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范文

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

第1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小学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0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61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重视情感体验并形成语感,积累经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来阅读并形成初步理解、鉴赏文学的能力。五、六年级高段阅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利用网络等资源开展探究性阅读,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一百万字。这就给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完成巨大的课外阅读任务?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自主学习外储内化”不可缺少。下面笔者就对“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进行阐述。

一、“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自主学习外储内化”是讨论个体认知机制或心理机能形成的问题,是新外部活动方式和主体原有图式实现融合、协调,以此内化成新心理活动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能力习得的过程。语文课外阅读自主学习外储内化能力培养要结合阅读方式的练习,有计划、目的地进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己学会构建课外阅读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可分成三大目标,即远期、中期、近期。远期目标指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所要达到的数量与质量;中期则是每个学期对课外阅读数量与质量做明显的要求;近期目标是眼前阅读的具体目标。如果阅读目标中包含了远期目标,那么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其效果也会更好。

因此,要从整体目标着手,让学生有完整的阅读流程、方法,有利于完成任务。同时,在根据计划开展阅读中教师还要去引导学生,不断督促他们优化自己的阅读行为。例如,在阅读中要求理解并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知识,提升阅读效率,但有时为提升效率、积累语言就要对所积累的语言进行分类,但这原来在计划中是没有的,因此要对原计划进行补充。

(二)在阅读中提升自我检验、调节的水平

积累语言,优化写法是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所以提升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中,主体意识水平要包括学生在语言优化写法中的自我检验、调节等。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可设计与阅读有关的提问卡,要求学生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自我提问,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开始阅读前,先根据提问卡做好准备:①思考阅读时所做的每一件事,②当阅读中遇到问题要怎么处理?③最不擅长阅读哪类文章?原因是什么?④为了更好地读书,你要怎么做?

第二,在阅读时根据提问卡自我提问,进一步阅读文章,提升阅读效率:①你认为哪些部分可以略读?哪些部分要精读?②哪些内容可以摘抄?③哪些写法可以为自己所用?

第三,阅读之后再根据提问卡自我提问,开展反思:①在阅读时你选用的是什么阅读方法?如何判断的?②在阅读中你常常会犯下什么错误?如何改进?

这样训练不单可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去理解,提升知识积累,优化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的阅读指导模式设计――以《草船借箭》为例

(一)有目标的选择

学习任务:根据课内的单元学习,重点说明材料提取课外阅读学习的根本要求;根据单元具体学习要求明确课外阅读的课文数量范围;拟定个人单元课外阅读学习计划,小组交流质疑、修订。《草船借箭》在学习属于重点学习的内容,因此要对其展开详细的计划。

学法指导:根据教材精学课文学习重点,归纳单元学习重点及学习方法要求。选定阅读篇目:用内容、阅读方法、时间、学习预期结果几大要素来拟定学习计划。例如,可以安排学生阅读《草船借箭》的拓展内容――《三国演义》,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阅读分析

学习任务:将计划规定文章分成三大类:指导单元阅读知识性的文章、你最喜欢的文章、需要重点阅读的文章。采用默读式方法,把规定的所有文章先进行浏览,选定重点阅读文章、语段;对重点的课文、语段进行细读,完成语句理解、内容把握或是情感领会等作业的训练;运用多向思维法,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提出问题。

学法指导:根据计划明确学习要求,选定要细读的文章及语段。提出语言学习及思考问题作业的要求。《草船借箭》中部分内容是可以进行细读的,如针对“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这一段,细细推敲文章的内容。

(三)编码储存

学生任务:整理自学过程中的文字资料并进行分类储存、统计字数。将作业练习文字提交,在课堂中集中、重点交流并提出作业的建议。

学法指导:根据储存文字内容,拟定分类标准。对各类信息进行储存,选择有用的信息资料,根据个人喜爱收集有价值的内容,整理阅读《草船借箭》后,写一些心得体会的作业。

(四)提取运用

学生任务:自由组织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小组的主题活动会。全班要以组织1-2次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交流评比活动、个人课外阅读成果需求活动等。

学法指导:提供阅读成果展需求活动多种的形式与资料,由学生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沙龙会、电脑小报、表演文艺活动、主题班会等。《草船借箭》可以采用表演文艺活动的形式开展,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

(五)反思总结

学习任务:分类整理总结学习的成果,反思总结学期学习方法并形成文字。

学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一个学期课外阅读经验,由语文阅读、信息处理、个性发展、学习成果等方面归纳、总结基本的规律,写体会文章。用理解语音去分析结构层次,概括要点,准确、敏捷概括并评价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用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兴趣爱好、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心理承受能力及组织策划能力等要素,反思并分析自己的成长。

第2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范文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面临读图时代,电视以它特殊的声光魅力,卡通图书以它的直观形象,网络以它的奇幻迅捷,降低了中小学生阅读的饥渴性;加上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惯与惰性,大量地吞噬着他们本该在书桌前的时间与精力。以致可悲的是,认真研读过《红楼梦》、《三国演义》、《呐喊》等名作的寥寥无几,写不通句子或语言干瘪贫乏的遍地开花,作文语无伦次、条理不清的随处可见。他们不是从唐诗宋词、文学名著中汲取精神营养,而是在娱乐消遣乃至庸俗作品中获得情感陶冶和人生慰籍。肤浅、廉价、速效、追求刺激、缺乏精神营养的流行文学、快餐文化影响着一代人人格的发育和个性的成长。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的弊端和沉重的升学压力,加上其他学科的挤压,又使学生沉溺于题海而望书兴叹。而要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感,又岂是课内寥寥可数的几篇范文所能解决得了问题的?

二、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

面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我们焦虑过;面对教师课外阅读指导误区,我们迷茫过。焦虑和迷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唯有冷静的反思:教师如何改变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走出指导的误区,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有哪些?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过程和方法

《新课标》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同中外古今大师对话,或聆听他们的教导,或与他们切磋辩驳。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活动,任何有成就的人无不从阅读中并继续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前进的力量。而阅读是一种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没有阅读主体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势必流于应付、点缀或猎奇。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如《新课标》规定的那样“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加强学生对文字的阅读体验。

一是感染熏陶,阅读美文激发兴趣。美文是指那些短小精悍、形式自由活泼而又能让人从中领悟到一些生命意蕴、人类精神的散文或杂文。这类文章常以隽永亮丽的语言叙心路历程,以细腻洒脱的笔调说世态万象,以质朴无华述平凡人生,以委婉含蓄道人生箴言,给人以“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感觉,能开阔中学生的眼界,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和人生,学会思考与理解,学会审美与感悟,因此很适合中学生阅读。三年来,我坚持每天为学生读美文,“五分钟美文欣赏”是每节课的保留节目,学生只要凝神细听,有所感悟就行 。

二是联系课文,拓展课外经典读本。教材中的文章,毕竟数量有限,而且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方面存在着视野窄小、过于单调的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联系课文拓展有关的课外延伸阅读材料,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年级语文素质和学习特点,分层次确定课外阅读目标和阅读内容,以突出实效。初一年级结合课内所学的内容,重点阅读与课本同一作者相近内容的著作,作为辅助材料进行迁移和拓展,这样既巩固和提高了课内所学的知识,又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三是提示阅读方法,及时组织反馈。初中的学生还需要老师指点一些阅读方法, 如默读、速读、略读、跳读、精读等。各种读书方法的具体要求也不同:默读和速读强调在单位时间内阅读速度快、阅读量要大;略读和跳读要求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进而把握其大意;精读要求对读物综合理解剖析,其中包括词句的理解、主旨的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这些方法在具体运用时要不拘一格,灵活机动。定期组织文学沙龙,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与体会,并举行阅读、朗读、演讲比赛,不定期进行阅读辅导、写作竞赛,组织佳作展览等等。以多种形式的活动反馈阅读的成果,既是对学生读书活动的督促,又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素养的巨大提高;同时,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感情与日俱增,又为学好语文创造了先决条件,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二)关注语言

节奏紧张、竞争剧烈、内心压力和脑力劳动强度加大,肤浅速效的快餐文化曾一度满足了中学生追求时尚、放松身心的精神需求。但是对“电视、电影等媒体”的阅读绝对不可能替代对文本(语言)的阅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通过品味、揣摩语言,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反思学生课外阅读中的“阅读文本置换”的现状,我们尤其提倡诵读和点评式阅读。

诵读是语文教育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注重眼到、口到、心到。诵读有助于从文本的声律气韵入手,从语言文字本身入手,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诵读尤其适宜于课外抒情散文和文言文的课外阅读指导。

第3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范文

首先,要用兴趣架起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课外阅读活动的第一要务应该是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带着阅读的冲动走出课堂。

【案例1】《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在故事发生之前,文中有一段环境描写。

(课件出示: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师:其实,原著里这一段环境描写更生动。

(课件出示: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麑鹿做群行……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师: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师:俗话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即将有惊险的故事情节发生。原著中这样的环境描写很多,请同学们试找一处,仔细读一读。

(学生交流阅读)

师:在了解故事的环境描写后,我们再来走进故事的情节。《三打白骨精》故事情节分为哪几步?

(学生按“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步骤讲述“三打白骨精”的情节)

师:再找一个故事读一读,有没有发现这些故事情节都有一个相似之处?

(生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每一个故事都是按“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步骤展开情节的)

师:《西游记》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成功地运用“冰糖葫芦”式的结构,将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我们在阅读时,可以从头到尾读,也可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读。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赏析原著片段,领略原著魅力,让学生明白更美妙的文字在原著中;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描写方法,了解原著的写作特点。通过这样的手段,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了。

其次,课外阅读指导课应成为学生阅读成长的动力点。《语文课程标准》在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同时,强调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阅读评价,可使学生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轨迹,树立阅读信心,提高阅读兴趣。通过阅读评价,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活动始终保持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应充分运用评价机制,让学生的阅读过程进入激励——提高——再激励——再提高的良性循环中,从而达到最大程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案例2】《水浒传》阅读交流

师:前一段时间,同学们阅读了《水浒传》的精彩片段,谁能告诉我,你印象较深的是哪个人物?

生一:我对鲁智深这个人物印象特别深。

生二、三:我也是。

师:你能对同学们说说对这个人物的认识吗?

生一:我觉得鲁智深力大无穷,他竟然把一棵垂杨柳连根拔起,力气太大了!

生二:我觉得鲁智深嫉恶如仇,他打死了恶霸镇关西。

师:还有谁读过这样的片段?你对他们的评价有什么补充?

生三:他们说的都是鲁智深的优点,其实他也有很多缺点,我在原著中读到,鲁智深爱喝酒,喝醉了就发酒疯。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不仅是鲁智深,《水浒传》里的每一个英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我们在读书时,要善于辨别,才能真正走进书中,走近人物身边。

师:还有谁来介绍?

……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的交流,我们来推荐本期的“阅读之星”。注意:请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学生积极推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评价,很好地实现了阅读评价的功能。

一、 培养了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学生学会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独立阅读理解的能力。课上,有的同学甚至是侃侃而谈,这对学生今后的阅读甚至是终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体现了教师的激励与欣赏。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的评价不仅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 彰显了同伴的欣赏与反思。同伴之间的评价,让学生更觉亲近,因而更易接受。同伴的评价也更能促进学生对自己阅读的反思。尤其是“阅读之星”的推荐,培养了公民参与意识,凝聚了班级向心力。在评价中,学生看到了别人的长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对孩子今后的阅读甚至人生道路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4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每个学期至少要达到25万字。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尤为重视的。

一、为小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喜欢读书,但是对书籍好坏缺乏判断力,因此在课外阅读时可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书上,或者阅读一些不符合自身实际的书籍,对其未来发展也是不利的。为此,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为小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比如可以推荐一些童话寓言类书籍――《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带注音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等,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名人传记、演讲等书籍,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阅读不同内容的书籍,具体阅读哪些书籍,就需要教师作出指导,给出必读书目,使学生通过合适书籍的阅读来获得良好的认知,开阔视野,培养阅读能力。

二、帮助学生处理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一部分学生爱读书,尤其是特别喜欢课外阅读,经常会沉溺于课外书籍中,难以自拔,甚至在上课时都会偷偷读课外书;也有一部分学生恰恰相反,他们不喜欢课外阅读,认为课外阅读毫无意义,只要课上认真学习,课内阅读即可满足需求。其实,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在处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都是错误的。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因此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是互相带动,互相促进的,然而前提是分清课内与课外,恰当处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复习、补充,加深认识和实际运用,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证明,把课堂教学同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起来,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有效方法。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处理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使学生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正确的阅读,以正确的阅读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在课外阅读方法上进行指导

小学生接触阅读的时间较短,又缺乏总结的能力,因此对于阅读方法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仅仅是凭喜好去进行阅读。在课内阅读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但是在课外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通常是缺席的,是无法进行指导的,因此会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下。为此,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发现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比如可以通过选读法(有选择性地阅读)、精读法(重点阅读)、速读法(快读阅读)等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帮助小学生高效阅读。

四、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作为一个自发性的活动,有时候并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进来。比如,可以开展下列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

1.读书心得交流会 很多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都是基于“好玩”“有意思”的出发点,因此他们对于读书的心得体会是容易忽略的。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就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完之后,反思自己看过的书,积极地去思考,表达自己的心得,获得知识、情感、审美、思维方法等多重收获。当然,交流的内容可以是读书的体会或感想,也可以介绍图书信息或阅读方法。

2.读书知识竞赛 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读书知识竞赛,通过设置各个方面的问题来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使学生真正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含义,从而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更加注意知识的获取。

3.好书推介会 一些学生在阅读过一些比较好的读物之后,通常喜欢与大家一起分享。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开展“好书推介会”这一读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好书之后将其推荐给其他学生阅读,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更有重点。

五、结语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使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为小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处理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在课外阅读方法上进行指导,并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周霞.《浅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干预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08)

[2]王瑛.《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探索》[J].新课程(中),2011(03)

第5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范文

重从氛围营造、方法指导、活动延伸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兴趣激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而要使学生能自觉地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氛围营造

学校、班级是—个小社会。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教师可在教室里张挂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并要求学生做到:进门轻轻,走动轻轻,交流轻轻,创设一个安静的读书氛围。这时再放上一段轻音乐,静谧、清幽的环境让学生感觉读书真好!同时教师自己也要爱读书,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能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跟学生一起阅读、分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一定会受到感染、熏陶。

二、方法指导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看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话,才能酿出蜜来。”然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方法。

课外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让孩子们“好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充实感,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尽量使儿童的课外阅读真实一点、朴实一点,关注孩子实实在在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课外阅读指导呼唤宽容的空间,呼唤科学的阅读,呼唤对阅读的新的解读和认识,从而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延伸

当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到一定的时间,课外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文内涵有了一定的感悟时,那就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得以把自己的所得展现出来,让他们更热爱阅读。这些活动要灵活、有趣,要能激励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感到喜悦。其形式很多,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书籍、读书笔记,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通过条件创造,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1.尝试日记赠言。 “多读书,多收获;少读书,少收获,一天不读书,一天无收获;一生不读书,一生无收获。”“读书是笔财富,一笔价值无比的财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还可尝试日记赠言的形式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教师给学生赠言之外,学生之间也可采可进行轮流互赠。运用这种方法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让他们慢慢地从中悟出道理,久而久之就会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的、主动的具有渴求热望的自我行为。

(1)自主编辑班刊。中、高年级可定期组织学生编辑综合类小报,由各阅读小组组长组成班级编辑部,集中介绍课外阅读获得的各种信息,有文学的,有历史的,有科技的……拼贴可以,手抄也行。

(2)自编作文集。可让学生把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所有作品(包括周记、日记、练笔、读书笔记、考试作文等)进行整理、修改,或打印,或手写,编辑自己的作文集,开学后就留在班级的图书角,作为大家课余阅读的书籍。这不仅是一个整理的过程,还是一个展示的过程,接受检验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实践表明,通过让学生自编作文集,学生在其中表现出了许多思想火花、智慧闪光,此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反思与借鉴。

3.开展读书会。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可定期设立读书节,举办各种读书比赛活动。低年级可组织学生进行儿歌朗诵擂台赛、绕口令擂台赛;中、高年级可进行古诗文背诵擂台赛、讲故事擂台赛。此外,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在读书节中还可举行读书感受交流活动。学生可联系课文内容(节选)介绍自己阅读的原著,介绍自己阅读的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也可介绍课外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读物,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读书节时有的学生带来了《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来谈体会。

第6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教学改革

我们应该采取怎样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提高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改变教学方式

1.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突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些建议要求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做一个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做一个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做一个阅读中的对话者。

2.扎扎实实抓好课堂阅读教学,充分发挥文本效益

教师要用好文本,超出文本,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课堂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对各种语文能力的获得、阅读习惯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运用都离不开课堂这个场所。离开了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土壤和能力实践的机会。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努力改进课堂阅读教学,挖掘文本的有效资源,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中感受文本的独特魅力,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活动,学会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文本为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引领学生走向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3.语文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本的内容和阅读目的,适时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文本,在积极的阅读中获得个体的情感体验,享受阅读的愉悦。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自主的阅读能力,及时有效地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努力提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农村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有力延伸。正确引导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成了我们农村语文教师的重要而艰巨的责任。

1.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首先必须正确选择课外读物。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多课外阅读缺少兴趣,对课外读物的选择带有随意性,所以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可结合课内学习内容选择与之相关或相近的课外读物,从而激发他们的读书欲望和兴趣,使他们逐渐利用课余时间自觉阅读各种书籍,加深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是与课堂阅读教学相伴而行的。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村初中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给学生必要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要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很多农村家长认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反对孩子读课外书,致使农村学生没有读课外书的习惯。因此学校、教师要与家长适时沟通,使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让孩子在家庭阅读中,养成良好的自觉阅读习惯。

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要指导学生寒暑假的课外阅读计划。假期是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时期,制定有效的假期阅读计划会保证阅读的效率,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农村初中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帮助家庭做家务劳动,课外阅读可支配的时间较少。因此,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就需要学生自我加压,有恒心、有毅力,每天挤出一定时间用来读书,逐渐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三、农村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人文素养

作为新时代的农村语文教师承担着农村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沉重压力和重大责任,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自身的学习,优化自身素质,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并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地去实施,在风雨兼程的农村教育道路上继往开来,努力去做一个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引领者,做一个促进农村学生语文阅读的指导者,做一个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第7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实践 反思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9-0025-02

近年来,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自我觉察水平转变教学实践,促进教学实践的提高。教学实践作为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途径。从自己的教学中发现问题,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反思式的探讨。

一、英语教学实践的原理与过程

教学实践,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探讨,并从中获取知识,改进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其作用不仅在于增强教师对教学进程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决策、自我评价、自我更新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并发展教学理论的更新机制。在这种探讨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教授者和总结者的双重角色,这有助于把课堂教学实践与探讨领域中的新发现,新理论联系起来,缩短英语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间的距离。英语教学实践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教师成为实践者;(2)自然而实际的观点。

1.教学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计划、观察、分析、反思等环节。

(1)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3)制定实施教学方案定期解决该问题。

(4)评价教学实践结果。

(5)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

2.英语教学实践在中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1)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偏低,阅读速度慢,多年养成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在对待不同的阅读材料时均采用同样的阅读速度和方式,这样既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量,又影响阅读理解的效果。这种状况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能力的要求相距甚远。

(2)提出对该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a.学生在过去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

b.学生缺乏相应的阅读技巧。

c.教师授课过程中过于偏重语法词汇讲解,缺乏篇章分析和技巧讲授。

d.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不够。

e.阅读材料偏难,生词量过多,与学生水平不相等。

(3)对策

鉴于以上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笔者采取如下措施:

a.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少是被调查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学生抱怨阅读文章中生词太多,读不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曾向学生介绍过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但还不够系统,也没有进行相应的练习加以训练和巩固,所以效果不明显。教学中应系统地讲授一些基本、有效的词汇学习法。如利用词缀猜测生词的意思;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词义;利用近义词、反义词、同类词等方法记忆单词等,并配以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

b.加强阅读技巧训练,克服不良阅读习惯

在调查分析中,本人发现多数学生虽然知道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略读、寻读等,但在实际阅读时,他们还习惯使用如唇读、复读、逐词逐句等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的方式。笔者认为有必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已知技巧的使用、训练,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他们不常使用或不太熟悉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或关键词进行推断,注意篇章连接用语的意思与功能等。

c.推荐阅读书目,指导课外阅读

泛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这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因而,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推荐适当的课外阅读书刊则成为必要。目前出版的《21世纪报》、《英语辅导报》、《英语学习》等多种报刊杂志提供了大量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

二、反思

基于教学阅读情况调查,教学实践计划的实施侧重于词汇、阅读习惯和技巧、课外阅读三个方面,笔者把训练内容的重点放在文中词义的推测上,如根据上下文、词缀、反义词、近义词、同类词等猜测,虽然学生开始有较积极的反应,但会很快发现,由于多数学生基础较差,有限的词汇量使他们在阅读时不能按预期的方向去联想和猜测。笔者认为其中有两种原因:一、阅读材料难易度与学生外语水平不符;二、学生在记忆词汇时使用单一的翻译法,而缺乏其他加工策略。

阅读材料偏难,致使学生信心大受挫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而不是考虑如何让学生适应阅读材料。因此,我们尽量选用难度适中的材料进行训练。词汇记忆一向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多年来我们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英汉单词表,缺乏灵活性的记忆方法。这使得他们在阅读时一遇到生词就在头脑里搜寻中文释义,而且运用丰富的联想进行各种推测,在词汇记忆中,引导学生结合语音语义和语法关系联想,复习所学单词。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联想越丰富,内容越形象,对所记单词的心理加工越精细,记忆的效果越好。

针对大多数学生习惯于逐字逐句这一低效的阅读方式,笔者在课上引导和加强学生使用整体法阅读。所谓整体法阅读指的是“阅读时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每个个别的词上,而是直接集中在完整的篇章内容上”。为确保使用该方法,笔者选用了生词量适当(5%以下),篇幅适中(200-400词)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不查阅字典,在规定时间内(8-10分钟)完成阅读和相应的理解练习。由于时间有限,又不准查字典,学生在阅读时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文章内容的预测和理解上,从而忽略甚至顾及不到一些生词及语法现象的细节问题。

笔者就学生没有掌握或不太熟练,不常使用的技巧,如判断代词的先引词,掌握连接词的意思和功能,分析复杂的句子,预测等四项内容,进行了重点训练,学生使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见表1)。其中,学生对连接词、代词的先行词功能的注意虽有较强明显加强,但使用仍较少,这说明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未达到顾及语篇的程度。

三、总结

教学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教不等于学,教师在教学中教了什么,并不等于学生就学到了什么,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实践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宜宽泛。

第二、实践手段尽可能丰富。

第三、教学实践计划的制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第四、实践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第五、师生间的积极配合是教学实践的成功保证。

第8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范文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网络阅读,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任何人可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在任何地点去学习他需要的知识”。随着少年儿童逐渐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军,国内建立了不少儿童在线阅读网站,但基于网站运营的原因,不少网站商业化,在开放共享、与课程改革同步方面具有局限性。目前,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日趋完善,让数字化阅读为孩子插上双翼成为可能。建设健康的阅读平台,让学生的网络阅读置于教师、家长的引导下,避免网络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迷失性”。顺势而为,我校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课题,通过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注重交互、与课程改革同步,面向师生家长的阅读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出建设、应用小学课外阅读资源的模式,进一步推动课外阅读的纵深发展。

一、研究内容

(一)开发能满足各年段小学生课外阅读需求的资源库。资源库将提供新课标推荐阅读的所有书目的电子书、阅读指导、阅读检测资源,形成与教学同步,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小学课外阅读资源库。

(二)研究文本阅读和数字阅读平台实现对接,在线阅读与课外阅读活动一体化,提高课外阅读资源库平台的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研究。

(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库应用管理制度,保证资源库的管理规范并确保持续更新、不断丰富、运行畅通。

(四)开展课外阅读资源库与课程整合应用研究,进行课外阅读微课设计,以应用促发展,不断完善资源库建设,提升教学教育质量。

(五)培养学生有效的网络阅读方法,形成健康积极的网络阅读素养,提高教师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研究。

二、实施策略

(一)开展调查活动,明确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面向本校学生设计《数字化阅读素养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上网频次、上网途径、上网地点、上网从事的主要内容四方面。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从一~六年级各随机抽取二十名学生以“数字化阅读倾向”为话题进行了访谈,摸清我校学生的网络阅读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准确依据。

(二)建立阅读资源库,纠正“偏食”现象

小学生阅读多倾向于漫画等快餐式阅读,即使阅读儿童文学,也多选择幽默浅显的校园小说。根据学生这一“严重偏食”现象,我们在建立资源库时进行严格的甄选。先以《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2015年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为指引购置相关电子书、有声读物,制作导读微课等网络课外阅读资源。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我们可以引进一批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电子读物,分级推荐给学生。资源库平台所收录的电子读物时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师生共荐,聚焦童心;二是题材多样,精选经典;三是学科整合,引进双语。让孩子们在阅读符合自身年龄心智的书籍时获得均衡的营养。

(三)提高平台丰富性,激发阅读热情

不断丰富课外阅读资源库平台,提高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设置阅读t望台,阅读资讯,展示儿童阅读新动态;设置阅读导航站,收录导读微课,为学生自主阅读行为精心导向;设置阅读留言板,记录阅读足迹,引发阅读火花;设置阅读研究院,收录教师阅读教学设计、反思、案例、论文、课件,促进课外阅读教学研究;设置阅读展示厅,收录师生家长读后感、读书笔记、书评,在赏评中快乐前行;设置阅读加油站,指导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打造书香家庭,形成强大教育合力;设置阅读广角镜,链接优质儿童阅读网,亲近儿童文学作家作品。

(四)拓展阅读时场,培养阅读习惯

学校为学生开辟开放性的阅读场所,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班级读书区对学生实行全天候开放。保证阅读时间: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分为阅读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和阅读分享课四种课型,由语文老师执教,写进课程表,确保不被挤占;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三十分钟设为“午读课”,由学生干部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阅读活动。每天0.5~1小时课外阅读作为常规作业写进《家庭作业登记本》。每周1~2小时网络阅读时间,中高年级学生每周登陆“阅读留言板”发一个帖子,此建议写进《课外阅读倡议书》。

(五)书香浸润校园,提升阅读温度

学校班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使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持续升温。如:“童书 DV展演”“童书跳蚤市场 ”“读书心得评比”“故事接龙比拼”“阅读之星评比”“好书推荐对对碰”…… QQ群、微信群、公众号、阅读平台,网上网下互相呼应,相得益彰,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第9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反思范文

4、学生的阅读方式;5、学生阅读书籍的来源;6、学生阅读时间及做读书笔记的情况;7、阅读中外名著及杂志报刊的情况;8、学生阅读数量。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数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其具体分析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768份,问卷调查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1、阅读兴趣和动机阅读兴趣:a感兴趣70%,b一般24%c不感兴趣6%阅读动机:a增长知识,开拓视野48%b娱乐休闲8%c提高写作能力44%从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动机来看,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也认识到课外阅读能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2、阅读的时间

阅读时间段:a双休日24%b完成学习任务后49%c随时读27%阅读时间长度:a每周2小时内20%b2-4小时56%c4-6小时20%从阅读时间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每周阅读,基本不读的只占4%,这说明学生大部分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3、阅读的种类阅读种类:a作文选30%b故事书8%c影视娱乐10%d中国古典名著15%e童话寓言10%f武侠小说3%g杂志1%h诗歌散文2%

 

i卡通类15%j言情小说2%k报刊类5%l外国名著0%从阅读种类看,喜欢看作文选、卡通类口袋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人数多,其次是影视娱乐,童话寓言和故事书的人数也有一定比例,但对杂志、报刊、外国文学名著,诗歌散文的涉猎几乎为0。4、阅读的方式方法阅读方式:a随便翻翻8%b应付式15%c认真做笔记77%有无计划性:a有计划30%

 

b无计划70%从阅读方式和有无计划地阅读上来看,学生阅读存在很大问题,如无计划性、无目的性,没有养成良好的作读书笔记的意识和习惯,这些也将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5、阅读数量阅读数量:(一学期阅读量)a10本以上0%b5-10本0%c1-4本75%d0本25%

 

从阅读数量上看,一学期读5本以上的为0,还有25%的学生一学期未看一本书。这与《新课程标准》一学期阅读要求相距甚远。对《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的文学书目调查中发现,阅读5本以上的只占5%,阅读5本以下的占75%,一本都没看过的占25%。

 

6、阅读书籍来源阅读书籍来源:a自己买50%b向别人借30%c学校图书室20%从阅读书籍的来源看,学生有自己购买书本的条件。7、他人对课外阅读的影响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a父母40%b老师38%c朋友20%d亲戚2%

从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看,教师的影响仍然很小,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四、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1、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较高,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为主要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