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法治教育教案范文

小学法治教育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法治教育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法治教育教案

第1篇:小学法治教育教案范文

一、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1、继续开展以创建“安全学校”活动。各校要根验收的标准,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安全”的活动中。

2、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知识教育。要坚持安全教育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安全知识资源,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场所和设备,增强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自我防范安全常识,提高自防自救自护能力。

3、加强安全管理。继续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校舍安全、游泳安全、外出活动安全等一系列涉及学校安全工作,做到期初有布置、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有督促,期末有评比、有总结,努力减少和遏制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

4、通过学校宣传栏、广播、家长学校等阵地和学生大会、安全例会、家长会、家访、致家长信等途径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到师生、学生家长和广大人民群众,使学校的安全教育形成校内外强大合力,上下齐抓共管,共筑安全防堤,为学校创造一个安全系数高健康和谐的环境。

二、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工作。

1、各校要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重视整个教师队伍的普法工作,使广大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都能为人师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全面推进我校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动。坚持以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为载体,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素质,推进依法治教进程。首先,各校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建制,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施教;其次要以“四民主两公开”为载体,扎实推进学校民主法制建设,深入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三、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环境,是关系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也是搞好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内容。各校要定期与不定期对学校及周边治安进行专项整治活动,对学校内部的治安及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排查,重点排查学校内部安全和治安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措施是否得力,教育是否落实,设施是否过关,特别是要对学校内部的重要要害部位(食堂、宿舍、电教室、办公室、财务室等)进行全面的检查。联合相关部门,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改什么问题”的原则,继续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力度,促使教书育人的环境不断优化,治安秩序保持平稳。

第2篇:小学法治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 融入课堂;借景引发教育;理解重要性

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承担着青少年儿童法律安全意识的培养的责任和使命。结合小学知识,笔者浅谈怎么样在数学课堂中构建法制安全教育教学。

一、把法制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

要想在数学课程中融入法制安全教育,必须把教学内容与法制安全内容有机的融合起来,既把课程学好,又把法律灌输给学生。但是不能重此失彼,把数学课堂上成法律教育课,是在教好基本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法律知识的渗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知法,更要懂法,熟读《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自由运用。

(1)在学习课程“克与千克”时,要学生进行通过天平来进行测量,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即知道1000克=1千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课前准备好道具,比如硬币、食盐、沙子、大米等,要学生自己动手用天平进行称重,然后得出结果:1枚硬币约重1克,一袋食盐250克,散沙300克,大米500克,然后进行克和千克之间单位的转换1克=0.001千克,250克=0.25千克,300克=0.3千克,500克=0.5千克,要学生认识到1克,1千克的大小体积,重量。然后进行相关内容的导入,提问:

什么东西都可以用克和千克来做为单位计算呢?

同学回答:食物、水、建筑工具、衣物等都可以通过称重用克和千克进行计算。

然后进行法律知识的导入,一克的东西虽然很轻,很不起眼,但是同学们应该都知道,一克的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要是犯罪团伙走私1000克的,将会给社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走私是犯法的,是需要承担非常重要的法律责任的,因此同学们要远离,珍爱生命。

(2)在学习“认识厘米、米”一章节时,要学生用尺子测量具体实物的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不少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尺子,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和交流的机会,要学习进行测量。

如要学生对课本、桌椅进行测量,然后整理出答案,教师请学生分别回答测量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好板书。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学习和归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要学生尝试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然后记性回答,比如:尺子0-1刻度线是1厘米,3-4刻度线之间长度为1厘米,然后根据测量的结果,要学生回答课本和桌椅的长度中包含几个1厘米,,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尺子中的1厘米(0-1,1-2,5-6等)。教师进行知识的继续学习:那你们想到了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教室的长、宽呢?然后拿出米尺,并告诉学生米尺的长度单位为“米”,要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会发现:米尺上数字多、刻度多,有100,而学生尺上最多只有20;米尺比学生尺长得多。进而进行思考:“1米里有多少厘米”?得出结论:1米=100厘米。

然后进行知识的扩展,要学生发挥想象,想想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厘米和米?有的学生就回答道:“在十字路口,马路之间的长度就可以用米来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拓展的法律知识教育,教导学生在过马路的时候要认真观察是否有车辆,遵守“红灯停,路灯行”的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要学生认识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也教导学生要有责任心,一举多得。

二、借助情景,进行法制教育,要学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第3篇:小学法治教育教案范文

现就我校在综治安全方面所作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把安全工作摆上学校工作的主要议程,并加强领导,付诸实施。一学年来,学校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校园综治安全工作计划,先后成立了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平安校园领导小组等,制定了《20*年防汛备汛工作的通知》、《防汛预案》、《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防范虚假信息诈骗教育活动》、《加强小学生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通知》等等通知制度。与各校签订校园安全工作责任书,做到了“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有责任,”达到了“上下联运,齐抓共管”境界。

二、健全制度,狠抓管理

学校每年都能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计划,安全工作制度、安全有关预案、消防制度、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等,学校紧密依托当地党政及综治力量,全力依靠当地派出所的警力和家委会、村双委及当地热心教育事业的知名人士的支持,共同做好*中心小学的安全管理工作。几年来,县教育局、中心小学等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经常深入学校指导工作,在期初、期末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学校以检查为契机,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做到了档案规范、管理科学、教育扎实、措施到位。为加强闲置校舍管理,还与韶托、角林等村委签订了《闲置校舍管理协议书》。建立了《省治安保卫重点单位档案》,节假时与护校人员签订责任状,加强校舍财产的管理。

三、重视安全,强化教育

平时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安全工作“天天挂在嘴上,时时放在心上,刻刻落在行动上”,并结合“安全教育”的活动,深入开展“讲安全、讲法制”教育,在“安全教育日”等,先后邀请有关单位到校开展知识讲座和图片展等。10.23日乡派出所、司法所应邀到校进行法制讲座,11.5县交警大队应邀到校开交通安全讲座。11.6中心校举行防火逃生、紧急疏散演练。11.20组织日*小学举行防震疏散演练。11.29组织全乡教师进行普法教育考试。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学校还开展了消防征文、知识竞赛、平安校园手抄报等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每个节假日前给各位学生家长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和节前安全教育等形式,深入开展交通、游泳、防火、防爆、防、防药物、食物中毒的教育。学校还自制了交通、防震、防火等专题图片展板。

四、校园周边,秩序良好

几年来,我校能认真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学生的客观状况,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对校门口食品店的整治,禁止学生购买零食、吃点心,禁止店主出售不合格食品,以免学生食物中毒,其次加强对寄宿生的管理,由于*中心小学生源分散,共有寄宿生160多人,无法集中寄宿,都分散租住在民房,为了加强管理,及时掌握寄宿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我们建立了寄宿生名册,内容包含:寄宿生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住址、电话号码、家长姓名),房东地址、电话号码,采用不定时的形式,对寄宿生生活学习进行家访式的抽查,并与房东签订责任书,对房东的饮食卫生进行监督,并要求房东如发现寄宿生有不正常行为,要及时与学校联系,以确保寄宿生的饮食卫生和生命财产安全。

五、注重防范,确保安全

第4篇:小学法治教育教案范文

一、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1、继续开展以创建“安全学校”活动。各校要根验收的标准,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安全”的活动中。

2、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知识教育。要坚持安全教育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安全知识资源,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场所和设备,增强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自我防范安全常识,提高自防自救自护能力。

3、加强安全管理。继续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校舍安全、游泳安全、外出活动安全等一系列涉及学校安全工作,做到期初有布置、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有督促,期末有评比、有总结,努力减少和遏制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

4、通过学校宣传栏、广播、家长学校等阵地和学生大会、安全例会、家长会、家访、致家长信等途径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到师生、学生家长和广大人民群众,使学校的安全教育形成校内外强大合力,上下齐抓共管,共筑安全防堤,为学校创造一个安全系数高健康和谐的环境。

二、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工作。

1、各校要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重视整个教师队伍的普法工作,使广大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都能为人师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全面推进我校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动。坚持以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为载体,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素质,推进依法治教进程。首先,各校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建制,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施教;其次要以“四民主两公开”为载体,扎实推进学校民主法制建设,深入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三、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环境,是关系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也是搞好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内容。各校要定期与不定期对学校及周边治安进行专项整治活动,对学校内部的治安及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排查,重点排查学校内部安全和治安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措施是否得力,教育是否落实,设施是否过关,特别是要对学校内部的重要要害部位(食堂、宿舍、电教室、办公室、财务室等)进行全面的检查。联合相关部门,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改什么问题”的原则,继续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力度,促使教书育人的环境不断优化,治安秩序保持平稳。

第5篇:小学法治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 生长和发育;健康状况指标;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9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 17(2007)08-0715-03

Comparison of Derive Indic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mo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etween 1985 and 2005 In Anhui Province/LONG Xia ng, TAO Fang-biao, ZHAO Yuan-yuan, et al. 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 lth Car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230032), Chin 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eriv e indic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mong students in Anhui between 2005 and 1985, and to explore the changing trend of c 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development. Methods The difference of body mass index(BMI), Weierweike inde x and vital capacity index amo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etween 1985 and 2005. Results BMI and Weierweike index I most age groups in 2005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 n those in 1985 among boys and girls, however, vital capacity index in 200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1985 among boys and girls, however, vital cap acity index in 2005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1985. Conclusio n Student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nded to develop obesity and m uscular body type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ir lung function decreased, physic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develop is unbalanced.

【Key words】 Growth and development;Health status indicators;C omparative study;Students

学生体质发育状况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焦点,它不仅反映社会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状况以 及个体和种族的特征,而且是国家发展的健康人力资源保证。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格 发育的形态指标呈逐年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加速,特别是儿童青少年肥胖、超 重率上升速度增长,而体重过轻的发生率下降[1-2]。伴随形态发育指标的增长, 生理机能的发育没有相应的增长,显示在生理功能发育上的相关指标呈现下降趋势[3 ]。不良的儿童青少年发育不仅可影响他们现阶段的体质状况,而且是成年期疾病的高危 因素[4-5]。有研究报道,肥胖和超重可产生许多负性健康效应,如对肺通气功能 的负性作用[6]。

为了解安徽省中小学生体格发育和生理功能发育的变化,笔者引用维尔维克指数(Weierwei ke index)、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肺活量指数(vital capacity index ),对安徽省1985年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安徽省儿童青少 年近20 a来体型和生理功能状况的变化。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985年和2005年根据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要求,均选择合肥、宿 州、黄山3个有代表性地区,在确定点校的基础上,通过年级分层,再随机抽取整个班级的 学生为调查对象。2次体质调研每个地区均分别抽取城乡男女每一年龄组各50人,城乡男女 每个年龄组共抽取不少于150人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测量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组的规范要求进行,采用统一的学 生体质检测方法,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对检测仪器有统一要求。2次学生体质调研身高、体 重、胸围和肺活量均使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和相同的操作方法。

1.2.2 体质量指数(BMI)计算 BMI=体重(kg)/身高(m)2

1.2.3 维尔维克指数计算 维尔维克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

1.2.4 肺活量指数计算 肺活量指数=肺活量/体重

1.3 数据管理与分析 1985年学生体质资料来源于中国学生体制与健康监测 报告中安徽省资料,2005年资料来源于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安徽省的原始数据。数据由专人采 用Access数据库软件进行录入,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PSS)10.0版进行统计分析。由于1985年体制调研缺乏原始资料,故以198 5年的数据为已知均数,进行单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BMI比较 表1显示,儿童青少年BMI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在大多数组 别中2005年的BMI高于1985年的BMI,其中城市学生大于农村学生。1985年和2005年农村学生 BMI在7~13岁各年龄组别中呈现增长,而在14~18岁各年龄组别中出现负增长现象,其中乡 男在16,17岁年龄组,乡女在15,16,17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维尔维克指数比较 表2显示,儿童青少年维尔维克指数基本呈现随年 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与1985年相比,2005年城男和城女在大部分年龄组别维尔维克指 数的增长均有显著性。乡男和乡女组别在多数年龄组别中呈现负增长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2.3 肺活量指数比较 由表3可见,2005年与1985年比较,肺活量指数在城 男、乡男、城女和乡女每个组别中均有下降,而且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三种指标的意义 BMI可以反映身体的匀称度。BMI结合身高对体重进行 校正,评价简便而且准确。衡量青少年营养状况,特别是筛查肥胖、超重人群有较好的作用 [7]。在群体研究中处理大样本数据更加便捷,可使不同身高的人群在同一衡量标 准下对体重进行评价。

维尔维克指数侧重反映体型和身体粗壮程度,且与心肺机能有密切关系,从而说明人体形态 发育和生理功能发育间的关联。生长发育时期维尔维克指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成年后 数值趋于稳定。

肺活量指数是反映人体生理机能的简易而有效的指标,考虑到体格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用 体重校正肺活量。指标反映的是克服体重负荷后的肺活量水平[8]。

3.2 安徽省中小学生形态指标20 a间变化 BMI和维尔维克指数的监测结果 显示,20 a间安徽省中小学生的形态指标呈现明显上升。从总的趋势上看,安徽省小学生形 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城乡男女学生 体格发育水平出现全方位增长趋势,且发育水平增长最快的阶段都出现在青春发育早期和青 春发育期前。BMI的迅速上升说明肥胖和超重人群的增加。青少年中的肥胖现象大量增加, 使早期筛查成年疾病高危人群的工作更具紧迫性。针对肥胖和超重人群的早期干预[9 ],应视为现阶段学校卫生重点关注问题。应注意准确评价个体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对有关青少年营养、减肥、健美等错误的宣传和导向,可有纠偏和引导作用。

同时应引起注意的是,形态指标中城市组别上升较农村组别明显,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差异 。维尔维克指数的变化,虽然乡男和乡女青春发育期的增长幅度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青春发 育后期却呈显著下降趋势,与国内有关报道[10-11]相似。身体纵向生长速度和幅 度快于横向发展,可能与乡村青少年体重和胸围的增长相对滞后[12],导致身体发 育的匀称度不够理想。近20 a城乡学生的体格生长发育有了明显改善,但城市学生的体格发 育水平仍高于乡村学生。反映体格发育的城乡差异仍然存在,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 ,增强乡村学生体质,以缩小城乡差异。

3.3 中小学生肺活量指数呈下降趋势 肺活量指数是反映机能的重要指标。 20 a间肺活量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每个组别的不同年龄段都有明显的差异,与国内报道一 致。可能与中小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活动时间缩短,而且项目开展不均衡,尤其是 发展心肺功能的手段和方法,如长跑等耐力运动等;室内活动增加,而室外活动明显减少 [13];同时家长的过分关爱造成中小学生缺乏必要的劳动锻炼,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中 小学生的机能发育。在强调学校改进教育体制的同时,社会和家长也应重视对中小学生身体 机能的培养。

3.4 形态和生理功能发育的不平衡 在对安徽省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监测中 ,出现形态指标和机能指标发展趋势背离的现象。全国性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研究结果表 明,运动能力测量值表现为停滞不前甚至下降[14]。国外学者在研究中也发现,体 重和BMI迅速上升的同时却存在体力发育成绩的显著下降。儿童有氧运动能力的下降而最大 静力力量却明显增加,可能与同期儿童BMI增加有关联,每日活动缺乏是体质下降的主要原 因[15]。

只有在体格增长的同时,体质(如人体力量和作功能力)也同步增长才是协调的。体格与体 力增长的不协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危害,应引起高度警觉[16]。它不但影响青少年 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且阻碍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面对这样的长期趋势,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者应考虑使干预措施更具针对性。

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各项生理、形态指标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发生变化。对其 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要全面了解、分析这些影响因素,首先要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进行合 理、准确的评价。体质量指数(BMI)、维尔维克指数和肺活量指数相结合用于评价学生的 体质发育,可综合判断学生的形态和生理发育水平,较好地监测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与15年流行趋势.北京大学学报:医学 版,2004,36(2):194-197.

[2] WANG Y,MONTEIRO C,POPKIN BM.Trends of obesity and underweight in older ch 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azil,China and Russia.Am J Clin N utr,2002,75(6):971-977.

[3]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2:113-119.

[4] FIELD AE,COOK NR,GILLMAN MW.Weight status in childhood as a predictor of becoming overweight or hypertensive in early adulthood.Obes Res,2005,13(1):163-1 69.

[5] FREEDMAN DS,KHAN LK,SERDULA MK,et al.The relation of childhood BMI to adu lt adiposity:The Bogalusa Heart Study.Pediatrics,2005,115(1):22-27.

[6] 黄锟,孙莹,叶青,等.肥胖、超重青少年通气功能与体成分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6 ,22(2):152-154.

[7] FREEDMAN DS,THOMNTON JC,MEI Z,et al.Height and adiposity among children.O bes Res,2004,12(5):846-853.

[8] LEVINE MD,CAREY WB, CROCKER AC.Developmental behavioral pediatrics.Philad elphia:WB Saunders Company,1999:209-248.

[9] SOTHEM MS.Exercise as a modality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obesity.Pe diatr Clin North Am,2001,48(4):995-1 015.

[10]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龄青少年体重指数地域与人群分布差异的分析.中华 儿科杂志,2004,42(5):328-332.

[11]韩娟,胡虞志,杨森焙.1985-2000年湖北省学生体格发育动态分析.中国公共 卫生,2004,20(1):110-112.

[12]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中国学生体格发育状况动态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 志,2002,36(2):77-80.

[13]BERKEY CS,ROCKETT HR,FIELD AE,et al.Activity,dietary intake,and we ight changes i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eadolescent and adolescent boys and gi rls.Pediatrics,2000,105(4):56.

[14]陶芳标.儿童生长长期趋势的几个研究热点.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29- 432.

[15]WESTERSTAHL M,BARNEKNOW-BERGKVIST M,HEDBERG G,et al.Secular trend s in sports:Participation and attitudes among adolescents in Sweden from 1974 to 1995.Acta Paediatr,2003,92(5):602-609.

[16]KAPIOTIS S,HOLZER G,SCHALLER G,et al.A Proinflammatory state is de tectable in obese children and is accompanied by functional and morphological va scular changes.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6,26(11):2 541-2 546.

第6篇:小学法治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市场营销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中职市场营销教学的特点

(1)突出实践性。中职市场营销教学总的原则是:理论够用、强化应用、培养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和技能。如分析市场机会的方法、市场定位的策略、价格制定的方法技巧等,要求学生在学习后,都可在实践中参照操作加以运用。

(2)大量运用案例。结合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为开展针对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量采用案例。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穿插在各个理论点上,努力使学生摆脱过去枯燥的纯理论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注重课堂互动。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扩展知识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多元化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中职市场营销开展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2.1有助于实现优势互动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 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模拟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中职市场营销学中采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实中,营销案例本身很丰富,跟人们的消费实践联系很密切,这为营销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学中,科学、合理、生动的案例运用为学生准确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大大提高了营销课堂教学的效果。

2.2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有人认为,案例的运用与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相悖的。因为案例总是具体的、特殊的,并且其表现形式是发生在某时、某地的真实情况,所以有人主张案例不能也不必用来传递理论知识。其实不然,案例教学在19 世纪70 年代运用之初,真正的目的就在于一些研究者认为案例可以成为传递理论概念、原理的最强有力的方式。当时哈佛法学院的一位研究者认为,虽然研究案例肯定会使学生对先前的判例有更深的认识,但是它也会促使学生对理论运用的方式、原因等作更深入的思考。

2.3有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案例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辨能力的发展,它不仅仅是对那些固定的理论知识、原理和规则的获取和掌握。借助于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讨论技能,提升学生将思想准确、及时地对外描述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大的自,他们参与讲座与交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达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效果。

3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3.1案例的选取

第一,案例内容与教学知识点相匹配。案例教学是围绕理论教学展开的,这要求教师在讲课之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把握教学知识点的同时全面了解案例的主题,做到案例内容与理论知识的高度一致性,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持。第二,遵循案例的选取原则。营销案例的选取要做到时效性好、针对性强、具有典型性,并尽量做到题材广泛。

3.2任务的设计

选取适当案例后,教师应在充分熟悉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精心设计案例讨论任务。设计任务时,教师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任务设计由易到难,不求过于复杂;任务一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分析时有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同时,任务设计要与案例内容所反映的理论相一致,不可牵强附会,往往一个案例可以用来说明多个理论,教师需对此进行把握。

3.3案例的讨论

通常情况下,案例分析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能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集中群体的智慧,使得案例分析角度多样化、观点全面化和方法周全化。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和知识经验等进行合理分组,既要防止“一人操办”,还要防止“搭便车”。

3.4观点的陈述

在此环节,教师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应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思考,组织发动好课堂讨论,引发学生积极阐发自己的观点。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将营销实践与营销原理进行有机结合,以对所学过的阶段性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初衷。为此,教师可把学生的参与性及陈述情况进行打分记录学生的平时成绩,列入课程过程性考核的内容。

3.5总结评价

在本环节中,教师对案例教学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主要包括:对案例体现的营销原理进行再次强调,使学生加深记忆、重点掌握,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问题,进行再次讲解;对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状况进行评价,并以正面激励为主,表扬发言积极的学生,并鼓励不参加发言的学生增强信心,争取发言的机会。当然案例的答案有时并不唯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家军,等.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2] 张改娥.案例教学初探[J].成人高教学刊,2005(6).

第7篇:小学法治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经济法 教学方法改革 “案例-互动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提出,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后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之后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法律教学、企业管理、中医教学、经济数学、导游专业等学科和专业。[1][2]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开始注重案例教学,因为一些来自企业经济管理的真实案例和情境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

互动式教学法源于上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布列克里局等人在对师生互动模式研究作出概括,认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过程主要是师生之间重新界定情景定义、修改策略、进行磋商的过程循环往返的过程。因而师生之间的互动便不再完全是由一方控制的,在更多的课堂教学情景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需要经过“策略”和“磋商”这中介得以实现的。[3]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借助沟通、交流、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愉悦、真诚、和谐的多元互动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和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学习思维方式,从而达到相互促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4]

与法律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相比,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具有经济与会计学科的一些特点,可以更多地利用一些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所以,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可以结合案例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的长处和优点,并对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案例-互动式教学法”。

一、“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互动教学法”是以课程相关模块的知识为线索,由老师或学生找案例,要求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采取案例讨论、案例表演、模拟法庭的形式工,进行老师和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形成教学成果,并对教学成果进行有效评价的教学方法。“案例-互动教学法”倡导的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创新式的教学,并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影响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课堂的全方位教学。

二、“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实施

(一)课前准备

“案例-互动教学法”需要老师和学生在课前做更多的准备,除了传统的预习课程,了解这堂课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案例,确定合适的表现形式。

1.学生分组。在学习课程之前,以班为单位将学生按3~4人一组进行分组,确定每组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学习过程中的分工和总结;学生分组的原则要把握好每个小组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能有优、中、差的学生,按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让善于学习的带动怠于学习的,起到以先带后的。让善于学习的学生分析案例,让关于表达的学生辩论案例,让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总结案例,调动大部分同学积极性的作用。

2.案例的选择。《经济法》课程包括的法律种类很多,在对案例的选择上,一是要尽可能地往会计、经济方向靠,尽可能地彰显《经济法》课程的会计和经济特性,这样也能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专业,形成更多的专业意识;二是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疑难性,这样的案例能形成有效的情景模式,能更多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发生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三是案例的选择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即案例所涉及的问题是和一定的法律原理相关的,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引导案例分析,让案例分析反哺课堂教学。

(二)课堂组织

1.找案例。《经济法》课程里的法律包括《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等与会计专业息息相关的各种法律条款,具有浓郁的会计特色。在课前准备打案例的环节,老师和学生通过网络、课本等各种途径寻找案例的过程中,应更多地注意所找的案例应该更具有会计的特性,这样学生才能在找案例的过程中将《经济法》课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结合起来。

2.做案例。对案例进行有效的分析是“案例-互动教学法”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做案例可以是老师与学生一起就某个案例进行分析,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分析,在小组成员进行激烈的诉讼后,由小组长将案例分析详细的记录下来并总结,这样能起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作用。

3.演案例。对于一些工作工经常发生的案例或者说具有典型特点的案例,可以要求学生表演出来。比如说《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中的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制度,这些知识点学生毕业工作后都有可能经历,而且相对于别的法律制度来说,更容易理解。这样的形式可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活跃课堂,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枯燥的《经济法》课程瞬间活起来。

4.判案例。模拟法庭是法律专业课堂中经济用到的教学方法,《经济法》的课程中也可以借用。挑选合适的案例,由一个小组的成员扮演法官,书记员,原告和被告,各种陈述,再辩论,再由法官宣判,这样的过程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巩固知识,扩展知识。

三、“案例-互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一)以案例做为引入,老师进行课堂讲授

对案例的分析首先应该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而且每个知识点应该是具体的、立体的,以便W生能直接将知识点用于案例分析。在讲解相关的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穿插的举例,将与引入的案例做相关的互动,让知识点活起来,帮助学生记住知识点。

(二)以案例为素材,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

在老师讲解完知识点后,布置学生进行必要的文献检索,查阅法律、案例、图书资料甚至相关的视频,这个步骤也可以安排在课前,总之是让学生先进行资料收集,再进行深入讨论。

(三)以案例为支撑点,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辩论

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整体剖析后,对案例进行必要的引申,让学生在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后,对相关的法律条文的解释做必要的延伸,激发学生的分析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努力思考再得到答案。

(四)以案例为情景,鼓励学生将案例的情景再现

这个环节可以是学生早就准备好的视频,或者由学生自己模拟演示出来,对于有不同立场的学生由老师将不同意见和想法进行总结,再逐条进行分析,以巩固课堂讲解过的知识点。

四、“案例-互动教学法”的教学评价

(一)提高学生的总评成绩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对《经济法》课程的评价按照40%的平时成绩,60%的期末成绩来确定,在这样的教学评价中,学生更在完成相关练习后学生的重心放在准备期末考试。但在“案例-互动教学法”下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我们把教学评价的按60%的平时成绩和40%的期末成绩来确定。平时成绩由课堂参与情况、案例完成情况和案例的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来确定,并且,以小组为单位来确定小组的平时成绩和个人平时成绩,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的《经济法》教学是以老师教学生听,老师、学生、教材都是课堂的有效组成部分,但却没有让课堂活起来。所以,很多学生反映法律的课程很无趣。但是“案例-互动教学法”下的《经济法》课堂,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教材是学生查阅的众多资料的一部分,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前和课堂上利用新媒体查阅资料,促进了学生资料整合和组织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改变了之前被动参与的学习状态,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表达的能力。

五、结论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在高职院校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中运用“案例-互动教学法”是科学可行的,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对于学生而言,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案例分析的活动,不管是讨论案例还是辩论案例,不管是表演案例还是复述案例,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新的案例的发掘能刺激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去发现教材上没有的法律条文的解释,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在快乐地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参与还能提高期末总评成绩。对于老师而言,把枯燥的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课堂知识的传授兼顾严肃性和趣味性;对知识的传授不再是死板地灌输,而是轻松地引导,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索与思考。总之,“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互动教学的关系,组织好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和课内的案例讨论与表演,确定科学的课程考核标准与方式是保证“案例-互动教学法”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6).

[2]李淑贤.社会学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交往研究[D].2010.4.第5页.

第8篇:小学法治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左旋氨氯地平 寿比山 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极大危害,[1]近些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据统计发病率高达18.8%,并居世界首位[2]。因此,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目标,减小心、脑、肾等变发症的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近年来我院用左旋氨氯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1999年WHO/ISH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选择216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与寿比山 (对照组)进行比较,以上2组病例均排除嗜咯细胞瘤、慢性肾盂肾炎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各项基础特征比较(X±S)

1. 2 治疗方法治疗组左旋氨氯地平片(商品名施慧达,吉林省天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2.5mg,1次/d ,7:00顿服,治疗2周后舒张压不能降至小于90mmHg,或下降幅度低于20mmHg,剂量增加到5mg,疗程8周。对照组口服天津市力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寿比山片(吲达帕胺),每次2.5.mg,每日1次,疗程8周。

1. 3 血压测量方法用台式汞袖带血压计测量。治疗前在非药物状态下取坐位测非同日右上臂肱动脉血压3次,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用药后每周同一时间测血压一次(每次测3个值,取平均值),连续8周,8周末血压作为治疗后血压。同时观察并记录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

1 . 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规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基础血压比较,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之正常或下降≥20mmHg ;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 ,但已降之正常或下降10~19mmHg;无效:治疗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3][4]。

1.5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用SASsystem软件行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检验。

2 结果

2.1两组降压幅度比较见(表2)

表2二 组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前后平均血压(mmHg)比较(X±S)

注: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t检验P<0.01 两组 治疗后8周末比较,t检验P<0.05

2.2两组降压疗效及控制率比较比较

表3两组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及控制率比较 例(%)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Х2=10.15P<0.05 总控制率:治疗8周后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 mmHg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控制比较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左旋氨氯地平组服药7周后5例出现头痛、头昏,4例出现多尿,总发生率为8.3%。寿比山组10例出现头痛、头晕,12例出现乏力、嗜睡,总发生率为20 4%。经x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讨论: 左旋氨氯地平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的钙通道进入细胞,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降低血压[2]。并可拮抗内皮素对血管平滑肌的反应,增加大血管的顺应性[3],同时可抑制血管紧张素等生长因子的促生长作用,保护心肌及血管内皮细胞,逆转心室及血管的重构[5],减少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降压作用缓和、持久,一次用药可有效控制血压达24h以上,依从性好,副作用小[5],长期用药不易产生耐受性,具有较高的谷峰比值[6]。对使用其他降压药无效的高血压患者疗效好,特别对伴有心绞痛及缺血性心脏病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用,为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

参考文献

1 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病杂志,2000,8:1:9.

2 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7.

3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关于高血压新诊断标准的应用,中国循环杂志,2001;10(2):150.

4 叶显华,袁洪,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及评价,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2001;10(5):36~37.

第9篇:小学法治教育教案范文

2011年,县教育局根据县“六五”普法工作的统一安排,以青少年学生、教师、机关干部为重点普法对象,整合法制宣传教育资源,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广大干部、师生的法律素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法制化建设进程,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普法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普法工作,凡人员变化,及时调整补充。各学校也都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职责,构建了“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良好机制。二是制定工作方案。教育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2011年教育系统依法治教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并在年初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普法工作进行具体安排,把普法工作纳入学校目标责任书实行综合考核。全县教育系统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做到了长远有规划,年度有计划,阶段有重点,年底有考核。

二、强化措施,创新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一)积极构建普法教育平台。教育局和各学校都安排专项资金作为普法专项经费,征订《西部法制报》、《陕西政法天地》等报刊杂志拓展干部教师学习渠道。各学校还通过购买vcd(dvd)光碟,征订法制报刊、杂志和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供师生借阅。今年年初,根据县上统一安排,县教育局在城区樱花大道组建“法制长廊”9面,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学法氛围;教育局通过《西乡教育网》开办普法专栏,及时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普法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干部教师及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

(三)大力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各学校与公安局(派出所)建立了联系制度,定期召开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工作形势分析会,及时帮助学校解决问题;在县委政法委的安排部署下,教育局组织各中小学开展普法征文活动,动员师生积极参与平安西乡建设,共收集征文3000余篇;教育局与县司法局、县老科协、县法律援助中心联系,开展“知心律师进校园”活动,配合司法局开展“法制百场报告会”活动,共举办法制专题讲座100余场次。提高了师生的法律素质。

(四)多渠道开展法制教育宣传。一是各学校按规定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教师、教案、考核”六落实。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在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二是把每年3月份确定为全县中小学法制教育宣传月,每年12月份的第二周为全县中小学“法制宣传教育周”。各中小学通过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进行法制宣传,采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校班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三是突出三、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积极构建“法治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