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

第1篇: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互动转型论;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正式启动应自利玛窦入京开始。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话很好地指明了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说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发生在1600年前后的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因为这实际上是两个完全独立发展的伟大文明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各种文化自组织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会有文化输入与输出的现象发生。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可以维系和强化该文化系统,但不会引起它的质变和型变,而不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则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文化互动转型论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途径往往是双向的,在许多情况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流的双方相互影响,在许多场合下很难分出谁是纯粹主动的传播者,谁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这就是文化互动转型理论的要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区分在文化融合阶段是相对的,两种文化的关系及其自身价值要在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方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双向性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双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

二、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必然,但不能用来证明异质文化不可能融合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引发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化互动转型论对文化冲突持具体分析的态度,而不是加以笼统的肯定和否定。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容否认的,但是,文化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能用来证明不同类型文化差异和文化传播手段的不恰当,不能用来证明中西文化的不可融合,否则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拓展都将成为可疑。文化互动转型论承认异质文化融合是可能的,这不仅是世界各大文化体系成型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文化互动转型论不仅要考察文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更要注重文化融合后输出方与接受方各种文化要素的组合、调适、乃至达到和谐,从而比旧文化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三、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文化互动转型论要思考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有效途径,在武力征服被公认为无效的这个时代,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应该视为世界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外来文化在与本有文化深入接触以后必然发生外来文化本土化、本色化一类的变化。本土化是文化互动转型论的逻辑推演和组成部分。本土化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缺点在于有可能曲解了原有文化,甚至将一些它原本不具有的含义强加于它,影响了人们对于原有文化作出客观正确的理解,而它的优点在于丰富了原由文化的内涵,有可能丰富和发展了原有文化。因为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融合本来就包含着一个对原本重新解释的问题,文化交流的传播方和接受方都要为这种解读作出努力。在这里取决定作用的不是外来文化或本有文化自身的性质,而是文化接受方的自主选择。有了适宜的文化环境和接受方的正确选择,文化的转型和更新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方豪先生早已指出:“利玛窦为明朝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为止,中西文化之交流蔚为巨观。西洋近代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期传入;而欧洲人则开始移译中国经籍,研究中国儒学入一般文化之体系与演进,以及政治、生活、文学、教会各方面受中国之影响,亦无不出现于此时。”耶稣会来华传教这场跨文化传播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从文化互动的基本立场出发,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不能完全等值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但确实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中西文化虽然仍有巨大差异,但共性和趋同的一面在不断增强。由此看出,倡导中西文化融合是符合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的。

五、明清之际基督教神哲学的中国化

神学与哲学关系密不可分。在文化系统中,神学与哲学同处于精神与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神学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任何外来思想均有其自身的渊源与性质。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利马窦传入的神学思想,属于中世纪欧洲正统经院哲学思想理论体系。”这一判断是正确的。然而,对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神哲学思想追根溯源以确定其本身性质是一回事,考察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与思想起了什么作用是另一回事。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与哲学思想之间的沟通、了解,不论其媒体的主观意图如何,必然会在超出媒体的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从而引起建设性的传播、解释和运用。正是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明清之际发生的中西神学与哲学的思想交锋,我们发现该阶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互动的性质。当时有机会接触西方神哲学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赞同还是抗击实际上都表明他们基本上弄懂了天主教的灵魂学说,而他们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态度则决定了他们对西方神学思想的取舍。通过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更新与转型,创造出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强调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呈现的种种中西文化并存与融合恰恰表明,这条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

参考文献:

[1]谢和耐等著,耿升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M].成都:巴蜀书社,1993

[2]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J].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1999

[4]许志伟,赵敦华.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第2篇: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cultures.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world lead Chinese people have to meet the challenges, inherit and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关键词:改革开放 文化 冲击 创新 适应 策略

Key word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Culture Shock Innovation Adaptation strategies

作者简介:罗静(1986―),女,四川泸州人,江南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中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中国的现代化程度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就更为扩展,如何努力地去促进和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在当代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发展过程中,西方各国人民也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到我国工作或生活,双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处必然存在碰撞和融合,而面对文化冲击,我们如何结合实际,采取什么对策成为当代我们不能回避的话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思想文化冲击的表现

1、经济与文化的交流融为一体

经济的发展是文化交流的基础,有时候甚至决定了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文化的发展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能动作用,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此情况下,中外文化的交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文化的冲击也呈现多方面的特点,不能单就文化而言。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越来越紧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融合、摩擦。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跨国公司最充分地体现着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跨国公司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全球经济战略为其发展提供了机会。但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战略目标和实施行为的矛盾,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和文化摩擦,使得我国的经济文化市场面临文化困扰。因为文化造成的摩擦难以通过经济策略来克服,文化造成的偏差只能通过调整文化来纠正。

2、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力强盛的中国文化直到19世纪早期都表现出很强的扩张性,但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开始影响中国正统文化,西方列强以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向中国输出地不仅仅是工业品,还有无处不在的西方文化。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平民为主体的商业社会文化和市民社会文化,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发展取向是重群体、重道德、重实用,西方文化发展取向则侧重于个体、重科学、重思辨。这两类不同的性质的文化决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不同发展取向的整体差异。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发展中,西方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新的挑战。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好莱坞电影作为文化消费的首要选择,中国年轻一代对西方快餐肯德基、麦当劳视为家常,美国文化已经深深渗入中国这片土地。

3、思维习惯与价值取向存在文化差异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经常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的行为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存在误差,那就容易产生文化冲击,产生误解。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欧洲人注重权力和地位,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和成就,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会产生变化,因此我们要采用辩证的眼光,西方文化也在时刻变化,与我国文化的融合与冲击在新时代还会有新的表现。价值观是一种比较持久的信念,根据它可以确定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乃至一个社会的生存形态。在东方文化中,中国人崇尚谦虚谨慎,追求随遇而安,同时倾向于照顾大众情绪,抹掉个人锋芒,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平等、自由、个人,他们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的英雄主义,不依靠他人而存在。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双方的文化交流必然产生冲击。

二、面对中外思想文化冲击采取的适应策略

1、以积极的心态学习

为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中获得成功,努力学习西方文化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显而易见的一种策略了。我们在适应外国文化的融入时要抱有积极的心态,学习它、了解它、征服它,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可以在文化冲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当今我国的教育事业中,英语教育受到的重视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开始重视语言的学习。另外,还可以通过旅游观光、阅读英文书籍、上网、收看外国节目等方式来了解西方世界,并从这些外在信息中来了解西方社会的价值取向。其实在当代,这种方式的文化交流已经越来越多,比如很多的好莱坞电影制作在中国上映,受到很大部分中国观众的欢迎。在中国年轻一代身上,还有网络交流日趋频繁,近几年,美国的连续剧在中国年轻人中间非常流行,这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中积极学习的表现。

2、充满自信,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文化重新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文化开始重新影响世界。在当前中国的高速发展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而应努力奋斗,振兴中华文化。跨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向西方社会传输文化的力度正在加强,而且取得了优秀成果。比如2008年奥运会的胜利举办,不仅证明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西方国家,针对热爱汉族文化的外国人开设的“孔子学院”更是如雨后春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盛大召开,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的中国。当然,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非是去主宰别人,而是要对世界的文化创造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传统文化的创新问题

世界文明的发展史无数次地证明了,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文化的精神面貌,在今后的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能否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通过文化交流促进自身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民族素质的高低。当代中国要面对世界文化的不断冲击,对于科学精神与民主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既十分迫切又任重道远。如果人民未能积极自觉参与学习科学和民主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当我们在与西方科学和民主精神泛滥的世界交流时就会出现意识形态的差异,带来很大的文化冲击影响。当人民主体在探索新文化发展道路中,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就是创新问题,在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冲击中,要运用现代的观念来创新文化精神,解决新时期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这样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中国的现代文化发展才能得以持续进行。

面对新时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给我国这30年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契机,但是在此过程中,外来文化对我国本土文化的冲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文化大国,其具有的包容性、凝聚性让现代中国社会变成一个大熔炉。在这个不同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面对中外思想文化的冲击应该怎样面对,采取什么策略,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一直孜孜不倦、认真探索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中国社会对于文化的融合与碰撞的认识会越来越成熟,中国文化将会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在世界文化之林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张忠利.中西文化纵横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王祥云.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 贺毅.中西文化比较.[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

第3篇: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传播

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02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

1.媒体作用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8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使用者。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网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考虑。十六届五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关键。这一提法表明了在“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前涉及政府职能经常从经济角度考虑,许多地方政府把GDP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中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政府具有制定文化战略的职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总的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因为外国文化产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我国加人WTO承诺文化市场的开放,首先面临占有国际优势地位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当外国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时,他们一定会谋求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国际文化资本进人中国参与整个中国的文化企业的生产,采取某种本地化的生产方式,就地整合资源,就地生产、产品就地出售,这是一种跨国文化企业的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文化资本市场势头一直比较猛烈。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外国文化产品的普及,它负载的是外国文化价值的内容,它一定会对我国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三方面构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总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本国文化发展战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对此,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术界认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段时间,被人称之为“军事立国”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被称之为“经济立国”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阶段。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的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日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国家形象的问题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这么一些内容:首先,要确立一个国家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国度,而不仅仅是能够制造物质产品的国家。其次,要尽可能地满足公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再次,要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也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制定文化战略也是政府应对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挑战。

3.对外贸易自身作用

对外贸易自身作用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来促进本国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期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通过整合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文化产品,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加我们产业附加值,无论是高技术附加值,还是高文化的附加值,目前正在成为一个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新的战略重点,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发展态势。即把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的中心这两件事也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谓“中国制造”,而且我们要变成“中国创造”,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

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超”,处于绝对输人国地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缺乏品牌文化产品

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也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漫产业与美国和日韩相比我们才刚刚起步。我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产品。而美国的品牌文化产品就遍布世界各地,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各种美国大片等。

2.观念滞后,缺乏创意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这种思维方式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不少的差距。文化产品能否赢得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所内含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因素;在于文化产品是否具有思想感染力、情感的亲和力、精神的震撼力以及生活方式的凝聚力。只有赋予文化产品这几种力量,才会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你的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在制定贸易策略时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易于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美国人在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里将玉米羹、汤和可乐同售;海尔在美国的成功定位等都是中美文化融合的良好开端。

3。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国家应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四、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现状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文化的“人超”地位,客观上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文化受众,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中国文化要繁荣振兴,要加大对外交流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国家应制定和推行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发

展,是国家在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进行合理的干预,适当运用关税、补贴,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会刺激和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乃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都采取过这样的政策。

第二,国家应加强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招募聚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负责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与管理。

第三,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针对性;善于借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例如歌剧、舞蹈、交响乐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加强高等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创意的、高精尖的文化艺术产品,要靠优秀的、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去树立、去创造、去表现、去经营。国家应按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设置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其投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使这样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所需杰出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不竭的助推器。

第4篇: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

1、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在1990年加拿大召开的全球环境与产业大会上第一次明确将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旅游资源的管理应当既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求,又维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此后,很多学者对该定义给出了进一步的诠释和见解。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理解,本文认为,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西方发展理论里广义的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并向信息社会变迁的过程。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而不是抑制发展。这一发展观首先强调经济发展是一切社会实践的物质基础。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保护文化传统而取消经济增长,主张经济发展不仅包含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且包含经济质量的提高。肯定了少数民族地区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脱贫致富的策略。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持久性发展。也就是说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民族文化旅游是以特定地域定民族的文化、习俗、社会生活景观为吸引物的一种旅游形式。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来源于其特有的“人地系统”。只有在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这个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才可能成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谋求发展,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文化、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承受力,又要保持民族地区环境系统和文化的完整性。第三,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发展。这里的公平发展有两个维度,即时间和空间。时间上主要指发展机遇上的代际公平,也就是在不损害文化、自然生态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旅游需要能力。空间上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各种文化地位是平等的,都有社会经济、文化保护发展的机会。

2、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2.1文化自觉:民族文化保护理论的提出

文化自觉是先生1997年在北京大学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2]。文化自觉既包括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清楚自身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了解自身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了解自身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包括各文化主体对世界文化及其多样性的认识和了解,能主动地与他文化融合,根据时展的需要,重新建构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传承。对于民族文化保护来说,首先,只有文化主体在了解自己文化起源及历程的基础上,认识当下生活其间的文化特质与美感,才能对自己所处文化产生认同、欣赏自己所处文化。其次,为了更好地认知自己的文化,必须理解所接触到的其他文化或文化类型,辨清自身文化在他文化中的优势和不足,与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群体在接触、交往时,能够容忍、理解他文化;其三,无论是辨清自身文化还是他文化,其目的都不是为了“复旧”或者“他化”,而是要满足现实的文化建设需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现代诠释,使其不断更新与发展。

2.2民族文化旅游:文化自觉的动力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凸显、增强旅游接待地居民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尊感[3]。旅游的介入使旅游目的地道路与基础建设得到发展,提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同时民族旅游开发带动了当地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当地居民意识到其文化的独特性和经济价值,可以利用丰厚民族文化实现其良好社会经济效应。这个过程加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及认同感,产生文化自觉。并将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使得游客更容易理解旅游区的文化。随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对自身文化认同感的增加,对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的深化,以及对自身文化发展特色和趋向的预测,当地居民能够根据外界信息与自身资源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增强其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积极投身于文化重构和文化价值再造的活动中。

3、结语

第5篇: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

文化就像一条河,源头是汩汩清泉,一路上汇聚雪水、雨水和小溪,悄然壮大,泛着浪花奔向前方,永不停止。它孕育了两岸的生命,带来了无限的幸福和希望。若要说出河的两岸哪边更为美丽,实在是难以让人决断。时而是这边草原的郁郁,时而是那边峭壁的威严,时而流连于这边的秋色斑斓,时而沉醉于那边的白雪皑皑,若论欣赏风景,你又如何说得出哪边更美?

季羡林老先生近年长期考虑义理之学,写出了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核心是主张文化起源的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分析的思维方式之弊端。其影响最大的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观点。

阅读本书,有如泛舟河上,顺水行舟,把两岸的美景一一赏玩。本书收编了季羡林老先生关于东西方文化发展趋势的论述,从东方文化的起源、演变、核心思想等多个方面阐述了东方文化的发展以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点和历程,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翔实的论证了东方文化将要复兴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观点。书中阐释角度全面,主要包括对东方文化深入浅出的介绍、对东方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精髓的分析、从书院制度到对于现代教育体制的借鉴意义以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分析和展望,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以及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丰富而绚丽。

季羡林老先生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尤其在语言学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这在本书有着很好的体现。书中文章均是古朴大方之作,用词精确到位,文字清新自然。虽为语言大师,用字却非常朴实,大有返璞归真之感。书中对于许多文学概念和文字的含义,均有深入的讲解,每每引经据典,跨越了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老先生的睿智、博学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那种东方文化的神韵由书中喷薄而出,蔓延开来,笔者不知不觉便在这文化河中徜徉了。对于语言,老先生不仅仅限于中文,对于英文也相当精通,书中多次提及和讲解一些英文词汇的形成、衍变和特点,不由得让人佩服。

第6篇: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电影 翻译 文化间性 伦理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05-0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也日益突显,西方文化尤其是影视文化以汹涌的浪涛冲击着中国文化。各民族文化通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突破地域限制和形式差异而走到一起。文化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集中体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过我们需要警惕文化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一是以其取代文化多元化,就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这必然会造成民族文化的沦丧。文化的多元化是建立在文化的民族化基础上的,离开民族化,也就无所谓文化的多元化了。二是过分强调文化的民族化,也就是坚持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主张要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彻底否认文化全球化,一味地排斥外来文化。这很容易造成文化民族主义情绪,必将造成文化交流的倒退。

文化全球化并不是要削弱民族文化,也不是让某种文化一枝独秀,而是在文化多元化基础上的各民族文化之间互相交流和互补。文化全球化的主旨是使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就是说要各种文化共存,这就是文化间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枢纽,其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必然要落到文化间性的视野内,因为文化间性的共时观要求翻译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对话。

一、文化间性的概念

文化间性这一术语在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中是非常常见的关键词。文化间性指的是国际各民族不同文化间的可交流性。文化间性的概念来自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其交往行为理论中的主体间性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

文化间性以文化间的对话为前提,它承认不同,在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强调维持差异,和而不同。其中,差异最为重要。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异质文化之间才可能相互补充,并在相互的参照中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

文化间性本身就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对话,而文本间性包括了文化的互相指涉,因此文化间性与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是紧密相关的。文化间性可以看成是文本间性和主体间性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种复合间性,它同时具备了它们二者的特质。

所以文化间性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异质文化碰撞时互相作用、交互借鉴的内在关联,它以承认差异、互相尊重为前提。文化间性的重心在于异质性和对话性,对话的目的在于沟通。

二、电影翻译中的文化间性

影翻译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找到一个位于不同文化间的一个支点,以使不同文化得以平等互动,并通过沟通产生共同的文化表现形式。这要求人们要有包容异质文化的心理,唯有如此,对话才能实现,异质文化才能融会贯通,并通过文化共性来推进文化互动,从而达到各种文化的和谐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在被认同和接纳的同时,也均希望独立和区别,这样双方才能有文化交流的可能和发展的空间。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作为文化间性主义者的译者,在翻译电影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双方的共同发展,并以此切实加强文化间的互动,从而确保文化交流的顺畅、有效。

异质是文化间性的前提。两种文化在电影翻译中是有差异的,要将异质文化包含在一个译本当中,就必须以的翻译理念来生成既能使观众接受又体现源语文化的译本。

电影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途径,是发扬民族文化和融会异质文化的手段,因此电影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这就要求译者必须通晓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异质文化。这二者在译文中的契合度取决于译者的文化自觉,要求译者在欣赏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尊重其他文化,最终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而不同。电影翻译体现的是文化内涵,它实质上是一个文化对话的过程。

三、翻译的伦理

翻译理论学家切斯特曼(Chesterman, 2001: 139-154)归纳总结了五种翻译伦理,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和职业伦理。

其中“再现伦理”指的是准确再现原文或者原作者的意图;“服务伦理”指完成客户的任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交际伦理”指的是跨文化交流,要做到译出语及译入语的跨文化理解;“规范伦理”指的是要符合规范,符合译入语的文化期待;“职业伦理”强调的是译者的职业操守。

这五种伦理并非协调一致,而是一直处于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状态下。译者要做到各方面高度协调一致显然是很困难的,因为这里涉及作者、译者、客户、读者等不同的主体,各主体在交往和对话中一直要受到这些伦理关系的束缚和制约。因此,一个成功的译者要做的,就是要保证互为异己的各主体达成最大限度上的跨文化合作。

四、电影翻译中的文化间性伦理

文化间性对指导译者进行电影翻译实践、构建电影翻译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译者只有充分理顺由文化间性形成的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才能真正做到和翻译中的各个主体平等对话、最大限度地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使译者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电影翻译的本质

翻译中的“交际伦理”指的是跨文化交流,要做到译出语及译入语的跨文化理解。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译者在把异质文化映射到本民族文化的氛围里,一般都是本着不损失源语文化的原则。但电影翻译是两种文化主体的对话,是一种双向行为,每个文化主体都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因此译者必须考虑文化差异,正视文化冲突。只有解决了这种冲突,我们才有可能生成既体现源语的文化特质,又能融入目的语文化的和谐译本,从而满足电影翻译的交际伦理诉求。

为了突破文化藩篱、促进文化交流,文化间性翻译观要求译者用文化自觉的态度从事电影翻译实践,同时也更加强调异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文化反思:既要用开放的态度去包容异质文化的各种元素,又要积极突显源语文化。只有承认差异的存在,单一和多元、个人与他者才能在辩证的关系中融合。

因此,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翻译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并能够以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进行电影翻译实践,从而使译文实现继承本民族文化和吸纳异质文化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二)可以使译者从文化角度把握电影翻译策略

翻译中的“再现伦理”指的是准确再现原文或者原作者的意图;“规范伦理”指的是要符合规范,符合译入语的文化期待。也就是说,译者一方面要力争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一方面又要满足观众欣赏电影的文化期待,译者唯有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才能实现最佳翻译。

电影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是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中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归化是目标文化为主导的译法,是为了照顾电影的目的消费者,而异化则是以源文化为主导的译法,是为了忠实于原剧本的作者。译者可以以目的语文化为参照而采用归化策略, 也可为彰显文化差异而采用异化策略。

在电影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译界至今仍存在非常大的分歧。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再现伦理还是完全遵守规范伦理,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大部分的译者还是认为归化与异化都是不可或缺的。鉴于文化之间的诸多差异,电影翻译从根本上来说,应该适当传达源语文化中的各种要素,以促进双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因此,在电影翻译当中,异化策略应该是主导,归化策略应该是基础,这才能满足文化全球化的需求。与以往相对封闭的交流形式不同,如今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高速通道使得文化传播快捷而方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译者就更需要在译前研究分析作为文化消费者的观众对他者文化的消费能力和审美预期,以异化为主导,满足译作消费者对他者文化的客观需求。否则,电影翻译将失去它的市场。

(三)可以使译者从文化角度领会电影翻译的宗旨

“服务伦理”指完成客户的任务,满足客户的需求;“职业伦理”强调的是译者的职业操守。文化间性翻译观要求译者运用科学的电影翻译方法去影响一种因袭了千百年的文化思维模式,给目的语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它以文化共性为平台,力求满足双方的需要,使观众可以接触异质文化,并逐渐理解异质文化,最后可以融会异质文化范式。在这样的文化间性翻译观指导下,译者就可以把译出语中的异质性的相关元素呈现给观众,由此实现电影翻译的基本宗旨,使更多的观众得以感受全新的语言和文化境界,从而完美地完成客户所委托的翻译任务,身体力行自己的职业操守。

看一下西方的翻译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西方强势文化在翻译弱势文化的文本时,主要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归化策略用自然的语言来顺应译入语的文化范式,所以可以做到不露痕迹的翻译。韦努蒂(Venuti,1995)把归化翻译视为是主导的英美文化在翻译上的体现。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命题”。归化翻译以抹杀译出语的异质性为代价,将其看成是阻碍文化交流的元素,而且反映出了一种本族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这是有违职业伦理的。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就是一种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抗衡的努力,是在后殖民语境下两个交际主体对话语权力的争夺。这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出现不计其数的英译汉影视作品,而西方却只有少得可怜的汉译英影视作品这一现象。

在文化间性的翻译观下,译者可以从文化角度领会翻译的宗旨,在电影翻译实践中能够以文化自觉的态度有效地抵制文化霸权的侵袭,并积极发扬本民族文化,从而使二者真正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真正践行职业准则。

五、结语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各民族的文化杂合是大势所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要想让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用开放的精神去融合他者文化。翻译是开启跨文化交流的一把钥匙,在跨文化翻译中,我们必须以文化间性为基础,以翻译伦理为规范,做到在世界文化的共性的基础上保护民族文化的特质,共同接受全球化浪潮的洗礼。

参考文献:

第7篇: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

一、跨文化交际的本质

(一)跨文化交际与语言

语言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东西,其中蕴含的秘密是现代人一直探索的重点。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语言可以一种有效的共同讯息,帮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换自己的意见及看法,其重要价值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对其开展了重点研究。经过大量的分析发现,人类在进行语言的学习中,仅仅接触一些语法、词汇、语音等,无法满足在社会生活中的需求。了解必要的社会形式及文化,明确底层结构和人类生存的共性,明确各民族的文化结构差异,才能有效发挥语言的应用价值。

(二)跨文化交际的双向交流

由于世界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英语的使用已从研究领域拓展到了知识教学及语言技能应用教学。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载体,其应用能力多涉及知识、文化知识等多个方面。所以,做好跨文化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对英语使用有效交流能力的一个概述。受传统文化影响,轻视文化内涵,重视语言形式的片面教学法已不适应当前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及文化信息因素,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特性,培养学生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工作开展中,需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通过介绍英美影视剧、记录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加之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浏览查询欧美报刊的方式,接触纯真的英语,从相关资源中学习西方文化、习俗及其交流方式,从而了解他们的普世价值观、人生观,为自己构建西方思维,从而强化自身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

二、跨文化交际主体文化身份

(一)语言与文化身份

一个人拥有了语言就拥有了这种语言所承载和表现的世界。语言是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因此,语言是一种世界观,人通过语言而形成对世界的态度,看法或观点。人永远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人活在语言中,人以身份出场,语言是寻找文化身份最本质的要素。文化和身份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密不可分。文化身份是由社会官僚机构认同或成员自我认同所形成的该文化群体的成员身份。通过对本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某种文化成员在文化传播中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认同感十分强烈,他们将本民族的语言、所行、所思和所感等通过自身的文化尽善尽美地表达而出,提高自身对个人生存的依赖程度。文化认同是通过语言实现的。“文化身份”的产生源于文化,由于语言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因此语言是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与该群体的文化身份有一种天然的联系。通过日常的交际语言交流以及肢体语言交流,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表明自身的身份;不同的文化群体成员通过应用本民族语言交流,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程度及民族归属感等。

(二)英语的本土化和中国英语背后的文化身份

跨文化交际的出现,带动了英语教育体制的发展,激发了众多非英语使用国家对英语学习的浪潮,促进了英语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发展。英语逐渐成为国际交流中的重要语言,其应用价值正不断扩大。通过对社会语言的分析,不同种族之间语言的不断接触将导致语言的本身发生变化,面对文化多元化的世界,现阶段的英语文化就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多元化的身份也逐渐被显现出来。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正在改变英语本土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些基于本土英语使用国家而进行改变的英语语言,是融合了世界不同地域语言文化的精华而逐渐产生的,这些新式英语往往受到不同国家、种族、文化的影响,对英语的语言、发音等进行了改变,这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独立发展中对自我语言文化的保护及渗透。这种新式英语的出现强调自我民族价值观,要求在使用英语中突出本国的发展文化。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习英语的人员也相对较多。作为世界英语变体大家族中的医院,将汉语的文化特征渗透到英语中就成为表现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方式。在英语使用中,我们依旧强调自身汉语作为母语的重要性,通过规范英语,利用其对中国发展的变化进行描述,进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传达中国的文化特征。

三、母语在跨文化英语教育中的作用

(一)语言迁移

为了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在进行跨文化英语教育中,应打破以传统英语文化为核心的观念,改革教育方式。通过基于本族母语文化及国际交流层次方面开展教学,强化语言迁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对双语教学模式进行广泛研究。语言迁移研究始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受到母语文化知识结构、语言运用形式的影响,学习者喜欢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时候将已经学会的母语相关习惯带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在母语带进的过程中就出现早期对比分析假说、中期心灵主义迁移最小论、近期认知学迁移制约伦等几个节段。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外语学习中竭力避免母语的迁移作用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效的。因为母语作为原有的经验,是新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上的准备,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Stern(1992)把母语知识的迁移和干扰看作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Ellis(1994)把迁移看作是二语学习者为了弥补二语知识匮乏而采取的一种学习策略。由此,人们对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作用的认识逐渐走向理性和客观。

(二)英语习得中母语的正迁移

学习不同种族的语言有利于文化交流,不论是何种语言的学习,二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相似及关联。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基于本族文化的英语语法体系的建立。其中“普遍语法”原则与“参数理论”的出现将双语学习带入了一个新的。语言的使用存在共性,任何一个民族在本族母语的学习中都会涉及“普遍语法”的使用,所以在英语学习中,通过自身获得语言共性经验,将其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可以有效强化自己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及理解能力。所以,强调语言共性的使用,将有效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第8篇: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

第一,知识目标。识记:(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3)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4)文化发展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理解:(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分析:(1)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2)明确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第二,能力目标。(1)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深刻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2)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行文化创新的热情,坚持正确方法,反对错误倾向,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法与学法】

自主探究式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新课教学】

环节一:知识衔接,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师分析本节课在高考中的命题趋势,展示高考命题趋势:

命题立意:知识立意的题目逐步减少,能力立意题目逐步增加;教学目标:考查记忆能力的题目将减少,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题目将增加;命题形式:选择题相对较多,非选择题一般运用图表、漫画、数字、案例等材料说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高考分值:4分,若非选择题则在10分~12分左右。

环节二:创设情境,新课教学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板书)

情境一:赵本山的小品曾经是中央电视台每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压轴节目之一,他以自己特有的赵氏幽默带给人们许多欢乐,人们不自觉地把它当做春晚的一部分,当做一道精美的“年夜菜”,让人们发笑的同时思考社会。可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人们没有看到赵本山的身影,引发了人们对赵本山及作品的思考。

设问:赵本山的作品为什么能够赢得全国人民的欢迎?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随机点拨。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总结: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欢迎,一方面是因为赵本山本人表演的幽默;另一方面是因为赵本山的小品富有创意,而且这种创意常常来源于平民生活,反映了真实的生活,让人乐在现实生活之中,可见,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

联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中所讲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一知识点,总结概括和升华。

教师归纳升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板书)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板书)

第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板书)

情境二:(视频)

中央电视台新闻: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设计简介。

设问:(1)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艺术设计获得成功的原因。(2)世博会中国馆艺术设计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师生带着问题欣赏视频资料;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点拨。

学生回答:同学一、同学二。

学生总结:文化创新中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教师讲解: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社会生活各领域变化,所以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教师归纳:面对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既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又是“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过程。(简要板书)

第二,正确面对外来文化(板书)

情境三:(视频)

东方卫视《可凡倾听》栏目采访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者之一何占豪,探寻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过程。

设问:(1)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功的原因。(2)《梁祝》的成功给文化创新的启示是什么。

师生带着问题欣赏视频资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点拨。

学生回答:同学一、同学二。

学生总结: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教师讲解: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发展。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文化创新。

教师总结:在文化创新中,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简要板书)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板书)

从本节课第二个大问题“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中衍生出第三个大问题“怎样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师互动提问,按照预设思路,达到得出知识的目标。

教师讲解:文化创新,意味着要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这些都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前行。

教师归纳:文化创新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四种错误倾向。(板书)

第9篇: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

【论文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文化

一、文化全球化之"文化"与"全球化"界定

文章采广义文化说,即"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以人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为其内容的系统。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产生了物质文化;作用于社会,产生了制度文化;作用于人本身,产生了精神文化。"[1] 因此,文化包括三个层面:显露在外的是物质文化层,它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文化中最易于变化的层面;中间层是制度文化层,作为人类行为和活动的习惯、规则,它既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又是物质文化的工具,同时也制约或主导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变迁;精神文化层面居于文化结构的里层,它是一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精神成果的总和。精神文化层是人的实践活动长期积淀的结晶,是文化中最保守的因素。这三个层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构成文化的有机统一整体。

"全球化"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内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二律背反"[2]。一方面,全球化包含着同质化。各国各民族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某种趋同化,国际组织的增加及其作用的增强,国际性标准、规范的制订、接纳与遵守,都从不同侧面反映着这一趋势。另一方面,"它在推进同质化的同时也导致异质化",它是"同质化与异质化的并存与辩证统一"[3]。本土民族主义的复活以及本土认同的增强,民族独立与民族自治运动的此起彼伏以及遵守、解释、实施国际准则中的本土化倾向,无一不体现着全球化过程当中的特殊性。

二、"文化全球化"的内涵

作为全球化的一个方面,文化全球化本身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一方面,文化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在统一的"全球场"内的交流与互补,使各民族文化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走向世界,推动人类文化普遍性的增强。文化全球化呈现趋同化的倾向。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又是以承认各民族文化差异为前提和基础的,离开了民族文化的个性,人类文化的共性也就无从谈起。同时,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多元文化又使自身民族性的某些因素由于吸收外来因素而得以丰富与强化,文化全球化又表现出游离化的趋势。

因此,文化全球化是这样一个过程:不同民族文化在统一的"全球场"内、在"融合"与"互异"的同时作用下,不断交流、互补,实现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封闭状态被打破,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与人类文化的普遍性并存共进。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走向呈现出由强弱文化态势向共同发展演变这样一种轨迹。目前来看,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差别。发达国家由于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高,其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也就较强,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将其文化称之为强势文化。相反,发展中国家由于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对较弱,因此其文化相对而言就被称之为弱势文化。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落差,这种文化落差使得强势文化会有意无意地向弱势文化的国家、民族进行文化输入和文化渗透。而弱势文化的反向输入与传播作用则是非常微弱的。因此,在实际的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多元文化并未真正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强势文化的扩张下,弱势文化处于边缘地带,甚至有失去自主性的危险。但是这种不平等不可能通过弱势文化的自我封闭和隔绝而得以消除。作为弱势文化,要争得平等地位,就必须抱着开放的心态,融入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不断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

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文化全球化还逐渐呈现出趋同性增强、融合性增强以及多元性增强的特征。多元文化在它们的外在层面,即物质文化层面上更多地呈现为趋同化的倾向。但这种趋同是有限的,它更多的是提供给了人们一种"非领土扩张体验","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与我们的文化实践、体验和认同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型"[4]。这种转型并没有与人们的原有文化认知发生激烈的冲突,而是为原有文化所接纳、吸收,呈现一种流行元素本土化的倾向,即融合性增强。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基于不同发展路径和价值取向,不同文化又不断强化了自身的基本特点,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层面,即多元性增强。

三、对文化全球化的误读--文化同质化

对于文化全球化的以上特征,往往有人只看表面,只抓一点不及其余,以文化全球化趋同性增强的特征掩盖其他特征,将文化全球化等同于文化同质化。因此,有必要在此将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同质化作一比较,以避免对文化全球化的误读。

文化全球化不同于文化同质化。首先,文化全球化并不否认文化的多元性和本土化,它以承认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为前提,强调多元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与互补中相互理解、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和强化自身。而文化同质化恰恰相反,它刻意追求同一,因此它必然是以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试图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划定某种单一的发展轨迹。其次,文化全球化并不以某种单一的全球文化模式为行动诉求,各民族文化在统一的"全球场"中冲突、碰撞、沟通、理解。它不要求单调的统一性,而是在承认民族文化个性的基础上的丰富性,不是文化之间的排斥或者用某种普遍性去压抑或排挤个性、特殊性,而是各民族文化的有机整合。而文化同质化既然追求同一,必然强调统一的全球文化模式的建立,这一单调的统一性必然抹煞民族文化的个性,而离开文化多样性之光的全球文化必然是黯然失色的。最后,文化同质化要求建立单一的全球文化模式,这就促使某些强势文化将自己的文化作为摹本在世界范围内强行兜售、推广,将各民族文化"化"为一种唯我独尊的特殊文化,夸大自己文化中的普遍性,将自己文化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等视为中心或标准来衡量其它文化模式,从而造成"文化霸权主义"。而文化全球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平等地看待各民族文化,无论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元。多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一方面使自身得到修正、丰富与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不同文化在更多方面达成共识,增强人类文化的共性,是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的过程。因此它不会造成"文化霸权主义",而只会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机整合。

实际上,在任何条件下,文化的世界化与文化的民族化、全球文化的共性与民族文化的个性都是共生的,互为前提的。正是多元文化的互动,才促进了世界文化共性的形成与增强,而世界文化共性的增强又促进了多元文化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汉明. 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419.

[2] [德]特茨拉夫. 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M]. 吴志诚, 等译.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99.

[3] 蔡拓. 全球化认知的四大理论症结[J]. 教学与研究, 2002,(3):29-3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