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范文

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

第1篇: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范文

一、运用列表法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异同

【高考真题1】(2014年新课标2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有时候我昨天遇到一个人,感觉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后来就再也碰不上了,人生就是这样。生活的魅力在于不可预测的“经过”。――王家卫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陈继儒

【精讲】题干中的“雅言”指的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这是与方言相对而言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目要求分析的是“雅言”最早起源的地点,既然是当时的通用语,只能处于西周的统治中心,所以应该是陕西。故选C。

二、运用列表法比较汉、唐、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异同

【高考真题2】(2014年北京文综・14)唐代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精讲】题干中“扭转这一局面”是指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主要是针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及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削弱地方的自主性。宋初派文官任知州,以防止武将在地方专权,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A项符合题意。

三、运用列表法掌握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异同

【高考真题4】(2014年新课标2文综・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五、运用列表法比较“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

【高考真题5】(2014年新课标文综1・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精讲】材料信息“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表明当时的对外贸易促使外币流入,揭示了中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积极投入到中国的市场,间接说明了中国处于优势地位。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冲击清廷的统治的说法在材料中都没有依据。故选A。

六、运用列表法分析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

“仁”的思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仁义、王道

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

【高考真题6】(2014年山东卷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精讲】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这就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反映了A项。B、C两项夸大了孔子兴办私学的影响,D项不是孔子兴办私学的影响。

七、运用列表法比较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异同

项目先秦儒学董仲舒新儒学

主题讨论现实问题讨论神学问题

功能是对“真理”的追求为现实政治服务

内容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地位诸子百家学派之一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高考真题7】(2014年江苏历史・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精讲】民贵君轻体现了孟子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主张的“屈民以伸君”则更加注重君主,这显然违背了原始儒家的目标思想,B项符合题意。

八、运用列表法准确区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高考真题8】(2014年新课标文综1・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精讲】朱熹所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灭人欲”要灭的是荀子所说人之初性本恶中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宋明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同时人的道德理性决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主要是靠后天习得的,主要是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正是基于人生来本具有理学家认为的“美德”,由于后天的利欲让人们迷失了方向,所以才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本善习远的含义是:人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D项符合题意。

20岁时,我担心别人如何看我;40岁时,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60岁时,我发现他们根本不看我。――杰克・福克斯自传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菜根谭》

九、运用列表法掌握明清之际四大进步思想家及其主张

经济主张/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在实践中解决国计民生的问题/

第2篇: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地籍管理 历史 借鉴 发展

一、回溯地籍管理的历史

原始社会时,人类开始种植作物,但开垦的规模小,土地资源充足,划分耕地和草地是土地管理的重点,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登记。这时还没有地籍管理的概念。直到原始社会结束,进入奴隶社会,国家出现,土地成为私有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划分贵族、平民等级和决定他们应承担的租税、差役标准后,逐渐产生了对土地调查统计、登记的需要,因而产生地籍。

据记载,夏禹治水时我国已经在九州各地进行了土地调查,并且按照土色、质地、水分、肥力等因素把土地分为三等九级,作为确定贡赋的标准。这是我国有关土地调查和分等定级最早的记载。

到了商周时期,实行井田法,《管子・地员篇》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土地分类和评价的科学著作,该书依据地下水位、自然植被、土壤性质和生产力差异,将土地分为3等18类90种,以此作为赋税依据。

春秋中叶,鲁、楚、郑等国相继开展土地和田赋调查。鲁国实行了按亩征税的“初税亩”制度。

魏晋南北朝局势较为动乱,地籍管理没有实质的发展。直到隋唐初期,开始实行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赋税制度。这是对应服役者以实物代替劳役的一种赋税,并以户征收布、绢等。因此,朝廷重视人口而以户籍为主的册籍(户籍、税籍、地籍合一)三年一造,以乡为单位装订成册。

南北宋时期为了限制土地兼并、平均税收,都采取过土地清丈措施。宋朝实行了不同的地籍管理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田法

王安石为相时期,为整理税籍、清亩,颁布了方田法。建有方账、庄账、甲贴、户贴,当需要确定田块信息时,都以方账记载为准。

(二)经界法

即逐块丈量土地,计算面积并确定质量,如实载入“砧基簿”,同时还要绘制地籍图,注明四至、权源。经界法是土地的产权登记,土地的占有只有登记砧基簿后方具法律效力。

(三)推排法

由经界法简化而来,推排法以乡为单位,按田的排列,逐一推排,评定面积和质量,并查清所属关系,然后登记入图册,绘有地块图,注明面积、四至、质量、用途,作为征税依据。其主要根据原有地籍图册,按地检查,对原图加以更正。对图册不全的地区,也需画图补册。方田法和经界法都重视土地面积清查,而推排法则主要是对原图册进行校正。

元朝是蒙古族人建立的朝廷,为了巩固统治,消除战乱的影响,也为方便于征税,元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清查。土地清查分两种:经理法用于全国普遍开展;括田法则专门清查隐漏土地。

明建国后,为了土地赋税的混乱局面,查清土地面积,纠正田亩不实,自洪武元年开始核实田亩,制定了鱼鳞图册法,之后在全国推行。鱼鳞图册制度,是一种科学的土地赋税管理方法,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四至、姓名、土地等级和土地亩数,并把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摸清了地权、清理了隐匿,是地政管理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在此基础上,明代基本完成全国土地清丈,并建立起较完善的地籍制度。但是地籍制度发生了变化,编制鱼鳞图册的同时进行了人口普查,其结果称之为黄册。黄册与鱼鳞图册相互补充。

清朝基本沿用明朝的制度,但在测绘技术上有所发展,西方制图学和测量学传入中国。清康熙二十五年下令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测绘工作,历时10年,测绘并编制成《皇舆全览图》。清朝末年,还成立了京师测地局和测绘学堂。

从整个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地籍的发展史与田赋制度的历史沿革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地籍发展,根据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唐代中叶实行“两税法”前,地籍依附在户籍中;唐代中叶至明代中叶,地籍与户籍处于平等地位;明代中叶后,地籍地位高升于户籍之上。政府对地籍工作越来越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运用新手段绘图和更新地籍,完善地籍管理。

二、古代地籍管理借鉴意义

现代的地籍管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第一是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土地登记制度逐步确立,登记覆盖面不断扩大;二是基本建立了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地籍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土地遥感监测范围不断扩大,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的科技水平。但是问题仍然存在,现代人可以从古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不断完善现代的地籍管理。

第一,重视对乡镇的地籍管理工作。农业是一国之本,一直以来直到清末,我国是小农主义的国家,注重农业生产,城镇发展落后,不难看出,之前的地籍管理一直是关于农村方面的,有了清晰明确的地籍管理制度,能够一定程度上缓和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稳定。虽然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工业文明,第一产业占比重持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占比重飞速上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农业永远是立国之根本,保障十几亿人口的粮食是个大问题,而目前耕地持续减少,不断被占用,地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数量上、质量上保障农业用地,也保障农民的利益,让他们能够以地为生,保障粮食安全。

第二,加强地籍数据库的日常更新。宋理宗时全国推行推排法,就是对原图册进行校正。地籍管理更新的尤为重要。如果长时间保持一次的调查数据不变更,极容易在日常工作中产生问题。所以应该建立健全地籍数据库的日常更新机制,实施变更最新经检验合格的信息,实现不同比例尺、不同层面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改变一年一度土地变更调查,达到及时变更。

第三,加大资金、人力的投入。古代的土地清丈都是倾全国之力彻查,耗时耗钱耗力,而地籍数据是一种基础性、公益性很强的数据,不仅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管理需要,也是其他相关部门以及广大群众所需要的一种基础数据。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一些贫困地区的信息系统建设较难开展。有些地方的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来源不稳定,使得系统的维护费用和数据更新得不到有效保证。因此,需要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出台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相关政策,加大资金、人力的投入,确保地籍管理工作在全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利华,孙政才.中国农业通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第3篇: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范文

中国西部幅员辽阔,通常被划分为西北和西南两个较大的自然区域。尽管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水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其水资源都是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的。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地下水包括孔隙水、熔岩水、裂隙水和黄土水等。这些水资源分属于黄河水系、长江水系、西南江河水系和西北内陆河水系。近5000年来,西部地区的水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为河流的演变、湖沼的盈缩和地下水的消长。这些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1.先秦时期西部地区的水环境

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到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足迹已遍及西部的许多高原、盆地、平原和山区。先秦文献中提到的西部水体,主要分布于黄河、长江的中上游地区,至于西北内陆河及西南诸水则很少涉及。这说明当时人类主要活动在西北和西南的东部地区,对青藏高原和“西域”一带的水环境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

从地质资料、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期西部地区的水资源相当丰富。西南地区降水丰沛,植被茂盛,有长江、金沙江、岷江、沱江、乌江、汉水、澜沧江、怒江等大江大河;西北地区虽属干旱、半干旱区,但气候比较温润,也有黄河、洮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无定河、塔里木河、伊犁河等水体存在。因此,当时西部地区并不存在缺水的问题。西北的一些地方不仅无缺水之虞,水环境还是很优越的。如关中平原有著名的泾水、渭水、洛水、灞水、沪水、沣水、滈水、潏水和涝水,还有鹤池、盘池、冰池、镐池、初池、糜池、蒯池、郎池、牛首池、积草池、东陂池、西陂池、当路池、洪池陂、苇埔、美陂、樵获泽等湖泊。由于河湖池沼众多,被称为“陆海”、“天府”或“天府之国”。西汉人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说:“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东西南北,池窈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州淤之浦。”由此可见先秦时期西部地区水环境之一斑。这些河流与池沼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地表径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农田灌溉和渔猎创造了条件。

水是生命之源。水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比较注意对水环境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西部地区有适宜种植业的农业区,有适宜游牧的畜牧区,也有农牧兼宜的半农半牧区。先秦时期,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地方都是畜牧区,农业区主要集中在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西北内陆河流域和西南江河流域地广人稀,水环境基本上保持着自然的状态。长江中上游地区人口很少,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等地。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在当时也是畜牧区,农耕区基本上局限在黄土高原南部的关中等地。关中及其周围地区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区域。相传炎帝在这里发明耒耜,黄帝在这里树艺五谷,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西周王朝在这里实行井田制。西周灭亡后,秦人继承了周人重农的传统。为了发展灌溉农业,在西部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等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上,由8条干渠和若干小型渠道构成一个扇形渠道灌溉网络,既有灌溉功能,又起到防洪排水的作用,为成都平原灌溉农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郑国渠位于关中平原北部,“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使关中平原成为秦国的巨大粮仓,促进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

2.汉唐时期对西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汉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也是西部开发蓬勃发展的时期。出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汉唐王朝加大了开发水资源的力度。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西部地区的水资源,不仅加强了水政建设,完善了水利管理机构,而且在西部的许多地方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使西部地区的水利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史载武帝时“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太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当时在地势高亢、降水较少的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是利用地表水修建灌溉渠系。在水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主要是治理陂塘,疏浚水道,排除积水,改造土壤。在今新疆一带,则采用“坎儿井”引水灌溉。虽然没有修建像都江堰和郑国渠那样的大型工程,但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大量出现,大大增加了水利设施的密度,扩大了灌溉面积,使关中平原、成都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等重要的农业地区逐步形成了水利灌溉网。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西部水利事业受到很大的挫折。300多年间,虽然在某些地区也曾出现过一些水利工程,但在水利建设方面没有大的建树。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水利建设,从而再度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两《唐书》、《元和郡县志》、《通典》、《唐会要》、《册府元龟》等文献统计,唐代共修建了350余项较大的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虽然遍布全国各地,但西部地区占有较大的比重,显示出西部水利建设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程度。

汉唐时期对西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的水环境。另一方面,西部自然条件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西部地区水环境的变迁。这一时期西部河流的变化以黄河最为显著。黄河干流在黄土高原上的侧蚀与下切,主要发生在晋陕峡谷、龙门以南河段及潼关与三门峡之间。龙门的展宽,梁山的崩塌,均与黄河侧蚀有关。黄河在北迄禹门口、南至秦岭、东接中条山、西到石川河的范围内向东侵蚀汾渭谷地,使洛、渭二河在汇流区积沙严重。如渭河在先秦、秦汉时期流量很大,西汉时奠都关中,曾通过渭水运输关东漕粮。唐代前期为了解决京师的物资供应问题,也曾大量漕运东南米粟。故唐诗中有“秦地有吴舟,千樯渭曲头”的说法。但到唐代后期,渭河流量有所减小,运输能力也随之下降。除河流外,湖泊的变化也很明显。如樵获泽是西周时期的十薮之一。战国末年修郑国渠时,将泾河水引入樵获。由于泾河含有大量泥沙,西汉时淤积萎缩,最终消失。昆明池在汉代周回40里。魏晋南北朝时,因关中大早而一度枯竭,但不久即恢复较大的水面,池中盛产芙蓉,鱼类繁多。唐高祖李渊武德六年三月在昆明池大宴百官。武德九年三月复幸昆明池,观看水军演习。但其规模已经大大缩小了。

3.宋元以来西部水环境的恶化

唐宋之际,国都东迁,经济重心南移,西部地区由盛而衰。由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因而将治水的策略由全面建设改为重点建设。虽然在宋辽夏金时期西部某些地方的水利在某些时间有所发展,但总的说来,不能与隋唐时期相比。到明清时期,情况才发生了一些变化。明代前期和清代前期,在黄土高原地区、河套地区、银川平原、关中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新疆地区和广西等地修建了不少小型水利工程,在一些灌溉条件较好的地方形成大小不等的灌溉网。但遗憾的是,清代中期以后,西部水利再度衰微,就连水利事业素称发达的关中地区也不能幸免。史载“关中水利,今古艳称,而自清代乾嘉以迄咸同,兵事频兴,奇荒屡值,官民两困,帑藏空虚,河渠多废而不修,民间复规便种艺。”由于河流灌溉工程衰落,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而对地下水长期的开采,又使地下水大量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宋元以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水环境的演变尤为剧烈.如宋代曾通过渭水把陇东山区的木材和关中的粮食运往开封,但因渭水流量减少,运输困难。宋代以后,渭水流量继续减少,航运之事已属凤毛麟角,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了。除了流量的变化以外,渭河河道本身也在向北偏移。东渭桥、中渭桥和西渭桥附近渭河向北移动的幅度都在3000米以上。长安城南的曲江池在这一时期也变得越来越萧条:湖水干涸了,树木毁坏了,鸟儿也大量飞走。不仅人文景观不复存在,生态环境也进一步遭到破坏。北宋前期,曲江风景区已变得相当荒凉。到了明代,文入学士来到曲江,无不为曲江的荒废而感叹。关中平原如此,甘肃、新疆等地更是如此。河湟地区、河西走廊及新疆等地在汉唐时期有许多生机盎然的绿洲。宋元以来,这些绿洲逐渐缩小,有的甚至变成了沙漠。如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大片绿洲被塔克拉玛干沙漠无情地吞噬;甘肃石羊河、摆浪河流域的汉唐绿洲由于缺水成为沙漠化的土地;汉唐时期设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垦区因无水源保障,也陆续变成了沙漠。此类事例不胜枚举,令人触目惊心。

到民国时期,西部地区水环境的变迁呈现出加速的趋势:

一是河流的水量普遍减少。黄河断流的事时有发生,且断流的次数和断流的时间都有增加的趋势。其他河流水量也有减少,已经不可与古代的情况同日而语了。

二是河流含沙量大。黄河每年的输沙量在16亿吨以上。渭河咸阳段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8146万吨。长江之水也越来越浑浊,差不多成了第二条黄河。

三是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特别是最近50年,西部的许多地方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很快。渭北地区的地下水位,一般都比50年前下降了20---30米。

四是水体稳定性越来越差。雨季和旱季水量起伏增大。干旱时缺水成灾,多雨时水满为患。目前,西部地区不少地方的水环境已经恶化:水源锐减,泥沙激增,水位暴涨暴落,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从毛乌素到库布齐,从柴达木到塔里木盆地,映人眼帘的常常是茫茫沙漠、漫漫戈壁。站在红柳河畔、昆仑山下,面对已经荒漠化或正在荒漠化的土地,遥想汉唐屯垦时的盛况,不禁使人为之感伤!

二、影响西部水环境变迁的主要因素

如上所述,5000年来西部地区的水环境曾发生过一系列变化,特别是在西北地区,水环境呈现出逐渐恶化的趋势。为什么西部地区的水环境会发生这样的变迁?导致西部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大量资料来看,西部水环境的变迁,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西部水环境的恶化主要是气候振荡、滥垦滥伐和不合理开发所造成的结果。

].气候振荡

5000年来,中国的气候大致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西部地区的情况也是如此。在温暖期,气候趋于温热,水草增加;在寒冷期,气候趋于干凉,搬运活动加强。在由暖到寒和由寒到暖的过渡阶段,气候往往出现振荡,自然灾害频繁,从而对西部地区的水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气候振荡的直接后果是引发严重的水早灾害。历史时期西部的许多地方都曾多次发生过水灾.据正史记载,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秋大雨,昼夜不绝。三十五日,蓝田山水出流九百余家,毁坏民室八厂八所,死三百八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五门,邠宁泾阳等州县大水,毁没泾渭两岸居民畜产无数.、水灾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而且会改变河道,冲毁水利设施。历史时期西部各地也多次出现旱灾。唐德宗贞元元年(785)春早无麦苗,至于八月,旱甚,灞滻将竭,井皆无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陕西不雨。五谷焦枯,泾渭灞沪皆竭。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前后,关中连岁大旱,百姓流亡殆尽,人相食,十亡八九。崇祯十三年(1640)十二月陕西大旱,人相食,草木俱尽。旱灾不仅使农作物缺水减产绝收,而且导致水资源的锐减,对水环境的影响比水灾更为明显。

除了水旱灾害,地震也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宋明之际,关中地区地震频繁,大小地震百余次,其小宋太宗至道二年(996)、神宗熙宁五年(1072)、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和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的地震都很严重,曾导致黄河、渭河泛滥。

2.滥垦滥伐

森林和草原作为植被的组成部分,是构成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河流侧畔的森林可以有助于河流保持定的流量.森林稠密的地方,遇到大雨、骤雨、阴雨,落下来的降水得到森林的涵蓄,不至于骤然流下。如果说没有森林,到处童山濯濯,不论降水多少,没有涵蓄,所有降水都会倾泻而下。及雨过天晴,河流的水源就仅靠地F的泉水了。如果泉水不多,流量就难得很大。”

历史时期西部地区曾经存在过大片的森林和草原。但许多森林和草原因滥垦滥伐而被毁。黄土高原地区就是如此。在原始社会末期,黄土高原东南部、秦岭山脉、中条山、吕梁山、豫西诸山及渭河、涑汾河、伊洛河诸平原都属于森林地带.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则属于草原地带或森林草原地带。商周以来,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人类在黄土高原地区活动的加强,黄土高原的平原河谷地带逐渐被开垦成农田,因此,平原河谷地带的森林随之缩减。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变化较大。在这个过程中,森林和草原也曾发生过较大的变化。就森林而言,秦汉时期由于农业区的扩大,平原地区规模较大的森林逐渐消失。在魏晋南北朝的数百年间,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成为牧场。唐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原继续缩小。唐代西北人口激增,加大了开发黄土高原的力度。当时关中等平原地带开垦殆尽,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森林可言,只是在关中西部还残存着一定规模的竹木。当时渭河上游的陇山东北地区和黄河以东的晋西北地区是林木的主要产地。秦岭、岐山、中条、太行、吕梁诸山的森林,仍有较大的规模,因而往往见于唐人的诗文。不过,由于长安、洛阳等城市建设和薪炭的需要,远程采伐有增无已,许多山区的森林已被采空。到了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场进一步缩小。清代中期以后,对森林的破坏尤为严重。据说在周至至洋县的300里间,砍伐林木的人经常不下数万。此外,清代对河套等地的大规模开垦,不仅使草原面积越来越小,而且也使畜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耕区的植被大量减少。

黄土高原地区森林与草场的缩减,与气候变化有定的关系。但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为严重。

首先,民族的分布、迁徙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森林和草原有直接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实际上处于农牧交错地带。战国以前,黄土高原北部地区为匈奴等游牧民族的牧区。秦汉之际,中原王朝战败匈奴,取得“新秦地”,移民从事农耕和畜牧业。汉武帝时,“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之。”东汉末年以后黄土高原成了众多少数民族的舞台,游牧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并未恢复到原来的草原状况。

其次,人口增长太快,不断毁草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是导致森林和草原锐减的直接原因。鄂尔多斯高原在历史时期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先秦、魏晋、西夏及元代以畜牧业为主,秦汉、隋唐和明清时期则以农业为主.在农业牧业更替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也相应发生变迁。总的趋势是由牧区变为农垦区,逐渐发展为沙漠.这一变迁有着时代的顺序性。西汉时曾在鄂尔多斯高原上设置6个郡,辖57个县,并从内地迁来大批人口。唐代在这个地区设有盐、夏、宥、胜、丰等5个州,凡11个县,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有26225户,132924口。宋元以后,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开发有增无已。在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之下,被开垦的耕地面积自然是越来越大。随着土地的开辟,森林和草场自然就越来越少了。森林和草原的破坏,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3.不合理的开发

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而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然会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从而使生态环境发生相应的变化。历史时期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失败的教训。失败的原因很多,但都与开发过程中的失误有关.这一点是毋庸讳言的。

大量事实表明,不合理的开发会对水环境造成消极的影响。如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一条内陆河,由西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流过塔里木盆地。其干流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其水全部来自塔里木盆地周边向心聚流的九大水系。即开都一孔雀河水系、迪那河水系、渭干河一库车河水系、阿克苏河水系、喀什噶尔河水系、叶尔羌河水系、和田河水系、克里雅河水系、车尔臣河(且末河)水系。由于历史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塔里木河水系的部分源流脱离干流,从而导致塔里木水系逐步肢解,干流下游生态恶化,河道萎缩。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变化的趋势是沙漠化与绿洲化并存:一方面,人为活动使人工渠道代替天然河流。人工水库代替自然湖泊,人工耕作土壤代替自然土壤,人工栽培植被代替自然植被,人工生态代替自然生态,从而形成了一些以人工水系为支撑的,以栽培植物为主体的,包括农田、人工林、人工饲养畜禽和乡村聚落耦合在一起的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另一方面,由于人为的活动,使地表径流减少,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发生干旱,植被衰枯,地面失去保护,促进风蚀发展,风力蚀积加强,造成就地起沙,形成各类沙丘,导致荒漠化扩大。生态环境恶化,局部地区(如铁千里以下)完全崩溃。

此外,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会对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自先秦以来,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多经营畜牧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如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宋元时期的蒙古等等。这些民族都是马背上的民族,经济生活以畜牧为主,狩猎次之,很少从事农耕,因此并不十分关心水利事业。而生活在西部地区的汉族则以农业为主,在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过程中,为了给农作物补充水分或防止水灾,必须考虑兴修水利的问题。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往往在边疆地区实行屯田,把草场变成农田,并在那里兴修水利。相反,当少数民族强大的时候常常南下,占领垦区后,往往会把农田变为牧场,使原先修建的水利设施失去应有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农田中既无人工植被,又无灌溉条件,自然植被稀少,在风力和牲畜的作用下,极易变为荒漠。此外,西部的许多地方,尤其是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过去长期实行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不大重视水利建设,即使修过一些水渠,也往往是实行大水漫灌。这种落后的耕作方式也会严重地破坏水环境,甚至造成土地荒漠化。策干旱缺水是导致中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在西部的许多地方,工农业生产缺水,生态环境建设缺水,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缺水。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如何解决西部地区水问题?我认为应当标本兼治,从优化西部地区的水环境做起。

1.充分认识优化西部水环境的重要意义

在西部地区水环境演变的过程中,人为因素始终起着重要作用。即使某个时期自然因素占据支配地位,也往往与人为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人的活动可以破坏水环境,也可以使水环境得到优化。以成都平原为例。成都平原位于四川腹地。长江由西而东穿过群山进入成都平原,与南北汇流的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乌江构成不对称的向心状水系。故成都平原水资源丰富,但农田容易受到洪水的冲刷。自春秋以来,成都平原水患严重,农作物常常因此失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蜀人曾在灌县城南开凿过一个人工渠道,将岷江的部分水流引入沱江,以减轻岷江泛滥所造成的损失。自从修了都江堰,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我们当前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事业,面对日益恶化的水环境,面对困扰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水问题,我们只能积极进取,不能有别的选择。好在西部地区的水环境虽然趋于恶化,但并非已经达到不可逆转的地步。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相信可以逐步实现由恶化到优化的转变。我们应当充分认识优化西部水环境的重要性,只有不断优化西部地区的水环境,才能打破制约西部大开发的瓶颈,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2.吸取经验教训,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水利事业历史时期对西部水资源的开发给我们留下了两条经验:

一是要加强水政管理,发挥各级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二是要调集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地修建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通过水利建设改善各地的水环境,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历史时期西部水环境的变迁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沉痛的教训:

其一,对水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不良后果。

其二,不注重对水源的保护,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环境是需要保护的。我国很早就有保护环境的思想,但实际上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机制。有时保护,有时破坏,有时候一边保护一边破坏,破坏力度比保护的力度还大。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些经验教训是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借鉴。当然,优化西部地区的水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且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因地制宜,全面规划,采取开源节流的措施,努力搞好西部地区的水利建设。所谓开源,即指开发水源。所谓节流。则是要想方设法减少引用水的蒸发和损耗,实行节水灌溉。故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无效消耗是当务之急。应当大力发展节水蓄水型农业:加强渠道管理,进行防渗处理,减少明渠,采用管道输水。以减少输水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扩大喷灌技术和滴灌技术的利用,改长渠为短渠,改宽渠为窄渠,改大畦为小畦,保墒蓄水。要实行节水灌溉,建立节水型工农业生产体系,从而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第4篇:北宋管理地方的措施范文

Abstract: Former residence of celebrities is a kind of important tourism resources. Activation is the basic development method of this kind of tourism resource for tourists.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experience economy, the essence of activation provides dynamic and participatory experience for tourists. By vigorously improving entertainment experience,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experience, paying attention to life experience, enhancing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integrating vision, hearing, smell, taste and touch sensory stimulation, it makes a memorable impression for tourists.

关键词: 名人故居;活化;体验经济;4E;5S

Key words: former residence of celebrities;activation;experience economy;4E;5S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155-03

1 问题的提出

名人故居指历史上名人定居、生活,并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场所[1]。名人故居具有独特而丰富的人文价值,是弘扬民族文化、彰显城市魅力、增加文化氛围、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旅游资源。研究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使名人故居利用走出困境,有利于充分发挥名人故居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开发瑕瑜并存,面临着许多问题,诸如文化遗失、缺乏管理、风格趋同和片面保护等。一些名人故居呈现出“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画面,面临着拆除的尴尬局面。名人故居的开发多停留在实物静态展示、孤立的点状开发阶段。投入人力、财力后亦如昙花一现,仍旧是“门可罗雀”。名人故居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资源没有“活”起来。长远来看,这些问题将影响发展品质。因此,对于未经开发或开发不足的名人故居旅游资源,急需寻求一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昆明升庵祠的旅游价值未能充分开发,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以昆明升庵祠为例,研究此类名人故居的旅游化开发策略,有助于为此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升庵祠的由砑袄用现状

升庵祠为杨慎住所,坐落于昆明西山脚下高i新村,如图1所示。杨慎(1488-1568),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37岁时因“大礼议”触犯皇帝,遭杖谪,终身放黜云南。升庵祠依山临水,环境十分幽静,是杨慎戍滇期间生活时间较长的地方之一。明万历年间(1537-1619),云南布政使刘之龙首次将其寓所“碧i精舍”改建为“太史祠”,供奉杨升庵的塑像。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云南总督范承勋重修太史祠。咸丰七年(1857),改名“升庵祠”。1986年重修,改名为杨升庵纪念馆。升庵祠是一座传统的中式四合庭院,主体为砖木结构,分别由门楼、大殿、偏殿组成。祠内尚存《规复太史祠原置波罗村田亩租石碑记》和《海庄碑》各一块。现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升庵祠在西山景区的带动下日益为大众知晓。然而,升庵祠对西山景区的依赖性较强,多数游客只是附带游览升庵祠,缺少固定的游览群体。现阶段景区依托型旅游发展模式崭露头角,如乡村旅游[2]、古街旅游[3]。探究依托景区的故居资源利用新模式,可实现名人故居的旅游化利用。以西山景区为依托,强化升庵祠的文化属性,发挥社区活力,结合西山打造状元品牌、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使升庵祠走出发展困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升庵祠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不仅有助于提升了该地的人文形象,提升地区知名度,也可以有效促进文化产品的发展。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升庵祠的基本情况如下:依山傍水,自然景色清幽古朴,人文气息浓厚;部分建筑年久失修,牌匾、门框色彩暗淡;馆内陈设布置简陋,展品数量较少,呈现方式单调;没有建立游客接待中心,只有基本管理和维护人员;游客稀少,游客逗留时间短。图2为升庵祠目前的开发现状。升庵祠的开发还处于起始阶段,相比西山景区内其他景点,升庵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潜在客源量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开发前景广阔。

3 资源活化对名人故居旅游化利用的启示

“活化”,即赋予文化遗产以新用途,获得新生命,使文化遗产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4]。针对有形文化遗产,活化是从静态保护到再利用的过程;针对无形文化遗产,活化是有形化、可视化、重现或重演的过程;活化后的遗产均在不同程度上衍生出了旅游资源的属性[5]。所谓遗产活化就是遗产旅游化,包括对遗产本体的活化以及观赏者活动的活化,可通过实造和虚拟两种方法实现[6]。河南省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就是依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按1:1的比例建造的旅游景点,属于实造范畴。遗产活化关系到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遗产活化实际上就是如何把遗产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而又不影响遗产的传承[7]。

吴必虎曾提出遗产活化的三种模式:静态博物馆模式、实景博物馆模式、舞台活化模式[8]。国内外许多活化案例大都采用以上三类方式活化。如王羲之故居,既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又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与广大群众密切联系,融入生活,有效的整合了周围资源,同时也形成了文化产业链,弘扬了书圣文化,使之成为市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再如,纽约的世贸大厦,采用修复性保护,“修旧如旧”,通过对痛苦的回忆来坚定人们对于美好的期盼与珍视,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生命的意义。活化已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绽放光彩的有效手段。对于未经充分开发的名人故居,活化利用可以实现故居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活化的本质是在保持故居原有人文属性的的状态下使其绽放光彩,增加游客体验。

4 名人故居旅游化利用策略:以昆明升庵祠为例

名人故居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之上研究其开发模式,发挥其功能,可提升城市形象及市民幸福指数[9]。名人故居作为历史的产物,构成了一个地方的记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精神文化。名人故居资源活化有助于完善地方记忆和传播地方文化[10]。活化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活化理念,动态本真的原则,尽可能使名人故居旅游资源“活”起来,从而增添故居魅力,现吸引游客的目的[11]。活化利用既要体现名人故居的文化价值,又要体现其经济价值。为充分体现名人故居的价值,可通过体验经济的理念指导活化。

“体验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阿尔文・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1999年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登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使顾客产生美好的感觉和难忘的体验[12]。体验包括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遁世(escape)和审美(estheticism)四种类型。此外,感官刺激是获取体验的重要部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体验对游客至关重要。旅游是一种参与体验,要实现全方位的体验,不仅仅局限于4E体验,还应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体验。使游客对旅游产品产生良好的体验是获得愉悦体验的基础[13]。依据体验经济理论,以升庵祠为例,提出以下活化利用策略。

增强娱乐体验。娱乐体验是最古老的体验之一。通过娱乐体验可以加深游客体验。升庵祠背靠西山,环抱滇池,天然的地理优势契合了“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的情怀。“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升庵祠可谓是“眉眼盈盈处”。升庵祠位于西山公路旁,可在升庵祠正门左侧位置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和娱乐体验中心,以吸引游客前来观游及供上下山的游客休闲娱乐,如图3所示。娱乐体验项目可包括名人生活体验,例如衣着古代服饰、亲自执笔模仿古人写字、使用古人生活用品、模仿古人会客情形和体验杨慎考取状元加冕仪式等。独特的娱乐体验是吸引游客的法宝。升庵祠娱乐体验要强调状元文化主题,让游客感受到升庵祠人文气息、状元精神。可依据状元主题设置状元饮食系列套餐,如状元粥、状元米线、状元桂花糕等。同时,亦可借助誉满海内外的普洱茶,打造升庵状元茶,体验茶文化,讲述茶文学。为增强触觉体验,可为游客提供旅游纪念品制作材料,让游客亲自参与纪念品创作活动中。开通“电子版到此一游”,设置专门的触摸屏幕,留下游客足迹,并鼓励游客写下观游心得,对优秀的文字置顶或邮寄纪念品等方式进行鼓励。

增强审美体验。旅游是以获得心理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其本质在于审美和愉悦[14]。审美体验是促进游客情感升华的主要措施。对升庵祠进行活化,激发升庵祠的魅力,达到增强游客审美体验的效果。审美体验区可设置在纪念馆核心展览区(如图3),通过深度活化,打造深层次审美体验。升庵祠核心展区活化应包含多个方面。其一,纪念馆本体的活化。包括重新修复建筑、重新布置牌匾和对损坏文物的进行复原等。为增强体验、节省空间,以二维码形式拓展展馆介绍信息,让游客扫码进行拓展阅读。其二,现有展品、陈列物和场馆布置的活化。实物展品要进行灯光改造,重新定义设计馆内灯光布局,使展品清晰可见,营造历史色彩与人文色彩,提升视觉效果。对大型展品进行重新布置,必要时设置展品旋转底座,让游客全面了解展品的基本情况。馆内原有陈列品创新布局,在合适的位置安装电子彩屏,丰富名人故居陈列方式,在生动的氛围中,全面有效地展示名人故居的原有面貌。另外,纪念馆内部可设置语音导航和文字解说,依据展览环境添加背景音乐,增强游客的听觉体验。其三,根据史料,复原部分馆内物品。场馆内未能收藏的实物,可采用计算机进行建模和展示。升庵诗词可篆刻与石材之上,并置于“黑箱子”之中,让游客通过触摸感知所篆刻的经典名句,以增强游客体验。在升庵祠外设置语音导航,对于字画展品,除了配备文字解说之外,还要增加语音解说,语音解说可安装红外感应触发器,实现游客接近时自动解说功能。

增强逃避体验。旅游就是从居住地到异地,逃避原来的生活环境,放下生活中的烦恼和琐碎,暂时投入到新的环境中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从本质上讲,旅游具有逃避的功能。升庵祠远离城市的喧嚣,独擅山水之胜,步入其中仿佛进入世外桃源。升庵亭位于升庵祠西边,环境极其优美,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杨慎本人在遭放逐之后的生活,不畏生活的艰难困苦,怡然陶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升庵祠内广植四季桂,在嗅觉上可令游客心旷神怡。在逃避体验区可举行琴棋书画博弈,让游客亲自参与其中,同时,安装古代管弦乐器播放设备,让游客从听觉上融入故居生活,从而使他们心生愉悦,感受到远离他们繁杂生活的惬意悠然。

增强教育体验。寓教于乐是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升庵祠旅游旨在体现状元文化主题,加强旅游体验的教育意义,打造类似“修学旅游”的功能,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丰富阅历,体验到有别与传统课堂的教育方式,参与到体验活动去,与大师接轨,与现实兼容,学以致用。为增强教育体验,可邀请国内外名人到故居交流研究,增强故居的国际知名度。开展名人文化作品、人格品质研习班。联系中小学教育管理部门,使名人故居成为学生的课外课堂。通过与单位加强合作,开展文化展演活动,举办状元文化节。结合西山龙门地脉,升庵祠状元文脉,打造特色的状元主题旅游项目及开发相应的教育旅游产品,如道德教育旅游产品、修学教育旅游产品、健康教育旅游产品和美育教育旅游产品[15]。增设升庵作品阅读专区,让游客在特定的情境当中进行感悟式阅读,增强教育体验。此外,杨慎在云南民间流传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将杨慎的传说与教育体验联系起来,借用传说故事强化旅游教育的作用。

5 结语

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活化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根据故居自身人文色彩、历史色彩和地理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化利用策略,可以实现故居资源的旅游化利用。在活化利用研究中,按照体验经济理论指导名人故居旅游资源活化。升庵祠的活化就是要增强娱乐体验、审美体验、逃避体验和教育体验,让游客能够多角度地感悟名人精神文化,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

参考文献:

[1]沈实现,李春梅,徐华.地域景观・城市记忆:杭城名人故居的景^特质与保护开发[J].城市规划,2005(9):55-59.

[2]杨效忠,叶舒娟,冯立新.景区依托型旅游村与核心景区耦合发展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23(2):1-8.

[3]郝金连,李珍梅,郝慧君.景区依托型仿古街区旅游开发研究――以大同市华严寺仿古街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16-120.

[4]王元.文化产业视角下民族文化遗产的活化保护与发展――基于海南黎族地区的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13(6):11-15.

[5]谢冶凤,郭彦丹,张玉钧.论旅游导向型古村落活化途径[J].建筑与文化,2015(8):126-128.

[6]喻学才.遗产活化: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之路[J].建筑与文化,2010(5):16-20.

[7]喻学才.遗产活化论[J].旅游学刊,2010,25(4):6-7.

[8]张祖群.旅游文化鉴赏[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13:195-196.

[9]孙晶晶.常州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现状与对策[J].文化学刊,2015(1):90-92.

[10]方程.城市宗教文化遗产活化与地方认同构建[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6):61-65.

[11]张兰芳.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保护的思考[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4(00):34-46.

[12][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4-55.

[13]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18(6):66-70.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