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范文

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

第1篇: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范文

第一条为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和灾害预防,提高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增加防震减灾事业所需经费投入。

第五条防震减灾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经济、公安、民政、建设、卫生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先进科研成果的学术交流和推广应用,跟踪国际防震减灾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的自救互救能力。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地震的群测群防工作,对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并有权制止和举报阻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行为。

第二章地震监测预报

第九条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制定本省的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震活动趋势,提出确定本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防御城市的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短期与;庙震预报方案,建立震情跟踪会商制度,加强对地震活动与地震前兆的信息监测、传递、分析和处理,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加强预测。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扶持地震监测预报的科学技术研究,根据地震监测预报需要和规划要求,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的现代化建设,更新落后设备,强化监测手段,不断提高监测预报水平。

第十二条省级和市、县级地震监测台网(站),由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地震监测台网(站)的撤销与迁移,由所在地的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政府投资建设的地震监测台网(站),由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其建设所需投资和维持运转所需经费,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由同级人民政府负担;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建设的地震监测台网(站),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并接受当地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十四条新建的一百五十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物、构筑物,必须根据工程性质和防震减灾需要,设置相应规模的强震观测设施,所需资金列入工程项目预算。

新建的核电站、可能诱发地震的大型水库,必须根据防震减灾要求设置地震监测台网,由工程建设单位投资建设并管理,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定其台址勘选、设计和技术验收。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不得干扰和妨碍地震监测台网(站)的工作,不得占用和干扰地震专用通信网的线路、信道及其设施。

第十六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造成危害和干扰;确实无法避免的,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必须征得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按照国家规定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并承担全部费用。

第十七条地震监测工作实行专业台网(站)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原则。

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支持各种形式的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异常信息,必须及时核实、分析研究并逐级上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观察到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制度。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提出省内及邻近海域的地震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由省人民政府向社会,并报告国务院。

第十九条在已地震中期预报的地区,如发现明显地震异常,情况紧急时,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四十八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在预报的时域、地域内有效。预报期内未发生地震的,原机关应当做出撤销或者延期的决定,向社会公布,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第二十条禁止制造,散布地震谣言。发生地震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迅速予以澄清。

第二十一条为避免人工爆破造成地震误传事件的发生,一次齐发爆破用药量相当于四吨T.N.T(梯恩梯)炸药能量以上的,爆破单位在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审批手续的同时,必须向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第三章地震灾害预防

第二十二条地震灾害预防,包括工程性预防和非工程性预防。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震情和地震灾害预测结果,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和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修改防震减灾规划和计划,应当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二十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工程不得开工建设。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地震构造环境。选择工程建设场地,必须避开活动断裂。

第二十五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依法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第二十六条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必须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对未按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得批准立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施工。

第二十七条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必须经省或者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并按项目管理权限由相应的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抗震设防要求,作为抗震设防依据。

第二十八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抗震设计、施工专项审查制度。

设计单位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必须按照要求对抗震设防措施进行监理。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工程抗震设防质量负终身责任。

第二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引导农民建造具有抗震性能的住房,积极推行适合不同地区的乡村抗震住宅设计。

村镇建设中的公共建筑、统建的住房及乡镇企业的生产、办公用房,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第三十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在本级财政预算和物资储备中安排适当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

第三十一条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开展防震、避震训练;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防御城市,还应当组织学生进行防震、避震的模拟性演习。

第四章地震应急

第三十二条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参照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并报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其中,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城市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还应当报国家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大型企业、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单位,应当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的要求,制走本单位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并报当地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应当符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并根据震情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涉及重大事项调整的,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同意。

第三十五条鼓励、扶持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防御城市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助装备的储备和使用训练工作。

第三十六条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省人民政府可以宣布所预报区域进入临震应急期。相关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第三十七条在临震应急期内,预报区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居民进行避震疏散,并有权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有关部门应当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做好抢险准备。

公安、交通部门应当保障地震应急工作车辆和抢险救灾车辆的畅通。

第三十八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省人民政府应当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震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统一组织有关部门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第三十九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震区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开展现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对地震有关参数做出速报,并及时对震后趋势做出判断。

第四十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民政等有关部门进行地震灾害损失的调查、评估工作。评估结果经省地震灾害损失评定委员会审定后,报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地震行政主管部门。

第四十一条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需要,省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决定对灾区实行紧急应急措施。

紧急应急措施的解除,由省人民政府宣布。

第五章震后救灾与重建

第四十二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行救灾职责,迅速组织抢救受灾人员,妥善安置灾民生活,加强医疗救护、卫生防疫等工作,尽快修复被破坏的交通、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输油等工程,并对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处置措施。

非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情,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地震灾区提供救助。

第四十三条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顺利进行。

第四十四条地震灾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服从辈地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积极参加救灾与重建活动。

第四十五条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通过国家救助、生产自救、公民互助、保险理赔、社会捐赠、自筹、信贷、国外援助等多种方式解决。

救灾资金和物资必须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审计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的监督。

第四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震情和抗震设防要求,制定重建规划。严重破坏性地震灾区的重建规划,由省人民政府组织制定。

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典型地震遗址、遗迹采取保护措施。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不按照要求设置强震观测设施和地震监测台网的,由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设置。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由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对地震监测设施或者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又未依法事先征得同意并采取相应措施的;

(二)破坏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不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不按照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或者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制造、散布地震谣言或者擅自泄露、地震预报意见,扰乱社会秩序的;

(二)阻碍抗震救灾人员执行职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三)在临震应急期或者震后应急期哄抢国家、集体或者他人财产的;

(四)阻挠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紧急调用人员、物资或者占用场地的;

(五)对防震减灾工作造成危害,应由公安机关处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五十四条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抗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命令,拒不承担地震应急任务的;

(二)在地震应急期内不坚守工作岗位,临阵脱逃的;

(三)截留、挪用地震救灾资金或者物资的;

(四)不按规定和实际情况报告灾情的;

(五)国家工作人员在防震减灾工作中,,询私舞弊的。

第五十五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2篇: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范文

(一)修订完善方案预案。指导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编制《部门地震应急预案》、各街道编制《街道地震应急预案》。(二)组织开展演练活动。加强与街道社区协调联系,在防灾减灾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和全民国防教育日等宣传活动期间组织演练,进一步提高居民应急突发灾害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安全意识。第二季度,会同区防汛办联合开展防汛防台演练,提升防汛防台反应处置能力。加强与区教育局协调,在各中小学校组织防灾减灾演练,增强学生民防意识,提高自救能力。(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结合国际民防日、防灾减灾日和全民国防教育日等纪念日,采取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手册、摆置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分时段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空防灾宣传活动,会同区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向公众普及应对各种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相关科技知识,增强民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提高民众民防知识技能。结合防灾减灾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时机,积极与街道社区和教育部门协作,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民众防震减灾意识。按照市地震局有关规定,创建1-2所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积极探索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突出对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重点对中、小学校民防教师、社区民防志愿者、街道武装部干事、居委会干部以及防空警报器兼管员等一线民防兼职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构建民防宣传网络,不断提升民防服务质量。同时,积极向区地下空间产权人、使用人和管理单位人员开展地下空间安全使用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确保地下空间安全运行。(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加强民防应急箱维护管理,落实应急箱设置点统计和箱内器材的维护更新,确保应急箱在防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民防志愿者开展家庭应急包使用和自救互救培训指导,掌握应急包使用方法和自救互救技能要领。积极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按照市民防办的要求,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区政府实事项目,结合校安工程和公园绿地改造工程,完成2个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任务。

加强民防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使用规范安全

(一)强化民防工程规范化管理。落实《区公用民防工程使用管理的若干规定》,巩固公用民防工程仓库规范化改造成果,对辖区内所有业态为仓库的公用民防工程进行物品放置规范化整治,确保地下工程使用规范、有序、安全。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构建地下空间安全网络

(一)重点强化地下空间安全管理。加强地下空间安全检查,突出对地下空间中的人员密集场所、仓(车)库、早期民防工程及普通地下室进行全面检查、复查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做到及时整改,针对不同时期地下空间安全防护重点,组织开展消防、防汛等各类专项检查,确保城区安全稳定。协同区地空联成员单位对区内安全重点目标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确保地下空间安全受控。(二)完善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体制。第一季度,落实民防三级管理安全责任制签约工作,即区民防办与基层单位、基层单位与使用或租赁单位的《安全承诺书》和《安全责任书》的签约工作。认真履行地下空间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沟通联系各成员单位,确保地下空间安全稳定受控。积极开展民防系统劳动竞赛活动,发挥员工积极性,完成各项任务指标,推动民防事业新发展、新突破。(三)推进地下空间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区地下工程网格化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全面开展地下空间各项数据采集,加强与区信息委、区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协调联系,确保该项目在年底前安全、有序、规范完成。

加强民防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提高民防行政执法水平。按照市民防办、区政府法制办有关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区民防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坚持依法履职,加强对行政基本法学习、掌握和使用。重点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市民防条例》、《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民防工程建管规章、防空警报管理规章和地下空间安全使用规章等民防专业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民防工作人员的法制理论水平。(二)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完善审批标准,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编制《区民防办公室行政审批业务手册》和《区民防办公室行政审批办事指南》。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充分利用区民防网站、报刊公开机关事务信息,及时地下空间安全检查情况信息,依法受理各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认真进行答复。

第3篇: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范文

2、生产区队

区队长:井垒(生产厂长、总经理助理)

副队长:任保生(车间主任)

队员人数:10名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负责生产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并接受公司中队的。人员调派。

3、水电区队

区队长:杨海迁

队员人数:2名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 负责水电设施的保护和抢修工作,并接受公司中队的人员调派。

4、生活治安区队

区队长:孙建波 (安保部经理)

队员人数:2名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 负责食堂、集体宿舍、仓库的抗震救灾工作。 负责生活区和生产区的治安保卫工作,保障生活供给,管理和分配政府救灾物资。

5、通信综合组

组长:陈晓刚(办公室主任)

组员人数:2名

主要职责: 负责安排值班、上下联系、事件记载、对外报道和其它事务的处理,负责办公大楼内办公设施的避震防护。

6、医疗防疫组

组长:冯晓阳

组员人数:1名

主要职责: 负责对伤病员的抢救和医治,开展消毒防疫工作。

二、临震应急方案

我公司在接到北京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破坏性地震临震警报后,公司应急组织机构迅速起动,进入临震紧急状态。

(一)召开公司党政工领导参加的防震减灾综合保障中队会议,传达北京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部署防震抢险救灾工作。

(二)根据震情预报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组织人员、设备仪器、货物的避震疏散。

(三)根据震情预报和发展情况,适时通知车间停产,通知水电区队切断电源、水源,通知锅炉等压力容器使用部门停用卸压。

(四)储备必要的抗震救灾物资。

(五)综合管理部要认真检修对讲机和消防器材,确保完好。

三、震后应急行动方案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公司应急组织机构迅速启动,立即分头行动。

(一)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各区队及医疗防疫组根据中队命令,派出人员赶赴灾害现场扒救被埋压人员,进行工程抢险和消防灭火。

(二)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 医疗防疫组迅速建立临时医疗点。抢救伤员;采取消毒和保证饮用水、食品卫生等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三)通信保障。办公室要尽快恢复被破坏的通信设施。如果大丰通信设施遭破坏尚未正常工作、安保部要为中队领导和各区队长和组长配备对讲—机。办公室要建立中队临时办公地点(指挥所),安排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对大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本公司地域内的震情灾情即时上传下达。

(四)职工生活和治安保卫。生活治安区队要组织生活服务队,为本公司地域的灾民提供食品、饮用水和必要的生活用品:保管和分配政府提供的救灾物资;组织治安队,保护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堆扩治安秩序;组织队伍搭建临时帐棚。

(五)水电抢修。水电区队尽快架设临时电路、管路,提供生活、抗震救灾所需电力和饮用水。

(六)听从大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对非本公司地域内的重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

第4篇: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范文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自然灾害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1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我认为小学生在防震减灾中能发挥作用。只要我们多看有关书籍,把知道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一个人都知道。知道听到地震来了要镇定,不要胡乱传谣。地震时不要惊慌,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只要我们平时多向人们宣传有关地震的知识,在地震时,人们便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样便减少了地震的灾害,减少了死亡率,减少了财产的损失,还让人们懂得地震知识及地震科普常识。

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为了不让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为了不让拥有幸福家庭的孩子变成孤儿……我们从小就要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居住在地震区的每一个人,必须时常慎重地考虑到为未来地震要做那些准备工作?无论你在家里或正在工作,在商店里、在街上、车上和你所去的其它地方,如你事先考虑了发生地震前该做些什么,那你就更可能保持镇静而理智地采取行动。

下面所叙述的条文是地震到来前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每个人必须尽快采取的简单行动,另外还提出更为安全的措施。常备几个手电筒和备用电池,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也可在你的床边放一个手电筒。随身备好最基本急救用品,"并掌握急救的程序(严重的灾害之后,各家医院将挤得水泄不通,医务人员则忙于抢救更严重的伤员)。最好能备有你和你在一处的其他人所需的足够特效药品。在你的电话机旁写下救护队、救火队和警察局的电话号码。

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空中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无处不在。

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2

听了今天上午郑增仪讲的安全讲座, 感受很深,尤其是听到那一幕幕掺不仁睹的安全事故: 纵火杀人, 精神病人砍伤儿童, 驾驶员车上睡觉撞伤跑操学生等。

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幼儿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是能达到一代人和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计。

新学期一开始,为确保学校师生上放学的道路交通安全,维护校园的教学、生活秩序,与学校一道一方面加强对校园内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学校“绿色通道”的建设和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以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防自护能力,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据了解,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少年死于非命,而因交通意识缺乏和淡薄引发的交通伤亡事故,在中小学生伤亡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牵涉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需要交警、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负责,齐抓共管。

交通法规规定,做到行车安全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无牌无证的车辆不能上路,二是年满18岁并考取了相关驾照才有资格驾驶车辆。然而,交警在上路巡逻执勤时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车辆“三证”不齐,一些还不符合法定年龄的学生也骑车上街。看来,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如何让中小学生平平安安上学,高高兴兴回家呢?

我建议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民警或教师劝导员在交通复杂的学校门口或路口维持上、放学高峰的交通秩序,保障“绿色通道”安全畅通。同时 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内容,每所中小学平时就必须按照验收考评标准抓工作,并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之一。建议小学生上放学实行“排路队”和戴“小黄帽”的方法,把同路、同方向的学生编排成队,由教师护送过马路,保证学生走路安全;在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或组织春、秋游时,严格规范审批手续,把好审批关,坚决制止病车、超载车运送学生,保证学校师生的交通安全。同时,加强了对学校及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坚决取缔校园门口摆摊设点、占道为市等妨碍学校师生通行的违章行为。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了。那么,就请大家“保护生命,拒绝违章”,珍惜自己的生命吧!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3

“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通过这项安全整治活动,我再一次深刻的休会到: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也许不少人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伤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我认为,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糊里糊涂攀兄弟、结姐妹,既有拉帮结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义气、惹事端,不但喜好随波逐流,而且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果的残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可以伤及体格,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它们造成的后果是残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想,那些失去健康的精神追求、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空有一架活着的躯体行尸走肉的人不就是思想残缺的产物吗?这种“产物”充其量只能是没完没了地吸取消化父母亲血汗的机器,只能成为社会发展长河中的废物,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危险物。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亲情、道德、责任、义务等等所交织的密切的关系当中。因此,个人就不仅只是个人。每一个人的现在都与未来相连,每一个人的自身都与家庭相连,每一个人的荣辱都与整体相连。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做个好人。只有好人,一生才能平安;祝愿好人,一生平平安安。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4

地震,这个全世界人恐惧的话题,这个熟悉的字眼,近几年来总是频繁地出现,不断的侵蚀我们这颗脆弱的心灵,大家都在呼喊着:“防震减灾,让地震远离人类!”20__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席卷中国,席卷汶川。正是这一天,中国人民在哭泣,汶川人民在哭泣。多少人们,妻离子别,家破人亡。20__年4月4日,悲剧又重新上演,一次又一次痛苦的,灾难中的人们呐喊着,用沙哑的声音喊着:“我们要生存,我们决不向灾难低头!”

为了让大家多一点地震常识,绍兴科技馆特别举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寒假里,我有幸参观了,使我对地震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

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资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带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厚有断层的错动从而引起了地震。地震还可分为天然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科学不断进步时代飞速发展,防震减灾便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如果地震来了该怎么办?最近,我们班级就这个问题搞了一个小队演练活动,并且还在全校各班进行了巡回演出,受到了大家的一直好评。

首先,不要慌乱,应沉着冷静,随机应变,一切以生命为重。如果你住在楼房,地震时不能滞留在床上,不能站在房间中央,应立即躲在牢固的桌下或床下;千万不能跳楼,不能到阳台,也不要到楼梯去,更不能乘电梯。如果你正在学校上课,就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地震时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后,再有组织地疏散到空旷的地方,原地不动。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压而不能自行脱险时,一定要沉住气。先试着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不能脱险,就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哭喊。采取果断措施,寻找生存空间。

可是,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怎么去解决这个难题呢?我想,重任应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来去发明更先进的仪器来预测地震,并倡导大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不要乱砍乱伐树木,要积极地植树造林,创造一个赖以生存的好环境,让汶川在地震中的悲剧,不再上演。

通过这次科普展的参观使我懂得了只有从小保护自己的家园——地球,才是保护自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共同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共同拥抱美好的明天!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5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

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

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

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

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

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

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

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

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

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

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

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第5篇: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范文

关键词:灾害;严重性;土木工程属性;防灾减灾;重要性

灾害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全球每年各类灾害的损失多达上千亿万美元,它的发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人财损失,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面对种类繁多的灾害,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具有明显的作用,其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来实现防灾减灾的目的。土木工程防灾涉猎的众多学科以及自身的属性成为当今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同时,国务院委员也将“防灾减灾”隶属于土木工程这个一级学科以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由此可见,防灾减灾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土木工程更是要在防灾减灾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一、灾害的属性及其严重性

(一)灾害属性。灾害的属性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具体体现如下:第一,灾害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灾害的发生不会因为一时间的控制而消失,它具有永恒的意义,且灾害的发生范围波及到世界的各个国家。第二,灾害具有全球性和区域性。灾害的发生遍及全球的各个区域,无论是发展快的地区,还是发展落后的地区,都会不定期的发生灾害。第三,灾害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灾害的种类繁多,不仅包括自然灾害,还包括人为灾害、煤气泄漏等灾害,不同灾害的影响不同。第四,灾害具有随机性和预测性难的特点。比如灾害中的地质灾害,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不好预测。第五,灾害具有缓慢性和突发性。比如灾害中的地震、火山都具有突发的特点,而水土流失则是在缓慢中造成的。第六,灾害具有滞后性和迁移性。灾害的发生会给人口的迁移带来影响,会导致地区的人口膨胀的滞后性问题,灾害中的大气污染则是具有很强的迁移性。第七,灾害具有联系性和伴生性。比如暴雨灾害会带来滑坡、泥石流。

(二)灾害的严重性1.自然灾害呈上升的发展趋势。灾害中,特别是自然灾害在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呈现了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比如,被人们较为熟悉的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这些灾害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动植物的生长,也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甚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人财损失。2.人为灾害频发。人为灾害包括核战争、恐怖袭击、生态失衡、人口膨胀等方面。战争方面比如日本、等,这种非正义的战争不仅给经济上带来损失,还会对人们的心灵健康带来伤害。生态失衡主要是由于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的,这种不加节制、非科学的资源开采导致了资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产生,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威胁。

二、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防灾减灾作为一个二级学科是在一级学科土木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个科学的防灾减灾工程。其中,土木工程属性的个别属性决定了其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如下:

(一)防护性。反观土木工程发展演变的历程可以发现,土木工程的出现最开始就是为了进行抵御自然灾害的。最早土木工程的建设是为了帮助人们防范风雨、防御猛兽、构筑巢穴,后来发展演变成防御敌人的袭击,开始具有防护性的功能。土木工程的防护、抵御等属性一直延伸到现代,我国所说的防震减灾也和土木工程的这个属息相关。现代意义上土木工程的防护属性体现在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比如核电站的出现、核电站通过形成了混凝土为主体的反应堆,来实现防核泄漏的功能。

(二)超前性。土木工程的防护设施具有超前性的特点,比如从原始的防风雨、古代的长城、近代的人防工事到现代的核电站的建立,均体现了其在灾害到来前的预先防范功能。原始的防风雨需要事先构建巢穴;古代的长城建需要防范匈奴的侵袭;事先修建核电站的安全外壳才能防范反应堆事故。另外,近代工程的超前性还表现在航运方面,比如要先开通苏伊士运河才能实现由红海到地中海的运输;要先建筑三峡大坝才能实现对长江下游的洪水控制。总而言之,土木工程在社会发展中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同样,在社会的防灾减灾中也具有先知的能力,从而提早对灾害进行防控。

(三)恒久性。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生活、生产都需要土木工程的配合,土木工程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一样,具有恒久性的属性。人类社会是物质社会,物质是运动的,灾害也是运动的,土木工程在运动的灾害面前能够利用自身恒久的属性对其进行长远的监控。比如,飓风、洪水等气象灾害我们是无法在短期内用肉眼看见的,那么就需要通过土木工程加强防波堤、修大坝的建设;地壳运动所带来的地质灾害也是具有突现性的,无法提前预见,因此就需要通过土木工程加强房屋建筑的稳固性及一些必要减震装置的配置。

总结

全球每天都在发生或大或小的灾害,大到火山、地震、海啸,小到燃煤污染、资源紧缺。由此可见,防灾减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涉及多种科学、复杂的学科技术,随着近几年灾害的加剧,防灾减灾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其下又涉及到了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相互之间体现了一种依存、渗透。因此,防灾减灾工作需要有关人员不断提升技术研究,因地制宜地分析各种灾害的发生及影响,并要将土木工程充分的应用到防灾减灾中,从而实现在最大程度上对灾害的控制,减轻灾害给人们社会带来的人财损失。

参考文献:

[1]许莉,房贞政.构建城市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的探讨[J].福建建筑,2004,02:1-2+7.

[2]周福霖,崔杰.土木工程防灾的发展与趋势浅论[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0,04:3-10.

[3]罗仕姜.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灾害[J].河南科技,2010,08:63.

第6篇: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范文

关键词:设备加固;加固施工实验;闭环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9-3044(2014)08-1674-04

1 项目背景

根据中国电信网发业(2011)27文《关于报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和2011年防震减灾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各通信公司为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确保在遇到突发性地震灾害时通信设备的损害程度最小,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要求特制定通信机房设备加固规范,并遵照执行。

本次加固工程制定的加固方案主要引用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60-2010《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图集》和YD/T 5026-2005《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三种标准和集团公司相关文件要求对电信公司重点机房机柜机架加固进行设计、施工。

2 建设规模、目标

按照电信集团公司相关文件要求,选取安徽电信新技术生产楼和圣泉路IDC机楼内未达到集团设备加固等级要求的机房作为加固工程试点区域。目前两个机楼均为安徽电信核心生产局所,主要安装有业务信息系统设备和IDC系统设备,设备机型多为小型机、存储、标准网络机柜和配套电源设备。

本次加固标准为四级防护标准,工程实施后使两栋机楼内所有设备均能实现7度以上抗震设防标准。其终期加固实施目标为:

1)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电信设备安装的铁架及相关加固点,不应产生损坏。

2)当遭受超过本地区预估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作用时,电信设备安装的铁架及相关加固点,允许有局部损坏,但不应产生列架倾倒现象。

3)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架内设备应稳定在机架内部,不出现设备脱落或大的损坏。

3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

3.1 项目重点

本项目重点工作在于解决如何使通信设备在不中断业务状态下实现架体和架内设备的加固改造,并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以及成本投入的可控性。

为保证不中断业务,项目的方案制定势必要求不得带有破坏性内容,只能利用现有条件,按照对设备运行影响最小的方案去实施,因此在技术操作上选择最简单可靠的方式。例如对设备架体加固采用增强现有走线架支撑强度,实施方式有以下几种:

1)机房内各走廊位置靠一侧对走线架对地加固;

2)走线架纵向两侧增加两道纵向连接;

3)走线架对柱体和墙体加固。

设备架体再通过角钢或垫片与走线架之间进行连接和加固,使之达到机房设备、走线架体与建筑结构整体融合的目标。

列间设备架体加固案例示意参见以下照片,如图1~图4。

考虑到架内设备尺寸各异,加固操作不得对设备产生破坏性影响,还要能够方便设备正常检修和升级扩展需要,因此选择合适的架内安装材料和加固方式是架内加固的关键所在。本项目的架内加固材料选用特种工程塑料,使得加固器件对设备运行安全影响降至最低水平。

架内加固器件安装示意图如图5所示。

对于架内设备在机柜托板上正常放置,上下距离大于25mm的情况,采用PPS加固件,用零件的方凸台扣入机架侧柱的方孔内,再用快装螺钉与机架侧柱连接紧固。如图6所示。

螺杆底部增加复合改性塑料(改性弹性体),增大与设备表面的摩擦力。如图7~图8所示。

3.2 项目难点

1)技术难度

本项目技术难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创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首创性在于国内通信领域还没有对在网设备实施加固改造的现实范例。本次设备加固方案是根据对机房现场环境和设备种类详细调查摸排后创造性设计出可供现场施工的最合理可行方案,使得在网设备加固改造由规范文件中理论性要求变成实际改造的技术成果。

复杂性表现在由于加固设备尺寸不一、架内设备种类繁多,固定模式多样,加固最终要求所有设备均要实现架体间和架内整体的固定,因此对于设计方案就必须要求具有全局的统一性和局部的唯一性,对于机架间的加固和机架内的加固措施需分别采用不同的施工策略。

不确定性一方面指由于加固方案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参考,所以对于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场问题无法提前预估,因此设计方案的编写采用“摸石头过河”模式,首先通过在模拟机房内进行现场加固实验,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摸索修正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逐步完善其设计内容,最终得到合理可行的设计施工方案和项目组织管理措施。另一方面由于加固工程量的巨大及方案变动的不确定性,使得最初设计方案无法精确预计出各种加固材料制作方式和用量,因此造成现场施工材料实际使用量和制作模式的不断变更,这些不确定性都增加了设计阶段的困难性。

2)施工难度

总体来说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重要设备安全等级高,因此既要保证施工进度又要保证在网设备安全运行,因此制定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施工环节的主要难点。

设备加固施工难点在于机房空间狭小,施工操作面局促、施工器材无法在现场制作。另外由于维持机房洁净度要求,对于现场打眼、焊接、绝缘等操作需采用吸尘器配合洗尘、防尘布封闭操作空间等特殊处理措施。特别是为了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对于施工过程的每一步操作都需制定详尽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及确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3)项目组织难度

本项目施工涉及两个通信机楼,每个机楼又涉及十几个不同种类机房,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运营管理。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与不同部门之间联系协调,因此项目组织管理十分复杂。

为了解决项目管理难题,本项目以设备维护单位、建设管理单位、设计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为成员组织项目管理统一集合体。统一协调设计、施工、监理、运营、配合等各方面问题,及时响应,及时反馈,所有问题均实现闭环管理。

应对设备运行维护部门提出的现场勘察及施工现场安全要求,项目组确定由设计单位牵头,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对圣泉路机房和新技术生产楼所有设备进行详细深入现场勘察,通过记录好每台设备的现有加固方式和周边环境的摸排,后期由设计单位会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建设管理单位一起多次召开工程建设方案论证及施工协调会议,将现场勘察发现的问题及时消化解决,并结合众家之长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安全责任处理流程,交由施工监理单位监督落实。

4 建设投资效益分析

本项目加固改造面积共计9450平米,其中新技术生产楼涉及五至十层以及负一层和十八层通信机房,共计4500平方米。圣泉路局涉及一至五层通信机房,共计4950平方米。项目改造投资额206万元,平均每平米加固改造费用为218元/平米。

5 案例总结

通过本次安徽电信机房设备加固工程重难点技术方案研究分析,可以发现设备加固技术方案具有可操作和可实施性,并且在投资效益上也具有很高性价比。通过少量投入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安全性提高和通信网络安全保障级别提升,这是机房加固工程所能产生的最大效益。由于该项目的复杂和独特性,使得我们在本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必须抱着十分谨慎、畏惧的态度,从宏观、多角度的对理论和现实可能发生的情况数据进行更细致、前瞻、广泛和科学的论证,力求保证得到最安全可靠的实施效果,因为对通信网络的任何影响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S].

第7篇: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范文

1.1海陆关联工程防灾减灾的定位

我国海陆关联工程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从防灾减灾角度,并未被有关管理部门所重视。海陆关联工程防灾减灾是在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问题,海陆关联工程数量的增加及灾害频率和强度的增大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正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的严峻挑战,同时也使其在综合风险管理方面成为大有可为的新领域。目前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不当,石化工业园区、核电站、交通设施等重大海陆关联工程本身也可能成为潜在环境致灾因子,所带来的次生灾害相比自然灾害本身可能更为直接和严重。因此,海陆关联工程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海洋自然灾害的损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造成的新的次生灾害。

1.2灾害应急管理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全面认识和恰当评价海洋灾害给海陆关联工程造成的风险,既是我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2]。海陆关联工程的防灾减灾就是防止或减少灾害发生、减轻灾害损失,包括灾害测报、防灾、备灾、抗灾、救灾、灾害恢复发展各个环节,而围绕整个减灾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即是灾害管理。传统的灾害管理强调应急管理,其实质是危机管理,单纯应对某个单独事件,关注灾害事件本身,强调灾害后的救济和恢复,轻视灾前的预防和准备,即重救轻防,综合管理力度不够。相比之下,风险管理是指采用科学、系统、规范的方法,对海陆关联工程所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处理的过程,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或最大可能地减少损失的科学管理方法。其强调在灾害发生前着手进行准备、预测、减轻和早期警报等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灾害预先处理,将许多可能发生的灾害消灭在萌芽或成长的状态,尽量减轻灾害出现的概率。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可能遇到的各种灾害进行风险识别、估计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与工程手段,通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通过全过程的灾害管理,提升政府与社会灾害管理和防灾减灾的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减轻各种灾害,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2]。这种综合管理就是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来协调各方面工作,从而完成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目标。这种条件包括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法规体系、技术体系和能力建设五大支持系统。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强调的是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要求重视做好日常的应急准备,预备和预警等基础性工作,通过提高企业和政府的突发事件的事件预警和防范能力,充分实现日常预防与应急处置、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的有机结合。

2海陆关联工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尽管国内海陆关联工程的发展在海洋灾害风险管理上提出了新的形势与要求,但在海陆关联工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实施中的存在诸多不足,尚不能为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特别是与我国陆地大型工程青藏铁路工程、三峡大坝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西气东输工程的防灾减灾研究与管理相比,差距比较巨大,其综合风险研究与管理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2.1相关理论研究滞后

从全国范围看,不仅缺少海陆关联工程防减灾的规范研究框架,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也不足。目前对大型海洋工程的灾害风险研究,多是借鉴甚至套用灾害风险的一般理论,没有充分结合和体现海陆关联工程的特殊性,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既缺乏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也对典型灾害机理机制研究不足。国内学者多从宏观层面研究海洋工程的防减灾问题,对微观工程主体的关注较少,普遍注重静态的工程灾害的防治,轻视动态灾害减轻过程;重灾中和灾后的评价,轻灾前的预警,以描述现象或政策性研究的规范性成果较多,定量实证性研究不多。对各类工程灾害的形成的机理机制、预防、监测、预报、识别、测定、控制、应急预案和事发时的快速反应研究,是这一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期望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研究内容上,需要加强各类灾害对各类工程的致灾形成机理,工程灾害评估和风险控制、防护对策,目前对防灾减灾的体系结构、系统模型、运行机理、调控预警手段等研究少,特别是对能源类海陆关联工程在灾害发生过程后可能出现的次生灾害问题。此外,以单一灾害的职能部门减灾应急为主,综合性的灾害管理模式和方法研究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从海陆关联工程防灾减灾的实质内涵来说,这方面的研究更有意义。在研究方法上,综合灾害风险是一项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专家、产业界、管理者为一体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前沿研究科学,需要在方法上进一步探索。

2.2科技支撑力量不足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需要以准确的灾害风险成果为基本依据,用风险的理念认识和管理灾害,最大限度地减灾海洋致灾因子对海陆关联工程的影响,谋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在减灾的科技进步领域,无论人为还是自然灾害防御。中国与发达国家相差仍甚远,安全科技在中国尚未形成完善的支撑体系,技术与队伍均显不足,从而导致应急响应与风险管理技术落后,缺少减灾成套技术与减灾科技的投入;在综合应急与风险管理上,国家缺乏综合减灾科技平台,导致一些减灾科技设施建设重复,不能发挥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作用[5]。

2.3海洋灾害监测能力不足

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海洋观测能力建设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例如,美国对海洋的研究经费达到13亿美元外,还有6.5亿~7.5亿美元的海洋观测专项经费,同时建造了一系列新型观测设施,其目的是保持美国在海洋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加拿大联合正在东北太平洋海底建设的深海长期观测网———海王星(NEPTUNE)计划最具代表性,它布设在水下约3000m海床上,覆盖海域约500万km2,可以长期观测海洋内部和海底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过程,进行几十年的海洋学和板块地壳构造过程研究。在日本列岛东部海域沿日本海沟的跨越板块边界,日本建设了长约1500km,宽约200km的光/电缆连接的深海地震观测网(ARENA)。ARENA主要监测地震,目前正向地震、海洋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观测和研究方向发展[6]。

2.4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滞后

灾害风险管理中的法律和政策具有重要作用,并应将减轻灾害风险战略纳入到国家和区域的发展目标规划中。然而,一方面,国家层面的环保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更新速度慢,没有形成整体的安全环保法规体系,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专门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制定和政策不健全,针对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法规很少,更多是以单一灾种的评估制度呈现,如《防震减灾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缺少层级较高的上位法规范[7]。行业法规不健全,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缺乏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建立与执行等。

2.5规划保障措施不力

在现有区域或产业规划中,减灾规划不到位,例如,在沿海的各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布局、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普遍缺乏海洋灾害风险的评估内容,这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有的规划中都对防灾减灾进行了布置,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没有将规划中设置的防灾减灾用地落到实处,各类灾害防御措施不协调。“综合”仅限于救灾,而未能贯穿于减灾涉及“测、报、防、抗、救、援”的整个过程中。另一方面,规划制定对可能产生的各类灾害风险考虑不足。目前风险管理还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传统的风险领域,对工程决策失误等带来的风险关注不足。

3有关政策建议

海陆关联工程综合防灾减灾进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各类大型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及法制研究,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的良性互动;加强自然灾害形成机理的研究,提高自然灾害综合管理水平;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使其在监测预警、分析评估、应急保障及指挥决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1成立综合性常设机构

成立类似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常设机构,专门针对海陆关联工程进行综合风险管理,统一协调交通运输部、海洋局、环保部、国家安监局等工程管理部门和企业,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整合相关资源,部署与领导减灾规划和灾害的预防、救助等工作。

3.2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将海陆关联工程综合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对策措施等以政策和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加快完善灾害分类分级、风险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准备、信息等方面的具体制度,解决单一法规政策存在的操作性不强,衔接不畅、相互脱节等问题,充分发挥法规政策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引导、规范、保障、促进作用。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如日本在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中,以《灾害对策基本法》和《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置法》为依据,专门针对某一类型灾害进行立法或特别规定,如用于日常风险管理的《台风易发地带灾害防治等相关措施特别法》、《密集地区建立防灾街区的促进相关法》等;用于应急风险管理的《原子能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石油基地等灾害防治法》等。

3.3建设海陆关联工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体系

对灾害预警、预报,灾害评价、灾害风险区划与规划,灾害应急处置(应急预案、求援队伍等)进行系统和综合管理;同时合理地组织与协调不同管理部门和利益主体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各减灾主体的作用。开展海陆关联工程灾害风险识别与监测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评估指标和模型,结合海洋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区划规划编制灾害风险图及专门区划。实施综合风险调查,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统筹协调、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全面加强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灾害处置队伍建设、物资装备储备体系建设、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等。

3.4加强海洋海岸带灾害观测预报体系建设

加强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建设,完善国家与地方结合的海洋观测预报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海洋观测网络,加大海洋观测站的改造和升级力度。进一步提升海洋预报和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提高海洋灾害预警报产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丰富预警报产品,拓展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的范围。努力实现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精细化、动态化的海洋海岸带灾害监测保障。

3.5启动重大科研专项

第8篇: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范文

本文从城市公园防灾避难改造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公园在防灾避难改造中的改造原则与设计依据,并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公园防灾避难改造项目建设的意见与对策,期望引起更多的学者和社会的关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防灾体系建设水平。

【关键词】城市公园;防灾避难;改造设计;莲花池公园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迅猛增长,环境污染、交通事故、人口拥挤、城市噪音和地质自然灾害等一系列城市灾害也随之而来,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在灾时,当地众多的公园、绿地、学校操场以及体育场等空旷场地为灾民安置提供了良好的防灾避险空间。

研究表明,在现代史上几次大规模的城市灾难中,绿地发挥了重要防灾减灾作用1。因此在城市综合防灾避难体系中,城市公园及绿地系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1. 国内外对城市公园防灾改造设计的现有研究

1.1 国外

1.1.1 日本

在城市防灾公园的建设方面,国际上已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就是在地震频发的日本。1923年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伤亡惨重,但是在这场大灾害中,城市的绿地、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在灭火和阻止火势蔓延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时占东京人口70%左右的市民都因及时逃到这些公共场所避难而得以幸存2。

从1956年起,日本相继出台并修改了有关防灾公园的法律《城市公园法》、《城市绿地保全法》、《紧急建设防灾绿地计划》、《城市公园法实施令》、《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等,就防灾公园的定义、功能、设置标准及有关设施等作了详细规定3。

1.1.2 美国

在西方城市化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里,城防灾绿地对生态的调节作用早有体现。1871年,芝加哥发生大火,因木制建筑在市区中较为集中,导致火势蔓延极快,10万余人无家可归。在随后的灾后重建过程中,美国开始考虑以开敞的绿地空间分隔原本连成片的市区的方式建造公园系统,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指导。

2001年,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美国政府为强化整体防卫,积极建立以“防灾型社区”为中心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其中包括把绿地公园与灾时避难相结合的计划,进一步明确防灾公园是灾难发生时民避难的重要场所4。

1.2 国内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学者发现唐山的城市园林绿地在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城市绿地的抗震思路得以提出5。2001年10月16日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实施办法》,2002年10月17日通过的《北京市公园条例》第二条规定:“公园具备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游览观赏、休息娱乐和防灾避险等功能。”在2003年7月1日第11次建设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中,第九条规定制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包括市、区级避震通道及避震疏散场地(如绿地、广场等)和避难中心的设置与人员疏散的措施6。

北京市在2003年10月建成了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这是北京第一个具备应急避难功能的城市公园,并随后在城区乃至更大的范围内开始建立应急避难场所,目的保证市民在十分钟内就可到达。近年来,在逐步强化与重视城市绿地空间防灾功能的基础上,天津、上海、南京等各大城市也开始大规模建设城市防灾公园。

2. 城市公园防灾避难改造原则与设计依据

为能在灾时提供给受灾群众良好的避灾环境,北京市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文件(京震防[2008]1号)中提出,“要抓紧落实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学校操场等空旷地带增建应急避难场所”的要求。

2.1 改造原则

按照平灾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公园现有资源,增加应急避险功能的配套设施,发挥公园防灾避险的功能。

2.2 设计依据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 50412-2007;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GB 21734-2008;

《公园设计规范》CJJ48-1992;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3. 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公园防灾避难改造项目建设

3.1 项目背景

为完善丰台区防灾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为广大民众提供(如:发生地震等突发事件)安全的避难场所,丰台区地震局委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园林一所,对丰台区莲花池公园,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GB 21734-2008中对I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要求为规划标准,对公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规划建设提出改造方案。

3.2 公园现状

3.2.1 区位

莲花池公园地处丰台、海淀、宣武三区交汇处,东临西客站南广场,西临西三环路(六里桥至莲花桥路段),距天安门广场8公里。莲花池公园四周交通便利,新建小区林立,人口密集,东侧紧邻西客站,战略位置重要,适合进一步改造成为防灾避难场所示范点(如图1)。

图1 丰台区莲花池公园区位图

3.2.2 面积

公园总面积约为44.6公顷,为自然式山水园林,其中水面面积15公顷,陆地面积29.6公顷,绿化面积24.5公顷。

3.2.3 人口

公园周边以居住区和商业金融性质用地为主,距公园边界500m的范围内,约有20公顷的居住用地,且多为中高层建筑,容积率约为2,按照人均居住面积30计算,约有居民13300人;约有21公顷的商业金融用地,容积率约为3,按照人均办公面积15计算,约有工作人员42000人,在此范围内使用者共计约为55300人。

3.2.4 有利条件

公园附近有首航与物美等仓储超市,北京电力总医院等医疗设施,六里桥小学、太平桥第二小学、太平桥中学,西站南广场、西站北广场、莲花池长途客车站广场、西站公交汽车站广场和西站地上停车场等。可用篷宿区面积为:33730,有效篷宿区面积为:26950。

公园有3个主要出入口,主要出入口处均设有入口广场及停车场,停车场总面积约为7085。在东入口处有公园管理用房。公园内现有公共厕所3处,每处厕所有男厕蹲位7个,小便池6个,女厕蹲位11个。

3.3 改造方案(如图2)

根据相关规范及公园的有效避险面积,推算出公园可容纳避险人员17250人,基本可以满足周边500m半径内31%的人口在此避险,其余避险人员可由周边大型广场和学校用地承担。

图2 莲花池公园防灾避难改造方案示意图

3.3.1 防护隔离带

公园周边建立20m宽的防护隔离带,可利用公园周边道路及河道。

3.3.2 出入口

公园西侧、南侧和东侧各有一个主要出入口,并均设有入口广场,灾时可利用广场,作为避难人员疏散广场及临时物资堆放点。

3.3.3 应急篷宿区数量

根据公园现状道路及广场等场地划分,以公园内大面积湖泊为界,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大区,共8个小区。

3.3.4 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

利用公园内现有管理建筑内的部分房间和规划的应急指挥中心内的部分房间设置2处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点,灾时可放置相关设施,平时作为公园内管理用房或医务室使用,建筑符合GB18306-2001中规定的抗震要求。

3.3.5 应急供水设施

根据避险人员数量及篷宿区分布情况,共需设置67个饮水处以及171个取水龙头,根据公园现有条件,可设置18个固定应急取水点,平均分布在公园中,每个取水点可加装5个取水龙头,并可结合水处理装置,设置应急饮水处。灾时如固定设施无法满足,则采用供水装置加以补充。

在公园东门入口广场上设置一处800加仑的直饮水机,便于灾时直饮净水的供应,平时也可为公园游客进行正常使用。

新规划管线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包括将2012年2月通过《丰台区2011年区属公园绿化用水使用雨水和再生水改造工程(莲花池公园)》申报喷灌系统的中水管线作为应急消防水源,且没有重复建设项目。

3.3.6 应急供电设施

依托现有供电设施,用2台小型汽油发电机(10kw汽油发电机)作为应急供电设施,灾时如现有应急供电设施无法满足则采用应急供电车加以补充。

3.3.7 应急厕所

根据应急避险人员数量及公园内现有条件,灾时共需111个蹲位,除现有3处厕所54个蹲位外,增设固定应急厕所1处,约20个蹲位,其余采用临时厕所补充。

3.3.8 应急垃圾储运设施

根据篷宿区数量,共设置临时垃圾收集点8个,并在公园南入口停车场和公园北侧分别设置两处垃圾转运站作为应急垃圾储运站。

3.3.9 应急标志

在避难场所周边主干道、路口,以及公园内应急避难设施处设置应急标志牌,约114个,其中包括应急避险入口指示牌3个,应急避险设施指示牌69个,篷宿区方向指示牌39个,功能介绍图板3个。

3.3.10 应急消防设施

结合公园现有消防系统,并根据篷宿区分布,需设置21组应急消防设施,消防设施为灭火器,每组4个,在灾时统一由相关政府部门发放,必要时,可将公园内的景观水体,作为应急消防水源。

3.3.11 应急物资储备设施

利用公园内内规划应急指挥中心的部分房间作为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建筑符合GB18306-2001中规定的抗震要求;入口广场及停车场可作为灾时临时应急物资堆放点。

3.3.12 应急指挥中心

在公园内现有东门管理建筑用房南侧新建面积约为900一层平房作为应急指挥中心用房,建筑符合GB18306-2001中规定的抗震要求。

3.3.12.1 应急监控设施

利用公园内的监控设施。在现有设施损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增设。

3.3.12.2 应急广播设施

新建无线广播设施,与应急通讯设施改造相结合。

3.3.12.3 应急照明设施

利用公园内现有太阳能照明设施,并在篷宿区周边进行适当的增设。

3.3.13 应急停车场

利用公园内现有停车场作为灾时应急停车场。

3.3.14 应急停机坪

可利用现有的东门入口广场西北角作为停机坪,面积约为2070。

3.3.15 人数统计设施

利用红外计数器对公园内避灾人员数量进行控制,以防止超出公园所能容纳的避灾人员极限。

4. 结语

在都市人不断的实践中,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逐步受到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广大公众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公共防灾绿地规划主要还是停留在对原有城市公园及绿地进行防灾避难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紧急避难的目的,但是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性防灾功能仍然缺乏整体性的考虑,相应降低了防灾功效。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在设计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城市绿地的防灾功能,进一步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宋欣/1986年生/女/北京人/硕士/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院园林一所助理工程师(北京100120)

1许浩.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

2林展鹏. 高密度城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研究――以香港作为研究分析对象[J]. 中国园林, 2008(9):37-42.

3姜乃力. 日本城市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启示――以城市防灾公园建设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04,13(4):46-50.

4夏季. 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第9篇:防震减灾及防护工程范文

这位水库地震研究专家就是马文涛,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他毅然投身的这个需要经受风吹日晒、跋山涉水的艰辛事业,但为了促进我国水库地震研究水平,他那饱含深情的胸怀中始终难以割舍下这片山河。

三十年的科研生涯,如今的这位水库地震研究专家仍旧追随着自己的内心理想,尽情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留在需要他的这山河和热土上。风霜雨雪伴随着山路的苍茫,改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这位地震研究学者的执着。岁月流逝见证这位执着前行者不息的脚步,中国广阔的山河大地,也洒满他的汗与泪;与此同时,马文涛的忠诚、坚毅、理想、牺牲,也不断得到了充分考验和诠释。

认识水库地震 了解水库地震成因和机理

作为一位常年研究水库地震的科学家,马文涛以一个专家的角度为我们通俗地介绍了水库地震。“水库地震只是诱发地震中的一种类型,是因为水库蓄水而引起岩体中应力和能量释放而产生的地震(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简称RIS)。由于其震源浅,引发的危害严重,特别是由于有可能引发工程灾害及崩滑流等次生灾害,不仅水电工程界与地震界高度重视,而政府与公众也高度的关注,已成为地震科学研究的热点与焦点之一。” 马文涛说。

水库诱发地震与天然地震相比较有较大的区别,在地震分布空间、发震时间、最高震级、地震震源特征、库水渗透的岩性条件和构造条件的水文地质条件、其它类型地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自己的活动特点。通过对150例全世界已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震例参数统计,马文涛等人提出了水库诱发地震的七个辨别方法:

方法一:时空一致性,地震分布于水库周围并在蓄水过程中,多数距库岸10千米范围内、深10千米以上,少数具有时空延展的趋势;

方法二:地震频次、震级与水位变化密切相关性;

方法三:序列完整,“前震-主震-余震”或“前震-震群-余震”,以1-3级微震居多;

方法四:较高的震中烈度、地震动频率和地面峰值加速度,一般1-3级地震的震中烈度达6度,但衰减快;

方法五:应力降偏小,震源尺度偏大;

方法六:发震地段具有良好的库水渗透条件(岩溶、张性断层或张性裂缝等构造);

方法七:排除其它浅源地震(通过地震观测、地质调查等手段,排除矿山地震、抽注液地震、爆破地震等其它类型浅源地震 )。

对于水库地震的研究现状,马文涛说,我国的研究基本上与地震的研究是同步的,跟国际的主流水平一样,仪器也非常先进。而且我们的研究手段也非常丰富—用地震学、地质学、测量学等高科技测量与勘探手段。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之所以能始终紧跟世界的脚步,首先,得利于我国拥有像三峡水库等这样的地震震例进行评价和监测;其次,是有着一批像马文涛这样的不断创新科技方法的科学家。

水库地震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据资料记载,国内外地震、地质专家普遍承认的水库诱发地震约150例,它们仅占世界大坝会议已登记的几十万座水库的2~3‰。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大坝坝高的增加,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比例也相应增加,坝高超过200米的水库,发生诱发地震的实际比率约为33%。另外,绝大多数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小于里氏5级,属于弱震或微震,约占总数的80%以上;较强的水库诱发地震不到总数的20%,其中5.0~5.9级的中等强度地震10例,6.0~6.5级强度的地震仅4例。截至目前,世界上已记录的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为6.5级—1967年12月发生在印度柯依纳水库。

迄今为止,只有两例水库诱发地震对大坝局部地段造成损害,一个是我国的新丰江水库(6.1级),一个是印度的柯依纳水库(6.5级),坝址处地震强度均为8度;经抗震加固后,至今都在安全运行。

曾参加过三峡工程重新论证和三峡水库地震加密台站建设的马文涛说,具体到我国长江三峡水库勘察与设计,始于解放前,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解放后到1976年,是以区域稳定性为主的勘察阶段,全国许多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数百名地学专家和科技人员做了大量基础的地质工作,并设立了由7个地震监测台组成的三峡台网,已连续观测近30年,取得了丰富翔实的地震活动实测资料,确定了三峡高坝配葛洲坝低坝的两级开发方案,初步完成了三斗坪坝址的选址工作。1976年至1985年,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问题进行全面地震地质论证和大坝设计。在进行了大量野外勘察和室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发震可能性、可能发震库段和最大震级等,做出了分区的初步评价。研究成果和学术报告超过了30项,确定了三峡水库蓄水位由150米变为175米的方案。1986年至1989年三峡工程重新论证,由水利部牵头,联合国土资源部、中科院和中国地震局等有关部门,在地质与地震专家组指导下又进行了补充工作,提交了新的研究成果。对三峡水库的地震地质背景和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发震可能性、发震地段及震级上限等做出了评价,为国家提供了三峡水库建设决策的最后依据。

2001年10月由24个子台组成的三峡水库数字地震台网正式观测,有效地监测三峡水库坝址到奉节县城库段里氏1.0级以上地震。至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历经135米、156米和175米蓄水过程,每年伴随着约两千次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2008年11月6日在秭归县的屈原镇发生了到目前为止三峡水库最高震级4.1级的水库地震。

据马文涛介绍,我国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大量考察调研,获得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和成果,其深度和广度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有效地保障了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行。

从三峡的例子,我们看到了水库地震研究的实践价值,它可以为拟建立的水库作出科学的指导意见和具体的抗震依据,为减轻水库诱发地震灾害提供了示范实例。对此,马文涛强调,水库诱发地震确实存在,希望社会能有对此应有客观准确的认识。

正视水库地震 做好防震减灾

马文涛说,水库地震是通过蓄水手段,将积蓄在岩体中应力和能量释放,诱发出地震。所以,水库地震也是与人类工程活动相关的一种自然现象。

我国已建成水库有9万余座,其中已发现40多座水库蓄水后发生了地震,如广东新丰江、湖北丹江口和前进、湖南南冲和湖北黄石、浙江湖南镇、安微佛子岭、江西柘林、辽宁参窝水库等。其中1962年3月19日,广东新丰江水库发生的一次6.1级地震,是我国迄今记录最大的水库地震。

河源市新丰江水库于1959年10月20日开始蓄水,一个月后即出现地震活动。其后随着库区水位迅速上升,地震活动相应加强。1962年3月19日04时18分53秒,当水位为110.5米时,诱发了6.1级地震。该次地震滞后第一次高水位半年,震源深度5公里,震中在大坝附近1公里处,造成数千间房屋损毁,10人死亡,七十人受伤。有关资料显示,从1962年至今,新丰江水库周边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40多次。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地震确实会增加人类生存的不安全因素。所以,面对地震的威胁,人类不能简单地选择逃避,只能以科学的、正确的态度正视他,马文涛也说,只有足够的正视,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尽可能的减少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马文涛表示,地震对水坝、水电站已经该区域的生产生活安全性的影响毋庸置疑,所以,我们老一辈的科学家就非常重视是水库水坝建设地震问题。作为世界上水电资源丰富的国家,水坝的抗震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如今,马文涛和同事们一起接过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旗帜,他们孜孜不倦地奋斗在第一线,通过对12座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水库诱发地震新震例的现场地质调查和分析,极大地丰富了水库诱发地震数据库;使用我国大型水库532座、全世界140座水库诱发地震震例资料,对灰色聚类法中的水库地震预测指标进行了修订,形成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综合评定技术,使得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定方法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对长江三峡水库、新丰江水库和龙滩水库的不同构造部位的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另外,在震源机制分析和地震分类方面,马文涛有独特的见解,他把震源机制用三角图示法直观划分成一、二级地震类型,这就把地震学中的矩张量、断裂力学中的九种错动方式与构造地质学中的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等复杂断层错动类型结合起来,修订了地震矩张量分解成迪卡尔坐标四种基本分量中没有正断层机制的物理解释,这对于判断地震震源错动复杂类型是一个非常好手段和途经。

科学家们的工作总是卓有成效的,正是随着探索的深入,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马文涛不断地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合到对水库地震的研究当中,不断地创新并总结出有价值的规律和方法,为水库水电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科学研究之余,马文涛向社会普及和传播水库地震的防震减灾知识,他也希望媒体能够多关注水库地震研究,让公众能够正确地认识水库地震及危害。

潜心水库地震研究 不断谱写科研精彩

由于涉及到利益和责任的问题,目前,我国水库地震研究工作者也会被误解,但质疑和误解并不能够阻挡马文涛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决心。在他看来,只有这片山河能够最大限度的宁静,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自己的心灵才能够宁静。这就是他潜心科研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胸中的知识和不断积淀的智慧,都是为了他心中的这片可爱的山河。

有着这样的理念和胸怀,积极进取的马文涛,才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科研创新之中,才能够不断深入探索水库诱发地震奥秘并取得了诸多卓有成效的评价方法。

马文涛认为,水库地震的重要诱发因素与以下几点相关:

1.岩性条件。据统计资料分析,组成库盆的岩性与水库诱发地震有一定的相关性。碳酸盐岩地区最易于诱发岩溶性水库地震,其次为花岗岩、玄武岩和片麻岩类型坚硬脆性的结晶类岩石,易于诱发水库地震。碎屑岩和砂页岩构成库盆的水库,不易诱发地震。

2.构造条件。水库诱发地震是岩体中的断裂在库水作用下发生错动引起的。现代构造活动较强烈的地区,由于活动断裂常常随地应力的局部集中,有利于诱发较强的水库地震。特别是在构造特殊部位,如断裂带的端点、拐点、凸凹体等,更易诱发较强的水库地震。

3.渗透条件。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必须有库水渗透参与,因此,库盆岩体的渗透条件是诱发地震重要条件之一。渗透性好的岩体,如碳酸盐岩、多裂隙脆性岩体等构成的库盆,较易诱发地震,而不利于库水渗透的砂页岩库盆,不易诱发地震。张性断裂或张扭性断裂更利于库水向深部渗透,易于诱发地震。

4.水库规模。小型水库发震概率小于万分之一,中型水库发震概率小于千分之一,大型水库发震概率在百分之七左右,坝高大于200米的水库发震概率在33%左右。

5.天然地震活动背景。强震区和高烈度区有利于诱发较强的水库地震。特别是处于地震临界期或靠近临界期的地区易诱发出水库地震。

任何知识的运用和掌握都是从点滴的实践中获得。从1982年起,马文涛就参加了浙江省湖南镇水库、贵州省乌江渡水库、湖南省东江水库、长江三峡地区等的野外地震观测任务,丰富的实践活动给予了马文涛不一样的科研视野,也使得他迅速成长起来。

近年来他主持开展的紫坪铺水库、长江三峡水库和贵州省董菁水库等的诱发地震的实践活动中,马文涛和奋斗在水库地震科研第一线的同仁们一起,为构筑中国水库地震防震减灾的防护网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并积累了宝贵的高精度数字地震资料。

在实践活动中,马文涛为配合典型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定技术及预警技术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BAC38B04)工作,增设了紫坪铺水库地震加密台站(6个台站,2008年12月到2010年9月)、长江三峡水库地震加密台站工作(30个台站,2009年3月到现在),取得了汶川地震和长江三峡水库地震的新资料,发现汶川8级地震的初始破裂深度在6~9公里之间,与紫坪铺水库水位变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为研究汶川地震成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物质基础;分析了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新发现在巴东北岸神龙溪两岸存在着的三条线性地震分布在碳酸盐背斜轴部,走向东西向,与地层走向一致,属于水库蓄水后库水沿地下暗河渗漏而引起的水库地震。

2010年1月17日,贵州省董菁水库库区曾经发生Ms3.4级水库地震,引起岩崩、滚石和山体滑坡,造成6人死亡、9人受伤的重大灾害。为研究贵州省董菁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特征,了解库区地震的构造背景,探讨水库诱发地震的机理、孕震环境和动力学过程,评定董菁水库地震危险性程度,解决董菁水库最高震级和发震地段问题,马文涛同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合作,于2011年9月在董菁水库原有库区地震台网10个短周期数字地震台站的基础之上,新增设了10个短周期数字地震台站,使得董菁水库库区地震台站之间的最小台距达到3~4公里。

2011年10月3日在库区记录到Ms2.6级地震,2011年11月6日发生了Ms3.9级水库地震,正好处在董菁水库地震加密台网网内。原地震台站交汇这次Ms3.9级水库地震震中在董菁水库大坝(以南)下游3公里处,而从地震加密台网记录得到的波形初步判断,Ms3.9级水库地震震中应该在北盘江与打帮河交汇处董岗附近,这两点的平面距离相差了8公里左右,而从地表滑坡、岩崩和地表震动感觉也支持加密台网所得到的结果,说明在水库区使用小台距地震台网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地震定位精度。

水库地震研究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科技工作者们有着无私奉献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正是抱着为社会做贡献的想法,马文涛始终坚守在他热爱的科研事业上,淡泊名利,兢兢业业,只把社会的责任放在心中。

马文涛艰苦卓绝的实践经历和坚毅执着的品性,给人一种坚强和笃定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我们这些后辈值得学习的。

“心共河山一片丹”,如今,马文涛这位执着的科研工作者,仍以满腔的热情、无悔的执着,于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寻找着最大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