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品设计的介绍范文

产品设计的介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品设计的介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品设计的介绍

第1篇:产品设计的介绍范文

[关键词]机电a品设计;关键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032-01

机电产品指的是使用机械、电器、电子设备所生产的各类农具机械、电器、电子性能的生产设备和生活用机具。机电产品设计作为一项基础性,是机电产品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机电产品设计的好坏会对机电产品后续的生产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决定机电产品质量好坏。对于机电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而言,是机电产品设计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机电产品设计的水平,确保后续生产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机电产品的质量提供保障,很有必要加强对机电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的探讨。本文先对机电产品设计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进一步探讨机电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

一、机电产品设计的方法

1.逆向设计

逆向设计也叫反求设计,是相对正向设计提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在机电产品设计中,它是以正向设计概念所产生的机电产品原始模型或现有机电产品作为依据来进行机电产品的改良。逆向设计是通过直接修改、试验以及分析所产生的问题来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引进或模仿现有的机电产品,研制和生产出新的产品。

2.变形设计

变型设计是关于设计方法和过程的一种分类定义,它是得到一个类似于原设计的机电产品设计所采取的对已有的设计、设计计划进行提取并作出特定的修改一种设计方法。一般来说,变形设计是以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要求,实现新产品的快速、低成本、高质量的研发与生产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会对原设计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基本原理予以保留,并修改原设计的参数或者调整原设计的局部结构,又或是两者同时进行。

3.改进设计

改进设计也就是再设计,在机电产品设计中,改进设计是对现有的传统的机电产品进行优化、充实和改进的再开发设计。因此,机电产品的改进设计就是在对现有产品考察、分析以及认识的基础上,对现有机电产品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分析判断。并且分析机电产品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

4.适应性设计

在机电产品设计中,适应性设计就是指在不改变原有机电产品的总的方案原理前提下,更改原有机电产品局部结构,经过这样多次的更改优化后,使得机电产品更能适应人们生活的需求。适应性设计的积累基础是建立在原有的机电产品上的,但其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5.开发性设计

对于机电产品的开发性设计就是一个全新的设计,它是完全脱离机电产品的参照来开展的,仅凭借抽象的机电产品设计原理和要求,在满足客户在质量和性能方面的要求上所设计出来的机电产品。机电产品要认定属于开发性设计,必须符合工作原理、主体结构以及所实现的功能是首创的条件之一。其过程极为复杂,创新性强,而且对理论和实际经验要求也非常高。

二、机电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探讨

1.质量特性提取技术

质量特性提取技术在提取的时候,主要以少数关键与多数次要的原则作为依据。在实际应用该项技术的时候,要结合机电产品质量特性来着重分析机电产品的性能、安全等因素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对机电产品出现故障后所造成的后果作出明确,并相应调整和优化制作的过程。该项技术最早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应用。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贝尔公司运用分层次处理方法在全公司范围内对产品的质量特性等进行处理,让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的有效管理得到加强,使得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层次分析法是应用该技术的核心所在,该技术属于决策方式的范畴,其具有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者多目标的特点。

2.逆向映射技术

对于精度高、较为复杂的机电产品来说,客户在表达和描述对产品的需求的时候,通常都比较不清晰,因此机电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准确识别客户需求,并将其映射到复杂机电产品设计中。通过逆向映射技术的这一目标得以有效实现。在实际的情况中,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在各个阶段实施不同映射,将客户需求变成设计阶段的实际的工程技术特点,以达到所设计出来的机电产品能够客户的实际需求。逆向映射技术的具体应用,首先是集理论模型粗略构造,然后再以客户的加工质量要求为标准,运用逆向映射技术将其变成机电产品及功能部件质量特征。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法来提升机电产品设计科学性,为整个产品设计全过程提品设计及生产发展方向的引导。

3.优化决策技术

复杂的机电产品具有质量多元化的特点,相对于传统方法来说,仅关注质量特性技术,在控制产品质量、性能等方能意义重大。然而建立质量特性方案需要有产品设计方案的基础支持,此时如果能运用优化决策技术辅助最佳产品设计方案的选择,就能事半功倍的效果。该技术的实际应用首先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把综合决策模型构建出来,然后通过相关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明确,最后优化和对比各个关键设计方案,从而将定量的决策依据提供到质量工程活动中。

三、总结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机电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质量特性提取技术、逆向映射技术以及优化决策技术等几个方面,加强对这些关键技术的探讨意义重大,能够让机电产品设计得以更好的实现,为产品的投入生产提供保障,以及确保机电产品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机电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地加强对机电产品关键技术的研究,才能满足机电产品设计的新需求,跟上时展的脚步,让我国机电产品开发与设计水平达到国际化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阮长江.面向机电产品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5.

[2]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3年总目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3(06).

[3] 俞国燕.机电产品的绿色设计技术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7(02).

第2篇:产品设计的介绍范文

关键词:工业工程 产品设计 总体实训

工业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被大家认可的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把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的一门相对边缘的学科。它涵盖了管理工程、制造工程和系统工程的相关内容。伴随着世界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所含内容逐渐丰富。但随着学科的不断扩充,教学内容越来越广泛,工业工程专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尤其突出的就是实践环节薄弱,实际经验不足。这些弊端不能仅从高校单方面的角度来解决,而应该联合企业共同探求实际可行的方案。

1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工业工程专业以制造业为对象、制造业信息化为背景,培养具备综合应用现代制造工程、现代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应用和系统工程方法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对生产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需求,富有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力的,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具有解决制造领域复杂问题能力的、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首先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以及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而在素质和技能方面,应具备基本的工程素质,能够看懂工程图纸,并运用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简单产品的设计、工艺问题。另外,还应掌握包含在工业工程学科里面必需的系统工程、制造工程和管理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具体实施企业方案时,应能够灵活应用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在生产、物流和仓储管理的实际问题。

2 《产品结构设计》的课程设置规划

本课程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产品功能的设定、常用材料的种类和特性以及加工工艺、产品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及与产品造型有关的通用结构设计知识,使学生掌握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具有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完成简单产品设计中从功能定义到材料选择以及最终的结构设计。

2.1 本课程的知识模块包括:①产品材料与表面处理工艺常识;②塑料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③钣金类产品结构设计基本原则;④模具基础知识;⑤产品结构布局设计;⑥产品典型结构。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新产品开发以及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2.2 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①常用塑胶材料基本知识;②常用金属材料基本知识;③常用表面处理知识;④产品结构设计总原则;⑤产品结构关系分析与结构绘图的基本要求。

3 《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

3.1 选用教材。目前还没有适合工业工程专业使用的《产品结构设计》教材,所以国内普遍做法是选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教材,暂定的教材是黎恢来编写的《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该教材将作者十几年的产品结构设计经验总结而成,系统、精细、全面地介绍了产品结构设计知识及设计全过程,明确了产品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岗位职责,并通过讲解一款电子产品的全套产品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实用技巧。

3.2 教学内容。依据工业工程专业的整体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将《产品结构设计》分为六大模块,每个模块里面包括若干的章节,各章节之间既自成体系,又互相有衔接,条理清晰,通俗易懂。①“产品材料与表面处理工艺常识”模块,主要介绍注塑工艺理论、常用塑胶材料和金属材料基本知识,以及注塑件、钣金件表面处理方法。塑胶的定义及分类方面,介绍ABS、PS、PP、PVC等的应用范围、注塑模工艺条件和化学和物理特性,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注塑件的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比如缩水、飞边、熔接痕、顶白、塑胶变形等。金属材料方面,介绍一些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范围,比如不锈钢、铝、铜、镍和锌合金。常用表面处理知识方面,主要涉及塑料二次加工的基本知识,学生需要了解丝印、移印、烫印、超声波焊接、喷涂、电镀和模内覆膜等表面处理工艺。②“塑料件结构设计规范”模块,重点介绍塑料件在设计和修改阶段需掌握的通用设计规范,比如塑料件的料厚、脱模斜度、圆角设计,能够分析塑料件的加强筋、孔、支撑面的使用范围。在细节部分,应了解塑料件文字、图案、螺纹和嵌件设计。③“钣金件结构设计规范”模块,介绍钣金类产品设计的工艺要求,包括冲裁、折弯、拉伸、成形工艺,并且让学生了解压铸类产品结构设计的工艺要求。在此模块的教学中,应引入企业实际产品案例进行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钣金件的设计规范。④“塑料模和钣金模基础知识”模块,介绍塑料模和钣金模的基本类型及典型结构,包括模具概述,模具的分类、注塑机介绍等,重点讲解的是注塑模结构里面的浇注系统、顶出系统、排气系统和行位与斜顶,以及二板模和三板模之间的区别和应用,以“实用、够用”为度,学生只需了解典型的模具结构,不需要进行后期的模具设计。⑤“产品结构布局设计”模块,主要介绍壳体形状结构、密封结构、卡扣结构、螺钉柱结构、螺纹连接结构和嵌件连接结构等知识,以及各个特征的定义、作用和设计原则,特别是特征在使用时的相互配合关系。拓展知识方面,要了解塑料零件自攻螺柱及通过孔设计规则,以及模具设计与产品结构设计之间的联系。⑥“典型产品结构”模块,重点介绍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三大产品(电子产品、家电产品和电动产品)的典型结构设计知识。每类产品选取一款经典的已批量的产品作为蓝本,深入解剖结构知识在产品设计的运用。比如电子产品选手机为代表产品,讲解手机产品各零部件的结构、前壳与底壳的止口设计、LCD屏限位结构设计和电池固定结构设计,以及内藏摄像头结构设计。家电产品则以电吹风为例,学生要掌握电吹风的功能、材料、结构工艺性等,了解CAD软件在电吹风设计中的应用,能对产品塑料件进行结构分析。在此过程中,还要掌握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

3.3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提倡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练习相结合,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培养产品设计的实践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实用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自觉体验和掌握知识的迁移能力,淡化理论和实践的界限。在基础知识够用的前提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通过在具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工作,使学生体会具体产品的外观造型和结构设计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 《产品结构设计》在工业工程专业总体实训的具体应用

在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总体实训里,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以典型产品的流水线装配设计为主体,总体实训内容分为五个阶段:前期的准备环节、产品设计与组装环节、生产线装配改善环节、三维系统模拟环节、总结交流环节。在这些实训中,可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教学,让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达到双重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好地让学生参与企业模拟项目,融入企业生产实践。在产品设计与组装环节,教师把学生分成六人左右的项目组,根据企业的某一个典型产品布置项目任务书。学生综合考量校内实训基地的实际条件和设备,运用产品结构设计的知识,共同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新产品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产品的结构尺寸不能过大,必须与生产线相匹配;结合人因工程学,运用动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在工艺上要符合车间的零部件装配顺序,有利于工序和工位的确定;新产品各零部件的装配要牢固可靠,可以满足多次拆卸而不容易损坏;产品的价格应合理,要用最少的成本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考虑试验的可行性和零部件的可修改性。

参考文献:

[1]郭艳丽,李亨英,柴春锋.适应社会需求,提高IE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2011(9).

[2]周梓荣,龚存宇.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3).

[3]光昕,李沁.高职工业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4]赵涛,路琨.我国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

[5]陆刚,孙宇博,卢明银,韩可琦.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工业工程,2010(2).

[6]王建林,马如宏,周峰,董晓慧.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1).

第3篇:产品设计的介绍范文

关键字:产品设计;人机工程;问题;发展展望

一 相关概念

所谓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也就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 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条件来考虑。显然,在设计中研究和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就成为工业设计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 国内外产品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研究现状概述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变的越来越重要。它起源于欧洲,形成和发展于美国。提起人机工程学首先要介绍德雷夫斯。德雷夫斯是人机工程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他出版了第一本人机工程学的专著。德雷夫斯坚持产品设计应该考虑人使用的高度舒适,并提出了产品设计应该遵循人机工程学原理。他出版了著作《人体度量》,从而为产品设计领域奠定了人机工程学的基础。英国是最早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国家之一。目前,人机工程学已应用于英国产品设计的各个部门。1955年德雷夫斯出版了专著《为人的设计》,该书收集了大量的人体工程学资料,从而为工业设计领域奠定了人机工程学这门学科。在这一阶段,德国、美国先后成立了人机工程学会,德国的工业设计协会人类工程学研究所、美国的哈弗大学等都展开了不少人机工程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人机工程学原理也被许多产品设计师所采用。怎么使这些产品能够最大可能地适应人的使用要求,变成产品设计中非常迫切的问题。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的联系在80年代以来有一个重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把人机工程学研究出来的成果应用到产品设计中。

在中国,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即有些零星的开展。中国工业设计大师柳冠中先生最先在国内提出人机工程学的教育体系。此后在1989年又成立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再在1995年9月创刊了学会会刊《人类工效学》季刊。20世纪90年代,许多大学的设计院校开设了人机工程学专业课程,同时作为产品设计师必须修读的课程。2002年1月,丁玉兰教授编著了《人机工程学》这本专著,主要讨论了产品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关系,为今后的产品设计提供了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基础。当前,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工作条件、生活品质的要求正逐步提高,对产品的人机工程特性也会日益重视。产品设计师提出了“以人为本”、“人体工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卖点,也正是出于对这种新的需求取向的意识。

三 产品设计中人机工程研究内容

产品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包括:人的特性的研究、机器特性的研究、环境特性的研究、人一机关系的研究、人一产品关系的研究。而在产品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包括人机界面设计,控制台和控制室的布局设计,医疗设备,座椅的设计与舒适性研究,办公室和办公设备设计,家用产品舒适性设计等。通过数据研究来确定产品的尺寸和比例。这些尺寸和比例主要基于人类的生理尺寸和使用习惯。在产品开发阶段,会把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数据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使其符合人们的使用要求。

四 目前产品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由于产品的不断更新,人的身体需求和心理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那么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研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若说“人性化产品”是与“人”合为一体的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因素”则是设计工业产品时的人机界面所必须考虑的因素。由于中国的人身体测量数据和国外是不同的,那么一些产品不能直接引用国外的。工业设计师指出,就电脑的相关部件和设备而言,如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使用习惯。所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考虑人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产品设计的统一性。

应该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不同学历的人群对产品的不同需求。而目前的人机工程学研究数据单一化,这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要更加细分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数据。同样是手机的设计,针对年轻人和老年人两个不同的消费群体,其人机因素的侧重点就大不一样。对于年轻人而言,小巧、功能多样就成为设计的重点。而对于老年人,由于受到视力下降、动作减慢、反应不灵敏生理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时,就要将按键和屏幕设计得适当大一些,按键的功能尽富简化。产品设计者应使自己设计的产品在各种条件下都美观大方、全耐用、使用方便,保持良好的人机关系。

五 总结

由于人类社会和技术环境的复杂性的不断提高,因而产品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结合成为必然的选择。人机工程学作为应用性学科,与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设计生产出更加人性化、高效能的设备、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是努力的目标。以发展的眼光看,基于产品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会更好的造福人类。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借鉴人体科学、生物科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利用本学科的学科特点,结合产品设计的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以探讨人,产品,环境三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1] 丁玉兰.人机工程学(第三版)[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春荣.人机工程学应用[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 袁修干,庄达民.人机工程[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峻霞,王新亭.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应用[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5] 王继成.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高凤麟.人机工程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4篇:产品设计的介绍范文

关键词:外销产品设计成本控制 优化

产品设计是隶属于工业设计下的一个种类,是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重要阶段。产品设计的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降低成本,就需要对产品设计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

一、外销产品设计简介

产品设计是指对帮助人类生存与发展和维持生活的各种工具等物品进行设计的活动。产品设计在以前也被人们称作造型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这种观点得到了修正,人们对产品设计的理解越来越深,对产品设计赋予的内涵越来越多。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从产品的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与视觉要求相符合发展成为对产品赋予活的精神的追求。对产品设计的要求突破了传统的功能主义,而对产品设计赋予了更多的人文精神。产品设计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发现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发现阶段是通过对目标群体的身份、资产等市场信息的研究和评估,确定出需要。设计阶段是将确定的需求通过创意的整合,形成有形的方案。该设计方案要对产品技术、消费文化、商业开发等诸方面做足充分的考量,形成一个可开发、有市场、有潜力的产品设计方案。实现阶段是指将设计变成实物并为客户使用的阶段,实现产品设计的最终目标。外销产品的设计要立足于其特定要求,在产品设计中要考虑到该产品的销售对象地区的客户情况,在产品开始设计前即发现阶段下更大的功夫。

二、外销产品设计中的产品成本概述

产品设计对产品的成本有很大的影响,产品设计过程中本身会产生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资源成本等,更重要的是产品的设计决定了产品加工制造的方式、工序和材料的运用等,而这几方面在企业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设计方案的变动会导致企业产品的制造成本的波动,优秀的产品设计方案能够和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完美的结合,既能配合企业现有生产技术,减少浪费,又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产品的质量要求。产品设计除了能影响生产成本等有形成本之外,还能对产品的某些无形成本构成影响,如对产品机会成本的影响。优秀的产品设计能在市场中引起更好地反响,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扩大产品生产规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优秀的产品设计能够有效地规避各种专利等法律障碍,降低企业机会成本损失的概率。因此,加大对设计的投入会提高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但对整个企业而言,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设计成本的增长能降低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因此,设计成本的控制并不是单纯的降低产品设计的成本,应该将产品设计纳入到企业发展的全局考虑。对于外销产品而言,产品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外部市场相对于内部市场有很大的区别,各种法律障碍在产品设计中很难全面规避,企业对外部市场的运行态势也远不如对内部市场这样了解,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时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不仅要考虑产品有形的生产成本,更要考虑到企业产品无形的机会成本。

三、外销产品设计中的成本控制优化方法

(一)外销产品设计流程中成本控制的优化方法

在当前的社会,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必须要持续不断的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而新产品的开发离不开一套完整的开发设计流程。而要对产品设计进行成本控制,就不得不对产品的开发设计流程的成本控制进行优化。

第一,在产品发现阶段的成本控制优化方法。产品发现阶段主要是进行产品机会的寻找工作。企业要通过优化产品发现开发、专利法律研究、目标客户消费习惯研究的策略来加强新产品的开发。企业要获得利润必须要有良好的产品,而现阶段各大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日新月异,整个社会上几乎所有类型的产品都已经存在了,而产品的设计需要有别于市场上已有商品的独有特征,而对市场上商品信息的收集工作能帮助产品设计者设计出契合市场的产品。另外,对目标市场的专利法案和专利技术的研究能帮助产品设计规避应对专利诉讼的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再有,良好的产品机会能帮助产品设计一次成型,避免在以后的运作中因各种原因修改产品设计,从而降低成本。产品发现的目的是要对产品的设计提供素材,因此在将产品发现传达给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要准确精炼,要能让设计者准确地理解产品的各种需要,防止产品设计时走弯路。外销产品的设计更要重视上面这些因素,从目标市场产品发现的开发、专利法律的研究以及目标客户消费习惯的研究着手,从产品发现阶段实现成本控制的优化。

第二,在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优化方法。产品的设计阶段是将产品的概念和各种特征、要求创造性的设计成型的阶段,产品的设计以产品的发现为前提。优化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首先要求设计人员对企业的生产工艺十分了解,在设计产品时能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标准进行设计,能做到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设计在实现阶段的成本。其次,企业要对产品的设计标准进行优化。一是对产品设计中通用零部件的规格标准进行优化设计,二是对设计图纸使用的标准进行优化管理,三是对产品设计图纸审查责任制度进行优化。企业进行产品设计时,会用到很多已有的零部件作为基础或构件,或者很多产品会用到相同的零部件,如果这些零部件的规格不统一,会导致在每一次产品设计中都会重新制作这些部件,而产品设计完成后,这些部件就失去了作用,成为废品,这会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增加产品设计的成本。制定统一规格标准的部件能使这些部件循环使用,节约了资源,降低了企业产品设计的成本。对设计图纸的使用标准进行优化管理能使设计人员形成节约意识,在设计工作中节约使用各种材料,以降低材料的消耗,从而降低产品设计成本。优化实施设计图纸审核责任制度能提高设计人员以及设计审核人员的责任心,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错误,避免可能因此而造成的损失。再次,设计人员要优化产品的结构设计。设计人员在保证产品结构、性能、精度、文化等的基础要求上,要尽量优化产品的结构设计,使产品达到简洁实用的效果,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选择最简结构。通过对产品性能的优化,削减产品多余性能以降低产品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企业生产产品的材料消耗成本。最后,企业要对产品的设计周期进行优化,使新产品能在最佳的时间上市。新产品设计的速度越快,完成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产品的市场开发,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利润。同时,产品设计周期越短,产品设计的效率越高,降低了单位产品的实际成本,还降低了人力成本。

(二)运用协同式产品设计的方法达到优化控制成本的目的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每一个阶段不能单独孤立的进行,而应该协同考虑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对产整个品设计的程序进行优化。协同式产品设计指的是并行工程的实施,其包括产品发现、产品制造等在内的整个设计上下游有关的流程。协同式产品设计要求对这些流程进行同步整合,摒弃了旧式的从设计、制造、组装逐一进行的过程,形成一种同步完成产品开发、制造、生产整个过程的产品设计方式。虚拟制造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协同式产品设计模式的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新技术下,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上游的产品概念、下游的产品制造能做到无缝连接,企业在设计阶段就能通过信息技术将设计方案传输到制造单位开始制造,设计完毕后,产品的制造也完毕,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小规模的个性化商品的开发。协同式产品设计极大的节省了各个产品设计环节的对接成本,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设计、生产、上市效率,降低了产品设计的时间成本和企业运营的成本。

四、结束语

外销产品设计中的产品成本控制与普通商品设计中的成本控制模式大体相当,只是要更加注重产品发现阶段的控制,在产品设计和生产阶段要完善各种管理运营制度和使用新型产品设计技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永宏.产品成本控制与优化的策略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

第5篇:产品设计的介绍范文

关键词:产品设计;手绘;表现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绘图应运而生,很多设计师认为计算机绘图更便捷、更实用,甚至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绘图能够代替手绘,因此忽视了手绘技能的学习。即使是在学校期间掌握了手绘技术的人,进入企业后也会为了省时间、图方便等,放弃手绘,直接进行计算机绘图阶段。越来越多新的、功能齐全的绘图软件的出现更加深了这一问题。

1 产品设计手绘表现技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手绘表现表现法指的是通过绘画技巧的应用,从而能够对产品进行直观的描述,包括产品的造型、色彩等,从而能够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手绘表现法是设计者在短时间内借助笔和纸将产品表现出来,因此手绘表现法对设计者的美术造诣要求较高。

借助手绘技能进行产品表现图的绘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能够帮助设计者迅速的进行灵感记录;向客户更好的说明产品;同时手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比较强,能够给人以轻松的感觉,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设计交流。

2 手绘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2.1 产品手绘表现图的优势

手绘技能在设计者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部分设计人员对手绘技能的认识存在偏差,不能正确认识手绘技能在进行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快速高校完成产品设计,下面对产品手绘表现图的优势进行介绍。

首先,产品手绘表现图具有快速性的优势。设计者的灵感往往产生于一瞬间,也消失于一瞬间,如果设计者不能够将灵感快速地记录下来,就会遗失这一宝贵的灵感,对产品设计而言,是巨大的损失。而手绘技能则能够改变这一局面,设计者能够借助手绘技能将自己的灵感迅速记录下来,甚至可以达到跃然纸上的效果,从而能够帮助设计者留住灵感,更好地完成设计工作。

其次,产品手绘表现图具有直观性的优势。设计者如果想依靠语言向他人描述自己的产品恐怕困难重重,因为不同的人根据设计者的描述会想象出形象不同的产品。而手绘则能够帮助设计者直观的表达的设计,使更多的人能够明确的了解设计者的设计,并且能够确定产品的细节。因此,使用手绘技能,能够更直观的表达设计者的创意、展现产品的基本形态。

最后,产品手绘表现图具有实用性的优势。产品手绘图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品设计不可或缺的部分。手绘技能的应用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创意,从而给各户以直观的感受。从而使客户对产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能够使产品设计更快的落实,因此说产品手绘图具有实用性。

2.2 产品手绘设计图的作用

产品手绘设计图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产品手绘设计图是产品设计的通俗表达,能够使客户或者其他人了解设计者的想法,还是设计者与他人交流的沟通桥梁。因此,设计者应该重视手绘技能的学习,通过熟练地掌握手绘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产品设计任务。产品手绘设计图能够帮助设计者实现从抽象到具体、从灵感到实物的转化,因此具有创意沟通、效果传达的作用。因此,设计者应该认识到手绘技能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手绘技能,在设计过程中积极应用,从而提高自己的设计效果。

3 提高手绘能力的重要措施

3.1 勤加练习

手绘技能的掌握并不是通过一朝一夕的练习就能掌握的,他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够掌握,因此应该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并认真践行学习计划,从而能够熟练地掌握手绘技能,并在设计过程中灵活运用。为了实现“勤加练习”这一目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求快,也不能好高骛远,基础都没打好就想学习更高深的技术,应该放平心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地学习,从而能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真正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其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按照学习计划认真学习,不能够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的进行学习,同时也应该尽量避免半途而废的情况出现。如果设计者认为自己的学习进程比较快,要对学习计划进行调整的时候,应该三思而后行,不能靠一时意气行事。设计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一定能够更好地掌握手绘技能,从而在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绘制出更加优秀、更有思想的手绘表现图。

3.2 临摹与创作

临摹是提升学生手绘能力的重要手段。临摹能够使学生接触到优秀的手绘表现图,学生通过对这些优秀手绘表现图的临摹,能够快速接触到独特的、优秀的画面处理技巧,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技巧储备,学生通过对这些手绘技巧的学习和理解,能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表现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手绘技能。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临摹还能够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类型多样、风格多异的作品,从而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其在学习伊始就树立开阔的学习眼界,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海纳百川,不断融汇其他表现风格和表现手段,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现风格。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接触的都是优秀的、经典的手绘表现图,这也就为学生树立了努力的标杆和奋斗的方向,使学生能够向大师学习,不断进步。

但是临摹也有一定的弊端,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进行临摹,呆板的掌握手绘技能和表现方法,而不是对其进行整合、融会贯通,就算学生掌握了高超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也不能绘制出有灵性的、有个性的产品表现图,所绘制的产品表现图不过是对大师风格的模仿、抄袭,没有任何价值。因此,学生在进行临摹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临摹中学习到的表现方法和表现风格进行消化处理,并融合自身的特点,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代替了传统的技艺或文化,使得部分记忆或者文化逐渐消失。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本意绝不是为了让技艺或者文化衰亡。就拿计算机绘图技能来讲,计算机技能的出现使得设计者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但是如果一个设计者对自己的设计感悟不深或者缺乏美感,那么无论能够多么熟练的应用计算机技能,也无法将自己的灵感完美地展现出来。而手绘技能则能够提升设计者对美感和技术的认识,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应该注重手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手绘技能的重要性有一个重要的认识,并且能够在设计中熟练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参考文献:

[1] 石仙花.手绘能力的培养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5(23).

[2] 周诚.产品设计中手绘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考[J].大众文艺,2016(06).

[3] 俎ii.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学生手绘能力的培养探讨[J].艺术科技,2016(03).

第6篇:产品设计的介绍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人机交互;产品设计;网络虚拟;多通道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185-031 概述

人机交互技术,又称为人机互动技术(Interaction Design),它为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开辟了一条新的沟通渠道,从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到今天数字媒体技术普及盛行。人机交互技术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尽管仍在广泛使用的图形图像用户界面,在操作直观性上有了显著提升,但用户仍是在外部观察和操作。以计算机为中心,让用户适应计算机的这种传统的交互模式并没有改变。多媒体技术被认为是在智能用户界面和自然交互技术取得突破之前的一种过渡技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多媒体的强大主要体现在它能提高用户对信息表现形式的选择和控制能力,同时,在表现形式与人的逻辑创造能力上高度结合。因此,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的完美结合,传达信息的多样化和通过多种输出、输入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是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早在多媒体人机交互设计这个概念被提出之前,产品设计在企业品牌争夺产品市场的竞争中已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市场上的产品也越来越智能化、复杂化,功能不断的累加和集成,消费者因此产生了很多认知上不必要的错误,当人们感觉到简单的界面不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的时候,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阶段出现。早期的多媒体人机界面主要是通过丰富的信息表现形式拓宽计算机到用户的通信带宽,在此之后,人机交互设计开始备受关注。人机交互技术既可以理解为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也可以理解为人与包含计算机的产品之间的交互。现在,视线跟踪、语音识别、手势输入、感觉反馈等新的交互技术直接影响着产品和用户的交互方式,有助于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和用户友好性,将产品设计和产品展示引向更高的境界。

2 产品设计领域中人机交互的主要方式

多媒体人机交互的过程是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向计算机输入指令,计算机经过处理后再把结果反馈给用户的过程。为了使人机交互变得更方便,更快捷,更人性化,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输出、输入形式,这也大大地丰富了人机交互的方式。从早期的面板开关、显示灯和穿孔纸袋等交互装置,到今天的视线跟踪、语音识别、手势输入、感觉反馈等具有多种感知能力的交互装置,从发展史的角度上来说,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种交互方式,它们分别是:手工操作、命令语言、图形用户界面、网络虚拟的人机交互、多媒体(多通道)的智能人机交互,但从介入产品设计的领域来说,在其中起着辅助设计和产品展示作用的是网络虚拟的人机交互方式和多媒体(多通道)的智能人机交互方式。

2.1 网络虚拟的交互方式 目前,在网络上广泛应用的虚拟交互方式就是广告和网上购物,通过网络上提品信息,可花费很少的额外投资,加强现有广告的功效。向在线的产品目录和产品介绍中添加一些多媒体内容,可以使用户对产品产生兴趣,从而增加销售量和产品知名度。[1]

第7篇:产品设计的介绍范文

关键词:PLC 工作模块 产品开发试制生产管理上的应用

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Cycle),就是指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开始,到产品淘汰报废的全部生命历程。PLC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信息化思想,它让人们思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为企业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而本文介绍的PLC主要产品从市场需求——概念设计——Alpha第一代样品——Beta第二代样品——小批量生产,这样产品早期的生命周期。

1.产品生命周期(PLC)的工作流程

PLC主要产品指从市场需求——概念设计——Alpha第一代样品——Beta第二代样品——小批量生产这样的早期产品生命周期。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图

2.PLC每个工作模块的组成

产品生命周期通常分6个阶段(Gate),即从Gate0 到Gate5。

2.1 第一阶段(Gate0):产品市场概念阶段

第一阶段(Gate0)是产品市场概念开始阶段。由公司的市场部对产品市场的分析评估、客户需求、行业宏观发展系统研究分析,从行业现状、产品市场、技术水平、产业链运行、产业政策、企业竞争、产品进出口、行业投资等角度对市场的发展进行细致研究后,提出新产品的概念及要求。公司的研发部根据市场部提出的产品概念,对产品做技术上的评估及可行性分析。公司的销售及客服部在销售渠道进行可行性分析。公司的财务部对新产品的开发做预算分析。专利部门对产品的专利性进行分析。通过上述这些分析和讨论后,再由公司最高层(总经理、CEO)决定是否要开发这新产品,并确定其预期的市场时间。

2.2第二阶段(Gate1):产品设计概念批准阶段

第二阶段(Gate0)是产品设计概念批准阶段。由公司的项目经理根据公司的决定,编制详细的项目计划(范围、资源、时间表),预算费用,材料清单,风险分析等。市场部给出产品规范要求、市场计划书及竞争分析报告。研发部给出几个可选的产品概念设计(即DR0阶段)。销售部给出销售预测以及潜在客户,并对市场部提出的数据进行确认。营运部根据产品设计规范及材料清单对长交货期的零件进行评估,并开始新项目导入。专利部门开始进行专利申请。财务部确认产品商业计划书和预算等。公司最高层(总经理、CEO)通过上述相关报告评审后,批准产品的设计概念及财务预算。

2.3第三阶段(Gate2):产品设计阶段

第三阶段(Gate3)是产品设计阶段。项目经理根据公司批准的产品概念设计,需对项目进行控制(详细的工作计划、资源、范围),预算费用,材料清单,风险分析等。市场部给市场计划书,需对样品与预期的产品规范进行对比分析。研发部设计详细的产品图纸(DR1阶段)。销售部给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及客户支持计划。营运部根据研发部的产品设计规范及材料清单进行零件采购及样品生产。专利部门开始进行专利申请。财务部对预算进行控制。公司最高层(总经理、CEO)通过上述相关报告及计划书评审后,批准产品的设计及采购。

2.4第四阶段(Gate4):产品样品(Alpha& Beta)试制阶段

第四阶段(Gate4)是产品样品(Alpha&Beta)试制阶段。项目经理根据公司批准的产品设计,需对项目进行控制(详细的工作计划、资源、范围),并将产品样品(Alpha&Beta)的预算费用、材料清单等数据转移给营运部的项目导入者(NPI)。市场部根据产品市场展览给出样品反馈信息及结论,并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研发部对产品样品结果进行分析及纠正设计(即DR2阶段)。销售部给出具体的计划。营运部根据研发部的产品设计规范及材料清单进行零件采购及样品(Alpha&Beta)生产,并准备培训计划。专利部门进行专利申请,并确保在产品批量生产前申请成功。财务部对预算进行控制。公司最高层(总经理、CEO)通过上述相关报告及产品样品(Alpha&Beta)的实际结果评审,批准产品小批量生产。

2.5 第五阶段(Gate5):产品小批量生产阶段

第五阶段(Gate5)是产品小批量生产阶段。项目经理支持营运部的项目导入者,并提供所有的工程更改清单给营运部的项目导入者(NPI)。市场部根据产品更深入的产品渗透计划,并定义下代新产品。研发部将Alpha&Beta所有的产品数据转移给营运部。销售部给出具体的计划以及服务。营运部根据研发部的产品设计规范及材料清单进行零件采购及小批量生产,并培训相关人员,并对小批量生产的结果进行评审确认(PPR1)。专利部门进行专利申请,并确保在产品批量生产前申请成功。财务部对预算进行控制。公司最高层(总经理、CEO)通过上述相关报告及小批量生产的实际结果,批准产品大批量生产。

2.6 第六阶段(Gate6):产品大批量生产阶段

第六阶段(Gate6)是产品大批量生产阶段。销售部大力推广并销售公司产品。营运部根据销售订单进行大批量生产,并培训相关人员,并对大批量生产的结果进行评审确认(PPR2)。专利部门专利申请成功。财务部对预算进行控制。

第8篇:产品设计的介绍范文

关键词:交互式产品设计;博物馆导览;用户体验

一、交互式产品设计概述

交互设计,从字面上理解即为交流和互动的设计,这决定了交互设计的构成元素不能为单一对象,必须为两者或两者以上方可进行互动交流。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说:“交互设计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设计在于产品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即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用户能感觉到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由于人和产品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所带来的,具有很浓重的情感成分。”①因此,交互设计不应只包括人机交互中的视觉界面设计,还应该研究用户的知识体系和个人使用习惯,这样才能创造出符合终端用户要求、具有交互性、个性化的产品。笔者将这种具有交互性、个性化的产品定义为交互式产品设计,它与以往的产品设计的关注点大不相同。以往的产品设计着眼于功能、形态、结构、色彩、环境等要素,通过对这些设计要素的再创造,可以间接地影响使用产品的终端用户。交互式产品则关注用户与产品本身的交互行为和双方的信息交流。引入交互设计思维的交互式产品设计另辟蹊径,为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博物馆导览的情境研究

博物馆是一个将具有历史性、文化性或技术性的物品进行分类收藏、展览和研究的三者合一的,为大众提供知识和欣赏服务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博物馆里展示的展品众多,但是大部分展品的展示方式是文字说明结合静物呈现,参观者可以从中得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如,一些有历史渊源或者极其精微的展品,参观者往往难以通过文字或者表面的观赏完整地接受,而这些信息往往只能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获得,否则只能是走马观花,参观质量不高。依据市场走访调研,目前参观者在博物馆中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工作人员解说解说(图1)主要依赖工作人员本身的知识水平和讲解水平,参观者必须跟随工作人员同步参观,由于距离关系,的人可能无法做到观赏和听讲同步,并且由于参观时个体的随机移动性,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可以获取展品的相关信息,也给参观者带来一定的束缚感和不便。2.手持按键播放器手持按键播放器(图2)是一种类似按键手机的设备。参观者根据展品边上的号码,按下相应的数字便可以听到相应展品的信息。这种手持按键式播放器操作简单,通用性强,是目前博物馆讲解的主要方式。3.RFID导览器RFID导览器(图3)通过信息发射-接受的方式,简化了用户操作设备的过程。通过在展品周边安装信息发射器,当RFID贴进信号源时便会自动识别该展品并开始讲解。但是这种导览器需要在博物馆内安装大量的辅助设备,而且参观者不可自主选择是否听讲,因而限制了这一讲解方式的应用和推广。以上三种讲解方式在交互行为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信息不全面,无标准化;参观者自主选择权不高;博物馆客观软硬件的局限性;等等,难以满足个性化的参观需求。

三、博物馆导览的

交互性产品设计原则交互式产品设计重点关注用户体验过程。通过分析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过程判定该产品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以产品为载体的交流才是好的设计交流。通过以上用户参观博物馆的市场调研与交互式产品设计理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基于博物馆导览器设计的交互式产品设计原则主要体现为易用性原则、纪念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1.易用性原则易用性原则要求博物馆的交互式产品具有操作简易性,使用户容易上手,同时不易发生误操作等现象。由于博物馆的公众性,参观者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具体表现为用户的认知、理解、操作等各方面能力差异较大。在易用性原则下,设计者必须考虑大部分人对于手持设备的日常使用习惯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找出共有属性,针对参观者的共有习惯进行设计,方可使用户在操作导览器时迅速适应。2.纪念性原则纪念性原则要求博物馆的交互式产品能满足用户的纪念行为这一情感需求。大多数参观者在参观完博物馆后,会去博物馆的纪念品销售处购买具有特色的纪念品作为留念。若是可以将人们的纪念行为和导览相结合,便可以给予参观者独特的游览回忆。3.体验性原则体验性原则为用户情感体验制定详细的标准,如体验过程中的趣味性、沉浸感和启发性。以往的展示都是把展品置于展柜,参观者无法近距离地观赏展品或与展品互动,降低了参观者参观的积极性。而在体验性原则下,将沉浸感、启发性和趣味性融入交互过程,让参观者与展品进行趣味互动,激发参观者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展品、了解展品,获得独特的体验,寓教于乐。

四、博物馆导览的交互设计方法

1.用户的需求研究参观博物馆的人员主要有两种:参观者和研究者。参观者多是在节假日或纪念日来博物馆游览。参观者对博物馆内的展品了解甚少,往往出于休闲、观赏的心态,将展品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他们对于展品的兴趣点主要在于展品的故事、外观和价值。如,节假日去故宫博物院观赏珍宝展的参观者,会关注珍宝馆里的珍宝是否美观、制作是否精美、曾经被谁使用过等历史人文价值,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的讲解才能了解。研究者一般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他们的参观目的明确,因而不会全面地浏览博物馆的展品,而是有选择性地近距离观察感兴趣的展品,甚至用文字记录信息。研究者把博物馆作为研究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样是观赏故宫博物院的珍宝展,研究者重点关注展品的制造工艺、材质等细节.参观者和研究者的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前者追求的是展品呈现方式的趣味性,讲究的是内容是否好玩、能否吸引眼球;后者则要求展品可以体现出深度与广度。由此得出博物馆受众用户的两种不同需求:第一,有趣的展览方式,丰富的背景知识介绍,可互动的展品呈现;第二,专业、理性的展品知识介绍,近距离地接触展品。2.交互技术的研究在以往的博物馆导览中,大部分展品是静止地呈现在展柜中。一切和展品相关的信息都是被动地传递给参观者。这种只展示展品本身、与参观者自身无关的导览体验收效甚微,且难以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更多的媒体技术被用于博物馆导览,如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路径导航规划技术等。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图形图像的算法技术与显示终端相结合,将物品通过“三维建模+虚拟仿真”的方式在显示终端中呈现出来。用户可以在显示终端上对物品进行各种操作,如移动、旋转、缩放、材质对比、声音模拟、纹样更换等,给予用户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感知交互手段,用户可以在不触碰实际物品的情况下,对物品的细节、构造、材质等属性了如指掌。如,奥运奖牌的虚拟现实,运用VR软件制作的奥运奖牌三维虚拟模型,用户可以自由操作,让它旋转(图4)或放大(图5),身临其境地观看奥运奖牌的细部特征。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是将拍摄与显示两者合一,通过识别图形或者图像将数据库中的三维模型呈现出来并将其叠加在真实环境中。用户可以将相应的识别手环置于手上,导览器识别出卡片上的信息并导出相应的手表模型,仿佛用户将手表戴在手上(图6)。路径导航规划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管道网络布线规划、集成电路设计、交通导航等领域,其主要功能是搜索并规划两个或多个起止点之间的最短线路。如果将其应用在博物馆导览中,可以给研究者带来方便。研究者可以自由设定想观看的展品的位置,由系统自动生成导览路径并加以导航,这样便可以跳过不感兴趣的环节,实现高效导览。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是指将文字、声音或者视频信息通过特定的计算机压缩算法将其压缩到某张图片上。通过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用户可以将参观展品时的实时感受或想法与展品图片整合起来,形成复合型的记录,以便后续观察、研究。在博物馆导览器中应用多种新型的数字交互技术之后,用户可以通过导览器与展品进行多种多样的趣味互动,仿佛身临其境地使用展品,不但可以加深对展品的记忆,更能提升展览的教育功效。3.角色的体验设定笔者通过以上对博物馆导览的用户和交互技术研究,结合博物馆用户群体之后得到的共性,构想一位虚拟人物——大学生小A——在周末参观玉博物馆的体验流程,利用其在博物馆中的体验,说明交互式导览产品的使用过程(表1)。上述虚拟事件便是以博物馆交互式导览器为蓝本的体验过程,可以看出将多种交互技术应用到博物馆导览设计中,可以让参观者获得独特的体验。

结语

第9篇:产品设计的介绍范文

伴随着制造型企业的蓬勃发展,政府大力提倡各类产品产业的创新研究。新产品研发逐渐成为各类企业的核心部门,成为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且独立形成了新的产业市场。应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各类院校针对自身特点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产品设计类人才,但教育的规模化、同质化、滞后性等显著问题也在学生进入企业后明显暴露出来,很多学校的教育模式并不符合社会的实际应用需求,致使进入企业的设计人员还需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培训,才能胜任工作要求,造成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双重浪费。高等学校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应该具备实时对应协同发展的能力和效果。

二、产品设计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产品设计行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与以往由绘画艺术、视觉艺术、机械设计师等兼任的产品设计师逐步过渡到专业从业人员,使产品设计产业逐步走向更加专业化、秩序化、实用化。产品设计师的年龄结构呈年轻化趋势,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产品设计产业结构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制造型企业。伴随产品设计产业发展,国内一些大型制造型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在企业中纷纷加大产品研发规模,从高级人才引进到初级人才培训都制定了完整的发展模式,保证产品创新综合实力,确保企业发展方向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部门设置上,一般分为设计研发和设计管理两种类型:设计研发主要是为本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全面的工业设计服务;而设计管理除了对内直接提供设计之外,还负责委托企业之外的设计公司或外观模具公司来设计外观与提供模具制造,并负责产品研发中的工业设计整合与管理。对于国外一些企业在国内设置的研发部门往往集中在本土化设计研发领域。2.产品设计公司。目前,国内的产品设计公司主要分为三种形式,按综合实力、服务内容不同、产品设计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专注于产品调研、策划、结构、功能、外观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服务。第二,是针对产品造型设计与实现、模具制造等方面的设计服务。第三,是从产品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营销、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设计服务。现有设计公司有些是从事某一部分的具体工作,有些则是交叉进行。3.高等院校产品设计工作室。此类工作室对外承担着相应的设计工作,对内担任着对在校学生的培训工作,是连接学校与社会需求的重要桥梁,对产业发展影响较大。院校工作室通过承接企业设计课题进行设计教育实践,拉近学生与企业需求的距离。院校工作室具有学科交叉的便利性,且集中了各类行业专家,对产品的概念塑造,企业文化整合具有一定的优势。4.其它。现有产品设计产业还包括一些自由职业者和政府支持下的设计类企业等形式。面对如今信息化、智能化迅速发展,产品设计产业发展仍然会出现更多产业模式。

三、现阶段院校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开设有产品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400余所,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设计教育体系,但是纵观产品设计产业发展却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设计市场氛围,这与院校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有直接关系。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各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特点由院系自主对课程进行设置,课程间的系统性、连续性、关联性都是在不断探索中进行,对基础类设计理论、方法没有统一规范。第二,缺乏多元化发展平台。大多数院校对人才培养施行普遍式教育,没有更多的关注学生对专业兴趣方向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学习广而浅的不良局面。第三,产品设计专业作为交叉学科,涉及哲学、美学、人机工学、材料学、机械原理等众多学科,要求教师团队应该具有更多样性专业知识结构,能够融合多领域知识和实践经验,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进行跨学科研究。以天津为例,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以来,将部分院校中的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统一纠正为“产品设计”专业,也更加规范了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具体研究方向,导致部分院校将“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合并培养,或修改现有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使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符合社会需求。以天津美术学院为先导各大院校产品设计专业毕业率均在90%以上,但能够长期从事产品设计工作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产品设计产业发展较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地区,设计人才往往集中于此,其他地区企业则较少设置产品研发部门。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实践经验要求较高,应届毕业生往往需要二次甚至多次培训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使企业过多投入培训成本。

四、以传统文化用品产业为例

1.传统文化用品产业现状。传统文化用品从定义上可以成两个层面,一是承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时间鉴证,延续至今仍然使用着的传统用品,例如,手动织布机、刺绣服饰、传统手工艺等。二是利用传统文化符号,通过创新设计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其目的是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现今,传统文化用品产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方面传统手工技艺因传承方式复杂、经济效益低下,面临着传承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商业经济为目的的文化产品不足以展现传统文化精髓,承载于一些低质量、无内涵的仿制产品上,不能起到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反而将传统文化置于糟粕境地。2.建立方向性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现今传统文化用品的尴尬局面,应建立更加具体且具有一定方向指向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教学方面应先从传统文化历史方面切入,系统全面的介绍特色鲜明的一些传统文化案例,分析文化精髓的形成方式,总结出符合现代设计要求的文化用品设计方法。实验实践课程方面,应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用品的结构、比例、功能设置,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产品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当时社会背景,体会产品是如何通过造型、功能的变化,达到适应时展需求的。在毕业设计环节,应结合不同学科,如经济、营销、广告、材料等专业采取联合答辩的方式,使毕业生在毕业设计阶段,更具体全面的了解市场需求,完善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缩短与企业生产模式的磨合期。3.工作室制。校园工作室制是现今具有产品设计专业的院校较常使用的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将设计需求直接引入校园,对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需求,提高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校园工作室模式中,聚集了专业科研教授、研究生、优秀学生、企业设计人员,突出了理论结合实际的客观优势,侧重企业设计课题与设计教育实践的结合,在创新方案整合和企业文化发展设计、未来概念设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所涉及的企业范围包括信息、家电、通讯、医疗、交通工具制造业等。4.企业导师进课堂。企业导师是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高端设计人才。在课堂上引进企业导师,能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从具体一款或一类产品的设计分析中了解产品设计过程。在企业导师的选择上应注意选择不同领域的导师进入课堂,让学生能够更全面的了解社会需求。也可以利用选修课的形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从未来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的角度,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产品产业进行学习。

五、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综合分析

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呈高度的正相关性。现今,知识经济时展已开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由资金和土地逐渐转变为知识、技能,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从本质上看,即教育决定发展,尤其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高等教育阶段。任何产业发展都离不开知识和技术,这些技能就是从人才培养阶段获得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的优劣局面。现如今,我国各类院校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设计人才,但是,能够直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仍然相对欠缺,高精尖类人才严重不足。在人才培养中应注意与产业需求对接,将产品与服务相结合,将有形与无形相结合;将生产与消费相结合,一般来说生产与消费具有一定的时空分离性,即生产与消费不在同一时间进行,产品需要现生产而后消费。生产与消费的结合即在时空上令二者并驾齐驱同时进行,让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使产品设计者、制造者得到更加真实确切的用户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设计人才培养应更重视应用性,在学校教学阶段应以设计学学科为基础,进行多学科交叉式教学方法,将产品设计方法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展开研究,在教学中融入机械制造、金融经济、包装工程、哲学心理等学科,从社会人的需求角度展开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产业需求发展。

六、结语

高等学校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客观分析现阶段我国院校产品设计类人才培养情况发现专业技能较强的设计类人才往往集中在经济发展较活跃的大型城市中,设计类人才成长多依赖于社会企业培养,院校教育与产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对产品设计产业现状分析并列举传统文化类产品设计教育模式,探索出针对产业需求发展的院校定向织工作室制,并将企业导师引进课堂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开辟了了解社会需求的新路径,同时也缩减了社会、企业对设计类人才的社会化培养的成本。产品设计产业具有一定的专业特殊性,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将会对未来院校人才培养起到关键指导作用。

作者:张妍 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济.“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报,2002-11-28.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