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突发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幼儿及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我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二、工作目标:
1、向全体家长、教师及幼儿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我园蔓延、流行。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师、幼儿、家长的防护意识和幼儿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病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组织管理:
幼儿园成立由园长负责的、保健老师及班主任参与的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的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我市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园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教师、幼儿、家长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幼儿缺席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
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加强幼儿园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幼儿园教室、厕所及其他设施的清洁卫生。
6、确保幼儿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建邺医院、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五、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园领导、分管领导及保健老师要经常对食堂、活动室及幼儿生活用品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幼儿园卫生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的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家长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
件的能力。
3、教育幼儿、家长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六、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幼儿园建立考勤监测制度,由园长对教师,班主任对幼儿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保健老师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幼儿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幼儿园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保健室必须立即向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疾病带来的威胁,确保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特制订出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在幼儿家长中加大各种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坚持每一天做好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检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性疾病和传染病在校园里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幼儿园是各类疾病高发的场所,一旦出现疏忽和遗漏就会带来不可阻挡的危害
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应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当前各种传染疾病高发的情况,应该加大力度宣传防范传染病和传播性疾病的知识,提高幼儿的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全力杜绝传染病在校园的传播,并且要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毫不放松,真正要做到有备无患。
2、依法管理、快速反应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存在的瞒报和忽略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幼儿园成立突发性疾病和传染防治领导小组,针对可能出现的传染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和医疗救治机制,要坚决做到快速、及时、完善、稳妥的处理,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保证幼儿园师生的安全。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班幼儿教师
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1、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园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处理预案。
2、健全和落实突发事件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班级预防突发事件措施的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班级定期开展突发流行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幼儿学习生活中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幼儿的应急处理能力。
4、建立和完善幼儿的每日一次的晨午检记录,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流行行疾病和传染病,坚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治等一系列的反应措施,确保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和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
5、如发生流行行疾病和传染病要及时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做好防治工作。
6、所有应急小组领导成员的通讯方式要24小时保持畅通。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讲突发事件的登记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结合本幼儿园的特点和实际,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一)所在地区发现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相应,立即启动一日一报告制度与加强疫情的通报,二是加强幼儿园各个班级以及部门的公共设施的卫生状况检疫工作,积极采取消毒措施,确保幼儿园的安全。三是加大对校园进出入人员的检查工作,最大限度防止疫情进入校园。
(二)所在地区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首先在校园内开幼儿园的幼儿开展定时测量检查身体状况,发现健康问题及时排查和及时救治,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三是加大对幼儿园的消毒力度,配合上级医疗部门做好隔离工作,最后及时通告疫情防控情况。
(三)所在地区发生特大突发事件,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首先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二是全面掌握流动进出幼儿园人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三是幼儿园加大对力度对幼儿园各公共设施的消毒力度,确保校园安全。四是加大防控和监测力度,并做好疫情的防控情况公布。
(四)园内出现疫情
幼儿园出现疫情后要启动应急预案,针对感染的幼儿或者老师要及时进行隔离,同时要向上级有关管理部门通报情况,另外加大力度排查校园的感染人数,有关部门到来后,通过排查对幼儿园师生进行检测,对幼儿园进行隔离,杜绝感染者离校,根据疫情的发展的状况制定出解决方案,最大限度控制和消灭疫情的扩散,维护幼儿园的健康。
三、突发事件风险排查整治情况。年初以来,我局5次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开展学校安全自查整改工作,重点加强了春节、两会、“五·一”、 “十一”和2010北京奥运会等敏感时期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在此基础上,市政府组织教育、公安、交通、卫生、消防、工商等部门(单位)3次对全市学校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联合检查。目前,全市共整改各类安全隐148个。
四、应急物资普查情况。对全市教育系统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进行了统计排查,按规定进行了经常性维护、保养、补充和更新,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保证了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的完好。
五、政务值班、信息报告工作情况。进一步加强规范了政务值班应急值守工作,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机制,重新制定了《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坚持实行了由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双人双岗值班制度,进一步完善了24小时领导带班的值班、值宿工作机制,制定了值班工作人员责任表,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了具体人员。
[关键词]应急预案;校园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 X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83-02
高等院校是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做好高校的安全保障工作是我们应始终坚持的重要工作。不断加强高校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仅关系到广大师生财物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由于当前社会问题和高校内部问题相互交织,治安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相互渗透,使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1]
目前,伴随着一系列高校校园恶性事件的不间断出现,很多高等院校都已认识到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并制定了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但事实上校园安全恶性事件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预警预案体系的缺失,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后师生不知所措,缺乏科学合理的控制、减小、消灭事件恶果的应对预案。
一、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现状
(一)校园火灾事故
高校校园火灾事故是威胁学生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校园内寝室、教学楼、试验楼、大会堂是火灾事故发生的集中地点,校园火灾事故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威胁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2008年11月14日清晨,在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楼内发生火灾,由于火势蔓延迅速,4名女大学生从6楼阳台跳下企图逃生,但不幸全部遇难。火灾原因是寝室里使用的“热得快”烧干后点燃了易燃物。2013年6月2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北门实验楼中浓烟滚滚,在附近的高楼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一栋楼的楼顶已经被大火烧得坍塌。西安消防出动5个中队进行扑救,整整两个小时后,大火才被成功扑灭,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初步判断,发生火灾的原因很可能是工人违规使用电焊。
(二)校园盗窃案件
校园盗窃案是高校校园中发生率较高的案件之一。随着高校校园面向社会开放,部分犯罪分子把目标瞄准了防范意识较差的在校大学生。自2003年至2008年10月,海淀区检察院共受理大学校园盗窃案件601件,涉案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3845953元,涉及高校67所。[2]其中多数盗窃案件是由于被盗窃学生防范意识弱,平日没有养成妥善保管自己财务的良好习惯。如某高校大三学生王某发现其同学李某所用密码均为其学生证号码的后六位数字,遂萌生盗窃李某银行卡资金的念头。后王某利用一次考试中途上厕所之际,潜回宿舍盗取了李某的银行卡,而后返回考场继续考试。考完后,王某恐被银行自动柜员摄像系统拍到,便雇用一名中学生从自动取款机中盗取人民币5000元。后以其父亲的名义,用老家的地址将其中的4000元钱从邮局汇款给自己,并用弟弟的身份证开立了一个账户。纵观整个作案过程,王某巧妙地运用了“金蝉脱壳计”、“移花接木计”、“瞒天过海计”等作案手段,特别是盗窃得手后汇款给自己的行为,颇似“洗钱罪”的手法。[3]
(三)校园刑事案件
校园刑事案件中,多数当事人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等高素质人才。目前从已发生的校园刑事案件来看,多数案件的发生源于琐事。如2013年的复旦大学的投毒案;2013年4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斗殴致死案,事件的起因竟是蒋某回寝室时敲门,而正在打游戏的袁某没有及时为其开门,之后两人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冲突中袁某随手抓起一把水果刀刺向蒋某结果致其死亡;2014年11月天津城建大学发生砍人事件,致两名学生一死一伤。
(四)其他类型的校园安全事故
发生在大学生身上及出现在校园内的安全事件不止以上所提及的,还有例如意外伤害、传染病、食物中毒、跌伤、砸伤、运动受伤、触电、自杀等事件。校园中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家庭、亲友带来悲痛,也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二、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造成校园内火灾事故的原因
1.在寝室床上吸烟或未将烟头熄灭就乱扔,引燃其他物品酿成火灾。2.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子、电吹风等,造成电路超负荷,引发火灾。3.实验课中学生违反操作规程,电气设备或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4.电气设备老旧,同时超负荷使用造成火灾。
(二)高校盗窃案件发生的原因
1.近些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并伴随科研、后勤的社会化,学校与社会各种单位的交往更加频繁密切。2.校园周边环境混乱,治安环境差。学校周边网吧、歌厅、商店、饭馆等商铺环绕,校门周围摆摊设点,人员成分复杂,周边治安环境混乱。3.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对盗窃行为疏于防范。4.针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不足。一段时间以来盗窃案件破案率低,很多小额盗窃案件迟迟不破,不能有效打击犯罪,造成盗窃分子侥幸心理膨胀,持续作案。这些都是盗窃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三)从已发生的高校校园刑事案件发生的原因
校园刑事案件多是由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琐事产生的矛盾所引发。首先,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虽已成年,但他们的成长、生活范围多集中在校园内,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进入大学学习生活后各种身心活动与高中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其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弱,自我防护犯罪分子的能力差。再次,学校安保措施不到位,人手不足。校园安保人员普遍人数少、素质不高,存在退休、老弱人员在岗现象,缺乏系统专业训练。校园的安全管理系统存在漏洞,尤其是对重点区域和人员的防范手段不足,安全防范在学校各个部门间少有联动机制,各种安全防范手段难以形成合力,使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三、制订应急预案完善高校校园安全保障体系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高等院校的安全保障工作也是如此。伴随高校校园内外环境的变化,校园已不再是宁静的安全岛、世外桃源。各种安全事故频发给广大师生员工及其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越来越多的隐患,高等院校应该制订出综合、专项、现场处置的系统式应急预案程序。
(一)构建系统化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各个高校都应当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制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专项处置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理方案。完整的公共安全管理是全过程式的,包括安全事件发生前的准备、预防,到事件发生时的应对,以及事件过后的恢复。[4]由此要明确可能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中,事发前、事发中、事发后的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形成系统化闭环的高校安全应急预案处置体系。
(二)综合制订高校校园安全应急预案
对于特定的安全事件,不是某个或某几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需要学校做出综合应急预案,这是从总体上概述处理校园安全事故的应急方针和相关政策;在发生事件的前中后期,明确应急相关部门机构及其职责,应急措施、行动和后勤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环节,这是应对各类事故的协调性、系统性文件和要求。
(三)分类制订专项校园安全应急预案
校园安全的专项应急预案,是要针对高校校园中可能或已发生的具体事故类别(如交通事件、打架事件、盗窃事件等)、危险源制订的举措和方案,是校园综合应急预案的构成部分,因此,分类预案应遵循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和程序制订,并将其作为校园综合应急预案的具体要求。同时专项应急预案在研制过程中,应规定明确而具体的救援程序和应急救援措施,确保有效救援。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Z].教社政〔2002〕11号,2002.
关键词:校园;突发事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001-03
突发事件实际上就是社会系统在新的环境下由有序向无序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最终爆发的过程。从诱因看,其实质就是潜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集聚集合后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冲突的人群试图通过非常规或极端的方式,促使解决没有预见或长期无力解决的问题[1]。既有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又有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管理等因素。认清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是正确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的先决条件。虽然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仔细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潜在因素或深层次原因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概括地归纳为社会、学校、学生及不确定因素四个方面。
一、社会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产生的不稳定因素。中国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多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随着经济增长,贫富差距进一步的拉大,社会中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经过多年的积累也逐渐暴露出来。当前在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出身于不同的阶层,其家长对贫富差距、食品安全等关系民生问题的认识不同,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意识,而学生亲身经历的事物与接受教育存在偏差,从而导致学生对教育体制产生不同程度的叛逆,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引发校园突发事件,但却是不容忽视的潜在的影响团结稳定的社会因素。
2.国际社会环境产生的推进性影响。因国际环境微妙的变化而引发的游行示威活动也成为当今校园突发事件的一大特点:1999年,美国炸毁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而引发的反美游行示威活动;2005年因日本执意加合国常任理事国而引发的反日游行示威活动;2008年因奥运圣火在境外传递受阻而引发的抵制“家乐福”示威游行活动等,无一不在说明国际环境变化从而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推进性影响。同时,由于领土、领海和其他纠纷而引发的问题短期内不会消除,这些问题是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表现,成为校园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3.互联网络普及导致非理性信息的传播。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大部分学生甚至在小学期间就能使用电脑及掌握上网知识,网络信息因其内容丰富而备受学生的欢迎。在各类学校中,有很多开设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并开辟了论坛,在方便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为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渠道。1999年反美游行示威活动、2005年反日游行示威活动及2008年抵制“家乐福”示威游行活动都是由游行组织者通过互联网信息,随后产生了滚雪球效应,进而在短时间内聚集了众多的学生。
4.我国社会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体系形成较晚。虽然我国学者开始积极研究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管理卓有成效,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但总体来说,由于我国起步较晚,至今仍有很多问题,不容乐观。一是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预案仍然缺乏,中央和地方政府针对应对突发事件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和政策,但针对校园突发事件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却屈指可数。二是普遍缺乏校园突发事件管理意识,长久以来,校园被认为是内部稳定性较高,环境简单,外部因素影响较少的组织,因而使得管理者往往缺乏危机意识。虽然近几年来由于校园突发事件频出,各学校开始重视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制定相关预案和措施,但大部分学校却没有重视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认为突发事件只是个别现象;三是积极应对却忽视预防,很多学校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应对方案和措施,忽视前期预防的现象。回顾过去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可以看出,其中不少事前有明显的征兆,但却由于没有得到管理者的充分重视,最后爆发。马加爵案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马加爵平时性格孤僻,很难和别人沟通,很多同学经常向班主任反映马加爵缺乏和别人沟通,可能有心理问题,但由于班主任未及时重视最终酿成悲剧。
5.校园周边经营活动频杂。校园周边的经营活动历来是校园突发事件的“始作俑者”,校园周边遍布餐饮业、旅店业及娱乐业等场所,过期食品、非法网吧、黑旅馆等严重干扰了校园内学生的正常秩序,一旦学生涉足此地,就会和社会上无业人员接触,为校园安全埋下隐患。
二、学校影响因素
1.缺乏完善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预案能够将突发事件中对人、对物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并有可能预防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我国,“轻预防、重救援”的思想在很多学校占有一定比例,从而导致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够完善,表现形式为:
①预案内容粗略,不利于操作。很多学校不能将校园突发事件预案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即使制定了预案,内容也大都是生搬硬套,未能科学地按照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进行组织框架,更有甚者只是对组织机构及职责等方面进行规定,而未能反映出预案的核心内容,从而导致预案的操作性差。
②预案不具有针对性。面对多种类型的校园突发事件,应该因不同类型、不同级别而制定细致的应急预案。现有的一些预案在分类、分级方面重视不够,什么级别的校园突发事件必须召开媒体见面会、什么级别的校园突发事件必须汇报到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什么级别的校园突发事件允许内部自行解决等,应针对不同类型、级别进行系统规划,保证应急预案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③缺乏必要的应急演练。应急预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该是应急演练,一旦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学生首先应该懂得如何自救,目前国内学校很少注重对学生应急能力的培养。2003年11月,莫斯科卢蒙巴各族人民友谊大学宿舍楼因使用电器发生火灾,中国留学生遇难17人,而日本留学生无伤亡报告,通过这件事,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应急演练工作不容忽视。
2.缺乏常设的校园突发事件管理机构。临时设立的应急工作小组在人员构成及开展应急工作方面不具有连续性,对校园突发事件处理后的经验不能完整地储存,同时临时组建应急工作小组,需要花费时间来进行磨合协调,容易错失工作良机,从而不利于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3.传统师德文化的缺失。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与我国开展紧密合作研究的同时,大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推行所谓的人权主张,向师生不断宣传和渗透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特别是“民主”、“自由”的观念在校园中尤其是高校中很有市场。而我国的传统的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的教化功能的萎缩和社会道德的偏离,导致师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导和道德约束,以为自己在“为国为民请命”,实际上则是违反了法律法规,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损失。2009年5月,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伊吗图学校接到学生家长举报,称该校三年级班主任吕凤来猥亵本班女学生。据《辽沈晚报》报道,校方接到举报后,与学生家长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警方立即将犯罪嫌疑人吕凤来刑事拘留,进行调查取证。至少6名小学三年级的女学生遭到吕凤来的猥亵,仅案发当日下午两次共猥亵3名女生。6名女生中最大的10岁,最小的9岁半。2009年11月,一名初中女生将自己与老师的亲热照片网上,并留有大段文字,此贴迅速走红网络。此类事件多不胜数,均从另一方面暴露出师德文化的缺失。
4.缺乏必要的心理干预。校园突发性事件往往除了给事件当事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以外,更重要的是给当事人心理和精神上带来更大、更严重的伤害,进而使当事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价值取向、生活信念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等发生许多变化,甚至一些受害者会表现出一些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对心理干预的缺失,是当前我国校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构建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有:一是校园心理工作者数量少;二是校园心理咨询工作者业务水平低;三是开展心理干预的形式过于单一,往往通过举办几次讲座就认为达到了干预的目的,缺乏长效机制。
三、学生群体影响因素
1.学生判断是非能力较弱。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旦发生校园突发事件,他们就有可能被卷入其中,首先,他们涉世不深,看问题比较片面,行为不理性,易冲动,不计后果;其次,他们生活、学习的群体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易受客观事件左右,正因如此,一旦诱因成熟,他们就有可能参与到爆发的校园突发事件当中,有些以学生为主题的突发事件,起因是合理的,但做法不正确,最终对社会、学校及个人造成了重大的伤害。
2.学生自身心理危机。因社会节奏的加快,学生要面临更多的压力,参加补课班、技能培训班,大学生还要面临考试、考级、就业等压力,使得身心不堪重负。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看待同样问题的角度不一,呈现出多种心态,心态稍差一些的学生则会对某方面的问题做出不理性的判断,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3.学生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这种行为有时是积极的,如别人献血你也去献;但有时是消极的,如看到别人在公园摘花,自己也跟着去摘花。在校园群体生活中,从众行为表现的尤为突出,如因观看球赛因失球而痛苦怪叫,甚至发生争斗。
四、不确定影响因素
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现象层出不穷,对我国生产和建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学校作为构成社会的一个单元,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如台风、地震、雪灾、暴雨等的损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2005年,以“麦莎”号为代表的台风连续袭击了福建、上海、浙江、江西、江苏等地,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位于这些地区的学校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台风的袭击,仅8月6日到8日“麦莎”台风肆虐期间,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园内被台风影响刮倒的树木共计有157棵,闵行校区大小树木共有1540棵被刮倒;校内11处车棚均遇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由于台风带来了强大的降雨,短期密集的大降雨造成了校内图书馆、办公楼、学生宿舍等22处进水、屋顶漏水。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也给师生造成了极大不便,给学校管理工作留下了隐患[2]。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不少中小学校舍发生严重垮塌。可见,以自然灾害为主的不确定影响因素是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薛澜.张强.钟开斌著.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zhangwei.发动百多人次紧急抢修 共同抗击台风“麦莎”[EB/OL].(2005-08-08).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高度重视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有效地维护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为了进一步提高各地各校防范突发事件的意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保障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现就做好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认识
本通知所指的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突发事件,如:溺水等安全事故、楼梯间踩踏事故、火灾事故、校园行凶事故、校园交通事故等。加强这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要职责,也是防范和减少突发事件,维护学校稳定的需要。各地各校必须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和“有备无患,积极预防”的思想,切实提高认识,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予以落实。
二、建立健全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预案
各地各校要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各部门、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并以制度固定下来。
各地各校要根据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组建不同类别的应急预备队,应急预备队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明确专门人员,分别具体负责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立即投入一线使用,发挥实际作用。
各地各校要结合新修订的《*省教育系统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教办〔20*〕5号),对安全工作各类应急预案制定情况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订。应急预案的修订,要本着简单明了、便于遵循的原则,增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坚决杜绝文牍主义和形式主义。
三、切实规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
安全事故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包括:
(1)最早发现突发事件的人员(包括当事人、见证人等)要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报告。
(2)学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如因不可抗力不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的,必须立即安排其他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负责指挥,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处置工作。
(3)现场指挥者要迅速召集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组织有关人员现场分工,投入应急预备队,紧急施救;同时要向县、区教育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农村学校向乡镇党委、政府和县、区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争取支持;县、区教育局接到报告后,要按规定向地方政府报告,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4)现场处置要根据各类应急预备队分工,充分发挥其应急作用,包括:紧急救人、救灾;电话报警、求助医疗急救部门、卫生防疫部门等;切断电源、煤气、封存危险物品、设置隔离带、疏散人员等,消除继发性伤害;有建筑物倒塌的,要密切关注倒塌建筑物内部人员情况以及连带建筑物险情,采取紧急避险措施;有行凶作案的,要设法控制凶手,保护现场;有人员伤亡的,要立即送医疗部门抢救,并通知伤亡人员家属;有污染物的,要控制污染源,协助相关部门查验;发生中毒的,要密切观察相关人员情况;有受灾人员的,要及时安置好受灾人员。
(5)善后处理:分清责任,依法合理、公正处置,必要时要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端或纠纷;做好死亡人员安葬、家属抚慰等;必要时协助联系保险公司,做好赔付工作。
(6)及时总结教训,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召开会议、相关文件等,开展针对性教育,改进本校、本地工作。
四、高度重视信息报告和信息工作
1.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地各校要按规定上报信息,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简报,然后再以文字材料上报详细情况。上报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1)事件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等情况;
(2)事件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评估;要注明是否周末、假期,学校是否负有相应责任;
(3)已采取的措施及公众和媒体等各方面的反应;
(4)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如有经济赔偿,要注明额度等。
2.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地各校要充分考虑信息时代的特殊性,增强整治敏感性,掌握信息主动权。对任何突发事件都不要掉以轻心,孤立看待。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及时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以积极的态度,适时以适当方式整理和信息,正确引导媒体宣传,防止事态非正常扩大,引发负面影响,严禁擅自不准确信息。
3.对校外发生的、非学校行为引发的、学校也无监管责任的、涉及学校和师生利益的突发事件,各地各校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其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要在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及时了解相关情况,按规定上报信息,必要时,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保持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正确引导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方向。
五、要加强对本通知精神的贯彻和宣传
1.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各地各校要结合教育厅《关于确定5•12安全演练日和5•19安全培训日通知》的规定,积极开展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通过必要的演练,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使应急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类应急预备队人员,遇到紧急情况,知道如何分工,如何施救,如何报告。同时通过预案演练,及时发现日常安全工作的漏洞,改进措施,加强管理。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守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二、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和教师综合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同
三、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2.重视信息的收集。平时注意收集学校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障信息畅通。置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附:
责任报告人:xxx(食物中毒)、xxx(传染病及其他公共卫生事件)
市教育局24小时值班电话:xxxxxxx传真:xxxxxxx
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电话:xxxxxxx传真:xxxxx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xxxxxxx
xx区教育局:XXX
xxxxxxx(值班电话)
xx区疾控中心:XX
xxxxxxx(值班电话)
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XX队长xxxxxxxxxxx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1)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2)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3)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
(4)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
“四害”工作。良
(5)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能
(1)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5)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校内疫情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1)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电
,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学校须报区教育局批准。
(2)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应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
(3)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和公安等部门;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现场,待确认后交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市场管理局、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
5.落实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关键词 中学校园 突发事件 行政应对策略
一、前言
中学校园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园内部突然发生的,对学校、学生、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紧急事件。现阶段,中学校园突发事件逐渐增多,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以提升突发事件处理效率,消除安全隐患,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基于此,中学校方有必要积极开展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治理工作,降低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中学校园突发事件概述
(一)类型
就中学校园突发事件而言,其类型具有多样化。首先,灾害类突发事件,如地震、踩踏、食品安全等。以食品安全为例,多数中学校设有食堂,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在校园和社会中造成人们的恐慌心理。其次,侵财类突发事件,在高中校园内部,学生财物丢失等,甚至涉及金额较大,其情节严重,对学校的处理有较高要求。再次,意外事件所占比例较高,如学生自杀、车祸、猝死、失联等。最后,校园暴力事件,如故意伤害、打架或群殴、害等。[1]
(二)特点
中学校园突发事件与社会中系列突发事件的特点一致。首先,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是出人意料的。突发事件通常以各种形式随机出现,其时间、场所、危害性等方面都难以确定,对校园内部产生不良影响。其次,中学校园突发事件具有破坏性,从突发事件规模、造成损失影响程度等方面看,其都具有破坏性。例如,打架或群殴是高中校园突发事件的种类之一,如若高中校方不能从根本上加强管理,则发生概率增加,既有损学校形象,又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三、中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原因
分析中学校园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可以发现,突发事件最开始多起源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琐事,但是最终发展成为校园突发事件,则与学校行政工作不到位有关。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在17~19周岁之间,处于人生的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发展尚未成熟,情绪波动较大,依赖心理十分严重,致使其心理防线十分脆弱,成为校园突发事件的导火索。但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困扰,就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引导学生排除负面情绪干扰,从而将校园突发事件扼杀在摇篮中。此外,通过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并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也能够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避免突发事件向不好的方向发展,继而使校园突发事件得到科学处理。例如,学生自杀的原因,大多由于感情受挫、学习或生活压力大等因素而引发的,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此外,侵财类等突发事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引起的;地震、踩踏等突发事件造成重大伤亡,是学生没有掌握基础急救技能,施救不及时的后果,增加了伤亡几率。[2]
四、基于校园突发事件的行政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急救技能培训
在校园突发事件处理中,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急救技能的培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突发事件的干预能力,降低人员死亡概率。首先,确定急救技能的培训项目,如人工呼吸、心脏复苏、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等。在培训过程中,积极利用校园内部有效的资源,为培训工作创造条件。其次,在基础急救技能培训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既对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指导实践演练。例如,进行火灾逃生演习,可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基础上,树立正确逃生意识。如此,学生在掌握基础急救技能的基础上,降低伤亡率。[3]
(二)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
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具有必要性,可从思想层面增强学生对安全的认识,有效减少校园突发事件。首先,积极将应急知识教育融入教学体系中,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救能力、互救能力。其次,在安全教育工作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再次,高中学校应注重创新安全教育宣传形式,有助于安全教育理念深入学生、教职工心中。最后,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三)制定应急预案
从校园突发事件看,高中学校建立应急预案具有必要性,有助于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将损失降至最低。首先,应针对常见的高中校园突发事件,作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策划。在此过程中,高中学校应以学校经历或其他学校经历的案例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预案。其次,高中学校组建应急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坚持“突发事件时保持联动、平时预防”的工作原则。例如,加强高中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从根本上消除校园突发事件的源头等,做好预防工作。在开展系列安全检查时,可通过抽查方式实现,并形成通报检查结果,保证预警机制的有效性。最后,学校应购置完善的应急设备,如消防设备、应急照明、应急通讯等。另外,完善责任制度,为工作人员提供约束性指导。[4]
(四)积极与媒体沟通
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学校方面行政人员应积极与媒体沟通,将事件原委阐述清楚,不应逃避。当前,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如若校方不能与媒体及时沟通,新闻工作者可能到处寻找突破口,容易将学校推向风口浪尖,使校方陷于被动。可见,积极与媒体方面进行沟通,是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的有效行政策略。
(五)积极总结经验教训
如若校园突发事件发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则高中学校应积极做好善后工作,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首先,学校积极组织会议,要求教职工、事故涉及人员等必须参加会议,通过对突发事件产生原因和处置方案的分析,对学校应急预案加以调整。其次,对突发事件处理结果加以总结,对先进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对存在失职渎职的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追究其刑事责任。再次,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源头进行彻查和有效清除,规避此类事件再度发生,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最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消除突发事件对学生产生的阴影,建议心理辅导工作方案根据个体而制定。[5]
五、结语
随着中学校园突发事件屡见不鲜,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给高中学校造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同时阻碍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所以,高中学校相关部门人员应加强对校园突发事件产生原因的分析,从根本上提出系列行政策略,消除安全隐患和规避问题。在行政实践中,学校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对学生加强基础急救技能培训;二是强化安全教育;三是建立应急预案;四是积极与媒体沟通;五是积极总结经验教训。
(作者单位为湖南省长沙市明达中学239班)
参考文献
[1] 方展画,王东.美国校园危机管理探究――兼论国内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11(04):42-46.
[2] 周文胜.高职院校校园突发事件的成因探析及应对策略[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7-9.
[3] 巫明川,郭宝林.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管理及应对策略――基于大学生手机上网视域[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7-8.
一、防火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①严禁学生将火柴、打火机、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学校。
②严禁在校园内焚烧废纸、树枝、树叶等。
③组织全体师生听取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④组织学生进行自护疏散、消防器材使用及紧急状态时切断电源、燃气源等演练。
⑤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是否能正常使用,并做到及时更新。
2、应急预案
①出现火警: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有效扑救,切断电源、燃气源,防止火势蔓延。
②迅速组织师生从最安全的通道疏散(不得组织学生扑救)。
③在实施第一、第二条款同时,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以求援助(火警电话必须讲清楚事发地点、所处地域、方位、火情种类等)。
④及时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必要时拨打120电话。
⑤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并上报。
二、用电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①对师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辅导并进行用电安全防范知识竞赛。
②定期检测校内所有用电器、电线、触电保护器,是否正常。
2、应急预案
①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
②遇有紧急情况立即用绝缘棒或非导电棒、棍击打,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
③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拨打120急救中心求援。
④在案发的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报告,以便组织施救。
⑤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三、食品卫生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①定期对食堂人员进行体检,定期请有关人员对师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辅导。
②教育学生不吃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以防食物中毒。
③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不挑食,少吃零食。
④做好学生中餐的管理工作,重视中餐的质量与营养。
2、应急预案
①发现有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情节严重的,立即送往医院诊疗并告知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