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范文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口腔保健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

第1篇:幼儿口腔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 幼儿园;体检;营养;生长发育状况

为探讨西乡街道幼儿园儿童的营养现状及变化规律,将2005—2009年幼儿园体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掌握集体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保证幼儿园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每年3~5月份对西乡街道所管辖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的常规体检结果及儿童系统管理工作报表,包括体重、身高、血常规、龋齿、视力筛查等。所有检查项目均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化仪器进行检查。

1.2 方法和诊断标准 体重、身高的评价均参照《WHO标准0~7岁儿童体重和身高参考值及评价标准》[1],其中体重、身高中位数即达均值:X-1s≤W∕A≤X+1s、 X-1s≤H∕A ≤X+1s;体重低下:W∕A﹤X -2s;发育迟缓:H∕A﹤X -2s;肥胖:W∕H﹥X +2s;消瘦:W∕H﹤X -2s;贫血:Hb﹤110g∕L;龋齿:按全国牙防组制定的诊断标准;视力筛查:采用美国Suresight筛选仪激光采集自动读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体重、身高达标情况 体重、身高达均值人数占总体检人数的百分比,体重、身高达均值率自2005年的62.4%、59.6%上升到2009年的76.8%、74.3%,与国内其他文献一致[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2.2 营养性疾病检出情况 体重低下、发育迟缓、消瘦发病率逐年下降,自2005年的2.07%、2.84%、2.15%下降到2009年的1.17%、1.52%、0.9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3 龋齿、视力筛查检出情况 2005—2009年资料显示,在园儿童的龋齿发生率均在32.4%左右,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2~6岁儿童群体屈光筛查,屈光异常率为15.98%左右,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2],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表1 2005—2009年西乡街道幼儿园儿童体重、身高达标情况表2 2005—2009年西乡街道幼儿园儿童营养性疾病检出情况

3 讨论

3.1 幼儿园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逐年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加强管理及保健人员的配备,每年对幼儿园保健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加强培训,各幼儿园均提供每日二餐一点或二餐二点的伙食,全部开展了膳食营养分析,并做到先算后食,从各方面保证了儿童的营养摄入,使集体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有小部分私立幼儿园,因为办园规模较小,师资力量薄弱,同时存在克扣儿童伙食费的现象,使部分幼儿园存在儿童膳食营养供给的不足,制约了幼儿园集体儿童的生长发育。

3.2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贫血患儿逐年下降而肥胖儿逐年升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儿童保健工作的全面开展,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和贫血的患病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本街道的贫血率仍较高,可能与膳食的搭配、均衡的营养及与儿童的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同时,肥胖儿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现在有部分的家长陷入一个误区,片面强调营养和过度喂养,同时户外活动少、过度保护以及不良的饮食行为,导致肥胖儿的数量不断增长。

3.3 屈光异常检出率和龋齿患病率居高不下 儿童视力异常可能与儿童不良的用眼习惯、父母对眼保健知识的缺乏以及托幼机构对眼保健工作重视不够有关;而且视力异常主要由远视、散光构成屈光不正主要类型,先天性、儿童早期的远视或散光,于发育期间未经矫治,易形成弱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眼屈光由远视向正视变化,远视的患病率逐年减少,近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有学者认为我国单纯性近视人数不断增多与现代文明发展,多媒体的高速发展,视觉负担加重有关,与视觉环境不佳有关,甚至与饮食有关[2]。因此,应抓住学龄前这段时间,对弱视患儿实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应加强幼儿园视觉环境的改良及儿童膳食的合理搭配,从而减少视力障碍的发生。儿童龋齿与儿童喜食含糖食物和父母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缺乏、不注重口腔卫生以及托幼机构对口腔保健工作重视不够有关,未能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氟化防龋工作。因此,应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注重口腔卫生的保健,普及氟化防龋的保健效果。

3.4 幼儿园保健状况有待改进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质量直接影响着集体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提高保健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提供儿童均衡的膳食营养,加强儿童的体格锻炼,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卫生保健知识,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2篇:幼儿口腔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健康教育方式 口腔卫生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227-0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文化里幼儿园由家长填写完整合格调查问卷的幼儿220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1.2 研究方法:自设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①一般资料包括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 ②家长及孩子口腔卫生习惯、刷牙起始时间、刷牙次数、刷牙方法、刷牙时间 ③相关口腔保健知识:幼儿龋危害、幼儿龋预防方法、口腔保健知识获取渠道等。

1.2.2 健康教育前后分别作菌斑指数检查并做记录:根据Quigley和Hein(1962年)提出,并由Turesky改良的牙菌斑指数记分标准记分,所有检查全部由同一位检查者完成。

0=牙面无菌斑;1=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2=牙颈部连续薄带状菌斑,宽度不超过1mm;3=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但在牙面1/3以下;4=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牙面1/3,但不超过2/3;5=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或2/3以上。

菌斑显示法所用染色剂主要成分为酚红、乙醇和水。

牙周病流行病调查中每位受试者均检查6个指定牙齿(即16、11、26、36、31、46),每个牙的记分为4个牙面记分平均值,每个人的记分为6个受检牙记分平均值,其为衡量口腔卫生状况指标。

1.2.3 干预措施及资料收集方法:①对220名幼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牙菌斑指数检查(世界卫生组织牙周病流行性调查标准)记录菌斑指数,瞩其刷牙后再次进行牙菌斑指数检查并记录,全部调查工作由同一检查者完成,期间无一人退出。

1.3 统计学处理:将口腔健康教育前后所得到的数据做t检验、x2检验。

2 结果

一般情况:家长年龄:25-35岁;母亲161人,父亲59人;国企职员125人,私企49人,自由职业46人;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以上63人,大专74人,中专以下83人,他们所受教育不同,家长口腔卫生习惯、口腔保健意识各异,随之幼儿口腔卫生状况出现显著差异。

2.2 健康教育前后牙菌斑指数比较:

3 讨论

3.1 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具有重要意义:控制菌斑可以减少和预防口腔疾病,正确有效的刷牙是控制菌斑与消除软垢的最佳方法,刷牙给予牙周组织适当的接触刺激,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粘膜上皮角化程度.增加牙周组织抵抗力[1],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牙龈上皮薄、角化差,受细菌感染后易发生炎症[2]。

3.2 学龄前儿童更需要保持口腔卫生:学龄前儿童所进食物精细,粘稠性强,含糖量高,易于发酵产酸;加之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长,唾液分泌少,自洁作用差,牙齿钙化程度低,龋齿发病率为71.97%,87.73%儿童有不同程度睡前进食不良习惯。

3.3 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提高有赖于家长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调查发现保健牙刷知晓率只有29.09%,家长为孩子所带牙刷合格率只有23.19%,存在刷头过大、刷毛过软、刷毛过尖等误区:只有15.90%家长知道自孩子出牙起开始刷牙。

3.4 应加强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宣教:我科口腔医师每半年到甲级幼儿园做一次免费口腔检查,调查结果显示幼儿龋齿发病率为72.66%,而就诊率只有13.38%,说明广大家长对乳牙龋认识程度不够。

4 结论

健康教育涉及到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应采取直观化、形象化、多样化、具体化、反复强化等措施,另一方面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及幼儿园老师的配合及监督,加强城市贫困家庭及进城务工家庭幼儿口腔保健[3],但他们绝大部分没有任何社会医疗保证,卫生保健完全靠自费[4]。建议政府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增加一些城市贫困家庭及进城务工农民家庭社会福利项目。

参考文献

[1]卞金有 预防口腔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177-178

[2] 石四箴 儿童口腔医学 人民卫生教育出版社,2003,12(2)130

[3] 沈家平,朱维建,孙志达,等。江苏省居民口腔健康行为调查 [J] 口腔医学研究,2006,22(5):549-551

[4] 袁菁华,卫生公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公共政策选择 [J] 卫生经济研究,2004,20(6):13-16

第3篇:幼儿口腔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 婴幼儿;口腔健康;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 R78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b)-0066-04

Analysis and intervention of oral health status of infants in community

SHAO Ruoheng GUAN Fei WANG Mengxing ZHAO Liping LI Yuehua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hildren's Hospital, Capital Institute of Pediatrics, Beijing 100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ral health status of infants in community, and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method. Methods 503 cases of infants in Wannianhuacheng Community of Fengtai District in Beijing City from February 2013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ir individual oral health records including dental conditions, oral mucosa and the related soft tissue structure, teeth, feeding habits, oral habits were established. The guidance of family related knowledge was carried out, and diagnosed the disease in early stage. All infa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5 to 2 years. 502 cases of children in same age as the infants of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in kindergarten, who didn't have oral health records. The infant or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of parents, the caries rate and DMFT and bad oral habi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infant or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of par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10%(382/502), which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76.93% (387/50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fil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nfant or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of par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elevated to 86.08% (433/503), which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1.71% (361/50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erms of oral diseas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the caries rate and DMFT in infa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0,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After fil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aries rate was 43.03% (216/502) and DMFT was 0.98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30.02% (151/503) and 0.62 respectively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caries rate and DMFT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In field of bad oral habits,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rate of bad oral habi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17.10% (86/503),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32.07% (161/502), the rate of bad oral habi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Establishing the oral health records to manage the oral health status of infant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ral diseases in infant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oral health status, which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fants; Oral health; Records management

WHO对109个国家12岁儿童牙齿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当今世界儿童的牙齿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建议各国制订和推广有效的预防政策和方案。我国近年来对婴幼儿口腔疾病的相关因素和疾病的早期干预多有研究,得出口腔健康早期干预是一项重要措施[1]。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大众对婴幼儿口腔保健认知程度不高,甚至一些非口腔专业的其他领域医护人员对儿童口腔相关疾病的预防、健康习惯的养成、儿童口腔患病后病情M展对相关生长发育的影响既缺乏概念也不够重视[2]。因此,加强对婴幼儿口腔健康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尝试采用对婴幼儿建立口腔健康档案的模式介入儿童的口腔保健,旨在为提高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提供研究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北京市丰台区万年花城社区的婴幼儿503名作为干预组,男254名,女249名;胎龄38~42周,平均(39.51±5.19)周;出生时体重为2285~3852 g,平均(3075.16±954.61)g。干预组婴幼儿6月龄~1岁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通过1.5~2年的追踪后,干预组婴幼儿平均年龄(2.71±0.42)岁。选取同社区同年龄入幼儿园的未建立档案儿童502名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83±0.57)岁;男256名,女246名;出生时胎龄36~41周,平均(38.47±5.22)周;出生时体重为2300~4017 g,平均(3015.13±973.64)g。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分布、胎龄及出生时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避免了由于早产、肥胖等原因对后期实验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出生时口腔健康状况良好;②无先天传染性疾病;③无先天性认知障碍等精神疾病。排除标准:①追踪期间失访者;②先天性兔唇婴儿;③家长有认知障碍难以配合者。

1.2 方法

1.2.1 干预情况 在干预组婴幼儿6月龄~1岁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包括牙体情况、口腔黏膜及相关软组织结构、牙齿咬合、喂养习惯、口腔不良习惯(吮手指、吐舌头、舌舔牙等)等个体化资料,以及婴幼儿口腔清洁开始时间、方式、工具的使用和频率,婴幼儿父母的自我饮食习惯、口腔清洁情况、口腔就医和保健等情况。并在社区开展针对家长、社区医生、幼儿园保健医的口腔公益保健宣教。建立档案时,包括针对婴幼儿展开的口腔检查以及针对家长展开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个人特征、健康知识、家庭环境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相关知识指导,进行早期疾病诊断。通过1.5~2年的追踪,期间根据幼儿口腔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对所建立的档案进行追踪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干预方式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

1.2.2 婴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问卷 包括以下问题[3]:①龋齿是由于细菌利用糖产酸腐蚀牙齿而引起的吗?②小头软毛刷是适合儿童使用的保健牙刷吗?③幼儿应使用儿童牙膏吗?④患了龋齿的乳牙是否及时到医院补?⑤最容易引起龋齿的坏习惯是睡前吃零食吗?⑥少吃含糖粘性食品是预防龋齿的好习惯吗?⑦龋齿对身体最重要的危害是引起心、肾等全身性疾病吗?⑧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的口腔保健措施之一吗?⑨每次刷牙的时间是否少于3分钟?⑩竖刷法是正确的刷牙方法吗?

1.3 观察指标

检查两组婴幼儿干预前后的相关牙体疾病(包括患龋率、龋均等)和口腔不良习惯等指标,讨论建立婴幼儿口腔档案的积极意义。以WHO推荐的龋齿诊断标准[4]作为本研究的龋齿检查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婴幼儿的患龋率及龋均比较

在口腔疾病方面,在研究初期两组婴幼儿的患龋率、龋均数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的患龋率、龋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婴幼儿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口腔不良习惯方面,干预前,两组婴幼儿的口腔不良习惯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进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口腔不良习惯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专业儿科医生严重缺乏,儿科口腔医生比儿童比例更是严重不足[5-7]。大部分专业儿科医生已经超负荷应付门诊中疾病的治疗,无暇在有限的工作时间中去大力开展预防,使得不预防患病率高成为恶性循环。本研究尝试由专业儿科口腔医生协助社区基层口腔医生以家庭儿童口腔医生的模式介入儿童的口腔保健,建立涵盖口腔行为习惯和疾病家族史、现有口腔详细检查以及检查后有针对性的保健指导乃至必要治疗的内容全面的口腔档案,除了对于常见龋病的防控,还可以及时发现和终止婴幼儿早期口腔不良行为习惯,有效避免或减轻相关颌面部发育畸形的程度,并通过对干预组婴幼儿进行建立涵盖口腔行为习惯、家庭各种因素等内容全面的口腔档案,有效降低了婴幼儿的患龋率与龋均,改善了婴幼儿的口腔行为习惯,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的患龋率以及龋均的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有力证明了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护理对其口腔健康的重要意义。由此,将婴幼儿口腔健康早期干预推广的呼声一直不断。由于我国儿科口腔医生的严重不足,同时儿科牙医忙于应付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且基层社区口腔医生的儿科口腔保健知识和儿科口腔疾病辨别诊断能力较弱,导致婴幼儿口腔牙病早期无法得到有效干预,进一步出现儿童的重度龋病导致颌面部蜂窝织炎、乳牙早失乃至牙合咬合紊乱恒牙异位萌出等一系列发育异常[8-10]。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在研究初期对婴幼儿家长进行的口腔公益保健宣教,有效提高了家长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指导的情况下,家长自身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婴幼儿口腔健康的日常护理,对婴幼儿的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还表明,在干预1年后,对照组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增反降,这说明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其口腔健康的关注度有所下降。研究表明,在婴幼儿的生长过程中,家长对婴幼儿给予稳定的关心,可明显改善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11-13]。

通过2年左右试点社区人群的档案建立和规范,完善了档案建立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培训基层社区口腔医生儿童口腔常见多发疾病诊治方法和预防保健知识,使大多数婴幼儿口腔疾病可以在常规社区体检中被及时发现、干预和治疗,综合统计后得到有效降低龋病及不良生活和喂养习惯导致的颌面部发育异常的比例和治疗费用,为婴幼儿档案建立加入基层婴幼儿常规保健项目打下基础,预期计划的完成情况较好。但研究过程中也出F了一些问题,例如建立档案人群的选择和长期随访的依从性难以保证,或者对建档内容的规范性和健康指导的准确性保证落实情况等,因此在今后的在实际操作时,应着重注意以上问题,将建档管理的效用最大化。反观目前的儿保门诊,针对婴幼儿的口腔方面只局限于对乳牙的萌出情况,缺少更为细致、具体的检查内容和教育内容[14-16]。且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政府部门对4~18周岁人群进行的口腔健康普查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与人力,但对新生儿的投入较少[17-18]。且一旦口腔出现疾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本医疗的治疗定价较低,尤其儿童的很多手工操作相关治疗费用仅为成人的一半[19-20]。因此,如果能在早期就开展对婴幼儿口腔健康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将婴幼儿的口腔保健工作前移,不仅可以节约政府在较大年龄儿童的口腔疾病治疗中的费用支出,还可以有效控制其患龋率,对保证婴幼儿的口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建立档案管理的方式可以明显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改善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采方.对牙周病和龋齿患病率的思考――如何解读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5):257-259.

[2] 冯惠芬,钟春仪,巢枫榕,等.从化市小学生口腔健康观念知晓率的性别差异[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2):246-249.

[3] 侯庆中,刘寿桃,何静,等.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7):658-659.

[4] 王伟健,王左敏,俞艳平,等.WHO两种龋病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1):46-47.

[5] 顾育盈,孙嵩,李莉,等.幼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 19(19):174-175.

[6] 蒋宝凤,蔡蔚,张莲华,等.婴幼儿口腔健康3年干预模式与效果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23-1524.

[7] 姚林洁,林非欧.婴幼儿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31-3632.

[8] 曹轶婷,祝策,徐玮,等.上海市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5,24(3):345-350.

[9] 陈周焕,刘建国,张剑,等.婴幼儿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4):11729-11732.

[10] 王国珍,罗云纲,魏洪涛,等.儿童龋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545-1548.

[11] 李何,曾晓娟,李秋忠,等.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2):309-311.

[12] 严黎吉.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9):232-233.

[13] 钟俊华,曾念彬.家长口腔健康素养在学生牙病防治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4,26(9):1204-1206.

[14] 曹骏瑶,叶玮.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在临床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31(8):507-509.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3,14(4):251-256.

[16] 蔡楠,王桂茹,侯丹丹,等.小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及口腔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6, 31(9):2002-2004.

[17] 阿依努尔・阿不都热衣木,赵今.婴幼儿龋病预防方法研究回顾[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2):74-76.

[18] 梁翠媚,赵霞桂,容林惠,等.江门市区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8):761-762.

[19] 辜双娇,林居红,王孟宏,等.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4):378-381.

第4篇:幼儿口腔保健知识范文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有哪些?经过这次活动的宣传,同学们清楚了自己的口腔存在的问题,使他们丰富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更会引起他们的重视。共同阅读9.20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最新精选【5篇】,请您阅读!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120__年9月20日是第__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

口腔疾病是与人的生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着人一生的健康。我院以"爱牙日"为契机,结合宣传主题,进行了精心准备,给各村及学校下发宣传通知,让他们面向当地居民开展了宣传,在提高他们自身口腔保健能力的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口腔保健问题。另一方面,针对适龄学生,联合中、小学同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引起了我乡中、小学生极大的`兴趣。

宣传日当天集中开展了爱牙日宣传活动,通过健康讲座、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材料、进行免费咨询、借助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这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乡广大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识,帮助我们养成了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提高了学校师生的健康行为能力,有力保护了广大师生的牙齿健康,提高了我们的健康水平。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2在9月20日全国第__个"爱牙日"到来之际,为增强幼儿的护牙意识,丰富幼儿的爱牙知识,幼儿园开展了"爱牙护牙"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向大班的小朋友们介绍爱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不被蛀牙等,鼓励大家争做一个口腔健康的孩子。

幼儿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家长志愿者、教师志愿者和小小科学博士娃们,还邀请了牙防所的牙医们共同参与本次的"爱牙日"宣传活动。牙医们认真为孩子检查牙齿健康状况,给予专业指导。幼儿科学博士蛙为家长及幼儿发放爱牙宣传资料。志愿者教师与志愿者家长教幼儿朗朗上口的.刷牙歌,示范正确刷牙的方法,引导幼儿早晚正确刷牙,鼓励大家争做一个口腔健康的孩子。科学博士蛙项目组还利用版面,介绍爱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不被蛀牙等好方法,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本次活动受到家长及幼儿的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我们希望孩子们人人都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绽放健康和美丽的笑容。

各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喜爱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儿歌《我爱刷牙》、健康活动《小熊拔牙》、综合活动《我的牙齿》、律动《刷牙歌》等等。这些操作性,互动性较强的主题活动收到了很好的宣教效果,使孩子们懂得了更多关于口腔和牙齿的知识,掌握了正确的护牙方法。

此次"爱牙日"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受到了小朋友和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同时也为营造全社会关注儿童口腔健康的良好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3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抓住这个教育的契机,__幼儿园大班级于9月20日在本园保健医生的组织下开展一节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我爱我的牙齿》。

首先,在大班级组长LALA老师、中班组BOBO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边唱边跳地以一首《刷牙歌》拉开序幕。保健医生通过讲解老虎拔牙这个有趣的故事让小朋友们认识牙齿的重要性;通过图片认识蛀牙,了解产生龋齿的原因及危害;通过视频学习保护牙齿的常识,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在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这个环节时,小朋友的互动性很强,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整个活动充满了生活化和生动,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

口腔保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每个人都希望自已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而关健在于从小打好良好的基础。通过此次课程,相信凤凰幼儿园的每一位小朋友都会用正确的方法来保护自已的牙齿,并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4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特别准备了龋齿防治的知识宣传展板、广播宣传材料,以及有关龋齿防治知识的'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患有龋病以及牙列不齐,这其中许多都是由于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所引起的,由此可见本次活动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通过我们的讲解使学生们知道了日常生活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通过本次活动使许多学生走出了对龋齿的不了解,不认识,不重视的误区,使大家了解到龋齿的防治应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及重视。总之,本学期宣传力度大大增加,学校领导也对本项工作给予重视,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学生本人及老师也很配合,这为龋齿的防治工作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59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定期口腔检查远离口腔疾病”,为了让孩子从现在开始树立口腔保健的正确意识,养成口腔清洁的好习惯,争做“无龋好儿童”,连日来,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医护人员先后走进多家幼儿园开展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义诊活动。

近年来,区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通过每年到幼儿园查体调查发现,文登幼儿龋齿发病率在67.4%左右。在本次义务活动中,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工作人员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讲解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相关知识。同时医务人员还给幼儿园小朋友进行免费口腔氟化泡沫防龋治疗,普及科学正确刷牙方法。此次活动,提高了家长和老师重视幼儿的牙齿保护的意识,并让他们了解换牙、防止蛀牙的基本知识,让幼儿学会正确刷牙,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工作人员表示,今后,区妇幼保健院将继续关注文登儿童口腔健康情况,积极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

第5篇:幼儿口腔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患龋率; 回顾性分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49

龋齿是儿童时期常见多发病之一,龋病的继发感染还可以形成病灶引起全身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心理造成不良影响[1-2]。为了解本院辖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以便更有效地开展龋齿防治工作,特对本辖区学龄前儿童2008-2012年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08-2012年每年5~6月对本院管辖的13所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1.2 方法 以“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为诊断标准,由同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儿保医师在室外自然光下,采用坐位或站立位,依靠视诊进行龋齿患病情况检查。另一位儿保医师专职登记,并按个人体检表上注明的本地户口和外地户口及年龄分组统计。

1.3 诊断标准 按国家龋齿统一标准规定,凡乳牙龋、失、龋补均做龋齿统计(正常乳牙脱落除外)[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总体情况 2008-2012年共调查14 660人次,患龋8370人次,平均患龋率为57.09%,其中2008-2012年患龋率分别为38.87%、56.35%、57.86%、58.56%、69.71%,呈逐年上升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2.46,P

2.2 本地和外地儿童的患龋率比较 本地和外地儿童的平均患龋率分别为45.13%和74.24%,外地儿童的患龋率明显高于本地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1.77,P

2.3 不同年龄组儿童患龋率情况 5年间3岁组患龋率平均为46.27%,4岁组患龋率平均为56.44%,5岁组患龋率平均为64.27%,6岁组患龋率平均为72.68%,3~6岁儿童的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57,P

表1 2008-2012年本辖区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

年份 受检人数(例)

患龋人数(例)

患龋率(%)

本地 外地 合计 本地 外地 合计 本地 外地 合计

2008 1653 709 2362 637 281 918 38.54 39.63 38.87

2009 1723 1152 2875 746 874 1620 43.30 75.87 56.35

2010 1755 1325 3080 776 1006 1782 44.21 75.92 57.86

2011 1839 1496 3335 816 1137 1953 44.37 76.00 58.56

2012 1665 1343 3008 922 1175 2097 55.38 87.49 69.71

合计 8635 6025 14 660 3897 4473 8370 45.13 74.24 57.09

表2 2008-2012年本辖区学龄前儿童不同年龄组患龋情况

年份 3岁组

4岁组

5岁组

6岁组

检查人数(例) 患龋率(%) 检查人数(例) 患龋率(%) 检查人数(例) 患龋率(%) 检查人数(例) 患龋率(%)

2008 945 29.10 846 39.95 398 50.00 173 61.27

2009 887 43.63 958 55.64 721 66.85 309 70.55

2010 1005 47.26 1048 58.68 666 65.77 361 70.36

2011 960 53.23 992 57.76 1058 59.92 325 72.31

2012 742 60.92 929 68.35 854 72.96 483 80.12

合计 4539 46.27 4773 56.44 3697 64.27 1651 72.68

3 讨论

龋齿是人群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4],儿童发病率极高。儿童患龋齿以后不仅引起疼痛,而且影响食欲、咀嚼和消化功能,从而影响生长发育[5],因此家长和社会应当重视儿童的牙齿健康。

3.1 学龄前儿童患龋趋势 本次调查学龄前儿童2008-2012年平均患龋率为57.09%,与姚应水、金岳龙等[6]所调查的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为51.72%相比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提示本辖区的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较为严重,这与很多家长对儿童龋齿危害性的认识不足有关,因此必须要加强儿童口腔保健宣传预防工作。

3.2 本地和外地学龄前儿童患龋差异 调查发现外地学龄前儿童的平均患龋率达74.24%,明显高于本地学龄前儿童45.13%的平均患龋率。分析原因一方面是本市随着近几年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迅速发展,流动人口急剧增多,流动儿童的医疗保健相对市区儿童差,很多流动性儿童不能享受正常的公共卫生服务而受到龋齿的危害;另一方面外地儿童家长的收入不稳定,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卫生观念淡薄,对孩子的牙齿护理差,从而造成外地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明显高于本地学龄前儿童。从调查结果来看流动群体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令人担忧,口腔卫生预防工作应该重点倾向于对外地儿童群体的卫生干预,特别是外地的学龄前儿童。

3.3 不同年龄组患龋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与国内有关调查结果一致[7-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食物过精过细,纤维素等洁齿物质减少,甜食和零食在儿童饮食中逐渐占主导地位,随年龄增大,甜食和零食的摄入量也增加,从而给龋齿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据报道,糖摄入越多,龋齿越多[9];另外很多家长都有错误的观念,认为乳牙只是暂时存在,即使患了龋齿也不要紧,反正长大都会换牙的,因而忽视对乳牙的保护,也是导致龋齿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的原因。因此儿童的防龋宣传和防龋措施越早效果越好[10]。

3.4 综合预防措施 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必须切实采用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

3.4.1 加强家长和保教人员的口腔保健知识培训与宣传,特别是外地儿童家长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和发放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单,提高家长对龋齿危害性的认识,转变家长的错误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定期对幼儿园的保教人员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由保教人员再以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把口腔健康理念贯穿于儿童生活习惯的培养中,从而建立起幼儿园-家长-儿童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方式。

3.4.2 改变儿童不良的饮食结构 对幼儿园的儿童膳食进行科学管理,随时监控幼儿园的膳食营养情况,多补充一些对牙齿有摩擦和清洗作用且不易发酵的纤维素食物,并适当限制糖类食品的摄入。

3.4.3 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深入学校教育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并选用氟化牙膏,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经常保持牙面清洁,减少龋齿发生。

3.4.4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从儿童入幼开始建立口腔健康检查档案,每隔半年检查1次,并将检查结果通知家长,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参考文献

[1]刘晓娟,张磊,韩克实.236例学龄前儿童龋齿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10):95-96.

[2]吴卫,曾晓娟,黄华.广西南宁3~5岁儿童清楚患病情况调查[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19(14):407.

[3]张林祺,刘延军,张昀.680例儿童乳牙龋病调查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7):2770.

[4]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2.

[5]叶广俊.儿童少年卫生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4-88.

[6]姚应水,金岳龙,施六霞,等.城市社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的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71-4476.

[7]李谟,郭金龙,林妍.儋州市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5年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2):168.

[8]叶桁.十堰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10年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41-142.

[9]杨是,石四箴.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8.

第6篇:幼儿口腔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儿童龋齿预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66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22-02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儿童龋齿严重影响儿童进食,且晚治疗还会形成牙槽脓肿并反复感染,引起骨髓炎、颜面蜂窝组织炎等,甚至导致全身疾病发生。为此了解儿童龋齿发病原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减少龋齿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0名患有龋齿的儿童,其中男43名,女57名,年龄3~8岁。龋病诊断符合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

1.2调查方法。对100名龋齿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其刷牙习惯及方式、饮食习惯、牙齿治疗就诊记录等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受检儿童及其家长。

2结果

100名受检儿童患口腔检查龋齿患病发生部位:上颌乳中切牙51颗,上颌第一乳磨牙54颗,上颌第二乳磨牙207颗,下颌第一乳磨牙150颗,下颌第二乳磨牙278颗,共计740颗。

100名龋齿患儿及家长的问卷调查龋齿多发因素:100名患龋病儿童中无刷牙习惯者19名,刷牙时无清洁颌面动作者,99名,刷牙时间在1min以内者90名,每天饮食有饮酸性或糖性饮料习惯者92名。

防治措施: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提高人们对龋病的认识,使他们掌握龋病的防治知识,让家长和孩子认识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创造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减少或消除菌斑,改变口腔环境。没有菌斑就不会发生龋齿,刷牙是清除牙齿菌斑的最好方法,儿童从小要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儿童要使用刷头小、刷毛软、刷毛末端经过磨圆的保健牙刷。刷牙方法一般以顺刷法为主,即牙刷与牙轴垂直位于牙龈部,牙刷自体进行旋转,可以按摩牙龈,同时清洁牙面。同时也可使用横刷与描圆刷法相结合,横刷使牙刷与颊面、舌面、咬面进行研磨;描圆刷上下呈咬状,牙刷和牙面垂直角度划圆形刷牙。每天早、晚特别是晚上睡前要认真地正确地刷牙,刷牙后不要再进食,以免滞留食物残渣。

氟化法(fluoridation)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面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氟水含漱、涂氟保护漆对于龋病的预防有良好的效果。在低氟地区对饮用水进行加氟处理,使机体摄入氟化物再转运至牙釉质。在牙齿表面涂氟保护漆后,氟与牙齿表面组织作用形成氟化钙保护层,抑制菌斑的活性及生长,促进牙齿表面再矿化,提高牙釉质的抗龋能力[3]。用含氟牙膏刷牙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对乳、恒牙有良好的防龋作用。

对于恒牙,可采取窝沟封闭来预防龋齿。要保护好孩子的“六龄齿”,六龄齿对儿童颌面部的发育,保持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维持面部的形态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窝沟太细,牙刷不能达到窝沟底部,因此窝沟易发生龋齿。窝沟封闭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残屑在窝沟内堆积,双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有许多微细的窝沟,窝沟内部有微生物和食物残屑。窝沟封闭能有效地预防牙齿咬合面龋齿发生。

防止牙齿钙化不全,牙质受损,增强牙齿硬度和韧度也可以在牙齿生长发育期合理的补充钙,铁、磷、氟及维生素D等对牙齿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孩子的牙齿必然和母亲妊娠期的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有关。妊娠期母亲应适当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多进食豆制品,肉类、鸡蛋、牛奶和蔬菜水果等,促进孩子牙齿硬组织的形成和钙化。儿童日常饮食中不宜多吃糖类食物,应供给合理充分的营养,适当多补充富含钙的食物,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茶叶含氟量较高,可适量饮用或用茶水漱口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促进身体和牙齿发育,增强抗龋能力。

检查有利于早发现龋齿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龋蚀进一步发展。定期口腔检查是防病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至少检查二次。

3讨论

龋齿俗称“虫牙”,是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80%~90%[4]。龋齿发生的主要过程主要是由变形链球菌、某些乳杆菌和放射菌属在口腔中遇到糖,使糖发酵产生酸,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龋病的发生因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龋病是在微生物(致龋的细菌)、食物(致龋的饮食与碳水化合物即糖和淀粉)和宿主(易感的牙齿多指发育上有缺陷的牙齿或牙齿上有薄弱的地方)等三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5]。龋齿对小儿已钙化的齿组织造成一种进行性的损害,由于患龋牙早期缺失,可引起新萌出的恒牙排列不齐,严重者可导致错颌畸形,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以后会引发牙周病。乳牙患龋后,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影响幼儿的消化吸收功能,致使幼儿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等多种疾病,影响生长发育。龋齿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如不予以处理,则最后可导致受累牙齿的全部破坏。

总之,龋病的防治应从儿童抓起,提高人民群众口腔保健知识的整体水平,使儿童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口腔健康教育,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狄桂兰.学龄前儿童息龋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21):2984~2985

第7篇:幼儿口腔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口腔健康;健康教育;龋齿;儿童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0-1568-02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B

龋病是儿童的常见病,也是儿童口腔保健最主要的内容。为了解本溪市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建立口腔健康教育和龋病防治的基础资料,我们于2007年6月对本溪市604名4~6岁儿童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整群抽取本溪市4所幼儿园共604例儿童为调查对象,男313例,女291例;年龄4~6岁,其中4岁组216例,5岁组202例,6岁组186例。

1.2 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及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进行调查,使用统一设计的表格,调查人员为4名专业口腔医师。在调查之前和调查之中进行标准一致性试验,Kappa值均大于0.8,可靠度为优。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在幼儿园现场自然光线下进行,使用统一的口腔检查器械,每名儿童口腔检查时间约5 min,并对其中10%的受检儿童进行复查以确定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1.3统计学方法:调查资料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用百分率描述,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乳牙患龋情况:604例儿童中,乳牙患龋384例,患龋率63.58%,其中男童患龋196例,患龋率62.62%,女童患龋188例,患龋率64.60%。男女患龋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儿童间患龋情况不同,患龋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

2.2 牙周疾病情况:604例儿童中,检出牙龈出血279例(46.19%),牙软垢74例(12.28%)。男童中检出牙龈出血146例(46.65%),牙软垢40例(12.78%)。女童中检出牙龈出血133例(45.70%),检出牙软垢34例(11.68%)。男女牙龈出血及牙软垢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牙周疾病患病情况不同,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 讨论

3.1 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本溪市4~6岁儿童龋病患病情况比较严重,龋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明显上升,乳牙龋病总患龋率为63.58%,但治疗率却很低,乳牙龋的总体充填率仅为15.06%,大部分儿童龋病没有得到相应的治疗;儿童牙龈出血、牙软垢的患病率也随年龄的增加明显上升,平均患病率分别为46.19%和12.28%。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尽管本溪市早已对儿童口腔保健进行了健康教育和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淡薄或口腔保健知识欠缺,依从性差,明知自己的孩子患有龋病,却不肯引导其积极接受治疗。这主要与口腔健康教育力度不够及有些治疗方法不易为儿童和家长所接受有关,致使干预性治疗不能顺利实施[2~3]。本次调查结果与WHO口腔流行病学资料库和相关的多项调查结果一致,表明龋病在发达国家呈下降趋势,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4]。这种状况与本溪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并没有像某些疾病那样,生活条件改善了,其发病率就能够自然下降。

3.2 儿童牙病防治策略:本结果显示,现有的预防措施尚不足以从根本上遏制儿童牙病的高发态势。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加强以口腔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的研究,提高儿童、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使家长与孩子都能认识到龋病的危害性;要对儿童进行口腔卫生指导,使之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做到有效刷牙;还应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龋病,提高龋病的充填率。在充填防治方面应积极探索疗效可靠、经济、实用且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乳牙的保护率。

参考文献:

[1]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68.

[2] Disney JA,Graves RC,Stamm JW,et a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aries Risk Assessment Study: future developments in caries risk predictions[J].Community Dental Oral Epidemiol,1992,20:65.

[3] Kaste LM,Marianos D,Chang R,et al.The assessment of nursing cariesand itsrelationship tohighcaries in thepermanent dentition [J].J Public Health Dent,1992,52(2):64.

第8篇:幼儿口腔保健知识范文

为了比较昆明市官渡区教办、厂矿、私立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营养、疾病、缺点状况的差别,2011年3~6月对辖区内10所教办幼儿园4153人、10所厂矿幼儿园3542人、40所私立幼儿园10873人,共计18568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以我国2005年9市同年龄组男女儿童体重身高值为标准进行体格肺炎急营养状况分析[1]。

资料与方法

2011年3~6月对城区10所教办幼儿园、10所厂矿幼儿园、4所私立儿园的2~6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其中教办幼儿园4153人(教办组),厂矿幼儿园3542人(厂矿组幼儿园)私立幼儿园10873人(私立组)。

体检方法:体检包括口腔检查、五官检查及全身检查。体重测量时儿童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帽子和鞋子,3岁以内的孩子为卧位身长,3岁以上孩子为站立身高。口腔检查在自然光下,对受检儿童的牙齿按顺时针方向逐个进行检查记录。

评价方法:以我国2005年9市同年龄组女儿童体重身高值为标准进行评价,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作为评价参数。标准:体格发育、肥胖与营养不良应用WHO推荐的0~6岁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诊断:低体重: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生长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①消瘦:身高别体重低于同身高同性别人群正常值均数减2个标准差;②肥胖:身高别体重高于同身高同性别正常值均数加2个标准差;③龋齿:应用WHO对龋齿的诊断标准,齿失、补牙均统计为龋齿;④其他:按临床诊断标准诊断。

结 果

3组幼儿园体重、身高达标情况,见表1。3组幼儿园营养不良状况评价结果比较,见表2。3组幼儿园儿童疾病情况比较,见表3。3组幼儿园儿童缺点情况比较,见表4。

讨 论

此次调查发现教办幼儿园儿童的体重、身高的达标率、肥胖率均高于私立幼儿园,而私立幼儿园的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营养不良、疾病、支气管炎、上感、结膜炎的发生率均高于教办幼儿园;厂矿幼儿园除疾病、支气管炎上感发生率低于教办幼儿园外,其他各种率均在两者之间。分析原因如下:①幼儿园儿童来源不同:教办幼儿园的儿童多来自父母经济收入高、文化程度高的家庭,这些儿童入园前的生活环境、生长发育急营养状况均较好。而部分私立幼儿园的儿童多来自父母收入少、文化程度低的家庭,这些儿童入园前生活环境、生长发育急营养状况相对较差,而厂矿幼儿园的各种条件与因素介于教办与私立之间。②幼儿园提供的服务质量不同:儿童生长发育受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2],此次调查发现教办幼儿园儿童的体重和身高的达标率均高于私立幼儿园的儿童,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而厂矿幼儿园的各种条件与因素介于教办与私立之间。③保健与膳食管理水平不同:教办幼儿园有专职的保健人员,受过岗前培训,并根据儿童的营养特点和平衡膳食的需求设计菜谱和指导开展体格锻炼,对减少儿童疾病、促进儿童看具有很大的作用。而部分厂矿幼儿园和部分私立幼儿园无专职的保健人员,食物品种单一,活动场地小,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④龋齿患病情况:此次调查结果,说明家长及儿童对口腔的保健缺乏认识,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3岁以前没有必要刷牙,或者儿童刷牙方式正确、对患龋齿的儿童治疗配合不积极等。

建议及对策:①私立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对私立幼儿园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我区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不具备卫生保健条件或不落实卫生保健制度的私立幼儿园应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整改无效者应责令其停止经营。②今后应制定加强对儿童口腔保健的防治工作,大力开展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保健意识,定期每年进行口腔检查,纠正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9篇:幼儿口腔保健知识范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5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在幼儿期口腔保健的意识增强,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同时幼儿期的孩子语言接受能力逐步提高,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在不断发展,孩子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易出现一些问题,口腔保健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在口腔护理中,如不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容易造成孩子对口腔治疗的误解。2001年5月开始进行完全规范的幼儿口腔健康教育,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反复、按需、适时、回示、随访”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4月收治的患儿(为规范健教开始之前)选取6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39例;平均年龄3.1岁;以2011年5~8月收治的患儿(为规范健教开始之后)选取7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1例,女41例;平均年龄2.9岁;均为龋齿患儿。两组患儿的年龄、智力、及陪护的认知水平大体相似。

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宣教法,内容包括介绍疾病的症状,观察要点及护理的方法和目的。宣教从入院开始,随意选择宣教的对象和时机。观察组采用规范的健康教育宣教法。由专管护士负责收集患儿的资料,并且和其他班次的护士保持宣教的连续性,同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对陪护的宣教:处于疾病困扰的患儿,既需要陪护的生活照料,也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支持。陪护的健康观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患儿,陪护对学习的反应也会影响患儿学习的积极性,患儿治疗结束后在家庭生活中更易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②适时宣教:在患儿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进行重点宣教,内容有科室的专管护士、环境、医生等内容。③按需宣教:护士利用讲故事和做游戏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教患儿口腔保健的儿歌,表现好的孩子可以发放礼物,以兹鼓励。④反复宣教:护士要反复多次讲解示范,一直到掌握。⑤回示宣教:对于一些技能型知识,为了让陪护真正掌握,在讲授后让其演示。⑥随访宣教:对治疗结束后的患儿进行回访,了解在治疗期间获得健康知识是否能够持久掌握及在日常生活中能否遵循健康指导,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解答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价。

评价标准:①患儿配合率:患儿虽然有些哭闹但是经过教育和劝解,能够配合医护完成各项治疗。②陪护接受宣教内容的有效率:重点以口头询问的方式了解陪护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以陪护能够流利叙述宣教内容的>70%为合格。③陪护对护士综合满意率:以回访的方式调查患儿陪护对护士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技术水平、宣教内容进行综合的效果评价。

结 果

两组患儿接受健康教育有效率比较结果,见表1。

讨 论

在上述表中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观察组健康教育方法对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和陪护接受教育的有效率明显地提高,在提高陪护的认知和解决疑问的基础上使患儿的配合度提高,能够使患儿较好地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实施,五项宣教内容起到了相互交织和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在原宣教内容不变的基础上,规范的宣教内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提高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程度,使其服从医疗护理治疗的依从性,能够促进患儿早日结束治疗。

特别是现在社会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孩子的幼儿时期,认知自我的能力在逐渐增强,喜欢用否定的言语来满足自己独立自主的需要,任性的能力达到高峰,需要强化正确的逻辑推断能力来帮助孩子的成长。在治疗的过程中护士要学会运用治疗性的各种图书、电视、游戏来传授保健知识,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回访的内容除了继续跟踪孩子的习惯,还要向家长传授一些早期教育出的方法和内容,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口腔健康教育要不断地丰富和饱满自己的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患儿的口腔健康,纠正幼儿期的口腔不良习惯及更好地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