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力工业;经济增长;发展概况;产业结构;合理调节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工业的劣势渐渐显现,电力能源的严重短缺大大制约了现有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城市化建设中一个难以逾越的短板。纵观我国发展史,因为电力供应不足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的事件时有发生,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于电力开发研究方面的投资,但是相比于现在国民在电力方面的巨大空缺,还是显得杯水车薪。怎样有效地发展电力工业,保证了其供应顺畅,不会出现大范围断电状况,和经济同时稳步进行发展是现有的重大难题之一。由此可知,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1、电力工业发展现状
根据统计显示,在我国现有的发电装机容量中,截止2014年10月,水电20.4%,火电70.1%,核电1.4%,风电6.7%,其他1.5%,,而火电所占比例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虽然总体的发电量在国际发电量三年排名第一,但是我国人均电量却不及世界人均电量的一半。这样的电力发展现状,导致了我国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在国家进行电力工业整改之后,现已根据地域位置形成了六个区域电网,通过地域的传导对于不同地区供电进行调节改善,对于各地区电力使用量的不均衡进行了调整。虽然这样的方法已经极大的缓解了现存的供电问题,但是对于电源结构和布局的合理性还是没有得到切实改善。而水能生电这一方法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使水力发电不能大规模的投入使用,所以导致电力的发展不尽完善,并且电力损耗问题也在不断加重。这些电力工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决定了我国电力供应的基础,合理的进行问题调整,有效地进行解决是现有电力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2、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联系
从宏观经济上面分析,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每一个部门和产业都密切相关,任何一个行业的变化都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反过来说,经济增长趋势的变化,也影响了现有基础行业的发展。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生存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行业,其研究发展对于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合理的协调平衡两者的发展关系,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两者之间既要保持平衡互利,还要互相制约,这样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加稳定。在电力的发展中,其增长比例需要根据国民经济的增长合理的调整,一味的提高增长比,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还有可能出现资源过剩、资源浪费等问题。电力系统在对于国民电力供应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供电正常进行,还要采用新型的节能技术,减少电力消耗,为今后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经济共同进步。
3、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关系调整策略
从现有的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关系上面来看,调整两者整体发展以及关系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如何调整才能令电力发展与经济建设协调进行,不仅是未来电力行业的发展重点,也是两者关系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3.1了解实际、实事求是
在现有的经济发展以及电力建设中,很多人对于现状还不是非常明确,所以对于电力工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发展自身相关部门的时候,不能和其他产业部门进行协调,导致了发展不均衡的局面。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没有认清现在经济的发展趋势。想要做到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共同长久的进步,首先就是需要相关人员认清现状,实事求是的从根本问题上面进行分析调整,在保证了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和其他产业发展协调配合。
3.2高效利用电力能源
从我国的人口状况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电力的巨大需求,决不能仅仅依赖于电力能源的开采,自身的节能利用也是重要的环节。在节能利用中,需要各个单位部门对于用电结构进行调整,保证最大程度上减少电能损耗率,在国民电力使用中建立节能的意识,不断地进行电力现状的科普推广,令每一个人都能节约的进行电力使用,提升电力利用率,协调经济发展。
3.3建立电力电网
想要使电力满足于现有的经济发展现状,需要对于电力的提供量进行一定的提升,在保证了人们对于电力需求的同时,扩展现有电力市场,推动经济合理发展。在供电方面,加快电力电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电网建设推广到全国每一个角落,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电力联网,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有效及时性。从现有状况上面来看,我国国民电力使用中,电网使用负荷率不断下降,而使用峰谷差在不断地增加,现有的电力电网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以应对使用状况。这样的状况,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于电网的协调力度,鼓励使用者对于电量使用进行控制和时间的规划。
3.4合理调整电价结构
想要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变电力工业现状,对于电力供电电价调整是刻不容缓的。制定一个合理的电价,有利于市场中对于经济以及电力供应的变动做出快速调整,使整体的产业结构都能与经济同期改变。在价格调节的过程中,对于不同时间的用电划分出价格区间,这样才能有效地鼓励用电者进行用电时段的调整,保证了用电高峰期用电量量降低。
3.5建立相关电力制度
从现有的电力以及经济发展上面来看,建立一个合理的电力企业制度,对于任何方面的增长以及发展前景都起到了好的作用。相关制度的实行,可以顺应市场上面经济的发展规律,不至于出现不合理发展,过快或者过慢发展的状况。在企业建立以及制度实行的过程中,加大对于高端管理人才的选择培育,保证了有人才可以利用。
4、总结
从上文介绍的电力工业以及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和发展上面来看,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现有经济体重比较重要的一环,是与国民经济增长息息相关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既相互促进发展又相互制约。想要良好的发展现有的经济,就需要对于以电力为首的一系列所属产业链进行调整,只有切实有效地保证了所属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同步稳定,才能使国民经济的增长更加长足和进步。而关于上文介绍的相关调整措施的实行,可以使电力工业最快的进行改革调整,在保证了电力工业实现增长的同时,与经济的发展不会出现不协调,令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稳定快速的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司增绰.我国工业化过程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J].产经评论,2011(1):22-32.
[2]于立敏.基于经济增长的陕西省电力需求数量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0
一、前言
社会的发展需要能源、信息和材料供应。而材料供应根据其特殊的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金属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为止最重要的材料。从古代打铁工艺、金子、银子等的制作和推广,金属材料都占据着人们的生活。金属材料根据其特点具有韧度高、硬度强度大等特点,而且金属材料容易获得,且不少金属制作简易。随着现代金属工艺的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的发展壮大,金属材料在机械制作、国防领域、工业、农业、电子信息等行业,都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
二、金属材料当前发展现状
(一)钢铁材料发展现状
钢铁是整个国民紧急发展的基础,各种大楼的兴建、各种器材的使用、汽车等工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钢铁工业的发展。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锈钢工艺的不断提升,钢铁工业的发展,应当以不锈钢工艺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不锈钢是在常温或者其他特殊条件下,利用钢铁内部的特点能够生成钢材不生锈的情况,但当前不锈钢的发展工艺依然成本过高,可以推测不久的常来,不锈钢的工艺能取得更快的发展。
此外,钢铁材料的发展也带动着新需求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特别是在航空航天、能源工业等都出现更多的需求。这些需求带动着更多新技术、新工艺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当前较为流行的钢铁工艺为超纯净钢生产工艺。随着钢铁工艺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设备的更新和发展。钢铁材料也从大体积生产逐渐转化成为小钢铁、微钢铁工艺的生产和开发。
为了实现上述的钢铁材料的需求,钢铁材料工艺可以预见将会采用更多新兴工艺方式来发展,例如:铁水预处理、全自动转炉吹炼、二次精炼、保护浇注和无缺陷连铸等重大新工艺技术等。总而言之,高性能、高精度连轧工艺技术轧钢工艺的发展就是围绕着整个“三高”的技术发展。
1.高性能:通过采用控轧控冷(又称形变热机械处理)工艺,控制钢材的组织结构,提高钢材的性能,特别是强度、韧性指标;2.高精度:除了精确控制轧材的尺寸精度外,进一步减小长型材的椭圆度和提高板材的板形控制精度及表面质量;3.高效率:包括进一步提高连轧机的轧制速度和轧机作业率,大幅度提高连轧机组的生产效率。
(二)有色金属材料发展现状
有色金属材料主要是指有色金属材料,即指铁、铬、锰三种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而随着近代有色金属科学技术的发展获得巨大的发展,有限金属材料已经从高能耗逐渐发展到性能高、精度高、能耗低的发展方向。我国有色金属材料行业已经从多年发展,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研发的品种上都已经具备了一定整体实力的工业体系。而随着电信、电力、电子等行业的发展壮大,对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无论从有色金属的强度、硬度、韧度、刚度、耐高温、耐低温等性能指标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未来的有色金属发展应当会遵循发展微型化、颗粒化、以及机械合金化、表面处理技术等方向进行更快的发展。
从有色金属的化学属性可以知道,大量的有色金属很容易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氧化现象、和污染的空气、电化学等作用下发生破坏或者损耗,此种行为我们一般称为金属材料的腐蚀。要降低有色金属的腐蚀程度,保证金属材料的稳定和安全,防护金属材料在特殊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等,有色金属的抗腐蚀性,将会成为研究人们的重点与核心。同时由于有色金属在其发展当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传递性。因此通讯、电子行业当中,有色金属应当成为电子电力工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随着我国对于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视,有色金属工艺的发展与改革都在不断的提升,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种重大研究和发展项目之一。据冶金行业统计,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呈平稳较快增长态势。2012年铜、铝、铅锌、钛、黄金、镍等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将近4000万t。其中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0亿元左右。
(三)特种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
在金属材料未来的发展中,特殊金属材料也是一个重点。特种金属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发展。特种金属材料的研究主要是根据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即具有回复形状的能力,这种材料被称为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为SMA),这种能力亦称为形状记忆效(Shape Memory Effect,简称为SME)。通常,SMA低温时因外加应力产生塑性变形,温度升高后,克服塑性变形回复到所记忆的形状。研究表明,很多合金材料都具有SME,但只有在形状变化过程中产生较大回复应变和较大形状回复力的,才具有利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应用得最多的是NiTi合金和铜基合金(CuZnAl和CuAlNi)。
特种金属材料至今为止已经研究、开发出十几种记忆合金体系。包括Ag-Cd、Au-Cd、Cu-A1-Ni、Cu-A1-Be、Cu-Au-zn、Cu-Sn、Cu-zn、Cu-Zn-x(x=Si、Sn、Al、Ga)、In-Ti、Ni-Al、Ti-Ni、Fe-Pt、Fe-Pd、Mn-Cu、Ti-Ni-Nb、Ti-Ni-x(x=Hf、Pd、Pt、Au、zr)、Ni-Mn-Ga、Ni-A1-Mn、Ni-Co-Al、Co-Mn、Co-M、Co-Ni-Ga、和Fe-Mn-Si等。他们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开关电源、脉冲变压器、磁头、电源变压器、磁放大器、电感器、焊料、漏电保护器、磁屏蔽、传感器、电机、机器零件、设备面材等方面。
1.机械电气产品中的应用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低温配合连接件在飞机的液压系统中及体积较小的石油、石化、电力工业产品中应用。
2.宇航工业中的应用
在美国,太空计划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的驱动插销释放发射后的有效载荷,也已证实是成功的。脆性插销用在预压气缸中,当形状恢复时引起有凹口的插销断裂,它比常规的爆炸释放装置要安全得多。
3.卫生医疗中的应用
在医学上TiNi合金应用较广的有口腔牙齿矫形丝,外科中用的各种矫形棒、骨连接器、血管夹、凝血滤器等。近年来在血管扩张元件中也应用了TiNi形状记忆合金。
现在人们正致力于“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和开发,并在非晶形成的机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认识到非晶形成的临界条件不完全是冷却速率本身,而是取决于下冷液达到亚稳态的程度(可用过冷度ATx表征),过冷度的大小衡量了非晶的形成能力,它与构成合金的组成有关。根据这一观点,只要合理地配制合金,就可以用相对较低的冷却速率铸造出具有较强形成能力的大块非晶合金。
(四)未来的发展政策
完善科研体制。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科研单位都要对金属材料发展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把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既要重视尖端技术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基础的研究在企业要加快新技术的应用,淘汰落后的生产手段和制造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金属材料品种繁多,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上要能够突出其发展重点,能够集中科研资源,重点突破金属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另一个具有特殊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是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废旧金属回收最大的特点是金属可以不断地循环利用,比矿业采集和冶炼的金属制成原材料成本低,而且分拣后的质量是相同的。同时又能节约能源为社会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带来环境上的效益。未来金属材料行业应该大力支持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钢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分别回收,重新再利用。
三、结语
【关键词】电力设备 监控系统 研究
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电力工业的大力支持,安全、稳定和充足的电力供应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电力系统包括原始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等多个环节的操作,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从事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的用电需求。电力系统是由各类电力设备组成的,设备工作状态对电网调度效率有直接性的影响。如今,电网的分布越来越广泛,各种电力设备特别是室外高压输变电线路所处环境复杂、易受损害,从而导致电力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我们能够对各类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确保其能够安全的运行,防患于未然,减少甚至避免电力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在现代电力控制系统中,根据电力设备设计了监控系统,通过观察设备反馈出来的数据信号,发出准确的操控指令。近年来电力行业对监控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优势显著,改善了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对电力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对电力设备进行监控的传统方式是人工巡查,需要相关检测人员现场运用感官以及配套的检测仪器对电力设备进行一些简单的监测,这种监测方式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劳动强度大、检测质量分散以及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等。
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电力的支持,由此带动我国高压输电线路的规模迅速增长,线路运行部门对线路巡视维护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急需用先进的技术来帮助线路维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智能视频技术应运而生,其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视频画面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过滤掉用户不关心的信息,仅仅为监控者提供有用的关键信息,在减轻视频监控人员劳动量的同时可以减少误报漏报,还可以提高报警处理的及时性,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监控的效率。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展和微机监控技术在电力设备的推广使用,电力设备巡检机器人系统因其灵活地控制运行方式、不受天气因素影响等优点,逐渐在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电力设备对户外高压设备执行巡检任务,为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预防事故发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 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2.1 技术先进
监控系统的设计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兼顾当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使其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先进水平。应合理的引进各种先进的传感技术、微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专家系统等综合智能系统,使基于设备状态监测和先进诊断技术的状态检修研究及应用得到不断地发展。
2.2 扩展开放
除了保证监控系统内部之间的有机协调外,还应留有面向外部系统的标准接口,以实现与其它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保证系统的不断扩展。系统设备选型遵循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使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技术上的兼容性,系统间应具有良好的互联、互操作能力。
2.3 操作便捷
系统设计应充站在有利于操作人员便捷监控与操纵的立场上,使数据处理工作简单、方便、快捷,业务流程清晰,符合常规业务处理习惯,系统数据维护方便,备份及数据恢复快速简单。理想的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应该能够提供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平台,由数字显示屏把故障监测结果呈现出来。
2.4 安全可靠
安全可靠不仅包括系统本身,也包括相关的数据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在投资可接受的条件下,从系统结构、技术方案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确保系统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建成后,除了操作人员必须得到相应的操作手册外,在技术上提供先进的、可靠的、全面的安全保密方案和应急措施。
3 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整体构建
电力设备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现场设备系统、网络传输系统和监控中心系统。
3.1 现场设备系统
现场设备系统主要是指电力设备的图像采集与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系统、红外烟雾报警器、视频编码服务器、温度湿度传感器和太阳能供电系统等。前端摄像头的视频或者音频信号通过模拟音视频线缆接入视频编码服务器,由视频编码服务器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压缩后编码为数字方式的信号,并通过网络向远端的监控中心传输。
3.2 网络传输系统
网络传输系统一般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和数据终端。传输的通信网络为总线形网络,可以将高速网络通信链路设备完全结合起来,连接在总线上的设备通过监察总线上传送的信息来检查发给自己的数据。通信服务器以公网固定IP或固定的域名接入Internet,CDMA数据传输单元(DTU)上电后,主动与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3.3 监控中心系统
监控中心系统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但是电力监控系统的集控中心部分,还是监控管理系统和监控客户终端组成的主要图像监控服务器。它主要完成以下几种功能,例如对图像解码和接收,电力远程监控的管理,电力监控中的优先权的分配,电力远程控制信号的协调,远程图像的实时监控和视频录像的回放、备份、恢复等功能。
4 结语
对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能够够使我们更好地对各类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甚至避免电力系统故障的发生,创造安全稳定的供配电环境,保证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和科研单位要不断地对监控系统进行优化,并合理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保障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赵中原,方志,丘毓昌,王尔智. 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发展[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1,08:308-311.
[2]祁瑞琳,谢铭. 研究电力设备监控系统操作的要点[J].科技风,2012,09:38.
[3]康欣. 基于无线网的电力设备监控研究[J].设计与分析,2014,04:158-159.
清洁电力所占比重低,电力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决定了其以煤炭为主,水电、风电为辅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预计到2020年左右,煤炭仍将是新疆最主要的能源资源。截至2010年底,新疆全区发电装机总容量16069兆瓦,其中火电装机11655兆瓦,占72.53%;水电装机3046兆瓦,占18.96%;风电装机1368兆瓦,占8.51%。电力结构不尽合理。受煤炭赋存条件决定,火电电源分布集中在北疆,其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疆的80%以上,火电占全疆的85%以上。哈密、准东、伊犁三大煤炭基地赋存煤炭资源,火电分布相对集中。南疆煤炭资源缺乏,电源装机小,电力薄弱。电力布局不尽合理。新疆大规模发展煤电有其可能性和条件根据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结果,新疆在垂深2000米以浅、面积76394平方千米范围内,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总量的40%以上,位居全国首位,在全国战略布局中地位重要。截至2010年底,全区查明资源量2433.3亿吨。全疆已利用资源量154.43亿吨,未利用资源量为1188.58亿吨。煤炭资源以动力煤为主,动力煤中以中低变质的长焰煤、不粘结煤为主。煤质优良,具有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中发热量的特点。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其以煤电为主导的电力工业提供了大规模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新疆电力工业“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十二五”期间,新疆提出了在保证电力供应总体平衡的情况下,有序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积极开发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分布式电源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新特的一次能源资源优势,在优先满足本地区电力需求的同时,逐步建立准东煤电基地、哈密煤电基地和伊犁煤电基地。以特高压直流外送电为主要内容,以送电代替送煤,扩大新疆电力市场,支援全国经济建设。
区域水资源总体稀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十二五”期间,新疆拟重点开发煤炭资源丰富的准东、哈密和伊犁三大煤电基地,其中哈密和准东基地水资源匮乏。基于正常来水情况分析,哈密和准东基地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2.5亿立方米和69.5亿立方米,2010年水资源分别亏缺约1亿立方米和2亿立方米。经初步估算,“十二五”期间,哈密、准东煤电基地规划火电电源水资源消耗量2015年分别达到0.87亿立方米和0.8亿立方米,2020年将分别达到1.5亿立方米和1.9亿立方米。为进一步保证“十二五”期间电力工业的发展,需通过调整用水结构,进行农业和工业用水的置换,腾出用水指标。因此水资源对燃煤电力发展的制约作用较为突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差,无环境容量2010年新疆全区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10,大部分城市冬季呈煤烟型污染,八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存在不达标情况,其中尤以乌鲁木齐的问题突出。乌鲁木齐市冬季灰霾天气日益增多,并跨境与昌吉、阜康等周边城市构成相互关联的区域性大气污染带,PM2.5成为其新的污染问题。如区域不积极有效进行大气污染治理,规划准东煤电基地发展所带来的污染贡献,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区域环境空气污染。总量控制和污染物减排压力较大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文件要求,新疆2015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指标与2010年排放量持平,“十二五”期间做到零增长。新疆自治区进一步提出了对乌鲁木齐及周边大气环境重点控制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进一步削减40%和20%的要求。经初步估算,“十二五”期间,新疆规划建设火电机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量分别达到约9万吨/年和10万吨/年,其中准东煤电基地新增火电机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量分别达到3.6万吨/年、3.8万吨/年。为确保新疆电力工业“十二五”的发展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污染物减排要求,必须通过对现役机组和小锅炉实施淘汰和环保改造腾出环境容量,污染物减排压力巨大。
新疆电力工业“十二五”发展环保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极其严谨和复杂的管理工程。其不仅涉及的技术复杂、领域广阔、劳动密集程度高,而且对安全、质量管理和工程的进度要求也是很高的,并且环境因素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必须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务必抓好成本控制工作,在保障电力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本文针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为主要内容,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如何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并提出如何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的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行各业在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过去,电力工业垄断应景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电力工业发展本身,并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对电力工业的改革和重组,至今已经初具规模。电力施工管理可以认为是施工企业生存的命脉,其管理程度关系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必须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务必抓好成本控制工作,在保障电力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
1 电力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在2013年1月至8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用电量基本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主要表现在高耗能行业的用电量上,而这也是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回落的根本原因;而基本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的是第三产业和呈现居民生活用电量,其完成的投资额数略有下降;基本平稳的是电煤的供应量。
2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2.1 电力施工管理的内容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极其严谨和复杂的管理工程。其不仅涉及的技术复杂、领域广阔、劳动密集程度高,而且对安全、质量管理和工程的进度要求也是很高的,具体来说,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第一: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企业实施经营和管理的根基和保障,同时也是企业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一定程度而言,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就是以质量为核心内容,严格按照施工流程与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施工,并与工程成本相结合,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
第二:施工计划管理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中,施工计划的管理内容包括三部分——其一,施工范围的划分;其二,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确立;其三,将目标服务设为施工计划的中心。在制作施工计划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研究相关的资料,例如:工程合同、业主需求、对施工目的的要求、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敲定,从而制定出高效率、高效益的计划表。此外,还要基于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酌情修改,适时调整。
第三:安全管理
在任何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安全始终是企业计划稳步实施的基础,尤其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完整、有效的安全管理是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务必要做好施工管理的安全保障工作。
第四:技术管理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技术管理的有效性会对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高低产生决定性因素, 并且提高技术管理的有效性也可以有效的保障施工安全, 进而对电力施工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2.2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 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失和专业管理者理念的不足是电力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管理人员缺乏效益理念和项目合同意识,成本造价识和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具体采购过程中,预算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工程造价预算缺乏科学性。而具体的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素质和文化水平,随着企业的需求,尽管一部分合同工接受过相关教育,但对安全工作的认识还是流于表面,理解相对粗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机械地采取安全措施;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工人,在电力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其安全意识极为薄弱,对常用的预防措施几近一无所知。
2.2.2 施工流程中的缺陷
一套完整的施工流程主要限于业务部、财务部和工程管理部等几个主要部门,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业务部、财务部和工程管理部等多次出现职务交叉,但各部门各司其职,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常常存在各种分析,因为难以达成共识,这就为施工带来各种困扰,在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展。而当施工结束后,各部门往往独立进行收官验收工作,单独进行决算审核,在此过程中往往各部门并不按照规则进行操作,这就为整个施工管理带来极大的缺陷。
2.3 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2.3.1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电力施工企业必须定时对单位内的各类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和安全生产考核和培训,使其具备电力施工反面的专业技能以及安全知识、管理技能。每位上岗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经审核合格后并获得从业资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项目负责人和经理人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考核才能到岗认知;新入职人员必须经过企业的级别培训和考核方能入岗等。
2.3.2 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
电力工程是关乎国民生计的工程项目之一,其首先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各公司还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企业施工管理手册,并将相应的责任制,以文件的形式制定出来,对工程进度安全质量成本等都要实施定期统计的报表制度等。此外,还要将各项制度分类细化,例如:机械设备管理细则、材料管理细则、施工进度细则等。最终,将制定好的细则分发各部门,并促使其严格执行,以便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
3 电力成本控制
3.1 成本预测
成本预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因此若要做好电力工程的成本控制,就必须首先做好工程成本的预算工作,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
电力工程成本有着投入大、工序复杂、工期长的特点。所以,很多工程管理人员往往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较为关注,而忽略了工程的成本造价管理。因此务必在施工初期就在成本预算的基础上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而帮助施工人员树立成本意识。具体来说,成本预算要从设计初开始,在设计初期就做好设计目标、 设计任务、施工图等资料的检查、验收。此外,设计阶段还要对设计人员进行相关的施工工艺培训,防止设计人员囿于设计图纸的局限,而忽略了施工工艺的实用性和成本管理的实用性。
3.2 动态性的成本控制
在成本预算之后,随之出现一个动态的过程,就是动态性的成本控制过程,整个过程务必结合施工过程中实际的条件和施工方法,对整个施工阶段的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具体而言,这个动态性的过程主要包括人员费用、机械使用费用、工程耗材等费用。通常情况,人工费用和机械费用相对固定,而工程耗材的成本则存在着较多变数,工程材料的成本是由设计图纸、施工条件、市场价格、工艺水平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因此动态性的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工程耗材方面。
3.3 加强对成本的控制
成本控制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有利于促进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对提高工程质量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实施成本责任制是很有必要的,并于施工前制定科学的目标成本;对于项目经理实施完全责任是,也就是说项目经理要对项目的经济效果完全负责,在项目中标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评估,根据项目合同的条款和施工条件、材料等方面,从整体平复该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制定最科学合理的成本目标在工程开始施工后,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将施工成本控制在计划之内;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施工材料在整个成本控制中占据很大的成分,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储量和耗费,加快资金的周转;加强人工成本和质量成本的控制,例如:在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短工期;在项目结束后加强竣工后的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汇总整理归档,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等。
结语
电力工程是一项庞杂的工程,其投资规模大、工期长、涉及因素广、制约因素多,其工程造价直接关系着电力工程的建设程度。电力工程管理和控制工作是电力工程项目永恒的课题,因此,必须多方面,全方位的对管理和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郑其兵.谈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08(04).
[2]王利国.发电企业SIS系统规划中应考虑的问题[J].电力设备,2004.
[3]陈宏彦.浅谈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4]侯子良.SIS发展到推广应用新时期面临的两大问题[J].中国电力,2005.
关键词:电网工程;全过程;信息技术;智能电网
0 引言
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现状,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造现代化智能电网,电网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直接关系着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益。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我国电力工程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实现电力工程同科学技术的有机整合,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 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
1.1 全过程管理的特点
在对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秉承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更新传统管理模式,使其更具现代化的特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保证全过程管理系统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除此之外,全过程管理系统在电网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提高了管理效率,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与此同时也对企业内部的相关技术和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构建全新的人力管理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选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高效维护管理系统[1]。因此,开发电网时,应将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需求摆在重要的位置,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和分析,按照设计计划,落实各项工作。
1.2 全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先进性。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电力业务需求,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必须要应用多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使用现代管理方法,面向服务的同时使系统建设更加规范;(2)实用性。系统性能是设计全过程管理系统的关键,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状况,正确的把握管理需要和业务要求,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分析,简化操作和应用步骤,提高系统利用率;(3)可靠性。由于电网工程中的数据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应提高对系统可靠性的重视。如果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的管理,就会导致电网管理水平低下,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2];(4)可扩展性。在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应用的过程中,要面对需求的不断增多,要求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通过程序模块的方式,不断在系统中增添功能,增强系统可移植能力;(5)可维护性。作为系统应用的重要环节,维护工作大大延长系统使用时间,提高各个项目数据的安全程度。
2 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功能概述
2.1 全过程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遵循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要求为出发点,利用数据集中的方式,借助多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最终全面整合项目管理应用信息和不同业务信息,实现企业管理目标,这种围绕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开展一系列的实时性管理行为活动即为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
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管理层次,如:多项目、决策、单项目等管理层,但这些不同的管理层次都拥有一致的发展目标,共同服务于企业级项目管理应用,是管理应用在集团性方面的基本体现[3]。全过程管理系统必须要迎合多个管理层的需求,做到全面综合性的统筹分析,进行灵活的调节和管控。该系统在电网工程建设方面占据着极高的地位,是规范电力企业管理的根本需求。建立在合同控制、数据集中式管理基础之上的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从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效益等多个角度入手,对管理应用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将全过程管理渗透到每一个工程建设环节中,是提升电力企业管控能力的根本所在。
2.2 全过程管理系统功能概述
项目监控、专家管理、资源管理及综合项目管理模块共同构成了集团项目管理,发挥着集约化管理多个项目的作用,是实现设计目标的决定性环节。项目组合管理不仅可以对多种项目组合进行整合和优化,还能评估项目成本投入、项目建设方案,落实执行工作。而项目全过程追求的是成本投入的最小化,做到系统、科学的管理,多方位协调管理工作,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满足多种业务的需求[4]。
3 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的效益分析
基于以上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架构、功能分析,总结了该系统的效益分析情况。电力企业在应用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的条件下,实现了多项目的集中化管理,使项目管理更加全面和具体,提升了管理效率。此外,系统通过较强的可操性,站在整体的角度,合理调节和布局不同业务、项目之间的关系,分析、评价项目的实施情况,改善了项目管理效率。
另一方面,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还可以将有关项目的成本、设计、合同、分析评价等多种报表提供给决策部门,丰富了管理数据依据,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全面的了解项目管理情况,从而针对其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得管理数据更加真是、可靠,为评价项目的价值奠定了基础,保证了项目决策的正确性[5]。以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为基础的项目决策功能,为电力企业的运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着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根据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趋势,在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强化对过程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极大科学技术与电网建设的整合力度实在必行,充分发挥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优势,不仅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迎合人们对电力供应的需求,还能有效改善电力企业的运营水平,提升管理能力,为实现智能化电网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并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丰希奎.基于电网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
[2]黄漫宇.城乡电网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
[3]杨秀峰.全寿命周期管理在电网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关键词 电能―环境系统;指标体系;协调度; 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X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3-0139-04
当前,全球性气候变化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有限的环境容量不仅成为制约火电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也使得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实现电能―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电能发展是协调的基础,而协调是对电能发展更高层次的要求[1]。在系统协调性研究方面,文献多是对人口、资源、经济、环境(PREE)复杂系统进行研究。王浣尘把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定义为系统集成的“协和程度”,并用“协和度”来定量表示[2];牛文元把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总进程看作是系统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并用质量维(协调度)予以体现[3~4];曾珍香就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用 状态协调度来反映系统发展的协调性[5];李艳提出经济―环境的系统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系统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6]。而针对电能―环境系统的研究还不多见,目前我国在电能环境协调发展领域的研究成果多数为定性分析,在探讨电力发展问题的时候皆是孤立地从电能与经济发展或是单独地从技术的角度上去分析其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本文在上述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基于我国电能―环境的发展现状,对我国1995-2005年电能―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
1 电能―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内涵
协调的本意是“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它描述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良性相互关系[6]。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火电生产与环境保护间的冲突是难免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充足的电力作支撑,而大规模的煤电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又会给电力工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电能与环境系统之间总是存在不协调现象。只有不断进行协调、调节,才能保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协调关系;从而使系统整体以及各个子系统都能充分发挥其功能,达到复合系统的最佳整体效应[7]。
电能―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环境系统是基础,电能系统是主体。电能―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见图1),只有它们之间的这些相互作用产生协调效应,才能推动经济―环境系统向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使经济稳定发展,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环境状况良好有序。
2 电能―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的原则包括:①指标体系必须针
对电能―环境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兼顾电能―环境系统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保证选出的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及代表性。②电能―环境系统均是由复杂的多变量组成,为了便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应对评价的指标进行筛选,选择的指标尽可能简单、明了,使之能够恰当地反映电能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③应当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具有可度量性和可统计性。
2.2 基于综合评价与规划研究的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本文在指标选取方面采用了频度分析、理论分析及专家咨询3种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和筛选。频度统计法主要是对目前有关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的报告和论文进行频度统计,选择那些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这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电能和环境系统。理论分析主要是对电能及环境的内涵、特征、基本要素、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综合,选择那些针对性较强的指标。专家咨询法是在初步提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咨询专家的意见,对指标进行调整。运用这3种方法最终得到一般指标体系。
该评价指标体系是由目标层、系统层、准则层及指标层构成的具有梯阶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系统层由火力发电系统及环境系统二大系统所组成;而中间准则层则包括了电力技术经济指标、电力发展水平指标、环境消耗指标、环境质量指标、环境补偿指标等几大内容;指标层是对准则层的细化,其选择原则是一方面要尽量能在目前相关统计机构能够有效收集;另一方面是能够反映煤电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相互关系。依据以上原则及对我国电能―环境系统的认识,将反映这一系统协调发展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和综合,本文构建了电能―环境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
3 我国电能―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3.1 我国电能―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评价
结合我国电能―环境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用了中国1995-2006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数据库以及中国统计年鉴。由于电能―环境系统涉及数据指标较多,因此,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本文选用了相对成熟、且较为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多变量数据系统的纬度,同时也简化了变量系统的统计数字特征。
我国电能―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分析步骤如下[4]:
结 论
我国1995-2001年期间,电能―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状态大多为基本协调;但从2002年起,我国电能―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急转直下,由于前几年的电荒使得大规模新建电厂,造成对环境的巨大破坏,揭示了我国电能―环境系统发展间的冲突状态,这说明我国前几年来电力产能的大规模提升是以牺牲资源及环境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为基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2005年协调度有所好转,这与我国出台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有关,表明随着国家能源利用效率控制措施以及新的《火电厂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各地区电能―环境系统的冲突正在逐渐减弱,向良好、有序的方向发展。
要实现我国电能―环境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将电能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有机协调起来,既能够为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能源供应,同时也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例如进一步优化电力工业的电源布局,调整能源结构,关停小火电和老机组,努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集约型”电力生产方式取代“粗放型”电力生产方式。同时,也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为电力工业实施污染治理,减少污染排放,特别是建设燃煤脱硫装置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机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长杰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资源系统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2004, 22(3):34~39[Chen Changjie et al. A Harmony Analysis on System of Economy and Resource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J]. Systems Engineering, 2004, 22(3):34~39]
[2]王浣尘.可持续发展与系统集成方法论[J]. 科学管理研究, 1997:25~27[Wang Huanch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ystem Integration [J]. 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 1997:25~27]
[3]牛文元.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大本质特征[A].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1999 [Niu Wenyuan. Thre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agem [A]. Research Group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99]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 北京:科学 出版社, 1999.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tratagem Report of Chine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1999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9.]
[5]曾珍香等.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 Zeng Zhenxiang et al. System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0.]
[6]李艳等. 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05):54~58[Li Yan et al.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Method of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Environment System [J].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and Practice, 2003,(05):54~58 ]
[7]隋映辉.协调发展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10. [Sui Yinghui. Study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M]. Qingdao: Qingdao Oceans UniversityPress,1990]
Evaluation Method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werEnvironmen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REN Yulong1 GAN Wenyuan1 YANG Zhongming2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2. China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Holding CO.LTD, Shenzhen Guangdong 518124, China)
关键词:火电企业 绩效评价 资源利用 循环经济 社会效益
一、引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是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保证。
我国的资源国情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近几年,由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电力需求十分强劲,我国火电企业发展迅猛。据《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统计,2010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2亿千瓦,同比增长10.07%,火电装机容量达7.07亿千瓦,占比为73.45%,较2009年的74.49%有所下降,而2007年火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54亿千瓦,约占总容量的77.73%;虽然火电的装机容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电力行业的主导,对火电企业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是改进火电企业经营与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与基础工作。
国家在《电力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中规定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电力发展的基本方针: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电网建设,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能源效率。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关部门从资源、环境、社会、财务等方面对目前我国火电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进行多层面、多维度地了解和评价。
二、国内外火电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国外很多学者根据火电企业的行业特点对火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他们关于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方法的改良和评价体系构建。Pawar、Driva和Bond 对企业常用的指标进行了调研;Medori 和Steeple 按照竞争和企业成功因素列出了六项指标;Lynch 和Cross 提出了指标的层次模型;Bourne 等人认为建立和实施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应包含四个步骤;Begemann 提出了一套动态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
国内火力发电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20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对电力工业的管理体制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电力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开始萌芽;1990 年,原能源部、原电力部和原国家电力公司开展的“安全文明生产达标”活动使得电力行业开始建立基本的绩效评价体系;1998 年,国家电力公司提出运用资本保值增值率、投资收益率、不良资产比率、资产负债率和利润总额这5项指标对电力企业进行绩效考核;2001 年,国家电力公司提出了开展“创国际一流”等具有行政管理特色的评价模式;同年,又提出了《国家电力公司法人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现行的发电企业效绩评价工作就是采用了这套评价体系。而火力发电企业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在电力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础上增加和修订了若干评价指标。
但是,国内外火力发电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都未站在国家的高度,对企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程度等做出综合评价,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一般只站在所有者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的绩效,忽视了债权人、员工、政府和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对于非财务方面的指标重视不够,这样容易造成火电企业为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现象的发生。
目前我国火电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决定了火电企业的绩效评价不仅是委托人对人实施目标激励的方法,还是实施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不仅要关注企业内部绩效还要关心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重新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符合火力发电企业行业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火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目前火电企业绩效评价所存在的不足,本文根据火电企业的行业特点,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构建了“三层一体”火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依据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基础理论,并结合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循环经济和项目后评价等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分别从项目、企业、国家三个层面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设计。
设计遵循“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方法科学、评价可行、适应性广、可比性强”的基本原则,根据行业特点,对评价主体、客体、目标、内容、指标、标准、方法、结论等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研究。
图1 火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成要素
图2 “三层一体”绩效评价体系构成图
该评价体系可以用于企业的前期评价,作为事前控制的依据,也可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进行评价,作为事后调控的凭证。下一层面的评价结果可以为上一层面的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和事实依据,上一层面的评价结果对下一层面的评价具有指导作用。作为事前控制,可以从下往上逐层进行评价,下一层面的评价没有通过则不再进行上一层面的评价,这样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事后监控,可以从上往下逐层进行评价,上一层面指标的不合理就可以找相对应的下一层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层层深入,找出问题所在。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每个层面都可以进行基于单个评价客体的纵向对比,也可以进行基于多个评价客体的横向对比,这样既可以了解企业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又可以通过对比发现不足。
四、项目层面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为企业层面的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价依据,可以在项目实施前进行,作为企业或是国家的辅助决策工具;也可以在项目投产后进行财务效益、风险分析,进而避免因市场波动而引起的各种财务风险,将项目的风险控制在最小的影响范围内。
本部分的评价主要从基建、环境、财务三个方面进行。基建期的施工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因素都是衡量一个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运营期设备正常运行以及该项目、该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项目层面的评价中,首先就要对项目的基建部分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机组进入生产运行阶段后,会产生各种污染物,国家规定到2008年底,全国所有的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治污设施,都要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并和环保部门联网,实施在线实时监控。因此,对环境绩效方面的评价是项目层面评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后对该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盈利能力进行考核,并运用技术经济学的方法,运用这些基础数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这样,评价部门既了解了项目建设期的状况,又对项目目前的经营状况有了正确的认识;既分析了项目目前的发展状况,又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从而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减少各种风险所带来的影响。
根据评价的具体内容,按照构建评价指标的系统性、层次性、全面性、代表性和适用性等原则,构建适合于火电企业的项目层面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1火电企业项目层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五、基于企业层面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最高目标,就火电企业而言,它是由投资者、员工、债权人、政府、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的利益集团。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要使包括投资者在内的所有利益集团的权益得到最大的实现和保障。包含:
(一)所有者财富最大化评价指标体系
火电企业所有者财富最大化,首先取决于企业的盈利状况,表现为企业获利水平高、盈利能力强,这既是所有者获取财富的根本,也是增加企业自身积累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指标的设计借鉴了杜邦分析体系的分析思路,从总体到局部,逐层分析,揭示企业的真正的盈利水平。其次是抗风险能力,表现为企业现金流量大,现金回收及时,负债数量合理,具有了较强的付现和抗风险能力。再次就是发展潜力,表现为企业具有长远的发展战略、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则发展后劲充足,能够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和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表2 所有者财富最大化评价指标
(二)债权人利益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的火电企业将很大一部分风险都转嫁给了债权人,企业的短期、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强弱,不仅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综合体现,也是衡量债权人利益保障的基本依据。债权人良好的权益保障机制,不仅反映出企业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也为全社会的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表3 债权人利益保障评价指标
(三)员工的权益保障评价指标
员工是企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财富的直接生产者和创造者,员工权益的保障是人力资本在社会生产中的价值实现。本部分从薪酬保障和培训教育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其中薪酬保障是对员工付出的劳动或者做出的贡献的报酬和奖励的兑现程度,是职工基本利益的保障,培训教育是企业为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而进行的再教育,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保障。
表4 员工权益保障评价指标
(四)政府公共收益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政府公共收益是国家履行职能、行使国家权利所必需的财力保障,就我国而言,政府公共收益主要是企业应缴纳的各种税收。火电企业及时足额地向国家缴纳各种税费是保障当地政府和国家收益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和积极履行纳税义务的体现。因此,本部分用税金实缴额和供电单位税金来衡量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意识和让社会认同的良好价值取向。
(五)当地居民的合理利益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火力发电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占用当地的土地,这必将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在经营过程中火电企业包括为其服务的第三产业也会从当地招聘一些员工,这样就可以解决一些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同时根据企业的需求居民自主发展的服务业也会对居民的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
表5 当地居民合理利益保障评价指标
六、基于国家层面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火电企业的高耗能、高污染性,国家层面的火电企业的绩效评价需要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分析,不仅要考虑煤、油、水等一次性资源的消耗量,而且要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不仅要考虑生产的直接成果有多少,而且要考虑环境费用对产出结果的抵减数量;不仅要考虑费用的节约,而且要考虑自然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不仅要考虑满足人们当前的生存需要,而且要考虑人类后代满足其生存的需要。在选择评价指标时,本文根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的原则进行设计,将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4个指标――“经济上创造更多价值、资源上追求循环利用、环境上减少污染排放、社会上解决人口就业”贯穿其中。
(一)基于能源角度的评价
根据我国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发展目标,考虑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结合项目特点,这部分评价主要从自然资源消耗情况和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表6 资源的消耗、利用水平指标
(二)基于环境角度的评价
近年来,我国对环境的保护逐渐从事后监控提到了事前控制,从污染源的产生开始控制,对于火力发电企业而言,就是加强对项目上马前的环评,但是环评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项目实施后的具体污染情况还是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数据来评价。同时,作为国家层面的环境评价必须从这个火电企业整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其实际的废物排放总量和利用率来判定,通过纵向与其前几年比较,横向与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比较,进而更加真实、有效地把握和监控火电企业整体的环境污染情况。本文站在国家的角度,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做环境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火电企业对我国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废弃物的利用率,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表7 废弃物排放、利用水平指标
(三)基于社会角度的评价
由于火电企业的行业特点,它的存在不仅可以给当地政府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还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
表8 基于社会方面的评价指标
七、结语
本文提出的火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体系立足于当前我国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充实了评价内容,规范了评价过程,拓展了国内火力发电企业绩效评价的范围;首次将企业绩效评价提升到国家层面,加强国家对全国火电企业绩效的监控力度;适应火电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增强绩效评价意识,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提高火力发电企业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水平。
本文为现有的火电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扩展,不仅使企业更加详实地掌握其实际运营状况,还可以使国家更清晰地监控火电企业所消耗掉的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为我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网.2007年全国电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省略.cn/.2008-01-25.
[2]吉格迪.项目绩效评价中挣值分析方法的优化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2).
[3]赵树宽,陆晓芳.国外典型企业绩效评价方法评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3(3).
[4]H.Driva,K.S.Pawar,U.Menon.Measuring productdevelopment performance in manufacturingorganisations[J].Production Ecnomics.2000, 63.
[5]Bond T.C. The role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continuous improv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Production Management.1999.
[6]Medori D,Steeple D.A frame work for anditing and enhancing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0,20(5).
[7]Cross, Kelvin F., Lynch, Richard L.. For Good Measure[J].CMA.1992,4(66).
[8]M. Bourne, J. Mills, M. Wilcox, A. Neely, K. Platts.Designing, implementing and updat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0,20(7).
[9]M.Bourne,A.Neely.Implementing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 A Literature Review[J].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t.2003,5(10).
[10]Begemann C.Dynamic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0,2(6).
关键词:小水电建设;业发展;前景分析;主要任务
Abstract: The small hydropower in China has more than 100years development coursed; it is capable of evoking praises and tears, exciting. Small hydropower in China as China one of the few industries in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at the same time, also for the power industry in the world to establish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Key words: small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spects; main tasks
中图分类号:TV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中国小水电产业发展现状 :
在中国小水电建设过程中,从最初为解决山区农村用电、结合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出发,发展到今天连续10余年每年投产超过数千兆瓦的大规模建设,几十年来中国小水电长盛不衰,创造了世界水电发展史上的一项奇迹,并引起了联合国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称这一奇迹是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解决能源问题、加速当地社会发展的典范。
从开发潜力上看,中国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广泛分布在全国的1600多个县(市),经济上可开发的容量约为1.2亿kW左右。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截止2006年底,全国已建成小水电站46989座,总装机44934MW,约占可开发容量的37.4%,约占全国水电总装机128570MW的34.9%。全国小水电已开发装机容量主要集中在广东等20个省市,而广东、四川、福建、云南、湖南、浙江6省又占了全国的60%,这说明小水电是一个区域集中度很高的行业,反映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地方政府对小水电发展的主导作用。
表6-1 中国小水电站按装机容量分类情况
除了规模的迅速发展外,还创造了我国小水电独特的管理方式,逐渐形成了以东部地区为主直接并入国家电网和以中西部地区为主形成地方电网或孤立小电网供电的具有自己供电区的3种运行方式,并出现了以地方各级政府投资为主的、更具有社会公益特性的小水电站,及以集体与个人投资为主的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投资者所有的独立小水电厂。根据装机规模将我国小水电站进行分类,见表6-1。该表中微型、小小型、小型水电站分别指2001年装机容量100kW以下、101kW~500kW及501kW~25000kW之间的水电站。
此外,小水电的发展还使中国地方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小水电供电区内用电构成的变化,保证了乡镇工业和农村家庭用电的持续增长,并使得小水电供电区内乡、村、户的通电率从1985年的91.8%、78.1%和65.3%达到了2004年的99.57%、99.48%和98.85%,基本上解决了全国农村约3亿人口的用电问题。这一意义深远的变化表明,小水电在促进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她已不单单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一种技术和手段,而是形成了一个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并重的新颖的小水电行业,并成了中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强大支柱。
纵观小水电发展的历史,小水电在中国发展较快的原因很多,但有3个方面的原因是不容忽视的。①政府的支持,国家鼓励小水电开发,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产权政策和低税收政策,资金方面的补贴也拉动了建设小水电的社会资金的投入。如在"九五"期间,中央投入农村水电的资金补助13.5亿元,由此带动了农村水电建设资金投入420.1亿元,比例为1:24。②发展水电设备制造行业,实现了小水电设备供应的国产化,降低了小水电建设的成本,增加了地方办电能力。如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每年需水电设备20万~30万千瓦,而当时的制造能力只有10万千瓦,曾出现过"有窝无机"的困境,经过自力更生,中国近年小水电设备年产量已增至4500~5000兆瓦左右。大容量水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和性能已接近世界水平,而中小容量的水电机组在产品、质量及价格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但能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可以大量向国外出口。③与大容量的电站比较,小水电有它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优点。小水电的技术标准低,工程简单,建设工期短,一次性基建投资不大,淹没损失小,移民、环境和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影响甚小。又由于小水电接近用户,输变电设备简单,线路输电损耗也较小。大部分小水电都有自己的小水电网和供电区,常与大电网在某一点连接,以便充分利用其季节性电能,相互补充调节,从而使小水电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能源。
二、中国小水电产业前景分析 :
目前,世界电力工业的发展正在从以往的以解决缺电为主的需求型开发,发展到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清洁优质能源建设,同时,还出现了由发达国家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向中国的转移。由于大型水电工程对土壤、流水、植被、生物、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常常缺少必要的、与整个流域的环境相协调的保护措施,目前全世界水电在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以及大水电在水电总装机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同时,美国、欧盟又相继宣布了15MW以上的水电不再认为是可再生能源,进一步使得水电开发由大水电转到了小水电。因此,从水电开发的角度讲,一个国际小水电即为国际水电的新局面已经来临。此外,由于电力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并考虑到已在执行的京都议定书,新的电力的开发机制、管理机制及清洁发展机制正在形成,投资者所有的小型独立发电厂日益增多,出现了分布式供电的理论和运行方式,使得小水电本身的定义及在电力工业中的地位也出现了变化。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以小水电为主的水电建设的正在兴起,小水电成了新时期世界水电建设主战场中的主角。而中国无论现有的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还是在建规模均为世界第一,其中中国小水电的装机也占了全球小水电总装机的一半左右,显而易见的中国已成了世界水电建设的主战场。
在这种大的趋势下,小水电行业创新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外部环境。
(1)发展小水电有了新的动力。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不少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都给予扶持。人们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已成了小水电发展新的动力。
(2)小水电发展和改革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电力工业反对垄断、放松管制的改革给小水电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这种改革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的消费者和电力工业本身。此外,由于以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主的技术进步,使得有可能将基础设施使用到接近极限的水平,并可以对不同用户的特殊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使得电力企业具体的日常维护工作大为减少,如无人值班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厂的运行管理变得简单,从而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农村电力行业的改革发展问题上,这也促进了小水电运行与管理的创新。
(3)小水电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例如如何区分以大厂、大电网为特点的集中供电的商业性企业与小型、成片的分散方式供电的农村电力企业之间的差别?是否可象一些国家一样,将小水电企业按非赢利性的特殊企业来对待?又如在电力体制改革中电力供应商可以选择用户,用户也可以自由选择供电商,在小水电供电区内的用户和水电厂、农村供电所是否可象美国《电力用户权利法案》中规定的那样,自己组织起来,创办属于自己的当地电力公司?还有在少数孤立大厂集中供电的电力系统内实行的厂网分开、取消特许供电区的改革,对于多个小水电站成片供电的农村电力系统有什么影响?以及小水电供电区内发供用一体化的供电市场和地方电网如何发展等?此外在我国加入WTO后,如何与国际接轨,打破行业垄断,在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立法后,如何使小水电这一优质电源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凡此等等,这些从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都日趋为人们所关注,并使发展小水电的外部环境产生了很大变化。
三、当前中国小水电建设有以下主要任务:
(1)发挥小水电的优势,实现分散方式的农村电气化。中国政府对小水电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一向十分重视,为此,国务院决定在已经建成了以小水电供电为主的652个农村电气化县的基础上,在"十五"期间再由中央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建设400个标准更高的农村水电电气化县,解决境内无电乡村的用电和当地人民的生活用能问题。
(2)实现送电到乡,改变边远地区贫困落后状况。根据普查,中国的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川、青、新、藏地区。到2000年底,中国仍有16509个无电村,约2800万人口没有用上电。送电到乡计划是一项面向西部无电贫困地区执行的农村能源和环境保护项目。该项目以小水电开发为主要内容, 推动山、水、林、路综合治理, 发展经济, 保护农村环境, 从而促进了贫困山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促进边远地区可持续发展能源的建设。根据调查,一户居民,平均4口人,一般一年用于做饭、烧水、取暖的烧柴量约需2000-3500公斤,消耗十分惊人。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生态问题。与此相对的是,小水电的廉价电能如果用于煮饭、取暖的话,可以使森林覆盖率上升,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为此,国家实施了以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以便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4)适应世界水电开发的战略转移,大力建设各种经济类型的小水电厂。小水电是新时期代表电力工业改革发展方向的一种优质电源。由于资源多、分布广,通过大量投资者所有的独立小电厂的建设,可以发展当地经济,打破电力垄断,改善电力工业传统的大机组、长高压输电线的发、输、配、供电为一体的运行方式,逐步发展以自用为主、多余上网为特点的新颖的分布式供电模式,以便提高效益,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它比其它形式的电源更值得发展,更便于实行清洁发展机制。
(5)实施小水电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小水电的设计、施工和设备制造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已经达标验收的电气化县,都有能力自行设计、施工、安装容量在15兆瓦以下的电站及35千伏输变电工程,有些县可以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建设50兆瓦的小水电站和110千伏的输变电工程。全国小水电行业现有从业人员约66万人,其中技术人员和农村电工约30万人,能建成任何类型的小水电工程。中国的主要设备制造厂家也达到了80多家,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小水电设备。因此,中国已经具备了完成任何国外小水电工程的能力。探索走出去的途径,通过一些小水电工程的成功建设,不但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而且可在所在国产生良好的影响,发展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友谊。
(6)推动及参与电力体制改革。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在我国形成了大电大网国家办,小电小网地方建的局面,各自具有一定的供电区,这种分治的供电管理方式,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一方面,小水电行业作为反垄断的主要力量,应努力促成政府职能转变,取消行业部门对市场的微观控制;打破公司垄断,改变电力公司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建立竞争性市场,形成以用户为市场主体、由市场决定交易方式和价格的新机制,实现电力工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等。另一方面,作为改革的对象,要充分研究以大厂、大电网为特点的集中供电企业与小型、成片的分散方式供电的农村电力企业之间的差别;研究实行厂网分开、取消特许供电区的改革对于多个农村水电站成片供电的农村电力系统的影响,使小水电行业在改革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7)办好国际小水电中心,为世界人民服务。国际小水电中心在中国的成立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大成果,也是世界需要小水电的一个象征,反映了中国小水电开发的成绩和在国际上赢得的地位。中心建设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三方合作的南南合作新模式,并在60多个国家发展了小水电的成员组织,这是继由地方政府、小水电公司及大电代管等方式之外的一种新的行业管理方式,有利于发展形成新时期小水电的开发、管理体制,并可利用中心的多边合作渠道走出去,开展对外的小水电经济技术合作活动。
(8)实现小水电的行业创新。新时期小水电的发展需要我们建立形成小水电的行业理论。如如何从理论上论证以社会公益、生态保护为主的地方小水电企业是一种非赢利性的特殊形式的企业。在解决农村电力供应、实现山、水、林、路综合治理、保护农村环境、扶贫和促进当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方面,小水电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这是外界商业性的供电行为无法替代的,与投资者所有的电厂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地方小水电企业创造出来的这种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至今还是没有回报的,因此这些小水电企业的定位只能是非赢利性的,应通过立法承认小水电企业是电力市场中一种非赢利性的特殊形式的企业。