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中西方的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的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的文化

第1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七年级英语教材中出现了“MynameisJimGreen.”这种交际用语,教师应该对西方的称呼作些解释。英语中多用名字直接称呼对方,而在我国,人们第一次见面时大多会用尊称,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在分别时经常会说“慢走、走好”之类的话,若翻译成英语就是“Pleasewalkslowly”则会使外国人到不解:“为什么要慢慢走?是不是走快一点就不礼貌?”而如果直接说“Thankyouforcoming”就很得体。这也是一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外国文化修养

(一)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英语教材中蕴藏的西方文化元素很多,教师应该从单词、短语、短文中进行挖掘。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将学生感兴趣的西方寓言故事或名著,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西方的节日或其他资料,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节日和文化背景,如介绍感恩节、圣诞节的由来,复活节、万圣节的风俗等,让学生感受西方节日的氛围,了解西方文化。

(二)营造文化氛围,体验语言环境

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在没有具体的语境,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学设备的配置工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授课,利用绘画、图片等,或以外国电影、影像资料等来烘托课堂教学的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文化信息量,通过营造适宜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讲解文化差异,培养语言能力

汉语和英语具有明显的差别,这与东西方间的文化差异息息相关。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学习是进行英语教学的一种手段。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使学生在更好地了解我国文化的同时,对西方文化也有基本的了解。比如,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从西方的餐饮文化入手,将中西方的餐饮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西方的餐饮礼仪有所了解,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其想通过更多的方式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西方文化

(一)依托课堂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课堂是进行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平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英语教材的内容丰富,很多知识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好教材资源,将中西方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比如,初中英语教材中出现了“dollar”一词,教师便可以拓展教学内容,讲解西方国家的货币与中国货币之间的差别,通过汇率、单位和单复数形式的区别等,使学生加深对商店购物的认识,增强文化意识。因此,英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将西方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并引导学生搜集西方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拓展信息渠道,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

文化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单单依靠课堂教学还不够,需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开发更多的学习资源,因此,教师要收集相关英语文化的报纸、电影、小说等,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表达、文化传统等。英语教学一定要以文化为基础,不能单纯依靠教材,要通过收集大量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感受西方文化的语言环境,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了解正宗的西方文化。

(三)加深文化理解,弘扬中国文化

第2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西方文化 差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语法、词汇的教学,主要是一门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语言特点。对于初中英语的教学,一定要融合西方文化,将西方文化渗透于初中英语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文化的了解,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于初中英语学习的理解更加容易、深刻、全面,而且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还能拓展知识面。

1 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

首先,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对于各个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的表达有所不同,中西方之间文化的差异会可能会使学生在学习初中英语的过程中对于语言的理解有所偏差。有时我们对于一些英语语句的翻译,会很难理解,但是了解其中的语言环境后,就会觉得理所当然。因此,在学习初中英语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西方的文化环境,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

其次,将西方文化融入初中英语的教学当中,不但有助于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学习的理解,而且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通过异国他乡的文化差异喜欢英语的学习,提升英语教学的课堂气氛,而不是枯燥的词汇、语法的背诵。要让学生先去理解,再去记忆,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而不单单是为了考试去学习英语。

再次,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广泛拓展,了解西方文化的作用愈加凸显,英语学习是学习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必然的途径。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西方文化的环境也将成为一个趋势,比如一些英文的文章、语句可能会更多地融入国外的文化特征,这样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才会更加实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尽可能多地引入西方文化的环境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展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的理解。

最后,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的时候,不但要教授学生英语语言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让他们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提升学生的世界意识。

2初中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将其作为一个语言交际的工具。仅仅学会英语的听说读写是不够的,要真正地能够去运用它去交际。而在交际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去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最常见的也是我们最初接触到的就是日常的生活用语,比如在平时的打招呼、互相寒暄、问候、称呼等,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表达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西方国家打招呼的用语常常是“Hello”、“How are you”等,而中国人往往会说“你吃过了?”、“你去哪儿?”,如果你以这样的方式翻译过来问外国人,他们往往会理解偏差,会感到茫然。中国人在寒暄的时候往往会问“你今年多大了”、“在哪里上班”等等,而在西方国家,个人的年龄、工作单位、婚姻状况、地址等都属与个人的隐私,是不能够随便问对方的,他们常常以健康、运动、天气状况等作为谈论的话题,因此在交际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差异。在称呼上中西方文化也有所不同,比如称呼老师的时候有些人常常用Teacher加一个姓氏来称呼,而西方国家称呼其为Mrs、Miss。

中西方国家在平常的生活习惯上也有所差异。在日常生活中,西方国家的人常常会借用生活中的事物或者动物的特征来形容人的行为或特征,如英语中“You are a luck dog”,如果你直接翻译的话可能是“你是一个幸运的狗”,会觉得是一句骂人的话,但真实的翻译却是“你真是个幸运儿”。中西方的思维习惯也存在差异,如汉语的表达主要是主动语态,而西方人喜欢将行为、承受者或者结果作为叙述表达的视点,所以英语表达中会广泛地使用被动语态。

然后就是在中西方的节日方面有着显著的文化差异,除了New Year’s Day是中西方国家都有的节日,中西双方还各有独自的节日,比如中国的春节(the Spring Festiva1)、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七夕节(Tanabata festival)等,以及西方国家的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情人节(Valentine's Day)、圣诞节(Christmas Day)、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等。中西方在不同的节日里的风俗习惯也不同,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中西方国家节日文化的差异。

3 初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措施。

对于初中英语的教学,首先要明确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不仅仅是词汇的背诵与语法的应用,英语的教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教学。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转变,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英语社交能力,需要注意西方文化对英语教学的渗透作用。

其次,教师要注重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多引入多媒体教课方式,展开一些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进而增加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对国外文化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将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相融合,以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4 小结。

西方文化的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强化是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西方文化的渗透来教学初中英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促进他们对于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认识到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静寒,赵飞.英语教师该如何实现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渗透[J].时代文学,2010,(10):112-114.

第3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 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

了民族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

与中国文化西传和对西方的巨大影响不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除了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挑战。

第4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相较于西方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文化拥有更为深刻的底蕴,这种结果是民族与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西方音乐以深刻程度来体现其深度,而中国音乐的突出特点是深邃,相较于西方音乐思维中表现出的思想、观念、情感以及彰显的主题,中国音乐更多的是体现一种自身对音乐的领悟,通过聆听后的直观感受去描述音乐,更具有主动性和多样性。静态的、明细的、固定的诉诸理性的观念是西方音乐的主题,而游移不定含蓄神秘的中国音乐则更具有动态美感。它不可以诉诸理论观念,悟性以及感觉才是主题之外的审美特点。该书对中西方音乐文化做了透彻清晰的对比,开篇阐述了中西方音乐分析比较的开端及发展现状:首先分析了王光祈的比较音乐学观点,这也是中西方音乐比较学中的代表作,作者将这部作品的整体脉络以及核心内容阐述明了,也为读者对中西方音乐的了解掌握铺好了路,并在这一节后附上了德国比较音乐学创始人――霍恩博斯特尔和施通普夫的观点思想,也是对初读者的一个思想启蒙;其次又对王光祈的《声音心理学》进行了概述,这是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音乐进行剖析,以加深读者对音乐的理解,并附上了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的观点学说;再次阐述了“慢惮”音乐机器与“奥加农”的比较分析,并附上新都宝光寺的历史简介;最后详细阐述了中西方音乐机器文化背景之比较,东西方音乐的相遇――融合与分立,西方学者对东方音乐的新观察。这几节内容则将本书所述内容的背景情况呈献给了读者,只有熟悉了中西方音乐文化才能进行分析比较。

中西方音乐从体裁的角度出发,许多西方音乐都没有音乐标题,这也是我们经常谈论到的早期纯音乐,被人们所熟知的交响乐、协奏曲等,以体裁直接命名这样的命名方式是西方音乐界的一大特色――脱离具体作品的标题而独立存在。而中国社会从古至今,带有文字性质的标题是中国音乐的特点,中国音乐没有形成任何一种纯音乐题材,这也是它与西方音乐的区别。中国音乐对音响的效果一直采用回避的方式,在组织乐曲方面,西方向来是以主调音乐为主的,容易忽略掉重复音调,这样便形成了主旋律占据绝对主动的音乐形式,不太注重复调音乐。而中国音乐则大多采用横向线条的延伸、展开,旋律悠扬,丝丝入心,这也是西方音乐难以达到的效果。

而从使用的乐器出发,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因为大多数的中国音乐都以单旋律为主,大多不能演奏和声。琵琶、笙箫、唢呐、扬琴等中国乐器多以“丝竹”为主要题材,在古代,也被称为丝竹之声,柔和细腻是其突出特点。而西方古典音乐大多以和声为主,因此,乐器大多拥有复杂、精细的结构,不仅能够演奏和声,而且音色丰富、音域广泛,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如:钢琴、吉他、萨克斯、小号等乐器,都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中国音乐大多采用小型合奏的形式,单独的几样乐器相互搭配融合,能够产生独具特色的乐器效果。西方人的思维发散性更强,他们善于将情感外露,因此在音乐的广度上就更胜一筹。而中国人则拥有更强大的综合性思维,能够在细小的音乐范围之内展示丰富的内涵。

第5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电影;中外文化交流;翻译;文化差异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不只是局限在市场经济中,还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电影在各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渐凸显出来。而随着西方电影的引进,尤其是美国电影的进入,让我国的电影翻译工作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电影是将多种艺术手段融为一体,传播文化,抒发感情,展现出社会形形的文化生活,让观众在精神上得到享受。随着各国家地区人民文化交流的频繁,电影翻译起到的文化传递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由于每部电影都承载着原国家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在电影翻译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文化差异的体现。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保持原国家的语言与文化,要尽量翻译出原文的内涵,并且被我国观众更好地理解,而这些是我们翻译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审视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加强,许多研究学者都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国家相处原则,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的民族可以坚持着自己民族的特征与习惯,但是又不能相互独立存在。曾经以色列学者提出的社会多元化理论诠释了这种民族文化共存的局面,认为全球的文化能够相互交叉与部分重合,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文明古国,传承着几千年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清朝末年,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被动的局面下与西方国家的文化频繁交流。清政府通过翻译来与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斯皮瓦克说过,“如今的后殖民评论家难以回避的两大难题:既要去摆脱了传统西方模式的影响,还需要达到非边缘化的目标,那么西方国家的惟一选择就是通过自身的语言与西方的解构策略来减少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

不管是各民族之间的边缘文化抑或是中心文化,在如今的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民族都存在着互相交流与沟通的需求,这是发展民族文化的惟一途径。新时期许多西方国家将自己的文化侵入中国,这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撞击。而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局面下,翻译工作也成为两种文化交换的重要途径,例如汉语中出现的许多外来词汇,可口可乐(Coca cola)、猫(modem)、模特(model)等,涉及各种领域。

美国文化学家Gutt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能够依靠“不同语言的相似性”,然而我们在翻译中的许多语言并没有太多的相似性,差异的地方偏多,所以研究学者认为,如果直接翻译来保存源语言中的全部语言特征的结果就是“保存源语言特征来让翻译者为读者引导原来交际者想表达的交流线索”。

二、电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特征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翻译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能够忠实地去表达原来电影中的内容与内涵。而新时期中西方大规模的电影文化交流趋势也让我国的电影翻译工作面临了巨大的挑战,电影翻译是否恰当得体,能否让观众们容易理解电影内容显得十分重要。而中西方国家观众的不同审美观念直接影响了翻译工作的形式,电影的翻译工作不只是普通的文学翻译,而且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我们要针对观众来再现原电影的审美效果,并且符合接受国观众的审美理念与文化特征,进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让观众流连忘返。

(一)电影中的审美价值及特征

人们的审美活动包括思维、情感等多种活动,而电影翻译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与审美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翻译工作就是审美活动,包含了一定的审美价值。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两地区的受众也存在着一定的审美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无为本,认为一切美感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的,美学理念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们在生活中就能提炼出美感。而西方国家是以有为本的,认为审美是要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而这种审美理念是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核心之处,我们应当去把握住这种精髓来研究电影翻译工作。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映的英国电影Red Shoes被翻译成《红舞鞋》,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英国的一个跳芭蕾的女孩难以对事业与爱情做出正确的选择,只得选择结束生命的悲剧。虽然我国翻译工作者翻译成《红舞鞋》,能够准确地翻译出电影名称,但是却难以看出深刻的寓意。到了80年代后期,人们将Red Shoes翻译成《红菱艳》,翻译者将英国女演员的红色的舞鞋比喻成为我国受众都知道的红菱,因为红菱虽然生活在污浊的泥塘中,但是却冰清玉洁,娇艳动人,尤其是红菱弯弯的角,就像是我国古代女性悲惨的三寸金莲,而这与电影主题不谋而合,可以说《红菱艳》比《红舞鞋》更加能够体现出这部电影的内涵与意境美。风靡一时的美国电影Home Alone被我国翻译者翻译成为《小鬼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鬼是大人对孩子的昵称,表现出大人们对聪明伶俐、智勇双全的小孩发自内心的喜爱,而电影中敢与歹徒斗智斗勇的小欧文正是符合小鬼的形象。“当家”指的是一个人能够领导全局,而电影中的小欧文一个人在空荡的房间中与两个歹徒斗智斗勇,就像是一个勇敢的大当家的形象。所以电影《小鬼当家》将名称与内容统一起来,并且蕴含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

电影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因此电影名称也包含了许多民族文化元素,我们需要遵循审美原则与文化原则,在翻译工作中尽可能地还原原国家的文化信息,并且用最为贴切的形式来对受众传递。如今电影翻译工作作为新的文学艺术形式,用自身独特的审美理念让更多的优秀的电影跨出国家的界限,让全世界的观众享受了视觉的盛宴,推动了全球的电影艺术发展。

(二)翻译工作的表达差异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人们的表达与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人注重句子之间的意合,靠词语的顺序来表现内容;而西方国家的人们注重句子的形合,语句的结构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曾经著名的翻译学家傅雷说过,“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形式具有基本的分歧,中国人习惯综合考虑问题,重视语句的暗示、归纳与含蓄,而西方人注重分析,唯恐语句中缺少逻辑性”。虽然中西方的语句中都是基本的主谓宾结构,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思维差异性,所以在基本的句子结构形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英文语句的结构紧凑,词语之间的关系都会明确地表达出来,会使用较多的衔接词语。而汉语的句子多数简单明了,句子松散。动画电影《花木兰》词就具有这些特征:

1.Guard:Were under attack!Light the signal!有人偷袭,快点烽火。

2.Guard:Now all of China knows youre here.全中国马上传遍了警报。

电影中的台词十分简单,表现出故事情节的紧迫感,句子中“我们遭到了袭击,马上点信号!”被翻译成“有人偷袭,快点烽火。”翻译成这种四字的短语,并且加上了“快”字,突出了现在情况的紧急,并且让词句节奏对称,而且将信号翻译成烽火,让我国观众迅速理解。在句子2中,如果我们按照英文直译成“现在全中国都知道你来了”就显得力度欠缺,并且难以符合士兵坚毅勇敢的特点与形象,所以翻译成“全中国马上传遍了警报”就显示出果断的语气,并且符合电影表现的内容,还符合汉语的特征。

(三)电影翻译中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不同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与背景,承载了这个国家地区的民族文化,许多地区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信息,而不同地区的人们很难去理解其他地区的语言,所以我们正确翻译带有地区文化的语言信息就成为电影翻译工作的核心任务。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习惯,而这些不同的习惯都直接影响到语言的使用方式,中西方观众存在着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以我们翻译工作者要尽可能地帮助观众去理解电影中蕴涵的文化元素。英国电影《魂断蓝桥》在片头出现这样的配音:

Announcers Voice:At 11:15 this morning,the Prime Minister,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翻译1:广播员声音:在今天上午十一点一刻,首相在唐宁街十号对全国群众发表了讲话,宣布了英国与德国正处于交战的状态。

翻译2:广播员声音:在今天上午十一点一刻,首相在英国首相府邸唐宁街十号对全国群众发表了讲话,宣布了英国与德国正处于交战的状态。

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翻译能够翻译出原来电影画外音的表面意思,但是对于唐宁街十号并没有进行背景性的补充说明,许多中国观众不了解英国文化就会莫名其妙。而翻译者在第二个翻译中对唐宁街十号进行了地理文化的补充,让观众们了解到唐宁街十号指的是首相府邸,就能够更方便地理解电影内容。

三、结语

由于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差异,所以在电影翻译中必定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因此在电影翻译中会深深印上社会文化的烙印,凸显出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在这种激烈的文化碰撞中,记录了社会的变迁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当前我国电影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西方诸多优秀电影也不断引入我国,因此会带来更为激烈的文化差异的撞击。我们翻译工作者要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立足于我国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在理解外国电影中的文化后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够做好具有艺术性的电影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颖,刘军艳.浅谈电影字幕翻译策略——以电影《卧虎藏龙》为例[J].电影文学,2010(20).

[2] 苏玉霞.分析《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译本的归化与异化[J].文教资料,2010(02).

[3] 王登文.改写·批判·重构——从“硬译”看转型期鲁迅对中国新文化建构的探索[J].作家,2010(06).

[4] 杨苗苗,赵玉闪.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5] 汪莹.试从“归化”和“异化”论《必须重视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和《再谈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

[6] 杨惠莹,刘蔚馨.从翻译的审美体验角度谈诗歌翻译中文化形象的转换——兼评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2).

[7] 秦楠.浅析《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8] 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2(05).

[9] 刘辉修,王卫利.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过滤现象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07).

第6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关键词: 饮食 中西方文化 差异

引言

饮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不同的饮食反映着不同的文化。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不仅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而且能避免因不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与交流障碍。

中国历来讲求“天人合一”,“水融”,西方社会一直强调“天人对立”,“人定胜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必定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息息相关VS生存所需

饮食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人向来视“吃”为头等大事。中国人打招呼的首选就是“吃了吗?”。小孩满月要吃满月酒,周岁要吃抓周宴,结婚要吃喜宴,生日要吃寿宴,就连过世也要吃。客人来了要接风洗尘,客人走了要饯行,首选当然还是吃。搬家要吃,升迁要吃,离职还是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在觥筹交错之间表达欢迎之情、恭贺之意与惜别之绪,甚至情感上的波折也能通过吃来平复。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谓饮食,就是民生问题。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不仅可以用来维持生存,而且可以用来维持健康。这种对“吃”异常的执著,在中国人的文化当中也有相当的体现。中国的很多成语典故都离不开“吃”或与吃相关的词,例如,“寅吃卯粮”、“争风吃醋”、“坐吃山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不了兜着走”、“好汉不吃眼前亏”,等等。中国人常把职业比做“饭碗”,将嫉妒说成“吃醋”,轻而易举被形容为“小菜一碟”,经常发生的事情或情形被称为“家常便饭”中国人什么都可以用“吃”来形容,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最形象的例子莫过于“喝西北风”。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常常将吃喝入诗,坡就写下“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西方人的眼里,吃饭仅仅是满足生理所需。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能量,完全是把饮食当做一门科学。在他们看来,吃饭,仅仅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从低级到高级五个不同的层次,饮食需求就位于第一层次,在其之上的需求分别有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将“吃”看做是对机器添加燃料,保证其正常运行,只要在吃过以后能够保持身体健康,能够抵御疾病,其他就不重要。吃对于西方人来讲只是为了维持生命所需。

二、随意随性VS科学规范

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美味”。在中国的烹调中,对美味的追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国人在评价一道菜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或是“不好吃”,然而何为“好”,何为“不好”则很难下定论。这说明中国人对于美味的追求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便中国人常用“色、香、味、形、器”界定这种“意境”,也很难把握。

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烹饪者会做出不同的味道,甚至是同样的一道菜,相同的烹饪者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节烹调,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冬季需要味道浓郁,夏季则考虑清淡爽口,婚宴须色彩斑斓,丧宴则忌讳红色,等等。此外,烹饪者还会根据自己的临场变化随性发挥。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成就了中国庞大的菜谱。食材的丰富,加工方法的多变,调味料的多样,以及烹调手法的繁杂,再加以组合,就变成成千上万种的菜肴。如“饺子宴”、“全羊宴”等都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随意随性所派生出的无穷创意。

西方的饮食就显得很规范科学。西方人注重饮食的科学与营养,因此在烹调时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遍布全球的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无论是在哪里,他们的食品味道都没有太大分别,全因其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在这样的高规格下,要求烹饪者不能有任何随意与创新,就如同机器一样严谨。

再看中西菜谱,可以发现中式的随意性和西式的严谨性。中式菜谱中涉及材料及调味料的用量都会用一些比较模糊的词,如“一些”、“少许”、“适量”等,谈及食材的制作流程,则常会出现“放入滚油中”,“炸至微黄色”,“焯水少时”等字眼。西式菜谱,则让初学者很有头绪,菜谱中不仅详细记录了用材的分量,就连烹调的时间也很精确,让操作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制作出像样的西餐。

三、和合团圆VS个性分别

台湾地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也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

中国人一向追求“和”与“合”为最高境界。中国饮食强调“五味调和”,指在烹调过程中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味道的基础上,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调和,该调和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最终结果就是要味美适口。中国人之所以把做菜称为“烹调”,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历来是将烹与调合为一体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不用说是繁复的宴会菜肴,即便是最一般的家常菜,也必须讲求荤素搭配,将各种材料混在一起,放入锅中或炒、或煮,或煨,或焖,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适当添加调味料,或搅拌,或翻炒,最后出锅放入器皿中,不同的食材已经完全融合。

细观西方的烹调方式,则会发现地道的西餐,除了“罗宋汤”是多种食材混合烹煮外,几乎都会是一大块肉(牛肉、羊肉、鸡肉或鱼肉等),配上几个土豆,几片菜叶或番茄,虽然同放在一个盘子中,却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只有等咀嚼下肚,才会在腹中融合。调味的佐料也不是在烹调过程中加入,而是现吃现加的,即使现在受到了中菜的影响也开始注重调味了,但仍然是分开的工序,先把食物弄熟了,再加上味道。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合”与“分别”的根本差异。

结语

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根源。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目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强了互补性和兼容性。同时,这类的交流,会使得世界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同样,中国饮食也会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完善发展,推陈出新,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中华饮食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南怀瑾.孟子旁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4]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治安,等.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关键词:语言;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教学;电大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重要的方式,同时也传递着独有的文化内涵。各种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使中西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过于重视语言方面的知识,而忽视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育,导致大学生将英语讲成并不符合英语习惯用法的“中式英语”。这种脱离了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的英语很难真正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所以,要想学好英语,教师就必须让大学生了解英语这门语言形成的文化背景,提高大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使语言恰当得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

(1)价值观差异。价值观差异使中西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西方人个性张扬,中国人则谦虚恭谨。受西方人文思想的影响,西方人崇尚个性的自由和解放,注重人生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取得荣誉或者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时,他们会非常开心地与人分享并期望获得所有人的祝福。他们甚至会兴奋地大喊:“Congratulationstome!Iwonthefirstprize!”同时,他们对他人的优点或成绩也不吝赞美之词:“Oh!Lookyou!Youaresobeautiful!”面对他人的赞美,西方人一般会坦然接受并回之以“Thankyou”就可以了。而中国人受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推崇中庸思想,视谦虚谨慎、低调内敛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中国人面对他人的赞美时,往往会回答“没有,没有”“还行”“一般”等谦逊之词。在与西方人交流的时候,这种中国式的谦逊会使西方人产生误解和困惑,给双方的交流造成阻碍。(2)差异。西方国家大多是宗教之国,人们普遍有自己的。尤其是基督教,对西方国家文化影响深远,并由此衍生了很多相关词汇与俗语。比如,在英语中大家经常会听到西方人用“Oh,myGod!”“ThankGod!”等词语来表达惊讶、惊喜、焦急、伤心或者愤怒等心情。甚至西方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如ChristmasDay(圣诞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就是与宗教相关的节日。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大家要本着的原则,维护自己信仰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信仰。例如,与外国友人一起用餐时,看到他正在虔诚地祷告,这时候你不妨与他一起祷告,只是简单的一句“Amen”就可以无形中拉近你们的距离。在日常交流中,如果不了解宗教方面的知识,最好不要轻易谈论。(3)传统风俗习惯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而独特的文化促使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风俗习惯。中国有句俗语叫“入乡随俗”,实际上就是对他人文化习俗的认同,这种认同利于打破彼此之间的文化隔阂,达到愉快且有效交流的目的。所以,要学好英语,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中西方国家风俗习惯的差异赋予了语言迥然不同的内涵。首先,对相同语意的表达,中西方的说法各不相同。比如,汉语俗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英语中的表达是“Romewasnotbuiltinaday”。但如果你对外国人说“Three-feeticeisnotformedinaday”,他就会感到莫名其妙。再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英文表述是“Theforemostdogcatchesthehare”。还有大家所熟知的“raincatsanddogs”,是英语中用来形容大雨尤其是风雨交加的天气。因为在北欧神话中很多动物都是有寓意的,狗代表大风,猫代表雨,所以才会有此一说。如果不了解这句俗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就很难想象为什么风雨在英文中却成了猫和狗。其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引发了不同的联想,代表了不同的寓意。典型的比如“望子成龙”,可以说成“longtoseeone’ssonsucceedinlife”,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是“longtoseeone’ssonbecomeadragon”,但是“龙”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中是有完全不同的寓意的。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幸运、威严,是一种神兽,而在西方文化里,“龙”却会使人联想到邪恶和凶残。所以,在用英语表达语意时,要避免将“dragon”这个词用作褒义。还有人们常用的数字,因为读音的关系,中国人讨厌数字“4”,喜欢“6”和“8”。但在中国具有幸运含义的“666”,到了西方恰恰成了恶魔的代名词。(4)社交礼仪差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中国式礼仪并不一定适用于西方国家的社交场合。比如,中国人日常交际中会时常问及对方的年龄、职业、配偶和收入等问题,以表达对对方的亲近和关心,但是西方国家却对此类问题非常反感,认为这侵犯了他的个人隐私。“Howoldareyou?”“Whereareyougoing?”“Whatisyourmonthlysalary?”这些在中国常见的问题在西方国家反而会使人感到不愉快,感到自己正在被人盘问生活方面的隐私。这时,他们大概会毫不客气地回你一句:“It’snoneofyourbusiness!”所以,礼仪理解的偏差也会影响正常的交流。西方人总是觉得中国人“好为人师”,就是由于双方礼仪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误解。西方人崇尚独立思维,除非他向你寻求帮助,否则不要对他们“嘘寒问暖”。比如“It’sraining,don’tforgettotakeanumbrella.”“Youshouldseeadoctor.”“Becareful!Theroadisslippery”,这些以中国人角度来看是好心的叮嘱,却会让西方人觉得你在对他的生活指手画脚,横加干涉。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唤醒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意识。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过于专注语言本身而忽略了语言自带的文化内涵。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巧妙结合,英语教师就必须认识到文化教育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然后通过不断学习来汲取相关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2)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了让大学生直观感受英美国家的文化氛围,各种多媒体素材都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经典英文原声电影、英文歌曲、英文小视频或是图像素材等,这些多媒体素材的应用会让沉闷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相对于传统的文字素材,多媒体素材会给大学生营造一种更直观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更能融入到语言情境当中,同时也激发了大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热情和兴趣。(3)调动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文化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知识体系,课堂上的教学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师要鼓励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比如,大学生可经常阅读一些英美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等,借助英语角或是网络聊天等方式与西方人交流,如果时间和金钱还算充裕的话,到西方国家游历一番也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当大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并从教师引导学习发展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时,文化背景知识也就在这样的习惯中一点点累积起来了。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语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个国家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在语言中得以体现,并随着语言的发展不断传承下去。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交流,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交际能力。过去的教学方法针对的是应试教育,但长此以往,忽略了语言产生的背景文化和环境而去孤立地看待一门语言,只能让大学生的英语变成哑巴英语。教师只有将文化教育结合到英语教学之中,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语言了解文化,以文化丰富语言,才能在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如今,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对于克服语言交流障碍、消除文化隔阂、增强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巫正洪.英语教学要为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06).

[2]孟蕊芳,马鹏飞.大学公共英语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08).

第8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饮食文

饮食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极具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日趋普遍,饮食文化也跳脱了厨房和餐桌的限制,成为关乎社会、经济、政治、伦理、艺术的主要元素,延展性很强。本文立足于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研究,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差异的影响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虽对立,也极为矛盾。东方人和西方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兼备,只是因地域、文化、历史、宗教、生活习惯的差异,使他们各有侧重。纵观西方饮食文化,具有很强烈的理性色彩,而中国饮食则更偏重于柔性和情感性。

(一)营养与美味,各有侧重

理性思维层面下,西方人更讲求饮食的科学性及合理搭配,其饮食文化普遍基于营养的科学论证形成。其通过饮食搭配,实现营养的均衡。他们更善于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食物配给。他们更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而不在乎其是否美味、好看。当他们食用牛奶、面包、香肠、蔬菜时,普遍关注食物的脂肪、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是否能够对这些营养进行充分吸收,食用之后有无副作用等。相较于营养,中国饮食更讲求美味。无论是食物的原材料、调料,还是菜品、做法等,都极为丰富。例如,中国人善于炸、烤、煎、熘等,采用这些烹饪方法,很容易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流失,并滋生有害成分,不够健康。但是,因为对色、香、味、形的偏重,使中国饮食更具艺术性、文化性和美感等。

(二)烹饪过程的规范性和随意性

西方人的饮食,讲求科学和营养,其烹调过程极为规范、考究。食物烹调过程中,主料和调料的应用都非常精确,而烹饪时间也有明确的规定。而中国饮食则极具感性特征,无论是食物的搭配,还是调料的使用,都很自由、随意,富有创造性。在中国,川菜、粤菜、东北菜等各大菜系,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味。哪怕是同一菜系中的同一种菜,在配料的使用和搭配上,也会因厨师的习惯和喜好等,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厨师,也会因季节、场合、用餐人特点、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对烹饪过程和材料搭配等进行调整。而中国厨师也会在菜品中,加入自己的想象,给予自身充分的发挥空间,这并不会受到食客的抗议。因为中国人对饮食的评判极为宽容和随意,受个体喜好的影响[1]。

二、综合性与分析性思维差异的影响

综合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的区别在于前者讲求整体性,后者讲求个体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加综合,更倾向于依从整体,对事物的特性进行观察。而西方人更侧重于分析性思维的应用,注重个体特性。因思维层面的差异性,使中西方饮食文化,无论是味道搭配,还是餐具选择和就餐方式,各有不同。中餐的烹饪和食用,更讲求整体性;西餐则是分而治之的搭配型料理。

(一)味在其中和味在其外

中国饮食以味道著称,中国人追求味觉层面的享受,自内向外,进行整体性调和。具体实施方法是食物经加热和烹饪之后,本来的味道、加热之后的熟味、添加调料和辅料之后的调和之味进行融合,互为补充和渗透,实现味道在食物内部的充分融合。西餐则比较简单,其很少将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调,而是侧重于对食物搭配组合形式的研究。搭配过程中,更注重原材料的形和色,主要实施方法是对各种食物和配料分开烹调,然后在餐盘中予以搭配。这些原料的味道各有特点,互不干扰,味在其外。多是将各菜品煮熟之后,搭配调味的酱汁。以法式羊排为例,一边放置羊排和土豆泥,另一边搭配煮青豆、番茄和生菜。色彩对比鲜明,味道各有不同。其显示出的是分析式思维特性。

(二)筷子和刀叉

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必备元素。它看似简单,却具备夹、拨、挑、扒、撮、撕等多重功能,极具融合性和包容性。刀叉主要服务于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功能比较多,可用以对牛羊肉进行宰杀、解剖和切割,食物烧熟之后,兼做餐具。与繁杂的西方餐具相比,筷子简单、大方,体现出了“以和为贵”和“综合统揽”的独特韵味。依靠一双简单的筷子,中国人便能够尝遍各类菜式。西方人在餐具的分析和使用过程中,极为具体,各类菜品所应用到的餐具也极为讲究。例如,吃肉时,所用的刀叉略宽,吃凉菜所用的刀叉细长。倘若刀叉横放,表示其是为饭后点心准备的。西方饮食过程中,刀叉类目很多,使用不当,会显得极为失礼。中国饮食,小到日常三餐,大到满汉全席,一双筷子便可解决。餐具的不同,主要是源于中国人讲求综合,西方人注重分析的思维习惯[2]。

(三)分餐制和会餐制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分餐制和会餐制。中国宣扬的是会餐制饮食文化,无关乎人数的多少及何种目的。进餐者围坐在一起,共用一桌,其反映出的是汉民族的大团圆文化。在这样的饮食氛围中,人们相互敬酒、让菜、劝菜,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互相尊重和礼让等,一脉相承。分餐制在西方的盛行,与西方人讲求的个体性思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西方,无论家庭聚餐,还是宾客宴请,都采用该种方法。用餐者依据自己的个体喜好,进行菜品选择。上菜之后,每个的面前摆放一个属于自己的盘子,各吃各的,自己依据喜好,随意添加调料。吃完第一道菜之后,更换第二道。该种饮食方式,干净卫生,但是过于冷清,没有营造出一种温馨欢乐的饮食氛围。当前,西方自助餐,也是变相的分餐制,有助于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西方人讲求的是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该种饮食方式,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崇尚自由,注重个性的民族特点相一致。

(四)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餐桌差异主要表现在西方人喜静,中国人喜动。中国人将饮食作为人生一大乐事,讲求排场、热闹和气氛等。无论是主人,还是宾客,在餐桌上都相互劝酒、让菜,滔滔不绝,尽情的享受美味佳肴。以这样的餐饮氛围,来体现主人的热情和好客,而食客的开心和欢快也是源于内心的。该种“闹”的氛围,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温暖、团圆等。西方人之所以在餐桌上比较安静,与他们所秉承的文化礼仪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他们在餐桌上安静的吃自己的盘中餐,无论是喝汤,还是吃菜,都不会发出过大的响声,均细嚼慢咽。进餐过程中,与左右的客人进行交谈,但是也要兼顾餐桌上的其他人。交流的声音不宜过大,也不能太小,要确保对方能够听见。咀嚼食物过程中,禁止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咽下口中食物之后,再做回答。西方人在交往过程中,不同于中国的一团和气,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独立性很强。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交流的意义

饮食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内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能够帮助人们对西方风俗文化特性具备全面的认知,并对自我饮食文化特性进行总结,汲取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优质特性,用以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不足进行补充,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使其得到快速更新和发展[3]。饮食是对社会和文化转变最直观的体现,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各种口味的认同和接受。自古至今,中西方饮食文化都有其各自的发展脉络,且具备各自不同的特性,并借助对外来文化元素的吸收和借鉴,使自身得到不断丰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根源于其思维模式,它不会随着历史的沿袭而发生改变。明确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将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为主要价值取向,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最终创造出相辅相成,互为合作的文化精神,实现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方式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极为明显。中西方的社会背景、文化差异和交际需求等,决定了它们的饮食文化也各有不同。中国人注重感性思维,而西方人则更偏重于理性思维,前者讲求美味,烹饪过程随意,而后者则更注重营养的搭配,烹饪过程极为规范。中国饮食文化中体现出的是综合性思维模式,西方饮食文化则是对分析性思维模式的彰显,这在味道、餐具和用餐制度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明确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交流的影响,以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卜佳.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2(15):50-51.

[2]戴跃侬,陆涓.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之跨文化比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06):77-81.

第9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饮食文化 文化差异 发展趋势

一、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和标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物质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而且在衣食住行四个元素中,食是排在第二位的,可见其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事实上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包括饮食文化。饮食文化非常的丰富精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换句话说,饮食文化的发展在人类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纵观全世界,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在数千年的时间里趋于会合,经历了许许多多才形成了现在的文化体系,所以不同的文化产生了。饮食文化也是这样形成的。而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西式食物在我国迅猛发展,得到许多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的喜欢。与此同时,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着。

二、中西方饮食理念上的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都源于东方营养这个教义。这个丰富浪漫的哲学影响中国人的生活至今。中国人所追求的是享受好味道,获得健康的身体。因此,中国饮食文化的观念就是美。而且这个美讲究的是一个意境,很难用言语去形容。这种意境源自于菜肴中产生的混合味道,事实上,它所体现出的最本质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尽管我们用“色,香,味,形”来表达意境,但仅这几项很难概括意境的所有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菜的名字也能体现出意境。比如说:“芙蓉鸡片”,其实“芙蓉”就是鸡蛋白,但是中国人把鸡蛋白比喻成芙蓉也就是荷花。因为在烹调后鸡蛋白就跟一个盛开的花朵一样。由此可见中国人即使是在菜名上也在追求着美。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道菜翻译成英文,不能只是单纯的把“芙蓉”和“鸡”两个单词放一起,而是翻译成“slice chicken with egg white”。在让我们看看“霸王别姬”这个菜,翻译成英文就是“steamed turtle and chicken in white sauce”。很难去想象这个“霸王”是龟,“姬”是鸡。中国人在给菜起名字的时候经常会引用历史典故,这样菜名就达到了艺术的目的。还有一个例子,一个非常简单的菜“糖拌西红柿”,但是我们给它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大雪封山”。

中国的饮食理念和我们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相符合的。中国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的、直觉的、无形的和不明确的。中国菜的烹调方式更多的注重整体的协调性,也很好的体现出中国哲学的丰富辩证法。

同样的西方的饮食理念也符合整个西方的哲学体系。形而上学是最重要的特点。这个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但是相对的,也变成一个巨大的障碍物。比如说,饮食文化不可避免的被放到后面,到处都是形而上学的标记。西方饮食大部分都比较注重食物的原味,烹饪的主要方法也是炖和油炸。并不像中国菜肴一样把所有的调味品放在一起烹饪,而是把调味品铺放在菜上面。在节日当中,西方人比较重视餐具,原料的选择以及原料搭配出的形状和颜色。但是这些原料放在一起味道可能并不搭配,也不协调。

从另一方面来看,味道和营养都能体现出中西方饮食理念的不同。

1.中西方饮食营养均衡概念的不同

西方人的饮食是非常理性的,西方人把饮食作为一门科学。他们把更多的重点放在食物里营养所起的作用。所以在西方饮食中营养被作为最高的指导方针,特别是追求营养成份,比如说要合理的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其他无机物。每个食物中所摄入的卡路里的量也被考虑到。甚至是所有的营养成为能否被吸收,是不是有副作用也在考量范围之内。所有这些构成了西方饮食学问,而色香味就被放在之后考虑。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很多西方美食都是尝上去都一个味道,但是饮食科学告诉他们为了营养也要去吃。在“美食王国”法国,在饮食方面很多时候跟我们的文化很接近。但是一旦跟营养挂上钩,中法两国的饮食理念就又拉开了距离。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现代饮食理念出现,人们更多的侧重于健康和减肥。开始追求少盐、少油,使用新鲜的原材料。在烹饪中保持内在固有的营养和味道,所以开始食用新鲜的蔬菜。也就是说,侧重于营养可谓在西方无孔不入。

事实上在中国饮食中营养是最大的问题。尽管我们已经很重视食材的处理,但是为了遵循口味的第一原则,导致很多的营养在烹饪过程中流逝了。现在我们的厨师加入世界饮食业的竞争,如果不考虑到在好味道的同时能够保有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难在竞争中取得先机。

2.中西方饮食味道概念的不同

为什么中国菜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呢?答案就是味道。我们总是把好味道作为首先考虑的要素。人们经常说:“人们以食物为生,但是味道凌驾于食物之上。”如何烹调出好味道取决于调味,那就是说原味的食物放在一起加热,加入各种调味品,各种事物和调味品相渗透结合,最后产生非常和谐的味道。一个菜的颜色和样式并非固有的,但是味道是固有的。在注重固有的味道同时,也会调整菜肴的形状和颜色来达到意境美的境界。这个是中国饮食的最具代表性的饮食理念。在中国,吃不仅仅是为了饱和获取营养,有些时候我们饱了,但是还是想要去吃更多的东西。为什么呢?是因为对美食艺术的赞赏和享受美食好味道的诱惑。

但是在西方饮食中,味觉仍然不是第一要素,还是注重营养。西方饮食经常会启用冷的食物,喝加冰的饮料。但是过冷的东西会使得舌头的味觉神经失去品味的感觉。带着血丝的牛排、新鲜的蔬菜、水煮西红柿,尽管很有营养,但是却缺少了美味。并且在烹饪西方厨师很少加入味精,由此可见西方人忽略味觉而注重营养。

三、菜肴的标准和随意性

为什么中国食物有这么多种口味,而西方的食物永远吃上去都一种味道呢?那是因为中国菜肴的随意性和西方菜肴的标准规范。

1.西方食物的标准化

因为西方人更多的注重饮食科学和营养,整个烹饪过程都严格的遵循食谱,就像是在做实验一样。所以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都是惊人的相似,配菜也仅仅是土豆、生菜。除此之外,烹饪过程中每一样食材和调味品的计量都会精确到克,烹饪时间也精确到秒。难怪曾经有人说西方人的厨房就像是化学实验室一样。

2.中国菜肴的随意性

中国菜肴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是因为每个菜系都有着自己的口味和特点,就算是同一个菜,不同的厨师和配菜也会烹调出不同的味道。即使是同一个厨师烹饪同一道菜,他也会根据食用者的不同身份去调整口味。

四、中西方节日食物

在现在,很多的西方节日被中国人所接受,同时很多西方人也逐渐开始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却不见得了解中国的节日食物,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各有特色的食物。

1.传统的中国食物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前辈留给我们很多的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比较有特色的食物。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一般来说春节里的食物都有着非常好的寓意。比如说北方人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饺子,因为饺子的外形看上去像元宝。人家通过吃饺子来象征来年可以赚更多的钱。还有就是饺子里面会有馅儿,人们把馅儿比喻成自己美好的愿望放进饺子皮里。过年的时候人们会在饺子馅里放硬币。如果有人吃到这个硬币,就寓意着来年会发财。在南方,人们会吃米糕,米糕寓意着节节高升。

春节中的重头戏就是吃团圆饭。家庭中每个成员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在春节前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在团圆饭中,有一道菜是必须的。那就是鱼,在中文里“鱼”和“余”的读音是相同的,意思就是一年到头家里还有剩余的钱去花。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是中国的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两样东西――粽子和咸鸭蛋。吃这两样食物的传统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特别是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几乎所有的中国传统节日的食物都寓意国家和人民有着美好的未来。一些节日来源于中国的古代神话,一些则来自于中国的一些旧习俗。而西方很多的节日都是跟宗教有关的。

2.传统的西方食物

众所周知,西方节日中,圣诞节是最重要的节日。家庭中的所有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吃圣诞食物:烤鸡、烤火鸡、烤土豆、培根、香肠、洋葱汁、肉汁等作为头盘。一般甜点都是布丁,这个是混合了牛脂,干果和白兰地一起煮的。通常在11月份就会在家里准备,做的时候家里所有的成员都会轮流搅拌这个混合物,然后许下美好的愿望。还有肉馅派也是都会准备的,把面粉皮混合苹果、葡萄干、樱桃和牛脂一起放入烤箱烤出来的。这些都是传统的节日食物。西方的每个人都喜欢圣诞节,因为这是个充满聚会和礼物的节日。

感恩节是为了表达感谢的节日,家族里所有的成员都会聚集一堂一起享用美食。在这个节日里大家都会准备烤火鸡、南瓜派、玉米等。

五、餐桌文化

中国受到儒家思想数千年的影响,而西方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在餐桌文化上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比如用餐时的举止、餐具、用餐惯例和位置的安排。

1.用餐礼仪

中西方不同的用餐礼仪主要是受到不同的民族特点所决定的。

在中国,无论是什么节日,无论庆祝的目的是什么,但只有一种形式的庆祝方式。那就是大家围坐成一桌。圆桌代表着相互依存和谦恭。菜肴被摆放在桌子的中间,不仅仅是为了品尝食物,而是作为一个交流的媒介。人们会不断的敬对方的酒,相互夹菜,互相邀请对方多吃点。人们在餐桌上体现出尊重和礼让的优点。尽管从健康卫生的角度出发,这样的餐桌礼仪有明显的缺点。但是这个更为符合我们民族普遍认同的大团圆的结局。

在西方的宴会中,尽管食物和酒都很重要,但这都是陪衬。宴会的核心是为了友谊。人们会为新来的邻居准备各种特色的美食,以此来增进大家的感情。西方人很盛行的宴会形式是自助餐,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在自助餐会中,所有的食物、饮料和甜点都被展示出来。人们选择他们喜欢的,最重要的是不需要一直坐那享用美食,更利于相互交际。这样的方式也体现了西方人更尊重个性和自我。

2.餐具

中西方饮食中的餐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同。众所周知,中国人乃至于很多亚洲人都会在用餐中使用筷子、汤勺和碗。但是西方人大多使用碟子、刀和叉。筷子和刀叉是东西方餐具的代表,分别影响着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东西方人们不同的智慧。

3.用餐惯例

在中国的正式宴会中,上菜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冷菜、热菜,最后是主食和水果。在正式场合使用筷子也很讲究,在宴会开始前,每个人的一套筷子和汤勺等要事先准备好。除此之外,不要用筷子敲击器物,不要把筷子叉在菜或饭里,不要挥舞筷子,也不要去舔筷子。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汤勺是用来喝汤的,当不用的时候应该放在碟子里,而不是直接放在桌子上。在用餐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用到牙签,用牙签的时候应该用手或者餐巾遮盖一下。

在西式餐饮中,刀和叉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也免不了有一些礼节。比如说,不要太粗鲁的去切食物,特别是不要在高雅的西餐厅发出很大的声音。当叉不小心掉到地上的时候,让招待帮你换一个而不是去捡起来重新使用。刀基本都是放在右手边,叉都是放在左手边。当我们停下来的时候,应该把刀叉八字形的放在碟子上,而不是一边放一个。这样就意味着吃完了,招待就会来收走你的碟子。还有一点要很注意的是,刀叉不要直接放在桌子上,特别是不要交叉的放在桌子上。

在西方的宴会中,主人只会把菜放在客人的面前,接下来客人就自便。但是在中国很不同,主人会不断的邀请客人多吃点,但是不要去夹离你较远的菜。在饭桌上聊天,最好跟临近的人聊,不断越过临近的人去和距离远的人聊天是不礼貌的行为。

4.用餐位置

在中国,用餐的时候会花很多心思去安排位置,因为座位代表着很多难以言语的意思。西方人也很重视用餐位置的安排,但是和中国有着不同的习俗。

在中国的宴席中,古老的中国道德标准决定了地位比较高的或者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应该坐在主位。大致来说,最尊贵的客人应该坐向朝南的位置,或者是朝向大厅里门的位置,我们把这个位置成为主位。中国经历了很长的封建社会,在宴席中或多或少的缺少对女性的尊重,甚至有的地方都不允许女性出现在宴席中。

在西方,人们通常把女士优先作为他们的座位安排标准。大多是会安排主人和女主人面对面,尊贵的女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右两边,其他的按照时针的位置一个挨一个的坐着。还有两点是要注意到的:第一夫妻的位置应该安排在同一边,第二男性的位置是按照地位来坐而不是年龄。

六、结论

传统的中国饮食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很热爱我们的传统美食,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但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可避免的很多西式美食在中国蓬勃发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新奇,另一个原因则是用餐环境非常的安静和浪漫。很多的情侣,朋友或者是生意人很喜欢这样的就餐环境去吃饭聊天。即便如此,传统的中国饮食仍然不容易改变。

社会在发展,饮食文化业也在发展。发展的趋势就是越来越融合和协调,无论是东方美食还是西方美食都有美好的未来。而且在中国发展的西方美食必将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饮食。

参考文献:

[1]APA Publications.欧洲大陆(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邱国珍.中国传统食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3]吴斐.英国社会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