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范文

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

第1篇: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范文

0 前言

为了增强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质量与水平,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有效培养,满足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技术性人才的客观需求,高职院校需要立足于高职阶段教育的实际,以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切入点,通过这一新的职业教育发展成果,让学生在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在职业技能与实践经验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日后学习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技能短板进行补足,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与创业潜力。[1]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关系的探讨,能够帮助高职院校与教育部门,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后续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技术性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日益重视,自2008年开始,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展要求,教育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相关政府机构,加强部门间的联合,持续开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相关项目。从实际效果来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规模、参与比赛的人数、比赛水平以及社会关注度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自觉性地参与到比赛的组织工作中,使得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引导之下,各地区立足于自身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关技能比赛,扎实有效地推进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实践,从而有效提升了现阶段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效果,使其教育意义与社会作用得到实现。例如江苏省在职业院校较能大赛开展的过程中,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法制状况,对比赛项目进行合理调整,不断增加新的比赛项目,2016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设13个专业大类30个比赛项目,涵盖了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成绩优异的高职学生有资格参与全国大赛。借助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开展,相关部门为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创业潜力的挖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而高职院校也以此为平台,有目的的进行自身教育工作发展方向、专业设置以及教育模式的调整,进而为后续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的构建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2.1 实现了岗位工作环境的还原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竞赛有所差异,其竞赛的内容、分类以及方式有着自身的特点,例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学、管理专业、市场策划、文案设计以及广告方案等相关专业内容进行整合,使得参赛学生利用综合知识对比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所学到的各类知识,从企业资金筹措、产品设计、市场方案规划、广告投放、市场反馈以及产品更新等几个角度出发,进行知识框架的合理构建,使得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全面提升自身对于各类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掌握程度,从而满足现阶段就业环境下,岗位对于工作技能的要求。[3]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过对各类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的有效模拟,使得参赛学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工作岗位对自身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的客观要求,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学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为日后的职业学习与技能补足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作为职业教育实训的一个分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对高职院校实训教育的阶段性总结,能够对实训教育成果进行全面检验,对高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全面分析,为教育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及教育手段的完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2.2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个平台,使参赛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真实地接触到现阶段我国经济环境下,对于就业创业人员技术与素质的要求,让参赛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市场规律与市场运作模式,进而为自身理论水平的提升与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意识进行了强化,使得高职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人生规划,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职业学习计划的制定,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4]同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种媒介,能够让学生将日常所学到的各类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进行有机的联系,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虽然会定期开展实训教学,但是实训教学的内容单一,组织结构较为落后,其越来越难以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实践需求。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使得高职学生能够进行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的高效结合,通过对各项问题的解决,学生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并且能够用理论知识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保证相关职业技能比赛项目的顺利完成。例如在进行公司运营的比赛之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组织能力、协同能力、策划能力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在参赛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能力提升与培养,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2.3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加强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筹划阶段,为了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提升比赛质量与水平,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往往会通过宣传活动,进行企业与社会力量的引入,在为比赛提供物质支持的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学校以及用人企业之间的联系。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合,不仅仅能够为后续高职教育实训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还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在比赛中表现优异或者有巨大潜力的学生,往往受到各大企业的欢迎,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大降低,为后续就业活动的有序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通过与各个用人企业与单位的交流,能够对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使用需求进行科学的认知,为今后自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通过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从而为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 基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学生就业??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3.1 挖掘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引导功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开展,是对参赛学生职业技能、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全面考察,学生想在比赛中获得一个较好的名次,就需要对比赛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与有效解决,利用自身所学知识,不断进行方案的制定与调整,使其能够满足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客观要求。[5]同时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增强自身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能够处理各种突况。借助于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引导功能的挖掘,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对自身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实现对知识框架与学习水平的全面认知,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3.2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竞争作用的实现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种赛事,其拥有竞争的本质属性。在竞赛的各个环节,不同的学生针对自身的所遇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应对,以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取良好的名次,检验自身的学习成果。在这一过程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竞争属性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实现高职院校学习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有效提升,保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科学实践,需要赛事组织部门,通过对比赛流程、比赛项目等相关方面进行合理化设置,增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激发自身的潜能,提升能力与水平,促进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第2篇: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范文

1.活动介绍:售楼精英大赛是湖南城市学院房地产协会首次举办的活动,也是益阳高校第一次售楼大赛,此活动已经在长沙等其他城市高校中多次举办成功。该活动持续时间长(持续1个月左右)、活动范围广、影响力大、参与人数多、实践性强。同时,本次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一次实战演习的机会,通过实战购房了解房屋销售的流程以及购房的相关知识,为将来购房积累经验;让同学们了解现今房价的现状以及购房的艰难,激励同学们利用大学时光努力奋斗,为将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2.活动时间:xx年4月18日——xx年5月21日

3.活动地点:湖南城市学院一教学楼(初赛和复赛)、食堂三楼(决赛)

4.主办单位:社团联合会

5.承办单位:房地产协会

赞助单位:安徽房产网

6.参赛方式:本次大赛以团队的方式报名,人数为3—6人,并选好团队的组长以及拟好团队名称,在食堂摆台处报名即可。

7.奖项设置: 一等奖:400元奖金、获奖证书+综合测评(1个团队) 二等奖:300元奖金、获奖证书+综合测评(1个团队) 三等奖:200元奖金、获奖证书+综合测评(1个团队) 优胜奖:100元奖金、获奖证书+综合测评(1个团队)

二 、 宣传方案

宣传时间:xx年4月15日 —— xx年4月21日

a.传统宣传方式

(1)海报宣传:在全校各宿舍、教学楼、食堂等宣传栏张贴海报, 内容要求具有感染力与吸引力。

(2)展板宣传:望舒食府前

(3)横幅宣传:运动场围杆

(4)下寝宣传:在报名前一天到各寝室宣传

(5)下班宣传:在活动举办前三天到大一各班宣传

b.特色宣传方式:

(1)骑自行车在校内进行宣传

(2)礼仪队在校内行走进行宣传

(3)通过乐器表演进

(4)通过食堂广播进行宣传

三、大赛流程

(一)报名

时间:4月18—21日(周一至周四)

地点:食堂摆台报名点

方式:以团队的方式报名,人数为3—6人,并拟好团队名称。

(二)动员大会

时间:4月22日晚7:30(周五)

地点:一教学楼

流程:1)主持人致辞

2)播放其他高校的模拟售楼活动的视频

3) 播放vcr(地产商、售楼人员、学院院长与书记等的发言)

4)每组发放一份“房地产售楼培训”资料

(三)初赛:

时间:4月29日晚7:00(周五)

地点:一教学楼

参与方式:初赛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团队展示,包括自我介绍、创意或才艺展示等,意在考察团队的合作力及创造力

二是知识竞答,在动员大会后,我协会将给每个团队一份“房产售楼人员培训”的资料,知识竞答的提问将全部出自该资料『 1

该竞答意在引导团队对售楼的知识的一个基本了解和自主学习,同时选拔出十个优秀的团队晋级复赛。对于晋级复赛的选手,我协会将于4月30日邀请专业的售楼人员来进行集中培训或者团队成员亲自到益阳市的楼盘参观学习。

(四)复赛:

时间:5月14日晚7:00(周六)

地点:一教学楼

参与方式:复赛也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楼盘ppt展示,该ppt包括团队合影和团队成员独照和介绍、楼盘基本信息(楼盘地址、户型、配套设施、楼盘照片等楼房的核心优点和楼房的核心卖点等)

二是由各自组建房地产营销公司,扮演各自的角色,公司成员包括前台接待,负责接待进店客户;置业顾问,负责楼盘的介绍及销售;销售经理,专门处理“客户投诉”以及指挥整个售楼流程的运行;财务经理,专门解答客户的付款问题,包括按揭服务、办证等流程。部分同学扮演看房的顾客,还可自制了名片、购房协议、银行卡等情景剧的“道具”现场模拟售楼的过程(因团队人员有限,角色可自行选择一部分来表演)复赛的前五名将晋级决赛。

(五) 决赛:时间:5月21晚7:00(周六)

地点:食堂三楼

参与方式:决赛分三部分

一是在舞台上现场模拟售楼,要求在复赛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道具和服装等,使该表演更逼真。

二是临场应变考验,既我协会将派出同学扮演顾客买房,将会提出一些问题和发生一些紧急情况,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胜奖。

次举意在考察同学们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对售楼的掌握水平,同时达到我们举办此活动的目标和意义——让同学们真正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决赛流程:

1、开场舞

2.、主持人致辞介绍嘉宾

3、指导老师发言

4、向观众发放入场券(入场券上写支持的团队名称)

5、第一队上场

6、表演

7、第二队上场

8、第三队上场

9、时装秀表演

10、第三队上场

11、舞蹈

12、第四队上场

13、观众抽奖

14、颁奖

五、经费预算

奖金—— 1000元

奖品——100元

宣传单——300元

各类资料——100元

决赛表演费用——300元

装饰费——200元

横幅、海报——200元

展板、喷绘——200元

水、水果——100元

音响、乐器租借——200元

幕布——100元

教室及食堂三楼场地费——100元

主持人服装造型及服装——100元

总计:3000元

湖南城市学院

房地产协会策划部

第3篇: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职业技能大赛 电算化实训 财务软件

中图分类号:G742 文献标识码:A

会计技能大赛近年来进行得如火如荼。作为实践性极高的一种比赛项目,会计技能大赛不仅要求选手对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也要有全面、系统的掌握。而且要有熟练的电算化操作技能,有目标地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改革将是各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1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会计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分析

赛题采用用友U872平台,包括系统管理、总账、薪资管理、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和UFO报表模块。业务范围涵盖了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是非常完整的企业经济活动。赛题采取告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各项业务处理按照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赛题分为系统初始化、业务处理与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编制与主要财务指标分析三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会核算,更要会分析。赛题分总经理、财务经理、会计、出纳采购员、销售员、库管员、人力资源经理。,通过岗位模拟让学生理解企业内部控制及部门职责分工。赛题采取告知学生企业经济活动结果,要求根据每部分的总体要求和各项工作任务,根据具体任务描述,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

2会计专业电算化实训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立了U8信息化实验室、会计手工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而且ERP信息化实验室都被定位为课内实验阶段,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组织,采用分课时上课模式,以实验为主。授课内容按照模块划分,教师主要讲授财务链,供应链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从目前U8实验室的教学设计来看很难达到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所以从职业技能大赛角度看会计专业电算化实训改革迫在眉睫。

3会计专业电算化实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3.1开发配套实训教学资源

针对职业技能大赛必须开发实训课程。从目前来看,高职会计实训教程更新不及时,导致高职会计实训与岗位实际要求严重脱节。

首先,优质的实训教材匮乏。目前市场上会计综合实训教材,林林总总、名目繁多,但是理论与实务联系紧密的、内容详实具体的、规范实用的模拟实训教材寥寥无几。大多数实训教材提供的资料信息,要么远远脱离了现实实务;要么简单空洞;要么错误百出、前后矛盾。质量上乘的模拟实训教材匮乏,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相关激励措施、配套措施不到位所致。教师的精力大多投入到与职称晋升相关的科研项目或是行政事务上,致使实训教材建设投入不足。其次,教材内容陈旧且缺乏深度和广度。会计实训教材提供的仿真资料内容陈旧过时,与现实实务脱节的情况普遍。

3.2加强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实训教学、加强产学结合的重要力量,是开发实训课程、建设实训教材的基本队伍,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有特色、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根本保证。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主要表现为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失衡、待遇偏低和队伍不稳等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训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观念,确立实训教学的核心地位,要拓宽渠道,优化实训教师队伍的来源结构,注重长远,制定实训人才的引进计划,内部挖掘,加强实训教师的业务培训,加强考核,完善实训教师的激励机制。

3.3积极改善实训教学的条件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速度。近几年来, 全国各高职院校都在下大力气逐部改善实训教学条件,在硬件方面, 通过贷款、入股和赞助等多种渠道筹资用于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也要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校外生产实习是教学计划当中很重要的实训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身临生产现场,使他们系统全面地了解整个生产的所有基本环节,增加感性认识。

3.4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桥梁

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能使专业课教师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必然要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这样将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把教师送到对口生产单位进行短、中期锻炼,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以胜任岗位工作。

4展望

综上,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引领职业院校会计实训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极大地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加强校企合作,学以致用”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另一方面,高职会计实训的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又提高了技能竞赛的水平,活学活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达到实训教学和技能竞赛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瑛,王永生.基于校企合作下的会计实训和职业技能竞赛的双赢关系[J].中国商界,2013(03).

第4篇: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范文

唐山市社会科学发展课题TSSKL2016-0070。

【摘要】

从促进学风和教风两方面介绍了学科竞赛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从建全学科竞赛保障机制、加强学科竞赛指导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和动员力度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科竞赛,最后以机电工程系为例介绍了学科竞赛在我系的实施及效果。

【关键词】

学科竞赛;大学校园文化;学风、教风

1.引言

学科竞赛是以课本范围为基础,又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以竞赛的方法,延伸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独立工作能力的系列化活动[1]。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内涵,学科竞赛文化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学科竞赛从学风和教风两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如何开展学科竞赛来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的重要课题[2]。

2.学科竞赛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1)学科竞赛能促进良好的学风

目前,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不能致用”,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清楚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用?能用到哪里?为什么要学?理论与实际如何结合到一起等,因此导致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学习风气也大打折扣。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应用,学科竞赛正是重要的实践检验手段之一。学科竞赛,是掌握理论知识及应用理论知识的最直观体现,学生通过竞赛能深切体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及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面;通过竞赛体验到学习的内容是自己渴望和需求的知识、是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发展有着现实意义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大部分学科竞赛都是以团体赛参加,需要大家的合作、分工、探讨。通过这样的互动逐步形成成一支学习能力强、互助合作、学习潜力大、学习效果明显,学风优良的学科团队,学科团队在竞赛中获奖,通过学校及媒体的宣传表彰,引起全校师生、乃至社会媒体的关注,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力,进而吸引、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形成更多的学科团队。学科团队应有传承性,每年要定期吸收大一新队员,大四学长带动新成员快速的进入角色,将自己团队的特色和精髓延续下去,形成良好的循环,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2)学科竞赛能推动良好的教风

教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崇高的的精神旗帜。良好的教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风,对学生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科竞赛中,指导教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选拨选手、组建团队、赛前辅导,各个环节都是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反馈,也是对新的教学方法的考证,通过辅导学科竞赛,教师可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课堂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或引入更适宜的教学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有现实意义或前瞻意义的赛题,也为指导教师提供了了解本学科发展需求和趋势的另一视角,为教学改革及科研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3.学科竞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的几点建议

(1)建全学科竞赛保障机制

科学的竞赛保障机制是确保高校学科竞赛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制定一系列保障机制,保证学科竞赛有序的组织开展,才能充分发挥各院系师生的积极性[4]。学校可以成立学科竞赛委员会,理顺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将任务分配到对口专业的学院及系部,拟定各项竞赛章程、规章制度及奖励措施,从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重视。

(2)加强学科竞赛指导队伍建设,强化辅导和训练

为保障学科竞赛活动的质量,应选拔一批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高、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学科竞赛指导小组,定期组织指导老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为学生的学科竞赛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指导教师要很好地肩负起指导的责任,强化基础知识,介绍新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学科竞赛形式和要求的认识,必要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负责组织校内初选、试题模拟等工作,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及知识结构适时调整学科竞赛团队的人员组成,以有效提高学生在大赛中的竞争实力。

(3)加大宣传和动员力度

充分有效利用宣传渠道和传播工具,通过校园广告栏、宣传橱窗、海报、动员会等宣传方式对师生进行学科竞赛宣传和动员,从而使学科竞赛活动的影响力得以提升,让更多感兴趣的学生了解并参与进来。这里辅导员要起到重要衔接作用,辅导员根据掌握的学生学习成绩及学生自身特点,直接动员综合素质强,实践能力强的同学参赛,为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捷径。。

4.学科竞赛在我系的实施及效果

近几年来,机电工程系大力开展学科竞赛,涵盖国家级、华北地区级、省级和校极四个层次赛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在2016年河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余鹏等5人的作品《硬币分类清点整理装置》、刘月广等5人的作品《自动水果套网机》获得一等奖,付鹏等5人的作品《多功能折叠式电动搬运车》、王璐等5人的作品《快速硬币分拣机》获得二等奖,学生的部分作品也已申请了专利。2014年河北省工程训练无碳小车比赛中,付鹏等3人取得了一等奖等,还有部分企业对学生的创意比较感兴趣,有意向想转化为商品。

作者:席晓燕 单位:唐山学院机电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吕乐娣.建立高校二级学院团学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12):229-231.

[2]吴山,边芳芳.浅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课外科技活动—以学科竞赛为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l(6)119-120.

第5篇: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范文

持续性发展一般是指在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和有秩序地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而进行的发展。教育的持续性发展主要反映在:基础教育的促进和改善、在各个层次上重新定位现有教育来强调可持续发展、培养公众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和意识以及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的持续性发展,就是来源于以上的理念:在现有不同级别比赛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持续性发展理念,让职业技能竞赛模式成为一种持续性的常态,并在各个方面螺旋式上升,最终形成个人、院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受益的局面,辅助和推动教育的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技能竞赛;持续性发展;专业发展

1职业技能竞赛的举办要有持续性

目前的职业技能竞赛,无论是在中等职业技能院校,还是在高等职业技能院校,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相对完善的组织模式,并且有相对完整的竞赛体系和行业职业竞赛规章制度及奖励标准,这些条件的具备,无疑都为职业技能竞赛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支持。以美发美容行业协会组织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为例,该行业协会已经形成了从市级比赛、国家级比赛到国际级别比赛的持续性、阶梯递进衔接式比赛模式,并且行业协会的比赛组织都已经持续20年以上,行业协会这种大规模比赛的组织,吸引了企业、行业从业人员、中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的广泛的关注以及支持,其影响力大、比赛竞争强、竞技水平高、具备可看性等因素是该行业比赛吸引众多人员关注的主要原因。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行业协会技能比赛的持续性举办,是该行业能够在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原因,持续性地坚持举办行业职业技能比赛,必然使得无论是企业参与者、还是院校的参与者都能够不断地关注到该比赛并且参与到其中,而社会的认可、相关职能部门对美发美容行业协会的认可,也是这种职业技能竞赛模式能够长久生存的重要原因。从每年美发美容行业协会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看,都吸引了行业内的众多高端企业、著名品牌、行业造型大师的支持。而23年以来持续组织和举办的全国化妆发型大赛,也是凝聚行业精英们的重要条件,而比赛内容也从最早的化妆和发型比赛,不断地随着社会的需求和流行趋势的发展,扩充了美甲、美睫、纹绣等比赛内容,这也体现了行业协会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对比不能够持续进行的职业技能比赛,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行业协会技能比赛的持续性举办,就更明确地体现了比赛的价值和凝聚力,体现了社会对行业技能的需求性。

2职业技能竞赛要持续性地对教学产生影响

2.1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行业协会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都是紧贴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流行而设置的,院校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该相应地围绕这些竞赛的内容进行调整和设计,这样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社会需求,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和需要,避免闭门造车、与社会脱节。而教学内容的设计怎样与职业技能竞赛紧密联系,也是应该有策略的,没有必要一味地迎合比赛,而应该是与比赛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结合,以化妆比赛为例,如果专业方向设计是化妆造型设计,那么就可以与比赛内容、与社会需求、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实习岗位紧密联系而设计;但是,如果专业方向的设计是其他的方向,那么就应该有策略地变化,假设有学生愿意参加美甲比赛,那么这种情况就可以配备专业技能教师单独地进行辅导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辅导,而没有必要片面地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

2.2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职业技能竞赛持续性地进行,要求教学方法也应该相应地进行微调和变化。职业技能竞赛要求教学方法以实践教学为主,但是也不能片面地轻视理论教学,所以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上可以灵活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通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可以认识更多的企业和兄弟院校培训教师,了解更多的行业企业培训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借鉴并融入学校的教学模式中。例如:在教学方法中融入企业专家不定期的讲座、企业教师进课堂、观摩职业技能比赛、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等模式,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可以多种形式地让学生体验到行业技能标准,并且体会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余地和眼界,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给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未来发展方向。

3职业技能竞赛要持续性地对专业发展产生影响

3.1要对专业发展方向产生影响

职业技能竞赛可以说是社会需求的风向标,因此,必然可以参照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设置进行专业发展方向的设置或者微调。以我院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在专业发展方向上,是以整体人物形象设计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的,因为在社会需求上,对整体人物形象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这也是从多年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企业需求中得出的结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以整体人物形象设计为主,其中又涉及化妆、发型、服装以及整体搭配。由此可见,整体人物造型设计是发展趋势、是社会需求,即使学生想要转移到相关的化妆专业方向、发型设计和制作等方向,也是很容易变通的。

3.2要对专业课程设置产生影响

通过连续十几年地参加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所取得的经验是:可以将竞赛内容融入课程设置中,使课程设置更符合社会需要,让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快速地融入社会,有效地缩短院校和企业需求之间、院校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在课程设置上,如果是围绕整体人物形象设计方向进行人才培养,就应该按照职业技能竞赛的标准,设置化妆造型设计、发型设计与制作、美甲、服装服饰设计、整体人物造型设计等课程。

3.3要对专业课程标准产生影响

职业技能竞赛的持续性开展,必然会影响到对应课程标准设定,从目前的行业协会情况看,行业协会也的确在起着牵头制定行业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并且已经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由于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内容,直接与课程衔接,这就必然会影响到课程内容的确定以及课程标准的确定。对应课程标准可以按照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准则和细节为依据,在课程内容的设置、训练细节和训练手法等方面向比赛标准靠近,这并不是片面为了参加比赛而设计课程内容,而是因为职业技能比赛的标准和细节是经过多年的推敲和社会需求考验的,是可以作为重要依据的。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在新娘化妆比赛项目中,就分为生活新娘和创意新娘两个比赛项目,前者更贴近生活需求,后者是化妆师创意能力的体现。在比赛规则上,要求就有7项;在评分标准上,对服装、面部轮廓表现、粉底、睫毛、色彩、发型、构思、整体效果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些标准都是从对妆面造型的实际需求出发的,是符合实际需要的,因此是可以作为课程标准和教学依据的。以此设计的课程标准,既可以符合社会需求,也符合比赛的需求,是一举两得的课程标准设计。

3.4职业技能竞赛内容要持续性地创新和发展

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设计,反映了社会对该行业的实际需求,因此职业技能比赛的内容必须紧贴社会需求,紧跟时代潮流,每年的竞赛内容都应该有新内容、新需求的融入,或者在比赛内容上有微调,这样才能有新意、有生命力。以全国美发美容协会在北京组织的2015年国赛为例,在以往的化妆、发型、整体形象设计比赛内容基础上,今年的比赛内容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又加入了:美睫、美甲、永久性化妆(纹饰)等新的比赛内容,这些新的比赛内容,反映了最近几年社会对美容美发行业的最新需求,也反映了行业比赛对潮流和时尚的及时把握,并且制定了对应的行业标准和竞赛要求,影响到了各个相关环节。

4结束语

总之,职业技能竞赛从系部级别、院校级别、市级别、国家级别,最终到国际级别的持续性发展,对各个相关企业、院校、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等各个环节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希望随着职业技能竞赛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持续性发展所代表的积极意义就更加强大而且具有权威性,它展示的不只是单纯的职业技能,而且是社会和国家对劳动技能型人才的重视,是对劳动者的重视,这也是职业技能教育的终极意义。希望随着职业技能比赛的持续性发展,相关的职能部门都能够形成更加有成效的应对机制,对其更加重视和关注,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让职业技能竞赛发挥更多的作用并体现更多的价值,为行业和专业的人才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王涛鹏 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广告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职 服装 毕业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84-02

毕业设计是中职学校教学的最后一次理实训练内容。毕业设计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完成毕业设计的各项子任务。在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从而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服装专业也不例外,本文我从学生学情,结合每年全国技能大赛的要求,以及当地的企业的需求,通过设置有效的项目教学方案来完成毕业设计的教学任务。

1 针对学情,选择适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随着毕业日子的临近,学生厌学的心态日渐明显,混日子的学生多了起来,学习相关理论的知识对她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缺乏分析是她们的共性,因此她们对老师的依赖情极强。但是这些学生观察能力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针对毕业生目前的这一实际现状,如何调整学生的心态,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投入到毕业设计任务中去?

首先,观看展品,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在课堂上,教师把往届学生毕业展示情景播放给学生看,边看边讲解学生当时创作的情景。同时,可以开展非成型服装设计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裹扎,班上放上几个人体模型(模特),师生一起对不同色彩的面料设计不同的服装造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完成一款款的服装设计。让学生先感受创作之后的成就感。这样,从不学到自己动手的一个转变过程就形成了。

其次,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完成任务。

标新立异是学生的普遍是中职学生普遍的特点,如果老师按部就班的布置作业,上课过于说教一些理论要点,学生的热情是提不起来,这样学生做起事来,也是敷衍了事,完成作业而已,这样可能与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相差甚远。因此,按照教育的新理念,强调做中学、做中教。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己为主体,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来解决实际问题。以项目任务为驱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完成任务的信心,从而自然融入到学习最后的一次综合作业―― 毕业设计中来。

再次,明确教师与学生的主次关系,收获成功中获取自信。

采取项目教学,布置任务,学生自己推选组长,在选组长时写下承诺书给组长,教师给组长一些权限,比如表现不积极的学生或不配合完成任务的学生,有权力不要。通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所有的毕业设计用作品全部由毕业生自己布置,按全国技能大赛的要求展示出来,每生的作品全部拍摄下来,好的作品,教师选好后,由学生模特在技能节上展示,这份参与意在调动学生装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带给她们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2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1)布置任务,学生为主,教师为导。

教师在激发了学生兴趣之后,就可以布置毕业设计的相关任务,在通过问答环节中,教师向学生说明了毕业设计的目的、要求与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事宜,在毕业设计中学生是主体,是本次项目任务的负责人,教师只是协作者。引导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愉快之中进行,学生明确毕业设计的作用,比如毕业设计作为考核的成绩,作为几门主干课程打分的依据,同时,让她们明确这是表现自己,同时,也为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的一次机会。老师在确认组长之前,要求学生先自由组合,5~6人一组,然后根据能力的不同,从中协调分好组,再从中选定一位有一定的级织能力的学生为组长,由组长组织自已的组员开始本组的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师根据每年技能大赛的比赛布置任务。

任务一:根据提供的手绘的款式图,拓展并手工绘制一系列服装正、背面款式图。

任务二:根据小组成员手工绘制的正、背面款式图、选择4~6款的图片,运用打版相关的知识进行行工制1:1纸样,规格自定。

任务三:在电脑上用绘图软件,根据小组成员手绘款式图片,绘制出一系列正、背面款式图,并配上相应的彩色效果。

任务四:学生根据个人绘制的纸样裁剪坯布并假缝,将立体造型的坯样在人台上进行试穿,并对照手绘的款式图与手绘的1∶1纸样,作品完成后先收好,到时再展示。

任务五:服装CAD制版。①设计净缝结构图。②生成布片进行推档。③面里布放缝。“净缝版型推档、面料、里布毛缝版型”按技能大赛的要求存放。

任务六:制作好纸样后开始裁剪、缝制与整烫三个内容。按工艺流程进行缝合,线头要剪清楚。

(2)合理安排、开展毕业设计项目教学。

2.1 合理的时间安排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毕业设计在最后一个学期的最后三个月进行。时间短,任务多,以10届服装设计班为例,学生在设计与设计的同时,还得过服装技能考试,因此,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提前安排,教师应提前做好毕业设计计划方案,告知学生与相关的人员,安排好毕业设计进度。 (见表1)。

2.2 多元的评价方法

在毕业设计中,教师合理应用评价方式,是保证毕业设计开展的重要保证。多种评价方式并用,在不同任务中,或在不同的情境下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即时性的评价的应用。老师巡回观察中发现了学生出现了问题,并且能在同学们共同探究中解决了问题,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及时将评价的信息反馈给个别学生或全体学生,从而使学生得到正确的指导、鼓励,学生通过教师即时性点评,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加努力程度,提高学生完成各项任务的效率。总之,尽量让他们发现自己在设计中能力,说服她们克服困难,完成作品,完成一次次的任务中,找寻到自我。

3 安排企业老师辅导,实现校企零距离

近年来,国家大力度投入职业教育,要求中职教育必须以市场、企业之需为导向!我们学校正处于示范校的建设之中,开展工学结合,校人合作是示范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毕业设计也应企业的需求来开展,首先我们要先调研本地相关企业生产技术部门所需要技术岗位,按照岗位的任务,我们设置任务。在开展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会不定期请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过来指导学生设计。尽量做到技术与企业接轨,在毕业设计任务完成之后,学校方面也可以邀请服装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一起参与评价。这些企业有优先录用权这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学校也可以在企业的专家的指导下,把专业办得更有特色,为本地的经济服务。

总之,毕业设计用既是对学生在校的一次大检阅,同时,也是对专业教师的一次教学的考验。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在完成相应的任务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学校圆满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培养了社会所需的人才。学校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最大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剑峰.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2] 陈烈强.谈国外高职教育的比较[J].教育与职业.

第7篇: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第二课堂 人才培养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08

1 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目的与作用

1.1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人的一种价值主张和具体要求,是人才观的集中反映,也是大学理想和使命的具体体现。上海海关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确立“关院合作、实践导向、共同设计、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高投入以保证学生实习正常开展,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毕业生受到一线海关单位和报关企业的普遍欢迎。

1.2 第二课堂活动的内涵及特点

第二课堂活动广义上是指除了课程课堂教学以外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多样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体育活动;狭义上是指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所以,可以说第二课堂活动是以育人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来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整体,既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续,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

2 上海海关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现状

学院在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下,积极支持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学院“德育为先,为国把关”为宗旨的人才培B模式下,提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相应的开展了丰富的服务于第一课堂的第二课堂活动。其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学生自主创立和发展的社团活动;校内外的各类文化体育及竞赛活动;志愿服务及社会实习实践活动;蓬勃发展中的创新创业活动。

2.1 社团活动

(1)校内为主、相互联合,融入学院精神、活跃学习生活。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推进者额高校风尚的引领者,是第二课堂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院现有科技类、人文社会类、体育类、文艺类等类型社团共36个,各个社团都有着定期的特色活动以及非定期的外出活动。社团也成了关院学子相互交流、丰富课外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和人生态度的重要平台。

(2)积极鼓励和支持学术型社团发展,推进良好学风建设。建立良好的学风一直是我院师生共同努力的重要目标,本学年以来,数学建模社、3D建模社等一系列学术型社团在师生的努力下从建立到发展,为上海海关学院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关院讲坛”等知识性讲座也成为推动学风建设的一大动力,除此之外,经管系更是积极响应以院团委作为指导、系部支持联动、社团自主管理的基本体系,筹建以围绕专业学科内容、助力学生成才需求、强化专业教师指导为宗旨的大学生学术科研社团。

2.2 校内外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及竞赛

(1)校内活动。我院在团委学生会的组织下,在各个学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包括海关管理系“青漫杯”绘画比赛、经济与工商管理系“h歌”大赛、法律系“关院演说家”、外语系“关院表演大赛”等活动。面向校外,我校学生也积极参加了上海市大学生汉字听写大会、上海高校红色经典诵读大赛等活动并代表学校和个人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总体上可以看出,我院面向学生的各式各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锻炼了大家的组织和学习能力。

(2)科创竞赛。我校学生在校外积极参加了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PEMT全国营销策划大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信息化技能大赛、“网中网”杯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学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上海市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上海市大学生“创业之星”团队大赛等多项科创竞赛。

2.3 志愿者服务

我院有着隶属于院团委社会实践部的志愿者服务总队,旨在为我校有志于奉献和服务学校及社会的同学们提供志愿者活动信息的与反馈平台,是我校志愿者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社会实践

我院现有的常规化实习旨在构建以专业实习实践、毕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社会调查为补充的社会实践实习教学体系,并积极探索确立“基地依托、实践导向、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实践教育模式,目前我校共有14个海关实习基地、18个其他实习基地、6个学院示范性实习基地。学院力图利用行业资源建立实习基地,规范实习管理流程。

3 上海海关学院第二课堂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3.1 部分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部分内容缺少自主意识和积极性不高

根据调查,部分学生对一些学术性较强的、所需时间较久的、资金奖励少的竞赛积极性不足,没有正确认识到参加第二课堂竞赛活动得本质意义,趋利性太强;有些学生团队虽然参与了相关竞赛,但是时间精力投入少,不愿坚持到最后,缺乏毅力;对于学校举办的一些学术性较强的专业讲座,相比一些文体类讲座,部分学生缺少积极性,往往主动参加的人数较少;对于学校没有统一要求的项目自学考证,仅有少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积极地学习,给自己充电。因此,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第二课堂亟需营造踏实正确的学习氛围,拒绝急功近利第二课堂建设者可以通过海报宣传、教师引导、组织班会等形式,积极宣传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本质意义:努力将所学知识通过竞赛得到更好吸收掌握,并通过制定相应制度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规范性,起到去功利化的目的,使更多地学生回归到“以学备赛,以赛促学”上来。

第二,第二课堂建设者可以请相关优秀同学现身说法,讲授经验付出才有收获,在第二课堂表现出彩活跃的同学,往往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对于自己在第二课堂的表现会有更好的反思和体会。

第三,第二课堂建设者应倡导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并存的激励模式。对获奖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及物质奖励,对指导教师给予指导奖金和辅助工作量,对获奖班级进行表彰和经费鼓励。另外可以召开表彰大会,对获奖的学生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和先进班级进行表彰,从而完善学科竞赛的激励机制。

3.2 第二课堂的师资力量不稳定,缺乏专业指导

目前,第二课堂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性使得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因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而显得无所适从。我校专业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教师中所占比例较低,部分指导老师对学生第二课堂的专业指导并不足够,存在少量“挂名”现象,未对所指导学生给予足够重视及帮助。此外,还存在部分指导老师包揽学生课题,忽视了对学生学术研究创造性、主动性的培养。因此,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与学生沟通的频次,明确学生需求。特别是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应和学生双向主动沟通,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并且运用专业知识以“引导”方式为主,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为目的进行指导,而非只在立项、答辩等“关键”时刻给出建议,忽视过程中的指导。

第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激励教师担任学生活动导师,让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首先在报酬上,教师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补贴可以参照第一课堂的课酬,对指导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助;其次,在培上,可以定期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外出学习;最后,在奖励上,教师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要记入其工作量,指导第二课堂活动获得市级、省级及以上奖项的,要作为教师重要的个人成绩,参与评奖评优和职称评定等等,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主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指导的积极性。

3.3 第二课堂活动过于单薄,信息传达、分享不畅

部分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缺乏针对性,层次不高,存在着短期化、低效重复、浪费资源的现象。因而,第二课堂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面和力不够,教育效果不明显,学生也难以在众多活动中甄选有效活动,最优分配时间。通过问卷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信息获取渠道过于单一或者根本就是缺少获取渠道。因此,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育人。积极将社会资源引入到第二课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教育资源,按照优势互补,双方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8篇: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范文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活动,以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也是“新时期”每个教师应履行的职责。首先通过对新时期“传道授业解惑”的理解,介绍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履行的职责,再提出了教师履职的新要求即“尚德修能成长”,只有努力“传道授业解惑”,不断“尚德修能成长”,才能实现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梦;创新创业教育;师德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18.020

收稿日期:2017-07-25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活动,以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也是“新时期”每个教师应履行的职责。要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是先导和基石。每位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梦”贡献力量。

1“传道授业解惑”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千百年来,人们对教师的职业标准的认识总是“传道授业解惑”。虽然在不同时代,对“传道授业解惑”的认识侧重有所不同,但人们总在不断地充实完善。新时期,教育的认识与发展都处在新的起点。随着对“传道授业解惑”认识的不断更新,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职责有了新的理解。

1.1传道

教师的首要职责应该是“传道”。所谓“道”,是指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教师所传的“道”应该是发展规律,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今流行一句话叫“传递正能量”,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引路人,生活的指导者,人生的方向标。纯粹的书本知识易教,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做人道理几乎不可教。“欲明人者必须先自明”,要言传身教并重,不断地示范和感化学生。作为一名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试想如果老师自己都没有对物流专业的研究热情,又怎样让自己的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物流专业呢?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努力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不仅要传递物流知识和技能,还要传授物流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引导学生对物流专业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用教师丰厚的专业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1.2授业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其核心职责应该是“授业”了。当前教育中,对“授业”的理解应该是引导学生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教师能否有效地“授业”,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有效地去掌握关键知识和技能。

“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所以作为高校物流专业的教师不能拘泥于物流专业的课本,要扎实自己的专业功底,不断更新拓展物流专业知识,采用情景化教学方式,使学生融入到物流专业情景中,主动探索掌握物流新知识。

尤其在近些年的创新创业教学中,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越来越得到教师们的认可。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传授专业技能知识,选拔高水平技能人才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其中技能大赛的考核模式是依据对工作岗位评价的方式对参与技能竞赛的选手进行成绩评定,而评分细则的制定则是依据工作任务中涉及的各个知识点与技能评价要素。这促使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深刻反思,突出了在专业教学中“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体,竞赛中深入分析和相互讨论竞赛涉及的项目任务,反复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而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直至问题得到解决。通过这种“授业”,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首先,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使得“授业”过程中的学习具有忘我性。技能竞赛本身自成目的,它不以外在的功利诱惑为目的,使参赛者投入其中。竞赛过程中需要掌握大量的甚至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赛者通过完成竞赛必须领会,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它不像传统的教学,在掌握相关的技能时,不会感到劳顿、烦躁、郁闷。使得“授业”过程是有效而且愉快的。理想的“授业”是让学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潜意识地去掌握、领会甚至创造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使得“授业”过程中的学习始终充满希望。参与技能竞赛,虽然有取胜和失败两种可能。可是,无论有多少失败记录,参与竞赛的选手永远有成功的可能和希望。哪怕竞赛取胜率很渺小(如在校训练的器械,设备不够完善等),但参赛选手总是充满希望,让选手因此再接再厉,跌倒重来。理想的“授业”是怀揣着希望上路,让学生因为充满着希望不懈地尝试和持久地努力。

最后,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使得“授业”过程得到及时的反馈与修正。无论成功或者失败,在竞赛完成后,都会及时为选手提供反馈信息。对于学生来说,及时反馈是重要的,因为它能及时引导选手不断修正。所以理想的“授业”是让学习者及时知道结果。相反,如果学生迟迟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将会让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和学生是否在“授业”过程中获得及时的反馈与修正有一定的关联。

因此能否有效“授业”,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忘我,永远充满希望,及时在学习中反馈和修正。

“教育梦”背景下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职责研究创业人才与教育

“教育梦”背景下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职责研究

1.3解惑

“解惑”从字面意义来看,就是解决困惑。那么学生会不会产生困惑,产生哪些困惑,教师又如何来解决这些困惑呢?这里“解惑”的潜台词便是先主动学习再及时解答。

第一,“解惑”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所谓“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生的良师亦是学生的益友。通过“解惑”不断完成知识的更新,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第二,“解惑”不是单纯地解答学生提出的疑惑。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思考,提出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三,“解惑”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所产生的困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教师“解惑”的职责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带着问题来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带着问题走,是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重新思考,不断发现与探究,使思维得到升华。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三大职责,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创新创业知识的积极探索,同时要对学生的探索热情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引导。

2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的“尚德修能成长”

“教育梦”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凝聚中国力量,实现教育梦想。作为一名物流专业的教师,坚持师德为先,坚持强技强能为基,坚持不断发展为要,以高尚的师德,丰厚的学识、精湛的技艺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创新创业路上的引导者和指路人。

2.1尚德

实现“教育梦”首先要坚持师德为先。道德立于心,教育成于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自己高尚的师德,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影响和感染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教师之职重在育人,育人之职重在尚德。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职业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树立高尚的师德师风。

第一,要热爱并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就像国家需要民族精神,那是国之魂;军队需要战斗精神,那是军之魂;企业需要自己的精神——企业文化,那是企业之魂;同样地,教师需要奉献精神,那是师之魂。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应该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在教育岗位上应不图名利,甘做蜡烛,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第二,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师表”这四字明确告诉了我们作为教师的人格必须是高尚的,不是世俗和卑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在课程讲授中知识渊博、循循善诱,还要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教给学生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做诚实、善良、正直的人的道理。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这也基于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关爱每一位学生。“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只有教师热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进而影响教育好学生,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将诲人不倦,净化心灵,追求理想作为教师的毕生追求。关心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做学生的良师兼益友,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指路人。

2.2修能

实现“教育梦”要坚持强技强能为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里,掌握了核心技能,才能在市场竞争取得竞争优势。而核心能力,大多都是“修”来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修养和锻炼才能实现其教育理想信念或者技术、技能目标。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则认为求学是求“圣人之道”,应该掌握所谓的“雄才大略”。而“技”和“艺”却被认为是“雕虫小技”,认为这些应该是教育领域之外的,因此这种类似传统观念从心理上制约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再则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工作者,而我国处在一线的劳动者工作的稳定性差,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待遇较低,这也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中专业技能应该重新审视,专业技能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努力修养其核心知识与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其次,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既具有大学层次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既能进行项目的规划并实施具体的规划,又能进行现场的运作与管理,使学习掌握的知识和实践掌握的技能进一步融会贯通。

再次,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钻研专业技能,成为技术能手,以展示优秀的教学成果,使全社会都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大进步,切实提高专业技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地位。

2.3成长

实现“教育梦”还要坚持不断发展为要。教育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教师的成长,学校专业设置得再好,有再好的课程内容和理念,如果没有好的教师,教育质量也无法得到提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素质,而学生素质的提高又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只有教师不断成长和发展才能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第一,教师要有自主发展意识。教师在每一个教学阶段能够自我学习和自主调整,不断完善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观点进行审查和反思,也就是对教师自身成长的反省和认识。包括对过去教师自身成长过程的总结,现在教师自身成长过程的评价以及对未来教师自身成长过程的规划。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行为表达进行批判性的思考。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教学中经过反思,教学经验及方法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直接影响教师以后的教学。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积极发现和分析各类教育现象,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

第二,教师要注重教学行动研究。教学行动研究既是教师的研究取向,也是其教学专业的实践,它是教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系统而公开解决的过程。教学行动研究是紧密结合教师教学实际,探究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行动研究过程从发现和澄清教学问题开始,分析教学现象,领悟教学规律并将规律运用于教学实践。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或发现了新的教学技术,或形成了新的教学实践理论。如教师能有规律地进行教学行动研究,持续反思和重构教学技术和教学思想,那么这将使行动研究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第三,教师要注重利用信息化教学。有研究者提出了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八项信息技术:“信息检索技术、表达展示技术、实践反思技术、探究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技术、思维汇聚技术、网络教学技术、资源管理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学得会,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减轻日常教学的工作负担,提升教师教学活动的创造性,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的专业成长。

3结语

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也不仅仅是一门专业,而是充满乐趣和艺术的事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每一位教师要增强民族责任感,切实肩负起育人使命,努力“传道授业解惑”,不断“尚德修能成长”,用坚实的脚步耕耘好这三尺讲台,以实现高校教师的“教育梦”,以实干托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小辉.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7).

第9篇: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培智教育;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培智教育中来,凭借其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智障儿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智障儿童的缺陷得到有效补偿,潜能得到最大开发,教育教学效果得到增强,成为培智学校和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也越来越被智障学生所接受和喜爱。我国教育部在2007年印发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的培智学校培养目标是:“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这一培养目标的制定,为培智学校的办学方向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为特教教师的教育教学指出更加清晰的培养目标。因此,培智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需要借助学校这个教育教学的平台,整合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通过教师培训、课堂授课、学生管理、家校协作等多种渠道,努力使培智教育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2通过教师培训、业务交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

近年来,特教学校的招生对象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轻度智障学生越来越少,中重度的智障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且多数学生在存在智力障碍的同时,伴有自闭症、多动症、语言障碍、脑瘫症状等多重障碍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智障领域中各类症状的儿童,虽然已经对部分症状的病理采取治疗、康复等措施,如唐氏综合症等,但是还有许多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其病理所在,治疗、康复都在探索、实践之中,如自闭症等,甚至将来还会出现未知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地缓解培智教育跟不上的矛盾,各类培智学校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的教师培训、业务交流,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以期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培训既可以是外出学习、交流,又可以是邀请专家、教授来学校做专题讲座、业务指导,更可以是教师进行学历进修、信息技术软件学习等教育教学知识、能力培训。无论哪种形式,现在都离不开文本加多媒体演示课件,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的呈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如公开课展示、班主任工作交流、教师基本功大赛、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等活动,更是将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演绎到极致,信息技术凭借其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起到极强的辅助作用。教师通过培训、业务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还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成功地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工作。

3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逼真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动静结合的画面,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学生带进一个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知识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如在教授培智数学“钟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以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为主要辅助手段,首先以谜语的形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得出“钟表”这一谜底,此时教师出示各种各样钟表的图片和实物钟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钟表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钟面上每个数字的位置,教师先请学生观察钟面,尝试说一说后,告诉学生先在钟面的正上方写上数字“12”,然后按照顺时针的方向依次从右往左写出数字“1~11”,并且借助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现场演示书写,使学生更直观、清楚地了解了数字的位置。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对“整时”概念的记忆、识别,教师设计了“什么时间,小龙做什么”的练习题,将不同的“整时”钟面和小龙活动图片分成两部分安排在同一个界面上,借助电子白板的拖曳功能,让学生用电子笔把正确的“整时”钟面拖到相应的活动图片上。通过这个人机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争相参与。在最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环节,教师链接、播放“珍惜时间”的视频,帮助学生认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纵观整节课,教师巧妙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性,把学生带到一个乐学、爱学的情境中,不觉枯燥、乐于参与。尤其在教学“整时”这一环节,教师恰当地运用电子白板的遮挡、探照灯、书写、操作功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突破教学难点,非常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最重要的是学生也融入这种情境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非常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说,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在学生的各项管理、教育中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为学生的成长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这不仅仅表现在对学生的冷暖关怀、能力培养、情感培养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生活的信心,成长为一名自信、上进的学生。如学校有个班级中有一名学生胆小却热爱唱歌,另一名学生羞怯却喜欢跳舞,他们的认知能力都比较差,属于不受重视、被遗忘在角落的孩子。为了帮助这两名学生重拾信心,找回自信,教师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入手,课余时间打开教室里的电脑播放优美的歌曲,让爱唱歌的小玉跟随哼唱,喜欢跳舞的小杰翩翩起舞,虽然他们的歌声不够动听,舞姿不够优美,但是每当音乐响起,他们的脸上就会洋溢着快乐、幸福的表情,让一旁的观者也陶醉其中、深受感染。时间久了,他们会主动要求播放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声音也更加响亮,也更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自信心随之增强。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校还经常对学生进行防地震、防火灾、防雷击、防溺水、防食物中毒、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如果单靠传统的说教,智障学生很难记忆、理解,其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学校都会播放一些生动形象的故事、教育视频、图片,借助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围绕主题开展多样化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环境;必要的时候还会创设情境,进行相关演练,这样更有利于智障学生真正学习到各种安全知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家人、适应社会。

5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家校协作工作

我国残疾儿童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一名残疾儿童背后代表着一个不幸的家庭,甚至有的家庭中还不止有一个残疾孩子。每一个残疾孩子的家中都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泪水,求医、康复、训练,他们一直都在坚持,无助、迷茫、冷眼、讥讽,是他们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他们在期望孩子进步的同时,也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对于教育、管理学生的班主任来说,与家长的接触最多,联系也最为密切。为了重拾家长的信心,帮助学生在家校协作的良性环境下快乐、健康地成长,班主任除了通过面对面谈心、家长会汇报这些传统的交流途径外,还可以采用QQ、微信、电子邮件、电话,实现更丰富的家校联系。正是有了这些信息技术手段,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才会更加及时、方便、贴心,双方才会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学生的状况、变化,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使问题得到最好的处理。班主任会将学生的进步情况整理成册,归入档案,供家长查看;有的班主任会把学生在学校的活动照片分门别类、做好收集、整理工作,不仅在家长会上展示给家长观看,还通过U盘或邮件发送的形式交给家长保存,这对于家长来说是孩子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难得资料,弥足珍贵;有的班主任会搜集优秀的育儿心得和康复、训练知识讲座,通过传统的或信息技术手段告知家长,帮助家长更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孩子实施家庭方面的教育。正是有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家校联系才会更加密切,家校协作工作才会更加顺利地开展。

6结语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被教育者所重视,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课件的准备相当充分,课件做得也相当精彩,在课堂花费大量的时间带领学生去欣赏课件,然而却忽视了所教学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发展的根本宗旨,忽视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喧宾夺主,失去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江苏省电教馆徐晓梅主任的一段话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答案:“信息技术不是一个神器,它没有神奇的魔法,不会自动发挥作用,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技术,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情境和教学资源,再设计好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信息技术才真正能起到画龙点睛、如虎添翼的作用。”因此,作为培智学校的教师,要充分认清信息技术在智障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真正让信息技术起到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成为教师的好助手。

参考文献

[1]王红,王斌.不要让语文课变了味:多媒体不当运用例谈[J].现代特殊教育,2012(11):40-41.

[2]杨宁春.风劲正是时:来自第三届全国特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的报道:培智学校信息化的奥林匹克盛典[J].现代特殊教育,201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