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人压疮的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观察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585-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已经成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并不是高血压本身,而是影响血压的诸多因素。因而在社区内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是控制血压的有效途径。
1 常用的干预方法
1.1 借用宣传资料:如报纸、广播、电视、录像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在社区内利用现有的设施。如阅览室、活动中心等,进行大众传播。医护人员通过上述各种传播方式,有效地传播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知识,另外在社区内设立宣传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播放高血压防止知识专版等录像。
1.2 个体传播: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置高血压预防知识小册子,供免费阅读;并定期邀请有资历的专家进行高血压防止知识讲座;并能现场答疑。另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高血压联谊会。给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定的交流机会;增加高血压方面的图书,便于居民随时阅读,增加其改变不良习惯的意识。
1.3 营养运动干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社区护士制定膳食原则。根据不同的个体编制食谱;每日记录并跟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另外适当的让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或耐力运动;选择各自喜欢的运动形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都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
1.4 家庭访视及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健康状况及健康行为的评估;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性护理服务,合理用药;另外对患者进行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干预。主要是心理护理、行为治疗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
2资料和方法
2.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在丽水市紫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符合WHO的高血压的诊断和分期标准,并经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150例,其中男性83例,女67例,平均年龄(62.10±8.03)岁,平均病程(8.23±6.01)年;对照组(B组)150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63.02±7.10)岁,平均病程(8.25±7.11)年。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2干预措施
2.2.1干预方法A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同时每月1次进行面对面护理干预,详细询问全面的健康情况,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随时发现新问题,及时进行解释和相关指导;让患者相互间进行经验交流,同时争取家庭成员的参与以取得支持和帮助;发放健康教育资料。B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加每月1次书面健康教育资料发放。同时随访时间一年。两组在治疗随访过程均无退出者。
2.2.2干预内容健康教育资料和面对面干预着重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①讲解高血压病的发展趋势及不遵医行为造成的后果,出现并发症对个人健康的危害性,要求积极参与和配合医生的治疗;②从高血压患者社会环境、身体状态和心理因素同时着手,介绍高血压病的预后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进行有益的娱乐活动,保持积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限盐,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改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病情及身体状况决定运动形式与强度;④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和副作用等,反复强调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书面资料,选择副作用低、廉价、长效的控释片剂,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⑤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患者家中要自备血压计,每天定时测血压三次,分别监测降压药作用最弱时点的血压(如晨起后血压)、最强时点的血压(如傍晚血压)和临睡前血压。若有病情变化及时 咨询和诊治。
2.2.3观察内容调查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血压水平、血压达标情况以及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知晓率。
2.2.4效果评价包括:①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价。采用Morisky等[4]推荐的评价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四个问题:“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改善不大时,是否曾停药?”,若4个问题回答皆为“否”,则依从性为“佳”;②疗效评价。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为达标,收缩压降低10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降低5mmHg以上为有效;③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通过书面问卷的形式进行检查。
2.3统计学方法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P
3结果
干预后A、B两组依从性、血压达标率、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均有提高,但A组改变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4.14、23.20、19.65,P均
4讨论
社区人群高血压病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高血压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的重要参数。经过强化干预管理,干预后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控制率都呈上升趋势,说明干预管理有成效。从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不同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也不相同,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及治疗后的患者血压控制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积极地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是控制高血压病的最有效途径[5]。面对面近距离对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掌握高血压系列知识和健康信息,同时可以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指导,为病友之间的沟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他们之间相互鼓励也是良好的心理支持,更有利于促进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及行为改变,从而影响血压控制提高临床高血压治疗效果。书面健康资料的教育虽然简单易行,但因为受患者重视度的影响效果有较大的不同,并且因为缺乏相互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其针对性方面同样存在缺陷,从而影响血压的控制。
目前我国社区人群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服药)率和控制率都很低[6]。本次通过对不同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提示: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方法优于定期的书面资料的教育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干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血压;患者能遵医嘱服药,饮食以清淡、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为主。每日食用盐量在6克以下,而且能严格戒烟、限酒。提高了防病的意识。发现不良反应能及时与医生联系。能坚强有益的有氧运动;居民的保健意识提高。社区护理干预已被居民认可。因此恰当地运用护理学的相关理论制定有效的干预计划,在获得患者配合的基础上得到综合干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预防高血压并发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爱萍,张维娜,蔡虻,等.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3,16(2):145.
[2] 张玉,王凯平.患者依从性与药物利用[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1,10(4):206.
[3] 李春玉,金胜姬.国内外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5-477.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58—02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界限的划分有两个标准,发达国家为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为60岁以上,至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占总人口的11%,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住院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本文总结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几种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1坠床
1.1坠床的原因:坠床多发生于意识不清,或存在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他们常因躁动而在不自主的活动中坠床;某些意识清楚的老年患者也可能因自身平衡功能减退、视力障碍等而造成坠床。
1.2坠床的预防:护士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入院指导工作及保护性措施。对于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年患者,应加用床档,床头升降程度不超过70°;对于意识障碍神志不清的老年患者要有24小时陪护,并合理使用约束带;坠床最易发生在晚20:00至清晨7:00之间,在这一时段,护士要加强巡视,加强观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2跌倒
2.1跌倒的原因分析:意外事故是老年人死亡的常见原因,而跌倒被认为是最常见的意外事故。视力下降、平衡功能减退、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变、服用某些药物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跌倒;而地面不平或湿滑、光线过暗、座椅或睡床过高、过道上有障碍物等环境因素也是跌倒的危险因素。
2.2跌倒的预防
2.2.1评估老年患者的活动能力:正确使用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分析可能存在的诱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并向患者和家属做好防护措施的宣传工作。
2.2.2 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白内障、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颈椎病等易致晕厥发生的疾病。对某些患有脑血管后遗症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在职业医师协助下评定其步态及平衡能力,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有学者认为改善平衡功能是预防跌倒的有效措施[1]。
2.2.3 合理用药,减轻药物影响:对因服用增加跌到危险因素的药物的老年患者要尽可能限制用药剂量和品种;加强对安眠药物的管理,严格监督服药过程;坚持按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服药后及时上床休息;护士应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和配伍禁忌,在使用血管扩张药时应严格控制滴速。
2.2.4 行为训练:指导老年患者应避免容易引起跌倒的危险行为,如较长时间卧床或久蹲大便后突然改变、热水洗澡时间过长、憋尿、用力排便等,日常生活起居时应缓慢改变;平时应坚持锻炼身体,选择适宜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减少跌倒的发生。
2.2.5 纠正不良的环境因素:住院的环境和设施要考虑老年患者的需要,保持病区光线充足,地面干净无潮湿,通道上无障碍物,夜间设地灯;物品摆放有序,将患者惯常使用的物品放置在随手可及的地方;调节病床的高度,固定好床脚刹车,教会使用床头呼叫铃;在病室走廊、浴室、坐便器旁安置扶手,呼叫器安装在患者手能触及的地方。
2.3 跌倒后的处理:老年患者跌倒后不可急于扶起,应先检查患者跌倒的具体情况,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二次伤害,检查有无开放性伤口和内脏受损的情况,做好急救处理;寻找跌倒原因,及时改善,祛除危险因素,防止再次跌倒;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躯体功能状态,总结跌倒的经验教训,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3 压疮
3.1 压疮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感觉功能下降、营养状况低下及某些疾病的影响,极易发生压疮;对于行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的某些老年患者,睡床的潮湿、陪护人员的不当动作都可引起压疮的发生。
3.2 压床的预防
3.2.1 建立有效的压疮管理监控机制:使用压疮评估量表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的压疮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认真落实压疮上报制度,动态观察和填写压疮护理记录。
3.3.2 加强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避免发生摩擦力和剪切力,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采取合适的卧位,给予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时运用一些新兴敷料,保护局部皮肤,预防压疮的发生和加重。
3.3 压疮的护理措施:压疮发生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全身营养状况,针对不同的压疮分期进行局部治疗和护理。Ⅰ期压疮的护理重点是去除致病原因,防止继续发展;Ⅱ期压疮的护理重点是防止感染的发生,保护已受损皮肤;Ⅲ、Ⅳ期压疮的护理重点是根据压疮深度和感染情况及时清创面坏死组织。目前,很多新型敷料在临床上运用于压疮的各期,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压疮的愈合。
4 便秘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成为诱发直肠癌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
4.1便秘的原因:不良饮食习惯、精神紧张、焦虑、排便方式的改变或服用某些药物都可引起便秘的发生。
4.2 便秘的防治:合理饮食,注意补充膳食纤维和水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如厕;指导患者多做排便动作的训练,增强排便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利于排便;创造利于排便的适宜环境,注意保护隐私,为卧床患者提供床帘、屏风等;可采用通便剂、腹部按摩、穴位按摩、针灸等方法治疗便秘,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避免产生药物依赖性、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5 营养不良
5.1 产生营养不良的原因:老年患者生理机能衰退,咀嚼功能、味觉、嗅觉能力都有所下降,影响了进食,而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使食欲减退或引起恶心,营养不良可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原有疾病加重,增加发发症和死亡,护士必须重视老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问题,加强饮食指导。
5.2 老年患者的饮食原则:能量的需要随增龄而递减,提高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减少蔗糖的摄入量,注意补充膳食纤维,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维持铁、硒等微量元素的摄入水平。
5.3 饮食指导:饮食指导应尽量符合患者的饮食习惯,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和帮助患者摄取合理的饮食,尽量用一些患者容易接受的食物代替限制的食物,使用替代的调味品或佐料,以使患者适应饮食习惯的改变[3];食物要多样化,并进食充足的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较为全面的营养;食物粗细搭配,多选用蒸、煮、烩、炖等烹饪方式,易于消化吸收;膳食应低盐低脂低糖,并可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
参考文献:
[1] 张玉兰,马腾霄,王勇琴.老年脑血管病跌倒患者平衡与步态的评定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杂志,2006,23(5):29-3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6例老年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65~87岁,平均73.8岁;压疮部位:骶尾部26处,股骨粗隆部8处,足跟部10处,其他部位6处;压疮分期:I期32处,Ⅱ期8处,Ⅲ期10处。原发疾病:急性脑卒中15例,2型糖尿病13例,股骨颈骨折5例,其他3例。
1.2护理方法(1)根据每个患者的原发病和压疮部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单人分位三步翻身法”,每2h翻身1次,可配合气垫床解除患部压力,同时作好大小便护理。保持患者床铺和患处清洁卫生。(2)给予低糖、高维生素、高蛋白的营养支持,并控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8.0mmol/L。(3)病房每天用反光辐型紫外线灯消毒30min;控制陪护和探视人数。(4)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5)对I期压疮给予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15min,至创面干燥,然后用五黄油涂抹湿敷;对Ⅱ期压疮,先用无菌针管抽掉水再清洗,然后用五黄油涂抹患处湿敷;对发展为Ⅲ期压疮的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彻底的清创后采用1.5%胰岛素加庆大霉素联合五黄油湿敷,每天换药1次。
2结果
36例(50处)老年压疮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压疮全部治愈。I期治疗时间3~7天,平均4.2天;Ⅱ期治疗时间7~13天,平均9.5天;Ⅲ期治疗时间15~160天,平均29.9天。
3讨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种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容易合并多脏器病变: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冠心病和慢阻肺;同一脏器可有多种疾病:集冠心病、肺心病、瓣膜甚至心肌病变于一心;既可有内科病,又可有外科病集一身。另一方面老年人因运动及精神活力较低,其机体控制力差,感觉功能衰退,保护性反射迟钝,老化的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率低,上述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老年人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1]。老年人一旦发生压疮,其疮口的修复再生较为困难。
1.1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办法
老年人病患往往身体各个部分的新陈代谢功能衰退,循环系统的能力不强,易在身体损伤后很难康复,还会同时患有其他病症。所以老年患者在受到局部损伤后,再加上精神紧张、情绪不良和疼痛的刺激,都会导致身体防御机能减弱,免疫能力下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医护人员应该经常巡视病房,关心老年患者,注意患者的面色体征变化,并且进行病情治疗的切实记录。
1.2肺部感染的防治办法
在临床观察中,老年骨科患者时有发生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所以要对患者的呼吸道疾病进行预防。老年人患者的呼吸道功能衰退、长期卧床及骨病疼痛,以致于不敢咳嗽,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最终导致肺部感染的呼吸道疾病。所以患者在休养期间要戒烟、做深呼吸、扩胸运动及合理锻炼,以增加肺活量,防治肺部感染。在患者呼吸困难,有痰液不易咳出时,可以给患者吸入糜蛋白酶、庆大霉素等,便于将痰液排出体外[4,5]。
1.3压疮的防治办法
老年人的细胞代谢活动减慢,皮肤松弛干燥,供血不足,所以在长期时间的卧床后会发生压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时,要定期为患者擦拭身体,换洗床单,晾晒被褥等,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同时还要时常协助病患翻身,避免发生压疮。护士应避免在活动中拖拉推患者以致患者皮肤受损,还要为患者按摩擦洗病痛处。
1.4泌尿疾病的防治办法
老年人长期卧床后,不常活动,饮食减少,胃肠蠕动减弱,会导致排泄系统功能衰退,出现尿储留现象,从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和便秘。所以要保持卧床病患的清洁,及时排泄,以加强泌尿系统功能。对于便秘患者,护理人员要控制患者的饮食,多吃一些含有粗纤维及维生素丰富的蔬果,还要鼓励患者多加饮水,并且让患者养成及时排便的习惯,以防发生便秘,还可以利用开塞露或者灌肠来协助排便。患者应该遵医嘱,多食用清淡的饭菜,忌辛辣食物。
1.5下肢静脉血栓的防治办法
老年人的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高,还有手术时引起血管壁损伤,这些都会引发静脉血栓的形成,甚至会导致死亡。所以在手术后要加强患者的腿部肌肉活动,适当锻炼以增强血液循环,防止肌肉坏死及血栓形成。要定期为患者护理伤处,观察是否红肿发炎,还要强调患者戒烟,避免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若患者血液黏稠度过高,可以注射小剂量的肝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
2康复护理方法
老年骨科患者在手术后早期要加强肢体锻炼,活动健康肢体和损伤处的肌肉;3周后要进行关节运动,用以增强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坏死。虽然患者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但是还要参与合适的锻炼活动,循序渐进的运动,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离床活动,以加快康复进程。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 压疮 股骨胫骨骨折 影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2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87-01
在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现阶段,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特别是一些体质较为虚弱、病情较重、需要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由于身体组织局部循环受到长时间的压力,使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会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进而造成软组织坏死发生压疮[1]。如何减少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工作的重点。本文对预防性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压疮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文选取的6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均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占60%,女12例,占40%,年龄72-96岁,平均年龄(81.5±3.0)岁,其中15例患者为股骨颈上端骨折,15例患者为股骨颈下端骨折;30例患者具体的致伤原因:15例患者为自行跌倒,15例患者为车祸,且有5例患者入院是带入压疮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16例患者为股骨颈上端骨折,14例患者为股骨颈下端骨折;30例患者具体的致伤原因:12例患者为自行跌倒,18例患者为车祸,且有6例患者入院时带入压疮。且所有患者均合并老年性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系统及糖尿病等。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等进行分析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如下预防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由于股骨颈骨折会给老年人带来行动不便、担心手术等恐惧感,害怕面对疾病等心理问题,在对待家属的照顾上会表现出焦虑、烦躁、失去耐心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老年患者上述心理特点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及时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法,积极的消除其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2]。此外,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多沟通和交流,更好的稳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和治疗疾病。
1.2.2 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以预防压疮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缺乏对压疮的认识,不能 够积极配合翻身,认为翻身会加重疼痛。此外,大部分患者因为骨折带来的疼痛、药物因素、心理因素等失去定向力,导致思维出现异常,拒绝治疗,不配合采取功能等。针对上述情况应对患者进行积极宣教,告诫老年患者由于抵抗力差,长时间的卧床极易导致压疮、感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将会影响疾病的康复,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同时,将翻身和预防压疮的方法演示给病人及其家属看,使其充分了解后自觉配合[3]。指导病人按照1h-2h变换,利用肩膀、腹肌、健侧翻转身体;按照1h-2h抬高臀部1次,一手掌轻托患髋,另一手用力托住骶尾骨处,同时按摩臀部。根据病人的身体恢复情况和掌握程度来调节抬高臀部的时间。
1.2.3 预防压疮的措施。对于老年股骨骨折病人首先给予卧气垫床,避免由于床面过硬使得极度消瘦者骨突出发生不适,要适当调小气垫床的压力旋钮。病人要按照每2h翻身1次,并同时给予按摩、叩背;给予大小便失禁病人吸水性较强的一次性尿布,及时处理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保持床单整洁和干燥,在背部和骶尾部清洁后擦拭爽身粉,为了避免不良反应不要涂抹过多的爽身粉;老年人胃肠功能下降再加上手术疼痛使得食欲下降,所以术后要改善营养状况,给予流质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病人身体恢复过程中逐渐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加速体内代谢要多饮水,防止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由于老年人的感受能力下降,不能明显表现一些生理和病理反应,护理人员要认真检查皮肤受压情况,采取及时预防压疮的措施,做好床头交接班。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上述预防性护理措施后,5例带入压疮的患者伤口结痂、脱落、皮肤完整;而对照组6例带入压疮的患者,只有3例患者伤口结痂、脱落、皮肤完整。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结痂痊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3 讨论
据文献报道,老年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非手术治疗时因为发生并发症如肺部、泌尿系统、压疮感染等导致高达35%的病死率。而给予老年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耐心的与病人交流、将预防压疮的相关知识仔细讲解,是预防压疮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能显著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丁培霞,黄艳玲,王文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28:208-210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9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30~70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5例,高中20例,初中33例,小学40例。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上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内容为心理护理、保持病室的干净、疾病宣教等。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提高专业素质
由于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较快,抢救工作就必须立即展开。因此,对医护人员要求严格,必须掌握专科急救常识和重症护理的知识。还要对常见病人抢救程序熟练;抢救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熟练;抢救药剂量作用熟练,确保分秒必争的抢救患者生命,若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降低死亡率,才能更好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2.2对便秘护理
①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②晨起多饮水,如凉开水、蜂蜜水、淡盐水等,可促进肠蠕动,产生便意;③多吃水果、豆类、蔬菜,含纤维素食物;④进食植物油多的食物,可以润肠通便;⑤每天沿结肠运动方向按摩腹部4~5次[1],可以达到行气、通便。⑥适当做一些简单的运动;⑦对于多次中风的长期卧床的患者,习惯性的便秘者,在每次排便前几分钟前用开塞露或者甘油栓尖端纵行剪开一口,插入注入直肠内。⑧粪石形成导致了肠梗阻,应戴橡胶手套用手指掏出,可以用中药排便法番泻叶煎水口服;⑨在便秘时,还可以适当的用下剂,如便乃通,具有润肠、降气、通便等作用。⑩老年可以使用坐式马桶,为了防止用力过大,导致腹腔压力升高,心律加快,引发猝死。
1.2.3安全用药护理
药物治疗是防止疾病最重要的环节,口服给药方便、安全,是预防与治疗重要手段。作为心血管科的护士,不仅要熟悉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作用、剂量规格、给药时间、使用方法等常规,还必须高度重视其毒副反应的表现、禁忌证的种类、注意事项的规定,严格遵医嘱给药。由于老年心血管患者并存疾病比较多,服用的药物种类复杂。由于老年人年龄偏大,记忆力较差,护理人员必须严密监督。首先,确保患者准时服药,发药人员,监督提醒患者服药,以免患者遗忘漏服,给患者讲解正确的服药方法。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不能服用自备的药物,解释擅自加服自带药物的危害,告知患者药物间不合理配搭,不仅影响疗效,还对身体带来伤害。安全用药注意事项:如使用洋地黄类药,使用前测心率,<60/min,遵医嘱决定是否减量或停用,若继续给药,必须严密监察心率变化;β受体阻滞剂使用时也要严密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异常变化[2];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给予静脉使用,要严密掌握滴速,观察血压的变化;在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观察尿量及其中的电解质变化;而扩张血管的药物,就要定期地测量血压、控制药物浓度、使用时间等。尤其要重视新药的使用前,不仅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还要注意配伍禁忌,而且要重视新药的使用后,组织护理人员多次反复学习、讨论,力争把用药风险消除在萌芽之中,把用药风险预见在萌芽之前。
1.2.4压疮的护理
长期卧床的病人皮肤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压疮,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乏营养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由于老年患者,受疾病的影响和年龄的增长,皮肤变松弛干燥,皮下脂肪萎缩变薄,营养不良等,导致老年患者成为发生压疮的多发人群。因此,预防压疮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之处。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全身营养,加强全身的局部治疗与护理;护理人员或家属要协助患者定期翻身,如可以下床活动者尽量多下床走动;保护骨隆突和支持身体空隙处,避免摩擦力;要保持患者皮肤清洁,要经常用温水擦拭身体,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局部刺激。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才能有效的减低压疮的发生率。
2、讨论
随着人口的老年化,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率呈逐年上涨趋势,在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较为复杂,不仅需要家属与患者的全面配合,而且有效的护理工作。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因此,护理工作处于重要位置。护理过程贯穿着患者入院、治疗、出院的全过程。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安的情绪,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同时配合便秘、压疮、用药护理,从而满足患者的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的住院率也逐年上升。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护理问题已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做好老年住院患者安全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提供周到的安全设施和护理,可有效避免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安全意外的发生。现将如何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老年住院患者的常见意外
①跌倒。②坠床。③误吸。④走失。⑤压疮。⑥其他问题如窒息、烫伤、院内感染、药物不良反应、营养失调、并发症等等。
2 引起老年住院患者发生意外的危险因素
2.1 医学上相关的危险因素 视力减退或受损:如白内障、青光眼;心血管系统:如性低血压、晕厥;下肢功能不良:如中风;步行及平衡不良;排尿系统不良:如夜尿病;认知不良:如老年性痴呆;使用药物:如利尿剂、降压药、降糖药、精神类药等。
2.2 环境危险因素 光线:距离电灯开关远、照明灯光线不足或光线太强;地面及走廊:杂物凌乱导致走路的地方受限制;厕所浴室:厕所浴室缺少扶手、地砖湿滑;家具:座椅缺少椅柄或不牢固。
2.3 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不断衰退,生理功能、代谢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减退、行动迟缓、感觉迟钝、视力下降等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导致了老年人生活安全的危险因素。
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总分大于或等于4分,提示为高危人群,应告知家属并采取必要护理措施。
3 跌倒坠床的护理
3.1 床头挂“预防坠床”的警示标志,同时加强安全防范教育,并让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告知书,并积极配合防范工作。
3.2 每班评估患者的认知感觉及活动能力,病历上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
3.3 病床高度适中,增添必要的设备,在楼梯浴室等处装扶手并将扶手调整到适合的高度,床两边加护栏或使用安全带,在使用安全带时要注意患者的卧位舒适并经常更换卧位,注意保持患者的肢体处于正常功能位置。
3.4 楼梯的收边处有防滑处理,浴室、洗手间的地面保持干燥,地面应有防滑设备,地面清洁后及时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标志。
3.5 将环境中的危险因素移除,室内家具的摆放定位放置,需要用的物品尽量放在随手可及处。
3.6 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防滑的鞋子,最好穿布鞋而不要穿拖鞋,衣裤不宜过长,穿脱裤子和袜子时让患者坐着。
3.7 对行走步态不稳的患者,进行步态训练并指导其正确使用辅助材:如拐杖,助步器等,并将其放置床边。
3.8 向患者交代改变时要慢,(抬头转头慢,坐起慢,站起慢),夜间起床或长期卧床后下床行走前要做到3个30 s(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直,站直30后秒再行走)[1]。
3.9 走廊、病室设有地灯,保证患者行走安全,对性低血压,口服降压药,夜尿多的患者进行床上排尿训练,睡前将呼吸器等仪器放置在患者随手可及处。
3.10 向家属、陪护、患者提供相关的预防跌倒、坠床的教育,掌握防跌倒、坠床的干预措施。
4 洽药护理
老年人经常患各种疾病,且所患疾病大多为慢性病,病程长且不易治愈,因此许多老年人不仅需要常年反复用药,而且还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所以往往出现“服药能力下降”如添服多服等。老年人常用药物有:抗高血压药,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安眠药,降糖药,抗凝血药,泻药等。因此护士在给药过程中应撕去包装(锡纸)按时送给患者并亲自照顾其服用,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放置标记鲜明并向患者讲解清楚。夜间式睡眠中给老人服药一定要把老人叫醒后再服药,以防似醒非醒时服药误入气管,从而造成呛咳。服用镇静催眠药易引起有头晕、思睡,服药后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走动;服用降压药易发生性低血压,应告知患者起床及改变时动作宜缓慢;降糖药应按要求在餐前或进餐时正常服用,并督促患者按时进餐,以防引起低血糖;对于泻药的服用,应根据患者的排便规律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尽量避免晚上排便,以免患者受凉及夜间病情变化。对老年患者使用的一些特殊药物如:心得安利多卡因、安定、抗凝血药、洋地黄等,因其存在代谢缓慢,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等,用药时护士应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对有医嘱但属患者自备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聚集的硫酸氯吡咯雷片,抗肿瘤的环孢素A胶囊,及激素类(醋酸泼尼松)等,一定监督患者及时准确服药。
5 压疮护理
因大多老年患者病种复杂行动不便、排泄异常、长期卧床极易发生压疮。压疮一旦形成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疾病的恢复又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治疗压疮重在预防,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必须做到:①勤翻身。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时切忌抢拉推以防擦破皮肤,翻身应在身体着力空隙处垫软枕或功能垫,以增大身体着力面积或轻突出部位的压力。②勤擦洗。注意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会及肛周皮肤护理尤为重要,定时用温毛巾擦身,洗手洗脚,促进皮肤血液循环。③勤按摩。每次协助患者翻身后先用温水擦洗,再用双手蘸50%酒精按摩骨突处,后枕部、耳廓、骶尾部、脚后跟内外踝、肩胛部、是压疮好发部位,不能忽视。④勤整理。保持床整、干燥、无碎屑。⑤勤更换。及时更换潮湿脏污的衣裤,不可以让患者睡在潮湿的床铺上,也不可以直接睡在橡皮垫或塑料布上[2]。⑥加强营养改善全身状况。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患者不能进食,应从静脉给予高营养液输入。另外,近年来临床上普遍使用诺顿(Norton)皮肤量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预测评分,其分值越少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如评分≤14分提示易发生压疮,可提高护理人员及家属的重视,及时进行干预,此外,通过评估,护士可以针对护理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实施如:应用气垫床、红外线照射等。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不能下床者指导患者床上活动或进行被动活动,并对患者家属陪护,按程序进行相关教育,强调卧床期间加强翻身和皮肤清洁等对预防压疮的作用[3]。提高工作责任心,及早发现压疮先兆,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机体抵抗力,让患者尽可能地活动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6 其他
对患有认知障碍和老年痴呆及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要加强看护,嘱其随身携带自制小卡片,卡片上写明姓名、就医医院、病区及家庭住址、家人联系电话等内容,以免走失及便于及时救助,另外老年患者感觉功能减退,对温度高低的敏感度降低,在使用热水袋、冰袋、床上擦浴及洗澡时,必要严格掌握温度和时间,以免烫伤和冻伤。此外老年患者禁止使用电热毯及取暖器,防止触电及烧伤等[4]。
7 心理护理
大多老年人有“不服老、不求人”的心理,对自己机体功能产生恐惧失望、沮丧心情的同时,对周围人的语言举止非常敏感,常会为一些细微的眼神、举动而疑惑不止,却又不愿意告知他人,所以护理人员应根据老年患者的这个心理特点在对其病情观察的同时,鼓励老人正确对待及认识疾病,并设法让患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需求,并耐心倾听,给与合理的解释。另外护理人员除应了解并掌握老年患者特殊的心理状态,还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及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为老年患者解除病痛,使其心中产生信任感、安全感、依赖感,从而达到心理护理上的良好效果。
8 定期组织讨论
由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就患者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找出病区内存在的或潜在的易引起患者发生意外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对高危人群重点交班并加强夜间巡视,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防范于未然,保证每一位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
9 小结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护士的安全护理意识是直接影响安全护理工作展开和安全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护士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强化安全护理意识,掌握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与艺术[5],加强病房管理,及时解决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尽可能的避免和控制并区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才能长期有效的保证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6]。
参 考 文 献
[1] 库洪安,詹燕,于淑芳,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3-144.
[2] 李小寒,肖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3:84-85.
[3] 蒋琪霞.应用Bmden计分表预测及预防压疮的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3.
【关键词】压疮;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碘伏;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20-02
老年人的皮肤由于皮下脂肪含量降低,皮肤变薄,松弛,干燥多褶皱,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长期住院卧床治疗的老年患者,皮下局部血流循环不佳,老年人皮肤容易受到损伤。对老年人而言,压疮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1] ,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症。部分研究显示有60%-70%的压疮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身上[3,4]。
而老年人皮肤代谢的减慢,代谢速率降低,损伤后皮肤愈合减慢,容易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加强对压疮患者的治疗显得十分必要。 我们分别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与碘伏治疗压疮43例,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4年至2009年压疮患者43例,来源均为院外带入。压疮发生部位:骶尾部20例、左右髋部15例、外踝5例、肩胛部2例、足跟部1例。Ⅱ期压疮共27例,Ⅲ期压疮16例。患者入选后按随机分组原则分配到两个治疗组,治疗一组纳入22例,治疗二组纳入21例。其中治疗一组纳入Ⅱ期压疮患者14例,Ⅲ期压疮8例,治疗二组纳入Ⅱ期压疮患者13例,Ⅲ期压疮8例。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入院带入或住院产生的II期、III压疮期。②患者年龄大于65周岁。③压疮面积大于1cm2,小于20 cm2。④患者参与治疗时间应在4周左右或直到压疮在更早的时间愈合。
1.3 排除标准 ①压疮小于分级标准II级的。②压疮大于分级标准III级的。③高血压III级。④既往史有急性流行病或慢性自身免疫疾病的。⑤患者出现任何不适宜继续治疗的或患者主观不接受的。
1.4 压疮分期标准和疗效标准 压疮分期参照《基础护理学》标准分期[2],分为I、II、III、Ⅳ期,对应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治疗效果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1)治愈:局部炎症完全消失,创面结痂愈合;(2)有效:创面面积缩小,肉芽组织新鲜;(3)无效:创面未愈合。
1.5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取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控制感染、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加强营养,定时更换,避免压疮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清洁、平整、无碎屑,防止创面污染。
治疗一组:Ⅱ期压疮,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创面。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感觉、皮肤红斑及操作者手温感觉的实际情况而定,热量大小可通过与皮肤间的距离来调节,距离为15~30cm,照射15~30min,2次/d,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在38~45℃。使用中应注意观察,经常询问患者的感觉并观察局部情况,随时进行调节防止烫伤。照射结束后,以棉签均匀涂抹生长因子凝胶,厚度约1.0-2.0ram,涂药面周边大于创面1~2cm,再用无菌敷料覆盖。Ⅲ期压疮:因Ⅲ期压疮创面有较多分泌物。先用3%过氧化氢冲洗创面,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充分冲洗清创后,然后进行红外线照射和rhEGF凝胶涂布,2次/d。具体操作方法同上。
治疗二组,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疮面,用无菌棉签蘸取0.5%碘伏对疮面及周围皮肤消毒,红外线灯照射约30 min,2次/d,3 d为1个疗程。
2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通过SPSS 17.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
3 结果
患者基本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及BMI无统计学差异,在压疮分期中,两组患者在不同压疮分期阶段在人数比例分布上也没有统计学差异。
以30天为观察时间,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时间最短的4天,最长的30天。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与碘伏的治疗效果见表2。治疗一组治愈18例,治愈率为81.82%;治疗二组中治愈11例,治愈率达52.38%,两组的有效率均达到100% 治疗过程未发生不良反应,也没有患者不能耐受退出治疗。
4.讨论
压疮是临床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形成压疮的因素有一个或多个,如压力、受压时间、感染、水肿、失去神经支配和营养不良等。压疮可能发展为开放性的创伤,给患者带来疼痛和危险。压疮多发于骨头突起处,比如压力压迫到尾骨、肘、脚跟或臀部,导致皮肤破裂、感染。压疮创口感染后可以从皮肤发展到骨头为骨感染,少数可能截肢甚至造成死亡。压疮会增加康复时间、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患者费用、引起感染甚至死亡,在美国,治愈压疮的费用在500美元到40000美元不等[5]
老年患者易产生压疮的原因是卧床老年患者长时间采用同一个卧姿,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组织对皮肤失去保护,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破损和坏死。正常情况下受损的溃疡很快就能愈合,生长因子对慢性创伤的最大的潜能是能加速愈合[6],表皮生长因子属于生长因子家族,它通过结合受体激酶到靶细胞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7]。凝胶剂质地均匀,易涂布,涂布后能很好的分散于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薄膜,附着性强,附着时间长,透气性好,无油腻感,易洗脱,不污染衣物,对皮肤和黏膜无刺激性,以凝胶剂作为表皮生长因子的基质,能迅速而长效的发挥生长因子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红外线照射加涂布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方法治疗老年患者II、III期压疮,与对照组单用红外线照射的方法比较,治愈率(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52.38%),并且治愈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当然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碘伏治疗III期压疮效果虽不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但由于它价廉易得,而且能进行简捷、方便的皮肤消毒,被广泛用于压疮初期的治疗,疗效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 Pressure ulcers (PU)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 rat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Javitzet al., 1998; Jacquot et al., 1999)
[2] 崔焱, 姜安丽, 丁亚萍, 等. 基础护理学[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160.
[3] Alvarez OM. Pressure ulcers: critical considerations in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Clin Mater 1991;8:209-22.
[4] Levi B, Rees 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s. Clin Plast Surg 2007;34:735-48.
[5] Jacquot, J.M., Pelissier, J., Finels, H., Strubel, D., 1999. Epidemiology and cost of pressure sores in the aged.Presse Med. 28, 18541860.
[6] P.J. Miettinen, D. Warburton, Impaired lung branching morphogenesis in the absence of functional EGF receptor, Dev. Biology186 (1997) 224236.
[7] L.J. Bonassar, S.B. Trippel, Interact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n the regulation of growth plate chondrocytes, Exp. Cell Res. 234 (1997) 16.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22-01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或局部摩擦,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溃烂。常发生在长期卧床患者尤其是老龄患者的骨突部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多,其运动及神经活动力较低,长期卧床、机体控制力差,感觉功能减退,皮肤组织新陈代谢率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老年人成为褥疮发生的高危人群[1-2]。老年人一旦发生褥疮,其创口的修复较为缓慢。因此,老年患者的褥疮护理成为一项重要内容。现对我科一年来收住的36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褥疮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共36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66~ 88岁,平均76.5岁。褥疮分期:I期(皮肤仍完整,但开始起红疹)2例,Ⅱ期(有部分皮肤损失,包括表皮或真皮)18例,Ⅲ期(表皮完全损失,并损失部分皮下组织,但疮面尚未穿透筋膜)16例。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褥疮是卧床老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不仅给老人带来痛苦,而且常因久治不愈出现严重感染甚至直接导致老人死亡。老人容易产生焦虑悲观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入院时,护士用柔和的语调,热情接待老人,介绍同室的朋友,给老人关心和鼓励,介绍创面情况,增加其自信心,消除不良情绪。
2.2 营养支持:根据老年人的个体情况,进行合理配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不能进食者可用鼻饲法或静脉外营养,保持营养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促进疮面愈合。
2.3 预防措施:针对褥疮发生的常见原因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局部刺激,保持床褥、衣服的清洁干燥平整舒适,尽可能使用透气性好的柔软棉制品。建立翻身卡,每2h翻身1次,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推、擦。每次翻身后,对受压的局部热敷后作轻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的清洁无污垢,每次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不可擦伤皮肤。
2.4 褥疮治疗:遵循早发现、早治疗,治疗与预防并举的原则。按照褥疮分期合理治疗,不同的疮面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1) I期:避免继续受压,保持干燥,翻身后局部涂红花油按摩。(2) Ⅱ期: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将表皮水泡内液体抽出,予龙血竭+创必宁涂擦,外覆无菌纱布,每日换药1次。(3) Ⅲ期:它是病变严重期,也是治疗的关键期。逐步清除坏死组织后,每日换药一次。本组病例有30例72处是带入褥疮,经积极治疗后基本治愈,最长时间为90d,未有新发褥疮。其余6例为难免褥疮的高危人群,也未有褥疮发生。
3 护理体会
褥疮在长期卧床的的老年患者中,发生率很高,病程长,愈合慢,给其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护理应该以老年患者为中心,从改善质量出发,做好老年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把好基础护理质量关,用我们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对褥疮进行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