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基础学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此模块主要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在解剖学中已经讲过,本模块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为后面各模块的学习提供一个逻辑思维的基础。根据教学设计,此模块的1+1模式是这样构建的:借助内外生殖器的同比例教学模型及多媒体图例和视频,教师讲解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使学生在感官上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逻辑思维上对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是第一个1,即基本知识模块;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模型上说出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使学生在尝试中掌握所学知识点,这是第二个1,即基本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
2正常月经及月经失调护理模块构建
月经是女性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理现象,月经失调的护理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此模块构建的合理性关系到学生后面知识点的把握。基本知识讲解中以产生正常月经生理现象的机理作为主线,插入导致月经失调的因素,从而引入月经失调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问题,知识点的讲解利用多媒体及PBL教学方法。护理专业大部分是女生的特点,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对正常月经及月经失调知识点总体上有一个把握。对于基本技能方面最终的要求是学生学会月经失调的整体护理,以分组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月经失调的患者,从患者入院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几个方面,每一组讨论并写出完整的护理方案,把所学知识贯穿到每一个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3妊娠护理模块构建
妊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而且神秘的现象。此模块基本知识的讲解利用视频动态演变,从卵子的形成、受精、发育与输送到着床,以及胚胎在子宫里逐月发育的特点,妊娠后子宫的变化,以及妊娠后母体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对正常妊娠全过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讨论的形式,教师总结正常妊娠的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如果妊娠过程的某一个环节发生改变后,结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而串讲异常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问题。本模块的基本技能包括能够辨别正常妊娠与异常妊娠以及异常妊娠诊断中常用检查的配合。本环节教师精心设计异常妊娠的病例,分组让学生在不同病例中找寻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不同的护理方案,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护理病例中,既巩固了基本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应用的能力。同时各种异常妊娠检查的配合如B超、后穹窿穿刺等在护理实训室中结合病例分析一并完成,学生主要掌握器械的准备及术中配合。
4分娩护理模块构建
分娩是妇产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人对分娩的认识越来越高,这就对妇产科专科护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模块是这样构建的:基本知识的讲解结合正常分娩的VCD光盘,从分娩的影响因素、分娩前的准备到分娩全过程,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CAI课件,串讲正常分娩的知识点及观察产程的要点,关于异常分娩结合影响分娩的因素及正常产程的特点串讲异常分娩的知识点。教师合理组织内容,把分娩相关并发症知识点穿插在异常分娩中讲,使学生容易掌握。基本技能要求比较高,产前护理管理及分娩护理管理结合异常分娩的知识点在护理实训室完成,学生在正常女性骨盆模型、不同孕周孕妇模型、正常分娩模型及难产模型上完成产科专科检查及分娩接生程序,主要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学生按照正常产妇入院的程序做一个完整的护理管理,教师指导总结。
5产褥护理模块构建
基本知识点的讲解采用PBL教学法,把正常产褥及异常产褥的知识点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正常妊娠母体的生理变化,提出问题即产后母体会发生哪些变化作为一个主线,讲解正常产褥及异常产褥的知识点,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主要是产后会阴及乳房的护理。学生在护理实训室针对会阴切开模型及孕妇模型进行这两部分的护理,要求每人进行操作并考核,实训考核过程中复习基本知识点。
6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护理模块构建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是妇产科常见病,也是多发病。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主要在于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和生理特点。教师把正常内外生殖器的生理特点和内环境改变时的特点,结合常见病原菌的生存条件讲解各类炎症的知识点,通过对比讲解使学生把握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主要掌握炎症外治法中阴道冲洗法和冲洗液的配置及阴道和宫颈塞药,这一部分内容在护理实训室配合常见护理操作技术配套光盘,借助模型实际操作,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炎症患者配置不同的冲洗液冲洗,并选择不同的药物阴道和宫颈塞药。
7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护理模块构建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是妇产科的难点,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放化疗和手术,而手术主要是腹部手术和外阴阴道手术。对于学生来说这一模块基本知识主要讲解各类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确诊的方法。教师组织内容时抓住学生的特点,通俗易懂是掌握知识点的前提,借助多媒体课件中形象的图片,使学生针对各类肿瘤的特点,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使学生学会腹部手术、外阴阴道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本技能需结合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中的内容,配合腹部手术及外阴阴道手术的操作光盘,使学生掌握术前及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模型上完成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程序,巩固基本知识。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免疫学;临床课程;知识点;课程改革
《病原生物与免疫》是一门联结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医学基础桥梁课程,其病原生物内容、基础免疫学中的免疫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涉及各个医学临床课程。
2007年,卫生部新一轮全国高职高专护理课程改革规划教材相继出版。《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根据职业教育“贴近临床”的培养目标,内容在编排上相对于传统教材有较大整合。打破了传统的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寄生虫学的学科界限,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交叉融合为病原生物,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病原生物各论则结合临床传染病特点,以传播途径为纲串写。我们使用该教材迄今已经两年。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通读了整个系列教材的临床课程(《成人护理》、《儿童护理》和《母婴护理》),以调研了解《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中的各知识点在临床课程中的分布情况,对《病原生物与免疫》与临床课程的衔接和课程改革等问题提出看法,旨在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仔细阅读和系统调研卫生部规划教材《成人护理》(上、下册,第1版)、《儿童护理》、《母婴护理》中所涉及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与《病原生物与免疫》(第1版)教材内容作分类比较,了解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各知识点分布的密度、深度及其重要性。lw881.com同时,将临床课程中所涉及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与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对照,找出两者的差距。
结果和讨论
临床课程中病原免疫学知识点分布情况临床课程中病原免疫学知识点分布的密度见表1。从表1来看,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知识点占72%,其中最主要的是细菌性感染(占32.1%),其次是病毒性感染(占18.1%),免疫学基础理论的应用知识点占28%。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的授课学时,病原生物约占总学时的2/3,免疫学约占1/3,与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与免疫知识点密度基本吻合。《母婴护理》所涉及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较少,主要分布在妊娠合并乙肝、分娩并发症羊水栓塞、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等章节。《儿童护理》所涉及病原生物知识主要分布于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的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免疫学知识点更单独用了一个章节“免疫性疾病病儿的护理”系统地介绍,并着重介绍儿童常见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等,由此可见免疫学在临床学科中的重要性。《成人护理》(上、下册)所涉及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最多,各系统的疾病病因中均有(病原生物感染致病/免疫机制致病),各系统的疾病的诊断方法中也常用到免疫学方法和手段。在常用诊疗技术章节中还常用到无菌观念、无菌操作技术等。在所有上述临床课程中均未涉及细胞因子这部分内容。
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的应用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在临床课程中的应用情况见表2。从表2来看,在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最多应用于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解释(占73%),甲亢、甲减、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多次应用到免疫学中自身抗体概念和组织损伤机制。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用于实验室诊断(主要是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病原学检查)占18.3%、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也占8.6%。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实验时数仅6学时(总学时54时),实验学时比例明显偏低。
章节顺序的比较临床课程章节顺序与《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章节顺序的比较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临床课程《儿童护理》、《成人护理》的编写是按照总论、各个系统、传染病顺序编排的,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各论是按照疾病传播途径串讲。其实,我们在教学中按照传播途径来介绍病原生物时也有困惑,一种病原往往不止一种传播途径,在同一种传播途径的章节里,病原来自不同的类型(病毒、细菌、寄生虫)也易使学生感到混乱。
课程内容的差异比较临床课程与《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内容的差异比较见表4。补体在临床课程中虽有提起,但有的仅提一下名称,有的仅说一下实验室检测时含量增减的意义。《成人护理》“常见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专门提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儿童护理》中白血病中提到反转录病毒,而我们的《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尚无这方面的知识。
改进建议
(一)教学时间——《病原生物与免疫》大纲适当调整
实验课时少,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不利于学生无菌操作习惯的养成。现在免疫学知识大量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如何保证在3次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也值得商榷,需要对实验内容、时间进行重新考虑,并有序地安排。可考虑开设讲座、专题报告或选修课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限的54学时与教材知识的滞后性,使得基础课程的教学难以跟上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和个别知识热点。免疫学知识更是发展快,更新周期短。可以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新进展,将与临床疾病有关的临床免疫部分,如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免疫预防及免疫治疗作介绍。对当前正在流行的新病原、与传统观点有相悖之处的新观念等可安排2~3次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进行介绍。
(二)教学任务——《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内容适当调整
删除临床已经不用的内容现《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对临床已不使用的免疫学方法要进行淘汰,如对流免疫电泳等。
减少临床上少用或未涉及的内容教学重点应该落实在实用性上,应确立临床上有用的就是重点的观点,强调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将一些培养目标非必需掌握的教学内容过滤掉。如细胞因子这部分不需要写得面面俱到,分子水平上介绍的免疫应答知识也可适当减少,补体的难度也可适当下降。
增加新的内容《成人护理》“常见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专门提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儿童护理》在白血病章节中提到反转录病毒,这些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和教学中要考虑添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在教材中应予补充。
重组各论内容临床课程的编写是按照总论、各个系统、传染病顺序编排的,其中《成人护理》传染病中再分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引发的不同疾病。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各论是按照疾病传播途径串讲,其实一种病原往往不止一种传播途径,在同一种传播途径的章节里,病原来自不同的类型(病毒、细菌、寄生虫)也易给学生带来困惑,建议转变视角,按病毒、细菌、寄生虫引发的不同疾病来编写,既注重病原生物的系统性,又对应临床《成人护理》中传染病这一章的顺序,也可参照《儿童护理》,将免疫系统疾病专门列出。
(三)教学实施——注重将相关知识点的临床疾病融会贯通
如何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融会贯通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教学中,要重视与临床学科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讲自身抗原时,就可以举几个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亢、甲减、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使学生在接触实际问题时能作逻辑推理,举一反三。如免疫分子hla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可多联系临床。
总之,在对《病原生物与免疫》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临床课程中相关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对照和论证后,可以去除原有《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任务中繁杂的内容,且可以将临床上的实用知识和新近发展的内容融入《病原生物与免疫》的教学。应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对课程设计加以完善,找到基础医学课程贴近临床,满足医学临床课程实际需要的途径,从而使两者更好地衔接,有效地克服基础医学与临床教学脱节的弊端,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裘遂.病原生物与免疫[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蔡小红.成人护理(上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蔡小红.成人护理(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程学军.儿童护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潘青.母婴护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内科护理学的主要内容在于研究患者的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问题及发展规律,通过合理的护理程序对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诊断、处理。其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并体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因此是医学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情景教学法主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设置对应的情况,引导学生融入一个直观、形象、生动的情景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知识、技能、情感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具体而言,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必要性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情景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教学法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创新性、实践性的特点,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其次,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是其职业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中职卫生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通常沟通能力较差,因此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情景教学法需要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互动、沟通,并通过团队合作完成课题,整个过程无形中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最后,可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也是临床专科护理的基础课程,其涉及到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伦理学等多个方面,要熟练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内容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情景教学法需要设计真实的教学场景,而在情景演示时要求学生必须查阅大量资料,实现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整个过程对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2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课前准备
内科护理学教学前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选择教学案例,并指导学生围绕案例设计教学情景,并提前将课程内容告知学生,要求其提前预习学习内容,了解情景设计的知识要点、操作技能,以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比如糖尿病、肺结核、高血压等常见疾病,可以让学生更多的结合实际案例,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此外,除了指导学生进行护理操作外,针对这些内科慢性疾病患者还要加强健康指导,因此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健康指导能力。
2.2情景设置
每周老师结合教材知识点规定1~2个病种,由学生自由分组,每组3~4人,分别针对病种进行角色扮演,包括医生、护士、患者等,学生针对病种开展情景模拟,患者要陈述相关症状,医生对其病理、体格检查等进行分析,护士则做好护理问题、化验留取、护理措施等一系列操作的情景再现。比如学习“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相关内容时,老师要强调在情景设计中突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常见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等内容,再进一步扩展至病人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指导,围绕高血压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情景设计中要突出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患者需要做的辅助检查、护理评估所需的资料、高血压患者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等知识点。情景设置在课下排练,在课堂上以医疗小品的形式将设计的情景展现出来,注意课下的情景设置要突出疾病的特性,并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要具有针对性,穿插临床护理的基础操作及专科操作,并在最后进行药物宣教及健康宣教。
2.3教学评价
课堂展示完成后,老师要组织学生对情景设计、展示过程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情景展示结果做出自我评价,再由其它小组进行讨论、补充知识点,而老师要对每个小组的情景设计效果进行点评,鼓励优点,指出展示知识点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正意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老师点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全面掌握护理知识,完善其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其护理水平。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学生的情景展示过程全程记录下来,并应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对学生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点评,鼓励正确的操作,反思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排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分析,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情景设计及展示的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中。
3讨论
总之,内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情景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情景教学法的实施要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其临床思维,以为后续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作者:刘晋艳 单位:山西省吕梁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一)高职护生特点分析
高职护生是护士的主要来源,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扩招,就面临着学生的录取分数线下降的问题,这样的生源在学习基础课时就比较费力了,学生的理解力、努力程度等都需要提高,所以在教师授课时就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程度灵活的调整上课方式与课时的安排等工作。
(二)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高级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护理操作,更重要的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增强护士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基础医学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必备内容。
(三)对工作的影响
假如忽视基础医学,给护士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从疾病的发展规律来讲,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所以护士是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要进行常规护理,还要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病情,执行医嘱等,倘若片面的加强护理操作,忽视基础医学的学习,会使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思维比较局限,对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阻碍作用。
二、对于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教师提升授课水平
基础医学课程,内容复杂抽象,记忆知识点多,面对高职学生,在讲课时教师要注意知识的深度和完整性的把握,因为基础课是为临床课的学习服务的。比如讲《人体解剖学》时,神经系统是学生很头疼的一章内容,作为护理学生而言,主要涉及这部分相关疾病的知识点就可以了,深度可以适当调整。
(二)加强基础医学课的实验教学
北京市昌平卫生学校护理技术组,北京 10220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中专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培训,提高护生考试的通过率,为护生获得上岗资格提供条件。方法 对该校自愿报名参加的09级220名护生进行考前培训。结果 参加考前培训班的09级护生考试通过率达86.5%,高于往届聘请专家考前辅导考生的通过率(71%)。结论 对中专护生进行护士资格考试考前强化培训是有效的,培训方法值得迁移应用到护理教学中。
[
关键词 ] 中专护生;考试培训;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065-03
2008年5月12日实施《护士条例》,此条例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护生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而且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后,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取得此证书后才能成为一名正式护士。可见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对于在校护生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现在很多院校都非常重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平时教学的融合,重视双证教育。在毕业前举办辅导班,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考试,毕业时能够取得毕业证和护士执业证书,获得上岗资格。期望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取得两证是我校开办培训班的主旨。目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也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护理质量教育的标准。
1 培训背景
该校对于07级和08级两届护生聘请专家进行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连续2年护生的考试通过率均为71%。为了进一步提高考试通过率,对09级365名护生首先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护资培训班辅导教师的选取做意向调查,发放问卷365份,回收365份,回收率100%。结果显示同意本校教师为护资辅导教师的为220名(60.3%),同意外请教师的为120名(32.9%),两者均可25名(6.8%)。
2 培训对象与方法
2.1培训对象
对09级已完成临床8个月实习任务,自愿报名参加培训班的220名护生,其中男生35名,女生185名,年龄19~20岁。
2.2培训方法
由该校7名专任教师担任授课和3名教师专职管理总计10人组成培训团队。培训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轻松过》和与其配套的同步指导练习册。在当年度5月中旬护生参加护士执业考试之前,分为三步骤完成培训工作。第一步:2月份工作重点10名辅导教师进行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学生管理细则。10名教师分为两组分别外出学习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军医出版社举办的护士资格考试的讲座。选用人卫出版社的《轻松过》和同步习题练习册为师生共用教材;7名教师分别担任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及精神科护理、中医护理、护理法律法规、护理伦理、人际沟通科目的辅导教学,3名教师专职管理。辅导教师集体备课,根据历年各科目在考试所占的比例,分配授课内容和课时数,使《轻松过》的内容无遗漏的细分给每位教师,确保内容的衔接。第二步:3月中旬至4月初工作重点是开班授课。220名学生随机分为2个班级,每个班级设置一名班主任。每班各10 d的强化培训课程,学生间隔1 d来听课,一天在家做作业和复习,总计20 d结束。教师按计划串讲知识点加精讲考试内容。第三步:工作重点考生模拟考试。利用五一休假的几天,220名学生回学校封闭式管理。每天模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教师即时评分,使用Excell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
2.3 培训结果
09级220名护生参加当年度的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为86.5%,高于07级和08级护生通过率71%。
3 讨论
①通过培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护士执业考核培训的核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应给予连贯的培养。具体来讲,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内在动力的激发、认知能力的发展都将影响学习的效果,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1]。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护生终生学习的一种能力,缺乏这种能力,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只能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在护资培训中护生出现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原因主要是生源质量下降,护生自控能力差,缺乏自我学习的动力。少数学生对护资考试认识不足,未给予重视等。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先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心,继而教会学生获取相关信息,学会开发学习资源。强调学生学会对学习内容质疑,也就是会提出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接受。要求学生对于质疑的问题可以利用教科书,互联网查询,也可以与辅导教师共同探讨。为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培训班创建了QQ群,以便师生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进行交流。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科目多,知识面广,由广到精,点面结合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知识的迁移,也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谐音法、联想法、图表法等多种记忆方法由一个知识点横向迁出相关知识,纵向迁出相关科目的知识。例如在讲解护理学基础的卧位知识时,这个知识点在外科护理、内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考试频率较高。要求学生将这几个科目的同一知识点整理在一起记忆掌握。同时教会学生标出案例题干的
关键词 ,找出考题知识信息,继而就会寻究出正确的答案。最后进一步改进课程的考核办法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反复模拟护士执业考试,即时评分,答疑讲解。每一次考分的提高都会增加护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的愿望。采用合适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护资培训的效果,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主动自主地去挖掘知识点,多做题,多体会,多反复复习,直到熟练掌握。
②通过培训提升了教师自我护士执业考试对护生来讲是一个可预期的难关,尤其在2008年新的护士条例颁发以后,考试由4个科目改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每个科目题量为120~160题。分数线的设置和考生的范围扩大更加重了护生的心理负担,因此教师要教而有备,按护资考试要求备课,教师在课前找重点,难点和分析考点,让护生有备而学。除此之外,由于参加培训班的护生对于考试范围内的知识都已学过,因此教师要改以往单纯授课的方式,减少单纯的讲授时间,教师的角色应由占主导地位改变成组织者,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作为从事护理教学的教师,一定创新自己的教学思维,谨记有教无类,不能墨守成规。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者,更是引导者和组织者。7名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在完善自己所教科目的同时又学习了其他科目老师的教学精华,真可谓教有所得,为下次授课积累方法和经验。每位教师的教授方式各异,灵活选择教法[2]吸引学生。同样是串讲知识点,有的教师逻辑明确,分析有度;有的教师表达风趣,语言生动;在一些幽默诙谐的言语之中,学生轻松接受了知识考点,一堂课的整体风格也会随着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而改变。有的教师喜欢点线相连,有的在讲授时喜欢纵向发展,有的采用横向直铺,所有这些都是每一位教师的各自所取之处。取长补短,在这短期的培训班中,每位教师的收获可谓是无穷的。
③通过培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两个班级,每班110人,如何有效的管理,确保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培训班教师面临的巨大难题。由于护生都是经过临床实习后回来学习的,散漫、无组织、无纪律性是他们的共性。在管理上同在校生的管理又有区别。因此在培训班开班前,未雨绸缪,培训班的教师设想出各类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出了详细的管理方案。此方案包括学生座位的安排,考勤的管理,作业的批改检查,不交作业的处罚,违纪违规学生的处罚,检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内容。培训班安装频蔽仪就阻止了护生上课玩手机现象。10名教师分工合作,教师分为3名管理老师和7名授课教师。每天保证1~2名教师授课,同时2~3名教师管理学生,随时处理班级中出现的问题。管理教师负责管理学生出勤情况,听讲纪律和作业完成情况。授课教师讲解知识点,答疑,批改作业并且也参与组织教学的管理。对于学生分为10个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学习和组内学习的方式进行沟通,有些具体问题落实到个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互教互学的良好氛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建立师生QQ群,利于课后的交流和合作。教师和学生形成凝聚力,通过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的力量严控严管,惩罚和激励措施并用,最终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④通过培训提高了护生的应试技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量大,近2年的出题量每个科目都在135道题以上,全部为选择题,要求考生在2.5 h内完成,细究下来,也就是除去涂机读卡的时间和检查时间,基本上考生1 min内就要完成一道题。护资考试的题型分为A1型,A2型,A3型,A4型题,前两者题型较简单,题干短,废时不多,后两者病例分析型题难度稍大些。题干也较长,审题就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怎样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题量,又要保证做题的正确率,这是在培训的后期师生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为此在培训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模拟护资考试的训练阶段,培训班的老师着手从两个方面训练护生,以此提高护生的考试成绩。一是护生的心里应试素质。心理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护生的考试成绩。尤其是考前紧张,怯场会导致记忆的短路,从而使大脑中的知识点混乱,甚至是大脑中一片空白,从而导致失分严重。培训期间护生在模拟做题时,出现这种情况的不乏少数。为此培训班的教师采用缩短模拟考试时间和加强护生知识点记忆相结合的方法减少此现象的发生。规定学生在2 h完成135道题的模拟试卷,这样就留出了检查试卷和涂机读卡的时间,充分挖掘了学习者的生理和智力潜能,提高意会和直觉能力[4]。教师给予即时阅卷,让护生分析每套试题的错题,查漏补缺,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强化知识点。短时间内完成,训练出了考生的做题速度,足以应付真正考试时出现的突发事件。纠正错题,反复记忆知识点是为了让考生储备一定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自信心自然就提高了,自信心带动了自我效能感的增强,是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和评价,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通过塑造训练,考生心里应试能力大大增强,考前的慌乱现象明显降低。二是答题应试技巧的训练。要求考生做题时由易到难,不会做的标记出来,对于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答题方法。A1和A2型题考的知识点较简单,属于单纯记忆,要求考生熟记知识考点,A3和A4型题,属于病例分析题,有的题干很长,要求考生在做这一类型题时,标出题干的
关键词 ,根据题干中具体的问题找出合适的选项。对于护理学基础,内、外、妇和儿科护理学,这几门占分多的科目着重复习,对于出题比例少的可以舍弃。例如,中医护理学每年的出题量都在2道题左右,那就没必要花费时间复习了。对于人际沟通和护理伦理学的考题,每年出题都比较灵活,考生结合题干给予的真实场景,运用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就足以选出正确选项。根据各科目在试卷中所占比例的不同,有所选取,重点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以此提高复习效率,争取拿到更多的分值。由于题量较多,避免涂卡时出现漏涂、错涂,没有填涂完的现象发生,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做题习惯,在保证题量做完的基础上,30道题或50道题做完一涂卡。最后总查对,确保万无一失。这些方法的应运对于培训班的护生取得了好的效果,提高了护生的考试成绩。
⑤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的分层管理水平。参加培训的护生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种参加培训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必须通过护资考试。这种类型的学生无需劳心,培训教师只需解答疑难问题教授应试技巧就可以了。这种考生自律性强,自主学习能力强,在培训班模拟考试时成绩往往也是高分者。第2种类型为摇摆型,想的高分怕吃苦,懒于记忆,模拟考试的成绩忽高忽低。对于这种类型的护生在辅导时,给予成绩取得的肯定和表扬。同时补充相关专业知识点,进行链接与拓展学习和提问[5]。多应运夸奖的方式激励这部分学生进步,查找自身知识点的漏洞。让护生知道要学什么,边学边做[6],找学习方法,记忆方法提高成绩。第3种类型的学生为投机型,期待考试时出现奇迹,能够偷看,或是瞎蒙通过考试。这种考生也会一些知识,但是储备的很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期望考试时能有机会投机一把。在培训班里有这种想法的男生所占比例多点。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首先端正其态度,“培养一种态度,提高一种能力”[7]。改正其错误的想法,要想通过护资考试,没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是不行的。鼓励男生参与式反馈[8],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提问、多讨论,激励男生能多学一些就多记住一些知识考点,以此确保多拿分。对于培训班的学生分层次管理,分层次辅导。主次分明,在后期培训考试中提高每位护生护资分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年度最终的考试结果也印证了分层次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
参考文献]
[1]郑丹丹.自主学习及其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3,3(3):41-42.
[2]方晓舜.文化基础差三年制护生的课怎么教[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8):95-96.
[3]陈海燕,尹志勤,李菊芳.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小儿液体疗法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B):537-539.
[4]张燕.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衔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问题与挑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3):22-25.
[5]勾中杰,李金林,贺钰,等.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培养护士发散性思维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1,26(9):14-16.
[6]杜翠华.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6):250-252.
[7]刘昌丹,丁永艳,胡君娥,等.联合训练法在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6):447-449.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09~2011年分别招收护理专业学生,每级三个班,分别有198名,203名及211名学生,均为初中毕业生,在本校已就读一年半,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
1.2方法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临床主干学科之一,我校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下学期讲授,是护考必考课程,儿科护理学试题一般占护考总试题的13-16%。随着笔者对教学、护考认识和实践的深入,自2011年起,采用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2.1提高护考认识,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学生进行护考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护考的具体情况,使学生清楚意识到毕业后只有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才能顺利就业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督促学生在校期间积极、主动、自觉学习理论知识,临床实习期间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前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做准备。
1.2.2紧贴护考大纲,对教材内容去繁就简,采用模块化教学
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和吃透护考大纲,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去繁就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考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模块化教学,一般来讲,中职学校所使用的儿科护理学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为儿童保健;第三部分为儿科各系统疾病的护理。对这三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应明确进行划分,根据护考大纲要求的内容,教学中应该重点讲解,对于大纲没有要求的内容,而临床中又有应用的内容,也应该重点了解,这样既有效应对了护考,也有利于临床知识面的拓展。另外,还应注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讨论问题,以获得问题的解决,这种从传统讲授为主转变为讲授研讨相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将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1.2.3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能力
儿科护理学中各系统疾病的护理是考试的重点,主要包括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及护理要点,这部分部分内容系统性较强,与临床实际工作联系紧密,不但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临床工作经验,也就是说要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很多学生不足的地方。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提倡理解后再记忆。如对发热患儿要注意保持体温稳定,当体温超过38.5℃时可采用物理、化学药物的方法进行降温,而对麻疹患儿,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乙醇拭浴,而对水痘患儿可用物理降温,但不能用阿司匹林。这些知识点都是需要理解疾病的特点,然后再进行记忆。另外,在教学中注重口诀记忆法,如婴儿发育的过程,粗运动发育可编成口诀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精细运动发育可编成口诀为:一握二伸三抓扒、六换七捏九食拇。
1.2.4重视病案教学
教学中注意采集并整理各种疾病的真实案例,在每节课结束后,老师提供典型病例进行分析,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如:患儿男,5月,发热5天,伴咳嗽气喘3天,加重1天。查体:体温39.4℃,脉搏146次/分,呼吸34次/分,精神较差,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血WBC18×109/L,N0.75,X线:双肺纹理增粗,有斑片状阴影。医生初步诊断:支气管肺炎。教师应依次提出问题,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治疗原则及药物的选择,护理措施有哪些?理论依据是什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1.2.5注重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
通过积累和精炼,我校儿科教研小组已初步建立了有近1000道题的《儿科护理学护考题库》,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每天教学结束后都布置一定的习题进行课后练习,巩固当天学习的知识点,每部分内容学完后,让学生完成历年护考真题相关部分的练习,以查验知识的掌握情况。护考前,应进行模拟试题训练,寻找差距,对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
1.2.6考前集中辅导
近年来,我校针对护考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学习自觉性、积极性较差、且忙于临床实践,不能有效保证学习时间的情况,采用自主报名、考前集中辅导的形式,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4个周的集中辅导中,围绕《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制定考前辅导计划,在教师精讲、串讲课程内容的同时,学生通过做《护考题库》的试题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最后一周安排为模拟考试,达到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查缺补漏的作用。
2结果
2011年采用教学与护考对接的方法后,2012年护考通过率为64.0%,2013年护考通过率为69.0%,2014年护考通过率为77.0%。护考通过率持续提高。
3讨论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护理教育; 研究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4.054
体验学习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1]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大卫・库伯提出。该理论强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和情境,让参加者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以此实现知识、能力以及态度的提升与重构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移。
《护理学导论》作为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涉及了护理学科的性质、基本理论及护理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众多内容,学生只有通过切身体验和感悟反思,才能真正将蕴涵于知识中的情感、精神纳入自己的内心深处、进入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从而形成职业素养。笔者所在医院于2011年申请大学教改立项,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进行试点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级护理本科某班共60人为研究对象,采取体验式教学模式。
1.2 教学实践方法
1.2.1 教学准备阶段
1.2.1.1 教师的准备 构建体验式教学课程体系。(1)设计课程模块。在对《护理学导论》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个知识模块,并对每个模块注入相应的教学知识点。即护理学的发展及相关概念模块,相应知识点为护理的概念、护士的角色素质要求及护理程序、健康与疾病等;护理伦理及护理相关法律问题模块,相应知识点为职业道德、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生命伦理学、护理立法等;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模块,相应知识点为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护理工作中的常见人际关系、人际沟通障碍及技巧、健康教育等;护理文化与护理理论模块,相应知识点为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医院的文化环境、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理论等。(2)确定体验形式。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各门学科常用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和手段,根据每个模块的学习重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选择最能与之相适应的体验形式,如主题演讲、热点案例研讨、情景剧模拟、角色扮演、人物访谈等,同时收集案例素材及相关影音视频资料。(3)制定评分标准。例如演讲及汇报评分标准、见闻交流评分标准、热点辩论评分标准、角色扮演评分标准、案例分析评分标准等,以小组为单位记分。
1.2.1.2 学生的准备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体验式教学模式”,将体验式教学的设计思想、理论依据、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活动意义等告知学生,并进行体验式学习所需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如文献检索技术、网络使用技巧、反思报告的撰写及案例情境讨论如何开展等。
1.2.2 教学实施阶段 (1)完成相应模块的理论部分学习。考虑到学生多年的学习习惯和实际接受能力,每个知识模块的重要知识点仍以传统课堂讲授式进行(理论讲授占总学时计划的1/2)。(2)完成相应模块的实践体验活动。将学生按每10人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项主题体验活动。(3)建立过程式学习评价体系。评价在课程进行中贯穿全程,每个学习模块均有1~2次不同方式的考核,通过学生的体验报告、辩论表现、情境剧的设计和表演质量、演讲水平的高低、团队协作情况以及听课出勤情况等多项指标给予动态地评分和监测。(4)成立课程质量监督小组,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监督小组是由特邀督导专家、课程负责人、学生代表组成。督导专家负责随堂听课、检查课程进度,对课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监控。课程负责人主要负责备课,不断完善和修改教学大纲;组织设计各项实践体验环节及制定评分标准等工作。学生代表负责定期召开学生教学信息反馈会,广泛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并对收集的教学信息及时反馈。
1.2.3 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由督导专家主持完成教学效果评价工作。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让学生以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由14个条目组成。共发出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学生在进行体验式学习后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的调查详见表1。
3 讨论
3.1 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在于:(1)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的自主性,重视学习者自身的感受和领悟,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探究护理的问题、原理与方法,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学习的主体。(2)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感受、领悟和反思的过程,这个过程以个体自我“体验”为基础,促使学习者在体验过程中的不断成长和完善,这与我国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表明,体验式教学在建立学生主体课堂、加大信息输入和语言产出、培养学生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高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2-4]。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学生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满意度均较高。此外,以小组为单元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为学生融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研究将实践体验教学手段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之中的做法,既保证了学科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克服了《护理学导论》课程因传统的讲授方法给学生造成的抽象乏味、理解不透、感触不深等教学问题。课后问卷调查显示,98%的学生认为多种形式的体验实践“能加深对学科知识点的理解”;95%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可继续实施”,并且“对多种体验形式感觉很生动且印象深刻”。同时,本研究中87%的学生都认识到“相关章节理论知识的课前预习十分重要”,提示其主动学习意识得到了提升。但调查也发现,有30%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习负担,每次上课前都感到有压力”,原因可能与体验式学习有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有关,如影片赏析、剧本的编写、情境剧的排练及人物访谈等。提示体验式学习法暂不宜全面替代传统教学法,而应当循序渐进,使其逐步适应。同时,要通过前期的教学方法宣传与培训,指导学生掌握各项体验实践的方法与技巧,并指导学习团队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
3.2 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3.2.1 从学生方面入手-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有别于传统的被动填鸭式教学。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由“要我学”为“我要学”转变,是课题需要突破的关键点之一。首先,要通过前期的教学方法宣传与培训,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体验式”学习。同时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程组在前期大量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最终选择适合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几种体验教学形式,如主题演讲、热点案例研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人物访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入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作用,诱导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有效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2.2 从教师方面入手-提高教师教学组织能力以保障体验式教学顺利进行 由于中国学生多年养成的学习习惯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准确控制理论教学和体验实践活动的时间,保证课程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协调统一,这对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和课后的督导能力是极大的挑战,也必将极大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沈国丰.大学生体验式学习过程与方式倾向性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1):106-108.
[2]王国强.体验式学习理论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示[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3(3):4-5.
[3]曹佩升.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设计及其理论建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l2(1):82-8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95-02
2008年通过的《护士条例》提出“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实习结束即可报名参加护士执业考试,考试合格者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医疗卫生机构以此作为聘用护士的先决条件之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我国护理管理工作步入法制轨道,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必要途径,是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试合格与否是关系到考生护士职业生涯能否顺利起步的关键,是我国检验医学院校护理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也是衡量护理专业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改革无疑给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内科护理学教师,应将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渗透入内科护理学的日常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校时就能够接触到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的内容,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这就需要我们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做好以下环节:
1 授课前准备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为国家级考试,具有严肃性和规范性,考题难度和范围严格按照大纲设置,考题的信度和效度都经过严格检测,考生必须切实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而考试大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从2011年 开始执业资格考试发生了重大改变,可以归纳为“七变”:
“一变”:主要考试内容的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即由原来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改为将这些临床学科糅合在一起,按系统划分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并将护理穿插其中,强调整体护理的理念。
“二变”:考试内容的范围:由专科到全能。增加了精神疾病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法规、人际沟通。这些共约占总分的5%左右。
“三变”:考试形式:由四门变为两门。专业实践、专业实务。每门135分,一天考完。
“四变“:考试题型及所占比例如下:A1型占20%,A2型占60%,A3/A4型占20%。
“五变”:知识点“重预防、轻临床”。
“六变”:内容的删减与增加。内科增加了心肌疾病、肥厚性心肌炎;健康评估融合在疾病章节。而基护、外科删减较多。
“七变”:大纲抽象化。没有熟练掌握、掌握、熟悉、了解等层次。而且对有些要点进行了改动,一些重点章节增加了许多细节性内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充分分析以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考试的考点和知识点,在备课时加以侧重。同时可依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编写讲义,使护理知识与医学基础及临床知识并重,以达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
2 上课突出重点
使用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编写的讲义,同时以教材为蓝本进行授课。将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疾病。采取指导预习、吃透要点、归纳总结、联系实践、强化训练的方法进行授课。
指导预习预习是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授课教师结课时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提示后续课预习内容,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点。这样能够增强预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吃透要点授课时,结合学生预习情况详细讲解要点,并联系近几年考题进行分析,不但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活学活用。针对学生学习不太主动的特点,重视课堂提问。对知识的讲解要循序渐进,重点突出,并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笔者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如在讲授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时,采用口诀教学法,将要点总结为:端坐位腿下垂,高吸氧打吗啡,速利尿快强心,茶碱血管扩张药,扎四肢慢放血,病因诱因要去掉。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临床实例引入新课,如在讲授“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时,先引入以下病例,然后提出何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它有哪些临床表现、由哪些原因引起、为什么能置人于死地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课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糖尿病护理时引入大量图片和录像,生动直观地将饮食护理、胰岛素治疗和足部护理等重点知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印象深刻,易于理解。
归纳总结将课堂教学内容的各要点按一定规律或用某种方式整合到一起,以便学生记忆和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例如不管什么疾病,都可以按照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的顺序记忆重难点;护理措施可以按照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的顺序记忆。就像项链一样,用一根线将各知识点像串珠一样穿起来。
3 课后复习,做好各知识点的串联
课后要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教学沟通,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性。同时设立激励机制,如给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中加分等,鼓励学生课后多主动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给后进生开设课后辅导课,帮助他们理解并记忆知识。要求学生按顺序记忆各知识点,把重点内容像串珠一样穿起来。
4 备考环节,反复练习,增强实效
强化训练,改变考试方法,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传统的学校考试试卷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等题型,较侧重记忆性考题;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采用选择题,包括A1、A2、A3、A4型题。通过对近几年试题分析得知,记忆型题目逐年减少,而解释、尤其是综合应用题型逐年增加,重视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查。故传统的学校考试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侧重点不同。我们通过强化训练,强调知识要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综上所述,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渗透到内科护理学的日常教学当中,有利于提高学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同时,我们也发现尽管已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纳入教学改革计划,但在日常教学中这些内容往往受课时偏紧等因素影响,致使阶段性测验成绩不理想。因此,今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考点知识的提炼和强化,特别是专业教师应认真研究和理解考试大纲,熟悉题型,并将其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在训练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参考文献:
[1] 朱鹏云. 对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的几点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
[2] 管绍兰.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 重庆医学,2007,36
[3] 张立新. 美国护士的执业资格考试[J]. 中华护理杂志,1997,32(3)
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要学习繁多的理论知识,更要学习精湛的操作技能,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普遍存在着护生的理论知识不达标,操作技能不过关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发生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护生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学校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守旧,导致护生学习热情低下,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护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程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并已在多种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已经有学者将微课程应用于护理教学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是高职护生对这种新形教学方法认知如何,鲜有报道。
“微课程”( Mi-crolecture )这一概念在国外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 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次提出,而在国内,它是由我国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1]首先提出。简而言之,微课程即是教师将知识点(通常是重点和难点)制作成视频,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客户端下载视频,这样,当护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理解有所欠缺时,可以通过反复播放视频学习。微课下载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手机作为现在普遍的通信媒介在下载微课并播放微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某高校大专护理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在校生各100名,年龄为19-20岁。
2.调查方法与内容:对选取出的同学每人发放一份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由学生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护生使用手机的时间、使用手机的用途、是否愿意采用这种新形教学方法、以及愿意对哪些科目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等范围。在本次调查中,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一年级86份,二年级82份,共168份。
3.对于调查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
二、结果
1.调查高职护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4h,甚至更长。
2.调查高职护生每天使用手机的用途
由此可见,无论是一年级护生还是二年级护生平时主要将手机应用于看视频、聊天及打电话。
3.在手机上看视频的时间
从上表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护生每天花在手机上看视频的时间为1-2h,甚至达到3-4h,4h以上者并不多见。
4.是否愿意配合教师参加微课教学
由上表可以发现,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护生中,超过85%的护生都愿意参加这种新兴的教学方法。
5.在基础类课程中,愿意使哪些科目采用微课教学
6.在临床类课程中,愿意使哪些科目采用微课教学
通过以上两表,我们可以发现,在基础类课程中一年级和二年级护生主要希望解剖、病理、生理这些科目采用微课教学方法,而在临床类课程中,护生普遍希望基础护理这门课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方法,同时二年级的护生也希望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7.这种方法是否会增加学习的兴趣
通过以上的初步调查,可以发现90%以上的护生都认为这种教学方法会增加自身对学习的兴趣。
三、讨论
1.微课视频制作成功后,学生既可以通过电脑下载,也可以通过手机等客户端下载,而且手机携带非常方便,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发现,高职护生平时主要将手机应用于看视频等,而且平均每天看视频的时间为1-2h,甚至达到3-4h,若能将护生看视频的时间应用于学习课本中的知识点,对于护生来讲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微课正好符合这一点,同学们在闲暇时间用手机下载微课视频后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学中的知识点,并通过对课堂中不理解的内容反复观看,将碎片化的知识点不断吸收理解,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从而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
2.现在高职院校的护生多为90后的学生,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不断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如何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增加这些90后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值得高校教师深思熟虑的事情。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发现,在基础类课程中,高职护生主要希望正常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等科目可以实现微课教学,而在临床类课程中,基础护理的呼声是最高的,同时由于一年级的护生学习到的主要为基础类课程,而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开始接触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临床类课程,所以调查结果表明二年级的护生比一年级的护生更渴望在这些临床课程中开设微课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