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

第1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范文

(一)转轨经济体制下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特征

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也使我国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政企不分离。具体体现在:一是政资不分导致政企难以根本分离;二是政府习惯全面干预,企业经营中政策作用大于内在机制作用;三是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不适当的财政补贴,使企业提高效率动力不足。

其次,产权不清晰。不同所有权主体之间权责关系不明确问题,导致国有财产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不能得到合理的法律保护、约束和有效地利用,从而造成国有财产的流失,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高风险。

再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功能不强、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缺乏、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等。这已成为增大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制约着国有企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后,垄断。在行政垄断的保护下,国有垄断企业往往出现高价格和高利润,但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垄断企业始终是在边际成本大大高于边际收益的状态下进行生产,因而往往产生效率损失和福利损失,企业也容易陷入寻租和技术停滞的困境,带来较高的财务风险。

(二)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影响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因素包括:一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其经营效果、发展能力的综合测度,也是偿还债务的重要来源,盈利能力越强,则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二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指企业利用其自身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三营运能力,营运能力的各项指标揭示了企业的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财务风险也就相对较低。四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资产的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五发展能力,发展能力较好的企业,往往需要增大投资、扩大生产,盈利状况良好,往往能够筹集到较多的资金,财务风险较小;反之,发展能力较弱的企业,或者由于盈利状况较差,或者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往往筹集少量的资金,财务风险较大。六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体系的产权基础,它首先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结构,进而决定了其内部治理机构的构成和运作,并通过内部治理机构对整个公司治理的效率产生影响,在我国独特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有其特殊性,在财务风险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八市场份额,很多企业为了在产业成长时期获得抢先优势,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在运用抢先战略时遇到利润的“增长陷阱”,即市场占有率提升过程中利润率迅速下降,未来却难以提升的困境。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根据上文分析本文选取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发展能力、股权结构、市场份额七个一级指标和21个2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以下:

表1 财务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计算公式

盈利能力指标 息税前利润率 X1 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 X2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成本费用+财务费用)

每股收益X3 净利润/股本

营运能力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X4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存货周转率X5 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流动资产周转率X6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

总资产周转率X7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现金流量指标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X8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股本

销售现金比率X9 经营现金净流入注营业务收入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X10 经营现金净流入/总资产

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X11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

速动比率X12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X13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X14 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流动资产负债比率X15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

发展能力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率X16 本期固定资产总额/去年同期固定资产总额―1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X17 本期总资产/去年同期末总资产―1

净利润增长率X18 本期净利润/去年同期净利润一1

股权结构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19 第一大股东股权/总股本

国有股比例X20 国有股股东股权/总股本

市场份额 市场占有率 X21 企业市场份额/市场份额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40个2012年到 2013 年间实际控制人为发生本质变化的沪深 A 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其中ST或*ST公司70家,非ST公司70家,数据来源于国泰安和 RESSET 金融研究数据库以及新浪财经网站。通过对选取的20个财务指标在财务困境发前1至5年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量进行分析,并计算各年的Z统计检验量,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除总资产周转率X7、速动比率X12、产权比率X14、净利润增长率X18之外的17 个财务指标具平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且Z值随着ST发生时间的临近而显著增大,证明这17个财务指标有较强的时效性。

表2 各指标Z统计量

指标 1 2 3 4 5

息税前利润率X1 1.724 2.742 2.003 1.433 1.883

成本费用率X2 2.001 3.288 2.987 2.275 3.095

每股收益X3 2.1 2.086 2.563 1.868 2.059

应收账款周转率X4 3.741 3.715 3.669 3.676 3.596

存货周转率X5 4.04 3.953 3.938 3.95 3.836

流动资产周转率X6 4.403 4.009 1.829 4.538 5.012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X8 4.754 3.487 2.628 4.012 3.118

销售收到现金比率X9 0.878 1.42 2.076 1.782 1.794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X10 3.811 4.409 4.352 4.447 4.753

流动比率X11 3.831 3.393 3.476 3.571 3.656

资产负债率X13 4.197 4.208 4.159 4.18 4.242

流动负债比率X15 3.521 3.535 3.545 3.574 3.597

固定资产增长率X16 4.038 3.708 3.644 3.326 3.516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X17 1.564 1.478 1.793 1.528 1.545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19 3.556 3.273 2.263 3.029 3.205

国有股比例X20 3.392 3.394 3.281 3.397 3.497

市场占有率 X21 1.758 3.516 4.25 4.063 1.782

(二)判别模型

1.logistic模型

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其中m是自变量的个数。.该模型中,P介于 0~1 之间,取0.5为临界值,当 P 值大于0.5时,认为该公司是财务非正常公司,P 值越大,说明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越不好,越容易发生财务危机。P 值小于该临界值时,认为该公司属于财务正常公司,P 值越小,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好,越不容易出现财务危机,当 p值处于临界值边缘时,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不加以控制,企业很可能会面临财务危机。

2.具体实证分析

该部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解决变量之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通过提取影响财务危机的主要因子,实现变量的顺利降维。

(1)首先进行KMO 和 Bartlett 检验,结果如下

表3 KMO 和 Bartlett 检验

样本充分性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 Bartlett球形检验

近似卡方 Df Sig

0.689 66.152 70 0.000***

通过进行 KMO 测试,得到测试系数为 0.601,大于0.5,球形 Bartlett 卡方检验值为 676.867,表明各变量间相关度较高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确定公共因子。通过公共因子提取后的各变量的共同度可以看出5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2.399%,因此提取5个主成分。

(3)得出因子载荷矩阵

表4 因子载荷矩阵

Component

F F1 F2 F3 F4 F5

X3 .914 .147 .224 .056 .111

X5 .101 -.023 .107 .975 .066

X9 .599 .588 -.148 .225 .069

X14 .132 .129 .951 .109 .018

X17 .151 .906 .214 -.093 .114

X18 .108 .111 .018 .067 .985

由此可以得出5个主成分的得分函数:

F1=0.914X3+0.101X5+0.599X9+0.132X14+0.151X17+0.108X18

F2=0.147X3-0.023X5+0.588X9+0.129X14+0.906X17+0.111X18

F3=0.224X3+0.107X5-0.148X9+0.951X14+0.214X17+ 0.018X18

F4=0.056X3+0.975X5+0.225X9+0.109X14-0.093X17 +0.067X18

F5=0.111X3+0.066X5+0.069X9+0.018X14+0.114X17+0.985X18

(4)构建模型

利用SPSS17.0软件对以上5个主成分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不显著的F2、F6变量,得出分析结果如下:

表5 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

因子 系数 标准差 Wald值 sig

F1 -.272 .147 3.398 .015**

F2 .175 .061 8.268 .004***

F3 .045 .026 2.960 .035**

F5 .004 .009 .206 .0 40**

C -3.599 1.185 9.230 .002***

Chi-square 91.063

Sig. .000

-2 Log likelihood 18.340

Cox & Snell R Square .648

Nagelkerke R Square .913

***表示在 0.01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 0.05 水平上显著。

构建logistic模型为:

其中t=-3.599-0.272F1-0.175F2-0.045F3-0.004F5

模型以0.5作为判别分界点,p值大于0.5时,判别企业为非正常企业,P值越大,则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大;当p值小于0.5时,判别为正常企业,P值越小,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资产越安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若p值等于0.5,则说明该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够明朗,处于灰色地带,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表6 回归检验结果分类标准

非ST公司 St公司 误判率

种类 非st公司 65 5 7.14

St公司 3 67 4.28

误判率合计 5.71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发现对于非st公司的预测误判率为 7.14%,st公司的预测误判率为4.28%,总体上误判率为 5.71%。从判别结果可以看出单纯财务指标变量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为理想。

四、对策建议

(一)树立高度的财务风险意识

国有上市公司应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必然性和不确定性,将风险意识贯穿到企业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企业的管理层和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握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发现财务风险,加强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预测、评估、控制和约束机制,并且在技术上制定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等管理策略,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

(二)合理安排负债规模

企业应合理安排负债规模,使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维持在合理的比例,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保证负债能够给企业带来避税、约束激励经营者的正面效应。企业应考虑到自身行业的竞争程度、本企业的成长阶段、自身的经营能力等特征,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确定使风险最小、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短期负债比例。

(三)提高公司营运和盈利能力

实现盈利是企业分配利润、偿还负债、实现增长的前提,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长远问题必须考虑的问题。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加强投资管理,企业应加强资金回收管理。

(四)合理安排公司股权结构

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很不合理的现状,应降低国有股比例,实现股权所有者多元化,尤其要加大企业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并适当加入企业经营者股权和股票期权份额。具体应占企业所有者总额多大比例,应与企业规模以及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相联系。

第2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范文

关键词:财务危机;风险预警;Z模型

一、概述

(一)财务预警

财务预警是通过对公司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公司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公司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分析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管理活动。

财务预警应当在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前做出。企业财务困境根据严重性的不同,可以有这样几种状态:一是亏损、现金流量不足、违约。二是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三是破产。

(二)Z模型

Z模型的基本模型如下:

研究表明,Z值大小与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成反比,一般而言,如果公司的Z值大于2.675,则表明公司经营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公司的Z值小于1.81,则公司当前存在较大的破产风险;如果Z值介于1.81~2.675之间,称之为“灰色地带”,即表明进入这个区间的公司,其财务状况极不稳定,模型对其不具有解释性。

二、吉林省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现状抽样评价

(一)吉林上市公司基本分布情况分析

截至2012年末,吉林省39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8个行业中,其中医药生物制品制造业的企业数目最多,有7家,占总数的17.95%,排名在第2至第3位的依次是机械制造行业,房地产业,排在前3位的制造业企业共计17家,占吉林省上市公司总数的43.59%。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目前仍有许多行业没有企业上市。

(二)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样本选择

(1)选取A股上市公司。根据规定,A股上市公司执行国内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由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B股上市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有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这种差异导致A股和B股资料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可比性,故而选取A股上市公司。

(2)选择被特殊处理的吉林省A股上市公司。国外将破产或者提出破产申请的公司作为财务困境公司,但是由于我国还未出现上市公司破产的情况,无法取得实际的数据,本文选取吉林省在2010年~2013年3月31日之间被ST处理的股票和随机选取的未被ST处理的10家股票作为样本。

(三)吉林省上市公司Z值计算和分析

由2010年~2012年样本上市公司Z值,可以得到:

(1)ST上市公司Z值分布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Z模型对于所选取的ST公司的判定结果显示,2010年~2012年3年中,判定正确率为100%。说明该模型对于ST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判定能力,可以在实际中用该模型对ST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预警判别。

表1 ST上市公司Z值分布情况

(2)非ST上市公司Z值分布情况。从表2以看出,2010年~2012年3年中,除在2010年一汽轿车的Z值大于2.675,表明财务状况良好外,其他公司Z值均低于1.81。2010年正确判定为10%,2011年和2012年正确判定率为0,误判率高达100%。说明Altman Z模型对于吉林省非ST上市公司不具有判定效应,不能用来进行财务预警判别。

表2 非ST上市公司Z值分布情况

三、吉林省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应对措施

(一)增强企业的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要增强企业的营运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确立优化资本、提升价值等资本运营的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营造资本运营的微观基础;培训资本运营人才、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

(二)增加留存收益的积累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要提高企业留存收益的积累,根本方面还是在于企业是否能够取得利润。此外,在不影响企业长期发展和股票价格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发放现金股利。

(三)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企业经营的核心首先是生存、发展,最终要实现盈利,利润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优秀的标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和蔓延,行业平均利润率水平将不断缩水,企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会越来越小。因此,企业必须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打造出一个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四、结论

第3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范文

财务风险通俗的说就是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风险,在目前的研究过程当中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阶段。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过程当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控制重视力度不够,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当中,还存在部分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控制重视力度不够,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的管理过程当中,过于重视业绩的拓展,不重视潜在性的财务风险,如应收账款过高等问题。另外在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过程当中,缺乏高效的控制机制,当财务风险发生之后,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二)财务风险预警体制缺失

财务风险预警体制是当前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当中,部分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制。对内部的资金结构缺乏有效的认识,没有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三)缺乏符合实际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是财务风险控制的关键,只有高效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才能有效的预防并控制各种风险。部分上市公司在实际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当中缺乏有效的控制制度,比如资金管理制度、应收账款催收制度等等,是财务风险管理比较混乱,没有制度遵循。

三、加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上市公司须加强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视力度,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架构

上市公司须加强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视力度,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架构。上市公司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公司及所属企业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明确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权。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调动多方面参与公司及所属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全员财务风险防控意识。加强职工财务风险知识教育,遵守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公司及所属企业财务、审计等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具各财务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能力和敏感、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发现与判断潜在的财务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这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要根据自身企业情况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公司及所属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是指公司及所属企业风险管理部门通过专门的方法监测、分析经济活动和理财环境,预测和及时反映经营与财务状况变化,对企业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发出信号,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的监控活动。建立与完善财务风险评估制度。突出现金、往来、担保等关键控制点,加强财务管理各环节和资金运动全过程的风险评估;通过建立财务风险评估模型等技术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

(三)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上市公司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相互制衡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改进风险管理方式,优化信息管理技术,强化风险监测手段,建立财务风险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

四、结语

第4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范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控制

一、上市公司内部财务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完备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通常要以完备的公司制度和组织及治理结构为先导。公司制度能够保证公司层面的财务控制活动有章可循,组织及架构则能够保证财务控制活动有层次地得以开展。在公司制度建设方面,国内的许多上市公司还远远不到位。许多公司虽然有相关的制度,但其内容通常是泛泛的条文说明,欠缺明确的操作性及操作指引,并且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也缺乏具体明确的工作流程;因而很容易引发财务风险控制活动的混乱。从组织结构建设方面来看,部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欠缺,导致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活动没有专门进行负责的机构,对权利及责任也缺乏清晰的界定。上市公司通常对其下属分支机构缺乏足够的风险管控能力,没有建设必要的风险控制联系机制,难以及时进行风险控制方面的指导;加上相当一部分财务工作人员能力的缺乏使得风险管控工作没有按照科学的制度流程来实施,结果导致对风险的警惕性低,处理措施不妥当、不及时,最后导致财务风险控制效果不理想。

(二)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

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对公司纷繁的财务活动中的风险因素加以识别,然后针对性地控制财务活动。目前,许多上市公司一方面缺乏对公司财务风险全面细致的分析,财务人员只注意到明显暴露的外部因素,而未能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挖掘,对于财务风险信息的搜集、辨别工作还远不到位,缺乏对风险因素的分类以及汇总工作;对财务风险的发展走向及趋势没有预测、判别的能力,导致一些早期的财务风险未能被识别出来,或者是判断有误,导致了意料之外的损失。另外,许多上市公司欠缺对财务风险准确计量的工具或模型。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对其财务风险大小的衡量都是以定性的判断或以往的经验来实施,或基于简单的统计方式;没有基于风险的性质及特征采用其合适的计量方式,这样必然导致计量的精确度无法保证,从而给后续的管理、监测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跟踪监控和预警

在对财务风险进行初步的识别、计量之后,后续的持续监控和预警工作也非常重要,这直接决定了上市公司能否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处理。但是,监控和预警工作却是许多公司风险管控工作的弱项和薄弱点。要对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就需要建立与之相关的指标。然而目前上市公司在风险监测环节存在着过度信赖定量化财务指标,而忽视定性的指标的状况。此类非财务性指标发生变化时的影响,很多时候要超过财务性指标的影响程度。另外,对相关的监测指标的变化范围难以准确把握,这给监控工作实施的准确性带来了障碍。许多公司还尚未建立起风险的自动识别、预警机制,对风险预警工作没有建立足够的技术支持,使得此项工作经常是落到了财务人员身上,使风险预警的有效性、及时性极大地受到人为性因素的影响。

(四)没有灵活多变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处理影响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效果及目标的实现。上市公司以下两个方面工作的不到位,导致了其风险控制工作的低效率。一是缺乏对财务风险因素发生的预防措施。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上市公司工作缺乏前瞻性,对风险进行管控只是局限于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但缺乏针对特定风险的预防措施和处理预案。当风险因素实际发生时,缺乏预先确定的处理措施导致公司对风险处理的时间明显滞后,导致风险面进一步放大。二是没有建立完备的财务风险应对举措和框架。例如,没有事先确立风险的处理小组,没有明确规定人员的配备,没有建立明确的决策程序,这导致了对具体风险因素处理的进一步迟钝。

二、加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控的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增强财务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工作

建立并完备制度、组织架构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应放在首位的工作。上市公司应当经由有关管理咨询公司的帮助和建议,根据本公司的实际状况,对本公司的风险控制有关制度展开梳理,并根据财务风险控制的实际经验,对财务风险控制流程进行改进和及时修订。同时公司还应加强组织架构及治理结构的建设完善工作,建立或分配专门机构部门对财务风险进行管控,并配置具备相当素质的员工。同时,要完善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分层次建设工作,加强在公司内部各部门及总分公司之间联系的机制和制度。

(二)增强对财务风险分析工作的重视和建设

建立完善财务风险管控的识别分析机制,首先,应当强化公司的信息搜寻建设工作,对影响公司财务的内外部潜在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并按照科学的分类基准进行归类和汇总,据此形成条理化的风险分析框架。其次,应当加强风险分析识别工作的前瞻性,加强财务风险变动趋势的分析工作,把握好各种财务风险的预期发展及走势,以便明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最后,还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计量工作。在已有的风险管控工作经验数据基础上,结合风险的趋势性变动分析,通过建立科学的模型来估计不同风险的大小,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非财务风险的计量工作通常是使用估计的方式,并采用概率计算的方法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强化财务风险的持续监测和预警制度

及时的监测及预警制度对于公司处置财务风险至关重要。上市公司一方面要建立一整套的日常性监测机制,完善各种监测的实际措施和安排,还要建立监测的完备指标。指标应当采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结合并重,并考虑定性指标的建立方式。公司要根据风险计量的结果确定合理的指标变动值范围,并据此形成风险档案。同时,公司也要建立完善其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建立自动化的风险检测及预警制度,通过现代化的系统实时查看风险指标的状态。根据指标的预测及计量来确定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并确定专门人员做好风险波动的监控工作,提高风险控制工作的效果。

(四)做好财务风险管控的预先准备工作

许多公司虽然及时对财务风险成功实施了识别和预警,但由于缺乏事前的措施安排而导致发生财务风险时手足无措。因此,上市公司必须就风险状况的发生做出预先的措施安排:第一,要建立财务风险的防范体系,结合不同财务风险特点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方案,并对有关的风险监控责任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防止风险扩大和蔓延的有效措施。第二,要建立财务风险应对的领导小组,通过抽调财务部门、内控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的小组,可以保证公司具有可以随时处理风险意外的人员;另外,还要建立风险的应急决策程序。第三,要建立对风险处理措施的选择考评机制;应成立专门的评价小组对风险的处理和应急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价衡量,从中选择能够最小化风险损失的方案。公司也可以通过引入外部的风控处理专家来增强风控处理结果的效果。

综上,上市公司要建立财务风险的识别、预警、跟踪等相关风险管理工作,做好预警与预案,使上市公司应对财务风险更加充分,将相关损失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为东北制药集团沈阳计控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第5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范文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2-0160-02

一、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含义和方法

(一)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含义

预警就是根据事物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变化,对可能形成的风险和危机进行预测和报警。准确而及时的预警有利于做好防范措施,减少风险和危机造成的损失。财务危机预警是根据“财务危机”和“预警”两个词构成,是经济预警的一种。

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及非财务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预先告知企业所面临的情况,同时分析企业的财务危机成因,发现企业财务运营及经营管理中隐藏的问题,以适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方法

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研究方法有定性预警分析(包括专家调查法和四阶段症状分析),定量预警分析(包括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和定性与定量结合预警分析,本文主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在比较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通过了解和研究国内外有关财务预警的理论文献与实证研究成果,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实际财务情况和客观环境,揭示出上市公司所存在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并对上市公司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此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应用分析,使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指导性。企业财务分析预警级别如下表。

二、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且风险意识缺乏

上市公司关于财务预警分析较少关注,或未能深入分析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包括:外部的原因,如宏观环境、市场因素的影响。内部原因,如主业萎缩、资产流动性差等等。由于这些原因使上市公司出现不同程度的财务危机的。如果不深入分析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就不能正确选取指标和变量用来预警企业财务危机,上市的财务危机预警分析部门就失去了现实作用。

(二)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狭窄

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指标选取是一项关键性工作。一方面,财务预警指标能够对财务风险现状进行评估,通过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对其中涉及现金流量的核心数据进行统计,如果因为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过于局限,就会降低统计数据的客观性,降低预警效率。另一方面,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对现有投资项目的收益情况、企业流动资金量、预期盈利情况等进行评估。不仅要关注于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还要考虑不确定因素可能给已经开工项目带来的风险。然而由于财务统计的容量较小,并不能对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上市公司所使用的财务危机预警分析中选取的指标不具有适用性。

(三)财务预警模型缺乏实用性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能够对还未形成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然而由于不同企业所处的行业风险成因不同,很多企业在没有分析财务预警模型的实用性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展工作,导致风险预警效率下降。与此同时,由于我国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还处于起步时期,在实用性上还存在一定欠缺。

(四)排警措施不够重视

如果采取单一的排警措施方法,很有可能会加重财务风险。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采取组合策略,针对风险的不同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排警措施,从而降低风险。并在风险结束之后及时调整排警制度上的不合理之处,尽可能地增强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综合能力。如果上市公司的排警措施不能有效实施,会失去对公司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评估作用,增加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三、完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上市公司虽然已经设立财务危机预警分析部门,但对企业现实中产生的财务问题没有较好的分析,不能及时进行预警。应该加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财务等问题及时进行分析、预测,使企业预警部门真正对企业起到重大作用,减少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二)拓宽预警模型变量选择范围

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财务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构建科学合理的预警模型,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方法。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风险因素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由于定性分析更注重对一些非量化指标的评价,而并没有对风险因素的权重进行估测,如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风险防范意识、人员流动状况等。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只是对这些非量化指标进行定性分析,根据人们对风险预测的经验并不能对财务风险趋势进行有效的预测。因此,上市公司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拓宽财务预警模型的指标选择范围,增强预警模型的现实适用性。

(三)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财务预警模型

不同行业的财务风险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性,在制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是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采取组合管理策略,针对风险的不同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内部管控,从而降低风险。并在风险结束之后及时调整管理制度上的不合理之处,及时解决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企业风险文化体系的建设,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尽可能在财务风险形成之前对风险的成因和影响范围进行有效地识别。

(四)建立预警对策库

现有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研究都是属于一种静态的研究,即只是站在一个时点上对上市公司进行截面预测,而没有做到动态分析。而任何企业经营活动都是动态的,都存在一个调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加强动态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研究。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不能只是单纯地对某一指标进行分析,而应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采取最直接、最有效、最合适、最经济的预测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比较,进一步提高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四、结论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这种新的环境,很多公司都将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模式作为应对各类风险的主要手段,并将财务风险预警管理被提上日程。国内财务危机预警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如在财务评估报表中关于风险指标的选取范围狭窄、研究方法单一、分析不够深入等,降低了财务预警的效率。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管控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企业应尽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加强对风险指标的检测,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重视全员财务风险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文玉华.对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7)

[2]谭东华.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2(11)

[3]徐鹿,邱玉兴.高级财务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02:291-292

第6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范文

[关键词]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根据风险在经营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将财务风险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认为公司的风险是由负债引起,简而言之认为没有负债就没有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认为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或融资的不当使公司存在可能无法按期支付的负债、融资所应负担的利息,从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落的风险。例如企业如果因为呆帐过多导致其现有资金不足以支付利息,或者举借了更多的负债,所得利润不足以偿还负债等。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危机,而不可能完全消弭危机。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的打开给中小型创新企业和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融资和投资的平台,但从其成长之初的七年多的历程来看,不仅很多中小投资者在投资中受到重创,众多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是大起大落,究其原因是多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较大并且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较低。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阐述

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U的因素有很多,从宏观经济学方面的运行环境到微观经济学方面的主体行为等影响因素,都可能从不同的层面直接或间接地诱发企业财务风险。从宏观经济学方面来看,目前我国创业板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资本市场的动荡极易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运营;另一方面,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其发展受到国家扶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约束,当国家政策有利于行业发展的需求时,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相对降低、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也相对升高;相反,当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约束时,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相对较高、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也较低。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角度来看,内部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表现的更为直接,微观因素主要包括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资本结构、创新能力等。由于本文意在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展开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研究,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微观影响因素。下图为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关系图。

(一)公司规模

创业板上市公司多为中小型公司,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小,但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程度的一个首要因素。公司规模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的财务实力,另一方面体现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健全程度。企业规模越大,所具有的经济效应就越好,外部融资成本就会下降,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较低,爆发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就会越小。相反当企业规模越小时,所具有的经济效应相对较差,外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当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动荡时,企业极易受到影响,并且当企业规模较小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相对简易,财务风险预警信号不易被及时察觉,因此公司规模较小时,企业财务风险程度较高。本文以资产的对数衡量公司规模并用S代表,即S=年末总资产账面价值的自然对数(lnC)。

(二)股权集中度

股权集中程度是股份制公司的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不同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的衡量股权分布状态的指标。股份制公司收益权和控制权是由每位股东根据自己的出资比例决定的,股权的分布状态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如何分派股东的控制权,股东可以根据自己掌握股份的份额对公司的决策实施干预,股东不同的行为方案给企业带来的财务成果也截然不同。股权的过度集中会产生控股股东,他们可能乱用自己的控制权,与经营者协谋侵占上市公司和小股东的利益,从而导致管理效率下降,财务风险产生。

据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创业板中第一大股东及其关联人持股30%以上创业板公司就有233家,占总数的49%,大股东股权高度集中成为创业板的一大特征。本文用Z指数衡量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Z=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第2大股东持股比例,该比值越大说明股权越集中。

(三)资本结构

企业的资本结构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即来自债权人的债务资本和来自投资者的权益资本。企业的债务规模决定着企业财务风险的程度的高低。企业资本总额中自身持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所占比例不合理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资本结构中借入资本所占的比例越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越高,财务杠杆利益也就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债务融资是否合理、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配比关系是否合理,影响着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财务杠杆的使用程度从而影响着企业财务风险的高低程度。本文以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的资本结构,即R=年末负债总额/年末资产总额。

(四)创新能力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密切的影响,具有较强能力的创新型企业与一般的普通企业相比,企业在管理理念、产品、技术开发和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方面都高于普通企业,所以这类企业的发展能力很强,而且企业的筹资能力也比一般企业较强,自然面对的企业财务风险也较小,或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的财务风险。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型企业,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企业核心能力的创收性,而创收性越强企业的竞争力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对较小,相反若企业的创新能力薄弱,创收性低,企业就面临被淘汰的可能,因此也会遭受很大的财务风险。本文采用高技术超额利润率指数衡量创新能力,即D=高技术利润率/市场平均利润率。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及样本选取

根据上述分析,将各影响因素设为解释变量,以创业板公司财务杠杆系数Y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Y=β0+β1×S+β2×Z+β3×R+β4×D+ε

其中: β0为常数;

βi(i=1,2,3,4)为自变量系数;

ε为随机误差变量;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国泰安统计年鉴数据库和和讯网披露的数据。选取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484家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二)回归分析

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数据输出,其模型的回归方程表达式为:

Y=1.573-0.875×InC+1.029×Z+0.767×R-0.057×D

由表1、表2可知,在样板属于面板数据的情状下,R2为0.553,拟合优度较好,自由度为4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自相关性。根据回归数据表3,从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可以看出,公司规模(C)、股权集中度(Z)、资本结构(R)均在0.00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创新能力(D)在0.00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如下:公司的规模的大小和其创新能力的高低与企业财务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的高低与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与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分析是相符的。

四、降低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若干建议

(一)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来积极地防范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枢纽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测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二)创建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企业的财务危机是由企业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生成,因此要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来预警可导致财务恶化的早期信号,及早的解决那些可能会危及企业生存的危机。

(三)保持合理的Y本结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结构管理的核心应该是将企业的资本、负债和投资的结构保持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企业平常运营能力的正常进行。

(四)加大企业主行业的科技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业板公司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为利润源泉的。主业的发展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将高新技术与主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主业角度着力研发高新技术,提高企业的创收能力,使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最大化,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参 考 文 献]

[1]沈莉莉.基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原则[J].中国外资,2011(24)

[2]刘兰兰.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导报,2011(13)

第7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 成因 控制 防范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的收益发生偏离,进而造成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李燕在2008年第5期的会计之友上发表《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她认为由于财务环境复杂多变,企业本身的资本结构不合理,管理者盲目扩大规模导致决策失误使得企业产生了财务风险。企业应该从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分析指标,并且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这三个方面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青岛科技大学的于新花在《会计之友》2009年第二期中发表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她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原则,进而提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并结合房地产业谈了该行业应采取的措施。她认为风险的产生是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债务水平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弱,及财务决策失误和财务环境复杂多变并提出了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进行多元经营,制定合理的风险决策,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方式防范财务风险。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岳上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张广柱在2009年会计之友第一期下发表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研究》。他们以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资料为基础,利用距离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一个既可以预测财务危机,又可以分析其成因的预警模型组,包括:预测企业整体危机,经营效率,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模型;预测企业是否具有成长能力以及偿债能力是否存在问题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危机并查出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将财务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他们指出在运用模型时同时运用经营效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四个预警模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徐继红在会计之友2008年第四期中发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他指出,我国企业已经进入了高财务风险时期,应充分认识到各种风险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更新对财务管理思想的认识。他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他指出应该从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防范意识;根据相应政策,缓解企业压力;建立健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约束机制;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这几个方面来应对企业的财务风险。

李媛在2006年第六期的工业审计与会计中发表了《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她指出资产状况不佳、融资困难、投资能力差,财务管理能力薄弱都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非常重要。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控制度的落实,加强资金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等几方面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在2008年的会计研究上发表了《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绩效和公司价值往往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所重视,而风险这一反映企业行为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往往被忽视。他们认为,公司治理应该具有风险效应,即它可能影响到公司的风险。他们以2002-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把董事会特征、高管激励及股权结构这三个方面作为公司治理涉及的变量,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的研究为人们深入认识公司治理的作用以及通过合理构建公司治理结构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对财务风险研究成果的基本评价

纵观大多数学者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他们定义了财务风险的概念,有的提出了新的财务管理的概念,都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提出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其别提到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如李燕就提出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来控制财务风险。从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来看,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公司治理影响财务风险的观点,并用模型得出了相关结论。这些研究结果大多数从理论上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成因,研究了降低财务风险的对策,对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应对风险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但从实证角度研究和从集团公司研究的角度比较少,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在企业实施起来比较有难度。

三、继续研究的价值和方向

基于大多数学者都重视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注重如何防范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生活中,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越来越复杂和多变,如何认识清楚这些因素,如何控制好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财务风险的研究还是要在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活动和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挑战的前提下,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建立适合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着重研究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问题,结合集团公司财务控制问题和内部资本市场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燕,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会计之友,2008,5.

[2]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会计之友,2009,2.

[3]岳上植、张广柱,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研究,会计之友,2009,1.

[4]李媛,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6.

第8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范文

(一)投融性财务风险

融资是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高速公路行业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征,建立稳定的融资渠道一直是助力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投融性风险起始于融资、终结于投资,描述的是从资金筹集到资金运用过程中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由于决策不当、安排不当所产生的风险。在融资阶段,最主要的是考虑融资成本,而融资成本要受到资金供求、政策因素等影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的控制成为融资风险主要诱发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融资来源、结构及期限与未来偿还借款的匹配问题。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是:融资资金规模过大,方式比较单一,被动融资较多,发行债券是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模式,但是由于融资时间比较长,通常融资成本都比较高,加上受到经营因素的影响,导致融资风险成为需要控制的重点部分。具体可通过表1的数据进行分析。该公司从2011~2013年债务融资结构中主要长期债务略微偏少,短期债务较多,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弥补短期流动性,而长期债务占总资产的比重虽然在不断提升,但规模仍然偏少,这一方面说明该公司债务结构正逐步趋向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公司融资秩序逐步回归理性。因此目前阶段需要控制的投融性风险主要是更好地控制融资成本,减少资金浪费,提高投资决策效率,确保资金使用质量。此外,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项目投资资金庞大,期限长,受到融资成本的影响,如果项目投资风险无法得到及时控制,会引起连锁反应,放大风险影响范围,因此投资风险与融资风险往往紧密相连,成为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需要重点关注的财务风险类型。

(二)配置性财务风险

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属于资本密集性企业,资金规模和数量比较大,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日常资金管理涉及到的数额和往来也比较多,因此资金使用和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配置性财务风险的产生跟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整体的资金管理制度安排、预算制度制定和实施、项目投资决策有关。配置性财务风险的发生往往通过错误和不理性的决策和制度安排而导致,因此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应尤为关注配置性财务风险,重点解决如何提升公司资金配置效率,增强资金使用价值问题。配置性财务风险的基本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作为治理结构相对完善并且拥有一定科学约束机理的公司,应该着力提高公司资金配置能力,如果资金配置和安排效果理想可以达到“1+1﹥2”的效果,但是一旦出现失误,就有可能发生配置性财务风险。此外配置还意味着资本结构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合理安排对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资本配置结构将影响公司稳定经营和财务风险的形成。如表2中数据所示,在资金负债率不同的情况下,资本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和配置的制度安排,而这对公司配置性财务风险产生重要影响。财务杠杆加大变大,意味着所有者利润变异性增大,经营不善的结果就是股东要承担更多经营风险。为了弥补股东承担的风险,必须提高相应的权益报酬率,从而导致权益资金资本上升。例如,2013年某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提升到54.26%,财务杠杆正效应并未出现,反而净资产收益率降到8.21%,这说明在扩大对外债务融资的同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资金效益和质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息税前利润下降,导致每股收益下降,从而导致该企业面临着未来偿还到期债务和权益资金资本同时上升的双重压力,可见资本结构的配置与平衡力度,导致公司处理和应对财务风险上升的压力。

(三)流动性财务风险

流动性财务风险与企业筹资不当、流动性资产尤其是现金流管理不科学有关。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流动性财务风险具体表现为:融资成本过高导致流动性不足、多元化项目投资失败导致流动性不足,闲散资金安排不合理导致收益和流动性无法兼顾。流动性财务风险是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应重点控制的风险,关键是要把握公司资金链的平稳性,避免公司资金链断裂引发的风险。

二、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

(一)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从外生机理来看,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要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等影响。例如我国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长期以来一直依靠“先贷款修路、后收费还贷款”的发展模式。但是随着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节假日高速公路不收费政策的执行,给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公路收费是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一旦未来不收费公路段和范围日益扩大,势必影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资金链。此外诸多高速公路公司将多余资金进行多元化发展,例如房地产产业受产业不景气的影响,其项目现金流可能无法保证,从而造成财务风险。因此外部因素如高速公路体制、政策制度、市场及意外事件对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容易诱发财务风险,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应增强自身应变能力与弹性,优化管理体制,进一步释放改革活力,增强其竞争力的关键。

(二)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内部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公司治理、融资资本运作、高速公路营销等造成的。例如高速公路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频繁发生,由此引发资金挪用、问题。资本运作不当则会导致融资成本升高、多元化投资出现效率不高、盈余操纵以及利润转移等情况,这些最终都将影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此外高速公路营销意味着其在经营发展方面需要作出新的尝试和探索,单纯依靠公路收费过于单一,多渠道营销能否寻求到新的利润点也将对其财务风险造成一定影响。

三、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控策略

(一)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

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是要制定适合公司现状的筹资以及投资政策,应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使用合理的投资决策方法和引进先进的项目评价机理。要结合公司具体的情况,制定融资政策,过度使用财务杠杆容易导致财务风险,不使用财务杠杆则无法达到利用外来资金的目的,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十分关键和重要。平衡资本结构,完善资本结构的调整,控制杠杆风险是控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在融资方面过度依赖银行长期贷款,导致融资成本高,杠杆收益无法充分利用,反而引发筹资风险,因此未来可在平衡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加强资金流量管理,还应针对资本机构完善做足文章。通过战略重组,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筹资能力,尤其是通过“壳”资源的运用可以达到提升企业资金运用能力,通过战略重组可以实现多元化投资,从而控制投融性风险。战略重组可以起到风险转移的作用,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进行战略重组的主要目标是清除掉可能影响未来长远收益的风险要素,对不具备进一步价值创造能力的资产应采取处理措施,从而维持上市公司体财务的稳定性。

(二)构建内部控制适应性框架

内部控制适应性框架强调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评估与监控,对风险评估是针对资金流运行的每个阶段进行评估,对投融性、配置性、流动风险等环节分别进行风险评估。例如针对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资金流风险评估中注重考察投资活动所可能造成的内部舞弊和损失,要对交易性资金流中的交易记录、凭证、账目及票据采取设计严格的程序和检查制度,对可能存在的故意舞弊、变更、失误所可能造成的损失,要给予充分的估计和判断,应针对每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和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三)加强资金链风险控制

应主要加强资金链风险控制,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作为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及商流综合体,如何发挥信息流、物流以及商流的具体作用,控制资金流成为关键。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通过信息化平台,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一切资金核算与管理都将集中处理和进行,这对加强企业资金流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深圳高速公路发展集团公司创新出一套方法,对企业的公路收费收入实施动态监控,由于公路收费大多存放于各级单位银行账户,因此在动态监控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信息传递不畅的情况。该公司通过加强同银行的合作来控制其流动性,合作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获取大量的各级单位的资金信息,通过观察和评估各级单位的日账户余额、历史余额、账户明细、历史账户明细来观察各级单位资金使用和安全状况,通过对各级单位开户银行、账户分类、币种信息以及资金来源等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从而做到对各级单位资金的适时动态监控,为进一步控制流动性风险奠定良好基础。

(四)重点关注现金流量预警管理

第9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范文

(一)投融性财务风险

融资是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高速公路行业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征,建立稳定的融资渠道一直是助力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投融性风险起始于融资、终结于投资,描述的是从资金筹集到资金运用过程中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由于决策不当、安排不当所产生的风险。在融资阶段,最主要的是考虑融资成本,而融资成本要受到资金供求、政策因素等影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的控制成为融资风险主要诱发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融资来源、结构及期限与未来偿还借款的匹配问题。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是:融资资金规模过大,方式比较单一,被动融资较多,发行债券是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模式,但是由于融资时间比较长,通常融资成本都比较高,加上受到经营因素的影响,导致融资风险成为需要控制的重点部分。

(二)配置性财务风险

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属于资本密集性企业,资金规模和数量比较大,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日常资金管理涉及到的数额和往来也比较多,因此资金使用和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配置性财务风险的产生跟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整体的资金管理制度安排、预算制度制定和实施、项目投资决策有关。配置性财务风险的发生往往通过错误和不理性的决策和制度安排而导致,因此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应尤为关注配置性财务风险,重点解决如何提升公司资金配置效率,增强资金使用价值问题。配置性财务风险的基本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作为治理结构相对完善并且拥有一定科学约束机理的公司,应该着力提高公司资金配置能力,如果资金配置和安排效果理想可以达到“1+1﹥2”的效果,但是一旦出现失误,就有可能发生配置性财务风险。

(三)流动性财务风险

流动性财务风险与企业筹资不当、流动性资产尤其是现金流管理不科学有关。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流动性财务风险具体表现为:融资成本过高导致流动性不足、多元化项目投资失败导致流动性不足,闲散资金安排不合理导致收益和流动性无法兼顾。流动性财务风险是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应重点控制的风险,关键是要把握公司资金链的平稳性,避免公司资金链断裂引发的风险。

二、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

(一)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从外生机理来看,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要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等影响。例如我国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长期以来一直依靠“先贷款修路、后收费还贷款”的发展模式。但是随着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节假日高速公路不收费政策的执行,给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公路收费是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一旦未来不收费公路段和范围日益扩大,势必影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资金链。此外诸多高速公路公司将多余资金进行多元化发展,例如房地产产业受产业不景气的影响,其项目现金流可能无法保证,从而造成财务风险。因此外部因素如高速公路体制、政策制度、市场及意外事件对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容易诱发财务风险,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应增强自身应变能力与弹性,优化管理体制,进一步释放改革活力,增强其竞争力的关键。

(二)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内部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公司治理、融资资本运作、高速公路营销等造成的。例如高速公路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频繁发生,由此引发资金挪用、问题。资本运作不当则会导致融资成本升高、多元化投资出现效率不高、盈余操纵以及利润转移等情况,这些最终都将影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此外高速公路营销意味着其在经营发展方面需要作出新的尝试和探索,单纯依靠公路收费过于单一,多渠道营销能否寻求到新的利润点也将对其财务风险造成一定影响。

三、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控策略

(一)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

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是要制定适合公司现状的筹资以及投资政策,应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使用合理的投资决策方法和引进先进的项目评价机理。要结合公司具体的情况,制定融资政策,过度使用财务杠杆容易导致财务风险,不使用财务杠杆则无法达到利用外来资金的目的,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十分关键和重要。平衡资本结构,完善资本结构的调整,控制杠杆风险是控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在融资方面过度依赖银行长期贷款,导致融资成本高,杠杆收益无法充分利用,反而引发筹资风险,因此未来可在平衡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加强资金流量管理,还应针对资本机构完善做足文章。通过战略重组,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筹资能力,尤其是通过“壳”资源的运用可以达到提升企业资金运用能力,通过战略重组可以实现多元化投资,从而控制投融性风险。战略重组可以起到风险转移的作用,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进行战略重组的主要目标是清除掉可能影响未来长远收益的风险要素,对不具备进一步价值创造能力的资产应采取处理措施,从而维持上市公司体财务的稳定性。

(二)构建内部控制适应性框架

内部控制适应性框架强调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评估与监控,对风险评估是针对资金流运行的每个阶段进行评估,对投融性、配置性、流动风险等环节分别进行风险评估。例如针对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资金流风险评估中注重考察投资活动所可能造成的内部舞弊和损失,要对交易性资金流中的交易记录、凭证、账目及票据采取设计严格的程序和检查制度,对可能存在的故意舞弊、变更、失误所可能造成的损失,要给予充分的估计和判断,应针对每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和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三)加强资金链风险控制

应主要加强资金链风险控制,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作为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及商流综合体,如何发挥信息流、物流以及商流的具体作用,控制资金流成为关键。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通过信息化平台,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一切资金核算与管理都将集中处理和进行,这对加强企业资金流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深圳高速公路发展集团公司创新出一套方法,对企业的公路收费收入实施动态监控,由于公路收费大多存放于各级单位银行账户,因此在动态监控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信息传递不畅的情况。该公司通过加强同银行的合作来控制其流动性,合作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获取大量的各级单位的资金信息,通过观察和评估各级单位的日账户余额、历史余额、账户明细、历史账户明细来观察各级单位资金使用和安全状况,通过对各级单位开户银行、账户分类、币种信息以及资金来源等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从而做到对各级单位资金的适时动态监控,为进一步控制流动性风险奠定良好基础。

(四)重点关注现金流量预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