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鲑鱼降钙素;骨质疏松症;老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纤维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和骨密度降低,骨折危险性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采用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11月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男45例,女55例;年龄61~82岁,平均72.4岁。病程1~15年。并设立对照组100例患者,男42例,女58例。两组间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别,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符合以下标准:①经骨密度仪检查存在骨质疏松,骨密度低于健康年轻同性均值2.5个标准差;②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前屈后仰痛,翻身痛和负重痛,夜间和晨起时明显,有的已出现身长缩短或驼背;③全部对象肝、肾功能正常,并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它影响钙磷代谢疾病;④所有患者均能合作评价疼痛程度。
1.2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鲑鱼降钙素(商品名为密钙息,北京诺华制药生产,50IUP支)50IU肌肉注射,1次/d,连用2周后改为隔日1次,连续使用3个月。同时联合口服钙剂(钙尔奇D),600mg1次/d;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钙尔奇D600mg,1次/d,连续使用3个月。
1.3观察指标①骨密度(BMD)的测量;②临床症状观察:骨痛程度;③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治疗前后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观察组接受治疗第6天即有疼痛缓解,14d左右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活动能力有所恢复;对照组治疗14d后,患者症状有所减轻,但时有复发,有些患者需联合服用非甾类抗炎镇痛药。骨密度均值在治疗后3个月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的无显著差异。生活能力疗效评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温肾补脾汤 阿法骨化醇 老年病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又称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退行性疾病。笔者自2006至2007年应用中药温肾补脾汤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18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刘忠厚1998主编的《骨质疏松学》设计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1]。
1.2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病例180例,经骨密度仪检测,结合X线片或CT确诊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要症状为腰背痛,神疲乏力,纳呆,目眩耳鸣,夜尿增多等,大多舌淡白,脉沉细。其中女132例,男48例;年龄62~87岁,平均(71±9)岁;病程1~10年,平均7.8年。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①中药自拟方“温肾健脾汤”治疗:鹿角胶20g,仙灵脾﹑仙茅﹑巴戟天、骨碎补、杜仲各15g,制萸肉10g,杞子﹑炙黄芪各15g,炒白术﹑炒米仁﹑丹参各20g,当归10g,龙骨15g,防风10g。若疼痛较甚加制没药;湿重者加苍术、茯苓;热重加银花藤、桑枝。日1剂,30d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②口服阿法骨化醇:阿法迪3片0.25ug qd,30d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用药期间不使用雌激素及蛋白同化剂、镇痛剂以及其他影响缓解疼痛和骨代谢的中西药物,每30d测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KP)1次。
2.2 观察指标 ①检测治疗6个月前后的骨密度(BMD)变化。以美国LUNAR公司PRODIGY型双能骨密度测定仪,测量部位为正位腰椎和左侧股骨。②检测骨痛的变化。在3个疗程的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腰背痛程度,根据疼痛性质和程度以0,1,2,3记分表示疼痛程度:疼痛难忍表示程度较重为3分,疼痛可忍表示程度中等为2分,疼痛较轻或酸痛不适为1分,不痛为0分。
3 治疗结果
3.1 骨密度改善情况 治疗3个疗程后腰椎BMD平均上升2.02%,治疗前后有差异性,股骨BMD平均上升1.82%,治疗前后有差异性,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BMD变化情况(略)
3.2 腰背痛改善情况 3个疗程后腰背痛明显减轻,改善程度为2分以上82例(45.56%),腰背痛有较多减轻,改善程度为1分76例(42.22%),腰背痛无明显变化22例(12.22%)。第1个疗程疼痛分值下降不大,而第2个疗程,第3个疗程及整个治疗前后,腰背痛改善分值较为明显,见表2。
表2 不同疗程腰背痛改善分值比较(略)
3.3 3个疗程血Ca,P,AKP无明显变化,说明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法骨化醇合中药是安全的,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的Ca,P,AKP的变化(略)
4 讨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于成骨细胞性骨量减少,其骨吸收作用接近正常,其病理特征为低代谢转化型[2],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基本正常,不同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高代谢转化,所以治疗也不同,不宜以性激素治疗为主。这种骨质疏松症往往出现在全身性功能减退的老年人群,肾脏羟化酶的活性降低,使1,25(OH)2D3的生成障碍,肠钙的吸收减少,所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应以补为主。现代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并不缺乏钙质,而是吸收不好,所以不是单纯地补钙,而是要补能使钙吸收增加的活性维生素D3阿法骨化醇。阿法骨化醇在体内经过肝,肾的25,1位羟化转变成1,25(OH)2D3作用于骨胳,小肠,肾脏和甲状旁腺,促进骨矿化和生长,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可以改善骨密度,增加骨强度,从而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中医学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骨痹”、“骨痿”范畴,病机主要与肾亏、脾虚有关。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多见腰背疼痛,乏力神疲,夜尿多,舌淡,脉沉细,辨证以气血虚弱、阳气虚衰为主,故治疗选用益肾健脾方。方中鹿角胶﹑仙灵脾﹑仙茅﹑巴戟天补肾壮阳;骨碎补、杜仲补肝肾、强筋健骨;制萸肉﹑杞子生精补髓,阴中求阳;炙黄芪﹑炒白术﹑炒米仁健脾助运;丹参﹑当归活血止痛;防风有祛风止痛之功;取龙骨有固涩坚骨之妙。全方通过补先天以促后天,养后天以滋先天,脾肾两脏互相促进,则气血盛、阳气复、筋骨壮。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37539.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经定量CT(QCT)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且有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男32例,女36例和观察组70例,男34例,女36例。在两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活性维生素D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痛改善情况及骨密度变化。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且观察组改善骨痛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为44.12%,观察组骨痛改善程度远胜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骨痛症状,明显提高骨密度。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鲑鱼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
[中图分类号] R9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122-02
[作者简介] 张冰毅(1985.2-),男,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风湿免疫专业。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易患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症状为骨痛和骨密度低,骨折危险性增加,严重危害到老年人安详晚年的生活质量。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飙升至临床常见病的第7位,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急剧上升。目前,我国50岁以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约有八千万人,男女比例约为1:2。另外据大量文献显示鲑鱼降钙素能很好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及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危险性[2]。该院选取于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经定量CT(QCT)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且有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138例,给予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并与单独应用活性维生素D进行比较,得出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经定量CT(QCT)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且有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36例,年龄为61~84岁,平均年龄(71.2±4.9)岁,病程1~25年,平均病程(13.2±3.8)年,曾发生一处骨折11例,曾发生二处骨折9例,曾发生三处骨折5例,曾发生三处骨折以上1例;观察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为62~83岁,平均年龄(70.8±4.7)岁,病程1~23年,平均病程(12.6±4.1)年,曾发生一处骨折13例,曾发生二处骨折7例,曾发生三处骨折6例,曾发生三处骨折以上2例。
13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经双能骨密度测量仪测定,骨量均低于峰骨量2个标准差。排除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及肿瘤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全部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疗程为2周。给予对照组活性维生素D药物治疗,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治疗,50 IU/(次·d),连用7 d后,改为50 IU,换为隔天注射1次鲑鱼降钙素,连用14 d。
1.3 观察指标
骨密度:用双能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并统计标准腰椎正位骨密度值及双髋部平均骨密度值。
1.4 疗效评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3]评估骨痛缓解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的标准为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的标准为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好转,可正常入睡;无效的标准为化患者疼痛症状未改善。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现象,合计11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7例,观察组4例,以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消化道反应多见。对出现恶心、呕吐者将药物改为早饭后温水服用,症状消失;其余不良反应均属于可接受范围,未做处理自行缓解。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易患疾病中一种容易诱发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其发病机理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骨形成减少为主,骨矿流失严重,并且还存在骨吸收、代谢处于低转换状态。主要临床症状为骨痛和骨密度低,骨折危险性增加,严重危害到老年人安详晚年的生活质量。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目前临床上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其能及时准确反映机体内骨代谢情况,具有可反复使用、高特异性的特点。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飙升至临床常见病的第7位,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急剧上升,已经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普遍问题而备受关注。
目前,我国50岁以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约有八千万人,男女比例约为1:2。有大量文献研究显示[5],人体机体降钙素的分泌和储备功能呈正态分布,正常人体在壮年时达到最高状态。当人体进入老年,身体机能衰退,各组织器官慢慢出现退化,则降钙素的分泌和储备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这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息息相关。从该组研究结果上看,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分别为(0.301±0.095) g/cm2、(0.306±0.089) g/cm2;观察组分别为(0.299±0.082) g/cm2、(0.355±0.084) g/cm2。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的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运用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原理为直接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及其活性,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与文献报道相符。
临床应用中发现,鲑鱼降钙素是众多降钙素中骨代谢激素生物活性最高的一种[6]。由于其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使得其生物活性高出哺乳动物30~60倍。鲑鱼降钙素不仅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增长,而且也能很大程度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从而抑制骨吸收,进而促进骨生成。鲑鱼降钙素有助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提高、缓解骨疼痛、抑制骨吸收。根据该结果显示,经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单用维生素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有助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提高、缓解骨疼痛、抑制骨吸收[7]。
老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疼痛,这种疼痛很难忍受,是迫使老年患者寻求医治的主要原因。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引发的骨痛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3.5%,观察组骨痛改善程度远胜于对照组,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说明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应用较为安全有效,止痛效果良好。分析结果认为其发病致痛原理为机体内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被破坏及产生继发性肌肉痉挛,产生疼痛。鲑鱼降钙素能有效缓解骨痛,该药作用迅速且止痛效果显著。其作用机理可能为鲑鱼降钙素能一定程度提高中枢性痛阈,抑制神经肽类的释放,提高内啡肽的水平,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8]。
综上所述,老年骨质疏松症不仅骨量、骨密度减少,而且还可能出现部分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降低骨的韧性,增高骨的脆性,生物力学耐度持续下降,骨折危险性增高。有资料表明,鲑鱼降钙素治疗骨量、骨密度增加的幅度并不突出,但它确实从某方面上增强机体骨强度,提高韧性,减少老年人骨折的发生。另外由于老年人骨密度在自然情况下是呈持续下降、退化状态,因此我院主张老年人应该长期补充维生素D和钙。该研究结果显示,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骨痛症状,明显提高骨密度,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静.密固达注射液治疗45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30):90,92.
[2] Rizzoli R,kesson K, Bouxsein M, et al.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after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bisphosphonates: a European society on clinic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osteoporosis and osteoarthritis, and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working group report[J].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11, 22(2): 373-390.
[3] Kumar S P, Saha S. Mechanism-based classification of pain for physical therapy management in palliative care: A clinical commentary[J]. Indian journal of palliative care, 2011, 17(1): 80.
[4] 楼慧玲,彭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377-3379.
[5] 楼慧玲,彭程,陈巧聪,等.三种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9):1346-1349.
[6] 陈缵珅,梁兴伦,朱敏洁,等.联用鲑鱼降钙素、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9):981-984.
[7] 张德宏,李晶.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防治原则探析[J].西部中医药,2013,26(3):90-92.
【关键词】动力髋关节螺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质疏松症
Clinical research for the treatment fracture of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with DHS in aged patientsYUAN Ze-lue,Wang Wan-hong.Department of Surgery, Public Health Center of Dazhiping Town, Badong County;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 yichang 44432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the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ith DHS in aged patients. MethodsFrom January 2000 to January 2005, 48 cases with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received internal fixation of DH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A total of 48 patients were followed.The time of followed up was from 9 to 30 months,and the average was 16 months.These aged patients were assessed to hip function according to Sadowski score.There were excellent 23 cases, good 20,fair 2,poor 3 in this group.The rates of choiceness is 89.6% .ConclusionInternal fixation of DHS possesse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less complication for treating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And it can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Dynamic hip screw;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Osteoporosi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性老年人,特别是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是卧床牵引,但长期卧床易引起褥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同时骨折畸形愈合的发生率也较高。因此,在无严重内科疾病而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应积极手术治疗以改善髋关节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作者自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期间共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48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良好疗效。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70~92岁,平均80.8岁。创伤原因:跌伤38例,交通意外伤10例。术前病程1~12 d.平均4.3 d。根据患者术前骨盆X线片,采用Singh指数评估转子部骨质疏松程度,小于V级表明有程度不等的骨质疏松[1]。本组患者Singh指数小于V级,结合临床,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折类型参照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分型标准[2]:I型17例,Ⅱ型24例,ⅢA型4例,ⅢB型2例,Ⅳ1例。合并有糖尿病10例,高血压病21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0例,有脑血管病史5例,老年性痴呆1例。本组均采用DHS固定,对非急诊手术者术前均行骨牵引或皮牵引。
1.2术前准备入院后均行骨牵引或皮牵引,卧气垫床,预防褥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心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血糖、ECG、胸部X线片。根据检查结果,对老年患者的全身各重要脏器功能做出初步评价,排除严重心、脑、肺疾病,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控制血压及肺部感染,改善心、肺、肾、肝功能。分析X线片了解骨质疏松情况、预选合适的DHS钉板。
1.3手术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仰卧位,患侧臀部垫高, C型臂透视下用牵引架自动牵引复位,采用股骨上端外侧切口,显露大转子及股骨干上段,在大转子顶点下2~3 cm处用130°或135°角度导向器将导钉于前倾15°打入,C型臂正、侧位透视导针位置满意,正位于股骨颈长轴下1/3,平行于股骨矩;选取相应长度粗螺纹主钉, 沿导针扩孔攻丝后拧人, 拔出导针,将预先选好的角度等于健侧颈干角的套筒钢板套人,加压器加压使钢板与骨皮质相贴,螺丝钉固定钢板,拧紧粗螺纹钉尾部加压螺丝,彻底冲洗切口,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1.4术后处理所有患者于术前半小时静脉应用抗生素,术后抗生素继续应用3~5 d。术后引流管一般留置24~48 h。术后病情较重者送ICU监护,应用止痛药物及支持治疗。监测并防止心、肝、肾功能不全,同时继续治疗术前原有的合并疾病;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扩容或中药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术后辅以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鼓励所有患者尽可能早 起、扶拐或助行器下地,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情况、内同定质量及患者配合度决定开始负重的时间,而肢体功能锻炼从入院后即开始。包括双下肢主、被动的膝、踝关节活动及肌肉收缩等,骨折愈合前不允许患肢完全负重。
1.5观察指标及数据处理手术时间为从切开皮肤开始至缝合切口完毕的时间。术中出血量为整个手术时间内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静脉栓塞、患肢明显短缩等,术前原有并发症不予计算。疗效评价为术后9个月后参照莫氏标准评定。数据处理: 收集的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50~22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量50~1100 ml,平均180 ml;输血量0~800 ml,平均160 ml;住院时间10~40 d,平均18.5 d。48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无术中死亡。本组病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1周(8~18周),患者不同程度恢复伤前活动能力,生活自理,生存质量改善。疗效标准参照Sadowski等[3]报告的疗效标准:优23例,良20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89.6%。疗效欠佳的5例(可4例,差1例)患者中,3例因脑血管病及高龄虚弱长期卧床而影响恢复; 1例92岁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多个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长期卧床,18个月后死于心肺功能衰竭; 1例术后颈螺钉松动切割股骨头。
3讨论
3.1手术时机的选择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对于高龄转子间骨折,长期卧床会加重骨质疏松的发生。Zuekerman等研究表明,延迟手术超过3 d,患者的病死率将会增加1倍。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高龄转子间骨折应该尽早手术治疗,认为3~72 h为最佳手术时间。我们认为对于高龄转子间骨折,术前应对心、肝、肾等功能进行完善的辅助检查,在排除内科疾病的前提下,尽早手术治疗。对于有内科疾病的患者首先对原有的内科疾病进行治疗,在内科疾病稳定的基础上择期手术治疗。
3.2围手术期处理本组均为70岁以上高龄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患,根据我们的经验,围手术期需积极治疗合并的内科疾病:①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肌供血,调整血糖使略高于正常,改善心功能,使心功能达到Ⅲ级以上;②术前摄胸片,了解肺功能,手术前、后鼓励患者咳嗽,防止肺炎;③给予抗凝、扩容或中药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④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和出血;⑤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DHS治疗的优点DHS设计了克氏针龙胆紫标记定位法,在垫高患髋15°后,使股骨颈的前倾角得以抵消而患髋处于水平位,通过紧贴股骨颈前方的标志针插入导针,减少术中拍摄X线片次数,减少了射线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损伤,提高置钉准确率,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得到良好的开展。DHS在设计上,符合股骨上段的生物力学特点,性能坚固,可以有效地控制弯曲和旋转,在骨端吸收、压缩的同时仍能起到加压及牢固的内固定作用,应作为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的内固定方法。本组患者有1例术后半年发生颈螺钉松动切割股骨头,分析可能与患者高龄,骨质疏松严重(Singh指数Ⅱ级),手术时拉力螺钉位置欠佳(股骨头颈内偏上方)及术后过早负重有关。
3.4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对生活质量的改善DHS的设计允许在负重时,使骨折两断端间产生自动滑动加压作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Koval等发现术后即刻进行可耐受的功能锻炼,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程度,同时内固定的失败率也未见明显增加[4]。本组患者术后康复对于治疗结果有重要影响,强调肢体的康复训练应从伤后即开始,不仅对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利,还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对患者术后负重时间应慎重,需依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骨的质量及内固定质量和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配合能力等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有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骨折不宜早期负重。否则易导致内固定失败。
总之,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比较理想的方法。手术操作方便、组织创伤小、固定牢靠、愈合周期短、治疗效果满意,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并发症,恢复肢体功能,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Bruce B, Jesse J, Alen L, et a1. Skeletal Trauma,2nd Edition,Harcourt Asia W.B.Saunde,2001:1770-1772.
2侯树勋.现代创伤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107.
3Sadowski C,Lubbeke A,Saudan M,et a1.Treatment of reverse
一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其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为: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驼背,脆性骨折等。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源于生理因素,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生理性退行性病变,包括与年龄有关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它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风湿、胃肠道吸收障碍以及心肝肾慢性疾病等。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家庭遗传病史,女性多于男性。而三类骨质疏松症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约占所有骨质疏松症的90%以上,因此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患者群。
二 骨质疏松症发病趋势
根据2003年国家卫生部的居民慢性疾病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已达到8.8%,在所有慢性疾病患病率中仅次于高血压和胃肠炎的患病率而位列第三,严重影响着人民大众的健康。此外,2003年至2006年由卫生部科教司组织的全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估计,全国2006年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男1534万,女5410万)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390万人存在低骨量(男10043万,女11347万);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升高,女性尤其突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2.21亿,届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因此,可以说目前特别是不久的将来骨质疏松将成为老年人最常见和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病之一,是老年性疾病防治的重点。
三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很难引起百姓的重视,但是骨量在无声无息中缓慢地流失,所以医学界称骨质疏松症为“静悄悄的流行病”。
当骨量流失达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危害就显现出来。首要表现就是“腰背疼痛”,但是往往老百姓会误认为这种疼痛是由负重导致的腰肌受伤等。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症将进一步加剧,就可能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机体产生修复性反应而形成骨刺。
骨质疏松症更严重的后果是骨折、骨折不愈合、致残,甚至致死。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60岁以上的老人发生摔跤后,有87%会骨折。而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髋部骨折,由于老人骨折愈合能力差,50%骨折患者终身残疾,另有20%骨折患者在一年之内死于其他并发症。
对老年人而言,骨质疏松症容易诱发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老年性痴呆症等病症。它所导致的骨折每年造成的老年人残疾和死亡,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医疗和护理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骨质疏松正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点公关项目,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0月24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
四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一)防治骨质疏松症四大误区:误区1:骨质疏松症是小病,可治可不治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需要谨慎对待,及早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误区2: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3: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症: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骨头汤的补钙效果微乎其微。此外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因此老人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
误区4:补钙等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正确用药: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一旦发生骨质疏松症,严重的后果就是致残、致死。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可分为基础措施和药物干预。
1 基础措施: “基础”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但也不是唯一的。基础措施适用于预防阶段、药物干预阶段及康复阶段。基础措施是指使用“维生素D+钙”。而老人由于肝肾功能的下降,使用“活性维生素D(如阿法骨化醇)+钙”更佳。阿法骨化醇的安全用量是0.5-1.0ug/天,每日补充的元素钙为500-600mg/天。
2 药物干预:目前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药物很多,按其不同的作用机理分成三大类,即促进骨矿化类药物(包括钙剂、活性维生素D3等)、促进骨形成药物(包括甲状旁腺激素、硼剂)和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包括雌激素、降钙素、双膦酸盐等)。
当然,选择药物要谨慎、科学合理。维生素D类是临床应用的首选药、基础药,而其中的阿法骨化醇是最早用于骨质疏松防治的药物。2011年,有关学者专门针对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阿法骨化醇与其它药物的对比开展了全面的系统性评价与研究。该项研究以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血液生化指标以及骨折发生率等指标的改善程度作为评价药物有效性的基础,筛选了国内外数十项关于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药物以及药物的不同剂量和联合方式的疗效。根据该项研究的研究结果,阿法骨化醇在防治骨量流失方面效果显著,特别是对于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效果优于其他药物。同时,该项研究还表明阿法骨化醇0.5μg/day的剂量对骨密度和血磷的影响显著。在联合用药的情况下,阿法骨化醇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阿法骨化醇和安慰剂或空白组比较,在血钙和骨折率指标上优势更加显著。可以说,阿法骨化醇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效果是理想的。
对于一种药物,一项治疗,疗效当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同时经济性也是需要考虑的,也就是说我们怎样通过花费最少的钱达到相同或相近的治疗结果呢?根据2011年最新的一项名为“阿法骨化醇与骨化三醇预防骨质疏松骨折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结果:对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阿法骨化醇联合钙剂用药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经济性优于单用骨化三醇或者骨化三醇联合钙剂,即“性价比”更高。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阿法骨化醇单独用药有一定效果,但与钙剂联合使用效果更好,与维生素D联合钙剂治疗相比,效果更好而成本更低。
上述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在治疗骨质疏松上,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要避免上述提及的治疗误区,科学地对待疾病,选择科学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针对广大患者特别是那些经济条件不是太富裕的患者朋友们来说,阿法骨化醇或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五 注重预防
除了上面我们讲到的正确用药之外,骨质疏松症还要注意饮食、运动和光照等生活方式的预防。饮食疗法主要是从膳食中摄取更多的钙。具体地说,一个人一天约需要1000毫克的钙,食物中大约可以得到500毫克,其余的要从牛奶、豆制品等摄取。其中牛奶是最好的,它不仅好吸收,还能促使血钙向骨骼转移。250毫升牛奶中含300毫克的钙。做为预防骨质疏松,老年人最好早上喝250毫升牛奶,晚上喝250毫升酸奶。如喝牛奶出现腹痛、腹胀者,可吃豆制品。小鱼、小虾和核桃、杏仁等坚果中,钙含量也较高。
【关键词】针刺;鲑降钙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52―02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口的多发病症之一,因而,在我国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的同时,这一病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由于剧烈的疼痛和骨折的危险,患有骨质疏松的人深受其困扰,不但给患者自身带来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治疗压力,甚至对社会也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困扰。有研究表明,针刺肾俞穴、腰俞穴、大肠俞、悬钟穴、足三里等穴位可以缓解甚至治疗骨质疏松症状,能够调整机体内雌激素水平及垂体、肾上腺的功能。此外,相关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鲑降钙素对于缓解疼痛和治疗骨质疏松也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大胆假设,以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为治疗方法,观察其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
1 方法与材料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3年1月间来四平市中心医院就医的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9人,女性患者71人,年龄在61――80岁之间。选取这一年龄段患者的原因是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易发病,个别中青年患者不能单纯划分入原发性骨质疏松,并且他们身体素质强于老年人,对于药物吸收、康复情况等皆强于老年人,61――80岁间的老年患者身体素质大致相同,可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人。
为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被100名抽取的患者皆满足一下要求:一、原发性骨质疏松;二、初次治疗骨质疏松症;三、无重要脏器疾病、糖尿病和精神疾病;四、近期未使用影响鲑降钙素效果的药物;五、治疗时长均为十二周。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针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段进行,研究组50名患者采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考克,50 IU/支),前两周每日一次肌注,第三、四周减为隔日一次肌注,第五至十二周为每周一次肌注。此外,研究组还配合针刺治疗,针刺肾俞穴、腰俞穴、大肠俞、悬钟穴、足三里等穴位,使用1.5寸毫针,每日一次,补法,一个月为一疗程。
对照组50名患者的治疗时长同样是十二周,方法为单纯注射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考克,50 IU/支),或采用针刺治疗法。研究结果真实可信。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两个组别治疗前后出现的显著不同点,将观察指标列为:疼痛程度、治疗费用。
1.4 疗效评价标准
在三个观察指标中,疼痛程度可按四平市中心医院应用的VAS分级来划分疼痛等级,以此作为疗效评价标准,从而总结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病情的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在处理数据时主要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计算、比对与处理,采用V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性,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的比较
根据四平市中心医院应用的VAS评分方法来划分的疼痛等级,共分9级,0级表示无疼痛感,9级为剧痛,从1级至8级逐级加重痛感,等级由患者自己感受而定。研究组的50名患者在经过三疗程针刺配合一疗程肌注鲑降钙素(总时长十二周)治疗后,表示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的有33人,占研究组总人数的66%,表示这种治疗方法有效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24%,但是由于个人身体素质不同,也有5名患者表示该方法无效,占研究组人数的10%。经过十二周的治疗,单纯使用针刺三疗程或肌注鲑降钙素一疗程的对照组的50名患者中,骨质疏松症的治愈情况不太乐观。其中,将近一半的患者表示无效,有21人,占对照组50名患者的42%,仅有10人表示效果显著,19人表示该方法有效(见表1)。
由此可见,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对比单一使用针刺疗法或肌注鲑降钙素的方法在同样的时间长度内更能改善病人的疼痛程度,让患者尽快治愈骨质疏松症。
2.2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改善情况的比较
骨质疏松症就是由骨密度降低引起的,因此,治疗骨质疏松症就是为了在本质上增加骨密度。通过十二周的治疗,研究组的50名患者中多数人的BMD都有所提高,而对照组中患者的BMD提高程度较低,可以看出,研究组采用的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疗法在改善骨密度方面更有效(见表2)。
2.3 两组治疗费用情况的比较
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都会考虑医疗费用,尤其是老年人。而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多发疾病,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61――80岁间的老年患者,治疗费用是他们极为关心的问题。根据四平市中心医院的收费标准,考克每只26.5元,一个疗程约需花费780元;针刺每次30元,一个疗程费用为900元。在十二周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治疗方法的患者需要支付1680元,一个疗程显效率最多时可达到94%。研究组的患者仅需花费1680元的治疗费即可得到显著效果,而对照组的50名患者在十二周过后也至少要花费800--1500元治疗费,表1中可以得知,对照组患者极少数能够在十二周内获得与研究组相同的治疗效果,而多数人还需要继续治疗,延长治疗时间就意味着增加医疗费用,延长患者的痛苦。
由此可知,虽然研究组在十二周内的医疗花费多于对照组,但是研究组的多数患者可在1680元的医疗费用内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显著疗效。但是对照组的患者却需要花费比这更长的时间、更多的金钱。
3 讨论
顾名思义,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是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临床上一种年龄退行性疾病,易发生骨折。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每年,我国的骨折人群中,有330万人是骨质疏松导致的,其中老年人居多。骨质疏松症一直是困扰老年人的疾病,给老年患者及患者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研究出最直接有效、短时易行的治疗方法有着重大的医学意义。
本研究涉及到的针刺穴位从内在解决了患者的骨髓空虚问题,又通过给患者注射鲑降钙素激活蛋白激酶,迅速起到缓解疼痛、中枢阵痛的作用。如此内外兼治的方法才能用最短的疗程治愈骨质疏松症,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从而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研究表明,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再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能增强骨密度、减轻经济压力。由此可见,针刺配合肌注鲑降钙素比单纯针刺疗法或肌注鲑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7-448.
[2] 王璇,乔敏.鲑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63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学刊,2008,5(1):99.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生活质量 健康测量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4-0023-03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比例中的增加,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高度的致残性,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康复,不能只注重于改善病人的生理功能,还应着重于病人的心理和社会机能的评估和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对12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实施干预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院等共5所医院的骨科、内分泌科和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住院病人共127例,时间为2002年1月¬---2003年12月。
1.2 病例纳入标准
1.2.1 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患者;
1.2.2年龄50~70岁之间(含50岁和70岁),男女均可;
1.3 病例排除标准
1.3.1 年龄在50岁以下或70岁以上,过敏体质;
1.3.2 长期同时服用其它影响骨代谢的药物,不能立即停用者;
1.3.3 新鲜骨折,晚期畸形,残废,丧失劳动者;
1.3.4 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3.5 严重多处骨折。
1.4 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7年,第三辑),《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1999年3月,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制定,第二稿1999年10月22日在昆明通过)。
1.4.1 诊断原则
诊断以骨密度减少为基本依据,参考年龄、病史、骨折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考虑。
1.4.2 诊断基本手段
骨密度减少以骨矿含量测定和脊柱腰椎X线片,也可以用股骨近端、跟骨、管状骨X线片相结合判断。
1.4.3 诊断标准
骨矿含量诊断标准和峰值骨密度丢失百分率及分级标准(主要用于女性成人、男性参照执行)。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以汉族妇女DEXA测量峰值骨量(M±SD)为正常参考值。必要时检测骨质疏松的疗效性指标:(1)相关症状及体征;(2)碱性磷酸酶及尿羟脯氨酸,空腹2小时尿钙/肌酐;(3)X线骨质改变:观测腰椎骨正侧位片;(4)骨密度检测:双能X线观测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或超声骨密度检测仪观测跟骨骨密度。
>M-1SD正常
M-1SD~2SD骨量减少
1.5 调查方法
1.5.1 调查工具 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TheMedica lO utcomcs Study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的标准版本[1]。此量表包括功能状态、健康满意程度和健康总评价3大方面9个维度共36个条目。为了便于比较,对各维度的初得分进行了转换,得到终得分,终得分0分~100分。另外使用了“患者一般状况量表”,包括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发病前与何人居住、看病费用等。
1.5.2 调查方法 调查员为5所医院的骨科、内分泌科和老年病科的医师。调查前针对调查内容及方法对调查员进行了统一严格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调查。所有调查均取得病人的知情同意。调查时由调查员逐条询问并记录。调查表收集后,由课题负责者随机抽样进行复核,对不符合纳入标准者予以排出。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合格的调查表,使用双输入法录入Epidata数据库,以确保资料录入的可靠性。并使用Excel for Windows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127例。男32例,女95例。年龄(62±11)岁,最小年龄54岁,最大年龄70岁。婚姻:已婚者121例,未婚及离异者4例,丧偶2例。文化程度:文盲9例,小学29例,中学50例,大学39例。职业:干部42例,教师6例,医务工作者6例,工人45例,农民22例,其他6例。其中27例已离休或退休。
2.2 患病情况
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82例,继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45例。合并症:糖尿病35例,心脏病29例,高血压37例,心理障碍6例,其他疾病11例。
2.3 SF-36评定结果
12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各项目分值及其总评分见表1。将生活质量与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看病费用、骨折、疼痛、是否大量饮茶、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家人对病人的关心程度、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类型、患其他病的情况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骨折、疼痛、大量饮茶、家人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和健康变化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显著意义,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亦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地区、体质、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本项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各项目分值,除身体疼痛外,其余项目及其总评分均明显低于我国正常人群的生活质量评分[2]。尤其是功能状态和精神健康方面。多数研究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后病人的生存质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影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生存质量的因素有性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社会心理障碍、精神状态、经济条件、各种治疗干预措施、康复、护理应用等。经相关分析发现:骨折、疼痛、大量饮茶、家人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和健康变化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显著意义。咖啡因有促进尿钙排泄、导致负钙平衡的作用,如长期存在最终导致骨矿物降低,茶也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有报道长期饮茶可使BMD明显降低[2],本文长期饮茶组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长期饮茶也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之一。疼痛能迫使患者减少运动,或运动量减少,而运动是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重要途径[3]。家人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和健康变化状况均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日常情绪,进而可影响起居饮食,对患者生活质量直接相关。
我们认为:吸烟、饮酒、饮茶、摄入高钠饮食、少运动、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可导致骨质丢失,加重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折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减轻骨质疏松,避免老年人发生骨折。所以,加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及宣教,改善病人的躯体功能,劝告其适度运动、戒饮浓茶,鼓励家属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是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Ware J E.SF-36healthsurvey:Manual and interpretation guide [M].Boston MA:The Health institute,1993.465~470.
[2] 罗兴华,李凤英,廖八根,等.广州市老年人生存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920~2921.
骨质疏松症在代谢性骨病中最为常见,是一种重要的老年性疾病。在2000年我国已有11%的人口进入老龄期,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1.3亿,30%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骨痛症,而女性发病较早且数量倍于男性,其中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60%~70%。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发病率已经紧随糖尿病跃居老年疾病前两位[1]。由此而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其引起的多种骨折及医疗费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不仅给国家和个人经济带来一定的负担,而且会导致患者残疾、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甚至死亡。因此,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更佳,加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辨证施治
治疗骨质疏松症应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运用西医的检查方法以及相关知识。近年来,在肯定补肾法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同时,健脾法作为中医药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另一重要手段。骨质疏松模型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中医的肾虚相吻合,宜补肾为主,健脾为辅,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衰老为根本原因,临床脾虚症状相对突出,并有研究表明,衰老过程脾虚先于肾虚,提示脾虚在衰老过程中居重要地位,健脾法应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病、证均相吻合,应以补脾为主,辅以补肾。以补肾健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应该在正确的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的前提下灵活运用,随证加减药物的搭配以及用量,不应生搬硬套,如中医认为“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所以在辨证后发现患者有气虚血瘀的情况要在方中加活血益气的药物,或者以活血化瘀为主方,如桃红四物汤、活络丹等。
2 辨证分型
2.1 肾阳虚 腰背和四肢痛,脊柱畸形,易发生骨折,腰膝酸冷,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治疗肾阳虚常用以下中药:仙灵脾、补骨脂、菟丝子、杜仲、鹿角胶、肉苁蓉、黄芪等。常用的方药有:二仙汤(仙灵脾30g,仙茅30g,巴戟天15g,知母10g,黄柏10g,当归10g),在二仙汤的运用中,如果骨密度过低加煅龙骨和煅牡蛎各30g,女性绝经期者加熟地20g。补肾壮骨汤(杜仲15g,熟地15g,骨碎补12g,枸杞10g,羊藿12g,党参12g,甘草6g,三七粉3g,山茱萸20g,文火水煎)。
2.2 肾阴虚 多见腰背和四肢痛,脊柱畸形,易发生骨折,头目眩晕,腰酸腿软,滑精,自汗盗汗,失眠,健忘,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尤其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体“生物钟”产生紊乱,极易产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症状。典型常为腰酸痛,时发骨痛,喜揉喜按,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方药有知柏地黄丸(熟地黄24g,山萸肉12g,干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和左归丸(熟地24g,山药12g,山茱萸9g,枸杞子9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杜仲12g,肉桂6g,当归9g,制附子6g),方中以熟地滋肾阴,山茱萸涩精敛汗,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鹿胶偏补阳,龟胶偏于滋阴,故两胶合力沟通任督二脉,益精填髓,强筋壮骨[2]。据国内学者的研究,龟地散(含龟板、熟地黄)治疗骨质疏松症也有较好的疗效。
2.3 脾虚 形体消瘦,四肢酸痛无力,浮肿不适,腹胀或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舌淡苔白,脉细缓等。在治疗上以益气健脾为法,方常用四君子汤(人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参苓白术散(莲子肉9g,薏苡仁6g,缩砂仁6g,桔梗6g,白扁豆12g,白茯苓15g,人参15g,甘草9g,白术15g,山药15g),饮食不佳,胃脘不适者加山楂、厚朴、麦芽等。
3 预防
3.1 预防骨质疏松症 注意均衡营养,获得足够的钙剂,保证骨量;注意锻炼身体,改善骨代谢,保障良好的骨结构。
3.2 治疗骨质疏松症 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1)药物治疗(钙制剂、活性VitD、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中药等)。(2)含钙食品(奶制品、豆类、蔬菜、虾皮等海产品)。(3)充足的日照,适量运动(散步、慢跑、体操等)。
3.3 消除引起骨折的非骨骼因素 (1)日常活动注意安全,避免摔倒。(2)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以免受伤。(3)营造良好的居室环境和照明设施。(4)改善着装,使行动方便。(5)调整药物,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6)高龄老年外出要有人照顾。
4 小结
中医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始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气热,侧腰脊微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瘘,于中医“骨痹”、“骨瘘”等病症范畴,临床上认为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导致骨髓和气血生化不足,骨失髓血的充养而脆弱无力是本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肾虚者有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使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含量减少,发生骨质疏松,进一步证实了中医理论关于肾藏精、又主骨以及人体的生、长、壮、老与肾紧密关联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肾虚是本,可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并骨折则有血瘀,老年人脾胃虚弱,脾失运化而湿邪内生加之风寒袭络而为痹,故治疗时应辨证用药[3]。根据辨证分型是合理可行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邹劲涛.骨质疏松症治疗进展.柳州医学杂志,2005,19(3):8-11.
一、面对骨质疏松要知道些什么
(1)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2)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青时期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3)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4)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5)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以内。
(6)步行或跑步等能提高骨强度。
(7)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8)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9)预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10)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
(11)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从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均会大大受益。
二、发生骨质疏松的病因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后;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量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或维生素D缺乏(日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三、骨质疏松症怎样预防、治疗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尤其是中老年人。婴幼儿和年青时期的生活方式都与日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所以也不能疏忽。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1)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2)适量运动:人体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3)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需要20分钟日照。需要指出的是:防晒霜、遮阳伞也会使女性骨质疏松几率加大。平时户外光照不足的情况,出门又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或者使用遮阳伞,会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4)骨质疏松症,从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