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艾比湖湿地资源, 保护, 科研, 旅游 ,多种经营
Abstract: xinjiang YiBiHu wetland nature reserve for national wetland nature reserve. Animal and plant resources around the lake district, it has rich natural wetland ecological system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typicality, importance, vulner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ourist value. YiBiHu wetland resources once suffered damage, ecological system presents a sign of recession. Now needs to intensify the wetl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restoration efforts, and moderate development and and reasonable us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wetland functions benefit.
Key words: YiBiHu wetl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research, tourism, and a variety of business
中图分类号: S1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况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博乐市东北部,距博乐市40公里。在行政区划上地跨精河县、博乐市和阿拉山口口岸区。地理坐标为东经82°36′-83°50′;北纬44°37′-45°15′。东西长102.63公里,南北宽72.3公里,面积2670.85平方公里。艾比湖是准噶尔西部最低洼地和汇水中心。以艾比湖湖体为核心,包括湖滨地带形成了5500平方公里的湿地。
2000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2年6月成立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址在阿拉山口。2003年管理站站址迁至博乐市市区。2007年4月国务院批准晋升为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3月升格为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级别为副县。
2 自然条件
2、1地形地貌
湿地自然保护区三面环山,仅东北部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相连,湖滨地带由山前洪积冲积湖积平原组成。广泛分布石漠、砾漠、沙漠、土漠、盐漠、沼泽、滩涂。艾比湖地处湿地中西部,海拔189米。
2、2气候
艾比湖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热充足,保护区光照有效辐射量为65Kcal/cm.a,日照时数约2800小时。年平均温度为6—8℃,积温3000—3500℃,无霜期16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极端相对湿度为5%以下。年平均降水量90.9毫米。与之相对的年蒸发量达3790毫米以上。艾比湖湿地位于阿拉山口主风通道区,年平均大风(大于17米/秒风速)天数高达165天。
2、3生物
2、3、1野生植物资源
艾比湖植被可分为5个植被类型,8个植被亚型,17种群系。艾比湖湿地处于中亚植物区系与蒙古植物区系的交汇带,造成了各个植物区系的接触、混合和特化,植被组成从藻类、菌类、苔藓、地衣、蕨类到有花植物,种类多样,艾比湖湿地的种子植物有53科191属385种,被子植物52科190属378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37科132属263种;单子叶植物15科58属115种。双子叶植物占优势,裸子植物种类最少。占中国干旱区植物种类总数的64%。
2、3、2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区湿地资源丰富,存在着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隐域性生境,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养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保护区内目前查明共有野生动物50科135种,其中两栖类2科4种,爬行纲6科10种,鸟纲28科111种,哺乳纲12科32种,鱼纲2科10种,水生浮游动物5类21种。
2、4水文
艾比湖流域是一个封闭性流域,地表、地下水资源的提供与不补给主要来源于山区,流域内有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托托河、精河、大河沿子河、博尔塔拉河等7条主要河流和33条地表径流,水资源量为37.8亿立方米。艾比湖湖底平坦,属浅水湖。最大水深3米,平均水深1.4米左右。水质矿化度100—300克/升。
解放初期,入湖的补给水量为30亿立方米,湖水面积1250平方公里。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加和大规模水土开发,拦截河流,艾比湖流域的河流入湖水量剧减,使湖面缩小到520多平方公里,地下水位下降了2—3米。储水量由30亿立方米减到7亿多立方米。流域内年浮尘天气超过100天。近几年来,在丘陵及平原区广泛实施了造林绿化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荒漠区实施国家和地方重点公益林保护;水利部门严格控制水土开发,提取地下水。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了艾比湖及周边的植被保护,水资源量有所增加。目前精河、博尔塔拉河年补给入湖水量6亿立方米左右,地下水入湖水量1亿立方米左右,使湖面稳定在500—600平方公里范围内。
3自然资源评价
3、1 典型性
艾比湖是我国西部的国门湖泊,是中国重要湿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该地形成盐湖、沼泽、滩涂、石漠、砾漠、沙漠、土漠、盐漠等多种植被群落。艾比湖湿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多样化的湿地类型和较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使这里构成了国内极端干旱区最具代表性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和较高的保护价值。
3、2 稀有性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使这里的野生动物、植物种类明显多于周边地区。有国家一、二类保护野生动物35种,国家保护植物12种。同时这里又是中国新疆西北部重要的鸟类迁徙地、繁殖地、越冬地。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成为我国内陆干旱区一座独特的生物基因宝库。
3、3 多样性
一是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区内盐湖、沼泽、滩涂、石漠、砾漠、沙漠、土漠、盐漠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植被类型多样,主要有旱生、湿生、盐生、水生等多种植物类型。
二是植物物种多样性。野生植物物种十分丰富,共有野生植物52科191属385种,水生浮游植物7门57属。
三是动物物种多样性。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大面积的湿地植被是各种野生动物的主要繁殖地、越冬地。保护区共有野生动物50科135种,其中两栖类2科4种,爬行纲6科10种,鸟纲28科111种,哺乳纲12科32种,鱼纲2科10种,水生浮游动物5类21种。
3、4 脆弱性
艾比湖及湖滨地带处在阿拉山口大风通道,处于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敏感地带,这里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及植被构成的环境综合体极易受各种自然力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艾比湖地区的植被是其周边乃至整个天山北坡地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如不能很好地保护植被,会给周边及整个天山北坡的生态环境带来重大的风沙灾难。
3、5 重要性
保护区内有胡杨、中麻黄、甘草、 大叶白麻、精河沙拐枣、白梭梭、梭梭、阿魏、肉苁蓉、瓣鳞花、艾比湖桦等12种国家Ⅱ类保护野生植物。
保护区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49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类的保护动物有:四爪陆龟、黑鹳、白鹳、胡兀鹫、小鸨、大鸨、遗鸥、玉带海雕、金雕、波斑鸨;属于国家二类的保护动物有: 斑嘴鹈鹕、白鹈鹕、大天鹅、疣鼻天鹅、鸢、猎隼、苍鹰、灰鹤、长耳鴞、荒漠猫等39种。
此外属于自治区一、二类的保护动物有:鸢、草原雕、红胸、极北蝰、沙狐、赤狐、虎鼬、艾鼬、伶鼬、鸿雁、针尾鸭、鬣蜥、沙蜥、角鸊鷉、风头潜鸭、赤麻鸭、赤嘴潜鸭、环颈雉等18种。
3、6 科研和旅游价值
艾比湖与其周边地区具有丰富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利于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艾比湖湖面和周围湿地为许多鸟类与其他动物、昆虫等提供了生息繁衍的栖息地,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地。
丰富的旅游资源。地文景观有沙漠、戈壁、雅丹地貌、湖积堤等。水文景观有大面积湖泊水域、小湖群、风景河段、沙质湖岸等。动植物景观有各类珍稀动植物。人文景观有丝绸之路北新道等古道穿越。另外,亚欧大陆桥从湖旁通过,为艾比湖的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4 主要保护管理措施
4、1动植物保护措施
4、1、1植物保护措施
根据保护区内植被分布和自然条件,划分不同类型的植被分布区,如艾比湖水生植物分布区等。
(2)在原有科克巴斯陶管理站和阔克塔拉管理站的基础上,增设8个管护站,修建巡护道路,配备交通、通讯工具,修建瞭望塔等设施。
(3)禁止向保护区内倾倒或排放工业废水、废渣、废液、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其它废弃物或污染物。
(4)在生态旅游区适当控制游客人数,最大限度的减少游憩对植被的影响。
4、1、2动物保护措施
(1)各管护站要配备责任心强的巡护员,加大巡护力度,以确保资源的安全性。
(2)林业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要严格控制枪支、弹药。杜绝行政执法者执法违法、犯法现象发生。
(3)各管护站要利用法律武器,坚决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
(4)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及时救护伤残、病弱、失散和周边群众送来的野生动物,通过救治,精心养护,使其恢复自然生存能力。对于幼小动物,需经历适应野外生存环境的驯养野化过程,否则不能放归野外。
(5)在各管护站建给饲站。在动物缺食期,管护员在巡护时定期对管护区内各给饲点补充食物并采取投食、引食等方式,扩大给饲范围。
(6)针对鸟类习性,建人工仿真鸟巢、建投食台,改善鸟类生存、繁殖环境。
4、2 科研宣教
4、2、1科学研究
(1)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干旱区盐生湿地生物的汇集地带,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供基础资料。
(2)湿地生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物种的内在联系及生物链之间内在规律的研究,找出湿地生态及演变的规律,寻求人工促进的科学方法,维护生态平衡。
(3)湿地建群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繁育、更新、复壮技术研究。
找出其个体及种群的生长发育规律,探索恢复种群、扩大数量的科学方法和途径,为有效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4)水生生物生态学研究。对水生生物生态链进行系统研究,找出水生生物的繁育、发展、消亡及对水体自我净化作用等保持和稳定湖泊和生态作用。
4、2、2科研监测
(1)气象监测:在石头房子管护站、阔克塔拉管理站建两个气象观测站,配备气象仪器,开展保护区气象观测工作。
(2)水文监测:在博河口、精河口、奎河口设置三处水文检测站,开展保护区水资源监测。
(3)病虫鼠害监测:在病虫鼠害发生严重的区域,建立固定的病虫鼠害观测点,掌握病虫鼠害发生、发展规律,为积极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4)生态定位监测:配备全球定位系统、地理遥感监测系统,对保护区内的土壤、植物、动物及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为艾比湖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2、3科普宣教
建立科普教育中心,建成集科普宣教、大型会展于一体的综合楼。系统制作一批艾比湖历史演变模拟沙盘、图册、光盘等。
积极与宣传媒体建立业务关系,聘请专业人士来保护区进行现场拍摄,制作专题片。邀请各级新闻机构考察,撰写宣传报道,鼓励保护区职工在报刊杂志上投稿宣传。
(3)对保护区内所设置的标牌、指示物的内容进行精心制作,融标示与知识于一体。在鸟岛及博河口建观鸟台处,设置水鸟图谱、生活习性、迁飞路线等解说牌。
(4)在保护区不定期举办植树周、爱鸟观鸟周、保护知识竞赛、有关保护区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法制意识。
4、3生态旅游设施建设
鸟岛景观建设
(2)特种动物养殖场建设
(3)沙疗中心建设
(4)生态旅游探险区建设
(5)湖面游览
(6)湖滨浴场
(7)建设盐湖景点
4、4多种经营设施建设
(1)人工种植经济林。在保护区内 有灌溉条件的实验区人工种植枸杞、俄罗斯大果沙棘等经济灌木林和肉苁蓉、甘草、麻黄等中药材,既美化绿化了保护区,又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2)绿色食品深加工。在精河县建绿色食品加工厂,加工枸杞、甘草、肉苁蓉等中药材及特种养殖动物的肉类深加工。
(3)生物饲料开发在艾比湖科学合理开发卤虫资源,并在保护区南部建设综合生物饲料厂。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现状;对策;太安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S718.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168-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实现区域发展的关键。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对保护各地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首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及稳定[1-2]。同时,野生动植物资源更是非常重要的物种资源,维系着遗传基因多样性,是今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依赖的物质基础。此外,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景观资源,提供了人类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为此,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
1 陕西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概况
陕西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宜君县西北部,属子午岭山系桥山余脉,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55′40″~109°12′20″,北纬35°19′40″~35°35′20″之间。总面积25 872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6 187 hm2,缓冲区面积9 453 hm2,实验区面积10 232 hm2。该地区处于我国东部季风湿润区与内陆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区位独特,地形地貌多样,生物资源丰富。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保护区在植被性质上带有过渡的特色,呈现出森林和森林灌丛景观。其地带性植被——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区域之一。华北成分为该地区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东北成分、蒙古成分、华中成分和中国喜马拉雅成分等多种植被区系成分并存,同时在植被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黄土高原特有成分。华北成分代表种有辽东栎、山杨、油松、侧柏;蒙古成分代表种有柠条、针茅;华中成分代表种有漆树、山棉花;东北成分代表种有小叶杨、白桦;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代表种有甘肃山楂、刺五加;黄土高原特有成分为山杏、山桃、文冠果、黄蔷薇、甘草等。保护区内现存高等植物101科逾800种。经初步调查,现有野生药用植物和经济植物逾170种,其中根茎类55种,花草叶类48种,种实和其他69种。有宜君党参、柴胡、黄芩、连翘、核桃等名优特产。
保护区动物地理分布以古北界为主,兼有东洋界和广布种,拥有较丰富的动物种类。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5种。
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构成了该地区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渭北地区最大的一片“绿洲”,对维护生态安全、发展景观旅游业、增加当地的旅游业收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2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2.1 交通迅速发展对野生动植物构成严重影响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盛,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在公路交通方面,更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保护区,公路的建设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但是对野生动物而言,则意味着生活和取食范围的缩小和破碎,在很大程度上对动物的迁徙、繁殖和活动带了不良影响。
2.2 人为活动的干扰
一方面,由于群众法制观念和保护意识的淡泊,在传统行为习惯的影响下,用私制“电猫”等工具滥捕滥猎野猪、獾等野生动物,也对其他动物造成伤害,乱采、乱挖野生植物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存在偷猎、偷采等隐患,给资源安全造成了威胁。另外,森林火灾也对保护区管护工作的首要大敌。
2.3 保护资金短缺
省级自然保护没有专项建设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开展,而保护区的管护工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护,由于资金的缺乏和限制,使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滞后。
2.4 队伍建设滞后
保护队伍专业水平低,培训学习机会少,没有一定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跟不上现代保护工作的步伐。
2.5 科学技术应用含量低
现代高科技设备应用少,如缺少GPS和GIS设备及系统,监测、保护工作不能科学量化,无法与现代监测、保护工作接轨,保护工作在管理上技术含量有待于提高。
3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
3.1 合理区划保护站
根据工作需要,区划保护站点,落实管理区域,建立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动植物资源的变化,并针对意外、突发险情及时开展救治工作[4]。
3.2 加强队伍建设
从提高职工建设入手,确立合理的培训和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对职工进行进行培训,大力提高职工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单位所交办的巡护任务,遇到突况能够采取及时、得力的保护和营救措施。
3.3 加大资金投入
应千万百计保障资金的投入,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投资主体,同时吸纳各方投入,尽量扩大建设资金,以支持保护区的建设,发挥其应用作用。
3.4 加强执法力度和防火工作
从重、从严打击一切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活动,做到依法保护,从根本上让违法犯罪分子认识到高压线的作用,形成全社会保护的社会环境。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减少森林火灾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积极开展防火宣传,强化火源管理,尽可能消灭一切火源隐患,杜绝保护区内火灾的发生,保障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安全。
3.5 强化宣传
建立保护区宣传网站、科普知识博物馆、设立标志牌、开通彩信宣传服务功能,进行全方位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形成热爱保护区的良好风气。在教育方法和渠道上,应实现多样性,对区域内群众以法律、法规为主,对参观和学习的其他群体以护林防火知识和科普教育为主。
3.6 充实科研力量,提高科研水平
稳定现有科研队伍,逐步扩大科研队伍人员数量,加强与科研院所、学校的合作交流,全面提高保护区的科研能力。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训规划,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能主持课题研究的技术人员,奠定保护区的技术基础[5]。
4 参考文献
[1] 朱振华,毋其爱,杨礼攀.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J].林业科技,2003(6):63-65.
[2] 龙万.巴东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04(2):59-62.
[3] 黄凯道,广海星.太安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初探[J].陕西林业,2009(2):30.
“全天候”管护
珠穆朗玛峰北侧位于我国境内,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极强,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判别全球生态的本底地区、气候变化的科研场、全球物种的避难所。”采访中,生态专家告诉记者,从这个意义说,“珠峰生态安全和环境清洁,意义不限于我国。”
为保护珠峰自然生态,我国于1988年成立珠峰自然保护区,面积3万平方公里,是全球最高、落差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极高山生态系统。1994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紧紧围绕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多年来,作为“珠峰卫士”,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珠峰管理局)不断采取措施加强珠峰生态环境保护,其中重点就是管护能力建设。珠峰管理局副局长普穷向记者介绍说,自成立以来每年投入管护能力建设资金百万元,用于保护区规划编制、科研监测和保护站点建设等工作。并高度重视培训工作,累计培训当地群众1300多人次,努力实现辖区全员参与保护。先后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投资1400万元完成了1万公顷的湿地封育和恢复。
着眼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珠峰管理局还不断创新保护区管护手段。在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栖息地安装了10个视频监控器,并进行24小时监护保护,有效防止乱捕滥猎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为实时掌握野生动物种群及数量动态变化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这个管理局还扎实推进保护区专业管护队伍建设工作,目前已培养和发展自然保护区专业管护队员44人,6处管护站点建设工作正在开展中。非公益林管护人员达47名。很多当地老百姓加入了这一管护队伍,成为保护和建设珠峰重要的民间力量。
“珠峰地区一直实施异常严格的环保措施,修建一条农村小路均要严格审批。”普穷说,为进一步规范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规章,管理局组织起草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并提请相关部门颁布实施。
在珠峰管理局之外,还形成了多部门参与珠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格局。定日县政府常年负责县城至珠峰大本营路段的垃圾清理工作,记者数次前往珠峰大本营均可见到路上几乎没有垃圾。珠峰大本营以上尤其是海拔6500米以上的垃圾清理基本由登山部门组织人员在珠峰攀登期间进行清理,减轻人留垃圾对珠峰的破坏。
珠峰地区普通群众参与珠峰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在珠峰大本营,当地群众经营“帐篷旅馆”为游客服务,生产中较为重视保护珠峰环境。开旅馆的群众告诉记者,因为珠峰是神山,他们都会把垃圾分类收集,然后每天骑车将垃圾带下山去处理。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经过多年保护,珠峰生态持续向好,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专家评估,保护区较好地保护了境内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地、栖息地,候鸟迁移的重要湖泊、湿地以及具有重要科研及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和生物古迹。
据工作人员介绍,从珠峰地区珍稀野生动物中的旗舰物种雪豹来看,近年来在珠峰地区常常拍摄到,当地农牧民也常有反映称看见过雪豹,甚至还有雪豹闯入村庄附近。此外,珠峰地区特有的物种――塔尔羊的种群数量近年来也不断呈上升趋势,这都表明珠峰生态有所改善。
普穷说,珠峰地区的植物恢复也有明显成效。如北坡灌木林长势喜人,灌木林地和湿地面积都有大幅增加,“从黑颈鹤的例子可看出,珠峰地区近年来生态的持续改善。”近年来,由于湿地面积不断增加,黑颈鹤甚至成群地出现在海拔4500多米的定日县岗嘎镇,而以前这一带因为海拔过高、气候干燥并非黑颈鹤的栖息地。
据统计,截至目前,珠峰保护区内高等植物达2550种,比建区初期增加新纪录202种;兽类81种、两栖动物9种、爬行动物20种;鸟类342种,占全区已知鸟类八成还多。珠峰保护区管理局还公开出版了《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等科考专著。
在管护能力提升后,珠峰管理局近年来还与北京林业大学等机构合作,累计投入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雪豹的保护与种群数量和分布调查,并开展喜马拉雅中段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及分布状况调查,这标志着珠峰野生动物保护从本底资源调查向专题研究迈步。
接受记者采访中,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副站长王忠彦说,长期监测表明珠峰地区生态环境整体趋好,除冰川消融问题较突出外,空气、水体等指标与往年变化不大,监测还表明珠峰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这与高原生态环境趋好一致。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此前的《珠峰地区气候环境变化评估》表明,珠峰地区大气环境堪比南北极。专家表示,珠峰地区无显著的工业活动,当地居民多以农牧业为生,且能源消耗极低。故此,珠峰地区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很少。
此外,目前珠峰除我国的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南侧的尼泊尔也建立了两个国家公园萨嘎达玛国家公园和朗塔国家公园,形成南北两侧齐抓共管的局面。普穷说,目前珠峰南北两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都较大,珠峰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障,“圣洁珠峰”将长存于世。
珠峰生态潜在隐忧
珠峰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与整个高原的趋势一致。但相关生态专家告诉记者,从当前看,珠峰地区生态环境仍存在几个方面的隐忧。
首先,珠峰冰川退缩严重。长期的遥感和地面监测发现: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珠峰地区冰川面积在过去40年间退缩了10%。中科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介绍,在历年珠峰冰川科考中发现,珠峰东绒布冰川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冰塔林的下限上移,冰川边缘一些高大的冰塔林已经消融崩溃;在海拔6300米以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冰裂隙,而且冰裂隙的宽度也在扩大。
不过,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大学陈发虎院士等相关专家表示,冰川消融不必过于担心,大自然自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如目前小冰川的确不断减少,但目前无法预估冰川会否全部消融。
【关键词】:观音山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对策
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8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13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兼有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功能。其目的在于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重点保护动物和其他珍稀野生植物资源及其繁衍栖息地,促进其种群数量的不断扩大和与周边地区动物间的遗传物质交流,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地理位置
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陕西省佛坪县境内。东部和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西与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南与佛坪县长角坝镇接壤,北与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连。处于秦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位置,是大熊猫天华山种群和兴隆岭种群的连接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1′至108°01′,北纬33° 35′至33°45′,东西长约11km,南北宽约20km,总面积13534hm?,其中国有林12068hm?,集体林1466hm?,行政区域由佛坪县管辖。
2、 自然资源
2.1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野生种子植物130科563属1326种,分别占全国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43.2%、18.9%、5.4%,占秦岭地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82.3%、63.0%、42.4%;有蕨类植物21科44属92种,占全国蕨类植物科、属、种的33.3%、19.0%、3.5%,分别占秦岭蕨类植物的70.0%、57.1%、30.3%;有苔藓植物43科81属151种;有经济植物1000余种;有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19种【1】。
2.2植被资源
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北缘,具有明显的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性质,加之地形和海拔的影响,植被类型十分繁多。按照《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依据,本区植被共有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15个植被亚型或群系组,52个群系。从本区的植被构成看,森林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2.5%,共有8个植被亚型或群系组,32个群系【1】。
2.3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250种,隶属25目73科、171属。在这些脊椎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2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金雕、林麝、豹等6种,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6种【1】。
2.4昆虫资源
本保护区现已发现的昆虫有29目305科2788种。其中,鳞翅目58科954种,占所有已知昆虫的34.2%;鞘翅目54科657种,占所有已知昆虫总数的23.6%;膜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和双翅目的昆虫分别占已知昆虫总数的10.2%、9.4%、7.6%、和5.3%。常见的观赏昆虫有草绿彩丽金龟、双叉犀金龟、宽尾风蝶、达摩麝风蝶、金裳凤蝶、冰清绢蝶、云斑粉蝶等【1】。
2.5自然旅游资源
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较为原始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交汇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垂直带谱明显,其地貌形态、岩性、造型、水系特征l育充分【1】。高山草甸、瀑布、野生动植物景观独具特色,野趣浓郁。有神奇壮观的原始森林、神奇绝妙的千年古木、惹人喜爱的珍禽异兽、舒爽宜人的气候环境、雄浑秀丽的高山奇峰、幽曲深邃的长沟峡谷、清流跌宕的溪水流泉、曼妙多姿的云海日出等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还有别具一格的山村民居,淳朴独特的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
3、自然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3.1盗伐、盗猎、盗采现象。由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周边社区群众对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部分群众受利益驱使在保护区内进行盗伐木材,安置套子、铁夹、投放毒饵等方式盗猎野生动物,利用农闲时间盗挖珍稀植物现象时有发生。
3.2农牧业生产开发蚕食现象和林副产品生产破坏性开发现象。一些当地村民在保护区林缘地带毁林开荒扩展耕地,在保护区内放牧牛羊,影响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安全。部分人员在保护区隐蔽地带非法采割生漆,盗伐木耳棒、香菇棒进行木耳、香菇种植,对保护区林木造成破坏。
3.3森林火灾隐患。一是当地村民烧荒、积肥、祭祀烧纸等野外用火隐患,二是进入林区的外来施工人员用火,游览人员吸烟、野炊用火,残障弱智人员随意生火等隐患。
3.4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对保护区造成威胁,如采土、采石、临时房建、临时道路修建、机械围栏等活动和设施对保护区整体规划和野生动物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3.5外来生物及病虫害对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造成灾害,如禁伐以后造林引种的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在造林地形成了优势树种,造成大熊猫栖息地质量下降,对大熊猫生存造成影响,同时还有一些常发性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危害,也有一些家养动物传染病随季节扩散对保护区野生动物造成潜在威胁。
4、对策
4.1加强保护区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合理编制管护人员,确定固定巡护样线和不固定巡护线路,对保护区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巡护,对盗伐、盗猎、盗采等破坏自然资源行为进行有效管控。对发生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通过森林公安力量,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侦破,精准打击。
4.2广泛开展自然资源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广播、传单、板报、会议等各种有效措施,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等思想教育宣传,同时积极宣传普及《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知识。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状况,开展科学研究,合理筛选,引导农户树立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可持续经济,积极发展对自然资源没有破坏的中锋养殖、中药材种植等项目,增加农户收入。
4.3加强保护区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进行野外巡逻、监管工作。合理控制保护区域内生产、生活火源,防火期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加强区域联防,制定防火预案,有效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
4.4依照法律法规并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科学发展总体规划,限制破坏自然资源保护的生产经营项目及建设项目,按照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序利用保护区自然资源。
4.5要加强对进入保护区的外来生物监管、检疫,对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危害的要坚决禁止,对已经出现的病虫害危害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防治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防止危害进一步扩散。通过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积极消灭。
引言
本文通过人和其他动植物共同拥有一个家园的角度,从生态平衡被破坏及人类生存坏境的高度,深刻分析加强冶勒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人类和其他动植物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人类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
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遗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生存环境的危机。为此,人们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许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受到人类不同程度的保护,使其与人类和谐相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环境中。但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特别是现代工农业飞速发展,盲目利用自然资源,大面积砍伐森林和延伸农业耕地,严重毁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平衡,使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灭绝边缘。由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保护濒危物种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批准了林业部关于建立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总体规划,于一九九三年设立冶勒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成立以后开展了积极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管理经费不足,保护意识差,对建设和合理利用保护区资源,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着对如何加强建设管理和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作初浅的分析。
1 建立冶勒自然保护区为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利用生态资源创造了条件
冶勒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冶勒自然保护区地处横断山脉中段小相岭南麓,是小相岭大熊猫唯一集中分布区,该区域气候温和,森林植被茂密,为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息繁衍条件。它的建立,对保护大熊猫物种基因的多样性,避免大熊猫在该区域灭绝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的建立也为区域内其它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它们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保护区除保护大熊猫外,还将保护区域内的牛羚、豹、小熊猫、林麝、猕猴、斑羚、金猫、绿尾虹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油麦吊杉、红豆杉、垂枝香柏等珍稀植物。同时还有效地保护了大渡河支流南垭河源头的重要高山水源涵养林,对现有南垭河电站、冶勒水库和梯级电站的蓄水保土,调节大渡河及南垭河流域的气候,稳定发展工农业生产起到重大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热点研究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不仅为研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运用科学区划及有效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保护区中试验区和缓冲区的资源,是保护区获得较高综合效应。务实的态度,发展经济,增强活力,缩小保护与利用的态度,发展经济,增强活力,缩小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把保护管理与持续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促进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尤为重要。
2 冶勒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保护区的现状:保护区曾是古代生物的庇护所,保存了一些比较特殊原始古老种类。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兽类有大熊猫、扭角羚、云豹、豹、雪豹五种。鸟类有绿尾虹雉、金雕、雉鹑、斑尾榛鸡四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黑熊、猕猴、红腹角雉、白腹锦鸡、血雉等28种。属省重点保护动物有豹猫、毛冠鹿、赤狐等9种。此外,区域内还分布有上千种昆虫,确是一个物种资源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保护区管理处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9人。保护区内设机构“综合股”,下设三岔河、石灰窑、拉马街托三个保护护站,负责保护区的巡护监测、日常保护管理等工作。在石灰窑的拉利塔和牛场沟的朱细脚巴分别建有一个监测小屋。
冶勒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以保护为主,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开展主动性保护管理。
自保护区建立以来,开展了很多保护管理工作,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综合科学考察、管理处址建设、巡护监测、林权发证等项工作。管理处主要以巡护检查、林业行政管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主,将资源保护与管理放在首位,下设的综合股、保护站构成了一个保护区的管理体系。
管理处对下设的各机构的管理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各保护站分管相应划定的片区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综合股配合各保护站及相关部门,每年对周边社区进行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和学校的防火、保护意识。案件查处、巡护监测、项目申报及实施等由保护区管理处统一组织实施。
冶勒自然保o区基本工作
2.1 按照国家林业局新制定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安排专人负责指导,并对监测人员的工作进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年终考核。定期按时进行野外监测工作,并完成数据库的输入工作。
2.2 按照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要求完善和落实了管护责任,加强巡山护林,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人员落实到山头地块,近年来未出现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效保护了区域内的森林资源。
2.3 为了把冶勒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搞得更好,提高冶勒自然保护区的整体能力,近年来积极争取到了国际组织的项目资助,所有争取到的项目都实施得非常好,特别是红外相机陷阱监测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在野外用红外相机拍摄到两张赤狐照片,这在四川的红外相机监测中尚属首次,2010年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年11月2日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牛场沟安置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活体野外大熊猫照片。根据专家鉴定,拍摄到的大熊猫为亚成体。继10月份用红外线相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照片之后,冶勒保护区于12月6日再次利用红外线相机在另外一个地方拍摄到了野生大熊猫照片。这次拍摄到的是一只正在独自嘻戏玩耍的大熊猫的连续动作照片,共19张,经专家鉴定,是一只成体大熊猫,该大熊猫与10月份拍摄到的大熊猫不是同一只,在野外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拍摄到野生活体大熊猫照片,这在凉山州大熊猫保护区尚属首次,连续两次拍摄到野生大熊猫照片,表明在冶勒保护区的牛场沟区域大熊猫的分布密度相对其它地方较高。
2.4 2015年冶勒自然保护区争取到省财政建设项目,完成了保护区标桩、标牌建设。
2.5 2016年7月,冶勒自然保护区完成了国家林业局保护司下达的,重点区域大熊猫种群动态监测野外调查,以及数据库录入工作,为今后掌握冶勒野生大熊猫分布现状及动态变化提供了最新信息。
2.6 2016年冶勒自然保护区制定了《保护区巡护监测实施方案》,并协调相关NGO组织,为冶勒自然保护区安装了一套野外视频监控系统,提高保护区的巡护覆盖面和频度,有效管控保护区内人类活动,从而降低保护区内放牧、采集、偷猎等人为干扰,进一步加强该区域栖息地的保护力度。
存在的问题
保护区目前除人员经费由县财政解决外,其余开展工作的经费没有渠道来源,由于经费的紧张不能很好地开展各项工作,严重制约着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同时还存在社区及周边居民扶持跟不上,导致他们利用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对保护区构成严重威胁。
另外,冶勒自然保护区人为破坏比较严重,保护区内放牧、采药、盗伐等现象严重影响保护区的建设。人类对动物栖息繁衍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不断扩展,以及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等因素的影响,动物的栖息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肢解,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导致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形成 数量极小的小种群。如:四川境内的大熊猫,在七十年代至吧十年代中期的十余年中,其栖息地面积和数量均下降50%,栖息地有原来的五大片被割裂成十八小片,形成十八个小种群。其中有一些种群个体数量不足十只,它们的濒危状况已经引起人类的极大关注。
3 加强冶勒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对策及措施
3.1 增强保护意识,保证管理经费,加大管理力度
加强冶勒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首先要提高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保护区的认识,争取社会各方面对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全社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拓展宣讲的领域,丰富宣传内容。
其次要搞好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必须要解决资金问题。加速保护区建设与发展,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的保护区建设,地方和国家应列入计划预算,保证有限资金的投入,切实提高保护管理水平,要扶持周边群众,让周边群众富裕起来,减少保护区的人为破坏。加大社区扶贫工作,让群众得到实惠,使保护区群众充分体会到保护区建设带来的好处,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保护的积极性,主动配合保护区搞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让冶勒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为此,冶勒保护区2008年和2009年已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申请了冶勒乡共120口节柴灶试点项目,并按项目要求全部建设完成。该项目的实施为当地保护森林资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经县能源办实地测试验收,每年可节18万公斤木柴。并且通过试点项目的实施当地社区群众反响极大,通过对传统耗能相比,既节约了资源以节省了劳动力,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家庭的卫生条。冶勒乡全乡共有农户229户,之前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资助下已建成120口节柴灶,没有建的农户由于经济条件太差,自身没有能力修建,但他们都极积要求修建成节柴灶。据调查,全乡都修建节柴灶后,每年可为保护区及其周边节约森林资源近200万公斤,将会有效地保护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因此,现特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申请冶勒乡节柴灶第三期项目35口,该期项目实施后,冶勒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节约更多的薪柴,保护更多的森林。
3.2 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要搞好冶勒自然保护区建设,减少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灭绝的可能性,环境因素很重要,当种群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如空间、隐蔽、食物生境),致死因素的引入(如过多的捕食者),或自然灾害等都必定会对种群构成危害,导致其缩小,对种群来说,这类灾害性因素是不可预计的,无论种群大小,遭遇灾害都受到影响,而对小种群来说,就极可能导致其灭亡。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初期,大熊猫主食的高山箭竹两次大面积开花枯死,造成许多大熊猫因缺食病饿而死亡。局部地区的死亡率达80%,有的小种群已经灭绝就是一例。
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在于如何利用,要合理利用好保护区内的资源,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再生是生物资源的特点。但再生的基础要求保留一定的资源储备,保持“需”与“供”的平衡,是保护与利用生物资源的一条重要原则,要让生物资源持续较高的生产力,就必须让环境能源源不断地得到物质与能量的补偿,只有持续供给生物所必须的营养和空间,才能是生物得到正常地生长,发育和繁衍。否则,生物资源质量就会退化,资源就会枯竭。
第二,生物生长发育的快慢和繁衍数量的多少,除了需与供的平衡关系外,还取决于环境条件质量和生物自身的基础数量,要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就必须保持种群的一定数量和适宜的年龄。
第三、生物生活在有限的空间里,其数量通常在达到一定高密度后死亡增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群体的自我稀疏调节。自然界的生物原始群体的自我稀疏调节不断发生,自生自灭和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的波动。在生物数量相对稳定的阶段合理利用部分资源,是有利于生物群落发展的。把数量多的生物群体转移到其他地区,在把其他地区多的部分生物群体转移过来,用科学的“人为稀疏”来取代生物的“自我稀疏”就可能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港口施工;生态影响;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港口建设陆域征地也会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类型,进而使陆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对工程建设引起的生物资源经济价值进行定量计算,可以为建设单位对其实施的港口、码头等建设项目 (甚至是区域开发活动) 所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补偿与修复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位于长江口地区的上海外高桥港区某期工程为例,阐述港口建设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主要生态影响,着重定量计算潜在的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损失,并提出相应的影响缓解措施。
1 港口施工的生态影响
1.1 对潮间带与近岸水域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的影响
1.1.1 悬浮物浓度增加的影响
施工期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源于港池挖泥、码头工程、引桥工程、引堤工程、闸门墩及防汛钢闸门建设等过程。工程施工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在水体中完成,尤其是在港池疏浚挖泥 (包括疏浚物倾倒至指定海域时)、码头与引桥桩基等工程施工、闸门墩及防汛钢闸门建设以及沟口清淤过程中,会使河床受到扰动、泥沙上浮,令施工范围内的局部水域悬浮物浓度增大,水体浑浊,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1.1.2对潮下带及潮间带底栖生物的影响
港池疏浚挖泥 (包括疏浚物倾倒至指定海域时)、码头与引桥桩基等工程施工、闸门墩及防汛钢闸门建设等均将破坏底栖生物生境,使局部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有所降低。其中,港池疏浚时底泥将受到扰动,底栖生物在疏浚和抛泥过程中可能受到物理损伤,甚至物理性窒息死亡;而疏浚物倾倒区的底栖生物可能因疏浚弃土堆积而被掩埋,导致某些生物生存条件的突然变化而迁移甚至死亡。打桩和闸门墩施工过程中,将造成桩基和墩桩位置底栖生物的直接死亡,且桩基和墩桩周围的底栖生物也可能因打桩活动受到损伤。
1.1.3 含油废污水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船舶等水上设备的含油废水、码头梁板现浇养护废水、船舶上和陆上职工生活污水等若处置不当,易造成废水溢流,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对水生生物如鱼、虾等的运动造成直接影响,降低其生长速度和降低对疫病的抵抗力;妨碍水生生物卵和幼体的正常发育;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的活动路线;使水生生物得不到充足的食物等。因而必须加强管理,防止废水溢流现象发生。
1.2 对陆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建设前,陆域征地范围内涉及的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为住宅用地、农业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绿化用地、水域和其他土地等。陆域清基过程中需要清除耕植土、建、构筑物 (含建筑垃圾)、废弃泥浆、基坑弃土、鱼塘淤泥、河浜淤泥、沟口淤泥、树根等,从而原有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环境将被彻底改变。另外,施工料场、施工营地等占地将控制在工程征地范围内,但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占用部分现有绿化等用地,由于运输车辆的碾压、建筑材料散落后的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导致施工期结束后,植物在短期内无法正常生长。因此,施工料场、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等的设置应合理选址;同时应当注意对原有表层耕植土的收集、对绿化的保护和对弃土(淤泥、建筑垃圾等) 的处置问题。
1.3取弃土及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取弃土活动在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有:破坏临时堆场占地区域的植被,增大水土流失强度;临时堆放弃土将使堆置弃方地块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地表植被消失以及新堆放的弃土如若不做好防护措施,在暴雨时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破坏景观等。
2 生态影响缓解措施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施工过程中,水域疏浚挖泥、打桩等行为,陆域施工场地等的设置,以及取砂抛泥等活动,均可能会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生态影响缓解措施,努力将生态影响减至最小,具体建议如下。
2.1 妥善安排施工时间
尽可能避开渔汛、产卵期与高峰洄游时期,以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长江河口出现的高峰时期;建议将疏浚与水工建筑作业时间安排在 9—12 月进行。若发现施工水体内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活动,应立即避让,并上报当地渔政主管部门和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发现受伤或死亡的野生保护动物,也应立即上报以便及时救治和妥善处理。
2.2 合理选址施工场地
将施工场地、施工营地等选址于工程征地范围内的荒地或劣质土地,远离住宅区与河道等环境敏感目标。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道路。
2.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抓好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加强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增强对施工船只与施工机械的检查,以减少油污水的跑冒滴漏。对溢油事故应有防范措施,并建立事故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2.4 注重绿化保护与建设
妥善保护和移植施工中涉及的树木;通过绿化来对被永久性占用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进行补偿,从而也使对植被和土地结构的影响范围得到控制。
2.5 落实好水土保持工作
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疏浚公司进行疏浚,并在获得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将疏浚所产生的弃土按规定倒入指定的、具备许可证的水域,不得随意弃置。做好综合排水设计;挖方立即运走或回填使用。临时堆放场采取挡护设施。较大土石方工程施工尽量避开雨季;备
有土工布覆盖。尽快落实好植被恢复措施。建立防治水土流失的预案。
2.6积极实施生态补偿与修复
建设单位应划拨经费用于生态补偿与修复。例如,于工程附近水域投放适量当地物种以弥补损失,建议将生态修复人工放流计划与当地渔业部门密切结合,统一实施;或对有关长江口生态系统修复或其他环境保护科研项目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
2.7 持续开展跟踪监测
建立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定期对工程周边区域进行生态监测 (包括潮间带生物、前沿水域水生生物及渔业资源、鸟类资源、水质等),这同时也是对放流的效果进行跟踪监测。若发现水域或陆域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或出现渔业、鸟类资源明显减少的现象,应及时对污染进行治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生态恢复和补偿措施,保护生态系统健康。
3 结语
港口建设活动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一系列环境问题也将接踵而至。而在施工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生态影响缓解措施,对于实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补偿与修复是多年来部分国家与地区为了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而采用的一种环境经济手段,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方面发
挥了较大作用。
[1] 沈国英,施并章. 海洋生态学[M]. 2 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21.
[2] 毛文永.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M]. 修订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312-313.
[3] 王云龙,成永旭,徐兆礼,等. 长江口疏浚土悬沙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和变态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1999,6(5):20-23.
响,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一级公路工程为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为公路
工程的景观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环境公路工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飞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景观风貌造成的影响,对施工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冲击,也引起了多方的关注。特别是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公路工程的施工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极可能是不可逆的。本文通过分析公路施工对景观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景观环境防治措施,为公路工程的景观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以减少公路施工给景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 沿线环境特征
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一级公路工程位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800~1500)m,最高海拔3556m。可利用草场46×103km2,主要为荒漠、半荒漠草原。沙漠面积34×103km2,主要是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为典型的大陆型气候,以风沙大、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为主要特点。年降雨量(80~220)mm,年蒸发量(2900~3300)mm。日照时间3316h,年平均气温7.2℃,无霜期(120~180)天。
本项目在地理区域上属温带荒漠干旱区,由于受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土壤贫瘠、地上地下水源相对缺乏且分布不均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植被具有显著的荒漠区域植被特点,表现为区系贫乏、种类稀少、结构简单、分布稀疏。形成了以旱生、超旱生、盐生和沙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的建群种和优势种。随着气候干旱风沙频繁,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地表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脆弱。土壤盐渍化面积同趋扩大、加重。由于沙漠化面积的逐步扩大,而引发产生的沙尘暴频率和强度越来越高。
3 公路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其主要出现在施工期和营运期。表现为建设工程对土地的占用,工程的开挖对水体、植被等生物环境的影响,以及由车辆行驶噪声、施工机械噪声、汽车尾气、施工营地、工程现场形成的污染对沿线环境和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根据拟建公路的工程、公路沿线地区的生态、噪声、空气等环境特点,对拟建公路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从而确定了严重影响、一般影响和影响较小因素,其结果见表1。
受拟建公路影响的环境因子筛选 表1
工程活动
环境因子 前期
工作 施工期 营运期
自然环境 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
空气质量
噪声
土壤质量
土地利用
地表水
社会环境 工业 + +
农、牧业 +
交通 +
社会经济 + +
公众健康
居民生活质量 +
拆迁
注:明显影响 一般影响 影响较小“+”表示有利影响
3.1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公路工程对植物资源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对植物资源的影响极小。
在道路施工期间,施工方投入大量物资和劳动力,人员较多,活动范围较大,对施工区周围植物资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施工方的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生境的影响,施工机械对动物的干扰,施工中对所经过的滩涂、草地挖方和填方将对两栖和爬行类,特别是对两栖类动物小生境的破坏等。工程建设用地将永久征收一定数量的灌草丛,使资源面积减少。道路施工时取弃土石方、人流和车流进入,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施工过程洒落的水泥,都会对周围植物的生长带来直接影响。该项目区处在荒漠区域,植被结构简单、分布稀疏,大量施工机械,人员的进入,如不加以防范会对已经脆弱的植被结构造成毁灭性的损害。
营运期也可能因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分割会对野生动物产生阻隔影响,主要表现为因生境碎化,可能使个别动物所需的生境面积缩小,或迁移它处,从而导致公路沿线周围环境的动物数量有所减少。
3.2对生态效能和景观风貌的影响
公路建设将使施工区域内草场资源减少,特别对于分布在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这些区域的草场资源可以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防风固沙、降低噪音、改善环境。工程建设一旦开始还会造成一定数量的生物量损失,造成地质结构、地表植被的破坏,工程建设势必会降低施工区域的生态环保效能。
公路工程的实施对景观风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阶段。西北地区公路建设沿线地植被主要以生态脆弱的人工种植林为主,施工期间,路基土石方开挖填筑、取弃土场开挖、施工便道修建及施工过程碾压、附属场地整平和基础的开挖等都将使得原地貌遭受扰动破坏,改变局部地形地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材料堆场、施工营地和运输通道等临时工程在施工期间对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严重影响景观整体性。
3.3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道路施工期间和营运期间都会对项目区及周边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主要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及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工程施工产生扬尘、粉尘等对空气环境造成的影响,该项目区域;运营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及多环芳烃化合物等)会产生大气污染。
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间跨河桥梁施工、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以及建筑材料运输与堆放对水体的影响等;运营期间机动车行驶产生一定量的污染物,公路沿线收费站的洗车废水和生活污,降雨时将随着雨水被冲刷至附近的沟渠,会对沿线水体造成不利影响。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废料、工程土石方废弃物、拆迁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若不妥善处置,不仅会影响景观、污染空气等,还会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4 公路工程景观生态影响防治措施
4.1公路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防治措施
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恢复林缘景观,以减少公路营运对环境的污染。对林区边缘、隧道口和涵洞口采用加密绿化带,并尽可能的扩大绿化面积,以有效的防止灯光和噪音对野生动物不利的影响,并保障行车安全。在野生动物的重点分布区,尽量多设置以方便动物通过和迁徙的构筑物,公路两侧应建有效的保护设施。严格管理措施,限制噪声,减少尾气污染等。加强隧道口、涵洞口和桥下植被的自然景观恢复,以更有利于动物通行。加强对承包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有关法规、野生动植物的简易识别及保护方法。加强施工的生态监理,监督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和行为,防止捕猎和乱砍滥伐,加强动植物检疫和环境监测。
4.2公路工程对生态效能和景观风貌影响的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路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在荒漠化严重区域,开挖回填时应有监理人员现场监督。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取弃土(渣)场进行取弃料作业,不允许乱取土,不允许将工程废渣随处乱排乱放,更不允许排入河中。路基施工和弃土(渣)场施工前,应将占用地的表土层剥离,并在临时用地范围内适当位置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防止雨淋造成养分流失,以便用于后期的绿化和土地复垦。对于坡面工程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防护措施加以防护。凡因公路施工破坏植被而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或造田还耕。在沿线有野生保护动物分布的路段设置禁鸣标志。
4.3公路工程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经常洒水可有效的控制扬尘。运送砂石料的运输车辆,用帆布、盖套等遮盖,以防物料飞扬,沿途撒漏。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站拌方式,拌和站应离居民区和敏感点至少250米,另外拌和站须配备除尘设备。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厂拌方式,其拌和机应配备有除尘设备,拌和厂应离居民区和敏感点不少于1公里。公路中桥梁结构应多采用预制构件。
(2)水污染物防治措施
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应远离地面水,并提供环行排水沟和渗水坑,以防意外溢出污染地面水。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建立临时化粪池进行集中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水体。修建道路排水工程时,应建造临时绕行渠道,以便继续使用灌溉渠和排水沟。有河沟的地方修建桥梁时,应注意避免施工钻桩的水或石渣直接污染水源。
(3)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人员居住场地附近设置临时垃圾集中堆放场地,生活垃圾定期清运至附近垃圾处理场处置。加强施工期现场管理,垃圾及时清理,妥善处置。施工结束后,施工场地应及时平整,清场要彻底,建筑垃圾用于场地回填,不可利用部分与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一起统一收集送附近垃圾处理场处置。营运期在服务区、停车区和收费站等区域设置垃圾收集桶和垃圾收集池收集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别送往临近的城镇现有垃圾处理场处置。
5 结语
在我国西北地区,生态一直比较脆弱,特别是荒漠化严重地区。公路的建设,施工周期长,动用大量重型机械,施工人员众多,对路线区域的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分析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对于工程建设过程认识、控制和保护当地脆弱的环境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郭晋平,周志期,景观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清凉峰;综合保护与开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 清凉峰自然保护现状
清凉峰位于皖浙交界处,它是浙江天目山的主峰,海拔1787.2m,为华东地区仅次于黄山各主峰高度的另一座高峰,在境内与宣城市绩溪县搭界。2011年4月,经国务院审定,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成为安徽省6大自然保护区之一。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18°44′~118°53,北纬30°04′~30°10′,面积7811.2 hm2,境内区域地层古老、地形复杂,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系统保存完整,不仅珍稀动物种类繁多,还有大量具有特殊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的优良珍贵树种,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代表性,是华东地区保存完好的野生物种基因库。区内已调查确定:野生植物1570种、国家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25种、省级珍稀树种23种、野生动物3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1种。
清凉峰因地形复杂,生态环境特殊,林木茂盛,雨水充足,因而不仅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而且黄山松婀娜多姿,棠棣花姹紫嫣红,其怪石也有独特之处。它不像黄山怪石那样从峭壁突兀而起,而是直接从深厚、翠绿的大地上屹立,形象逼真,十分逗趣。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自1982年6月批建以来,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得到了保护,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但由于经费不足,消极管护,周边社区经济落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给保护区的管理造成一定压力,也给保护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绩溪县、歙县与浙江省临安市接壤处,保护区内有绩溪县伏岭镇的永来、逍遥、江南(仅黄茅培自然村)、大障4个行政村、23个村民组以及歙县3阳乡的英川、茬头、上坦、金石、小岫、岭脚等7个行政村、51个村民组。保护区辖及和毗连地区内现有户数421户、1424人、人口密度为18人/km2,绝大部分为农业人口,多居住在保护区范围以外,少数居住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无居民,自然保护区人口全部为汉族。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偏僻,公路交通较为落后,但清凉峰北坡地区原为“徽杭通商”故道,现仍然保存完好。近10多年来,交通条件有所改善,伏岭至逍遥村的简易公路已通车,浙江临安市从颊口有公路通到马啸乡浙川村,距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绩溪管理站仅有2.5km2。清凉峰保护区歙县管理站设址于三阳乡竹铺村(于2006年3月从原站址英川村迁出),位于徽杭老公路旁,距徽杭高速公路三阳道口仅2km。但保护区山场均不通公路,交通极为不便。目前英川村的徐家坞居民点还不通公路,有1条5km的小路通至该居民点。茬头、上坦、金石、小岫、木岭等行政村目前已通简易公路,水泥路面,路况极差。保护区内11个行政村目前通信条件较好,程控电话均已开通,移动信号基本覆盖,部分村网络宽带也已开通。
2 实现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与开发的战略与措施
2.1 突出生态主题,发展生态旅游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转变观念,使保护区管理从消极管护向积极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发森林的非木质资源,发挥森林多重效益,变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资源优势为经济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其孕育于元古代,形成于中生代。清凉峰地形极其复杂,其山体上却具有独特的“中山台地”和峰顶“小平原”, 东北至西北坡地势较为平缓,山体上部多起伏的开阔坡地,并有象野猪塘、鸡寨湾、峰顶北侧等处的一些开阔的“小平原”。中下部沟谷深幽交错、溪流终年不断、瀑布飞泻、云雾缭绕、丛林蔽日、山峰巍峨挺拔,是华东地区最具旅游探险和科学考察价值的原生态景区之一。开发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是安徽省黄山大旅游的重要扩展。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地带,动物类型属古北界和东洋界交叉过渡分布。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珍贵稀有物种繁多,森林群落分布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协调且保持其自身与外界的相对平衡和稳定。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溪水纵横,是浙江省富春江支流沧浪河、钱塘江一级支流昌源河及安徽省练江二级支流登源河的源头。源于清凉峰野猪塘的溪水北流汇集于永来河,向东流入沧浪河,进入富春江;源于石板湾长坪尖的溪水奔泻于逍遥河,经江南第一关后向西流入登源河;源于清凉峰西麓的大障河朝西南流入歙县,汇入新安江。境内河流面窄,河床中多砾石,是典型的山地性河流,坡降大、水流急。由于林木茂密,没有污染,河水清澈见底,水质良好,尤其是山溪河流,水质清澈,常年不断,形成独特而优美的山水风景。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要突出生态主题,强化旅游开发为生态环境永续优化服务的宗旨,同时要追求生态旅游资源的强度展示与产出效益,多留精品、少留遗憾、不铺摊子的指导思想,并具有适度的前瞻性。在实验区景点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发建设生态旅游小区,提供丰富的游览内容,提高清凉峰生态旅游品牌的辐射能力。
2.2 发展周边社区经济,实现社区共管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得到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通过20多年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良性发展。根据规划2007年保护区面积扩大为7811.2 hm2,这将对周边社区居民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保护区必须实行综合保护与开发,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周边社区经济持续发展。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能解决周边社区的就业和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且还能改善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知名度,由此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是任何企业所无法比拟的,是一个巨大的、绿色无污染的生态工厂。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居民要发挥各自优势,实行多种经营,形成优势互补。产业结构调整应立足本地资源,积极拓宽种养殖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行集约经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逐渐增加旅游产业相关联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保护区可以聘请一部分熟悉当地情况、责任心强、有一定的自然保护知识和技能的当地群众任管护人员,这将有利于保护区的巩固和发展。加强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和生态文明意识,创造社区居民全面参与保护区建设的氛围和机制。
3 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3.1 重视环境保护
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遵循保护第一的原则,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必须贯穿保护区建设的全过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保持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应严格保护核心区的自然环境。《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规定:核心区为绝对保护区。核心区保存着完整的原生性森林植被,是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相对集中的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其次,缓冲区实行控制性管理,限制人为活动,实验区实行计划性管理,合理组织经营和生产。项目建设应极其慎重,生态旅游必须严格限制在旅游小区,适度开发,将其对生态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第三,妥善保护保护区环境卫生,做好垃圾处理工作,防止白色污染。
3.2 建立补偿机制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地处偏远地区,周边社区经济比较落后,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农林业,这将会影响到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政府应增加经费投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标准,形成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投资体系。
3.3 加大支持和扶持力度
森林具有公益性,森林的生态功能为全社会所拥有,而不能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林业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在政策导向上,引导周边社区农民转变观念,改变生产方式,向森林非木质资源的利用方向转变,实现资源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跨越,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生产转型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市场信息、项目确立、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提高必要的技术、信息服务。
4 结语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森林优美、生物资源及自然景观丰富,随着人们物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回归自然的现代旅游愿望会越来越强烈,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观光对象,实施综合保护与开发,将会有力促进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动物福利立法;动物法律地位;道德法律化;限度
中图分类号:DF468
文献标识码:A
动物福利立法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其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初,欧洲的一些有识之士就曾提出捍卫动物的法律提案。之后,1822年,“人道的迪克”马丁提出的禁止虐待动物的议案――《马丁法令》终于获得通过。这是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保护动物免受虐待的立法,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动物保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而现在,动物福利立法早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出台了有关反虐待动物的法案,各种动物福利组织也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就连WTO的规则中也写入了动物福利的条款。不过,问题是,为什么要通过法律来保护动物福利呢?是不是要赋予动物以权利?我们又应当如何处理动物福利与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对此,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讨。
一、动物福利立法的实质:动物道德的法律化
卢梭认为,存在着“两个先于理性而存在的原则:一个原则是我们热烈地关切我们的幸福和我们自己的保存;另一个原则是我们在看到任何有感觉的生物,主要是我们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天然的憎恶。我们的精神活动能够使这两个原则相互协调并且配合起来”。这也就是说,人至少有两种情感需要:第一种情感需要是对自我的爱;而另外一种情感需要就是对他人和社会以及对其他有感觉的生物的怜爱等。马斯洛也认为,人的基本需求体系中具有爱与归属的利益需求,而爱则包括对人的爱和对动物等对象的爱。“残酷对待活着的动物,将使人类变得野蛮”,而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待动物的态度,也反映了该国或该民族的文明发展程度。同时,虐待动物的行为也会伤害人们的感情,从而普遍受到社会的谴责和不齿。这就是说,道德关心的不应只是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认为应把道德关怀的客体扩展到动物,认为文明社会的道德也应当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应给予动物福利,仁慈、人道地对待动物,不虐待动物,尽量减少动物不必要的痛苦。
根据《布莱克法律辞典》,“福利”(welfare)是指一种“对经济贫困者提供帮助的社会保障系统”,历史上也称为“贫困救助”。而“动物福利”,一般是指保护动物康乐的外部条件;后来,动物福利观念发展成为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等五项自由原则。福利的本义是给予弱者道义上的帮助,而动物福利的实质是把动物视为弱者,主张人们应把福利救助的对象扩展到动物,把人们的道德关怀延伸到动物。
可见,主张“动物福利”其实就是提倡一种人的“动物道德”情怀,提倡一种善待动物、关怀动物的动物的道德义务。根据道德法律化的原理,动物福利立法的实质即是把这样一种动物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实现动物道德的法律化。具体而言,国家是为了维护事关“动物福利”的人类公共伦理道德等公共利益,通过动物福利立法把维护动物福利的道德义务上升为具有明确指引性和强制执行性的法律义务,强制要求人们普遍遵守,从而实现对动物福利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保护,藉以增进人与动物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并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动物福利立法中动物的法律地位
动物的法律地位本来是一个不具争议性的问题,传统上是把动物当作物对待的,但后来受“动物权理论”和动物福利立法的发展和影响,尤其是自1990年的《德国民法典》《关于动物保护的修正案》第90条a规定“动物不是物。动物应受特别法律的保护,除另有规定外,准用关于物的规定”以来,学界便展开了一场关于动物法律地位的大论战,动物的法律地位似乎从此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就动物福利立法而言,也许有人会生发疑问:规定人对动物的法律义务,从反向的角度看不就是动物对人具有法律权利吗?事实上,早有有学者据此而主张动物具有法律权利,应赋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其实,这是对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误解,是对对称性权利义务关系的泛化。因为,一般情况下,权利与义务之间确实普遍存在着对称性(或对应性)关系,譬如,在债权法律关系中,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反之亦然;但是,这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因为在许多场合下权利和义务并不具有对称性,一方的义务并非就是对方的权利,在公法领域尤其如此。对此,早有经典论断,“法律规范使某人负有对某一别人作一定方式的行为的事实,并不自然就意味着后者有着对前者的这种行为的权利”,而“每一个人使个人有义务对另一个人作一定方式行为的法律规范,并不都授予后者以对前者的法律权利。”
其实,动物福利法对人科加的善待动物的义务是一种非对称的公法性义务,在这里,我们绝不能仅根据人们对动物的这种法律义务,就反过来认为动物就是权利主体。事实上,这种善待动物的义务还是针对特定或不特定的另一方主体的,动物只是作为这两方主体之间的媒介而已。
也就是说,就法律地位而言,动物在本质上仍属于客体物的范畴,只是由于动物作为人类生活上的“伴侣”、工作上的“搭档”、娱乐上的“帮手”等原因而使得人类与动物之间具有了某种伦理和情感上的联系,而法律正是基于对这种公共道德、人道情怀等利益的维护而对人类“利用”与“处置”动物的行为科加了诸多限制性义务。具体来说,动物福利法赋予了动物不同于一般物的“准物”(quasi-property)的法律地位,使得动物的“物格”变弱。当人们对这种具有较低法律物格的动物施加行为时,除了要遵循物权法等法律中关于把动物作为一般物进行利用、交易、处置时的一般性规定之外,还得遵守特别法中关于保护动物的有关规定,即遵守动物福利立法中关于不得虐待动物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当然,诚如学者所言,虽然可以通过、监护等复杂的法律技术,实现动物从客体到主体的转换,但是,笔者认为实在没这个必要。
首先,从本质上看,动物权利运动所主张的动物权利只是一种道德性权利,此时一定存在与之相对应的人对动物的道德义务;但是,道德毕竟不同
于法律,把道德规范上升到法律规范必须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即转换机制的问题。在这里,就是道德法律化的路径问题一选择道德义务的法律化还是道德权利的法律化。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把人对动物的道德义务进行法律化的路径,而不选择动物权利法律化的路径。再者,根据传统法理,权利实质上反映的是以客体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它不仅仅只权利本身,而是一个与义务、责任融为一体的法律概念。一般而言,权利主体必须具有自由意志和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甚至承担责任的能力,而动物是不具有的,故不应把动物作为法律主体。非要把一度作为客体的动物上升为主体,是严重违背传统法理的,要颠覆过来建立一套全新的理论,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并将面临巨大的阻力和风险。
其次,把动物作为与人平等的法律主体,很难解释当人的利益和动物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尤其是人们食用动物、猎捕动物的正当性问题;因为,依法理,既然都是平等的主体,人剥夺动物的生命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如果这样,人们将无所适从,更别说奔向小康社会了。
再次,依法理,把动物设置为主体,就应当在形式上对动物进行平等保护。这样的话,将难以解释动物福利法只保护那些对人具有重要意义的动物(譬如,猫、狗等伴侣动物)的福利,而对另一部分与人的利益不甚密切的动物(譬如,蚊子、蟑螂)则不予保护的问题。
最后,把动物作为法律主体赋予其法律权利并通过监护、来保护动物福利的办法,并非是“独门解药”或最佳办法,甚至其并不比把动物视为具有较低“物格”的“特别物”而通过对人科加特殊的法律义务对之予以保护更为高明和有效,相反应当是更为低效。
更为重要的是,“另立山头”不仅影响法律理论内部的自洽性与严密性,而且还由于得不到法学大家族的认同与支持而有碍于环境法同其他部门法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以致影响尚处于年轻甚至幼稚阶段的环境法学的健康发展。热情诚可贵,但理性价更高。
三、动物福利法律保护的限度及其定位
动物福利立法的实质是把人对动物的道德义务转变为法律义务,那么,是否所有关乎动物福利的道德义务都必须上升为法律义务呢?如果不是的话,哪些道德义务才能上升为法律义务呢?譬如,是否也要把“动物权利论”者所主张的“废除主义”(即废除一切利用动物的行为,笔者注)上升为动物福利立法的规范?这就涉及如何确定动物福利法律保障的限度了,即如何界定保护或保障动物福利应达到的广度和程度。
(一)法律保护动物福利应有限度吗?
“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不管在自己的一生中怀抱什么样的个人或社会理想,追求什么样价值目标,有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是无论如何必须共同遵循的;否则,社会就可能崩溃”。事实上,“……道德中有些领域是位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道德判断影响的。但是,实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仍然是存在的,其目的就在于强化和确使人们遵守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规则”。要注意的是,虽然“法律可使社会有序,可使人获得安全的保障,可使人循规蹈矩,却不能使人过上优良的生活,也不会使人有更高尚的追求,如果无限地用法律的手段来达成道德的美好,无疑等于取消了道德规范的原则性、道德制裁的内在性、道德追求的超越性等真正特性,也就等于取消了道德,最终还会伤害到法律自身”。换句话说,法律虽然具有强制性,但是“法律断无强人为善的力量,而只能消极地禁人为恶”。“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而法律要能被社会信仰,就只能对社会提出最基本的要求。
这就是说,法律应该是最基本的道德,法律要被认同和被信仰,必须是以社会中被普遍认同的道德作为基础而制定的,即只有把基本道德进行法律化而制定的法律才能受到人们的认同、遵守以至信仰。可见,动物福利立法把保护动物福利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也应是有限度的,只有基本的动物道德,义务才应被法律化,要防止泛法律化的倾向。“非人类中心”的伦理学在目前“所追求的高超理想,实际上很难转化为现实,只能表现为一种软弱无力的善良愿望。虽然它对于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水平,减少环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譬如,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及其所投身的动物权利运动所主张的“完全废除商业性的动物农业,完全废除皮毛工业,完全废除科学对动物的利用”的动物道德,显然是一种过高的道德,以这种道德主张为基础的动物福利立法是不现实的,当然不能把它作为动物福利法对全社会的普遍要求。
(二)定位动物福利立法限度的方法
当考虑法律的道德基础问题时,美国学者富勒把道德分为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并提出了如何界分二者的方法:“当我们考虑各种类型的道德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设想出某种刻度或标尺,在这根标尺的最底端是社会生活的一些最显而易见的要求,它向上逐渐延伸到达人类愿望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在这一标尺的某处有一根看不见的指针,它标出义务和美德的分界线――在这里,义务的压力消失,而追求卓越的挑战开始发挥作用。”关于道德问题的所有争论主要也是关于这根指针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的问题。因此,如何确定“这个指针”的位置,即如何科学界定这种“基本的动物道德”的范围,便成为了动物道德法律化的前提性问题。
对于“基本道德”的界定,中外许多学者都曾进行过专门的研究,譬如,英国学者米尔恩认为:行善、敬重生命、公平对待、伙伴关系、社会责任、不受专横干涉、诚实信用、礼貌和儿童福利等9项道德原则为社会本身所必不可少的我国也有学者提出自己的主张,但均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结论。以下,笔者尝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从全新的角度对于有关动物的基本伦理道德的界定问题进行探讨。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们的德性和德行终究要依附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伦理道德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归根结底,道德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关于“利他”和“利己”方面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尺度的定位问题。以此作为基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大致界定基本动物道德的范围,从而也就能科学地对动物福利立法进行定位了。
1、利益关系分析法根据人们在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时,对“利己”、“利他”、“损己”、“损他”的不同态度,我们可以把利益关系分为以下4种基本类型;相应地便可以把有关动物道德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等级,从而据此大致界定“基本动物道德”的范围。
(1)“损他-不利人”型(纯粹损他)这种情况是指人基于某种不良动机,故意从事危害动物而给动物造成某种损害但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甚至反而会带来某种不利后果的行为,如震惊网络的“虐猫事件”,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等。
这些行为主体通常具有伤害动物的主观恶性,是极端不道德的。对此,法律应予追究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坚决予以抵制。显然,此种情形的动物道德属于一种“恶”德,这应是动物福立法坚决打击的对象。
(2)“利人-损他”型这种情况下,行为的主体在实现人的利益的同时却给动物造成了某种损害。不过,对于这种情况,依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两种情形:
第一,“非必要”的“利人-损他”。这是指人在利用动物的时候本可以不伤害或至少可以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却故意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种“利人-损他”型的动物道德也是一种“恶”德,动物福利法应坚决禁止,违法的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必要”的“利人-损他”,或曰“利人-少损他”。这是指当利用动物满足人类的利益需求时,为了使动物的痛苦降到最低,已充分采取了减少动物伤害的措施,以至这种伤害已经降到理性最低的程度。譬如,屠宰动物时,先进行麻醉以尽量不让动物感到痛苦,进行人道屠宰。此种类型的道德要求并不高,一般情况下不难做到,因此,这种道德应列为“基本动物道德”的主要内容,构成动物福利法的道德基础;此种水平的道德义务规范则应成为被法律化的主要对象。
(3)“利人-不损他”型这种道德的水平较前两者有很大提高,其基本要求是,当我们利用动物时,不要给动物带来痛苦与伤害,譬如利用工作动物的时候,不鞭打它而只是吆喝它等。这种类型的道德,其道德要求比“利己-少损他”的道德要求稍高,很多场合做起来也不是很难,因此,应当成为“基本动物道德”而构成动物福利法的道德基础,也成为被法律化的范围。
(4)“利人-利他”型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即动物福利与人的利益基本一致,至少不冲突,这应是动物福利法最期望的情形。譬如,利用动物作伴侣,既“利人”,又“利他”。
(5)“损人-利他”型(纯粹利他)
此种类型的动物道德,要求人为了动物的福利而不惜损害人自身的利益。这可以说是一种“高德”或“美德”了,一般人很难做到。通常,应当普遍遵守的公共道德是不会提出这样的高要求的,动物福利法更不能制定如此高的行为标准。不过,法律上不应禁止此类行为,因为这属于个人的道德自由空间。譬如,法律不可强制要求国民只吃素食而不食肉类,但有人要做“素食主义者”,法律不应反对。
据此,可把上述对待“人的利益”和“动物利益”关系的不同态度用图表示,从而得出动物道德层次图(如图一)。
根据该图可以看出,对于“利人一少损他”(即必要的“利人损他”)、“利人――不损他”以及“利人一利他”三种类型的动物道德,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基本都能做到,因此,可以把这三种类型的动物道德列为基本的动物道德。也就是说,位于图一中E点到B点之间区域的道德可列为基本动物道德,作为被法律化的对象。
2、利益层次分析法上述的利益关系分析法,虽然可以大致判断哪些行为在性质上是否属于基本动物道德的范围,解决人的行为在价值取向上是否符合动物福利的“定性”问题,但不能解决符合动物福利要求之行为的福利尺度问题,即不能解决如何把人的行为定位在“利人-少损他”、“利己-不损他”以及“不损人-利他”各区域的对应“刻度”。对此,我们可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析法,进一步探索界定基本动物道德的具体方法。
对于人的利益的层次性,马克思曾提出“需要体系”的学说,不过,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论影响更为深远。由于利益即是需要的满足,我们可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体系,来构建人的利益层次体系:(1)生存利益;(2)安全利益;(3)归属和爱的利益;(4)受尊重的利益;(5)认知的利益;(6)审美的利益:(7)自我实现的利益。在通常情况下,低层次的利益需求具有优先性和基础性,满足了低层次的利益需求后,人才会产生更高一级的利益需求欲望。同理,我们也可以把动物的利益与需求进行简单的层次划分:(1)生存利益;(2)安全和免受伤害的利益;(3)爱和情感的利益;(4)愉悦的利益。
这样,我们便可以在前述已经界定的基本动物道德范围内,进一步细分道德的层次。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进行“利己”或“损他”的判断,而且还可以对“利己”或“损他”的程度进行判断,譬如,当保持“损人”的水平不变时,行为“利他”的程度越大(指从满足动物的生存利益到满足动物的愉悦利益),则动物美德的水平就越高;同理,如保持“损他”的水平不变,行为“利人”的程度越大(指从满足人的生存利益到满足人的愉悦利益),则动物恶德的程度就越大。譬如,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求”而“麻醉后杀害动物”的行为显然就比为了“满足人的愉悦需求”而“故意杀害动物”的行为的道德境界高,前者更符合动物福利保护的精神。
(三)定位动物福利立法限度的准则
动物福利立法在处理人和动物的关系,确定动物福利保护的限度时,至少应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被保护的动物的范围以及动物福利被保护的程度。
首先,须确定被动物福利立法保护的“动物”的范围,即确定“利他”和“损他”的“他”的范围。换句话说,是否保护所有的动物?笔者认为,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人们的道德关怀只能有限地扩展到一部分动物,人们只能通过立法保护一部分动物的福利。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保护所有的动物,而只能保护那些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动物。依国际惯例,主要是陪伴动物、重要的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工作动物、经济动物和娱乐动物等,而对于其他不怎么重要的动物,譬如蚊子、蟑螂等则一般不予保护。事实上,各国的动物福利法也总是根据动物的具体特质和作用而从中选择一定范围的动物作为保护对象的,而其他动物则没被列入动物福利立法的保护范围。譬如,英国2006年的《动物福利法》中“受保护的动物”就专指“那些在英伦群岛常见的驯化动物;人永久或暂时控制下的动物;非野生状态的动物。”
其次,须确定动物“福利”的保护广度与深度。也就是说,动物福利法应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尤其是当动物和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时候人们可以或应该如何行动?譬如,是否须禁止一切利用动物的行为呢?当然,依照“利益关系分析法”和“利益层次分析法”所构建的动物道德层次分布图虽然能够大致确定基本动物道德的范围,并可以判断何种行为的动物道德水平更高,但是这种方法终究太过于抽象,在实践中不易操作,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更为科学的方法。对于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保尔・泰勒曾提出5项优先原则,如果把这些原则进行法律化改造,再结合上述两种界定方法的基本要求,我们就可以设计出一套定位动物福利立法限度的较为具体的法律原则体系。
1、自卫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当动物对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伤害或构成威胁时,人完全可以出于自卫而反击这些动物,就算造成动物伤亡也不违
法。譬如,当野生保护动物袭击人们而造成对人的生命的威胁时,法律是允许人们采取自卫行动而把动物杀害的。
2、对称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当人的非基本需要与动物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时,我们必须先尊重后者。一般而言,除人的生存利益和安全利益之外,其他利益需要在价值的位阶上应让位于所保护的动物的生存利益和安全利益。譬如,捕杀濒危野生动物出卖其肉骨或毛皮以获取金钱的行为,或为了娱乐和刺激而对动物活体剥皮的行为,或为了赢取超额利润而在宰杀动物之前对动物大量灌水的行为,都是违反基本道德的,应受到动物福利法的制裁。
3、最少损害原则这一原则的内涵是:(1)当人的基本需要和动物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的时候,人可以出于保护人身或财产的需要而伤害动物,但伤害应尽可能的少。譬如,当老虎袭击人身时,出于保护自己生命的目的,人可以对老虎采取自卫措施,但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只要能做到使老虎不会伤害自己即可,不到紧急的时候不应杀死老虎。(2)当人的非基本需要和动物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的时候,并且人们又不愿放弃对这类非基本需要的追求时,人们对动物的损害或伤害也应该降低到最低限度。譬如,当需要利用动物做实验时,应在实验前对动物注射麻药以减少其痛苦。
4、分配正义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当人的基本需要和动物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而动物对人的生命和健康并不构成威胁的时候,人们应该公平地分配地球上的资源,使人和动物的生命延续都能得到保障。譬如,我国中草药中原有虎骨一味,自古以来为我国的救死扶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后来,东北虎和华南虎处于濒临灭绝的危机之中,并已成为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虎类,我国早在1998年就明确作出了取消利用虎骨而使用其他替代品的规定。这一措施保证了老虎也能公平地分配到资源,从而使老虎和人的延续都得到保障。
5、补偿正义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如果前面的最少伤害原则或分配正义原则没能贯彻和实施,那么,对动物的补偿便成为必要。“补偿正义原则”要求人们恢复人与动物之间的正义,给予动物以与其造成的伤害大致相等的补偿,以维护生态系统和生命共同体的健康、完整和持续,保障人类的长远利益。简言之,对于那些被人类过度捕杀,或由于人类过度侵占其栖息地而导致濒危的动物物种,人类负有挽救和补偿的义务。譬如,利用生命技术对熊猫进行人工繁殖以增加熊猫的数量,或设立动物自然保护区等。
结语
保护动物福利的观念是人类文明发展进化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它对应的是一种新型的道德,即动物道德。从此,人类的道德超越了人与人的关系,而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了具有生命的动物,这种道德要求人们应当善待动物、关爱动物、不虐待动物,尽量减少对动物造成的痛苦。动物福利立法的实质和任务就是把这样一种善待动物的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规范;但是,动物福利立法并不是要赋予动物法律权利和主体地位,在法律地位上看动物仍属于客体的范畴,它只是一种物格比普通物弱的准物而已。动物福利立法只是要求人们在追求和实现人的利益而利用动物的同时,要尽力兼顾动物的福利,不要对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人类立法史上,动物福利立法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但需注意的是,人类对动物的利用和动物的福利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我们绝不能片面、绝对地夸大动物福利,而动物福利立法也不应规定“完全废除把动物应用于科学研究的传统习俗;完全取消商业性的动物饲养业;完全禁止商业性的和娱乐性的打猎和捕兽行为。”
参考文献:
[1]常纪文,动物福利法――中国与欧盟之比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7-23。
[2]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61。
[3]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3版[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7。
[4]梁治平,身份社会与伦理法律[J],读书,1986,(3):12。
[5]蔡守秋,环境政策法律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24。
[6]Bryan A,Garner,Black’s Law Dictionary(8th ed,)[M],Tomson West,2004:1625。
[7]Mike Radford,Animal Welfare Law in Britai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266―267。
[8]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法学评论,1998,(2):34-37。
[9]加里・L弗兰西恩,动物权利导论――孩子与狗之间[M],张守东,刘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社,2005:260-284。
[10]高利红,动物的法律地位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240-245。
[11]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87,89。
[12]Colin Kreuziger,Dismemberring the Meat IndustryPiece by Piece:The Value of Federalism to Farm Animals[J],Summer,23 Law&Ineq,2005:363。
[13]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26-529。
[14]吕忠梅,环境资源法论丛:第6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卷首语,2。
[15]何怀宏,底线伦理[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28。
[16]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99。
[17]傅小青,试析道德法律化的限度[J],理论导刊,2004,(6):53。
[18]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15。
[19]哈罗德・伯尔曼,[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增订版译者前言,法律与宗教。
[20]李艳芳,对“人与自然关系法律调整”的质疑――兼论环境法调整对象[EB/OL]。(2003―12―29)[2008-02-29],http://省略/article/de―fault.asp?id=13851。
[21]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
[22]A.J.M.米尔恩.人的权利和人的多样性[M]。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57。
[23]程旭,李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及其价值定位[J],广西社会科学,2002,(1):135。
[24]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