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涵与理念;社会发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42-03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但这场改革运动与现实严重脱节,“实际上我们已经尝到了由此带来的后果,不少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过分强调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致使教学的内容不仅缺少真、善、美的内涵,而且经常出现有悖于时代特征、人文常理以及幼儿发展规律的东西”。因此,我们说这场改革偏离了轨道,在现实中滑向对“‘知识’‘教学’及‘知识教学’的贬抑、回避和否认,导致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整体下滑,其直接后果便是儿童进入小学后的学习适应能力普遍不足”。这种以儿童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标准化为基础,充斥着评价和价值无涉的学前教育课程遭受到了质疑,虽然这些理论本身并无过错,但当脱离了我国儿童的文化背景之后,便变得遥不可及了。与此同时,学前教育课程文化品性的流失还表现在对境外学前教育课程的照搬照抄上,因背弃了本土文化,远离了儿童文化背景,致使学前教育课程无法承担提升和优化儿童生命质量的重任,也使得学前教育课程失去了自身生长的土壤。美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波纳德・斯波代克(Bernard Spodek,1991)认为,文化价值观是学前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研究者朱家雄教授认为,社会文化是决定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依据;靳玉乐教授等人也指出,课程文化应“一切从当地文化的根上去思考并创造属于本地文化的课程理论才是其生成之道”。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是传承了千万年的、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根,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具有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儿童生活世界里一切丰富而广泛的人、事、物,以及联结这些人、事、物的连续和非连续的过程与情境,都蕴涵和承载着民俗文化。在多元文化社会时代背景下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时展的必然,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发展价值。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与理念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根据学前儿童的需求,以学前儿童生活其中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体,并兼顾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遵循学前儿童成长的规律,在合理、适当地选择下,通过有机融合而组织的、有益的教育性经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秉承在现实的教育场域中,以儿童发展为旨归,以儿童文化背景为依托,在儿童生活中,通过儿童自身在教育现场中获得有益的教育性经验,促进儿童全面、整体发展的理念。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体现了对境遇性知识的尊重,寻求人类共通和共享的经验,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中,将普适性与境遇性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儿童在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生活世界与学科世界中自由翱翔,并在动态发展的人类生活文化场域中体验生活、优化生活和享受生活,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超越。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还把儿童作为主动的探索者和积极的建构者,使他们在身心、情感、智力、意志、价值观等方面实现整体、和谐的发展。另外,应尊重教师的知识与智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运行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良性循环机制的生成与发展。教师在成为主动、积极的知识建构者的过程中,也成为了儿童获得发展的积极促进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并实现了对自身的超越。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是指主体与客体在相互联系、适应、依存、影响及作用的互动关系中所产生的效应。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主要包括儿童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是指其对文化、社会、课程发展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追求文化公平,向往社会公正
管子曰:“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公平是重要的伦理学、法律学、经济学概念,包含平等、公正、合理、不偏斜、持平的意思。公平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价值尺度。约翰・罗尔斯指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文化公平是指人类所有成员平等、公正地创造文化、持有文化、享受文化及其成果的机会、权利与自由。文化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更高发展需求,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权利之一,是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教育是人类社会迈向和平、自由、公平及正义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张王牌。教育的不公平已成为人类社会最大的不公平,而教育与文化的特殊关系使得教育公平成为文化公平的最主要内容,只有实现教育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公平。
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头脑……而且,这长着头脑的身体,其双脚还深深地根植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婴儿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人的社会之中,人的社会中一切的文化因子,诸如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礼法制度、行为规范等无不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每一个地区的儿童都是生活在不同场域之中的完整的个人,而不同场域的文化系统是有差异的,这种文化系统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文化的差异上。“民俗对人们的生活和群体的存在如此重要,是因为民俗包含着人们相处、互动以及相互理解的最基本的文化指令,包含着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民俗文化是人人都可触摸的文化,是人类社会中最公平的文化系统。因此,基于民俗文化所构建的学前课程,是促进儿童发展最适宜的课程。
2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
联合国发表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国内学者也认为,“文化的多样性不是偶然的,其关乎着人类的生存问题,没有多元文化的存在,人类难以维持生存。因此,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就是在保护人类的生存,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文化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人类文明系统发展的长河中,人们总结出了“多元一体就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世界上成功的文明体系的主要特征”。面对文化的多样化,“和而不同”成为处理各国、各地区文化问题的基本理念。
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西方种族冲突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加剧。一些文化学家提出了文化相对论,试图解决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赫斯科维茨(M.Herskovits)和本尼迪克特(Fulton Benedict)继承并完善了韦斯特马克(E.A.Wester-marck)和博厄斯(F.Boas)的思想,成就了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论属于哲学范畴,它承认来自不同社会的人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价值,尽管它们彼此之间有区别,但对于靠这些价值支撑生存的人来说,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人们对此应给予理解……所以,文化相对论是有关各种文化价值性质的哲学”。文化相对论告诫我们,对不同文化应持尊重的态度,要承认不同的生活方式。历史证明,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不断从不同文化中汲取营养因子,才可能得到发展,而文化的封闭就等于植物失去了阳光雨露。
民俗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而“传统的上层文化大都可以在原始的民间文化中找到源头”。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从最基层的民俗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各种不同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所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维护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民俗文化学家仲富兰指出,“正如地球上不能没有森林、田野、矿山、铁路一样,地球上也不能没有云彩、虹霓、晚霞、晨曦,而且正是这些形质无定的云和气,才调节了地球上的风雨寒暑,使有生命的万物得以欢愉地存活”。对于个人来说,只有继承了本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拥有与其他各种文化真正对话的基础,也才能真正去认识、理解其他各种文化,最终使本族文化得到发展和完善。
文化传承需要教育,社会和谐仍然需要教育。和谐的教育需要和谐的课程,和谐的课程能够体现和谐的文化。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崇尚自然、爱护环境。民众与自然建立了和谐共生的关系,如彝族的‘阿衣俄西格’(指儿童娱乐聚餐)增强了儿童对大自然的敬佩之情。侗族认为“山林是主,人是客”,各族人民都不允许随意乱砍乱伐、捕鱼、打猎等,这正是各族人民为建立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所做出的努力。第二,人与人相互尊重,亲如一家。各民族都非常注重对团结的维护,如不得强占他人田地、山林;不得毁坏他人庄稼,否则照价赔偿;不得挑弄是非,引起他人不合,否则会遭到全村寨人的鄙视;遇到外乡人过往,会迎回家中热情招待,有的还会留宿,给客人方便;在家庭内部,也非常讲求和谐,人人客气有礼,相敬如宾。第三,各民族间亲如兄弟,团结互助。各民族广大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善良敦厚,有着高度的团结意识,并通过各族的神话、传说等反映了人们盼望天下一家、人人和睦、亲如兄弟姐妹的美好愿望。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因子,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优良传统,既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
民族精神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民族意识、性格、习俗、信仰、情感、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等,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信念和思想精华,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凝聚力的集中表现,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产生活和发展繁荣的核心与灵魂。民族精神是各个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是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它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民族精神中蕴涵着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了中华民族千万年活态的文明史。民俗文化传统是我国民众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是用以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各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层系统。民俗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文化的独特标记。民俗文化是各民族及其文化赖以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进步的基石。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是整个文化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础。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使命,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因此,将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以民俗文化丰富的意蕴为基础,使之与普适性知识相融合,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既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还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 传承“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和而不同”思想的集中体现,其贯穿了整个历史文化的进程。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来源于民众对天地人系统的深刻认识,它是中国哲学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思想,并不断被民众所吸收,深入民众生活,是民俗文化的主体思想之一。“天人合一”和谐思想的产生有着独特的自然背景。中国地处东方,物产丰富,四季分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自古奠定了农耕型农业社会的基础,对自然的依赖性极强,同时富饶的森林大地又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造就了人类对天地既敬且畏的心理。中国人把天、地都看成是有生命的整体,人类可与之进行沟通、交流。老子甚至认为天地的运行之道是完美无缺的,人类应该遵从这种完美之道,学习这种完美之道,达到天地与人同体。可以说,中国人的天地观是一种共生观。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一种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理念的文化系统。中国的民居,多取万物之造形而成,如侗族的鼓楼,便是取杉树之形。同时,我国的民居多是依山傍水,依形就势而造,非常讲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如四合院,因北方气候寒冷,风沙大,便四周合围而成,围聚在一起,以求与天地和平相处,人们一般还会在屋前多种果树花木等,以寓草木葱茏、兴旺富贵之意。此外,饮食、服饰、装饰等,无不追求五味调和、色泽匹配、有理有序的和谐之态。我国民俗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课程所追求的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理念是相通的。所以,秉承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使儿童获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将自然界看成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朋友,以一种开放、平和、平等、容纳的心态,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共生共荣,这一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生命完满的过程。因此,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一方面可维护天地人系统的和谐;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文化与课程的共生系统,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 演艺民俗 演艺民俗产业
民俗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演艺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民俗传承中,演艺民俗是民俗文化中最富有活力的一部分。演艺民俗,也被称为民间技艺民俗,包括竞技、游艺、体育、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如民间举办的龙舟比赛、龙灯、戏曲民俗、曲艺民俗、杂技民俗等等,都是民间演艺民俗的表现。演艺民俗的主要产品形式是艺术表演,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自创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热闹、喜庆和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是演艺民俗的主要特征,兼有一定的竞技性、娱乐性、艺术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演艺市场开始走上机构合理、稳步发展的阶段,许多地方把演艺民俗逐步纳入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目前演艺市场竞争激烈,演艺民俗业还未壮大,本文就如何打造演艺民俗产业,以演艺民俗企业市场化经营赢得现代演出市场,发展演艺民俗产业,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演艺民俗产业的营销之路
演艺民俗的市场表现直接影响演艺民俗产业化发展的成败。当前,演艺市场民俗演艺份额还处于弱势,需要演艺民俗具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主动出击,赢得市场。
发展演艺民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需要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和理念,来创新包装和经营管理。演艺民俗在市场竞争中就要有较为完善的创市场的运营过程,细分市场,分层分级步步为营的营销,从本地演出的走红,到走出的磨合,红遍大江南北乃至全球,取得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其二、在演艺民俗营销过程中把特别策划,宣传营销与演艺民俗组合,实现各种媒体立体式的宣传,达到整合营销的目的,并及时从市场反馈信息,调整演艺民俗演出内容。其三、在管理上需要人性化、科学化、市场化,实行演员签约制。把演员的演出表现直接体现到个人的收入上来,完善个人考核机制。其四、演艺民俗在长期规划战略上要,一方面要在演艺民俗资源的提炼,创新,开发上不断推陈出新,以新内容,新项目,来满足观众的需求变化。另一方面要在市场上创造自己的演出市场网络,实现演艺民俗快速的传播,争取巨大经济效益,缩短演艺民俗资金回收周期短。这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数量的专业演艺民俗创作团队,艺术制作公司,推广渠道和手段、演出网络终端和投资机构。同时需要不断的总结演艺民俗的市场特点和本身具备的特点,探索发展演艺民俗产业的道路。如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以其有效的营销策略,先后在国内国外巡演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演艺民俗产业的品牌之路
品牌是大众对某种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反映到演艺产品的创作上。就是要在创作编排中,树立精品意识,打造一流的演艺作品,在观众中产生优良的反响,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好作品。当前,演艺民俗主要从演艺民俗品牌的形成、品质度、美誉度、传播度、注意度、认知度、知名度、畅销度、满意度、忠诚度和跟进度努力。如此才能使演艺民俗建立起巨大的无形资产。要不断创新发展民俗品牌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有针对性的发展。
根据演艺民俗的发展情况,可以按照品牌的知名度和辐射区域标准,以及品牌的本体特征等标准来划分发展演艺民俗的品牌。首先,从地域上看,演艺民俗品牌主要三种类型:区域性品牌。民俗一般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展起来的。例如广东舞狮,明代初期,佛山镇已经有专门制作狮子和锣、鼓、钹的能工巧匠。在佛山镇附近墟集、村落、逢年过节,或遇重大喜庆,必定出动舞狮助兴。其后,这一民间民俗活动逐渐遍及整个广东、广西地区,成为一个地区性的民俗品牌、地方性品牌。如果从总量上统计,中国的演艺民俗可达数千种,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艺民俗不断推陈出新,还有不少演艺民俗在经过历史的演变,开始融入现代气息,成为现代文化一部分。其次,根据品牌本体特征的划分标准,演艺民俗的品牌可分为民俗家品牌、文艺演艺家个人品牌、节日品牌、团体或企业品牌四大类;以具体某类民俗事项本身为识别器,庆阳香包、安塞腰鼓、东北二人传等民俗文艺演艺个人品牌;以某一著名艺术家为品牌识别器,醒狮宗师黄飞鸿、皮影传人――陕西华县潘京乐等;以特定的节日或城市文化节为品牌识别器,如贵州凯里国际芦笙艺术节、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等团体或企业品;以从事某一演艺民俗团体或企业为识别器,如黄飞鸿醒狮队、侗族大歌艺术团等品牌。
三、演艺民俗产业的创意之路
誉为“创意产业之父”的约翰・霍金斯曾说过:创意经济每天都在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长,英国的年增长为12%,美国的则为14%。文化创意产业已经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创意,是民俗文化产业的灵魂,任何一个文化产品都是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行为,它具有充实的内容和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品位。创造,不是宣言而是具体的实践。不断更新民俗演艺元素才能赋予文化创意产业新的生命力。
演艺民俗的地理性,历史性,凝聚性,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的渗透性和共融性等都能在文化产业上得以表现。能够在市场上产生巨大的无形资产,其表现为演艺民俗文化品牌,不断挖掘和创新演艺民俗,使之在市场化过程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云南映像》舞蹈剧目,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常演不衰。从2004年至2005年,共演出600场,观众40万人次,票房收入3000多万元。一个创意使存在千年的舞蹈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开发出巨大的经济文化价值,这就是充分运用创意激活云南民俗演艺舞蹈的结果。因此,要着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创意,增加民俗文化产业链,突出演艺民俗独特风格。与此同时,民俗创意要积极准备后备军培训,走学、产、研三位一体的民俗创意发展道路,使民俗文化创意活力不断。
四、演艺民俗产业的上市之路
稳定的资金为演艺民俗创意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推动演艺民俗产业上市是发展的必然。演艺民俗所显示出来的价值以有型和无形的形式存在。演艺民俗以其表演民俗艺术服务于广大受众,取得了大家的认可。与此同时也在广大受众心里创造了无形的品牌形象,形成了无形资产。以此发展演艺民俗产业,走产业发展的道路,必然要充分运用演艺民俗资本运作,做强做大,实现演艺民俗产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的主动权。而演艺民俗产业由于产业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是靠民俗演艺出场费为主要收入,而演艺民俗本身需要大量的资金运转,演艺民俗产业化发展面临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只有健全演艺民俗企业多元发展,延伸演艺民俗产业链,打造演艺民俗文化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弥补资金的紧张,抓住机遇实现演艺民俗企业的上市,才能解决演艺民俗演艺民俗在产业化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只有实现演艺民俗通过演出市场,音像,网络,图片,出版业等渠道进入市场作为商品出售,完善演艺民俗产业链,实行多元发展的资本运作之路,发展壮大演艺民俗产业,才能使演绎民俗在竞争激烈的演出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演艺民俗企业要想上市成功,要从三个主要方面人手:其一,要有一个稳定的盈利模式。现阶段,我国演艺民俗企业还大多是项目公司或者是官民合股的企业,基本上是以宣传为己任,经济效益不大,难以构成稳定的盈利模式,收益不稳定,风险大。其二,演艺民俗资源整合重组是演艺民俗企业上市的一个方向。目前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稳定的盈利模式出发,任何一个营业性演出经营主体单独上市都有难度,必须进行演艺娱乐资源整合重组。实现相同业务主体和不相同业务主体的资源整合重组;国有演艺民俗资源之间的整合或是民营演艺民俗资源之间的整合,或者是国有、民营、国外演艺民俗资源之间的混合整合重组。其三,规范运作是演艺民俗企业上市的前提。我国目前一些演艺企业,虽然达到上市的财务要求,但要想成功上市,还必须在规范运作上下功夫,必须对不规范的运作进行整改。做到以上几点,演艺民俗产业的壮大则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①张晓明、胡慧琳、章建刚主编:《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
②叶朗主编:《2003年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
③温孝卿、张嘉兴:《市场体系形成与发展》,天津大学出版社
④吉西平:《资本运营:西部开发的新视角》,中国财经出版社
一、民族艺术在现代生活得到的关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也在提高。一个个宣传民族艺术的、研究民族艺术的、发扬民族艺术的个人或机构在不断的成立涌现。
(一)传统服饰艺术的延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国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装化、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世界服装界曾把旗袍誉为中国的国装,这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的形成可说是汉、满、蒙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结晶。它的演变又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杰作,因此它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国际性,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旗袍在现代生活中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与它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以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民族艺术也会转化为世界性,在“洋服”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民族服装更应视为珍宝,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二)岭南民俗艺术的延续
岭南地区的“跳禾楼”是一种古老的祭祖和庆丰收的仪式,由岭南地区的瑶族所创,以后逐渐失传。六年前,云浮市文化局找到一个70多岁的老先生,根据他的记忆和一些史料,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终于复活。在第三届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中,《禾楼舞》经过了再次编排,音乐和动作也更丰富,使岭南民俗艺术得以延续。
(三)四大名著的延续
中国古典名著商标正在狂遭日本网游企业抢注,2006年3月初,当这则消息在中国人间传播开来的时候,四大古典名著只剩《红楼梦》没有被日本企业抢注了。其中,日本巨摩公司向我国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的“水浒传”商标已通过初审进入公告期,而《三国志》为期三个月的商标异议期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就在去年,端午节域名遭一家韩国公司抢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被韩国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不知道有多少体现我们民族艺术文化在消失。
既然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我们就只用考虑怎样将民族的再发展。而要发展民族的文化却既不能脱离当前国际的环境,又不能失去民族的根本,更不能有违历史的洪流。也就是说要把重点放回到对自身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艺术
(一)“技”的传授方式
“技”的传授基本上是以严格的师徒传授制来完成的,呈严密的封闭状态。这种师徒相传、父子相承的教学方式,利弊相衡,得失互抵。一方面,它有助于某种技艺向精深圆熟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形成封闭保守,拒斥新意的机制,甚至导致某一技艺的失传消泯。
目前, 这种“技”的传授仍然是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利用口诀进行传授的教学方法。口诀往往言简意赅,要领突出,既利于学习,又便于记忆。
(二)“艺”的传授方式
另一种属“艺”的那一类具有某种学术层次,受到官方的垂青和文人墨客的推崇。早在三国时期的画家曹不兴就已留名青史,晋代画家顾恺之则因提出了“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的“传神论”,更是名播遐迩。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许多才华横溢的艺匠,纵然创造了精妙绝伦,价值恒久的艺术珍品,也只能落个寂寂无闻的佚名者。我们可以看到,以官方和文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是倚重怡情悦性,陶冶情操的。
在中国,纯精神意义的美术之所以受重视,自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比较重视个体内心世界的修炼,以求通过个体身心的平衡和稳定,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平衡,而对物质世界则较少进行分析性的研究和探索。“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否具有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 [1]
三、民族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反映
在现今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严格。尤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一)民族艺术在课程内容上的体现
1.国画课程教学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爱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国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其所能地通过观察,凭借感觉和自身独特的视觉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允许他们的感觉方式和能力自由地去表达。只有当学生开始明白自己的表达得到重视时,他们才会以更大的兴趣去努力学习。美育专家说: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对孩子潜在的创造意识有启蒙作用。因此,经常让学生欣赏名师作品,了解国画大师们的作画风格及生活小故事。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大师的作品直接临摹,让学生一下子就开始触摸艺术顶峰的作品。
2.剪纸课程教学
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普及和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是民族民间风俗活动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因而剪纸教学必须要渗透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不然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以剪刀为主要工具,纸为材料,通过多种手法制作成各类形象的民间工艺。它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纸虽植根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相当深广,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往往跟民间的生活、风俗紧密联系,并在寓意丰富的剪纸中,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学生通过了解剪纸,在剪纸艺术的熏陶下,生活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剪纸的魅力,健全人格,促进审美情趣的养成。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
3.皮影课程教学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其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表演的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同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于皮影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更能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中国是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艺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现代的美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民族艺术在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艺术
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通过收集的图片向学生讲解,教师要根据渗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呈示的教具,包括范作、图幻灯、电视录像、电脑多媒体课件等,并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民俗欣赏课的开设还可以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初等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如各种脍炙人口的童谣、儿童故事、童话剧本等;中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题,可以采用影视和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的电影、电视、地理、历史、各种文艺节目;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参与进来,自排自演中国的民俗文化。
2.对当地民俗文化参观考察
组织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参观考察,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中接受教育。参观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体会祖国优秀民俗文化。南京文化部门曾组织过一次“南京民俗文化”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馆址——甘熙故居古建筑群,了解南京民居特色;观看南京地区民俗、民艺系列展演活动;聆听中华古典诗词楹联协会袁裕陵老师精彩的、深入浅出并富含知识性、趣味性的《古典诗词楹联趣味》知识讲座;欣赏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现场演奏会和传统皮影戏、口技表演;品尝南京传统风味小吃的同时,进行南京民间饮食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在吃的同时,对民间饮食文化有所了解;现场向南京地区民间老艺术家们观摩学习剪纸、折纸、葫芦画、魔术等民间传统艺术,极大地扩充了孩子们精神文化生活。把民俗文化夏令营作为时光隧道,把营员们带回到已远去的岁月,亲身感受我们祖祖辈辈传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民俗旅游;镇江白蛇传;旅游吸引力
一、民俗旅游的内涵
(一)本质
民俗旅游是人们离开自己习惯的居住地,前往异地以民俗事象为主要观赏内容和消费对象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民俗资源与旅游形式的结合。民俗旅游以本民族、本地区的标志性、特异性的民俗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立足点,表现了一种特殊的经济交换关系:旅游地居民可以借助民俗旅游,通过提供当地民俗文化资源,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和就业机会;同样旅游者进行民俗旅游的过程也是体验异地文化的审美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它更能满足旅游者追新猎奇的心理。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旅游,主要体现在其鲜明的民族或地方特色。因而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旅游。旅游者可以感受到旅游地的民俗风情,由此而展开相应的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也是围绕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俗习惯,因而民俗旅游产品是最能体现民俗旅游的本质的。民俗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价值性,它可以是物质性的(比如景点、景观、特产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如精神、文化、理念等)。在人文旅游资源越来越趋于形式化和商业化的今天,民俗旅游产品的价值和所存在的意义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民俗旅游产品主要是由旅游目的地民众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民族特色等组成。所以说,当地政府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开发力度的大小,民众的民俗素养等将直接影响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换句话说,一个地区的政府如果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足够重视,大力宣传开发,将它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民众也能对自己所在城市的民俗文化全面了解,能够积极推广和建言献策,那么很大程度上该地区的民俗旅游产品必然会呈现高质量的效果。
二、镇江白蛇传的旅游吸引力
(一)镇江白蛇传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
《白蛇传》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故事,从唐代开始就产生了它的原型传奇《白蛇记》,至今已经有近千年的流传历史。《白蛇传》中两个主人公---许仙和白娘子间至死不渝、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故事旨在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忠贞爱情的向往。20世纪90年代,电视剧《白娘子传奇》的上演,更将这个故事推向了,使之家喻户晓。
2.地域特色
镇江金山寺与白蛇传说的渊源颇深。今日之金山寺,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江河改道,沧海桑田,已从江心退居岸边。当年东坡居士笔下“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的水上风光已成陆上风情。“渡船上金山”的景象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骑驴上金山”,成为清末明初朝山观光者的一种奇妙享受。金山寺由法海所创,而寺之名扬天下,多亏执着于爱情而不惜叫板天道的蛇妖白素贞。从白蛇传中的一些情节如:许仙与白娘子结为夫妻后,二人恩爱有加,不料白娘子的身份被法海识破,将许仙骗到了金山寺,使出了“雄黄计”,使白娘子现出了原型;法海把许仙关在金山寺,逼迫许仙出家;白娘子引来龙王水漫金山寺,与法海斗法等,都可以看到白蛇传与金山寺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地域特色也为镇江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二)镇江白蛇传传说对游客的吸引力
《白蛇传》本身是讲一个人妖结合,爱情分合的普通故事,经过世代人们的集体创作,以及艺术构思,成为如今家喻户晓的传说。之所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和传颂,并且经久不衰,主要在于其有着为其他民间传说所缺乏的社会生活、和民间风俗。镇江作为《白蛇传》故事重要情节的发生地之一,拥有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镇江白蛇传传说对游客而言是具有吸引力的,这样的吸引力表现白蛇传传说所依附的旅游景观,丰富了旅游文化资源,充实了旅游文化的内涵。
(三)镇江白蛇传旅游的观光性
优美的传说故事从来就是风景名胜的一笔亮色,是风景名胜一种无形的美,具有强大的历史文化的魅力,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开辟,从而成为旅游文化资源。
金山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海拔43.7米,占地面积10公顷,它是镇江依托《白蛇传》传说而闻名的典型之一。通过人们的口头传播以及戏曲、电影、电视的普及,“水漫金山”,使金山寺一塔独秀,金碧辉煌的特有形象深深地扎入了亿万观众的脑海里,如今的金山寺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一个首选目的地。现在的金山寺风景区由金山寺、天下第一泉、塔影湖、百花洲、镜天园等组成。
法海洞有名裴公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来到金山时住的地方。现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横额“古法海洞”。在《白蛇传》中,法海是一个阻挠破坏青年男女美满婚姻的恶僧,可历史上他却是位有道有德的高僧。他死后,他的徒子徒孙把他的肉体装金供在洞中,以便瞻仰,后来肉身坏了,又塑了一个石像,以作纪念。如今法海洞内竖立了一尊法海禅师的石雕,这是 1978 年新塑的法海坐像。法海结跏趺坐,面带微笑,安然慈祥。这一正面形象不同于我们现在的《白蛇传》传说对法海形象的贬损,延续的仍是“冯梦龙话本”中首次出现的“眉清目秀,圆顶方袍,看了模样,确是真僧”的高僧形象,反映了金山寺僧众对传说中的开山祖师的敬仰以及对其正面形象的积极维护,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法海高僧形象的石雕也是对现时口传、影视等传播媒介中的反面形象的反驳。游客可能身带着批判法海的态度前来,但是通过参观了解到了法海的原型,对人物形象也会产生新的解读,对传说的发展也有延续和推动作用。
三、镇江白蛇传的旅游开发现状
(一)学术研究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内、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民俗旅游文化优势也越来越突出,各地旅游部门转变观念,紧跟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加大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各地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有关镇江白蛇传的民俗旅游资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和研究开发,镇江白蛇传传说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国内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人士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探讨。
(二)文化空间的开拓
为了强化白蛇传故事活态的流动性,通过引导的方式,寻找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区域和群体进行实践。如2001年镇江在金山风景区举办了“白蛇传民间文化艺术展”,以立体的声像方式形象地展示了与《白蛇传》故事有关的四百余件文物拓片、古籍书刊和民俗用品等。2005年举办的“端午金山脚山话白蛇”活动。2006年又以群体为代表,举办了“导游话白蛇擂台赛”。从2007年起,镇江市又以舞台为切入口,先后开展了数场白蛇传传承演出活动。比如2007年,镇江市人民政府斥资数十万元,打造了原创音乐剧《因为爱――水漫金山》。2009年又举办了《唱不尽的白蛇、看不够的金山》――白蛇传戏曲精品片断展演,是一次多个鲜活生命的精彩碰撞。2010年,镇江市将台湾歌仔戏《超炫白蛇传》邀请到镇江演出,颠覆了传统戏曲的概念,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思维空间。2015年5月4日,水景秀《白蛇传》镇江开演再现水漫金山。从2003年至今,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开设了“《白蛇传》民间工艺美术展”展厅,展出了反映《白蛇传》故事的正则绣、竹编、剪纸、瓷刻、邮票拼贴画等民间艺术品数百件,并建立了民间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室和民间文化背投放映室等。
(三)景区建设现状
金山寺景区中设有两座白娘子雕塑、两座青蛇雕塑、一座白娘子机关圣像(游客一叩头,触动机关,白娘子圣像的手就会抬一下)和一座金山文化博览园(内有蛇馆,馆藏一条黄金蟒、一条白蛇和一条青蛇)等。
虽然镇江白蛇传在开发和保护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1、开发思路保守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出发点。金山旅游景区为了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就从形式上照搬、照抄一些民俗活动。白蛇传说的原生文化与呈现在旅游者眼前的民俗表演和文化产品相差很大,根本没有体现出自身特色。百花争艳的民俗旅游产品市场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大相径庭的旅游节目。虽然举办了与“白蛇传传说”相关的传承、征集和咨询活动,举办了有关讨论会,但总是各个部门的小打小闹,或是作为一个文化搭台的一个陪衬,在城市规划的战略上看不到它的品牌价值和名片功能,对城市的定位、文化的产业、经济的支撑尚未起到应有的作用。金山公园的拓展缺乏主题性的大手笔,“白蛇传公园”还只是少数专家的畅想,与白蛇传传说有关联的路、巷、店等形不成旅游线路,娱乐设施也没有糅进这些历史文化的元素,无参与性,无体验性,让人一眼即过,留不住游客的脚步,更留不住游客的神思。
2、景区管理水平不高
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目前镇江金山景区的管理人员,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存在着专业人数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发展镇江金山白蛇传的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对镇江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以及对白蛇传说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这方面旅游人才是十分匮乏的。个别导游存在兜售商品的现象,景点门票价格偏高,景区内强拉客现象依然存在,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它极大地阻碍了镇江白蛇传民俗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缺乏战略性旅游策划经营人才,特别是旅游营销行家,使镇江白蛇传的旅游营销、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服务质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重投入,轻服务。管理过程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白蛇传说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此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白蛇传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于失去了其本色,脱离了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
四、进一步开发的建议及策略
(一)以开发和保护相结合为第一原则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清理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不可轻保护而重开发,提高了经济效益却忽视了社会效益,这样就可能导致白蛇传民俗文化遭到破坏。比如去年在金山湖景区“白娘子爱情文化园”中就发现景区内白娘子塑像的手指缺失一块,像是人为掰断的,实在令人惋惜。民俗旅游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发展经济固然是个永恒的话题,但文化的消亡却是我们人类无法弥补的。所以说,白蛇传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一批杰出的白蛇传说讲解员
景点讲解员是在博物馆或重要景区为游客提供导游讲解服务的人员,通常由所在景区景点统一培训和管理,具有较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当下会生动讲述白蛇传说的杰出景点讲解员已经越来越少。电视、广播、电脑、手机等一系列现代传播手段进入千家万户,许多人围在一起听人讲故事的场面越来越罕见。一大批精彩的白蛇传说仍然保存在年已古稀的传承者肚子里,但还未得到挖掘。因此,金山景区在培养白蛇传说景点讲解员时,可以邀请白蛇传说的继承人来讲解传授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采录。在采录的过程中要注意传承者的年龄、经历与故事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等多方面内容。因为可能有的人非常忠实于故事内容,对所听到的故事不加改动;有的人由于其特殊的社会阅历和爱好,其故事的传说过程会根据自身行当习惯或表演需要,对一些传说故事进行创作、加工。
(三)建立一座“白府”
镇江金山景区建设缺乏主题性的大手笔。金山景区可与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联手建设一座“白府”,还原当时白娘子生活的基本状况。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是“白蛇传传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单位,馆藏有大量宝贵的“白蛇传传说”原始资料。建设者可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将白蛇传故事的流变以及相关的戏曲、文学、影视作品在“白府”里展示出来,不要只单纯地展览“死物”(如:文字、图画、雕像)。府内除了设几座白娘子与许仙生活情景的雕像,展览一些和白蛇传有关的民间艺术品和民俗用品外,还可以搭一个戏台,每天在一定的时间段里由真人来上演白蛇故事,台下放一些桌椅,方便游客看戏。既然是看戏,自然少不了茶水点心,“白府”的厨房里可以做一些镇江的特色美食来出售。此外,还可以在“白府”的后院经营一片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百草园”。这个构想来源于民间传说许仙和白娘子在镇江五条巷开设保和堂的故事:当时镇江闹瘟疫,白娘子每天清晨飞到镇江西门外三十里的坎船山采中草药,给穷苦百姓治病。“百草园”的建立正好能为白娘子与许仙济世药人的善举提供可印的证据。当然,“百草园”不但可以作为一个花卉观赏园,而且可以让旅游者增长对中草药的认识,景区还可以专门向游客出售这些中草药。
五、结语
在人类社会现代化步伐加快的今天,作为生活传承的民俗正在不断地淡化和消退。与此趋势相反,镇江白蛇传的民俗旅游吸引力之强,开发现状之良好,使得此民俗越来越深入人心。但其在民俗旅游开发上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相应的措施亟待实施。我们要在对镇江白蛇传民俗旅游取得充分认识、了解的前提下才可以对其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坚决摒弃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导向,更要立于长远的打算,精心挖掘其文化性,并保持民俗旅游的与众不同,使其散发出独特魅力。让镇江白蛇传民俗旅游为我国的旅游业增添光彩,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镇江的白蛇传。
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主编.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9.
[2]金璐明.白蛇传在镇江的立体性传承与保护[J].艺术百家,2011(8):65-66
[3]谢小娟.从白蛇传的传播谈民间文学类非遗的口头传播保护措施[J].东南传播,2015(2):65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承方式;民族高校;创新教育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文简称恩施)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各民族习俗相互影响,文化相互交融、发展、互相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湖北民族学院就坐落在恩施州府所在地,该地域丰厚的文化资源为艺术教育、文化传承和教育创新带来契机。笔者在恩施这片土地长大,现工作于此地高校,对本地域的文化习俗耳濡目染。特别是进入高校以来,在深入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和学术探索的过程中,笔者越发觉得恩施地域性文化习俗等对于民族高校的艺术教育来说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如何将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融入民族高校的艺术创新教育,创新民族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方式,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恩施地区民俗文化传承方式及其精神诉求
恩施地区的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信仰,这些习俗的传承构成了文化事项流传至今的基本纽带。笔者亲身经历了姐姐出嫁、哥哥结婚、外公逝世等事件的民俗现象;同时,笔者的爷爷和父亲均是民间习俗文化的传承者和拥有者,也是民间医生。进入高校教学以来,在开展地域文化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课题对恩施及其周边地区的广泛考察,笔者更是感受到对于老百姓而言,作为文化事项存在的各类仪式、习俗等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存在,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诉求和心理认同。这里面既包含着文化拥有者对文化事项本身的尊重和认同,又包含当地民众对这些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在《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保护中的数字虚拟与动画技术运用研究》《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民族高校艺术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恩施民俗在当代插画创作艺术中过的运用》等课题调研中,通过对掌墨师、工匠等文化和技艺拥有者的采访,笔者了解到,恩施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参师、舀学、自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如,掌墨师余世军、谢明贤、夏国锋等就是经过严格的拜师、学艺、传法、过职等师徒传承的严格程序,并严守师道和技艺的纯正性;掌墨师万桃元、龚伦会、刘成海、李海安、良玉华等则是严格的家族传承,家族传承没有严格的仪式,但对于技艺、仪式等内容仍然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彭善尧、梁广州等人的技艺则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参师、舀学,最终达到技艺纯熟并学会主持仪式的一系列程序和内容的。我们的调查具有一些让我们意外的认识: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很严格,不论是技艺还是仪式等内容全面而完整,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对于那些参师、舀学、自学获得技艺和仪式主持的掌墨师,技艺也很纯熟,也能主持仪式,其稳定性相对较弱,在技术和样式层面更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对技艺和文化的推进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民俗诸如社节、嫁娶、丧葬等主要是靠集体记忆和群体认同而进行的文化传承,这是由于长期的生活习俗以及由于习俗而产生的“惯习”和“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体现出地域性群体对于所生存环境而构建出来的文化特性的客观认同,折射出本地域人们尊重和崇拜自然、人神同居、宗族意识、朴素信仰、生活质朴、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等生活观念、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二、民族高校美术与设计创新教育的现状
与困境——以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专业为例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专业始自1996的专科美术教育,2000年美术学进入本科,2001年艺术设计本科开始招生,2012年艺术设计分流为环境艺术和视觉传达两个专业,2013年绘画专业独立招收本科生。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专业专科阶段每年招生计划一般在30人以内,本科招生以来,美术学专业2000年第一届招生人数为60多人,最多时招生120余人,而艺术设计专业自2001年的80多人,招生最多时一年达180余人。从历年招生的数量来看,美术学招生基本处于平稳状态,艺术设计专业则起伏较大;近几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了限制招生名额;2010年以来,美术学每年招生计划均在60人左右,艺术设计则在40~60人,但每年录取时艺术设计专业均突破招生计划约60~80人。加之美术与设计专业联考而学校失去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学校地理位置偏僻,对生源质量无法把控。更为严峻的考验是自2014年始,高考录取完全实现本科同类院校平行志愿,这样的招生政策无疑对我院的专业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专业院校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的模式,强调技能训练为主,遵循以技入道的原则,至今仍然没有较大改观。因此,改变现有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构建体现自身特色、适合专业发展和学生进步的专业教学体系是极为重要的。
三、恩施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方式对民族高校美术与设计创新教育转型的启示
基于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与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笔者结合恩施民俗文化传承方式和国家对于高校提出的应用型专业转型的精神,构建适合民族院校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学基本思路。1.建立本科生班级规模下的专业导师制,实现师生利益的共同化本科生导师负责制与师傅带徒弟的原理一脉相承,师傅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中,既要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还应该教会徒弟做人、做事,求得生存的本领。虽然本科生数量较大,这个工作看起来很庞大繁杂,实则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有益的。一是在专业上学生有一根主心骨,有专人指导完成学业;二是教师和学生的对应关系使教师的主动性得以发挥,并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三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资源开展学术研究和项目实践,同时,教给学生研究和学习的方法。本科生导师负责制,主要是实行一、二年级导师指导,安排三、四年级的优秀学生配合导师,这样既指导了低年级学生,又培养了高年级学生,形成教师带学生、高年级优秀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方式。本科生导师负责制是一对多的模式,即一位导师可以指导多名学生。导师主要是在新生进校时指导学生选择专业与课程,制订自己的大学学习规划,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每学期初指导学生制订自己的专业学习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和相关任务,期末做好学业总结,为下一步学习提供参考。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或者其他研讨活动,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师生感情。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和敦促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管理自己与其他学生的能力。导师制可以实现师生利益的共同化,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行负有指导和敦促的责任,学生应该服从导师的安排。导师和学生实施导师挂牌、学生自主选择的竞争方式,建立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机制,学院实现导师资料全部上网、及时更新,以便学生了解和选择导师。导师所带学生须有名额限制,导师在名额超过的前提下,有主动选择学生的权利,但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导师指导。学院建立导师、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以促进导师制度的实现。2.建立专业工作室制,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教师团队,形成学术梯队对于高校而言,专业是立校育人的根本,教师队伍是专业的核心,因此,如何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实现专业并进、相互补充的学术梯队是极为重要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中的“师徒传授”“参师”等可为高校的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民族高校的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可以以专业为基础,以专业方向课程为核心,组建专业工作室,每个专业可以组建3~5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3~5名成员,设立工作室导师负责人。选择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具备一定管理经验和科研水平的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为工作室负责人,在年龄结构上,实施老中青搭配。工作室可以实现教师队伍的重组、学术梯队的构建、专业结构的优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科研能力的强化,做到教学主讲、辅导、共研、讨论、互助,实现科研队伍的团队化,以工作室的方式集体申报研究课题、共同研究,发挥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师的专业特长,形成科研团队合力。从而改变美术与设计专业科研中出现的单打独斗、研究能力薄弱的状态。同时,发挥不同工作室的优势,形成专业方向互补、尊重学生兴趣、发挥教师特长的学术氛围,为学生提供“参师”学艺的环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趋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室和导师,并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室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补充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以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导师具有对本工作室课程、教师、资源配置、学生的管理调整的权利,教师和学生具有对工作室各项工作的实施、建议权利,学院要完善工作室的资源配置,建立相应的考核和评估制度。3.以研促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以往的班级教学和教师主讲课程的方式,不能发挥资源效能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将教师传授知识修正为学生拟定研究课题、学生主动运用相关资源而获取知识,改变教师满堂灌输和学生满堂动手画的局面为学生根据自我需要和专业潜力的自我学术评估,并探寻艺术思维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途径和方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寻、教师被动讲解为主导课堂研究氛围、师生被动互动为师生讨论研究为主的主动互动。思辨能力的提升应该成为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技能训练是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任务,知识框架是专业教学的基本保障,教师和学生应该明确大学教育的这个基本目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看待问题是思辨能力训练,如何获取知识是方法训练,如何整理和归纳知识形成学科知识框架是能力训练,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案训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重视专业与专业自身特有的思维方式、切入问题的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和成果表述的方式应该成为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取向、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摆脱单一技能训练的工匠式培养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如何参与导师制、工作室制的学习,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未来职业诉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能力训练策略,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知识技能框架体系、具备专业思维方式与职业态度、专业品评标准应该成为大学生学习专业的基本目标。导师应该成为学生评判专业水准的标杆,工作室应该成为学生评判专业知识框架的依据,工作室团队的能力应该成为学生评判工作方式与能力的参考。因此,导师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指导和参照,专业工作室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营养和参师学习的平台,专业团队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的途径与方法。4.适度引进具有专业资质的地方企业、艺术家进驻校园,建立项目引导、内外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民间工匠和艺人的技能都是在实际的项目操作中与师傅的带领下获得的。美术与设计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如何将理论建构和实践实验高度结合是专业转型的核心。其实,早在20世纪初期欧洲包豪斯的导师与技师制度已经为美术和设计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而民族院校所在的区域中有丰富的民族艺术和民族工艺生产企业、艺术家,学校应该将这些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加以利用,可以为企业提品研发的人才和平台,企业为学校提供项目和机会,实现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平台建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实习、考察、研究的平台,校内平台建设才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高校的转型可以将企业的产品研发、方案设计等平台引进校园,学校应该为企业和艺术家提供物质空间,争取政策支持,适度予以经费资助和人力帮助,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机制和机会,将课堂训练与实际的项目方案设计紧密结合,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得到训练,将创作方案设计得接地气,提升美术创作与设计的可行性。企业将项目引进校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并指导学生创作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可以从学生的方案中获得灵感,刺激创研团队的创新创作能力。艺术家进校园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的示范教学模式,刺激学生的创作思维,提供直观的经验,树立专业学习的标杆和品评标准。同时,建立合理且有效的校企联合评价制度,完善教学、研发的机制,刺激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现校企联合的关键。
结语
研究目的:设计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现代漆器产品。研究内容:通过研究德国传统刀具产品的现代演绎,汲取成功经验,并通过挖掘山西地方民俗文化之平遥漆器的特色,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山西符号”,结合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将民俗文化与现代技术、时尚元素相融合,进行漆器产品的设计,赋予产品特定的山西韵味。研究结果:运用形而上的设计思想和形而下的设计元素,设计出了一套基于平遥地方民俗的婚庆产品。研究结论:地方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烙印,可作为漆器产品设计的重要资源。通过对地方文化的挖掘、提取和延伸,可以设计出更多独具生命力与文化内涵的现代漆器产品,为地方特色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
平遥漆器 婚庆产品设计 索林根 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14-02
目前我国的工业产品造型大多缺乏产品的多样性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内涵,大部分产品模仿或改造西方设计风格,盲目追求流行趋势,而忽视了产品地域性传承的重要性。如今,如何更好地吸取不同区域性传统文化的元素,并把地域性文化与现代设计思维相融合,寻找出适合我国特色的地域性产品设计的方法,这些将成为越来越多设计师们面临的新挑战。笔者以山西平遥地区的漆器产品设计为例,走访了德国“刀城”索林根,通过总结分析索林根的刀具设计,探究“德国制造”的成功之处,以此探索一种新的设计思维模式来指导现代我国地域性特色产品的设计方法。
1 传统产品的现代演绎:以德国“刀城”索林根为例
对产品品质的恒久传承、对产品定位的持续发展和对产品技术的坚持革新,是以德国“刀城”为映射的传统产品现代演绎可汲取的宝贵经验。
德国有个人口不足20万的小城,叫索林根,这座当时无法在世界地图上标注的小城,日后成为大名鼎鼎的“世界不锈钢城”。索林根有着1500个生产不锈钢产品的工厂,生产的不锈钢制品多达100多种,连著名的瑞士军刀也只用这里的原料。笔者在德国学习期间,专门进行了一次索林根之行,实地调研了几个著名的刀具门市店:Rosle、Fissler、WMF、双立人。调研中一家民间作坊告诉笔者,“依据传统工艺出产的索林跟刀,都需要至少30道工序,而且全部手工制作”。索林根之所以可以把传统的工艺流传至今并推广到全球,一是注重产品品质的传承,坚固耐用等高品质,是“德国制造”产品在全球范围饱受好评的原因。到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工业化推动下的文化浪潮也随之兴起,设计师们开始关注工业社会下的设计问题。德国的设计开始注重实用功能,提倡客观简洁的形式与使用的合理性;二是注重传统工艺的技术革新:产品原料种类丰富,传统手艺在保护中创新。如今,在索林根,你能找到100多种不同的不锈钢,从普通不锈钢到核能级、尿素级、食品级的专用不锈钢应有尽有。在这里的1500多家制钢厂,家家都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手艺,流传在民间的《锻制手册》对于各种锻制标准,都有着详细的记录。三是可以将传统产品赋予现代化的设计语言:以WMF生产的大马士革刀为例,其前身是索林根经典的刀刃兵器大马士革刀,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大马士革刀和剑就因其锋利的刀刃,坚固耐磨的刀身,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专门供给贵族使用。索林根的刀具生产商们正式给大马士刀赋予了新的产品设计语言,原材沿用大马士革钢材,后经德国顶尖技师改良,其结构达160层,硬度极高,兼具极佳的韧性,锋利度高而持久,使其成为全球最顶尖的厨具,让经典的冷兵器可以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塑造原产地形象(Made inSoligen)是索林根刀具品质能流传至今的另一个原因。索林根不锈钢锻造技术的传承和发展经久不衰,这与当年索林根人创造的名扬四海的每件产品上必须标注的原产地标记“Me is Soligen”(拉丁语,索林根制造)的习惯是密不可分的。我国上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曾经出现过红极一时的‘上海货”热,‘上海货”成了优质产品的代名词,表明了当时消费群体对上海产地的推崇,这就是原产地形象构成的消费亲和力和心理影响力。
2 地方民俗的文化挖掘:山西平遥的漆艺历史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各类传统民俗工艺更是不胜枚举,其中民俗工艺漆器就有新绛云雕漆器、稷山软螺钿漆器、平遥推光漆器、平遥擦色漆器,又以平遥推光漆器为最。平遥推光漆器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外观古朴雅致、绘饰金碧辉煌、手感细腻滑润,产品种类包括屏风、桌柜、首饰盒、餐具等。黑漆推光和堆鼓描金罩漆是平遥漆器的特色手工技艺,其中,推光漆面的制作是漆面堆积和平整的“周期往复”;而堆鼓是平遥漆器业对堆漆的特殊称谓:用漆灰略略堆出山石的高低阴阳,因花纹鼓起,故名。
传统手工艺术与现代工业设计之间本来就没有鸿沟,甚至可以把现代工业设计视为传统手工业艺术的新形态。后现代艺术潮流和后现代工业设计思潮,就主张从历史传统风格、民族工艺文化和装饰艺术中借鉴其所需要的东西,重视现代与历史的承袭,重视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文脉意绪。也正是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努力,传统工艺中未被认识的一些内在品格和文化因素从最深处被挖掘出来,或者说用现代语言方式表达出来。如上文提及德国索林根顶级厨具设计生产中,注重优良传统的手工艺术,并从中发现价值和启示,因地因材制宜,追求设计的功能性及形态美之间的统一,在传统手工艺术与现代工业设计有机结合中逐渐形成了民族特征。我国在保留传统的个体劳动手工作业的同时,也应发展机械化的、半机械化的、喷涂的、批量的生活漆器,走出了一条现代的工业设计之路。我国近年来,不少漆艺产区在制漆(包括合成涂料)、制胎(包括塑料胎与底胎工艺)以及涂饰(包括喷涂)、研磨推光(包括机器研磨与推光)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开发探索,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应该进一步总结经验,接受现代设计理论,走工业设计之路。
3 具有平遥漆器特色的现代婚庆产品设计
用传统的平遥推光漆器工艺做现代产品,是传统与现代结合探索的道路。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现代,虽然我们不能违背工业化进程,但我们可以保留最初的工艺情节,创造出具有人情味的工业时代产品。从这个角度人手,我们设计出了一套基于平遥地方民俗的婚庆产品:陪嫁系列产品(图1)。
形而上的设计思想和形而下的设计元素是把握传统漆器特色的婚庆产品设计两个要素。其中,形而上的设计思想是指制造工艺上实行标准化,即是对现代机械生产的肯定。与工艺美术运动对工业生产所持的反对态度不同,这一时期的德国设计就看到了机器生产结合艺术能同时给人生活带来美感与便利的可能性,懂得充分利用工业化的优势,也为后来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所提倡的功能主义思想的萌芽提供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在审美意味上,因为对技术标准化及功能适用性的追求,德国现代设计产品往往呈现出早在19世纪末期穆特休斯就极力追求的那种“从适用性和简洁性而来的千干净净的优美和雅致”。穆特休斯所崇尚的这种美,可以说一直以来都完整且恰如其分地蕴含在德国现代设计中,德国现代设计的美学趣味沿着这样一种定位越走越精,却从未改变。另外,形而下的设计元素是指平遥漆工艺和其他工艺相结合。具体来说,色彩上受到材料的局限,平遥传统漆艺以黑红两色为主,黑红固然很美,但也形成了深沉的、古色古香的固定模式,和古典的生活环境比较容易协调,然而传统的漆艺色调有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空间多元化的需要;制作成本高昂难以兼顾“物美”与“价廉”,因而失去了部分市场。
因此,首先在整体造型上,我们借鉴了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并利用木的榫卯结构实现产品各部分连接。斗拱是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特有的一种结构,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具体到本次设计中对斗拱的运用,主要是提取了斗拱互相扦插的结构特点,对首饰盒的造型进行创作。材质搭配方面,尝试发展平遥漆工艺和木工艺、竹工艺、金属工艺相结合的新形式。这种综合的、边缘的新形式,少量涂漆、局部涂漆,一来可以改变漆器固有的色彩模式,二来又可以降低成本,以适应现代大众的市场。家具便是一个永远不会凋谢的市场,竹、木、金属向来是家具的主要材料,漆工艺和木工艺、竹工艺、金属工艺又有相结合的历史传统。在竹、木、金属为主的家具中局部施漆,不仅可以增加竹、木、金属家具的花色品种,提高竹、木、金属家具的文化品位,是平遥传统漆艺的一个出新之举。材料选取上,以传统木质为主要材质,体味自然亲近感,或配以现代的玻璃水晶材质,或点缀铜器件(图1)。不限于采取单一的材料进行设i+,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加入现代材料进行辅助。
另外,颜色也是平遥漆器特色映射于现代婚庆产品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每一个民族在心理上对颜色的感觉有显著的不同,人民对于某种颜色的喜恶往往源自本民族的神话故事和。因此,颜色也具备符号性,尽管它必须依附于具体的载体(历史、传说、物件)。传统的漆器设计中,红色是运用最多的色彩,并且“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意义的象征;其次漆器设计中又最多以黑色为主要辅助色,红黑搭配无论是在漆器设计中还是各种产品设计的范畴,都是经典的配色,所以我们的设计选择了经典的红黑搭配作为设计的主要用色(图1)。最后,地方民俗图案在现代婚庆产品设计中的完美契合是必不可少的。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吉祥文化,传统婚礼就带有浓厚的吉祥文化意蕴,反映出人们趋利避害,求吉远祸的心和愿望,以及对婚姻美满,爱情甜蜜的虔诚祝祷。最经典的婚庆文化当属中国的“喜文化”,所以我们的首饰盒设计采用了喜字的形态(图2),寓意吉祥的如意、传统文化祥云图案、传统建筑斗拱结构,这些都可运用到设计中去。
记者在山西省教育厅了解到,根据此次出台的《关于加强今年全省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各学校每日必须填写“安全日志”,对学校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排除;实施有困难的学校,要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因管理不善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学校,要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校长一律撤职。
山两省教育厅要求,各学校的班容量要控制在56人以内,杜绝因班额大引发的安全事故。同时,要严格执行中小学生作息时间,对凡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重点班、补课等违法、违规行为引起的安全责任事故,对校长及主管部门领导要从重处罚。
四川:尝试建立“四川民俗幼教课程系统”
现在很多城里孩子们知道日韩卡通人物,知道“圣诞节”、“感恩节”,知道哈里波特,但却对身边传统的民间民俗知之甚少,也就更谈不上了解和传承了。
为了让幼儿教育更紧密地与生活在其间的民俗文化联系起来,使其润浸在浓郁而独特的民俗文化之中,四川省日前成立了“构建川西民间文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课题小组,尝试建立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四川民俗幼教课程系统”,以期将这种幼儿教育新形式系统开发并能有效推广。
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是该课题研究之前进行试点的幼儿园之一,“拉大锯”“搓麻糖”“剪纸”“皮影”“川剧脸谱艺术”等四川的一些民俗文化都已经被纳入到该园幼儿教育之中。
“拉大锯,扯大锯,家婆门前唱大戏”、“叮叮当,卖麻糖,麻糖甜,一块钱。麻糖不甜不要钱,吃了止咳又化痰,身体健康脸圆圆,欢欢喜喜笑开颜”。每天休息的时间,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会唱着四川民间的童谣。
香港:推出学前教育计划,大力推进学前教育
香港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教授呼唤合资格儿童的父母,申请参加学前教育学券计划。李国章教授表示,学券计划涉及每年20亿元的额外开支,而政府每年为学前教育提供的资助额将因而高达31亿元。
推行学券计划充分体现香港在这方面的承担。不仅希望通过学券计划协助父母减轻子女的教育开支,更希望借此为教师提供更多支援,让他们持续进行专业发展,确保学前教育的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家长可前往各区民政事务处、邮局、教统局区域教育服务处,以及位于长沙湾的学生资助办事处索取“学券计划资格证明书”申请表格及宣传单页。学券适用于2004年12月31日或之前出生、并于2007、2008学年于本地非营利幼儿园就读幼儿班、低班及高班的儿童,而有关幼儿园每年收取学费半日班不可多于二万四千元、全日班不可多于四万八千元。家长可凭兑现学券获学费资助,2007、2008学年的学费资助额为一万元。资助额将逐步增至2011、2012学年的一万六千元。
多语言环境对婴儿成长有益
一岁的诺亚・塞尔维多生活在一个多语言世界中:他的爸爸说英语,妈妈说韩语,奶奶和外婆分别说英语和菲律宾的塔加路族语。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帕特丽夏・库尔教授在对像诺亚这样的孩子进行研究后发现,多语言环境对婴儿的成长有许多好处。
库尔教授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婴儿学习语言的过程。目前,她在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研究像诺亚这样同时学习好几种语言的婴儿。在诺亚妈妈的积极配合下,研究人员对诺亚的大脑活动进行了记录。研究人员给诺亚戴上一个安装有电极的帽子,这种帽子不会引起疼痛的感觉,能在婴儿听到类似“ba”和“da”这些组成语言的最基本元素时,记录下他们大脑中的电子信号活动。库尔教授表示,在最开始时婴儿的大脑就像是一张白纸,“新生儿能够区别所有的语言。”然而,当长到6个月大时,大多数婴儿就只能对自己从父母等人那里重复听到的声音做出反应,通常情况下他们听到的只有一种语言。而如果婴儿能在家里或类似的实验中同时听到两种语言,则会对两种语言都做出反应,并且他们对两种语言所做出的反应分别来自大脑的不同区域。库尔解释说“在婴儿的大脑中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电路。其中一个对他们的母语产生反应,另一个则对第二种语言产生反应。”许多研究都表明,从大脑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转换的能力,能使婴儿在某些方面有更好的表现。也就是说,多语言的环境能让他们变得更聪明。
西职附幼为白血病患儿发动爱心捐助
[本刊通讯员 杨文英] 近日,西安职业中专附属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在园工会的组织下。为不幸身患白血病的蔡宇飞小朋友发起爱心捐助活动,在全园家长及幼儿中引起了强烈响应。
这次爱心捐助的当日,家长们一看到幼儿园的倡议书,就纷纷簇拥在爱心箱前让自己的孩子投入一份爱心――5角、1元、2元、5元……,仅半个小时就集得捐款401.10元。第二天捐款活动继续进行,西安电视台《直播西安》节目报道了此次捐助活动。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张女士看到电视报道后,直接将捐款送到病童家长手中。
此次爱心捐助活动在该园持续了三天,最终募得捐助款2700元,使每个人都深深地感到幼儿园和社会各界对病童的无私爱心。随后。园领导携慰问品、书籍、爱心捐款赴儿童医院看望蔡宇飞小朋友。大家希望通过爱心捐助,帮助蔡宇飞小朋友树立信心、度过难关,相信在爱的海洋中,生命之光会重新照亮蔡字飞的未来之路!
西安市雁塔区召开2007年幼教工作会议
艺术传播是指传播主体通过传播媒介将艺术信息传递给受传者的过程。随着艺术学和传播学的发展,艺术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逐渐形成并引起重视,它试图在纷繁复杂的艺术传播现象中探索艺术传播的规律,解决艺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在当代社会,艺术传播学的兴盛意味着艺术传播的兴盛,而艺术传播的繁荣也是艺术的繁荣。在艺术传播学中,艺术传播的动力是研究者不能回避的一个研究问题,对它的探究能帮助研究者解释人们为什么要传播艺术。一种行为的产生必然指向某种特定的目的,对于艺术传播而言,只有厘清了传播主体及其传播艺术的动力,才能更好地了解艺术传播的整个过程,发现传播中存在的规律,总结艺术传播的经验,指导未来艺术传播的成功进行。艺术传播的动力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是源自政治或经济的目的,或者源于艺术审美本身的目的,亦或者是因为文化动力。囿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将集中对艺术传播的文化动力进行分析。
一、文化:观念和习惯
要理解艺术传播的文化动力,首先要明确“文化”的实质。一些学者提出了比较广泛适用的文化定义,将文化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做事的观念、认知和方法;人制作的工具;以及某种社会行为的产物。在英语中,“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其本意与耕种有关,所以文化可以统指为“料理事物的方式”,它既包括了物质文化,也涵盖了精神文化[1]。在汉语中,“文化”有“文”以“化”人之意,意即要在观念和习惯上改变人。在这种意义上说,文化是对人本性的制约。事实上,人们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对观念的启示,和对习惯的改变。文化就是人与人交流中的观念,以及人对待自然和社会的言行习惯。
文化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宗教、道德、民俗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其中的每一种文化,如宗教,也都指向对人的观念和习惯的改变。文化与政治、经济相区别,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有所辨别。例如,近代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实行戏剧改良和戏院改造。这里有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但主要却是出于文化动力和目的,因为当时传播艺术的主体主要是一些新兴的知识分子,他们意在鼓吹戏剧观念的更新,倡导戏剧要以面向社会人生、以改造社会和教育人为目的。
文化的上述本质决定了它的传播本性。任何文化形式都有改变人们的观念和习惯的内动力,而这往往需要通过传播艺术来实现。艺术传播也就是对人们观念和习惯的暗示,因为艺术在本质上即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以戏曲[2]这门艺术为例,它同样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戏剧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的方式之一”[3],戏曲传播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传播。那么,哪些人在参与着艺术传播呢?结合艺术传播的实际不难发现,艺术传播的主体包括艺术家、艺术经济人、艺术策展人、艺术媒体以及介入传播的外界人士。介入传播的外界人士有文化界、政治界、思想家和经济运作人士等,他们虽然并不是来自于艺术界,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参与,艺术传播的行为才得以发生。这些艺术传播者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传播动机,但是,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戏曲、影视等等任何艺术形式,它们的传播之根本动力则来自于审美本身,即审美动力。也就是说,艺术传播的基本动力是给人带来快乐,目的在于“悦情悦性”,因为艺术是情感的宣泄,职业艺术家是要感染人的,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对审美创造者和审美接受者而言都是如此,他们都可能只是为了审美愉悦而进行艺术传播。
譬如明朝的文人士大夫传播昆曲,他们主要就是出于对这种艺术的“雅好”,这就是审美动力。虽然艺术传播的动力首先是来自审美需求,但审美动力并不是唯一的或是必然的。现代人的行为不得不受制于各种各样的社会目的和因素,单纯的个人事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一些艺术传播行为的发生,往往会基于审美动力,以及由此延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动力。各种动力纷纷加入进来,这在当今社会的艺术传播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了。简要来说,艺术传播的政治动力在于,传播者企图通过艺术及其审美功用来改变受众的政治观念,以便形成有利于自身政治派别的舆论和实力集团,并最终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艺术传播的经济动力在于,传播者能够通过传播艺术来赚钱和营利。对这些动力的直接指向进行考量,就能发现文化动力的独特意义。
二、艺术传播的文化动力
艺术传播的文化动力来自于传播者希望借助于艺术改变人的观念和习惯的目的,它们包括思想、宗教、伦理、民俗等等。这些人类文化正是为了维持或改变人的观念和习惯而存在的,它们本着这样的初衷,必然要借助于艺术来进行传播。对于任何一门艺术来说,它都是将人的生命经验再现的创造活动,它能传达人的思想,引导舆论,宣扬伦理道德,表达某种,体现当地的民俗、民风,保存传统文化。因此,宗教要利用艺术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表达也要借助于艺术,而民俗则是自觉的文化动力。
1.宗教利用艺术表达自己
宗教是建立在崇拜基础上的信仰观念,它产生于原始先民精神和情感上的现实需要。当痛苦或快乐的情绪需要发泄的时候,当某种恐惧或是敬畏需要表达的时候,原始先民就会创造出一种使情感具体化的宗教仪式,而这往往就是艺术的雏形。尔后,艺术的审美和娱乐本质被发掘出来,并独立出宗教,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情感寄托。但是,即使成熟的宗教逐渐确立,它对“悦情悦性”的艺术依旧难舍难离,因为相对于直接的教义说教来说,通过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情感的艺术来影响人,必然是最有效的手段了。所以,各种可能的艺术形式都被尝试用来宣扬宗教的教义,展现宗教的仪式,由此吸引更多的信徒。当然,艺术也会寻找机会,依托宗教对人精神的强大影响力来进行传播。艺术与宗教的相互联系常常变得如此紧密,以至于很难分开彼此,因此在世界历史上形成了许多辉煌灿烂的宗教艺术。
无论是何种艺术,一旦符合宗教的需要,就可能会被宗教人士传播开去。例如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伎乐”,即祭祀仪式上戴着滑稽面具表演的舞蹈剧,这原是为了佛事仪式上表演宣扬佛教教义的需要,不过后来逐渐扩大其世俗和娱乐的要素,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所以有学者说,“日本推古天皇时代,先后从我国经过三韩传入伎乐、舞乐、散乐,从此日本艺能与外来乐结合,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由于这都是与佛事相关,所以引进这些艺能的主力是僧侣,他们起着中心的作用。”[4]无论是否只是单纯出于佛事的需要,历史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宗教人士常常是艺术传播的重要力量。从公元12世纪中国戏曲走向成熟起,中日僧侣之间的往来就促成了中国戏曲在日本的传播,如日本僧人远山一圭(1795—1832),著有《北西厢注释》,这是较早介绍中国《西厢记》的书。还有一些是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传教士,他们在中国活动期间也会接触中国的戏曲,并随着自己传教的轨迹,将这些戏曲带到自己的国家,使其获得传播。如18世纪,法国传教士约瑟夫•普雷马雷将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译成法文,它被认为是较早传到海外的中国戏剧文本。此后,该文本以及其他一些剧本也被翻译或改编成各国文字。
西方中世纪的建筑、雕塑和绘画广泛采用了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和题材,传播着人们对基督的信仰和崇拜,这种观念和习惯被反复暗示和强化,也反过来使艺术获得了重要的发展,而且艺术的传播因为其强大的动力而分外繁荣。这种情形在中国敦煌的佛教壁画里同样存在。其他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也都被宗教广泛利用,并因为宗教而获得了有效的传播。
2.思想借助于艺术来表达
除宗教外,各种思想在生活中更常借助于艺术来表达自己,特别是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并且通俗易懂的艺术,它们更容易被看成是思想的最佳“传声筒”。于是,一些主流思想的代表人物,如政府官员、文化名流,在历史上譬如明清之际的一些文人士大夫,以及一些地方的族长、首领,即比较热衷于暗示自己的思想的人,会主动地传播艺术。当然,他们主要的目的可能不在艺术本身,而是出于对人们观念和习惯进行暗示的需要,这就形成了以思想为特征的文化动力,只不过它不一定以直接的政治企图为目的,也不表现为政府的行为。譬如,中国戏曲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是经常被禁的,但由于一些文化动力和审美动力,它不断挣脱政治的束缚而传播开来,以致成为中国古代普通人民群众追捧的主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阶层主要维护和宣扬的就是“宗法”思想,很多社会问题都被归结为伦理道德问题,而“宗法”思想的核心就是“忠”、“孝”,“……汉民族牢固信奉的是‘以血统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有一整套严密的、全面的宗法体系。……在这个宗法体系中‘,家’、‘国’一体。‘在家为孝子,许国为忠臣’,故两汉以‘孝’治天下。”[5]所以中国古代的很多艺术是为了维护伦理道德而创作,它们的传播动力也正来源于此。
在古代戏曲中,大量剧目鼓吹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例如元杂剧《霍光鬼谏》讲述霍光为了扶佐汉室大义灭亲的故事,明代王世贞的传奇《鸣凤记》描述忠奸斗争,邪不胜正的故事,明代李玉的传奇《关》,敷演了善恶报应的故事,他的《清忠谱》塑造了具有坚贞气节的周顺昌和见义勇为的颜佩韦等五义士的生动形象。因为小说、戏曲等较为通俗的艺术形式更容易为普通百姓所理解和接受,所以,当伦理道德思想需要借助于艺术进行传播的时候,多选择这样的艺术形式为载体。“戏曲自身就是一种传播媒体。在传统的农耕社会,这种媒体起到了传播思想、文化等重要作用。”[6]历史上,普通小民尤其妇女多不识字,他们便经常从戏曲里汲取伦理观念。清代著名的朴学大师焦循在其戏剧论著《花部农谭》中指出,地方剧种演戏,“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7]。在伦理道德思想之外,还有反映人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想。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画,反映艺术家对高洁脱俗的人格与生活的向往,向人们暗示了一种特殊的生活观念和习惯。
唐末孙位所画之《高逸图》(又名《七贤图》),作为描绘“竹林七贤”的名作,同样是表达了对魏晋时期名士风采的青睐,传达了超然世外的逸情雅趣。再如元明文人画同样反映了画者的思想,即使他们的山水画也常常暗示了人的精神追求和旨趣。如元代倪瓒(1301—1374)的《六君子图》,以六株树暗示画家的人格追求。倪瓒主张绘画“写胸中逸气”,即超尘脱俗的品格,以致“他的画在明代,‘江南人家以有无为清浊’,家中不挂一幅倪画,就会被雅士看作品味低俗。”[8]中国近代之后,艺术传播不再局限于一个小地区或一国之内,而是逐渐走向世界。梅兰芳、程砚秋等艺术家先后出国演出和交流。以梅兰芳访美为例,此行的组织者和促成者,如齐如山等人,他们到美国传播梅戏的动力就是想把国剧艺术传播到世界,扩大国剧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改变世界对中国认识的观念和习惯。因为他们认识到,当时的中国戏曲在外国人的心中是如此的地位低下“,欧美人士向来不看中国戏——在前清时代,西洋人差不多都以进中国戏院为耻。”[9]改变这种局面正是他们长期以来的心愿。将这种艺术传播行为更进一步地还原到整个社会大背景和当时人民的生存状态中去考虑则是,他们传播戏曲的主要动力还源自其心理上对民族独立和文化自觉的追求。
并非古典艺术或传统艺术才会被借用来表达思想。当代艺术的传播同样可能出于思想表达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显得更为强烈。思想并非总是某种确定的结论或规约,它也可能是一种发问或是反省,仿佛陷入了一种迷惑的状态,艺术家在不停地追问中,表达对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的质疑和警醒。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人类从技术时代进入后技术时代。后技术时代的艺术,人们普遍借用当代艺术作品表达时下的观念,虽然这种艺术所暗示的“观念”十分随意,甚至是个体娱乐式的,但它恰恰是在某种社会压力下的爆发。传播这种艺术的人,必然有暗示和影响大众观念的强烈动力,这仍然是文化动力。
3.民俗是自觉的文化动力
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一种约定性的、具有模式化特征的风俗,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反映了人与人打交道的观念和人对待自然、社会的言行习惯。民俗文化体现在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时令、神灵信仰、人生礼仪和社会风尚等内容中,支配着人的行为,调节着人的心理。因此,民俗文化在本质上就是对人的观念和习惯进行暗示的,这决定了它不仅是艺术传播的文化动力之一,而且相比于其他文化动力而言,民俗无疑是更为自觉的一种文化动力。从古至今,人们习惯了以艺术的形式表现民俗的内容,民俗为一些传统艺术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民俗的需要可以把戏曲演出引向各类民俗场合,诸如人生礼仪、节日庆典、神庙集会等场所。
民俗场合的演出是职业戏班谋生的基本场所。职业戏班走南闯北主要是在这类场合演出。”[10]人们熟知的苏州“虎丘曲会”,是明清时期规模宏大的民间昆曲集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大批群众自发云集于苏州虎丘山演唱昆曲[11]。这样的传播盛况就是依托了节日民俗和当地游乐风俗的强大号召力才得以形成的,用一些学者的说法就是民俗的“囿人”之力:“节日民俗环境足以‘囿人’而又不给人带来痛苦的特点,对戏曲观众的大批量集结非常有利。它帮助戏曲观众克服了生计所累和居住分散的巨大困难。旧时戏曲演出所出现的老少咸集、万人空巷的盛况,与节日民俗环境的‘囿人’之力实未可分。”[12]而且,“游乐”和“赛曲”都是当时苏州地区的社会风尚[13],也即是民俗之一种。在民俗文化的带动下,大量的人自发地参与到艺术的传播中来。所以,民俗比宗教、思想、伦理等等更能对广大民众产生恒久的约束,甚至这种约束会上升成为一种牢不可破的“制度”。那么,艺术的传播在这个时候就会成为让人快乐的“制度”,伴随着民俗一直继续下去。
关键词:土家族;哭嫁;档案传承;档案保护
1 土家族“哭嫁”婚俗的起源以及反应的历史背景
“哭嫁”能真实客观地反应出嫁的女性对生活的不满,对生活充满许多不懈,同时也表达了刚要出嫁女性从此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哭诉从此以后在父母家成了客人,在婆家却总是外人。
2 土家族哭嫁歌歌词及其意义
笔者在对贵州沿河土家族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年轻女孩子很少能有熟练掌握土家族哭嫁歌词的,但是对于40周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来说,几乎每家每户的中老年妇女都能脱口而出的哼上几句。土家族哭嫁歌词讲究顺口顺调,至于哭嫁歌词的内容则是千变万化。总结下来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容主要是表达婚嫁女子对父母和兄弟姊妹难分难舍,对巧舌如簧的媒人百般辱骂。以下是现场记录下来哭嫁歌词(其中一部分文字纯属土家方言):
1、哭父母(一)
三根芭蕉一样高,你也焦来我也焦,你焦钱米扯不过,我焦难得过终朝。前三十年为钱米,后三十年为儿女,为儿为女费尽心,儿女未报半点恩,若我生来是好命,敬奉父母过光阴。我今生来是苦命,离别父母转别姓。
哭父母(二)
月亮起来像把梳,清早起来打早书。头没梳,脸没洗。清早起来吵闹你,吵闹别人由知可,吵闹父母是为我。枕头高,铺神(被条)薄,吵我老人睡不着。枕头高,铺神单,吵我老人睡不安。油菜开花黄又黄,清早起来去赶场,早晨要走太阳平,黑来要走月亮圆。露水晒得天干成,我的老人半夜三更还在路上行。露水晒得天干焦,我的老人半夜三更还在路上焦。人家问你焦哪样,找了银钱打嫁妆,木匠问你打哪样,八椅十靠全嫁妆。只见铜钱响,不见冤家红嫁妆。当门有根黑桃树,全堂嫁妆要上路。一兜露水一兜药,靠你冤家靠不着。一兜露水一兜草,靠你冤家靠不到。刀豆开花绿茵茵,还有兄弟妹子在你眼睛边。刀豆开花空结子,还有兄弟妹子亲热你。
2、哭姐妹(一)
柑子好吃要剥皮,好耍姊妹要分离。柑子好吃要剥瓣,好耍姊妹要分散。好耍姊妹一同玩,家事国事都可谈。叫我怎能舍得你,越思越想越心。风吹堤边杨柳青,姊妹难舍又难分。水里点灯灯不明,姊妹分手各自行。姊妹好比一朵云,狂风吹散不回城。将云吹到蓝天上,回头不见故乡人。
哭姐妹(二)
正月栽花花为大,姊妹坐起说句真情话。你说你的苦情大,我说我的离娘话。二月栽花花为小,迟来三天会不到。三月栽花三月三,我今离娘心不欢。四月栽花四月四,我今离娘讨呕气。洋荷叶子长又长,一离姊妹二离娘。洋荷叶子青又青,好耍姊妹要分身。
哭嫁,是土家族婚礼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贯穿整个土家族婚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土家族少女才能的集中体现。婚前半个月左右,婚嫁女子要对家族的所有直系亲属和一部分旁系亲属进行哭诉离别;婚礼举行的时候还要向来往的客人哭诉,以表示对来客的尊重。
3 对土家族“哭嫁”这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建立文字档案
1、笔者在走访贵州沿河县黑水乡的时候,在与村寨的一些高龄老人进行交谈的时候发现:他们为了方便后代学习土家族哭嫁歌,将大部分优秀的哭嫁歌著录在了《土家族哭嫁歌本上》。其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哭嫁对象也十分全面。沿河县文化局对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十分重视,在全县多个村收集了很多哭嫁歌词并汇编成册。如《沿河土家山歌》《沿河土家族哭嫁歌》等,通过书籍、影碟的方式对其进行宣传并最终达到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2、建档的必要性。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原始记录性的第一手材料。当然作为反映各个民族历史的“哭嫁”习俗对其建档是非常有必要性的。毕竟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大的价值,不管是对于今后的科学研究以及对当地的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3、馆藏的丰富性。对于民族的档案我们应该较为完整的去收集,在收集方面要做不放过一点关于“哭嫁”习俗的档案,建档的丰富性是指对收集这种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应该全面的收集以丰富这类档案的馆藏的丰富性。具体以沿河县各个村为行动目标,由县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对现存的以文字记录下来的优秀哭嫁歌词进行收集整理,并将其归档。
4 对土家族“哭嫁”这非物质文化进行传承
1、建立民俗档案馆
民俗档案馆是集中统一存放保管民族特色的档案馆。那么对“哭嫁”习俗实行民俗化档案化势在必行,所谓民俗化档案化是根据对哭嫁这一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摄影、摄像和录音的方式进行记录下来保存。
2、建立民俗档案网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浏览或获取知识的方法渠道增多,对于建立民俗档案网站非常有必要。建立民俗档案网站的要求:
①保证内容的真实性
在建立好的民俗档案网站上发的关于民俗档案内容的真实性问题上一定要保证内容真实性。对于哭嫁习俗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上一定要能保证真实性。
②保证内容的完整性
在民俗档案网站上发表的文章或者各种民俗文化在其内容上一定要遵守内容的完整性,绝不能有模棱两可地录入某种特定的民俗文化。
3、保证民俗档案网战信息内容实时更新
保证民俗档案网战信息内容实时更新,这对档案工作者有很大的要求,首先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维护民俗档案网站,并且还要有专门调查各种民俗文化的工作人员,对于各种习俗进行录入,对“哭嫁”习俗来说且有非常大的挑战,对各个细节都要耐心以及有信心完成并录入至民俗档案信息的网战。
5 对土家族“哭嫁”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的提出是这个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不断进步以及科学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计算机与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相关,同时档案的发展也在外来科流的人抨击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能跟时代潮流档案界也发生了变革,由传统的纸质、照片、文字模式转变成为数字档案模式。
1、数字档案馆的提出对“哭嫁”习俗的重大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使用频率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档案馆已经由传统的纸质模式进入数字化档案模式。那么对“哭嫁”习俗的保存方式也更为方便,只须对“哭嫁”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录入成电子档案放入数据保存。这种方式不管是“哭嫁”习俗本身还是对利用者都有很大的益处。
2、数字档案的提出所面临的挑战
数字档案的提出对于这个经济发展快速的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现代许多人都习惯使用电脑,同时也推动了数字化档案馆的发展。完成数字化档案的建设对档案工作人员有很大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有深厚的档案学知识。对档案工作者的要求必须有扎实的电脑技术水平。
“哭嫁”习俗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了解氏族历史非常重要,对于这种“哭嫁”习俗建立也志在必行。因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对我们了解民族历史,还原民族习俗原有面貌至关重要,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带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谭志国著《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