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

第1篇: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关键词:初中学校;食堂管理;师生

由于近期出现很多学生在食堂吃饭集体中毒的新闻,为了避免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我认为有必要规范食堂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师生的身心健康。

一、健全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食堂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落实岗位职责。首先,要建立健全的领导班子专门负责食堂的管理,并将其岗位职责落实到个人;其次,要建立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对学校食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并设置专门的食品管理人员,以保证食品的新鲜安全;再次,要健全食堂物资采购和验收制度,并将采购价钱在食堂门口公开,严禁胡乱收费;最后,要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在学生用餐期间,严格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出入食堂,以保证学生的用餐安全。

二、加强过程管理

为了给师生提供一个经济、营养、卫生、安全的饮食,学校要为食堂配备必要的设施,例如,餐具消毒设备;其次,加强食品卫生与质量的管理,在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学校食堂采购的各类食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并满足初中生对营养的需求,尽量做到营养均衡、搭配合理,并严禁使用过期的食物;再次,加强成本核算,严格控制伙食成本,学校食堂饭菜的定价应合理,最好进行明码标价,严禁私自提高价格,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要进行严厉处罚;最后,加强食堂队伍的建设。如,学校定期组织食堂人员进行体检、培训,保证他们具有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进一步保证学生的饮食健康,为学校食堂的用餐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强化监督检查

对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食堂的安全管理小组要不定期对食堂的饭菜质量、价格等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师生用餐的安全性。另外,学校还可以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评选出最受欢迎的食堂窗口,并为其授予荣誉证书,鼓励其再接再厉。

总之,要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就要建立健全学校的食堂管理制度,落实到个人责任,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加强过程管理以及监督检查,以保证师生在学校食堂用餐的安全,进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2篇: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一)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由于小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有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听不懂的现象,因此,学生遇到一些生僻的知识时往往不能理解,加上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不够,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只是按照教师的讲解,对各种知识等进行简单地学习,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二)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教师能力素养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教师队伍当前还有待壮大和充实,由于当前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完善,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当前,很多小学的教师都偏向于理论型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教育的普及程度较低。

(三)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不够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拓展,在教育过程中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是很多小学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当前很多小学教育过程中,对课外活动的拓展比较少,往往注重一些实践理论课程的教育,缺乏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外活动,一般都是进行课堂教育,而且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

(一)结合小学院校的教育目标,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对传统的教育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一个方面,但最基础的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思想,以保证和现代化的发展理念相符合。当前的小学课堂上学生缺乏积极性和生动性。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的限制,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及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在整体的教育观方面,应该本着宏观教育的理念,结合小学院校的教育目标,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从传统的以课堂教育为主的观念向现代化以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双重教育为主的观念的转变,使得教育过程变得更加规范、理想,最终促进小学教育实现跨越发展。

(二)提升小学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素养

小学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全能型人才是教育目标和方向。在宏观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加强学生的培养,应该从综合性角度出发,而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就成为影响学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对当前一些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不高的问题,首先应加强对教师能力素养的培养,建立高素质的教育教师团队。在任教之前要对教师的各项能力进行考察,对教师的专业性水平以及个性化能力素养进行摸底,不仅要招募理论性较强的教师,还应该要招募实践性较强的教师,确保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高尚的个人素质,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要给教师更多提升自身能力素养的机会,使他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三)加强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新时期,要积极适应新时期小学人才的培养需求,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尤其是要掌握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相应的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强化对知识的领悟,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要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能够顾及学生在知识的形成以及能力发展之间的差异,为教学带来了契机,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还可以采取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就是通过老师提供一些背景资料,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发现,找出问题和难点、兴趣点以及价值点等。此外,要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技术的应用,如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要安排学生进行讨论、表演、互动学习等,以小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育,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理论教学形式,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相结合,使小学教育实现现代化,提升教育的感染力。

(四)加强小学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课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更多的乐趣。比如,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后开展一些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剧比赛等活动,还可以组织英语听力、英语技能大赛等,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写作的素材与灵感,能够学会用自己的观点去阐述对生活的理解。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去感受祖国的自然风光、花草树木以及小溪河流,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大自然中欣赏景观,也可以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在小学自然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实训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小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对各种课程的兴趣,从而可以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自我思考的能力,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第3篇: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一、目前小学思想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思想德育教育的发展不可能毫无破绽,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小学思想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德育目标更多地倾向于抽象化。在我国很多学校,领导以及班主任并没有对德育以及德育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他们看来,德育可有可无,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使得具体工作中会出现诸如重视智育轻视思想道德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德育内容缺乏科学性。新课程指出,德育的内容必须要符合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要能够符合主流社会的需要,不然,德育管理就只能是流于形式。最后,学校并没有很好地与家长交流。大部分家长都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练习,能够帮助学校以及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加强小学德育管理的相关建议

1.充分认识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管理可谓是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以及挑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学校管理者以及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德育管理工作,要能够勇敢的接受挑战。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育都面临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问题,就学校而言,并没有彻底解决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反的,在大部分领导者看来,德育管理工作是一个软化的目标,这使得领导会更多地将心思放到智育上面去。为此,人们必须认识到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2.小学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管理

第4篇: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学;外语教学;管理改革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外语在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保证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能够跟随时代的脚步,稳定自身的发展,则需要对外语教学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以保证外语教学的质量,并提升人才的质量,为社会输出大量优秀的外语人才。

2当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2.1外语教学管理方面的认知偏颇

当前,我国的高校内部对于外语教学管理的方式看法不尽相同。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衡量外语学习质量的重点在于外语考试的成绩,因此科学的管理体系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只有教师强化外语学习和应用的渠道,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不断突破自我才是外语教学应当具有的形态。而校方则认为外语教学管理的重点不在“教学”而在“管理”上,只需要管理好教师和相关教务人员即可。这种认知上的分歧使得教学管理过程难以展开。

2.2教学部门与管理部门沟通不足

我国的教学管理体系大部分都是自上而下的校、院、室三级管理模式,校级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整个校园的宏观指导工作,同时下发统一指令;院级则需要进行组织管理,并通过制定具体的教学要求完善教学模式;而室级则负责实施具体的教学工作。然而由于教学管理层与基层教师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体系,导致了三方的共同效率不佳,进而导致教学质量降低[1]。

2.3教学过程缺乏监督和管理

部分高校在制定教学目标并对其进行具体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监督体系,使得教学过程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在松散的管理制度之下,一些教师在教学方面出现了明显缺乏积极性的情况。尤其是在当前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条件之下,有的教师为了缩短备课时间,直接下载网络上现成的教学课件,而这些课件往往与教师的教学大纲不符,因此,教师只能照着课件来教学,学生无法将教师的教学大纲内容与教学课件的内容进行统一,最终导致外语课堂教学实际效果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情况。

2.4教学过程的评价手段单一

我国的外语教学长期受到“哑巴式”教学的困扰,在高中教学中,应试教育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外语的学习仅止于“纸上谈兵”,无法熟练运用口语进行对话,而外语学习的重点便在于与他人交流,单一的评价手段反而使学生不能客观地掌握任何一项外语。

2.5教师和学生的定位过于死板

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师生关系已经逐渐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时代转变为了师生平等,共同探索和学习的时代,但是教师和学生当前的关系仍然十分僵硬,学生只能在课堂上看到老师,而在课下与教师的互动很少,进而造成了二者之间理解不良,沟通不畅的情况。

3深化高校外语教学管理改革的建议

3.1强化各体系之间的协调沟通

由前文所述,在学校的管理系统当中,教学部门与管理部门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沟通手段。为了强化学校间的管理,将校、院、室三者进行完整地统合,需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协调沟通的平台。为此作为上层建筑与基层之间沟通渠道的院方就担当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进行外语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外语系要定期且频繁地收集外语教研室的相关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向变化,并通过总结和分析的方式定期向校方进行上报,在上报的过程中要保证上报材料的准确有效,以方便校方对其进行总结,并定下教学大方向。

3.2优化外语教学评价机制

高校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学校,首先要保证教学过程中引入更多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细化能力测试、扩展试题涉及面、激昂课堂活跃度纳入日常考核等方式取代传统的单一以笔试成绩确定教学评价机制的方式。在进行教学评价机制改善的过程中,将口语应用能力作为教学评价中的重要一环,细化教学评定的条件,将口语、笔试与卷面整洁程度等都设为评价机制之一,同时将课堂活跃程度按照一定的比例转化为相应的绩点,并在进行试卷设计的过程中提升试卷内资讯的时效性,促使学生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范围。通过周密地计划和组织,能够大幅优化外语教学的评价机制。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师资队伍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进行师资构成时,校方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招募优秀的教学人才,以改变当前我国高校中师资年龄普遍较高的问题,建立精锐的新一代青年外语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使师资队伍年轻化,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能帮助其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其教学经验,并为其提供各种深造的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就学校的原有师资力量而言,通过培训和讲座的方式软化老教师的教学思想,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最新型的教学方式,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2]。

3.4提升教学弹性,实行自由选课制度

高校生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校方要在管理方面有松有紧,提升教学弹性的意思是学生有权利在完成校方指定的教学流程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课程主动安排,提前或是延后完成本科目学习的一种结业方法。由于外语专业所涉及的各种语言语系不同,学习过程中的难易度也不同,再加上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学力差距,因此其学习的流程和弱项也不同。通过学生自行选课,并利用这种方式完善自身的学习能力的方式能够大幅优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校方还要对优秀毕业生进行奖励,提前帮助其联系优秀企业进行实习、或是给予其各种特权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优化教学管理的质量。

第5篇: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分制;学籍管理

学分制作为教育模式的一种,它是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目前,很多地方医学院校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开始全面实施学分制。笔者作为地方医学院教务工作者,主要是从事学籍和学分制日常管理工作,结合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情况,来谈谈医学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相关问题。

1.学分制的学制与修业年限

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一般情况,学制和修业年限要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考,实行弹性学制,凡基本学制为四年的本科学生允许在3—7年内修读,凡基本学制为五年的本科学生允许在4—8年内修读。同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因各种原因需暂时中断学业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者,可予休学,保留学籍。每次休学时间为1年,从入学到毕业的年限不得超过第四条规定时间。

2.学分制的课程标准与学分计算

2.1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部分: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即通识教育课,指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教育课;选修课包括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包括素质拓展课、基础拓展课和专业拓展课。任意选修课分为语言文学类、社会科学类、工程与信息类、生物与医学类等;实践课包括专业见习、课间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是必须学习的重要教学环节。

2.2学分计算。学分是表示学生学习量的单位,最小计量单位为0.5。学分包括规定学分、特殊学分和奖励学分。规定学分是修读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含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所获得的学分;特殊学分是修读形势与政策教育、军事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等课程所获得的学分,共5.5学分;奖励学分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等活动而设置的学分。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学分最高计10学分。为更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实行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免听、免修、奖学金评定、修读双学位教育专业、提前毕业的重要依据。

3.学分制的考核与成绩记载

学生应当参加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成绩及学分录入学生成绩库,并归入学籍档案。考核课程门数按下列方法计算:凡跨学期讲授的课程,按每学期一门课程计算;凡单独设置的实验、见习、实习和其它实践教学环节,各按一门课程计算。考核成绩的评定:必修课采用百分制,选修课采用二级制(合格、不合格)。经考核,成绩合格者,获得该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获得学分。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考查两种,可采用笔试、口试、操作、答辩等形式进行。考试课程由教务处统筹,院(系、部)等开课部门安排;考查课程由院(系、部)等开课部门组织实施。

公共体育课的成绩根据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体质健康测试等综合评定,评定不合格者应当补考。因身体健康情况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经本人申请,院系审核,体育部批准,教务处备案后,可免上体育课,但应当参加体育保健课。

学生应当按时参加考核,如确因患病(需附指定医院的诊断证明)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应写出书面缓考申请,经院系批准,教务处备案后,允许缓考。缓考课程的考核随补考进行,缓考成绩按正考成绩记载。缓考不合格不再安排补考,视课程性质可重修或重选。无故缺考者不得参加补考,必须重修缺考课程。学生必须持有效证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考核,考核时应遵守考核纪律,严禁作弊。学生违反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的,该课程以零分计,并给予相应学籍处分。作弊者,取消学士学位授予资格,不得参加补考,必须重修,并在其学籍档案中注明“作弊”字样。

4.学分制实施中的选修与重修

4.1课程选修。学生应全面了解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在学业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按照本专业每学期开课计划进行选课;学生第一学期不进行选课,按学校统一编排课程表上课。每学期第14教学周为学生选择下学期选修课程时间;课程一经选定,原则上不得变动。确需退选或改选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办理退选或改选手续。学生必须参与并完成选定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未办理选课手续或选课后未参加考试者,均不能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原则上,选课人数低于30人的选修课程不开班,由教务处在网上通知学生改选其他课程;学生提前修读课程,必须考虑课程的衔接情况,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院系和开课部门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学生不得修读低于专业培养要求的课程,对于需要多学期开设才能完成的课程,应连续修读;如有多位教师同时开设一门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情况自主选择授课教师。

4.2课程的重修:必修课考核不合格但≥50分,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合格必须重修;必修课考核不合格且

参考文献:

[1]周清明. 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

第6篇: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促销管理》一课既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极具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学生须认真学习该课程的原因有三。其一,学习促销知识是进行促销管理、促销策划的基础;其二,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种促销工具是提升营销水平的必要武器;其三,现实中的促销活动与我们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教学内容分析

《促销管理》一课主要由促销工具、促销渠道、组合促销、促销策划和促销人员培训等教学内容组成。该课程共介绍了直接折价、附送赠品、奖励、会展、竞技活动等十余种现实中常用的促销工具。对于这些促销工具的学习,主要从促销形式和促销内容两方面入手。其中,各种促销工具的应用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如何进行促销策划是本门课程的难点。对于这些促销工具本身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真正能够促进产品销售,达到预期销售目标的不多。因此,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只是单纯学习促销工具而缺乏实践应用,很难真正懂得如何合理的、恰当的应用这些促销工具,课程的学习仅限于表面,缺乏实质。对于课程的检验,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完整的促销策略方案,而促销方案制作好坏与前期的专业学习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的学习任务,首先就是掌握好这十余种促销策略。

三、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严重滞后。现实中的促销管理类书籍能够作为教科书、学习参考书的非常少,且内容严重滞后;侧重促销工具文字介绍,实训内容设计甚少,学生仅靠书本,难以满足学习需要。

(二)教师课程组织意识不足。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按部就班,喜欢使用教材中现成的案例,课堂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结果是学生积极性差,参与度低,教学效果甚差。

(三)缺乏针对性实操。一个促销策划方案的好坏不能从书面文字进行判断,只有在企业的实践应用才能加以检验。如果学生们单凭想象而脱离现实情况,或根据任课教师的指定的某一类企业进行促销策划,而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并不熟悉,做出来的促销方案可能会看上去很美,而不具备可操作性,那就失去了促销策划工作的意义。

四、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转变教师职能,将教师从课堂教学者转变为课堂组织者。高职院校教师务必要转变观念,将从过去的主讲人转变为课堂主持人,将过去的听众转变为现场演员,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转移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组织、教学指导等工作。

(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采用“项目”法和五步教学法。1.项目教学法。即教师在备课时,可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将各种促销策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并完成预先设计好的实训项目,实现促销管理知识 “点”、“线”、“面”的有机结合。2.五步教学法。即将教学过程分为“学”、“测”、“议”、“解”、“悟”五步来完成。

(三)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国家高职教育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实践教学非常必要,尤其是在《促销管理》这样的课程应多与企业联系,了解企业实际营销状况,积极参与企业促销方案制定工作,从而近距离接触企业,了解企业。例如: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参加的2010年的东风“风神杯”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等,既让高校学生认识了风神,也让风神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观察未来车主,帮助打开未来市场之门。

五、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

基于以上分析,该课程教学改革方向,应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等方面入手!

(一)教学形式方面的改革。1.单位小组合作制。即将各班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每组一般不超过5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训任务,实训得分即为小组人员得分。并要求每个小组有队名,口号和队歌等,一方面让学生领会团队合作精神,在快乐中学习;另一方面提高实训项目完成质量;2.先案例点评,后实务操作。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引导学生点评促销案例,然后寻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再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应及时指出问题。

第7篇: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校、理念

一、前言

学校人本管理是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当代素质教育应当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学校管理模式。传统管理理论在观念上表现为以物为中心,把人作为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控制与约束,压抑甚至是扼杀了人发展。在管理制度上,强调管理的模式化、制度化、组织化,注重秩序的稳定与保持,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与创新。在管理方法上,强调命令与服从,缺乏民主与参与。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忽视人的价值,不利于人的发展和教育创新。人本管理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从而实现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人本管理是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它是把人作为管理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人力资源,服务于学校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而进行的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原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人、发展人。文章指出人本思想是当代一种重要的哲学理念,人本管理更能体现学校管理的本质;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更是教育改革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分析了传统的学校管理在管理观念、价值取向、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提出了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构想,阐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管理本质的根本体现;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并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实现学生、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校长素质的提升与自我发展是学校实现人本管理的关键,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保证等观点。笔者在文中把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理论与上海中学学校管理的实践相结合,运用文献法和案例法,围绕所工作的上海中学学校管理的实例,特别是上海中学国际部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所作的创造性的教育管理实践,讨论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理论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实践意义。希望通过对理论的深刻研究、探讨,对实践的认真梳理、归纳和提升,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论真正落实到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去,努力创设一个高绩效的合作型的学校,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同时,同样必然关注个体的发展,把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的个性发展和成熟是主观与客观不断适应的过程,是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所以学校管理者应为教职工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例如,让青年教师参加新教材培训、继续教育等各种学习,提高和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只有建立符合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要求,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便能得以充分发挥。因为,他们将会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能促进自身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三、管理就是服务

人本原理强调管理以人为中心,管理是为人服务的,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是人本主义体现的基本理念,必须渗透于学校管理活动之中。在学校管理中,师生是管理主体,尊重他们的权益,理解他们的价值,关心他们的生活,并且提供可靠的途径,创造优厚的条件,使他们在学校中得到发展,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这样才会赢得师生的满意,也确保了学校健康发展,形成学校为师生服务,师生为学校奉献的良好局面。

四、营造人文环境

环境的育人功能不言而喻。真正优美的校园环境,应该是“目中有人”的环境,崇尚自然,同时又以人为本。一切着眼于师生的发展,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在营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的同时,和谐的人际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进而自己生活得也愉悦。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应做到:⑴倡导说真话、做真人、办真事,切莫造“假”,使教师处于一种公正、公平、真诚的氛围中。⑵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各自的长处和闪光点,恰当激励,使教师始终在良好的心境下工作。⑶尽力为每位教师提供展示自己和学习的机会,从而体现其自身价值,使大家在学校感觉更充实更愉悦。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师提供调节心态的时空。如通过工会组织开展元旦联欢、教工趣味运动会、乒乓、象棋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给老师们的学校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

第8篇: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思想品德教育是现在义务教育中重要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文化、纪律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要抓牢学生在学校中的德育管理,同时还要规范校外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不够受到重视

对于小学的德育,我们的教材内容不够明确,大部分教师还是认为对小学生的智育高于德育,因此,并没有对德育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囫囵吞枣。当然这样现状的形成与院校领导及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也有关系,这是对德育知识的欠缺。

2.德育内容不够创新

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时代的不同有不同的要求,要适用于当今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德育内容应该都是不同的,应适用于时代的发展与实践。而现在学校德育内容大部分还是照搬传统内容,只是把德育视为工作任务,教师没有深入讲解,学生没有认真思考,这种缺乏与时代沟通的教育必然不会取得更高的效率。

3.家长与学校联系不够密切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些太过成人化,不能切合小学生的年龄层,脱离了实际情况,这样的现象更加限制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发挥。而网络信息的全面化、普及化和渗透对学生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日益显著。同时,由于父母的工作太忙与学生交流过少,以及部分单亲、留守儿童等问题,使得在德育方面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不够密切,没有给学生良好的德育环境。

二、相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

学校应该更加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不仅是对学生,还针对教师,只有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认识到德育培养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可以开展关于教师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内容的讲座,把思想品德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放在重要的地位,做到智育与德育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新一代人才。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家长与老师的联系也可以通过网络密切起来,一起沟通如何帮助学生在校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在开放性的网络中合理运用互联网。

重视德育课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努力与配合,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更加细致地进行这项工作,为国家培养新一代的栋梁人才。

第9篇: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旅游管理 教学改革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层次定位不清晰

目前很多院校对高职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层次认识不清,毕业去向定位不准确,导致教学工作的重点错位,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目的混淆。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多年从事本科教育管理,他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哪一个层次、哪一种类型的人才,不十分清晰。因此,不能正确地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教学管理中更多的以本科教育管理模式去引导,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了本身的优势。

1.2 教学管理问题

1.2.1 课程设置方面

一是定位不当,高职院校没有形成适合自己要求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不稳定,专业知识结构不符合市场需求。二是学科理论的内容结构、逻辑顺序与岗位实践的渐进过程不一致;三是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以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理论课基本占85%,大大束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学效果也欠佳。

1.2.2 学生实践层次较低

目前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无论是短期的见习还是毕业顶岗实践学习,主要都集中酒店的一线服务岗位,而且也并没有达到轮岗实习,实践学习的内容比较单调,实践学习的层次不是很高,实践学习的单位比较单一。很多的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不高。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缺少细化目标。

1.2.3 校企合作没有深度

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企业看中的是学生的廉价劳动力,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双方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不多。目前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合作单位较多,但学校未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1.3 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师资应有区别,目前较多学校更注重教师的学历,较少的考虑他们的经历。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少,只能达到15%—20%。很多高职学校的一线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一般都没有旅游职业经历,对行业缺乏了解,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性相对较弱,不能成为实践教学活动的好导师,这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以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11位任课教师中真正有旅游企业工作经历的只有2人。

2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效果

2.1 清晰定位学生的培养层次

旅游行业本身对一线就业人员的理论水平要求不高,所以高职院校更应顺应旅游市场需求,在学生培养层次的定位上着眼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管理中恰当引导,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2.2 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2.2.1 充分体现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①明确岗位定位,突出能力导向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应以培养旅游企业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既要注重学生服务技能的提高,又突出对本专业中基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知识必需够用为度,以强化应用和技能为重点,以技能立业。

②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工作中可以运用的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操作示范、管理游戏和实习锻炼,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像我院在全院推广的案例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技,让学生通过网络、录像、图片、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学习,了解国内外旅游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我院在2007年已在全院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在全校推行多媒体教学。

③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地域性

旅游活动是在一个地区发生的行为,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演变具有各自特色。另外学生在就业时也会更多的选择学校所在地,所以在旅游课程教学内容应十分重视地域性。例如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青岛,日本韩国游客在旅游市场中有一定比例,因此学校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计划上做了变动,把日语和韩语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了市场需求。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实行双语教学。

④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

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与旅游企业的合作,让他们参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让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旅游管理人员提出建议。在教材编写方面可以与旅游企业合作进行教材开发,使高职学校的教材更适合实际需要。

⑤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在制定实训课教学大纲时应根据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完善实训报告和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特别是实习基地建设。

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接受正规的操作训练,同时又能感受到旅游企业氛围。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可以使学生有高规格、稳定的实习场所,学生可以直接接触企业、接触社会,弥补校内实践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而且能够使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使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针对性。

⑥在课程考试考核上进行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考核可以考虑多使用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学习。目前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已把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纳入了课程考试改革的范围内,采用的形式是笔试与操作相结合,笔试占20%,操作占80%。

2.2.2 以证书导向,推行“多证书”制度

“多证书”制度是指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取得学历证书和各种技能证书。这种制度使高职的教学工作目的更加明确。教师创造性地教;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我院自2006级开始就对学生推行“多证书”制度,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进行理论学习还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要取得相关的辅助证书,使学生在就业时增加了应聘砝码。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高职要采取措施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 “双师型”、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一是聘请旅游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二是要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旅游企业或行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选派教师去国内外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三是在进行教师的招聘时,应更加注重应聘者的旅游企业工作经历。

参考文献:

[1]陶红.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2]余伯川.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9).

[3]吕芳.谈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商场现代化,2009,(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