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荷花淀读后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发展;综合素质
随着政府对基础教育的不断投入,很多农村学校都安装了不少的多媒体教室,传统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逐渐被现代教育技术所替代,这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多媒体教学对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技术只是阅读教学的辅助工具,更重要的是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更重要的还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使用的方法是否科学。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非常注重词句的理解和文章的赏析训练,而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文章的赏析需要一定的情境支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营造生动多彩、生情并茂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如在讲授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一文时可先利用多媒体请学生们猜谜语中的主人翁,然后配着音乐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涨。
又如《荷花淀》是孙犁的成名作,《荷花淀》最动人的描写是人物身上氤氲着的那种人情美和人性美,而人物的这种美又与整个水乡环境的自然美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所以体会分析文章景物描写就是一个教学重点。这时不失时机的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播放荷花淀的优美景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朱自清先生的《春》,可以设计配乐配画课文朗读,从网上下载的作者资料、图片,还有用FLASH动画制成的春景图,再加上实景拍摄的春色图,让学生坠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上课时,学生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心灵感受着,多感官的刺激,声形并茂的形式,把学生带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中,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学生的阅读兴趣无形之中就被调动起来。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阅读感受,推进创新发展
我们知道,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黔之驴》一课中,我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运用多媒体出示幻灯片――猛虎下山;就是这百兽之王也有惧怕驴的时候,继而引出“惧驴”“识驴”“戏驴”“吃驴”一系列画面,看着这一幅幅画面,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情境之中,接着,教师抛出点拨式质疑: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改变驴子的命运?学生马上被这一有创意的设计吸引过来,展开大胆而有创造性的想象,有的说驴子应保守一些,不要露出它的可怜的技能;有的说驴子应该知趣,早一点逃之夭夭;还有的说驴子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智取胜。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得益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
由此可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综合适应多种感官接收信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善于总结、敢于创造的阅读习惯。
三、利用网络及多媒体课外渗透,提高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如下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为了使我们的学生都有一对坚强的翅膀,新课程理念下,光靠单一的课本内容,杯水车薪,显然不能适应需求,只有利用网络加强课外阅读,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而,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加强课外阅读,必须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首要前提,构建读书目标,确保“量”的落实,应利用网络资源借助多媒体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确保“质”的落实是关键,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是最终目标。
四、利用网络及多媒体巩固阅读成果,提高综合素质
中学生毕竟年龄小,兴趣易激也易失,为使学生爱读书读报,阅读兴趣日趋高涨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利用网络及多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阅读交流,不少课外阅读难见成效就在于学生一读了之,或各人埋头读书“不相往来”。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读书交流,是开展课外阅读展示自我的一个重要环节。“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英国大戏剧家肖伯纳这样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两段话都说明了读书必须切磋的道理。读书交流实际也是对课外阅读情况的了解与检查,应该不断进行,教师可以在每节语文课开始,先让两位学生进行“课前两分钟多媒体展示”,或展示优美段或名人名言并阐述见解;读报课上,让学生利用网络交流课外阅读所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相互推荐喜爱的读物,通过交流阅读,不仅能增长见识,也能促进友情。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47-02
语文教学改革赋予语文学科广阔的空间,灵动的生命。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我们发现语文教学似乎存在着夸大人文性而弱化工具性的倾向。因而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有必要在脑海中重新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再次深入理解给予语文的性质定位,以把握好前进的方向,避免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使语文偏离了它应坚守的本位,丢掉了自身的个性,失去了本色。
从五十年代强调工具性到八九十年代强调人文性,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道路。
2001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在“课程性质与地位”这部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人文性指通过语文学习,领悟吸纳语文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陶冶情操,培养高尚情趣,形成健全人格。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显著特点。因为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同时语文也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思想与文化。因而语文的人文性以工具性为载体,没有了工具性人文性无从谈起;而语文的工具性是在人文关照下的工具性,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会显得生涩无味。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相辅相成、水融的。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要求我们一方面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S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当我们欣喜于语文教学改变了曾经的灌输式教学所带来的僵硬与暗淡,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人文精神得到尽情张扬时,却逐渐发现学生的语言能力无明显提高,基本知识积累匮乏语言感悟仍不够敏锐。对照上述课程性质的定位,我们不难发现,在极力使课堂内容变得精彩纷呈的同时,一堂语文课语言的学习少了,文本的解读浅了,相应的言语训练也少了,总之,人文性得到深入挖掘,但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却因此而受到了忽视。
要努力走出窠臼,但又要避免矫枉过正。笔者刚踏上工作岗位时,课堂教学上总是亦步亦趋,课堂内容从字词讲解到语段概括,从结构特点到写作方法,生怕遗漏了知识点,半学期下来,学生的成绩较理想,但学习语文的那种轻松探求的状态却很少看到。后来,一个“活”字似乎让笔者明白了语文课该怎么上。于是,讲台上,笔者更多的时候便放下课本,海阔天空般给学生以文学熏陶情感教育。比如教《风景谈》时谈茅盾、谈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区域文学、谈时代背景,加之课文内容的简要分析,课堂内容充实,学生也兴趣盎然。但随后又发现,学生对作者要表达的东西没能真正领会,对于作者是怎么通过一些小场景表现大主旨的艺术匠心也不甚理解。面对这样的结果,笔者不禁思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而当看到课堂上专心致志的学生一段时间后语言表达能力仍无明显提高,平时侃侃而谈的学生在作文中仍频频出现错别字时,疑惑更深了。思索之后,课堂教学不敢再把书本轻易搁置。如接下来的课文《包身工》,在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后,从阅读到感知到分析到训练,步步紧扣文本,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文章形象的语言和巧妙的结构深切理解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强烈控诉,课后有同学还写了读后感,写出了对包身工的同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当下生活的珍爱之情。再比如在教授《荷花淀》过程中,抓住细节描写时特别分析人物的对话描写,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反复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如何用简洁传神的语言反映人物心理从而鲜明地刻画人物形象,体现纯美的人性与崇高的精神……点滴的感悟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使学生很好地把握文中的人文内涵。而一味着眼于“文”不仅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其精神素养与情感态度也很难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积极地培养与引导。
王尚文曾指出,语文教学旨在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达此目的,当然不能忽视与之相关的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精神当然是必要的、应该的,否则语文必然凋零枯萎;但重视人文必须将其渗透于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从而更好地读写听说,因而语文教学讲人文必须立足于渗透。对此于漪老师也在文章说:文本中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融为一体的,相互渗透的。离开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讨论某些内容;不探究文本内容,却醉心于语言文字的组合的技巧……都会造成阅读的残缺,影响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的确,任何语言都承载着一种思想一种文化,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不可剥离。人文性的自然呈现离不开听、说、读、写等具体的语文实践,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应在于渗透,在于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所以,语文课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语言规律化解到言语作品里头,然后通过言语作品真正来培养一个比较饱满的有内涵的语感,这样语文课就比较有意思,学生不但知道文章好,而且还能说出好在什么地方,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教学过程中也许有时语修逻文的工具性知识多一点,有时又彰显出丰富的情感与审美价值,但只要我们把握两者相统一的特点,在语言感悟中感受情感、在情感熏陶中品味积累语言,使其相得益彰,语文便不会偏离其本位,语文的学科特点便会得到显现。
语文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指向每个学生的精神发展与人格完善,对学生丰满人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后者是工具性的升华,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认识到语文是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虽说“文以载道”,但如果学生词不达意,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知识与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和培养,那对于文章所载之道以及如何传达自身之道等,恐怕都将不甚了了,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自然也难以提高,在此基础上继续一味追求情感或是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发展,那将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虽用心良苦但奏效甚微。因而弱化与轻视语文工具性特点,其实是舍弃言语本体讲人文,忽视听说读写等具体的语文实践,忽视对文本语言的感知与品味,这种做法必然不利于学生形成一种运用语文的自觉,敏锐语感难以获得,人文感悟显得虚空浮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失去了重要的依托。此时语文课程应有的基本特点也逐渐模糊,容易变成思想哲学课或是某种文化的课。而以工具性为基础,落实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品位语言、传授知识、使学生获得言语感悟、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应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滋养,而在挖掘人文内涵、渲染文学色彩的同时,又赋予人文性以独特的呈现方式。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才能使语文教育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色彩,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J].蒙古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