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东西方文化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

第1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东西方风景油画;文化差异;表现;融合

我国的风景油画从很早之前就有发展,并且经过无数艺术家的努力,真正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风景油画发展之路。特别是在风景油画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家纷纷从中国的思想渊源中寻找出路,不断学习和研究艺术的真谛,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景油画民族性特征,表现出他们对油画的真正热爱。这时还需要结合西方艺术特点,实现在东西方风景油画方面的大融合,推动我国在风景油画方面的造诣。

一、东西方风景油画的差异表现

(一)地理环境差异

任何文化产物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土地,风景油画也是如此,它作为人类璀璨文明的产物,在其诞生之时就深受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从世界地图来看,西方文明古国大多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这些文化的产生多数在欧洲大陆、地中海沿线和两河流域,这些文化的产生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而东方文明大多起源于亚洲,其中以华夏文明最为突出,当然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离不开所处的亚洲地域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特别适合农业发展,为华夏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风景画的差异成为东西方风景油画差异的焦点,欧洲的文明源于海洋和陆地,而亚洲文明则是建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东西方风景油画的文化差异。环境的差异成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性因素,要想改变这种观念,需要对东方风景画的进展进行研究,这样才能真正筛选出文化传承中的优势,真正创造出有意境的中国风景油画。

(二)文化层面差异

风景画作为绘画种类中的一种,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表现,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能单独地归结于地域的分割不同,要时刻明白是文化的差异导致人类文化发展不同,在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民族性和审美性。这样不同层次的文化层面直接影响整个风景画的发展,也造成了东西方风景油画的差异,中国的传统风景画主要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影响,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景画。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东西方风景油画的巨大差别,中国只有结合全球化的影响,对不同的风景油画加以模仿,不断练习,才能真正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油画,并受到世界的认可和喜爱。这时就需要从小做起,开设美术课堂,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西方文化的优势,真正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强国。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风景画取得较大进步。

二、东方风景画与西方艺术的融合

(一)西方风景油画与东方艺术的融合

西方风景画的产生一直受所在文化的影响,更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伴随着世界贸易的往来,许多东方艺术开始流入西方国家,对西方风景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其注入了新的血液。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日本的瓷器大量运往西方国家,并受到热捧,使得法国的风景画发生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后印象主义绘画,主要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处理,强烈的线条使整幅画变得相得益彰,色彩、线条和平面化的运用,使得画面中的风景与实际风景区别很大,抒发了他们对画家个人情感的表达。同时,在印象主义的影响下,逐渐出现了表现主义等绘画特点,这些画中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在不同的风景画中,或多或少带有东方政策。

(二)东方风景油画与西方艺术的融合

在西方绘画文化没有流入中国之时,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也开始衰退,特别是在清王朝末期时,许多文人雅士面对这种现状和无奈的心情。长此以往,使得中国绘画的发展停滞不前,我国的传统风景画主要是颜料、宣纸和毛笔等硬件信息,而传统文化在借鉴其他传统风景画的同时,还经过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改良和加工,真正用中国绘画写实、记录现实中发生的大事件,以改进传统绘画的不足。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开始涌入中国,特别是西方风景画的绘画语言和理念被成功应用到传统风景画领域中,使中国传统风景画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并产生了许多艺术风格和流派,各类大师对风景画的热爱更是在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国现有的传统风景画除了具有笔墨意境之外,还添加了几分真实感,真正做到将西方风景画中的色彩和布局为自己的创造而服务,不断提升二者之间的融合。

总之,在充分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基础上,对东西方风景画产生的地域、文化和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东西方风景油画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西方文化差异中的先进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让东西方文化在不断发展中取长补短,不断成长,更好地丰富绘画语言和表现。中国风景油画更需要不同的历史艺术家加以学习和努力,进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油画风景,创造中国风景油画的历史,实现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王蒙.论风景油画中“光”的探索和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

第2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

小麦在全球种植的历史足足有几千年。在世界各地,收获后的小麦被制成面粉,面粉又经过不同的烹饪方式变成各具特色的面食,东方人是蒸馒头、蒸包子,西方人是烤面包、烤披萨饼。对于同样的食物,东西方为何发展出不同的烹饪方式?

出现蒸和烤的区别,在原始时期是由文明发展的先后决定的。“烤”的烹饪方法是食物直接接近火源,不需要借助复杂的厨具,这是落后文明的表现:而“蒸”则是运用了水、火以及水蒸气,再借助有屉或者蒸笼的锅,这也意味着文明程度的先进。在人类文明史上,西方文明的起步要远远晚于东方,当东方民族的农耕文明高度发达时,西方民族还未完全脱离原始蒙昧的生活。直到17世纪时,欧洲贵族的饮食都还没有像样的餐具,人们用公匙喝汤,甚至可以在餐桌上擦鞋,中世纪的西方饮食可以称得上是“手抓饭”。

发展落后不是东西方烹饪方法不同的根本原因,因为落后者不会永远落后,当法国和意大利美食带动着西方饮食文化崛起的时候,东西方烹饪的差异依然存在,这又是为什么呢?

文化不同,烹饪不同

烧烤和蒸煮,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烹饪方法的不同,其实也深刻折射了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不同。西方的烧烤强调原汁原味,并且每一种食材都分别烹制,各种菜品分别摆放在盘中,例如烤牛排,即使盘子中装了土豆泥、西兰花,它们也不是和牛排一起烤出来的,在盘子里也是和牛排“割据”而立的。这是西方人喜欢强调个人主义的思维方式的体现。西方人喜欢把不同的事物分门别类加以研究,就是食谱也不调和在一起,强调每种食材自己的风味。

而中国的蒸煮则是把各种食材放在一起烹饪。比如西方披萨饼的馅料是一层一层铺上去的,而中国的包子馅就是把各种馅料切碎了搅拌在一起来蒸,这样的方式虽然使它们各自几乎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却产生了一种新的完整的美味。在中国的食谱里,把各种食材放在一起的做法非常普遍,如福建名菜“佛跳墙”就是中国“调和”的烹饪方法的高端表现,里面有鸡肉、鸭肉、猪蹄筋、瑶柱、鲍鱼、海参、猪肚、鱼翅等多种产自不同地域和领域的食材,从这道菜里虽然再也吃不到各种食材的本味,但是却能尝到一种全新的美味。这种“一锅煮”的方式,与东方人强调集体主义、讲究大团圆、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

观念不同,礼仪不同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除了影响了东西方的烹饪方法外,也在影响着进餐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已有的史料证明“礼仪”最初起源于饮食,《礼记》里说礼仪文化发端于饮食,祭祀礼仪也开始于饮食,至于那些人情礼仪则是后来才兴起的。于是在追求“天人合一”、崇尚和谐的东方,人们进餐喜欢团团围坐的聚餐形式,人们相互敬酒、相互布菜,体现出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以及和谐团圆的氛围,同时也借此交流了感情并巩固了家庭观念,再加上几千年的阶级统治和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教化,东方的进餐礼仪中也充分体现了阶层的差别。

而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大力提倡平等、自由、人权和个性解放,特别强调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因此西方人进餐时奉行的是分餐制和自助式。在餐桌座次上也能看出不注重高卑尊下只强调平等和个性的“以人为本”的精神,西方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坐,夫妇分开而坐,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第3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

所谓文化时代性和民族性,实际上是讲古、今、中、外的问题。一方面要承认文化的古今区别,另一方面也要承认文化的中外区别。相当一部分人讲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往往只讲中外、不讲古今,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西文化是古今之不同,前者是古代封建文化,后者是近代资本主义文化,这种观点认为有古今而无中外,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我认为,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既有古今之分,也有中外之别。

从时代性来说,有奴隶制文化、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等,原始社会是文化的萌芽阶段,是文化的渊源时代,却不是文化主流产生的时代。在日常不严格意义上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是主指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所讲的西方文化,事实上是主指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这是因为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更长远的、更系统的封建社会历史文化,而并没有独立、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封建社会的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而对于西方世界则相反,他们没有长远的封建社会,却有着发达的资本主义,于是资本义文化就构成了西方世界文化的主流。

文化除了时代性之外,还有民族性。民族的差别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三个方面来分析。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类相辅相成的,即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两个方面。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讲天人有统一的关系。这种观点有其现实基础——它是农业社会的反映。靠天吃饭、不把天人看成是敌对的关系。西方工业较发达,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看成是敌对的力量。这和中西文化产生的渊源是一致的:西方世界发源于古代的游牧部落,以狩猎为主,于是征伐就成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中国,发源于古代的种植业部落,随季节而耕种,应天时而收获,于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以求生存就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可见,东西方文化在此问题上有不同的倾向,当然,这些倾向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关于民族关系:中国有一个传统,就是既要维护自己民族的独立,又不向外扩张。我不去打你,你也别侵犯我,你要是侵犯我,我就奋起抵抗。这是中国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西方在民族方面讲究竞争、讲究斗争,就是要征服别的民族。同是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和外族进行物质交流,文化交流,而欧洲人的新航路的辟,却是为了征服更多的民族,以取得本民族的更大利益。这种民族关系的文化差别,事实上也来源于其更深层次的上古文化传统,也就是与其游牧传统中的征伐思想和农耕传统中的和谐思想有关关系,在传统文化节日中,西方的斗牛和中国的赛龙舟之间的差别很能说明两方文化的差别:两者都是比赛,前者讲求以击败对手为胜,后者讲求以超越对手为胜。

家庭关系方面:中国是家庭本位,认为家庭非常重要。在家庭中,有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要各有职责、各尽义务,但是,封建社会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服从、幼小者对年长者的服从,到宋以后干脆讲绝对服从,其中也包含妻对夫的服从,结果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和错误,对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中国强调家庭本位,对个人自由比较忽视,而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个人的独立性,这有其长处,但也有缺点。西方国家近年出现的家庭危机正是其表现之一,家庭很难维持,人们结婚后不愿生孩子,生了孩子不愿养孩子,孩子大了不愿养老人。当然,中国强调家庭本位,有其长处,也有缺点。

中西文化的区别还有一个问题比较显著,这就是对于宗教关系的态度。在这方面,中国与西方大不一样。在西方,不能同时信两个教,甚至在一个教中不能同时参加两个教派,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势不两立,在中国,可以既信佛教,同时又信道教,还要尊孔,各个教可以同时信仰,不相违背。《中庸》上讲“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中国的一个特点。

第4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家庭矛盾;传统伦理;爱情;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25-01

一、影片的内容与情节

《饮食男女》主人公老朱是台湾有名的中国菜大师,由于妻子去世早,他独自担起了抚养三个女儿的责任。老朱从饭店退休后和三个女儿住在一起,每个周末老朱都要做一桌丰盛的大餐与女儿团聚。大女儿家珍是学校老师,她拒绝与异性接触,至今还没有结婚成家。二女儿家倩最像老朱,也深得父亲疼爱,倔强要强,每次家宴都与父亲发生争吵。小女儿家宁听话懂事,但也偷偷谈起了恋爱。女儿们忙于自己的生活,与父亲的代沟越来越大,两辈人不能从内心深处进行交流,疏忽了彼此之间的感受。老朱面对这个家庭,只好从邻居锦荣身上寻找慰藉。朱家的家庭聚餐本是维系全家的和睦,但是每次聚餐都是不欢而散,影片中第一次聚餐,家倩说要搬出去住,第二次团聚家倩投资失败,第三次佳宁向父亲道出了怀孕并要和男朋友出去住,引起父亲的大怒,第四次家珍要和刚认识的男友结婚,第五次老朱宣布要和锦荣结婚,全家一阵大乱,家宴匆忙结束。影片最后,二女儿家倩亲自下厨想要全家团聚,但是大姐基督教洗礼,小妹怀孕生产,都无法参加,只有她陪伴自己的老父亲,当父亲喝汤的时候,意外发现多年消失的味觉恢复了。老朱在与儿女文化差异的冲突下,因为爱而做出了让步,虽然无奈但至少将悲剧化为苦涩的圆满。

二、影片中人物的家庭矛盾

大女儿家珍与整个家庭的矛盾,是她内心那种责任感导致她无法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矛盾。作为家中的长女,由于幼年丧母,她必须负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她要照顾父亲、妹妹,但对性格内向软弱她来说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所以她性格古板,入了基督教作为内心的心灵寄托。但是,家珍对爱情还是充满向往的,在爱情面前,最后她也摆脱了家庭的束缚,抛下了家庭责任,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

二女儿家倩,传承了父亲的衣钵,对烹饪有着先天的灵感,但是性格强,心比天高。在电影开头,客厅摆着母亲的遗像,和家倩长的一模一样,导演其实在暗示家倩在老朱内心的位置是最像她母亲的,所以老朱对她有一种独有的关爱。影片前两次家宴中,她都想要逃离这个家。在性格上,她与她的姐妹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家中的女强人。影片中她无数次离开家,但又回到了家。老温生病时,她明白了自己与父亲的矛盾隔阂所在,老温的去世更是让家倩内心的寒冰融化。当影片结尾家珍和家宁都远离这个家的时候,她却选择留在了家中。家珍烹制了一桌丰盛的家宴时,父亲喝汤恢复了味觉,与影片开头和老朱争论汤的做法前后呼应,这说明父女二人殊途同归,家倩回到了自己最向往的家中。

父亲老朱与整个家庭的矛盾,在于他得不到女儿们内心的认同,随着女儿们要离家搬出去,他的内心更得不到慰藉,他只有在回饭店帮厨指导的行为中得到满足,所以他给邻居家姗姗送便当,小孩子们十分喜欢他做的便当,他在这里得到了认同,得到了满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影片最后的家宴中,本是女儿们撮合他和梁伯母,最终意外地是他选择了锦荣,他想要选择自己的生活,他这也是对时间和年龄的反抗,所以他没有妥协,而女儿们宽容了他惊世骇俗的婚姻,最钟爱的二女儿与他也冰释前嫌,达到了真正的沟通和理解。结尾处老朱搬离了自己的老房子,恢复了自己的味觉,他彻底地从自己的生活中走了出来,与锦荣一起走进理想的生活。

三、导演李安的东西方情怀

电影《饮食男女》叙事简单明了,在展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探讨了家庭两辈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影片通过老朱和三个女儿的故事平行并排叙述,女儿的故事情节为明线,父亲则为暗线,导演李安用独特的叙述方式把老朱与女儿、锦荣、梁伯母的关系勾画明了,叙述了儿女私情、友情和忘年恋,结局给人意外,达到了影片的。

导演李安以内敛的抒情方式将《饮食男女》中的镜头处理的恰到好处,干净利落,中国文化中的微妙滋味,拿捏地到位。从电影主题背景来说,李安是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积淀的,他对中国传统伦理之内的温情抱有信心,但从《饮食男女》的传统父权家庭在新时代的崩解来说,李安也具有怀疑和冒险精神,勇于超越自我。导演李安融合了东西方的美好品质,加上对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才可以将影片中细腻真挚的父女关系娓娓道来,浓郁的传统亲情令观众动容,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精彩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杨远婴,罗艺君.华语电影十导演[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2]田卉群.经典影片读解教程《中国化戏剧――〈饮食男女〉读解》[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宝旭.《饮食男女》――电影剧本与拍摄过程[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

第5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

摘要: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在他的代表作《刀锋》中塑造了一位不断探求内心道路的人,这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拉里作为一名思索者与探索者,深感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偏执所带来的深刻痛苦,他不断地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寻求灵魂脱离物欲纠缠的解脱之道。小说通过塑造拉里这个不为物所役而寻求心灵自由的人物形象,为西方树立了光辉榜样,毛姆还提出了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兼容补充问题,力求为西方社会精神荒原的痛苦与异化寻找解脱超越之道。

关键词 :毛姆《刀锋》东方形象 文化渊源

《迦托——奥义书》中说过:“一把刀的锋刃很难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这也是《刀锋》的开篇。在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开始思索未来的出路。《刀锋》的深意在于探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寻求灵魂的解脱之道。

一、寻求解脱之道

拉里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美国物质社会的一个“正常”青年,生活在实用主义哲学盛行的时代,与众多青年一样深为时代所迷惑。按照美国的实用主义标准,一个人必须要有体面而能赚钱的工作,要为将来出人头地做准备。任何人都不能做一个无所事事、长于思考懒于行动的人。但拉里在战场上经历过死亡、毁灭、恐惧后,他与同时代的青年有了区别,他不可能像别人一样按部就班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感受到战争的灾难、痛苦和荒谬后,他下决心不再浑浑噩噩地生活,要去寻找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他的好友死了,他深刻体会到了世界的荒诞和死亡的偶然性,他对过去的信仰开始产生怀疑,决定追寻生命的意义。经过一番痛苦挣扎,拉里来到了东方。在印度,接受了神奇的瑜伽。这与西方迥然不同的宗教观念,终于使他告别了以往的彷徨苦闷,灵魂得到了安宁。

拉里先是选择去巴黎阅读书籍,希望从这个纯粹的文字世界中获得答案。而后去了法国,做矿工助手。他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有好处,使自己有时间把思想理清楚,但实际并不如愿。之后他去德国研究过基督教,去农场干过活,到过西班牙,却都无法解答他的疑惑。直到深入接触印度宗教,轮回说对拉里产生了实际的影响。最后他决定回美国,过一种“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的简单生活。至此,拉里完成了自我建构和自我救赎。

在小说的结尾,毛姆以他惯常的幽默自嘲口吻称《刀锋》是一部关于“成功”的小说,因为人各有志,成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小说中众多的角色都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之道:艾略特成了社会名流却已是明日黄花;伊莎贝尔虽有财富但已朱颜辞镜;格雷找到了一份体面而赚钱的职业,可以每天朝九晚六地上班;苏珊寻求到了体面的归宿;索菲放浪形骸最终死于非命;拉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道。主人公拉里是毛姆极力讴歌的寻求人生理想终成正果的典范,表达了以毛姆为代表的机智理性的西方知识分子对西方功利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疏离与决裂。拉里在面临极大的内心冲突时,毅然跳出了社会为他安排的生活道路。历尽挫折后,他终于在东方文明中,在瑜伽老人神奇的教诲中,领悟到了人生脱离苦难的解脱之道。

在毛姆看来,东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人与宇宙的和谐,寻求内心的明亮、圣洁与平衡,努力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和灵魂上的安逸。拉里的圣者品格无疑是毛姆为狂热的西方人指出精神之路时虚构的。

二、《刀锋》的东方神秘形象

在西方观念中,东方并不是一个具体精确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宽泛模糊、陌生神奇的地方,与西方文化相异,充满诱惑。赛义德认为,东方对于欧洲而言,不是具体的某个国家,而是作为与西方既对立又互补的一种异质性文化,是苏伊士运行以东的广袤土地。在西方人眼中,中国和印度,同属东方,同是东方民族,拥有着同样的东方文化。

印度文化是东方文化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部分,其中瑜伽文化是印度文化的显宗,对印度近现代及当代瑜伽派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巨大影响,主张修行净化人的灵魂,也对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印度一位罗摩克里希那教会的长老对拉里说:“东方能够教给西方的东西,比西方所想象的要多”,充满了东方文化的自信。印度圣徒甘乃夏对拉里的教育,使拉里茅塞顿开。他教导拉里说:“人都比他自视的为高,而智慧是解脱之道,行事不怀私心,而心地纯洁,将小我并人大我提供机会。”这位东方圣人以他的言辞,他的慈祥、气度、圣洁和忘我的高尚品格,使拉里深感震撼与敬仰,转而成为精神上的瑜伽信徒。从此拉里从一个西方文化的叛逆者变成r东方古老文化的崇拜者。这种转变实际上是以毛姆为代表的西方知识分子对东方文化的再评价,表明西方的文化危机迫使西方智者将东方作为“他者”,从而在比照中更深刻地认识和反省自己,并向东方文化寻求新的生机。

如果说拉里是小说的中心人物,那么艾略特则是作为对照出现的终身执迷不悟的人,作者对二人叙述的笔调是不同的,旨在将东西文化进行对比。艾略特极其聪明,靠手腕权谋获得了上流社会的认可,他从不放过任何机会,不动声色地向上流社会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推销古董名画并因此而暴富。但最后却由于爱德娜不邀请他出席豪华家宴郁郁而终。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艾略特的人生悲喜剧说明靠名利等身外之物来证明人生价值的想法是愚蠢的。

拉里拯救索菲的失败也说明了冷静理性的东方文化并非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拯救索菲的灵魂远比治好格雷的头痛困难得多,所以拉里自我牺牲的失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刀锋》表现了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极具敏感的西方知识分子对狂热的西方文化的迷惑与失望,以及对西方文明精神荒原的摒弃,转而在东方文明中寻求宁静、安详的心理安慰。由于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拉里在关键时刻每每不顾及自身利益,令周围的人很惊讶。但他浸染于古老东方文明中的真诚善良,展现了一颗晶莹剔透的赤子之心。所以,当拉里最后拯救索菲的行动失败,散掉财产,做了一名出租车司机而安度余生时,故事的见证者对他充满了敬佩:“我是个俗人,是尘世中人,我只能对这类人中麟凤的光辉形象表示景慕,设法步他的后尘。”

三、毛姆的东方文化情结

实际上,叔本华的哲学观是毛姆开启东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他的悲观主义与毛姆对人生的感悟吻合,所谓的人生,就是欲望和它的成就之间的不断流转,它是痛苦的,人们为驱散痛苦而不断努力,但痛苦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姿态而已。叔本华对人生的一系列解释似乎使毛姆获得了一种解脱,而叔本华对东方哲学的崇拜犹如一道闪电划过毛姆的眼前。他宣称:“《吠陀》是人类最高的认识和智慧的成果,经义的核心是在《邬波尼煞昙》中作为最大的礼物终于传到了我们的。”他称赞东方的佛教,认为它是一般人民信仰的宗教。叔本华认为,佛教的涅檗即超越生死的境界,是人生的寄托,精神的归宿。

在叔本华那里,毛姆隐约感到了他要寻找的东西,感觉到他只有在西方文化之外才能找到他要的答案。在毛姆的笔下,神秘的东方成了充满智慧的“香格里拉”。毛姆曾借他作品中一位乡村医生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的整个灵魂向往东方,向往埃及、印度和日本,我希望了解马来人的堕落、热切的生活和南海诸岛探险的奇遇。在那遥远的辽阔世界,我也许找不到生命的答案,可是要比在这儿更接近答案,我从书本和文明中再也找不到更多的东西了。”毛姆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是在东方找到了灵魂皈依,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刀锋》中的“我”问拉里,“宇宙之灵”是什么?拉里回答:“你只能说出它不是什么,它是表达不出来的,印度人把它叫作‘婆罗门’,它是处处不在,又处处在的。一切事物都含有它,都依赖于它。它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东西,也不是一个原因。它没有什么性质。它超越永恒,超越变化,它既是整体,又是部分,既是有限又是无限。它是永恒的,因为它的完整和完美与时间无关,它是真理和自由。”在中国道家哲学里,道是万物本源。不难看出,毛姆思想中的“宇宙之灵”和庄子哲学中的“道”有不少契合之处。事实上,毛姆对庄子的著作十分熟悉,他能自如地引用《庄子》中的典故。

毛姆非常喜欢来自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品,在里维埃拉茅庐的门厅中,放着一尊中国观世音菩萨,楼梯上的平台则装饰着来自暹罗的青铜头像。在毛姆的作品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装饰着中国艺术品的那些贵族人物的客厅。《刀锋》里伊莎贝尔的家中,“房内摆设的有他们在北京居留的纪念品:雕花过繁的乌木桌子和景泰蓝大花瓶”,周围不少人总是不经意地把他比作中国人。

毛姆对东西方文化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解,他以“外来者”身份对东方文化做了认真研究和双向阐释,他认真发掘了东方文化的精神,客观上否定了西方殖民主义对东方的丑化、歪曲和污蔑。尽管毛姆对东方文化的认识了解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无疑改变了西方人对东方人的误解与偏见,这种展现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提出了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兼容补充问题,也力求为西方社会精神荒原的痛苦与异化寻找解脱超越之道。通过塑造拉里这个不为物所役、寻求心灵自由的神人,为西方树立了光辉榜样。

参考文献:

[1]毛姆,刀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2]李微.论《刀锋》中的自我救赎[M].文学教育,2013(2).

[3]胡水清.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M].宜春学院学报,2007(1).

[4]张建华.神人形象与东方话语——论毛姆小说《刀锋》的主题[M].成都大学学报,2003(3).

[5]吴晓东,毛姆与中国之间的屏风[M].中国新闻周刊,2007

(25).

第6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

摘 要:一般来说,人际间的交往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在交际中,沉默,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言语行为,所传递的文化涵义与讯息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很大差异。本文想通过对沉默的相关现象进行分析,以探究沉默现象背后的文化原因,并希望通过对话语中强势与弱势方的相关研究,来解析沉默在会话中的重要意义。以便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灵活的区别沉默的意义,促进交际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会话 沉默 中西文化 强势与弱势一方 意义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引言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致分为两类:言语交流方式与非言语交流方式。言语方式,顾名思义,即通过言语说话来达到交流目的,除此之外,非言语交际也普遍存在于人际交流中。聋哑人无法通过说话来达到交流目的,他们通过手势,肢体语言,或者通过观察交流对象的唇部动态来进行沟通。此外由表情、体态、手势、信号、甚至是沉默等构成的非言语交际方式,都在人际交往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交际意义。

沉默,即保持安静或者默不作声,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沃德霍,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认为:“沉默通常是具有交际功能的,沉默可表达尊敬、安慰、支持、反对、不确定等意义。在许多社会中,除非有重要的事情,人们是不交谈的。”据高盛・艾斯勒统计,沉默占据日常会话时间的5%~65%,一般集中在40%~50%左右。可见,沉默作为现实交际中的一种重要而普遍的现象,一直受到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二、“沉默”现象出现的原因及中西方文化中“沉默”的差异

(1) “沉默”现象出现的原因

沉默作为非言语交际的重要形式之一,广泛存在与社会人际交往之中。会话中的沉默取决于话语中会话双方的是否连贯性,若发话者在说出了一段话,或者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选择了下一个说话者,而被选中的说话者并没有立刻承接住上一说话者的话语并及时发话,或者延迟了说话,这中间出现的无语时段,被称作沉默。通常在话语转换中,这种沉默作为一种话轮,也能表达各种交谈的意义。

①接话者在思考的缘故。发话者给予接话者会话主题或会话内容,期许的是接话者给予思考与回应。若发话者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复杂,或者需要接话者一定时间搜索词汇、组织语言、理顺逻辑、思考表达的会话内容,那么思考的时间越长,沉默的时间就会越久,这种多为拖延性的沉默。

如,课堂上老师提问:“有谁能阐释一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学生:“....(沉默)”

在这一会话中,老师作为发话者,提出了一个比较复杂,对方不可能立马回应的话题。老师期望的是学生能够认真思考,理顺条例,组织语言,最终给出比较完美的答案。然而,作为接话者的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做出思考的行动,表现形式就是沉默。

②接话者可能会给发话者提供一个不满意的应答语的缘故。沉默正可以代表我们的某一倾向或态度。

例如,两个朋友在商场逛街,甲指着一件衣服说:“哎,这个颜色挺靓丽的,很适合你呢。”

乙:“...(沉默)要不我们再看看别的吧。”

会话中,乙以沉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沉默,而不是直言的反驳甲的观点,乙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回应甲的提议,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③同意或者默认的缘故。接话者以沉默的方式表达的是默许。

例如:男:“你能嫁给我吗?”

女:“...(沉默)”(报以微笑)

会话中,明显这位害羞的女生,以沉默来表示对男子求婚的默许。可能是幸福之情无法言表,但沉默的含义可以被发话者领会。她愿意嫁给她。

④不知如何作答的缘故。或不想理会,未理解话语,惊奇或者莫名其妙,揣测等等原因。

(2) 东西方文化中“沉默”的差异

在传统东方文化里,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普遍比较内敛含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对个人的表现远不如西方那么自在。加之中国人对“面子”的尊崇,实际会话中,人们会保留自己的意见,甚至以沉默应万变。

而在西方文化里,语言被看做是探索知识、表达真理、延伸自我和影响他人的工具。人们推崇语言交流,他们认为静默是不可忍受的,是缺乏诚意,缺乏注意力与无礼的消极行为。在现实会话中,他们善于展示自己的个性,健谈幽默。会话中沉默的现象也会相对减少。

当然,并不是说中西方文化中沉默的意义没有任何的共同之处,相反沉默有时也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涵义。如:人们在情绪不稳定时,为了自卫保护或者对某事心存反感时,都会倾向于沉默应答。长者说教时,幼者多以沉默的方式倾听,等等。

三、会话中“沉默”现象的分析

现实的会话交往中之所以会出现沉默,就涉及到在谈话中,强势与弱势方的区分问题了。

(1) 弱势一方“沉默”

交谈中强势一方一般指地位较高,年龄较长,占理的一方。若会话中强势一方发话,而弱势一方沉默。此时,强势一方又为话语的发起者,这使得所说的话语更具震慑力,接话者保持沉默的话,大多是表示默许,听从或者无从辩解。这种弱势一方“沉默”的现象在社会交往中广泛存在,此时的沉默表示了接话者的态度和观点,可以使会话活动继续进行,或者使会话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并完满的结束交谈。

(2) 强势一方“沉默”

弱势一方指地位较低,年龄较小,相对不占理的一方。若是弱势一方发话,而强势一方沉默。那么这时的沉默就不是表顺从、默许的态度了。反之,对于强势一方的面子或者权利受到威胁,此时的沉默则表示反抗、不满或者不理会。这时的沉默则通常会终止这次会话活动。因此,我们要巧妙的把握会话中强弱势方的沉默意义,区别对待,以免造成会话中的不愉快。

四、意义

在交际会话中会话者的文化背景,会话中两者的强弱势关系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沉默的意义。因此,首先我们只有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不仅仅是东西方的,民族的,还应该了解地区的文化背景差异,在最真实的会话中灵活把握沉默的涵义。其次,我们需要考虑交际情境,在不同的会话情境中,沉默所传递的意义应当区别理解。再次,只有合理的把握沉默的时机,对沉默的理解,才能促进会话交际的顺利进行,减少文化差异等带来的交际失败。

参考文献

[1] Goldman Eisler,F.1968.Psycho linguistics:Experiments in Spontaneous Speech,London:Academic Press.

[2] 左岩,英语会话中沉默的研究[ J],国外语言学,1996(2)。

[3] 周琼,张瑞鸿.沉默的顺应性解读,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8(1):113

[4] 高杰,汉语会话中话轮沉默的关联性探析,渤海大学学报[J],2010(2):134-136.

[5] 匡小荣,汉语口语交谈中的沉默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J],2007(6):86-93.

第7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

西方在天人两分观念的影响下,特别是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更多地追求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张把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放在第—位,提倡个人奋斗。

个人主义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占有、个人奋斗的不择手段,必然在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不和谐的同时,也导致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可以说是极端个人主义在国家行为上的表现。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对世界自然资源的占有权有关。

东方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不仅认同天与人的同一性,而且认同人与人的同一性。中国人以血脉宗亲为纽带,将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看作是一个大家庭,“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国人以同为炎黄子孙而自诩。

中国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的东方智慧,突出表现在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以物比德的审美观及和而不同的处世伦理这三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的一致牲

由于天人之间是统一为一体的,作为社会人与人关系的“人道”本于“天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社会的人也是统一为一体的。作为入世的教化之学的儒家学说,“天下归仁”是孔子的最高理想。虽然孔子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仁”的解释不同,但都蕴含了作为个体的人以“仁者爱人”做为对社会的“善”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观是一致的。

2、以物比德的审美观

如果说老庄的道家学说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以自然为大美的话,那么儒家学说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善推及于人与物的审美上来,这便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以物比德。寇鹏程在《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中说,“这种‘比德’所获得的美感是在人与对象之间道德的比附中实现的。”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都有以物比德的意思。荀子在《法行》篇中明确提出了“比德”的审美观,他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粟而理,知也;坚刚不屈,义也……”在这里“玉”之美在于它与人类的“仁”、“知”、“义”等品格的相似,而人的“仁”、“智”、“义”等品格在玉中也恰好得到了表现。

比德的审美传统一直沿袭至今,从屈原的《橘颂》、刘禹锡的《陋室铭》到茅盾的《白杨礼赞》、现代歌曲《红梅赞》莫不如此。比德强调人的社会道德的意义,通过比德将人自己的“德”的品质寄托在对象世界里,从而实现人伦社会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

3、和而不同的赏石伦理观

天与人的合一,人与人的合一是讲事物的同一性,另一方面,天生万物,物有千差万别,人有形形,这是事物的差异性,如何处理好这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呢?这便是东方“求大同,存小异”、“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个思想在赏石伦理上的集中表现,便是既作为一名石友又作为一著名美学家的王朝闻先生关于“赏石可以有偏爱,但不要有偏见”的论述。他在《石道因缘》里说:“因每个人的审美经验不同,爱好也有习惯性,这些审美个性对石美的爱,必然会出现着重点不同的选择。”因而“难免偏爱”,但不能因石及人,产生对不同己好的石友的偏见。

和谐、包容的“和而不同”的理念,对于赏石审美,它包容万象,各取所好。这对于多元化的国际赏石界,也具有、多元共荣、物我相通、情理一体的普世价值。

三、心身一体与灵肉两分——灵与肉的关系

1、东方的心身一体与西方的灵肉两分

人之为人,是人不仅具有作为生物共性的躯体和本能,还具有其它生物所不具有的自觉意识,能把人自己和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对象来思考。因此人就有了作为物质的躯体的“身”(“肉”)和作为意识的“心”(“灵”)这两个部分。

在西方文化中,按基督教教义,人是由上帝制造的。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人的世界,一个是上帝——神的世界。人只有在人世间赎罪,才能在死后进入神的世界——天堂。所以,在西方,身与心或灵与肉是两分的。

孔子说“鬼神敬而远之”,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人的心目中只有一个世界,那便是人的世界。儒家和道家所主张“天人合一”的“天”,在中国人心目中从来都不是“神”,而是自然,以及“天行有常”的自然规律。

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在与儒、道的融合中变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禅宗并不以来生轮回为寄托,而以今生的心性修炼获得心性的升华,摆脱人生烦恼,追求生命自觉的精神境界。禅宗认为,“禅”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本性,也是宇宙的法性,这种人的自性与宇宙的法性圆融一体的境界——禅宗,乃是一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人生最高境界。这可以说是对“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说法。

所以,在以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为主导的东方文化中,人1门追求的是一种与“天人合一”相通的身心合一,灵肉合一的感受。

2、乐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基督教认为人是生而有罪的,而且是人类始祖亚当违抗上帝命令偷吃禁果犯下的原罪,需要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一代代地赎罪下去。与西方相反,中国人认为人生而有趣,生而有乐。这种乐趣在于对自己生命的把握,要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正如周易上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曹操一方面感叹人生的短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另一方面却是要更加地珍惜生命,他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从美学的角度看,乐生是一种审美人生。按儒家思想,这是一种入世的现实之美,是善与美一体的尽善尽美,是适中、和谐、秩序、节制、平衡、安定的“中和之美”;按道家思想,是一种虚无之美,是摆脱了任何人为的束缚、无欲无为的自然天成之美,是一种飘逸出世、自由逍遥之美;按禅宗思想,这是一种随缘之美。是困自眠、饥自食、渴自饮的“春来草自青”的随缘自适之美,也是心注一境、超然象外、直参内征的顿悟见性之质美。

儒、道、释的审美乐生,都是身心合一、灵肉一体的审美体验,虽然各有侧重,但都表明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活在当下,是乐生,而不是为了赎罪,也不是为了受苦受难。

3、东方赏石审美中的心身一体,知行合一的普世价值

东方赏石审美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不但求得人石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求得了灵与肉的和谐。“夜听石语到三更”,“赏石——心灵朝圣之旅”,“石心、石意、石有情”,都是心灵观照下的真情流露。

在“天人合一”的审美诉求中,不但有心身一体的审美观念,还有知行合一的审美创造,那便是对观赏石的从“随形、置势”到“命题、配座、赋文、陈设、组合”这样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这种知行的合一,奇石由普通的顽石升华成了融自然美、艺术美于一体的天然艺术品,观赏者则从这件天然艺术品中复现并证明了人之为人的自己。

这种心身一体的审美观照与知行合一的审美创造,同样对全球赏石界具有普世的价值。

四、东西方的思维模式——综合与分析

季羡林认为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不同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不同是思维模式的不同,一言以蔽之,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的思维模式则是分析的。

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这种东西方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存习惯之中。比如笔者作为中国人给国外友人写信,总是这样留下地址:中国、重庆、渝中区、临江支路九号,是由整体到局部的综合思维模式。但如果是美国人写,就会倒过来,成了:九号、临江支路、渝中区、重庆、中国,是由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思维模式。

东西方文化体系都为人类造福,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是从17世纪发祥于欧洲的近代工业文明成为了在全世界占支配地位的文明形态,其分析思维的局限性日益暴露无遗,它所造成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无法用分析思维的模式来解决,只能靠东方综合思维模式才能得到解决。这就是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意思。

前面我们从东西方观念对比的分析中,对我国优秀传统思想影响下的赏石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人与人和谐、人身心和谐的普世意义作了分析,而这一切,都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表现。在季羡林先生与池田大作、蒋忠新合著的《畅谈东方智慧》—书中,以对谈的方式,有以下形象的说法,我们以此来作为本篇文章的结束语。

1、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决定文化特色,东方与西方这两大文化体系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必然表现在思维模式方面。

2、一言以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所谓分析的思维模式,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再用医学来作比喻,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谓综合思维,其特点可以归结为两句话:整体概念与普遍联系。用医学来打个比喻:头痛可以医脚,反之亦然。东方思想的基础或出发点是综合的、包容的,而西方思想的基础或出发点是分析的、排他的。

3、现在主宰世界的是西方文化,这是事实,但这只是一时的现象。西方人轻视东方人,实出于民族偏见。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轻视东方文化,则是短见。西方文化主宰世界的局面是从17世纪开始逐步形成的,迄今已有五百年了。西方文化具有的“分析思维”的局限性,现在从自然观、生命观到政治、经济、教育等一切领域都已经显出来了。

第8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中西服装;文化;审美意象;差异

服饰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人思想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在经过漫长的演变与发展,中西方服饰在文化审美上的发展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服装设计、色彩、装饰细节和材料,更表现在整体营造的氛围上的不同。

一、中西服装的文化审美差异

(一)中国大陆文化和西方海洋文化

所谓“大陆文化”即是农耕文明,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教会人们懂得顺应自然界的规律,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和自然和谐共处才能繁衍生息。所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朴素深厚的宽衣服饰文化,认为人和衣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和谐的。因此,服装的宽衣造型,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超凡脱俗的境界。它体现了中国大陆文化的和谐、中和之美。

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化,土地的开发相对艰苦、缓慢。所以人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只有征服了大海,战胜自然,才能使人们有生存能力,因此使西方非常钟情于一种冲突美。所以西方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界限分的很清楚,因此,在对待服装上呈现出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在以人体为中心进行服装艺术的创造中,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人性解放、颠覆中世纪文化对人性的禁锢,在服装上的表现为:使用紧身胸衣和裙撑来突显女性体态。这种文化审美差异差异给服装带来另一种美。

(二)中国的隐喻文化与西方的明喻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追求一种意境美。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犹抱琵琶半遮面”,表达出正是一种含蓄的美、内敛的美。孔子说:不学诗,无以为言。就是说不懂《诗经》的比兴原则,就不能说话,因为言不能达意。中国人对语言有深刻的认识,就只能用比喻、暗示去传达一种模糊、隐晦的意义,理解就要靠接收者。国画中的留白,服装上的吴带当风、裙据飘然,这些惯用的艺术表达方式都是凝练重意、内韵深远,透露出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与审美性情。

西方文化则是一种明喻文化,认为语言之外无世界,所以说话要言尽其意。以艺术的手段对事物进行层层分析,使关注的对象直白的表达其真实性。多元文化的交流使西方形成了自由、张扬、包容、直白的文化性格,这种文化也形成了西方人在艺术表达中喜欢突显自身,强调个体。绘画上采用写实手法,注重表现对象的光影、材质的体现;服装上运用立体剪裁的技术突显人体线条,甚至夸张第二性征,以达到突出个体的目的。

二、中西服装的审美意象差异

(一)造型审美意象差异

“和谐、对称、统一”,是中国服装在造型上的主要特点,中国服装造型历来大致分为“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制”,即女装的“襦”和“裙”;男装的“深衣”和“袍衣”。历史上“上衣和裙子”,“深衣袍服”,衣领一般用在开领大襟和双排扣,腰带,正式的衣服往往配有蔽膝。这样的服装整体自然下垂形成纵向的垂皱,有拉长身形的作用,给人以洒脱、飘逸之感,这种传统的宽衣样式不仅不仅显示了人们朴直和严谨守礼的人格,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更体现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充分诠释。

西方服装的造型发展轨迹不同于中国传承式的形制发展,而是散点式的发展形式。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是披裹式的没有成型的服装;中世纪早期,服装已见雏形,以半成型的服装为主;公元四世纪,四肢分开的窄衣开始蓬勃发展;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服装越来越青睐于贴身、合体的服装造型,使得服装向三维立体发展。西方服装的的立体裁剪方式,强调夸张身体的曲线,与西文化重视冲突、直白的审美保持一致。由此,中西方服装造型格局形成了鲜明的发展态势。

(二)色彩审美意象差异

中国服装用色十分丰富和讲究,自周代推行的礼制中就对服色做了明确和严格的规定,把服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是身份地位高、出席正式场合的人着装的颜色。绿、紫、橙等混合而成的颜色为间色,是身份地位较低的人穿着的颜色,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秦汉时期黑色是最为尊崇的颜色,到了唐朝黄色便成了皇家的专用颜色,臣民不得使用这种颜色。从中国古代就选择服装的颜色,规定不同阶级使用不同类别的颜色,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使用颜色。否则,轻者杀身,重者株连九族。表明中国古代服装色彩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而在西方,色彩完全是为了取悦人们,各种颜色均被广泛运用于服饰之中。自古罗马时期西方服装就偏好白色和紫色,它们分别寓意纯洁和高贵。中世纪,由于宗教势力的强大,服装色彩上也选择了豪华和宗教气氛相符合的颜色,如黄金,棕色,黄色,白色等;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对人性的解放和重视,颜色鲜艳的色彩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西方服饰颜色没有明显的阶级性,大都与个人喜好相关。

(三)材质审美意象差异

柔软光滑的丝绸让人感觉温柔体贴;面料挺括令人感到庄严稳重;透明的织物使人感到美丽优雅,朦胧神秘;厚重织物因其有体积感,使人倍感温暖和安全;光泽面料华贵,有朴朔迷离之感;纯棉质朴大方;裘皮雍容华贵;皮革自然野性。在材质方面的区别,东方运用比较单一,而西方在材质体现出多样化。

中国传统服装面料主要是丝绸、棉、麻。从服饰文化中,对人类来说,丝绸是做出很大贡献。早在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将丝绸文化带到世界各国。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审美观的中国丝绸之凝聚,使中国的服装面料应该是少数最具魅力的。其面料是一种薄而雅致,色彩清新雅致,图案细腻精美,呈现出一种东方大美。

与中国的棉、麻、丝面料相比,西方的服装面料可谓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古代的西方服装面料主要是亚麻,后来又陆续出现了许多其他的织物,如东方丝绸、锦、绒、高级羊毛、羊毛、毛皮、皮革等。再加之尼龙和涤纶纤维的研制成功,更是使得服装材料审美意象呈现出了多样性。

三、中西服装文化的交融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第9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

例句的作用就像好的模特可以把美丽的服装完美的展现出来一样,或像嘈杂的街道中的一首民乐使人耳目一新。例句既可充当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也还可以起到美育作用,向学生展现自然美,人性美,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

英语教师在例句的选取中不妨把握好以下原则或策略:

一、 放飞想象,趣味横生

课堂为什么要成为“加工”儿童的“流水线” ? 教师为什么要成为“灌鸭人” ? 课程与教育为什么要 “麦当劳化” ?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为什么要变成禁锢人的心灵的枷锁? 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什么不使课堂成为学生迫切地汲取知识的“快乐大本营”;让自己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让课程与教育成为学生成长,壮大,发展的“明媚蓝天”呢?而这一“大转变”非兴趣这一先锋开路不可。[2]而知识点和语法点的讲授最容易落得 “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罪名。所以,在讲授知识点和语法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至关重要。发挥想象力,把各个知识点的例句串联成一遍趣味小短文,使学生乐于接受,便于记忆。下面我以高一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为例 来浅谈如何把例句串联起来。第二单元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

1. It is /was...that....

2. a number of

3. except

4. stay still

5. communicate with sb.

6. mean to do

7. have some difficulty in doing sth.

8. more or less

9. need doing /to be done

10. come about

然后应用以上知识点编写短文:

如:Hi! Everyone! Have you seen an UFO? I have . It was on a rainy night that I met an UFO. I remember that a number of aliens came out and pushed me into the UFO. There was nothing except a computer. I was scared and I meant to leave. However, they stopped me and made me stay still. Then they tried communicating with me using their own native language. I could understand them more or less by their movements. They meant that they had some difficulty in finding enough water on their planet. The plants on their planet needed watering. They were talking to me when suddenly all the lights went out and they disappeared. I don’t know how this came about? It is just like a dream. But I know it is true.

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深切的体会到知识点的特点和用法同时也可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欣然接受。

二、 诗意盎然 歌声飞扬

也许你知识渊博,也许你满腹经纶,但这些并不是构成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充分条件。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讲授也并不一定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英语的学习也不必一定要是 “枯燥乏味的单词”“令人头疼的句法语法”。英语是一门唯美的艺术,英语教学也可以诗意盎然,歌声飞扬。譬如:在讲解到语法see sb./sth. doing 这种 V +Obj.+ complement 时,就可以引用 英文歌 “ Big Big World” 中的一句 “I can see the first leave falling.” 如果学生熟悉这首歌中的这种句式结构,那么这种句式V+ Obj.+ Complement 就会更加容易的被接受和理解。而且 也可以用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在这里这样的句式可以在歌曲中达到耳熟能详的效果。所以借助于歌曲的力量可以达到让学生欣然接受的效果。

当讲到以下几个词的区别时(sight, view, scene),当三个词都当“景象,景色”讲时,我们可以借助于我们的母语中的唐诗宋词的力量,来帮助同学们理解这几个短语的区别。 “sight” 是强调人的目力所及所能看到的景象,可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view”往往强调人站在特定的景点所看到的景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句诗帮学生来理解和记忆。“scene” 通常强调含有人的活动在里面的场景。借助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这句诗来帮助学生们来领悟和记忆。

借助于我们熟悉的诗句或歌曲,巧妙地把知识融入其中,投学生之所好,学生也会感到听得愉快,学得轻松,记得愉快。

三、 德育飘香 渗透没商量

在当今多元文化纷呈、个性张扬的时代做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平时老师专门抽时间教育不一定见效,学生容易听而不闻,教学例句是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讲解句型“It+ is +adj.+for/of sb.+to do sth.”,可以举出以下例句:

(1)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view what we learn as soon as possible. 尽快复习我们所学内容非常重要。

诸如此类的例句所示的情况,随时可以加以应用。

四、 文化桥梁 连接东西方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许多思维习惯有着明显的差异,有许多的短语和句式的表达方式和我们母语的表达方式不同。所以在讲到某个词,短语和句式的用法时,不妨引用一些能够体现英语原滋原味的表达方式的句子,帮助学生感悟到英语的表达方式的特点,体会到和我们母语表达方式的不同。例如:在讲到“as...as...” 用法上举例可用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或 “as strong as a horse ”那么在我们的母语中通常不会用“a church mouse” 来形容人的贫穷。也不会用“horse”去形容人的强壮。使用这样的例子就会使学生们很容易的领会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五、 谚语连珠 发人深思

谚语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智慧的结晶。把谚语教学寓教于乐,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单词,词汇及语法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耳目一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3]并从中感受到人类智慧的力量。

如在讲到There is no use doing sth.这个句式时,就可用 There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覆水难收)。当讲授到非谓语动词中过去分词的用法时,可用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在讲授到 这个词“willing” 的用法时,可用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样的谚语作为例句,发人深省,有助于学生在学好语言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品德,这是英语教学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