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

第1篇: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

关键词: 职高教学 农学专业 理论课程 学生素质

一、培养学生学习农学专业课的兴趣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教学改革家魏书生认为:兴趣像柴,可以点燃,而兴趣的柴,每个学生脑子里都存在着,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职高学生认为学习农业专业没有多大前途,内容是单调而枯燥的,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农业就是种地,不学也能看会。在这种情况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农学专业课程的真正价值。国际上高效农业都是科研成果的实践,现代农业并非传统农业,需要科技的投入。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切地领略到这种特殊价值的成功体验,充分挖掘实践功能。首先,在学生入学初,就进行必要的职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介绍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其重要发展趋势,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农学专业的科教片,参观科技示范户的生产经营,并组织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示范户经济效益的社会调查。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的情况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对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亲身体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农业技术有奔头,产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和振兴本地农村经济的强烈使命感。

二、造成职高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职高学生的消极、自卑心理严重,职高学生大多是从超负荷运转的应试教育中产生的亚失败者,少数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再加上主课长期以来所处的主角地位,往往认为自己被刷下来主要是因为主课,从而对学习这些科目产生反感;由于学习周期长,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期都有很多未掌握的知识点,这些误点的积累,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屏障,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步与能力的发展,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焦虑、畏惧和厌烦。职高学生大都成绩较差,特别是主课的成绩。在这样的群体中,缺少优秀的领军带头人物,没有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思维定势,缺少与职业的结合,一些教师仍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这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极不适用的。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营造一些不同的学习氛围,适当地设置一些讨论课、专题训练课和分组活动课等,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进行自由讨论,老师创设问题情境,按题目的难度,分基础型讨论课和提高型讨论课,课堂氛围较为宽松。在保证讨论音量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小范围走动,以便寻找合作对象共同探讨,讨论课效果较好,学生兴趣很高,学习积极性高。定期开展专题训练课,由于职高学生基础较差,即使是实验班的学生,仍然有很多旧知识的空白,因此上新课前或上新课过程中有必要补遗,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专题训练。目前,在实验班上,专题训练课的效果非常好,由于该课知识含量相对较少,题目的给出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因此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掌握。分组活动课:属课外辅导课,将学生分成10组,组与组之间的总体水平、平均成绩较为均衡。分集体复习和组内复习两种,每周四各组统一复习,回顾一周所学知识点,查漏补缺。其他时间各组由组长组织复习和安排复习内容,组长负责复习记录,周四统一上交。

四、重视农学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对于职高来说,农学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之一,应用现有农学专业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懂理论,缺乏基本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缺乏最基本的农业基本技能,不能主动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职高学生素质与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职高的农学专业课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有些内容确实很难理解,以致学生不愿意深钻,不仅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在职高农学类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照本宣科、课堂教学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考试考核内容陈旧老化等诸多弊端。笔者认为,把农业专业基础课放在专业技术课中讲授,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按照职业目标和生产季节组织农学专业教学,宜前则前,宜后则后,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交叉进行。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所学专业知识得以验证,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实际观察与操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理论课与实践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到田间实习,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使学生掌握最新信息,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真正将理论转化为能力,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怎样使用专业知识技能。此外,有计划地、有组织地让学生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的市场调查,让学生真正学到技术,培养热爱农业、善于钻研的优良品质,锻炼学生的意志,为培养专业技术打下基础。

在职高农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利用分层教学及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伊恩华.让职高学生在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J].中等职业教育,2010.

第2篇: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

摘要:会计因其专业本身的技能性和特殊性及就业容易这一特点,成为常年来各大高职高校的热门。但是,目前很多高职会计教学的现状并不符合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适用于社会。随着这几年,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其会计教学出现职业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从目前的教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育改革几个角度出发,预测高职会计教学的职业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职业化;应用型

近几年,在中国,无论是大学还是高职,会计无疑是每年招生季的最热门的专业之一。然而,在当前中国,高职的会计教育存在很多多年来我们忽略或轻视的问题,而这些正是阻碍高职会计教学发展的因素。如今,越来越多人提出高职会计教学应该职业化,通过改革,向社会输出真正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职业会计师。

一.高职教育的现在及问题

1.1.当前在中国的教学现状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既能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又拥有扎实地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既能熟悉会计业务,又能精通与会计业务有关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但是,很多高职普遍存在学生综合职业实践能力差。

近年来,中国的高职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高职学院的数量,学生规模、到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进步。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目前各高职都做了很大的教育改革,但是,由于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

1.2在中国主要存在的问题

A.学科体系的教育模式,忽略职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B.忽视身为会计应有的职业道德教育。

C.校外实践难以实现,校内实践内容单调。

D.师资队伍素质不够,缺乏“双师型”教师。

E.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二.今后的职业化发展趋势

2.1.职业化及其重要性

随着社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多的同时,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要求。而现实中,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心满意足的工作,用人单位找不到符合其要求的员工,这一矛盾正是突显了高职会计教育存在跟不上时代与现实发展的问题,职业化改革刻不容缓。目前,在中国,许多省级市级的重点高职院校正致力于教育改革,力图改变旧有的教育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其中,会计教学的职业化改革尤其引人注目。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基层、办出特色”。即是说学生进入高职后必须实现职业化,社会化和成人化等几大转变。在这其中,职业化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和将来要步入社会寻求发展的高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说,职业化是从事会计事业的个人,用人单位,乃至国家的重要竞争力。因此,会计教学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2.2.高职会计教育的职业化

目前,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职业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A.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会计实训课

将学生作为一个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员工看待,根据国家劳动部、社会保障部制订的专业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不同企业会计专业岗位的用人标准去设计教学计划。同时,兼顾核算职能和管理职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并重。

B.建设模拟实验室,实现手工与电算化模拟一体化

一些高职强化了模拟实验室的建设,解决会计岗位自身的职业能力训练问题,并且建立以ERP企业经营实战模拟沙盘为基础,同时纳入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校内模拟仿真实验室,从而实现手工模拟与电算化模拟一体化。

C.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设了较高职业化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吸收了一些企业会计岗位专业人员参与职业教育活动,或者鼓励专职教师竞聘企业专业职务,或定期深入企业挂职,从而实现师资队伍的职业化。

D.会计实训课的考核方式改进

改进了以往不客观的考核方式,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采用单人现场测试和职业资格证取得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E.强化职业意识教育

以往,高职会计教育时只注重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习一些尖深难懂的理论,很少注意到培养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而现在一些走在改革前沿的高职在授课时以职业价值观为核心,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培养为载体,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情感、职业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职业化程度。

三.总结

在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影响,高职的会计教学曾一直止步不前。职业化教育的理念,为我国高职会计教学提供了契机与方法。坚持高职会计教育职业化,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而现在,在国家和政策下,高职会计教学职业化改革正在如火若荼地进行,会计职业化发展趋势明显,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高职会计教学能真正走向职业化,为社会、国家培养出专业的职业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缨.积极实施会计案例教学法[J].发展研究,2005,11.

第3篇: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

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多方面问题。一是专业建设水平不高,专业条件建设受限。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行政化色彩强烈,农科专业大都是以传统农业形态分类设置,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高。因此,一些农业高校采取了“专业改名”的措施来吸引生源。二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创新型人才要求不适应,未来的农业人才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水平和跨领域的工作能力,成为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单一专业性的种植、养殖或者农业经济管理类人才,人才培养知识基础不扎实,复合程度不高,对未来社会和职业的适应性不强。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落后于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在学生的实习实践过程中,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车间、场所不让学生进,而校内又因资金缺乏建不起来,实践实习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造成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脱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举措

更新教育观念是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发展模式的基础,也是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先导。首先,要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来抓。这样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就能够以此为抓手,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优化育人的流程,丰富育人的渠道,充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其次,要进一步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础,个性化发展更是新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性要求。最后,要根据院校的不同层次和服务区域面向,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人才培养的特色。

在培养模式改革上,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加强通识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是国内外一流大学本科生教育的共识。我们要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同时要大力推进学分制、三学期制、第二学科专业等制度的改革,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个性学习成长创造条件。在课程体系改革上,坚持专业教学与学科科研的协调。科研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源”,教学是“流”。在课程体系改革上,坚持发挥学科的龙头功能,突出科研对于教学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坚持科研成果进课堂,结合现代农学学科发展基本趋势,扩大交叉型和前沿型课程,力求达到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同步协调、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协调、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的比例协调。在教学方法改革上,坚持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协调。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培养创新人才的思维方法、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尤其需要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要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研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第4篇: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

关键词 职业核心能力 人文素质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大多数学生学校生涯的终结,也是大多数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缓冲和预备。换句话来说,高等教育承载着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对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相较于中小学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相对开放和自由地多,但是这种开放和自由其实并没有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竞争乃至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高等教育亟需改革。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一项长远的任务,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改进,并不能一蹴而就,而从课程入手无疑是最现实、最有效的改革途径之一,而职业核心能力和人文素质教育恰恰是课程改革的两大重点。

1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

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其实并没有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虑,也间接地为学生顺利走向社会设置了许多障碍。

1.1专业课程设置泾渭分明,课程结构严重失衡

当前高等教育基于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课程,所有专业需要学习的公共课程仅仅有英语、思想政治、体育及军事等等课程,其与课程均为各自专业的课程或者是小类别公共课。例如理科和工科都需要学习高等数学课程,而文科专业并未设置这一课程。这样设置课程的好处是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自小学到中学以来的学习压力。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得不到提升,理科学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文科学生看不懂最简单的化学式成为了当前较为普遍的现象。对于当前社会来说,毕业生不必上知天文地理、下知矩阵概率,但是在多学科、多领域都有涉猎是这个时代的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

1.2忽视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落后时代

尽管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认为其属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专业也仅仅是从专业角度去考虑,而并没有真正地在教学中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教育。举例来说,思想政治和哲学相关专业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会让刚刚走进社会的学生感到非常迷惘,其四年乃至更多时间所学的内容在社会中很难直接应用,这就是学校忽视职业核心能力教育的重要表现。其实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我党和我国永葆活力不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如果在课程设置上能够更加务实,更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更大的帮助。

1.3过分重视知识,忽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

当前很多专业课程的设置都只教育学生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即便拔高层次,也只是让学生学到了更艰深的知识。对于实践与技能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育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出现越来越多问题的根源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的经验教训,但是“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在当前却并没有真正实现。除了实践的缺失导致学生在社会中寸步难行之外,“高分低能”也成为了社会对新一代年轻人的普遍看法,各种低素质行为出现在当前青年群体中,无疑是社会的悲哀,也是学校教育的悲哀。

2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问题研究

在进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的探讨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厘清相关的概念。所谓“核心”,顾名思义就是处于最重要位置,发挥最重要作用的重点内容。我们这里所说的核心仍然是学术范围内的核心,这种核心也与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所区别,更加偏重于理论方面的培养。而职业核心能力这个概念我们有两个层次的理解。第一个层次是狭义的职业核心能力,指的是不同职业不同的主要能力,举例来说,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职业核心能力就是能够正确、顺利地进行外科手术的能力;对于公交车司机来说,职业核心能力就是驾驭大型客车的能力。第二个层次是广义的职业核心能力,它是从所有的职业中归纳出来的,从事所有职业的人都应当具备的能力,我们常常将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和交流沟通认定为职业核心能力。本文研究分析的是二者的统一,也就是每个专业、每个职业相同的和不同的核心能力。至于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指的就是每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改革,以确保本专业学生更加适应未来该专业在社会中的要求,稳定掌握该专业及未来相关职业的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开发和改革应当遵循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则:首先是要有针对性。每个职业都有不同的核心能力,那么不同专业的教师就应当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即便是上文中所说的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等职业核心能力,在不同专业中也是不同的。其次要有灵活性。当前的社会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职业的特点也不可能一直没有变化。所以高等教育课程的设置也应当具有灵活性,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再次是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因为毕竟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如果教师以太过于前沿和艰涩的知识和技能去要求所有的学生,很可能不能得到好的效果。最后是要有现实可行性。也就是说一定要理论联系实践,教师教授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一定能够让学生未来在职场上获益而并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之上。

根据上述的原则,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设置应当包含以下的内容:

(1)应当加大学生的实践力度。大学最终是与社会和职场接轨的,想要学生真正获取职业核心能力,仅靠课堂上教师的教授活动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凭借社团活动等等模拟性质的实践也是远远不够的,这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职场体验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其中的精髓的。所以应当加强学生在职场中的实地学习,加深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解。

(2)应当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由于职业核心能力是一项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够真正掌握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能力,而实践不可能贯穿整个高等教育的始终,所以在教学模式上应当进行必要的改革。教师应当多设置一些场景教学方法,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也鼓励学生自发地进行思考,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什么是职业核心技能。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由于职业教育是一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自己的“悟性”的学习内容,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多去想,在思考中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必要时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引,再要求学生进行反思,这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何而来,从学生自身入手,让学生对这种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准确,为社会输送出更多优秀人才。

3人文素质课程改革问题研究

人文素质指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其由人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表现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精神风貌及为人处世的作风,是一个人内在的稳定的特质。人文素质教育自然就是以提升人的品格修养、精神作风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人文素质的教育在考试卷面上是体现不出来的,甚至在毕业的评价上也无法完全地体现,真正能够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果是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后,通过在工作单位中对领导、同事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和工作作风,在社会中遇到真善美和假恶丑时的看法与做法等等当面体现出来的。人文素质与学生的知识架构和技能掌握是独立的两个部分,是对于学生本人更为简单、更为直观的评价。

当前高校中人文素质课程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相关课程和诸如诗歌鉴赏、影视欣赏评析等等选修课程的设置来实现教育目标。但是仅凭这些还远远不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升和改革。

(1)应当加大人文类课程的设置。无论是文科、理科或者工科、农学、军事院校,都应当将人文历史类的课程加入到日常的教育中去。例如大学语文、世界简史、诗歌鉴赏等等课程应当设置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在考核上可以采取更加轻松的形式,但是一定要成为一种日常的、基础的课程,引起学生的重视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步。当然,由于学生的课程压力本身就较为紧张,一些课程的增加必然要降低另外一些课程的分量,或者是加重学生的负担,但是这却是一种必须要做的尝试和改革。

(2)应当改变现有的课程设置的体系。单纯地增加一些人文类的课程其实对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打翻现有的整个课程设置的体系,改变整个的教育模式。由于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教育,也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所以应当对学生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心理情感进行教育活动,而这些教育通过传统的课堂教育根本无法实现,只有通过开放性的小组讨论、表演展示、一对一交流等等形式才能够实现。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也能够让课堂教育和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相互结合,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加强师资力量的素质和能力。课程的改革归根究底还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师来实现,如果只有教学目标的改变、课程设置的改变,而教师没有相应的提升,那么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改革的目的。对于师资力量的提升,需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是为教师提供各种改革需要的先进的硬件设备,给教师创造出较好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激励,重视对教师本身人文素养的考察,保证教师的基本素质,才能够为人师表地教育学生形成较好的人文素养。学校还应当采取各种措施调动教师进行创新和改革的积极性,从而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4结语

直接针对就业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阶段的重要特点之一,而当前的社会对于就业者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职业核心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就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当前的社会瞬息万变,国际局势和国内经济局势、社会发展不可预测因素都太多,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史无前例地高,要想在当前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掌握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核心能力并且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形成需要高等院校以及教师的指引和教育。在“十三五”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的重要时期,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探索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改革,逐渐将课程的目标和重点放在职业核心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方面,为社会、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尚元明,朱新生.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2] 陈芳.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能力培养――法律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改革探析[J].文学教育,2010(11).

第5篇: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

(一)专业认同

认同是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专业认同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态度,也是是否喜欢所学专业,依据专业选择职业,认可专业及职业的价值,感到在专业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愿意接受专业及职业规范,希望把这一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目标等这些层面的和谐统一。

二、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感现状分析

(一)社会工作学生基本信息统计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法,选取了某大学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样本。本次调查共发200份问卷,有效回收176份,男生40份,女生136份,有效回收率为88%。并运用spss17.0对问卷进行分析。从收集的数据来看,参与本次调查的共有40位男生,占总数的22.7%;136位女生,占总数的77.3%。可以看出该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男女生比例有些失调。

在对学生是否自愿填报社会工作的的调查中,由图表1可以看出19.9%的学生是自愿填报的;80.1%的学生是被学校调剂的、他人要求填报以及从其他专业转入的,可以看出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大部分是非自愿填报的,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是自愿填报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认同感的主观态度

1、专业认知状况

首先,在本次对学生报考在专业前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程度情况的调查中,只有9.7%的学生在报考之前对社会工作专业比较了解,65.9%学生在报考专业前对社会工作专业不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因此,这可以看出在社会中人们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状况较低,大部分人对社会工作专业不太了解。

其次,在对学生对专业信息的关注状况的调查中,只有34.1%的学生对专业信息积极关注。整体来看,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信息的关注程度总体呈不太积极的趋势。

再次,在经过学习学生是否清晰地向别人描述社会工作的调查中,有56.3%的学生表示能够清晰地向别人描述社会工作,有43.7%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或不能清晰地向别人描述社会工作。这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对社会工作的认知情况有所提高,还需进一步加强。

2、专业情感状况

首先,分析得出只有34%的学生在重新选择专业时,会继续选择社会工作专业,有66%的学生表示不会以及肯定不会再选择社会工作专业。仅有20.5%的学生的家人和朋友对社会工作专业比较满意,可以看出该专业学生的家人和朋友对该专业的专业情感认同也不太高。

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仅有2.3%的学生对这个专业一直充满希望,有35.5%学生起先充满失望后来有希望,11.2%的学生起先希望后来有了失望,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情感认同总体不太乐观,但是经过学习有提高的趋势。

3、专业价值观状况

本专业的价值观也表示出了积极的态度,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对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持认同的态度。其中9.7%的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完全认同,80.1%的学生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大部分都认同。

4、专业行为状况

在对该校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专业课的作业完成度、参加实践活动的态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的参与度都比较高,71.6%的学生会比较积极主动的完成专业科目的相关作业,78.9%的学生愿意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80.7%的学生参加过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而且,在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时间活动中,55.5%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对时间活动的影响很大以及比较大。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学习有一定的学习劲头和热情,却不能说这源于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热爱。

5、对本专业的就业态度分析

在本次的176份问卷调查中,77.9%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有82.4%的学生认为就目前中国的状况来看,社会工作专业对社会的帮助不大以及没帮助;还有62.5%的学生认为现在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不高;但是,有59.1%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较有前途,可以看出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比较认可,但是由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的认可度较低,影响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感,使得学生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偏低。

并且34.1%的学生表示会选择考取本专业研究生,只有12.5%的学生表示会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工作,而48.3%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是否会选择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工作。因为大四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和就业所以做一下进一步说明,在选取的大四的35名参与问卷调查的样本中,12名学生选择了考本专业的研究生来深造自己,但是只有5名学生表示毕业后会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工作。毕业后选择“不会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工作”或“不知道是否会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工作”的学生中58.7%的学生因为对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工作的前途难以看清;21%的学生觉得这份工作所提供的待遇、条件不太理想;而且在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和毕业后是否会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工作进行交叉分析中,在卡方检验(显著度为0.05)的结果显示P=0.00

在是否自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和毕业后是否会选择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工作的交叉分析中,在卡方检验(显著度为0.05)结果显示p=0.124>0.05,因此在是否自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与毕业后是否会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工作,没有显著性相关。也就是说,可能有些同学当时并不是自愿填报的社会工作专业但是经过学习也可能会选择从事社会工作专业。这说明个人对专业的认同感不完全受专业志愿的影响,个人的兴趣更为重要。

三、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对策

(一)社会层面

1、积极响应政府颁布的政策,解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社会各界要认真贯彻自2006年至今,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颁布的关于发展社会工作的各项法规与政策。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要加大对社会工作的资金投入,开办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社工机构,提供更多的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工作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这样也使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从事社会工作专业,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不断提高社会工作职业化水平,加快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社会工作的认同感,要建立和健全社会工作的职业体系,完善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认证制度、从业资格制度、薪酬标准制度等等相关制度,逐步提高社会工作职业化水平,从而加快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3、社会各界加强社会工作的宣传,增强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

社会各界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手段,加强社会宣传,比如在每年的国际社工日举行主题相关的活动,开展社工节等相关的宣传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与群众的参与度,让广大的社会群众了解社会工作者到底是做什么的以及社会工作是一种什么职业,而且还能为社会工作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提高了,会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二)学校层面

1、创新课程设置,增加社会工作实践课程的比重,课程设置体现本地区本学校的特色。

在课堂设置上要更多地体现专业特色,因为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专业,应该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社会工作实践课程的比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更加深入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和价值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学校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资金支持,利用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

首先,学校要着力建设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验室。在实验室教学中,运用专业的方法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等等活动,使得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得到训练和加强社会工作理论的进一步理解,这也能提高学生学好本专业的信心。

其次,大力开展专业相关的课外实践的活动,该校也开展过不少活动,该校中一些学生已经建立一些专业相关学生社团,如,三农学会,一亩田社工协会等等。并且举办过一些社团活动,如社工节、精彩课堂进小学等活动,而且还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社工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笔者认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让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中并尝试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3、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每门课的特点展开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个案工作》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设身处地的理解求助者和社会工作者的感受;《学校社会工作》的授课中,教师让学生去联系服务对象,比如: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等,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服务方案,并展开服务等等。教师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相关内容影视文本,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三)个人层面

1、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学生要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或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对本专业的认识,接受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认真学习专业课程,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增强自己专业认同感。

2、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增加专业兴趣

一是要充分利用自己学校的资源,积极参加到学校的与社会工作专业的社团和协会中去。在开展的活动中,不断增强自己的技能。可以去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实习,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是笔者认为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的机构和社区实习,或者是自己去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去当义工。在实际的问题解决中,使自己的理论真正的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社会工作本质的领悟,增强自己的专业兴趣,从而提高专业认同感。

第6篇: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C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 2015 )02-0063-03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具备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相对高超的职业技能。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是当前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农业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不够

绝大多数的辅导员认为自己既非专业教师,又非行政干部,只是一个干繁杂事务、待遇又较同级专业技术人员偏低的工作者。由于认为地位不高,加之很多辅导员找不到可以实现的自我价值定位,以致辅导员岗位成为其它岗位的跳板,导致辅导员队伍中普遍产生职业倦怠现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责任重、压力大、不是理想的职业,表示不会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这种情况导致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无人才梯队、无经验积累,严重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建设。

辅导员政治理论水平不高

大多数年轻辅导员从业时间短、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缺乏理论的系统学习、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没有深入的了解、对当前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不太了解、没有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能很好地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运用相关专业的学科知识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辅导员职称晋升困难

辅导员的职称评审没有对应的适合工作特殊性的渠道,职称评审时的课时、科研等要求与专业教师相同,往往导致辅导员处于劣势。为了职称晋升,辅导员不得不在做学生复管理工作的同时兼做专业研究,势必影响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辅导员专业素质不高

农业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有工学、农学、文学、经济学、化工、美术等多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相对太少。现在辅导员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缺乏不同专业的背景的区别化培训,没有系统地掌握学生教育管理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对于学生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的问题,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教育学生,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效果自然受到影响。

农业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是高等教育辅导员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广西农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地方性农业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色,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不断深入。

按职业化、专业化要求确定辅导员的发展目标

一是培养辅导员具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学生感恩诚信教育、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等方面所需的学科知识背景及专业素质;二是培养辅导员队伍成为一支工作能力强、敬业精神好、胜任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队伍;三是培养辅导员个人(或团队)具备在学生工作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较深厚的专业知识,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成为学生工作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专家。

按职业化、专业化要求落实辅导员的招聘制度

学校按照1:200师生比优先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选聘辅导员。专职辅导员不足的,从党政管理人员和党员专业教师中选聘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者任兼职辅导员。

按职业化、专业化要求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学校制定了《辅导员管理规定》、《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指导意见》等文件,具体规定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同时,学校将辅导员分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资助等5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各专业领域的工作,通过明确分工促进辅导员在某一专业领域快速成长。

按职业化、专业化要求培养辅导员的专业素质

鼓励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学校鼓励辅导员适当承担大学生安全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党团课、形势政策教育等课程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打消辅导员与专任老师不平等的思想认识。

督促辅导员开展学术研究学校制定了《辅导员队伍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实施办法》,规定每年以每生10元标准划拨辅导员队伍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专项经费,要求辅导员主持或参与l项以上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项目,每学期提交l篇以上的学生思想动态分析报告,每年公开发表l篇以上的学生管理工作论文。

支持辅导员提高学位层次学校鼓励辅导员在职攻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向的硕士、博士学位,学校对获得晋升学位的辅导员给予相应的学费补贴。

鼓励辅导员参加业务培圳学校按照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对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每年举办“辅导员上岗培训班”、每学期举办“辅导员专题培训班”,不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工作论坛、专项学习。学校规定辅导员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5个小时。学校支持辅导员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规定辅导员完成具体工作学校要求辅导员每学期组织主题班会和主题团日活动不少于4次,随堂听课不少于5次,每月组织召开班主任工作述职、工作培训、经验交流等会议不少于1次,每周走访学生宿舍不少于1次,定期找学生特别是特殊学生群体交流谈话。每次班会、团日、听课、谈话要做好记录。

按职业化、专业化要求考核辅导员的工作业绩

学校每年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考核由学生工作处考评、系部考评、学生评议、个人自评与等四部分组成,各项的权重分配是个人自评占10%,学生代表考核占30%,系部考核占30%,学生工作处考核占30%。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学校对于获得“优秀”等次的辅导员进行表彰并优先提拔任用,对于工作表现较差、学生意见强烈的辅导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于考评不合格的辅导员则转岗分流。

按职业化、专业化要求帮助辅导员的申报职称

学校在辅导员申报职称上给予教学时数的政策倾斜,规定获得年度工作考核“合格”等次以上的辅导员,每周计2个课时教学工作量用于职称评审。规定辅导员评、聘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或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农业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实践取得的成果

经过两年的实践,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实践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

辅导员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两年来,学校共安排6名辅导员参加岗前培训、3名辅导员参加骨干培训、23辅导员参加深度辅导能力培训、9名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有6名辅导员考取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通过参加各类培训,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据调查统计,有103人次辅导员获得各级各类表彰奖励,13名辅导员获得行政职务晋升,学生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达到76.1%。

辅导员职称晋升得到提速

两年来,所有辅导员均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其中主持的校级以上课题达23项,以独著或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达37篇,辅导员的科学研究能力得到增强。加上,辅导员教学的工作量平均达60学时学期以上,获得年度考核“合格”等次以上辅导员给予2学时倜奖励,解决了辅导员参与职称申报所需课时数条件的瓶颈问题,使得辅导员职称晋升达到13人,年晋升人数是之前的2倍以上。

辅导员对职业满意度提高

第7篇: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

[关键词]师范专业 非师范专业 地方师范院校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088-03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等师范院校为积极扩大办学规模,增强自身的办学实力,也增设了许多非师范专业,改变了传统师范院校中只有单一师范专业的状况。这种情况无论是教育部所属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还是为数众多的地方师范院校,可以说是概莫能外。时至今日,在许多地方师范院校中不仅非师范专业的数量已经超过师范专业的数量,而且非师范专业在校生人数也远远超过了师范生的人数。因此在事实上,非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地方师范院校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类型

师范院校传统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主要有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师范院校新建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主要有经济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其中师范院校中开设农学与医学专业的学校相对较少,全国只有少数师范院校中设有这方面的专业。师范院校新建的非师范专业主要涉及的学科门类就是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这三大类。

当前师范院校中开办的非师范专业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依托原有师范专业开办的与原专业关联度非常高的非师范专业,其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原先的师范专业基本相同,只是少量的课程有差异,这种类型的非师范专业如中文文秘专业,就是依托师范中文专业开设的,其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师范中文专业基本相同,差别仅仅在于文秘专业把师范中文专业中的教育类课程替换成秘书类课程而已。第二类是依托原有学科大类创建的与原师范专业有一定关联的非师范专业,其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原专业大部分不同,这种类型的专业如法律专业,就是在法学这个学科大类下建立的,其专业的主干课程与法学这个学科大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大部分是不尽相同的,只有少部分课程是吻合的。前两种类型的非师范专业的学科门类都没有发生改变,与原先的师范专业的学科门类是一致的。第三类主要涉及师范院校中的理工科专业,新建的工学专业一般都是依托其原有理学专业来开办的,这些工学专业一般也是与其对应的理学专业设在同一个系(院)里。比如说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是依托原先师范的化学专业开办的,虽然学科门类发生了变化,但其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原来的师范化学专业还是有不少是相同的。第四类非师范专业不仅是属于新建的学科门类,而且这类专业是全新的专业,与传统的师范专业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渊源关系,彼此差异也很大。二者开设的课程几乎是完全不同的,这种类型的非师范专业主要是经济管理类专业。

二、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关系的现状

地方师范院校中,不同类型的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的关系也呈现出亲疏远近之分:前三种类型的非师范专业与相应的师范专业关系相对比较密切,因为学科属性相同或者彼此有渊源关系,二者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许多课程是重合的,同一系院里不少老师同时在给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授课;还因为同属一个系(院),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相关的科研方面彼此也有不少联系。第四类非师范专业,即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地方师范院校中一般都是新设的专业,而且一般都是独立设置新的系(院),因此与传统师范专业关系相对就比较疏远,可以说师范专业与经济管理类专业二者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师范专业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各自独立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二者基本上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鉴于前三类非师范专业都是从原来对应的师范专业发展而来的,与原来对应的师范专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彼此的关系不需要再行赘述,本文要论述的重点就是探讨第四类非师范专业,主要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与传统师范专业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一般人看来,经济管理类专业与传统的师范专业是完全没有联系的,因为彼此在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是大相径庭的,也就导致了当前二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但其实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看,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一方面从哲学上讲,事物之间是存在着普遍联系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与传统的师范专业二者之间也有联系的基点。师范专业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学校和师生,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和员工。看似二者研究的对象并不一样,但其实二者是有关联的:学校和企业本质上都属于组织的范畴,只不过是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的区别;而教师、学生和企业员工本质上都是人。这就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与传统的师范专业二者之间联系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经济管理类专业与传统的师范专业二者看似互不相干,但其实学科彼此之间也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在课程、教学与科研等多个方面。

三、师范专业教育改革需要非师范专业的支持和参与

1 师范专业的改革可以借鉴非师范专业的经验

长期以来,许多师范院校坚持“纯理论”的学术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长期分离,导致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师范生相对于非师范学生而言,教师胜任力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其实教师教育不能只在大学的“象牙塔”中进行,也必须谋求用人单位――中小学校的支持与配合。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非师范专业有一些先进和灵活的做法,比如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走“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路,或者是施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使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上述做法都值得师范专业进行改革时加以借鉴和参考。在一些师范院校的中高层教育管理者的推动下,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特别是经管类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但是二者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2 师范专业课程的改革需要非师范专业的支持

传统的师范专业是相对封闭和保守的,导致培养出来的师范生的观念也是相对保守和落后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传统师范专业课程的“老三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师范生今后工作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师范专业课程的改革在加强“师范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师范生长远发展的问题。鼓励师范生能够把教师作为终身职业,长期从教,就有必要考虑师范生长远的职业发展问题。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虽然我们不能简单类推说“不想做校长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因为这样说可能太过绝对,现实中确有许多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老师,他们不想争名夺利,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老师就是好老师,但是许多师范生还是希望今后能够走上教育管理的岗位甚至是做校长,这也成为他们的职业追求,这无可厚非。那么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或者是中小学校长,他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呢?不应当仅仅是具备教育方面的知识,毫无疑问,现代管理知识也是教育管理工作者和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的知识。因此,对于师范生,不仅要单独开设课堂、班级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独立必修课程,还要开设一些与中小学教育管理密切相关的管理类课程供师范生选修,诸如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等。这些管理类课程对于师范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对于他们长远的职业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而对于上述选修管理课程的开设肯定离不开经管类教师的支持,因为传统师范专业一般不具备这方面的师资。

3 师范专业相关的科研也需要非师范专业的参与

现代基础教育改革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师范专业科研的热点,特别是很多涉及教育经济、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比如说教育产业化问题、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中小学学校品牌的创建、中小学学校合并、教育集团化管理、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中小学人事制度的改革、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等诸多方面都是需要师范专业的教育研究者具有比较开阔的学术视野,不仅要熟悉基础教育的状况,而且也要懂得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相关问题的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进行上述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教育研究者可以向企业管理中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企业品牌的塑造、企业兼并和重组、企业集团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学习型组织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等相关方面学习和借鉴。因为企业一般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变革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管理的总体水平在各类组织中是比较高的,这也使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比较成熟发达,处于领先的水平。这些困扰教育界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少已经在企业界得到了解决或者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事实上,已经有不少教育研究者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了企业管理的一些原理和做法。对于一名学者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不可能什么都精通,因为毕竟“学术有专攻”,我国从事传统师范专业的工作者更是如此。因为如果让他们单独从事上述教育相关热点问题的研究,他们可能有点力不从心,如果此时有非师范专业,特别是有熟悉企业经济管理的教师参与,可以更好地解决上述教育方面的难题,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

四、利用非师范专业教育资源进行师范专业教育改革

当前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中已经不是传统纯粹的师范专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共同发展、齐头并进的局面。因此,师范专业也应该利用好非师范专业的资源和平台来进行师范专业改革,而不能放着现成的资源而不加以利用。

1 学习非师范专业的经验,进行师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师范专业要学习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灵活模式,加快师范专业改革的步伐。在这个方面,有些高校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广东省的广州大学已经取消“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界限,在学科课程模块基础上设置专业教育模块,促进了教师教育的专门化。师范专业也可以借鉴某些高校非师范专业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先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等到大三再分专业,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做法。鉴于现在许多地方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已经超过师范专业,师范专业已经不再是许多系(院)的主要专业,因此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来统筹安排所有学科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问题。这样就可以把师范专业也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在学生到了高年级再选择学科方向,此举可以解决当前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当然,这样的改革是非常艰难的,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

2 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可尝试开设部分管理类的选修课程

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课程体系应当进行改革,除了要增加教育类课程,如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比较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等等之外,笔者认为还应当开设一些管理类课程,除了可以独立开设课堂、班级、学校管理学这样一些教育管理学类课程,还可以开设一些与中小学教育管理关系比较紧密的管理类课程,诸如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等作为选修课程,供师范生选修,旨在能够开拓师范生的视野,为他们今后长远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管理课程虽然一般是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但事实上这些管理的理论是通用的,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企业,而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其中也包括学校。比如说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它也是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掌握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于中小学教育管理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对于普通教师,学习一些管理学知识,对其做好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工作也是不无裨益的。至于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心理学,师范生学习这两门课程也是很有作用的,其重要性也不局限于以后他们能否走向教育管理的工作岗位,即使作为普通教师,对于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也是有帮助的,因为师范生今后要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是有思想的人。对于上述管理课程的授课最好能够由那些既有管理学科背景又有教育学科背景的教师来担任比较好,这样授课会更具针对性,在讲授管理知识时可以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来讲,而不是一味讲授管理知识。这也要求我们能够吸纳或培养部分具有教育和管理双重学科背景的老师来参与师范专业的教育。

3 整合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资源,开展相关问题的合作研究

前文提及的诸多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许多都可以借鉴和参考企业的做法。事实上,一些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有关“卓越教师”和“卓越校长”的培训中,已经加入了企业管理模块的内容。因此很多涉及教育经济、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相关教育问题的研究,不应当由从事师范教育的老师单独来完成,而应该与从事经济管理教育的老师积极地合作,共同来完成,我们可以吸纳部分具有经济管理学科背景的老师来参与相关教育问题的研究。此外,也可以打破系(院)学科的限制,由从事师范专业的老师与从事经济管理教育的老师共同申报一些教育领域跨学科研究的课题,开展合作研究。这样就可以实现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优势互补,也有利于解决当前诸多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

第8篇: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毕业生 就业 调查提纲

一、引言

据统计,2010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比2009年增加11万,如果把往届生计算在内,则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产生结构性矛盾,普通高校艺术类学生在校期间花费较大,期望值高,使得就业矛盾更为突出。中国社科院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中的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为艺术类、生命科学类、医学、生物学和农学专业。如何有效地解决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摆在所有学生工作者的一大难题。

二、对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了解商洛学院2010届毕业生就业意愿,为研究提供真实数据和翔实资料,通过调查结果对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采取调查提纲(问卷)的方式,问卷的填写采取记名的形式,对即将毕业的艺术系2010届专科学生发放提纲203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回收率为81.93%,问卷分16到选择题(其中多选题6道,单选题10道)和1道问答题。

(三)调查内容

以商洛学院艺术系2010届毕业生为例,对毕业生就业单位意向、自愿从事职业的种类、期望的月薪标准、希望就业地区及城市、目前的就业状态、对自己就业的认识及对自己的职业五年内是如何规划的等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三、对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就业期望

1.就业单位

从统计结果看,被调查者(师范生)倾向的就业单位,第一选择是公办中学占86%,其次是党政机关占68%;公办小学占57%;事业单位占46%;其他占39%。而毕业生(非师范类)的第一选择是党政机关占85%;事业单位占85%,其次是国企占75%;外企占60%;公办中学占50%。(见图3-1)另外,在选择从事职业种类时,被调查者(师范生)选择最多的是各类学校教师占86%,其次是事业单位职员占75%;党政机关公务员占70%;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员工占18%;其他占18%。而被调查者(非师范生)选择第一的是公务员占70%;教师占70%,其次是事业单位职员占55%;企业操作员占45%;厂矿企业技术员占30%。

在薪酬期望上,选择1200~1500元/月的占50%以上,然后是1500~1700元/月占30%。

调查显示,学校是备受艺术类毕业生青睐的就业单位,但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民办院校,私人企业所占的比例却很小,而且大多学生在选择职业种类时偏重稳定、传统的职业,不太愿意从事技术要求高、波动大的职业。而在待遇要求上,绝大所数毕业生均能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艺术类毕业生安于现状,挑战自我、拼搏进取的能力不强,相对应所选单位部门其缺口较小,很难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供需不平衡,造成了就业困难。

图3-1 毕业生就业单位期望分析图2.就业区域

从统计结果上看,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陕西省占89%,其次是北京占50%;上海占29%;浙江占14%;广东占10%。城市类别的选择中,市级城市排第一占68%,其次是省会城市占67%;县级城市占60%;乡镇及周边占28%;县级城市郊区占10%。

调查显示,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还是以本区域为主,人才流动比较缓慢。另一个现象则是毕业生大多愿意回生源地就业,这跟选择的单位性质有关,毕业生对当地的情况了解较深,家庭人际交往能力较强,这也是主要原因。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好,给音乐、美术特长生提供了让其自由施展的空间,且就业岗位多元化,也是吸引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就业状态

1.就业途径

从统计结果看,毕业生希望解决就业的途径,第一选择是学校推荐占82%,其次是自主联系占61%;通过人才交流会占54%;通过人才中介推荐占50%;亲朋推荐占39%。(见图3-2)同时当调查到是否愿意从事营销服务类型的工作时,82%的毕业生选择愿意;是否愿意从事一般生产性工作时,68%的毕业生选择愿意;是否愿意从事技术管理性工作时,97%的毕业生选择愿意;是否愿意低工资实习积累经验,期满择业时,86%的毕业生选择愿意。

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学校推荐工作占首位,这会影响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状态,造成主体意识淡薄,等靠思想严重。同时人才交流会、人才中介推荐也越来越被毕业生所重视,这与就业部门开展就业宣传指导工作分不开。此外,需要长期提供实习锻炼的机会,改变毕业生传统的择业观,鼓励毕业生下基层,多参加一般生产性工作,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

2.就业现状

从统计结果看,在距毕业不到半年的时间里,65%的毕业生目前为止没有联系到单位,11%的毕业生等待专升本,8%的毕业生已联系到单位,7%的毕业生正在签约或合同,剩下9%的毕业生等待公务员招考。另外,86%的学生未参加招聘会,7%的学生参加一次,只有不到7%的学生参加两次以上。

图3-2 毕业生就业途径分析图调查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在距毕业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对就业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而且存在观望态度。希望学习再深造的毕业生也只占少一部分,这与艺术类毕业生文化课水平较差有密切关系,从而影响到整个艺术系的一次就业率。招聘会对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就业信息渠道,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大,影响范围较小,对毕业生没有产生应有的正面效应。

3.职业规划

从统计结果看,80%的毕业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10%的毕业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5%的毕业生选择先低工资见习积累工作经验,期满再择业;另外5%的毕业生选择踏实做好本分工作,努力实现理想。(见图3-3)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能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明白就业――择业――创业的内在意义。而且多数学生提出先积累经验,再选择职业,说明该部分毕业生思想成熟,了解工作经验在就业中的作用。

四、艺术类学生就业的建议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总体上不容乐观。通过对以上调查提纲的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为艺术类学生开辟一条更好的就业之路。

(一)加强艺术类学生实践锻炼

图3-3 毕业生职业规划分析图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实习实践指导工作方面已做过不懈的努力,但却没有根据各系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培训。艺术类学生因专业原因,需要全方位长期的实习实践经验,因此,学院可以为艺术类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如:举办大型文艺晚会,在让音乐类学生参演节目的同时参与晚会的策划与筹备。音乐类学生在校锻炼的机会较多,社会经验、待人接物方面比美术类学生具有优势,针对这一现象,学院也可以倡导美术类学生广泛参与学校校园文化标识设计,如校徽、校服、建筑、文化长廊设计,为其积累实践经验,在就业中更胜一筹。

(二)提升艺术类学生文化素养

艺术类学生中,大多由于文化课成绩差,在高考前几个月突击进行音乐、美术学习,这就为就业埋下了隐患。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自身期望值高,因此,高校应努力提升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掌握专业的同时,加强文化课及计算机、经营、会计等辅修专业的学习,增强就业技能;另外,加大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的学习力度,鼓励艺术类学生学习再深造。

(三)搭建艺术类学生自主创业平台

当前国内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严峻,应届毕业生应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危机,放低姿态,积极寻找就业机会。国家在创业资金、场所、培训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扶持,高校可以设立创业服务机构,鼓励和帮助艺术类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利用专业特长,开办音乐、美术培训班,考前陪练班等,为艺术类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及开业指导等。

(四)引导艺术类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就业;同时实施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在报考、录用、补贴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高校就业部门应大力开展国家优惠政策的宣传,积极引导艺术类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利用其美术、音乐特长,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五、结语

本文通过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强艺术类学生实践锻炼、提升文化素养、搭建自主创业平台、引导艺术类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四点对策,希望帮助艺术类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蒋乃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指导[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7.

[2]史梅,郑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9,6.

第9篇: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术学位;精英性;专业性

一、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

学位是学位持有人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而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的标志。目前我国的学位按照强调培养理论研究为主或是培养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主,划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1996年7月22日国家印发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对专业学位做出的界定是;“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水平相当的同级学位。

我国专业学位的出现是适应综合国力的发展对人才结构提出的要求。1981年5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使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真正与学位制度结合起来。当时高校师资和科研人员奇缺,因此那时设置的学位是学术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高校培养师资和为科研机构培养科研人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行各业都需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986年,国家教委发出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研究生培养规格单一,对实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既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也要注重培养应用部门的高层次人才”。该通知发出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始由单一型(学术型人才)向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转变。[1]

从1984年我国开始了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试点工作,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十一所高等工科院校根据《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建议》,在工学学士中招收工学硕士(工程类型)学位研究生,以培养适应工矿企业和应用研究单位需要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1993年2月,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改革研究生培养规格和类型单一的状况。博士生教育要努力提高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的后备队伍。硕士生教育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发展多种规格和多种类型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快专业学位的试点。”[2]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在中国设置第一种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此后又相继设置了建筑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随着专业学位种类的增加,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成为了高校学位体系中平行延伸的两种学位制度。目前已在法学、教育类、文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大类下设置了19个专业学位。

纵观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的出现及蓬勃发展既适应了国家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弥补了学术性学位缺乏应用性的不足,可以说两种学位从开始出现就有明确的定位,它们的平行发展,才能满足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二、我国专业学位的定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迈入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学术学位比重远远大于专业学位是重要原因之一。从上文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研究生教育初步开展时期,国家大量需要高校师资和科研人员,学术学位是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但进入21世纪,社会分工的细化,急需大量应用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仍然大量培养学术人才显然不符合需要,必然造成学术人才就业困难,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短缺的局面。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应扩大专业学位的比重。但发展的前提是专业学位应明确自身的定位,这样才能在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急剧扩张的前提下不至迷失方向。

生态学认为,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根本法则,自然界中的物种都有其特定的生存空间,才能良性循环,专业学位要明确定位,确立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有必要理清相关概念。

1.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

历史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当我们迷失在前进的道路中时,不妨回到起点,寻找事物的本源,了解一个新事物诞生的初衷,可以重新照亮前进的方向。我国专业学位从设置开始即是作为研究生学位体系的一部分出现的,虽然在之后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专业学士学位,但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仍是专业学位的主体。研究生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研究的是高深学问,因此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两者的不同决不在于对高深学问的探讨。而在于探讨的方法和侧重点不同。学术学位偏重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而专业学位偏重知识的应用和应用方法。学术学位偏重理论但不能舍弃应用,专业学位偏重应用但不能舍弃理论。理论是应用的基础,而应用则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两者统一于高深学问,把握了这一点就不会把专业学位视为学术学位的附属,甚至认为专业学位不过是降低了要求的一种硕士学位。同时也要在共同点之上明确两者的不同,西班牙著名高等教育家奥尔特加·加塞特认为:从真正严格意义上说,科学单指调查研究,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及其解决的办法等。因而,一旦得出问题的解决办法,随后依照问题的解决办法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是科学研究 [3] 。因此专业学位是以应用为主的学位,为获得专业学位中接受的理论学习是为了使应用具备扎实的基础,从而可以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进行应用和创新。而学术学位是以理论为主的学位,为获得学术学位而进行的应用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理论,并在应用中发现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简言之,对于专业学位,理论是工具,应用是目的;而对于学术学位,应用是工具,理论是目的。

2.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

专业学位进行的是专业教育。可以说我国的研究生培养都是立足于专业的,但这只是“分专业的教育”,而专业学位所开展的专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性。我国在建立专业学位初期,是命名为“职业学位”,后才改称为“专业学位”的,这一变化历程明确了专业学位开展的是职业指向性的专业教育,而非“分专业教育”。但专业教育又不同于“职业教育”,职业无需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只需要按照例规行事,而专业需要以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前提,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行事。当然职业与专业的区别是动态发展的,当一种职业日趋成熟,形成了自身的知识要求,并且是专业性的知识要求时,职业就发展成专业了。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日益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职业专业化,也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学位。目前,很多硕士学位在方向设置上既有理论方向,也有应用方向,这也正是相应行业应用需求不断加强的表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其应用性的不断深入,最终会产生新的专业学位。在我国,职业教育是由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而专业教育是由能够颁发专业学位的高等院校承担的。“职业教育”是针对某一职业进行的培训,传授的是技能。而“专业教育”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并能将知识创造性的应用到之后的工作中。因此,“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知识基础,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专业学位所传授和研究的仍然是高深学问,高深学问的发展规律正是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内容的把握,指导人类创造性地解决前进道路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专业教育”是通过帮助学生掌握高深学问,从而把握相关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创造性地从事相关职业工作的教育。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总结出专业学位的特点。

(1)精英性。专业学位的主体是硕、博士学位,即使在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已步入大众化阶段,硕、博士教育仍然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选择性。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精英的标准可以是多重的,但人数仍然是少数,因此需要挑选能够完成精英教育的群体,这是精英教育的选择性,尤其对于专业学位来说,它是针对某一专业的,因此更需要接受教育的人具备从事该专业高层次工作的综合素质。其二,探究性,精英教育是要培养能够在相关专业发挥领军作用的高层次人才,而不是普通人才。因此培养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已有的知识,更是要探究人类未知的知识。专业学位所要学习的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是因为高深学问是作为整体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割裂的知识是失去生命力的,任何一个专业学位都是在相邻学科的共同支撑下帮助学位获得者探究本专业的前沿问题。

(2)专业性。教育是一个永恒的概念,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的概念[4]。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教育的塔尖,发展至今,走过了人类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直至今天的信息时代,所积累的知识量之大已远远超过了中世纪大学通过博雅教育培育全才的阶段了, 因此专业学位的设置是必须的。专业学位的专业性表现在两点:其一,以职业为导向。专业学位的专业是现实生活中需要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职业,而其开设的课程也是针对该职业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的。学生要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系统知识的学习,使自己在该职业领域步入高层次职位,甚至能引导该职业的发展方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其二,应用性,专业学位必须以相关的高深知识为支撑,掌握本专业的原理,但同时要学位获得者将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学校的学习中专业性更多地体现为所掌握知识的深浅,而在工作中,专业性则更多地体现为能否创造性地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的定位是开展专业精英教育,培养有广博学问支撑,能够探究和解决本专业前沿课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三、我国专业学位的展望

定位可以明确事物的起点和方向,明确了专业学位的定位,就可以展望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发展前景。学位是学者个体通过教育活动追求学术的成果形式与社会通过管理活动对其评价认可形式的统一体[5]。这其中体现了个人、社会的统一,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的展望,就是展望专业学位如何通过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发挥专业学位的精英性和专业性。

1.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取得专业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在其职业生涯规划中,专业学位是通往高层职位的工具,是提供探讨高深学问的平台,对于获得专业学位的个人来说,专业学位发挥的是工具性作用。从笔者了解的攻读管理类专业学位的人员需要来看,他们更多的是把专业学位的学习看作是积累人脉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的机会。但对于社会来说,专业学位本身的发展也应提高到目的性的高度,所谓目的性就是其本身的发展就是一切努力的动因和追求。因为专业学位的精英性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而专业学位的专业性是一个行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前提。以美国为例,硕士学位中,专业型学位的比重大大超过了学术型学位。有关资料显示,全美所有硕士学位中,应用型硕士学位约占85%,学术型的硕士研究生只有约15%[6]。可以说该国强大的专业学位教育为其在多领域领先世界奠定了牢固的根基。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中国,应该把专业学位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统一,对于受教育的个体,通过专业学位取得职业生涯的飞跃,而对于社会,如何设置强大的专业学位体系本身就是新世纪必须完成的课题。

2.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学位类型的多样化不仅仅是国家发展人才的需要,也是学位申请者自身的需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求知的动机出现多样化,既可以是为职业做准备,也可以是为充实人生。即便是出于职业准备,人们对理想的职业也不再有一致的标准,职业生涯规划也完全因人而异,传统学位的出现更多的是考虑了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往往是什么行业紧缺人才就设置什么学位,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很少考虑到接受教育的是千差万别的个体,而是以职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似乎正缺了“人”的因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作为精英教育的专业学位教育要明确精英人才本就不是复制的,而是充满个性魅力的个体。因此专业学位要在前行的道路中体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即既发挥专业学位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作用,又尊重每一个接受专业学位教育的人的个体性,鼓励他们发挥在学业和工作中的创造性,成就充满人性魅力的专业学位。

参考文献

[1]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74).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6).

[3]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3).

[4]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