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猜想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到他们现在面对怎样的化学情境,从而在化学情境中找到探究目标.如果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猜想,从中找到需要探究的化学知识.
例如,在讲“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时,在学生做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污水.有的学生认为,污水有什么好观察的?污水不就是脏水?教师立即向这些学生提问:这水是怎么脏的呢?是什么因素让它脏了呢?你们能通过观察分析出来吗?学生受到教师的启发,运用观察的方式了解污水被污染的原因.学生经过观察发现,污水中有大量的杂质,这是物理污染;水中有一些藻类,意味着水中有微生物,这是生物污染;水面上漂浮着油污,这是化学污染.为了进一步验证分析的结果,学生用鼻嗅污水的气味,用手触摸污水……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随便看看要研究的化学物质不叫观察化学事物.化学观察的意义是指,带着某种目的,应用各种方法去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只有学会了观察,才能提出猜想,从而找到探究化学事物的方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观察的方式了解需要研究的化学物质.学生只有充分地观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猜想,为探究化学事物打下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做化学实验,在实验验分析化学现象.学生只有学会应用化学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实验现象得到化学结论,才能在化学探究中获取化学知识.
例如,在讲“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时,在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污水被污染的原因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净化污水呢?学生结合刚才的观察及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简易的净化污水的方案.学生用一个塑料可乐瓶子作为容器,将可乐瓶子倒置,由下至上填充污水净化物.如果污水从上流下,污水要经过如下净化环节:第一道净化环节――纱布、小卵石,这是过滤较粗的杂质;第二道净化环节――纱布和石英砂,这是过滤微生物和较细的杂质;第三个环节――纱布和活性炭,这是吸附水中有毒的物质和有机物;第四个环节――纱布和膨松棉,这是再次过滤杂质.通过上述实验,学生净化了教师给予的污水.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学会观察化学现象、给出化学问题的猜想后,引导学生应用化学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化学问题.学生只有学会应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才能在探究过程中找到化学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修正能力
有些学生在完成化学实验后,就觉得自己完成了学习任务,不愿意再学习化学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评估实验、修正实验,使学生在自我评估的过程中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修正能力.
例如,在讲“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时,完成上述化学实验后,有的学生认为已经完成教师给予的实验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现在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只靠上述方法能够完成污水的净化吗?如何才能净化被重金属污染的污水呢?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个化学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完成上述净水环节后,只是完成了所有物理过滤的环节.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在水中投入明矾,就能够完成水的净化全过程.明矾的化学分子式为KAl(SO4)2・12H2O,明矾净水的原理为KAl(SO4)2K++Al3++2SO2-4.明矾在水中能分解出两种水离子,而Al3+极易被水解,应用Al3+水解的原理可得:Al3++3H2O=Al(OH)3(z体)+3H+.这样,教师引导学生评估实验、优化实验,学生进一步对化学问题产生猜想,促使学生应用化学实验探究化学知识.
关键词:化学; 提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52-002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经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两位科学家无疑想说明同一个道理: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在我国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质疑氛围,激励学生提出问题
人本主义认为,要使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首先必须使他达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学生处在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中,他才不会害怕表现自己,他才能积极地思考问题、有效地发现问题和大胆地提出问题。教师应该真正相信和尊重学生,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允许学生犯错误,使学生相信自己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敢于大胆质疑。
1.激励学生敢疑、敢问,给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培养的是求同思维和习惯思维,即“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这是最适应应试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最大的缺点:使我国大部分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书本上的都是经典,老师讲的必定正确,对书本都不产生怀疑。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难以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其结果往往会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思维途径狭窄、呆板,而易误入死记硬背的歧途。
提出问题就是向常识挑战,它是刺激人脑积极向上的有效方法。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并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的学习感受和见解的机会。使他们在“一事多论、一知多用、一题多解”的学习活动中迸发智慧的火花,“不唯上”、“不唯书”。教育学生对各种权威不盲从,大胆质疑。如对课本进行质疑,课本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概念、规律并不严密。对各种媒体进行质疑,有些报刊杂志经常犯一些科学错误,教师可有意识地让学生纠正。对权威进行质疑,如分子、原子、离子是否真实存在?原子核带电是否属实?在习题讲评中质疑,该题是否有漏洞?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励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学生,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从而激发提问的热情;碰到冷场时,教师要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居里夫人说过:“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鼓励,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训练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果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会失去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有些学生所提的问题不是本节课要讲的,或不是现阶段要求掌握的,甚至是教师不能马上回答的,这时教师不要盲目地打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钻研的积极性,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以共同学习的心态来要求自己,并鼓励其他学生向这些学生学习――大胆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向传统、向权威挑战。
2.保持好奇心,养成提问的习惯
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保持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就成为了教师、家长的重大责任。
学生时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代。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这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有利条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并加以正确地引导,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在做卤素的性质实验时,学生已完成了碘水中分别加入苯和四氯化碳的实验,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现象后清洗仪器时,有一组学生无意中将上述两支试管的液体混合后振荡,发现上层呈紫红色,就提问:“当往碘水中加入苯和四氯化碳时,溶液会不会分三层,各层的颜色又如何?”笔者及时把握住机遇,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这组学生大胆思考,发现问题,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展开讨论。随后笔者作了归纳:肯定不会分三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苯和四氯化碳在振荡后会溶在一体,溶液分两层,至于苯和四氯化碳层在上或在下要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多少,如苯多则在上,反之则在下。当学生参与表达的机会多了,提出相关的问题就多了,自尊和自信也就随之而来。
二、教给提问方法,形成学生提问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提出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学生不能提问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提问,从哪方面去提问。指导学生提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把课堂提问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就是多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学时把学生每两个人变成一组,让他们互相提问回答,每节课可抽查3-4组,并规定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能重复。每次抽查可以按学习稍差的学生、中等学生、优秀学生的顺序进行。就像考试做试卷一样,先易后难,很有艺术性地使每一位学生顺利通过抽查复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1.引导学生模仿提问
学生模仿能力很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根据某一知识点进行示范提问,然后再出示同类型的内容,让学生模仿提出问题。
2.教给学生常规提问
就问题而言,整体可归纳成以下四个方面,即认知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析性问题和创新性问题。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常规性提问,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认识性问题(即是什么)。如化学中的一些概念、一些术语等都可提出认识性的问题。
(2)分析性问题(即为什么)。如金属与水反应有什么样的规律?怎样去设计反应的装置?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探究分析知识的来龙去脉而提出的,属于分析性的提问。
(3)评析性问题(即怎么样)。在学习钠与水反应时,学生会问如果放在酸中应该先与什么物质反应。放在盐类溶液中是否可以置换出不活泼金属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理解评判而提出的,属评价性问题。它是分析性问题的延伸。
(4)创造性问题(即怎么办和怎么变)。即学生针对知识点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做法和设想。如化学中的一题多解;对别人的问题或意思提出异议和对某个事物的改进等都属于创造性提问。
3.指导学生根据学科特点提问
根据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学科的基本提问方法,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1)针对课题提问。如氯气教学中,氯气溶于水后,溶液中到底有哪些微粒呢?
(2)针对文章的重点或难点提问。如有学生问:为什么金属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会有两性呢?
(3)针对各部分之间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提问。如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与高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联系;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初中的解法和高中物质的量学过后再解题时有什么联系。
(4)引导学生从不同解题的方法提问,化学习题中的一题多解,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解法中找出不同的等量关系,也可以从不同解法中找出它们的联系。
(5)引导学生从思维的矛盾中质疑。如在学习物质的量时,有学生问,当单位为g.mol-1时,为什么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恰好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离子质量?
4.鼓励学生随机提问
随机提问是学生提问能力展现的最高层次,它主要是针对讲解、提问、讨论、实验等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而随机提出的问题。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学生随机提问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利用好胜心,鼓励随机考查提问
学生自己明白问题的答案,也提出考一考其他同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由于学生个性中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迫切希望得到承认和赏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肯定),希望充分地展示自己,所以,当他的提问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时,会有一种成功的自豪感,从而更加激发他学习和提问的积极性,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教育学角度来讲,有学必有问,有问必先学,而且会问就一定会学。学生要想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必须先认真学习,积极的思考。学是问的前提,问是学的发展,要想问得好,必须先学好。同时,问题的分析解决,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它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探索发现更高层次的问题。由于学生是随机考查式的提问,而且是面向全班同学,强烈的好胜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也会激发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解答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利用求知欲,鼓励随机质疑提问
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结构无法得到答案,而提出问题来寻求帮助。学生的质疑,一般不是无端而发,而是大脑经过紧张的思考、分析后,仍不得其解而提出的,它是深入学习的起点,也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新开端。学生的质疑经过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得以化解,不但可以获得新知,还会体会到一种十分愉悦的情感,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加积极地探索发现新的问题。
(3)激发灵感,鼓励随机独创提问
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的课堂情境,减少各种因素的限制,让学生各抒己见,有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别人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异议和独特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努力激发学生的灵感,尽可能提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和独特见解,甚至引起争议。
三、提高自身素质,推动学生提问能力提升
1.提供“提问题”的环境,留给学生多一些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要加强学习,有能力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和提问的时间,每节课至少留5―10分钟时间给学生总结和发言,往往这短短的5―10分钟是学生提问的黄金时间;其次,布置作业要“精”,让学生在课余有充足的思维时间,避免为了追求考试成绩而大搞“题海战术”,限制学生的多向思维。多注重具有开放性和设计性的作业,也能较好地拓宽学生的思维。
2.加强双基教学,让学生具有质疑的基础
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才能提出有见地的问题。在双基教学中不能只重结论,教师要明白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知识的发展脉络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更好、更快给学生建立扎实的双基基础。双基教学中,教师应多启发学生展示问题,能够找到造成学生困惑的真正症结所在,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或探索解决问题。教学中能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合理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通过不断感受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产生问题意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教师要拥有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
化学是以实验为手段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学生学习化学是以观察物质及其变化为特征的。因此,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呈述几点浅见。
一、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
学生之所以比较喜欢化学实验,是因为他们觉得实验现象直观、新奇、好看。但喜欢并不代表会观察。比如,在演示实验中,如果不加指导,有的学生常常出现无目的、无要求、无方法、漫不经心地观察的情况,有时还出现只注意那些感觉新奇的或有强烈刺激的化学现象,而放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现象。因此,在学生观察实验之前,首先应让他们明确实验目的,弄清楚在实验中必须观察哪些现象之后,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有关的事物上,从而得到观察的目的。
二、学生的观察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有选择性
“整体观察”是指对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实现物质变化所使用的仪器装置都要进行检查。只有通过整体观察,才能有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感性认识,便于从中找出物质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点。从而形成整体概念。
应把观察的整体性和选择性结合起来,这样在全面观察的同时也能把握主次之分。只有这样学生的观察才能全面而不失重点。才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在指导学生时,首先要教会他们观察的规律。这个规律体现在观察的内容和顺序上。就顺序而言,一般是先观察仪器和装置,再观察各种反应物,而后观察物质变化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最后观察生成物。就观察的内容而言,对仪器装置要在整体观察中迅速找到它的中心部位。观察物质时,一般应注意它的颜色气味,比重、溶解度等物理性质。观察物质变化时,应注意观察反应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和特征。例如产生气泡、生成沉淀、发光发热等现象。其次,要教育学生具有认真细致、有始有终地进行观察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才能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做到既全面又能分清主次的观察,才能精细观察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或隐蔽的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学生的观察应运用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化学上对观察的含义“应理解为不仅是用眼看,还要用鼻闻(气味)、用手摸(软硬)、用耳听(声音)、用口尝(已知安全的情况下)等等”。应用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去感知观察的对象,全面、正确、深刻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例如,在做氢气的可燃性演示实验前,告诉学生观察时,除了用眼看(看到纯净的氢气点燃后产生淡蓝色火焰。用烧杯罩住火焰时烧杯上有水珠),还可用耳听(有没有爆鸣声),用手去感觉(拿烧杯的手是否感到发烫)。利用几种感官参加活动,从而得出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四、指导学生学会间接观察
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有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物质在化学变化活动中的有些现象和性质不能用人体的感觉器官直觉观察,或有些性质虽然能直接观察但又难以精确计量,这时应引导学生借助于其它媒介,采用适当的辅助手段进行间接性的观察,从而达到观察的目的,以便全面准确的得出物质变化时的性质和特征。
关键词:初中化学;思维能力;培养提高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大多只重视学生的求同思维培养,而忽视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只重视学生的顺向思维培养,而忽视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只重视学生的模仿思维,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鼓励求异思维,启发逆向思维,引导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的有效方法。
一、鼓励求异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求同思维”是启发学生在同一个方向进行思考,寻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求异思维”是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摸索不同答案的思维方法。
如,在讲授盐和酸的反应规律时,教师先根据学生预习提问:盐和酸反应一般生成什么物质?学生则会回答:
CaCO3+2HCl=CaCl2+CO2+H2O (1)
CaCO3+H2SO4=CaSO4+CO2+H2O (2)
学生会一致认为正确,因为它们是同类型的反应。但对(2)式教师就要从盐的溶解性知识方面启发学生分析,得出反应(2)式有问题。回:CaSO4微溶于水,沉积在CaCO3的表面,会使反应停止,从而使学生从一般反应到特殊条件反应中得出,盐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是有前提条件的。对于某些反应则要由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溶解性来决定。这样,教师抓住一个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问题广开思路,综合分析,就会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启发逆向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启发逆向思维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从顺、逆、正、反等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不局限于一种固定的模式开展思维活动,要求学生不盲从,善疑问。
例如,学生一般能顺向计算一种化合物中某元素的百分含量,如果改变条件进行逆向计算,求某化合物的分子量就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在启发学生顺向思维时,一定要同时注重逆向思维训练。
三、引导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仿思维。表现为教师讲授化学概念内容,不能进行相似、相近化学概念的比较和辨析。开展学生实验活动,总是教师怎样讲、学生怎样做,不能进行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在化学解题教学中,学生往往依赖于教师的解题模式,题目内容一变,学生就不会灵活地改变思维方式和方向。
例如,在讲物质的燃烧时,教师提示的定义是:可燃物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热发光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同时提示了物质燃烧的两个条件:(1)跟氧气接触;(2)温度达到着火点。为了防止学生片面理解这个概念,通常在讲完这个概念后,动员学生做下面两实验:
(1)将镁带点燃后伸入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里,观察现象。
(2)将点燃的氢气通入盛满Cl2的集气瓶,观察现象。
通过教师有目的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概念加深了解,得出结论: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任何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
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培养学生以上三种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在化学教学中,怎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这三种思维能力呢?我的作法是:
1.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富于联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沟通各部分化学知识的联想,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问题,拓宽学生思路。联想是拓展学生思路的好方法。联想能力越强,思路就越宽。启发学生进行联想的思路很多;启发学生从实验现象去联想;启发学生从相似或相反的问题去联想;启发学生从物质的分类去联想等。通过联想,开拓思路,活跃学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鼓励学生勤学好问,敢于质疑。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不划框框,不定模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把学生的思路搞活。例如,在化学解题教学中,可以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敏捷性、独创性和广阔性。
3.帮助学生分析、对比、归纳、小结。分析、对比、归纳、小结都能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条理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记忆,并能及时联系有关化学知识,从不同方向进行思维。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求导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启发和引导,并要有目的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在教学中应加以重视。通过几年来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能恰当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好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大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教得活,学生用得灵,记得牢。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反思能力
教学后,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经常在教案上写教后感或者教学反思,便于指导自己以后的教学。而对于学生也应该经常进行学习反思,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最终提升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化学反思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能自己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的化学教学活动中,反思性学习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导致很多同学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迫在眉睫。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浅谈我个人的几点见解,有不到之处恳请各位指正。
一、搞清反思作用,养成反思习惯
以身边有反思习惯的学生为例亲身说教,学生搞清没有反思便难有自我纠错和改进提高的道理。明确反思的作用――不仅能及时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认识。学生就会自觉的反思行为习惯化,即主体遇到特定刺激便自然出现相应反应。对此,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强化反思意识,从而养成反思习惯,使反思学习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1、化学史教学中,明了反思作用
在化学史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中理解到科学体系的形成离不开批判精神和反思习惯,离不开平时的知识积累。而这一过程最有效的方法却是反思。例如,舍勒和普里斯特利虽然都独立发现并制取了氧气,但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不敢怀疑和反思,“真理碰到鼻子尖却没有发现”,结果将燃素说这一成功的果实拱手让给了拉瓦锡。再如,门捷列夫面对种类繁多的元素,坚信它们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规律。于是他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反思,采取比较寻找出元素间的内在规律,从而取得了成功总结出了元素周期表。因此,我们教师应多介绍有关化学史实的内容或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读物,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导引学生自我反思,形成反思意识
学生在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导引学生经常地进行“这是什么?”、“有何不足?”、“错在哪里?”、“如何去解决?”的反思问责,学生从而理解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反思意识的形成。因此,通过教师的有目引导,学生才能养成一系列的自我观察、自我质疑、自我探究、自我监控、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从而形成反思意识,促使学生的反思习惯的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建立错题集,养成反思习惯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错误会让人更加深思熟虑。每次化学考试后,许多学生关心的是分数;而教师讲评时,只注重答案的抄写,这都是比较肤浅的做法。深层次的做法是认真思考为什么会做错,所以我们的学生不妨对每次作业或测试的典型错题建立错题集,认真反思解答中易错的地方,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结构的不完整、综合能力的不足书写的不规范还是应试的心理问题等。这样就有可能扫除并纠正基础知识和思维中的盲点和错误,从而在对错误反思中领悟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创设反思情境,学生乐于反思
良好的反思情境能勾起学生自发反思,乐于反思。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多创设宽松和谐的反思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欣赏学生在反思中提出的各种观点。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乐于在矛盾中反思
创设问题情境,是反思性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反思的途径之一。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个性的特点,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创设适宜的问题情景,利用最近发展区间的理论,引发学生对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产生冲突与矛盾,从而形成恰当的知识差距,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乐于反思。因此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导引学生反思的催化剂。比如,氧化物就是指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吗?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纯净物吗?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只有二氧化锰吗?从而使学生在无所适从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主动进入反思状态。
2、创设反思契机,鼓励、欣赏学生反思
当今学生的升学压力也来也大,使得在教学中常常有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使学生陷入茫茫题海中,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测验,学生就很少有反思的空间与机会。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予学生反思的空间和时间。对于精选的习题可进行问题变式的设计,让学生习惯于阶段性的反思总结,明确到没有反思就不能够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如在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教学中,求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水才能得到16克氧气?在常规计算后,创设反思契机启发学生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求出水的质量?学生反思后提出用元素守恒的原理通过元素质量分数去计算水的质量。此时老师就此提出,若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双氧水才能得到16克氧气呢?学生独立完成后发现两种方法做出来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呢?学生再次反思――为什么?
三、引导学生反思,学会反思方法
学生反思的问题和情境我们教师实时创设,但是如何反思呢?如何反思是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重点。反思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据反思的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去灵活运用。
1、指导学生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进行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怎样做才最最简单好理解等等的质疑,从而形成反思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比如,学生在学氧化碳制取时能否根据已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知识储备进行有效反思,从而得出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检验方法、验满方法、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进而构建出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初步达到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在学习中要自我责问:能否做到用已学知识去理解新知识、用新知识去解决旧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呢?
2、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结束时,进行我学到了什么(或我错在哪?)――如何学到的(或为什么错?)――会有什么收获、感悟、体验――下次还会错吗等思考,来学习如何反思。比如,作业批改或测试评讲后对错题的反思:我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走了哪些弯路?如何改正呢?――我解这道题的思路与老师的讲解有何不同,有何差异?――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法?――换个条件能否变成其它题型?――以后同样的题型还会出错吗?有什么规律?
四、加强自我评价,提升反思能力
学生学会对学习的自我管理和评价是很重要的,不仅影响着学生当前的学习成绩,也影响着学生长远的学业态度和学习兴趣。自我管理和评价是反思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加强目标评价,进行自我反思
学生在学习每节课的化学知识前首先要对目前的任务设定目标,然后运用各种方法去实现目标,并在学习时检查目标的实现情况(即目标评价)。如果发现表现与目标存在差距,就要对学习方法进行研讨与反思并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调整。如此循环直至达到学习目标为止。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给学生树立适宜的学习目标,学生才会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做好学习的计划,付诸于行动,这样就达到了磨练学生学习意志和提升学生反思品质的目的。
2、进行档案评价,提升自我反思
学习档案是学生根据自己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建立的一种个人档案,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反思的成果,是学习者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反思的深记录。它能帮助学习者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的学习行为过程,明白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有何不足?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并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一个真实的了解,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情况,为以后不再发生同样的错误提供帮助,保证自身得以健康和谐的发展。因此,学习档案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反思、发展反思能力的一种有效的策略和方式。
总之,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反思能力是很重要的,反思能让我们的学生学的快乐、学的轻松、学的成功。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悉心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让他们在反思中学习和成长,将来成为符合时展要求的各类人才。
参考文献:
[1] 闵敏.《化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ALL CIRCLES.2006,(12).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在研究化学课程的过程中,分析化学实验已成为研究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完成分析化学实验的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分析集中能力等。当前的教育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功底,还需要在一定专业知识的指导下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实验环节来培养。
1.更改实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分析化学实验中,老师是主导者,老师在教学时采取“一包到底”方式进行知识传授,“一包到底”指的是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试剂到实验操作过程,都是老师讲,学生做,学生的思维根本得不到发挥。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了只会按照实验讲义进行实验的群体。对于这种操作步骤机械化、教学内容单一化的化学实验课,会导致学生对实验操作没有任何兴趣、只一味的依靠老师、没有主见,也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也没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1]。所以,就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技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为学生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实验环境,学生可以自己进入实验室,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不参与其中。之后,老师可适量增加学生独立实验操作的次数,如此一来,学生会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会提升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其次,对于设计性实验,老师要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要使用的实验仪器和试剂等相关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实验操作能更好的掌握和巩固。在设计实验进行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采用自己所设计的仪器和试剂进行实验,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讨论各自实验的方法和思路。这种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也在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生在提前设计实验仪器和试剂的过程中翻阅课本获取知识也可以拓宽视野并对文献灵活使用。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为日后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为学生营造问题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中,我们要结合现代教学的理念,突显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问题式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在基础性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溶液的配制、药品规范的称量和试剂的使用等方面提出问题;为了激励学生的全方面综合能力,就需要在综合设计实验中提出“做什么-怎么做-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在不同的实验教学时,老师要抓住每一个点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学生会在实验操作中努力观察分析研究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得出对应的答案[2]。问题式教学不同于“注入式”教学,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求知欲望、主动性、坚持性,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提升了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发展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在实验中发现自身问题并加以改正。
3.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3.1基础实验选出,验证性实验减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增加
基础性实验是让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它主要是掌握一些基本实验仪器和试剂,了解熟悉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等。这类实验是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但要压缩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并改经典验证型的内容为应用型的内容,所以测定样品尽量选择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试样让学生测定,以增强实验的实用性,增添学以致用的气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验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用分析化学的理论解释实验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对关键实验步骤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辨析能力[3]。用实验来解决学生在理论学习思考中遇到的问题。在实验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大致为: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活动会提升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能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激发、全方位基本技能的锻炼和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消化都归功于综合性设计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和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目标,题目要求是教材中没有的、尽量覆盖几种基本分析方法,且难度适中、能为学生留有自行设计空间,如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分析、饼干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胃舒品药片中Al2O3和MgO含量的测定等。在设计性实验中,老师只用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内容包括方法、原理、使用仪器、药品及测定条件等,让学生的个人价值在实验中得到充分展示,实验中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可以研究分析自己设计实验的不足并进行改正,各式各样的实验方案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认可,学生可以更加有信心去设计研究实验,培养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研究实验方法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操作能力。在化学实验实践中学生解决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增加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加深了,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了化学知识,初步领悟到了科研的方式,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快乐,这种实验过程是:研究课题-设计方案-装置组合-观察现象-讨论问题等。
3.2健全的实验考核制度和先进知识的推动
分析化学的内容主要有,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的新知识,不断研究的新仪器和新方法。因此,为了让学生生活在现代新知识的氛围中,就要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向学生讲授新理论知识,新技术方法,更要强调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为了符合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教师就要开展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来增强化学实验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新的知识适应新的时代,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实验考核是研讨教学规律,检查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重要依据,是实验教学成功的有力保障。科学的考核方式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更是促进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考核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察的主要方法,实验考核本着“重在过程,不只是结果”的宗旨,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设计实验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验结果的严谨性和正确性进行评判[4]。为了能给学生一个公正的评价,教师应在实验前检查预习报告,并按预习效果打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基本操作是否规范并及时加以改正,使学生的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是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后,对自己所做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总结,采用书面的形式向老师展现。它体现了学生三方面的能力,主要表现在:首先,体现了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对自己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体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运用程度;最后,体现了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各方面能力。对于实验报告,教师除了提供一般的格式及提出报告的目的、要求外,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收获畅谈等。每个实验者只要用心观察,必然会有与别人不同的经验,隔一段时间再做一遍也会有新的体验,把这些体验和心得如实书写在实验报告中,这样才能反应出学生活跃的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后的分析总结并写出实验报告,使学生思维产生质的飞跃,从而获得新知。此外,在通过对学生设计实验能力的考察,可进一步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研道路上,创新思维和全面发展同步,创新思维和不断进步同步。研究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作为实践教学的关键,使学生深刻熟悉了解到了一些基础的分析实验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实验精神,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优秀品质,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化学实验中表现出更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运用,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也会用认真坚持的态度解决。我们不仅要把分析化学实验当成一种提高化学操作的方法,更要把分析化学实验当成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科]
【参考文献】
[1]莫运春,许金生,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6,(09).
[2]赵建芬,李红缨,韦寿莲,等.浅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广东化工,2008,(12).
关键词:交际语言能力;文化;文化导人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尤其是跨文化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和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需要。简而言之,也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交际语言能力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于1972年最早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一概念。在这之前乔姆斯基(Chomskv)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他把语言能力定义为“说话人一听话人对自己语言的知识”,也就是人们赖以生成句子的语音、词汇,尤其是语法知识。海姆斯认为语言能力的概念过于理想化。排除了交际这一语言的根本社会属性,针对这一概念的不足。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强调语言的社会化特征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海姆斯的交际能力主要指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形式上的可能性(formally possible),指的是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或可接受性;第二,心理上的可行性(psychologicauy feasible),即生成的语言是否能在心理上为听者或读者所接受或理解,不会给他们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第三,语境上的得体性(contextually appropriate),即指在交际使用中的语言要符合语境的要求,一个人说话或写作的风格应与谈论的话题一致,符合听者或读者的特点,适合交际的场合;第四,交际中的实现性(actually performed),指的是遣词造句是否符合语言习惯,有些生成的句子语法正确,也能被他人理解,但不一定地道。不符合语言习惯。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对后来的语言教学和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际能力也逐渐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目标。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被卡内尔和斯维恩(Canale and Swain)进一部充实和发展,他们提出了一个影响更大的交际能力模式,包括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遣词造句的能力,即语音、词汇、造句等语言知识,社会语言能力(soeiolinguistic competence)一根据时间、地点、对象和场合确定说什么和怎么说的能力,语篇能力(textual competence)一组句成篇。把语言和内容相结合的能力,和策略能力(slrategic competence)一交际时如何开始、继续、调整和切换话题,利用各种策略让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能力。这一模式在外语教学界影响更大。
但至今为止对交际能力做出最全面阐述的是语言测试学家巴奇曼(Bachmanl于1990年提出的交际语言能力(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概念。他认为交际语言能力由三部分组成: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和心理一生理机制(psyehophysical mechanisms)。语言能力包含语言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语言组织能力指的是前面提到的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则包括施为能力(illocutionary competence)和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其中施为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四大功能有关:概念功能(表述经验),操纵功能(操纵周围世界),探究功能(扩展知识)和想象功能(以幽默与审美为目标)。社会语言能力又包括三个部分:方言和语域,文化参照和修辞格,语言的自然性。方言又分为地理方言和社会方言,语域关系到人们使用语言时讨论的话题,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际的媒介(书面语或口语)。文化参照指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人物、事件、地点等。策略能力指的是运用语言知识、说话规则、交际策略传递和理解交际信息的能力。巴奇曼认为策略能力是影响一切交际语言运用的重要因素。心理一生理机制则指交际活动所涉及的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根据巴奇曼的观点,交际语言能力的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可理解如下: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原动力,通过策略能力在交际活动中的贯穿以及心理一生理机制的调节来达到交际的目标;三者相辅相成。
可以看到在上述三个模式中。交际语言能力都涉及到了与心理思维与社会文化习惯相关的因素,如心理上的可行性,交际中的实现性,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文化参照,心理一生理机制等。可见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倚重语言知识的教学,必须结合文化的导入。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掌握好一门外语并不意味着就能和该语言的使用者畅通无阻地交流,还必须掌握影响该语言运用的相关语言策略、语言行为模式、民族心理等,这些都是文化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高分学生无法胜任交际任务,因为他们的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有差距。
文化通常被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社会制度、行为模式、价值观、世界观、民族心理、审美标准、思维模式以及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等。狭义的文化又可称为普通文化,如风俗习惯、礼仪、禁忌、节日庆典、婚丧等。不论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都影响语言的运用。
广大英语学习者都知道,在日常交际语言上,如问候、致谢、恭维赞扬、邀请等场景,在称谓上以及隐私观念上体现了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如不掌握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就会给对方造成困扰,给双方带来不快,影响交际的进行。
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和思维模式造成了社会文化的差异,而这些也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比如中国学生在讨论个人事情或观点时总是习惯用“we”,而母语为英语的人则会用“I”。这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不同价值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和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追求,注重个体的人格,倡导的是个体主义。而中国文化轻个体人格,注重“群己合一”,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突出社会的人格,倡导的是集体主义。蔡君梅(2005)在研究中发现,中美大学生在自我介绍时,中国学生热衷对过去居住环境的描写,而美国学生偏爱对理想的探讨。这是因为中国文化视时间如圆环旋转。冬去春来,周而复始,人们在环性时间观念影响下。生活在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常常向后看,立足于过去,认为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是今天的参考和准绳;而西方文化视时间如直线延伸,去而不复,把时间看成是伸向未来的道路,因而着眼于未来。
现实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语言教学上,以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培养为重点。在语言教学中虽然也有一定的文化导入。但不够系统、全面,有待加强。以下对文化导入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稍作探讨。
二、文化导入
(一)文化导入的内容
社会文化背景的导入。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原动力。知识结构当然包括文化知识,这里主要指广义的文化。理解社会文化背景是理解语言的基础。文化的习得首先要依据于语言的输入。文学作品是了解社会制度、民族心理、文化习俗、价值观、审美标准等最丰富生动的语料。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文学作品作为课外读物来补充文化营养,也可在课内组织学生一起阅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代表性片断。报刊是了解当前社会问题,了解生活阶层以及阶层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信息来源,而且语言通常精辟现代。影视作品也是吸收文化营养的另一重要途径,往往更加直观生动。
语言使用规则的导人。这涉及到狭义的文化所提及的礼仪、禁忌、风俗习惯等,即在一定的场合如婚丧、庆典、节日、致谢、恭维赞扬时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该怎样说。在低年级的日常口语训练时,可加强他们这些方面相关的文化意识。形成一种文化习惯。
重视词汇和短语文化意义的导入。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不尽相同。如“weddinds”在中西方文化中就包含不同的程序不同的内容,意境也不完全一样。在词汇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基本意义外,还须解释其文化意义和文化差别。使学生在交际中正确领悟对方的含义。此外。英语成语常有特别的典故和文化来源,如不了解文化背景,就会产生歧义。如“Greek gift”,看到gift这个词,感觉应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这个成语却有截然相反的含义。它来源于古罗马史诗《埃涅伊德》,故事中希腊人一直无法攻下特洛伊城(Troy),后来想出一个木马屠城计:假装撤兵回希腊,但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放在城外作为礼物,宣称要送给特洛伊城求和。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地将藏有希腊精兵的木马拖进城内,使希腊大军一举攻陷特洛伊城。因此“Greek gift”后来就表示危险或害人的礼物。
(二)文化导入的方法
文化导人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文化对比。对于选择好的要导人的文化项目,先看看母文化当中有无对应项,有的话就可对比分析。指出两者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促进文化理解。这同时要求对母文化有较深的了解,但现在不少学生对本国文化也不甚了解。比如有学生不了解“喜蛛”的文化内涵。所以文化对比也能促进学生对母文化的了解,进而提高他们对这种文化对比的兴趣,达到了解目的文化的目标。
如选择导入的文化项目在母文化中没有对应项,就可用描写的方法来解释阐明,当然我们可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加强信息输入的刺激度,使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掌握这一文化项目。
(三)文化导入的途径
依据现有教材。文化导入和英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应同步进行。文化导入不应当脱离为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而设计的教材。在教学中应依靠现有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用对比或描写的方法适当导入。现在的英语教材覆盖了较广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科技知识,教师应先理解掌握好,设计好最佳的导人方式,贯穿于语言教学中。还可寻找或自编一些既覆盖了较合理安排的语言知识的地道的语料,又包含了干扰跨文化交际频率较高的文化项目的教材,使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步提升。
设计课堂交际活动。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日常交往中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场景,如birthday party.visiting friend等,安排学生做role play.通过模拟情景以及实际的操作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形象地体会、理解并运用学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交际的规则,磨练他们的交际策略。同时还可安排其他学生做group discussion.对情景模拟中的学生违反了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运用规则之处指出并改正,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电影、电视、幻灯等加强视觉和听觉冲击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充满兴趣地直观地了解西方文化。
良好的记忆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记忆能力的强与弱、好与坏直接决定一个人做事的功效。学习化学,有许多概念、原理、化学方程式等知识都需要记忆,但知识不可死记硬背,只有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变机械记忆为意义记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增强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 激发兴趣,明确记忆目标
1.1明确目的,树立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记住某些知识,就要让学生明白记住这些知识的重要意义,要变被动的强迫记忆为积极主动的自愿记忆,培养学生“一定能记住它”的信心,因为信心是成功的动力。同时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识记的内容越感兴趣,记忆效率也就越高,强烈的兴趣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在具体学习某种化学知识时,教师应向学生展示该知识在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价值。一旦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那么再苦再累他也会设法把事情做好。在引导学生学习某种知识时,应当让学生明确该识记什么、识记应达到何等程度,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识记的对象上,从而取得理想的识记效果。
1.2适当变换教学活动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尽量做到“少、精、活”,该讲的重点、难点放到每节课的最佳阶段讲授,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就利用讨论、实验或看书、练习等方式来调节课堂气氛,有条件时可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这样教学过程有紧有松,师生活动有张有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淡化了教师的单人演讲,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如讲《质量守恒定律》时,笔者将课本上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一个演示实验,一个学生实验,笔者先演示了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出了化学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分组完成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前后质量的测定。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验证了前边所得到的结论,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2 激活思维,总结归纳,优化记忆方法
教学中应主要抓住知识点、线、面的纵横关系,加强学生理解、概括、归纳、联想等思维、记忆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记忆的灵活性,从而激发思维,达到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插上翅膀的素质教育的目的。
2.1实验教学,增强记忆
生动直观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大的的吸引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通过实物、模型、绘制教学挂图、自制教具等手段,或使用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电教媒体,以及语言的形象比喻,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这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2.2综合归纳,简化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覆盖面大,内在联系紧密,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的规定与运用又千差万别,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在知识系统中失去了线索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识上,对繁杂的内容可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要点,把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相互穿插地组合起来,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组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以便学生记忆掌握。例如,根据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性质,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知识网络系统,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学生脑子里形成清晰的轮廓,可大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2.3编写韵语,趣味记忆
在教学中,强调理解记忆,并不排除必要的机械记忆。有些内容本身没有什么需要理解的,或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暂不能理解的,就只能运用机械记忆。为防止枯燥记忆,对于需要机械记忆的化学知识,可采用编口诀、韵语歌谣、顺口溜等形式帮助记忆,这样趣味性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效率。比如,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学生往往记混,如果把它概括为“遇石蕊酸红碱蓝”就不会记错。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很适合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如元素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盐类溶解性顺口溜和化学药品的取用、称量、物质的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口诀等。
2.4分析对比,理解记忆
对于易混淆的和部分相同的概念,可采用分析对比记忆,分析是找差异,对比的侧重点是求异。如分子和原子,相同的是微粒和微粒相似的性质,不同的是发生化学变化时的区别。再如元素和原子,相同的都能组成物质,不同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5及时复习,强化记忆
1初中小班化数学教学的概述
大班教学课堂的授课方式,其主要缺陷就是人数过多,相对于大班教学,小班化模式更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及作用,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能很好的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进而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其特点主要有:
1.1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环境
小班化教学最明显的特点是学生人数较少,这能很好地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环境,也能让每位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堂中有限的教学资源。
1.2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教师能够更周密地实行个性化教学,能按照每位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力及需求,依据数学学习的整体需求,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辅导和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对认知的不同需求。
1.3有助于教学时分组学习
小班化能消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的盲区,能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特质,实现全员教学和辅导,可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机动性,也有利于实现学习分组,为创设课堂情境提供良好基础。
2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1创造优良的情境,激发思维热情
设计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之一,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设置懸念,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思维激情,让学生在悄无声息中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新内容授课前的问题设置,可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如在讲解三角形全等条件这一章节内容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不小心摔碎成了三块,每一块都各含有一个角,如果将其中的任意两块拿到玻璃店,能否配到跟之前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玻璃,然后说出原因。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说出了各自的答案及理由,学生们的积极回答让整个课堂氛围既愉快又轻松。经过课堂讲解后,学生都能得心应手地解答这个问题,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感觉到数学就在平时生活中。
教师也可创建实践性的情境,让学生的感官充分活跃起来,在实践中感知和体验,在教学中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探求数学内容,在趣味性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教授勾股定理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准备好一些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课堂介绍完内容后,让学生自行拼图以验证勾股定理,学生在记录的讨论声中能够动手验证,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能发散思维,探索出更多的解答方法。
2.2利用认知冲突,激发思维发展
当教师设置给学生的问题同时有多种可能性的时候,学生们通常会出现认知冲突,不知道哪种可能性才是正确的,这样的设置能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不平衡心理,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起思维的活跃性,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很好的指向及激活作用,解决冲突的过程就是认知自我完善及调节的过程,也是将知识深化理解的过程。如在内容不等式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设置这么一个认知冲突:假定全班同学组织去北京旅游,不一样的旅行社给出了不一样的报价,A旅行社给出“如果教师购买全票一张,那班上的学生能够享受五折的折扣优惠”;而B旅行社则给出“班级内全部成员包含教师都可以享受按照全票价格的6折折扣优惠”,而一张全票的价格是260元,问应该选择哪个旅行社的方案才最实惠。在此冲突下,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出不一样的可能性,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认知冲突,适当讲解分类的概念及思想。
2.3开展学习小组,提升数学思维
合理分配学习小组,能够有助于合作质量的提升,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分配小组时注意优势互补,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以提升其探究数学的能力。合理的小组分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小班教学,有助于实施探讨性的教学策略。教学选取探讨课题时应考虑其难度,难度高的课题会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适中的难度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最好选择贴近生活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题,同时与教材内的知识相关性较强的课题,以便更好提高学生探求数学的能力。此外,在开展小组合作探讨活动时,要合理增加学习互动环节,加强小组见的团队合作能力,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学习探索中来,存在分歧时,要相互协调,防止发生争执,意见统一时,则找出不足之处,以此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4增强思维的变通能力
教师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反馈到生活中,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快更好地帮助学生达成知识的吸收和应用。如方程知识中关于打折问题,全等形中关于测量河宽的解决方法,将一次函数的知识应用到车辆租赁、日常购物、旅馆选取等实际生活场景中,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变通能力,从而达到思维应变自由的效果。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