心安排,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程度和密度上,都要比教其他部分下更大的功夫。如可采用形象演示,分析对比,分散难点,放慢速度,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使学生即做到了深刻理解,又会灵活应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县教研室的新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既促进优生能力的发展,又能调动下层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作业的深度,考试试题的档次,课堂提问题目的难度等都因层次而定,每一层次的教学内容和这一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由于采用的方法针对性强,符合学生实际,各类学生围绕教学目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经过努力,都能解决提出的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大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为现实告诉我们: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是“将军”。能做一名“优秀的士兵”也是学生的成功。
(2)跟踪反馈,巩固提高
中学生处于十五、六岁左右的年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形成期间,他们既想自立而又不能完全离开教师的引导,否则就会出偏差。有些学困生的心智水平与生理发展没有同步,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对他们稍微放松,学习就会掉队。因此,平时作业错题严格要求订正,一遍不对二遍,甚至三遍,直到正确掌握,磨炼其意志,抓反复,反复抓,逐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重视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实验习题和学生分组实验,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做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2)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是学生感到“神秘”的地方。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差生可优先,教师作现场指导。以此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向心力”。(3)经常进行“无差错”作业训练和“满分测试”。学生作业做错了,不急于打“×”,而是帮助他们检查原因,弄懂了当面纠正,做对了再打“___”;考卷上有差错让学生修改,再错再改,直至全对打上100分。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害怕考试的心理,达到了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目的。
对大部分学困生来说,要想一、二个月或辅导三、五次就能使成绩有很大的提高是困难的,不能立竿见影,而要春风化雨。因此,需要教师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督促和鼓励他们,肯定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寻找亮点,增强信心,保持激情和兴趣,稳步前进。
转化学困生,教师应该有一颗恒心,要经常深入学生,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对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开导和鼓励,使他们学习步入正常轨道,但由于学习困难的“慢”生毕竟对知识理解及运用能力比其他同学偏低,学习成绩常出现波动性的变化,很容易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还需要经常另开“小炉灶”,加强对他们的辅导,适当增加适合学生实际的试题或辅导资料,强化训练,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促使他们进入成功的起点和终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3)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教师和家长作为共同为学生成长付出心血的朋友,应经常保持密切联系,共商教子育生大事;父母应互敬互助,对孩子的教育要保持一致,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爱要理智,要坚持严格要求、正面教育与具体帮助相结合,千万不要体罚孩子。学校应有计划地请专家给家长讲授子女成才的规律,请教育子女有方的家长讲述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成功经验,召开家长教子座谈会,向家长推荐有关家庭教育的科学书籍。鼓励他们平时在家里多动手做一些练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养成认真仔细严谨镇定的习惯,兴趣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以上所述的成因和肤浅的对策,是我校化学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现状分析及采取的一些做法,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如认知因素:知识障碍、方法障碍、智能障碍等。在此仅仅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县的新课程改革和转变我县部分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局面,提出一些观点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编:《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
2.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7月北京第1版;
【关键词】自主 体验 探究 创设情境 尊重个性 多元评价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或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要善于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各种途径,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倡导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和个人发展所必备的内容……这些全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创新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课堂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教,怎样教得更好”已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也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成败。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参与合作、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应怎样贯穿新课标的精神?下面,本人谈谈自己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走出课堂,自主体验,主动探究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标准对美术性质定位在“人文性质”,“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标准之中。重视探究学习方法打破了过去“一言堂”的教育模式,由教师的舞台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平台,建立一种“双主体”的对话,减少灌输,强调探索,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纽带。要研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取得预定的效果。因此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注重把握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教与学观念,自觉运用新课标、新思路、新教法于课堂。在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新教材提供了许多走出教室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有趣的拓印》这一课,教材使用的图片便有学生在室外拓印树干纹理的情景,大多教师都会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寻找可以拓印的材料。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首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让学生比较一张光滑的纸片和一片叶脉明显的树叶拓印出来的效果,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得出结论后我便予以肯定,并带他们来到校园里,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结论寻找可以拓印的对象,进行实地拓印。结果出乎意料,孩子们不仅找到了各种树叶,还在下水道盖、汽车轮胎、车牌号码甚至自己的鞋底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拓印。我感到十分惊讶,孩子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这堂课如果在课内只是老师讲解,可能我手中拿到的,是单一的树叶拓印,或者更丰富一点便是与书上相仿的钥匙的、钱币的拓印,孩子或许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周围还有这么多可以利用的材料,可以通过自己的寻找、判断、实践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又如《泥巴真听话》一课,通过让学生徒手玩一玩,自己总结出泥塑的最基本方法:捏、搓、压、杵、揉。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拓展想象
“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强调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强调运用情感来促进学习。
传统的美术教育中造成学生觉得上美术课单调、枯燥、乏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术教师把美术知识和技能凝固成一件无生命的物体,采用传递的方法让学生强行接受。这样做,忽视了美术具有传递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功能,割裂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漠视了学生对实际情况的需要,特别是对情感体验方面的需求。其实,美术的情感发源于生活,注重引导他们去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悟生活的美丑现象,就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而教学情境的创设正是触及了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从而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
在美术课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情境,再现生活,这种教学与现实的问题相类似,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隐含在情景之中。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用情去感受,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媒体可以虚拟显示,达到完成真实性任务的目的。例如我在上《谁画的鱼最大》一课时,先用谜语“鳞片花衣身上穿,吐个泡泡水中玩。没脚能行千里路,江河湖海是乐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便播放多媒体大海中各种各样的鱼,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观看完影片后,我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并随着音乐在人海中自由自在的游动起来。创设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自己是鱼类。通过学生想象,构建学生画鱼的各种形状,为创作“谁画的鱼最大”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前半节孩子们在教室里制作,后半节他们在操场上放飞自己的飞机,比较自己和同学的飞机谁的飞得高,谁的飞起来最漂亮,看着他们欢笑着、奔跑着,你能说他们没有在自己亲手制作的飞机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吗?
三 注重创新,尊重差异,发展个性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研究学生,要善于抓住教学的起点——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技能、经验、体验、认识水平、态度,承认差异,关注个体,实施分层教学,做到整体与个体并重。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和发展自己,把期望和要求变成有形的事实。教师既可以在课内运用“低起点、小台阶、多活动”的方法,通过增加学生动手绘制、动口回答问题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也可以在课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层次的适合“学困生”特点的活动,为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取得成功提供机会。例如,《看谁涂得更好看》一课中,就体现了新教材比旧教材更具力度去表现学生的创造能力。教材要求一个6岁的小孩对线条的认识只是拿着笔随心所欲“乱画、乱涂”,画出他们想象的东西。这种方式是儿童空间的、动作的体验与平面的、模拟的描绘紧密的结合,巧妙的转换,使儿童直观地感受到线和形的关系,从而轻松地掌握知识,发展创新技能。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个性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并鼓励他们个性化地去理解、表达。
四 多元评价,注重过程,鼓励成功
儿童绘画不应只看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评价教学效果,重要的也在于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儿童绘画过程本质是让生命生长性展开的过程,所以任何儿童画的模式都有害于儿童在绘画中的探索,以及探索中流露出来的宝贵的偶然性。所以即兴性、游戏性、探索性是儿童绘画过程中具有本质的、唯一正确的、最为有益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美术作业评价中,仅以“像”与“不像”、“美”与“不美”评价学生的作业,是机械的、单一的评价,直接挫伤了学生的主观情感和审美发展。例如我在教授《看谁涂得更好看》这一课时,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法。自评:我请多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作品的创意;互评:针对某个学生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师评:针对不同作品,从画面效果、造型能力、表现技巧、独创性、趣味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体会美术活动所带来的“”。又如,《撕撕剪剪画画贴贴》一课作品评价中,我采用了采访式评价,虽然只采访了几名学生,但他们基本上能代表大部分学生的观点,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时,最让我入迷的是,这种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接触,让我远离了课堂上的游离、孤独状态,师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共同体中一起成长,其乐融融。
参考文献
这是我的第一憧憬。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教育经费,尤其是幼教经费还那么短缺,教职员工的收入水平低下,活动设施陈旧等等问题那么突出,在这样没有“硬件”保证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实利状态?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几乎所有的园长都在忙于创收(以及相应的外事、内事活动、应酬活动),无力(精力与心力)真正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情绪和感受,很难说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幼儿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多限于形式,少有实效,而且改革的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创收”的渠道。并且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这种现象居然还得到了肯定,变得越来越突出。这样就出现了有人说的“目前幼儿园的孩子母语还没讲全就讲英语,大小便还不能自理就学电脑”的“特色”教育。这种现象应该是很不好的。
我想起了台湾作家龙应台采访过的瑞士一所叫猫川的幼儿园。猫川幼儿园在经济那么发达的国家里同样存在经费短缺,教职员工的收入远远不及其他行业。由于他们有专业人员,有品质,因此要求入园的孩子特别多。一般来讲,他们在10个要求入园的孩子中,只能接受一个。因为他们认为孩子的数目越少,得到的照顾才会越周全。那么他们的接受原则是什么呢?那就是优先单身妈妈和移民的孩子。因为幼儿园认为单身妈妈必须出去工作赚钱,孩子得有人为她照顾;移民家庭的孩子应该有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所以幼儿园也优先收托,免得孩子长大后因为语言的关系而受排挤,成为受欺负的下一代。令我感动的是,幼儿园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什么外部的规定,而是园长很自然地认为:幼儿园本来就不是营利的地方,而是需要良心和爱心的地方。
是的,良心和爱心应该成为办幼儿教育的首要原则,只是我们这些年来把它们丢失得太多了。
有一段时间以来,好像还存在着一个理论与实践的怪圈,就是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理论者思考的问题有很大的不同。我的感觉是,在幼儿教育界,存在着一个搞理论的圈子,一个想进入这个圈子成为理论工作者的人总想着必须把教育变成教育学;而对于教育实践者来说,他们希望的正好是一个相反的过程——把教育学还原为教育。这就使得二者之间总是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立论上相悖,教育理论者研究的东西,教育实践者不愿看、不想看,也看不懂,而教育实践者搞出来的东西,教育理论者又认为没价值,没兴趣看,不屑于看。于是真正有成就的理论家和急需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教师产生了沟通上的障碍。我曾经听到过一位内地的大学教授和一位沿海特区的园长就给予儿童充分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的问题发生的激烈争辩,大学教授关注的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而园长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育机构为这种理论所提供的可能。这种困境的后果,就是教改的目的直指家长,教改的成绩成了提高收费标准的依据。
需要补充一句的是,幼儿园经费充足当然是好事,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完全现代化更是求之不得。但是我觉得这只对不为钱累、不为钱役的人才是真理。如果以为哪儿钱多才有现代化,才有时代特色,才有素质教育,才有真正办教育的能力和条件,那么,当年延安保育院的“马背摇篮”恐怕就真的只能办到美国洛杉矶了。
关注社会弱者及其孩子
这个憧憬是从前面的愿望而来的,因为只有摆脱了“利”的标尺,才会对这点有所反应。
2000多年前,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并热心教育的东方导师,以他本身的人格内蕴,提出过闪耀着极其强烈的人文光辉的设想:“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篇》。虽然这种“乌托邦”离现实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今天的中国社会在许多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实惠,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包括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社会的转型期,出现了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也就是社会弱者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下岗失业人员、灾民等等。
以湖南省为例,湖南是个农业大省,也是水资源丰富的省份,由于对水资源的开发,湖南也成为了全国的移民大省。据统计,截止1995年底,全省移民总数已达203万之多,占全省人口的3.2%(据湖南省社科院“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存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研究”课题组)。由于移民受迁移方式、补偿条件和居住地资源的限制,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成了贫困人口中的特殊群体。生活贫困的标志之一就是孩子的大量失学。据调查,有一个库区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尚不及75%,遑论接受学前教育了。
再以湖南省的城市下岗职工为例,来自同一调查的数据显示,有85%的人生活在困境中,而他们中35岁以下的占56.7%,35岁至45岁以下的占31.9%,即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处在幼儿期或小学阶段。
社会弱者的存在实际是一种普遍现象,和社会制度无关,它是特定社会或其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我国目前生产力还比较低的情况下,要根本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不可能的,但是奉行以爱为出发点的幼儿教育机构,不漠视、歧视他们及他们的孩子,以教育工作者的理智和良知对待这一切,并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参与给予他们有力帮助的社会支持行动,使幼儿园不成为粉饰现实的虚假机构,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我曾在一所极尽豪华甚至奢侈的“贵族”幼儿园见到过园长带着保安像哄赶野狗一样哄赶围墙外的和围墙内孩子一般大的孩子的镜头,我也在一所示范性幼儿园见过园长像训孙子一样训一位工厂里拿不出节日赞助费的家长,我也还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听到过老师对几个家境不好的孩子的冷嘲,那位老师眼里流露的嫌恶,至今让我心寒。
最近几年来,也是由于社会上有一部分人的需要吧,再加上有的人认为,投资兴办幼儿园,竟然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产业。所以所谓“贵族”幼儿园、高收费幼儿园越来越多,这些幼儿园无视教育的原则,只是把孩子当“上帝”、当“客户”对待,结果除了造成大量的教育设施闲置外,还极易培养一些心智不健全的孩子;与此同时,又有一批收费低廉、设施齐备、方便和适合一般家长的幼儿园倒闭和关门,使一些幼儿失去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还有更大一批一间教室里挤着五十、甚至六十个孩子的幼儿园,在不得已中进行着小学化、成人化的幼儿教育。
好的幼儿园,好的幼教机构不应该是这样的。
《儿童权利公约》告诉我们:儿童应该是人类一切成就的第一个受益者,也应该是人类失败的最后一个蒙难者。儿童的一切权利不受基于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份、活动、所表达的观点和信仰而加诸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惩罚。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体现儿童权利的世界性文献,以儿童最大利益为其指导思想,可以说是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社会弱者的关怀,对社会公正的呼唤,它的人文价值也是不言自明的,我想也就表达了我们对新世纪幼儿教育的憧憬吧。
有一位普通的幼儿园老师有一次跟我讲起她是如何对待班上的小朋友的: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妈妈总是没时间、没心情亲近她,所以我有意识地每天花一点时间把她接在怀里,有时是跟她讲一个故事,有时是带她唱一首歌,还有一个从边远山区来的孩子,讲的话谁也听不懂,没有小朋友跟他玩,老让我想起自己刚到学校里的时候,所以我的办法是,先教他几个班上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让他尽快地能和同学玩到一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会从自己的感受中、从心底里自然流在出爱的示范,幼儿园的情感世界才会更加广阔。
树立科学的教育工作精神
这个观点的提出是建立在承认幼儿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应该是教育科研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承认,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只能是教育科研。因为,教育科研首先能突破幼儿园陈旧的办园思路,改变薄弱状态,提高幼儿教育机构教育和保育的质量;其次,教育科研的过程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可逐步形成幼儿园里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和保育的质量;其次,教育科研的过程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可逐步形成幼儿园里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可把它看成是加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最后,教育科研也是数量和风险小,而回报率高,整体效率明显的最好的投入。但是,目前幼儿教育界里的教育科研状况却离科学的教育工作精神很远。
最近我接触了一种比较风靡的早教理论和它的实验,这套理论认为,XX实验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有占大多数百分比的幼儿智商得到了提高,因此主张家庭、幼儿园都购买依此实验编写的训练教材而进行辅导。
这样的观点在我看来。不说是缺少科学训练的人提出来的,至少也是对幼儿不负责任的人讲出来的。这种理论在科学上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假设,而假设必须经过验证才能成立。上述假设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假设,定义不清,无法设计一种检验方法,它只是说明受过XX训练的幼儿提高了智商。这样的立论是不对的。实际上有效的立论应该是指出有多少个智力超常的幼儿受了XX训练。在概率论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后验概率,没有确定的关系,也不能够互相替代。至于有很多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变得聪明了多少,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因果模型——由于用了某一些教育方法,所以提高了智力。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同意,建立一个可靠的因果模型是非常困难的。就以上述实验为例,首先要证明幼儿是受了这种训练,其次还要证明没有一个因素,既影响孩子受其他教育的训练,也影响孩子的智商提高。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因素要影响幼儿的这两个方面,那就是幼儿的生长发育。
有的人不以为然,认为实验不过是实验,尤其是这些实验是由某些名气很响,影响很大的著名人士提出来的,并且又受到不少家长、幼儿园的欢迎(各有各的欢迎原因,这里暂且不提),总有存在的价值吧。但是我只想说,教育科学方面的“实验”,往往不是杀死几只小白鼠和猴子而已,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在面对幼儿的这块净地里,造成一种追逐利益的风气,损害儿童的身体和心灵。我相信,这是从嘴上到心里都赞成“一切为了孩子”的人所不喜欢的。
还有一种教育科研就既可以说不科学,也可以说不道德了。有一则讽刺律师的笑话;一个人抓住他随便碰到的一个人问道;“你告诉我二加二等于几?”那人说:“当然等于四。”这个人又跑到律师那里问:“你告诉我二加二等于几?”律师立即起身关上门,回头反问道:“你需要等于几?”
虽然我们都希望这种笑话仅仅只是讽刺律师,但现实却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也有可能在幼儿教育工作者中。比如调查问卷不按抽样的要求发放,填写表格都靠自己的想像,结果与数据不符,不是去检查原因,而是去篡改数据等等,似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还有相当数量的教研观摩活动不是去研究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是赶场似的集体看排练了多次的“表演”;研讨会也成了公费旅游的最好借口,受惠的自然是那些“口力劳动者”。所以这种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科研,究竟有多大意义,有什么实际效果,实在让人弄不明白。
当然也有尝到了“科研成果”甜头的事,那就是欲搞科研先收费,然后挂牌设科研基地的“经验”。科研搞不搞无所谓,关键是课题负责方和课题承担方双方都需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那块牌子唬人也。
这就是我们的素养。令人不能容忍的就是所有这一切是在所谓深化幼儿教育改革的冠
冕堂皇的名义下进行的。有人以中国人的民族性就是不认真、不严谨、好大喜功来辩解,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仅仅只是这个道理,还有世风日下同人不自律的问题,以及更深层的原因等等,我们都必须正视。都说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真不希望这种不道德、违反科学原则的事情,会长时间地在幼儿教育机构里让孩子们启蒙。
倡导合乎天性的教育
什么样的教育是合乎天性的?在幼儿园里有必要专门来倡导合乎天性的教育吗?难道幼儿园里有违背天性的教育?
这个问题的提出,似乎涉及到了我们幼儿教育的性质。我国最近讨论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育的性质讲得十分明白,那就是:“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笔者对这段话的理解就是,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这里的基础不是升学的基础,更不是成为某某家的基础,而是生活的基础。
考察我们目前一些幼儿教育机构进行保育教育的现状,发现有不少还很模糊的地方,比如幼儿园里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幼儿在他们这样的年龄里,到底需要学些什么,能够接受些什么,幼儿园里到底又能提供一些什么,这都需要和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幼儿园的实际能力相适应。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总有一些幼儿园、一些老师在摇摆,在偏离,在拔高。比如,外面宣传知识经济时代来到了,幼儿园里就开始让孩子学习电脑(且不说这种学习方式是否对);有人提出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幼儿园里马上就有人跟着喊,要对幼儿进行“谋略教育”,培养竞争意识;政府强调要科研兴教,向科研要质量。幼儿园里马上就会出来一个每位教师都要有科研课题的规定……于是在我们看到的不少有关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课题里,重复性的选题、超出了幼儿教师个体能力和受限于单所幼儿园样本范围的选题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实际上它们在理论假设、科研方法、变量控制和研究结论上,既与实际的教育科研存在着距离,又与幼儿园里的实际需要毫无关系。种种做法在浪费着我们本来不多的科研经费的同时,丢掉了幼儿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这是使人极其痛心的现象。
有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老人平静地说:“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从根本上说,这些也就是幼儿园最需要教给幼儿的。不是吗?与人分享、诚实、自我约束、善待人、勤奋……
另外,现代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社会是以合理、人道和高效的各种制度和规则作为支撑点的,这些制度和规则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常常以合理和人道的制度和规则为依据,这都需要为人的诚实和守信,这既是为人的品质,也是对制度和规则的遵守。只有在传统的社会和无序的状态中,人们才更多地依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和接触来处世,才会认为等级尊卑、物竞天择、谋权谋略等法则是行之有效的。但我国必然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过渡,因此教育儿童从小就具备平等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应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现代社会公民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也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重点。在学前期,难道不应该首先学这些吗?
在我看来,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妨以一颗平常心,在幼儿园这个领域,以启蒙性的、生活性的、尤其是稳定性的教育原则对幼儿实施教育,在高谈知识经济、竞争社会之前,先让我们身边的这些孩子快活、健康起来!
积累宝贵的人文资源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统计指标:XX幼儿园里具有中专学历的教师有多少,具有本科学历的又有多少等等;我们也经常看到在每年的教师节或什么节期间,举行幼儿教师的五项或十项技能(有的称全能)表演、比赛等等。作为领导或指导幼儿教育的权力部门,上述工作当然都是必要并有效的。但是我还是很想做一些这样的统计:幼儿园内教师对幼儿付出的爱心的质是如何,量是多少;教师之间付出和得到的友谊的量是多少,质又如何;一个教师创造性劳动后得到的的量是多少,质是如何;教师和孩子之间、园舍之间和睦相处的量是多少,质是如何;教师自己人格尊严和职业满足的量是多少,质又如何……之所以想做这样的调查,是因为我看到不少声称非常有实力的幼儿园,在吸收教师时,往往把外在条件,诸如相貌、身材、特长等生理素质和技能素质当成主要条件甚至唯一条件,而忽视了作为教师来讲最重要、首要的职业人格素质。
应该说,近十几年来,由于各方的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在我们不少的幼儿园里已集中了一批胜任幼儿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他们已成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主要依靠力量。但是坦率地说,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或很少有幼儿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对待幼儿的热情,使人很难在他们的工作中,看到他们对工作的兴趣。这样我们就经常在幼儿园听到喝斥、挖苦孩子的话语,看到老师之间的激烈争吵,感觉到教师和园领导的隔阂,甚至还不时听到有向家长索取礼物的事情。有人说这是由幼儿园老师工作的性质(琐碎、具体)和环境(女性集中)所决定的。我觉得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使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的缺憾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幼儿教师因为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可以说每天面对的是弱势群体,是非常脆弱的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小生命(这也就是提倡幼儿园工作要讲良心的原因),一个人选择了这份职业,也就选择了需要奉献热情和爱的工作方式。当然,对于一个充满生活激情的人来说,最令其痛心的事情莫过于没有得到自己最适宜的职业并获得必要的践行机会。而在目前很多人选择职业还不能完全凭兴趣的情况下,做好职前教育的培训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但是,目前有些师范学校,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当成学校办学的最高法则,教给学生的主要是有关就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重专业课程的学习,不重师范课程的学习,重知识技能的训练,不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学生人文素养很低,教师的职业人格没有养成。另外,在全社会普遍崇尚物质、追求时尚、信奉占有和征服的趋势下,多数人“语文程度不够,心量不广,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社会正义日渐消亡,君子之风日渐远去”。(台湾大学王财贵教授语)——教师的职业人格自然出现危机。
所以我主张,欲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不妨在塑造教师平和、旷达、大气、开朗等等人格特征上下功夫,在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找素材。比如:我国古代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体设计中,把家作为个人修身的场所,国家和社会安定的根本。这是因为理想的人格是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塑造的,适宜的待人处事的能力也是在家庭共营和乐的生活中训练完成的,对于教师来说,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营造安宁、和睦的家庭环境,树立自己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正常心态,会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毕竟生活在正常的伦理关系中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人生。这是塑造健全的教师人格的前提条件。我国古代的传统伦理道德都突出和强调“仁”字,提倡尚义、重义、诚信,它还倡导“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教导我们在教育中要以仁爱之心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并兼爱宇宙万物,以爱心唤起爱心,这在今天来讲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教育思想,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它尊重人,尊重一切教育对象的价值,它不是把教育当成一种工具,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是提供一种对人类自身及人类生活的认识,帮助人们构建人生的精神和信念,树立社会责任感,每个人都要有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自己发展了,也要使别人得到发展。
另外,我国古代的先哲们热爱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以景抒怀,以景言志的情怀也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教师应具有的审美修养,不单单是几种技能,如弹弹琴,画点画等,它更多地应该是一种眼光,一种趣味和相当的文化修养。同时,教师也应在工作中努力营造回归自然、顺其自然,长幼相亲、其乐融融的教育氛围,这才是幼儿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才是真正的美育。
虽然把教师的人格特征作为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标准之一较为抽象,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一所幼儿园如果具有了这样一批浸润了中国传统文化、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完善人格的教师,实际上也就体现了这所幼儿园所拥有的丰富的人力资源,这对建立一所好的幼儿园是十分珍贵的,这样的人力资源越多,则孩子幸甚,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通过对几种教育法规的学习,我了解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义务——教书育人。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后进的学生,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这不仅是从职业角度,更是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教育意义,信息化的社会来临对教育提出又一次挑战,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特别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让我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标、内容,力求使自己由专业型、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要从重结论转变为更重过程,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以人为本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多去赞赏他们、而少去批评责罚他们,要用真爱去关心他们,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时刻留意关心学生的反应和变化,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他们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在教育过程中多给学生一片属于他们能力表现的天地,让每一个孩子都充满阳光。
教师代表着“学生的老师”,也代表着“学生的学生”。作为教师,师德是必备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对于刚刚步入教师工作的我,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工作充满热情,但是在方法上缺少经验,这样形成一个心理矛盾。而本次培训中,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新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要在教师这一行业获得成就,自己首先要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不求回报,刻苦地钻研下去,一切为的就是一份热爱和执着,在教学中,不能墨守陈规,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去思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这样,最终自身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
教师育人,身正为范。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让我认识到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和一个怎样的教师。教师的职责是神圣的,既教书又育人。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孩子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当然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在教学活动中,我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热爱学生包括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给以热情帮助。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这短暂的一学期里,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当然在我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我会虚心向老教师们请教的。我会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教师这个人类的工程师。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把一生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在这里我感谢学校领导和许多教师对我的工作给予的很多帮助,然而我也会加倍努力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走上教师这份工作时的座右铭,也将是我为了热爱的教师职业而奋斗一生的追求。
以上是我对于新教师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时刻准备着,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用愉快的心情对待每一天的工作。
教师新知识培训总结(二)
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通过一年来的学习,我进一步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新课标解读,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是我通过校本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人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多一点赏识与鼓励。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如:“你这个词用得真准确!”“这个句子真美!” “发言声音响亮!”“真自信!”“真大方!”“你敢于发表自己意见,进步真大!” “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 也要多一点诙谐与幽默, 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使学生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中健康成长,我们还要“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学习,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寻求创新,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教师新知识培训总结(三)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岗前培训几门课程的学习,收获很大,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现在搞清楚了,从前的一些情感体验,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确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开学典礼中,院长和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当代教师身肩重任、角色特别这一问题,这似乎是一个比较陈旧的话题,但细细体会、琢磨他们的话语,觉得很有分量。这也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其次,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几位老师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小学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培训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绘声绘色的课,通过这次课,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另外,众多培训指导老师一再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上好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当然这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这次培训中,各位老师所讲述的一些方法,实际上就为我们新老师起到了“导航”的作用,我觉得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新老师必须好好地吸收和采纳。
再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关键词]教育技术;数学CAI;改革
一、课题研究背景、目的与依据
(一)背景与目的
21世纪,人类面临着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由化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世界各国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决于教育。因此,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并采取措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走在前列,以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这种形势,陈至立部长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吕福源副部长也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整合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因此,探索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教育改革,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
从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大多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其存在的突出:一是课堂教学效率低,对学生能力培养不够;二是缺乏理想的教学媒体,使某些概念难以描述清楚;三是无法及时反馈,难以实现因材施教;四是重教轻学,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因而,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促进教学整体优化,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本课题实验旨在探索科学地应用数学CAI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学生数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模式,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二)实验依据
1、传播学。按照传播学理论,教学过程也是一种传播现象,一切用于教学的传播媒介,都必须从传播的有效性出发,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使信息接收者易于接受和领会。传播学的有效性理论对于我们研究计算机或计算机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体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教学内容的数量、速度和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另一个人,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使本理论的实施成为可能。
3、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等。CAI以其到交互性强、运算速度快、图文音象并茂、及时反馈结果等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发展自我思维能力的空间。
4、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了能应对21世纪的挑战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的应当是具有更多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应当是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不应当是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
二、实验方法、原则与内容
(一)实验方法
1、实验对象:本实验选择福州屏东中学初二(3)班为实验班,初二(6)班为对比班,两班人数分别为53人和54人,其数学前测成绩见附表1~3。
2、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比班采用传统媒体教学。
3、实验变量及其控制:(1)自变量:教学媒体的运用方法。(2)因变量:学期末两班学生接受同一份测验的成绩。(3)干扰变量的控制: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数量、基础、师资力量基本相当,教材、课时、作业、测试内容、评分标准完全相同;在实验过程中,不让学生知道在参加实验。
4、数据处理:本实验采用准实验设计中的不相等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并采用独立样本的Z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验的教学工作原则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本实验要求,在实验中我们坚持以下三大教学原则:一是效率原则。CAI的目标是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低效问题。因此,必须在教学时间、精力,费用投入相对恒定的情况下,追求最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二是与传统教学媒体优势互补原则。计算机具有交互性强、运算速度快、图文音象并茂、及时反馈结果等优势,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用计算机,有的内容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很好解决,就不必采用计算机处理,应当运用CAI的优势克服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实现计算机与传统教学媒体的优势互补;三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原则。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必须按照这个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
(三)实验内容
在教学中以《几何画板》为基本软件,并教会学生使用,教师讲课时可采用现有的工具软件(如Word,Powrrpoint等)作为辅助软件,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流畅。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及课题实验的目的,我们构建了数学CAI的课堂教学结构,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其各环节的基本含义和内容是:
1、创设情景:良好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为掌握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其方法和途径是:(1)在教学过程一开始,提出对一节课起关键作用的、富有挑战性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以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学习新课题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求知欲。(2)围绕教学内容的引入、递进、深化,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能启迪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3)围绕教学环节的衔接、转折延伸,创设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情绪激动的教学情境。
2、引导探究: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形式化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真正地理解并掌握数学,进而领悟数学中的精神和思想方法,必须要经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CAI为学生的数学活动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在数学CAI课上,学生可以观看教师演示或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从动态中观察、探索、归纳,发现,得出结论,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对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数学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3、组织交流:数学学习需要交流,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为学生学习数学不仅需要听,而且更需要自己做和说,有机会探究观察,交流数学概念或原理的形成过程和答案。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课,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讨论、交流而取得对知识本质共识的课。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运转状态,知识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交流反馈,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方式而获得。
4、变式训练:学生在探究、交流中获得的初步概念与技能,只有通过深化和熟练,才能切实掌握和应用,变式训练就是使之深化、熟练的基本环节。通过变式训练一是有助于排除非本质特性的干扰、容易混淆情况的干扰和复杂图形背景的干扰,同时还可提高新旧知识的可分辨性;二是扩大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应用的范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三是摆脱了"示范--模仿--练习"的习题训练单一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转换、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5、归纳小结:本环节是对已经得到的新知识或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疏理、概括、归纳和强化。即通过必要的讲解或设问引导学生对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技能适时归纳出带有一般性的结论,使其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或对原有知识系统进行改造、扩充、提高,使之包容它们,从而构建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
6、反馈调节: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反馈调节可以两方面进行,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课堂巡视、课内练习等途径及时了解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和讲解。二是学生通过网络教室的人机交互,立即反馈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纠正偏差,弥补知识缺陷,提高学习效果。
(四)实验结果
1、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附表1~7直观地反映了本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这两个班在前测成绩相近的情况情况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班的优秀率比对比班提高了23.2个百分点,表6表示两班后测分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两班的平均分数相差7.73分,Z=3.14,P<0.01,说明实验班和对比班在测验的平均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从表中还可以看到实验班的标准差明显小于对比班,这说明实验班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成绩分布相对集中,处于较好的稳定状态。而对比班有两极分化的趋势,属于不均衡。表3和表7是实验班与对比班前、后测标准分比较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仅与对比班相比有显著提高,而且与年级平均成绩相比也有显著提高。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计算机与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实验班学生不仅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而且计算机操作水平、应用意识有很大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计算机与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第四届文化节中,我组织班级同学利用"几何画板"和"PowerPoint"软件,自选课题制作课件并展示。陆娜等同学的"用运动的观点,特殊化的手段,复习四边形",以新的视角,创造性地对四边形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潘仲贤等同学的"菱形的画法",综合应用"几何画板"及几何的有关知识出菱形的六种画法,陈耀斌同学的"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证明",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得到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四种证法,这些课件均获得了听课老师好评。
上述实验结果说明教学媒体对改进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讨论与思考
(一)CAI技术对教学效果的原因
CAI对教学过程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概括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CAI技术使教学更加丰富和生动。从外在形式上看,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描述性的文字和补充说明性的图形、图表,而多媒体信息符号不仅有文字,还包含图形、动画、图象、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形成一种多媒体信息形态的结合体,具有表现形式丰富、生动的特点;从内在结构上看,传统的文字教材及其辅导材料都是以线性结构来组织学科知识结构,顺序性很强,学生一般只能在教师的教授下获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而多媒体教材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非线性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的,其基本结构由节点和链组成。节点表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节点内容可以是文本、语音、图形、动画、图像或一段活动影像,节点大小可以是一个窗口,也可以是一帧或若干帧所包含的数据,链是知识点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这种非线性结构有利于学生进行扩散思维,联想原有的知识,获得新知识。
其次,CAI技术使教学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和灵活。CAI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的单一形式,教师可以用大屏幕或的广播功能完成班级集体授课,也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电脑,每一台电脑相当于一位助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控制学习进度,教师通过点对点的操作与学生交流,或通过巡回辅导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帮助,使得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及个别化教学得以真正实现。
第三,CAI技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和积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计算机引入数学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听讲"、"记笔记"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接受外界信息时以视觉获取的信息量最大,占83%,听觉次之,占11%,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讲强得多,而且还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三是有利于提供高质量的及时反馈。表明,学生记忆的半衰期一般为24小时,因而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利用CAI交互性强的特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可直接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并得到及时反馈,使学生正确的结果得以强化,错误之处得以及时矫正。
(二)开展数学CAI应避免的误区
首先,应用数学CAI要留足师生活动的空间。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优点,改变了教师作图、板书费时,课堂节奏缓慢的状态,增加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有的老师片面追求这种快节奏、高效率,把整节课的所有教学内容和板书都存储在电脑中,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多媒体成了"黑板",教师成了"机器操作者",学生整堂课面对着屏幕,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了高效的"机灌",笔者曾听过一节多媒体公开课《椭圆》,从定义的引入到标准方程的推导,整节课老师没写过一个字的板书,所有内容全部由屏幕显示,教学速度之快连听课的教师都来不及记听课笔记,很难想象学生的思路能跟得上,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数学CAI教学应注意留留足师生活动的空间。
第二,应用数学CAI要注意选好切入点。CAI有许多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交互性强、图文并茂、实时计算、运算绘图迅速准确等特点和动画、图形变换等功能,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企及的。但不顾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过多过滥地使用计算机,,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笔者曾见过一个辅助教学软件演示椭圆的画法及定义,软件利用计算机绘图的功能,动态地把椭圆画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给出椭圆的定义。虽然生动有效,但实际上老师在数学课上带上一根绳两个图钉,就能非常直观地画出椭圆,并由此很方便地导出椭圆的定义;又如立几中柱、锥、台概念的教学,用立几模型也比用CAI更直观,效果更好。因此,数学CAI要注意选好切入点,应当运用CAI的优势克服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应用数学CAI要注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CAI可通过动画、过程演示等手段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复杂的数学思维过程被更好地展现出来,变得易于理解,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但在教学过程中,若只是一味地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使学生轻易得到答案,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教师必须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用最佳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去思考、发现、探索,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第四,应用数学CAI切忌盲目追求"多媒体"功能。开展数学CAI切忌立足于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来设计教学活动,一味地追求视听新异刺激。如有的CAI课,整节课几乎充满了影视画面或动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答对了,就出现鼓掌声或来一段欢快的,并出现一个笑嘻嘻的孩子的画面,当学生答错了,出现砸碎玻璃杯声或一串怪叫声并出现一个哭泣的孩子的画面。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喧宾夺主,干扰学生思考,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数学CAI应尽量创设实验环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数学CAI中,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多,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少,大多数课件都起着帮助教师讲解演示的作用。然而,把计算机引入教学仅仅是用大屏幕显示出来是不够的,还应尽量创设实验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实验操作发现提出猜想进行证明",亲历数学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提高数学素养。
[]
1.张君达、郭春彦:《数学实验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2
2.潘懋德、唐玲、王珏:《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教材》(应用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
3.周灵:《CAI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思考》福建中学教学.2001.4
4.顾玲沅等:《青浦实验启示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