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食物;表征;国家想象在美食节目泛滥的今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前并不被看好,但播出后既叫好又叫座。有网友评论“口水与泪水齐飞”。这部纪录片不仅勾起了观众“吃”的欲望,更感动了观众。影片通过对食物的介绍,为观众提供了想象国家的空间,并揭示了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国家与个人的关系。这部影片如何提供想象国家的空间?被忽视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什么?想象国家的空间是否会被其他力量征用?
1食物表征的“国家”想象
单从纪录片的名字来看,“舌尖上的中国”就提供给观者想象的空间。每一个人都拥有一条独一无二的舌头,拥有属于自己的味觉感受。当观者在舌尖上体会中国时,食物成为了其想象国家的中介。食物是生活中每天接触到的东西,食材生长在自然环境中,需要人去种植;当食材转化为食品时,需要人对它进行加工。因此,食物不仅为人的生命提供能量,它还构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各种复杂的联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国家关系的一部分,“国家”的概念中包含了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而且国家也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共同体。
索绪尔认为,表征是由语言(不论是说话、写作、描画,还是其他表征样式)所使用的各种表达形式――能指――和与它们相连的各种精神观念――所指――之间的信码所提供的联系。这两个表征系统的关联产生了符号,而符号被组织到语言中,产生各种意义,并能用于指称“现实”世界中的物、人和事。[1]罗兰・巴尔特发展了索绪尔的观点,他指出表征是通过两个分别的但相互联系的过程发生的。在第一个过程中,各种能指和所指联合构成一个带有单纯的直接意指的信息的符号。第二阶段,这个完成了的信息或符号被联系到第二组所指。第一阶段完成了的意义在表征过程的第二阶段作为能指起作用,当它被读者联系到一个更广义的主题时,产生了第二层更精妙复杂和意识形态化的信息和意义。[1]
纪录片的宣传海报就是一个符号,它使观者对于国家的想象具体化。海报第一阶段的能指是一双筷子夹住一片肥瘦相间的咸肉。图片经过形象化处理,所指是中国的水墨山水画。肥瘦相间的咸肉和水墨山水画构成了表征第二阶段能指。第二阶段的能指是一个戴斗笠的人撑着一叶扁舟,徜徉在山水中,欣赏如画的风景。所指就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在海报中有两层内容指向:(1)国家与食物联系在一起。整幅海报的背景就是一片咸肉,片名又是“舌尖上的中国”。因此中国可以通过食物来理解。(2)国家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用山水代表国家。这是另一种想象国家的方式,不同于人们熟悉的抽象的国界线的定义方式,也不同于地理学中用经纬度以及国土面积和人口总数的定义方式。
不仅海报是符号,影片的内容也是符号。《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的主题是“主食的故事”。片中介绍了陕西的馍馍、羊肉泡馍、臊子面、兰州的拉面、贵州的米粉、米皮、嘉兴的粽子、宁波的年糕。“国家”在影片中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各种抽象概念,而是通过视觉和味觉想象真实可感的食物。北方的主要粮食是小麦,南方的主要粮食是水稻,观者通过各地的不同种类的食物想象国家的疆域,感受不同的地理空间以及其中的风土人情。
2食物:一种定义自身的方式
文化是个人定义自身的方式之一。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食物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的华人圈中也引起热议。有留学生表示,即使语言改变,思维习惯改变,饮食习惯改变,但对中国食物的喜爱一直不变,因为他有一个中国胃。在留学生的叙述中,食物也有了国籍。“中国胃”这样的表述不仅是对中国食物的喜爱,也是对由食物组成的共同体的认可。即使国籍改变,只要对食物的喜爱和偏向不改变,那么通过食物认定的共同体也不会改变。因此,食物成为定义自身属于何种共同体的要素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激发了人们通过食物对共同体的认定和想象。
国家是一个共同体,它由千千万万的个人组成,每个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天然地和整体发生联系。英雄和伟人在共同体以及共同体历史中的位置显而易见。钱理群在《我的精神自传中》谈道,“在我们的历史视野中,只有历史事件而无人,或者只有历史伟人而无普通人,只有群体政治而无个体心灵世界。”[2]诚然,普通个人很难在宏大的历史观和历史叙述中找到自己,那么普通人通过什么定义自身在共同体以及共同体历史中的位置呢?制作食物是普通人定义自身的方式之一。《舌尖上的中国》第五集讲述阿刘晒盐的故事。阿刘在粤东农村晒海盐,年收入不到一万元。除了晒盐之外,阿刘还需要出海捕鱼或者做电工贴补家用。即使晒盐的收入微薄,阿刘仍然坚持着。中国人利用海水制盐已有五百年的历史,质地均匀的海盐不仅是调味品,也是制作盐鸡的重要原料之一。在阿刘看来,他晒海盐的意义在于保护传统制作方式,保持海盐制作的盐鸡的味道。制作海盐的工艺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是当时历史的反映。阿刘在制作海盐的同时保护了传统文化,保护了历史。他通过制作海盐,找寻到自己在共同体中的位置和意义。
3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提供了想象国家的空间,还展现了别样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人们熟悉的报道中,国家通常以崇高、严肃的形象出现。人们在其中常常感受到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对立关系。例如,某人的房子被强拆,某地的城管打伤小贩、某地市民抗议游行等。难道个人和国家之间只有管理与被管理、约束与被约束的强制性的法律关系吗?在这样的国家想象中,人们常感叹“生活为什么这么难”。以往的美食节目并未提及被媒体叙述遮蔽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摆脱了对“国家”抽象地表达,还展现了不同于监管和纯粹金钱关系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观者向往《舌尖上的中国》中悠游自得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这是对中国乡土生活的向往。久居城市的人在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下,自然希望拥有简单、朴实的生活。观者心中保存着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田园梦”,这使他们对纪录片通过食物展现的乡土生活产生共鸣。乡土社会展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今天人们向往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讲的是一对母女采摘松茸的故事。松茸长在大山深处,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只有阳光、空气、水分达到合适的比例,松茸才可能生长。挖好松茸后,必须把周围的土壤和树叶重新掩埋好,否则它的生长环境就被破坏了。中国乡土生活中,农民依照节气的变化安排播种收割。他们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收获食物。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告别了农耕生活,在超市和菜市场中能方便地买到新鲜的瓜果蔬菜。城市人在配备着现代化设备的房子里工作和生活。空调可以随意地调节冷暖,即使屋外风霜雨雪,室内依旧温暖如春。朝九晚五或者三班倒的忙碌生活令人无暇关注自然四季的变化。在城市人的生活感觉中,自然的影响似乎越来越小,他们渐渐失去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只有当城市人受到酸雨、沙尘暴、雾霾、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时,他们才猛然发现自然的存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样。在细碎的日常生活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弥漫在各处,可人们通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当遇到特定事件或涉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矛盾纠纷时,人们才注意到它。国家有责任保护人民,而人民也要敬重国家并遵守法律和各种规则,二者才能和谐相处。
人民对国家的敬重建立在信任国家的基础上。食品安全是目前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由食品安全引发的信任危机是国人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当企业和政府都无法保证食品安全时,个人对国家的信任出现动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很多来自家庭作坊、来自乡村、非食品工业生产的食物。纪录片中介绍的吉林的辣白菜、四川的豆瓣酱、安徽的毛豆腐都来自家庭作坊,由家中年长的女性制作。现代化之前的中国乡村社会中,农民自给自足,若是自己生产的东西不够,可以在集市上以物换物或购买别人的产品。大家互相信任对方的产品。反观眼下,农民不吃自己生产的食物。城市人虽然对农民的产品抱有怀疑,却不得不吃。由于工作的压力,他们没有时间自己生产放心的食材。制作食物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上班族没有闲暇和精力学习食物的制作方法。因此城市人不得不选择食品工业产出的食品。为了满足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保存的需要,食品工业生产的食物通常含有食品添加剂。适量的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一些不良厂家和商贩为了经济利益,在食品中非法过量使用添加剂,甚至造假。《舌尖上的中国》使人们看到重建信任的希望。如果人们认识卖食物的人,彼此间建立信任关系,了解食物的生产过程,人们就能相信食物是安全的。当国家可以保证食品工业生产安全的食品时,人们对国家的信心才能建立。否则,人们的信心来源就无从谈起了。
食品安全和温暖融洽的人际关系密不可分。人们对家乡安全食品的怀念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温暖融洽关系的怀念。纪录片讲述云南苗族自治区的农民,世代在陡峭的梯田上耕种稻米。每到稻米收获的季节,全村的青壮年都到梯田里参与收割,并捕捉水田里无污染的稻花鱼。丰收后,村里开流水筵席,青壮年和老人们一起吃新打的稻米制作的饭团。他们一起劳作、一起收获、吃自己种植的食物。乡村里人与人之间互相协作,关系融洽,长幼有序。中国曾经的乡土社会中,乡村有“公田”,“公田”由大家一起耕种。获得的收益用于赡养村中无子女的老人。现代社会打破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村中的青壮年到城市谋生,老人和孩子留守农村。一些农村老人不仅要做繁重的农活,还要抚养孙辈。虽然老人能收到子女寄回家的生活费,但是他们缺少子女的情感支持。当然还有部分老人既得不到经济支持也得不到感情支持,他们迫于无奈自杀。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人更加怀念曾经乡土生活中互相扶持、守望相助的传统。
4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它的功能就远超出一部食物纪录片。由于《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各方的力量都在争夺和利用它,其中资本的力量最明显。“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一个品牌,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和美食、乡愁、怀旧、文化等各种词语结合起来,为消费打开市场。淘宝网上出现舌尖上的中国“吃货套餐”“吃遍中国”、旅行社推出“舌尖上的中国”旅游路线……凡是和“舌尖上的中国”产生联系的东西都火了。纪录片中的陕西卖黄馍馍的老汉和北京西贝餐饮公司签约,成为形象代言人。资本的力量锁定“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各种商机,这对消费者来说既是好事也不是好事。一方面,他们能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食物和旅游服务;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欲望被不断挖掘,欲壑难填。消费者通过商品可以建立对国家的想象,若商家们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或者货不对板,那么由《舌尖上的中国》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个人对国家的想象和认同又能持续多久呢?参考文献:
[1] 斯图尔特・霍尔(英).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36,3940.
[2] 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
一、以史为鉴:继承发扬纪录片光荣传统,警惕创作误区
早在1993年,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就开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集中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在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1993~1998年这个时间段,被何苏六在其《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一书中称为平民化纪录片时期。在此时期内的纪录片,呈现出来的显著特点是百姓意识和平民视角。此外,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作品中,无论是作为记录者,还是被记录者,都表现为个体化的特征。不再是以往的宏大题材,而一般都会选择某一个点、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作为拍摄对象,在相对固定的空间里进行静态观察和跟踪拍摄。与此同时,人的意识开始觉醒,“人”成为纪录片的主题表征,代表性作品如安徽电视台的《远在北京的家》,上海电视台的《毛毛告状》、《老年婚姻介绍所见闻》,以及《我们的留学生活》、《马班邮路》、《三节草》、《母亲,别无选择》等。这些纪录片,不少屡获国际大奖,成为中国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作品。
然而,21世纪以来,随着电视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收视率、广告额等成本核算,逐渐成为制约中国纪录片发展的紧箍咒。为了应对危机,赢得市场,迎合观众,部分电视机构和电视纪录片人,开始探索纪录片产业化发展道路,直接导致不少纪录片转向盗墓挖宝、历史解密等悬念叙事,满足部分观众的猎奇心理,如央视10套的《探索·发现》栏目,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另一方面,部分电视纪录片人仍在坚守纪录片的精神家园,他们往往以独立制片的方式创作生产,但大多数处于低端制作,很难进入市场获得经济回报,被认为是自杀式的制作。除此之外,国内纪录片创作主力主要集中于中央及少数重视纪录片创作的省级电视台和国有大型影视集团公司,近年来,这些单位创作生产的一批纪录片大片如《故宫》、《大国崛起》、《森林之歌》等,给人颇具分量的震撼感觉,但由此带动的新一轮纪录片过于注重宏大题材,因而给观众造成不接地气的印象,不容忽视。
回顾纪录片创作的历史,汲取纪录片优秀创作传统,警惕误区,有助于更加清醒地思考中国纪录片的当下发展状况,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
二、现实思考:认真总结纪录片成功经验,把握未来
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开展近一年来,全国新闻媒体积极响应,倾听民意,反映民情,解读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电视纪录片作品脱颖而出,中央电视台记者何盈的《皮里村蹲点日记》、雷飙的《杨立学讨薪记》以及陈晓卿担任总编导的《舌尖上的中国》等,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显示了纪录片的力量,展示了纪录片人的精神,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一,“基层”新闻纪录片兴起,打破了以历史解密和宏大主题为主的纪录片创作生产格局。
如上所言,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历史解密类的栏目化纪录片运作模式,以及宏大主题类的长篇系列纪录片规模拍摄,以往的民间独立纪录片逐渐被边缘化,声音越来越弱,中国纪录片在平民化道路上,越走越远。幸运的是,“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诞生了一批纪录片优秀作品,如《皮里村蹲点日记》等。皮里村位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马尔洋乡,是帕米尔高原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在此之前,央视记者从未到过这里。为了报道这里的孩子上学难这一事实,记者历时9天时间,往返行程400多公里,徒步200多公里,进行了亲身体验,真切了解到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画面真实感人,解说词简洁朴实,在央视播出后,反响极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类似“基层”新闻纪录片作品,还有《北京儿童医院蹲点日记》、《北京同仁医院蹲点日记》、《湖南板桥村蹲点日记》、《重访郭明义》、《招工局长陈家顺》、《邵全杰买票记》及《杨立学讨薪记》等,数量众多,质量上乘,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开始形成一股来自基层的新闻纪录片力量,打破了历史解密与宏大主题为主的纪录片创作生产格局。
第二,以《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为导火索,在另一个层面记录现实,或将引领国产原创现实类纪录片创作的新方向。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纪录片成为荧屏的香饽饽,也让久违的国产原创现实类纪录片重新回到大家视线中。”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今年《舌尖上的中国》大热,国产现实类纪录片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刘文称,“纪录频道日后将加大现实题材的创作,不仅将在年底开拍《舌尖》第二季,并将从美食延伸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打造‘舌尖’品牌。一部纪录片,风头盖过热播电视剧,风靡大江南北。“走转改”基层题材纪录片作品类型,更加注重新闻价值、社会效益的取向,以“舌尖”为代表的国产原创现实类纪录片,偏爱国际化、市场化路线。或许,在另一个层面的纪录现实上,《舌尖上的中国》将引领国产原创现实类纪录片创作的新方向。
第三,“走转改”背景下中国纪录片创作生产,弥补了平民化纪录片时期的部分不足,继社会化纪录片时期后,开启了政治化的产业时期,并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何苏六教授在其专著《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把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起到2004年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分为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12004)四个时期。尽管平民化纪录片时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这一时期纪录片所选择的对象中,大部分社会化的程度偏低,与社会的关系比较简单,承载的内容不够,使得这些个体对于他们所在的时代的诠释力量不足,从而影响了纪录片的价值。”在“走转改”背景下,由于创作主体力量庞大,自上而下,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扎实推进,题材密集、内容丰富,聚焦于广泛的基层,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锻炼新闻队伍,有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2011年,是中国纪录片的开局之年。我国首部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中,把即将开启的这个历史时期称之为政治化的产业时期。事实正是如此,2011年至今开展的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在国产新闻纪录片领域业已开花结果;在国产原创现实类纪录片创作中,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足以引领。为此,有理由相信,继社会化纪录片时期之后,“走转改”背景下中国纪录片创作生产,开启了政治化的产业时期,并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7集),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跳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1]《舌尖》是央视一套纪录频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每集展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共拍摄了80多个地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从异域食风到菜系,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包容着生命的智慧,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产成果,慢慢品味人情况味,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细品味,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现实的中国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青年拥入城市,远离并荒芜了土地,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继无人,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作者均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于CCTV-1《魅力纪录》首播,5月23日在CCTV纪录频道重播。央视一套首播时平均收视率0.49%,平均收视份额3.861%,日最高收视率达0.75%,最高收视份额达5.77%,超过央视一套之前同时段播出电视剧的30%。CCTV纪录频道新浪官方微博关于该片播出消息的博文被转发35000多次,评论突破10000条。
“我相信,不出三年,央视在海外市场上,主角肯定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此类现实题材的纪录片在国际上更受关注。接下来要推出的《超级工程》可能会引发新的关注。”CCTV-9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发出一个信号,佐证了一个事实,即中国原创纪录片具有国际化品质和生命力。强调本土化现实题材,国际化品质和国际化的叙述方式,将是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舌尖上的商业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英文为“A bite of China”。一个响亮的名字总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4月戛纳电视节主席保罗·齐尔克就是听到这个名字而对这个纪录片产生了极大兴趣。每晚抱着电视剧或电脑的“吃货们”,无一不是“咬牙切齿”观看此节目。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勒曾这样论述“销售”: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是休闲。劳力士卖的不是表,是奢侈的感觉和自信。希尔顿卖的不是酒店,是舒适与安心。麦肯锡卖的不是数据,是权威与专业。那么《舌尖上的中国》卖的是什么呢?
“我们的创作初衷是想以美食作为窗口,来展示中华文化和变化中的中国社会。” 央视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陈晓卿是《舌尖上的中国》选题策划人及总导演。“吃货们”原本是冲着美食去看,但没想到还看到了情感,看到了人生。甚至有网友联想到了中国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美食是1,人文与情感是1后面的各种0,有了1,后面的0才有意义。”陈晓卿的微博认证说明上写着“纪录片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这个选题是源于他的美食情结,付诸实施是基于他的专业素养,“最灾难的事情就是我把美食当职业了。”
《舌尖上的中国》从拍摄手法上,借鉴了《美丽中国》《人类星球》等纪录片的风格,运用了大量新设备,拍摄了一些浅景深的镜头,“这样人物更突出,食物更有光泽。”剪辑率高,节奏快,一集的镜头最多可达1300多个,解说词温情而不失质感。
“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看上去都很相似。城市之间能被用来区分的,似乎只有饮食习惯和弥撒在街市上空的气味了。”这是陈晓卿非常欣赏的一句解说词,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五集《厨房的秘密》中,出自著名专栏作家沈宏非。“有些文字的确想触动文青的敏感点。”
在创作者眼里,“找到合适的主人公,拍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最难的。”陈晓卿表示,特别是这个主人公还要能够展示中国人勤劳智慧的特质,并且还要适合视觉的呈现,包括他(她)的生活环境等等各方面因素。
“《舌尖上的中国》在表达方式、制作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开启中国纪录片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中央电视台总编辑、副台长罗明表示。《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纪录片表达方式主动向国际化影像叙事标准化靠近的一次。
这片子的一个功能就在于反映现实层面下中国的变化。陈晓卿说:“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还是那种在田埂上骑自行车的印象。从这个片子可以看到,中国有这样的存在,但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很多生产生活方式都已经是最后一代了。”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一部中型投资的纪录片,其成本大概为大片的60%-70%,陈晓卿解释,“这个比例也是符合国际市场的中型投资的比例,但我所说的只是比例,而非绝对数值。我们与国际市场的差价还有汇率问题。基本上我们的分钟成本与美国、英国的分钟成本是一样的,只不过后面的货币单位不一样,这个差距就是人民币与美元、英镑的差距。”
陈晓卿非常不喜欢别人谈到《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贴上他个人化标签,“我从来不会说这是我的作品,既然要走商业化道路,在整个商业化过程中,你只是扮演一个角色,而且有可能只是阶段性的角色,而不是贯穿始终的。”他没想做主流,但他用非主流的方式达到了主流的传播效果。他一直强调这个片子是Team work,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虽然把控全局,但更多的是在理念和方向上保障片子的品质和主旨。“我非常清楚这个频道需要的是怎样的纪录片。”
陈晓卿认为,大家对纪录片的认知有差异。“一方面中国很多导演在国际上频频获奖,另一方面我们的纪录片在国际上的销售与大国地位不匹配。其实我们混淆了个人化纪录片和商业纪录片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他认为,个人化纪录片服从导演,商业纪录片服从的是市场。“个人化的纪录片更容易获奖,但要做商业,个人就要做必要的妥协。”
国外Discovery、BBC等电视纪录片平台已经实现了工业流程化生产。从调研、文案、拍摄,到剪辑、配乐和宣传推介,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独立、专业,又有紧密的衔接,惟一贯穿始终的是市场。据陈晓卿介绍,纪录频道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但现在仍然有很多困难。“除了西式风格的纪录片,日本、韩国等在国际市场上也推出富有本国独特风格的纪录片,也有很好的市场反响。能走向市场的纪录片到底有多少种方式,大家都还在摸索当中。”
舌尖上的国际传播
“能受到关注在我们预想之中,但能有这么好的反响和漫延却在意料之外。”刘文将《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归因于片子的国际化专业品质和两次机遇。“第一次机遇是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纪录频道积极拓展纪录片题材的多样性,创新纪录片题材的模式化和类型化,在主管台领导的推动下,一大批现实类纪录片的选题作为台重点立项;第二次机遇是4月16日CCTV-1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的开播,这使得纪录片可以进入央视最具影响力的黄金时段,以文化和品质参与竞争。”
频道和时段的“绿色通道”打通了中国纪录片产业的“任督二脉”,但作为撬动地球的支点,纪录频道不仅是一个高端国际化的播放平台,还将自己定位在高端内容提供商的角色上。
《舌尖上的中国》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共在国内60个地点拍摄,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纪录片品牌建构的一种成功尝试,它也为不同类型纪录片打造中国品牌提供了一种范例和启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同道表示。
纪录频道创立初衷之一就是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2005年以来,中国纪录片《故宫》《再说长江》《颐和园》等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颐和园》的售价更创下单集最高的纪录。可以说,中国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从视听效果、专业品质上在国际市场上不遑多让,但欠缺社会和自然类的纪录片。
刘文认为,原因之一就是现实题材的高端纪录片投入不足,社会学者、自然类学者知识的支持不够。“进入国际主流平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市场。美食题材具有市场需求和文化共通性,同时《舌尖上的中国》也具备了国际品质。它在国际市场上的单集销售价格有望突破《颐和园》创造的纪录。”
——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食物
没有一部纪录片像它一样,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获得高于电视剧30%的收视率,引发收视狂潮;从没有一部美食片如它一般,不仅受到吃货的热烈追捧,而且影响力从荧屏走向现实,引发蝴蝶效应——“舌尖”域名被抢注、网友创作流行“舌尖体”、各大网站开设“舌尖”专题、相关食品甚至厨具因此热销……
现在,图文版《舌尖上的中国》隆重推出。它将为您完美再现“舌尖”全景,让您重新领略历史、现实、人情世故中的美食情怀。这里没有说教、没有噱头、没有人云亦云,有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味道、记忆、情感和家园,是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深深依恋的故土之根。有人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乡愁;有人看到了传承,有人看到了国魂……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构成了整个中国,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中国人用智慧巧妙地从自然界获取美味,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实现,都得益于他们对上天和食物的敬畏以及对自己深爱的那片土地的眷恋。从《舌尖上的中国》一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
《解读中国经济指标》
——在数字中锁定投资机会
财经新闻每天都在发送海量经济数据。究竟哪些指标我们要格外重视?哪些数据可以牵动市场的神经?哪些数据变动是在提醒我们改变投资策略?浩繁的数字传递的真实信息是什么?如何在第一时间获取这些信息?华尔街日报《股闻天下》专栏作家、英国资深经济学家、市场分析师欧乐鹰先生为您深入分析,帮助你在第一时间把握经济数据中的奥秘。
读懂经济数据的第一本书!
把握投资机会的必备工具!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英国经济学家深度解析,教你如何把数字变成财富!
西方学者的独特视角,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见解独到!
定焦真正有投资参考价值的经济数据!
拨开迷雾、还原中国经济的真实现状!无论是投资中国市场还是深受中国数据影响的其他全球市场,本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
《心灵突破60问》
——带你找回生命的大自在
每个人都须面对自己的人生功课,唤醒内在的疗愈力量,活出丰盛快乐的自己。
想要活出生命的大自在,我们需要锻炼自己的灵性“肌肉”,在每天的生活中觉察自己,实现从“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到“当知当觉”“先知先觉”的本质转变。
生命会以不同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它的面貌,给我们安排各种挑战,那就是我们需要处理的人生功课。生命是简单而美好的,何必为那些所谓的大事烦扰呢?
本书由知名身心灵作家张德芬与国际医学专家、疗愈大师罗伊·马丁纳博士联袂创作,是一部最贴心、最实用的心灵成长随身指南。两位老师从众多读者的来信中,悉心选出60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灵性问题,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以男性与女性的不同视角,一一给出深入而精妙的解答;内容涵盖情绪管理、金钱观念、亲密关系、亲子教育、认识自我、应对无常,以及吸引力法则的实用原则和技巧等诸多方面。本书是两位老师思想碰撞的火花,是送给心灵道路上遇到困惑的广大读者们的一份真诚礼物。这里,有最令你疑惑的问题,更有最具洞见的解答。
《中国成长的烦恼》
——中国现在怎么了?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不仅让“吃货”们流口水,也让多家旅游机构嗅到商机,推出“舌尖上的旅行——美食之旅”。
有人戏言,入门级“吃货”是看着《舌尖上的中国》咽口水;普通级“吃货”是想着臊子面煮着方便面;资深“吃货”是马上行动,网上淘宝,一下单多种吃食快递到家;那么,骨灰级的“吃货”,则开始“舌尖上的旅行”,不为别的,就奔着各地的美食去的。
一些摸准市场商机的旅游项目已经率先启动,自《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后,不少旅游机构嗅到潜在的商机,纷纷推出“舌尖上的旅行”等主题线路或在原有的热门线路行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美食”的比重,吸引了不少游客咨询预订。“特产游”、“舌尖游”、“美食游”等旅游项目,在既有旅行线路上增加吃遍当地美食环节,让游客们不仅领略到当地人文美景,更能一饱口福。据淘宝网旅行调查数据显示,近期淘宝旅行自由行中,有超过60%的驴友都有“特产游”的需求。云南、陕西、海南、四川、重庆等地,也是驴友们近日热衷的目的地。来自淘宝网旅行的数据显示,三亚、丽汀、上海、重庆等更是骨灰“吃货”们最爱去的地方。
“我们近期在不少线路上附加了品尝美食的行程,比如西安出发的‘黄山-徽州民居-千岛湖-杭州双卧6日游’线路,带游客品尝地道的徽菜,徽菜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熘,讲究作料,重火功,提倡原汁原味,重油重色;到黄山,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菜‘徽州臭鳜鱼’,以及各种用鲜笋或笋干烹调的美味,在汤口镇的沿溪街、屯溪老街以及黄山山上都可以品尝到特色美食。”某旅行社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催热旅游市场“美食之旅”线路的预订,该纪录片选用了最容易被老百姓接受的“美食”作为主线,而实际上是用“美食”来传递各个地域的不同文化,在纪录片中常常能看到同一种食材在各地烹饪的差异性,这就是地域性造成的区别,这将会刺激不少“吃货”在欣赏风景、感受休闲的旅途中去寻找“差异性”的美食。除了旅游机构跟团游线路美食份量的增加外,自助美食之旅将有更明显的增量。
山西某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表示,让游客们青睐的地区,正是一些著名的美食之都。最近他们就接到不少关于西安美食街的咨询。而这些是源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陕北黄馍馍、西安羊肉泡馍、粉蒸肉、肉夹馍、锅贴和岐山臊子面等都以馋人的姿态悉数亮相,微博上一幅“西安回民街美食地图”也被疯狂转载。在大家的推动下,在原有旅行线路上增加“北院门回坊风情一条街”这个环节,贾三灌汤包、平娃烤肉、牛羊肉泡馍、甑糕、羊肉饺子……各种特色小吃让不少“吃货”纷至沓来。该工作人员认为,近郊游、自驾游,甚至更多的个性旅游线路,都可以将那些代表着地方传统特色的小吃设计归纳进去。“天下面食,尽在三晋,山西不仅有众多的特色美食,而且还有孕育这些美食的地方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那些印上历史记忆的独特的地情地貌,都可以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归化与异化;纪录片翻译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时普遍使用的两种翻译策略,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提出。“归化”指在翻译时尽量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习惯的表达方式翻译原文;而“异化”则是翻译时向源语作者靠拢,尽量在保留源语的表达方式后进行翻译。归化与异化是对立统一的,译者在翻译时通常会综合运用归化法与异化法。
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以中华饮食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成了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此背景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自2012年5月首播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舌尖》主要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从多个侧面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舌尖》的字幕翻译作为中国纪录片外宣的典范,受到了海外观众较好的评价。本文以《舌尖》中英文脚本为语料,对《舌尖》脚本中译英过程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归纳总结在翻译具有鲜明中国文化色彩的中文纪录片时,如何在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中间取得最佳平衡,以实现译文的忠实、通顺,并通过影视这一特殊载体,实现翻译目的,为类似纪录片的英译提供指导和参考,服务国家的“文化走出去”战略。
一、归化与异化策略在《舌尖》英译中的应用
(一)归化策略的应用
“影视翻译的瞬间性、通俗性以及观众多层次等诸多特点决定了影视翻译必须以译语观众为中心”(李颜,2005:82),即中文纪录片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译语观众的欣赏角度与接受程度,向目的语靠拢。此时,译者需要熟练应用归化法,以《舌尖》中菜名的翻译为例:腌笃鲜: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蜜汁火方:Braised Ham in Honey Sauce。炸藕夹:Deep-Fried Lotus Root Sandwich。腊汁肉夹馍:Chinese Hamburger。毛蟹炒年糕 :Rice Cake Stir-Fried with Crabs。清明团子:Sweet Green Rice Ball。香炸奶豆腐:Fried Dried Milk Cake。面拖蟹:Stir-Fired Crab。金丝虾球:Braised Shrimp Balls。
根据翻译菜肴名称时采用的具体手法,《舌尖》中菜名的归化翻译又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代表为“腌笃鲜”、“蜜汁火方”,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解释、增译的归化翻译策略。“笃鲜”、“火方”等食物对很多中文观众也是一时难以说清的,更不用说对中国饮食文化知之甚少的外语观众了。因此,有必要提供解释。在《舌尖》脚本英译过程中,对于此类情形,译者通常以该类菜肴的制作方法与食材的结合作为其英译菜名。第二类归化翻译代表为“炸藕夹”、“腊汁肉夹馍”等。“Sandwich”、“Hamburger”是最为常见的西方代表性食物,而其外观与制作方法恰巧与“藕夹”、“肉夹馍”相近,译者直接以目的语现有词汇对源语菜名进行翻译,既生动形象,又便于译语读者理解记忆。第三类翻译手法的典型例子为“香炸奶豆腐”、“面拖蟹”为例,译者在英译时采用删减的手段,使译文向目的语文化靠拢。“香”是一个较为抽象性与描述性的词语,而英文菜名大多直接简洁,很少运用形容词,因而译者选择在翻译时删去“香”。“面拖蟹”是上海名菜之一,其制作工序较为复杂,难以仅用几词概况,因而译者可省去过多描述,仅选其主要工序翻译出即可。
除了菜名翻译,烹饪制备过程的翻译也涉及归化法的应用。由于饮食文化差异,译语文化中并没有与中国众多烹饪手法对应的词汇,《舌尖》译者选取译语中较为接近的概念来对源语表达的意思进行解释,如“braised”一词在《舌尖》的菜名翻译中就兼顾了“烧”、“焖”、“炒”、“爆”四中烹饪方式。这与英国的“downpour”,“ shower”,“heavy rain”在汉语中只能译为“大雨”同理。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有较大差异且无对应表达的情形中,采用归化法是为首选。
另外,民俗文化内容的翻译也多次用到归化策略。由于这部分内容并非《舌尖》的主题,因此译者采用归化法,向目的语读者靠拢,使读者更易理解,尽量减少对非主题内容的民俗文化的解释。如译者将“红白寿诞或大型节庆”译为“personal anniversary or public holiday”,避免了对中国文化中“红白之事”的赘述,紧扣饮食文化这一主题。
(二)异化法的应用
归化法固然可使译文地道、可读性强,但如果源语意义较明确,或尽可能保留源语传统文化,则需译者恰到好处地使用异化翻译策略,以下文为例。
泡馍也是从馍变化出来的一种西安主食。每个人根据自己喜好的口感,掰出大小、形状不一的馍块。对西安人来说,这个举手之劳是一个弥足享受的过程。
Paomo,another staple food in Xi’an,originated from the baked buns.Based on their own preference,people can tear a bun into different sizes.As for Xi’an natives,this process is what they enjoy very much.
这一段的字幕是介绍古都西安的主食,译者全段使用了直译的方法将西安人的饮食习俗表达出来。段首初次出现了“泡馍”这种历史悠久且极具代表性的西北小吃,译者直接以汉语拼音形式将其音译为“Paomo”,保存了泡馍所具备的独有的文化色彩。《舌尖》中类似的翻译还有馕(Nang),腊八豆腐(Laba Tofu)等。一些涉及地名的菜肴在翻译时也运用拼音直接进行音译,如诺邓火腿(Nuodeng Ham),蒙古奶茶(Mongolia Milky Tea),西湖醋鱼(West Lake Fish with Vinegar)等,这类翻译保留本土文化,反映地方特色的烹饪技艺和风味。从目的语的形成来看,形式上更简洁、清晰、直接,同时也传递了源语文本讯息的准确性。
还有一些菜肴,如金鱼戏莲(Goldfish Playing with Lotus)、长寿面(longevity noodles)等,这些菜肴往往带有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意象与美好寓意,译者将其直译可以展现目的语文化内涵,同时反映出中国人趋吉避凶的文化心理。《舌尖》中以异化法翻译,最大程度地向目的语观众展示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将中国的特色文化推向世界。
(三)异化与归化策略相结合
异化法与归化法并非对立的两种翻译策略,这一点在《舌尖》英文版译者对一些典型菜名的翻译中得以体现,如:岐山臊子面:Qishan Minced Meat Noodles。红烧毛豆腐:Stinky Tofu Braised in Soy Sauce。新式大闸蟹:New-Style Crab。手推馄饨:Handmade Wontons。麻婆豆腐:Spicy Tofu。异化法的效果是使源语文化能以本土化的方式传播,增强源语文化的影响力。归化法注重译语读者根据译语文化理解源语所表达内容。采用异化法将典型的中国食物“豆腐”音译为“tofu”,译者在翻译“麻婆豆腐”时又结合归化法,未对“麻婆”直接翻译,而是使用了目的语读者易理解的“spicy”一词。这种结合使用异化法与归化法的策略值得借鉴。
二、对外宣纪录片翻译的启示
我国译界对涉及文化因素的文本翻译应倾向何种翻译策略有较大分歧。一些学者支持归化的翻译取向,以目标语文化作为导向,为理解源语文化奠定基础。也有观点认为应采取异化的翻译取向,尽可能地保留和传达源语中的异国文化因子,帮助有着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学习和交流。笔者认为,就中国文化外宣纪录片文本的英译而言,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是二元共存的。并且近年来,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取舍的实践过程,呈现出由归化译法向异化译法渐进的总体趋势。
在对《舌尖》中菜名翻译策略进行统计之后,我们发现归化法占43%,为该文本翻译中的主导译法,但异化法则以38%的比例紧随其后;此外,与之前同类纪录片的英文译本相比,《舌尖》脚本的英译中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的比例有明显提升。这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识别度与认知度大幅提升不无关系。译语读者在对源语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更易理解异化翻译中具体表达的含义,源语文化也能在异化翻译中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现与保留。
美食无国界,用食物传递文化,《舌尖上的中国》英文版在翻译上对异化法与归化法的应用做到了适当的权衡,堪称中国文化外宣纪录片的典范,也为以后此类纪录片的翻译提供了借鉴。笔者建议在今后中国文化类外宣纪录片的翻译中,译者应把握由归化向异化渐进的大趋势,大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可能地保留和传达中华文化因子。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当采用归化法。在译语读者对源语文化不了解的领域应采取过渡的译法,既做到忠实源语,又兼顾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能力,把握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 陈江宏,李静波.《功夫熊猫2》异化趋向归化的字幕翻译[J].电影文学,2013(16).
[3] 褚倩,陈建平.语用学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式餐饮菜名的翻译对比研究[J].现代语文,2012(10).
[4] 黄海翔.中餐菜单英译浅谈[J].中国科技翻译,1999(1).
[5] 李颜.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谈影视翻译[J].湖南大学学报,2005(19).
[6] 梁海飞.从中外史上功能对等理论看纪录片字幕翻译[J].黑龙江史志,2014(3).
[7] 林夏.归化、异化翻译策略与译者意图[J].电影文学, 2011(20).
[8] 刘泽权,张丽.异化之异化:韦努蒂理论再批评[J].外语研究,2009(3).
[9] 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1 (6).
[10] 乔拓新.中文外宣纪录片英译的四类困难及相应策略――以“玩味京城”节目第五期《生灵的感悟》翻译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6).
[11]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2] 王晓旭.以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为指导试译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菜名[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2).
[13] 袁晓宁.对归化和异化翻译的再思考――兼谈韦努蒂在归化和异化问题上观念的转变[J].东南大学学报,2010,7 (12).
[14] 张新.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国国产纪录片字幕翻译[D].北京:外交学院,2012.
九朝会利用空间设计,帮人追忆士大夫们的幸福生活。欧阳修在他的千古名篇中写道:“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士大夫们,爱玩、爱吃、爱宴饮。这份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体现在方寸之间,九朝会一盘一箸都趣意盎然。
很多餐饮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雍和宫旁的京兆尹,致力于推广“健康、环保、护生蔬食”的理念,京兆尹不定期去做“净街”“放粥”“义诊”等公益活动。民以食为天,京兆尹在善的循环下,将环保理念化为实际行动,提倡餐桌上的护生,民生日用回归本然,净化身心,感念天地滋养之情。“天地有大美,邀你入素席”,2017年初春之际,意大利总统塞尔吉奥・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亲赴京兆尹品鉴蔬食。京兆尹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对生活的善意,还有对生命的敬畏。著名作家张晓风说:“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李晓静大师所服务的“听鹂馆”是隐于皇家园林颐和园里的餐厅,传承着清朝的宫廷宴习。每一道菜品都有一个典故,每一个摆盘都十分讲究。用舌尖来品味当年的格格与阿哥们所热爱的菜品,清朝的风云往事如浮云升起,在空中幻化成一个感叹号。
>> 《舌尖2》被疑造假 众议 众议苑 众议《归来》 众议院 众议新农村 众议新《刑诉法》 众议纷纭说纵横 众议媒体公众号 众议工业4.0 CCTV“青歌赛”众议 吐槽舌尖2 《舌尖2》里有学问 九专家众议政策退出 值得商量的“力排众议” 公众议程的媒介建构 数字解读日本众议院选举 众议无敌艾伦 众议:做鞋苦炒房富 评《舌尖2》:“致敬”当中的沾沾自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众议《舌尖2》情景再现不算造假 众议《舌尖2》情景再现不算造假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蒋梦瑶")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质疑1 爬树采蜂蜜是否涉嫌造假? 赵宁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影评人)
这个不存在任何造假。所有用镜头拍摄的东西,全部都是艺术加工的,只是加工的工艺方式不同而已,谈不上什么造假。而且非独故事片,纪录片也是这样,摆机位,长时间的等待,太阳光、月光,或者拍照里的光,它都是一种艺术加工,全世界所有的拍摄的片子都是加工的。这是影像介质这门载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何苏六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一些场景设置两个环节组合完成,这种做法在国外也是经常会采用。生活中高空采蜜是有的,但在纪录片拍摄当中,可能碰到比如说季节不对等情况,用一种手法来处理、呈现影像,我觉得很正常。不过对纪录片来讲,我们要还原生活,它不能是编剧纯粹虚构编出来的,这点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金华青 (纪录片导演)
他们团队也一直在学习BBC或国外很多的手法,他们是成功地在中国做出了这种片子。就说抄袭这个质疑,我在微博上也看到他们说是致敬,那就是致敬好了嘛。片子在操作手法上有人认为是造假,这叫情境再现,我的东西里也有一些是情境再现,拍不到该怎么办?这事儿没法说清楚。 周浩 (纪录片导演)
《北方的纳努克》是纪录片的鼻祖吧,其实也就是所谓的情境再现!到底什么是纪录片呢?每个人有自己说故事的方法,也许这就是他的方法。我不太想站在道德至高点去说这事儿,拍摄的手法的问题,很早就已经有这样的了,说造假就有点过了,但可以说“我不喜欢这种表达方法”。 质疑2 人物故事过于煽情是否本末倒置? 赵宁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影评人)
过度煽情是不对的。在纪录片策略的设定上,从我个人来说,在分寸把握上过了。你看它煽情的效果反而不如不煽情的段落好看,比如香港的那个老伯,他从一个小破店面做成酒楼,时光、年龄、坚守这些已经很够了。 何苏六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它本来也不是单纯讲美食,本来就有两条线,一条是美食线,一条是背后人物的线。主创延伸到美食背后人的故事,这种探索挺自信、挺有勇气的。我倒是觉得纪录片就应该有一些探索,这些年出来的纪录片导演都会有纪录片的情结,尽管是美食为载体的纪录片,最终依然会对后面的人。可能做得不太纯粹吧。 周浩 (纪录片导演)
我觉得是讲故事的方法有问题。讲一下美食又讲别的东西,讲别的东西又讲得不过瘾。我觉得他们也热心地在讲故事,像第四集明显是讲故事比率比较高。有些故事讲得又很牵强。 质疑3 体制内拍摄导致成为
爱国主义宣传片?过于说教? 何苏六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外媒把片子过度解读了。美食文化当中人情的关系、家庭的概念,或者是从美食文化里面讲到师徒传承、家传关系,我觉得都很中国。中国文化特别深层次的那种以美食为载体温暖的东西,他们肯定感到不到,就像我们没法感受到西方那些文化一样,这个就是母语文化的东西。 赵宁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影评人)
表达普通的百姓劳动者们的饮食,这个立场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有些话说多了说过了,反而是冲淡了平民饮食史这样的初衷。其实在《舌尖1》中,人文、人情已经融入到饮食当中,不用特别挑出来再专门来说。现在《舌尖2》解说词有点太说教了,这种拎出来说,生怕观众不明白似的。
结论 “爱国主义宣传片”是外媒过度解读了 《舌尖2》,但解说词确实过于说教。 除了美食,他们在看《舌尖2》
的时候,更关注什么? 沈涛(美食评论人)
用人物故事作为纪录片的主线,确实是《舌尖2》的一大亮点,本来食物就离不开人类历史的进化和演变,但问题在于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度,就如食物一样,口感、营养平衡才是好食物,纪录片也是。比如“红烧肉的故事”就注入了太多编导个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内容,这种价值观与我们的家常伦理完全相违背,也与中国人传统的“孝顺”相违背,这样的价值观不应该用如此长的篇幅出现在《舌尖》上。 顾有容(植物学达人)
导演已经承认是在两棵树上拍摄的,承认了就行了。其实我说得不严谨,林芝当地蜜蜂也是能在高树上筑巢的,我没法证明这个事情不存在。如果他们出示当地的高树上的蜂巢照片就更有说服力了。换树是我能肯定的,他们承认了。 金华青(纪录片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