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本文归纳了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及经济技术特征,探析了国内外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重点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要点和原则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并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建筑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地域化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的价值观念: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希望开展一种世界统一的景观,这是我们 时代 的面貌 ,强调从个人 的局限 中解放精神价值的需要,并把它们提高到客观有效的高度——在现代建筑中,什么是个人的和民族的客观性是相当清楚地被注意到了。以世界交流和世界技术为条件的现代统一趋势,正超越国界,在所有的文化领域中发展,而个人和民族却仍然被约束在这个界限内。建筑总是民族的,也总是个人的,但又是三个同心圆——个人、民族、人类,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包含其他两个,因此标题为:国际建筑”(1)。这种思潮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然而,即使在“国际主义”流行时,也存在着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的潜流。随着人们面对不断增长的趋同性和世界化的巨大压力,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到地域特性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地域化建筑创作针是对现代建筑国际式风格所表露出的建筑与自然的对立,割裂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等问题而提出的。这些问题引起 了世界范围 内的建筑师对于建筑 与自然 、文化的关系深层次的思考。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 地域化建筑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
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 …”。文化根殖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挖掘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有种种方式,如从地方的气候特征出发寻找地域性建筑文化;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寻找失去的建筑文化,等……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 “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 ,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在地域化建筑创作中。建筑师们总结传统经验,走适宜技术的道路,并且积极地融汇各种技术,推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发展和形态的创造,出现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作品。
二、研究方法
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本文透过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各种纷繁的创作流派和设计手法的外表,从分析建筑的设计语言着手,来探析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创作思想和价 值取向,从而避免了单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所产生的空泛性。
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3)。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普遍的价值观念。
因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渡时期 ,它在否定以往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同时建立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 ,这种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产生了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它的合理成分被后来的各个设计流派所吸收、继承。所以,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具有传承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的建筑设计语言时,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艺术成就为原点,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否定与继承的关系,以便于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的设计语言产生和演变的脉络有深刻的认识。
1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在这里,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是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针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所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建筑与自然形成对立、割裂地方文化,于是建筑师们开始重新进行思考,并重新确立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并重新认识地方性文化在建筑中的价值。这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也是该思潮所而对的主要问题。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文一在 1996年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最高奖方案“绿野·里弄构想——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和延续地方性文化作为构思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引发出建筑与自然的交融的建筑构思,并引用了当地传统建筑中典型的建筑形态“里弄”作为设计原型。勒·柯布西耶在其建筑创作中,引用了地中海民间建筑的外观式样作为其建筑形象构思的源泉;本文在对于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的分析中,着重分析了建筑创作领域中“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原型结构”的引用、“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由此引申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重要的设计概念及创作手法。
(1)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矛盾 ,它涉及到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创造及空间的界定,并引申到城市设计中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同构关系。从建靴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例如,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所提出的“灰空间”的设计概念;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所倡导的以功能为引导的室内外二元关系的协调。
(2)“原型”的引用
荣格认为,“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 ,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并正确地反映到建筑作品中,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所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其创作设计中,把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原型”引入到新的设计观念、新的技术材料、新的价值观念之中,使它融人到现实生活中,使建筑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延续。
(3)建筑与自然的对话
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 点和主张。英国著名的建筑师罗杰斯曾经说过:“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可使其展示的建筑”。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把光作为一种自然要素融入到建筑的形体构成之中的设计概念。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约翰逊的水晶教堂均充分运用了自然光的特性,塑造出了一种神圣、脱俗的空间。建筑大 ifi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则融入在自然环境之中,展现了极高的建筑意境。
2.形式生成的逻辑性
在建筑形式的生成过程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建筑作品以其形式展现出自身的特征,表达了建筑的文化含义。形象思维决定建筑的形象特征和图形品质,它使建筑作品产生出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特殊性,创造出了建筑独特的意境。同时 。在建筑作 品的创造过程 中 ,逻辑思维则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另外,相关学科的成就被引入到建筑学科之中。这就使得在建筑形式生成的过程中,设计方法发生了转变。相对于以往的建筑设计方法,具有新的内容。
3.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
“每一文化有它赖以生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 。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通过对于这些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进行对比分祈,可以深刻地揭示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追求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关键词:初中语文;地域文化;研究概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A-0049-04
地域文化是从地域角度考察文学所生成的文化及其语言风格。早在3000多年前,《诗经・国风》就是按15个地区来汇编诗歌,显示各地风土人情的不同。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和孕育民族精神的基础。研究、挖掘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探讨、优化地域文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是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对“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相关概念的概述
(一)地域、地域文化
什么是“地域”?首先,“地域”应是一个地理学的概念,它必须具有相对明确而稳定的空间形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区的范围”。其次,“地域”还具有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和文化的意义,即具有相对明确而稳定的文化形态。再次,“地域”应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因为它所反映的事物或者关系往往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体。另外,“地域”还应是一个比较性、对照性的概念,任何地域都应有一个可资比较、对照的参照物,然后此一地域之特点才能彰显。对地域可以有多种划分,空间的、自然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但从历史实际和学术研究的实际来看,最值得重视的还是行政(政治的、社会的)的和文化的划分。以行政区域(比如数量众多的以省、市为单位的文化史和文学史),以文化区域(比如晋、徽、闽、巴蜀、齐鲁、东北之类的文化史和文学史)对地域进行归类。[1]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包括历史文化、商业文化、以及道德观念、地方风俗、思想行为习惯、活动方式、、文学艺术、法律规范、学术文化等因素在内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需要注意的是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化、乡土文化的联系与区别。“地方文化”是指地方特色文化,即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的文化,是某一地区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这一意义来说,“地方文化”就是“地域文化”。但两者之间又不能画等号,“地域”是根据一定标准与相邻或不相邻的地区区别开来,有着较明确的概念,而“地方”则比“地域”更是一个伸缩性强、方便使用的模糊概念。[2]“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区别就更明显了。首先,从划分依据看,地域文化有着严格的标准,是依据各个文化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划分的,如吴文化、楚文化等。而乡土文化的划分则没有严格的标准,在实际使用中,多依据行政区划划分,如上海文化、海州文化等。其次从空间范围看,地域文化的空间范围有着较为明确而稳定的界限,不能任意而定。而乡土文化的空间范围则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根据实际需要作灵活处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域文化
在笔者索引文献中,侯兰花在其硕士研究论文《中学语文中的地域文化教学研究》提出了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这一名词,这应该是我们目前索引到的最早提出这一名词的人,但其并没有对此做出十分详尽的解释。[3]后来,杨春菊[4]、马建[5]等研究者都开始对此进行论述。他们认为:作为一种文化,地域文化是渗透于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角落的,它不一定是以自己独立的形式出现,但不可否认它的存在。这样,语文教学中的地域文化也就可以理解为渗透于语文教材、语文活动等一切形式的语文教学中的关于地域文化的因子。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上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中的《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等,第四单元《多彩四季》中的《三峡》《济南的冬天》等,七下的《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登岳阳楼》《巍巍中山陵》《木兰诗》《黄河颂》等,八上杜牧的《泊秦淮》中渗透的“秦淮河文化”,八下林嗣环的《口技》所渗透的清代京中地方特色文化,九上鲁迅《故乡》和九下的《藤野先生》都反映了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文化背景。
二、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意义探究
在笔者索引的文献中,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地域文化研究的意义提出了具有独到见解的看法。2004年,刘伟铿的《地域文化研究》一书在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此书是我国出现较早的专门研究地域文化的书籍之一。在《地域文化研究》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地域文化研究大有可为”的观点[6],给予地域文化研究以极大的肯定。随后,各位相关专家和学者都就地域文化研究意义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关于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的意义,专业人士多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对于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
地域文化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而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各地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都一直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文化的作用在于它对人们的思想熏染,一个地域的文化,无时无刻不在熏染着本地域的子民。因为有了特定文化的熏染,才有了北方人的粗犷,南方人的细腻。地域文化之所以有如此作用,是因为它的发展适应了这个地区的发展,而且是以这个地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并作用于人的思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视听模式的改变,这些原来人们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似乎正在渐渐远离我们的时代,有不少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险境。地域文化已经像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她们带着满腹经纶,在这个全新的时代边缘感受寂寞,慢慢地睡去,这一睡,可能就成永别。文化传承最基础的群体应该是孩子,只有让孩子了解一种文化,喜欢一种文化,它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所以说,进行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的研究对于文化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对语文教材编写的意义
语文教材编写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现代语文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必须编写什么样的教材。语文教材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及学生的要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发展,而地域文化的特征正好适应了这个要求。
1.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丰富了语文教材
中国幅员辽阔,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着悠久历史。中国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亦称华夏文明或中华文化。它最早源于5000年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经过夏、商、周三朝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向与水平的差异,并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区域文化特征。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冯天瑜教授在河北教育出版社等联合出版的《中华地域文化大系》总序中就对中国文化的地域归属作过很明确的阐述,他认为按照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类型,中国首先可分作东、西两部。从黑龙江的爱辉到云南的腾冲之间作一连线,东半壁是向太平洋倾斜的低度高原、丘陵和平原,季风气候使之干湿交替、季节分明,数千年来形成发达的农耕经济、繁富的典章制度和精深的艺文哲思;西半壁以草原、沙漠、高山、高寒高原为主,属大陆干旱性气候,自古以来,繁衍着粗犷奔放、富于流动性和生命活力的游牧文明。东部农业文化区可分为由汉族为主体的中原农业文化亚区和西南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农业文化亚区。中原农业文化亚区,自北而南又可分为燕赵文化副区、三晋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中州文化副区、荆楚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安徽文化副区和江西文化副区。中原农业文化亚区向北延展为松辽文化副区,向南为闽台文化副区和岭南文化副区。西部游牧文化区可分为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与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7]地域文化的丰富和迥异在很大程度上为语文教材的开发提供了便利的素材,它的这个特点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材。
2.时代久远、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拓展了语文教材
从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历史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氏族宗法制的彻底解体,我国地域文化的格局就已在宗族藩篱的废墟上显现出早期的规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地理差别,从经济上制约了文化的区域构成;邦国林立,则从政治上强化了文化的区域分野;大师并起,则从学术上突出了文化的区域特色;上古时代丰富多彩的民风遗俗的流播传扬,又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区域文化氛围,这种超长的延展性就有效地拓展了语文教材。
3.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开放了语文教材。
中华文化既是一统的,又是多元的。在中华文化的版图中,各种文化和谐发展而又各自保存自己的特色。钱穆先生形象地说:“中国是一个大家庭,她能具备好几个摇篮,同时抚养好几个孩子。这些孩子成长起来,其性情习惯与小家庭中的独养子不同。”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之所以能够和谐相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相同的文化因子,这就是儒家思想。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语文教材也开始呈现出多元的色彩,其集中体现为语文地方课程的开发。因此,地域文化的这一特征也为语文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一定程度上开放了语文课程开发。
(三)对学生学习发展的意义
一切和教育相关联的研究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应该归结到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上,这才是教育的真正要义,地域文化研究也不例外。任伟在《地域文化与语文教学――以新郑文化为例》一文中,对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于学生发展的意义进行了探索:
1.地域文化影响学生的精神气质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把语文教学也看做一种文化活动,地域文化对它的影响必然也要经历一个外显(地域文化因素)―内化(人的精神气质)―外化(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的过程。对教学起决定性影响的一定是内化的精神气质。
2.地域文化培养学生的现代精神
地域文化是一个源于空间上对文化进行区分的概念,但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在时间上就有了延展性。在今天我们培养学生的现代精神品格,地域文化是一个最好的资源。
三、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的研究现状
(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诚如上面所述,我国对地域文化研究的起步并不快,但取得的成果是十分喜人的。就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的成果来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成功地对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进行了分类
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目前大致倾向是将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教材运用类研究。此类研究是将地域文化研究的重点放在现行教材之中,努力寻找了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此类研究的目的是找出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第二,拓展性研究。此类研究是在前一类的基础上对地域文化研究的一次拓展,他们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教材之外的诸多领域,如实践活动、口语交际等。此类文献很多,约有40篇,如王庆友的《寻找地域文化与语文实践的和谐共生之路》[8]、马建的《传承地域文化精髓 促进学生素质发展》[9]等。
2.探寻了语文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的路径
关于地域文化的渗透,笔者索引的文献意见几乎一致,都是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具有代表性的路径有:
第一,依据初中教材“课后探究内容”,引入地域文化。第八次课程改革提倡开发教材,课后探究内容既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扩展他们有关背景的知识面。教师应尽可能寻找与当地文化相联系的材料,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第二,以单元后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依托,引入地域文化。如果说“课外探究内容”受课文内容限制比较大的话,那么单元后的“语文实践活动”回旋的余地就大得多了。
第三,以“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为依托,引进地域文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因此,只要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归入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范围。
第四,以写作训练为依托,引进地域文化。相对于我们的教材而言,写作训练是比较宽泛的,这也有利于地域文化的引进。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1.从作用方面看
很多文献都只停留在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有的甚至只针对某一种地域文化,有的则带有非常明显的商业色彩,这给后来研究者的索引借鉴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
2.从研究视角看
一般的研究视角都局限于语文教学与当地地域文化的结合,未从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出发,对初中语文中的地域文化教学作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从学习者的角度去研究地域文化的也基本没有,在笔者索引的文献中,能注意从教材中地域文化分类的角度研究的也特别少。这样,就造成了研究视角的单一性。
四、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设想
著名科学家波普尔曾经说过:“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目前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而且还肯定会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同样,也说明了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未来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研究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势:
一是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的转变。课题研究从教育教学中来,到教育教学中去,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传承意识培养研究,都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何从紧紧抓住教材的思维转移到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上来,需要我们研究者理性的思考。
二是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地域文化的逐渐重视和地域文化传承理论的不断成熟,地域文化可能会成为我们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范畴,成为学校的重要教育手段。这也需要专家学者做出引导,以期建立合理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高金吉,汤兆成.康熙海州志(标点本)[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4-65.
[2]吴功华.桐城地域文化研究[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8-80.
[3]侯兰花.中学语文中的地域文化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4.
[4]杨春菊.浅谈中考语文试题的地域文化性倾向与备考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08(7).
[5][9]马建.传承地域文化精髓 促进学生素质发展[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3(10).
[6]刘伟铿.地域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97-120.
关键词:地域化;建筑;创作;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onomic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reation in the thought of creative idea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and makes rational analysis.
Key words: regional architecture; creation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
前言:
地域性建筑创作原本是指建筑创作回归到朴素的本原,是试图将建筑的发展引向一条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脚踏实地”为作风的稳定发展道路上,也以此对抗科技全球化造成的趋同现象。但是在目前建筑创作多元化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对于地域性建筑创作本身也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的繁乱趋势。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 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 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文化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
1. 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其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
(1)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从建筑创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
(2)“原型”的引用。“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
(3)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和主张。
2.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逻辑思维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
3.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关键词:商业街;地域景观;城市发展
1 商业街地域景观的概念
1.1 地域特征
地域景观可以表现出自然与人文在城市范围内融合的特性,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景观类型,在长时间的发展下,地域景观逐渐演变成与其它区域存在较大差异的独特景观设计,记载了人类与自然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地域特征则是由地域自然、文化2种要素共同构成。
1.2 地域景观的内涵
地域属于学术概念,主要根据特定问题的相关特性,完成不相关特性的排除而进行划定。地域性则是地域概念在某种存在上反映出的实际特性,而景观则是将某种存在规定为某一地域范围,主要表现为自然与人文要素。在风景园林行业中,景观概念主要表现为规定地域空间中,土地所表现出的特征。
2 商业街地域景观的空间结构
2.1 一字型
街道为一字空间,呈现出单线排列,街道周边往往都是老街区,无法进行两侧扩展。该类型的商业街属于低端商业街,多数为小型商业,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街区管理与统一设计,防止因为个人临时设施与广告,导致街区空间杂乱。一字型街区的空间路径属于唯一性路径,所以需要充分考虑两侧建筑尺度、形态、节点的设计效果,避免因为统一设计,导致空间过于单调。
2.2 并列型
多个街道并列分布,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在范围有限的区域中,使用该方法比较常见,商业面积要超过其它类型的分布模式。虽然该方法面积较多,但是由于路径选择较多,所以消费者在游览过程中,可能错过一部分区域,导致商业店面价值差距较大,这个问题也是并行街道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街道的相互联系,在街道合理位置设置通廊与节点,方便消费者游览。
3 商业街地域景观的作用
3.1 传承物质文化
在现代城市中,商业街不仅作为市民购物的重要场所,也应该具备良好的景观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业街代表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与经济水平。地域景观并不是固态的一幅画,或是作品,而是与城市文明发展相融合,与人们发生共鸣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满足公众的需求,强调消费者心理与行动的参与性。地域景观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相互融合产生的独特产物,所以,地域景观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传承当地文化。以地域文化作为景观的基石,通过地域景观来传承并发扬文化,从文化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与思路,最终设计出具有丰富地域文化内涵的景观作品。
3.2 表达建筑内涵
空间作为提高建筑功能与艺术的核心因素,是商业街提高整体性的重要方法,通过优化空间形态,可以实现环境架构功能。在视觉造型理论中,空间主要代指不同实体相互产生关系,形成的独特环境,也就是通过实体制定出标准“场”,表达出空间的长、宽、高,使空间可以通过物质形态展现给人们。空间物质形态由多种要素共同组成,对商业街来说,街道、店铺、广场、节点均属于空间要素,设计师通过合理组织规划空间要素,形成商业街独特的地域特征。
3.3 优化城市风貌
城市轮廓线主要以多重轮廓线互相叠加组成,人们通过感知了解的轮廓线景观,属于复合城市景观。轮廓线视觉环境受到能见度与视点位置影响,在视域开阔、大气环境好的情况下,视点最远距离与城市建筑轮廓线组成了城市景观整体风貌。在观察城市的过程中,也可以应用轮廓线,充分考虑整体关系,确保地域景观与背景环境的完整性,不同轮廓线之中,维持阶段变化。在国画丹青中,轮廓线就已经得到应用,通过密集的建筑与绿地形成的“留白”效果,形成特殊的商业街地域景观。
【摘要】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具有特殊的地域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室内设计之中,注重本民族特色,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体现其独特的美学,创建出具有特色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室内设计
一、地域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不断地发展当中所总结与积累的独特的智慧结晶和心灵感悟,在人类发展的过程当中一直存在着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地域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是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地域文化是一个特定区域当中得到传承的独具特色的,直至今日仍然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个特定区域的生态、习俗、传统和风俗等等文明的表现。它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和自然环境相融合,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别是在设计领域当中地域文化的使用尤其突出,所有的造物活动都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和气候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它们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人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这种行为的产生是因为人们为了适应当时的地理环境,在这样的行为的基础上将民族的文化得到发展。不同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形成了不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地域文化也在发生变化,在不断地吸收着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方面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摒弃自己的糟粕文化,逐步形成和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设计的地域性指的是在设计当中吸收民间的、民族的、民俗的和不同地区形成的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和各种文化因素。由于不同的民族风俗以及不同的地理风貌、自然条件等因素,才使得世界缤纷多彩各具特色,因此越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越是具有世界性。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有具体性和独特性,并且因此在不同地域形成强烈的可识别性。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源远流长,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当中,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也生动地反映出地域文化的烙印,例如:中国的北方建筑浑厚庄重、宏伟,南方的建筑轻巧、秀丽,还有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的住宅,由于不同的地域特点而形成的各种文化,体现出了很强的地域性和可识别性。
地域文化是室内设计创作的重要源泉。地域文化体现在室内设计的风格中可以充分体现历史的文脉,重现地方的特色文化、风土人情和习俗。随着世界经济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室内设计不再是一门从属部分,也不再是单纯的以人类居住庇护场所为目的,而是融会了技能、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繁杂统一体。室内空间环境的创造,反映了一个地域的思想、道德、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室内设计师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经过自身的消化和理解之后运用到自身的设计创作中,在表现当地地域文化的设计创作实践中将地域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地域文化为设计师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设计灵感以及设计素材。
三、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融合
(一)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不同的地区都有独特的环境特征,外部的环境可以对我们的设计进行侧面的衬托,在进行设计前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才能够让我们的设计更好地融入所处的环境,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满足人的精神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接触到的都是些现代的建筑以及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因此,人们更加向往自然,渴望生活在绿色自然环境中,所以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只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功能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的,这就要求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去融合周围环境,选取独特的地域自然因素来丰富设计手法。例如:我国的南方气候比较湿润,环境优美,小桥流水,拥有非常多的古老的建筑,在这些自然环境优美山水围绕的环境之中,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创作当中可以运用丰富的设计手法去弘扬和发展地域文化,尤其是在一些旅游胜地当中,比如苏州、杭州以及云南的丽江、西双版纳、腾冲等这些拥有独特自然气候特点的地域,创作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宝贵资源,要想将地域文化运用在室内设计之中,首先应当对地域的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和详细的了解,只有对它进行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文化符号以及文化因素在设计当中。在不断创新的设计中,也需要注意鉴别哪些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文化内涵是一个抽象概念,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将文化内涵具体运用到各个文化元素之中进行室内设计创作,可以运用装饰品摆件、陶瓷制品、雕刻品、壁画、玻璃制品等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之中。设计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考虑,要对地域文化的内涵进行辩证的思考,为地域文化的内涵注入新内容,达到文化与室内设计的统一。
(三)地方材料的运用
不同的气候与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性材料,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地域性材料,使得其独特的设计难以被复制。将地域性的材料运用在室内设计当中,在满足了空间使用的基本功能同时也赋予了室内空间独特的精神性。利用当地独特的优势,将地域性材料运用在设计中,在室内设计中表达地域性的特征,地域材料的使用也是对其地域风格的继承,向人们传达独特的精神体验,表达室内设计的独特性。
将地域性的材料运用在地域性的室内设计之中,可以渲染室内的氛围,营造独特的空间意境,突出设计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材料对于室内设计来说,不仅是简单的材料的概念,更是对室内设计当中一些概念化的实际体现。在某些地域独有的材料,对于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象征,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云南腾冲,火山石产量丰富,而且用途也比较广泛,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火山石不仅节省成本而且自然环保,更能赋予空间独特的地域意境。在使用各种装饰材料时,要尊重和突出地域的风格特征,对材料进行符号的概括、提炼、变形等加工和处理,使用具有新意的设计手法,结合现代加工技术,使设计作品变得更加有趣、独特新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结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将传统文化运用在室内设计当中,利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建筑室内空间,不仅可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设计变得亲切,更值得去回味,创造出更美好和独具特色的居住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许振中.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2]阎莉.浅析地域文化和室内设计的相互关系[J].科技资讯,2010(6).
[3]赵斌,俞梅芳.浅谈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室内设计[J] .大众文艺,2009(17).
[4]马小川,杨茂川.室内设计与地域性材料[J].艺术与设计, 2010(3).
随着时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了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但旅游对社会文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地区社会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表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对当地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的保护与设计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键词:
广西地域文化元素;旅游文化品牌;研究与设计
“品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品牌属于产品,同时品牌又高于产品。站在旅游供给的角度,旅游品牌是一种与其它竞争对手相比提供了特殊“卖点”的旅游产品;而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品牌价值是通过特殊“买点”体现出来的,只有“卖点”和“买点”的契合,旅游产品才能塑造成旅游者心目中的品牌[1]。
一、广西地域文化特色
旅游文化商品是最需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商品,它与普通商品的区别是增加了旅游这一特定概念[2]。广西地域文化特色的瑶族服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保持民族地方特色、保护本土文化建设,在整体社会文化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突出具有地域性瑶族服饰文化元素旅游的特色特点,满足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时代特征,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研发设计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二、广西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文化品牌中的研究与设计
(一)广西地域服务产品是树立民族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的基础
建立具有地方性的旅游文化品牌,是指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并形成的各种思想、意识、艺术、建筑、文学作品等文化现象及其载体,这些都是旅游文化形成的要素。在旅游设计中,旅游服务产品类包括酒店宾馆、交通指向、文化饮食等一系列的品牌文化构建;将广西瑶族服饰元素的精华提炼到旅游文化中,形成具有系列化的地方旅游文化品牌,有效地开展旅游活动所创造的旅游服务类产品,加深本地方民族特点特色,利用本土资源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广西地域旅游产品及纪念品是树立民族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
广西瑶族服饰元素在旅游产品及纪念品中的设计是一种社会文化建设,包括礼品馈赠和收集珍藏,是对旅游地特点特色文化的挖掘、创造和有效利用。因此,旅游文化建设离不开旅游地,也离不开旅游者,旅游产品及纪念品便是联系二者最好的“信物”。瑶族服饰中的造型、图案、配饰、色彩等特点及变化,彰显民族地方个性和民族气质,特别是作为旅游产品的形象推广,以特色化的民族气息和民族感染力,不仅加深现代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情,同时游客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把对旅游地的感情和留恋展示给他人,分享其旅游快乐和精神收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族地方旅游文化品牌的宣传与推广作用,同时也对当地居民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广西地域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与创新是树立民族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径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之所以被视为旅游文化建设,是因为它具有礼品馈赠和收集珍藏等最直接的物品价值。而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是体现地域文化内涵与特征的表现,地域文化的开发利用不是简单对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与复制,必须符合地域文化元素特征,地域文化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以广西瑶族服饰为例,结合瑶族服饰的元素进行再设计与应用,以瑶族服饰元素中的服饰造型、图纹图案、图形符号、色彩搭配等艺术特色为切入点,将瑶族服饰中具代表性的十字形、人字形、米字形、正十字栀子花形的符号与色彩,结合新时代的数码技术,通过现代视觉设计形式和创新,满足旅游者对地域文化欣赏与纪念的需求,同时获得地域居民和旅游者对广西地域文化的认同,它就是地域文化符号象征,能充分发挥好它的这种经济与社会价值。
三、结语
对广西瑶族服饰元素进行挖掘与提炼,通过新科技、新视觉等多种形式将瑶族服饰元素应用到旅游及旅游文化产品中,在形式下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更趋多元化,不仅民族地域文化特色能被众人所了解和认知,同时是焕发时代活力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但是广西在工业上还相对落后,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只有实现和不断完善这一目标,才能真正解决广西地区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宏,陈洪波.广西特色旅游品牌化战略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4(03).
关键词:民间美术;地域性危机;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123-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98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当今社会生活中,“民间”一词已融入时尚潮流,“来自民间”也俨然成为商业促销中常打的文化牌之一。翻阅报刊,打开电视,“民俗热”、“民间美术热”、“民间文化旅游”等各种形式的词汇以及与民间相关的社会思潮在各种媒体报道中频繁现身。一切的表象似乎正在说明我们的民间艺术已经走出过去不受重视的低谷,发展形式已一片大好。然而,透过洞察现象背后,却可发现其中隐藏着种种问题与危机,“地域性危机”便是其中之一。反思民间美术当下发展的真实状况,排解民间美术传承发展的危机已迫在眉睫,这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探索我国民间美术的当代出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地域性”引发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一、“地域性特征”对于民间美术当展的重要性
张道一先生提出的“民间美术基础说”指出:“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的基础。不论历史上的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宗教美术,还是现代社会主义的新的美术创作,它们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基础。”②(注:参见张道一、廉晓春编著《民间美术文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形式之间一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论及民间美术,其概念首先必须是“民间”的,这是民间美术区别于别的美术形式的最重要特质。而“民间”的概念必然包含着鲜明的民族性和特定的地域性。
人们常常思考如何定位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定位中国的民间艺术风格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每个地域在历史的长河中都逐步沉淀出各自独特的文化模式。地域的差异催生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区域性的民间美术作品自然也就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的文化模式蕴含着当地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情意味及文化观念,因而孕育出不同的美学观,各自体现出自己浓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功能,进而形成当地的民间美术体系。陕北地区冬暖夏凉的窑洞;北京地区讲究风水、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的四合院;北面广袤的大草原上,牧民居住和使用的拆装容易、搬迁简便、适合于经常流动放牧的蒙古包;盛产竹子的西双版纳,傣族人以竹为材料建造的适合西双版纳气候环境的竹楼。所有这些都是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形成的民居样式,地域性特征构成了这些民居最典型的个性。再如因地域气候、环境的差异,蜡染、扎染、织锦、印花布和丝织品常盛产于多水、产颜料的产棉区、养蚕区,而木制、竹制家具则多盛产于林区;因传统习俗的差异,古越人的纹身术和民族图腾崇拜导致了后世贵州各民族极富地域特征的傩面具及傩文化习俗的源远流长。此外,同一个品种的民间美术,其形式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因为使用材料、制作工艺、地方民俗等的不同而体现出各自的地方风格。比如年画,有手绘复制的高密扑灰年画与云南炮山手绘年画;有单色线版风格的云南纸马、内丘芝麻;有半印半画的杨柳青木版年画、绵竹填水脚年画、无锡纸马;还有套色木版年画,如河北武强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泉州年画;清代晚期,西方石版技术传人中国后,上海、天津两地在出现了大量印制的石版年画,后来胶印技术的推广又再次促使了上海成为近代月份牌广告画及年画的大批量生产中心。这些风格各异的年画品种无不饱含其独特的地域特征,也正是这些特征,赋予了他们在艺术上的生命力。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不能、也不可能用简单的语汇去描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中国的民间美术又是怎样的一种具体的风格。从地域性的角度出发,我国的民间美术本身就是博大丰繁,灿烂多元的,忽视民间美术的地域性特征无疑是对民间美术的最大破坏,也将最不利于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维持地域性特征已成为准确传承民间美术形态的最为重要的一环。
二、由“地域性危机”引发的当代民间美术传承的潜在危机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原生态民间美术生存的土壤渐渐缩小以至消失。一些主要存在于广大偏远农村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绝迹,很多民间工艺也后继无人,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地方民间美术。正如冯骥才所言:“曾经代表我们民族生存形态的东西已经黯然消逝……无数的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的走,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的断绝!”①(注:参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首后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透过旅游经济带来的民间美术表面兴旺繁荣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本质上民间美术工艺品地域性的迷失现象越来越严重的现状。走进很多景区的民间工艺品商店,你常常会感到不知身在何处。人们居然可以在北京的某一人文景区里买到贵州的傩面具及海南的贝壳挂饰,走到海南,却又可以买到几千里外北方的蒙古刀。过去常言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等彰显民间美术价值的谚语已经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些现象表明,在现实条件下,民间美术多样性、丰富性和地域性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民间美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与其他的美术形式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与现实生活更为接近,有着一种原发性的特质。这种特质体现在:“其一,从历时性的发展来看,民间艺术还比较多的保留着艺术发生时的某些基本性质。其二,在共时性的社会文化整体结构中,民间美术也保留着一种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原发性。”②(注:参见邓福星编著《论中国民间美术(总序二)》,王朝闻总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年版。)然而,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促进了一些优秀民间美术的复活,但大量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粗制滥造的所谓民间艺术品同样充斥市场,随处可见。经营者们抓住当今城市民众对民间美术的了解普遍比较肤浅,对民间美术的偏爱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猎奇式的怀旧情结。他们生产的这些劣质品不论在题材上、材料上还是工艺加工上都常常随意了事,鱼目混珠。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使得当下民间艺术逐步地转变为由市场左右。那些原生态的民间美术开始被大批量、粗糙的复制并销往各个地方,民间美术品以商品的形式出现于这个高速发展的商业社会中,其本真的、纯朴的艺术性也必然逐步丧失,导致的后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误导消费者错误地理解我们的传统艺术,还将极大的影响民间美术的高质量传承。
不难发现,民间美术的概念已开始变得含混不清。当代的民间美术,尤其是进入城市的民间美术,好多已经变味,甚至因为过分功利而导致民间意义的逐步丧失。不少民间美术有向宫廷艺术、文人艺术风格上转化的趋势,甚至转化成为了奢侈艺术,民间美术本身纯朴的艺术与审美价值不复存在。“百工舫”式的民间传统艺术集散地现象的利弊也值得深入探讨。
三、消除“地域性危机”的有效方式:“民间”概念新解
一直以来,说起民间,人们会不假思索地联想到农村。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原来主要存在于广大农村的民间美术逐步失去滋生它的原始领地和主要参与者,民间美术的生存受到严峻挑战。“随着中国大众对现代化运动从痛苦无奈的被动承受到满怀理想的主动参与,创造主体逐渐离民间艺术原生形态而远去。就民间美术的衰势而言,创造主体的丧失是决定性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精神世界的裂变,对创造主体的本土文化人格构成了摧毁性和异化性质的影响。”③(注:参见吕品田《现代化主题下的百年中国民间美术》一文,《装饰》,2000年第1期,第13页。)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对民间美术的外延重新予以思考。来自于“民众”的民间艺术品才能真正的代表民间文化,而民间美术也正是代表着人民群众文化的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一切艺术特征,一切不同于其他文化艺术的地方,就因为它是民间的。鲁迅先生称民间艺术为:劳动者的艺术’。”④(注:参见刘思智、程晓民、李建军著《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研究》,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4页。)因而,要保证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传承下去,我们必须转变民间美术一定要在农村的习惯概念,去为民间美术的精神风貌找到当代延续的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民间艺术”的定义为:“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敏智慧和艺术才能。”就此,我们不难得出民间美术从一开始便是人民群众的艺术,是大众的艺术。所以,今天我们对“民间”二字的概念理解必须在时代的特殊性下做出延展,从传统观念认为的“农民艺术”扩展为真正的“民众艺术”,这个民众除了包括原来意义的广大农村人民外,还应包括生活在广大城市中的民众。
社会经济结构的突变和大众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传统意义中的民间美术的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正不可逆转的大幅减少,原来生活在广大农村的民间艺人也逐渐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给他们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他们的生活开始与城市紧密相连,许多年轻人更是抛弃了原来的手艺,涌进城市,直接参与到现代化进程的建设中去了。城市的迅猛发展、现代工业的快速崛起、商品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传统自然经济格局已被彻底的改变。经济格局的巨变必将导致文化体系的裂变。以现代城市生活为中心的当代市民成为推动当代文化的主力军,他们左右着社会的时尚与潮流,他们也理当是新时代下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属于人民大众的朴实的艺术便理所当然的是民间艺术,而且是真正的符合时代的民间艺术。
对“民间”概念的重新界定,并突破原有民间美术概念的局限,地域性危机从本质上看将不再成为主要的问题。注重城镇民间美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将使城镇中生活的人们从此感觉到民间艺术就在自己身边,最为广大的民众将会在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找寻到属于自己文化的根,他们也将自然成为民间美术的最主要的受众。民间美术只有在当代文化的缔造群体中重新找到激发其再生和发展的动因,才能为其当代的发展化解危机。
四、民间美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1、将民间美术的领域扩大到城市,必须赋予民间美术以时代的特性。
“传统民间艺术既是传统生产方式的产物,也是传统生活方式的产物。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是乡村文化和艺术的形式。随着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传统的民间艺术随着这种变革,也日益边缘化,整体走上了消亡之路,部分在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蜕变成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生产,使传统民间艺术的存在成为一种市场态的存在。”①(注:参见李砚祖《作为文化工业的当代民间艺术》一文,《美术观察》,2003年第12期,第79页。)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间美术传承的重要根基,但却在面对工业现代化、经济市场化为主题的当下文化时,具有了一定的异质性,这也正是原生态民间美术出现衰落和蜕变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随着对民间美术地域概念的扩大,要让民间美术真正走进城市空间,要让广大城镇民众乐于参加到民间美术的传承中来,使民间美术不至于太过商业化,就必须为民间美术赋予时代的特性。
一方面,我们不能否定,也不能拒绝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为我们的时代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不应怀疑把科学的世界观作为我们世界观主体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民俗传统文化和习俗为我们精神世界所带来的巨大满足和平衡,不能忽视广大民众习惯了通过民间美术表现美好愿望的传统。现代人虽然得益于科技信息时代的物质文明,但仍然怀念和向往民间文化中那浓郁的生活气息、亲切的乡情。现代生活的快速节奏使得大量城里的人精神疲惫,信仰缺失。我们需要深刻的反思工业现代化为人类带来的种种弊病。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文化积淀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与时俱进同样不可忽视。笔者认为应该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合理辨别民间艺术中的优劣好坏,对优秀的要不遗余力地传承与发展,对于不合乎时代的则应果断地让它退出历史。一些民间艺术的自然消失,其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不再需要。比如早年在中国广大农村十分流行的皮影戏如今便面临了消失的危机。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年代,皮影戏就同现今的电影、电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一样,与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当年广大人民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电视的普及,网络的蔓延,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民间皮影戏自然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观众。我们当然不能为了要在民间保留皮影这种艺术形式而限制当地的民众享受现代舒适的生活。皮影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必将另辟蹊径。对待这样的现象,我们不需过于紧张,我们应当用辩证的历史观去分析,而不能静止地去看待。
民间美术是具有时代性的,也只有符合时代的民间艺术才具有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生命力。比如,传统的年画多以神话、历史人物、民俗民间故事为题材,而河北武强1937年出版的“门神”年画中就包含了“打日本救中国”的大宗标语,这就是1937年“”后,民众把传统观念中保卫家宅的门神创作为了保家卫国的卫士,1937年的年画就具备了当时的时代性。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们今天的文化对于未来而言将是传统,今天的民间艺术日后也会成为传统艺术,我们不需要为某些艺术形式的消失担忧,我们也不可能永远的同时保留历史上所有的艺术形式。将不合时代的民间艺术交给民间美术史家,让他们把这些民间美术形式载入历史,收藏于博物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住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艺术形式便可,新的时代毕竟需要新时代的民间美术。
2、当代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
第一,“在人类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文化不会顺着走。相反会反过来走向本土化,向着本土化发展。就是说:越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越是全球本土化。”②(注:参见冯骥才主编《守望民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今天,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受到冲击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对于中华民族本身而言,还是站在外国了解中国的角度,民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它既是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也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更是树立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独特气质的重要方法与途径。世界文化是多元化的,而各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正是丰富这种多元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因此,当代民间美术的传承,首先要尽量保持其地域特征,保护各地的地方艺术特色。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例子很多,比如山东的潍坊、天津的杨柳青镇、河北的武强等,他们将当地的经济依托于地方民间美术,既保护了民间美术的地域性,又从经济角度上解决了地方民间美术存续的根本。不仅避免了优秀民间美术的消失,还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对于不同地域的同类民间艺术形式的保护,也应该做到保持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性的差异,切莫出现天下年画一个样的状况。针对某些地方为了发展地方旅游经济而杜撰历史的现象则应给予遏制。同时,民间艺术的保护还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断代的情况,因为民间艺术形式以前多是依靠口头传授与家族传承,一旦断代,便很可能无法恢复了。三峡大坝的建立,库区大量移民与搬迁,很多地方文化与艺术赖以生存的原生地域被淹没,如果在这个移民过程中,地方政府对非物质遗产的转移保护重视不够,必将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第二,“民间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它的现在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是民族艺术的活的传统。它以自发性而产生,以自娱性而存在,以情真质朴和淳美深厚而见长。”①(注:参见张道一、廉晓春编著《民间美术文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重自我、重感情的造物观。对于民间美术的传承,我们也应首先侧重对中国古代传统的整体造物观念的继承和发展。“重要的是传承民间美术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完善受工业文明伤害的人类文化结构,促进人类手脑身心全面发展的和谐生存状态。”②(注:参见吕品田《现代化主题下的百年中国民间美术》一文,《装饰》,2000年第1期,第14页。)民间美术在历史进程中原有的三大功能,即造物的使用功能、造物的审美功能和造物的认识功能在新的时代将会有所转变。作为民众精神需求和审美意识的一种物化与寄托,其中包含的观念性、主观性的内涵已越发重要,而其直接功能则逐渐式微,甚至慢慢退出历史。民间美术的传承的侧重点已经逐步转向于人文感性方面,传承的核心也将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情怀和审美功能。老子哲学的“天人合一”、《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等我国优秀的设计思想与造物观不仅是作为我们永恒的宝贵遗产得以永远传承,就连国外的设计大师也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如丹麦家具设计大师维纳设计的中国椅,美国著名有机建筑大师赖特的设计观等。
第三、传承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时代的民间美术还需要创新。当代民间美术一方面要做到维持其纯朴性、在地域文化中保留其典型的个性,另一方面在当代民间美术的创造中充分使用民间美术传统的精神和语言符号,并赋予几千年民间美术积淀下来的符号以时代的特色。“就本质而言,民间艺术与其他的精神活动、精神生产一样,是一种符号的创制、解读和传播。……它归根到底是一种具有精神性质的符号,其性质是这样,其功能也是这样,民众创造的是这样一种精神符号,欣赏的是这样一种精神符号,人们消费购买的也是这样一种精神符号。”③(注:参见著《中国民间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28页。)符号特征的延续使我们不至于失去传统的文脉。把握好对这些符号特征的传承使我们可以从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入手,如趋于对善、美的正面肯定、物象谐音的象征隐喻、对形式美及意象美的追求等创作方法,将传统中的审美理想与意象的美学结构形态,用通感联想与精神互渗等造型方式去延续民间美术的精华。同时,民间美术的创新应在继承民族风格、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赋予民间美术品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生活需要的新内容,这些创新具体应该涉及到题材的多样性和时代性,使用功能的增加和改变,图案的重新组合和设计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
一
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常见的“流派”概念使用状况为例,所谓某种音乐文化类型中的某些“流派”,其基本特征或说是音乐“流派”能被大众约定俗成认可或为乐界、学界总结的基本标识,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音乐流派的地域化特征显现。中国民族众多、幅员广阔,不同地域中生存、传播的音乐文化,因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尽相同,故而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其中同一音乐类型和品种,因在不同地域中生存、传播而滋生出地域化风格差别,即常常被乐坛、学界称为“某派”“某派”,如中国筝乐界针对传统筝曲的地方音乐风格差别,通常就有所谓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内蒙古筝派、东北筝派、浙江筝派等不同“流派”区分;清代文人音乐家李芳园,在其琵琶传统曲目的汇编中,对其曲目的类型和风格差别,也有影响不小的“南北派”分法;而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国粹”古琴及其琴乐,在琴乐界则更是早有地域化流派分野认识,此即所谓“金陵之顿挫,中浙之绸缪,常熟之和静,三吴之含蓄,西蜀之古劲,八闽之激昂”(黄晓珊《希韵阁琴瑟合谱》),仅江苏地区,明清之际即有著名的“虞山派”和“广陵派”之分;至近代,全国范围内也有所谓“浦城、泛川、九嶷、诸城、岭南”诸派之别。总之,这些出现在传统音乐文化各分支类型中的“流派”概念,都是地域化音乐特征的一般性概括。
二是音乐流派的个别化特征显现。中国传统音乐类型品种多样,地域风格各异,同一音乐类型或品种的操纵主体“音乐人”,因其文化涵养不同、生存状态不同、传承谱系不同,其表演、歌唱和演奏,即常常会有较突出的个人风格和小群体风格生成。这种局部、个别化的音乐风格呈现,也常常被称为“某派”“某派”。众所周知的如近现代中国戏曲(京剧)表演艺术领域的“谭(鑫培)派”、“言(菊朋)派”、“梅(兰芳)派”、“麟(周信芳)派”、“荀(慧生)派”、“程(砚秋)派”等,即属此列;晚清说唱(弹词)音乐领域中“程(遇乾)”、“俞(秀山)”、“马(如飞)”各派约定俗成的称呼,亦与此同理;而清末民初间器乐(琵琶)演奏领域中以华秋苹为首的无锡派、以李芳园为首的平湖派、以鞠士林为首的浦东派、以沈肇初为首的崇明派、以汪昱庭为首的“汪派”等等,则是因师承、谱系关系接续而生成的器乐表演群体派别。这些在不同音乐实践领域中生成的“流派”,其称呼内涵显然都是个人音乐风格和小群体音乐风格特征的一种彰显。
中国传统音乐“流派”生成及划分所依据和显示的上述两个基本特征,都明确无误地表明“流派”概念,都是“小文化”概念,都是整体音乐文化类型中局部性音乐风格特点形成的一种派别划类和风格显现。
如果再联系到“中华乐派”倡导者所涉及“乐派”构成的“四大支柱”内容讨论,所谓音乐“流派”(即所谓“乐派”)事实上应当将之分野为四个局部性“流派”格局来加以倡导和建构才更为合理。此四个局部性“流派”格局,即:音乐创作(作品)流派、音乐表演流派、音乐理论(学术)流派和教育理念(模式)流派。
其中属于“音乐表演流派”的,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已经有多种显现,以上所述内容基本皆是,故不赘述;属于“音乐创作(作品)流派(亦可称为‘乐派’)”的,在中国传统器乐演奏领域中,相关“流派”显现已经涵盖了作品风格内容,这即是说其中可称之为“派”的演奏家或演奏家群体,都已包含有相关音乐作品风格和传承的认知,但在近现代专业音乐创作领域,其“乐派”性质的个体和群体音乐创作(作品),尚无公认和约定俗成的表征和显现,故而可谓之是空白;属于“音乐理论(学术)流派(亦可称为‘学派’)”的,因当代中国音乐理论建设历史不长,理论家们任重而道远,谈其“学派”形成,还为时过早;属于“音乐教育理念(模式)流派”的,我以为至今仅有雏形显现,只能粗略见到表征某种程度音乐教育理念差别的“旧学”与“新学”分野,从音乐教育理念系统构成角度来说,这一重要基础领域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
从学理层面来认识和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的“流派”,任何音乐“流派”的形成,都包含有积极性一面和消极性一面。
从其积极性一面论之,“流派”的生成与发展,是整个音乐文化操纵主体中的一种音乐个体或小群体自觉意识的觉醒,是对某一传统音乐文化整体惯性势力存在和封闭生存状态的一种创新性突破。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音乐文化,一次次的变革发展,有哪一次不是或不包括对先前音乐传统整体惯性存在的突破?事实上任何一种“流派”之所以被大众认可和被学术界类型化,其主要因素就是因为这些“派别”都包含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意识显现和革新行为运作。以戏曲界风行一时的“梅派”为例,梅兰芳在青衣唱腔上,兼容前辈众家之长,使“花衫”行当推陈出新;在剧目中大量使用新腔,于[四平调]基础上创造出罕见的[反四平]唱腔;同时又与琴师徐兰源、王少卿等合作,添加乐器、增设“行头”,丰富和发展了文武场(乐队伴奏)音乐。正是由于梅氏以一位创新者姿态活跃于中国戏曲舞台并产生广泛影响,其表演艺术和声韵唱腔风格,才会有所谓“梅派”艺术的类型化认知及其相关表演艺术的研究和总结。
由于音乐流派的形成和出现,常常是音乐大群体中个体或小群体音乐自觉意识的觉醒和音乐风格的外形化显示,因此任何一种“流派”存在,或多种“流派”的共存,都是对“大一统”音乐风格和“大一统”音乐格局构成的一种冲击和突破。多种音乐“流派”的产生与共存,既是推导音乐风格多样化局面形成的内在动因,同时也是音乐风格多样化局面形成的具体表现。
从其消极性一面论之,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艺术“流派”,又都注定是一种文化性质的“历史性”形态。这里可以打个通俗比方:“流派”如同一桌富于个性特色的美味“宴席”,可以使我们津津乐道和尽情品尝,但现实生活里却终究“没有不散的宴席”。西方古典音乐“流派”发展至今,早就揭示出这一事实:一个“流派”总是会被更新“流派”所取代,这是一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文化演进规律。因此,“流派”或所谓“乐派”,只是一种具有“史学”特色的概念,它是独特艺术风格已经形成和存在后的一种非主位性描述和学术性划类,“流派”并非是当事人可以自我表征当下存在的一种学术“造物”,难道我们仅仅因为具有某种理想就能轻易创立一个永恒不变的“流派”或“乐派”?
任何“流派”所具历史阶段性特征,正是由于凡是“流派”都会要巩固和传承自身被类型化的模式,这就会自然伴随出现程度不同的消极性因素。“流派”的这种自生消极性,主要的也是最常见的表现方式,就是局部利益的保护态度和排它心理的策略化选择。并且,任何一种“流派”,如果坚持固守不变的个别性风格,它终究又会形成新的惯性势力而束缚新的创新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借鉴与融合。这一现象在中国传统音乐各类“流派”形成、生存和巩固的过程中,绝不鲜见,所谓常见的门派之争、各立山头;秘不示谱、谱不外流;徒不二师、艺不外传;以至于在专艺者当中造成“偷学”之风、“窃学”之风(有学者总类之为“剽学”)盛行的种种现象,就是它自生消极性的后果显现。
三
有鉴于“流派”的“小文化”内涵,以及凡“流派”生成都具有地域化特征、个别化特征、历史阶段性特征和自生消极性显现,故而笔者认为:
尽管“流派”或“乐派”形成,是艺术和相关学术领域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文化事象,其存在也是多元文化规律显现的基本内容;同时“中华乐派”概念的提出,也具有相当积极意义,是一种自觉意识觉醒和突出的显现。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体音乐和对这个整体音乐的发展方向进行设计,是不宜以“乐派”而论之的,更不宜轻易、理想地将之命名或概括为一种“乐派”来加以提倡。从学术层面来说,我们应当将“流派”、“乐派”、“学派”之类代表局部文化特色的音乐形态生存和发展空间,交还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各个比较具体的音乐领域或类型中去自行完成、自行显现,让其成为推动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一种动力,而不是成为整体音乐构成发展的统一模式和终极目标,这样才更有利于中华民族音乐风格多样化和音乐文化多元化共存局面的形成。
“中华乐派”倡导者提出“四大支柱”内容分项及其整合构思,虽然是可取和很有创意的,但是,这绝不是一个局部性“流派”或“乐派”可以担当的宏大任务。况且从学术思想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评估,“乐派”本身只能是四大支柱中某一音乐文化类型整体中派生出的一种局部性特种风格,它何以可能去整合产生它的“母项”文化,去完成一项伟大的全民族音乐文化的“整合”?
事实上任何一项“大文化”形态和类型的整合企图,常常是要以牺牲和淹没“小文化”形态和类型个性特色为其代价的,这对于非整体音乐文化性质的真正属于不同音乐风格的“流派”展现和多元音乐文化共存的提倡来说,不啻是一种悖论,这也许是当初“中华乐派”四大支柱构成整合思路设想时,当事者所未能料及和设想到的理念缺失。
至于倡导“中华乐派”建立的专家学者,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十分关心,并倾注了很大热情,这是值得我辈尊敬和学习的。当事者所涉及创立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的整体音乐建设思路,以及多出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象的音乐人材、多出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这样的构想,笔者也是十分支持和赞同的。我们的音乐教育和我们的音乐创作,从总体上说的确在指导思想和学术理念上还有不少问题和偏差,这需要进一步深入和缜密研究讨论,特别是音乐教育模式单一化、陈旧化以及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忽视和淡失,已经到了从根基上影响国内优秀中国音乐作品和优秀音乐人材诞生的地步。因此,在“中华乐派”论者的“四大支柱”整合构思中,我认为音乐教育应当是第一位、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在音乐教育领域加大力度、对其进行创新改革的设想,笔者表示完全支持并全力声援。
然而,正因为“中华乐派”倡导者的初衷,是着眼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和长远目标,笔者才认为其理论阐述需要深化把握和更加周密严谨,倡导者以“派”论“乐”、以“乐派”概念来囊括这一重大主题,是“巨人戴小帽”――戴又戴不住,用又用不着。不仅不能解决如此重大的方针方向问题,反而缩小和矮化了原设的宏图。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设计,岂一个“乐派”了得!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域;环境
地域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大到国家、城市,小到具体的场地环境。要对高层建筑的地域性进行相应的研究,首先就应该对于地域这一个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应当牢牢把握住地域这个概念,才能对于来自各方面的因素加以审视,并且对地域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使得高层建筑也成为表达地域信息和文化内涵的一种新载体。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并且都有着各自的特色,而高层建筑出现至今也不过数百年的时间,还没有形成自身的地域特色,虽然高层建筑出现于现代,但这并不影响高层建筑的地域性,反之,还可以将高层建筑的地域性和现代性综合起来考虑,使得高层建筑也拥有与传统建筑相一致的地域特色。
一、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
高层建筑的建造和发展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产自于现代的城市。高层建筑往往有着巨大的体量,而且其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往往也很强,高层建筑对于现代的建筑技术、美学进行了充分淋漓的体现,对于整个城市的形态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发展十分关注,高层建筑风格的转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较为关心的话题,也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点。高层建筑设计风格的转变与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对于高层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的探索是十分有利的。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其理念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第二种是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工业主义建筑设计是以适应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工业主义建筑设计所讲究的是建筑的功能,所以在设计中往往注重的都是对于材料和结构进行最率真的表达。而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则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的补充和完善,虽然其也强调对于材料和结构的率真表达,但它更注重对于建筑的语义表达,工业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对于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和城市的整体文脉更加重视。
二、高层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
(一) 平面设计的地域性原则
建筑的平面构思与城市的整体规划以及地域文化的特征都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平面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当地城市规划的现状,同时结合地域性的原则。高层建筑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必须要对已经存在的城市加以考虑,进行平面设计的第一步并不是对于高程建筑物主体进行设计,而是要使得高层建筑能够很好地融入到整个城市之中,成为城市的一个部分。如果高层建筑的选址位于城市的视觉通廊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来加以处理,第一是通过限制的方式,所谓限制就是说在规划上通过视线分析来对建筑物的高度加以把控,使其不破坏城市原有的空间结构;另外一种就是利用,利用不同于限制,是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比如所利用视觉的穿透性,将高层建筑的底部或者局部进行透空,这样就可以使得视线对原有的通道加以维持。通过这种方式,对于视觉通廊进行了有效的维护,而且也有利于形成对景。
(二)立面造型的地域性表达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是其标志,而且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高层建筑的立面造型就好比城市的表情,可以向人们传达城市的文脉特色及其文化发展程度,所以对于立面造型的设计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许多的城市都希望能够实现高层建筑的地域性,使其能够代表他们的城市,人们的这种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高层建筑存在的原因。高层建筑的形体塑造和立面元素的设计对于其地域风格的塑造也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两者有机地进行结合,共同体现了建筑的美学。建筑的立面效果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的,比如说建筑的构成比例、建筑的材质以及细部的装饰还有色彩效果等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构成建筑的立面表现,所以要实现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可以通过对这些立面元素进行有效的处理来实现。
(三)剖面设计与地域环境协调
高层建筑在剖面高度上的延伸实际上也是空间在竖向上的延续,所以高层建筑的剖面设计也可以使得高层建筑更好地与地域环境相协调。高层建筑的剖面设计需要对于采光以及通风等一些列的问题加以解决,同时高层建筑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空间关系,给人以更好的感受。高层建筑的剖面设计实质上是对于空间的设计,每个地区对于空间的理解和解释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高层建筑最容易在剖面设计中体现出地域特性。由于高层建筑相比于传统的建筑而言,往往有着更多富于变化的空间,所以在进行剖面设计时,可以对这些空间加以充分的利用,通过对空间的设计来体现地域文化。高层建筑的剖面设计与地域环境要素之间存在着许多隐性的联系,所以在设计时,应该对地域气候环境以及建筑空间中人的交往空间加以关注。除此之外,剖面设计对于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的生成还发挥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衔接作用,高层建筑的整体造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平面围合生意,第二是竖向空间构成具形,但如果二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那么高层建筑的造型是不能形成的,所以就需要剖面设计来对二者进行有效的衔接,从而形成良好的高层建筑空间。
三、结语
高层建筑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当前城市中拥挤的问题,使得土地的利用率更高,虽然高层建筑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其在地域特性方面仍然没有形成如传统建筑般的效果,所以应该加强对于高层建筑地域特性的研究,使得高层建筑也能够对传统的地域文化加以很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冯海桃.浅谈高层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探索[J].科技资讯,2010(15):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