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范文

科技创新发展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第1篇: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范文

经过多年的发展,原高新区逐渐面临发展空间有限,资源整合欠缺的瓶颈。2011年初,原乌鲁木齐高新区与新市区实行“区政合一”,成立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这一整合不仅解决了发展空间和发展龙头、社会支撑与经济带动的问题,同时也扩大了国家科技园政策辐射范围,实现两区优势叠加,强强联合,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全疆高新企业的汇集地

根据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政府的统计,高新区(新市区)独立法人企业8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疆的41%,占乌鲁木齐市的66%,股权投资企业334家,占全疆70%以上。这里成为新疆高新技术企业名副其实的汇集之地。

据高新区(新市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煤炭石油化工和现代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已在高新区(新市区)初具规模,其中电子新材料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确定为新疆唯一的重点创新型产业集群。近几年,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的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光伏发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也是新疆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引领和支撑,2012年高新区(新市区)营业总收入达到26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686.5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330元亿,区内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两万元。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地方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位居乌鲁木齐第一,并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在2010年基础上两年翻一番。

同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区(新市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2年全年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34.2亿元,增长25.8%,首次超过工业增加值,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打造领跑西部的创新型园区

随着《乌鲁木齐高新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方案》于今年6月获准通过,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成为继昆明之后,西部省市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通过科技部专家评审组评审论证的第二家高新区。

创新型特色园区是指在园区定位、产业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上特色鲜明的国家高新区,目前全国只有十余家。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在优化自身建设的同时,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最终找到了最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目前正逐步构建以新能源、新材料为特色主导,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支柱,以现代服务业为高端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并注重创新发展模式,重视科技金融,强化以特色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完善硬环境建设。

“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新形势下把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和科学发展先行区域的重要举措。”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表示,乌鲁木齐高新区特色园区的建设,不仅会带动乌鲁木齐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将会对整个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到2015年,高新区(新市区)将打造成以科技型产业、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发展为特征的中国面向中亚发展的新高地。”乌鲁木齐市委常委、高新区(新市区)区委书记邱树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新区(新市区)将以新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契机,着力塑造高新区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以促进新疆丰富优势资源转化利用为主线,强化以科技金融为抓手的创新创业体系,强化面向中亚区域的开放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强化区域总部经济的发展特色水平,不断探索特色发展模式,使高新区在引领新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实现跨越式大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宜居示范区的和谐生活

以高科技为核心,经济发展为先导,民生建设为根本。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还在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打造宜居示范区,让区内人民都能享受到和谐、绿色的生活方式。

第2篇: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创新驱动 三个平等 中小企业 创新发展

十报告提出保障不同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三个平等”为核心内容的不同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理论。而“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以“三个平等”理论为准则,以创新驱动为支撑,是使中小企业率先摆脱生存困境、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存困境

“创新”无疑是目前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最好办法,但是,对于企业,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其创新发展的道路还面临重重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力量布局不尽合理,中小企业整体创新水平落后。我国长期形成的地域分割和行政分割局面,造成了我国科技力量布局不尽合理,普遍存在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科技设备等资源配置上的不均衡现象。目前,我国从事科研的技术人员绝大部分分布在大企业集团、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内,中小企业科技开发人才少之又少,无法承担自主创新任务。同时,由于我国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在政策支持和引导方面仍显不足。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缺乏,在经济实力上与大企业相差甚远,并且科研能力方面表现较弱,所以在进行企业创新时往往采取模仿和引进策略。大多数中小企业不能准确把握科研创新方向,没有稳定的前沿领域研究课题,极易出现重复投资、资源浪费以及创新滞后的现象。再加上创新技术研发基础设施不健全、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等因素,导致企业整体创新水平落后。

资金要素使用不平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创新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在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产品宣传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财力予以不断支撑,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是实施企业发展创新的重要难题。尽管近年来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但在融资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融资瓶颈。信用评级体系的缺失造成信用资源匮乏,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不强。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缺乏层次性,使得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要进行直接融资甚为困难。金融机构并未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高风险、高潜能的特点设计产品。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企业创新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缺少研究开发经费导致企业很难进行基础性研究和一般性应用研究,真正有创新意义的核心发明专利十分欠缺,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创新进展。

上游产业形成寡头垄断,中小企业丧失自主创新活力。政府一直在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从《中小企业促进法》到《中小企业划行标准》、《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使用办法》等,通过法规条例的制定不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在大型国企和央企上游资源性垄断与通胀日渐加剧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无法获得某些行业的准入权、议价权与利润分享的权利,在原材料的定价上只能任人鱼肉,不断压缩利润空间,资金链条更为紧张。种种禁入原则不仅体现在资源性行业,金融等领域也是如此。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在自身规模的限制下只能选择与外资企业联手,以改变单打独斗局面,抗击行政垄断,但这样便导致了过分依赖外资,逐渐沦为外资企业的附属企业,丧失更多自主创新的机会,使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道路变得迷茫与坎坷。

税费负担过重,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激励力度不够。中小企业承担着比国企更多更重的税费负担,造成竞争过程中“民企带着枷锁与国企赛跑”的局面。虽然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适用税率基本相同,但实际上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负压力往往比大企业还大。对处于垄断行业的大企业来讲,其利润相对丰厚,从同样的税费占各自利润的比例来看,处于利润较为微薄的中小企业的税负压力要比明显高于大企业,且由于税制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流转税比重过高,进一步加重了中小企业实际税负。同时,政府对于中小企业创新的激励力度不够,这表现在中小企业风险投融资税收方面、鼓励人力资本投资税收方面、中小企业所得税制对技术创新等方面尚有不足与缺失。

离“同等保护”目标尚有距离,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潜力受阻。“同等保护”是“平等保护”在现实条件下的具体化,实际上是强调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但目前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权益保护方面出现了不同待遇的现象。民营企业收购或兼并过程中受种种因素限制,财产占有权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极易受到侵占,在投资收益权方面也无法得到保障,投资积极性遭受严重打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有待于落实。这些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生存难以得到保障,企业未来的创新发展潜力也必然受到限制。

“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建议

明确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的定位,合理分配科技力量。一是要明确中小企业是创新活动组织者,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整合组织企业内部科研力量和大学、科研院所的力量参与攻关,同时在其不愿投入或无力投入的基础研究、公益研究等领域,政府又必须加以引导、施以援手;二是中小企业应是技术创新的参与者、受益者和使用者,在创新成果和市场的“无缝对接”中要增加“技术经营”这个新环节,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实现中小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有价值;三是合理分配科技人才,国家科技部应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扩大中小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给予合理的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四是鼓励中小企业形成自己的创新研发中心,对中小企业创新技术研发的基础设施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使企业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跟上市场,提高中小企业整体创新水平。

开辟全新融资环境,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我国政府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为国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开辟一个全新的融资环境。首先,要针对中小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同时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制定相应政策。政府应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提供担保基金以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对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抱团增信”担保贷款、微小企业贷款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以支持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其次,加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利用二板市场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再次,放松金融管制、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资本的注入,使具有较高风险且难以从一般渠道获得投资支持的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投资贷款,以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消除垄断和特权,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打破国企垄断、民资难入的格局,破除市场进入障碍,扩大中小企业活动领域,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国有企业应遵循“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型垄断企业应从部分竞争性性行业中撤出,尤其针对上游能源、资源性行业以及金融、卫生、教育等领域开展试点工作,放宽门槛,让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参与到重点项目中,引入竞争机制,放开市场,使得中小民营企业可以扩大活动领域,在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下,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激励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企业创新和竞争能力。

减少税负,实施税收激励政策。财政和税制改革已成为政府与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法律体系,安排资金以贴息方式支持重点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加快实施创新技术改造。应改革增值税,对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促进技术型中小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增强所得税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力度,税收优惠的重点应是对具体研究开发项目的优惠、对中小企业技术转让所得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对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

落实“同等保护”,引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落实“同等保护”,引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政府关注中小企业的权益维护,需要加大制度性支持的力度,在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方面转变观念,建立一套全国性的、不分所有制的权益保护细则,抑制各种形式的侵犯行为,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制市场环境。同时,建立健全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体制,规范政府管理经济行为,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设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帮助中小企业维护合法权益,开展担当企业法律顾问、专项论证、舆论支持、建议行政干预等实践活动,真正成为中小企业的保护人,为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第3篇: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国家中心城市是城镇体系中的最高级别,2010年国家首次批复建设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共五个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和2018年国家中心城市又经历了两次扩容,截止到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原城市群发展中肩负重要的国家使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六个基础功能:综合服务、网络枢纽、科技创新、开放交流、人文凝聚、生态宜居。科技创新功能发展现状和提升潜力是国家中心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综合能力全面改善的重要环节。

一、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郑州市科技创新指数情况

总体上看,在全国范围内,郑州市科技创新指数在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根据《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中“中国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及排名”数据,在省会城市、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郑州市以0.5337的科技创新指数位列17名,高于全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数据均值。如果把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指数单列排序,郑州市位居第8名,排名倒数第二。郑州市与其他的国家中心城市相比,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最新出版的《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2020》中的研究,用4个指标:创新资源、科研平台、要素投入、创新成果,8个子指标: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双一流高校数量、R&D投入强度、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发明专利授权数、国家级科技成果获奖数。考察了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建设指数及成长性指数,结果表明郑州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两个指数排名中,分别依次位列第8名。

(二)郑州市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情况

从科技创新的具体投入和产出效果上看,郑州市的创新主体规模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连年增加,从2017年的856家,增加到2020年2944家,近4年翻了三番。郑州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态势明显,根据表1中的数据,近5年来,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并呈现出波动向上的趋势。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下文简称R&D经费)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郑州市R&D经费投入总额及投入强度均出现较大增长,2019年,郑州市R&D经费投入共236.7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远高于全国同期的12.5%的平均增速。R&D经费投入强度持续增加,2019年达到2.04%,首次超出2%。2019年郑州贡献了35%的全省R&D经费投入。

二、郑州市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郑州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增速较快,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强的拉动效应。但横向来看,郑州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较明显。

(一)科技创新总体竞争力不高

根据表2中的数据,2019年,在全国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郑州市的八项科技创新指标排名总体较靠后。只有一项“万人高校在校生数量”排名第一,此项统计数据包括大专生和二本生数量,郑州市具有数量优势,但高层次人才数量较少,郑州市仅有一所双一流高校,双一流高校数量排名倒数第一。郑州市的研究生数量仅3万多,只有北京的十分之一。郑州市创新资源基础薄弱,科技创新总体竞争力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二)科技创新主体数量少,研发投入强度较低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截止2021年7月,在全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郑州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只有2944家,排在最后。同期,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国家中心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有30027、16891、11555家。郑州与其数量差距较大,科技创新主体数量较少,直接制约创新产出和经济转化能力。2019年,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34%,远低于全国2.23%的平均水平,郑州市R&D经费投入强度也没有达到全国平均值。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郑州市研发投入强度排名第8位,仅比重庆高出0.05个百分点。

(三)政策引导作用仍需加强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中国的粮仓,在保障全国粮食供给方面作用重要,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经济发展初期重心在现代农业方面侧重明显,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跟其他国家中心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为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赋能,激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动能,郑州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意见,但政策作用的发挥,仍需要引导加强。

三、提升郑州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区位优势,提升创新主体(要素)聚集能力

郑州市是中国中部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上承东接西,连南贯北,是全国范围内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电力、邮政等枢纽城市,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米”字型高铁的城市,以郑州市为中心的铁路网经济圈,辐射周边一千公里城市,近8亿人口。郑州市也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2019年中欧班列(郑州)成功实现多线路、多目的地往返均衡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郑州)全年累计开行1000班,主要指标保持全国前列。郑州市的国际陆港“一干三支”铁公海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顺利通过国家交通部、发改委验收,并被列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实现常态化运营以来,极大提高了郑州市的国际物流服务能力。郑州市是重要的“域内”和“域外”双枢纽城市。要持续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布局郑州,以郑州为核心,辐射全国乃至世界。

(二)加强政策支持引导,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资源经济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创新资源的产出倍增的关键主体。要不断完善税收优惠、创业补贴、金融支持等支持政策,在股权投资、上市融资、转型孵化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建设创新引领型企业支持培育库,搭建专门平台,为培育创新型企业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大力发掘新经济、新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机会和潜力,提高政策支持,引进和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企业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三)着力营造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包括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两个方面。文化环境建设方面,深入挖掘中原文化中的创新要素,加强全社会创新认同感,做好宣传引导,弘扬科技创新文化,人人尊重知识、人才和创造,在社会价值观中融入创新因子,营造“尊重创新、乐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在制度环境建设方面,打造有利于保护创新的弹性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创新的同时,提高创新失败的容忍度。对于创新改革要先局部试验,再全面推行。在人才培养、考核考评、财务审核、科研管理等制度设计上,融入有利于激发和保护创新的开放、激励、宽容要素。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汇聚创新要素,厚植创新文化,打造全要素、自组织、快成长的科技创新生态。

(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强科技创新经济效益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校科研院所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探索科研人员对其职务期间创造的科技成果的所有权、长期使用权改革。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对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还要做到“引进来”,组织专门人员,派驻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城市,加强与当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紧密合作,及时高效挖掘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推进科研成果交流对接活动,邀请国内外的科技创新人员团队来郑州考察交流。科技创新转化初期,生产规模较小,规模经济难以实现,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应针对性提供财政、税收、用地等优惠,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科技创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五)引入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提升科技创新知识赋能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的知识源,郑州市高校数量总量虽然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位居前列,但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大而不强,高端人才培养短板明显。郑州市要加快引入中科院系统、国内外高水平高校院所,灵活引入方式,主动协调沟通,提供充分的政策便利和资金土地支持,加快对接,创新资金、土地、编制等支持措施和合作模式,吸引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来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推进“智慧郑州”人才计划,形成科技创新平台引入和人才引进的正向循环互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和核心在于人才,高水平研发机构、一流高校是人才培育的重要平台,可以吸引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同时人才、知识资源、创新资源的聚集,会产生明显的外溢效应,科技创新的知识赋能是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科技创新要素积累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赵健,孙先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2]于瑜.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监测评价———以郑州市为例[J].河南科技,2021,40(3):152-158.

[3]郭丁然.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郑州如何补齐科创力的短板[N].河南商报,2021-07-09(A03).

第4篇: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范文

【论文摘要】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推进开放办馆与服务功能向为社会服务延伸,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服务。

1高校图书馆是区域创新体系架构中的构成要素

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人才结构和技术设备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是区域其他文献信息机构无法相比的。其优势包括:①高校图书馆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藏书体系,而且学科门类齐全,是本区域藏书量的主体。②有一支高素质的开发研究专业队伍,这支队伍既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也有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综合使用,有利于保证地方文献共建工作高水平持续发展。③拥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技术和设备,有最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实现了网络化管理。

高校图书馆的这些天时地利优势,正是构建地方文献共建工作职能机构的必备条件,更是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织要素。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打造地方文献品牌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以高校图书馆为核心,以区域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办等其他信息单位为成员,成立本地区的“地方文献信息中心”,建立统一组织进行协调管理。由“中心”组织协调对区域地方文献资源的集藏与整合,建立区域地方文献资源共享传输平台。基于此平台建立区域的虚拟图书馆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促进高校与企业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2高校图书馆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地方高校与所在区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校的一个窗口,更应该代表和反映一个区域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准。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不仅要与学校发展相适应,与区域社会发展总目标相适应,还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面向社会,为区域创新发展做出贡献,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2.1高校图书馆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家《关于加速发展我国信息服务业的方案》把图书馆事业归为信息服务业,同时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将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文化和教育事业等作为发展的重点。随着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宏观决策及微观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参考依据,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需求有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人们为了准确把握市场行情,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源。因此,为区域的自主创瓶发展服务与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互为需要。

2.2高校图书馆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在面对信息社会高速发展而带来的冲击与危机中,曾经面临生存的困境与自身定位的迷茫。今天,国家倡导科技兴国、创新富国的发展战略,图书馆必须直面现实,跳出传统图书馆的桎梏和樊篱,勇于开拓与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已成为巨大的财富,不仅政府施政需要了解社会信息,企业营销需要市场信息,科技进步需要信息,就是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也离不开信息,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生存必需的要索之一。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知识信息重要集散地。不能对此熟视无睹,有责任去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和创新服务理念,千方百计地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3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信息在帮助企业确定发展取向的决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参考和导向作用,企业各项决策项目的论证、投资、运作、完成等各个阶段,都必须有相应的信息咨询活动和咨询报告。如何快速获得大量汇集、准确处理、高效利用信息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同理,一个区域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也是衡量这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科研及传播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机构,是市场经济信息的最大拥有者,不但有丰富的文献信息和网络信息,而且对信息产品有较强的生产、加工能力,如果能主动地对企业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将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2.4高校图书馆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般来说,地方高校图书馆是本地区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文献积聚中心,拥有比较齐全、完整的书目数据库和电子文献数据库,同时还拥有较强的人才和智力资源,现代技术设备较为完善,服务手段较为先进。以沈阳大学图书馆为例,目前建筑面积22600m2,馆藏文献144.7万多册,2006年以来投入购书经费500余万元,新购纸质图书18万余册,并购买了《清华同方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国道数据库》、(EBSCO数据库》、《世界科技期刊网》等网络资源,并自建了多个数据库,初步形成了本馆多学科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并具备了多层次信息服务的基础。

高校图书馆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是实现图书馆层次跨越的一项重要措施,图书馆要办出特色,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主动参与重点学科的建设,开发与利用科技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科技信息工作永恒的主题,科技信息作为可重复利用的重要资源,在经济、教育、科技发展中具有重大的价值。一方面,图书馆通过信息资源的传播,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旨在提高整个区域内的科技文化水平覆盖率和科技知识含量,树立了图书馆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区域经济拓展,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创新、进步与发展,实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3高校图书馆与区域创新文化环境的形成与优化

高校图书馆应以为教学、科研服务为主,逐步以现代化手段拓宽服务领域,以传递知识信息为主要工作内容,同时还要适应市场经济,面向社会,立足于文献信息服务,建设成以高校为依托的、开放型的多功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校的一个窗口、一个门面,应该代表和反映一个区域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的水准。“一校办一馆,一馆为一校”早已成为历史。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人才,图书馆就应该紧紧跟上,与学校发展相适应,与区域社会发展总目标相适应。办学、办馆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是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上突出地方特色,代表了该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成果,从而带动本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向前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为区域创新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

4高校图书馆与区域创新型人才培养

图书馆是文化场所,也是与学校教育相配套、相呼应的重要教育机构,一直被人们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继续教育的中心”。它为读者不断获取知识提供了条件,成为继续教育、培养多层次人才的最佳场所。高校图书馆也正为素质教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之一。

目前,在科教兴国的政策下,图书馆的教育作用日益增强了,图书馆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其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应该体现社会教育的特点,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和培养读者的社会意识和公众意识。图书馆收藏的知识载体中含有丰富的知识,能满足各种专业、各种职业、各种文化程度读者的需要。而且,图书馆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年龄等限制,对人们履行持久长远的,或终身教育的职能,发挥学校教育不能达到的延续教育作用。高校图书馆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履行教育职能的同时,应积极承担社会上的教育职能。许多高等院校都在开展函授大学、夜大、自学等成人教育,而这些学员很少享受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可借地利之便,为本校和所在地的成人教育学员提供服务。另外还可以结合本校专业特点,举办各类型的培训班,这样,既可充分利用馆藏文献及场地,又在扩展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同时创造一定社会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5高校图书馆与区域科技创新

5.1高校图书馆应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是制约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内陆边远地区信息闭塞,许多企业在不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内外市场形势的情况下,仅凭周围信息盲目选项,匆忙上马,造成重复建设、重复生产、产品过剩、市场滞销,更有甚者,有的在建企业因拟定的生产产品市场滞销而被迫下马,造成巨额资金损失和资源浪费,大大阻碍了这个地区的企业科技创新。高等学校书多资料全,广大教师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系密切,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来临,全国高校纷纷建立起校园信息网,使高校信息更加敏捷,毫无疑问这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多数高校开发利用网络的目的仅限于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输送和共享,为学校教育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而忽略了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同样的服务。因此,各地方高校在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开发的同时,应加强经济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开发,及时向各经济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国内外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成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信息中心和科技中介机构,为本地区的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第5篇: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范文

继往开来重创新

创新发展,既是浙江改革开放28年辉煌历程的生动写照,又是未来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回望征程,浙江能在不足10.2万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上,以其全国倒数第三的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四、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居各省区之首等一系列发展“奇迹”;浙江经济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快船,能在百舸争流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快速前行近30年,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三大跨越。其背后。都是源于创新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浙江辉煌的源头来自创新,浙江精神的核心归于创新。党代会报告对过去五年发展归纳的五个“必须”的经验和体会中,所谓“创造性地贯彻中央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创新发展举措”等,所凸显的也无不是顺势求变、据实创新之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放眼前瞻,我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更需借重于创新。“经济更加发展”离不开创新:在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加剧、社会成本不断高企的现阶段,只有加快创新发展模式,才能最终赢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治更加文明”离不开创新:执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的进一步健全,都需要依法行政、公共服务、公共财政、政绩考核等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文化更加繁荣”离不开创新:创新本来就是浙江人文精神最深厚的底蕴,不但要积极推进激发活力、发展生产力的文化创新,更要培育勇于探索、宽容挫折的创新文化:“社会更加和谐”离不开创新:教育的优先发展、就业的城乡统筹、社保的健全完善、分配的理顺规范。乃至社会的长治久安,都需借助“创新社会管理制度”;“环境更加优美”离不开创新;节能减排的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都需借助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工艺技术的更新改造;“生活更加宽裕”离不开创新:明确了市场主体和盈利目标的创新就是创业,创新就是为了更好的创业,强省也必然会促进富民。

系统集成促创新

“走创新强省之路”、“推进创新发展”中所指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内涵覆盖多个领域,需要系统集成,全面推进。这里的创新。既包含了科学技术方面的“硬”创新,又包括管理、制度、文化方面的“软”创新:既是主体作用于客观的行为。有着明确的目标――强省:又是一种人文精神、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的营造。

从浙江的实际和发展的新要求出发,我省加强创新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文化创新方面,要充分发挥我省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加快培育创新文化,使文化成为创新活动的内源性因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培育创新文化,锻造以创新为基本取向的浙江精神,激发在科学和谐发展背景下新一轮创业创新的精神动力。二是在体制创新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权利,加快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善于运用法治手段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加快构建行政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体制机制。三是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坚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并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坚持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扶持有机结合,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在要素创新方面,要实施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构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的新机制,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转型发展靠创新

创新,是对发展目标、动力、路径和举措整体性的要求。从浙江当前的发展阶段来看,以资源的支撑力、环境的承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为主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压力不断加大,以就业的充分性、分配的公平性和社保的普遍性为主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压力日益加大,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空间不多、难以为继,亟需改弦更辙,另辟蹊径。放眼国内,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区域新一轮发展的重心及全方位竞争的焦点,正逐步进入“转型发展”,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浙江只有率先做好“转型发展”这篇文章。才能有效克服资源环境、人才科技、体制机制等瓶颈制约,才能有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走在前列。

顺应“转型发展”的要求,在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上。就要遵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发展的根本点始终放在“创新发展模式”上。而其根本之道,就是推动新“三化”,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市场化。并籍此来促进新“三转”,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结构转换和体制机制转轨。其中“化”就是“转”,“转”才有“变”,变即“创新”。只有创新发展模式,才能除旧布新、与时俱进,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而且是又好又快的发展。一定意义上,“三化”促“三转”,构成了我省在今后5年中所要把握好的最大“创新”。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过去的工业化进程中,我省积极把握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培育和提升产业集群,“十五”期末,浙江三次产业结构已转换至6.5:53.5:40,全省总体上顺利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但由于以往经济发展方式偏于粗放,再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将面临不能承受之重。首先是资源环境难以支撑。水、电、油、气,以及土地、原材料和活劳动等诸要素的成本全面高企,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也迅速扩大,环境容量捉襟见肘,承载力几近极限。其次是产业结构低级落后。全省工业中技术密

集和资本技术双密集的制造业所占比重不高,又因缺少品牌,导致在海外市场价值链分配中处于低端,且有被长期“锁定”的危险。再次是市场空间日益缩小。因“浙江制造”易于模仿,进入门槛低,难免陷入过度竞争的境地,而当前工业企业增支减利的因素又在增多,未来发展前景堪忧。

因此,创新发展模式,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以工业化的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新型”工业化,即工业化进程中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代会报告在“着力推进经济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列举了10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说的正是新型工业化。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不仅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更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更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发展金融、信息、咨询、物流、会展、电子商务等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以新型城市化推动社会结构转换。在世纪之交的“十五”计划之初。我国提出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开始为滞后的城市化“补课”,全国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时期。经过全国上下的一致努力。“十五”期间城市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毋庸讳言,在某些方面和某些领域,的确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其一是“见物不见人”。“土地的城市化”大大快于“人口的城市化”,忘记了城市化的实质是“化”农民为市民,将城市化简单地等同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其二是“兴城不兴市”。只注重城市建设、平面扩张,而忽略市场要素集聚、市场经济发育,城市功能培育、城市素质提升,城市化不仅未能有效助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反而在城市建设片面贪大求洋和房地产开发一定程度“泡沫化”的过程中,共同落入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粗放式增长“窠臼”。其三是重形不重神。在“转化”农民过程中,仅关注就业、收入、身份的转换等有形的内容,而忽略了城市文明的普及和新市民思想意识、价值追求、行为习惯等一系列的“脱胎换骨”。

因此。创新发展模式,必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并以城市化的创新来推动社会结构的有效转换。“新型城市化”这一命题,是由我省在去年8月率先创造性地提出的。即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这一道路,也符合了总理在今年5月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对城市化提出的新要求――-把城市化与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结合起来,走集约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把城市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走和谐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把城市发展化与新农村建设、优化人口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走统筹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党代会报告在经济建设的10个方面重点工作中,重申了“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并在空间开发格局上、城镇体系建设上、城市功能和设施建设上,强调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

第6篇: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范文

>>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江苏的启示 发达国家关于海洋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经验与借鉴 发达国家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比较 发达国家学生资助体系比较研究 发达国家与中国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比较研究 发达国家如何驱动科技创新 发达国家高校与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政策比较研究 浅论国家创新体系 看看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消费信贷制度比较及借鉴 发达国家土地税制的比较研究 中国与发达国家体育保险比较研究 发达国家农民培训方式的比较与借鉴 发达国家教育督导制度比较及启示 发达国家工业物流的比较优势研究 发达国家标准体系的特色和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的两种诚信体系 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 发达国家“以房养老”体系完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2]史世伟,陈健平编著.美国经济数字地图 2012-2013[M].北京市:科学出版社,2013.

[13]张晓娟. 美日国家创新体系经验借鉴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101-104.

[14]陈劲,张学文.创新型国家建设―理论读本与实践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

[15]涂成林. 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M].北京市: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2.

[16]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课题组. 2014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4:296-301.

[17]涂成林. 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2.

[18]曾汉泉.德国的对法研究与德法科研合作[J].法国研究,2013(4):35-45.

[19] [20] 史世伟,陈健平编著.德国经济数字地图 2012-2013[M].北京市:科学出版社.2013.

[21]科学技术部专题技术组.主要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历程及经验[M].北京.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HUANG Haixia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第7篇: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70-03

Research on Establishment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LI Guofang, CHEN Lidong, CHEN Xiuhong, ZHANG Liang, SHI Lei, ZHENG Lixin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presented, and the carrier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ies of colle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as analyzed. The type of organ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was studied, and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system reform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higher school.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novation team

1 前言

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多层次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全方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业就业能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本科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构建意义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团队合作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对于科学研究领域,实力雄厚的团队相互合作,才能站立在学科前沿,取得研究突破。总理对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寄予厚望,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也处在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将处在创业的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时代的大学生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给有志青年创造创新、创业机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个人梦、中国梦。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创新团队建设中需要培养的优秀品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团队有明确的团队目标,成员间相互包容、尊重,团队产生聚合力,发挥出强大的团队力量,促使成员为团队荣誉而努力工作。这样既提高了团队成员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有利于他们迅速适应日后的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养成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大家互助互补,学术环境宽松,提高创新效率。团队活动中,题目涉及宽泛的专业领域,队员为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被激励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拓宽学生对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激发探索性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素养,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延伸课堂知识,锻炼动手能力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有明确研究方向,有统一课题指引,引导团队将课堂知识深入理解并进行转化。创新活动中一般要求制作出实物或写出论文或报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无形中得以提高。报告或论文的写作中,调研活动促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提高了语言表达与社会沟通能力。因此,创新团队的活动将课堂知识、动手能力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1]。

3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依托载体

高校开展创新活动所依托的载体主要有开展科技作品竞赛活动、设立课外科研班、开展创新训练研究计划、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机构等。

第8篇: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科技创新;ARDL ECM;协整关系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位置,提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推动国家创新发展。而利用外资推动一国技术创新是吸收引进的重要手段。山东省作为我国沿海开放省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同样面临利用外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问题。本文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在推动山东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以进一步推动山东优化外资结构,实现利用外资转型升级。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外资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主要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模仿以及管理技能的扩散等渠道实现的。第一,当地企业通过逆向开发学习外资带来的技术影响创新:第二,外资进入的示范效应,促使当地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技术。第三,竞争效应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竞争越激烈的行业,创新效应越明显;第四,跨国企业与供应商之间通过知识转移、员工培训等垂直溢出提高当地供应商的创新能力。

(二)外资影响创新的实证研究

R ahfm(2011)研究发现出口导向的外资对于马来西亚的创新产生重要影响。Guadalupe(2012)研究西班牙制造业的跨国并购,发现外资并购通过技术和知识的转移提高了被并购企业的创新成功度。但Sinani&M eyef(2004)以伊斯坦布尔为例研究发现外资进入对出口企业的劳动效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国内学者蒋殿春、夏良科(2005)研究发现外资的竞争效应抑制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但示范效应和科技人员的流动等促进国内企业的创新活动。胡静寅(2011)分析1996-200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情况,发现外资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有限。

通过F检验对uEcM模型滞后变量的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以确定变量问是否存在长期关系。以下计量过程采用microfig.1软件实现。

首先对(3)式各差分变量进行充分滞后,并依据AIc和sBc准则选择潜在的滞后期P,x择p=2是最佳滞后阶数。接着采用Pesaran边界检验方法对模型(3)中水平滞后一期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1可知,回归方程给出的F检验值是4.7206和5.2 525,大于Pesaran给出的1%和5 96水平临界区间的上限,这意味着在5%的显著水平上我们可以确定,专利申请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研发经费支出、出口贸易、信贷规模、人均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2.协整系数的估计

根据AIc和sBc标准选择最终模型为ARDL(0,0,1,1,0,0)。对方程(2)进行长期系数和短期动态估计。估计的结果见表2。

三、估计结果分析

从估计结果看,外商直接投资估计系数为0.1068,且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长期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外商直接投资每增长1%会带动企业专利申请量增加0.1%。事实上,我们使用相关性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和专利申请关系数高达0.85,二者高度正向相关:研发经.费支出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估计系数为1.0811,且在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即,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每增加1%,则专利申请量会增加1.08%;出口贸易规模同样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正向效应,估计系数为0.6991,即出口贸易每增加1%,则专利申请量增加0.699%。

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呈反方向关系,即地区经济越发展,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反而阻碍了专利申请量。这一结论与似乎与预期相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专利申请的多少与本地区管理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有很大关系。如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申请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必然会打击专利申请人的积极性,专利申请人为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转向采用更合理的保护方式,从而导致专利申请量下降。山东专利申请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因而被侵权的可能性更大,为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专利申请人可能采用更加隐蔽的方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从而使得专利申请量与地区经济发展呈发方向变动关系。

以信贷规模衡量的金融市场发展与技术创新也呈反向关系,即信贷市场规模发展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P0-Hsuan(2010)使用34个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的跨国数据研究金融市场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时得出类似结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Hellwing&R ajan(1992)分析认为股票市场与信贷市场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信贷市场上由于强势银行机构剥夺企业的信息租金和利润水平,从而减少企业在创新项目上的投资激励。但证券市场在推动创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山东企业投资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来自股票市场的信贷较少。受信贷市场特征的影响,企业贷款规模对创新活动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最后,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看出,误差修正项EcM的估计系数为-0.89,在统计上高度显著的,并且有正确的符号(负号),说明系统对长期趋势的偏离在下年度得到修正。

四、优化外资结构、提升外资质量促进山东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吸引高质量外资来山东投资兴业,促进技术创新

1.优化外资的来源国结构,努力吸引欧美发达国家的高质量FDI

外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和来源地资金的性质、产业性质、技术含量相关。总体上看,来自欧美的外资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溢出效应,倾向于市场导向型投资和长期投资,在促进东道国技术创新方面发挥更加积极地作用。在今后的引资过程中,注意吸引更多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资金,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积极引导高质量外资向山东投资。

2.鼓励外资企业在山东投资设立研发机构、地区总部和区域中心

研发机构、地区总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但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外资在山东设立地区总部、区域性中心、研发中心的数量仅有10家,而邻省江苏共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9家、外资独立法人研发中心230家,外资企业内设研发中心登记数达到669家,上海市共有外商投资性公司26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03家。可见山东在吸引FDI总部建设、研发中心等方面与兄弟省市存在较大差距,山东利用高质量FDI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3.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力度

进一步引导调整外资流向,鼓励外资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充分发挥国家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效应,引进高技术含量、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外资。

4.调整外商投资项目结构,重点引进大项目外资投资

大项目外资一般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明显。因此,山东利用外资工作重点应积极引导大项目外资投资。

(二)创新引资模式推动山东技术创新发展

要顺应当今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新形势,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积极鼓励外资以多种方式、多条途径来山东投资兴业。继续支持外商以股权出资,以先进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鼓励外资以跨国并购、战略联盟等形式来山东投资:鼓励省内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反向收购国外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获得它们的先进技术,扩大技术溢出对自主创新正向效用。

(三)山东本地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相应的措施要加强

外资固然能够提升科技水平,外资企业带来的技术往往以成熟技术和应用技术为主,缺乏真正核心技g。要依靠本地企业自身力量,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己核心技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一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树立创新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二是继续加大R&D投入力度,为技术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一方面企业自觉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另一方面,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扶持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三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相关方的合作,通过合作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增强自主创新实力。

(四)完善资本市场建设

1.完善信贷市场

信贷市场是企业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今后仍将是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之一。加快山东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性、区域性金融机构建设,为企业筹资拓宽更多渠道:建立完善信贷担保制度,为企业融资提供畅通的担保渠道。

2推动省内企业上市融资,筹集资金

证券融资是资本市场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今后需积极推动山东企业在境外上市融资,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企业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筹资,降低融资成本。

第9篇: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范文

1.1立项基本情况

国家粮食局自2002年至今共有72项推荐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获得国拨资金4260万元。这些项目的主要研究和转化方向是:粮食加工、粮食检测、粮食质量安全、粮食机械,生物技术、节能降耗技术、信息化技术在粮油领域的应用等。

1.2项目的过程管理情况

国家粮食局严格按照农业科技成果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公开征集,组织专家对征集项目进行公开评审,将评审靠前的项目推荐至科技部,对于科技部批复同意的项目,组织项目单位与国家粮食局、科技部签订三方协议书。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家粮食局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中期监理,项目实施完毕后组织专家验收工作。项目验收时,严格执行现场验收和会议验收相结合的形式。

1.3专项资金的管理情况

2012年及以前立项的项目,国家采取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的方式,国家粮食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执行过程督促把关,要求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执行各项科技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日常和年度的财务管理。在项目验收前要求由具备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通过检查和监理,不断强化科技经费管理的重要性,督促项目人员认真学习项目财务管理的有关管理办法。2013年度,科技部和财政部对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先将国拨资金拨付到主管部门,再通过主管部门下拨至项目承担单位。国家粮食局严格按照科技项目财务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2014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全部切块至地方管理,服务地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粮食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案例

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的“饲料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项目,国拨经费80万元。该项目利用显微摄影、显微快速掺假识别技术,将近年来国内外饲料原料中掺杂掺假物的主要鉴别特征真实地记录在图片上,开发了《饲料显微镜检查图谱》(400余幅图片),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同时开发出了“饲料快速检测辅助识别系统”。饲料显微镜检查图谱、饲料快速检测辅助识别系统、新型多功能饲料成分分析仪等成果熟化程度高,并已推广应用,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对保证饲料及畜禽水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饲料生产加工企业中推广应用,将极大地促进饲料产品质量的提高。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便携式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仪转化与示范”项目,国拨资金50万元。开发了便携式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仪,建立了一条仪器部件加工、仪器组装及质量检测生产装配线。仪器已在全国16个省(区)推广应用。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及实用性强等特点,带有四级人工智能判定,可提前进行粮食储藏真菌危害的检测。仪器整体设计科学合理,稳定可靠,功能完善,填补了我国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技术研究的产品空白,该项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研制开发的仪器对保障我国储粮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尽快在全国推广应用。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的“废弃油脂分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中试”项目,国拨资金60万元。该项目建成了年产能0.5万t废弃油脂分相酯化生产生物柴油中试生产线,执行期内生产生物柴油产品2080t,产品得率82%,其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该项目中试线建设完成后,分别在重庆环卫集团建立了60t/d生物柴油二期扩建工程和唐山环洁能源有限公司建立了20t/d生物柴油生产线。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废弃油脂处理的技术水平,对提高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废弃油脂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泛。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油脂干式冷凝真空脱臭系统的转化”项目,国拨资金60万元。项目对油脂干式冷凝真空脱臭系统进行了优化和转化,在仪征方顺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一条400t/d示范线,系统冷凝负荷为6.7×105kJ/h,与传统喷射真空系统相比,蒸汽用量节约88%,用水量节约80%,污水排放量减少91%。项目对生产条件进行提升,年生产能力达10套/a。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我国油脂加工企业综合节能和环保技术水平。中储粮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稻谷整精米率测定仪的中试生产”项目,国拨经费50万元。该项目针对我国稻谷品种繁多带来的检测难题,创新采用学习型数据库,即学即用,使仪器能很快形成新品种检测与识别能力;创新开发了稻米单颗粒排序装置,集成创新,利用大米特征参数的差异,进行识别和分离,实现稻谷整精米率的自动、准确测定。该项目开发的技术为粮食籽粒其他外观特性的检测打下了良好基础。稻谷整精米率测定仪示范应用表明,该仪器测定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

3粮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的成效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经过10多年的实施,促进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支持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前景好、成长性好的科技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1转化资金项目支持院所保持科技创新能力

2003年起,有关部门直接管辖的5家科研院所进入大型国有粮食企业,粮食科研体系经过改革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转制后的科研院所更加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工程化转化和创新,经营生存压力骤然升高。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作为已有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推动的重要资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5年立项的“低温升碾米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将通风降温技术应用于碾米机上,通过碾米过程降低温度升高,高效降低碎米率,成为大米加工产业的重要升级技术,在强手如林的大米加工设备市场上,其优势更加显现,而且逐渐成为粮食行业具有特色的外销产品,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典范。同时粮食科研单位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提高了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能力,更使粮食科研院所保持了可持续的创新能力。“醇法浓缩蛋白生产及改性技术转化”、“醇法菜籽浓缩蛋白脱毒技术中试”等一批粮油深加工技术成果的转化,形成了粮油加工科技成果转化增值的技术链条,不仅通过项目的转化解决了菜籽浓缩蛋白脱毒技术,更为拓展粮油加工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支持,各科研单位的特色专业优势在转制过程中不断发展、强化,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不断发展。

3.2转化资金项目为行业科技发展培养人才

粮食行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为粮食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持,培养了青年科研人才,特别是在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粮食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主要由转制院所承担,因此科技成果与产业高度相关,随着各科研单位的发展,青年科研人才和工程人才走到前台。粮食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承担的人数,每个项目大约20人,其中40岁以下的超过85%,部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牵头人或骨干力量为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才。在转化推广过程中,青年科研人才逐步成为转化资金实施的骨干力量,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培养了一批粮食科技人才,每年5~6个转化项目,均有4~5名科研人才晋升职称,通过项目培养人才,更通过培养人才锻炼了粮食科研队伍,实现粮食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

3.3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再创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为粮食行业提供了一个科技成果再创新的平台。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不仅弥合了科技成果产生到市场化“最后1公里”的缺口,更为科技成果更好地为产业服务。“移动式螺旋清仓机”的开发虽然受到仓库建设的影响,设备转化效果并不明显,但通过该项目研究开发,突破了螺旋叶片的生产工艺,能够实现连续长程螺旋叶片的一次性生产,在成果转化中获得新的技术突破,不仅为粮食产后仓储领域,更为农业加工领域设备创新提供了新产品。“谷物脂肪酸值测定仪的中试生产”通过电子设备对滴定过程进行监测,从而准确地确定滴定中间点,虽然该成果在转化期间没有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该设备为进一步提升化学检测设备电子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奠定了粮食化学检测仪器设备的电子化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该设备已经成为电子快速检测系统的核心设备。

3.4提升了粮食科技成果的竞争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设立之初,粮食科技成果面向产业转化实现了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重要推动作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关注粮食行业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粮油质量安全系列标准物质的制备生产线”为粮食行业油脂检测开拓了标准物质生产技术,为粮食行业提供了公益性的技术成果。粮食科研单位不仅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更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推动了产品的市场化,实现了粮食物理检测设备的国产化。“电子式粉质仪”、“电子式拉伸仪”、“多功能滴定仪”、“电子式吹泡仪”等一系列粮食检测设备的转化,为粮食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关键检测设备,不仅在检测设备领域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设备体系,更为粮食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稻谷整精米率测定仪”等电子式粮油检测设备都实现了计算机与粮油加工设备高效融合,实现了检测设备的数字化,促进了粮食检测技术的升级。

4继往开来,推动粮食科技成果创新发展

4.1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创新研究

2014年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胜利召开,推进了粮食产后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十三五”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粮食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粮食科技创新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粮食科技应当围绕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需求,开展安全绿色储粮技术、粮油质量安全技术、污染快速检测技术、粮食营养健康加工技术等研究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目标,合理规划创新发展,高度关注粮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促进粮食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技成果转化聚焦,让粮食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产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与发展。

4.2搭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是粮食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推进的重要渠道,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科研单位与市场的距离将日益贴近,因此,应当继续深化粮食科技体制改革,搭建粮食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平台,继续推动粮食行业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等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以产业创新平台为基础,促进产学研用高效融合,推动粮食科研单位与行业企业有机融合,引导行业科研任务服务企业,探索粮食行业科技特派员机制,构建粮食产业服务体系,推动探索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人才考核机制,发挥粮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服务行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让科研知识为行业发展服务,让科研成果为产业经济升级服务,让科研资源向粮食企业高效聚集。

4.3培养以青年为骨干的科研团队

针对目前粮食行业科研机构尤其是转制院所,普遍存在的人才断层和年轻人才不足、跨领域人才培养不足的现象,支持中青年骨干担任项目牵头人,开展创新人才推动计划,积极调动年轻科研人员的研发积极性,不拘一格启用人才,形成“以老带新”的粮食科技研发氛围,更好地吸引和培养人才。

4.4继续推动粮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