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第1篇: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建筑艺术;建筑材料;区别

贯穿古今的建筑,在东西方所呈现了迥然不同的风格。对于中西方传统建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风格,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很多人认为这与环境及客观的物质条件有很大关系,就是说建筑形式和当地地理气候及原材料出产有着密切关系。而我们单看传统建筑中基本框架材料的运用,上述解释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中国传统建筑善用木材,但西方的传统建筑则多用石材。这两者间巨大的差异性难道仅仅只是客观条件造成的吗?我看不然。我们看那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所有宫殿均为木结构。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工匠在建造时,木料的选取上,可以说集结了天下最优等的木材。而这些木材很多都不是北京附近所产。所以说单从客观因素去看待中西方传统建筑在石材与木材间所做的选择是片面的。

一、西方传统建筑材料中石材的运用

在本文中,是以中世纪以后,欧洲各地出现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物为代表,作简单分析,力求使读者对于这一时期,该地域的传统建筑有个初步了解。中世纪以后,13世纪——18世纪之间,欧洲各地出现了一批堪称绝世经典的建筑。如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等等。这些经典建筑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追捧,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我们折服于这些建筑物的艺术风格同时,也注意到它们无一例外的运用石材作为建筑的基本材料。所以人们常说,西方的建筑史是一部由石头垒就的精美史书!翻看这本精美史书,我们无刻不感受着浓郁的欧洲文化。传统的西方国家是一个泛神论的社会,由普通百姓到最高统治者对神均充满敬畏,而正是这一份对神痴迷般的崇拜,使得其名垂千古的经典建筑中,有很多都是神庙或教堂。人们希望为神冥建造永恒的世界,更希望聆听神的旨意,所以在设计中,建筑物多设计的威严、高耸、空灵。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唯有石材能满足这一要求。建造者利用石材的坚硬和力量感,来追求极致的建筑艺术,突出神的高大,以及人类的渺小,所以石头很好的诠释了这些建筑的特点。石材承重力强,能在竖直方向延伸很高,从而达到了震慑人心的力量。由以上可看出西方世界对于石头用于建筑材料的执着,其实是西方社会对于神的执着信仰,也是去民族价值观的体现。

二、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木

第2篇: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

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了艰难的转变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也是有赖于文化的转变。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轨迹是较为清晰的话,那么,近代以来的转变似乎显得非常复杂。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差异较大。

在近代以前,中国和西方城市无疑遵循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形成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而且也形成了各自的城市规划风格和建筑风格。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以及文化的传入影响,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城市文化,开始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城市文化,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的转型。

当今,在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活动中,人们喜欢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等一类建筑文化问题和现象进行比较和争论,这是必要的。但是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明确它的目的,那就是它应当促进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建构,推动它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依据对这些文化现象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如: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的问题时,许多人热衷于从风格、形式或技术等方面去争论它们的高下、文野,却不是从它们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联系上去探讨它们的意义。在讨论中西方建筑文化时,人们在对中西方空间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等等进行详尽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中国人同西方人建筑观念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进而在创作和理论中充分强调和体现这种特点,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却较少从人的存在状态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做出更进一步的价值判断。于是,“传统”“现代”“继承”“革新”“中国”“西方”等等本身变成了目的。建筑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因此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不可能导致建筑文化的真正进步。

长期以来,在建筑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即认为西方城市建筑是历史传统,东方建筑是非历史传统。在弗莱彻尔的《比较建筑史》上刊有一幅“建筑之树”的插图,树的中心主干标明是希腊、罗马、罗蔓式,上端的6根主分枝分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近代建筑。却把埃及、印度、墨西哥、中国等都摆在下面一些纤弱的幼枝上,把美国放在这棵树的中心主干的顶端,极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建筑“西方中心论”思想。无可否认,西方城市建筑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确实发展迅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科技和理论上、美学形态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无疑是有问题的,世界建筑历史的发展,决不只此西方而别无殿堂,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文化史家的共识。①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理论家佛朗普顿认为:传统建筑特别是民俗建筑是在特定地点形成的建筑体系,具有功能和结构上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体因素,如通风、采光、保温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否定依地点、体具体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文化环境发展起来的地方风格。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为了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一条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之路。建筑文化学并不局限于解释各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是要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因此,建筑文化应该是批判的与实践的。要提供价值导向,先要作出价值评判,所以必须树立一种价值观。不同的人类都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事件也都有一定的建筑文化影子。然而文化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便是精华,也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时空条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既可能成为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扼杀现代人的创造潜能,也可以成为一座智慧的宝库,丰富我们的想象,扩大我们思维的尺度。

现实及未来生活的复杂要求,远非机械地搬用某一种传统方法、途径,就可以得到满足的,必须博采所长,取我所需。另外,对于本特色的创造仍然是一个严肃的课题,需要结合具体地点、条件,对设计要求作具体分析。在创作方法上,采用“抽象继承、迁想妙得”的原则,可能会找到一条新途径。吴良镛提出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并且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予以新意,以启发当前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同时应当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挖掘出传统建筑艺术的时间和空间内涵,首先是要重视和恢复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功能,不能只把建筑艺术作品当作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更不应当只抓其眼前的物质功能。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使设计既求神似,也不排斥某种程度、某一细节的形似,关键是根据地点、条件的需要。而“迁想妙得”,“迁想”是将自己的想象力深入到对象的形象中去,“妙得”是指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②

第3篇: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宗教差异;道德艺术精神;科学宗教精神

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冲突实际上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从早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意欲向前与意欲折中,生产社会化与生产家庭化的分辨,到当代的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有机自然主义与机械自然主义,人文路向与自然路向的区别,学者们已经给予了各种各样的解释。然而,要真正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须追朔考察中西文化中的宗教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指的是道德艺术精神与科学宗教精神①。

一、中西文化源头

春秋时期,朝聘,会盟和征战等外交,军事活动,无不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孔子修《春秋》时,从这些神秘的的氛围中超越,专从人事的角度去记载这些事情。“像这样把历史跟神话和宗教分开,是《春秋经》的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它进步的地方。” ②《春秋》如实记录自然现象具体发生的时间,这种谨慎的态度,符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思想性格,事实上,《春秋》的思想旨意在于所谓“《春秋》以道名分”(《庄子·天下》)孔子以一定的“名分”标准来衡量是非、褒贬人物,通过“微言大义”来表达“拨乱世,反诸正”(《公羊传·哀公十四年》)的心愿,以实现“大一统”(《公羊传·隐公元年》)的政治目的③。

但需要注意的是,孔子不讲天意,并不是表示他完全不相信天意或者天命,而是“不离开人事而单独地谈天道” ④孔子以及后来的儒子们,将天道这种原始的融摄于儒家道德精神中,把礼义伦常具化为天理或天命,所谓“夫礼,先王承天之道,以治民之情。”(《礼记·礼运》引孔子语)《春秋》所蕴含的“名分”思想本身就体现了天道。这种融摄之所以能成为可能,是缘于中国原始宗教思想中,始终缺少神创造天地万物的神话传说,缺少神人相异的意识,缺少原罪的观念。儒家中的天命则在人,在人的本性,在仁。

在老庄的哲学中,“天”更多地表述为“道”与“天道”,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是客观真实的存在,这种存在具有形而上的意义。“道”就本性而言,是超越万物,却又寓存于万物之中。道家认为道无乎不在,平齐万物,观道于蝼蚁稊稗,这正是观照欣赏的艺术精神,庄子以天籁、天乐作为得道境界的象征,以一种纯粹观照欣赏的态度,使对象空灵化,无味自然,进而返璞归真。

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文化中包含着的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前者米列塔学派和德谟克利特为代表,形成自然哲学传统,后者以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代表形成数理哲学,充满着浓郁的宗教精神并促进了数学几何学的发达。这是西方文化科学宗教精神的根源。

柏拉图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世界,灵魂不朽,以神话说明造物主创造了世俗。希腊的宗教哲学思想,经圣保罗、辩神论者,以及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等人继承与传播与希伯来基督教合流,基督教于是成为西方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中心。希腊自然哲学的观念被斯多葛派继承,以理性发现自然律的普遍性,将它运用于政治社会,于是建立起自然法的观念,成为罗马政治法律的基础。西方社会的近代化是科学思想和宗教精神共同激荡形成的结果。

近代科学的发展,来源于实用的动机和理论的动机。培根知识即权力为实用动机的代表,企图在人间建立天国,征服自然的欲望来自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理论的动机则是想要发现自然本身存在的数理秩序,如科学家开普勒,牛顿,笛卡尔等都是因这种动机研究科学。西方自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人以来,都将数理看作是普遍永恒而超现实的法律和准则,发现自然的数理则意味着发现了神的纹路,科学的精神实质脱胎于宗教精神。

二、文学艺术上

西方文化艺术,以希腊神像神庙雕刻艺术为代表。中世纪的建筑,以教堂为中心,近代米开朗基罗的雕刻,大多以希腊犹太诸神和先知为题材。西方的油画,也多是宗教画,人物画则出现在近代,山水画则更晚。西方油画重视色彩光线的明暗交替,重视对于景物客观的观察与写实,有着浓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西方的音乐,以德国音乐为发达代表,充裕着对于宗教精神赞美诗般浓郁的企慕之情。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也是来源于希腊,都是人在宗教性的命运下感到的无法与命运抗衡的战栗,个人意志终归要屈服于超个人自觉的无可奈何的强大力量,悲剧的意义在于个人自觉与超个人自觉的紧张关系,这种意识,也是源于宗教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浸润。文学上,以诗歌小说为例,可分为两大潮流,一是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另一潮流是浪漫主义,十八世纪海涅,诺瓦里,荷尔德林,少年歌德,华兹华斯,柯尔律治等浪漫主义者,无不表现出一种对于无限的,超越的,深藏万物的,生疏的,神秘的力量的震撼和感叹,这种精神内核来自于宗教的精神。而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比如福楼拜,左拉等人则对当前的现实实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兴趣,对它们进行客观真实细密的刻画与描述,这种精神的来源于科学的传统。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带有宗教意味的艺术,如雕刻和建筑,都不发达⑤。以宫殿寺院为主的建筑艺术,表现的中心仍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以山水景物为盛的中国绘画艺术,讲求物我相忘以通情,要求表达精神的媒介对象也应该是轻柔婉转的,正对应了中国人飘逸的艺术精神,沉重坚硬的雕刻建筑让人产生人、物疏离之感,难以受到人们青睐,故而纸笔书画在中国的地位要高于雕刻建筑艺术, (下转第96页)

(上接第94页) 更富有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特点。文学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缺乏系统的对于神、神话传说的记载,述异记、搜神记、山海经等描写神灵的作品以奇诡的文学想象见长,对于神的权力存在质疑甚至是讽刺,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即可见。在诗歌方面,中国古典诗词中缺少赞美天帝神灵的诗歌,最早的诗经描绘的是人们日常劳作和生活的情状,楚辞中九歌歌颂的神灵也非天神,而是具体的庶物山水之神,神因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而缺乏超越性,到了汉唐时期,诗歌中的宗教情调就更少了,诗仙李白与魏晋文人的游仙诗,都着重表现隐逸放浪超脱的趣味和个人情怀,而没有对宗教神灵讴歌和崇拜。中国文学,重道德教化劝善惩恶,缺乏西方悲剧的精神,因为中国人不相信人的强烈意志与神力自然力存在冲突对立,所以,小说戏剧大都喜欢用大团圆的方式结尾,这种思想的根源还是在缺乏宗教的精神,用艺术的眼光来看自然,自然皆可空灵化,并不受制于某种自然数理的定律,以道德的眼光来看,天心在于人心,说超越外在的神意或者天命都是与人意违背,即使存在科学精神,如医学方面,但最终也被道德艺术精神软化。

我们说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在道德艺术精神和科学宗教精神,是说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浸润着道德艺术精神的色彩,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也为科学宗教精神所支配。但这并不是说中国文化就只有道德艺术精神,而没有科学宗教精神;也不能说西方只有科学宗教精神,而缺乏道德艺术精神。另外,这两种差异也并不足以把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涵盖完整,在决定一种文化的特质方面,经济,社会结构,地理坏境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注释:

①西方文化偏重于科学宗教精神与中国文化偏重于道德艺术精神,是就中西方文化相比较的前提而言,如果不以中西相比较,则这样的论点就不成立,因为西方与中国在不同的时代社会背景下,他们各自文化领域重心是有位移变化的。如希腊文化以科学艺术为主,罗马以法律政治为主,希伯来文化传入欧洲,中世纪以基督教文化,以宗教道德为主,近代以科学和经济为主;而中国,汉代文化以政治为主,魏晋以文学艺术为主,隋唐宗教兴盛,宋明理学家重视道德与社会教育。

②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P854.

③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孟子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④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P516.

⑤唐壁画中的宗教画居多,是受异域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并非本土元素

【参考文献】

[1].陈敏秋.中西方悖论的差异及深层的文化背景[J].大学学报:汉文版,1994(4).

[2].李小华.浅析中西宗教差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第4篇: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

我国的传统崇尚一元论,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西方则是二元论,即主客分离。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基础,将整个世界乃至宇宙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讲究的是整体性、和谐性、关系性和实用性。而主客分离则强调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突出个体差异,突出开放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注定会影响室内外空间的建筑布置。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加上古时交通的不便,造成了中西建筑互不影响、相对独立、风格迥异。中式建筑体现的是封建的儒道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特色,突出建筑形态的互补性和对立统一,表现的是封建社会特有的等级观念、从属观念和临时观念。西式建筑则受宗教神权的影响,追求主客分离的特色,表现的是地位观念、归属观念和永久观念。这种差异的实质是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和社会形态上的差异。

1.中国传统设计艺术文化特点

中国传统设计源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整体设计观。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突出天地人三者的大和谐设计观。物尽其才、人尽其力、天时地利。在建筑中强调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其二,散点透视设计观。由于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写实主义的不同,采用散点透视原理,在绘画艺术中营造出无边无尽的超脱意境,让欣赏者仿佛身临其境,在精神需求上产生共鸣。在建筑艺术的表达上则形神兼顾,其空间是多方的视点相结合的布局以达到诗情画意移步易景的境界。其三,以形传神的设计观。南齐谢赫提出追求“气韵生动”的最高境界,以神似替代形似,不是表面再现物体的外在形态与色彩,而是强调事物内在的生命韵律以及与环境人文的相辅相成。

2.西方艺术设计文化特点

在西方设计艺术中,现实性和务实性是两个最突出的特色,用一切能够表现写实的手法对人和自然进行复制,突出人的价值取向,形成了这样几种设计思路。首先,科技至上的设计观。从古希腊就开始研究几何学、数学、解剖学等科学技术并将其运用于绘画、建筑等多个领域。神话与科学共存,画家、设计者擅长用几何数理公式来表现具体物体形状、结构、运动方式。设计理念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并遵循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而前进。其次是物质主义设计观。西方哲学思想着重突出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科学至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的世界观。在西方普遍认为人是第一生产力,通过人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以及乐观的强调人的能力。社会强调“生存竞争”。通过人的力量得到价值体现。科技至上和物质主义这两种设计观集中体现了一个特色,即现实性。另一特色务实性,则表现在西方设计艺术最后一个特点上,即功能至上设计观。从西方早期设计到现代设计的发展史中不难看出,西方设计追求的第一要素即功能至上理论,受务实思想影响,产品的使用价值作为设计的主要衡量标准,用各种科学技术来创造最合理的功能,体现物的实用性,这是与我们追求精神性的最根本的区别。

二、中西方建筑空间组织方式的异同

中西方制度文化和性格特征的异同,完全可以在建筑空间的布局上得到充分的表现。相同之处在于顺序形式均以一定的轴线为基础,即双方均采用了轴线的概念组织空间。不同之处则在于,西方建筑的轴线概念多为东西向,且常用于单个建筑空间,而中方建筑多为南北轴线,且常用于群体建筑。在中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形式的古人,在实践研究自然规律而渐渐产生了“以北为尊”的观念,我们常说的建筑形制中的坐北朝南就是这个意思。在实际建筑形式中用南北向轴线组织建筑群是中国古建筑的独有组织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以及人的内向型性格,在建筑空间形式表现出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平面式建筑群,前后左右有主有宾、有规有矩地平面展开,具有一定的规律规定性,这种建筑组织形式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形态有相似性,可以说建筑同样是表达尊卑长幼秩序的一种手段。要满足各类建筑功能上的不同需求,就要通过它们所组成的不同群体来完成。例如:北京的故宫,拉萨的布达拉宫,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山东曲阜的孔庙等。简而概之,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相比,建筑多为平面简单的矩形,既单纯又整齐划一,在平面空间上叠加,从而组成有秩序的建筑群落。而西方则不同,影响古罗马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是科学民主精神和人的外向型性格,这些都是源自于古西方社会的神学、宗教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相比较而言,中国建筑内敛,表现为地面上的平面拓展,而西方建筑外放,表现为垂直空间上的延伸。西方人思想体系中太阳和自然万物是生死循环的根本能量,神的力量主宰太阳的朝起夕落过程。在西方建筑中,建筑功能的划分往往在建筑内部完成。与我们东方建筑在形制上恰恰相反,西方建筑多是垂直空间的延伸。但是这种设计理念却被建筑技术和浩大的工程量所制约。垂直空间的延伸需要极大的建筑空间支撑,可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不断增高的建筑所带来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注定需要依靠更高的科学技术和更大的工程量以及随之而来的更高的建设成本和更多的人力物力,而这些,尤其是科学技术,却不是随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为解决这种难题,西方社会受太阳东起西落启发,渐渐地采用东西轴线来替换垂直轴线。这种建筑形制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开拓了建筑的内部空间,将纵向的内部空间进行组合创造,同时创造出相应的空间装饰和艺术。这种建筑构造离不开成熟的几何理论知识支撑,拱券技术和混凝土的发明使西方建筑走入一个新的时代,建造出了一系列辉煌的建筑。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索菲亚大教堂和其他一些欧洲着名的哥特式建筑。

三、中西方建筑材料和装饰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木质材料占据着建筑材料的主要位置,其它均为辅助材料。儒教在中国的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奠定了以“仁”为主,忍、韧的精神。而木材恰恰能够极好地体现出这种思想文化的细密、深邃、坚韧和柔美的意境。从建筑形式与建筑材料的搭配上讲,木料结构的建筑更适合中国式平、广、大的建筑模式。中国古代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木质结构体系。这种木建筑的优点有很多,第一,防震能力优良。在1996年的丽江大地震中,专家们看到市区内不少新建建筑倒塌受损,但令人称奇的是丽江老城区的古建筑受到的影响却很小,古老的丽江古城并未消失。而山西应县我国最老的木结构佛塔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在这风雨飘摇的几百年中,这座木佛塔不知经受过多少次地震与自然灾害的侵蚀,但依然屹立依旧。第二,木质结构器物选材取材的便利性强。树木砍伐相比起开山取石或是烧制砖石来说,要便利容易太多了。而且古人用木材做柱子、梁枋大大提高了建筑时间。例如北京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中仅房屋面积就达到16万平方米。有史记载的从开始建造到全部完工,仅仅用了13年。重点是在这13年中大多数时间用于准备建筑用木材,真正现场施工还不到5年。而西方建筑受古希腊文明的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充斥在以人为本的主体思想中。西方建筑中多采用石材作为主要建筑原料。石材建筑充满力量感,在材料的对比上不难看出石材的运输修整更耗时耗力。例如,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建造耗时近三十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母之花教堂,这座宏伟的石料建筑花费了将近50年之久。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财富,在人类创造的过程中,在追求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审美需求也必不可少。在装饰设计艺术方面,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仍然以木结构为主,经过一系列美化加工的原木构件被用在建筑物的里里外外,形成传统装饰的主要部分。由于木结构怕火,历史上很多建筑因此而付之一炬。为了保护木构防腐及防火,常常在原木上涂漆绘画。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从组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从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色到青、黄、赤、白、黑这五个颜色。在建筑色彩应用中表现为东青、西白、南朱、北黑外,中央为黄色,黄色为大地之本,尤其在农业社会,土地更是一切财富的基本,具有特殊的地位。传统装饰中经常提到的“雕梁画栋”正是这一特征的具体详实的写照,具有以下特点: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表达特殊的含义,比如说植物中的岁寒三友,动物中的飞禽走兽或是数字中的象征意义。不管采用哪种装饰形象,无一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或是对秩序的隐喻。西方主流建筑的基本元素是柱式,它是决定建筑的大小和风格的首要因素。柱式建筑历史悠久,流行广泛,生命力强大,是从一种建筑形式慢慢演化出依附结构的设计艺术形式。而且西方柱式结构建筑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步有了量化的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柱式的强大生命力一直延续到今天,就是因为其技术的简单性,形制的规范和成熟性,和多环境的适应性。最基本的柱式结构有三种,即男性化的多立克、女性化的爱奥尼亚和装饰的科林斯。柱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体美赋予建筑,通过雕刻艺术与柱式结构的结合,在人物和动物的塑造上通过写实艺术塑造精准逼真的形体。

四、结束语

第5篇: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园林;中西方;差异;比较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6-0074-02

1 引言

中国园林把自然风景看成一个综合的生态环境,山为骨骼,水为血脉,建筑为眼睛,道路为经络,树木花草为毛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是以自身适应自然,又以自然适应自身。中国古代造园讲究风水,风水术实际上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美学、建筑学、伦理学等于一体,系统性的规划设计理论,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并获得最大效益[1]。

追求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和最高艺术追求。陈从周认为意境是诗与画的境界在实际景观中的体现,它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表达了一种言外之意、话外之音,使情、境交融。中国园林与文学艺术、诗词绘画、音乐等结合,园内诗词歌赋、楹联匾额、水墨丹青、碑林石刻与园林融糅,形成中国古典园林的特有魅力。

而西方园林的人文景观相对单调,主要通过雕塑和喷泉等来描述宗教故事、神话传说。西方园林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强调审美对象的秩序和匀称,认为和谐是一种数量关系,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达斯说:“数为万物的本质。”由此“征服自然”成为西方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欧洲园林中处处可以见到强迫接受人指挥的喷泉,按人的意志改变成几何样式的树木、刺绣花圃和绿色雕刻。园中的一切都有人工穿凿的印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悬书门外,“不通几何学弗入吾门。”一棵棵树木要排列有序,绿色雕刻犹如地毯般规则统一。黑格尔在论述西方古典园林时说:“最彻底的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在凡尔赛宫苑,无论是宫殿前放射状的林荫道,还是花园中壮观的水池、雕塑,无不规整谨严,井然有序,它们都是“数的美学”的产物。欧洲造园的主流风格就是“自然的建筑化”特点,园林是美妙的“数的伊甸园”。

2 造园要素分析

2.1 山水

山水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标志。几乎无园不山,无园不水,在中华先人的自然崇拜中,名山五岳是上帝之下都,又是神仙居住的灵境,远离尘世的山林,成为隐士高人的理想选择。儒家的山水作为志士仁人的精神拟态,积淀着士人的高雅和风流,山水成为中国园林最基本的抒情物质建构。

中国园林中的山水同时负载着与道德相联系的情愫。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认为水之美,在于它具有与君子(智者)相同的智、德、勇等品质,而仁者则具有高山般广阔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美德。“夫水遍而诸生而无为也,似德”(《苟子》)。智者之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具有川流不息的特点,具有“动”的特征,即儒家“入世”的处世方式。“水至平,端不倾,心术如此像圣人”,品行端正是水人格魅力的主要表现。水又可以作为时间的“意象”,对人起警示激励的作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古人还从水的动静体悟到了养生的精髓,一动一静之间构成了对生命规律的认识。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从水的意象总结出了处世治国的道理,水之所以可以弱胜强,源于它的以不变应万变。清静无为遂成为老庄学派的核心思想。古人云“真水无香”,水能涤荡净化人的心灵。因此园林无水不园,它寄托着回归江湖之情。

西方园林是以建筑为核心的园林体系,山石本身并不成为独立的景致,因此,园林中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即便是多山的意大利,也只是用当地的石材做成装饰性很强的台阶、栏杆、挡土墙等,成为建筑向花园的延伸。至于水体的营造,地势平坦的法国园林中大多是大面积宁静的水池或水渠。相比之下,意大利园林则利用陡峭的地形,设计了很多跌宕起伏的水景,再观了自然界中的各种水形式,如清泉,溪流,直泻而下的瀑布,沿斜坡而下的水阶梯,当然最活泼生趣的还是各式与雕塑结合的喷泉,其中有音响效果的水风琴,水法喜、水剧场更是让人惊喜连连。

总之,无论是从容典雅的法国静水,还是灵动活泼的巴洛克活水,都充分展示了西方造园所追求的形式美以及清晰的秩序感。

2.2 建筑

建筑被黑格尔称为“最早诞生的艺术”,其决定因素是文化观念的差异。作为世界原生型建筑文化之一的中国园林建筑是一个很独特的体系,建筑材料普遍采用温和的木头,这种木构建体系迴异与西方建筑的石结构。究其原因,起支配作用的应该是受到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木”乃是一种饱含生命的材料,这对具有黄土情结的中华先人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国度里,建筑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水融,园中建筑依据环境的特点配合着各种地形地貌,自由组合,穿插错落,灵活应变,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建筑类型:亭、台、楼、阁、廊、轩、水榭、石舫。

西方古典园林中,园林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园林高度“建筑化”。建筑多位于主轴尽端的高地上,相对集中,尺度、体量巨大,统帅整个园林,同时作为整个园林的背景。其建筑特点为:气势磅磗,装璜豪华,装饰工艺精湛,设计典雅精致。柱式是欧洲主流建筑艺术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古希腊留给世界的最具体的建筑遗产,是他们将人体的完美比例引入建筑之中,造就了多立克(Doric)柱式、爱奥尼(Ionic)柱式,继而又有了少女般纤细特质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柱式建筑渗透着尊重人,赞美人的古典精神,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2.3 植物

第6篇: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建筑学;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建筑设计水准和形式在不断变化,如何使得建筑学和艺术设计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结合,这是目前讨论最多的话题。本文就建筑学和艺术设计如何更好的发展做了以下简要陈述。

1 建筑学

从历史上看,建筑学一词来自欧洲,传到日本,最后到中国,他本身作为一门艺术结合技术的学科,包涵了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用来呈现建筑中的美和实用性。然而,事实上,“建筑学”所探讨的不只是建筑物,更重要还有人文,也就是研究大众如何要求建筑物,以及如何实现对从无到有的建筑物实现生产过程。

建筑学的核心是建筑设计,并且建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知道建筑设计创作。在古代,一般是靠口传心授,现在虽然开办学校,但是为了掌握建筑设计这门技艺,必须还是通过实践。

建筑设计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掌握各种建筑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类建筑的使用功能、意义等,了解到建筑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可能出现问题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熟悉建筑设计的规律,也即是平面布局、空间整合、交通、以及实现美学规律的艺术效果等。除这两部分外,还要注意建筑设计中所需的物理学知识的应用,比如声、光、热学以创造使用者所要求的生活环境。因此建筑师们都要懂得实用性和美学融合的思想,在建筑中体现你要表达的价值观。

历史上的建筑学者着重研究建筑、建筑学发展和他们的规律,通过学习遗留的历史建筑,探讨建筑发展应该遵循的规律和建筑技术的指导思想,为建筑设计打下基础。

2 艺术设计

建筑学中除了建筑技术,还有重要一部分就是艺术设计。如果仅仅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服务于很多行业:社会、市场、经济、文化、科技等。并且它的评判标准一直随着社会时尚以及人们的认知改变而改变。艺术设计应用很多方面,比如: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来自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效仿日本,将“室内设计”改为“环境艺术设计”而来)、网页艺术设计、板式设计等。然而,艺术设计不仅是将生活和美结合,而且还要体现很多综合因素,比如表现、感官、想象等能力。

在建筑方面的艺术设计有一些很有名的环艺设计,像赫尔辛基火车站、林肯纪念堂、包豪斯校舍等,这些是将建筑学和艺术设计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的案例。

被看做美国标志性建筑的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培根设计,方圆2200平方米,坐落在摩尔林荫大道末端的华盛顿纪念碑对面。这个宏伟的建筑利用了古希腊的传统技术,为了代表林肯时期美国36个州,在纪念堂的四周树立了36根大理石。林肯雕像是由一座大理石雕刻而成,位于纪念馆正中央,他神情严肃,两只手分别放置椅子扶手上。雕像正上方有一句话“林肯将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中”,大理石墙上还刻着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和他第二次就职演说讲词。林肯纪念馆不仅仅是为了歌颂林肯总统的伟大事迹,也是为了歌颂当时勇敢的人民。

单单是花岗岩建筑没有任何含义,但人们赋给了文化和内涵,这就艺术设计的功能。林肯纪念馆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看到洁白的花岗岩,会想到林肯为了废除丑恶的奴隶制,而提出“人人生来平等”思想,虽然他被暗杀了,但他高大洁白的心灵会一直鼓励着后人;看到纪念堂外36根有着希腊巴台农神庙风格的石柱,会想到林肯在世时的36个州;看到纪念堂顶部护墙上有48多下垂的花饰,会想到纪念馆建成时的美国48个州。

3 中西方的建筑与艺术设计的结合

站在美学角度,建筑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这样才能实现建筑学与艺术设计的完美结合。建筑学和艺术设计是相互融合,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关系,艺术设计是建筑完美呈现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他们的关系从建筑中就可以体现。

虽然中西文化差异很大,但建筑学上都体现了文化和艺术的结合。即使中西文化的形成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在结构思想上均不同,但这些文化一般都能通过建筑和艺术设计体现出来。在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等历史大家重道德和艺术融合,重一体结合;而西方文化则看重科学和宗教,以及看重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精神和各个流派的特性。这些文化都可以通过历史中的建筑物体现出来。

在西方,古代希腊建筑是典型的西方建筑的代表,以庄重、典雅、对称、优美而闻名于世。除此之外,还有体现当时雄厚国力、超凡财富以及奢侈生活的罗马建筑群。还有建筑形式不同的拜占庭教堂和西欧中世纪教堂,这些西方古建筑的发展体现了各个时代民族的风俗文化和艺术水准。

当然中国的古建筑也在呈现着它独特的韵味。

我国的古代建筑着重在建筑和艺术设计的关系。建筑既要满足人们居住的最基本条件,还要实现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协调的目的,这就要利用艺术设计,赋给建筑物以自然情趣。中国的古典园林很好的体现这一点,结合周围环境,讲究协调,利用当地地势,建造假山,池塘,栽花种树,建桥修亭,把自己的居住地建在山水之中,使得园林更加诗情画意,有种寄情于山水的意境。古人不仅可以居住园林里,也可以在园中观赏大自然的景色。通过古人高超的建筑艺术设计,引景、点景、借景、藏景等方法,或穿林越涧,或登高远眺,或临池俯瞰,在居住中和自然景致融合一体。古典苏州园林的建筑均体现了建筑学和艺术设计最高境界的结合。

4 未来的建筑学与艺术设计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结合艺术设计的建筑学已经不适用未来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当今社会,有个问题一直令专家们和建筑师们争执不休,即:建筑学是否存在危机?

建筑学一直面临着它的危机,这个问题不是最近刚提出来的,大概在20世纪初期,什么是建筑再次成为让我们困扰的难题。因为现在工业化的发展,让建筑创造的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作品,而是批量毫无特色平庸的产品。几乎让人们懒得做出任何批评或赞美,这时候的建筑只有一个检验标准,也就是合格?不合格?优质?残次?建筑不再是美与艺术结合的代名词,而是达标的流水线的最终成果。

这个时候,许多人尝试给建筑一个新的定义,然而,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在思考:建筑学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吗?他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吗?我们不再需要建筑学了?是否只需要按照工业化模板完成流水线式的产品?

然而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稍后又相继提出了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以及成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住环境”为重点资助项目。推动了建筑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这一概念带给建筑学新的启发,使得建筑学往生态建筑、景观建筑、智能建筑方面发展。

科技的不断发展,身边的建筑从茅草屋、竹屋到木结构的宫殿,从砖石的城楼到钢筋混凝土的大厦再到钢结构玻璃幕墙,建筑的发展的每次革命性飞跃总是源于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革新。未来的计算机技术、纳米材料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一定会给建筑学带来更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一平,程刚. 关于建筑设计的美学思想[J]. 考试周刊. 2008(05)

[2] 张刚. 建筑结构设计与艺术设计创新[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9)

第7篇: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中西方;比较;发展

贾建明先生曾经在讲到博物馆意义的时候,十分恰当地引用了美国的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话语:“那里(按:指博物馆)实在是一个使用眼睛的地方。”而在贾文看来,这是“聪明的看法”,它“代表了多数有志之士对博物馆的理解”,我赞成[1];自从1905年张謇自己出钱建立了中国的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以来,到今天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已经历了百余个年华。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博物馆是提升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公益设施,是提高公众文化素质的重要场地,越来越被追求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人们所接受[2]。博物馆致力于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它的功能越来越突出。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由于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较为发达,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拥有善于经营的头脑,西方许多的博物馆在多方面都做得较为出色,对比之下,中国的博物馆起步相对较晚,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远比不上西方,民众受教育的程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结果造成了中国的博物馆的发展步伐明显比西方落后的后果。所以,了解中西方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找出中国的博物馆的相对不足之处,再结合中国现状,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事业,是当要的事情。下面我试着从五个方面来对比中西方博物馆的差异以求从中找到进步的经验和方法。

一、中西方博物馆学在理论建设方面的差异

我国最先注意到近代博物馆的人当属徐继畲。他在1848年辑著的《瀛环志略》一书中,全面介绍了各国的地理、历史以及风土人情[3]72;福建人林铖在1849年撰写的《西海纪游草》一书中曾经详细叙述了其在美国参观的博物馆;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康有为酝酿并撰写了能够反应他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大同书》,在此书所描绘的大同社会里,每人都享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各地政府都设有博物馆、美术馆、公园、动植物园等供人们工余和休息日来参观、学习、游览,这样人们才能够过着着“忧虑绝无”的极乐生活。与此同时康有为当是中国的第一个提出博物馆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同时又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机构。但是,在当时,中国人所写的著作和文章里面,多数将博物馆作为国外的风土人情来加以介绍,仅仅是为了让中国人来打开眼界,增长见识,并且这些著作也大多不属于专业的学术型的著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博物馆学研究才开始复兴。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它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博物馆学以及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这才使博物馆学的研究活动初步开展,并出版了《博物馆学通论》、《博物馆学概论》、《中国博物馆一览》等论著和资料。《东方杂志》等也翻译介绍了一些外国的博物馆。

当前对于博物馆的研究,大多数文章、著作是单纯的针对国内或者国外的博物馆来加以研究,例如介绍中西方的博物馆的著作:由国家文物局主持编写的《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吕济民主编的《当代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杨玲、潘守水主编的《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段勇著的《当代美国博物馆》等,在这些文章里,他们或者是从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如从博物馆管理、博物馆藏品、讲解、博物馆与观众、博物馆陈列、博物馆教育和宣传等,但较深入的通过对比来指导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却不多见[4];由此可见,中国博物馆学的理论建设还是不完备的,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的来说,我认为中西方博物馆在理论建设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西方的博物馆理论建设比中国早,发展较早;因为最早的博物馆产生于西方,这就决定了它的理论发展也会早。19世纪中期以后,博物馆和博物馆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1873年英国皇家艺术学会曾经提出了:“使所有的公共博物馆,皆具有教育及科学的目标。”1880年英国博物馆学者鲁金斯所著的《博物馆之功能》一书中强调了博物馆应成为一般人的教育场所的观点[3]70;这些都代表了西方的博物馆学界理论研究最早的成就。而中国在1905年建立了南通博物苑之后,有关的博物馆的理论建设才慢慢发展起来。

2.西方的博物馆理论研究和它的专业工作群体结合的非常好,但是中国的博物馆在这个方面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现象。如果我们对冷战时期东西方的博物馆学发展做一番比较,我们能够看到,和西方国家比起来,社会主义的国家更重视对于博物馆基本理论的探索,在捷克、匈牙利和波兰等国出现了像尼可里、斯特兰斯基等一批优秀的博物馆学的理论家,他们在博物馆的基础理论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我国从八十年代初期博物馆学研究开始兴起,这首先体现在博物馆,然后在一些大学的博物馆学的教研室。但总的来看,中国的博物馆学研究是比较重视基础理论建设的,博物馆人围绕着博物馆的性质、职能以及目的发表了一些文章,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博物馆学的理论研究和专业工作群体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现象。并不是所有博物馆的实践工作者全能自觉认识到博物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和他们的日常工作的关系。一种观念长期支配着博物馆的实践工作人员:博物馆所运用的技术和方法与理论思辨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这种观念持续时间特别长,但却与事实并不相符。实际情况是,在博物馆中即使是最细微的工作都能与博物馆哲学、博物馆社会学的一定观念相联系[5]。

3.中国的博物馆和西方的博物馆在学科建设方面是有不同的,并且在中国博物馆学科的理论体系中,那些分支学科的内容丰富程度和它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对于博物馆学来说,因为各国实践活动的差别,其学科的具体内容也会存在很大差别,但是在学科体系结构上,这种差异理应是逐渐趋同的。中国的博物馆学在积极创造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应尽量向学科的统一规范性方向发展。当前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比较公认的博物馆学体系是由一般博物馆学也就是普通博物馆学、专门博物馆学和应用博物馆学构成。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涵盖了一切博物馆,它是把全体博物馆的共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对于所有博物馆来说具有普遍意义。[6]137应用博物馆学是指应用博物馆的实际理论,具体包括一切实际工作,比如与博物馆的功能有关的工作活动、技术以及文献登记。

一般博物馆学即普通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专门博物馆学作为博物馆学的三大主要分支学科,它们各自的内部结构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内容上它们并不是绝对独立的,它们彼此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在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这些分支学科的内容丰富程度及发展速度并不是均衡的,应作出具体分析。[7]

总的来说,理论指导实践,中国的博物馆学界应当充分认识中国的国情,认识中国博物馆界当前面临的问题,由此来确定要研究的主要方向。西方博物馆学的新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具有建设性的新思路,尤其是关于博物馆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强调博物馆教育中关于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学习。但是由于国家基本国情和博物馆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的学习和借鉴必须是有选择的。一方面,我国博物馆的许多组织、制度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这就决定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博物馆学界还会围绕这类问题展开讨论。另一方面,一些由西方特殊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观念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这也要求我们在引进时有所甄别。[8]

二、博物馆建筑差异

博物馆建筑能够代表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和建筑设计的水平。博物馆建筑是观众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和受欢迎程度。但是事实是,在近些年来的博物馆建设中,却出现了一些“流行病”,主要表现有:

1.博物馆建筑一味地攀高比大,轻视其使用功能

一些地方尤其是领导们看到了其他省市建立了博物馆,就也想尽力建立一个更大、更好的博物馆,盲目建设的后果是导致博物馆建筑功能使用性能差,使博物馆跟不上实际需求,建筑空间大量浪费。这些行为不按博物馆建设的科学程序和管理规范要求做,重视建筑轻视展览,更是缺乏经营理念的表现;

2.由于缺乏学术研究和展品研究支撑,展示文物的保护没能得到足够重视

例如湖北省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九鼎八簋”因为被资质不合格的装修公司承揽陈列展示而被损坏,福州市一单位的100多件名人字画因展柜密封问题发生霉变等。[9]

这些问题正是当下博物馆事业的通病,给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关于博物馆建筑的问题,我们不防从其它国家吸取一些有用的先进的观念,进而来指导中国的博物馆建设:

1.注重环境因素的设计理念

(1)博物馆与自然地理环境融合的理念;如丹麦哥本哈根“方舟”现代美术馆的建设。

(2)博物馆与人文历史环境相协调的理念;如德国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立。

2.注重功能因素的设计理念

(1)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理念;例如美国著名建筑师理查德・迈耶设计的盖蒂中心,就是一个多功能的博物馆综合体。

(2)要注重功能现代化、人性化的理念;例如由法国AREP公司让・玛丽・迪蒂耶尔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设计的首都博物馆新馆。

3.追求艺术因素的设计理念

(1)追求标志性建筑形象的理念;例如瑞士的著名建筑师马里奥・博塔设计的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2)追求雕塑感建筑造型的理念;如2001年由美国著名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德设计的英国曼彻斯特战争博物馆。

(3)以建筑艺术表达情感、思想的理念;如由美国著名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德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4)追求独特建筑形象的理念;如1997年由美国的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4.注重技术因素的设计理念

(1)表现结构、设备等技术特性的理念;如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

(2)仿生学建筑形态的理念;2000年由设计师圣地亚哥・克拉特拉瓦设计的美国密尔沃基博物馆,这就是一座利用自然生物形态的建筑例子。

(3)高科技生态建筑的理念;日本的著名女建筑师长谷川逸子的代表性作品:日本山梨水果博物馆就是一座高科技生态建筑。随着社会功能需求的提高以及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公众文化艺术的追求,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这些因素都不断推动着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以及发展。研究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对于提高博物馆建筑的设计水平、促进博物馆建设的进步、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坚持从大的方面着手学习,取长补短,再进一步具体到博物馆建筑的细微之处,这里就不做较为细致的述说了。我们的目的是争取使博物馆的外观先能够引起观众产生参观的欲望,在他们参观后,博物馆的内部又不使观众失望的效果。

三、博物馆内部建设差异

博物馆内部建设包括两个: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的时代要求也对博物馆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博物馆建设只有更好地改进自身内部建设,才能提高它的服务质量以达到它为科学研究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

博物馆的硬件建设方面对比:

1.藏品

藏品是一个博物馆的基础,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传统文明的大国,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使祖先的文明发展能够传承下去,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保护我们国家优秀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尤其是博物馆人要有较强的藏品意识,一个再好的博物馆如果没有有价值的藏品,那么它也是没有实际存在意义的,因此要有发现藏品价值的观念和眼睛,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田野采集、民族学调查征集、社会调查征集、收购、接受捐赠、交换、调拨等方式征集藏品[3]140。由于在藏品收集方面的被动性和国民的麻木,造成了我国许多珍贵的藏品流失到海外,据不完整统计,中国流失的海外文物达164万件之多,它们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着甚至被拍卖。西方的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却能很早就开始注意收集各种珍贵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较强,使得现在它以自己丰富的奇珍异宝而闻名世界。

2.展厅展柜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方法就包括展厅以及展柜的设计,展厅既要保证足够的空间供观众参观休息又不感到拥挤,又要满足采光照明比较好,展厅的颜色以及质地都要和展品相配。展柜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要做到能够防潮防霉等,这就需要我们引进西方先进的器材等等。

3.光线照明空调等

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要同时愉悦观众的视觉和感官,这就对它的光线、温度设计等提出了要求。现在西方做的比较成功的博物馆都在这方面比较注意。博物馆里需要安装能够控制光线柔和度的照明灯,还要安装空调来调节室内的温度等。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这一方面,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的博物馆整体的效果比我们好的多,它的宏伟壮观的气场以及舒适的感受,使参观它的观众深深地迷恋而流连忘返。

博物馆在软件建设方面对比:

(1)博物馆的机构设置;在外部的机构设置上,博物馆基本都是国家或地方某机关领导或者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中西方国家都意识到博物馆对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博物馆且多属于文化教育系统,它的内部机构设置总体上可分为为业务部门和行政部门。但是我国多数博物馆的机构设置受到其领导部门的较严限制,以至于很难主动去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博物馆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对机构设置情况进行调整,也不能随便增加一些适应博物馆角色转变所需的职能部门,很难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不能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博物馆的发展。

(2)博物馆专业人才的配置;随着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家新形势下对博物馆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个合格的博物馆人,其不仅应该具有丰富的博物馆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能够进行专业性研究,还要能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有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博物馆的实践中的能力,还需具备必须的电脑操作能力,其只有打造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型的博物馆人才,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3)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数字化建设是现代博物馆的必然要求。所谓数字化博物馆其实是对一个博物馆全面的要求,在博物馆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项工作无不需要数字化,数字化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有藏品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管理、文物所在环境的自动化监测控制管理、陈列设计多媒体应用、办公自动化管理、防火防盗等技术防范自动化监控管理、楼宇控制系统自动化管理、语音声控微电脑技术管理、局域网络系统建立与管理、信息互动技术管理等。数字化的发展和逐步完善,未来在文物修复、文物复制、门票管理、编辑出版图书等方面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目前,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推上网络的博物馆总数已达三四百万之多,但是在我国,全中国约有2000多座博物馆,当中已经实施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和改造的博物馆仅有一二百个。这种极不协调的巨大反差现象的出现,绝不仅仅是由于经济的落后以及资金的不足,其中应该还含有十分确定的观念形态的因素。

如果说博物馆的外观建筑是一个人的形体,那么博物馆的内部建设便是它的心脏,这是保持它的生命和活力的根本所在,所以容不得一点马虎。

四、博物馆宣传力度认知度差异

为社会和社会的发展服务是国际博物馆界共同的宗旨。而在我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博物馆的根本任务。在国际上,所说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就是为社会公众服务。在我国,为人民服务就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3]304和西方国家比较起来,中国的博物馆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命运也是非常坎坷不平的。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在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后,博物馆的观众比以前大大的增加了,这就使它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越来越强了。相比之下,西方的博物馆由于有效得到政府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并且西方理念的更新,它的观众参与度更高,博物馆发展呈现更加多元化、多样化。

总的来讲,西方国家的教育水平偏高,民众文化素质较好,来博物馆参观早已成为他们一项自发性的活动,这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德国为例,据统计,德国有90%以上的人参观过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也难怪德国博物馆协会的主席曾公开自豪地宣称:“德国人对博物馆的喜爱程度已经超过了足球!”反过来看中国的博物馆,其实确实有很多人还不习惯、不熟知、不了解博物馆是怎么回事。不乏有些观众只是由于博物馆的免费政策才走进博物馆,还有的博物馆参观秩序杂乱,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参观活动。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警示我们,博物馆不单是对外开放运营就可以了,还要起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和引导作用。

纵观我国的博物馆,可以清楚看到我国的博物馆在宣传和观众认知工作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其中,刘丽君在《博物馆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曾提到:

1.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搞好博物馆宣传工作的意识尚未真正树立起来,更没有把宣传当做陈列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

2.宣传力度不够强大,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多层面、多角度、辐射面广的宣传网络。

3.宣传工作存在盲目性。

4.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导致的结果是,来到博物馆的人普遍是文化程度偏高的,有的就算来了也没有能力真正认知到博物馆的内涵,无非凑凑热闹而已。然而在西方,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例如在德国,中小学生把课堂搬到博物馆中来是经常的事情,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学生在博物馆的展厅内席地而坐,聆听老师讲课。博物馆还会针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组织相应的系列科普教育,如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就针对学生团体展开了每周一次的系列教育活动。首先由博物馆和大学教育机构一起寻找主题,然后将主题向学校推广,接下来由博物馆工作人员与老师沟通,最后再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教育活动还邀请了讲解员、科学家和展览策划人参与,大多以讲座、对话、写生和郊游等方式进行。目前,中国的一些博物馆也开展了这样的尝试,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观众体验区和国博讲堂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通过和德国的博物馆比较,中国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思想观念,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博物馆的宣传工作,认识到宣传是与展览室一样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这一环节的工作。

2.不断提高国家教育水平,这是提高博物馆认知度的根本所在。

3.建立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这是时代的要求,进而建立数字化博物馆。

4.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台,建立博物馆网站,这是科学信息技术进步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这样,博物馆才能真正达到全民参与的目的,才能提高它为社会服务的质量。

五、博物馆资金来源的差异

博物馆是一个人性的非盈利性文化事业机构,它具有政治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和鲜明的产业性,具有事业和产业双重性质,当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尤其是在国家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后,博物馆的运行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来支撑。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博物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却是当下博物馆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又如何来营销博物馆,最大程度地吸入社会资金呢?

根据科学的考证,国外博物馆在利用社会资金方面,如张文立先生所言,可以归纳以下几点认识:“一是,最低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博物馆对社会资金的利用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并且对于社会资金的利用呈现出了逐步加深和日趋多元化的趋势。这反映了包括博物馆在内的社会各界对于博物馆的社会资金利用已经形成了共识。二是社会资金来源已经成为博物馆资金结构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例如美国,社会资金已经构成了博物馆实质性的支撑,成为博物馆发展必不可缺的。三是博物馆在利用社会资金方式和手段方面,相对比较丰富些。除门票之外,博物馆还通过争取和接受捐赠、从事投资、开展经营活动、获取会员费等方式利用社会资金,并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16]博物馆的生命力在于自身,如何从西方博物馆的成功经验来找到自己发展壮大的道路呢?我认为中国的博物馆要适应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市场经济的形势,“把博物馆做成“大众文化”的产业,必须做到三个结合:即与文化休闲相结合,与旅游业相结合,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

关于扩大博物馆社会资金来源的具体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做好博物馆的广告以及电视传媒的宣传。要借鉴西方的博物馆,注重自身的形象宣传,可以通过张贴广告、发放印刷品等方式让人们找到博物馆的存在感。

2.博物馆的经营者要提高服务的意识和服务的质量。因为服务和消费有着密切关联,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服务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

3.博物馆要尽可能成立一些能够筹资的中介组织,以尽可能地利用外来资金来发展壮大自己。

4.政府要出台相应可行的诱人政策来奖励社会资金的捐赠者,以达到鼓励的效果。

5.营销:把博物馆的纪念品作为无形物品的附属物推销出去,并能使观众乐于接受。这就要求博物馆的无形产品要足够的深刻和震撼,它的有形产品不仅有特色价格还要合理,才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6.建立公共博物馆基金可以通过发行文化彩票来筹集稳定的资金。

7.在博物馆基金筹措的初创阶段,可以采用政策鼓励的形式,吸引一些企业来向博物馆基金投资和赞助。可采用企业投资或赞助博物馆基金可减免税费,并可获得一定比例的收益这样的政策。

总之,在21世纪信息化的时代,博物馆日益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纵横交错的网络,形成了一道丰富多彩的现代博物馆景观。作为人类文化信息载体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担任不可替代的角色。而由于西方博物馆的发展能够得到政府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加上博物馆学者的理念更新、观众的广泛参与,其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现象。中国的博物馆要寻求自身的更好发展,就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博物馆经验,取长补短。“它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正确认识与理解各种文化的本质和特征,从而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贾建明.缪斯之梦―话说博物馆的起源[N].中国文物报.2001-12-7

[2]杨海燕.中西方博物馆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杨海燕.中西方博物馆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05-10

[5]严建强.当代西方博物馆学理论化倾向及其特征[J].中国博物馆.2000(02)

[6]海.我对纪念馆特征的概括,载《博物馆的沉思―海论文选》[C].文物出版社.1998

[7]李慧珠.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8-06-10

[8]严建强.当代西方博物馆学理论化倾向及其特征[J].中国博物馆. 2000(02)

第8篇: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

十年来,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反复的路径,将理论思考研究和教学实践进行协同式或捆绑式推进, “语文味”的概念不断明晰,“语文味”研究也显现出大众化和草根化的倾向。这一植根于教学实践土壤的带有本土特色的概念,最终成为了考量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尺度,成为支撑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成为指导语文教学方向的重要指针。值此《语文味教学法》专著问世之际,本刊特撷取其中的重要章节连载三期,以饕读者。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07-0037-05

一、语文味教学法:一种新的教学语言

此处使用的“教学语言”这一概念,在语言形式上,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老名词,但就内涵而言,是一个新名词。先看国内外两本最权威的教育辞典的情况。查阅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发现收录有“教学语言”词条。该辞典把“教学语言”解释为:“教师用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符号系统。其特点是把自己能明白的意思转化为展开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能为学生理解的语言形式。为此要求教师善于选择最合适的词、词组、语法结构,最确切地表达他的思想内容。”

而瑞典著名教育学者胡森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堪称第一部真正国际性的、全面反映当代教育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大型教育辞书,全套书共10卷,收录词目45000余条,由100多个国家的1300多位学者撰写,其中没有“教学语言”词条,但收录有与之关系密切的“教与学的语言模式”词条,指出它“当前集中研究语言怎样使教学清楚明白的方式”。

我们还查阅了国内外的一些教学论著作,发现它们对教学语言的定义和以上定义大同小异。由此可见,国内外教育学术界都是把教学语言看成是教育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因而都是从教育语用学角度对教学语言进行研究和定义的。

我们知道,建筑、电影、绘画、舞蹈等,它们本身并不是一种语言。但为何又有建筑语言、电影语言、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这些理论术语呢?

以建筑语言为例。当代著名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及其合作者编写了一套丛书,《建筑模式语言》是其中的一本。这套丛书以一系列新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和城镇,建立了关于规划和建筑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其中《建筑模式语言》提供了253个描述城镇、邻里、住宅、花园、房间及内部构造的模式,是丛书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本。这里所谓模式,就是用语言来描述与活动一致的场所形态。实际上它们就是从大量的建筑和规划实践中精心提炼出来的经验。253个模式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语言,掌握了它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写文章”,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建筑组合。可见,用人类语言的规则性来比拟建筑形式中各部件之间关系的精确性、规范性或经典性,这乃是建筑语言概念由来的初因所在。

根据建筑语言的这一定义可知,不同民族的建筑有不同的建筑语言,不同民族的建筑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例如,中西方建筑艺术语言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中西建筑语言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由此可见,所谓建筑语言,即是对基于不同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人的思维方法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之上的建筑模式的一种表达。这种语言模式,大而言之包括“词汇”(建筑材料)和“句式”(建筑形式、风格等)等方面。

再以电影语言为例。电影本来也不是一种语言,但却像是一种语言,由于它像语言,因此电影理论家、电影评论家用研究语言的某些方法来研究电影,会有所裨益。实际上,近十年来,这种研究电影的方法――实质上是语言学的方法,变得愈来愈重要了。自电影历史的开端,理论家们就喜欢把电影和文字语言相比较。但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一种更广阔的新思想范畴得到了发展之后,人们才认识到文字和说话只不过是众多交流系统中的两种,就是说还存在文字和说话之外的交流语言。这时,才得以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进行认真的研究。这种包罗万象的范畴就是符号学,是对符号系统的研究。符号学家通过对文字语言和口语概念的重新确定,肯定了应当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研究。任何一种交流系统都是一种“语言”。英语、法语或汉语都是“语言系统”。因此电影也可能成为某一类语言,但是它显然不是一种“语言系统”。而所谓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即电影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电影语言以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其演进与电影技术的进步有密切联系。常用电影语言有:拉镜头、空镜头、跟镜头、合成镜头、声画对列、声画同步、同期录音、先期录音、替身、性格演员、闪回、全景、实景、外景、特写、推镜头等等。由此可知,美学角度的艺术语言概念,其内涵包含材料(类似于语言中的词汇)、建构方式方法与模式(类似于语言中的句法),当然也包括作品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

著名修辞学家骆小所教授认为,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在感知世界中,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变化的。这样,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由于艺术语言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在其他诸如建筑、电影、绘画、舞蹈等艺术学科,都在广泛使用诸如建筑语言、电影语言、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这样的概念,对它们的研究也很热门。

鉴于此,我们觉得,在教学理论领域,也需要一个与传统教学语言内涵不同,而与上述建筑语言等概念内涵近似的一个概念――即新的教学语言概念。我们认为,和建筑语言等概念一样,应该把这个新的教学语言概念赋予一种属于教育美学或教学美学的内涵,我们可以把它的内涵初步规定为:教学语言指特定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的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思维方法以及审美趣味的某种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相统一,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通过各种教学艺术手段(媒介),创作出课堂教学艺术作品来表现主体的教学思想与情感的一种教学艺术之表达方式。简单些说,我们这里所定义的教学语言,就是指特定民族或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打造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与表达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主题的整个艺术手段的总和。

显然,上述关于教学语言的内涵规定,和传统的教学语言概念内涵有很大不同,或者说,传统的教学语言,只是本章所说的教学语言的一个很小的方面,而且还是不太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本文所说的教学语言这一概念,可以看成是“教学模式语言”的简称,但又和我们通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概念的内涵有很大不同。它不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风格等概念的内涵都有关系,还与教学技术媒介有关,或者说是这些方面的综合。所以,当我们说某一个民族、某一个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某一教师个体的教学语言和其他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的教学语言有所不同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前者与后者,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风格乃至教学技术媒介的使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同。事实上,我们能经常发现这些不同。但我们目前的教学理论,对我们所说的这种教学艺术语言的研究是很不够的。由此可见,在教学理论领域,赋予“教学语言”这一概念以新的美学内涵,并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教授在《黄致阳:符号构成的趣味》一文中指出:“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建构、发现、重构个人的艺术语言体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体现出艺术的核心价值,或许会成为毕生的追求。所谓的‘衰年变法’就是这种一以贯之的努力。”如果说,艺术语言是一个艺术家的身份认证,那么,对一位教学理论家或优秀教师而言,建构、发现、重构个人的教学艺术语言体系,也是一件非常充满激情与诱惑的工作,体现出教学艺术家的核心价值,或许会成为毕生的追求。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走过的是漫漫六十年追寻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心有情有信念的语文人,内心深处想必总能听到一种深切而深情的呼唤――那是对有中国特色、能反映汉语文教学规律、体现汉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审美个性的新的语文教学语言的历史性呼唤。

哈代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名言:“呼唤与被呼唤的很难应答。”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愿竭尽绵薄之力,勉力去做一个这种呼唤的应答者。基于此,本文尝试中提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语言――语文味教学法,以就教于学界。

二、语文味教学法之内涵

过去十几年,语文味理论与实践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探索历程。语文味,从2001年笔者评课时随机讲出这个词语为发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其逐渐学术化、概念化,再到在此基础上不断尝试将其理论化(体系化),进而将理论变成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理念化),再到反复实践(行动化),最后提炼形成为一种语文教育思想。这正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无限循环的过程。目前,语文味理论在再理论化过程即提出人文语文教学观之后,需要一个理论化与实践化相统一的过程。具体说,就是把笔者个人已研究、实践多年的,一种相对个性相对微观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抽象概括成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共性与宏观性较强的“普遍模式”―― 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法。

做好这个抽象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需要把语文味教学法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经过对多年的语文味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笔者把语文味教学法初步界定为: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制约和关于语文味与人文语文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理念指导下,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与突破固定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前提下,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通过运用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创作出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使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最终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创造美的过程,从而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有温度”的语文教学方法。

三、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之“核心词汇”

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所谓“一语”即语言;所谓“三文”,即文章、文学、文化。语文味教学法提倡语文教学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进行解读。显然,要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就先要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些概念进行定义。目前,语言学界、文章学界、文学理论界、文化学界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概念都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根据学术界一般看法,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作初步定义。

1.关于语言。倪宝元先生主编的《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一书把“语言”定义为:“语言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非体系特征的、处在不断地从无序向有序运动过程之中的,一种复杂的开放的多层次多等级动态平衡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根据这一定义可知,语言的本质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讲解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规律规则,而且传授语言知识又是为运用”。从外延说,语言教学的任务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用。需要强调的是,运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完整模式处理第一环节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只需要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单纯”的基础性的语言处理,也是初步的语言感知,因此除了传统的“扫清拦路虎”作用之外,更着重注意强调其基础性、引导性(起导入新课的作用)、兴趣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要考虑的是通过第一环节的语言选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等等。

2.关于文章。文章学界对于文章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我国文章学界大体说来分为广义文章学派和狭义文章学派。认为普通文和文学作品虽有区别,但都是文章,属于广义文章学派。认为文章主要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其他非虚构性为主的一些文体的,属于狭义文章学派。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章”,是根据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指以非虚构为主要特征的文章。我们也认同认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规律(意贯律、言接律、得体律)、文章信息(事料、意旨、情感、境界)、文章的体式(结构、语体、文体、技法)以及文章风貌(气势、风格、作风、美质)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等内容。

3.关于文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文学,即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而“形象化”主要是通过典型化和想象(虚构)手段来实现。所谓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想象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则把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而“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含深厚而又余味悠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文学在思维方式上主要是运用想象这一特殊思维方式,在语言形式上具有含蓄的特点。这两点,正是文学和文章的区别之所在。而中小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就是把文学看作是一种话语蕴藉的语言艺术,主要探讨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

4.关于文化。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文化观和文明价值观。这是语文味教学法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四、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之“关键句式”

根据语文味教学法的定义,可以解析出语文味教学法的一些关键句式:

1.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有温度”的教学方法。

2.语文味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打造艺术作品一样,把课堂教学打造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作品。

3.语文味教学法,能让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即让语文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创造美的过程。

4.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要通过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来创造。

5.语文味教学法,主张语文教学过程要做到真、善、美、乐相统一。

6.语文味教学法是强调通过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师生达到共同发展的教学。语文味教学法,是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语文味教学宗旨包含在语文味定义中,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因此,它能给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发动力。

7.语文味教学法,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其中,以教材文本为载体是基础,渗透个体或族群的生命体验(文化浸润)是核心和关键。

8.语文味教学法,主张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9.语文味教学法,既是语文教师将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一种方法,又是学生乐学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

10.语文味教学法,必然要受到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制约,在关于语文味与人文语文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因此,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语文味教学的艺术语言,是真正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并熟练进行语文味教学艺术传达的前提。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6: 192-193.

[2]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译本)(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 748.

[3] 参见“百度・百科”:《建筑模式语言》词条。

[4] 参见“百度知道”:《现代建筑语言与古典建筑语言有哪些主要区别?》。

[5] 参阅“百度・百科”“电影语言”词条。

[6] 骆小所.艺术语言: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J].学术探索,2002,(5).

[7] 程少堂. 呼唤“文人语文”――“文人语文”放谈[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1,(2).

第9篇: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

关键词:家具市场传统文化家具设计西方文化消费观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的更新与面积的增大,以及消费文化品位的提升,对家具的形式与内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具的功能和设计文化也有了新的发展,此现象可以反映在当前的家具市场。

1.广州家具市场综述

1.1天河区

天河区是广州家具大卖场最为集中的区域。众多家具卖场纷纷扎根天河西南城区域的原因,据说主要是看中了天河区旺盛的人气以及这一白领聚集地的惊人消费力。而随着家具卖场的日益成熟,这块区域也已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应,方便的交通、整洁舒适又洋溢着各种文化氛围的购物环境以及周全的售后服务,使各家具卖场成为中高层消费者的首选之地。

1.1.1时代广场的联邦家具

亮点:古色古香,儒雅时尚,原汁原味的原创设计

位于天河北时代广场的联邦家居,最近推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龙行天下”、“江南世家”新品的促消活动。不管是在家具卖场还是老百姓家中,联邦家居一直扮演着“高素质生活”的角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联邦家具功能性强,舒适、专业的配套服务赢得了人们的好评,其产品以鲜明的文化底蕴、厚实的精神内涵,营造了东方家居生活的至高境界。联邦家具在当今简约风格领前,欧美日韩文化流行的时代,融合了中华古典与现代简约的双重性,以其庄重厚实的原木材质,明快流畅的线条,诠释着传统中式家居理念,化繁为简,将现代元素与古典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空间,让传统在当今社会找到合适的体现。

1.1.2宜家家具

亮点:DIY、简约自然、环保循环、个性实用、功能舒适的精美设计

宜家位于天河区的林和中路,面积不太大,但里面充满了物有所值、设计精良、集功能性和舒适性为一体的家具产品。在宜家,到处都是人性化的精美设计,但价钱却是大众化的。宜家家居的设计简约,DIY设计,单件产品可以随意搭配,以及别具一格的导购方式。从创建初期,宜家就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们决定与大多数人站在一起,这也是宜家的经营理念和成功的原因之一。宜家连锁店公司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依靠骑单车卖笔和圣诞卡起家,但现在已经是世界第四富豪,节简与精炼和充满人性关怀的设计理念体现在宜家的每一个产品中。’]

1.2番禺区

亮点:卖场像公园

“到番禺看家具”这个习惯由来已久,从较早的大石家私城,到如今规模庞大的吉盛伟邦家具博览中心,番禺的家具卖场似乎越来越大气、越来越赏心悦目了。而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也让番禺区的家具卖场显得更有看头。像吉盛伟邦目前已举办了两届家具文化节,并在不久前举办首届中国家具设计师的作品联展,让消费者在番禺不仅能赏家具,同时也能亲身感受家具背后的独特文化。

吉盛伟邦,家具业界的连锁家居巨擎。主要做中高档家具营销。消费者在吉盛伟邦这个庞大的家具卖场中不容易迷路,因为吉盛伟邦是按风格来划分各个场馆的。欧美古典厅、传统古典厅、现代家具厅、个性家具厅等等,据说这种区分方式是全国首创,一目了然的划分让消费者在12万平方米的展示面积内依然能够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家具产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吉盛伟邦看家具还能有种类似于逛公园的体验。卖场内以街区划分休闲与购物空间,在楼与楼之间设立园林绿化、木质坐椅,不时走走停停,身边是鸟语花香,在这样的环境下,逛家具成为了一种难得的休闲享受。

1.3黄埔区

亮点:宽敞明亮的空间,如置身博物馆品赏名师杰作

位于广州天河黄埔大道的美林家具世博园,总共有三层,其中三楼主要是以经营高档艺术家具为主,这是与宜家的大众化路线所不同的,相同的是这里你同样可以找到精美绝仑的家具。这里集合了80多个中外家具品牌,比较适合对家具设计要求较高的高级白领消费。其中美国的艺术家具(Acrylic材质),意大利的简约风格最有特色。意大利专卖店的圆洞间隔墙直线镜像设计买场吸引了大批高品位消费者的眼球。

从上可见,家具市场的发展带动了消费心理的变化。以前我们的家具是可以传宗接代的,红木家具的增值表明了古代家具消费的长久性,我们的父辈多多少少都继承过祖辈的家具,坚实耐用是家具质量的代名词。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现代生活质量的迅速提升,时尚把欧美风格带进了中国市场,欧洲的古典,北欧的简约,实木、板式和玻璃、金属家具的丰富多彩。丰富的家具产品极大地增加了消费者选择范围,时尚的变迁带动了消费者的心态变化,人们开始注重家具的人性化功能和内在文化价值,家具的消费周期正悄悄地缩短,家具的文化含量逐步增加,中国人的消费观正悄悄地发生变化,同时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正逐渐受到国人和世界的重视,中国元素在各方面已有所体现。

近几年来,迎合消费者主体与权益的体现越来越明显,消费者从后台走向前台。家具的生产厂家就必须从被动的售后服务阶段,走向主动吸引消费者的产前设计阶段,融合消费者意见于产品设计中,为消费者定制产品,使产品个性化,家具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更加人性化。

2.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⑴与对当今家具形态的影响

只有植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实现中国家具的原创设计。而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了解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其中家具文化作为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通过祖先们的劳动创造,逐步形成了一段段各具风格特色的独特形式。对历代家具的研究,会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趣等。中国家具的艺术成就,对东西方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世界家具体系中,它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在现存的位数众多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宋代以前的生活方式起居习惯都与后来差别很大,加之木材保存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们今天几乎无法见到宋以前的家具实物。宋以后的千年当中,人们习惯于垂足高坐,并产生大量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具,明清家具是家具的黄金时代,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明及清代前期家具制造业空前繁荣,大致上可归于两个原因,一是城市乡镇的商品经济普遍发达起来,社会时尚的追求也从另一个侧面刺激了家具的供需数量;另一个原因与海运的开放有关,东南亚硬质木材大量涌入,使工匠们有发挥的空间,竟相制造出在坚固程度和美观实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家具。

中国在商代进入青铜文明时期,从现有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当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不凡的审美趣味。在先民的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寄托于上天的佑护。礼器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也有一部分器物可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比如“俎”,就是一种专门用来屠宰牲畜的案子,并把宰杀完的祭品放在上面;再如“禁”,是商周时期放酒器的台子,造型浑厚,纹饰多为恐怖的饕餮纹。

此外,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从出土的一些漆器残片上,可以看到丰富的纹饰,在红地黑花之外,还镶嵌象牙、松石等,其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走向崩溃,整个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也相应地得到改善,与前代相比,家具的制造水平有很大提高。尤其在木材加工方面,出现了象鲁班这样的技术高超的工匠,不仅促进了家具的发展,而且在木构建筑上也发挥了他们的才能。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铁制的锯、斧、钻、凿、铲、刨等等,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相传锯子就是由鲁班发明的,工艺的改良也促进了家具的改进。当时主要的家具品种是几、案等。其中木制品大部分都以漆髹饰,一则为了美观,显示家具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二则是对木材起保护作用。

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坐、跪于地上,所以几、案都比较低。

床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木材埋于地下,受潮受压,容易腐败;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水、火的损害,所以我们很难见到那时的实物。在河南信阳出土的彩绘大床,是极其难得的物证,可以看出楚国的家具制造情况,亦可依此推断它的前身。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使用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屏风的制作和髹饰都已相当精美。

汉代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内生活以床、榻为中心,床的功能不仅供睡眠,用餐、交谈等活动也都在床上进行,大量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都体现了这样的场景。床与榻略有不同,床高于榻,比榻宽些。设置于床上的帐幔也有重要作用,夏日避蚊虫、冬日御风寒,同时起到美化的作用,也是显示身份、财富的标志。

几在汉代是等级制度的象征,皇帝用玉几,公侯用木几或竹几,几置于床前,在生活、起居中起着重要作用。案的作用相当大,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用案作为饮食用桌,也用来放置竹简、伏案写作。

随着对西域各国的频繁交流,打破了各国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胡床就在此时传入我国,这是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以后被发展成可折叠马扎、交椅等,更为重要的是为后来人们的“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础。

从魏晋六朝至宋元时期,前后千年有余。中国社会此期间出现过激烈变动,魏晋南北朝连年战乱,李唐王朝太平盛事,宋代市井生活日益繁荣,元帝国疆域辽阔,史无前例。这些剧烈的变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对雄伟壮丽的东方帝国赞颂有加,东方文明的光芒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以及中国人在生活中所使用的家具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席地而坐”是魏晋以前中国人固有的习惯,从东汉时期开始,随着东西各民族的交流,新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垂足而坐”的形式更方便、更舒适,为中国人所接受,这种坐姿的传入与佛教的传入有直接关系,尤其到魏晋南北朝以后,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形态开始了。

尽管汉末至六朝这一段时间政治混乱、战争频仍,但其间的精神生活却很自由很开放,艺术创造充满热情。在战乱中疲于奔命的人们对佛教所描绘的来世充满幻想,而超脱凡俗的高士放浪形骸,隐居山野,陶渊明、竹林七贤,就出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佛教的日益盛兴,促进了大规模地建设庙宇、石窟,其中的陈设、用具也都受到外来影响,出现了墩、椅、凳等高型家具。

遗憾的是我们无法见到当时家具的实物,参考资料只能借助于同时期的壁画、石刻、文字记载或其他工艺品的仿制品。从唐代的绘画中可以看到椅、凳、双人胡床、墩等家具,但这些家具仅限于上层社会或者僧侣所使用。这与承袭前代席地而坐的习惯有关,或许是当时的人们把床、榻都理解为高的地面。在装饰方面,浮雕配件或绘画图案,都与佛教有很大关系。

真正的繁荣时期是在唐代。从唐代敦煌壁画上除了可以看到鼓墩、莲花座、藤编墩等,还可以见到形制较为简单的板足案、曲足案、翘头案等。文人士大夫们多追求素雅洁净,所以这一时期的立屏、围屏多素面无饰。床榻类无多变化,因袭上代形制,以箱式床、架屏床、平台床、独立榻为主。

晚唐至五代,士大夫和名门望族们以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为时尚,许多重大宴请社交活动都由绘画高手加以记录,这给我们研究、考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极为可靠的形象资料。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画面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五代时期家具的使用状况,其中有直背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等等。完整简洁的形式也向我们预示了明式家具前期形态,为中国历史家具的最完美阶段打下了基础。

3.市场文化环境概述

3.1设计风格的形成⑵

随着家具的发展与消费者对家具要求的不断提高,我认为家具设计将向“舒适化”、“实用化”方向发展,而且中、西方文化将在家具设计中更多地融合到一起。家具设计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与生产工艺条件、综合功能、材料、造型与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用图纸形式表示出来的设想和意图。而家具风格受民族特性、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思潮、风俗习惯、和气候物产等因素的影响。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会随着地狱的相互影响,文化的相互融合而形成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风格。

家具代表了一种文化形态,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是人类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的生动写照。家具的设计结合环境艺术,造型艺术⑶和装饰艺术等,直接反映我们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它以自己特有的形象和符号来影响和沟通人的情趣,对人的情感,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是人类理解过去,表现今日,规划将来的一种表现形态,有着历史的连续性和对未来的限定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形成了不同的东西文化体系,文化存在着差异,差异促进交流,差异促进发展。

设计与文化的融合美在家居文化⑷上,体现在空间、风格、装饰、色彩、造型、光线等各个方面。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热情飞涨,家居文化不再是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花样摆设,它体现了人性的情趣需要,而家具作为家居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表现出主人的文化修养与艺术品位。对于营造整个人居环境的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

把经典的极简主义色彩符号――黑色和中国传统的梨花黄椅拼接在一起,这也许是对中西文化结合的最平常的理解,融合和吸纳是不同文化背景下设计师们的共同选择。中国的传统文化⑸符号(如风水),民间文化(如民俗民居、民间艺术),地域亚文化等都是家具设计的灵感之源。符号强调典型性,中华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风格,尊贵祥和的龙与凤、蝙蝠,辟邪的蜈蚣、蟾蜍等是中国图腾文化的象征符号,这一点在以前的家具设计风格中有足够的体现。例如:厅堂之中的木椅“吉祥”龙凤或居中或对称,在西北部地区蜈蚣、蟾蜍等用做辟邪之用同时又起到装饰美观的效果,以明清时期木床雕花和木窗、屏风雕花、最为常见。和东方文化一样,西方元素如古希腊神话人物雕塑、神面像、罗马的柱式、欧式柱体、壁炉也都成为了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元素的一部分。葡萄纹、番莲纹、狮子纹,都是源于中亚一带传入我国的图形符号,融汇了中外文化,逐渐演变而形成的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标准的造型艺术,在家具设计中这些符号作为装饰广泛运用,同时也起到了鉴定家具设计风格的作用。西方元素、中国符号都是独创和融合的艺术表达形式,以运用中式符号为主的明清家具儒雅、细腻,代表了中国传统古典家具的风格。

当代家具设计风格分为:古典风格、中、西方新古典风格、新自然主义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西方乡村风格、简约风格等等几乎是建筑风格(巴洛克、哥特式、洛可可)和绘画风格的翻版了。而当代中国家具形式上从七八十年代的“组合家具”到现在家具超市的“任意组合”,从材料的实木、塑材、玻璃、金属、布艺、到特种材料、特殊工艺等都无不突显文化与设计的融合和发展进程。中式古典设计风格的家具通常有一种细腻的、天然的优雅灵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无论从设计还是文化上来讲,带有明显中式符号特征,如“豪亭居”等;西方古典设计风格通常装潢华丽、浓汁重彩、家具装饰元素丰富、选材高档,精巧细致之处体现在椅背、桌腿、桌面等地方如偌曼尼诗等。而彰显个体魅力的西方新古典设计风格是以很多欧式风格的典型元素为基本特征。它们既有精简装饰元素保留典型元素的现代时尚简约风格,又有西方传统的“巴洛克”元素,大都以黑、白、等为主色调,显得内敛、沉稳理性,座椅、餐桌和配饰都形式简单,却有力的突显了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又如新自然主义设计风格寻求的是置身于自然、山水、田园的质感生活体验,用藤条、麻绳、水草、树皮等材料为创作元素营造亲近自然原始之美,大有现代生活寻求反璞归真的朴实美感。如“艺滕居”等。西方乡村风格:质朴的乡村风格也有很多的分类和限制,英式的风格大多以棉、麻、纱、纸为软性材料,配以花型和小方格子纹样作为家具设计风格的特征,美式的则善用原木、壁炉等元素,方方正正的餐桌椅有着明显的木质纹理,厚重的造型和原始的图腾元素是这一类家具设计的风格如:欧风;简约风格:以简为美、以少为精的时尚潮流影响着国内设计审美取向,如兴起的曲美家具。设计作为造物的艺术,讲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许多家具能通过移动、调节、组合,成为各种想要的其他功能家具。

3.2我国设计水平不足的原因与设计文化的市场定位

3.2.1我国设计水平不足的原因

演绎着设计与文化融合之美的家具设计风格成就了当代丰富的家具设计理念与设计文化。但有多少是我们的?当我们回顾和理解的同时发现辉煌的明清家具设计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成就和文化精神的博大,对世界家具设计都产生过深厚的影响,仿佛成为了中国家具的代名词。而现代家具设计风格被西方化的文化理解和衡量标准所取代,在有报道的国际家居交流和展示会上,能走出去的代表国内各种设计风格的作品很少。要数最具代表的还是明式家具。

从明式家具散发出来的细腻感与艺术感染力中,可以明显看出,它得益于其独特文化特质的形成,同时也是基于当时的家具使用环境和家具使用者。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正值明朝市井文化的繁荣时期,虽然当时北方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战乱不断,但在远隔硝烟的南方地区,却在大肆兴建民居、园林、宫庭,而家具作为室内主要日用品与陈设品,需求量大增,苏式家具与广式家具的设计制作水平在此时达到了高峰,同时,也就造就了明代家具的辉煌。尤其是苏州私家园林的建造,其建筑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私家园林又是文雅之士琴棋书画的文化社交场所,并且许多私家园林的主人,本身就是舞文弄墨的文人骚客,在建造园林、制作家具中,他们往往亲自出马,按照文人士大夫的审美理念参与园林的家具设计,在这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决定了明式家具的设计风格!

从明式家具中⑹,能感受到一种天然的优雅和简朴的设计理念,在构造上,它采用榫卯结构,根据不同的部位设计不同的榫卯,不用钉和胶。在选材上,喜欢天然的优质木材,由于它质感精致细腻,色泽深沉雅致,给家具注入了文化内涵,如色泽橙黄、明亮,木纹自然优美的黄花梨家具,深受明代文人墨客的青眯和推崇,黄花梨赋予了家具质朴纯正、简洁明快的艺术禀性和优美形式,使家具蕴涵淳厚的文人气息。而紫檀木色调深沉,色性偏冷,由于适宜精雕细琢的装饰工艺,所以较能迎合一些讲派场,崇尚豪华,追求富丽的达官贵人们的宠爱,但它与黄花梨家具的审美趣味相去甚远!从木材的选择上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文化状态,这也成为一种特殊的家具文化现象。在装饰上,古人将自然界的事物与人类的美好意愿相结合,用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寓意将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物、吉祥图案贯穿于家具设计中,中国提倡谦和好礼,廉正端庄的行为准则,在造型上,明式家具造型浑厚冼练,线条流畅,比例适中,稳重大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明式椅歇息,或许不是最佳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休憩的功能,明式椅对于使用者而言,似乎更在乎于一种文化上的慰藉。

“崇洋”的心理使得当代的家具设计风格各类流派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国内被“模仿”。其中经常被模仿的有著名的索内公司14号椅。其设计的主要构架是由弯曲的实木和层压的山毛榉木制成,座面则是由藤条编制。14号座椅是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广泛进行弯曲层压板实验的成果,是流传至今最成功的工业设计作品之一。14号座椅仅用了十个螺钉和两个螺母将六块木材与藤编底座拼接在一起,而这种设计实际上也已经保持了150年没有改变。截止到1930年,共有5000万把椅子被销售到了世界各地,并且今仍在生产,另外还发展了多种变形妇椅。

设计强调原创,设计在西方发展了百年,而在中国,作为一类学科现代设计经历的是只有近二十年的时间。而导致我国设计水平不足的原因,是社会环境缺乏激励机制:对知识产权的忽视和人文环境氛围取向散乱。当然现代设计的专业成熟化进程正在促使“模仿”西方家具设计风格热潮降温,但这种普遍的“模仿策略”预示着一定时期内的中国家具设计风格要经历着蜕变和成长的过程,所以掌握好民族文化的内涵不断积累和进步,用自己的设计思想建立起自己的设计风格才能与世界平等交流。中国现代的家具设计风格在从"模仿"转型到"设计",灿烂文化和杰出的艺术传统启示我们融汇中西方文化不是对外来艺术纯粹的模仿,这将使我们的艺术失去民族个性;而简单的复制挪用民族传统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和符号是对传统实质的曲解,是低层次的创造僵化了创作本身。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艺术的认知、艺术的目标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家具设计风格必然是建立在对其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设计的思维方式从提炼到再生的一种创作过程,作品将被赋予新的形式,就如同它从此有了新的生命。

3.2.2家具设计的市场定位

中国家具业发展至今,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是一个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国家。而家具包涵有太多太多的文化韵味,明清家具正是以其独有的中国文化味道深深吸引着众多的人。我们知道意大利的家具设计很强,而意大利的家具设计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它们有艺术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每一个设计都有很浓郁的本国特色。我们的中华文化有很深的积淀,如何去提炼挖掘是一个应该让我们设计师好好考虑的问题。目前国内有一些厂家在这方面做得已经相当不错,图1是国内知名厂家在近期推出的具有浓郁中国传统特色而又不失其现代特征的产品,这种具有原创性的设计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些厂家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我国家具企业的原创设计能力,才能走出一条属于中国家具业自己的道路。即只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实现中国家具的原创设计。

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消费多元化的时代,家具消费也不例外,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动,市场日益显现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我们的很多家具企业却缺乏对消费者动态需求的把握,只是凭简单的模仿,一味地跟在别人后面生产、设计家具,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揣测消费者。了解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市场调查。它就是应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搜查、整理、分析市场资料,对市场的状况进行反映和描述,以认识市场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把握好家具市场的脉搏,才能找准家具设计的市场定位。

目前对家具设计风格及其家居装饰品的消费市场热情高涨,加之本土设计师们和更伟大的从事设计教育的人士都非常热忱于求新、求异,相信一旦代表民族文化原创的家居设计风格找到新的突破口时,我们就会超越用西方标准西方文化解决中国需要的过渡性阶段,转而进入用中国设计代表中国原创风格的新阶段。

4.结论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过一种闲逸优雅的恬静生活,这或许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对大自然抱着一种天人合一、整体平衡和诣的观念,对所处的自然环境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也抑或是受了数千年传统文化中的浪漫、高洁等情操的熏陶,因而古人在制陶器、建园林、做家具、作书画的同时,其实是追求一种清静和诣的境界、保持诚朴心态的写照。

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主要设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具,同时也是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式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士"气与"风"度、"平"素与"节"度、"高"古与"雅"逸,在近代现代家具艺术史中似乎己消失殆尽,面对本土文化的精髓逐渐消减的惨酷现实,中国设计师似乎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既要保留自己文化的烙印,同时又想将自己融入国际艺术潮流中,而这潮流的方向却是对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内容和形式的借鉴,艺术标准仅以西方人评判为中心,这样使得现代中国家具在遗失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又被所谓的西方现代文化迷惑而找不着北。

自人类使用家具产品伊始,人们的审美情趣就趋向于向两极伸延:求新,可使人获得幻想时的亢奋和新奇的刺激。怀旧,可引起人们对流逝年月的追忆,以品咂温馨的慰藉,所以,家具设计的许多创作原点,都无不盯准这两个方面去延伸,而优秀的家具设计又往往是准确地找到了两者间的契合点,使得家具设计既体现现代风格,又不去失传统!就好象08年北京的奥运火炬设计,它的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并采用传统的漆红色和具有现在特色的银色,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是中国传统特色和现代风格的完美结合。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必将融合西方文化精华发扬光大,中国家具设计文化终将体现东方的神韵与西方的形式美。

参考文献

1.李宗山.中国家具史图说.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6

2.张克非.家具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1

3.于伸,朱毅.家具造型与结构设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

4.金珏.室内设计与装饰.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