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稳健的财政政策范文

稳健的财政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稳健的财政政策

第1篇:稳健的财政政策范文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总需求由三部分构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我国应该坚持走通过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发展道路。

投资与消费的矛盾,最直接的宏观后果是,gdp中能够用于国民分配的数量长期相对压缩。这也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扩大内需的政策很多,效果却并不明显。一旦投资形成的供给不能被消费所吸收,产品的积压和生产过剩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就潜在着大起大落的风险。因此,只有成功地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扩大投资需求和提高投资效率。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直接或间接的拉动作用可以从我国十多年的经济运行得到验证,消费需求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根本和最稳定的推动力。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已经由短缺时代的资源供给约束转变为市场需求约束,决定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变为市场需求规模。从社会再生产来看,投资需求不过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后需求,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下表可以看出,消费需求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即最终消费年新增加领占gdp年新增加额的比重)一般占到55%以上,是三大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中份额最大的部分。它虽然没有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变化那样活跃,但它是对经济增长影响惯性最大的部分,也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大需求因素对gdp的贡献率  (单位:%) 

  

消费

投资

净出口

1991

61.8

35.3

2.9

1992

61.7

37.3

1.1

1993

58.5

43.5

-2.0

1994

57.4

41.3

1.4

1995

57.5

40.8

1.7

1996

58.5

39.3

2.1

1997

58.2

38.0

3.8

1998

58.7

37.4

3.9

1999

60.1

37.1

2.7

2000

61.1

36.4

2.5

2001

59.8

38.0

2.2

2002

58.2

39.2

2.6

2003

55.5

42.3

2.2

2004

53.0

44.2

2.8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

二、我国依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

从消费规模看,在按支出法计算的gdp中,2004年为75440亿元,比1978年的2239亿元扩大33.7倍,但这期间的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反而从62.1%下降到53%,成为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3年全球平均固定资本形成率约为23%,最终消费率约为77%,中国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水平低,说明在gdp的分配和使用中消费的扩张力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的扩张力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来自投资,但同时投资又消耗掉了大部分经济增长的成果,消费增长在两大需求增长中明显处于滞后状态。

从人均消费水平看,2003年,全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为现价4058元,按当年汇率计算,只有490美元,比1978年提高了4.4倍,而同期人均gdp提高6倍。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明显慢于人均gdp提高的速度。与国际水平比,目前中国人均消费水平大概只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的1/20到1/30左右,我国的人均消费处于偏低水平。在人均消费水平的城乡对比中,城镇提高,农村降低。城乡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1978年为2.68:1,2004年提高到3.29:1,城乡生活差距呈扩大趋势。2004年,农民消费随就业和收入增长有所提高,但基础还不牢固,还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从消费结构看,2004年,全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占总消费开支的比重)平均为42.45%,其中,城镇为37.7%,农村为47.2%.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贫富国家生活水平的评价标准,恩格尔系数大于59%为贫困型,50-59%为温饱型,40-50%为小康型,30-40%为富裕型,30%以下为最富裕型。中国目前整体上处于小康型阶段,老百姓的生活开支更多用于生存型消费上,发展型、享乐型和娱乐型的消费所占比例还较小。

总体来看,我国消费需求处于滞后状态,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亟待改善。

三、影响消费需求的财政因素

(一)税收变量。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ad)是由非财政部门的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1)与政府部门支出(g)三部分组成,即ad=c+i+g.其中消费需求c是国民收入y和税收t的函数,即c=c(y,t);投资需求是真实利率的函数,即i=i(r),因此,社会总需求的公式又可以进一步表示为:ad=c(y,t)+i(r)+g.在这里,假设i和g都不变,只改变税收t,在c是t的减函数的情况下,减少税收可以使非政府部门的消费需求扩大;反之,则缩小。不同的税种对其影响的方式与程度是不尽相同的。(1)个人所得税。增减个人所得税,是调节居民收入水平、从而调节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最直接的手段。提高个人所得税,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削减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抑制消费需求的效应;反之,则具有扩张消费需求之效应。(2)公司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增税,减少可利用的内部资金,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具有抑制民间投资的效果。而且,公司所得税增税,通过减少股利所得而具有抑制居民消费支出的作用。在公司所得税可以转嫁的情况下,产品价格上升,导致实际收入下降,因而具有抑制消费需求的作用;反之,则具有扩张消费需求之效应。(3)消费税。消费税增税,使产品的含税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造成民间消费支出减少。消费税增加对低收入阶层的课税负担加重,由于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一般较高,故消费税的增加将会降低消费者需求总量;反之,则能较大程度地扩张消费需求。

(二)收入分配政策。

我国的消费增长整体上慢于投资增长,表现为消费需求长期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大的收入差距造成过大的消费差距。

从城乡看,城乡收入比从1978年的2.58:1提高到2004年的3.21:1,城乡消费比也从2.68:1提高到3.29: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城乡消费差距扩大。在城乡各自内部,收入差距也很明显。1998年,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收入相差4.4倍,2003年扩大为8.5倍;农村居民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收入2000年相差5.5倍,到2003年扩大为7.3倍。

从行业看,2000年平均劳动报酬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报酬之比为2.62倍,2003年扩大为3.98倍,2004年进一步扩大为4.25倍。

要扩大全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应当在完善收入分配体制、缩小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建立公平消费模式,促进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协调增长。

(三)社会保障政策。

扩大居民消费,不仅需要政策方面的鼓励、刺激和引导,而且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是要建立一个让居民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或后顾之忧较少的制度,这就是社会保障制度。

1992年以后我国的改革战略从补贴和福利转向市场,这直接触及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制度因素,如公费医疗、义务教育、全面就业、退休福利等都面临着解体的危胁,不断地给人们以风险信息,社会福利制度解体和社会保障制度不确定,既强化了居民对收入的低预期,又直接要求规避风险内生化,人们必须调整收支结构及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上的比例,可能推迟消费而增加储蓄。1978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为5.8%,2004年超过9.0%.在庞大的社会储蓄压力下,即使企业和政府加快投资,也难以改变银行的巨额存贷差。

三、稳健财政政策刺激消费需求的对策

在当前投资持续高增长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优化投资消费结构,刺激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要优化投资消费结构,扩大消费,稳健财政政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尤其要重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一是加强对城镇困难群体和低收入者的补助,完善城镇“低保”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根据物价上涨情况,适时调整和提高“低保”与“最低工资”的补助标准。二是调整和完善企业分配制度。鼓励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工资性收入,规范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收入,合理控制垄断行业职工收入的过快增长。三是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分配制度。目前,公务员工资水平在社会不同行业工薪收入中排位中等或偏下,与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及所承扭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不相适应。通过改革,建立正常的公务员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工资增长机制,实现公务员工资分配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可参考公务员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来进行。

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一方面,要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实现生产产品的“非农化”;另一方面,要加快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步伐,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城镇化,方便和鼓励农村居民外出打工和定居,实现农村居民的“非农化”。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等项制度,取消农业税后,要推进有关配套改革措施,进一步健全县乡财政体制。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的投入,实行对农民种粮和购买化肥的直补政策。要加强农村商品流通设施和商业网点、水电路以及通讯设施等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居住和消费环境,为农村居民扩大消费创造良好条件。

(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加强对个人收入的税收调节。

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比较大,收入差距的扩大相对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扩张。这种情形对消费极为不利,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要加快改革和完善有关税制,加强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

1.调整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要求个人所得超过一定数额的高收入者,必须依法自行申报。税务机关可以按。熙(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对不申报或申报不实的纳税人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将来条件成熟时,应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2.调整和完善消费税。适当调整征收范围,将普通消费品逐步从税目中剔除,将一些高档消费品、资源消耗品、不利于环保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同时,要优化税率结构水平,根据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对税率明显偏高的部分应税品目适当降低税率,对需要加大调节力度的适当提高税率。

3.研究设立物业税。目前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的税种有城市房地产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应当合并后统一设立物业税;税负水平依据现行房地产税收和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收费负担测算确定。

总之,要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缓解社会贫富悬殊矛盾,体现社会公平。

(三)加强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工作,进一步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1.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其受益对象应是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全体公民,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是要构建覆盖城乡贫困人口的全国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将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全体社会成员。

2.完善以社会救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构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应重视社会救助。一是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目前,多数城市已基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而农村社会救助目前大多只限于对五保户、特困户的救助和灾害救助。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也应着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探索基金保值增值的办法和途径;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的原则,建立个人账户积累式的养老保险。

3.加大财政对科技、教育事业的支出比重。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严格控制经济建设费支出比重,通过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减少行政事业费支出比重,将压缩出采的经费重点用于科技、教育事业。加大财政对基础教育和研究、义务教育的支出比重,要完善义务教育的免费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学生的资助制度。从国际社会来看,许多国家对学生免费提供基础教育,并对贫困学生的高等教育提供资助,这样有利于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当前我国财政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应该而且有能力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4.尽快构建覆盖全社会成员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稳步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医疗卫生系统,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在农村,可以探索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病的农村困难群众进行医疗救助。此外,建立重大公共传染疾病的防治保障制度,也是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优化产业结构,协调产业发展,实现产需之间的互动,促进消费。

第2篇:稳健的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党和国家战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财税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因此,完善促进生态文明的财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税政策干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容

1、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指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植物以及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生存状况,亦即自然生态。它们有着自身发展规律和存在形式。但是由于人类的存在改变了这种自然生态,这就是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2、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消耗各种资源速度快,导致自然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要尽可能的满足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条件,否则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根基,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人均主要自然资源和人均GDP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因此发展已不能再走拼资源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全球趋势,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地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新趋势的大潮中;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以“一体”来概括,表明各个领域的建设不可人为割裂,乃是需要和谐推进。生态文明是社会整体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即便其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清明有为、社会和谐稳定,也只能说这是一个存在文明缺陷的国家。事实上,当生态不文明时,民众生活必受影响,难以谈及和谐稳定;当生态不文明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二)财税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生态文明的公共产品属性

简单地讲,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积累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多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消费不具排他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不具有排他性。在这种情况下,私人或者市场可以通过不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免费搭便车”享用其成果,导致投资成本难收回,投入效益难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失灵必然压抑社会投资,造成生态环境产品供给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看得见的手”——政府必须介入,主要调控手段就是财政税收政策,也就是说,必须由财政税收政策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生态文明的外部性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具有外溢性和滞后性,这可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阐述。正的外部性,实际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经济学知识可知,外部性的解决必须依靠外部力量,由政府出面予以解决。然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100多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在经济发展的30年内出现,近年甚至到了集中暴发期。我国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奉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对生态文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使许多资源已接近枯竭的边缘;在20世纪,人类第一次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第一次出现自然资源全面紧缺的问题,第一次出现增加农业用地的障碍;生态危机第一次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心;松花江污染、太湖蓝藻事件等;北京长期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天然草原退化……这些都是生态文明的“负外部性”带来的惨重代价。一系列财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财税政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实施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在十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表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引人关注,令人振奋。同时,“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而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这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也得到了逐步完善。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创新机制,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政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00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共安排1800多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安排900多亿元,用于支持天然林保护工程;安排约2000亿元资金,用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同时,还通过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税收手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是比较现实和可行的。税务部门一方面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出发完善现行税制,包括改革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另一方面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纳税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然而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在鼓励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明显落后于生态文明发展的需要。

(一)财政政策方面

财税政策不健全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从财政角度看,近年来,虽然通过加大生态方面的预算投入、推行生态转移支付制度、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节能及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等方式,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补贴等手段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有效推进生态建设。但目前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还不够健全。如财政补贴数额相对有限,补贴环节较为单一,不仅直接奖励补助较少,而且环保设施没有财政运营补贴通道,存在环保设施建成后因运行成本高、投入渠道少,无法发挥环保设施应有的效益的现象。

(二)税收政策方面

从税收角度看,税收政策体系不完善。税收制度保持相对的长期性、稳定性是制度的本质要求。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税收制度改革显得滞后。1994年实现分税制以来,我国还没有专门用于环境管理的税种——环境税,仅仅只是开征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间接税,大体有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耕地占用税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环境保护税种开征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的缺乏,不仅制约了税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控作用,同时也减少了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收资金来源,从而减弱了税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三、生态文明建设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

财政手段与税收手段共同发挥作用。在财政政策方面,保障生态环境投入。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来看,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5%~2%左右,如德国(1995)占2%,日本(1990后)在1.5%~2%之间,美国(1998)占1.6%,而我国不足1.5%。还有的国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进行适量国债的发行,利用财政支持作用,实施BOT融资、贷款担保形势等。另外,对需要巨量资金支持的大型节能项目,美、日等国都以提供金融债券或贴息的形式予以支持也是值得借鉴的。税收政策方面,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西方工业化国家从上个世纪70 年代以来就有支持节能和环保理念,采用有利于环保和节能的激励性税收优惠方式,对“三高”产品提高税率档次,从多角度优化本国税制的绿化水平。税收激励性优惠措施从只注重能源供应方的调节转向更注重消费方的调节。如美国以税额抵免的方式对纳税人的消费动机进行调节,引导纳税人的消费动机和行为。

总的来说,金融、财政和行政管制手段在许多方面具有税收手段所不具备的优点,如对特定优先发展项目的扶持,需要较强的能效评判标准及其管理措施等。而税收手段则在调节产品价格,干预节能产品市场方面具有普遍适用的优点。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财税对策和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整合资金政策,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着力保障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的实施,着力健全促进绿色低碳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财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深入推进“生态立省”发展战略实施,积极有为地推动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财政税收政策作为政府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应当在充满挑战和制约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财税的只能作用。

(一)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是支持推进节能减排。用好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落实国家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钢铁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持发展新型建材等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强化排污费征收,扩大流域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范围,推进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财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实施节能工程、节能技改项目建设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大节能减排政府采购政策实施力度,推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二是支持绿色生态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落实地方政府配套,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同时,支持启动一批水资源配套和绿化示范工程。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支持推进整山连片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尽快恢复林草植被,增强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国土空间是一个国家进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国家的人民依托一定地理空间,通过长时间生产和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要素分布状态。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从宏观上看,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应重点打造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经济带;发展联系紧密、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城市群;选择宜居宜业、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经济联系相对紧密、受到城市群辐射带动的规模较大的经济区;建设有较大规模、经济实力较强、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城乡统筹、东中西互动、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完善环境和生态税费制度。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但不够完善。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尚需在总结我国环境治理、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和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环境税费和生态税费体系、种类、结构等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的总量体系和结构优化的理论框架,以指导我国现行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主要工作包括: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四)进一步完善税制,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加动力。

改革资源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过分依赖资源,并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改革增长方式,就是要提高资源价格,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含量,增强经济发展中的节约意识。因此,进行资源税改革,提高征收范围和税率,既有利于增强节约意识,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也可为资源丰富的地区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恢复生态环境。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税收政策,才能既符合效率原则又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设置环境保护税包括对污染大气比较严重的二氧化硫等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收费制度改为征收污染排放税;对煤炭、原油、天然气、山石、黄金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行为以及游览等自然保护区开发和使用行为征收生态保护税,以环境污染者自行负担控制污染的成本,调动企业治污积极性。具体来说,应在总结排污费征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环境保护税的模式对其进行改革。按照国际惯例“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确定纳税人。同时,考虑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

参考文献

[1]连家明.建设生态文明与财税政策调整[J].地方财政研究, 2008,(05).

[2]王金秀,郑志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03).

[3]齐玲.有关生态补偿的财税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10).

[4]唐英.与生态环境建设相适应的我国财政体制改革[J].生态经济,2007,(05).

[5] 刘丽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探讨[J].新会计,2009,(07).

[6] 钱水苗.面向生态文明的环境法制建设路径探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02).

[7] 王梅.浅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J]. 科技传播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08).

第3篇:稳健的财政政策范文

(一)昆明市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近年来,昆明市为城镇化的建设把土地作为主要的资源进行扩大,土地的收入管理存在制度上的不规范。被征土地的补偿费用没有按规定留在地方财政用于土地的开发,而是大部分被用在城市的开发;土地出让金的预算管理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农民得到的补偿费用与出让金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农民的利益受损。加之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及安置途径单一,对其就业及保障制度考虑不够充分,使得农民向城镇的转移受阻,也加大了“三农”问题的难度。

(二)昆明市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当前,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划还不够完善,政策的实施存在相应的难度,导致实施的效果不容乐观,相应的建设资金被挪用到城市开发与扩张。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城镇赖以发展与持续成长的基础。但是,昆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同步于城镇化的进程,其中资金的投入较为缺乏导致环境的承载力过大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不全面的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应投资体制,昆明市的城镇化在受阻的同时会出现交通不完备、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公共服务的覆盖面窄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地方财政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昆明市政府更加注重于经济的发展,追求昆明市在经济发展上的高速增长,而对居民的医疗、社会保险、文化建设等经济效益产出不明显的公共产品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虽然昆明市的经济长期以来保持着一定速度的增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也造成了公共服务覆盖窄的局面,大量高效优质的文化、发达科技、医疗卫生等资源主要集中在昆明市区,导致了市区与农村地区之间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差距扩大。

(四)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于长期的二元制社会体系的发展,城乡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城镇居民的收入长期高于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使得人才及各种资源不断向城镇集中,导致城乡的经济水平及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资源的集中及经济的快步发展,使得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农村人口的大量进入增加了昆明市生产生活的压力,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加大,不利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建设。

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完善保障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对现有的财税政策进行深入的改革与优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机制。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应经一部改革,制定统一的补偿标准,健全补偿的机制,避免出现高价征地与低价征地同时存在的现象。同时,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的就业及创业提供政府支持。基于昆明市情,应将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纳入管理范畴,逐步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其他社会救助,给予独立的核算与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管理监督,为失地农民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为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增加可支配财政资金,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地方财政的增加对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其职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城市财政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使其满足城镇化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中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匹配经济的发展。昆明市政府应满足财权事权统一的原则,在不违背中央政策的情况下,合理增加政府的可调配财政资金,充分保证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确定市一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改革现行不匹配经济体系的财税政策,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完善的财税政策。

(三)促进昆明市城乡居民福利水平的公平化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以此来完善转移支付政策,实现昆明市城乡一体的福利政策,提高昆明市城乡文化、科技、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首先,提高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使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政策;为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的就业及创业提供政府支持。其次,提高“三农”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民的财政补贴,使其留在农村以发展农村的经济,不能为了实现城镇化而放弃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再次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村的劳动力以提供就业机会是完善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核心。昆明市应深化“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全方位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转,建立农村人口的自由流动、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的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村居民创造更丰富的就业机会以及适合的岗位。加快建立完善的城乡就业服务机制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推行就业信息的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就业网络信息的建立;政府要大力支持与发展全方位的农民教育及就业的培训工作,提供农民的素质与服务水平。建立建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及劳动保障机制,为农民的劳动及生活提供保障;对税费的减免、社会保障的补贴进一步落实,同时鼓励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在学到先进的技术后回农村进行创业,促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

三、结论

第4篇:稳健的财政政策范文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是主要抓手,着力点则在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建设,公共财政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

一、公共财政的功能

公共财政是一种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主旨的财政制度安排,公共性是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和投入结构的重要标尺。从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公共财政的功能在于矫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市场失灵现象;从政治学的视角审视,公共财政的功能在于全力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国家层面的民生工程;从管理学的视角审视,公共财政的功能在于积极支持和引导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矫正市场失灵

对于文化建设而言,公共财政的首要功能是矫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市场失灵现象,提供体现民族国家文化精神、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文化产品及其服务是一项特殊的公共品。其公共性表现为:其一,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如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等,它的受益范围可以远远超越某个人或是某个群体,以至于除政府之外没有人愿意或是有能力无偿为其他人提供;其二,消费的非竞争性,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均等的机会享用此项产品或服务,增加一个人的消费或享用,并不妨碍(或在一定限度内不妨碍)其他社会成员的消费或享用;其三,受益的非排他性,某个社会成员享用这些产品或服务,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同时享用,或者排斥根本没有必要,或者从技术上而言是不可行的。

当一项社会产品成为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时,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灵,此时,需要政府介入,以弥补或矫正由于外部性所导致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本质属性在于公益性,其主要目的在于为社会成员无偿提供满足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公共品特性为政府介入提供了必要前提,而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决定了其成为政府介入的优先手段。

2建设文化民生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均指出,中国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改善民生,实现公民在享受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国家层面的民生工程。着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保障公民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基本生存需求,也要积极满足公民在教育、文化方面的基本权益和发展需求。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无物质匮乏之虞,享有体面尊严的生活,内心安定,富有信念,这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题中之义。

分税制改革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财政收入出现了持续的超高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推进国家各项改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客观上保证我们有较为充裕的财力投入到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建设之中。

3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国际实践表明,文化产业是具有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引擎的战略性新经济形态,对于改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2008年,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就已分别达到10%、12%和25%。梁云凤,孙亦军,雷梅青.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J]. 税务研究,2010(7).十六大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日益上升,2004-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近5%。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9月16日的报告,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5%。因此,根据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其经济增长贡献的经验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不难看出,中国的文化产业大有可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文化产业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并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以市场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在文化市场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还要面临国际发达文化产业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公共财政需要积极而合理的介入,通过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文化要素市场,建立财政投融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运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二、公共财政支持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努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健全文化市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1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转型和国际社会文化领域竞争的加强,文化建设日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文化领域的财政投入随之逐年增加。根据2002-2006年《中国财政年鉴》的数据,2001-2005年,财政文化事业费拨款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分别为040%、038%、035%、040%和039%。“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继续大幅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虽然财政投入的绝对值和相对比率都在不断增长,但是与教育(年均14%)、卫生(年均4%)、科技(年均4%)等相比,文化投入在国家财政投入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与民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有较大差距。同时,与英、美、日等实施文化战略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投入规模总体偏低。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的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国内文化投入的不足与国外文化产品的大举进入已经形成令人触目的映照。因此,财政扶持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增加投入规模,而为了确保投入规模的稳定增长,需要建立稳定、规范的财政投入机制。因为政府的每一笔资金都需要通过预算管理,所以需要通过预算系统的支持保障财政资金对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2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过渡性特点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决定了中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实践中是水融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可以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与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充分激活和利用各类文化资源与人才,增强文化创新能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文化供给,满足民众的多样性文化需求。

因此,国家财政对于文化领域的投入,不可简单地将事业投入和产业投入独立开来,而需要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转型特点创新投入方式,从大文化经济视野,协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对事业的投入要考虑对产业的促进作用,对产业的投入要考虑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公共属性,建立事业-产业的联动投入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3健全文化要素市场

由于受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导向和计划体制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产业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单一发展模式,政府投资,政府控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模式的缺陷日益显现:由于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参与,且投资主体单一、意识形态管制严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在国外文化产品的大规模强力冲击下,单调、匮乏的国内文化产品日益难以招架。从而,一方面,国家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负担日感沉重,另一方面,能够满足民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却严重短缺。

成熟的市场机制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市场不健全。因此,这就需要政府从过泛的文化事业领域适当收缩投入范围,将财政资金主要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要放松市场管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培育多渠道、多主体的投融资模式,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培育龙头品牌企业,为文化产业培育成熟的要素市场,塑造更富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4改革税收政策

发展文化产业还要充分运用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目前,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货物劳务税优惠为主,这种以直接优惠为主的方式不利于科技含量高、供给弹性较大的文化产品供给,从而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货物劳务税的政策效应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文化产品如电影、音乐等技术含量高、资本有机构成低,供应弹性相对较大,市场经济条件下,供应者有较强的价格维持能力,这种情况下,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货物劳务税优惠政策的作用力有限。

而所得税以间接优惠为主,尤其是税基优惠,方式多样(例如捐赠扣除、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激励效应具有较强的扩张性。因此,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方式应减少货物劳务税优惠,以所得税税基优惠为主,辅之以其他税种的优惠。

三、对策与建议

公共财政支持文化建设,需要针对中国现阶段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理顺发展思路,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公共财政的功能,通过建立预算系统支持的长效机制,采取事业-产业联动投入方式,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1建立预算系统支持

政府的每一笔公共开支均需要通过预算批准和拨付,因此增加财政投入规模,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首先需要预算系统的支持。公共预算不仅是政府施政的利器,同时也应成为政府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长效机制。确保预算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性和积极性作用,首先需要政策与预算建立直接联系。通过将资金优先配置于政府的政策重点和战略优先性领域,预算对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运用预算系统支持文化建设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覆盖文化发展战略的中期预算框架;二是建立相应的中期支出限额。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政府的长期规划与政策目标,中期预算框架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将预算资源分配与相对长远的政策目标考虑充分结合起来,这是当前的年度预算无法做到的。同时,预先规定中期支出限额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平衡机制发挥作用,一旦规定了文化建设预算的支出限额,就不能将文化建设拨付的资金轻易调低或挪用。

鉴于科技和人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建设的预算要增列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科目,并加大资金拨付力度。文化产品的魅力在于其吸引力,而科技创新是点亮文化创意、外化文化产品吸引力的内核。因此,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及创新能力,并及时利用传统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同时,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文化领域的领军人才、文化产品创意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业人才以及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都必不可少。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中国属于后起之秀,文化人才相对匮乏。因此,需要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的财政投入,以集聚文化人才为我所用。

2采用事业-产业联动投入机制

改革现行的投入方式,采取事业-产业联动投入,在总体上保持国家对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固定投入比例,增加动态投入比例,财政补助逐步从对文化事业单位及从业人员的一般投入为主转变为以项目投入为主。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对国家有特殊要求和重点支持的文化活动、文化设施建设、科研课题实行招投标制度和中介评估制度。加强绩效评估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直接与间接结合的联合投入格局。对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和需要特殊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给予相对足够的经费保证;对于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区别情况予以扶持;对于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重视市场的力量,主要采取政策性质的扶持和引导,通过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吸引多种资助手段和资金。

3拓宽融资渠道

着眼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在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必要的文化公共品的前提下,发挥公共财政的经济导向作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加大信贷优惠,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建立合理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促进文化资源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为此,需要通过财政对文化资产的有效集中配置,做大做强若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健全融资服务平台,支持社会资本设立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鼓励金融和保险机构开发面向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通过投资基金的杠杆作用,吸引并带动广泛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实力和发展活力;发挥中小企业投资引导资金的孵化机制,培育和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育和成长,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生态。

4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

首先,针对文化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建立动态的税收优惠方式。企业初创阶段,研究成本和创意成本较高,可以考虑对企业购买无形资产(版权、专利权等)的进项税额准予抵扣;企业发展阶段,企业主要依靠信贷等间接融资手段获取资金,应考虑实施贷款优惠政策;企业步入成熟阶段后,适当减少优惠,为其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即可。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以及文化服务,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对于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允许其税前据实扣除各类准备金和加速折旧;对资金暂时周转困难的文化企业,在一定的期限内,暂缓征收税款或者以税利返还形式设立各种文化基金或专项资金,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对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基础上提高出口退税率或免征关税;对文化企业在境外提供文化服务取得的境外收入免征营业税。

第5篇:稳健的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政府采购部门;人力资源;问题;对策

我国自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与进步,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采购部门,很好的实现节约政府财政资金,优化政府的支出结构,提高政府的采购质量,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但是由于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政府采购实现最佳效果,政府采购制度的优势和功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制约了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政府采购部门人力资源建设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1.政府采购部门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价值观存在偏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在商品经济时代,因为利益倾向性的原则,使得我国政府采购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价值观出现严重偏差。社会上不良观念和风气对政府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道德观和价值观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一些采购工作人员道德观和价值观出现变化。在采购工作中,工作人员放松对自己要求,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违背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丧失工作责任心,牺牲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与政府采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违背。

1.2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与业务素质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市场经济的日新月异,政府采购工作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素质整体上不高。虽然政府采购部门配备非常多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对于政府采购相关知识与业务技能的了解掌握的不够,很多情况下需要将政府采购工作委托给其他机构来进行,增加了政府采购工作的成本,而且由于其他机构对于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规定、管理要求不清楚,很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具备高深专业知识与业务素质人才的缺乏,使得政府采购工作无法有效的进行组织,工作上无法形成合力,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创新性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

1.3政府采购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屡禁不止

在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开展中,存在供应商为了取得供应权或者签订合同,对政府采购工作人员行贿或者提供其他的利益诱惑。部分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为了一己私利,利用手中权利,通过各种方法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人为的控制。政府采购工作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破坏了政府采购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和环境,损害了政府的利益,加大了政府采购的工作成本,而且政府采购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2.政府采购部门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2.1可以优化人员配置,提高采购工作效率

政府采购部门进行人力资源建设,可以根据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工作岗位,参照岗位的职能需求和工作内容,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优化政府采购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避免工作人员臃肿,加大政府采购部门的人力资源成本,从而建立科学的政府采购组织和管理体系;使得政府采购工作进行起来更加快速流畅,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

2.2可以促进采购工作人员竞争,提高其采购业务水平

政府采购部门进行人力资源建设,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可以通过工作绩效考核实现对采购工作人员工作的有效评估,从而掌握工作人员工作的具体情况;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的竞争,从而激励采购工作人员经过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采购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的能力,更好的做好采购工作,提高政府采购的质量。

2.3可以保证采购工作操作规范合法,实现采购工作的公平公开

政府采购部门进行人力资源建设,可以提高采购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还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采购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政府采购工作中,能够按照采购制度和规范,正确的进行采购工作,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保证采购工作操作规范合法,实现政府采购工作的公开和公平竞争,促进政府采购工作的不断优化,降低政府采购的工作成本,提高采购的质量。

3.政府采购部门做好人力资源建设的对策

3.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正确引导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

考虑到政府采购部门及其工作的特殊性,其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要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公开公平、高效廉洁,这就需要政府采购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观念是政府采购工作人员行动的先导,直接影响到采购工作的进行。政府采购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做好对采购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培养采购工作人员的荣辱观和工作责任心,增强自身抵抗腐败的能力,发挥模范作用,从思想与道德上降低人为因素给政府采购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3.2健全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

要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和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产生最大效用,需要有适当的采购法律和制度来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虽然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能够从全局上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指导,其概括面非常广,但是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内容没有有效的落实到实际采购工作中,对于政府采购的内容、步骤、方法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因此必须要健全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制度,细化采购基本程序和方式,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健全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可以避免采购工作违规操作,使得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的采购工作法制化与规范化。

3.3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采购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政府采购工作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提高采购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来培养高素质的政府采购人才,学校可以设立相关的政府采购专业和课程,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政府采购的专业知识,为政府采购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加强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政府采购工作人员资格认证与管理制度,完善采购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绩效考核机制,实现采购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保证采购工作人员的质量。最后要加强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国际交流,引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来加强交流和合作,不断增强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竞争力,保证采购工作的质量。

3.4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督促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

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在依照采购政策、制度进行政府采购工作时,还需要适当的监督来督促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要对采购资金、采购物品、采购价格、采购质量等进行考核,看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并及时的公布考核的结果,协调好政府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监察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职责分工;积极的开辟社会监督的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公开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规范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中生.政府采购部门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研究与探索,2006(22).

[2]宋信强.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素质剖析及对策[J].法制与经济,2006(3).

第6篇:稳健的财政政策范文

(一)政府采购审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1)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缺乏统一的规范,配套的法律规范体系不健全。

《政府采购法》至今已实施了7年多,这部法律出台时过于仓促,内容上存在着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 ,而实施条例迟迟未能出台,致使实际工作中缺失清晰的法律依据和严格的可操作规范准则。政府采购法与招投标法之间也存在一些交错和不够明晰的地方。之后,规范性的实施细则一直未能出台,都导致了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缺乏权威科学的审计规范和依据,造成了依法审计监督依据缺乏的局面。2010年初,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但至今未能颁布实施。

(2)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不健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在监督管理中职能划分不清。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制业务杂、涉及面广,系统的运行客观上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协作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才能确保建立一个有序规范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进而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优势。《政府采购法》中分别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审计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政府采购负有行政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对于各监督主体在政府采购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的概念规定相对模糊,对于负有监督职能的部门的监督重点、方式和方法缺乏操作性,不够明确。

(二)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工作质量问题

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工作质量是审计监督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然而,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实践中,仍有诸多因素影响工作质量的保障和提升。

(1)政府采购审计监督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审计监督主体人员队伍素质的高要求性。尤其是在一些专业性较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业务中,仅靠传统审计监督部门的人员及专业知识是决难适应对其开展监督工作的要求。

(2)审计范围不全面,审计深度有待提升

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审计范围涵盖面是很广泛的。由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入,审查内部控制和法制建设;由政府采购流程深入,审查招投标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由政府采购资金筹集、划拨和使用方面深入,审查其规范性;从政府采购效益方面入手,在审计政府采购真实性和合规性基础上,向效益性审计评价方向拓展。但目前大多数的政府采购审计还局限于对采购活动本身的审计,审计范围不全面,审计监督缺乏深度,忽视对整个政府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审查。

(3)实施政府采购效益性审计难度较大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基于财政性资金的本质,客观上需要深入开展政府采购效益性审计监督。然而,效益性审计开展面临很多问题。一是缺乏明确规范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相关效益性审计准则指南,仅能在遵守已有法律规范的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准则开展政府采购效益性审计监督工作。二是建立系统有效的效益评价体系需要一个“实践――提升――再实践”逐步完善的过程。三是审计资料收集难度大。政府采购效益性审计监督建立在充分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基础上,而审计资料的收集难度大恰恰是政府采购效益性审计的重大难题之一。四是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二、对策及建议

(一)关于宏观方面的对策建议

(1)健全政府采购法律规范体系

《政府采购法》只是一部框架性的法律,至于具体的操作与执行则要依赖实施条例。国务院法制办于2010年初公布《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至今仍未实施,导致了政府采购执行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制度规范依据。

(2)规范政府采购管理体制

政府采购管理体制的规范需要从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等方面入手。一是要规范政府采购管理机构设置,对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梳理、整合,统一规划设置,实现名称、级别、格局统一性和对等性,确保采购执行机构相对独立性。二是对政府采购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关系职能进行划分和明确,严格实行管办分离,坚持管理与操作分离原则,各负其责,做到管理有方、操作有规。三是理顺工程项目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协调好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关系,理顺建设部门、财政部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程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关系。

(3)构建规范化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

构建规范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制度建设方面完善财政预算编制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等。流程管理方面要强化采购预算审批及其操作性,强化对供应商竞标监督管理,坚持采购执行与资金结算分离。尤其要严格按照各环节(采购预算――采购计划――采购实施――合同签订――货物验收――资金支付)要求有序展开政府采购活动。规范政府采购执行程序,规范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构建规范化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为政府采购审计监督提供一个有序、规范的审计环境和审计对象客体。

(4)规范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设置,明确相关主体监督职责

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有序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审计监督氛围和外部环境。一是规范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设置,统一设置,实现名称、级别、格局统一性和对等性,明确各个主体的监督职责,从而使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内容具体化、规范化,更具有操作性。二是划分各个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监督重点、方式和方法,协调主体部门之间的职责,理顺监督管理关系。三是明确各个监督主体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监管的“切入点”、监督的具体对象、内容和程序等。四是规范综合管理与行业管理的衔接,形成规范的协作机制。五是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时,各监督主体应坚持统一和效能的原则,减少重复监督,确保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5)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重要意义

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审计机关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而其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是政府采购参与主体对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认识、理解和配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重要意义,强化组织领导工作,从根源上确立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理念,减少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开展过程中的阻力和不必要的抵触。

(二)关于微观方面的对策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建设高素质的政府采购审计监督人才队伍

政府采购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采购活动,不仅要求具备专业的招投标知识,还必须对市场行情、商品服务特性质量有较为精确的了解。而高质量的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工作需要高素质的政府采购审计专业人才作为保障。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目标的实现和职能效用的发挥,人才是关键。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政府采购审计专业人才队伍”。

(2)深刻认识政府采购风险,围绕风险环节点,有的放矢,开展审计监督

政府采购的风险包括制度风险、封闭风险、方式选择风险、委托风险、寻租风险五个部分。深刻认识政府采购风险,对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开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体系的角度来认识政府采购风险,不仅有利于从全局把握政府采购风险的生成和类型,还有利于审计监督围绕风险环节找到有效切入点,有利于确定审计重点和范围,有利于采用针对性的审计方法,有的放矢,有序展开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工作。

(3)明确政府采购审计监督范围,实施延伸审计,对政府采购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计监督

对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审计范围介入而言,从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介入,审查内部控制和法制建设。从政府采购资金筹集、划拨和使用方面介入,审查其规范性。从政府采购流程介入,审查招投标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从政府采购效益方面入手,在政府采购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向效益性审计评价方向拓展。同时,对于政府采购效益性审计评价更应关注从政府采购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入手,而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效益性审计。籍以从多方位、多角度介入政府采购审计监督,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

(4)创新审计理念,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力推审计转型。

想要提高一个审计项目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做好审前调查。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审前调查是审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审计实施阶段工作质量的好坏。所以必须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间,把审计前调查工作做细、做好。在审计方式上要做到知彼知已,在审计理念上由财务数据向业务数据审计转变,从而真正实现新时期的审计转型目标。

第7篇:稳健的财政政策范文

【摘要】

目的研究茅苍术的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水(0.25%乙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柱温30℃。ELSD条件:不分流;漂移管温度112.8℃;空气流量3.1 L/min。结果共有10个共有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得出了茅苍术药材的对照指纹图谱。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实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

【关键词】 茅苍术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 Z.的干燥根茎[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苍术性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作用。主治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等,中医临床使用历史悠久。其中尤以产于江苏茅山地区的茅苍术品质最好。茅山地区是茅苍术的道地产区。但近年来国际市场对苍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茅苍术被掠夺性采挖,加之对茅苍术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造成茅苍术资源的枯竭,使其濒于灭绝[2]。为了保护这一珍贵资源,需对其优良品质进行分析。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对茅苍术传统意义上的活性部位-挥发油的研究,未发现与道地性的直接联系,所以我们选取了茅苍术的水溶性部分进行初步的指纹图谱的研究。由于茅苍术水溶性部位含有的主要成分为无紫外吸收单萜苷类,故选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获得了良好而稳定的结果。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颁发的“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3],对产于江苏茅山地区的不同采集地点的10批茅苍术进行了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建立其指纹图谱是为了反映其质量情况,为建立稳定、可靠、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样品本实验植物样品包括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10份,南苍术2份,北苍术、白术各1份,其编号、采摘地点及采摘时间等见表1。样品采收后洗净切小块,在55℃下烘干备用。

1.2 对照品苍术苷A,3,4,11,14-四羟基愈创-9-烯-11-O-β-D-吡喃葡糖苷,纯度≥98%,本课题组分得。

1.3 试剂及仪器乙腈:HPLC级;乙酸:AR级;去离子水。Agilent 1100液相色谱仪,HP Chemstation色谱工作站,Alltech ELSD 2000ES蒸发光检测器,Agilent INTERFACE 35900E 数模转换器,XWK-Ⅲ无油空气泵,Phenoxmenex Synergi Hydro-RP 80A柱(4.6 mm×250 mm,4 μm)加C18预柱。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经方法学研究确定色谱条件,流动相A:水(含0.25%乙酸),B:乙腈。梯度洗脱程序见表2。柱温30℃;流速0.6 ml/min;进样量:30 μl。ELSD采用不分流模式,漂移管温度112.8℃,空气流量:3.1L/min。

表1 植物样品的采集情况(略)

表2 梯度洗脱程序(略)

2.2 供试液制备取如上干燥植物样品,粉碎,过40目筛。精密称定2 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80 ml正己烷水浴加热回流脱脂8 h。弃去正己烷液,取出样品纸包待正己烷挥发至干,再加80 ml甲醇提取8 h。将甲醇提取液减压蒸至小体积,甲醇定容至10 ml,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后备用。

2.3 参照物标准液制备精密称取苍术苷A,3,4,11,14-四羟基愈创-9-烯-11-O-β-D-吡喃葡糖苷对照品,甲醇定容配成2.94及1.00 mg/ml的原液备用。

2.4 稳定性实验取茅苍术04号样品供试液,分别在0,4,8,12,24 h检测指纹图谱。结果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基本一致,RSD<3%,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

2.5 精密度实验取茅苍术03号样品供试液,连续进样5次,检测指纹图。比较各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果表明各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基本一致,RSD<3%,符合指纹图谱的检测要求。

2.6 重复性实验取茅苍术09号样品5份,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检测指纹图。并分别按上述液相条件测定,对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进行统计,5份供试品溶液的RSD<3%,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

2.7 样品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各3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2.1”中色谱条件测定,记录色谱图。以苍术苷A(S峰)的保留时间及峰面积为1,计算各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并按“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建立茅苍术药材的指纹图谱检测标准。

3 结果

3.1 相对保留值指纹谱的建立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标定指纹峰,记录80 min的色谱图,以图谱中苍术苷A(3号峰)为参照物(S),将各指纹峰保留时间与同一图谱中参照物的保留时间(设定为1)比较,其比值为各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计算10批药材指纹图谱中各指纹峰的技术参数(见表3),标定茅苍术的特征指纹峰为10个(见图1)。各特征指纹峰的保留时间为:峰-1(23.432 min);峰-2(26.383 min);峰-3(30.468 min);峰-4(43.478 min);峰-5(44.682 min);峰-6(50.365 min);峰-7(52.176 min);峰-8(63.336 min);峰-9(65.065 min);峰-10(70.435 min)。其中峰6为3,4,11,14-四羟基愈创-9-烯-11-O-β-D-吡喃葡糖苷。

表3 茅苍术指纹图谱的技术参数(略)

3.2 共有指纹峰面积的比值通过10批药材测定,以图谱中苍术苷A为参照物(S),将各特征指纹峰面积与同一图谱中参照物的峰面积比较,其比值为特征指纹峰的相对峰面积。据“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规定,各共有指纹峰的面积比值必须相对固定。峰-4单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百分比>20%,其差值<20%;峰-3单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百分比>10%,而<20%,其差值<25%;其余单峰面积比均<10%,峰面积比值不做要求。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

3.3 非共有峰面积通过10批药材供试品的测定,统计非共有峰与总峰面积的百分比,其结果为非共有峰面积百分比7.07%,符合指纹图谱研究的<10%的检测要求。

3.4 相似度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各样品色谱图的原始文件(输出格式为aia)进行分析,自动匹配并以10批样品生成的对照谱图(中位数法)作为对照模版,计算各色谱图的整体相似度介于0.564~0.887之间。见表4。

表4 10批药材相似度(略)

3.5 其它药材和茅苍术HPLC-ELSD标准指纹图谱的比较在同样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产于湖北和安徽的南苍术、北苍术、白术药材的色谱图,并与茅苍术HPLC-ELSD标准指纹图谱比较相似度。结果见表5。

图1 典型茅苍术HPLC-ELSD色谱图(略)

4 讨论

苍术为中医常用药,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健脾燥湿、祛风散寒的功效,尤以产于江苏茅山地区的茅苍术品质最好,历来认为茅山是茅苍术的道地产区。对茅苍术道地性的研究集中在对其挥发油的研究。大量实验证明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茅苍术含油量有显著性差异,且道地产区低于非道地产区,这提示我们茅苍术的道地性可能不是体现在挥发油上,而是在水溶性成分中。日本学者在对茅苍术的研究中,从其水溶性部分分得了大量的单萜苷类成分,且显示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基于这种原因,我们对茅苍术的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分离,并对其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实验发现,苍术水溶性部分成分多为没有紫外吸收的单萜苷类成分,采用紫外检测器在图谱中基本看不到吸收峰,故本实验选用ELSD检测器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表5 与其它药材的比较结果(略)

4.1 提取条件摸索 比较了甲醇、95%乙醇、50%甲醇、50%乙醇等对样品的提取效果,以甲醇提取的样品液出峰较多,故选定甲醇做为提取溶剂。

4.2 液相条件摸索 本实验采用ELSD检测方式,ELSD检测器能检测到任何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化合物,因此溶剂中极微量的残留成分也能检测出来,造成峰的干扰或基线不稳。在液相洗脱条件的摸索中,尝试了使用甲醇-水,乙腈-水两种溶剂系统。即使在使用高纯度甲醇溶剂时,谱图中仍有含量较大的杂峰,而在选用乙腈时杂峰较少,故选择乙腈-水做为梯度洗脱的溶剂系统。茅苍术所含成分较复杂,给液相分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加入一定的缓冲溶液可以大大的改善峰形,提高分离度。对几种挥发性的缓冲溶液进行比较,选定加入0.25%的乙酸。

所采集的10批药材均为野生茅苍术药材,生长年限等因素可能会对药材的内在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所研究的指纹图谱所表达的信息,仅代表茅苍术药材的整体情况,故而10批茅苍术药材的指纹图的相对峰面积值变异较大。

10批茅苍术药材图谱与茅苍术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介于0.965~0.855之间,产于湖北的南苍术与茅苍术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867,显示两者有较接近的化学成分组成。产于安徽的南苍术与茅苍术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73,明显不如产于湖北的茅苍术近,这与其它实验证明的结论相符。茅苍术在茅山地区生长具有较好的道地性优势,引种于湖北地区的茅苍术道地性优势优于其它地区。产于北京的北苍术与茅苍术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236,显示二者之间化学成分相差大,不能混用。白术与茅苍术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062,相似度最低。本实验建立的HPLC-ELSD指纹图谱为快速鉴定苍术类药材提供了依据。

本实验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的辅助下,得到了茅苍术药材的HPLC-ELSD指纹图谱,为茅苍术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27.

第8篇:稳健的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IS-LM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一、IS—LM模型

IS—LM模型又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由于凯恩斯有关利率的理论有两个缺陷:一是利率的不确定性,二是货币市场均衡无法保证商品市场也达到均衡,因此希克斯于1937年第一次提出了IS—LL分析。20年后,汉森提出这一分析工具,并将LL曲线改称为LM曲线,于是希克斯、汉森的IS—LM模型修补了凯恩斯理论的缺陷,把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般均衡模型。IS—LM一般均衡模型是指在商品市场中,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I随着r递减而减少,储蓄S是收入Y的函数,S是Y的递增函数。希克斯认为,将I=I(r)和S=S(Y)合在一起,就得到收入与利息率的另一种关系,形成IS曲线。同样由于下式决定了均衡收入:I(r)=S(Y),在货币市场上,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货币需求为L=L(r,Y)。货币供给有政府决定,是个既定的量,货币的需求量是利息率和收入函数,当下式成立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M=L(r,Y)货币供求相等点的轨迹形成LM曲线。它表示在货币供给既定时,货币市场处于各种均衡态对应的收入和利息率的各种组合。将方程I(r)=S(Y)与M=L(r,Y)联立,可求得未知数(r,Y)的解,这个解就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这就得到一个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一般均衡模型。交点E代表一般均衡态(如下图)。这一利息率和收入的组合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达到供求相等的点。在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状态时,收入水平达到稳定均衡。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般比较分析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应对经济波动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两种政策的效应又会因为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而有所差异。

所谓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IS-LM模型比较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中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这里有引入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分析

IS-LM模型中的LM曲线是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息率(简称利率)关系的曲线:IS曲线则是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关系的曲线。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这些影响可以在IS-LM图形中看出。

如果LM曲线不变,政府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它和LM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和收入都高于原来的利率和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使利率和收入下降。相反,如果IS曲线不变,政府实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它和IS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低于原来的利率,收入则高于原来的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1)财政政策效应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显然,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财政政策效应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应越小。如图1所示。

IS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系数所决定,IS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较大.因此,IS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即政策效应越小。图1(a)中Y1y3即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OY1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图1(b)中IS曲线较陡,说明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较小,因而政策效应较大。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应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应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应就越大。如图2所示。

从图2(a)和(b)中可见,政府增加同样大的一笔支出,在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较小,即政策效应较小;相反,在LM曲线较平坦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较大,即政策效应较大。这是因为。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表示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应较小。相反,当货币需求利率系数较大(从而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部门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券),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也就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应较大。

(2)货币政策效应

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即货币政策的效应,同样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如图3所示

LM曲线右移,货币供给增加,从而能够增加国民收入。但实际上收入并不会增加那么多。因为利率会因货币供给增加而下降,因而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中一部分要用来满足增加了的投机需求。IS的斜率主要决定于投资的利率系数。IS陡峭时,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小。LM右移时会使利率产生较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增加的货币供给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满足投机需求。国民收入水平不会有较大增加,政策效应不大。相反,IS平坦时,投资利率系数较大。LM右移时,利率下降不大,投机需求较小,政策效应较大。

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量变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就越小,即货币政策效应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应就越大。如图4所示。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LM曲线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若LM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较多,因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应较强。

因此,IS-LM曲线的形状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关系如下:

IS或LM曲线移动时,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会发生变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推动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自发性支出,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均衡收入增加,从而推动IS曲线右移。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受"挤出效应"的影响,IS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关系不确定。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推动LM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越有效;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

三、从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双稳健”政策

近几年,尤其是2002年之前,我国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上,倾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即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的增长。这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不过,从2003年开始,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200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达到9.3%,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增长9.5%。在这种变化下,我国实施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2005年开始转变。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的出发,中国在2005年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稳健"。笔者拟运用IS-LM曲线来讨论这一“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1.“双稳健”的政策含义。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质上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宏观经济政策。所谓"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保有压,有紧有缩,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政策(刘国光,200A)。笔者个人认为,“稳健”是相对于“积极”而言,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说是稳中趋于紧缩的,尤其从理性预期的角度,反应在公众的心理预期上,这种政策调整反应了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应运而生的整个宏观政策态度。虽然,稳健政策并不等同于紧缩,但在经济主体的预期中,“稳健”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近似于紧缩。

2.我国“双稳健”政策的着力点。

“双稳健”政策的着力点是经济稳定而非经济增长。IS-LM模型探讨的是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的水平关系,没有讨论经济稳定的问题。而“双稳健”政策,作为宏观的经济政策,更多考虑的是预防经济过热,推动社会公平和减少失业,调整行业结构,应付经济垄断等各个方面。这一政策通过对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落脚于经济平稳,致力于在经济过热和增长缓慢中间寻找平衡点。

3.“双稳健”政策应加大市场调控的力度。

我国的IS-LM模型没有确定的形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无法精确拟合。因为利率没有市场化等原因,一些变量实际上是政策性的,而定性分析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障碍,不能精确描述IS-LM曲线的形状。所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IS-LM模型(笔者把它看作是在经典理论中加入一些条件的定性模型)是不精确的。尽管长期趋势十分明确,但在短期内,或者在一定的时期内,模型的形状和趋势并没有准确的界定。在不精确的IS-LM模型下,稳健的政策,即中性政策,应该说很好地配合了这种不精确性。因为稳健政策意味着政府干预的谨慎,意味着留给市场更充分的发展空间,意味着由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市场力量的出清来实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均衡,从而通过市场的培育,使我国的IS、LM曲线由理论上的陡峭趋向正常,由实践上的不精确趋向可计量的稳定。“双稳健”政策是比较谨慎的政策选择。这一政策应在确保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致力于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协调性,以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谨慎地实行其它配套的政府干预,加大培育市场的力度,引导市场的完善,使市场的调控更加灵敏有力,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美]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邓子基、张馨、王开国:公债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第9篇:稳健的财政政策范文

过去一年多以来的经济过热和宏观调控,以及10月29日央行宣布加息,都在为这一可能的转变提供注脚。

海内外许多分析指出,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形成了对财政支出扩张日益严重的依赖。

目前,如果这种投资需求过度膨胀导致的经济过热继续下去,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众多财政专家担心,如果继续大量发行建设国债,将引发财政风险。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都构成了财政政策转向的原因。

转向势在必行

有关财政政策转向的最早官方提法,来自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今年5月的一次讲话。据中新社报道,金人庆5月27日在上海的全球扶贫大会闭幕式记者招待会上透露,中国将由实行积极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转向实行“中性”财政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风险。

金人庆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定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一政策帮助中国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困扰。但目前中国部分行业和地区出现了过度投资现象,有经济过热的危险,也存在着农业、能源交通、高科技产业、消费服务业等投资不足的现象。这要求在制定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时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不搞“急刹车”、也不搞“一刀切”,而是采取有保有控的财政政策,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此后,“中性财政政策”这一提法立刻成为国际财经的焦点之一,并引起了国内理论界关于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中性”的讨论。

在各界对中性财政政策争论不休之际,政府高层对此进行了进一步阐释。

据新华网消息,11月6日,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2005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公开表示,明年将实行“稳健”财政政策。他对稳健财政政策内涵作出阐述:在服务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适当削减赤字和公共投资,积极增收节支,调整支出结构,推进财政改革。

楼继伟特别指出,业界关于“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并不准确。他认为,中性财政政策可以有两种理解,政府没有财政赤字或者财政赤字保持不变,都可以叫做中性财政政策,所以,用“稳健的财政政策”更加准确。

对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宋国青教授认为,以传统的观点看,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中性和紧缩三种取向,所谓“稳健的财政政策”因各人理解不同,很难定义;但可以肯定,至少是非扩张性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教授对此解释说,所谓“中性财政政策”的本来涵义,就是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不对社会总需求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就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而言,对中性财政政策的起码要求,就是不给经济带来扩张性的影响。目前财政政策在配合货币政策的紧缩而收紧,但并不是“全面紧缩”,不是“急转弯”,而是“慢转弯”,是在稳健把握之下着力协调,在调减扩张力度中加以区别对待,即“有保有控”。

另一位权威专家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认为,“中性财政政策”这个提法比较学术,考虑到不是所有人都学过宏观经济学,所以在未来政府的政策文件中,还是会用“稳健财政政策”的提法。“稳健”的范围相对比较大,并且可以调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调控留有余地和运作空间。

无论“中性”还是“稳健”,财政部两位领军人物的先后公开表态,已经可以确定财政政策转向势在必行。

因应形势变化

财政政策的转向,缘于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

1998年时,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放慢,中国政府实施了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所谓积极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措施,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

从1998年到2004年,七年间中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达9100亿元。据测算,这部分国债拉动形成的投资总规模为5万亿元左右。

与此同时,中国的赤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2年及2003年财政赤字连续两年达到3198亿元,创下了1949年以来的两个并列的高峰。

其他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税收政策,分批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有关项目实施税收减免;推进“费改税”改革,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提高公务员工资、增加对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支出等。

但是,进入2003年后,经济增长加速,出现了结构性的经济过热。此次经济过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投资膨胀,油、电、煤、运全面紧张,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今年1至2月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创下1994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值。而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为26.7%。

投资过热导致油、电、煤、运环节瓶颈现象突出。基础性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

央行的今年4月CGPI数据显示:煤炭价格同比上升33%;成品油价格(由国家定价)同比上升3.5%;水泥价格同比上升15.1%;钢材价格同比上升33.4%;铜价同比上升49.5%;铅价同比上升63%。一季度全国有24个省市被迫拉闸停电,有的地区一周要停电两次,居民生活用电也受到明显影响。

现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刘仲藜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担任财政部部长、国家税务总局局长。他近日接受《财经》专访时认为,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财政政策应适时调整,国债规模可考虑适当减少。

谁在坚持积极财政政策?

耐人寻味的是,早在2002年,财政部即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问题,当时碰到了巨大的阻力,迟迟无法行动。直至今日,全面基础行业短缺形势已急转直下之时,积极财政政策才显现淡出的迹象,从中或可见其利益争执之激烈。

据记者了解,一直以来,发改委的主流观点对于积极财政政策一直持支持态度,因每年发行国债主要由发改委负责项目审批,发改委掌握着这些项目的生杀大权。

在政府投资的项目中,有许多是属于地方事权的范围。这些项目本应由地方根据自身财力统筹安排,却也报发改委批复后安排资金。1998年至2002年安排给地方占全部国债投资的比重为70.4%,涉及项目3万多个,共投入国债资金1054.7亿元。

有专家分析说:中央对地方补助是无偿的,客观上诱导地方不是从当地客观实际或急需出发,不是从自身财力和资金配套能力出发,而是看上面哪些方面能给钱,由此来组织项目,甚至巧立名目、拼凑项目,然后拼命跑项目、争资金。

《财经》了解到,2005年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将由今年的1100亿元调减为800亿元,但与此同时,很可能将会增加中央预算内建设投资200亿至300亿元。这部分资金的控制权又将集中在发改委手中。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教授接受《财经》采访时指出,完成目前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诸多项目,不一定全靠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来实现。在他看来,今年财政增收预计可以达到5000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前三季度统计数字,中国财政收入增收约4000亿元,同时今年的1100亿国债有一部分要结转到明年,完全可以用超收的财政收入和结转的国债资金中的一部分资金来建设那些项目。

据财政部统计,2002年,财政在央行的月末存款余额有九个月超过1500亿元;2003年,有九个月超过2500亿元。今年3月末,财政在央行的存款余额达到3416亿元;6月末,存款余额高达7755.6亿元。

财政大量发行国债的同时,在央行又保持较高的存款余额,不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如果可以有效利用既有的财政收入,就不必继续发债。

从另一方面,现在财政收入增长超过了20%,远远高于GDP的增长。就是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不断升高,政府掌控的资源份额在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意味着政府掌握的资源更多;与此相应,市场配置的资源就会减少,这显然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