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

第1篇: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4;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43-02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高校逐渐成为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随着高校承担科研项目的增加,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多、数目多,各类纵向、横向、专项及校内配套的科研经费大幅增长,财务预算科目愈来愈细化的情况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为给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好重要保障,科学、规范地管理好科研经费,合理、得当地使用好科研经费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几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改进措施。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沟通,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相脱节。目前,多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是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管理、项目负责人负责经费使用的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科研部门在项目立项后,对项目进展情况、经费是否到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项目是否按时结题等并不关心。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管理,但不熟悉科研工作规律,对科研经费筹集使用的全过程缺乏了解,对费用是否属于合理开支不能作出准确的职业判断,也不能通过项目进展程度来控制经费的使用节奏,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会计处理层面上。这样,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沟通,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相脱节。

2.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规范,科研经费实际支出与项目预算支出差异过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申报课题时,为确保申报的课题被批准,主要目标在于提高课题申报材料的质量,经费概算作为一个附带内容,在主观上对其是否能按预算执行并未重视。其预算编制主要凭经验估计,对项目的各项开支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不能全面、真实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需的成本,存在着预算编制不准确、不科学,有时项目预算过大或者不足以支撑项目研究工作的完成。这样,由于科研项目预算随意,可操作性差等先天不足的问题,加之客观上外界条件发生的一些变化,科研经费实际支出与项目预算支出差异过大,导致监督与控制脱节,失去了预算的严密性与严肃性。

3.科研人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科研经费开支缺乏有效监督与控制。现在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额度已成为衡量各高校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部分高校为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对科研人员争取的到账科研经费,仅提取少量的管理费用,其余部分由项目负责人支配。部分科研项目负责人经费管理的法制意识欠缺,错误地认为科研经费由科研人员争取,归科研申请人所有,自己负责的科研经费就可以随意开支,只要有了科研经费,就等于有了零花钱。无论买什么东西,都从科研经费中列支,怎么花、如何花、何时花完全由自己做主、自由支配,导致经费报销过程中出现不少违规现象;或以与事实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或将用于其家庭开支的物品以科研经费的名义报账。这种不真实不规范的支出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科研经费浪费严重,不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与科研成果。尤其在其承担多个科研项目的情况下,经费混用、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科研经费的正常管理和使用,加大了科研按项目预算执行的难度。

4.科研经费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决算不严,缺乏完善有效的管理。大部分高校出于对提高科研总量的考虑,对科研经费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审计,决算不严,极大地制约了对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加之科研人员编制的经费概算不合理问题使得审计依据很难把握,结题不结账也造成科研经费长期闲置沉淀、效益缺乏等问题。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机制尚未形成,容易形成监管漏洞,造成违法、违纪等现象。

5.科研经费费用核算不合理,科研成本不真实,不全面。目前多数高校的科研经费只包含与科研项目研究活动直接相关的购置资产费、测试费、差旅费等直接费用,对如项目管理人员费用和水、电、仪器设备的占用及房屋的使用费等间接费用,由于核算难度大,未计入科研成本,科研项目间接费用均由学校据实列支,不仅混淆了教学、科研的成本界限,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科研项目所需的成本,使得科研成本挤占本就捉襟见肘的高校教育事业费,而且助长了“科研经费属于个人”的不正确认识。结果科研经费的管理成了核算是否将经费用完,至于经费如何用,用到哪里,成本结构是否合理,无法给予信服地认定。

二、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难点的几点对策

1.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部门沟通,将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学校科研项目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保障。明确科研管理部门有责任对科研项目实施综合管理和有效控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工作;明确财务部门有义务指导项目负责人科学的、实事求是地做好项目预算,尽最大努力避免项目预算和实际开支差距过大;明确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重视加强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间的沟通,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将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让科研经费使用的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学校的科研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

2.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强化科研经费的财务预算约束力度。科研经费预算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性。科研管理部门应制定统一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原则、要求、预算的可执行度,以及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体系和约束机制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科研人员应在坚持科研目标及遵守财经纪律的原则下,根据成本核算内容编制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经费预算,经费预算表与项目申报书的关键信息要严格一致,不能随意调整、修改和删除,上报的经费预算应在学校科研、财务管理部门备案。

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强化科研经费的财务预算约束力度,财务部门可在财务管理系统设置科研预算初始数和控制数,会计人员在凭证制单时进行预算控制,当科研经费项目超出财务预算系统设定控制数时,将不能通过凭证制单,这样通过事前控制,杜绝超预算的现象。

3.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科研经费支出管理和过程控制。重视开展科研经费的宣传培训工作,使科研人员熟悉国家、学校相关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从思想上改变对科研经费使用的错误认识,促使项目负责人加强自我约束能力,树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使用观念,营造良好的科研经费监督氛围,使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逐步走上系统化、正规化、制度化的轨道。

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开支科研经费,支出明细合理,不得挪用、挤占科研经费。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实行全过程的跟踪和监管,对票据的真实性严格审查;依照项目预算和财经法规检查科研经费的每一笔支出;加强对招待费、劳务费、业务费、专家咨询费的支出控制管理;杜绝与科研不相干支出,保证项目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加强科研经费转拨管理,规范科研经费转拨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结题时因预决算严重不符而造成人为调账。

4.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纪检部门职能,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制度。审计部门应不定期对科研项目审计,实时监控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强化对科研经费预算开支的监督,重点检查项目负责人执行项目过程中是否存在超预算、超范围、超标准支出;是否存在挤占、挪用、转移、擅自转拨经费等问题;是否依据项目实际需要用科研经费购置资产,相关资产是否完整在用等。

对已结题的科研项目,财务部门根据学校规定办理结账程序、时间及课题结余经费具体分配办法,及时清理结余经费,真实、准确地反映科研经费使用情况,避免盲目投入。审计部门在科研项目结题后,对项目是否完全结账、科研项目决算是否与经费概算相一致等给予审计,检查预算总额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是否造成过多闲置资金。

5.探索建立公共资源补偿机制,全面、真实地反映科研成本。针对以往学校直接提取管理费的做法造成科研成本严重低估的现象,逐步推行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制度,探索建立公共资源补偿机制。对科研项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类核算,在项目预算中按性质和用途分门别类地列示支出,直接成本如资产购置费、劳务费、差旅费、招待费等纳入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中进行列支;科研人员工资、津贴及对从事科研活动占用学校资源所产生的水电耗用费、仪器设备使用费、房屋使用费等,应以合理的比例分摊计入科研项目间接成本进行列支。通过分摊使用学校公共资源消耗的费用,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科研成本,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科研项目支出挤占高校日益紧张的教育事业经费。

6.逐步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评制度,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综合效益。科研管理部门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绩效考评制度。根据已结题科研项目合同书约定的目标和指标,对比审查科研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比科研投入与产出关系,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对实施科研项目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确保其经济性、适用性和效果性,并将评价结果作为申请今后科研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行为,学校在其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和今后科研经费配套和支持方面给予严格的限制。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学校在相关的奖励和优惠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倾斜。

综上所述,高校只有对科研项目进行准确的全额预算、严格的支出控制、详细的成本核算,才能做到合理使用科研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为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1.杨静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2.李佳媚.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济师,2011(4)

第2篇: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2003年以来,为了提高村干报酬,调动村干工作积极性,进一步稳定村级干部队伍,XX镇党委结合本镇实际,在提高村干报酬工作上采取了以下措施:(1)大力开辟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千方百计堵住税收的流失,增加财政收入;(2)多渠道筹集资金,从上级争取到的资金将一部分用于提高村干报酬;(3)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由村民委员会自行掌管本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收入状况,经过村民议事会,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将村级集体经济的一部分资金用于提高村干报酬;(4)镇党委、政府年终对各村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好坏情况进行考核,并拿出一定的资金对每个村进行奖励。(5)在在职干部职工捐资和通过本级财政解决一部分以及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补助资金来提高村干报酬。

提高村干报酬的做法:(1)2004年6月出台了[X党议]2004年1号《会议纪要》,对符合条件的离任村干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1、对离任任职达五年以上的村支书、村民委主任、村会计按曾任职年限给予生活补助,其标准为:5——9年的按20元/年;10年14年的按30元/年;15年以上的按40元/年发放;2、死亡补助:对任现职的村支书、村民委主任、村会计一次性补助100元,对离任的村支书、村民委主任、村会计及农村党员一次性补助50元;(2)制定奖惩办法,对年终完成任务好的村和村干给予适当奖励,对不完成任务的村给予一定的惩罚;(3)整合全镇资源优势,按照财政出一点、干部职工捐资一点、部门帮扶一点的办法,在财政划拨的基础上按照每年递增10元增加村干工资;(4)2005年元月出台了X党通[2005]XX号《关于开展挂靠帮扶村工作的通知》文件,制定工作职责及量化分值、考核办法及奖惩规定,工作职责及量化分值第3点规定:挂靠部门按照党委、政府文件规定,抓好冬季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规划,具体实施,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办好50亩以上示范点,以此增加村干及农民群众收入,以调动村干工作积极性。

提高村干报酬的经验:(1)把提高村干报酬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2)整合全镇力量,动员、责成全镇干部职工关心和关爱村级干部,要体谅他们在村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只有提高村干报酬,才能稳定村级干部队伍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3)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村干报酬后劲不足问题。

提高村干报酬取得的成效: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及做法,村干报酬有一定的提高,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了村干部工作责任感,工作效率和办事效率明显提高;(2)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村级干部队伍有了明显稳定;(3)一定程度地减轻了村干部的经济负担。但提高村干报酬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提高村干报酬存在的问题:(1)镇级财政困难,经济落后,负担重,投入于提高村干报酬资金少。(2)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有的村目前仍是空壳村,直接影响了村干报酬的提高。

提高村干报酬的体会:(1)通过采取力所能及的办法,适当提高村干报酬之后,基层组织队伍的面貌大有改观,工作责任心比以前明显增强了。(2)无人办事,无人管事问题得到有效解决。(3)进一步调动了村干的工作积极性。(4)一批年轻,有能力,有文化的村干部大胆担当工作重担。(5)进一步稳定了村级干部队伍。

总资产报酬率内含报酬率资产报酬率

第3篇: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一、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村级历史遗留沉重。税费改革前,农户欠收提留、统筹款,原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公益事业,负债情况比较严重。有的村集体自然条件较差、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甚至为“空壳”村。村干部整体素质较低,文化、年龄结构欠佳。虽然经过国家化解村集体债务,但由于历史遗留沉重,加上新产生的债务使沉重的村级债务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二)农村干部观念陈旧,束缚发展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一是村干部大多文化层次较低、思想不够解放、发展集体经济意识淡薄,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二是畏惧发展的思想。认为现在村集体已举步维艰,更何况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怕担风险,怕失败,不敢发展;一些村干部虽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但对集体经济发展感到一筹莫展。三是依赖的思想。一些村干部认为每届任期只有三年,“当天和尚撞天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不想发展。

(三)经营方式不合理。一次性低价拍卖集体的山林、“四荒”等资产、资源,无疑是杀鸡取卵。对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租赁承包管理,是目前对村级资产、资源现状的一种管理方式。但是,对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机制不健全,一些资产价值缩水严重。另外,短期行为的存在或者是迫于化解村级债务的压力,一些村级优质资产相继被拍卖,致使村级集体资产越来越薄弱,村级集体经济无后续力量。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强化发展意识。虽然财政支农支出逐年增长,但公共财政还不可能对农村各项公益事业大包大揽,仍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把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任务,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更要在工作上精心组织,加强培训将懂经营、会管理、有能力的人留住人才、在村里干事,改变农村基层干部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状况。坚持从实际出发,制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具体实施意见,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一是在开发利用村集体资源中促进增收。做好村集体增收工作,应将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村集体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各村应对可供开发的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排查,摸清家底,并对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拿出应对之策,最大限度地加以盘活利用。二是在服务农民增收中促进增收。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服务农民增收、促进农民致富的过程中,同步实现村集体自身的增收。三是在创新优化经营机制中促进增收。要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鼓励集体和农户以资源、土地、资金等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多法并举,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四是鼓励各个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他们的发展提供 相应的配套措施,以此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

(三)加强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一是要创新村级财务管理机制。在严格执行村级财务“三资”管理制度、规范加强相关部门对村级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和挪用;建立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健全定期审计制度,确保村集体账目清晰。二是加强村务民主管理。继续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决策等制度,将涉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交由村民自己决定。三是规范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要结合村务民主管理,健全村级资产保值增值机制,要加大对村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处置资产时实行公开拍卖;规范村级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提高村级组织自身的管理水平。四是创新村级重点项目支出管理,必须公开、公正。“三资”管理服务中心要协助村级建立村级化债资金和兴办公益事业资金专用帐户,将村级取得的集体经济收入,按照规定的程序,纳入专户实行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使用效益。

第4篇: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分析宁波杭州湾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别指出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4条出路:一是选好领导班子;二是发展和管理双管齐下;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好发展规划;四是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现状;对策;宁波杭州湾新区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1]。

1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宁波杭州湾新区陆域面积235km2,海域面积353km2,托管一个镇———庵东镇[2]。2010年,新区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庵东镇管辖的行政村由原来的11村3居委变成现在的23村3居委(均为村居合一)。

1.1底子薄,差距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一些位于建成区、沿主干道或处于开发区块的村,通过租赁经营、开发三产、土地整理等,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但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基础较差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个别村除上级政策补助收入外,基本无稳定的其他收入,形成“贫困村”。2010—2014年,23个村集体资产总额为8.23亿元(图1),平均每村3578.07万元,但村落文化宫、道路、河道等公益性资产3.38亿元,占总资产的41%,银行存款、土地征用款、出借资金、农民公寓等其他资产4.21亿元,占总资产的51%,而市场、出租房屋、三产投资等经营性资产只有0.65亿元,仅占总资产的8%。显而易见,各村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存量资产有限。收益与资产是成正比的,收益越多,资产积累也越快,收益少,资产积累也越慢,贫富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以2014年为例(图2),收入最多与最少的村之间的差距达近千万,其中经营性收入差距最大的2个村之间近600万元。

1.2思路窄,办法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受村干部个人业务素质、发展意识等主观因素以及资金、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新区各村基本上依靠旧模式、老方法发展集体经济,创新意识弱,办法少。2010—2014年23个村经营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各为8978.84万、33909.86万元。对经营性收入与非经营性收入的组成分析发现:经营性收入以租赁收入为主,农业承包上交、三产投资为辅,平均每村每年分别为58.89万、2.23万、2.15万元。除此,基本无其他收入来源;非经营性收入包括土地征用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捐款赞助收入、利息收入等,平均每村每年分别为28.20万、201.17万、1.42万、24.68万元。显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狭窄,收益不高,不能有效地将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转化为资本,导致集体经济增长举步维艰。以2014年为例,村级非经营性收入为8129.12万元,占村级总收入的74.3%,而经营性收入仅为2818.26万元,占25.7%。可以发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为上级补助收入。但政策补助具有不稳定性,一旦取消,将导致收入的大幅减少。

1.3积累少,支出多,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成本提高,村级支出均有增加,但对于经营性收入本身就少的村而言,资金压力大,产生了新债务,出现边还旧债边添新债的现象。截至2014年,虽然只有8个村有实际债务,但总数高达3288.11万元。从债务组成分析,主要来源为经营性负债、公益性负债和“农房两改”项目的负债,各占负债总额的31%、14%、23%,其中经营性负债和公益性负债普遍存在,且数额较大。从村级支出来看,2010—2014年村均每年总支出391万元,年均增长29%。其中管理费用、社会福利事业支出、构建固定资产支出分别占总支出的17%、35%、和33%。过多的支出导致各村入不敷出,既难以形成资产积累,又增加新的债务,致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后劲不足。

2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策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宁波杭州湾新区各村要不断完善自我发展的机制,吸收外地发展成功的经验,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创新思路的工作方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1配强配好村级班子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3]一个集体经济壮大的村必定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要建好领导班子,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选取懂经营、有影响力、能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能人作为村级班子第一人;鼓励和引导懂管理、有技术、会创新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优化班子结构。二是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业务水平的培训,组织有效的考察学习,有目的地开展经济形势分析,更新村干部的观念,提高工作能力。三是加大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村干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2.2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以发展强管理,以管理促发展完善村级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审计与监督。精简自聘人员,减少管理费用;争取上级政策补助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对惠民工程实施一事一议筹资酬劳的模式向单位和个人募集部分资金,降低村级建设成本。

2.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好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优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新区党工委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扶持,同时要继续实施以区带镇促村惠民政策,争取更多的资金向农村倾斜。合理安排年度村级补助资金,既要安排资金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村域,又要帮扶经济薄弱村,还要统筹兼顾其他各村。顺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发展思路,按照杭州湾新区的发展方向,各村要结合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合理做好近期发展规划,制定好长远发展目标。

2.4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在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选取有条件的村率先实行公司制等发展模式。尝试政府入股或是邀请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入股,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减少发展启动资金。单个村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采取村村联合、村镇联合、村企联合等模式打造区域经济、模块经济,或者以项目为载体实行多村合作,村企合作,可使村级集体在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同时借用外力发展经济。

3参考文献

[1]江玉英.歙县森村乡五措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EB/OL].[2015-11-10].

[2]宁波杭州湾新区办公室.宁波杭州湾新区:新区简介[EB/OL].(2015-07-21)[2015-11-10]

第5篇: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1

新津县地处四川省成都市三圈层,全县辖12个镇乡,86个村、15个涉农社区、1256个组。近年来,随着推进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进程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组级集体经济有较大发展,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仍然较慢。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实行的是三级所有、组为基础的体制,村级只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绝大多数村(社区)没有经济实体。20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扶持村级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正在积极稳步发展。

一、现状

1、经济现状。全县村级现有资产6602.75万元,其中:货币资产1219.67万元;应收款1198.71万元,其中50%以上是农户三金尾欠;库存物资4.73万元;林木资产417.41万元;长期投资53.23万元,短期投资1.6万元;固定资产3658.38万元;在建工程49.02万元;负债总额963.94万元;所有者权益(积累)5638.81万元,主要是固定资产积累,大部分资产是非经营性资产。

2、收益情况。20XX年,全县村级总收入3387.04万元,其中:发包收入520.89万元,补助收入73.61万元,投资收益14万元,其他收入300.04万元(大部分是农户土地流转收入,要分配给农户)。支出总额3016.16万元,其中:经营支出2480.78万元,管理费用299.96万元,其他支出235.42万元。收益370.88万元。在全县101个村(社区)中,无收益的村13个,占13%;有收益的村88个,占87%。当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64个,5-10万元以上的村9个,10万元以上的村15个。

由此可见,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大多数村组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工作开支,部分村组基本无集体经济收入,因此全县村组基本无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农村村组集体经济分配主要是资产性的分配(土地征占费)。

二、主要做法

1、落实责任,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自觉性。为提高村干部工作质量,增强村级发展集体经济的自觉性,各镇乡建立了党支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把党建和经济工作任务下到支部,责任落实到支部书记,按照表现评优树先,按照能力选拔干部。调动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突出抓了村级财务的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将村级财务全部收归镇乡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实行“社有乡管”。取消了村级招待费,每年可节省开支20多万元,减少了集体资产浪费,增加了农村积累。同时针对各村债权债务严重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帐目进行认真地清理、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减了负,松了绑。

3、更新村干部思想观念,解决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的问题。为增强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各镇乡经常组织村干部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走出去参观学习,从而解放了思想,增强了竞争意识、超前意识和开放意识。

4、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路子。贫困村由于家底子薄,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往往缺乏信心。县上相关部门针对贫困村致富无门路,发展无思路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重新制定发展目标,结合各村实际,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因地制宜,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拿手戏,寻求自己适宜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

二、存在的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临近城镇、集镇的村,集体经济较为雄厚,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好。而边远的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目前,除新平、五津、邓双、永商四个镇外,其他镇乡集体经济都很薄弱。

2、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发展的资金和资本。从目前村级经济现状看,全县村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64个,占63%。在5638.81万元积累中,主要是固定资产积累,而固定资产大部分是非经营性资产,如村委会大楼、提灌站、学校等,难以形成资本。

3、地域条件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丘区,虽然土地资源较丰富,但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投资环境差的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难度也较大。在全县20个薄弱村中,丘区就有9个,占45%。

4、个别村干部开拓创新精神不够,发展集体经济思路狭窄。当前村干部抓集体经济发展有两怕:一怕担责任,创办经济实体失败后,给集体造成重大损失,遭群众谴责;二怕困难,由于村级经济薄弱,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

三、案例情况

1、主动出击抓机遇。20XX年以来,随着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社区干部一方面做好宣传教育群众工作,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开展土地整理,鼓励农民集中居住。通过格田整理、废沟处理、完善水利设施、撤院并院等,将新增土地中的360亩由社区经营,为发展社区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

2、依托专合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社区依托川浙花碑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方兴镇创新合作社、方兴镇食用菌合作社规模种植蔬菜瓜果,社区不仅实现了土地流转收益28.8万元,同时也带动当地600户农户增收。

我县经济状况最差的村是金华镇五星村。金华镇五星村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678户,农业人口2028人,耕地面积1116亩,人均土地0.55亩。村集体资产总额3.41万元(均是非经营性资产),负债总额49.73万元,村级无集体经济收入。多年来,村级开支主要是村民小组、农户集资和镇乡的支持,其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村办企业(砖厂)亏损倒闭,使村上背上了40多万元的沉重债务,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企业亏损倒闭,给干部、群众留下深刻教训,重新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和信心不足。为此,我们建议:

1、该村要发展集体经济,首先要解决债务问题,单靠村级经济偿还十分困难,摆脱了债务,才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起点。

2、该村地处金华镇政府所在地,与津华路、金普路、火车站相通,交通便利,有较好的投资环境,要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积极争取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鼓励农民到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后,可以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土地整理、撤院并院后的增加土地,全部留作村集体统一经营或通过招商引资联营等方式,逐步增加村集体收入。

3、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同时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于支持和优惠,使该村集体经济尽快发展壮大起来。

四、对策和建议

1、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合组织。以专合组织为纽带组建经济实体,发展集体经济。各村(社区)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本地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地理环境优势,以村委会为主体,村社合一组建相应的专业合作社或创办经济实体。通过开展产、供、销服务和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结合本村的地理条件、产业优势确定发展项目,制定发展规划。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要“一村一策”。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以充分利用荒山荒地等土地资源引进业主投资,盘活非耕地资源,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增加集体收入;可以依靠村级成立服务组织,开展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可以集体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收购公司,使农副产品在加工、储藏、运销等环节中实现多次增值,使集体收入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可以依托地理优势,开发饮食服务、商业流通、运输等产业,增加集体收入。

3、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民集中居住,修建农民集中居住区,通过撤院并院,新增土地由村上通过调整,集中成片统一经营,其收益在保证组级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村上参与收益分成,增加村级收入。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一是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二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通过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

5、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一是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集体原有的厂房、设备等资产及农村“四荒”资源,要通过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形式交付农民开发利用,以此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二是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村级债权债务是当前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对各村债权债务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应回收的各种欠款一定要收回;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村社集体资金“社有乡管”制度。严格规定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搞好民主理财,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管好用好集体资金。

6、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村级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改善投资环境,在交通、水利、生态环境方面加大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2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情况。

乡地处华蓥山中段,位于区东部,距离城区16公里。川陕公路、襄渝铁路纵贯全乡。本乡东接达州市大竹县,南与区龙滩乡相邻;西与区观阁镇、广兴镇接壤,北靠渠县。全乡面积46.2平方公里,人口13575人。20XX年全乡13个行政村目前仅村、村两个村存在集体经济收入,共计25500元,平均每村1961元。有收入的村3个,占总村数的23%;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村2个,收入在5000元至10000元的村0个,收入1000元至5000的村1个。

(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全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资源承包、从企业收取公路维修费取得集体经济收入。

村:出租10亩塘堰一口,租期5年,每年取得村集体经济收入2000元。

村:出租闲置空地900亩,租期5年,每年取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500元。

村:收取煤矿村村级公路损坏维护费用10000元。

(三)村级集体资产现状。

截止20XX年,全乡各村集体资产总额约为5万元,主要为村级活动室、远程教育设备、电脑、电视等固定资产,货币资产因维修办公室、办公经费开支、垫支保险费用等基本用完。

(四)村级集体债务状况。

全乡13个行政村目前有2个村负债,总计负债36000元。村因垫付社长工资负债21000元;村集体资金2000元因日常办公经费开支目前已没有剩余;村集体资金10000元因维修公路目前没有剩余;村集体资金13500元因业主搞开发占用农民土地,已全部拨付群众,此外,因维修村级公路滑坡负债15000元。

二、村级集体经济状况分析

(一)集体收入开支入不敷出。

全乡13个行政村除极个别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外,绝大部分村都没有集体收入,全靠上级拨款维持日常开支,部分村只能依靠上级财政投入办公经费维持日常运转,无力兴办公益事业,也无力增加村民福利,更无力发展创收实体,全乡收不抵支的村占绝大多数。

(二)主要收入增量不足。

土地收益成为村集体的.主要收入。20XX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靠土地取得的收入为15500元,占全乡集体经济收入的60.8%,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乏力。

(三)收入来源途径单一。

村级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村办企业破产,集体资源开发力度小是目前全乡各村存在的普遍状况。仅有的集体经济收入也只是靠出租土地资源的方式取得,收入来源单一且集体收入低。

三、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地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

一是村级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

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地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资金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除利用土地资源为集体增收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增收渠道。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如、五星、内槽、等村地处华蓥山区,林地资源异常丰富,村干部未能充分把握资源优势引领群众致富。

四是非生产性支出过大,财务管理不严。

部分村干部乱支滥用,管理上有漏洞,导致集体积累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个别村集体账目混乱,常年未向群众公开账目,在工作中甚至存在挪用集体资金支付党报党刊的情况。

五是产业带动无助集体经济发展。

部分村除传统的种养殖业外,大力发展了特色产业,如五星村万亩油牡丹种植、村千亩茶叶基地、内槽村百头山羊养殖,发展势头良好,为业主和群众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集体经济从中受益甚微,甚至没有受益。有的村虽然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但没有规范化运作,没有形成集约化经营,村集体也没有参与其中,更没有任何受益。

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3

如何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变“空壳村”现状,成为加强基层政权、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这些年来,省州党委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我们也看到,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当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

有的认为国家公共财政将覆盖农村,不需要发展;有的认为村级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比重小,无碍大局,尤其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土地和山林承包到户,没有预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资源和空间,现在想发展也发展不起来;有的顾虑重重,村级组织三年一换,到时候怎么处理等等。

二是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人才队伍。

以村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为主体的集体经济发展和管理者,缺知识、缺经验、缺抓手,如何培育、引进和打造一批人才成为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是缺少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工作指导。

大多数村缺乏总体规划,而且有关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也模糊不清,给政策制定带来相当大的难度,集体经济发展也还缺乏规范指导等问题。

四是集体资产管理混乱。

农村集体资产形成时间长,构成复杂,绝大部分没有进行确权登记,产权不明,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容易造成资产流失等问题。

五是发展模式单一。

大多数村一村一个发展项目,风险大且资源初级开发、产品粗加工和一般性的服务创收居多,经济效益低下,发展质量不高。这些问题给我们造成了很大困惑,集体经济到底要怎么做?

前段时间我们在XX、XX两县的农村随机调研,基层的一些做法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和鼓舞。

一是理清思路做规划。

集中时间抓调研,对集体资产进行确权登记,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调研市场导向,确保科学规划有力推动。

二是盘活现有人才。

发挥村干部、本地经济大户优势,送出去学、到兄弟县市看,接回来思考论证,不搞竭泽而渔、不举新债、不搞一锤子买卖,坚持村级主体,突出市场主导,慎重选定发展项目,确保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

资金项目整合力度大,村干部积极性高,干劲十足。XX县西山村发挥村干部大多是菜农的优势,在明年春节节令培植葡萄产业的时差内,在基地培育马铃薯,2吨薯种已到位,村干部和指导员准备打一个时间差,要把抓集体经济的信心和效益首先体现出来。

四是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抓手。

XX县碧溪乡采取“专业合作社+支部+农户”等模式发展集体经济,探索制定《股份构成(村干部、经济大户、村民),股权配置(村集体30%),股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操作层面的配套文件,保证规范运作。

第6篇: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村级财务会计审计是农村集体财产和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督形式,审计三方关系人的信任对称对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青海省X市D区村级财务审计的调研,了解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现状,分析产生信任不对称的原因,并提出强化村级财务审计信任对称的对策,以确保村级财务审计规范、有效运行,保持村级财务审计公信力。

 

1 村级财务审计的发展

 

村级财务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形成的。起初在我国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村级集体经济的生产关系比较简单,社内的财务收支、收益分配、财产管理活动的监督主要依靠内部村民民主监督小组、财务相互审查的方式进行,还包括上级部门组织的带有审计性质的财务清查或清理整顿。随着农村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出现不良现象,如一些地方放松对集体资产管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村级集体资金被部分人员私自挪用、挥霍浪费和长期拖欠。通过国家1980年和1986年进行的两次全国性财务清查,农村集体财务有所好转,但由于缺乏经常性的审计,一些地方农村财务前清后乱。鉴于此情况,1986年以后,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为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和财务活动实行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逐步建立专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审计人员。这对改善集体财务管理混乱,维护集体资产安全,提高集体经济效益,密切党、干、群关系发挥积极作用。1992年农业部颁布《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条例规定》,2008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各省市也按照规定陆续与之相应的集体经济审计法规、条例和审计办法,以便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提供依据和标准,加快村级审计的步伐。十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些都表明村级财务审计逐步发展,与各方发挥监督作用密切相关。

 

2 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现状

 

村级财务审计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和良好运行起到重要作用,从全国来看,村级财务审计由于主体模糊,发展缓慢,其中也存在一些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问题。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青海省X市D区5个行政村的村民进行调研,包括村级财务管理、村级财务审计、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三个方面。调研中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份,其中男性75人,占51.7%,女性70人,占48.3%。在调研中发现,村民对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村干部管理集体经济活动的信任不对称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76%的填写者认为村干部在村级经济管理和决策方面,存在“一支笔”现象,村民认为村干部并未完全履行自身责任,未遵守竞选干部时的承诺。如某村一位村民指出,其所在村的村长在选举时向村民保证,一定会把村里的公路修好,直至他离任公路并未完全修好。另外,换届时对村干部没有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村民对村干部的任期行政效果并不十分满意。另外,村干部在村中贫困户选择方面未做到公平公正,存在滥用职权为亲近的村民谋福利现象,不能使真正贫困的家庭享受国家政策。通过村民对村干部管理村级活动的评价,70%的受访者对村干部信任不对称。

 

2.2 对审计人员的信任不对称

 

在回答村级财务审计方面的问题时,有81%的填写者对村级财务审计了解很少,有些甚至没听说过,不清楚自己所在村落有无财务审计。仅有3%的填写者知道村级财务审计,在谈到村级财务审计执行方时,只知道是由省、市、县执行审计。从调研反映出,大部分村民对村级财务审计不了解,不知道审计是对村干部行政的一种有效监督形式,更谈不上对审计人员、村级财务审计报告的信任。鉴于此,在发放问卷过程中,调研者向村民解释村级财务审计相关的知识,村民对村级财务审计了解之后表示,在一定程度上会信任村级财务审计。

 

3 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原因

 

3.1 集体利益受益不均衡

 

基层社会公共产品的分配和受益,如基础医疗、教育等,同一地区不同村庄的农民享受待遇不同,通过相互的比较,增加因受益不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感,对村级财务、村干部管理绩效、审计监督产生低信任感。另外,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土地被征用,各村按照人口数及征地面积给予补偿,补偿标准前后存在差异,农民从长远生计考虑,现有失地补偿不能满足生活需求,这与当前物价高涨、生活成本加大的现实形成矛盾,加剧农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度。

 

3.2 财务透明化程度低

 

调研中了解到,村委会都按照农业部监察部印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村务公开,但是村级财务管理过程中仍缺乏透明度,财务公开力度不够。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选择性公开与村级财务相关的信息,多数是政策指令、文件,较少涉及村级财务收支明细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拨款使用途径。某村2015年详细公布第三季度财务公开收支明细信息,但时间在11月中旬,滞后了45天左右,村民未能及时了解财务信息。因此,财务信息公开缺乏时效性,村级的财务信息公开与定期及时仍有一定的距离,不排除村干部为了上级检查而象征性公开的可能。信息公开形式单一,有时不能及时回应村民反馈信息,民主决策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3.3 审计被认可程度不高

 

从调研中看出,西北部地区大多数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对审计专业知识的理解。虽然村干部的文化水平高一些,但村干部认为审计部门就是来找自己工作中的毛病,往往消极对待审计人员,导致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完成。村干部只是肤浅地从表层原因理解审计,并未认识到审计是评价和监督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以达到为民着想、为民解忧、为民办事的目的。农经站的审计人员大部分是兼职,有些在岗人员未经审计培训即上岗,对审计专业知识掌握不熟练,缺乏必要审计程序。

 

3.4 审计信息不对称

 

在村民自治组织内部,村民有权自我管理,但不能事事都参与,一部分权力需要委托村干部行使。村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为了保护集体权益和集体经济发展,委托农经站对村级财务管理的情况审计。基于相互之间存在的契约关系、经济责任关系,村级财务审计应运而生。村民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未完全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有些村干部按照益于自身的方式管理村级财务活动,而审计机构发表的村级财务审计报告不能及时向村民公开,村民无法了解本组织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审计结果,不能有效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另外,村级财务审计立法工作滞后、村级财务审计机构不健全,村级财务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导致村委会与审计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对等关系。审计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财产所有者、受托经营者和受托监督人相互之间的关系错位,从而导致审计信任不对称。

 

3.5 审计主体缺乏独立性

 

农村经营管理部门除了完成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包括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外,还安排人员从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这种审计模式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值得商榷,并且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时容易受相关政府部门的干扰。而上级政府组织审计人员对其管辖的村落进行审计工作,类似于内部清查,不能起到审计外部监督作用。即目前常见的审计主体无法保持审计的实质独立,审计人员没有司法权,无权处理涉事责任人,审计问责机制有待完善。

 

4 强化村级财务审计信任对称的对策

 

4.1 明确村级立法,完善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农村市场经济要想走向成熟,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监督。建议在法律上规定由县级审计机关成立审计分局,配合农经站进行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并能赋予一定司法裁决权,强化法治建设,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为弱化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关系提供法律保障。无论地区、民族、家族、职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主体地位平等。根据发达地区的经验,以法治保证基层社会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自治,符合宪法的精神,也符合国家投入,基层受益、满意的宗旨,以及低成本高效率建设基层政权的目的。制定符合村级特点的财务审计条例,和相关的审计取证、报告办法,如《农村财务审计专项制度》、《农村财务审计程序》、《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2 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

 

根据芮国强,宋典(2012)对江苏市民政府信任实证研究的结果,即政府信息公开会积极影响社会公众的政府信任水平,因此村级财务公开也可以强化村民对村级财务审计的信任程度。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审计结果不仅要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向村民公开、向村民负责,同时公开的内容也要让村民看得懂,以便能够有能力监督。完善民主理财制度,民主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公开活动进行监督,审计人员入村审计与村级民主理财相结合。农村财务公开内容全面、完整,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村干部薪酬、村里招待费、大额债权债务信息等,采取多种渠道及时公开。对在外务工的村民代表采用邮寄方式公布,费用可从村集体资金总额中扣除,使其及时了解本村财务状况。(下转P159)

 

       4.3 确保沟通顺畅,认可村级财务审计

 

村级财务审计的三方关系中,村民、村干部、审计人员应该建立沟通渠道,使各方对村级财务审计透彻理解。村民和村干部之间形成委托关系,在此关系中,村民应广泛接受教育,提高文化程度,以便顺利接受村级财务审计知识;村干部应做到凭证、账簿等真实,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审计接受度,及时与村民沟通,扩大审计知识宣传范围。村级财务审计人员也应具备相应资格证书,保持职业态度,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确保外部监督到位。审计三方关系人之间相互信任对称,最终构建和谐的村级财务审计关系。

 

4.4 引入民间审计,提高审计独立性

 

在提高村级财务审计独立性的问题上,许多学者(王金凤等,2012)提出由国家审计机关主管农村财务审计,在国家审计机关下,设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中心,并下设审计和责任追究部门,二者相互牵制提高独立性。另外,在当前审计模式基础上,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陶媛婷,2015),构建体外独立的第三方审计体系,使村级财务审计实现外部独立的再监督职能,以平衡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关系。

 

4.5 创新审计方法,完善审计技术

 

目前村级财务审计主要任务是差错纠弊,审计方法简单,需要把现代审计理念引入到村级财务审计中,除财务收支审计外,还需要加强绩效审计,注重事前和事中审计,并采取分析性复核程序,防范审计风险。刘家义审计长指出:“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因此需要逐步建立覆盖市、县、乡镇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各村实行电算化会计记账,开展计算机审计,提高村级财务审计质量,加快基层政府行政效率,把村级财务审计推向现代化审计。

第7篇: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 新农村;新形势;村委领导班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3)03-304-02

1 我国农村现状及村委领导班子面临的问题

1.1 我国农村现状

1.1.1 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缺,产业发展不平衡。各种因素制约着农民的增收空间:房地产的发展,退耕还林的实施,使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自然灾害影响等。

1.1.2 农业科技有待进步,农民素质有待提高。推广科技下乡需要全面普及。只在少数发达地区才有农村文化活动室,农民在空闲之余不是读书看报而是麻将、扑克,继而赌博成风。

1.1.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大多数自然村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水来就淹;交通设施建设滞后,除了有些获得政府补贴建成水泥村级公路的,其他的都是泥浆路,路面窄,路况差。

1.1.4 惠农政策不能有效落实,农民没有基本保障。惠农政策虽然是实施到农户,但农资产品价格的上涨,农民得不到实惠;农村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刚刚启动,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完善,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失地农民、弱势群体得不到救助。

1.1.5 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一是缺少资金,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小,很多农产品都了现货销售;二是缺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不够完整;三是地方品牌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2 新农村建设中村委领导班子需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2.1 政治思想素质思想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群众信服。

2.2 致富能力

具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早日致富的能力。

2.3 组织建设在新的形势下,村委领导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2.4 组织保障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增强村委领导及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村委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使村委领导真正威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 新农村建设中村委领导班子普遍存在的问题

3.1 文化偏低,年龄偏大,领悟能力相对较弱有的村干部素质不高,班子协调性不强。大多数村干部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导致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水平不高,决策能力、工作能力一般,影响了班子的战斗力;对发展经济素质能力不强,个别村干部思想狭窄,自私自利,目光短浅,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有些村干部虽然考虑过集体经济,但观念陈旧,发展思路不清晰,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办企业,上项目,致使企业办不成,项目上不去。

3.2 责任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除了家务事,公事就变得无所事事。

3.3 工作能力较差

由于缺乏各种技能培训,大部分村委干部科技素质低,致富办法少。缺思路,少办法,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差,过多强调客观条件。

3.4 对发展村集体经济责任感不够农村自从土地承包制后,土地资源分散,村里原有的荒山荒地处于放任状态,使村里失去了经济实体,断绝了经济来源。因此,集体资源流失是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5 农村基础条件差,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大多数行政村没有任何积累;村干部待遇低,工资少,从而导致村干部积极性不高,工作主动性差,思想惰性大,工作得过且过。

3.6 农村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村民自治有待加强

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在农村刚起步,有些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不高,加上由于民主自治机制不完善,有能力有知识的干部得不到重用而只能无奈地另谋出路,这也是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的一种制约。

4 加强村委领导班子的发展对策

4.1 完善村委领导的班子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的一条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增收致富。实践证明,要促进农村快速发展,关键是在于农村要有一个好的村委领导班子和带头人,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农村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处在最基层的村委干部逐项落实,为此,每一个村委都必须通过民主选举,选好一班人,在选准带头人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奉献精神的、会管理、懂经营的人脱颖而出。

4.2 提高村委干部的科技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含量一是乡镇要经常组织村干部培训,通过培训充实理论知识,达到提高村干部队伍科技素质,增强思想觉悟的目的;二是加强农村干部能力建设,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逐渐改变有的村干部惰性的坏习惯;三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村于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增强政策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四是提高村干部带头致富的能力,有利于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五是推广科技下乡。加强各种实用技术的知识培训,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村干部学到市场、信息、经营方面的本领。2009年全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工作全面铺开,水稻、蔬菜、甘蔗等农作物各体系的高产栽培技术进村入户,以及畜牧业养殖技术的培训,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科技保障,

4.3 团结党员和村民代表,壮大领导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用实际行动关爱老乡亲。一是在工作中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通过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如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以此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二是党员和村民代表是十部联系群众的扭带,要充分利用这一扭带,使党员和村民代表成为上级政策、村务工作的宣传员,各项工作的先行人,使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局面;三是完善农村教育培训阵地的建设,改善农民受教育培训的条件,广泛开展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充分发挥村委班子的引导作用及服务功能。

4.4 加强村委领导班子的民主管理,提升村委领导班子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群众是基础,必须依靠群众、相信群众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一是充分发扬民主,不断提高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始终保持高度民主的丁作作风;二是抓好自身建设,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充分发挥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强化工作机制,规范村务制度,建立建全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实处,把村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支能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主针政策、廉清勤政,奋发有为的新农村领导集体。

4.5 完善村委干部养老保险制度,解决村委干部后顾之忧

为了进一步调动村委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和改进村委领导班子的建设,发挥广大村委领导十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在坚持和完善村委领导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实行村委干部工资正常增资制,适当提高村干部工资标准,建立农村十部报酬补偿机制、另一方而还要完善奖罚机制,实行村干部目标责任制。村委班子承担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重任.必须明确村委干部的工作职责,建立民主制度,增强村委班子的生机与活力、

4.6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着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尽快富起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之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产业结构调整着重抓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地理优势、市场行程和传统习惯进行规划调整,如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村委领导班子要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搞好服务;二是推广家庭农场、土地转租和流敞土地集中种养等,充分把每一寸土地利用起来。

第8篇: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一)开展“问政于民、求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

“问计于民”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Xx村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查找影响和制约Xx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问计于民,采取深入群众了解、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找问题,截至目前,Xx村初步查找的问题64个,归纳为乡村建设、农业、养殖业、工业、民生、村两委工作五大类,并形成Xx村问计于民征求意见汇总表(见附表一)。

(二)召开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在分析检查阶段,我村充分发扬民主,召开民主生活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参加会议的党员和群众的范围和对象。会上,村两委领导班子展开了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指出了存在的不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不强,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大,某些旧观念、旧思维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与会人员紧紧围绕影响本我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促进科学发展等方面,积极提出了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习过程不能流于形式,科学发展观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建设农村、发展经济上来。

二、深刻剖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

反思制约Xx村科学发展的原因主要有:领导班子学习不足,综合素质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工作上没有做到统筹兼顾,往往顾此失彼,影响全面发展。针对查找出来的制约我村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我村认真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

(一)乡村建设方面

乡村建设关系到村民的生活环境,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硬件建设的方面,整改措施如下:一是为了创建卫生文明村,我村规划将村内垃圾池逐步改造成垃圾屋,现初步计划选3个试点进行改建。二是聘请清洁工对Xx村村场进行清洁工作,实施分路段负责制。三是将我村道路进行一次整体大检查,按道路损害程度由严重到轻微逐步进行修葺。

(二)农业,养殖业方面

农业作为农村的基础产业,必须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才能增强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体整改措施有:一是兴建水利。12月28日进行农田水利修葺投包工作,将全村水利进行大整改。二是将到期的鱼塘进行重新投包,合理利用,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村民增添就业门路。

(三)工业方面

收取厂房物业租金是我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为了发展经济,我村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积极催收租金,对于欠租金的租户按照“Xx村历欠租金处理实施办法”进行处理,坚决维护集体的经济利益,为村务各项事业的正常运作提供财力支持。二是完善工业小区的配套设施及管理,特别是做好工业区周围绿化及清洁工作。三是加强对外招商引资,提高厂房的出租率。

(四)民生方面

民生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活质量,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为了做好我村的民生工程,我村委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发展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村民医疗保障,并相应设立医疗保障基金,2010年的农村合作医疗村集体将为村民统一购买办理。二是实行“三补(生活补助费、老人生果金、火葬补助)、二奖(考取大学奖励、入伍参军奖励)、一免(免费参加合作医疗)”和每年妇女节、中秋节、春节发放慰问金。三是完善计划生育制度,加大对外来人口管理力度,做好登记造册,掌握外来人口情况,堵塞计划生育漏洞,消除计生死角。

(五)村两委工作方面

第9篇: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258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对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经济非常关键。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结合实际具体分析,通过深化改革与自主创新,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水平。

1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经济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传统管理体制对农村经济管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重视。公开化的经济体制改革、科学的土地承包制度等管理措施,对发展农村经济都非常有效。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村基层管理者对这点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心理上觉得这些都是徒劳无用的,在实际工作中,消极怠工、应付了事的现象普遍存在。

12法规不健全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任务较重、非常复杂,涵盖内容很广,主要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经营、承包及转让;对农村土地使用等状况进行监督;对农村集体财务状况进行审核等。当前,我国在农村经济管理方面尚无健全的法律法规,在土地承包方面未能减轻农民负担,土地的承包转让也没有被纳入财务部门监管之中,这些都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13村集体收入少

我国的农村土地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因此土地收益率不高,尤其是在高原、盆地、丘陵等复杂地形区,土地都是独立经营,大型机械设备也难以利用,因此土地耕种难度较高,土地的收益较小。同时,由于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种地农民能够享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更多的农民都愿意自己耕种土地,对外承包减少,这也使得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难以实现,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收入降低。

14债务繁重

债务繁重是农村经济管理中非常普遍的问题,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投资重点工程,不切合实际的兴建农村公益事业,非生产性支出超额等都是农村债务产生的原因。债务繁重可导致社会不稳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基层政权得不到有效的建设与发展,经济管理经费紧张,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公共设施建设不到位等问题。

15记账方面

151思想观念落后,没有正确认识记账工作

在农村推行记账制度,目的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农村集体财产的安全,是农村财务人员开展工作的政策依据。但是,由于在农村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记账工作并不是很受欢迎。首先,部分村干部都不能正确认识记账制度,他们认为镇(办事处)记账可以做账,但无权干涉村中的资金收支;从另一角度讲,记账制度使得农村财务工作更加透明化,无形中必然会损害某些干部的个人利益,因此他们从内心就排斥记账制度。其次,部分村民也不能正确认识记账制度,没有意识到监督村中财务工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152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工作混乱

当前,我国农村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使有的地方有相关制度,也仅是面子工程,没有有效执行。首先,往来账目处理不当,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没有及时对一些往来账目的坏账、死账等进行处理,或者利用往来账务隐藏收入。其次,支出项目账目不规范。尽管村中财务支出有领导审核签字流程,但是由于审批程序不严格、报销程序不规范等,造成寅吃卯粮现象非常普遍。

2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提高对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开设培训班、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对农村管理干部及广大农民灌输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其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

22健全法制

农村经济要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经济管理法规、制度,制度内容要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如何加强对农村土地使用状况的监督、农村财务状况的审核等相关内容。健全的法律法规,使得在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问题时有法可依,使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23发展第三产业,增加集体收入

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努力增加农村集体收入。鼓励农民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培育农村旅游业,把农村具有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培育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通过上述措施,来有效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同时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搞活农村市场,发展集体经济。

24科学处理债务

政府参与,通过多种途径科学处理农村债务,如降息减债:对于高息贷款,应降低利息,以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如果可以,适当减少本息,以减轻农村债务负担。农村集体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尽早偿还清理债务;对村集体与群众之间的连环债务,可以通过相互抵顶方式进行清偿;对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以村集体名义形成的债务,应该划转给企业自身偿还;也可以通过出租、拍卖等形式,对村集体的资产进行承包、拍卖,盘活资产偿还债务;同时,要严格进行费用审批程序,降低非生产性开支。通过这些措施科学处理农村债务,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5完善记账工作

251提高村干部管理素质、提高村民财务监督意识

要推动记账制度的顺利开展,相关职能部门应提高对记账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其宣传推广,不断提高村干部与村民对记账工作的认识,使村民能够深入了解财务工作的内容、功能及村民享有的财务监督权利,让财务记账工作深入人心,引导村民真正拥护该制度。

252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针对农村财务记账工作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应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制定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使得财务记账工作有章可循。另外,要尽快培养一批专业的会计人员,确保财务记账工作的规范化、独立性;要不断完善财务制度,确保该制度有效开展。

253落实财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监督权益

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是村民的权利与义务,要切实落实农村财务公开制度,保证村民的财务监督权。首先,对农村财务公开工作要严格规范,对公开的时间、内容、形式等都要有明确规定;其次,要注重村民参与财务管理工作,保证村民的监督权。

3结论

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强化对其经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是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快速、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虽然在农村经济管理实践中还存在多种问题,但是通过不断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健全法律法规、发展第三产业、科学处理债务、推进记账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艳侠,田立丰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与改进措施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