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知识范文

生活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活知识

第1篇:生活知识范文

一、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

1.寻找“生活原型”。数学,在本质上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数学知识都可以在显示生活中找到其“生活原型”。这将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例如,在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挖掘这样的生活原型:爸爸对儿子说,“我像你那么大时,你才4岁,当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就79岁。”那么,现在爸爸多少岁?儿子多少岁?显然,爸爸与儿子之问的年龄差距是一个不变量。通过分析知,这个年龄差既等于儿子的年龄减去4岁,也等于79岁减去爸爸的年龄。在此基础上,引入两个未知数x、y,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这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

2.捕捉“生活现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实例服务于数学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引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准备在教室后面的场地边建一个面积为50平方米的长方形自行车棚。一边利用教室后墙,并用已有总长为25米的铁围栏。请你设计,如何搭建较合适。这样的引人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去主动学习。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设计“生活情境”。注重设计一种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情境化的知识背景,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如在教学“尺规作图”时,创设这样一种情景:在旷野上,一个人骑马从A地到B地,半路上他必须在河边饮马一次(A、B两地在河的同一边),他应陔怎样选择饮马点才能使所走的路程最短。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尺规作图”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使“作垂线”“轴对称”与生活实例有机结合,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平时,教师若能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勾勒出生活画面,创设生活情境,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二、强调“生活知识数学化”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能够用数学的观念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改造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问题背景,是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必要基础;而对生活化的问题背景进行数学化处理,则魁发展和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以及应用能力的关键。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宝应百货商店服装柜在销售中发现:“宝乐”牌童装平均缚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迎接春节,商店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减少库存。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童装每降价1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2件。1.要想平均每天在销售这种童装上盈利1200元,那么请你帮助商店确定一下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元?2.如何才能使商店每天获得最大的利润。

分析这一问题时,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引导学生将这一问题化归为“方程”和“函数”问题,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2篇:生活知识范文

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安全知识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知识一

一、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二、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xxx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十五、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十六、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十八、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二十、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用湿毛巾衣物堵门缝,发求救信号等救援。

知识二

1、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处。

2、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放下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

3、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4、如使用的是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

5、如使用的是外置式干粉灭火器,则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6、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7、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火源。

知识三

(1)报警时拨打“119”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

(2)要说清是什么东西着火和火势大小,以便消防部门调出相应的消防车辆;

(3)说清楚报警人的姓名和使用的电话号码;

(4)要注意听清消防队的询问,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对方明确说明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电话;

第3篇:生活知识范文

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密不可分。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规律,其中也包括人类自身,这使得“生活联想”在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它借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生命现象的了解,用真实的语言,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形象化中理解生命现象的定理、定义、概念等。用此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成功有极大的帮助。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追求课程目标是,教师应该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方法对课程加以描述。“生活联想”便是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的体现。学生个人的经历、体验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加以运用,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来源于实践生活。生活是灵活多变的,那么对知识的传授和吸取也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可以用生活搭建知识与学生的桥梁,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反过来用知识去指导实践。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将课本教材中缺失了生命的知识重新恢复其活力,使学生从中充分享受研究与发现的乐趣。但“生活联想”不是凭空的想象,也不是把生活上的经验往课本内容生搬硬套,而是通过事物的相近性,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教师将生活引入课堂,通过对生自学成才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的思想,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借助新教材的优势,引入生活联想。我们可以依据新教材,课前布置一些与生活有关的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生活,然后把生活中的问题带入课堂中与教师共同解决。第二,用常识引入生自学成才联想。课本中的每个知识点都与生活常识密不可分,而学生对生活常识的兴趣往往大于对课本内容的兴趣,这时教师把生活常识引入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常识联想到知识,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把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经历,也有不同的经验,这些日常生活积累下来的经历和经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让学生充分运用这笔财富,主动深入课堂。这要求教师首先了解学生所知所感,联系课本提出与学生生活的有关问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然后再根据科学知识找出他们的不足。这样既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又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第四,运用实例,建立生活联想。生活中有很多的实例,看似与课程无关,但是只要仔细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师就可以用形象化的事物来解释抽象的事物,加深学生的理解,促使他们认真听课。

第4篇:生活知识范文

一、让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生活化”。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只有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我先给学生讲种地的过程:“先播种,然后浇水施肥,田间管理,最后收获种子;来年又是播种,浇水施肥,田间管理,最后收获种子……”,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2、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两次比赛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又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20-97=120-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 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妈妈带了12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7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在120元中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3元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让数学回到生活为生活服务,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让数学知识的运用“生活化。

学习就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2、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3、加强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通过上述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学生获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在这个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在生活中用。

第5篇:生活知识范文

福建建瓯——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版画是这座闽北文化重镇的一大特色。把版画引入校园成为校本课程,是我们成功的校本课程之一。如今的孩子们热衷于卡通画临摹与创作,对版画学习似乎没有兴趣。对少数美术兴趣浓厚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走进版画学习中来。而对于大多数学生,他们选择学习的爱好由三方面决定:父母之命、个人兴趣、好朋友学习的方向。版画走进课堂,必然应从自身通俗易懂的特点出发,挖掘其自身魅力,让孩子们了解它,喜爱它,从而自觉地研究它。

从生活中来——让学生会带着旧有知识走进课堂,到生活中去——学生将旧有知识+新学知识用于版画课程的学习,其画面的表现内容都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场景。怎样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其感受版画创作的乐趣。

1 感悟与发现

新课程引导孩子关注感受美感的多样性,以材料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生在材料语言和造型语言:找适合自己的切入点,以转变和丰富版画的语言,增加其艺术表现力。着重于学生感受能力的,强调学生从被动的接受主动、积极地拓展自己个的艺术语言,启迪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各种材料(包旧物品)的质感和纹理的表情特征,广泛收集和体验各种材料的直观效果,并体现、运用于版画中。如用三合板为底版的自然纹理效果,增强了画面的审美趣味;如用了破草席,用了废乒乓网,用了纸条编织手法,将一个部分整体粘贴了细线,在纸上用刻刀进行了刻挖等等,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无疑是增添了画面的艺术情趣,版的肌理与印痕产生的审美趣味丰富了版画的表现语言。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技术与方法

版画不同于学生一般使用的彩笔画那么简单方便,其操作更加复杂,需要对材料不断地加工处理。从版材上我们选用KT板作为版材,它的便捷性使学生在学习时一学就会,不需要去加工处理。KT版材制作工艺的探索步骤可以这样进行:首先,在KT板上画好底稿。其次,用刀、各类大小不同的笔刻作,从中主要掌握凹或凸印版画的刻制工艺,最后,印制。

KT版材,它的便捷性相对传统纸版画来说给了我们一个认识材料语言的极大自由度,这无疑给纸版画创作带采了新的空间,带来了版画语言拓展的多种可能性。KT版在刻版、印制充分发挥了材料的作用,使KT版版画表现更加丰富与多样化。 KT版版画创作在特有的语言表现中凸显独特的艺术魅力(如图2、3)。

3 审美与创造

一幅好的版画,除了材料本身的奇趣与美感,艺术的巧妙利用和处理更为重要,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了解与感悟,根据画面的整体构思,进行“变废为宝”式的运用,一定要“刻意而为”,而不完全是由着学生的“随兴而至,随意而来”。 《 小小剧社》中,主体的人物形象运用了油画的堆积法,观众则直接采用了平涂法,并运用统一底色,这一切都形成了一个十分整体的对比与和谐关系,从而产生了生动的艺术效果(如图1)。这样一些画面艺术关系与要素的运用,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对比与选择去体会和发现,并不断掌握画面的组织原则和规律,从艺术的角度去调度画面的一切关系,像一位高超的厨师,把一切的原料用合适的火候调配得精美无比。教师的这种教学引导作用,不会妨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反而会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艺术的境界,自由而大胆地开展创作的活动。

儿童富有创造的天性,美术教育活动有利于小学生的创造火花变为现实。如图2的作品名称,为《美丽的小区》,表现新农村的建设中家乡的变化,作品造型简洁,点、线、面对比强烈,直达主题,构图饱满且有张力,背景中的建筑、天空、地面与人物身体表现形成了对比。再如图3《别吵了》,人物形象概括,儿童化造型强烈,背景KT版的机理的巧妙利用使得画面呈现了二者优势互补,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有耐人寻味的观察点。通过不断欣赏KT版版画,提高对KT版版画作品的认识,小学生在KT版版画研究性学习中,进行生活经验与作品内容的互相交流,在加深对KT版版画认识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实现一种双向建构的过程,同时也为小学生日后在创作KT版版画中提高艺术表现创造力奠定了基础。

4 操行与品性的培养

第6篇:生活知识范文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前可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例如,一进超市,我们直奔水果柜台。哇!五彩缤纷的水果琳琅满目:红彤彤的苹果、金黄的桔子、肥硕的西瓜、红色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的紫葡萄……这里是水果们的聚会,水果们像是三军仪仗队,在接受我这位元首的检阅!不用说,我让妈妈给我买了好多!接着我们来到牛奶柜台。太好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里正在进行的是特价销售活动——买一大瓶红枣牛奶可以半价再买一瓶。“如果买四瓶这样的特价牛奶,能节省多少钱呢?”妈妈意味深远地看着我。我马上晃着我智慧的小脑瓜运算起来:一大瓶红枣牛奶7.5元,买四瓶就相当于买两瓶正价奶和两瓶半价奶,正好花费三瓶正价奶的价格:3×7.5=22.5(元),那么可以优惠30-22.5=7.5(元)呢!机不可失,心动不如行动,我马上把运算结果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看着我,点了点头,夸奖我是个小小理财家。作为奖励,妈妈买了四瓶,省了7.5元呢!

二、联系生活实际,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形,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再回到书本上来。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师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过程如下:1、说关系。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等又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2、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少岁数?(24。)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3岁,那老师几岁呢?(27。)27也是一个数量,那大3岁是什么呢?引出是关系。3、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11。)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张,那老师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告诉你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了各种关系,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在这节课中,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所面临的问题。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

第7篇:生活知识范文

【关键词】数学化生活化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数学来源于现实,富于现实,用于现实。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较少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能解决与这些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学习和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不很利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以下我的几点体会:

一、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各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一家有几个人啦?有几个兄弟姐妹呀?比一比你和你同桌谁家人口多?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的说出结果,需要数一数,比一比。再如,生活中常用各种种知识;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合理安排时间及购物等。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真正走向生活。

例如教学第二册数学“元、角、分”这节内容,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到商店了解一些商品的价钱和观察购物付钱的情况后,在教室里开展扮演“角色游戏”――“小小商店”,让每个学生带一些书本、铅笔、卷笔刀、橡皮及玩具等,标上价格,作为商店里的货物。由五个小组各选派几名学生做营业员,其他组员做顾客,教师发给“顾客”一些各种面值的纸币。然后到“商场”进行买卖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就让学生回忆买卖货物的经过,编出应用题。这样,把学生组织到游戏活动中来,承担一定的任务,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学数学的重要性,同时感到自己的知识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二、思维训练“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首先让学生观察到各种车辆的车轮是圆形的,接着把它们的轮子分别改为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模拟出它们一路颠簸的情形,这时学生个个捧腹大笑,在熟悉而轻松的氛围中产生了问题:“为什么圆的轮子不会颠簸,而其他形状轮的轮子会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车轮”这一司空见惯的事物,引起了学生浓厚的

兴趣,探求问题和积极性空前高涨。

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的简便”中,有这样一题195-96=195-100+4,学生对减去100时还要加上4,难以理解。这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爸爸带195元钱到商场买一件价值96元的衣服,他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钱票(应把19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4元,(应加上4元),所以,多减去的部分应该加上。这样,抽象的运算了具体的经验支持,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三、应用题训练“生活化”

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是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数量关系后再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在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5支20元,水仙花3盆36元,牡丹花4支2元。”问:妈妈想买来既漂亮又实惠的花来装饰客厅,请你帮妈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加,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第8篇:生活知识范文

【关键词】 物理课堂;学科趣味;物理现象

经调查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反应,他们有时候在物理课上听不懂教师讲解的物理现象,虽然公式可以掌握,但是一到做物理试题就迷茫,找不到解题思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出现的问题。从部分学生的反馈来看,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物理成绩的提升,因此,如何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有趣味性,急需教师找到教授物理课程的方式、方法。

一、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根据学科的不同特性将学科划分为文科和理科,作为理科学习的重点学科,物理课程是高中教学的一门重点学科。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是一个入门阶段,学习的物理知识相对简单,但它是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基础的。到了高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是系统的物理知识,知识难度相对较大,于是就有高中生反映物理课程听不懂,物理试题不会做。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新课程内容中要求在物理课程增加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实例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接受抽象难懂的学科知识,同时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搬上课堂,让课堂变得更有趣更生动,让物理知识更简洁明了。

二、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搬上高中物理课堂

1.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

第一,联系生活。物理课程中的很多物理现象是来源于生活的,如何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可以将教材中抽象的物理例子替换成生活中容易发现和理解的物理现象。

例如:在学习“弹力”时,教材对“弹力”的解释的相关概念非常抽象难懂,包括与弹力相关的形变等知识,学生仅仅凭借对概念的理解很难明白具体是怎么回事。这时候教师可以将生活常见的关于“弹力”的现象引入课堂,如橡皮筋可以来回伸缩就是因为存在弹力,如此的解释之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变得更为具体形象,也就更容易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回到家之后动动手,找找身边有弹力的事物或者现象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如此的教学能更形象更生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解释现象。为了更好地解释物理现象的成因,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搬上课堂,边演示现象边解释原因。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将需要用到的材料告知学生,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份,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演示。比如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让学生用力挤压装满水的塑料瓶,这时候连接细管的液面会发生变化,这就解释了教材中的“形变”的知识。动手动脑的同时学到了物理知识,也让高中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2.将社会现象引入课堂

素质教育要求实践教学要与时代接轨,引导学生与时俱进,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和社会事件。其实物理课堂就是一个联系社会生活的课堂,很多重大的社会事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教授学生物理知识。

物理课程涉及自然现象﹑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它所研究的是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运动规律,这就不难发现,其实在生活中很多社会事件都蕴含物理知识。如神州飞船的发射成功,这样的社会事件学生并不陌生,教师可以利用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如为什么火箭需要竖直发射?为什么宇航员必须平躺在飞船当中?宇宙飞船是怎样“变轨”的?老师可以利用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以及学习物理的热情,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认知。

3.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印证

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印证,举一反三。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引导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灵活地运用。针对很多高中生存在知识运用困难的情况,教师需要在解释物理现象成因的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联系生活实际,找到生活中蕴含有这些知识的生活现象,并能够独自合理地解释这些现象。

比如在讲力的作用这方面知识的时,教材中的案例教师通过实验展示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对知识一定的了解,之后让学生自己去联想生活中有哪些体现这些知识的生活现象,也可以利用练习题的形式,如汽车爬坡、坐过山车等需要用哪些力的知识来解释。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解释学到的知识。丰富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三、结束语

将生活现象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也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对于学生来说确实存在难度,如何将难度转化,将抽象的知识简易,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是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

参考文献

第9篇:生活知识范文

关键词:细胞呼吸;色素;稳态调节

一、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选用“创可贴”、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为伤口创造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有利于伤口愈合。

2.生产各种酒、味精,是利用酵母菌、谷氨酸棒状杆菌等的无氧呼吸,然后进一步加工而成。

3.作物栽培过程中要及时松土,目的是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稻田需定期排水,否则会因根系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腐烂。

4.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不会因剧烈运动发生的无氧呼吸积累过多的乳酸而使肌肉酸胀无力。

5.种子只有处于风干状态才能储藏,这样做能使种子的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如果种子含水量过高,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使种子堆中的温度上升,就会进一步促进种子的呼吸,使种子品质变坏。

6.在水果和蔬菜的保鲜过程中,常通过控制呼吸作用来降低其代谢强度,达到保鲜的目的。如某些水果和蔬菜可放在低温条件下或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或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措施来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从而使整个器官的代谢水平降低,延缓衰老。

7.大棚蔬菜需要控制温度。通常情况下,在阴天或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从而减少作物对有机物的消耗。

二、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方面考虑

1.光照: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进而影响其暗反应。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就能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例1.通过一年多茬种植,延长全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达到增产的目的。例2.生产上适当间苗、修剪、合理密植等措施就是为了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达到增产效应。

2.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生产上提倡施用有机肥或温棚内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以促进暗反应,直接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

3.温度: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有关酶的活性。生产上大棚内白天适当提高温度,以提高蔬菜光合作用的强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以降低呼吸作用的消耗,便于有机物的积累。

4.叶龄:叶片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绿素的含量、叶片的有效光合面积不同,因而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也不同。所以生产上在农作物、果树、花卉管理后期要适当摘除老叶和残叶,以确保光合作用的高效性。

5.水: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缺水既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进而影响其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引起光合作用的产物减少;同时又会导致叶片气孔关闭,限制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因此在生产中要合理进行灌溉。

6.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N、P、K被称为农业三要素,分别作用于植物的叶、根和茎。其中N和P是构成蛋白质、核酸及ATP的元素;K参与糖类的转变和运输;P是构成细胞膜及各种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Mg是合成叶绿素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生产上要合理施肥。

(二)从不同色素对可见光的吸收情况不同方面考虑

绿叶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温室大棚种植花卉或蔬菜时应选择无色塑料薄膜(因为日光中的各色光均能透过),使光合效率最大化。

三、稳态调节在生活中的应用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现举例如下:

1.空调病: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为空间相对封闭,造成空气不流通,导致病原微生物滋生,加之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体适应不良,容易引起鼻塞、头晕、打喷嚏、耳鸣、乏力、四肢酸痛等症状。建议尽量少用空调,通过多开窗通风来降温。

2.组织水肿: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的量增加,即组织水肿。引起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这时组织液大量吸水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当毛细淋巴管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回流到毛细淋巴管而使组织液浓度升高,从而导致水肿。

(3)细胞代谢过于旺盛:使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4)营养不良:当血浆蛋白减少或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减少时,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5)肾小球肾炎: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引起血浆浓度下降,组织液浓度相对增大,吸水能力增强。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若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组织水肿,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

综上所述,生物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学好生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