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补课的问题范文

教育补课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补课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补课的问题

第1篇:教育补课的问题范文

本次培训由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与英国约克大学教育学院等单位共同组织,培训地点为约克大学教育学院。培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比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学策略,提升参训教师在中小学科学教育方面的教学能力与策略,促进参训教师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进一步思考和深入理解。

本次培训源于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与英国约克大学于2011年5月签订的教育合作协议。该协议旨在为双方在科学教育研究方面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提供机会。这次培训是这个合作协议中执行的第一项内容。

在12天的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参加了十几个科学教育相关话题的互动课程,主要涉及“中英两国科学课程比较”“课堂结构和为了学习的评测”“主动学习”“科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在科学课上使用小组活动和讨论”“信息与通信技术在科学课程中的使用”“科学实践活动的有效使用”等;参观了4所当地的中小学,观摩了科学课;自主选题设计了教学和学习资源并进行了展示;参观了英国国家科学学习中心,领略了其中巨量的科学课程教学资源。通过这些课程与观摩,参训教师初步了解了英式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亲身感受了英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学生的视角体验了模拟的课堂教学进程。记得多年前流行过这样一个口号:“我听到了,但我可能会忘记;我看见了,我会记住;我做过了,我才会理解”。这次培训的内容,不仅有课堂讲授,还有教具展示、课堂进程模拟、科学课观摩,更有亲自设计教学资源、制作演示教具,这不正是对这个口号的完美印证?

第2篇:教育补课的问题范文

体育课上,学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二种,即:积极表现与消极表现。 因此,对于体育课中出现的不良表现,作为任课老师一定要多反思,要深入实际,进行走访调查,耐心细致地做好这些“差生”或“问题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常情况下,体育课上表现差的学生,在部分体育老师眼里,常常是一差百差,很难看到他们的优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老师若能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种学生对你的感激,那真是发自内心的,而且能记一辈子。

2009年暑后,我任教本校高二年级体育课,还没有走进体育课堂之前,就有位老师对我说:“孙老师,听说全年级有一个公认的、最难管理的‘差生’王某已‘落户’你所任教的高二(7)班,你可要留心哦”。这句话,让我从心理上有了思想准备,在此后的体育课中,通过一个月的有意观察,结果发现:迟到、早退、缺课、不认真听讲、随便讲话、说脏话甚止打架等不良表现几乎都有他的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组织教学。但我从正面和侧面还了解到该生有一个爱好,那就是酷爱打乒乓球。为此,我主动接近了他,并与他谈心,有时在课余或周未,还主动约他打乒乓球,渐渐的,他对我有了好感,并把我当成了他的知心人,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同学的内心世界,获取他对我的充分信任,我仍从他的爱好出发,有空就约他打乒乓球,共同探讨球技,并与他谈心,还经常在体育课上夸奖他的乒乓球技术,对此,他不仅深爱感动而且对我更加敬重和信任。终于有一天,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说:“老师,其实我不是一个不守纪的学生,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非常优秀,成为父母的骄傲。到初中时,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但仍然还可以。成绩下降的原因是因为从初二第二学期开始,我爱上了打乒乓球。当时,由于我成绩下降不太明显,父母也并没有反对,在高一第一学期时,由于打乒乓球占用了较多时间,再加上高中的课程内容增多,这导致我期中考试成绩大幅度下降,成为班级的例数11名。为此,在班会课上,我作为反面典型受到了严厉批评,同时还感受到了同班许多同学的异样目光,这使我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 通过这件事,我并没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反而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并且这种心理,使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今以后,我将一改前非,努力进取,继续发展我的乒乓球特长,并着手报考体育专业”。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高中生活中,王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我的指导,找回了自信,制定了目标,并在高考中考取理想体育院校。

从以上事例中可以看出,作为体育老师要正确看待体育课上的“差生”或“问题生”要用耐心、信心、恒心来转化他们的不良表现;要用真情来感化他们的心灵; 另外,就是要找到他们身上的强项,发挥他们的优势,让他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若是这样,这些所谓的“差生”或“问题生”就会逐渐转化为优秀生。

第3篇:教育补课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应对;不良;课堂提问;策略

在当今教学新形势下,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是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间互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点。但课堂提问的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据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小学一般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56%。这也就是说,教学中有近一半的提问是无效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提问,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一直所追求的。下面结合平时观察到的现象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谈一些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的不良提问现象

当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缺乏提问,而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根本没有效果。那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存在哪些问题呢?概括起来主要有: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所提问题大部分都是事实性问题,学生只要阅读文本就能回答。这样的提问表面上看学生的参与度极高,实则流于形式,属于浅层次的师生互动;教师提出的问题过深、过细,难度过高,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面对此类问题,学生往往无所适从,无法参与到课堂中;教师提的问题过多,一节课下来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学生缺乏思考、讨论问题的时间,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教师提问的对象狭窄,只盯住几个尖子生。这样抽问不到的学生就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局外人;教师所提问题过于收敛,缺乏发散性,一切答案均在教师的设计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回答的不多,大多是自问自答,这样问题就成了摆设等。上述种种提问都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也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起不到培养学生思维的

作用。

二、应对教师课堂教学中不良提问的策略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不良提问现象,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系统地把握课堂提问的过程。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四个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各个阶段的有效实施,才能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下面就从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1.发问策略

有效提问的第一环节是有效发问。怎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有效提问要求能够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创造。提出的问题要有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整体把握,提出核心问题。核心问题应该是基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问题。教学重点是教学中需要着重解决的学习内容,教学难点则是学生认识上有模糊、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是学生顺利开展学习的关键,也是一节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抓住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几个核心问题,切忌过于仔细,面面俱到。因为课堂教学千变万化,过于细致的问题就会使教学局限在预设的问题中,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

其次,问题要适度。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释疑、解惑的目的。因此,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数量要合适。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问题过多,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问题过少,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得不到参与的机会。只有准确把握问题的数量,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并经过自己的充分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消化,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问题的难度要适宜。如何把握问题的难度?我认为难度适宜的问题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高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难点,能够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从而实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一课时,学生对封建思想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及在解放思想上的作用已有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提供给学生后老百姓门户上贴的春联及祭天的材料,提问:结合材料说说你认为在当时的中国要怎么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并说明理由。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难,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学生进行分析、归纳,理解是势在必行的。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跳一跳,摘下果子”,有助于学生思维从“最近发展水平”向“现实发展水平”的转变,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达到启迪思维,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

再次,问题的措辞要明确。设计出的问题用词一定要准确、恰当,表达的意思要清楚、明白,不产生歧义,以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思考方向,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如,记忆型的提问要用“说出”“是什么”等,理解型(启发型)的提问要用“为什么”“怎样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明理由”等,比较型的提问要用“有什么异同”“有何区别”等,运用型的提问要用“你会怎么做”“请举例说明”“提出你的建议”等。总之,教师想要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你就得向学生提出符合这一要求的问题。如,教学“的烽烟”这一内容,要求学生理解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若提问“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就不高,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即可回答,而提问“如果没有,你认为会不会爆发?请说明理由。”学生就必须通过思考过程,还必须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分析才能得出完整的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提问方面,除上面讲到的外,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如要把握提问的时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等,这里就不再具体阐述了。

2.候答策略

教师提问后,就是等待学生思考,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即候答。给出学生问题后,一定要给学生适合的思考时间,只有经过学生自己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才是有效的。许多问题学生解决不了,除了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或能力不够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如,在一次历史与社会的公开课中,任教老师在教学《唐朝盛衰》这一内容时,有好几个问题是紧扣教师展示的史料而问,并且有一定的难度。问题提出后,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甚至学生连史料都还没有读完,就被要求回答。可想而知,学生根本无从作答,最终就是教师自己回答,并把答案通过多媒体呈现,让学生过目一遍或快速抄一遍,问题成了摆设。这种浮光掠影的提问,不仅降低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麻木,只要教师提出问题,就坐等教师的答案,不再去思考。当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解决不了问题时,可适当增加思考的时间。实践证明,适当增加候答时间,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可以促进学生高水平的思维,学生会得出更为详细、精确的答案,并增加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叫答策略

课堂提问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有尽可能多且公平的回答机会是叫答的基本原则。因此,课堂提问后教师要采取多种叫答方式,既要保证优秀学生的回答,也要给成绩差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如可以根据问题的难度,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可以按座位、学号顺序等依次叫答;可以让一些在课堂中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回答;还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反映的表情进行叫答等等。总之,课堂中不管采取哪种叫答方式,目的就是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取得更高的教学效果。

4.理答策略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予及时、明确、有效的评价反馈。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给出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回答经常有这几种情况:切中要领,答非所问,不完全回答,答不出来等等。学生的回答不同,教师的回应也相应不同。当学生作出迅速且切中要领的回答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并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概括;当学生的回答切中要领但表现出犹豫不决时,说明学生对问题并没有准确的理解,此时教师要先肯定他的回答,再解释正确答案来由;当学生的回答出现不完全回答时,教师应先肯定正确回答的部分,再向学生提供回答的线索或改变问题的措辞,引导学生继续回答;当学生答非所问或回答不出来时,教师应采用变换问题的角度,分解问题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回答,这样可以推动学生不停地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澄清概念,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教师科学有效的理答,可以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回答,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知识,使知识融会贯通,促进思维的发展。

“善教者,必善问”,高效课堂离不开有效的提问。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上面只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总结出的几点做法,还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美]MarylouDantonio&PaulC.Beisenherz.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宋玲,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07.

[2]阎承利.教学最优化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10.

第4篇:教育补课的问题范文

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便成为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西部工科院校受所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高素质创业教育师

资的缺口很大,不能满足西部地区创业教育的需要,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文章分析了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师队

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创业教育师资严重缺乏、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

训成效不明显等。同时,深入剖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对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人才引进和人才流动机制建

设不够完善、教师自身缺少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经历、缺乏相应的创业教育评价激励机制、创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

[关键词]工科院校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刘子君(1980-),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工学院党委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张发钦

(1971-),男,广西昭平人,广西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柳州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立项课题“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西部地区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策略研究”的

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11LX167)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4-0065-03

在十七大报告中,主席强调,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

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

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作为解决大学

生就业难问题对策之一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日益受到大学生的

青睐,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西部工科

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优秀的创业

教师是高水平创业教育的保障。但是,目前西部工科院校大学

生创业能力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创业教育的滞后。西部工科院

校受所处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的缺口

很大,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的需要,在国内

高校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整体上处于劣势,与中东部高校的

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差距亦呈扩大之势。因此,有针对性地

对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对提高西部工科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促进西部工科

院校大学生就业,推进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师资严重缺乏

西部地区包括广西、、新疆、宁夏、内蒙古

5个少数民族

自治区,甘肃、青海、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

7个多民族省

市。西部地区高校大部分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少数民族

众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工科院校的情况和办学条

件有较大差异,创业教育的基础相当薄弱,创业教育教师远未形

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化师资队伍,不能适应西部工科院校创

业教育发展的要求。目前,西部工科院校不但缺少由优秀校友

和成功企业家等组成,能参与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指

导的兼职教师,更缺乏具有创业教育相关专业背景或受过专业

培训的,能负责学校创业教育方案的制订、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和

创业实践活动管理、参与教师培训和创业课题研究等工作的专

职教师。由于严重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所以西部工科院

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多数是由其他专业教师负责的。但在本科

院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教师数量增长率小于高等教育规模的增

长率,数量上的不足势必造成教师忙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这

客观上增加了这些专业教师的负担,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教学质

量和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近年来,随着高学历毕业生的不断

增加,西部多数工科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出现了非博士不进、非

教授不进的现象,学历、职称门槛不断提高,且学术型教师占主

导。尽管目前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但学校在人才队

伍上并没有增加创业教育教师的比例,也就无法有效改善西部

地区工科院校创业教师缺口大的现状。

(二)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师资构成,一部分是刚从学校毕

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及少量引进的工科专业人才;另一部分主要

来自负责学生就业的行政口和负责商业、管理类教育的教学口,

缺少专业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创业教育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

理,年轻教师的比例大,而年轻的骨干教师所占比例小。高校扩

招后,西部工科院校为填补教师的空缺,引进了大批高校毕业

生。这些年轻的教师热心于新兴的创业教育,但由于刚参加工

作,思想不够成熟,教学经验缺乏,科研基础薄弱,又缺乏专业的

创业教师扶帮带,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他们的成长

需要有一个不间断的培养过程,如果不能尽快地采取措施进行

后续培养,在一定时期内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保

证。西部工科院校每年新进的教师有一部分是留校生,有些院

校留校生的比例还很大。由于教师学科和来源趋同或者接近,

缺乏多种学派、学术风格的交融和交流,造成学术生态系统同质

化,学术气氛沉闷,学术思想僵化,教学方法刻板、单调,不利于

学科和学术的创新。因此,目前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师队伍的

结构还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的要求,不能有效促进西部工科院校

创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三)创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创业教育的实施对西部工科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知

识结构、教学方法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有

创新素质,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要具有更高的理论联系

实际的能力、教学与科研的创新能力、将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以

及用知识创造财富的能力等。但当前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育教

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心智图式和能力构成并没有随着创业教育

教学的发展而改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远没

有达到创业教育对创业教师素质的要求。创业教育教师普遍存

在知识结构单一、综合适应能力弱、教育践行能力偏低等问题,

在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社会知识结构方面

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能设计富有挑战性问题、最大限度挖掘学

生潜能、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求异意识和

能力的教师不多;能掌握与创业有关的结构性知识,如经济学、

社会学、法律和风险投资、资金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

物资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知识产权法、经济法等多方面知识的

教师更是凤毛麟角。现在,高校的师资在知识更新和学历层次

上已有所提升,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普遍缺乏创业经历,没有

经历过实际锻炼,更少直接参与产品的研发和改进,缺乏自主创

新意识,在创业实践指导能力上有很大的不足,对企业的运作、

发展、管理与经营缺乏深入的了解,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政

策宣讲和理论说教代替实际操作性的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和指导意义。虽然许多高校也聘请了一些企业家或创业者担任

客座教师,但却缺乏相应的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加

之外请的部分企业家或创业者缺乏教学经验,达不到良好的创

业教育效果。

(四)教师参与创业教育培训积极性不高

在高校创业教育所产生的正面效果还未得到社会各界的充

分认识和积极认可、没有明显的数据证明接受创业教育的创业

者收入高于未接受创业教育的创业者、没有确凿的证据显示创

业教育优越性的大环境下,同时也受传统观念和社会经济状况

的影响,西部工科院校较为重视教师的偏重于文化基础与系统

理论学习的职前培养,而对强调实际操作性的职后培训关注不

足,并且对教师的培训安排没有计划性,使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

后培训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对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没有充分的

认可,导致创业教育教师对培训缺乏兴趣,对创业教育采取观望

态度,不愿涉足创业教育,未能充分认识到培训提高既是教师的

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一方面,有部分教师认为创业教育教学

是一项不值得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因此没有表现出特

别关注,在实践教学中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另一方面,创业

教师往往课务较多,外出培训难以找到合适的代课教师顶替,于

是多数的创业教育教师外出培训与交流的机会较少,有部分教

师甚至从未外出参加过创业教育的相关培训,最终导致创业教

师不了解创业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缺乏创业教育的最新理念

和技术创新的动力。

(五)创业教育教师培训成效不明显

目前,西部地区工科院校对教师实践培训制度(如专业教师

挂职实践制度等)未形成有效的纲领性文件,尚无相对稳定且可

行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培养模式,也没有一所高校和机构拥有

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那样专门而系统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

系,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十分缺乏。在创业教师培训管理上,

多数院校缺乏自主创新和绩效管理机制,将指导学生成功创业

率作为标准而没有综合考虑教师参与创业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等

多项因素,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标准,甚至没有同等对

待创业教育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的福利待遇。创业教育教师往

往具有广泛性、多层次性和显著差异性,因而在培训内容、培训

层次、时间安排、组织形式等方面较难统一,学校对师资培养又

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缺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师的不同

需求而设计的相应项目,存在着培养内容和培养形式“一刀切”

等问题。此外,创业教育教师培训对经费、师资、设备、场所等要

求也比较高,它更需要相关部门、培训学校或机构、送培学校和

有关人员通力合作,协调关系,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各种条件,调

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西部地区工科院校还不

具备这些条件,严重制约着创业教育教师培训的成效。

二、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对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远远不能适应

创业教育的需要,虽然有社会转型时期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难以

避免的问题,但人们对建设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措施不到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工科院校大部分专

业的基本属性就是工程应用性,其显著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工程

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学校的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性知

识是情理之中的事,教师参加创业培训理应受到重视。然而回

顾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创业教育是以缓解就业压力为首

要目标而提出和发展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高校创业教育的

主要动因,于是造成部分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创业教育理念滞

后,认识表面化,没有把创业能力的培养看做高等教育主流教育

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教学分

离,更没有在创业教育教师培训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仅仅把

创业作为学生就业的一个拓展途径,把创业教育当做大学生就

业指导的内容之一。还有一部分工科院校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由

于长期以来受不良教育思潮、功利倾向和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

响,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庸俗化,使得创业活动停留在创造财富和

利润的功利性层面,没有上升到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来开创事业

的理性层面与价值论的高度。这种认识和实践把创新与创造平

庸化为单纯的技巧与操作,忽略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深层基

础。有些管理者虽然认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

程中却还是只停留在技巧、政策、形势分析等方面的指导上,而

忽视了对教师个性与能力的定位以及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

和创业能力等针对性教育。

(二)人才引进和人才流动机制建设不够完善

有创业和企业管理经历的教师无疑是创业教育师资较好的

人选,西部地区工科院校可以通过引进具有创业和企业管理实

践经验的创业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填补创业教师的不足,

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许多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人事制度的改革滞后,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健全。西部地区工科

院校完善的聘任制还没有建立起来,长期以来人事分配制度上

“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弊端仍然存在,出现

学校想“流”的人“流”不起来,要“留”的人又“留”不住的现象,

并且我国的教育与企业彼此孤立而脱节,有企业创业经验者不

在教学岗位上,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又往往缺乏企业经历和经验,

学校和企业还未能建立起合作培养创业教师的双赢合作体系。

人才引进和人才流动机制建设不完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

下西部地区工科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自身缺少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

经历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教师多是在

1952年后我国全面学习前

苏联推行高度专业化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传统

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使得我国教育不是“创造本位”的,而是

重传承、轻创新的“继承本位”,而且整个高等教育体制也缺少

创业教育这样一个板块。目前,西部工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师

多数是在“继承本位”的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接受的是过窄

的专业教育模式,未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习惯于传统教育

的“认识(思维)——实践(行为)”的单向学习过程,还未能完全

适应创业教育的“实践(观察)——认识(思维)——再实践(创造

行为)”的循环学习过程。即使目前多数教师都积极地参与到继

续教育中,但在由于创业教育在国内本来就起步晚,缺少创业教

育研究成果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创业教育知识方面还未能

取得突破性的收获,这严重制约了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实

战性。

(四)缺乏相应的创业教育评价激励机制

西部地区部分工科院校没有正确认识到评价激励机制不纯

粹是为了对创业教师个人的绩效进行评估而设计的,更深层次

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推动创业教育教师个人的行为表现,引导创

业教育教师队伍共同向学校整体战略目标迈进。因此,在应用

激励手段时,未能结合学校发展战略,把激励计划融入整个学校

的管理体制中去。现行的评价激励机制主要是针对教学、科研

等方面,对教师的考核重在科研论文、获奖证书、课时量等硬性

指标,忽视了教师的创新、创造能力和业绩,使教师片面地满足

于完成理论教学和科研任务。现实中西部地区工科院校还没有

建立起教师实践培训质量指标的评估体系,对教师参加实践工

作培训的时间、质量等缺少制度上的规定,缺少对教师专业实践

能力的阶段性考查、考核和监督管理,对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也

就不能用具体的指标来监控、管理和衡量,没能发挥考核促进教

师实践能力提升的作用。因此,既不能根据教师实践能力的提

高而酌情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津贴,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

极性;也无法对学生反映良好的、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给予一

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教师在实践教学领域继续钻深钻

透。这种评价激励机制的欠缺,使得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育教

师队伍建设很难实现教师由注重个人待遇向自身想干事业、干

成事业和干大事业方面的转变。

(五)创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对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

的统计,西部地区在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

长幅度比较的情况为:2008年比

2007年,自治区和宁夏回

族自治区分别下降

9.23%和

26.78%;2007年比

2006年,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下降

1.73%;2006年比

2005年,自治区和宁夏

回族自治区分别下降

35.12%和

2.58%。西部地区在预算内教育

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的情况为:2009年比

2008年,广西壮族自

治区、云南省、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分别下降

1.55%、0.07%、0.29%、1.91%和

0.85%;2008年比

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

区分别下降

0.4%、0.14%、2.17%和

4.23%;2007年比

2006年,广

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分别下降

0.33%和

1.08%;2006年比

2005

年,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下降

2.38%、0.3%和

1.29%。按预算内教育经费(包含教育费附加)的

口径计算,2009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

2008

年减少了

0.63个百分点,虽然

2008年、2007年和

2006年全国预

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一年都有明显增长,但在政

府教育投入总量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的比例

以及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均比上年有所增加的情况

下,仍然有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尤其是西部地区,如广西壮

族自治区、云南省、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等)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财政教育拨款增长要明显

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要求。

受国家财政性投入有限、社会投入积极性不高、高校扩招、

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财政实力等诸多外部因素与部分院校对

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创业教育经费

列入学校经费预算、没有设立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

未能较好地整合企业和社会资源找到稳定的创业基金等内部因

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工科院校的创业教育面临困境。为了保证

教学必需的基本条件建设,各高校千方百计自筹资金以弥补财

政投入缺口,但是大部分经费都用于实施创业教育的平台、项

目、载体等硬件建设,创业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经费仍然捉襟见

肘。在现有的创业教育试点中,各级政府的目光还盯在各名牌

高校上,在提供大学生创业园区、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等优

惠政策上还未向西部地区的工科院校大幅度倾斜,致使西部地

区工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近几年来,西部

地区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需要,加大

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受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的

影响,经费投入不足、资源短缺的问题仍然十分的突出。为解决

扩招后的师资不足问题,西部工科院校中许多学校选择编外招

聘教师,以满足扩招后的教育教学需要。但在现有的制度下,财

政性教育拨款不能用于支付编外人员的工资以及相关福利等,

编外人员的支出经费完全由学校独自承担,这样就造成西部工

科院校的经费首先考虑用在解决外聘教师方面,便无力将更多

的资金投入到现有实践教育师资培训上来。

[参考文献]

[1]中国网.: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就业[EB/OL].

省略/17da/2007-10/15/content_9055744.htm,2007-10-15.

第5篇:教育补课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见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214-02

一、教育见习及其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简况

教育见习是指师范生对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实境进行的观摩、了解和体验活动,是师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也是师范生从事实践活动的最初环节。教育见习对培养师范生成为未来的合格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很多师范专业院校对教育见习非常重视,并制定了完善的教育见习制度。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指近年来由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后成立的本科高校,这些院校地处西部,主要为本地培养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以西部主要省区甘肃、宁夏、新疆、、青海为例,近年来新建的本科院校主要有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宁夏理工学院、宁夏师范学院、昌吉学院。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基础相对较弱,和其他本科院校相比,其教育见习起步比较晚,起点比较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见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见习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见习内涵的认识不到位。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教育见习认识不清,很多人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混为一谈。何为见习?这里不妨从词源上做以考究。甲骨文中“见”写作“”,《说文解字》中“见”解释为“,也。从儿从目。”由此可见,“见”是一个会意字,下面是一个人,上面是一只大眼睛,人的头上长只大眼睛,就是为了强调眼睛的作用,其最根本的意思就是用眼睛看。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教育见习以看为主,主要是让见习师范生观察中小学教师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批改作业,如何组织班会活动,如何组织教研组活动等。教育见习主要是通过观摩中小学课堂,使见习学生了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了解教师的权利与责任,进而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自觉提高自身的教师教育素养;通过进课堂听课,体验中小学校课堂教学工作的规律和专业要求,培养见习学生主动建构教育教学知识的意识;通过参与班会,使见习学生了解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获得与学生直接交流的体验;通过参与教研组的活动,初步培养见习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研究能力。教育见习活动是在实境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引领见习学生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认识。搞清楚教育见习的真正内涵,明确教育见习的目标,是做好教育见习的关键。

2.对新形势下的教育见习重视程度不够。2006―2007年,教育部为提高农村师资水平,缓解农村师资短缺,分别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师范院校推行实习支教工作。为响应教育部号召,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从2007年开始,就陆续到西部农村师资缺乏的地方进行顶岗支教,目前这些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也大多以顶岗支教为主。顶岗支教对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师范生在顶岗支教前就要具备独立教学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在顶岗支教前就要完成角色转换。在此情况下,顶岗支教前的教育见习就显得愈发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师范生顶岗支教的成效。

面对实习支教的新形势,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对师范生教育见习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从调查现状来看,多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在开展教育见习活动中存在见习时间短,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走形式、准备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和高校对教育见习的重视程度不高直接相关。以昌吉学院为例,本科师范生大学四年只有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且安排在第六学期,而第六~第七学期也是学生顶岗支教的时间,教育见习很可能在时间上和顶岗支教发生冲突;为了保证顶岗支教的连续性,往往会调整教育见习的时间,甚至可能出现取消教育见习的情况,由此可见教育见习在合格师范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完全被重视起来,特别是在当前顶岗支教的背景下。

3.缺少必要的教育见习管理制度。笔者调查发现,多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见习活动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它们在开展教育见习活动时主要依靠见习前的通知性文件,没有统一的章程和条例。以昌吉学院为例,从2010级尝试实施师范生教育见习开始,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三次教育见习活动,每次都是由学院教务处下文件通知,各系院自行安排。由于通知性文件不等于规章制度,使得整个教育见习活动缺少宏观的管理,加之各系对教育见习没有统一的认识以及师资能力等不尽相同,各个系院见习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教育见习整体水平的提高。

高校师范生教育见习可能会因各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教育见习活动本身有其规律性可循,即一所高校的教育见习应该在统一制度的要求下,且大同小异。目前全国高校教育见习开展比较早的院校都有统一的教育见习制度,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见习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了教育见习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教育见习的组织与管理,教育见习评价,以及教育见习经费保障等。与此相比,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的教育见习还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这直接影响到教育见习体系的建立,进而使教育见习的过程得不到有效的监管,教育见习的效果得不到保证。

4.缺少科学实用的教育见习手册。教育见习活动的主体是参与见习活动的师范生,主体观察什么以及如何观察都需要有效的引导。教育见习手册正是连接教育见习主客体之间的桥梁,它一方面可以指引学生进行必要的教学观察,真实记录学生见习的全过程,为后期的见习评价及成绩鉴定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它可以反映并监控整体见习活动各环节的得失,进而为后续见习活动提供参考。见习手册的编订必须以见习的目标为依据,在明确见习目标的基础上,再将目标分解成切实可行的任务,并确定见习活动的重点任务,最后由相关人员结合有关法律组织编订成科学实用的、学生易操作的教育见习手册。教育见习手册是建构教育见习体系的重要载体,缺少了这个载体,教育见习体系很难建立,有关教育见习的诸种理念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很难落到实处。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自开展教育见习以来,由于缺乏对教育见习的全面研究,至今多数高校还没有统一、完善、规范的教育见习手册。以昌吉学院为例,该院本科师范生教育见习至今还没有统一、实用的见习手册,各个院系使用见习手册的情况千差万别。一些院系的见习生没有教育见习手册,一些院系根据自己的需要,编订临时的手册,有的干脆直接模仿实习手册,用实习手册来取代见习手册。由于没有科学实用的教育见习手册,造成了一些院系在教育见习中因没有目标而放任自流,同时另一些院系却因过度的拔高了教育见习的要求而脱离了实际,这些做法都不符合教育规律。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在教育见习中存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教育见习活动。在充分理解教育见习内涵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当前顶岗支教的背景下,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教育见习对师范生培养的重要性。各高校和系院应成立教育见习领导小组,由相关教师对见习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使见习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见习活动,了解教育见习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及见习的一般过程等,使学生知道教育见习是什么,教育见习有何意义以及怎样来进行教育见习等。

2.建立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多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见习现已纳入教学计划,但缺少制度层面的设计已成为制约其良性发展的瓶颈,因此教育见习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确保教育见习活动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目前切实可行的方法是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参考国内一些教育见习做的比较规范的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等,结合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各高校的教育见习制度。见习制度针对教育见习过程中的见习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教育见习的组织与管理,教育见习评价,以及教育见习经费保障等共性问题做出规定,同时各高校中的系院可以根据规定和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教育见习细则,拟定具体的计划和方案。

第6篇:教育补课的问题范文

中小学校及其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办班,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深入做好我校教职工履职尽责工作,进一步加强我校教体系统师德师风和政风行风建设,规范我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切实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根据教育局通知精神,在我校开展学校违规补课和在职教师组织、参与有偿补课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认识 认真部署

1、学校组织召开了全校工作人员会,专题学习区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和有偿补课专项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依照区教育局通知实施方案内容,结合我校实际,研究部署督促检查工作,成立了以赵福新为组长的学校专项整治、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确立了督查内容。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校园网、广播、橱窗、展板、LED显示屏、微信或QQ群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向教职工、社会广泛宣传治理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校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营造学校宣传到位、家长理解配合、社会参与监督的禁止有偿补课的强大舆论氛围。积极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增进社会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主要工作

依照区教育局通知精神,我校本次专项整治活动以“宣传动员、自查自纠、全面检查、建章立制”四个阶段,坚持全面排查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将严禁有偿补课的规定将国家和省、市、区的要求传达到每一位教师。 我校结合实际,迅速行动,层层召开动员会,制定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落实工作责任,排点对象。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和有偿补课专项治理活动的实施方案》和有关有偿补课典型事例查处的通报。与我校全体教职工层层签订拒绝有偿补课责任状和承诺书,承诺书一式两份,教师本人及所在学校各执一份。向每一位家长发出《关于禁止有偿补课的公开信》。 我校在自查自纠期限内,每名教师以七项清理内容,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查摆在有偿补课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有错必纠。我校对于自查出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集中梳理,列出整改时间表,指定整改责任人,确保整改到位。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1、建章立制,形成常态化。

第7篇:教育补课的问题范文

进入7月,学生们的暑假来临。教育部的一项“严规”也如期而至。

2015年6月29日,教育部以教师[2015]5号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在职教师补课划出6条“红线”。

一、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二、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

三、严禁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

四、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五、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六、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规定》明确指出,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中小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奖资格、撤销荣誉称号等处罚,并追究学校领导责任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直至相应的行政处分。

法眼聚焦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对有偿补课均未做出明确规定。从“法不禁止即可为”的原则来看,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并不违法。那教育部出台的这项《规定》又有多大的法律强制力呢?

北京律师协会文化、体育与旅游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雷思明解释称,教育部出台的这项规定只是一份临时性、非规范性、督导性的管理文件,并不是法律,也就不能对整个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约束力。但是,该《规定》对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仍有约束力,对公办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在职教师具有约束力。如果哥业内的从业者违反此《规定》的要求,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有关“严禁有偿补课”的规定,各省、市的教育部门几乎年年发通知,逢寒暑假必强调。然而,“有偿补课”仍然普遍存在,屡禁不止。

在应试教育体制里升学压力没有根本缓解的情况下,学生、家长对于有偿补课的需求不可能下降。即使他们不选择在职教师来补课,也会选择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或在校大学生。“一刀切”地禁止有偿补课,有可能涉嫌侵犯教师的劳动权。从法律上说,教师8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属于个人时间,其有权利做一些合法的兼职工作以获取额外的劳动报酬。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家教并挣取报酬,并无不妥。

当然,对于教师课外的有偿教育一律不予禁止,也可能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老师的职责是教书和育人。如果对于有偿家教不设置任何限制,管理不当,有偿家教可能会影响教师这两方面职责的履行。

《规定》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有偿补课最严厉的“堵”。其实,解决问题不能仅靠“堵”,更要去做“疏导”工作。“疏导”工作就是消除有偿补课存在的条件。

首先,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升学不唯考试成绩,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热衷于做文化补习,提高考试成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和学生家长“不想补课”。

第8篇:教育补课的问题范文

【你来问】

家长王俊华:“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还没放假的时候,老师就通知要假期补课,说是要赶赶课程好多留一些时间复习。孩子挺不乐意,作为家长,我们也不赞成占用假期时间给孩子补课。一名小学生,有必要这么累吗?”

家长王智慧:“我的女儿今年上初中二年级,假期开始的时候,学校通知要补课,后来可能因为检查紧的原因,老师通知改到外面补课,收费也比以往高一些。因为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的成绩会被落下,所以不管花多少钱,也要让孩子参加。可是,把正常的课程放到假期讲,还要另收费,这合理吗?”

学生小宇:“我今年上高一,这个假期老师让我们参加补课,我一天到晚的学习,不能看电视,也没有时间好好玩。禁止补课年年说,年年照补不误,我们是在校学生,谁也不敢实名举报,管理补课咋就这么难呢?”

家长刘占峰:“我的女儿今年考上了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现在她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不过,从小学开始,孩子就一直坚持在假期补课,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的,只要有补课我都让女儿参加,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女儿的成绩一直平平,直到高考,成绩也没有提上来。注重补课,这种教育方法到底对不对呢?”

教师赵敏:“我经常接到家长的电话,要求假期给孩子补课。其实,这也是在满足家长们的需求,孩子假期有人给看、学习又能跟上,真是两全其美。另外,老师们也并非想贪图这点儿补课费,我们也想休息。但是,现在教学课程改革,老师的压力也很大,有时候需要假期赶进度。开学后,在时间安排上更紧凑一些,复习时间就更充裕,这对提高成绩肯定是有用的。再说,现在很多学校都补,就是学校不补,家长也要报校外的补习班,所以我们不补是很被动的。学校的口碑主要还是来自高考成绩和升学率,所以补课也是方法之一,家长和社会可能不以此为依据来评价学校的好坏吗?”

【他来答】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科科长王福全: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禁止辖区内的学校补课、有偿补课行为,隐瞒不报者要追究学校主要领导责任。教育局之所以禁止学校补课,就是为了给学生减负,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对于有补课需求的学生,学生家长应该给学生挑选自己的弱项,选择1~2科,并寻找专业教育机构进行学习。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院院长、内蒙古心理学会副会长李慧:补课这个情况应该说寒假、暑假时大部分学校还是比较集中的。也有很多老师会在节假日为自己班的学生补课,这个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但从一个教育学家或心理学家的角度说,孩子补课是不应该的。一些家长现在普遍认为,通过补课孩子可能学得更多。也有些家长担心老师在他们讲课的时候没有讲完所有应该讲的内容,通过补课,老师才能把所有孩子应该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孩子。另外,一些家长还认为,通过补课孩子的成绩可以提高更多,孩子学习的内容可以更深入,这种想法其实是一个误区。

第9篇:教育补课的问题范文

此番景象,让我这样一个从事教育多年的人非常感慨:是我们学校的功课太松了、压力太小了,还是老师不敬业,教学留一手,以至于“主餐”吃不饱,要靠吃“零食”来补。是教育的本身出了问题,还是社会导向出了问题?抑或是家长盼子望女成才心切,只要是“稻草”就抓住不放,还是商家把握住了孩子学习的商机和运作呢?

我认为,这里有几层关系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学校教育和课外培训的关系,也就是主次的关系。学生在校接受的是正规且系统的教育,就算加上升学率的追求,就大多数人而言,系统的教育目的还是基本达到了。也许对一部分人来讲,有的学有余力,有的学有差距,有的学有所长,给予针对性的补习和辅导是应该的,但补习成了学校主课的再辅导,如果不是学校教育的自身问题,那这种补课的动机和目的就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了。短期的分数可能上去了,长期的素质却下降了,舍本逐末的选择注定是得不偿失。

二是考试分数和素质发展的关系,也就是本末关系。以分数定终身、决高下、评优劣是短期内还不能改变的痼疾,但是在家长和学校以及在前者影响和熏陶下的孩子的追求中,成长与成才的愿望应该是一致的,希望符合本性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一致的。在此情况下,社会的环境和政府的指导应该有所作为,针对林林总总的培训机构应予以科学规范和管理,不然的话有可能造成学校转向素质教育,而社会却蜂拥追捧应试教育,这也许是政府在履行教育责任时,不应忘记和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是市场导向和政府责任的关系,就是公益和利益的关系。逐利性是市场的规则和导向,课外补习之风就是市场导向作用的结果。重要的不是对课外机构去横加指责,而是课外培训的准入门槛要科学,培训范围要明确,师资要求要严格,过程监管要常态化,要克服一哄而上且谁都能办补习班的无序状态。另外,教育部门对普通学校的投入要到位,教师待遇要提高,考评体系要健全,对教师上课讲一半、补习才讲全的现状要有惩罚的措施和办法,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地安心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