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第1篇: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审美教育 审美体验 想象力 情境体验 实现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1-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5-0147-05

玛辛・格琳(Maxine Greene)(1917―2014)是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作家与社会活动家,深具影响力,被誉为继杜威之后最重要的美国教育领域的哲学家、审美教育的哲学女王。她的审美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美育教学和实践具有启发意义,可促进国内审美教育理论的突破与发展。

一、审美教育的界定

学术界认为,美学研究的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审美关系乃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因此,美学关涉到感知、想像及其与认识、理解、感觉世界的关系。格琳即是从审美关系、艺术体验的视角来界定审美,认为美学聚焦于“艺术作品以何种方式成为体验的对象,以及它具有的影响,即如何改变人们体验自然、体验人类、体验即时即地的视角。”而“审美”是用来描述、甄拔人们与艺术作品相遇时所形成的体验方式。

格琳提出,审美教育意味着启动观看、倾听、感觉、运动的新方式,对意义进行探寻,从而进行学习与实践。审美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它不隶属于边缘学科,也非某种装饰性知识,而是个体人生发展必要的组成部分。格琳实践的审美教育并非常规的学校教育,而在于培育独特的思考力与表达力;个体从审美体验起步,进入到生动反思、不断生成的意义世界;审美教育呈现为开放的空间,尚未探索的诸多可能性,它既不是预想或量化的对象,更不是社会控制力。格琳认为,“审美教育是人类在世界上探寻更加伟大之条理的努力之一。它具有强大的动力,可推动个体寻找立身处世的根基,促使人们能冲破常规、被动、乏味所构成的‘脱脂棉’状态,警醒地进入到活色生香且错综复杂的问题世界之中。”

因此,审美教育是一项培养关注的事业,目的使学习者学会关注对象,为艺术作品赋予生命,使之富有各种各样的意义,从而培养鉴赏的、反思的、文化的、参与式艺术体验。审美教育鼓励人们以不同方式去观看与共鸣,形成新的构图,开启新视野。格琳鼓励人们与世界建立更多联系,艺术作为审美经验最集中的表达,艺术教育关注不同的艺术媒介,着重诸多艺术表达形式,运用技艺的各种方式,以及物化艺术的各种手段。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可相互促进。艺术教育者能促成艺术作品产生,审美教育者也能为艺术探索敞开空间。因此,当人们能对自己的审美体验提出问题时,审美教育即由此产生。

二、审美体验与关注力

与国内侧重审美理论与范畴的教育不同,格琳从审美体验、问题意识与反思实践的视角从事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培养人更敏锐地鉴赏与理解艺术,审美的目标在于实现生动的审美体验,激发个体生命抒情瞬间的鲜活。在审美体验时刻,人能自由地感觉、认知与想像,刹那间觉悟本己的生命与周围世界的关联;审美还能引领人们发现新景象,使彼此孤立的部分结成整体。审美教育者首要关注的课题是:如何使学生具有更积极的敏感性与自觉性?教育者有必要引导学生感知、理解与体验各种艺术,深入内部去感受什么是艺术作品以及艺术表情达意的能力,在这种审美体验的基础上促成富有意义的领悟。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有深度的审美体验?这涉及到人们如何理解艺术。就艺术作品而言,它远离世俗、程式化的日常生活,有其存在的空间与世界。但它要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则必需一种特殊的观照。当个体全神贯注进行审美观照时,审美对象就会自然脱离了日常生活与实用关系,以个体的、富有历史的、活生生的方式敞开自己。个体与艺术作品进行自由交流时,他便会意识到可能的新视角与新理解,并寻找新启示与新视野,甚至敢于为求新而冒险。格琳强调,只有通过超越凡俗的自由的行为与探索(审美观照),这一体验才能称之为审美体验。这种审美关注是一种过程,它始终在进行之中,永无止境。绘画、舞蹈、音乐、诗歌等一切门类都是为审美经验而创造的,审美体验不仅能发现不同艺术的特质,而且每次体验同一作品都会有新的发现。格琳将培养审美关注看作一项事业,激发教育者帮助他人积极地想像、思考、感受、观察,并促使其有所发现。因此,惟有当关注者愿意跃出平常的世界,以本真而不完整的人来面对艺术作品时,才能使之富有意义。

艺术的真实并非纯粹的现实,而是艺术的真实。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艺术媒介或象征系统来创造艺术,人们以纯真的个体去感知艺术作品,审美对象就产生于个体主动与艺术作品交流的过程,艺术应被理解为创造意义的模式,它们在积极地鼓动、搅动、感动着人们,使其以不同的方式体验世界。那么,人们如何通过审美体验来实现作品的价值?格琳指出,价值的实现与观照方式、对话空间、身心参与密切相关。要充分理解艺术作品,人们不仅需要积极、有见识的感知力,也需要区分艺术媒介的特质。而具备区分各种艺术语言特质的能力,则须亲身参与和体验不同艺术门类。通过这种实践,人们的理解能力便能得以丰富,并使人去接近、专注于艺术表演与创作作品,开启更多感知的可能性,觉察更多的层面,从而更有意识地生活在世界上。为了把握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作品,人们还要既了解审美空间,又要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当人们从关注作品整一性的审美方式逐渐过渡到在场的瞬间,人们感到身临其境地发挥与驰骋想像,化身于作品中,将作品人格化,使之成为自己的世界。在这种时刻,艺术作品才会融入人们的意识,人们在体验与反思中能发现崭新的模式,从而高屋建瓴地观察世界。

格琳赋予了艺术以鲜活的现实生命,揭示了审美体验中深刻的反思与领悟。对格琳而言,审美体验并非风花雪月般沉迷欣赏,也非艰深晦涩的理论表征,而是反思艰难的生存境遇,寻求与领悟世界的意义,从而促成积极有效的社会空间与声音。建构个体与作品关联的前提,即是处于现实语境的、活生生的主体。惟有这样的个体才能创造崭新的构图与关联,这种创造实质上是在创造意义。在审美体验中,位于主体前方的不仅是新的秩序,还有对意义更为强烈的探寻。个体理解、感悟的主观维度将变得活跃,艺术作品也随之活跃起来。审美教育不仅使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不断深化,还能为共享世界的自由而效力。通过这种教育而带来的感悟和充分觉醒,人们将会在一定意义上自由地寻找自己的声音。

三、想像的力量与培养

审美教育不仅涉及对艺术形式的深刻认识理解力,还须通过直接的审美体验开启丰富、自由层面的意义,审美体验离不开想像力的发挥与体现。“杜威曾指出,‘审美’的对立面就是‘麻木’。因此,我们可以把审美教育看作致力于彻底清醒的教育――一种更加积极、敏感、热情的人类探索方式。”格琳致力于实现这种智性的愉悦,即调动意识所有层面的领悟:认知、情感、观察、意动(付出努力、发挥能量、探索超越)。目的在于寻求一种复杂的领悟或创造意义的形式,引导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共享的自然和世间,并从中感到更丰富的愉悦。正如杜威所描述,审美经验包括“做出精确的分辨,辨识微妙的联系,指认象征体系……解读作品,并且在作品中认识世界、在世界中认识作品。我们的很多经验和技能被调动起来,并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发生改变。审美‘态度’是不安的、探索的、试验性的――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行动:创造和再创造”。

格琳特别强调想像的重要性,它是教育话语中经常被忽略的一种认知能力,然而它对于学习与生存却非常必要。想像力在艺术上是洞察力,它能创造关联,建立秩序,开启新视野,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发起挑战。想像能让人们理解事物的特殊性,洞见其内在生命,并把握深层的意象。想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使之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并为选择付出行动,乐于开创与提出批判性问题。想像不仅是心理成象的能力,也是设身处地去感受情境的能力,更是创造虚构情境的力量。想像使人们在现实中开发可能性,并有所超越与创造,揭示出其他的真实。格琳认为,想像的意识有不同的阶段,教育者要激发出每个阶段的想像力。在集中关注力阶段,可使艺术作品展现出独特性和完整性。人们搁置功利、道德、历史的考量,教师可通过交谈、引导或揭示来激发、扩展学生的意识。在释放想像力阶段,学生进入充满惊奇的阅读空间,需要保持开放的心灵去探索,并置身其中。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打破局限与束缚,以更多从角度来观察世界,并且认识到世界永远是不完整的,从而需要重塑与更新。

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过程为导向的教育,后者则以结果为导向。格琳认为,艺术教育教人如何消费,而不是如何充满感情地、真诚地面对艺术作品,应让全神贯注、充满渴求的意识为艺术赋予持久的生命。审美教育永远在过程之中,永远在探索文本,永远在寻找某种教学方式来打动人们,使其自我反思,创造意义,并改变他们的生活世界。审美体验如同人生历险,驶向可能性与不可预料的世界,赋予艺术作品以常新的生命。审美体验的关键是将学过的东西内在化并对其产生共鸣,同时也对关注的作品产生共鸣,之后就能实现一种转变。为此,个体必须运用更多语汇表达自己,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在凡俗世界开启新窗口。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既不是复制和背诵的能力,也不是展示精通某种技能;它需要强化意识,鉴赏力的提升。“我的目标旨在挑战想当然的、被冷待的、被束缚与被限制的东西”。格琳受萨特自由想像思想的影响,认为想像不仅是超越与否定现实的意识能力,更是积极介入行动、争取自由的手段和工具。如果教育者保持充分地开放并勇于探索,知道如何去关注、倾听、观看,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感觉能力与认知能力,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就能培养并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世界有所醒悟,并将持续醒悟。只有改变自己,并且感染他人进行转变,这才能成为真正的审美教育者,才有能力穿梭于杜威所描述的“紧迫且更加丰富的”意义王国。

四、课程设置与情境体验

审美教育的主题在于感知、想像、以及对意义的探寻。对于审美把握和审美理解而言,感知是起点和基础。它需要心理和想像的参与,艺术作品的充分呈现依赖于人们参与和把握的方式。感知包含着对某种复杂整体的直观理解,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探索逐步变得清晰可见的整体。这意味着感知必须脱离被动、消极、漫不经心的姿态,以活生生的、能感知的人去面对艺术。感知过程包含着一种永远看不尽的感觉,一种尚未被揭示的可能性;感知还需要一个内部品味、详尽阐述、深入渗透的过程。此时,审美体验就变成了个体意识,并照亮人们生活的世界。格琳的审美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努力创造出激发审美体验的环境,尽力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可能性,继而帮助他们认识到积极的想像内部与外部视野的相互作用,在艺术作品的世界与审美体验者参与的世界之间创建出各种联系,从而探寻世界的意义与秩序。教师进行课程设置,有必要引进各门艺术课程,并结合着自身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教师须要创造出合适的环境,让学生能自由地创造自己,有创意地成为自己。

第2篇: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原则;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77-02

“求美”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文化、艺术的教育是培养高品位、高素质人才的必要内容。只有学会欣赏美,才能创造美。先生在北大初建时期就十分重视在大学教育中提倡“求美”,他主张“美育与智育相辅而成,知识以外兼美感情,以图德育之完成。”活动教育作为学生自由发展的载体、经验积累的途径能够提升学校文化、丰富学校生活、增强学校活力,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一、“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概念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是指通过体验、养成、熏陶,使人文艺术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的教育过程。“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求美”品格。“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对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有选择的取舍,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健康向上。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大学校园文化历来被看作社会文化发展的潮头和先导,它相对于一般社会文化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对社会文化发展负有选择与创造的责任。如今,随着校园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扩大,社会上的各种文化观念、行为准则、生产方式也开始跻身校园。多元娱乐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出现,对学术、理性、审美等具有品味的校园文化冲击极大。高校面临着用高雅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用积极向上的内容和形式陶冶大学生思想情操的考验。

二、“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意义

1.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新时期,社会需要高等学校教育培养出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过去,高校普遍重视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教育,对其他的领域有所淡化或忽视,致使大学生在知识结构的构成上,更多的是专业性和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其思考和认识的视野比较狭窄。专业知识的教育只形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部分,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就必须有相对的辅助知识作为支撑。“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能有效的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融,通过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间的深刻对话,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达到沟通、整合的目的,使大学生的理性与情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得到和谐发展,从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2.文化艺术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社会性的培养

人的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了人类所特有的合作、理解、同情、关爱等主体意识,人具有了个体完整性。如果人缺乏了社会性,不仅仅是难以融入社会,而且容易产生远离社会的意识,一旦个体产生远离社会的意识,的偏激和偏见就可能滋生,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会影响人的健康发展。“求美”文化艺术活动,倡导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形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和修养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主义、人文关怀等主体意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人的社会性对于人、社会、世界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使大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冲突与融合中,学会克服缺陷,充分理解他人和社会,减少片面的看法,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性。

3.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形成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是着重于精神领域的教育,它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富有形象性、感染性的特点,使人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激起情感共鸣,从而使社会道德要求和善恶观念逐渐形成。文化艺术活动能展现美好的生活图景,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给人们提供区别善恶、美丑的标准,引起内心共鸣,使人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长期以来,由于高等教育过分注重专业教育,使得大学生在思考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方面,缺乏伦理道德观念。当今,世界性的生态保护与地球的永恒发展问题、国际化与本土文化的问题、生物科技与社会伦理问题、国际政治与民族冲突、种族冲突与宗教伦理等等,都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通过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格,使他们尊重人的价值,获得超越人的生存的精神内涵,以其自主性、社会性思考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处理,并以伦理学的视角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关系,有利于培育形成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

4.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培育

对美的不同观点,不仅是个体对美的评判标准,也集中体现出个体对美的感受、认知、理解和欣赏的素养,展示出个体在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因此,对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育,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以何种标准去评判、感受、认知、理解和欣赏美,而且关系着大学生以怎样的审美情趣在生活中创造美。学会以高尚的审美情趣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既是完善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营造和创建现实生活及追求未来生活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大学生已进入青年阶段,不仅关注自己和他人的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而且以更为细腻的情感和独立的思考来感受、认知、评鉴生活中各种人和事物的更广泛、更深刻的美,并以美的标准创造美。所以,通过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和创造从简单的、表面的印象提升为对丰富、深刻的美好意境的欣赏,升华到精神美的境界,激发大学生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和激情。

三、“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确定的原则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内容体系是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效实施的根本条件。其教育内容的确定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既要区别专业教育、学科教育又要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相衔接,因此要科学、合理的进行选择、整合、优化,这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原则。

1.导向性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的细化、文明的进步,现代社会将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品性,特别是人才的团结合作意识、人文素养、心智模式。因此,构建“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体系,应该关注大学生品德、团队意识、创新精神、人文修养等特性的培育。让大学生获得一个合格建设者所应该具备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让社会逐步理解大学生这些素质的提升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2.基础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属,它主要是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通识性、广博性的基础性知识和能力。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教育,而是主要进行基本认识、基本素养、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构建内容体系。通常我们将人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知识、能力、修养。所谓“知识”,不仅是指专业知识,还包括人文历史、文明道德、科学技术、社会艺术等一般性的知识;所谓“能力”,也不仅仅是指专业的技能技巧,还包括思维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而“修养”更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石,表现为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的团队合作意识、文明的社会道德行为、良好的科学素养等。

3.民族性原则

在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性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应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要求大学生熟悉中国文化的精髓,知晓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这一原则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教育思想,儒家的“仁”、“孝”、“信”的理念,对待人生和社会的积极态度等思想学说,这些内容对当代大学生可能比较陌生。所以,坚持民族性原则,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加强对我国民族文化及思想方面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4.计划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如果不合理,就容易造成与专业教育和学科课程内容的交叉,从而冲击专业教育。要实现把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融入学校整体教育内容体系,既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又不至于冲击专业教育。因此,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内容体系进行精心、合理的设计,避免教育内容的重叠,使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体系尽量系统化、简洁化。

5.整合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内容不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和结构,而是众多相关学科基础文化知识、技术能力经验的综合,各个方面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适合学生各方面需要的内容整体。在内容选择上不是“杂、乱、散”碎片内容的堆砌,而应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围绕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整合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并将知识性学习和体验养成性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由浅入深、重点突出、整体协调,从而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理解他人和社会,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倡导集体主义、人文关怀等时代精神。

6.体验与养成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不能单靠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来完成,而是要通过教育、体验、养成、熏陶,从而促使大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塑造他们的科学与人文精神。这就需要在内容的构建上强化体验性和养成性教育,把体验性、养成性的活动和方法作为教育内容,通过规范的引导、环境的熏陶、身体力行的实践,帮助大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人格。

四、“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内容

1.哲学知识普及活动

根据的观点,“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哲学教育,增强其理论思辨能力,有助于他们高屋建瓴,把握整体,突破各具体学科的局限,超越人文与科学认识的界限。把哲学教育作为“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哲学思辨,去探究超越于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理想、信仰与终极关怀,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开设定期的论坛、讲座是进行哲学知识普及的最好形式。

2.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国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支配着大多数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意识形态因素,是一个蕴含着丰富内容的综合体。所以,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让学生重塑民族人文精神,树立奋进图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如开展诗词吟诵大赛、诵读经典活动、传统纪念日的纪念活动、典型历史人物的学习活动等。

3.世界文化教育活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不同主张的自由化思想观念等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冲击很大,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立场和态度。通过对世界文化的教育,使大学生对世界文化及思想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脉搏,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可以开设国际文化交流论坛,邀请专家进行国际文化讲座,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开展西方经典电影、戏剧、文学赏析活动等。

4.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教育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改变,人类的活动影响了自然的自我发展,并严重危及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应该让大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和价值,思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另外,让大学生确立起“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一思想观念,使大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流,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通过开展“保护母亲河”主题活动、第三只眼看社会主题摄影展、“人与自然”主题征文等活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育。

5.文艺鉴赏教育活动

文学、艺术作品包含着人们对不同时期人的生存状况的描写和反映,同时也体现着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不仅能引发大学生的思考,而且能够升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润泽大学生的心灵、促进大学生人的本性的觉醒和提升。通过引导大学生进行文艺作品鉴赏,能够让他们领悟美的真谛,培养大学生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对文学、艺术作品有一定的的鉴赏和评论能力,能借助文学、美术、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能将追求完美的意识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去,升华大学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培养其高雅的审美情趣。可以通过戏剧、歌舞、器乐、文学、传统艺术表演等各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苟克鼎.课余活动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2000(2)

[2] 但武刚.活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美术培训;素质教育;美术高考;培训结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95-02

近年来,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投入的趋势是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视。家长们把目光转向了学校之外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特别是美术培训班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又一年暑假将至,家长和孩子们如辛勤蜜蜂般穿梭在各式各样的美术培训班中,至于成效如何?各有得失。通过学习美术完善孩子的品格,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下面,结合我的理解,对美术培训现状进行分析。

1 对美术培训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美术教育是发掘创造潜能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所谓的美术培训就是着眼于人才全面素质的美术培养,充分运用各种美术教学手段,从而切实达到提高少儿艺术素养的目的。其次,现阶段家长对培养孩子审美素质和艺术兴趣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使的美术培训市场越来越火热。最后,有句话说“艺术不是生活,但是艺术可以造就未来。”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艺术教育可以直接关系到智育的发展和德育的培养。因此,通过美术培训,从中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和自身文化素质,成为家长热衷培训的主要原因。

很多家长对“美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画画”上 ,他们送孩子绘画班学的就是画画,“画得像与不像”成为了绝大部分家长的评判标准。殊不知儿童美术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它需要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成长的特点进行设计和教学。儿童美术培训就是在规范孩子 的习惯,以科学的方式加以引导,并让他们充分了解美术。这不仅仅在于技法方面 ,还应该包括鉴赏 ,体验等各种方式加以熏陶,让改造善于观察生活中的 美,并由衷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从而引领他们走上艺术之路。

2 对少儿美术主要实施素质教育

2.1 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影响: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教育。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对下一代的影响,美术培训成为培养少儿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但是如何选择适合的途径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通常的理解上,人们更愿意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各种技巧,才艺展示便是素质表现的最佳途径。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影响是催生了形形的各种培训机构。在“ 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愿望的驱使下,许多的家长们想当然地为孩子积累着中“素质”,例如画画、跳舞、弹琴等等这些显而易见的表现形式成为家长们的首选。

2.2 美术培训中素质教育的作用: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许多从业者,简单的操作和巨大的回报,使各种培训机构发展迅猛。现在美术培训的内容也是越来越受到青少年儿童的喜爱,例如儿童水粉画、儿童国画、线描、写生、手工工艺制作、素描及色彩等科目。但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全面发展的美育,中小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绪,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术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而美术教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犹如校外的美术培训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整体。

3 关于当前高考美术热

目前,美术高考生人数逐渐上升,以河南和山东两省为艺术类考生的领头大军。出现这种美术高考热的原因:

(1)高考升学率的刺激;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成绩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一般的文理科录取分数线低出很多,程序化的教学和培训能使学生短期内通过专业考试。

(2)高考指挥棒在起作用;有部分考生由于文化成绩不理想,就直接加入学习美术的行列之中,高考美术降低门槛进入大学,而不是出于兴趣和志向而报考美术的。

(3)社会需求增长的需要,就业相对容易;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需求满足的同时,人们的审美文化也有了新的要求。相对而言,在美术的诸专业中如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进入大众的生活中去。这也给美术专业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以上三面因素造成了目前高考热的现象,很多孩子 都是因为“兴趣”而走上美术之路的。一般而言,这种“兴趣”会伴随其一生。所以,家长们不能盲目跟从,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没有兴趣的只为考学而学美术。家长可以不懂美术,但对教育要有所了解。每个家长对美术的认识与修养决定了孩子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而家长对教育方法的认识与认同决定 了孩子的未来。

4 美术培训是一把双刃剑

面对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美术培训机构和家长们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的特长班,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培训,也各有利弊。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确实为国家建设储备了越来越多的美术人才,越来越多的孩 子的美术才能 得到了培养 和开发,有益于全民审美水平 的提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美术教育普及机构的一些美术培训班,过分的规范和集中使得艺术的个性遭到扼杀,特别是少年儿童在这里形成一种规范化的思维模式,对其审美的影响将是终生的。 最后,在美术培训中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锻炼他们的虚心、细心、独立坚韧和自主能力,尊重孩子的个性需求 ,不要把成人的世界强加给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面前的一切。学会以孩子的心理和目光去体会、去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

因此,针对目前培训市场的混乱局面,监管部门首先应在全社会推广美育教育,让家长们对孩子的美育培养“急功近利”的思想完全脱离,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育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要让家长理解孩子的生理、年龄的特点,理解绘画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更要让家长真正理解美术,理解艺术,理解审美。社会各界美术教育者和家长们要呵护好孩子心中的艺术之芽,要有长远眼光!

参考文献

[1] 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2] 朱晓飞.谈少儿素质教育与美术培训[J].美术教育研究,2011.5

[3] 王朝阳.浅谈校外美术培训中的审美教育[J].决策探索,2010.8

第4篇: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058-01

在音乐教学中促进思品教育及智能发展“音乐教育应该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该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曲式等音乐要塑造的形象,启发学生在进入歌曲意境中做到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以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其存在的意义。”由此可见,品德教育和音乐教育是互相沟通的,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活泼乐观的情绪,同时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开拓视野,使学生在美的感染下陶冶情操,受到良好思想品德教育,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有着十分有效的作用。音乐教育中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歌曲的内容难以理解,难以产生共鸣。我们借助音乐的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来激发学生产生同音乐中的艺术形象相一致的情感从而避免空洞说教,而着重心灵的感染和熏陶。那么,如何使品德教育渗透于音乐教学的始终,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下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借助电教手段,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受到思想教育

低年级正是人的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阶段,各种情绪性的音乐活动,能使他们情感积极的流露、丰富起来,懂得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因此以音乐为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在欣赏《种瓜》时,我运用电教手段设计了歌曲内容的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同学被深深吸引着。在问学生,如果你有了一粒西瓜籽,会怎样管理它呢?即知道了劳动的辛苦,收获的艰辛,又学会了歌曲。另外,我还利用游戏中的音乐形象,创设情境如《保护小羊》,小羊的形象唤起学生亲切、温柔的感情,狼来了的音乐激起小学生对坏蛋的憎恨,小动物们的帮助使小羊脱离了危险,孩子的心也“如释重负”。

人的心理活动是认识和情感交织的过程。在教育教学中,寓理于情,以境育情可以把孩子带入感人的情境之中。收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讲授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和气氛,让学生在对比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欣赏《劳动最光荣》,我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把歌曲编成故事,并制成相应的投影片,采用边放片边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当讲到小蜜蜂爱劳动小蝴蝶贪玩耍时,同学们自觉的把两者相比较,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接受思想教育。又如在《小燕子》中我将歌词编制成儿歌故事,简单易懂,增加了兴趣,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庄家小卫士”的形象,使学生懂得了为人类奉献的优秀品质也是一种崇高的美。

三、编排律动,让学生在动作表演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低年级学生感情丰富、外露,无时不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和善于模仿性来引导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如《快乐的一天》由《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等六个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展现小学生《快乐的一天》。上这节课时,我抓住新生入学后的稀奇心理,把动作表演和音乐欣赏相结合,允许鼓励学生创编动作,这样一节课不仅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了音乐内容,从而接受了思想品德教育。又如《洗手绢》这首歌曲,我启发性做相应动作:伸臂、挽袖、搓衣等,这样的学生夸张模仿这套动作,老师在灌输劳动观念,从学生的表情我猜想他们对劳动有了正确认识。

四、主题活动,强化思想品德教育

在实践中,如何使认识变为行动,由被动变为主动,这就要通过情感和意志这个中间桥梁的作用,由于音乐教育是从陶冶人的情感入手的诉说情感的表演艺术,从而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学期开始,我都会在班级召开“师生同乐音乐会”,让每个学生都来展示自己的节目,有歌唱、有舞蹈、有故事,也许这一切看来幼稚,节目不成熟,但是相对于低年级学生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跃进。孩子们在表演中表达了自己爱同伴的情感,观看的同学也受到感染,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同学的情感油然而生。

五、德育教育,持之以恒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任何一个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巩固和提高都不是一个教案、一次性教育活动所能奏效的。它是由认识到情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短时间会解决的,低年级学生自律差、理解能力差,难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正确认识和引导,及时处理决不能着急,而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第5篇: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三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一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一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一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一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一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一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一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一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一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一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一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

第6篇: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丰子恺;艺术教育;现实意义

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丰子恺无疑是近代杰出的教育家。他用特别的笔表现了一个充满着生命的世界。《缘缘堂随笔》、子恺漫画、艺术教育思想,均以通俗易懂、平易生动的特质深受大众喜爱。丰子恺在艺术教育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其理论和方法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念。他的艺术教育思想和实践对近现代中国的教育界和艺术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他的思想不是空谈,而是务实且具有实际的理论。直至今天,当我们面对应试教育的困境时,探讨和研究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 丰子恺艺术教育概念的形成

丰子恺在艺术教育理论上的最重要的贡献,即是理清了艺术教育的概念。首先,丰子恺纠正了将艺术教育等同于美术、音乐课的错误观念,他认为这样是把艺术教育的观念狭隘化了。丰子恺说,艺术教育不是简单的美术、音乐课,也不是“直接的艺术科”,艺术教育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它的范围很广泛,是整个人生中的一切活动。为此,丰子恺专门在文章《关于学校中的艺术科》中提出了艺术教育的概念:“艺术教育,是应该融入各科的,是全般的教养,不是所谓艺术科的图画与音乐能代替的,也不是可以机械的独立的学科。”[1]丰子恺认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审美眼光,培养情趣高雅的人。丰子恺把与事物、人生、哲理等有关的其他教育活动看作是一种间接的方式,而把学校艺术教育看成是直接的艺术教育形式。丰子恺说,艺术教育不是授人以技,而是授人以道。也即是说,艺术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而是“授人以这副眼睛,教人以这种看法。”[2]培养人的“艺术之心”,养成人们发现和探索“美的世界”的眼光。这里可见,丰子恺扩展了艺术教育的外延。所提倡的是一种“大艺术”的教育观。

丰子恺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解是深刻而广泛的。在丰子恺看来,人生不仅要有“物质”的生活,而且还要有“精神”和“灵魂”的生活,同时,满足了人的物质和精神还不够,还要更进一步探求人生的究竟和意义。这人生的意义“须通过了真善美的理想而窥见”,而“教育是教人以真善美的理想,使窥见崇高广大的人世间”,是教儿童拥有“真善美一齐发育”的“崇高的人格”,“是教儿童对于人生世界的理解”与看法,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健全的教育”。丰子恺指出,健全的教育须从三方面入手,“科学是真的、知的,道德是善的、意的,艺术是美的、情的,这是教育的三大要素”。所以艺术教育是“全般的教育”,是“美的教育”,是“人生很重大,又很广泛的一种教育,不是局部分的小知识小技能的教授”。[3]丰子恺特别指出,艺术教育的任务不应是传授小技能和小知识,而应是“一茶一饭,我们都能尝到其真味,一草一木,我们都能领略其真趣,一举一动我们都能感到其温暖的人生情味”,丰子恺把艺术教育看作是广泛的大人生观教育的一部分,把艺术教育扩大延伸到整个教育、甚至整个生活的每一角落。它不是纯理想化、单薄的思想,它是既有对传统艺术教育思想的秉承,又揉合了时代变革的需求,是建立在丰子恺对艺术、人生、教育三者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哲思默想。

2 丰子恺艺术教育观的分析

丰子恺提出艺术教育理念后,又进一步吸收中外合理的理论资源,提出了“艺术的心”的概念,并对“艺术的心”的特征作了详细的论述。具体来说,“艺术的心”具有“绝缘”、“同情”、“慈悲”三大特征。

首先,“艺术的心”的第一个特征是“绝缘”。丰子恺专门在著作《关于儿童教育》中对“绝缘”作了解释。“所谓绝缘,就是观察一种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地观看,看见事物孤独的、纯粹的事物的本体的相”。[4]在丰子恺看来,“绝缘”是与日常生活的态度、科学的态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应该是一种审美的态度,能使人从现实关系的世界中,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发现世界的美。在“绝缘”的状态中,人的意识全部为对象所占据,其精神全部都聚集在对象上面,人与对象融为了一体,沉浸在审美的静观之中。从总体上看,丰子恺的“绝缘”理论是在“审美无利害性”这一美学命题进入中国后所引发的理论思潮的推动下形成的。“审美无利害性”是指审美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不涉及欲求或实用目的,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参与其中。这一命题被引入中国之后,中国的理论家们将其与自身的理论经验相融合,创造出许多中国式的理论变体,丰子恺的“绝缘”就是“审美无利害性”在中国的理论变体之一。丰子恺将无关利害的审美“绝缘”态度纳入到艺术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中,明确指出对“艺术的心”的培养就是对人的“绝缘”态度的培养,“绝缘”的审美眼光是“艺术的心”最本质的特征。

其次,“同情”是“艺术的心”的第二个特征。丰子恺说:“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玩偶,娃娃)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换言之,即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3]“绝缘”与“同情”的产生是同步的,在“绝缘”的状态中,人与周围万事万物融为一体,与其共感共鸣,共悲共喜,共泣共笑,从而营造出一个“有情化”的世界。丰子恺非常推崇德国美学家立普斯的“移情说”,他的“同情”理论即出自对立普斯“审美的移情作用”的理解和吸收。立普斯认为审美――活力旺盛、轻松自由、胸有成竹、舒卷自如以及自豪等――产生的原因不在于审美对象,而应该从审美主体中去寻找。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感到“并不是面对着对象或和对象对立,而是自己就在对象里面”。主体和对象并不存在界限,二者是同一个“自我”,所以审美活动“是对于一种对象的欣赏,这对象就其为欣赏的对象来说,却不是一个对象而是我自己。或者换个方式说,它是对于自我的欣赏,这个自我就其受到审美的欣赏来说,却不是我自己而是客观的自我”。这就是移情作用的基本表现。具体来说,移情就是一种情感的外射。在对对象的凝神观察中,人将自己的情感外射到了对象之中,这时在人们看来,对象不再是无生命的死的东西,而是与人一样具有感觉、情绪或意志的鲜活生命,它与人心意相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人的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在人与对象的融合中能体会到一种审美的。“移情”主要是对文艺创作和审美欣赏中的美感经验的分析,属于审美心理学的范畴,它对西方美学走向实验和实证产生了重要影响。

“艺术的心”的最后一个特征是“慈悲”。丰子恺一生笃信佛学,并且在1927年29岁生日那天拜弘一大师为师,皈依佛教。在现实生活中,丰子恺切实笃行佛教的教义,他的这种宗教情绪也渗透到了他的艺术教育思想中。例如佛教强调的“慈悲”。所谓的慈悲,就是“四无量心”中的“二无量”:与乐曰慈,拔苦曰悲。丰子恺将这种佛教的慈悲观念融入到他的艺术教育理念之中,将其作为护理“心”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提倡,“艺术的心”的内涵也由此变得更加丰富。《护生画集》是丰子恺绘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子恺进行艺术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这部作品的直接根源是当时社会条件下人性趋恶,其目的在于奉劝世人以慈悲为念,戒除残忍杀恶之心。可见,丰子恺具有审美和道德特征的“艺术的心”又加进了“慈悲”的成分。也正是由于“慈悲”的存在,使得“艺术的心”与“宗教之心”联通起来了,从而使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思想变得更加深邃和丰富。

3 丰子恺艺术教育观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今天的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艺术教育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人们对艺术教育认识逐步提高、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推动下,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令人瞩目的发展中也交织着许多问题:人们对艺术教育的内涵缺乏正确的认识、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艺术教育形式化等等。在对这些亟待解决问题的探讨中,我们惊奇的发现,早在上个世纪、在中国开展艺术教育之初,我们的艺术教育家们己经给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丰子恺“艺术教育的先驱”对于艺术教育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在时隔一个世纪之后,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汲取。

当前,许多学校虽然提倡开展艺术教育,但实践中仍旧以升学和实用为主要口标,对艺术教育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或仅仅把它当作是一种点缀。另外,有些教育工作者仅仅把艺术教育视为繁荣文化、丰富生活的工具,他们往往忽视艺术教育对于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重要价值。还有些人把艺术教育高置,把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课,并把艺术课上成了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课,表面上是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实际上则是把艺术教育孤立了起来。

对于当前艺术教育出现的问题,丰子恺的艺术教育观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丰子恺对艺术教育内涵有着全面认识,他所批判的“小艺术科”正是针对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孤立的艺术教学,今天的艺术教育应该提倡的是丰子恺所倡导的全面的、融合各科的“大艺术科”。另外,丰子恺认为艺术教育主要不是为培养专门艺术人才,而是授予人们发现美的眼光,并把“通过艺术的陶冶完善人格修养”视为艺术教育的目的,这种注重人格修养的艺术教育观对今天的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弥补了当下人们对艺术教育的片面认识。今天的艺术教育应该真正地从象牙塔里走出来,普及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让人们接受潜移默化的精神净化,营造丰子恺所说的艺术的教育“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姚全兴.丰子恺研究资料[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2] 丰子恺.丰子恺文集・第4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3] 丰子恺.丰子恺文集・第2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第7篇: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器乐教学表演手段

当前,如何能快速提高器乐学生的演奏技巧及表演能力,是器乐表演教学中的焦点问题。一个缺乏表情的演奏,不会产生感染力,更不会给人美的感受。因此,我们的器乐教师要调整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表情训练开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器乐表演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达到当代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一、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器乐学生应尊重作曲家的意图、尊重那些在音乐作品中所固有的客观因素和不变的部分。但是,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正确’表演,常常忘记了表演应因他们所教的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性和形象性而决定。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理解和解释艺术的本质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重要,墨守陈规地追求所谓的“正确”表演很容易走向教条,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创新精神。认为自己对某些艺术问题的结论是唯一正确的,甚至认为完全理解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或柴科夫斯基作品的创作意图的老师,是不能担任艺术的指导者和音乐的教育者的。如果这样的教师真的无所不能,他的学生会认为无需再作探求,掌握老师所知道的就足够了,不可能再去追求创新。实际上,学生需要的不是那些自以为是“什么都懂”的教师,而是能传授探索创造方法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常常会引导学生思考,发挥他们自身的想象力。

用广博的知识来武装器乐学生和让他们掌握音乐语言逻辑是非常必要的,要让学生去思考探索问题,必须让学生掌握历史和现代的文化知识。学生的创作个性都是从知识、文化和生活的学习中吸取营养的。这常常被教师所忽略,他们主要去影响学生的感情(这当然是很重要的),并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直觉上,但这是一种失败的艺术教学。

教师必须要教学生怎样去创造并认识创造被解释的形象的规律,但不要忘记,教条式的“改正”和“精确”在艺术中跟无政府状态的专断是同样危险的。世界上伟大的艺术家们从来就不是规律的奴隶,但都清楚地知道约束他的艺术的那些规律。

一位古代哲学家曾经这样说到:“学生不是待装知识的船只,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这话很有哲理性。学生的火把要靠教师点燃,燃料就是知识和文化,就是教师调动学生创造能力的艺术。所有明智的教师在教授技能的同时,要使学生的各方面知识都能够得到补充。这才是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二、正确的引导与示范是提高表演能力的关键

掌握基本的技术、技巧对演奏乐器来说很重要,但表演音乐的根本基础是耳音训练,你能一开始就演奏器乐吗?因为手必须服从耳朵和脑子,因此,首先要提高聆听能力,能理解音乐要素,如:旋律、和声、多声部进行等。

在音乐表演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发挥个性、发展他们的“表情手段”和他们的领会能力,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独立性和共同创造的能力。如:能够系统地了解和分析一个作品,领会它的各个方面和彼此联系,并能予以概括;我们可以教学生从新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作品,必要的话,可以重新安排表达手段。

教学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处理好这个作品,而是引导学生如何才能使一个作品趋于完善,从而发展学生创新的能力。当然训练和练习在音乐表演教育中也是必须的,但训练和练习必须包括新颖的因素,如:提供社会艺术实践的舞台,给学生一个创造自我和展示艺术的机会,这对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无休止的重复和无创新的训练方法会使思想停滞,是非常有害的。

在表演教学中,教师要多示范演奏,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情感当中,展示演奏技巧及乐曲情感的魅力,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人说教师示范会造成学生不加思考地模仿,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我认为模仿用得恰当是促进耳音和节奏感觉及灵敏度的有效手段,可以激活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器乐表演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帮助学生独立地运用知识和技术。总之,器乐教学应将个性教育和音乐技巧指导密切地结合起来。

三、注重培养音乐学生的赏析和理性认识音乐的能力

人们对音乐的认识,是在欣赏与分析的过程中进行的。音乐艺术作为人类高级文明的产物,既以独特、客观的感性形式存在,又常常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音乐仅仅被大概、模糊地感知是不够的,重赏轻析或只是满足于模糊的感性认识的教学,会使学生时常陷入“听不懂”的境地。所以加强对理性因素的注意和把握,才能真正认识音乐,这对提高和培养器乐演奏人员技术、技能有着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音乐又是一个流动的过程,音乐本身所固有的特点需要器乐演奏者做更多更深的了解。如: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的基本音响特性,旋律、音阶等基本结构形态,在音响效果方面如纵横起伏的旋律,音响在引导、过渡、交接等细节上的具体特点等等。只有让学生对这些进行理性的学习,才能具备良好的感知音乐作品的能力。

理性的学习是为了帮助感性认识的提高,认识音乐的能力和效率,了解和分析音乐艺术使用的特定材料,遵循艺术规律及其审美追求,能使器乐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条理化,进而更能领会音乐作品的结构、思想以及手段的内涵。

第8篇: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作为一门鉴赏课程,戏曲进入高等师范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时间是在2004年。当年的12月,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这个《方案》距1985年教育部颁布的同一性质的《方案》,已有二十余年了。在这二十余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戏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已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戏曲所面临的危机更为严重。

虽是选修课程,但将戏曲教育纳入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虽然已三年过去,戏曲教育的动作幅度依然有限,但戏曲教育这一做法事实上已被高师音乐院、系所理解和接受。福建、北京、上海、四川、广西、黑龙江等地的师范院校开始相继设置了戏曲鉴赏课程。

几十年来的教训是深刻的。许多音乐界人士(尤其是年轻人)熟知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巴赫、莫扎特,却不知昆曲为何物,不知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这种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匮乏,造成了年轻人鉴赏传统艺术能力的不足。因此,把戏曲鉴赏课纳入高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意义是重大的,它表明戏曲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再只局限在戏曲专业院校这样一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进行以技术技能为主的教学,而是从广义的大文化方面介入,让青年一代感受戏曲艺术的风姿和风采,感受古典艺术之美,进而加深对我们民族文化如戏曲文化的学习、理解和认识。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以京剧为例,它讲求唱念作打,手眼身法步;在唱腔上有西皮,二黄,还有快板、慢板、流水板诸多板式;在人物造型方面,单是面部就有各种脸谱,服饰更是五彩缤纷。观众如果不具备这些鉴赏知识,便难以引起观赏共鸣。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不具备这些鉴赏知识,没有受过古典戏曲的美感教育,人们也就不会走进剧场欣赏京剧了――这是个恶性循环。传统戏曲之所以陷入困境、出现危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戏曲教育在普通人群中的缺失。或许有人会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戏曲没有危机的时候,戏曲教育也没有进入学校,为什么那时的戏曲舞台生机勃勃?很简单,当时是戏曲盛世,观赏戏曲是全民文化生活中的一项普遍内容,人们自然能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看戏,学会欣赏其间的美学奥秘。而今戏曲盛世已去,剧场观众多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因此,把戏曲教育纳入到高师音乐教育当中,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培养现代戏曲观众便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戏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综合艺术,至今为止,我们对戏曲的认识和理论上的总结仍然无法完结。在许多外国人眼中,中国戏曲艺术是精美绝伦的。体验派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看到梅兰芳的表演,着实被迷住了――原来一个身段、一个兰花指、一个眼神既可表现出某种情境来;布莱希特看到中国戏曲演出后惊讶不已,发现中国戏曲早就实现了他的艺术理想,解决了他多年来想方设法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戏曲艺术是对世界舞台的一个卓越贡献。仅从演唱艺术来说,戏曲的发声方法并不逊于意大利美声发声方法,这是连国外音乐界专家和学者都一致认同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对戏曲艺术的科学化总结还远远不够,我们的音乐专家、学者至今也没有能担负起这一项使命,这是因为他们过于忽视、小觑本土艺术了。俗话说“家有千担外有戥”,自家的好东西自己不晓得,外人却知道得很清楚,这,就是戏曲艺术在当代的处境。因此,高师音乐教育将戏曲纳入到教学中来,通过科学方法进行教学,是教导年轻人认识民族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信力的有益举措,将使戏曲得到有力的普及和传播。

所谓的普及和传播,是从戏曲作为传统文化遗产的立场上来阐述的。如果从受教者方面来看,高师的戏曲鉴赏课程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戏曲专家和学者。当然,不把学生培养成专家和学者,并不意味着降低戏曲艺术的教学水准。高师戏曲教学的实质,首先是一种素质教育,却又高于一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具有种子的意义。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将赴中学或小学担任本专业教师。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能通过对学生的反复传授,以几何裂变的方式迅速扩散,为更多人所了解和认识。

高等教育的作用及其师范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保护传统戏曲遗产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继承和传播的天然优势与特殊功用。

第9篇: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不可否认,教育信息化给艺术课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教学手段,但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改革,如何做到“标本兼治”才是教育者应该更多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教育者依然按照过去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那么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也难以改变某些现状。

首先,艺术课程的意义是什么?培养学生学会唱歌、画画等艺术形式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美育与艺术有着密切联系。艺术是人类的精神创造,其出发点就是审美,尤其是当人们在探讨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时更容易忽略艺术的基础是审美。因此,笔者认为,美育可以通俗地解释为教人们如何对艺术进行审美。诚然,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美育的内容,但在中学教育里,美育更侧重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审美体验和学习,这才是艺术课程的真正意义,但在教学过程中鲜有体现。这种现状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应试教育限制美育的发展。中国历来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虽然近几年呼吁素质教育,但应试入学的教育政策不改变也只能徒劳无功。素质教育意在全面地培养学生,其中自然包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也是美育的目的之一,但美育不能以应试的方式教学,因此难以立足。可见,应试考试的科目才是中学教育的中心,这些科目中绝大多数是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主的知识性学科教育,而与美育有关的音乐课、美术课等则与应试考试及升学关系不大。艺术类课程本身就得不到重视,更以何来谈美育呢?

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偏向实用知识的学习,所学所用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这些知识的地位之重显而易见,但过度地强调便容易走向极端,渐而变得功利,这正是应试教育的缺陷。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提出是对应试教育的“挑战”,学生的主动性被更好地带动起来,可以自觉、主动地吸取所需知识。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美育只有在独立的审美经验基础上才能得到体现,因此,教育信息化能从根本上改变美育不受重视的现状。

教学过程中的美育误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某些美育方面的误区。美育的教学是一个感性理解和理性思考共同作用的过程。当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或者一幅画的时候,通过感官传达给人的是感性的理解,即好不好听或者好不好看,这是审美和美育的基础,并非艺术作品的内涵或者意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对艺术的理解、对美的理解,这是美育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才应该探讨艺术作品的功能性或者现实意义等。在实际操作中,教学过程常常本末倒置,先告诉学生艺术作品多么伟大,似乎每一种颜色、每一个音符都有不可磨灭的意义,介绍之后再来欣赏,学生也就迷失了欣赏的出发点。

可见,在中学里,美育的教学过程存在误区,美育不应该与传授知识的方式相同,由于美育的特性,在教学中应当因材施教,运用更多有针对性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队伍对美育的正确理解,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的质量也有了保障,但目前多数人都意识不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青少年会不会欣赏美,能不能发现美、创造美,是不是缺乏审美能力,似乎并不重要,中学教育者对此应有所启示。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获得更多艺术方面的信息和资源,通过更多的审美实践达到美育的要求。便捷的资源有利于提高上课的质量,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通过视频观看到表演者的整体表演,更便于学生理解音乐里的情绪,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信息化在教学领域的变革具有实际、具体的功用,尤其是对艺术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本就存在问题,新技术和新思想的融入定能使艺术课的作用更大,全面培养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