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治思想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文献研究表明,我国法治教育存在重视不够、内容枯燥、资源散乱等亟待破解的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重申以“公民”培育目标引领法治教育方向,重视法治思维与信仰的形塑,整合法治教育资源,拓展法治教育路径。
关 键 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4
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颁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在义务教育学段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高中段思想政治课要设置专门的课程模块,或加大法治教育选修课时。在此背景下,如何将法治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在文献研究中发现,虽然我国中学生法治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重视不够、内容枯燥、资源散乱[1]、师资匮乏[2]等亟需破解的难题。为此,我们从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的观点进行了梳理,期望能激发老师们更多的思考。
一、重申“公民”培育目标,引领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方向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高中阶段的目标为“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可见,《大纲》以培养具有一定法治素养的公民为目标。虽然这一目标由来已久,但实践中往往被忽视,因此,我们认为需要“重申”培育“公民”的法治教育目标。对此,国内有一些共同的声音。
吉林大学法学院姚建宗认为,我国的社会法治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必须确立为“公民”教育,即以符合现代民主、法治和的精神实质与原则诉求的现代人――“公民”为最终的目的追求。我国的社会法治教育,不能将教育目的确立为超出一般公众身份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角色认同水平的“道德完人”或者“圣人”,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生活真实与公众的人格预期和道德自觉状态,以合格的“公民”及其人格的培育和教养为起码要求而展开。[3]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张晓燕提出,社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的发挥,有待于作为其构成主体的个体公民身份的激活。[4]她倡导法治教育就是要培育与国家治理需求相互匹配的公民身份。
法治教育的目标终归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无论是从人权还是人性(二者存在同一性)来说,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应是社会对人性和人权的尊重。我们反对把法治教育的目标狭隘地定为培养遵纪守法的人。片面强调“顺从”的法治教育,培养不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也不利于国家的法治建设。当然,只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的“唯利”式教育也不是完整的公民教育。我们主张将培养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都“激活”的公民,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开展法治教育的目标。
公民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主体,脱离公民的法治教育必然会迷失方向。为法而教,无异于舍本逐末。法治教育的最终目的绝不能是守住“法”的圣坛,而必须回归育人的本义。
二、重视思维与信仰的形塑,凸显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重点
对于法治教育的内容,目前学术界围绕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义务侧重说。苏百泉认为,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治的人性基础、法治社会的建设、转型社会的特殊性等方面分析论证看,公民法治教育应该以义务意识的培养为重心。[5]这一观点也是多次普法教育的核心观点,在强调国家意识,重视集体精神的时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在我国社会转型,国家发展需要全面唤醒公民意识的时代背景之下,持这一观点的人越来越少。二是权利侧重说。万志昂认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仅包含法律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还是一个权利意识的熏陶和权利文化的教育和感染过程。[6]权利侧重说的观点对于反对过分强调义务的旧的法治教育观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认识仍是偏激、片面的。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法治教育研究的深入,学界逐渐从学术“偏激”走向理论“和谐”。教育家李镇西提出了权利和义务统一说,他主张中小学法治教育至少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让他们明白“法治”赋予自己的权利。二是引导孩子从小树立公仆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观念。[7]他认为这才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真正含义,这样的教育才是培养公民的教育。刘萍律师也主张,我们不仅应当让孩子们懂得他们应有的权利,国家对他们特殊的保护,还应当让孩子们懂得遵守社会规则及法律,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责任。[8]
如果仅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来探讨法治教育的内容,虽然抓住了法治教育的核心,但视角未免偏小。杨恭田、吴彭有主张,基础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内容应突出三个方面:一是法律规范的认知,二是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三是坚定法治信仰。[9]这一概括比较全面,较之法律制度的“灌输”层次显然有了提升。我们的近邻日本相当重视将青少年法治思维的训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将其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从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是,从法律常识的旧常态过渡到法治思维的新常态,从满堂灌的旧常态转变到参与式研究型学习的新常态,从单纯的课堂教学转变到立体化教育的新常态。[10]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界定为“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并要求“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对于高中阶段法治教育内容,《大纲》除要求全面拓展法律常识、法律制度外,还要求加大法治原则、法律理念的教学深度,注重增加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和思辨性,结合现实案例、法治实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法律背后的价值、宗旨,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显然,高中生的法治教育绝不能仅停留在常识性教育层面,而应通过增强法治教育的实践性,实现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的形塑。
掌握一定法律常识的“通晓型”公民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转型、法治建设的需要。新型大国建设要求社会成员不但要通晓法律知识,还要将法治作为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精神操守,做到知行合一,“形神兼备”。法治教育应摆脱普及性的、低层次的常识教育,迈向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的更高点。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
三、整合法治教育资源,拓展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路径
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主体都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法治这一特定的教学内容,其教育方法也应“独树一帜”。《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学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而要更好地实现上述“三全”,我们可以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教材资源,浸润法治教育
赖兆杰认为,“教科书为我们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法制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材。”[11]在《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的加强》一文中,他例举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相关法律知识。周贵才主张,“挖掘法治教育素材,讲授法律知识。”[12]陈爱宏老师也主张,“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法治教育因素。”[13]而赵淑荣老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一文则通过例举加分析的方法,阐述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文本资源,渗透法治教育。
如何变“教材”为“学材”,为法治教育服务,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合理取舍,巧妙切入。如可以围绕不同主题,对教材的法治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二次开发;也可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拓展法治教育目标,一石二鸟,润物无声;还可组织学生利用“法治宣传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改革说到底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开发利用好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的熏陶,是非常经济高效的法治教育浸润路径。
2.引入法治案例,增强情境体验
思想政治课堂效益的提高有赖于其情境的质量,而案例的引入可丰富情境体验,增强价值认同。周贵才老师主张,“分析法律案例,培养学生守法维权能力,”[14]他认为案例教学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而案例的情境化更能使学生融入其中,在情境体验中学习胜过任何形式的“灌输”。赖兆杰老师认为,加强法制教育,必须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问题……知是基础,行是目的。李先军、张晓琪的研究表明,美国教师善于创设案例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15]。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真实的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法治案例的引入,情境化的法治教学,能为学生提供“VR”般的法治场景,增强法治教育的现场感,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将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做到知行统一,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法治案例的引入一定要有针对性和教育性,不能为案例而案例。
3.营造教育环境,强化法治信仰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受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于法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赖兆杰老师认为,加强法制教育,必须突出“依法治国”的时代主题,这是主张法治教育应关注的时代大环境。[1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事例选择、情境设置上照应法治国家建设的时代步伐,要借用大背景,激活小课堂,小中见大,把学生的生命价值与国家的建设使命进行完美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陈爱宏老师认为,“教师(应)身体力行,做好法治表率”。[17]“师者,人之模范也。”师为表率,才能营造一个真实可信的法治环境,强化学生对法治的信仰。身为人师,不应忽视我们也是法治文化环境的一个元素,是享受者,更是建设者。无声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深刻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对于增强学生的法治信仰意义重大。
事实上,教师不但要参与法治教育的小环境建设,也要关注时代、社会大环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要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党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全过程、全要素开展法治教育。我们认为,法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是一般性的理论阐释或简单的逻辑推导,必须利用好一切教育资源,而开发资源是利用资源的前提。我们应在开发中利用,在利用中完善,不断丰富法治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法治教育实效。
综上所述,我们要突破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瓶颈,不断提高法治教育的层次与水平。面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所提的新要求,我们还有许多创造性的工作要做。相较国民法治教育这一宏大工程,我们或许过于渺小。但“小乃大之端”,我们理应从“小”处着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杨春芳,汪莉.关于中学生法制教育现状的调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08):31.
[2]李臣.刍议中小学法治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4(35):230.
[3]姚建宗.当代中国的社会法治教育反思[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07):70.
[4]张晓燕.国家治理背景下的公民身份及法治教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09):90.
[5]苏百泉.培养义务意识:公民法治教育的重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33-34.
[6]万志昂.当代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权利认同[J].人民论坛,2015(14):110.
[7]李镇西.我看中小学“法治教育”[J].湖南教育A,2015(10):60.
[8]刘萍.让权利与责任同行――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7):15.
[9]杨恭田,吴彭有.基础教育中法治教育的内容和举措[J].江西教育,2015(7):28.
[10]汪蓓.日本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经验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10):93.
[11][16]赖兆杰.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的加强[J].教师,2011(25):24.
[12][14]周贵才.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法治教育的策略[J].文教资料,2014(33):140.
[13]陈爱宏.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法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08):71.
[15]李先军,张晓琪.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历史演进、特点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05):17-19.
这些问题都折射出高职院校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较大提升空间,教育教学滞后于实际工作生活需求。
总理提出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注重改革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进一步培养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和服务的水平,进一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和民生不断改善。为此,面对这种高职目标以及社会、企业需求与学生实际职业道德素养的差异,高职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德育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素养二者不论在含义上还是特征上都有所差异,但是同样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共通性。他们的教育对象都是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而教育的实施者都是各思想政治教师以及辅导员。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三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综合组织教育等多方面,而职业素养教育主要涉及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二者在内容上是相同的,而在功能上又相辅相成,具有互补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职业素质教育提供政治价值导向,而职业素质教育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发现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站在社会与企业角度,真正需求的人才是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这也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打破学科间壁垒,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
要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 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教育理念。高职教育必须把握正确方向,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
第二, 打破课程间壁垒,建立专业性的师资队伍,构建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教育要以人为本,而学生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十分必要,学校应该鼓励教师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同时,学校应该更加深入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将职业素质教育编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计划,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 宣扬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校园文化。用和谐、积极、高尚的文化来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站,校内广播,社团活动,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各种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提高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企业实习等教学工作的成效
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是学生们提高技能,了解企业文化,了解社会需求,锤炼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方法,在各个高职院校均有开展,但是效果却参差不齐,归结起来,会有以下不足之处。首先,某些学生对于实践活动不够重视,仅仅视作课外活动、获取学分的一个过程,自我约束很差,遇到困难,比如加班的时候会产生抵触情绪,造成了实践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实习管理不规范,前期管理,学校对宣传、教育不够彻底,部分学生对实践活动了解不够,积极性不强。最后,现场管理,由于学生管理难度大而导致教师不能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照顾,教学实践效果不佳。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制定各种社会实践的制度规范,整合资源,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通过整合资源,使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将前期的规范制定,活动宣传,到中期的活动安排以及后期的考核评定等工作一一落实到位。使学生的实践互动收到实效,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另一方面,建立科学、人性化的社会实践管理机制。学生们年龄小,对于新鲜事物学习能力强,和我们的一些教师难免会有代沟。借助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是学生意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磨练他们的意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为他们今后上岗工作的顺利过度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成效,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灵活性。
三、教师应做到课堂上回归生活,实现行知合一
研究现状分析
多年来,一些研究者也进行过高等农业教育的研究。据查阅的有关文献资料显示,研究者们围绕“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一些的论文。主要观点有: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孙济中(1994)明确指出:“办教育就要研究教育,不研究教育怎么办好教育?”。就高等农业教育来说,它的许多规律尚未被我们认识,被我们掌握。面对这一现实怎么办,唯一方法就是加强对它的研究。通过不断研究,使人们对它的认识符合它本身规律,从而把握主动,做好工作。白秀玉(1991)在《重视高等教育研究,掌握办学规律》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研究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学校领导尽快掌握教育规律,做好领导和管理工作;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高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高等农业院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大力培养大批合格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宋明爽等(1997)提出必须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探索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以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来指导高等教育实践。
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龚祖文等(1998)谈到,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研究,还不能做到很好地为高等农业教育实践服务,高教研究与高教实践的“两张皮”的现象还未克服,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单一,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研究不够;研究制度远未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彭冬阳等(2001)将研究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五点:1.对高等教育研究缺乏正确认识和应用的重视;2.高等教育理论不成熟,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3.研究的重复性较大,缺乏新的突破;4.研究方法过于陈旧,很少进行认真细致的实证研究和实验;5.各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不健全等。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措施和建议彭冬阳等(2001)在文章中就如何进行高等农业教育研究提出了三点措施:提高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加强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宋明爽等(1997)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科研的几个思路: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意识,重视教育科研投入力度;要完善高等农业教育制度措施,以高等农业教育制度去引导教职工重视高等农业教育教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高等农业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工作;重视加强对教师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以督导促进教育科研。
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李水山认为高等农业大学农业类专业(非农专业)、农村学生(县城以上城市)、毕业后服务于“三农”(非农业岗位就业)的规模比例从过去的8:2变为2:8了,简单追求大学规模效益导致了教育“离农”现象的不断加剧,高等农业大学的合并导致高等农业教育发生倒挂现象:郭明顺进一步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办学理念核心,树立建设现代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塑造和培育科学考评、合理激励、唯才是举的人才理念,塑造和培育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李娜着重针对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办学特色的策略展开实践研究,提出应依托农业发展背景,明确特色办学理念、注重实用,探索有农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案;陈士俊、程燕比较和研究中外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的特点并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农业教育先进经验,从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加快高等农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提高农业高校的办学效率和培养机制的建议。田玉敏、杜丽华分析国外高等农业教育的基本结构模式和支撑农村发展的路径,并从国外成功经验中得到了相关发展路径和模式借鉴作用。
一、情境体验法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教学情境是教师和学生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的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性质”。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其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创设情境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通过多媒体选择切合教材内容的音像、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例如,在学习“善交益友”这一主题时,我给学生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画《祷告的手》的故事:“丢勒和奈斯丁是一对好朋友,都是在奋斗中的画家,由于贫穷去工作,也因此占去他们许多时间,两人的画艺进步很慢。困惑了良久,两个人决定以抽签的方式决定,一个人工作来支持彼此的生活费,另一个人则全心学习艺术。丢勒赢了,得以继续学习。而奈斯丁则辛勤地工作供应两个人的生活所需。几年后,丢勒成功了,他按照两个人当初的约定找到奈斯丁,履行支持奈斯丁学习的协议。可他发现,为了支持自己而辛勤工作,奈斯丁那双原本优美敏感的双手的手指已经僵硬扭曲,遭到终生损坏,不能灵敏地操作画笔了。丢勒心痛如绞。这天,丢勒去拜访奈斯丁,发现奈斯丁正合着双手,跪在地上,安静而诚挚地为他的成功祷告。艺术家双眼潮湿,将朋友那双祷告的手画了下来。这幅画成为举世闻名的《祷告的手》。”学生看完这个故事后,被丢勒和奈斯丁之间高尚、诚挚的友谊给震撼了;也从故事情境中深切体验到了“益友”是品德高尚、志同道合,有益于自己进步的朋友,在交友时应交“丢勒、奈斯丁”这样的益友。
二、文本阅读体验法
其含义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定的文本,使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认识与情感相统一。因为受阅历等限制,学生的体验是有限的,在直接体验不足的情况下,多阅读优秀文本,同样可以丰富人生的各项情感体验。我在教学“难报三春晖”时选用这样一则文本供学生阅读,“一位准妈妈演出坐车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强腐蚀性的化学物质溅到脸部和腹部,在医院疗伤时伤口大面积感染,母亲为保胎儿和其健康,自始至终拒绝使用抗生素,拒绝美容,每天忍受医生用刀清除伤口腐肉的剧痛,依靠自己顽强的毅力战胜了伤痛,两个月后婴儿健康出世。”学生阅读后深深地被文本中伟大、无私的母爱所感动,孝敬父母之情油然而生。由此可见,积极情感来自学生的亲身体验,只有切身体验,才能更好地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说过:“告知学生应如何,很少有效,重要的是要自己体验到。”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学生只有在带着问题独立感悟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真谛。所以,教师在设置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独立探索、体验教学内容和教学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理解教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交友的艺术”一主题时,让学生读“管鲍之交”的故事,我设置以下问题:①鲍叔牙和管仲发生矛盾时,鲍叔牙是怎么做的?;②你佩服鲍叔牙什么地方?;③你和好朋友发生矛盾时,是怎样“化干戈为玉帛”的?。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与班上其他同学交流信息、互相讨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就能更好地感悟、内化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即获得体验性知识。
三、讨论体验法
这种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讨论问题。“讨论”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由不知到知或由知之不详到知之甚详的过程,是一个探索、创造的过程,是亲口尝“梨子”的过程。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讨论”的尺度。一要防止某些学生不着边际地胡说八道而影响课堂秩序;二要防止不声不响的学生思想开小差。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开阔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根本上消除被动学习的状态,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从众种种”这一主题时,学生自然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代表记录并发言,组员随意补充,组与组之间展开比赛,看哪一组找出的从众现象多?没等老师说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想做这个活动了。通过一番讨论体验,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从众现象的种类,也认识的从众的两重性,教学目标的实现则水到渠成。
四、社会实践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批判性思维;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031―04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政治基本知识的掌握,是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而理解政治、形成判断和评价能力,就不只是接受“政治知识”,而是培养判断意识,政治判断力、政治敏感性。政治教育要培养的公民,不仅是规则的执行者,而且要成为社会核心价值的忠实践履者、保护者和保证人。目标是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认同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应有的实效,方法论的建构非常重要。
方法论是某一研究过程中的一般性原则,一整套手段、步骤、方式、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涉及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当遵循什么方法,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逻辑、价值内化的逻辑,它应当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方法论,体现理论的力量、逻辑的力量、现实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意志的力量,使受教育者自觉体认、感染,并转化为信念,上升为信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既指这个学科特有的一整套方法与步骤,又指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的理论分析和逻辑建构。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方面,下面几点需要值得深入地思考。
一、概念分析与运行逻辑
本学科的范畴或基本概念研究,解决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工具、话语和逻辑的问题,更多属于语言和元理论的探索。
首先,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灌输”、“价值”等术语或范畴的涵义,并对之做出科学的界定。
其次,对这些概念的判断,是描述的、陈述的、经验的使用,还是规范的、价值的、态度的评判?其性质、意义、功用怎样?使用这些词要遵从什么逻辑与规则?
最后,价值判断如何可能,意识形态话语如何为自己的确立进行辩明证成?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灌输”与“说教”的区别。我们所说的“灌输”,应当对应于英文的“inculcate”,即“教诲”。“inculcate"这个词是谆谆教诲、孜孜不倦地教导,反复地灌输,是导致或影响人接受一种观念或情感,如"Socrates inculcated his pupils with the love oftruth",这种“教诲”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可译为“循循善诱”。“苏格拉底的方法”这一用语见于色诺芬的回忆录。是其“问答法”的辩证法――“关于讨论的技艺”。用问答的形式,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使问题的讨论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步深入,通过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层层纠正错误意见,最后力图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概念、本质定义。最为著名的是《美诺篇》用启发的方式讨论美德问题。
而英语的“indoctrination”,应当译为“说教”、“洗脑”。意为强制性地施予教义,要人不通过独立思考即接受,它存在着“排除选择”的问题、强制的问题,因而也就有着夹带私货搭顺风车的问题。所以“inculcate”与“indoctrination”是两个相反的词,具有不同的含义。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到道德教育时,主张inculcate,反对indoctrination,但中译本均将其译为“灌输”,就混淆了二者的区别。在这里,罗尔斯断定:“一个良序社会中的人不会反对教诲一种正义感的道德教育实践。”说教无法取得道德教育的效果,“没有任何人的道德信念是强迫说教的结果”,“道德教育是为着达到自律的教育”,他会认识到为什么他会接受这些道德原则。罗尔斯提到了道德心理学,力图研究道德概念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看看概念如何组织道德推理,道德概念的社会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如何成为某个社会公共文化的本质部分的。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描述性的,而是价值性、规范性的,带着特有的立场和观点。它是一定的社会提供的政治教育方式,是使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接受那些能帮助他们理解政治制度运作的信息、信念、态度、价值,并指导他们自己在这一框架内行动的方式。
上世纪中期,美国政治学者将社会学和心理学中盛行的“社会化”概念导入研究视野,正式创设“政治社会化”概念,用来指称人们学习政治价值和政治立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研究社会成员“如何习得政治规范、价值及倾向”。成功的政治社会化可以给社会成员灌输政治系统的流行价值,教育社会成员遵守政治体系规则,承担社会政治义务,维持政治系统运作并使其合法化。
二、理性思维与逻辑推理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有人格的魅力,而且要有理论与逻辑的力量,这就要有健全的思维和严谨的推理,以真理的力量来说服人、打动人。思想政治教育处理的是人对事物、行为、制度等等的态度、观点、立场、价值取向,目标是要达到全面的、健全的认知。要做通这个思想观念和思想认识上的工作,理论的正确性、客观性,揭示的规律性非常重要。
西方学者保尔指出,美国学生对于拒绝的信念、假设、推理持有疑问是容易的,而对于自己所接纳了的个人的、自我中心地拥有的信念提出疑问是困难的。这一概括对于认识年轻一代很有启发意义。
教育旨在培养学术、德性、信仰。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包括拣选扬弃、思考、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时代,教育不可能穷尽一切内容,所以,我们的教育可能更多的是程序和形式、思维方式上的教育,让学生掌握方法,锻炼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之中形成健全的心智、丰富的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善良的品格。
能力与态度的培养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涂尔干认为,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理性,通过反思、反身等作用寻求自己的自主性。通过学校等组织及其生活,让学生的心智养成最基本的习惯和态度,从而使其能够直接面对最终注定要应对的方方面面的现实,并面对这些现实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教育始终摆脱不了日常情境的权宜性和紧迫性,基于这些限制,教育的根本目的就不再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对待生活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这就说明,教育情境不可穷尽,因而需要开拓培养无限的可能性的思考方式与把握能力。在这里,应当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就是:培养成熟与健全的人格,注重发展性与规范性,才能从知识
体系向价值体系、信仰体系转化。
三、个人――共同体结合的方法
人类是一个共同体,需要合作,“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天分和能力,这些天分与能力不可能在一个人或一组人身上实现。所以,我们不仅从自己得到发展的倾向的完善本性得益,而且从相互的活动中得到快乐。仿佛是,我们自己的未能培养的部分是由他人来发展的。”这样,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汉娜・阿伦特提出:“一切人类活动都要受到如下事实的制约:即人必须共同生活在一起。”而亚里士多德把人看成是城邦的,人按其本性便是城邦的,亦即是社会性的,不是孤立的、单独的、个体的存在。
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这种活动中实现个体的普遍价值,通过与其他这类个体的合作,在某一特殊的实践形式中体现出来。这种目的,要求这样一种共同体和个体是相互信赖的关系,每一个体的实现,都既是共同体的目的本身,又是他或她自己的目的,这样,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这个共同体中,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形成了这样一种各个人的联合:“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这些条件从前是受偶然性支配的,并且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同单个人对立的。”在共同体中实现自我,与在市民社会中只有自我的目标,是完全相对的,后者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某一阶级的各个人所结成的、受他们与另一阶级相对立的那种共同利益所制约的共同关系,总是这样一种共同体,这些个人只是作为一般化的个人隶属于这种共同体,只是由于他们还处在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下才隶属于这种共同体;他们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共同体关系中的。”这一点其实在古代也有其反映:“自我实现、甚至对个人身份的确定以及在世界中的方向感,都依据于某一共同的事业。这种共同的变化过程就是公民生活,而公民生活的根存在于与他人――不同辈分的人和类型不同的他人的相互关系之中。他们的差异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为整体做出了贡献,而我们特定的自我感就是依据于这种整体的。因此,相互依存就是公民资格的根本观念。……在具有共同语言方式的共同体之外,可能还存在着作为逻辑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但却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政治共同体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优先于个体――古希腊与中世纪的这个论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直接地讲,城邦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
这也就是为什么麦金太尔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论证所需要的关键特征,将不得不以极似亚里士多德用语的方式去阐述,黑格尔的用语难以胜任的原因。黑格尔聚焦于个体,而亚里士多德是一种共同体的观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明显地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亦即后来欧洲语言中的“市民社会”概念。麦金太尔注意到,市民社会中的所有事物被看作是在各个个体和个体的各个组集之间的事物,这些个体只是通过自己对社会环境的意向活动而偶然联系着,而社会关系也只是他们碰巧在任一特殊的时刻都能居于其中的。而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麦金太尔非常赞尚马克思《关于纲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6条,即“人的本质不能被看成单个人的属性,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真正理解了他们本质上是什么的人们,将以他们现实的和潜在的社会关系去理解他们自身,并把这种理解,如其体现在其理论中一样地体现到他们的行动中去。”
这一问题搞清楚了,就可以理解个人行动准则与社会规范原则的契合性,亦即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秩序的规范要求与个体行动准则的一致性,把个人行动准则与社会规范原则结合起来。
个人――共同体结合,最终目的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应当是完善论的一种形态。德国的完善论理想一直是鼓舞德国启蒙运动的重要观念。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道德完善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无止境的进展,只有对理性的但有限的存在来说才是可能的。”费希特在他的耶拿讲演《论学者的使命》中说,人的使命是“无止境地完善自己”。马克思深受完善论理想主义的影响。麦克来伦在《马克思传》中提到,中学时代的马克思深受德国浪漫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点的影响。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相当深刻,内涵也相当丰富。比如1844年他26岁时写到:“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已经生成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是丰富、深刻的,而且马克思也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科学的道路。其科学之处在于,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把人的发展、人的价值的实现,视作一个历史的过程,认为人的发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要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在马克思那里,“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这里,既消除了物役,又消除了人役,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现实。这一历史过程将是一个消除物役、消除人役、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的漫长阶段。
四、注重榜样楷模示范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培育人的品质和能力,而不只是机械地复制给受教育者一些规则,因此,在进行规范教育的同时,更应当注重人格的培养。即使是以严格的义务论著称的康德,在他引入义务概念时,也提供了道德卓越(德性)和理想的道德个人的概念。在德性理论中,康德更多强调的是一个理想的道德行动者应发展出什么品性,强调他应当有“爱”、“尊重”等道德情感和感情,强调这些情感在我们履行义务时的重要作用,他强调“德性的人”、“卓越”、“道德人”的理想:“德性教育的实验手段(技术手段)是以教师本人为模范实例(具有示范性的表现)”。这与德性伦理学不谋而合。德性伦理学重视道德楷模的作用,根据德性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荷斯特豪斯的提炼,德性伦理学主张:一个行动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它是一个有德性之人,按照他的品性,在此种情境中会采取的行
动。德性伦理学是作为一种“以行为者为中心”的伦理学,而不是“以行为为中心”的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认为构成行为者完整德性的条件有三个,德性的人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行动:德性的人所拥有的理性知识、做出选择与意志,通过“稳定的、不变的品德”特质――德性而起作用。这是行动者自己的境界与追求,体现了其人格的稳定的、完美的品质特征。
其实,理想人格,“成人”的目标,也是儒学的孜孜追求。儒学一直追求着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向往达到圣的境界――博施于民而又能济众;追求达到仁的境界――泛爱亲仁;崇尚三无私――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力图实现三达德――智、仁、勇。这种圣贤境界,是儒学的努力方向,是成“人”的必修课,感染着人们,使其心向往之,这种成“人”之道,彰显出美好之德,三省己身,创发出新的境界,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达到并保持在最高的善上,是一门大的学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儒学秉承“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理想,认为个体从品性上认真修养,必能达至圣贤境界,主张“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自弃也。孝者所当孝,弟者所当弟,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由心发动,由内而外”。这种成人、成圣的追求与修养是需要倾注全部的精力、终生执着于这一目标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人心是私欲,危而不安;道心是天理,微妙而难得知。惟其如是,所以贵于精一也。专注于一,精之一之,然后能执其中,达到极至。专注于目标,据时应变,因而“人心常要活,则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具体则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此皆时也,未尝不合中,故曰“君子而时中”。这里是根据情况应变,做一个德性的人(“君子”)在这种情形下应做的那样。
道德楷模有着正确的道德感,德性是能够展现有着特定情感的行动的性情,它对该快乐的事物产生快乐感情,对该痛苦的事物产生痛苦感情。正如康德所强调的,没有人不具有任何道德情感,如果对这种感受完全没有敏感性,人在道德上就会死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康德认为道德情感“是一种道德上的完善”所不可缺少的。宋明理学的开创者程颐、程灏也认为,圣人有情感:凡天命所有而众人有之者,圣人皆有之。人以情为有累也,圣人不去情;人以才为有害也,圣人不病才;人以欲为不善也,圣人不绝欲;人以术为伤德也,圣人不弃术;人以忧为非达也,圣人不忘忧;人以怨为非宏也,圣人不释怨。二程提出,圣人未尝无喜也,“象喜亦喜”;圣未尝无怒也,“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圣人未尝无哀也,“哀此茕独”;圣人未尝无惧也,“临事而惧”;圣人未尝无爱也,“仁民而爱物”;圣人未尝无欲也,“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中其节,则谓之和。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现状
当前思想政治课程影响力弱存在着多种原因,这门课程内容理论化,而教学方式又缺乏变化,所以会让学生产生无聊、无趣的情绪,从而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再加上现在大学课程的“学分制”让学生学习课程大多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这就进一步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师由于缺乏动力,不积极改善课程和教学方式,上课敷衍了事,照本宣科,让这门课程的上课效率更加的下降,学生积极性更低。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授课者是老师,在老师和学生都对课程缺乏兴趣的情况下,能否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都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更不用提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三观,树立意识形态,坚定正确政治立场的任务了。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又是极为重要的,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即将走出象牙塔,直面社会,他们即将面临一种巨大的改变。如果学校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面临社会压力和问题的时候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很有可能在面临压力的时候产生种种问题,不能够很好的融入社会。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负责。
二、提升影响力的几点策略
(一)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依旧是教学的根本所在,要提升课程影响力,首先就是有针对性的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为主,这样的教育方式,老师省事,学生不需要参与到课堂中,也乐于在课堂上做其他的事情。这就让课堂的效率非常低下。要增加课堂影响力,就要增加学生参与度。可以通过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课题辩论和学生自主演讲等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了解,增加课程的参与度。达到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导学习的目的。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课程中去,远比教师讲,学生听更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丰富课外教学的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只局限在课堂之中,在教室之外也应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影响力,就必须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这门课程是有用的。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和坚定学生政治立场,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对工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增加学生面对社会的能力。在课程安排中可以增加,例如模拟面试,模拟实习,等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阅读思想政治书籍,定期交流,并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予以鼓励,以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三)变革师生关系
年轻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朋友的劝解,而不是老师的谆谆教诲,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积极变革师生关系,让老师和学生关系更密切更亲密,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一方面,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更愿意听老师的话,和老师更多的交流。这也叫让老师能够更了解每一位学生,针对性的提出对每位学生不同的建议,这样一来,也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能够直接的服务于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老师融洽相处,也更能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不畏惧社会交流,不畏惧复杂人际关系,这也是辅导学生正确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提高教师素质
要完成以上内容,并通过其它多种方式共同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影响力,还要注意的是要不断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队伍要不断完成课程改革,与时俱进,就必须要注意自身素质提高。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学习,让教师不断通过自学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积极组织相关培训,多方面综合性的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完成高素质的教学。
(五)增加制度保障
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来说,学校也应该增加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增加对课堂效果和课外活动的考核和考查。调动教师做出改变的积极性,让老师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并对于积极做出课程改革并取得成果的老师,予以一定的嘉奖。这样才能够鼓励老师继续投入课程改革,提升课程效果,增加课程的影响力。提升课程影响力不可能靠一两个教师的一腔热血去完成,必须要学校的重视,制度的保障,否则就只能是昙花一现,不能行程长久持续的影响力,起到应该发挥的效果。
三、结语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内容;方法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不仅仅是在于向学生灌输理论,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精神关怀,进而实现人生的价值,肩负着帮助大学生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其教育的价值必须通过人的生命和生命的价值来体现。实施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契合的内容
为更好地引导学生珍惜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欣赏生命,促进生命和谐,切实把大学生生命教育落到实处,应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契合的内容:
1.1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完满生命内在包含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三个层次。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最基本的生命尺度,是人作为生物体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性的存在方式,是个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时,人是具有思想感情,能意识到自身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并对自身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做出自己的选择,是一个精神性存在者。除此以外,人还具有社会生命,必然要扮演各种角色,承担各种权利和责任,人与周围环境之间这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抗的关系,构成生命活动的实际内容,人通过利用身边一切可能的条件发展自己的生命和提升生命的价值。最后,还要让学生明白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就是一个过程,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命一旦逝去,无法重新再来,人一旦死去,就再没有复生的可能和希望,使生活和对人而存在的全部价值化为乌有,因此我们要好好爱惜自己唯有一次的生命。
1.2指引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
人,不仅仅意味着肉体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意识观念、精神、能力的载体,其价值并不在于寿命的延长和外表的美丽,而在于良好的思想道德、美好的心灵、健全的人格和才干等。生命价值是人的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表现为个体需求的满足,也表现为社会对个体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则表现为个体对社会、他人的积极意义。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能帮助人确立远大的志向和健全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引领人热爱生活、热爱事业,走过有意义的人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懂得生命不仅仅是生存,生命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要在肉体生命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我,最大限度地挖掘内在潜能,发展多方面素质,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命之路,展示生命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1.3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生命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在其生命的历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深藏于人类存在的本质中,无法排斥和抗拒。一方面,挫折给人带来痛苦和煎熬,另一方面,挫折又可以为人的成长和成功提供动力。要告诉学生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必须先经受挫折的磨练,培养自己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品格,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让生命意志得到磨练,逐渐走向成熟。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之所以选择光荣、和理智等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将会通过它们感到幸福”。①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幸福是人生最根本和终极的目的。人的生命是在创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和超越的,幸福是创造中的享受,创造的欢乐是幸福的来源。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科学的幸福观,自觉提高身心素质,健全人格,树立高尚情操,勇于实践和创造,在喜悦、成功、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中感受生命的幸福。
1.4教会学生促进生命和谐
和谐是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应与客观对象世界保持相互平衡和适度的关系,作为具体的个体,他的内部和外部一切关系无外乎就是与自己、他人、社会、自然界的关系,要教会学生充分协调好这四大基本关系,以实现自身生命的和谐。首先是个体自身的和谐。一个和谐的个体生命,总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应注意营养、睡眠、体育锻炼等,使身体各个组织系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重视培养自己广博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积极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力等。其次是个体与他人、社会的和谐。现代社会的多样性为大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张扬提供了多种选择,但社会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个体的价值选择可以背离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尊与他人融洽相处,在多元的文化面前,学会选择和整合,让自己在自主的文化选择和构建中和谐发展。再次是个体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引导学生在个体行为活动中,尊重自然,与自然共处,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契合的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愉快教学法 兴趣
"愉快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教学方法。
政治这门课,往往被认为只要读读背背成绩就上去了,因此有些学生课堂上就少了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便成了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习成绩,非让学生产生兴趣不可。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愉快教学法"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若要学生乐学,教师必须做到乐教。因为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带有浓厚的感彩,即"亲其师,才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自身做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教师的要求就会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优者不偏爱,学习差者不歧视,了解学生,理解差生,关心差生,多鼓励,少批评,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的自卑感逐渐消失,激发起他们勤奋好学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多提问,多鼓励,多辅导,让他们在点滴的进步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从教师那里受到鼓舞、鼓励,从而尊重教师,激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他们在听课过程中,就能全神贯注,听得投入,学得扎实,记得牢固,理解得透彻,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要适当设疑布悬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上课时,在难点、重点或枯燥无味处,恰如其分地设置、制造悬念,使之感到惊奇、刺激,产生兴奋和热情,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例如,学习《法律规范经济行为》这一节课时,先向学生介绍焦点访谈中的毒火腿、毒腐竹的案例,展开讨论,一下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知识基本当堂掌握,效果很是错,这就应了严里士司多德的另一句话:"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又如在教授《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课时,在课前,我先制作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填写家庭、学校内及周围的环境状况、成因及危害,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学生的认识从感生到理性,不断深化,教学效果很明显。
在练习和复习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羸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开放性地思维。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见,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
关键词 交往 实践 对话 榜样 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与超越,反映了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在探索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同教育方法的选择,对于教育效果和价值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和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高效的教育方法。
一、实践锻炼法
实践锻炼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实施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所以人的各种能力的发挥也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发展的程度,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使自身的社会关系得到不断的丰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更具有说服力。
运用实践锻炼法,应遵循以下几点:(1)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2)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背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3)精心规划、认真组织、严格执行、全面反馈活动的开展情况。(4)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受教育者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对话交流法
对话交流法,就是让教育主体在对话交流中展现个体的精神文化世界,在自我发现的过程中建构和拓展其自身意义,使其能够通过对话交流达成彼此的融合,推动彼此的成长。对话交流法,摒弃了“上传下达,你讲我听,居高临下、单向施教”的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弊端,营造出一种“交流、对话、民主、平等”的双向互动关系,通过对话交流可以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真正理解。
对话交流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方式:(1)显性对话交流法,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按照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进行讨论、辩论,最终使教育者说服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观点。(2)隐性对话交流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需要进行明显的交流和对话,而是通过主体间认可、反对、思考、质疑等一系列情感的自然流露,实现主体间情感的交流、灵魂的碰撞,进而取得思想共识的教育方法。
三、榜样教育法
榜样教育法,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它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成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教育,从而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引导人们去效仿和学习。
运用榜样教育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榜样必须是真实的,是经过主观努力奋斗产生的,而不是教育者根据人为的需要塑造出来的,要经得起现实的考验。(2)榜样要有层次性和代表性,要深入实际去调查研究,选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
四、角色体验法
角色体验法,是受教育者通过体验不同角色的责任和要求等,形成对不同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认识,以此促进良好思想道德意识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角色体验法,强调的是受教育者通过对不同角色的亲身体验,在体验过程中逐步社会化,并形成对各种社会要求、规范、原则的更加深刻和准确的认识,最终调整价值判断的标准。
角色体验法的提出,弥补了受教育者角色体验机会的缺失,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目前常用的角色体验机制主要有挂职式体验法、参与式体验法、模拟体验法、互换身份体验法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依据受教育者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生理情况等选择不同的角色体验机制,推动受教育者在体验角色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五、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改造、自觉反思等途径,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手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思想上道德信念的形成―是一个积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并不是教育的消极对象,而是为在自己灵魂中确立某种东西的积极斗士。”他还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自我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受教育者通过对外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学习和接受,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自我内化和吸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能力,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岳伟光,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金生.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3]苏霍姆林斯基. 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