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总需求由三部分构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我国应该坚持走通过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发展道路。
投资与消费的矛盾,最直接的宏观后果是,gdp中能够用于国民分配的数量长期相对压缩。这也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扩大内需的政策很多,效果却并不明显。一旦投资形成的供给不能被消费所吸收,产品的积压和生产过剩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就潜在着大起大落的风险。因此,只有成功地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扩大投资需求和提高投资效率。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直接或间接的拉动作用可以从我国十多年的经济运行得到验证,消费需求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根本和最稳定的推动力。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已经由短缺时代的资源供给约束转变为市场需求约束,决定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变为市场需求规模。从社会再生产来看,投资需求不过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后需求,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下表可以看出,消费需求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即最终消费年新增加领占gdp年新增加额的比重)一般占到55%以上,是三大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中份额最大的部分。它虽然没有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变化那样活跃,但它是对经济增长影响惯性最大的部分,也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大需求因素对gdp的贡献率 (单位:%)
消费
投资
净出口
1991
61.8
35.3
2.9
1992
61.7
37.3
1.1
1993
58.5
43.5
-2.0
1994
57.4
41.3
1.4
1995
57.5
40.8
1.7
1996
58.5
39.3
2.1
1997
58.2
38.0
3.8
1998
58.7
37.4
3.9
1999
60.1
37.1
2.7
2000
61.1
36.4
2.5
2001
59.8
38.0
2.2
2002
58.2
39.2
2.6
2003
55.5
42.3
2.2
2004
53.0
44.2
2.8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
二、我国依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
从消费规模看,在按支出法计算的gdp中,2004年为75440亿元,比1978年的2239亿元扩大33.7倍,但这期间的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反而从62.1%下降到53%,成为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3年全球平均固定资本形成率约为23%,最终消费率约为77%,中国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水平低,说明在gdp的分配和使用中消费的扩张力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的扩张力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来自投资,但同时投资又消耗掉了大部分经济增长的成果,消费增长在两大需求增长中明显处于滞后状态。
从人均消费水平看,2003年,全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为现价4058元,按当年汇率计算,只有490美元,比1978年提高了4.4倍,而同期人均gdp提高6倍。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明显慢于人均gdp提高的速度。与国际水平比,目前中国人均消费水平大概只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的1/20到1/30左右,我国的人均消费处于偏低水平。在人均消费水平的城乡对比中,城镇提高,农村降低。城乡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1978年为2.68:1,2004年提高到3.29:1,城乡生活差距呈扩大趋势。2004年,农民消费随就业和收入增长有所提高,但基础还不牢固,还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从消费结构看,2004年,全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占总消费开支的比重)平均为42.45%,其中,城镇为37.7%,农村为47.2%.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贫富国家生活水平的评价标准,恩格尔系数大于59%为贫困型,50-59%为温饱型,40-50%为小康型,30-40%为富裕型,30%以下为最富裕型。中国目前整体上处于小康型阶段,老百姓的生活开支更多用于生存型消费上,发展型、享乐型和娱乐型的消费所占比例还较小。
总体来看,我国消费需求处于滞后状态,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亟待改善。
三、影响消费需求的财政因素
(一)税收变量。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ad)是由非财政部门的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1)与政府部门支出(g)三部分组成,即ad=c+i+g.其中消费需求c是国民收入y和税收t的函数,即c=c(y,t);投资需求是真实利率的函数,即i=i(r),因此,社会总需求的公式又可以进一步表示为:ad=c(y,t)+i(r)+g.在这里,假设i和g都不变,只改变税收t,在c是t的减函数的情况下,减少税收可以使非政府部门的消费需求扩大;反之,则缩小。不同的税种对其影响的方式与程度是不尽相同的。(1)个人所得税。增减个人所得税,是调节居民收入水平、从而调节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最直接的手段。提高个人所得税,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削减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抑制消费需求的效应;反之,则具有扩张消费需求之效应。(2)公司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增税,减少可利用的内部资金,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具有抑制民间投资的效果。而且,公司所得税增税,通过减少股利所得而具有抑制居民消费支出的作用。在公司所得税可以转嫁的情况下,产品价格上升,导致实际收入下降,因而具有抑制消费需求的作用;反之,则具有扩张消费需求之效应。(3)消费税。消费税增税,使产品的含税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造成民间消费支出减少。消费税增加对低收入阶层的课税负担加重,由于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一般较高,故消费税的增加将会降低消费者需求总量;反之,则能较大程度地扩张消费需求。
(二)收入分配政策。
我国的消费增长整体上慢于投资增长,表现为消费需求长期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大的收入差距造成过大的消费差距。
从城乡看,城乡收入比从1978年的2.58:1提高到2004年的3.21:1,城乡消费比也从2.68:1提高到3.29: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城乡消费差距扩大。在城乡各自内部,收入差距也很明显。1998年,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收入相差4.4倍,2003年扩大为8.5倍;农村居民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收入2000年相差5.5倍,到2003年扩大为7.3倍。
从行业看,2000年平均劳动报酬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报酬之比为2.62倍,2003年扩大为3.98倍,2004年进一步扩大为4.25倍。
要扩大全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应当在完善收入分配体制、缩小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建立公平消费模式,促进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协调增长。
(三)社会保障政策。
扩大居民消费,不仅需要政策方面的鼓励、刺激和引导,而且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是要建立一个让居民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或后顾之忧较少的制度,这就是社会保障制度。
1992年以后我国的改革战略从补贴和福利转向市场,这直接触及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制度因素,如公费医疗、义务教育、全面就业、退休福利等都面临着解体的危胁,不断地给人们以风险信息,社会福利制度解体和社会保障制度不确定,既强化了居民对收入的低预期,又直接要求规避风险内生化,人们必须调整收支结构及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上的比例,可能推迟消费而增加储蓄。1978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为5.8%,2004年超过9.0%.在庞大的社会储蓄压力下,即使企业和政府加快投资,也难以改变银行的巨额存贷差。
在当前投资持续高增长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优化投资消费结构,刺激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要优化投资消费结构,扩大消费,稳健财政政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尤其要重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一是加强对城镇困难群体和低收入者的补助,完善城镇“低保”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根据物价上涨情况,适时调整和提高“低保”与“最低工资”的补助标准。二是调整和完善企业分配制度。鼓励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工资性收入,规范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收入,合理控制垄断行业职工收入的过快增长。三是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分配制度。目前,公务员工资水平在社会不同行业工薪收入中排位中等或偏下,与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及所承扭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不相适应。通过改革,建立正常的公务员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工资增长机制,实现公务员工资分配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可参考公务员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来进行。
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一方面,要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实现生产产品的“非农化”;另一方面,要加快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步伐,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城镇化,方便和鼓励农村居民外出打工和定居,实现农村居民的“非农化”。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等项制度,取消农业税后,要推进有关配套改革措施,进一步健全县乡财政体制。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的投入,实行对农民种粮和购买化肥的直补政策。要加强农村商品流通设施和商业网点、水电路以及通讯设施等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居住和消费环境,为农村居民扩大消费创造良好条件。
(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加强对个人收入的税收调节。
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比较大,收入差距的扩大相对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扩张。这种情形对消费极为不利,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要加快改革和完善有关税制,加强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
1.调整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要求个人所得超过一定数额的高收入者,必须依法自行申报。税务机关可以按。熙(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对不申报或申报不实的纳税人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将来条件成熟时,应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2.调整和完善消费税。适当调整征收范围,将普通消费品逐步从税目中剔除,将一些高档消费品、资源消耗品、不利于环保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同时,要优化税率结构水平,根据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对税率明显偏高的部分应税品目适当降低税率,对需要加大调节力度的适当提高税率。
3.研究设立物业税。目前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的税种有城市房地产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应当合并后统一设立物业税;税负水平依据现行房地产税收和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收费负担测算确定。
总之,要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缓解社会贫富悬殊矛盾,体现社会公平。
(三)加强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工作,进一步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1.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其受益对象应是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全体公民,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是要构建覆盖城乡贫困人口的全国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将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全体社会成员。
2.完善以社会救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构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应重视社会救助。一是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目前,多数城市已基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而农村社会救助目前大多只限于对五保户、特困户的救助和灾害救助。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也应着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探索基金保值增值的办法和途径;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的原则,建立个人账户积累式的养老保险。
3.加大财政对科技、教育事业的支出比重。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严格控制经济建设费支出比重,通过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减少行政事业费支出比重,将压缩出采的经费重点用于科技、教育事业。加大财政对基础教育和研究、义务教育的支出比重,要完善义务教育的免费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学生的资助制度。从国际社会来看,许多国家对学生免费提供基础教育,并对贫困学生的高等教育提供资助,这样有利于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当前我国财政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应该而且有能力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4.尽快构建覆盖全社会成员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稳步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医疗卫生系统,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在农村,可以探索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病的农村困难群众进行医疗救助。此外,建立重大公共传染疾病的防治保障制度,也是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优化产业结构,协调产业发展,实现产需之间的互动,促进消费。
【关键词】财政监督,问题,对策
一、缺乏事前事中监督。
就目前我国财政的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来看,直接检查还是占据第一位的,至于评价和处理,还是要等到事后才能进行,这种做法,就缺乏了事前和事中的监督。由于事前监督的缺乏,一些单位常常处于自身的利益的考量,只是对争取建设资金特别注重,而对项目立项的可靠性、投资收益、偿债能力等问题,不去进行足够的科学论证,导致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就会出现预算不足等问题,从而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大受到了影响;事中对财政监督的滞后,对整个资金使用过程不能全方位的监督,导致在财政管理中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问题,比如:截留、挪用、支出效益不高、损失浪费严重,更有甚者,将人民的“保命钱”社保资金也竟然挪作他用;事后通过检查,即使出现了问题,出现了损失,但为时已晚,那些损失已很难追回,一切评价和处理都显得苍白无力。
应对策略:实行过程监督全面覆盖。所谓的过程监督全覆盖,就是要做到:1.事前审核。事前审核就是要做到在部门的预算编制阶段,就加强对部门这些行为进行监督,如预算编制数据审核、预算控制数下达、预算批复等.2.事中监控。事中监控就是要做到在部门预算执行阶段,通过查询业务信息系统,对资金的拨付、年终的结转等信息进行获取,并展开动态的分析、核查、监控。3.事后评处。事后评处就是要做到对年中追加的事项进行评价和查处,看其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看其是否虚列、多列项目、看其是否存在挤占挪用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对这些问题,一经查实,坚决惩处,毫不姑息。
二、内部监督效率不高。
财政内部监督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1.缺乏常规监督指标考核。它是指,在我国现行的财政工作中,大多侧重于业务管理的考核,而缺乏监督的指标,特别是缺乏日常财政工作监督考核和要求。2.纵向财政监督薄弱。在财政监督走向常态化的过程中,业务的自我监督十分必要,但是,从财政监督效果看,自上而下的业务监督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显得不十分理想。3.财政执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从目前情况看来,我国的财经领域内违规违纪问题依然存在,滋生“小金库”的土壤还远未彻底铲除,财会做假的行为还远未彻底杜绝。
应对策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财政内部监督机制,就是要做到:1.建立健全监督的指标,在财政部门内部必须要形成预算、执行相分离,寓监督于预算管理全过程中的预算运行机制,还要从制度上保证内部监督检查的经常化和规范化。2.在财政资金分配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权利制衡与监督检查机制,特别要发挥财政监督对本级财政内部各部门的监督作用,发挥上级对下级的财政的预算收支监督作用。3.财政部门中的各业务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资金的拨付、资金的使用的过程进行控制,必须加强审核、复核与督促,一经发现有违纪违规的问题,要及时的限期纠正,如若触犯法律,坚决严惩不贷。
三、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职能分工与监督范围界定不明确。
在我国,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稽查监督、社会监督形成了经济监督体系和监督网络。这些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责,都是根据各自部门的属性而确定的,他们的监督对象,基本上都是预算收支、财务收支、其他经济运行质量等。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各有各自的监督重点,但是,由于各自工作的边界没有从法律上进行严格的界定,所以,在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再加上实际工作中执行一些不合理的政策规定,也会导致执法人员、执法单位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而不严格执行执法的制度,使执法工作在一定的程度上味道大变,进而出现了执法检查单位间的严重内耗。
应对策略:彻底理顺并且妥善处理财政监督现其他经济监督之间的关系。彻底理顺和妥善处理好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系,就是要做到:不权要妥善处理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财政监督专门机构与财政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工作中,财政监督要与审计监督、税务稽查监督加强协作,互通信息,有机结合,坚决避免和彻底杜绝监督检查工作的重复和推诿以及互相扯皮的现象,并形成强大的合力。在财政部门内部,也要理顺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能与关系,建立起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与再监督机制。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的监督更加到位,才能使财政监督检查与其他经济监督检查单位的关系更加顺畅,进而使财政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督职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四、财政监督的专门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不健全。
(一)昆明市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近年来,昆明市为城镇化的建设把土地作为主要的资源进行扩大,土地的收入管理存在制度上的不规范。被征土地的补偿费用没有按规定留在地方财政用于土地的开发,而是大部分被用在城市的开发;土地出让金的预算管理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农民得到的补偿费用与出让金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农民的利益受损。加之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及安置途径单一,对其就业及保障制度考虑不够充分,使得农民向城镇的转移受阻,也加大了“三农”问题的难度。
(二)昆明市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当前,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划还不够完善,政策的实施存在相应的难度,导致实施的效果不容乐观,相应的建设资金被挪用到城市开发与扩张。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城镇赖以发展与持续成长的基础。但是,昆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同步于城镇化的进程,其中资金的投入较为缺乏导致环境的承载力过大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不全面的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应投资体制,昆明市的城镇化在受阻的同时会出现交通不完备、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公共服务的覆盖面窄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地方财政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昆明市政府更加注重于经济的发展,追求昆明市在经济发展上的高速增长,而对居民的医疗、社会保险、文化建设等经济效益产出不明显的公共产品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虽然昆明市的经济长期以来保持着一定速度的增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也造成了公共服务覆盖窄的局面,大量高效优质的文化、发达科技、医疗卫生等资源主要集中在昆明市区,导致了市区与农村地区之间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差距扩大。
(四)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于长期的二元制社会体系的发展,城乡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城镇居民的收入长期高于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使得人才及各种资源不断向城镇集中,导致城乡的经济水平及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资源的集中及经济的快步发展,使得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农村人口的大量进入增加了昆明市生产生活的压力,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加大,不利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建设。
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完善保障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对现有的财税政策进行深入的改革与优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机制。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应经一部改革,制定统一的补偿标准,健全补偿的机制,避免出现高价征地与低价征地同时存在的现象。同时,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的就业及创业提供政府支持。基于昆明市情,应将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纳入管理范畴,逐步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其他社会救助,给予独立的核算与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管理监督,为失地农民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为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增加可支配财政资金,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地方财政的增加对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其职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城市财政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使其满足城镇化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中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匹配经济的发展。昆明市政府应满足财权事权统一的原则,在不违背中央政策的情况下,合理增加政府的可调配财政资金,充分保证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确定市一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改革现行不匹配经济体系的财税政策,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完善的财税政策。
(三)促进昆明市城乡居民福利水平的公平化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以此来完善转移支付政策,实现昆明市城乡一体的福利政策,提高昆明市城乡文化、科技、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首先,提高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使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政策;为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的就业及创业提供政府支持。其次,提高“三农”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民的财政补贴,使其留在农村以发展农村的经济,不能为了实现城镇化而放弃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再次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村的劳动力以提供就业机会是完善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核心。昆明市应深化“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全方位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转,建立农村人口的自由流动、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的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村居民创造更丰富的就业机会以及适合的岗位。加快建立完善的城乡就业服务机制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推行就业信息的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就业网络信息的建立;政府要大力支持与发展全方位的农民教育及就业的培训工作,提供农民的素质与服务水平。建立建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及劳动保障机制,为农民的劳动及生活提供保障;对税费的减免、社会保障的补贴进一步落实,同时鼓励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在学到先进的技术后回农村进行创业,促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
三、结论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是主要抓手,着力点则在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建设,公共财政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
一、公共财政的功能
公共财政是一种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主旨的财政制度安排,公共性是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和投入结构的重要标尺。从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公共财政的功能在于矫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市场失灵现象;从政治学的视角审视,公共财政的功能在于全力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国家层面的民生工程;从管理学的视角审视,公共财政的功能在于积极支持和引导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矫正市场失灵
对于文化建设而言,公共财政的首要功能是矫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市场失灵现象,提供体现民族国家文化精神、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文化产品及其服务是一项特殊的公共品。其公共性表现为:其一,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如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等,它的受益范围可以远远超越某个人或是某个群体,以至于除政府之外没有人愿意或是有能力无偿为其他人提供;其二,消费的非竞争性,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均等的机会享用此项产品或服务,增加一个人的消费或享用,并不妨碍(或在一定限度内不妨碍)其他社会成员的消费或享用;其三,受益的非排他性,某个社会成员享用这些产品或服务,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同时享用,或者排斥根本没有必要,或者从技术上而言是不可行的。
当一项社会产品成为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时,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灵,此时,需要政府介入,以弥补或矫正由于外部性所导致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本质属性在于公益性,其主要目的在于为社会成员无偿提供满足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公共品特性为政府介入提供了必要前提,而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决定了其成为政府介入的优先手段。
2建设文化民生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均指出,中国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改善民生,实现公民在享受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国家层面的民生工程。着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保障公民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基本生存需求,也要积极满足公民在教育、文化方面的基本权益和发展需求。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无物质匮乏之虞,享有体面尊严的生活,内心安定,富有信念,这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题中之义。
分税制改革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财政收入出现了持续的超高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推进国家各项改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客观上保证我们有较为充裕的财力投入到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建设之中。
3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国际实践表明,文化产业是具有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引擎的战略性新经济形态,对于改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2008年,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就已分别达到10%、12%和25%。梁云凤,孙亦军,雷梅青.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J]. 税务研究,2010(7).十六大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日益上升,2004-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近5%。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9月16日的报告,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5%。因此,根据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其经济增长贡献的经验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不难看出,中国的文化产业大有可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文化产业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并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以市场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在文化市场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还要面临国际发达文化产业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公共财政需要积极而合理的介入,通过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文化要素市场,建立财政投融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运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二、公共财政支持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努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健全文化市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1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转型和国际社会文化领域竞争的加强,文化建设日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文化领域的财政投入随之逐年增加。根据2002-2006年《中国财政年鉴》的数据,2001-2005年,财政文化事业费拨款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分别为040%、038%、035%、040%和039%。“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继续大幅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虽然财政投入的绝对值和相对比率都在不断增长,但是与教育(年均14%)、卫生(年均4%)、科技(年均4%)等相比,文化投入在国家财政投入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与民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有较大差距。同时,与英、美、日等实施文化战略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投入规模总体偏低。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的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国内文化投入的不足与国外文化产品的大举进入已经形成令人触目的映照。因此,财政扶持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增加投入规模,而为了确保投入规模的稳定增长,需要建立稳定、规范的财政投入机制。因为政府的每一笔资金都需要通过预算管理,所以需要通过预算系统的支持保障财政资金对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2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过渡性特点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决定了中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实践中是水融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可以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与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充分激活和利用各类文化资源与人才,增强文化创新能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文化供给,满足民众的多样性文化需求。
因此,国家财政对于文化领域的投入,不可简单地将事业投入和产业投入独立开来,而需要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转型特点创新投入方式,从大文化经济视野,协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对事业的投入要考虑对产业的促进作用,对产业的投入要考虑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公共属性,建立事业-产业的联动投入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3健全文化要素市场
由于受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导向和计划体制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产业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单一发展模式,政府投资,政府控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模式的缺陷日益显现:由于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参与,且投资主体单一、意识形态管制严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在国外文化产品的大规模强力冲击下,单调、匮乏的国内文化产品日益难以招架。从而,一方面,国家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负担日感沉重,另一方面,能够满足民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却严重短缺。
成熟的市场机制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市场不健全。因此,这就需要政府从过泛的文化事业领域适当收缩投入范围,将财政资金主要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要放松市场管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培育多渠道、多主体的投融资模式,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培育龙头品牌企业,为文化产业培育成熟的要素市场,塑造更富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4改革税收政策
发展文化产业还要充分运用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目前,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货物劳务税优惠为主,这种以直接优惠为主的方式不利于科技含量高、供给弹性较大的文化产品供给,从而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货物劳务税的政策效应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文化产品如电影、音乐等技术含量高、资本有机构成低,供应弹性相对较大,市场经济条件下,供应者有较强的价格维持能力,这种情况下,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货物劳务税优惠政策的作用力有限。
而所得税以间接优惠为主,尤其是税基优惠,方式多样(例如捐赠扣除、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激励效应具有较强的扩张性。因此,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方式应减少货物劳务税优惠,以所得税税基优惠为主,辅之以其他税种的优惠。
三、对策与建议
公共财政支持文化建设,需要针对中国现阶段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理顺发展思路,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公共财政的功能,通过建立预算系统支持的长效机制,采取事业-产业联动投入方式,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1建立预算系统支持
政府的每一笔公共开支均需要通过预算批准和拨付,因此增加财政投入规模,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首先需要预算系统的支持。公共预算不仅是政府施政的利器,同时也应成为政府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长效机制。确保预算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性和积极性作用,首先需要政策与预算建立直接联系。通过将资金优先配置于政府的政策重点和战略优先性领域,预算对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运用预算系统支持文化建设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覆盖文化发展战略的中期预算框架;二是建立相应的中期支出限额。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政府的长期规划与政策目标,中期预算框架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将预算资源分配与相对长远的政策目标考虑充分结合起来,这是当前的年度预算无法做到的。同时,预先规定中期支出限额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平衡机制发挥作用,一旦规定了文化建设预算的支出限额,就不能将文化建设拨付的资金轻易调低或挪用。
鉴于科技和人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建设的预算要增列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科目,并加大资金拨付力度。文化产品的魅力在于其吸引力,而科技创新是点亮文化创意、外化文化产品吸引力的内核。因此,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及创新能力,并及时利用传统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同时,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文化领域的领军人才、文化产品创意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业人才以及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都必不可少。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中国属于后起之秀,文化人才相对匮乏。因此,需要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的财政投入,以集聚文化人才为我所用。
2采用事业-产业联动投入机制
改革现行的投入方式,采取事业-产业联动投入,在总体上保持国家对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固定投入比例,增加动态投入比例,财政补助逐步从对文化事业单位及从业人员的一般投入为主转变为以项目投入为主。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对国家有特殊要求和重点支持的文化活动、文化设施建设、科研课题实行招投标制度和中介评估制度。加强绩效评估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直接与间接结合的联合投入格局。对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和需要特殊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给予相对足够的经费保证;对于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区别情况予以扶持;对于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重视市场的力量,主要采取政策性质的扶持和引导,通过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吸引多种资助手段和资金。
3拓宽融资渠道
着眼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在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必要的文化公共品的前提下,发挥公共财政的经济导向作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加大信贷优惠,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建立合理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促进文化资源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为此,需要通过财政对文化资产的有效集中配置,做大做强若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健全融资服务平台,支持社会资本设立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鼓励金融和保险机构开发面向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通过投资基金的杠杆作用,吸引并带动广泛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实力和发展活力;发挥中小企业投资引导资金的孵化机制,培育和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育和成长,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生态。
4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
首先,针对文化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建立动态的税收优惠方式。企业初创阶段,研究成本和创意成本较高,可以考虑对企业购买无形资产(版权、专利权等)的进项税额准予抵扣;企业发展阶段,企业主要依靠信贷等间接融资手段获取资金,应考虑实施贷款优惠政策;企业步入成熟阶段后,适当减少优惠,为其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即可。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以及文化服务,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对于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允许其税前据实扣除各类准备金和加速折旧;对资金暂时周转困难的文化企业,在一定的期限内,暂缓征收税款或者以税利返还形式设立各种文化基金或专项资金,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对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基础上提高出口退税率或免征关税;对文化企业在境外提供文化服务取得的境外收入免征营业税。
【关键词】政府采购部门;人力资源;问题;对策
我国自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与进步,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采购部门,很好的实现节约政府财政资金,优化政府的支出结构,提高政府的采购质量,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但是由于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政府采购实现最佳效果,政府采购制度的优势和功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制约了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政府采购部门人力资源建设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1.政府采购部门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价值观存在偏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在商品经济时代,因为利益倾向性的原则,使得我国政府采购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价值观出现严重偏差。社会上不良观念和风气对政府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道德观和价值观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一些采购工作人员道德观和价值观出现变化。在采购工作中,工作人员放松对自己要求,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违背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丧失工作责任心,牺牲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与政府采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违背。
1.2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与业务素质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市场经济的日新月异,政府采购工作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素质整体上不高。虽然政府采购部门配备非常多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对于政府采购相关知识与业务技能的了解掌握的不够,很多情况下需要将政府采购工作委托给其他机构来进行,增加了政府采购工作的成本,而且由于其他机构对于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规定、管理要求不清楚,很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具备高深专业知识与业务素质人才的缺乏,使得政府采购工作无法有效的进行组织,工作上无法形成合力,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创新性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
1.3政府采购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屡禁不止
在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开展中,存在供应商为了取得供应权或者签订合同,对政府采购工作人员行贿或者提供其他的利益诱惑。部分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为了一己私利,利用手中权利,通过各种方法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人为的控制。政府采购工作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破坏了政府采购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和环境,损害了政府的利益,加大了政府采购的工作成本,而且政府采购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2.政府采购部门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2.1可以优化人员配置,提高采购工作效率
政府采购部门进行人力资源建设,可以根据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工作岗位,参照岗位的职能需求和工作内容,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优化政府采购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避免工作人员臃肿,加大政府采购部门的人力资源成本,从而建立科学的政府采购组织和管理体系;使得政府采购工作进行起来更加快速流畅,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
2.2可以促进采购工作人员竞争,提高其采购业务水平
政府采购部门进行人力资源建设,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可以通过工作绩效考核实现对采购工作人员工作的有效评估,从而掌握工作人员工作的具体情况;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的竞争,从而激励采购工作人员经过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采购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的能力,更好的做好采购工作,提高政府采购的质量。
2.3可以保证采购工作操作规范合法,实现采购工作的公平公开
政府采购部门进行人力资源建设,可以提高采购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还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采购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政府采购工作中,能够按照采购制度和规范,正确的进行采购工作,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保证采购工作操作规范合法,实现政府采购工作的公开和公平竞争,促进政府采购工作的不断优化,降低政府采购的工作成本,提高采购的质量。
3.政府采购部门做好人力资源建设的对策
3.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正确引导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
考虑到政府采购部门及其工作的特殊性,其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要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公开公平、高效廉洁,这就需要政府采购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观念是政府采购工作人员行动的先导,直接影响到采购工作的进行。政府采购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做好对采购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培养采购工作人员的荣辱观和工作责任心,增强自身抵抗腐败的能力,发挥模范作用,从思想与道德上降低人为因素给政府采购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3.2健全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
要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和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产生最大效用,需要有适当的采购法律和制度来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虽然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能够从全局上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指导,其概括面非常广,但是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内容没有有效的落实到实际采购工作中,对于政府采购的内容、步骤、方法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因此必须要健全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制度,细化采购基本程序和方式,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健全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可以避免采购工作违规操作,使得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的采购工作法制化与规范化。
3.3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采购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政府采购工作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提高采购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来培养高素质的政府采购人才,学校可以设立相关的政府采购专业和课程,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政府采购的专业知识,为政府采购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加强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政府采购工作人员资格认证与管理制度,完善采购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绩效考核机制,实现采购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保证采购工作人员的质量。最后要加强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国际交流,引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来加强交流和合作,不断增强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竞争力,保证采购工作的质量。
3.4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督促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
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在依照采购政策、制度进行政府采购工作时,还需要适当的监督来督促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要对采购资金、采购物品、采购价格、采购质量等进行考核,看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并及时的公布考核的结果,协调好政府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监察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职责分工;积极的开辟社会监督的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公开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规范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中生.政府采购部门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研究与探索,2006(22).
[2]宋信强.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素质剖析及对策[J].法制与经济,2006(3).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各种质疑、投诉也在不断的增多。其中,一部分源于招标文件中技术参数带有倾向性和排他性的情况。招标文件是规范整个招标过程,确定招投标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而不是为某一特定供应商量身定做的招标文件。招标文件编写是否规范、准确,是否科学、严谨,直接影响整个招标工作的进度和成败。招标文件编制中,采购中心要把好技术参数部分的关,使招标文件更加公平。
关键词 政府采购 排他性
一、案例回放
2011年8月, 我中心受某中心委托采购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本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分别在金坛政府门户网站、江苏省政府采购网进行了采购信息公告。采购人共推荐三个品牌参与竞争,排斥其他品牌。经我中心进行市场调查了解,该种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一线品牌有二个、二线品牌有若干个。采购人推荐的一线品牌有一个、二线品牌有二个,并提出理由说二个一线品牌中其中一个有质量问题,返修率高及服务跟不上,所以排斥该品牌。经过我们市场了解,该品牌是国际知名品牌,不存在任何问题,采购人因为倾向于推荐品牌,所以排拆该品牌。
我们向采购人反复解释宣传政府采购法,认为该国际知名品牌应放入本标竞争:1、二个一线国际知名品牌应该有同等公平竞争的权利;2、该国际知名品牌质量可靠,即使有点小问题,采购人分期付款也能有效规避风险。采购人在我们充足的理由面前无力拒绝,最终同意放入本标竞争。但又有一个新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采购人完全按照X品牌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设计具体技术参数,并且提供出2套差异性较大图纸,我中心与采购方经行沟通,采购方不承认并不愿意作出调整,为此我中心邀请常州专家进行专家论证,出具了专家论证意见。最终统一了规范性标准设计技术参数。10月28日进行了开标,虽然最终结果采购人意向性的供应商中了标,但我们有效地防止了串标,并且中标价格也比较合理,所以本次采购活动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
二、案例分析
此案例反映了几个问题:
第一、采购单位在采购前早已有了自己的意向供应商和意向产品,倾向性采购的意图明显,打着“保证质量”的幌子,不让同一档次产品共同参与竞争,使政府采购无法实行公平竞争,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给政府采购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采购单位完全按X品牌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设计具体技术参数、排挤其他品牌商和潜在供应商参与公平竞争,就是变相确定中标供应商,不符合政府采购法的要求。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政府采购招标一般是由采购单位提供招标货物的规格、技术参数。由于采购单位缺乏专门的技术人才,因此要想买来称心如意的产品,就会委托一些供应商来制作技术需求,而某些供应商在制作过程中就会对自己销售的设备有倾向性
二是在招标过程中采购人不敢明目张胆地提出有倾向性的要求,却在商务条款或技术参数中“渗透”进自己的“私货”,提出一些只有少数几个厂商拥有的条件,想达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效果。采购单位在提品技术要求时,应同时考虑同档次各个厂家产品的主要功能指标,否则就会涉嫌倾向性,失去竞争的公平性和广泛性。这既会影响政府采购的形象,又会影响政府采购的效果。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本案中采购人倾向性和排他性比较明显,具体采购过程中多次给我们出难题,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让其意向性供应商中标,在本次采购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我们制作招标文件时力求规范,做到产品技术参数符合通用标准。
第二、让符合采购需求的供应商都能充分参与竞争,正是体现了政府采购公平的原则。
第三、顶住压力,加强宣传与沟通,向采购人晓之以理,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每一笔采购业务,身正不怕影子歪。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招标文件出现倾向性问题,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采购中心人员按照采购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前同采购人多沟通,宣传《政府采购法》,介绍政府采购的有关原则和规定,以得到配合和支持。
第二,在网上招标采购公告的同时招标文件技术参数,以征求供应商意见,对供应商提出的不同意见再由专家进行论证。
五、结束语
我市政府采购中心成立10年以来,在实施政府采购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与阻挠。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也在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工作顺利开展的难度也日益加大。从中我们主要体会如下:
1.政府采购法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部分采购单位领导、经办人员法制观念还很淡薄,不能严格按法办事,甚至于为了达到意向性供应商中标不择手段,根本不把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中心放在眼里。
2.必须规范招标文件的制作。对政府采购项目实施政府采购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腐败与节约财政性资金,制订招标文件的关键点是对采购人的采购要求进行规范、使之符合国家强制性要求,并符合通用的标准,不能排斥潜在的供应商参与竞标,应该让尽量多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参与公平竞争,以达到政府采购的目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融汇一个国家的气质、风骨和灵魂。文化产业以其产业范围广、可塑性大、适应性强、环境污染小、关联度高等特点,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中国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国,继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之后,2001 年文化产业被列入国家“十五”规划,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点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2005 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其列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措施,2007 年十七大报告中八次提到文化产业,2011 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提出了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整体部署。
一、运用财税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促进文化产业发本文由收集整理展过程中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财政政策是促进发展文化产业的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因为财政政策是国家文化产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
(一)财政是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物质基础
公益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于享有这种文化成果和接受这种文化认同的群体来说,具有经济学所称的显著的外部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等公共品特性。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无偿或低收费地为公众服务,具有全民性和健康文化价值的导向性,其存在和发展不以盈利为目的,这部分文化产品和服务便具有了公共性,应当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为满足这些文化公共品的公共需要,就必须通过财政筹集必要的资金和制定公共文化建设的财税收扶持政策,这成为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当仁不让的职责。财政收入便成为政府履行这一职责的物质基础。
(二)财政是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制度保障
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之一,1948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次把文化权益纳入人权范畴,提出人人有权通过国家的努力和国际合作,实现自己的文化权利,文化权利是个人尊严和人格自由发展中不可剥夺的一部分。《世界人权宣言》第27条规定:“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建立起设施比较齐全、产品比较丰富、服务质量较高、机制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鲜明地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进行了深入阐述和全面部署。 现阶段我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也有享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权利,而运用财政收入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促进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也是政府提供良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所在。
(三)财政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财政既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也是国家落实产业政策的一种基本工具。财政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投资人的利益和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影响着产业的供求关系,引导着资源在不同产业和行业间的配置。 对于文化中的产业部分;财政支出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的资产支持力度,对文化产业投产的财政资金充裕,文化产业就会有长足发展,更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财政是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调控器。财政政策以能够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税收政策通过实行出口退税、进口关税等一系列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政策而对本国弱小产业进行保护,同时实施税收扶持政策而加快本国弱小产业的成长壮大,降低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为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赢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最终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国外运用财税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当今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有的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很高比重,可以说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兴起中的“黄金产业”。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文化产业视为一种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纷纷采取积极措施包括税收政策以期抢占制高点,不仅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提升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
(一)政府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加拿大为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努力扩大和占领文化市场。在连年削减联邦预算的情况下,却不断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如为支持电影业发展,投资2亿加元,建立了一个故事片生产和发行基金; 对投资电影业的加国公司实行一定程度的减免税政策等。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每年都拨出几十亿法郎用于兴建图书馆、博物馆、剧场等文化设施。这些资金先由政府拨给文化部,再由文化部分配给各施工项目。近几年,法国兴建了一批大型文化工程,如巴士底歌剧院、新国家图书馆、大卢浮宫扩建工程等。这些工程耗资巨大,施工时间长。如新国家图书馆工程建设资金为80亿法郎,1989年开工,1996年建成,工期为7年,每年均需十几亿法郎的投资。1999年,文化部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35.43亿法郎。因此,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法国最重要的文化产业。韩国近来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与得益于大量巨额资金的投入。近年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文化产业预算由1998年的168亿元增加到2003 年的1878亿元,文化事业占总预算的比例由3.5%增长到约17.9%。
(二)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1.实施“培植创造型文化产业和刺激艺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世界各国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税收优惠政策使投资者能够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与风险而提高投资效益,由此而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使全社会更多的资金在税收优惠的诱导下源源不断地流向文化产业,而随着税源的日益丰裕,政府将会在文化产业税基的稳步拓展和扩张之中获得更多的税收收入。世界范围内有关培植创造型文化产业和刺激艺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其方法和策略固然多种多样,但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对于艺术家的税收激励措施,无论艺术家居住在何地,其作品销售所得享有所得税税收豁免。二是基于地域类税收激励措施,在指定的“艺术区”内生活或工作的艺术家就其作品销售所得免征所得税。三是基于产业类税收激励措施,指定的“创造型”产业(如电影,电视和录音制品等),根据国家规定就其生产数额和发生的相关费用享受税收抵免。
2.对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采取差异很大的税率标准。在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上,世界各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采取差异很大的税率标准,把政策寓于税收之中。这种有差别的税收政策较好地发挥了调控文化产业发展的杠杆作用。如英国对书籍报刊实行零增值税,将其作为和食品、儿童用品并列的不多的免增值税的商品之一。 如果本国公司向其他征收增值税的国家进口图书,所支付的税金可向有关部门索回,书籍报刊还享有免征进口税的优惠。在法国,所有的经济企业都要交18.6%的增值税,而文化企业仅交7%的增值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还严格地把城市文化产业和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区分开来,并采取不同的文化经济政策。 美国的大学出版社不以盈利为目标,主要出版校刊、教材和学术著作,选题的取舍首先要看学术水平和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效益。英国政府给予一些大学出版社以慈善机构地位,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等,他们的经营全部是免税的。一些国家对城市中的公共广播、电视及非赢利性的文化团体也免征赋税。
3.实施差别税率是各国政府运用税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普遍做法。例如,美国对不同出版单位、不同出版物实行不同的税率以调节出版资源配置、引导出版业向符合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联邦政府对营利性出版单位并没有特殊优惠政策,完全根据其利润多少征收企业所得税,税率在15%-34%之间;有些州政府对营利性出版单位征收不高于12%的企业所得税。联邦政府对出版物不征收商品销售税,但本文由收集整理有些州对出版物征收销售税,税率一般在 3%-7.5%之间。对非营利性出版机构,联邦政府则不仅不征税,还给予某些资助。美国对出口图书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先征后退,对进口图书也免征进口税。此外,美国实行出版物邮寄费用优惠政策,书刊邮寄费用比其他邮品优惠30%。又如,瑞典增值税对不同情况分设三级税率:25%、12%和6%。其中对从事创作活动的人出售自己的创作产品和进口的艺术作品、收藏品适用12%的税率;而对其他文化产业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适用6%的税率,这些商品和劳务包括:面向公众发行的报纸以及类似的广播等文化传播业(通常报纸每周至少要出一期),音乐会、马戏表演、戏剧、芭蕾舞、歌剧等文化活动,图书馆、博物馆提供的劳务和按照版权法的规定授予或颁布文学艺术方面的权利。
三、借鉴国外财税收政策经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具体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10项主要目标,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综合运用行政、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多种手段和政策措施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基本思路。为此,在借鉴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财政政策。
(一)加强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对文化产业进行直接投资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与至关重要的作用。
1.制定有关的文化投资法规、章程、实施细则以及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并通过监督实施,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文化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文化产业投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引导投资方向,调整投资结构。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大力推进,许多地区都遇到了文化投资的短期效益和长远回报的矛盾,遇到了政府的公共投资和企业的商业投资如何衔接配套,以及如何分担投资的风险和分享投资效益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统筹兼顾,采取必要的投资倾斜政策,促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投资结构。
3.合股参与,共同投资。政府可以通过与文化企业等投资主体合股参与共同进行投资,不但为企业等投资主体分摊了风险,同时也在客观上减轻了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方面的压力。
4.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无论是对国内的投资者还是对外商来说,投资环境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一大问题。改善投资环境实际是改善播种与收获的联系。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政府就必须不断地改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既是政府一项长期的任务与工作,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1.根据文化再生产的规律和四个环节的特点,实施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制度安排和税收政策措施。与物质再生产各环节有所不同,文化再生产可分为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环节。文化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国家税收制度设计和税收政策的调整要结合文化再生产的四个环节设计,基本想法是文化创作是文化作品的源头活水,应当本着激励创作、保护原创的精神给予全部免税的优惠照顾;文化生产是对文化作品的复制加工,为丰富文化的表现力、提高文化的感染力应当赋予最优惠的税收照顾;文化传播是从文化作品到文化商品的交换和转化,为加强传播体系建设、构建现代流通网络应当实施适当照顾的税收政策;文化消费重在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应当实施合理引导的税收政策。
2.在文化行业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率先扩大到文化产业。 对文化企业购买技术设备、知识产权的进项税额实行增值税抵扣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同时,考虑到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可设置较低税率。文化服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范围主要包括文化创意服务,包括设计服务、商标著作权转让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广告服务、会议展览服务。为保持现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应根据文化产业的具体性质和作用,实行减免税政策。继续执行对文化企业多种经营的减免税政策。
关键词:IS-LM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一、IS—LM模型
IS—LM模型又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由于凯恩斯有关利率的理论有两个缺陷:一是利率的不确定性,二是货币市场均衡无法保证商品市场也达到均衡,因此希克斯于1937年第一次提出了IS—LL分析。20年后,汉森提出这一分析工具,并将LL曲线改称为LM曲线,于是希克斯、汉森的IS—LM模型修补了凯恩斯理论的缺陷,把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般均衡模型。IS—LM一般均衡模型是指在商品市场中,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I随着r递减而减少,储蓄S是收入Y的函数,S是Y的递增函数。希克斯认为,将I=I(r)和S=S(Y)合在一起,就得到收入与利息率的另一种关系,形成IS曲线。同样由于下式决定了均衡收入:I(r)=S(Y),在货币市场上,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货币需求为L=L(r,Y)。货币供给有政府决定,是个既定的量,货币的需求量是利息率和收入函数,当下式成立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M=L(r,Y)货币供求相等点的轨迹形成LM曲线。它表示在货币供给既定时,货币市场处于各种均衡态对应的收入和利息率的各种组合。将方程I(r)=S(Y)与M=L(r,Y)联立,可求得未知数(r,Y)的解,这个解就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这就得到一个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一般均衡模型。交点E代表一般均衡态(如下图)。这一利息率和收入的组合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达到供求相等的点。在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状态时,收入水平达到稳定均衡。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般比较分析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应对经济波动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两种政策的效应又会因为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而有所差异。
所谓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IS-LM模型比较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中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这里有引入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分析
IS-LM模型中的LM曲线是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息率(简称利率)关系的曲线:IS曲线则是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关系的曲线。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这些影响可以在IS-LM图形中看出。
如果LM曲线不变,政府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它和LM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和收入都高于原来的利率和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使利率和收入下降。相反,如果IS曲线不变,政府实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它和IS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低于原来的利率,收入则高于原来的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1)财政政策效应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显然,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财政政策效应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应越小。如图1所示。
IS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系数所决定,IS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较大.因此,IS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即政策效应越小。图1(a)中Y1y3即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OY1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图1(b)中IS曲线较陡,说明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较小,因而政策效应较大。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应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应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应就越大。如图2所示。
从图2(a)和(b)中可见,政府增加同样大的一笔支出,在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较小,即政策效应较小;相反,在LM曲线较平坦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较大,即政策效应较大。这是因为。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表示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应较小。相反,当货币需求利率系数较大(从而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部门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券),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也就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应较大。
(2)货币政策效应
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即货币政策的效应,同样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如图3所示
LM曲线右移,货币供给增加,从而能够增加国民收入。但实际上收入并不会增加那么多。因为利率会因货币供给增加而下降,因而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中一部分要用来满足增加了的投机需求。IS的斜率主要决定于投资的利率系数。IS陡峭时,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小。LM右移时会使利率产生较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增加的货币供给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满足投机需求。国民收入水平不会有较大增加,政策效应不大。相反,IS平坦时,投资利率系数较大。LM右移时,利率下降不大,投机需求较小,政策效应较大。
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量变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就越小,即货币政策效应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应就越大。如图4所示。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LM曲线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若LM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较多,因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应较强。
因此,IS-LM曲线的形状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关系如下:
IS或LM曲线移动时,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会发生变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推动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自发性支出,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均衡收入增加,从而推动IS曲线右移。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受"挤出效应"的影响,IS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关系不确定。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推动LM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越有效;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
三、从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双稳健”政策
近几年,尤其是2002年之前,我国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上,倾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即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的增长。这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不过,从2003年开始,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200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达到9.3%,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增长9.5%。在这种变化下,我国实施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2005年开始转变。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的出发,中国在2005年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稳健"。笔者拟运用IS-LM曲线来讨论这一“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1.“双稳健”的政策含义。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质上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宏观经济政策。所谓"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保有压,有紧有缩,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政策(刘国光,200A)。笔者个人认为,“稳健”是相对于“积极”而言,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说是稳中趋于紧缩的,尤其从理性预期的角度,反应在公众的心理预期上,这种政策调整反应了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应运而生的整个宏观政策态度。虽然,稳健政策并不等同于紧缩,但在经济主体的预期中,“稳健”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近似于紧缩。
2.我国“双稳健”政策的着力点。
“双稳健”政策的着力点是经济稳定而非经济增长。IS-LM模型探讨的是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的水平关系,没有讨论经济稳定的问题。而“双稳健”政策,作为宏观的经济政策,更多考虑的是预防经济过热,推动社会公平和减少失业,调整行业结构,应付经济垄断等各个方面。这一政策通过对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落脚于经济平稳,致力于在经济过热和增长缓慢中间寻找平衡点。
3.“双稳健”政策应加大市场调控的力度。
我国的IS-LM模型没有确定的形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无法精确拟合。因为利率没有市场化等原因,一些变量实际上是政策性的,而定性分析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障碍,不能精确描述IS-LM曲线的形状。所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IS-LM模型(笔者把它看作是在经典理论中加入一些条件的定性模型)是不精确的。尽管长期趋势十分明确,但在短期内,或者在一定的时期内,模型的形状和趋势并没有准确的界定。在不精确的IS-LM模型下,稳健的政策,即中性政策,应该说很好地配合了这种不精确性。因为稳健政策意味着政府干预的谨慎,意味着留给市场更充分的发展空间,意味着由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市场力量的出清来实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均衡,从而通过市场的培育,使我国的IS、LM曲线由理论上的陡峭趋向正常,由实践上的不精确趋向可计量的稳定。“双稳健”政策是比较谨慎的政策选择。这一政策应在确保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致力于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协调性,以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谨慎地实行其它配套的政府干预,加大培育市场的力度,引导市场的完善,使市场的调控更加灵敏有力,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美]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邓子基、张馨、王开国:公债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过去一年多以来的经济过热和宏观调控,以及10月29日央行宣布加息,都在为这一可能的转变提供注脚。
海内外许多分析指出,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形成了对财政支出扩张日益严重的依赖。
目前,如果这种投资需求过度膨胀导致的经济过热继续下去,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众多财政专家担心,如果继续大量发行建设国债,将引发财政风险。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都构成了财政政策转向的原因。
转向势在必行
有关财政政策转向的最早官方提法,来自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今年5月的一次讲话。据中新社报道,金人庆5月27日在上海的全球扶贫大会闭幕式记者招待会上透露,中国将由实行积极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转向实行“中性”财政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风险。
金人庆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定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一政策帮助中国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困扰。但目前中国部分行业和地区出现了过度投资现象,有经济过热的危险,也存在着农业、能源交通、高科技产业、消费服务业等投资不足的现象。这要求在制定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时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不搞“急刹车”、也不搞“一刀切”,而是采取有保有控的财政政策,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此后,“中性财政政策”这一提法立刻成为国际财经的焦点之一,并引起了国内理论界关于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中性”的讨论。
在各界对中性财政政策争论不休之际,政府高层对此进行了进一步阐释。
据新华网消息,11月6日,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2005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公开表示,明年将实行“稳健”财政政策。他对稳健财政政策内涵作出阐述:在服务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适当削减赤字和公共投资,积极增收节支,调整支出结构,推进财政改革。
楼继伟特别指出,业界关于“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并不准确。他认为,中性财政政策可以有两种理解,政府没有财政赤字或者财政赤字保持不变,都可以叫做中性财政政策,所以,用“稳健的财政政策”更加准确。
对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宋国青教授认为,以传统的观点看,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中性和紧缩三种取向,所谓“稳健的财政政策”因各人理解不同,很难定义;但可以肯定,至少是非扩张性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教授对此解释说,所谓“中性财政政策”的本来涵义,就是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不对社会总需求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就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而言,对中性财政政策的起码要求,就是不给经济带来扩张性的影响。目前财政政策在配合货币政策的紧缩而收紧,但并不是“全面紧缩”,不是“急转弯”,而是“慢转弯”,是在稳健把握之下着力协调,在调减扩张力度中加以区别对待,即“有保有控”。
另一位权威专家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认为,“中性财政政策”这个提法比较学术,考虑到不是所有人都学过宏观经济学,所以在未来政府的政策文件中,还是会用“稳健财政政策”的提法。“稳健”的范围相对比较大,并且可以调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调控留有余地和运作空间。
无论“中性”还是“稳健”,财政部两位领军人物的先后公开表态,已经可以确定财政政策转向势在必行。
因应形势变化
财政政策的转向,缘于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
1998年时,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放慢,中国政府实施了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所谓积极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措施,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
从1998年到2004年,七年间中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达9100亿元。据测算,这部分国债拉动形成的投资总规模为5万亿元左右。
与此同时,中国的赤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2年及2003年财政赤字连续两年达到3198亿元,创下了1949年以来的两个并列的高峰。
其他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税收政策,分批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有关项目实施税收减免;推进“费改税”改革,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提高公务员工资、增加对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支出等。
但是,进入2003年后,经济增长加速,出现了结构性的经济过热。此次经济过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投资膨胀,油、电、煤、运全面紧张,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今年1至2月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创下1994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值。而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为26.7%。
投资过热导致油、电、煤、运环节瓶颈现象突出。基础性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
央行的今年4月CGPI数据显示:煤炭价格同比上升33%;成品油价格(由国家定价)同比上升3.5%;水泥价格同比上升15.1%;钢材价格同比上升33.4%;铜价同比上升49.5%;铅价同比上升63%。一季度全国有24个省市被迫拉闸停电,有的地区一周要停电两次,居民生活用电也受到明显影响。
现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刘仲藜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担任财政部部长、国家税务总局局长。他近日接受《财经》专访时认为,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财政政策应适时调整,国债规模可考虑适当减少。
谁在坚持积极财政政策?
耐人寻味的是,早在2002年,财政部即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问题,当时碰到了巨大的阻力,迟迟无法行动。直至今日,全面基础行业短缺形势已急转直下之时,积极财政政策才显现淡出的迹象,从中或可见其利益争执之激烈。
据记者了解,一直以来,发改委的主流观点对于积极财政政策一直持支持态度,因每年发行国债主要由发改委负责项目审批,发改委掌握着这些项目的生杀大权。
在政府投资的项目中,有许多是属于地方事权的范围。这些项目本应由地方根据自身财力统筹安排,却也报发改委批复后安排资金。1998年至2002年安排给地方占全部国债投资的比重为70.4%,涉及项目3万多个,共投入国债资金1054.7亿元。
有专家分析说:中央对地方补助是无偿的,客观上诱导地方不是从当地客观实际或急需出发,不是从自身财力和资金配套能力出发,而是看上面哪些方面能给钱,由此来组织项目,甚至巧立名目、拼凑项目,然后拼命跑项目、争资金。
《财经》了解到,2005年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将由今年的1100亿元调减为800亿元,但与此同时,很可能将会增加中央预算内建设投资200亿至300亿元。这部分资金的控制权又将集中在发改委手中。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教授接受《财经》采访时指出,完成目前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诸多项目,不一定全靠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来实现。在他看来,今年财政增收预计可以达到5000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前三季度统计数字,中国财政收入增收约4000亿元,同时今年的1100亿国债有一部分要结转到明年,完全可以用超收的财政收入和结转的国债资金中的一部分资金来建设那些项目。
据财政部统计,2002年,财政在央行的月末存款余额有九个月超过1500亿元;2003年,有九个月超过2500亿元。今年3月末,财政在央行的存款余额达到3416亿元;6月末,存款余额高达7755.6亿元。
财政大量发行国债的同时,在央行又保持较高的存款余额,不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如果可以有效利用既有的财政收入,就不必继续发债。
从另一方面,现在财政收入增长超过了20%,远远高于GDP的增长。就是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不断升高,政府掌控的资源份额在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意味着政府掌握的资源更多;与此相应,市场配置的资源就会减少,这显然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