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

基础护理的标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护理的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护理的标准

第1篇: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

【关键词】基础护理医院文化角色转变激励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药收入比例的缩小,传统的“重医疗轻护理、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等观念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自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及卫生部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相关服务规范以政策性文件出台后,我院从基础护理管理上下大功夫,运行以来,患者对医院的医护满意度由原来的92.1%上升到97.3%,医疗护患纠纷明显下降。结合工作实践,浅谈一下就加强临床基础护理服务,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策略。

1、要从加强基础护理服务管理入手,把临床护理和常规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护理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护理服务的科学实施是目前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基础护理服务往往是患者直观感受、且是医院良好形象的体现,同时也是护理人员容易忽略、甚至是不屑去认真做的事情。因此要从强化管理入手,明确分级护理管理责任制,护理部要组织各级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分析医院基础护理服务管理和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基础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基础护理试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分级管理责任制;护理管理者要起到组织、协调、引导、贯彻、督导的作用,要努力改变医院“护理配置不足,护理文书繁杂,工作任务繁重,基础护理服务难以满足患者需求”的不良现状,减少护患矛盾,使患者对医疗水平整体满意度明显提高。

2、要倡导有科学理念的医院文化,建立有特色的护理工作新模式。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和精髓。优秀的医院文化不仅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约束性,更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确立,便会呈现潜在、稳定、持久和广泛的作用[1]。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开展临床护理管理,就是要建立独特的医院文化,要有国际化的先进护理理念,这将对未来护理工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来保障促进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要从加强基础护理服务宣传入手,既取得公众理解、又争取政策支持。

医院医务科、护理部要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层次需求,积极配合医院协调各个科室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再集中、再调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辅助科室的护理人员充实到临床一线,重归护理岗位,改进护理排班制和工作流程;要实施护理人员绩效工资并实施考核,绩效要倾斜到临床一线,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3、要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护理工作者,引导医院全员护士角色转变。面对角色新改变,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我国首次将护理教科书中有关的基础护理内容上升到政策性高度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项目》《基础护理工作规范》和《常规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试行)明确了护理工作方向、更新了护理服务理念,让护理人员了解当代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做些什么?要注意什么?要达到什么标准?目前医院招录的非在编护理人员较多,知识结构参差不齐,需要系统的培训,才能达到基础护理工作规范要求,针对这个问题,护理部举办多期加强工作责任感、医德感、和患者的亲密感及良好沟通的技巧和适宜方式的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对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将有助于患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

4、要建立基础护理服务的情景管理模式,改进和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情境管理模式”理论认为我们在管理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及员工的不同,而改变我们管理的方式。要建立情景管理模式,进行因势利导,比如我院开展的“优质基础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选择了开展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较多的神经内科、骨科、烧伤科作为第一批示范病区,为患者提供无陪护服务,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实行护理组组长负责制,床位护士、辅助护士和护理员协助配合,护理员工作为护理人力不足的补充,不同层级的护士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完成相应的护理任务,达到全程化、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取消一般患者护理记录,采用表格化护理记录,使护士有更多时间深入病房,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根据护士执行愿意程度,采取参与、支持、授权、命令四种领导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超级秘书网

5、要建立适宜医院管理的规范、监督、考核的新办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制定标准、执行标准是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不论推行任何形式的质量管理模式,都是以制定标准、执行标准为基础展开的,都要重视标准化工作[3]。护士长每日负责常规工作及各项基础护理措施落实和执行标准情况,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周按本院制定标准检查一次和不定期检查,基础护理试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适时进行督查、考核、研讨、评价,鼓励一线医务人员注意发现医院设施、流程安排、制度实施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挖掘工作中的良好建议[4],以促进基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扩大基础护理示范病房工作,达到全院推进。同时根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项目(试行)》的要求的标准,制定“入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收集、整理、和归纳“调查表”新反馈的患者的建议,修订医院的基础护理细则,改进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窦文建.浅谈医院文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

(5):10-12.

[2]滕志香,兰迎春.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设计[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3):156-160.

第2篇: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

【关键词】

招聘护士;基础护理技术;培训

作者单位:513400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护理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延伸和扩展,护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发展。但基础护理技术始终是护理工作永恒不变的基本内容。基础护理技术,又称一般护理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最常用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术,是各临床专科护理的基础;是完成护理工作任务和确保护理安全的保证;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核心和标准,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1]。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和人事编制体制的改革,招聘护士已成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目前,二级综合医院新招聘的护士大多数为中专毕业生及基层医院工作经验的人员,教育及工作背景差异性大,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偏低的现象,导致新招聘护士队伍中存在基本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参差不齐,且操作不规范,不能很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要[2]。此外传统培训方式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组织性,不能适应社会和临床的需求。为此,提高新招聘护士基础护理技术培训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招聘护士技术培训及管理方法势在必行。本院通过对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存在问题从2008年5月起改革培训教育模式和管理办法,以期进一步规范培训过程,完善培训管理体系,提高新招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1 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分析

1.1 新招聘护士教育及工作背景差异性大

我院为一家二等甲级综合医院,近4年来招聘新护士110人,新招聘的110名护士中,护理专业中专学历85人,占77.2%,大专学历23人,占20.9%,本科学历1人,占0.9%,助产专业大专学历1人,占0.9%。有护士执业证32人,占29%,无护士执业证78人,占70.9%。有护士执业证32人中有1人为护师职称,其余为护士职称,有工作背景的全部为二级医院以下的护士。这些新招聘的护士多来自基层医院,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偏低的现象,整体素质差异性大。

1.2 医疗体制与人事体制改革对新招聘护士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我院现有临床一线护士270余人,近4年来招聘新护士占临床一线护士总数40%,是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2008年至2010年新招聘护士5人转为正式在编护士,其余护士105名护士现均为编外护士。由于医疗体制和人事编制体制的改革,新护士不能转为正式在编护士,心理上感觉找不到发展希望,缺乏职业安全感,造成工作思想不稳定,主动学习进取激情不够,工作热情不高。

1.3 新招聘护士社会和工作经验缺乏

新招聘110名护士平均年龄20岁,最少17岁,最大32岁。他们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但对护理专业所需的宗旨、价值观、信念还不够成熟,由于缺乏工作经历,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差,工作慎独精神、判断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还需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教育训练和培养[1]。

1.4 培训过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组织性

由于新招聘护士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医院,教育和工作差异差异大,导致操作技术标准不一,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以往培训欠系统规范性,医院无专职护士培训小组,无规范的分层次分阶段培训计划,无系统的组织实施,无科学的管理考核制度和配套政策,以致新招聘护士培训发展方向不明确,学习无规划性,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实践和患者需要。

1.5 传统教育训练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和临床的需求

以往对新招聘的护士采用跟班师徒法带教,无固定专人负责,无专业技术老师指导;带教质量缺乏评价监督机制,新招聘护士和带教老师双方互动不够,导致新招聘护士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提高不快;传统基础护理技术训练考核方式限于示教室,流程是每月由一名护士在模型人示范标准操作-示教室操作训练-示教室考试;日常工作中,新招聘护士被动接受跟班老师知识传授灌输,习惯呆板模仿和机械操作,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当今模仿型和机械型的护士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和临床的需求。

2 管理对策

2.1 规范培训管理方法

2.1.1 确定培训对象

确定培训对象:新招聘护士,包括中专、大专、本科护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有外院工作经历的聘用注册护士。第一年进入医院全部按照新入护士参加基础护理技术培训,经基本知识与基础技术考核达标后,次年根据上一年的考核结果,评估合格后才能进入相应阶段的护士规范化培训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2.1.2 制定基础护理技术培训计划及目标,建立标准培训规程和考核标准

我院以《基础护理学》和广东省卫生厅主编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的要求为蓝本,结合医院的实际,制定我院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护理技术操作手册》和《护理操作示范视频光碟》,按照护士分层次规范化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临床基础护理技术规程和考核标准。组建医院护士培训小组,明确职能,负责新入护士基本知识和基础护理技能培训、指导临床实践、规范操作行为。

2.1.3 基础护理技术考核要求

理论方面,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以助理护士及初级责任护士的要求与能力培训为依据,制定新招聘护士基本工作能力、应急能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础技能、常见基础护理技术规范的培训和考核内容,护士培训小组根据以上内容,每月负责组织所有新招聘护士进行理论考核。对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新招聘护士,在每月组织理论考核的同时,适当选择执业资格考试大岗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加入。

操作技术方面,所有新招聘护士在科室经过考核后,再到医院护士培训小组处考核。要求一年内完成操作光碟中的17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每个月可以根据个人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操作考试计划及进度,可自行选考操作考核的项目,一个月可以选考多个操作,一年时间中可以将操作项目提前考核完成,但不得延期完成,因个人原因无故延期完成者与今后的技术职称聘任及绩效考核挂钩。如因妊娠、婚期、各种原因的休假等影响培训如期完成者,则需补足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直到完成为止。

2.1.4 建立聘用护士培训竞争激励机制及保障政策

建立聘用护士培训竞争激励机制及保障政策:基本理论考核成绩80分为达标,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85分为达标,90分为优秀;急救技术操作90分为达标,95分为优秀。每次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优秀的护士,科室都给予绩效奖金的奖励。每月本人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评优、续聘等挂钩,并将结果填写入《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而且每月考核达标率与科室培训绩效考核及带教老师、护士长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促进带教的责任感。如果一年内操作或理论考核成绩年度累计5次以上不达标的延期降级聘用,培训时间延长1年,一年内考核成绩年度累计3次以上不达标的培训时间延长半年,以达鞭策作用。

本院所有护士实行同工同酬,通过政策保障使聘用护士的切身利益问题得以解决,保障聘用护士的合法权益,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使其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工作。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的护理大专、本科新招聘护士考取执业证书后,培训综合考评成绩优秀的人员医院予以转为正式编制护士。通过建立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对聘用护士技术实施绩效考评管理,彻底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在人员的流动中求稳定,在动态的竞争中选优秀,使聘用护士的管理机制充满活力,也可促进与正式在编护士的相互竞争力,搭建年轻护士的成长平台[2]。

2.1.5 量化基础护理技术项目管理,夯实基础护理服务

量化基础护理技术项目管理,夯实基础护理服务:每月设定可量化的具体基础护理技术完成项目,实行基础护理责任大包干,完成的基础护理质量及数量情况与个人绩效考核中的工作量挂钩。其中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口腔护理、会阴冲洗等基础护理项目,要求到病房实实在在落实到患者身上。基础护理质控组成员每月到各个科室检查新招聘护士基础护理质量及核定完成数量情况。

2.2 改革培训教育模式,系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础护理技术训练

2.2.1 选择培训基地,健全培训教育管理体系

选拔教育训练基地,培养护理操作技术训练师资队伍,在全院范围选定内、外6个科室为新招聘护士培训基地。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质量,在科室选拔基础理论扎实、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老师为护理导师,对新入护士尤其是新入一年内的护士采取一对一“临床培训导师制”,要求一对一进行固定指导。带教老师每年聘任,年底对带教质量进行满意度调查和综合评价。护理部组建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小组组长由一名副主任护师担任,发挥高职称护理人才优势,为新招聘护士的培养搭建成长的平台。医院科教科设一名副主任护师负责护理的教学与培训,科室设护理科研员一名,健全了医院-护理部-科内的培训教育管理体系。

2.2.2 护理部以重教强护、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加大护理专业培训的资金投入,2008年起逐步更新和购置大量的护理技能训练器材,构建了能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专业场地,并设专人管理,为全院临床护理技能训练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2.3 基本知识和基础护理技术教育训练模式

2.2.3.1 改变传统每个月专人组织示教室现场操作示范的方法,改为视听教育训练方式。根据广东省卫生厅主编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2008年3月起逐步全面梳理和修订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完善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组织护理技术能手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录制成多媒体教学光盘,发给培训对象,根据医院制定的《护理操作示范视频光碟》,使全院新护士接受的培训内容和流程、标准统一。新标准将护理程序思维方式贯穿于操作过程中,注重护理评估和临床判断能力的训练,将评估、理论知识及安全意识融入评分标准,通过配套调整,引导护理操作理念的更新,使护理操作流程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人性化。

通过采取自行录制多媒体教学光盘进行培训的方法,解决了培训空间小、培训任务重、教师讲解受限、影响培训效果等实际问题,使护士们一目了然了解每一个操作的规范步骤,护士们可以灵活利用休息及空闲时间随时观看及练习,结合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渐进性训练。视听教育训练方法实用方便,缩短了培训半径。每个科室安排一位高级责任护士总负责技术指导和考核,医院护士培训小组有8名成员,每月定期到各个科室进行实地答疑与指导[3]。

2.2.3.2 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采用PBL(以问题为本)的教学方法,将问题式与启发式教育方法相结合,护理组长对分组内的新护士,每天利用10~15 min的时间,通过交接班、查房及实际操作时将常用基础护理理论、技术规范等与临床工作中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讨论内容,每次选定某一问题为学习目标,问题尽量与临床护理现存所要解决的情况相接近,通过解决真实性问题,引导护士理解问题后面科学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4]。医院在全院各科室工作站上设立有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科室科研员指导护士利用数据库检索查阅文献,搜集学习资料;每周组织新入护士对提出的即定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组织小讲课;在护理教育科研管理委员会组织全院每月4次的护理学术活动中,适当安排新招聘的大专学历护士进行讲课;对积极参与讨论及进行讲课的护士,科室每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通过多途径、多方法提高新护士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基本知识掌握牢固,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实践与理论的良好结合,避免了培训与临床实践的脱节。

2.2.3.3 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采用SP(标准化)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模式,指导新招聘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把教育训练贯穿于日常护理活动中,注重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克服传统基础护理培训中机械、呆板的操作训练,通过SP为新护士设置情境,采取真人真做的方式,让新护士在病房进行实地操作考试,让患者来充当评估者的角色,通过患者的客观感受来点评操作技术的不足;或者由指导老师模拟标准化患者,对操作者进行虚拟情景训练,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激发护士们的学习兴趣,加深护士对系统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具体操作的感性认识[5],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提高年轻护士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开展,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广大护理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护理技术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所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新招聘护士基础技能及基本知识势在必行。通过对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管理对策,稳定聘用护士队伍;提高新护士综合素质,提高评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提高基本知识和基础技术水平;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吴欣娟,马丽莉.新护士系统化培训体系的建立及效果探讨.中华护理教育,2005,2(2):54.

[2] 施伟群.聘用护士的培训考核方法探讨.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81.

[3] 郜红梅,肖岷,孙亚萍,王晓红,周杰.多媒体延伸法培训模式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与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42-143.

第3篇: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

【关键词】 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关键

基础护理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其内容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1]。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质量不仅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护理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现我院实行夯实基础护理,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现将我院基础护理管理的具体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转化思想,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的意识

实行临床护士岗位责任制,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伤病员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依旧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规范护士的服务语言及行为,引导护士进行新的服务变革,以适应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拓展了基础护理内容,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我能为患者做什么”的服务意识,关爱人的健康,提供温馨的服务,施行亲人般的护理,从洗脸、梳头,到洗脚等患者不能自己完成的生活护理,都由我们亲手去做,护士不再只是重视打针、发药,对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文化背景都得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 完善基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保证基础护理质量

以护理部为主,成立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多个专项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包括静脉输液、吸氧、吸痰、超声雾化、皮肤护理、铺床、导尿、灌肠、洗胃、心肺复苏、护理文件书写“三基”理论等,各科室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全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领导和骨干护士组成,负责全院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的制订修改,督查总结反馈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科室质控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小组长组成,各专项小组负责本项目的质量指导,培训考核,各质控组织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形式活动,并记载活动情况和考核成绩。

3 重视护理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水平

3.1 夯实护理理论基础,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三基”理论测试全院组织每年测试一次,参与率100%,各个科室每周组织至少一次业务学习,每周晨会10 min,口头提问护理理论专科知识,全院每月组织1次护理业务学习,学习基础护理新技术,新知识、学科发展等。

3.2 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士临床实践技能 基础护理操作由各专项管理小组和科室质控小组负责,监督、考核,全院护士包括护士长每年都参加护理部规定的操作考核并达标。

3.3 重视新护士的岗前“三基”培训,减小水平差距 随着我院的发展,近3年来我院每年所招聘的新护士基本上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所以对新护士应安排1个月的岗前培训,重点以有关护理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观察病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职业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沟通技巧和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培训为主。

4 主要体会

4.1 政府支持,提升护理人员的价值 基础护理的落实需要政府对医疗制度改革,旧的医院收费标准体现不到护士及医生的工作价值,医院只能靠药品及医疗设备的创收来维持医院的运作。长此下去,丢失的将是护理和医疗事业,成就的则是医药器材事业,推行医院无陪护制度,实行护理三级等级管理,注重医院床位与护士配备,注重护士分层次使用,加大护士准入制度的力度,培养高素质、优秀的护理人才,提高患者的报销比例,增加企业,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社会媒体大力宣传,人人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

4.2 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基础护理工作是护士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交流的最好桥梁,护士做好基础护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汇报给医生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护士实施基础护理可以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信任感和亲切感,可以避免因误解而引发的护理纠纷,故应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的道德水平,做好基础护理。

4.3 基础护理要有丰富的内涵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难度可能低于手术的配合,专科护理等技术,但对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危重救治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都是至关重要的。走向临床护理工作第一线的每个护士,无论学历,职称如何,基础护理的技能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基础护理是其他护理的基础,与其他治疗一样重要。

4.4 将基础护理指标具体化 有的护士认为基础护理可做,可不做,做好了,只是外观上好看,做不好,对患者的影响不大,因此检查时做得好,不检查时能敷衍则敷衍,基础护理流于形式,临床上应征询患者的意见以判断基础护理的好坏,从而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4.5 合理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提升护士的价值 遵守价值规律,遵守商品经济原则,按护理服务成本收费,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物价、卫生主管部门在确立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上应尽可能使开展的医疗服务都有收费项目体现,并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改变逐步调整医疗收费标准,体现市场竞争机制,要考虑到护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应根据技术难度,劳动强度和所消耗的时间制订服务价格,同时应根据社会总体物价变化情况进行调控,使护理劳务费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

4.6 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 基础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够深入患者的内心,体验其喜怒哀乐,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让其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护士的爱心、耐心、细心,热情周到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第4篇: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满意度;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88-01

我院神经内二科自2010年4月定为首批试点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一年多来,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护理人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1],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同时加大了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考核,患者满意度提高。

1 具体方法

1.1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 护士按职称、年限及工作能力分层次使用,设2名责任组长,每名责任组长下面配备2-3名责任护士,2名助理护士,每人包管6-8名病人,按照住院患者分级护理和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要求,对其实施全程、连续性护理,做到8h上班,24h负责。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新修订各班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细化各班工作流程。

1.2 实施绩效考核 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将日常工作进行细化量化,根据护理人员的分层、护理质量、病人的满意度、护士的基础护理、培训情况等分配奖金,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1.3 简化护理病历书写 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专科特点将护理记录表格化,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病房,观察病情,与病人沟通,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2]。

1.4 加强业务培训 护理部组织对17项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培训,并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达标。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利用晨会时间共同学习《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并定期进行考核,进一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1.5 强化基础护理 根据分级护理标准,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制成公示牌张贴在病房,向患者主动公开服务标准和内容。按照分级护理标准,为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洗脸、梳头、喂饭、洗脚、翻身拍背、协助大小便,为生活部分自理患者协助完成生活护理。科室建立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记录本,责任护士将自己为每位患者实施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登记。包括患者的床号、姓名、服务项目并双签名(护士签名、患者签名)。护士长随机检查护士的完成情况。

1.6 强化健康教育 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进行饮食、心理、生活起居、安全、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并根据病人的个体化需求进行康复、保健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向病人发放健康小处方,科室设置健康专栏等方式向病人进行带有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的宣传。护士在床头交接班,做治疗护理的同时,抓住点滴时间对患者进行宣教。

1.7 实施“123”服务 “1”是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一针准”。即对住院病人静脉输液前,要求护士充分评估,依据病人穿刺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方式,承诺一针见血。“2”是两个到位。即患者首问负责到位;探视陪护制度入院宣教到位。“3”是患者床前温馨问候三句话:即“称谓+您好!今天感觉舒服些了吗?有需要帮助的吗?”

2 效果评价

2.1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护士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基础护理到位,健康教育到位,服务态度到位,使患者身心舒适,自我保健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由开展前的92%提高到99%。同时,强化基础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大大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2.2 提高了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护理部、科室强化专科护理培训、加强基础护理培训、为病人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使护士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护士能够按各项服务标准安全、准确的实施各项治疗护理,全面细致的观察病情,健康教育更加到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低。责任制整体护理,绩效考核,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带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3 体现了护士的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 护士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体,通过这项活动的实施,转变了服务理念,由传统的“要我做”变成了主动的“我要做”;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护理模式,护士能够积极主动地为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得到了患者的认可、社会的认可,充分体现了护士的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同时对优质护理服务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4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内二科多为偏瘫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很高,通过实施基础护理,护士利用晨间护理检查患者的皮肤,为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定时擦浴、及时使用气垫床,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大大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一对一功能锻炼指导,鼓励和督促患者坚持锻炼,增强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服务理念、护理模式、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这项活动调动了护士的积极主动性,使患者得到了切实可见的实惠,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达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参考文献

第5篇: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

【关键词】 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一般所说的基础护理是指和患者最为贴近的护理,也是护理人员了解病情的主要途径。运用的相关理论知识都是护理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直接体现出护理人员的服务精神,工作内容涉及观察病情、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书写等多个方面。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可以反映出该医院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管理质量。为了使我院的护理服务再上新台阶,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1 进行基础护理知识强化训练 虽然所有护士都是护士专科毕业,但是,由于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是理论与实践中的差异等原因,因此要对相关基础护理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并由护士长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基础护理的优质服务。基础护理涉及早晚间护理、皮肤、口腔的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1.2 加强基础护理意识 在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时,同时加强基础护理的意识,避免出现基础护理只是生活护理的认识误区,为患者减轻痛苦,在护理中加强基础护理的各个方面,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将我们的护士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实际工作中,要能够急患者之所急,给予患者之所需,积极主动,耐心细心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营造和谐医患环境。

1.3 进行基础护理管理体系的充实和完善 成立质控小组和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全院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提高和监督,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质控小组主要是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组成,负责对所负责部门的各项基础护理的指导、培训、质量监督,并进行本组护理人员的考核。基础护理包括铺床、皮肤护理、静脉输液、雾化、吸氧、导尿、洗胃、灌肠、护理文件书写等多个内容。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各组的护理质量,根据护理内容的质量标准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负责对结果进行整理,反馈,进而对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护理人员的考核方法进行调整和修正。

1.4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公平、公正、客观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护理的数量、质量、患者的病情、患者满意度等护理工作,对一线的临床护士进行考核,并进行相应的福利、奖金等奖励,调动护士的护理积极性,加强对基础护理的重视。

1.5 对护理的层级管理进行强化 在工作中,加强护士长的职责,对本组护士进行全面的护理检查,发现缺点后及时提出完善方案,帮助并监督护理中的问题,并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向护理人员培训、落实。根据护士的综合素质,包括职称、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以及护龄对护士进行评定,高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对较重病情的患者护理,对护理技术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初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对较轻病情的患者护理,这些患者的护理对积水水平的要求相对比较低。

1.6 加强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护理质量,不仅仅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同时对于护理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要进行相应的提升,因此,我们对护理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护理管理人员、护士长,甚至医院领导,都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到护理服务的重要意义,提高护理质量,对内部管理进行优化,开展护理活动,对工作方法、思想认识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1.7 培养护理人员的情感,加强护理沟通 基础护理人员是直接接触患者的一线医护人员,培养护理人员的情感,能够体谅患者内心的想法,深刻体会患者的喜好、痛苦,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情感感受能力。开展护理情境模仿,锻炼护士的观察力,强化护士的爱心,培养护士的耐心和细心,本职工作的认可和热爱,才能让这门护理科学更具有艺术性,全体护理人员时刻保持精神饱满、爱心浓浓、热情周到、细致服务,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夯实基础护理。

2 体 会

基础护理对于护理技术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较低于专科护理,以及配合手术的技术要求,但是技术难度的不同,并不影响其重要性,反而在患者的康复中恰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基础护理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护理技能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为其他护理打好基本功。

在基础护理的工作过程之中,通过护理人员培训,考核方法等活动,护理人员能够做到换位思考,进行积极主动的护理,细心、耐心地提供护理服务,营造医患和谐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优质护理。从根本上杜绝“基础护理可做可不做”的观念,更不能出现检查时做的好,不检查时不做的现象,不但要开展患者调查进行监督,更要从本质上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基础护理意识,结合绩效,奖惩制度,从而提高基础护理服务的质量。

通过基础护理相关活动的开展,我院的患者满意度、观察病情、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书写等多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患者满意度达到了近98%。这其中,我们还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保障护理措施的实施,良好的医患环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另外,在夯实基础护理活动的过程中,希望等到在收费环节能够对护理的重要性有所体现,这需要政府的支持,根据现在医院的现状,如果政府能够对医疗制度作出相应的改革,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能够意识到护理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医院内部也应该注重护士的层级管理,优秀的护理人员应该得到相符合的待遇、发展空间的支持。从而提高护理的优质服务,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慧芳.夯实基础护理是是吸纳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J].中国实用医药,2011,8:273-274.

[2] 石桂清.夯实基础护理,实现优质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1:129-130.

第6篇: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

【摘要】《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在护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目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优化课前设计、教学过程、评价系统,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和人性化护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教育 护理 实验教学 创新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70%以上,它是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把创新精神和人性化要求贯穿于整个《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成为中专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

1 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理念中人性化要求不够。实验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教师对操作之外的人性化护理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学生上课时死记操作流程,实验课时模仿教师动作,课后硬背操作程序,制约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使学生失去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如在“静脉输液”的实验课上,教师备齐用物,只有8%的少数学生查对,由此可见学生掌握操作技术是机械的。

1、2 实验课教学与临床实际结合度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滞后:实验课上学生没有把操作的对象当成医院中的服务对象,未融入沟通技巧,没有预测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的护理理念。二是缺少模拟的医院环境:只在实验室进行,同时缺乏医院见习,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时对医院环境较陌生。

1、3 实验课技能考核标准单一。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以病人为中心,使病人健康和舒适。而现行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标准基本上是以技术操作为中心。实验考核标准中90%分值为技术操作,10%分值为操作前的准备和操作后的用物整理,而对于与患者的沟通、解释、反馈、健康教育等内容没有设置任何分值。这种考核标准引导学生操作时过分注重完成操作步骤,而很少考虑病人身心的舒适。

1、4 实验教学检查评价制度不健全。实验教学检查和评价制度的建立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实验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人性化的护理能力等缺少量化的评价标准,很难掌握每次实验课后的教学效果。

第7篇: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

通讯作者:金艳

【摘要】 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反映了整个医院的服务质量水平,它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更依赖于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与重点,今年,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已在全国全面展开。本文阐述了笔者所在科室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为契机,从转变更新护士长的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群体质量意识、建立科室护理文化、营造团结协作的团队、制定严密的护理质量标准等方面入手,逐步达到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的推行和落实所取得的效果。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护士在“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把这一活动的主题扎实的融入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需求实施人性化服务,丰富服务内涵,把基础护理工作作为护士观察病情和有效掌握患者第一手病情资料的重要途径,提升专科护理品牌。不仅可确保基础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而且还能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不但不会降低护士的地位,反而能使患者感受到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对其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更拉近护患距离,获得患者的信任,得到医生的好评。只有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质量意识,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 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36

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已在全国全面展开,如何充分发挥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方法,提升管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笔者通过亲身体验,现做如下报道。

1 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及护士的质量意识

只有转变、更新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及护士的质量意识,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才能调动护士长带领全科护士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1]。

1.1 护士长应加强自身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可采取进修、参观学习、短期培训等方式,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使护理管理步入科学化管理[2]。作为笔者所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护理部安排下,先后安排护士长参加了“现代护理管理创新与实践研讨班”等参观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管理理念,学到了新的管理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能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学以致用。

1.2 通过护理部采取护士长会议、全院护士大会等形式反复学习《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等内容,使全体护理人员吃透活动精神,自觉主动融入到这项活动中,统一思想,把“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这一活动的主题,扎实的融入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体现护理工作的人性化服务,丰富服务内涵,使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在治疗性护理,而是给患者以实实在在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护理服务。

1.3 护士应加强护理业务知识技能学习,熟悉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新动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首先要熟练地掌握各项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并根据科室患者、病种、治疗方式等实际情况讨论制定出专科基础护理技术服务流程、常见专科疾病护理常规等[3]。

2 转变质量管理观念,逐步达到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的推行和落实

2.1 推行护理质量标准,关键是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使护理工作人员认识到推行护理质量标准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有利于护理学迅速地发展,有利于护理队伍的建设[4]。

2.2 科室护士长应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带领护理人员根据科室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室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计划,同时制定出护理质量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学习,做到护理人员人人掌握质量标淮。并且根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进行目标完善修订。

3 建立科室护理文化,营造团结协作的团队,提倡人人参与科室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大大加强管理力度,逐步形成一套有责任、有激励、有竞争、有活力的管理机制[5],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3.1 充分发挥科室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笔者所在科室护理质控组由护士长任组长,根据护理各项工作,结合每位护士的工作特长,将质控组分为不同的质控小组,配备小组成员。每月各质控小组组长或组员都严格按下发的质量标准对分管护理工作质量采取定期、不定期的自查、自评,根据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杜绝差错,保证护理安全。在次月初召开的科室护理质控会上,各项质控组长把分管项目的护理质量向大家汇报,护士长带领质控组成员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分析、总结,针对上月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并列入当月质量检查控制的主要范围。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在全科护士会上公布检查结果,对存在的个别问题,指出并帮助分析原因,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分析、公布,在质控会议上制定出整改措施。如此护士长就能带领质控组按照质控项目,专人负责、分项检查,抓好日常工作、环节质量,做到日监督、周检查、及时反馈,月底讲评,如此循环就会形成强有力的质控系统,使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护理安全得到保障。

3.2 护理人员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护理质量管理上,应围绕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护理”的观念,抓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落实和质量,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得到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6]。笔者所在科室针对此项活动,调整了各班基础护理职责,专门成立了基础护理质控小组,每日对各项基础护理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每位护理人员都把基础护理工作,作为护士观察病情和有效掌握患者第一手病情资料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科室护理组先后在为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进行生活照顾的同时,通过观察到患者引流管的引流液变化、尿道口出血情况、患者皮肤情况,及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多次,第一时间提请医生对患者及时进行处置,不仅确保基础护理质量,也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得到医生的好评,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的信任,更拉近了护患距离,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3.3 在护理工作中注重核心制度的落实,通过反复组织护士学习、提问、考核各项规章制度、职责,让每位护士熟记核心制度的内容,把核心制度融入到各项护理工作中,并把核心制度的落实作为每月检查工作的重点。护士长每日监督检查一级护理、危重患者、卧床患者、带管道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宣教情况,各班认真执行交接班、查对等制度,确保了核心制度在护理工作中的有效落实,严防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

4 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契机,营造良好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外环境整体氛围

4.1 找准时机,获得科主任、医生的支持。护理质量不仅涉及护理人员,很大部分涉及医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如病房管理、健康教育、优质服务、护理病历的书写等内容,需要科主任的支持和医师的密切配合[7]。笔者所在科室开展此项活动以来,在原来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护理部与科室主任及医生的积极沟通,大力协调下及时为科室添补了护理人员,同时在得到科主任及医生的积极支持下,科室通过医护协调会,及时调整手术安排,均匀分布各班、各组工作量等工作流程,在全科医护共同齐心协力、群策群力、相互协调配合下,使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得到了稳步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2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争取活动主体的支持与监督。笔者所在科室利用与患者及家属的工休座谈会、健康教育等形式,在病区中粘贴宣传创建活动内容,在病房放置患者留言簿,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及家属监督检查工作,并及时改进工作。如针对患者使用热水瓶存在烫伤等安全隐患,及时与总务科联系购进了台式饮水机,使患者饮用桶装水;用于洗脸等的生活用水由科室护理员早晚送水到每位患者床旁;科室配置了基础护理用具箱,满足患者生活需求;针对部分患者说被子太厚的问题,护理人员给予他们换用毛毯等。通过努力,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好评,患者满意率逐月上升。

5 根据各班工作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各班职责及工作流程

对患者实行护理包干制,使每位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满意的护理服务。根据护理级别的基础护理规范要求,由护理人员认真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扭转由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进一步拉近了患者和护士的亲切之情,密切护患关系,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8]。

6 讨论

作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护理部带领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虽然仅半年多时间,但笔者深刻体会到了“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这一活动的主题。只要护理人员把它扎实的融入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需求实施人性化服务,丰富服务内涵,把基础护理工作作为护士观察病情和有效掌握患者第一手病情资料的重要途径,提升专科护理品牌,不仅可确保基础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而且还能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不但不会降低护士的地位,反而能使患者感受到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对其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更拉近护患距离,获得患者的信任,得到医生的好评。

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反映了整个医院的服务质量水平,它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更依赖于护理管理水平。只有充分发挥护士在“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方法,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8]。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蒋春清.县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思考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6):2683-2684.

[2] 朱梅.论当前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家庭护士杂志,2007,5(8):137.

[3] 郭燕红.转变护理模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4.

[4] 乔娜.护理质量管理新进展[J].现代护理中外医疗杂志,2008,27(7):50.

[5] 张丽玉.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研究现状[J].家庭护士杂志,2007,5(8):27-29.

[6] 丰荣,马玉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革护理管理理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9-90.

[7] 肖继荣,付沫,陈红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8,5(3):58-60.

第8篇: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29-02

2010年1月底,卫生部在南京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提出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自此,拉开了护理改革的序幕,成为护理改革的载体,有力的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为了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从2010年8月开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建设,并进行了相应的护理模式的改革,现总结如下:

1 方法 

1.1 提高认识,转变护理理念。我院领导高度重视,部署“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全院齐动员,举全院之力为临床解决困难,保障“创优工程“的顺利开展。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内容,增强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要性的认识,使护士明确在护理活动中对患者落实基础护理服务的意义,对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制定活动方案和具体进度安排表:院下发《金乡县人民医院关于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方案具体,并做了周密的实施步骤安排。

1.3 完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将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各种资料、文件编印成册下发到科室;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评价标准,优质护理工作评价表;实行护理部人员对试点科室进行包保,包保内容包括:督导人员每周到病房至少1~2次,对各项工作进行督导及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评价标准及细化基础护理评价标准评价;病房每周召开病陪人座谈会情况;对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进行提问或试卷考核等,以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各岗位人员工作职责、各班工作流程等,使各项工作细化分工,落实到位。

1.4 改进护理模式,落实责任到人:改革护士分工和排班方式,每个护士均有具体的分管病人,责任护士对病人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全部负责。灵活合理配备护理人力,做到无缝隙护理,真正落实对病人的全方位的整体护理;

1.5 落实基础护理,提升专科护理,优化工作流程:试点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统一观看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录像,同时规范了科内培训,制定基础护理项目及专科业务知识培训计划,护理部督导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及技术能力;每周四定为生活护理日,科室增加当日护理人员数,集中为患者完成卫生处置、洗头等生活护理项目,护理部人员亲自到病房为患者做生活护理;护理部人员经常对病房基础护理服务进行督查和指导;护士长参与基础护理工作并每日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制定病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价表及记录表并实施完成;病房门锁已统一整修,开关无声息;各种治疗车均使用静音轮,打造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

1.6 重视健康教育:科室均制定了详细健康教育宣教单,落实后由病陪人签字,督促和提升护士的健康宣教能力和沟通能力。ICU制定了护理沟通标示图,能让患者表达自己的意愿,达到护患有效沟通。

1.7 保障系统的大力支持:人力资源部:招收护理人员给予了人力支持;医务科:轻病人医生陪检,重病医生和护士同时陪检;宣教科:进行版面、网站大力宣传;药剂科:药房每日两次下送病房,口服摆药送病房;总务科:开水供应及时、门锁统一整修,产科建立了尿布烘干室;设备科:配备了移动式餐桌、助行器等;化验室:标本专人收取,包括大小便每日2次;被服站、消毒供应中心:完全做到下收、下送。

2 成效

2.1 评估护理服务效果:①在病区醒目处公开临床护理服务项目、分级护理标准和服务内容等,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②修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增加患者对基础护理服务满意调查的条目和所占权重;护理部增加患者满意度调查次数,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做到真正体现患者的意见和需求;③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医务人员会议,倾听大家的心声。

2.2 医务人员满意度:由于后勤支持系统的提升,做到护士不出病房,减少了护士非护理性工作的时间,提高了护士满意率;结合护士意愿排班,夜班、中午班等高危时段护理人力的增加、24小时无缝隙护理和与医疗配套的分组配置管理模式,加强了医护之间的沟通,护士的工作地点在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了纠纷的发生,医护关系更趋和谐。

2.3 患者和家属满意:

2.3.1 增加了生活护理的内容,体现了对患者全方位的照护,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对护士的表扬增加。

2.3.2 护士的工作岗位在病房,能够深入的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护患关系融洽,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提高。

2.4 社会、政府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公示护理服务项目,接受群众监督;护理服务水平的大幅提高,提升了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有患者曾经这样描述,即使多花钱我也愿意在这样的病房住院,能够享受这样的服务。

3 存在问题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护士人力配制、护士薪酬分配机制的创新、护理模式的改革、后勤保障支持系统、餐饮保障等需进一步完善,使优质护理更加深入开展,并为全面铺开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1] 邓小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中国医院,2010.﹙14﹚11:7-10

第9篇: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

一、指导思想:我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二甲复审”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继续完善修订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同时组织开展护士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

(5)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数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

4、夯实基础护理

(1)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优质护理病区实行弹性排班。工作忙时可加班,闲时可轮休。

(2)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设立责任组长1名、责任护士3名,每名责任护士护理10名病人。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全面履行护士职责。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4)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5、定期满意度调查

(1)每月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定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